颅内沟通性肿瘤

2024-04-20

颅内沟通性肿瘤(精选6篇)

篇1:颅内沟通性肿瘤

颅内肿瘤护理

颅内肿瘤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分原发和继发两大类,包括:神经胶质瘤、脑膜瘤、听神经鞘瘤、垂体腺瘤、颅咽管瘤及转移瘤等。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视盘水肿、可拌有神经功能障碍、如肢体瘫痪、感觉掌碍、视力减退、精神症状和语言掌碍等。严重时可发生脑疝危及生命。听神经鞘瘤早期可出现耳鸣、耳聋、随后出现三叉神经痛,面神经掌碍和小脑病变等症状。颅咽管瘤以生长发育延缓、多尿等分泌症状为主要特征,以手术治疗为主,可辅助以放疗、化疗等。

一.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当病人出现意识掌碍,瞳孔不等大

缓脉、血压生高等症状时,提示有发生脑疝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保

持呼吸道通畅,迅速静脉滴注脱水剂,并留置尿管,以了解脱水效果。做好术前特殊检查及手术准备。

(2)颅内压增高的护理:颅内占位病变随着病情发展均会出现颅内高压症状。严重着可由于呼吸道梗阻、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导致颅内压聚然增高而发生脑疝。因此病人应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适当应用缓泻剂,保持大便通畅。另外,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以降低颅内压:1)使用脱水剂以见轻脑:2)床头抬高15~30度,以利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3)充分给氧改善脑缺氧,使脑血管收缩,降低脑血流量;4)控制液体摄入量1000-2000毫升每天;5)高热者立即降温,防止肌体代谢增高,加重脑缺氧。

(3)注意保护病人:对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病人应视具体情况加以保护,如防止健忘病人走失;督促癫痫病人按时服药;运动掌碍病人应卧床休息;躁动病人给予适当约束,放置床挡防止坠床,摔伤和自伤。

2.术后护理

(1)卧位:一般病人清醒后抬高床头15-30度,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2)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生命体症及肢体活动,特别是意识及瞳孔的变化,术后24小时内易出现颅内出血及脑水肿引起脑疝等并发症,当病人意识由清醒转为迟钝或消失,伴对侧肢体活动障碍加重,同时出现脉缓、血压升高,要考虑颅内出血或水肿的可能,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3)保持出入量平衡:术后静脉补液时,注意应控制液体的入量在1000-2000毫升。

(4)脑室引流的护理;脑室引流发的病人按脑室引流护理常规进行护理。(5)应用脱水剂注意事项:见脑出血外科护理常部分。

(6)骨窗的护理:胶质瘤术后,为了起到减呀的作用,一般将病人颅骨骨瓣祛除或游离,成为骨窗或游离骨瓣。骨瓣祛除后脑组织外只有头皮保护,易受伤,应加强保护。通过骨窗还可以直接观察到颅内压变化情况,如

骨窗处张力较大或脑组织膨出,说明颅内压增高,应采取措施降低颅内压。

(7)功能锻炼:术后病人常有偏瘫或失语,要加强病人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训练。协助病人肢体被动活动,按摩肌肉,防止肌肉萎缩。耐心辅导病人进行语言训练,指导病人从简单发音开始,逐步练习多音节词,鼓励病人家属建立信心,平时给病人听音乐、广播等,刺激其感觉中枢。

二、主要护理问题

1.脑组织灌输异常----与肿瘤压迫有关 2.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与手术有关 3.疼痛----与手术伤口有关

4.清理呼吸道无效---与长期卧床有关

5.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手术后长期卧床有关

7.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卧床及躯体运动障碍有关 8.焦虑----与担心疾病的预后有关

篇2:颅内沟通性肿瘤

1 病例报告

1.1 例1

女性, 4 8岁, 主诉:头痛伴双眼视力进行性下降2年, 加重半年。C T检查:C T平扫, 见鞍结节及蝶骨平台及鞍区呈“哑铃”状稍高密度肿块, 强化后, 见肿瘤均匀增强, 边界较清楚。CT诊断:鞍结节 (鞍区) 脑膜瘤。MRI检查:MRI平扫, 见鞍结节蝶骨平台区类圆形均匀等T1、等T2信号肿块;其后方鞍上及鞍内见“花生”状等T1、等T2信号肿块;前者大小约2cm×2cm×1.5cm, 后者大小约2.3cm×2.0 c m×2.0 c m;G d-D T P A后, 见前者与后者均匀增强, 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图1) , 二者有界限, 肿瘤边缘光滑, 视神经交叉显示不清, 蝶鞍扩大, 鞍底下陷, 前者基底部硬膜增厚。MRI诊断: (1) 鞍结节脑膜瘤; (2) 垂体瘤。手术所见:经额部入路, 见鞍结节蝶骨平台硬脑膜灰白色肿瘤, 质地略硬, 供血丰富, 大小约2.0cm×2.0cm, 完整切除。并见鞍上及鞍内椭圆形灰白色肿瘤, 质地中等;肿块突破鞍隔, 供血较丰富, 视神经交叉受压伴粘连, 分块切除肿瘤, 术后诊断: (1) 鞍结节脑膜瘤; (2) 垂体腺瘤。病理诊断: (1) 脑膜瘤 (脑膜皮型) ; (2) 垂体腺瘤 (嫌色型) 。

1.2 例2

女性, 6 5岁。主诉:双眼视力下降、头痛1年余。C T检查:C T平扫, 左枕部小脑幕、大脑镰旁见不规则形较均匀稍高密度肿块, 并见鞍区类圆形等密度肿块, 鞍上池充填。强化后, 见枕部、鞍区肿块均匀增强, 边缘清楚。前者大小约6.0cm×6.5cm。后者大小约1.5cm×1.5cm。CT诊断: (1) 左枕部脑膜瘤; (2) 垂体腺瘤。MRI平扫:见左枕部小脑幕及大脑镰旁不规则形T1WI像呈略低信号, T2WI像呈略不均匀稍高信号肿块;并见蝶鞍扩大伴等T1等T2信号椭圆形肿块;强化后, 见上述肿块均匀增强, 枕部肿块较显著, 瘤基底部小脑幕增厚, 肿块大小约6cm×6cm×4.5cm;鞍内肿块大小约1.8cm×1.5cm×1.5cm;肿块边缘光滑 (图2) , 视神经交叉受压上抬高。MRI诊断: (1) 左枕部小脑幕大脑镰旁脑膜瘤; (2) 垂体腺瘤。手术所见:左枕部入路, 见肿瘤起源于左侧小脑幕及大脑镰交汇处与直窦中后部的硬脑膜, 呈黄褐色, 质软, 供血丰富, 大小约6cm×5cm×5cm, 分块切除肿瘤。病理诊断:脑膜瘤 (纤维型) 。垂体腺瘤先行放射治疗, 并择期手术治疗。

1.3 例3

男性, 3 4岁。主诉:头痛、视力下降、恶心、呕吐半年。患者于2年前患右肺腺癌手术治疗, 临床可疑颅内转移瘤, 申请做头颅CT检查, CT平扫, 见蝶鞍扩大伴较均匀高密度肿块, 强化后, 见肿块均匀增强, 大小约2.5cm×2.5cm。CT诊断:垂体瘤。MRI检查:MRI平扫, 见蝶鞍扩大伴由鞍内向鞍上生长的不规则形略呈等T1等T2信号肿块, 于额、颞、顶见数个点状短T1短T2信号灶。注入Gd—DTPA后见鞍区肿块均匀增强, 边缘较清楚, 大小约2.5cm×2cm×2cm, 视神经交叉略受压向上抬高。并见脑内数个散在小环状、结节增强灶, 大者直径为1.5cm, 边界较清楚 (图3) 。MRI诊断: (1) 垂体腺瘤; (2) 多发性脑转移瘤。手术所见:鞍内向鞍上生长灰白色肿瘤, 质地中等, 供血丰富, 大小为2.5cm×2.2cm, 视神经交叉略受压伴粘连, 分块切除肿瘤。

2 讨论

颅内多源性肿瘤, 可见于脑膜瘤伴胶质瘤、胶质瘤伴脑膜瘤、垂体瘤伴脑膜瘤、垂体瘤伴颅咽管瘤等。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根据本文病例的CT、MRI表现为颅内以垂体瘤伴脑膜瘤、脑膜瘤伴垂体瘤、垂体瘤伴脑转移瘤发病, 并结合文献[1,2,3]对颅内发生多源性肿瘤的机制推测, (1) 依附推测:本文例1的CT和M R I显示垂体腺瘤突破鞍隔向上、向前生长, 体积大于邻近的脑膜瘤, 在手术中, 证实了垂体腺瘤由鞍内突破鞍隔向前上方生长累及鞍结节, 认为垂体瘤侵袭性生长, 刺激诱导鞍结节邻近脑膜组织, 出现组织细胞非典型增生, 进而发展为脑膜瘤。推测垂体瘤为先期肿瘤, 脑膜瘤为依附发生。 (2) 偶合瘤推测:例2, 枕部脑膜瘤与垂体瘤, C T和MRI显示枕部镰幕区脑膜瘤体积很大 (手术病理证实为纤维型脑膜瘤) , 垂体瘤较小。患者以往未做过颅脑CT和MRI检查, 很难判断二者中某一肿瘤先前发病, 认为这两种不同一胚胎来源的独立肿瘤发生为偶然性。例3, CT和MRI及手术所见为大型垂体腺瘤。认为垂体瘤生长时间较缓慢, 患者患肺癌, 病程较短并发颅内转移, 这两种以良、恶性不同性质的肿瘤出现, 也可被视为偶合现象。作者认为颅内多源性肿瘤与颅内混合瘤构成有所不同, 颅内混合瘤多为2种不同组织性质肿瘤, 完整瘤组织紧密贴附在一起。由于颅内混合瘤具有2种不同组织性质特点, 在CT和MRI表现上均酷似, 故定性诊断与鉴别诊断均困难, 本文报道3例以2种不同性质组织胚胎的独立肿瘤发病, 则以垂体瘤、脑膜瘤、脑转移瘤相伴, 均具备各自典型的C T和M R I表现特征, 故诊断不难。

参考文献

[1]Morantz RA, Feigin I, Ransohoff JIII.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Study of24cases of Gliosarcoma[J].J Neurosurg.1976, 45:398-408.

[2]Burger PC, Scheiehauer BW, Vogel FS.Surgical Pathology of the nervous syetem and its Covering’s[J].3th ed.New York:Edinburgy.1991.194-437.

[3]Russel DS, Rubinstemin LJ.Pathology of the NERVOUS System[A].4th ed.London:Great Britain Edinburgh, 1997.65-146.

篇3:如何早期发现颅内肿瘤

头痛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很多人认为是小毛病。一般情况下,偶尔头痛或体位改变而头痛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如果长时间头痛就应引起重视。长期头痛或经常头痛可能是重病的先兆。如果头痛有持续性、阵发性加剧,清晨加重等特点时,应高度警惕。

精神异常 临床上以情感淡漠、感觉迟钝、记忆力下降为多见,有时表现为傻笑、语言错乱、定向障碍、缺乏自制力。有些表现为情感障碍,如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少语,不知道或不认识自己的亲人,有情感倒错现象,记忆力特别是近记忆力下降明显,甚至对家人姓名、年龄均遗忘。理解、计算、定向出现困难。有表现为动作和行为障碍的,无故摸索、强握、乱跑、随地大小便,甚至出现幻觉和幻听。

因此,老年人出现精神异常,除了患精神疾病之外,不能完全排除颅内肿瘤的存在,需进一步检查。—般认为,脑内肿瘤发生在额、颞等部位者较多产生精神症状。

视力下降 很多老年人以为视力下降是老花眼造成的,实际上颅内肿瘤也能造成视力下降,且和老花眼不同。老花眼可以通过配老花镜来矫正,而颅内肿瘤造成的视力下降不能通过配镜来矫正。

听力下降 若无中耳炎或外伤等病史,仅一侧耳朵听力呈进行性减退,伴有同侧耳鸣,很可能是颅内肿瘤压迫听神经所致。由于人是用双耳来听声音的,所以一侧耳朵听力下降很难发现。

篇4:颅内沟通性肿瘤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7例枕骨大孔区颅内外沟通性脑膜瘤患者病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入院后均接受了MRI及MSCT扫描检查,主要症状表现为颈部麻木5例,颈部肿块4例,步态不稳2例,头晕头痛7例,另有2例为体检偶然发现。排除资料不全和未经病理证实的患者。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35~71岁,平均年龄(44.1±3.6)岁,病程2~7个月,平均病程(3.5±0.4)个月。

2. 结果

2.1 患者的影像特征:

本组17例患者均行MRI平扫、增强检查以及MSCT平扫检查。患者的MRI及MSCT特征表现为:(1)患者肿块均为枕骨大孔区延伸颅内外肿块,且均为单发肿块,具体可见图1和图2。(2)本组患者的肿块呈现不规则形有10例,呈梭型有7例,(3)经CT平扫,肿块为等、高密度影,肿块出现大面积钙化的有13例,4例为散在点状钙化。(4)经MRI平扫肿块呈现出边界清楚的等或略低T1稍高T2信号,经增强扫描后呈现出明显均匀强化的肿块实质成分(见图2a、2b)。(5)本组患者均呈现出了典型的“脑膜尾”特征(图2a),其中4例患者出现颈部肿块,2例并发脑积水,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颅底骨质增生硬化,3例出现瘤体内小囊变坏死区。

2.2 患者的病理结果:

本组病例经手术切除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脑膜瘤,大体标本均呈现出不规则结节状,9例有较完整的包膜,常规镜下肿瘤细胞呈圆形或梭型。所有患者脑膜瘤的亚型类型主要为过渡型脑膜瘤6例,合体细胞型脑膜瘤8例,纤维型脑膜瘤3例。

3. 讨论

脑膜瘤可发生于颅内任何部位,好发部位包括颅底、矢状窦旁、大脑镰旁及大脑凸面等。而颅内外沟通性脑膜瘤则指的是起源于颅内正常脑膜覆盖部位并向邻近部位蔓延的脑膜瘤。位于枕骨大孔区的颅内外沟通性脑膜瘤临床较为少见,此类肿瘤虽发病率不高,但其活动范围相对广泛,常跨越颅内外伸长,且多无临床特异性表现,再加上颅底沟通区解剖相对较为复杂,临床处理常需要多个学科合作治疗,诊治难度较大[4]。因此,在患者开展手术切除治疗前借助有效的CT及MRI影像学检查,实现对肿瘤位置、性质、相关组织的密切程度以及周围的血运丰富程度等进行准确的判断,有助于科学进行手术方案的制定,从而将颅神经及脑实质损伤降到最低。尤其是在枕骨大孔区这一特殊部位的脑膜瘤,开展影像学检查和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借助MSCT检查,可较好地显示沟通通道的骨质及颅骨骨质的改变情况;尤其是在MSCT后可通过多方位重组技术实现肿瘤全貌的清晰显示,利于对结果进行准确的观察,但同时其也存在易受颅底骨质伪影干扰的不足之处[5]。

而借助MRI检查,可将枕骨大孔区脑膜瘤的内部特征进行多角度、多序列的呈现,且无颅骨伪影,较好地弥补了MSCT检查的不足。本研究通过MRI及MSCT对枕骨大孔区脑膜瘤患者进行影像特征分析,发现该种类型的脑膜瘤与其他部位脑膜瘤的病理特征及影像学检查均存在相似性,多数良性病变,且病情进展缓慢,以合体细胞型脑膜瘤居多;平扫呈现出点片及大片状钙化灶,均为等高密度影;增强实质呈明显强化,有边界清晰的“脑膜尾”征等。但同时也具有一般沟通性脑膜瘤不具有的特征,如肿块生长部位较为特殊,可沿枕骨大孔向颅外生长;位于颅外的瘤体通常呈现出不规则的哑铃状或结节状,并能促进临近结构的改变或组织的分化,如本组出现了颅底骨质增生硬化等,这些均对病情评估及治疗有指导作用。因此,综合MRI平扫及增强扫描、CT平扫更有助于全面评价该种脑膜瘤的临床特征。

综上所述,MRI及MSCT检查各具优势,在枕骨大孔区颅内外沟通性脑膜瘤的临床诊断中,实现两者的联合应用,有助于对脑膜瘤特征进行更加准确的定位、定性诊断,提高诊断效果,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琪,李国强,李惊涛.MRI对颅内脑膜瘤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4):23-26.

[2]徐国奇,宋大刚,李军,等.三维增强MRI在评价脑膜瘤与周围浅静脉关系中的价值[J].浙江临床医学,2015,3(3):472-473.

[3]杨原源,郝大选,王建华.颅内外沟通性脑膜瘤一例报告[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5,22(7):561-563.

[4]程劲松.CT及MRI检查对颅底沟通性脑膜瘤诊断的价值研究[D].吉林大学,2015.

篇5:颅内沟通性肿瘤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360例, 其中男性195例, 女性165例;年龄5~68岁, 平均年龄 (35.6±2.1) 岁。360例患者经过诊断均符合颅内肿瘤切除术治疗标准, 其中有28例患者出现术后颅内感染, 28例出现颅内感染患者中男性17例, 女性11例;年龄范围是17~65岁, 平均年龄 (32.4±2.2) 岁;3例脑脓肿患者, 25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

1.2 诊断标准[1]

患者穿刺脓液以及脑脊液培养或者图片呈阳性;外科再次手术证明或者患者影像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脑内出现脓肿症状;患者脑脊液成分检查结果显示氯化物和糖分含量降低, 蛋白质含量增多, 白细胞数量增多;患者颅内肿瘤切除术后出现脑膜刺激以及颅内高压病症, 例如出现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呕吐、头痛等症状, 另外患者还会出现发热症状。

1.3 观察记录

对360例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分析内容主要有: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基础疾病、临床症状、诊断、手术过程、脑脊液培养、脑脊液常规以及血常规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χ2统计学检验, α=0.05为检验水准, 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颅内感染临床症状

28例颅内感染患者中有12例出现阳性脑膜刺激征, 22例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呕吐以及头痛症状。28例患者均出现持续发热现象, 2例患者腋温超过40℃, 7例患者腋温为39~40℃, 19例患者腋温为38~39℃。术后3~27 d患者出现颅内感染病症, 感染病症集中出现的时间为手术后4~10 d, 这期间有24例患者出现颅内感染, 占比85.7%。有25例患者接受脑脊液检查, 其中有7例患者细胞总数超过1.0×1010/L, 有18例患者细胞总数<1.0×1010/L, >1.0×109/L;其中8例培养阳性, 分离出1株链球菌、1株大肠埃希菌, 1株铜绿假单细胞菌, 2株表皮葡萄球菌, 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经过再次手术和CT检查证实有脑脓肿患者3例。

2.2 各种颅内肿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发生情况

根据对360例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 术后颅内感染病发率随肿瘤切除术的种类不同而具有显著差异 (P<0.05) 。结果见表1。

2.3 术后感染危险因素

有无脑脊液漏, 引流管放置时间以及手术时间不同的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率有显著差异 (P<0.05) 。结果见表2。

3 讨论

根据相关医学研究结果, 导致颅内肿瘤切除术后患者容易发生颅内感染的三方面主要原因是:颅内肿瘤切除术手术操作技术含量高, 精密度要求严格, 手术时间长, 容易导致患者术后出现颅内感染[2];患者体内原有血脑屏障被颅内肿瘤损坏, 功能削弱, 患者免疫力下降;人体脑脊液可比营养成分充足的培养基, 因为人体脑脊液中没有吞噬细胞, 而且缺乏抗体和补体, 细菌非常容易存活[3]。本次实验对我院360例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的统计分析显示有28例患者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病症, 感染率为7.8%。不同类型颅内肿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率有显著差异性, 其中术后颅内感染率最低的是脑膜瘤切除术, 术后颅内感染率为4.3%, 胶质瘤切除术后感染率为12.1%, 垂体瘤切除术后感染率为16.0%。

根据相关医学理论知识, 颅内肿瘤切除手术治疗过程中的空气污染和接触污染也是导致术后患者颅内感染的两种基本原因[4]。首先, 颅内肿瘤切除手术操作时间一般比较长, 患者脑内组织长时间曝露于空气中, 如果空气没有进行过严格仔细的净化处理, 那么患者很容易出现术后颅内感染。其次, 手术操作过程中, 显微镜、吸引器等医疗器械以及医护人员的手等都容易造成患者术后感染。本次试验中,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超过4 h与未超过4 h的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率有显著差异, 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 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概率迅速上升。

选用引流管将患者残留积血或者组织渗血引流是颅内肿瘤切除术后普遍采用的方法, 但是如果引流管放置不当, 容易引起引流液体回流导致患者颅内感染;如果引流管操作或者引流管接口出现松动, 就容易导致患者颅内与引流管形成的封闭系统被打破, 导致患者颅内感染等。本实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引流管放置超过24 h, 患者出现颅内感染的概率明显上升, 因此颅内肿瘤切除术后要尽量缩短引流管留置时间, 降低患者颅内感染率。

本次试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的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率与没有脑脊液漏的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率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根据脑脊液培养发现葡萄球菌为主要感染细菌。

另外, 根据相关医学调查研究结果, 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功能障碍、低蛋白血症、贫血、营养不良、糖尿病等疾病患者颅内肿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率也高于其他人群, 老年人颅内肿瘤切除术颅内感染率要高于年轻人术后颅内感染率。

颅内肿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的预防需要手术前充分、合理、严格的准备工作, 要保证手术过程的无菌性, 手术操作要娴熟, 减少手术时间, 避免患者出现脑脊液漏。尽早诊断并且迅速做出准确的治疗方案是治疗颅内感染的主要措施。对于术后出现脑膜刺激征阳性、意识障碍以及持续性发热的患者, 医护人员要及时对其进行脑脊液细菌涂片检查和脑脊液生化检查, 短时间内做出准确的处理措施。

摘要:目的 探讨导致颅内肿瘤切除手术后感染病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和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颅内肿瘤切除术360例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有无脑脊液漏, 引流管放置时间以及手术时间不同的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率有显著差异 (P<0.05) 。结论 颅内肿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主要有患者出现脑脊液漏, 超过24 h留置引流管以及超过4 h手术操作时间。

关键词:颅内感染,颅内肿瘤切除术,危险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1]黄瑞娟, 张征军, 魏明.颅内肿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0, 5 (4) :325-326.

[2]张忠普.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易感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12 (6) :71-72.

[3]张俊.颅内感染患者应用鞘内注射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及其护理体会[J].海峡药学, 2013, 32 (3) :234-235.

篇6:颅内肿瘤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中,男23例,女14例,年龄10~73岁,平均44.3岁。病灶部位为:鞍区9例、丘脑8例、基底节区7例、大脑镰5例、后颅窝5例、松果体区3例,其中胶质瘤16例、垂体瘤6例、脑膜瘤4例、听神经瘤4例、转移瘤4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血管网织细胞瘤1例、颅咽管瘤1例。23例患者放疗前行手术或病理活检。影像资料显示大部分病灶不规则,病灶大小为2.2cm~5.3cm,有2例为双病灶。

1.2 临床表现

因肿瘤性质与部位不同,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的临床症状。垂体瘤患者均有内分泌紊乱及视力、视野改变;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以癫痫发作为主;其余胶质瘤、转移瘤等以颅内压增高症状为主;听神经瘤患者并有听力障碍。

1.3 治疗方法

采用TOPSLANE WIMRT系统用6MV-X线照射。先安装固定头环,再利用检测头盔与测量尺记录下头颅与头盔的相对位置以便于治疗摆位,然后CT定位。扫描后将获得的图像输入WIMRT计划系统,划出肿瘤区(GTV)并勾画出周围相邻危及器官(眼球、视神经、视交叉等),然后确定计划靶区(PTV)。根据靶区的大小、形态选择适合的限光筒。所有病例分别采用4~6个共面、非共面或弧形照射野,以80%等剂量曲线做为处方剂量[1]。本组患者中34例采用单次治疗,3例采用2~4次治疗。对于低分化的胶质瘤和脑转移瘤病例先做局部或全脑的常规放疗(30~40Gy)后再实施SRS的照射。

2结果

对37例患者中的30例随访1~12个月。其中治疗后症状改善20例,无改变5例,加重3例,死亡2例,死亡患者均为较大的胶质瘤,死亡时间为治疗后5个月内。好转病例中,症状改善的时间多在治疗后3周开始,随着时间的延长症状改善的更明显。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缩小18例,无变化9例,增大3例。肿瘤缩小最显著的由4.2×3.8×3.5cm变为1.3×1.5×1cm。无变化的患者肿瘤周围水肿带缩小,增强效应减弱。3例增大患者为基底节区胶质瘤。

3 讨论

SRS通过共面、非共面或弧形照射野,集束大剂量照射,既提高了靶区局部的剂量又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周围正常组织的受量,缩短了总治疗时间。它具备对放射线抗拒性肿瘤进行单次大剂量照射的放射生物学优点;无出血感染(特别是对颅内较深部位的肿瘤)或手术种植的危险并不需要特殊护理;对体积较小、形状规则的肿瘤可以获得满意的剂量分布,是一般情况差或脑深部肿瘤的患者一种有效的治疗途径。适应症也较广泛,可治疗胶质瘤、脑膜瘤、听神经瘤、脑转移瘤、垂体瘤等多种颅内病变。

肿瘤细胞不管是否对放射线敏感,单次的大剂量照射都能使其放射性坏死及周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所以疗效是肯定的。由于恶性胶质瘤具有侵袭性生长的特点,应给予肿瘤边缘足够的剂量,所以PTV一般较大,根据靶区较大剂量应降低的治疗原则,所以Ⅲ~Ⅳ级的胶质瘤易复发,治疗后不同时间内的疗效也不相同,有报告指出6~12个月内有效率为80~96%[2];脑转移瘤的有效率为60~80%[1];治疗听神经瘤的有效率为91%~97%[3]。在30例随访病例中有效率为83.3%与有关报道基本一致。

SRS虽为精确治疗,但作为放射治疗的一种,有部分患者仍会出现颅内压增高、脑疝、癫痫、偏瘫等并发症。本组37例患者中仅有14例患者出现轻微的头痛、恶心、乏力等颅高压症状经降颅压及对症处理后症状均缓解,无其它并发症,这说明SRS是相对安全有效的。

摘要:目的阐述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疗脑肿瘤的方法、疗效、优越性及并发症。方法所有病例分别采用4~6个共面、非共面或弧形照射野,以80%等剂量曲线做为处方剂量,治疗后随访1~12个月,再进行临床分析及疗效评价。结果在30例随访病例中症状改善20例,无变化5例,加重3例,死亡2例,有效率为83.3%。结论SRS是脑肿瘤特别是脑深部肿瘤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脑肿瘤,SRS,治疗

参考文献

[1]王迎选,王所亭主编.现代立体放射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92-205.

[2]杨开军,刘承勇,任文德主编.颅脑疾病X~刀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07-222.

上一篇:app可行性报告下一篇:多目标最优化问题在区域经济规划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