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血管性疾病讲义

2024-04-09

颅内血管性疾病讲义(共7篇)

篇1:颅内血管性疾病讲义

50例颅内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 讨论研究对实行颅内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患者实行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脑外科需进行颅内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患者50例并对其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患者手术效果及预后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发生意外事件。术后发生血压异常患者4例,包括低血压患者3例及高血压患者1例。4例患者均进行及时处理后症状缓解。1例患者发生脑出血后死亡;1例患者发生脑梗死。结论 临床对行颅内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患者行为手术期护理干预既能在手术前帮助患者全面认识疾病,调整心态配合治疗;更能在手术过程中确保手术顺利进行,降低术中突发事件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

关键词:护理干预;血压;颅内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颈动脉及其分支、椎动脉及其分支和锁骨下动脉狭窄存在密切联系[1]。以上各类型狭窄不仅能直接造成脑内局部发生低灌注,更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颅内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因其具有解除血管狭窄,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生概率。但由于该方式仍属于有创性治疗,因此部分患者可能在术后发生脑栓塞、血栓、血管痉挛等并发症。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完善的护理干预是在日常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预防并发症护理等,对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重要意义。本实验为研究对行颅内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患者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促进疾病恢复的临床疗效及意义,特选取50例本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试验结果汇报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1月~1月脑外科需行颅内血管支架植入术患者50例左右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47~67岁,平均年龄(57.2±10.3)岁。所有患者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颅内血管供血不足,颈部血管彩超提示动脉粥样硬化改变且颈动脉狭窄有斑块;颈动脉及椎动脉不同程度狭窄。全脑血管造影提示需置入支架的血管狭窄程度超过50%。患者均不同程度出现偏身或全身麻木、头晕目眩、偏瘫等症状。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围手术期由术前、术中及术后三部分组成。步骤包括:①术前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宣传教育,使患者全面、正确的`认识疾病。告知其手术治疗具有治愈率高,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了解其内心的恐惧与不安并积极帮助其解决疑问,缓解紧张情绪[2]。同时,积极调整状态配合治疗。②手术前嘱患者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并在术前服用避免脑血管痉挛的药物并于术前6h禁饮禁食,术区备皮及碘试敏实验。手术前2h使用尼膜通注射液进行崩入避免手术过程中发生血管痉挛。调整患者体位以确保其保持仰卧位并充分暴露手术位置;同时,准备各类抢救药物,避免手术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③手术过程中将导引导管到达狭窄动脉近端指定位置时,将肝素500U稀释至U后置入静滴壶中,之后每小时追加500U肝素确保手术过程中肝素化。④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体征,详细记录其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以低浓度持续性给养为主,改善脑部供氧。⑤手术结束后应密切观察患者意识恢复情况及各项生命体征。使其血压保持在19/12kpa以下,避免过度灌注综合征。术后保持绝对卧床并去枕平卧。解除穿刺点进行加压包扎前应对患者肢体进行制动,避免头部抬高。患者意识恢复后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饮用流食或半流质食物;观察手术后72h尿量,确定肾功能是否受到损伤。另外,对穿刺部位恢复情况应加强观察。术后加强抗凝处理,避免发生血栓。密切观察患者口腔、皮肤黏膜是否发生出血。对患者适当使用尼莫地平微泵输注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由于导管刺激所导致的血管痉挛发生概率。⑥患者病情稳定且恢复较好后可考虑出院并进行出院指导,包括注意调整情绪,避免受到情绪刺激;每日保持充足的休息时间,恢复过程中需确保低脂、低盐及营养较高的食物以促进患者恢复。

1.3观察指标 对所有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患者手术执行情况及术后恢复预后情况进行评估。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组间比较应用独立t检验或χ2检验。设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发生意外事件。术后发生血压异常患者4例,包括低血压患者3例及高血压患者1例。4例患者均进行及时处理后症状缓解。1例患者发生脑出血后死亡;1例患者发生脑梗死。

三、结论

颅内血管狭窄是导致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使进行有效严格的内科治疗也存在一定发生率。目前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对于局部血管狭窄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由于颅内血管结构及形态的特殊性及术中操作等因素,仍导致部分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不利于其正常恢复预后[3]。因此,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完善护理干预对提高疾病治疗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有重要意义。术前及术中完善各项准备并督促患者完善各项手术检查、术中调整体位等均能有效确保手术顺利完成,降低意外事件发生概率。本次实验中结果显示所有患者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手术均顺利完成,仅有一例患者发生脑出血死亡,其他患者均顺利恢复。

综上所述,临床对行颅内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患者行为手术期护理干预既能在手术前帮助患者全面认识疾病,调整心态配合治疗;更能在手术过程中确保手术顺利进行,降低术中突发事件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王宗玉,卓银霞.23例颅内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的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31(7):1186-1188.

[2]富丽娜.颅内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的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6(21):142-142.

[3]赵利红,许金玲.舒适护理在颅内血管狭窄患者支架植入术后的应用[J].全科护理,,08(22):2036.

篇2:颅内血管性疾病术中超声应用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06年11月~2008年2月我院神经外科住院的颅内血管性疾病患者204例,男123例,女81例,年龄9岁~70岁,平均(36.2±8.6)岁。术前常规行CT、MRI或DSA检查明确诊断。患者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复视、昏迷、癫痫以及行走不稳、共济障碍等。

1.2仪器与方法

采用Alokaα10及GE Logiq 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术中专用小凸阵探头,频率为3.5 MHz~8.0MHz。

常规开颅,去骨瓣,术中专用探头表面涂耦合剂,外套无菌塑料套,经硬膜外或直接在脑组织表面探查。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病灶,确定其位置、深度、大小、范围及其与周边组织结构的关系,以确定造瘘口的位置及造瘘方向。动静脉畸形患者应用彩色及脉冲多普勒超声寻找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观察其来源及走行。病灶切除后,残腔灌注生理盐水,超声探查并了解病变切除情况。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动静脉畸形手术前后RI值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2结果

204例颅内占位性病变患者术后经病理确诊,动静脉畸形110例,动脉瘤11例,海绵状血管瘤66例,血管母细胞瘤17例。术中超声清晰显示199例(动静脉畸形110例,动脉瘤9例,海绵状血管瘤66例,血管母细胞瘤14例),并作出精确定位。病变距硬膜距离0cm~8cm。5例患者术中超声未显示,其中动脉瘤2例,DSA示直径分别为0.6cm、0.7cm,距离脑表面深度分别为4.0cm、5.2cm。血管母细胞瘤3例,均为实质型,肿瘤大小为3mm~6mm,距离脑表面深度2cm~5cm。

1 10例动静脉畸形患者术中超声均清晰显示,其中78例探及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仅由大脑前动脉、中动脉或后动脉单支供血者33例;多支供血者45例。67例伴有血肿,呈低至等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晰。

动静脉畸形声像图:畸形血管团大小0.8cm~10cm,常伴有血肿或动、静脉瘤样扩张。二维图像表现为回声不均匀的强回声区,边界欠清晰,相邻脑组织回声稍增强,无明显边界,为胶质增生。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表现为五彩镶嵌的血管团,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晰。

颅内动静脉畸形的供血动脉较正常动脉明显增粗,走行弯曲,流速增加,彩色血流信号明亮,血流方向指向畸形血管团(如图1)。其多普勒频谱呈高速低阻型,收缩期与舒张期流速均增高,以舒张期增高明显,峰值流速59cm/s~315 cm/s,频谱增宽,不规整,频窗消失;RI为0.20~0.47,平均(0.32±0.09,明显低于正常血管RI值(如图2)。引流静脉粗大,流速增加,本组最高流速68cm/s,血流方向离开畸形血管团;多普勒频谱于收缩期出现类动脉样波峰,波型圆钝。

畸形血管团切除后超声显示彩色镶嵌血管团消失,供血动脉流速降低,RI明显升高,为0.47~0.80,平均0.56±0.09,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由于畸形血管团切除后,脑血流重新分布,部分管径较细的供血动脉术后甚至探测不到血流信号,离断的引流静脉内亦不能探及血流信号。本组11例患者在切除畸形血管团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查仍显示有畸形血管残留(如图3、4),超声指导术者继续切除残留畸形血管,其中10例经病理结果证实,1例经术后DSA结果证实。术中超声判断切除程度与病理及术后DSA一致(见表2)。

注:P<0.05

图1颅内动静脉畸形:细箭头所示为供血动脉,粗箭头所示为引流静脉

图2颅内动静脉畸形:频谱多普勒超声示供血动脉频谱为高速低阻型。

图3颅内动静脉畸形切除术后,术中超声发现畸形血管团残留。

图4频谱多普勒超声示残留畸形血管RI值明显降低。

66例海绵状血管瘤术中超声均清晰显示。海绵状血管瘤声像图:肿瘤大小为0.7 cm~5 cm,均为强回声,边界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中心呈蜂窝样改变,部分内伴点状强回声钙化斑,40例合并囊性变,肿瘤内部多探测不到血流信号,部分肿瘤周围可探及少许血流(如图5)。

11例动脉瘤患者术中超声探查到9例,显示率为81%,最小者直径0.5cm,距皮层0.8cm,其中一般型动脉瘤(直径0.5cm~1.5cm) 6例,大型动脉瘤(直径1.6cm~2.5cm) 2例,巨大型动脉瘤(直径>2.5cm)1例。动脉瘤内伴血栓形成者4例。

动脉瘤声像图:动脉瘤大小0.5cm~2.6cm,二维声像图表现为载瘤动脉局限性扩张,呈圆形或囊袋状无回声区,病变局部管壁与其周围正常管壁连续完整,如瘤腔内有血栓形成,可见低-强回声充填部分或全部管腔,本组动脉瘤伴血栓形成者4例。CDFI表现为瘤体内呈红蓝相间的涡流或湍流(如图6),瘤体内有血栓形成时,可见彩色血流充盈缺损或消失,彩色血流变细,形态不规则;动脉瘤的频谱形态与瘤体大小密切相关,小的动脉瘤频谱形态接近正常,大的动脉瘤频谱常呈毛刺样改变,频带增宽。

图6 CDFI示动脉瘤内涡流(箭头所示)。

17例血管母细胞瘤共有病灶35个,术中超声发现病灶32个,漏诊肿瘤3个。3个漏诊肿瘤均为实质型,肿瘤大小3cm~6cm,距离脑表面2cm~5cm。

血管母细胞瘤声像图:根据肿瘤实质与囊腔部分的比例不同将血管母细胞瘤分为三型[1]实质型10个,实质部分占95%以上,肿瘤表现为偏强回声,边界清晰,呈圆形或椭圆形,结节周边及内部可探及较丰富血流信号,血供丰富者可表现为五彩镶嵌的血管团;囊结节型16个,实质部分占5%以下,肿瘤均以囊性病变为主,肿瘤囊壁上均可见等回声至强回声小结节,结节内均可探及较丰富的血流信号;其余为囊实质型6个,均表现为囊实混合性病灶,实质内可见一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囊性病变,与周围正常脑组织分界清晰,实质部分可探及较丰富的血流信号。

3讨论

由于受颅骨影响,经颅二维超声应用受限,脑外科手术开颅后超声检查不受颅骨影响,为术中超声的应用提供了机会[2]。本研究结果表明,术中超声可快速实时定位瘤体,判断病变边界,根据异常血管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将供血动脉、引流静脉与瘤体周边正常血管区分开,清晰显示动脉瘤内有无血栓形成以及瘤体与载瘤动脉的位置关系,准确定位血管母细胞瘤的瘤结节,指导术者选择最佳手术路径,避免不必要的出血及损伤,缩短手术时间,并在术中及时发现畸形血管团残留,从而避免患者再次出血及二次手术的风险。

本研究中2例直径0.6cm、0.7cm的动脉瘤未探查到,分析原因可能与动脉瘤较小、位置较深及术者扫查方法不当有关,直径较小的动脉瘤灰阶超声较难发现,彩色及频谱多普勒超声亦无典型特征。因此,术前应仔细阅读DSA图像,了解动脉瘤大小、位置及来源,确定其在超声图像上的大致位置,扫查时应多个方向进行,并旋转探头,如能在同一切面显示动脉瘤体及载瘤动脉则较容易判断。

另有3个直径为3mm~6 mm的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术中超声未发现,考虑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实质型肿瘤在脑组织中表现为等回声或偏强回声,与正常脑组织的回声差别较小,灰阶超声识别困难;(2)直径较小的肿瘤内血窦少,血流速度缓慢,超声能量随深度增加而衰减,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的敏感度下降。因此,建议在探查血管母细胞瘤时将速度标尺及滤波降低,增加彩色增益,必要时应用能量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以显示低速血流信号,提高肿瘤的检出率[3]。

动静脉畸形切除术后,应用术中超声发现11例畸形血管团残留,均经术中病理及术后DSA结果证实,有研究显示,彩色镶嵌血管团或低阻力动脉血流频谱提示有畸形血管残留,应再次探查[4]。本组术中超声诊断畸形血管团残留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和100%。其中有2例患者术中超声未发现畸形血管团残留,而经术后DSA检查发现,1例畸形血管团位于骨窗外,导致探查时未扫查到而漏诊,另外一例术后DSA显影较淡,且位置较深,可能与残留畸形血管团内流速较低,CDFI探测敏感度较低有关。因此,在探查畸形血管残留时,建议降低速度标尺,增加彩色增益,以提高探测低速血流的敏感度,必要时可应用能量多普勒超声[5]。此外,超声造影剂因其可增加背向散射而显著增强血管内血流信号,有望在探查畸形血管术后残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术中超声有助于颅内血管性疾病的准确定位,可确定病变边界,反映血流动力学特征,指导精确手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损伤重要血管和部位,并及时发现残余病灶,提高手术全切除率。术中超声造影在明确肿瘤边界,了解肿瘤的血液灌注及肿瘤切除情况,鉴别肿瘤良恶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6]。

摘要:目的探讨颅脑血管性疾病的回声和血流变化特点,指导精确手术。方法204例颅内血管性疾病患者行术中超声检查,确定病变的数目、位置、深度、大小、范围及其与周边组织结构的关系,动静脉畸形患者术前寻找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术后评价手术切除情况。结果(1)术中超声可准确定位畸形血管团,显示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的位置和走行,其诊断畸形血管团残留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和100%。(2)66例海绵状血管瘤在超声引导下均快速找到病灶,清晰显示并准确定位。(3)1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术中超声清晰显示9例,并可评价动脉瘤内有无血栓形成。(4)35个血管母瘤术中超声发现32个,囊结节型及囊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术中超声探查结果与MRI结果一致。结论术中超声可准确定位颅内血管性疾病,确定病变边界,评价病灶内血流动力学特征,指导精确手术,及时发现病灶残留。

关键词:颅内血管性疾病,术中超声,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动脉瘤,血管母细胞瘤

参考文献

[1]杨建毕,陆荣庆.宋遵武,等.血管网织细胞瘤的影像诊断[J].中固医学影像技术.2000,16(2):110-113.

[2]何文.颅脑术中超声应用现状及进展[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2006,3(4):200-202.

[3]王立淑.何文,刘会昭,等.颅内血管网织细胞瘤的术中超声应用研究[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08,5(2):255-260.

[4]姜笑千,何文,赵继宗,等.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术中超声应用研究[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2006,3(4):213-215.

[5]Griffith S,Poznizk,Mitchel,et ai.Intraoperative sonography of intracrani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how we do it[J]. Ultrasound Med,2004,23:1065-1072:quiz 1074-1075.

篇3:颅内血管性疾病讲义

【关键词】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TA);颅内动脉疾病;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5-0083-01

Abstract:

Keywords:

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螺旋CT的空间分辨率及后处理技术已有显著提高。16层螺旋CT具有亚秒级的扫描速度,实现了血管成像性能,其血管成像技术(CTA)可清晰显示脑血管病变及周围组织情况,从而为临床提供了更为准确的解剖概念。本研究观察了16层螺旋CTA技术在颅内动脉疾病中的诊断效果,旨在进一步探讨16层螺旋CTA技术在颅内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行CTA检查的42例患者为本研究观察对象,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11~72岁,平均年龄(4125±542)岁。就诊时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恶心、四肢乏力、癫痫等。全部患者均经CT平扫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26例、疑脑动脉瘤11例,未见异常5例。CT平扫后行CTA检查,CTA检查后10天内行DSA检查,部分患者采取手术治疗。

12检查方法采用飞利浦Brilliance 16排螺旋CT扫描机扫描,患者取仰卧位,从颅底至颅顶扫描,扫描条件:120KV,300MAS,探测器宽度05mm,层厚 1mm,旋转床速度10mm/圈。增强造影剂为非离子型碘海醇(300mgI/ml),经高压注射器注入,注射速度为 3~4ml/s,成人总量为 80~100ml,全部患者均经20ml小剂量造影剂试验,以确定扫描延时时间,对于疑血管畸形病例进行动、静脉双期扫描。将原始图像传入工作站进行图像处理,经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技术(VRT)、表面遮盖技术(SSD)等进行三维重建脑血管图像,观察局部脑血管病变情况。并与DSA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所有CTA检查及DSA检查图像均由同一组放射科医师读判。

2结果

42例患者经CTA后均可见清晰血管,其中诊断为脑动脉瘤25例,烟雾病7例,动脉狭窄7例,未见异常3例。①诊断为脑动脉瘤的25例患者均为单发病灶,位于前交通动脉12例,后交通动脉5例,大脑中动脉4例,大脑前动脉3例,颈内动脉1例; 经手术治疗21例,与手术所见完全一致19例,诊断动脉瘤体积略小于手术所见2例;25例CTA诊断结果均与DSA结果一致。②诊断为烟雾病7例,动脉狭窄7例,其血管狭窄位置、形态及异常扩张毛细血管网显示均与 DSA一致。

3讨论

DSA是将影像通过数字化处理,保留血管影像的一种数字减影技术,是目前测量血管病变、血管狭窄的常用方法,具有图像清晰、分辨率高等特点。DSA已被视为临床诊断脑动脉瘤的金标准,其检查诊断准确率高达95%以上[1]。近年来研究发现,CTA检查脑动脉瘤的诊断符合率与DSA基本相同,几乎所有破裂的急性脑动脉瘤经CTA检查后无需DSA检查即可进行手术[2]。本研究中,经CTA诊断为脑动脉瘤25例,均为单发病灶,位于前交通动脉12例,后交通动脉5例,大脑中动脉4例,大脑前动脉3例,颈内动脉1例; 经手术治疗21例,与手术所见完全一致19例,诊断动脉瘤体积略小于手术所见2例;25例CTA诊断结果均与DSA检查结果一致。表明CTA与DSA在诊断脑动脉瘤方面具有同等诊断效果,且CTA在显示肿瘤体积、瘤颈及周围结构方面显示更加清晰,分析原因主要与以下几点有关:①CTA可准确测量出瘤体大小情况,明确瘤体血栓及瘤壁钙化情况,而DSA往往因瘤壁钙化小而低估肿瘤体积;②CTA检查期间可任意选择,故在观察瘤体、瘤颈及与周围关系方面较DSA更加清晰、准确,若行三维DSA也可达到上述效果,但设备昂贵,基层医院配备较少;③CTA具有无创、省时等优势,但在判断肿瘤血流及供血图像方面不如DSA[3]。本研究中,诊断出烟雾病7例,动脉狭窄7例,其血管狭窄位置、形态及异常扩张毛细血管网显示均与 DSA检查基本相同。提示,CTA在诊断烟雾病及动脉狭窄方面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 16 层螺旋 CT血管成像技术在诊断颅内动脉疾病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首选诊断方法。但在应用时应考虑的技术参数对图像的影响,如:扫描厚层、方向、进床速度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毛俊,王艳萍,彭秀斌,等.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颅内血管性病变的临床应用[J]. 中国CT和MRI杂志,2007,5(1):10-11.

[2]张飞雪,王 青,杨晨明,等.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在颅内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14(12):963-964.

[3]张文洪,陈文华,邢 伟,等. 多层螺旋 CT 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医药导报,2012,9(34):91-92.

篇4:颅内毛细血管扩张症1例

关键词:颅内毛细血管扩张症,磁敏感加权成像,诊断

颅内毛细血管扩张症是少见的小血管疾病, 临床多表现为脑血管畸形。颅内毛细血管扩张症占颅内血管畸形的16%~20%[1], 为胚胎时期脑血管胚芽发育异常而形成的畸形血管团, 在中枢系统任何位置都可发现, 以小脑及脑桥、半球最为多见[2]。患者在临床表现上多无任何症状, 由于病灶微小, 影像学表现不明显, CT扫描、常规MRI序列和MRA难以发现, 诊断困难。本文通过1例颅内毛细血管扩张症进行分析, 总结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病历资料

患者, 男, 57岁, 因“舌强、左侧肢体麻木2年余”为主诉于2016年3月8日入院。

2年余前生气后出现舌强、左侧面部麻木不适, 自诉张口困难, 无明显肢体活动障碍, 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 无意识障碍、肢体抽搐、大小便失禁, 无发热, 行头颅MRI后按脑血管病给予治疗, 具体用药不详, 症状好转出院。4个月后患者受凉后上述症状再发, 伴左侧肢体麻木不适, 不影响日常生活, 无肢体无力, 未见肌肉萎缩, 多次住院治疗, 按脑梗死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脂、活血化瘀、改善循环药物应用, 症状可好转, 不能完全缓解, 与情绪波动有关, 复查头颅MRI示双侧大脑半球多发异常信号,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及治疗来院。既往有高血压、高血脂病史, 长期口服降压、抗栓、降脂药物。否认糖尿病病史。个人史:吸烟20余年, 1包/d, 无饮酒史。

查体:发育正常, 营养中等, 自主体位, 查体合作, 心肺听诊无异常, 腹软, 双下肢无水肿, 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清, 言语流利, 右利手, 高级智能正常, 颅神经正常,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病理征未引出, 双侧腱反射对称, 左侧痛觉减退, 共济运动检查正常, 脑膜刺激征阴性。

辅助检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四项、风湿三项、血沉、自身抗体谱、肿瘤标志物、甲状腺功能正常。心脏彩超:升主动脉增宽, 主动脉瓣轻度反流, 左室松弛功能减退。颈部血管彩超示:左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增厚, 双侧颈动脉窦部斑块形成。甲状腺彩超示:左侧叶囊实性回声。腹部彩超示:轻度脂肪肝。胸部CT示:双肺陈旧性病变, 双肺局限性肺气肿、肺大泡。头颅SWI示:双侧大脑半球皮层下多发微灶出血, 提示血管淀粉样海绵状变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待排?头颅MRI检查结果:2015年8月31日头颅MRI:双侧额颞顶枕叶、侧脑室旁及半卵圆中心可见多发斑片状等T1、长T2信号影, FLAIR呈高信号, 边缘模糊, 见图1。

临床诊断: (1) 毛细血管扩张症; (2) 高血压病; (3) 高脂血症。

讨论

颅内毛细血管扩张一般比较局限, 多数无症状, 极少数发生破裂出血后出现症状而被意外发现, 也就是所谓的隐匿性脑血管畸形。有症状的颅内毛细血管扩张症极其罕见, 若不行病理检查无法确诊。症状性ICT多数表现为脑出血, 或可以合并脑梗死, 或无卒中发生, 也可有一些表现如头痛、头晕、耳鸣、听力下降、共济失调、癫痫、面瘫、肢体偏瘫等[3]。

颅内毛细血管扩张症CT检查通常呈等密度而难以发现病变, 常规头颅MRI检查因T1WI和T2WI呈中等信号, 易被漏诊[4]。磁敏感加权成像 (SWI) 能够突出组织间磁敏感性的不同, ICT内静脉血中含有脱氧血红蛋白, 导致磁场不均匀, 从而引起血管与周围组织的相位差加大, 这使得脱氧血红蛋白成为一种内源性的对比剂而清晰地显示细小静脉, 可清楚地显示毛细血管扩张症病灶, 图像上表现为点状、圆形或类圆形低信号, 边界清楚, 与周围组织对比鲜明, 通过SWI序列诊断毛细血管扩张症, 病灶无一漏检[5]。

本例患者以卒中症状入院, 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 常规头颅MRI检查因T1WI和T2WI呈中等信号易为漏诊。磁敏感加权成像 (SWI) 能够突出组织间磁敏感性的不同, ICT内静脉血中含有脱氧血红蛋白, 导致磁场不均匀, 从而引起血管与周围组织的相位差加大, 这使得脱氧血红蛋白成为一种内源性的对比剂而清晰地显示细小静脉, 可清楚地显示毛细血管扩张症病灶, 图像上表现为点状、圆形或类圆形低信号, 边界清楚, 与周围组织对比鲜明。

总之, 颅内毛细血管扩张症多无症状, 少数患者可表现为卒中症状, 临床可通过磁敏感加权成像进行鉴别诊断, 便于下一步治疗选择。

参考文献

[1]籍灵超 (编译) , 贾婧杰 (编译) , 张静 (编译) , 等.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诊断和治疗国际指南[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14, 29 (1) :40-55.

[2]吴吟晨, 曹代荣, 张宇阳, 等.超高场3.0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脑内毛细血管扩张症诊断的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5, 26 (12) :853-856.

[3]Groote DD, Marchant A, Fauchet F, et al.Symptomatic capillary telangiectasia of the pons and intracerebral developmental venous anomaly-A rare association[J].Collegium Antropologicum, 2011, 35 (1) :333-338.

[4]Pang J, Dai S.The Application of 3.0 T MR 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 in Diagnosis of Angiogrphically Occult Vascular Malformations[J].Journal of Clinical Radiology, 2011, 30 (12) :1737-1741.

篇5:颅内疾病,需要“脑海”探险

脑子“有水”才正常

人们常常用“脑子进水”来形容思维不正常的人,而实际上,脑子“有水”才是正常状态。众所周知,汉语中的“脑海”即“脑子”的意思。从人体解剖生理学的角度看,脑和脊髓的表面包有3层被膜,由外向内依次为硬膜、蛛网膜、软膜。蛛网膜与软膜之间有蛛网膜下腔,腔内充满CSF,我们遂称它为“水囊”或“脑海”。这种“水囊”能够保护脑和脊髓不受外力冲击而受伤。我们经常看到足球队员用头顶球射门,大脑并没有受伤,就是这个原因。

CSF主要是由两个侧脑室的脉络丛产生,经室间孔流至第三脑室,与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CSF一道,经中脑导水管流入第四脑室,再汇合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CSF,经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流入蛛网膜下腔,使脑、脊髓和脑神经、脊神经根均被CSF浸泡。然后,CSF再沿蛛网膜下腔流向大脑背面,经蛛网膜颗粒渗透到硬脑膜窦(主要是上矢状窦)内,回流入血液中。CSF平均每8小时更换1次,每天分泌约500毫升。

CSF除了为大脑提供浮力, 以免外力冲击而直接伤脑外,还能运送营养物质至神经组织,并排除其代谢产物;调节颅腔、脊髓腔的容积,保护颅压的相对恒定;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碱储备,以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酸碱平衡。

疾病“飓风”会引发“脑海暗潮”

不少颅内疾病,均可导致脑脊液的变化,包括压力、颜色、细胞成分和数量、生化成分及细菌培养等。这时就有必要对CSF进行抽样,做物理、化学、细胞学及微生物学等检测,以协助诊断。

抽取CSF乃是用一根带有针芯的腰椎穿刺针,由腰椎间隙刺入,放出约2~3毫升“脑水”(简称腰穿)送做化验检查。很多患者及家属对这种检查很不理解,认为腰穿抽脑脊液会使人变傻,或造成瘫痪等。于是,当医生提出要给患者进行腰穿时,经常遭到拒绝。其实,腰穿损伤不到脊髓,更损伤不到脑子。因为临床做腰穿的部位距离脊髓末端还有相当的距离;脑子和脊髓的外边有颅骨和软膜三层被膜保护;抽取2~3毫升,根本不会影响颅内压。因此,如果病情需要做腰穿检查时,患者和家属应和医生很好地配合。

在CT问世以前,诊断脑血管病,腰穿基本上是要进行的,自CT检查广泛应用以来,虽然腰穿检查相对的少了一些,但CT检查仍不能完全代替腰穿检查。有些脑血管病还必须通过腰穿检查,才能诊断和鉴别诊断。比如,当患者出现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症状时,通过CT检查无法诊断是蛛网膜下腔出血,还是脑膜炎,而腰穿检查却能一目了然。同时,如果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在腰穿时放出5~10毫升脑脊液,还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此外,还可以通过腰穿注射药物进行治疗或做腰麻,并可通过“抽”(如对脑积水抽放脑脊液)、“注”液体(生理盐水)的方法来调整脑脊髓腔内的压力等。

揭秘“脑海暗潮”

抽取的CSF标本必须立即送验,接受性状检查、化学检查及显微镜检查等。具体项目包括——

1.压力:颅内出血、肿瘤或发生炎症病变,往往会导致CSF压力增高。

2.透明度:正常CSF应是清彻透明的,病毒性脑炎、神经梅毒等疾病的CSF也可呈透明外观;结核性脑膜炎常呈毛玻璃样微混;而化脓性脑膜炎常呈明显混浊。

3.颜色:正常的CSF是无色的,蛛网膜下腔出血,CSF会呈血红色,陈旧的出血则呈黄色;细菌性脑膜炎CSF可呈乳白色或绿色混浊。

4.细胞数:正常CSF无红细胞,可有极少数的白细胞(成人正常白细胞数在0.01×109个/L以下,主要为小、中淋巴细胞)。脑炎的CSF细胞数增多,化脓性脑膜炎则更多。

5.蛋白质:脑、脊髓及脑膜的炎症、肿瘤、出血等,CSF蛋白质含量增加。

6.葡萄糖:颅内细菌或真菌感染时,这些病原体或被破坏的细胞都能释放出葡萄糖分解酶使葡萄糖消耗,而使CSF中葡萄糖降低,尤以化脓性脑膜炎早期降低最为明显。结核性、隐球菌性脑膜炎的CSF中葡萄糖降低多发生在中、晚期。病毒性脑炎时CSF中葡萄糖多为正常。

7.氯化物:氯化物减少见于脑膜炎,尤其以结核性脑膜炎时最为明显。

通过腰穿进行“脑海探险”虽然具有一定的风险,不过由有经验的医生进行操作,严格掌握腰穿的适应证及禁忌证,一般是安全的。有经验的医生是绝不会给脑疝或颅内压极高有发生脑疝倾向的患者进行腰穿的。

篇6:颅内血管性疾病讲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对2013年9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入住我科颅内动脉瘤合并破裂出血9例, 其中左侧动脉M1分叉后段动脉瘤合并左侧颞叶出血4例, 右侧颈内动脉床突段 (C5段) 动脉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5例。其中男6例, 女3例, 最小年龄29岁, 最大年龄52岁, 平均年龄40.5岁。这9例患者均在介入室在全麻插管下行DSA合并弹簧圈栓塞治疗, 经CTA复查动脉瘤均不显影, 经住院治疗后6例患者生活能自理, 3例患者生活大部分自理。

1.2 方法:患者仰卧于手术床上, 右侧 (左侧) 腹股沟区皮肤消毒铺巾后, 右 (左) 股动脉穿刺点1%利多卡逐层穿刺麻醉, Sedinger穿刺术置入动脉导管鞘, 然后沿动脉鞘将单弯动脉导管选择至双侧颈内动脉椎动脉行正、侧、斜位多角度DSA造影, 见左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可见3.2 mm×3.5 mm (大小不一) 的动脉瘤, 远端血管痉挛, 部分血管变细。明确位置后置入导引管, 沿导管送入微导丝, 微导管致动脉瘤内, 撤出导丝, 缓慢将3个血管内栓塞线圈3 mm×6 cm、1.5 mm×1 cm、1.5 mm×2 cm填入动脉瘤内 (根据瘤体选择的线圈个数不等) , 见动脉瘤基本不显影, 拔出微导丝、微导管, 术毕安返病房, 次日拔出动脉鞘。

1.3 结果:9例患者经CTA复查示动脉瘤均不显影, 患者意识清楚, 言语能力有所改善, 头昏、头痛缓解, 6例患者生活能自理, 3例患者生活大部分自理。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按照神经外科及全麻术后患者的常规护理, 给Ⅰ级护理, 禁食6 h后软食, 下病危, 持续吸氧及心电监护, 给予脱水、营养脑细胞、保护胃黏膜、营养脑神经、改善循环、预防栓塞、对症、支持治疗,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瞳孔意识的变化, 准确记录24 h的出入量, 做好生活护理及基础护理。

2.2 特殊护理:术后平卧24 h, 沙袋或盐袋压迫12 h, 24 h内密切观察足背动脉搏动, 患侧足背皮肤温度及末梢血循环情况, 患肢有无疼痛、麻木感。密切观察股动脉周围皮肤有无淤青及伤口敷料的情况, 观察腹部情况, 因导管拉伤或刺破可引起腹腔出血, 嘱患者穿刺肢体伸直不可弯曲8 h。严格交接班,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2.3 脑血管痉挛:动脉瘤破裂后4~14 d是脑血管痉挛的高峰期[3], 患病率高达70%。术后持续使用解除脑血管痉挛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注射液持续ivpump2~4 m L/h 7~10 d, 因尼莫地平有降血压的作用, 所以必须定时测量血压维持血压在140/90 mm Hg左右, 以提高脑组织血液灌注, 减少脑细胞损害, 避免因脑组织灌注而引起脑血管痉挛造成脑干缺血以预防脑血管痉挛, 并注意患者有无胸闷、面色潮红、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

2.4 潜在并发症动脉瘤再破裂出血:动脉瘤破裂再出血多因血压、颅内压波动和手术中机械刺激引起[4], 故栓塞时应控制好血压和患者的情绪, 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避免颅内压增高的措施:用力排便、情绪激动、睡眠不好、剧烈咳嗽、烦躁不安、体位改变动作过大等都可能诱发再出血。

2.5 头痛:术后头痛是常见的症状, 该9例患者均出现头痛症状, 与颅内高压、血液刺激或继发性脑血管痉挛有关, 术后除持续尼莫地平持续ivpump外, 疼痛剧烈时及时报告医师, 观察瞳孔意识, 遵医嘱给予盐酸曲马多注射液100 mg或盐酸哌替啶50 mg肌内注射, 并注意观察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头痛时观察头痛的部位、性质及持续时间, 做好疼痛的评估并记录镇痛的效果评价。病房内保持安静、光线适宜, 避免探视。

2 . 6 脑组织灌注不足:术后6 h可睡枕头, 2 4 h候可床头抬高1 5 °~30°, 有利于颅内静脉的回流, 减轻脑水肿, 绝对卧床休息, 持续氧气吸入2 L/min, 1周后可根据患者情况做高压氧治疗。

2.7 语言沟通障碍: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患者多数会存在语言沟通障碍口齿不清, 本文9例患者有3例存在语言沟通障碍, 语言沟通障碍的患者会出现自卑和自闭, 这就需要我们及家属关注患者, 克服沟通障碍:①和患者建立非语言的沟通信息。利用纸和笔、手势、眨眼、点头、或儿童写字小黑板。鼓励患者利用姿势和手势指出想要的东西。②鼓励患者说话, 患者有兴趣试沟通要耐心听。③鼓励熟悉患者状况的家属陪伴, 能够与医护人员有效的沟通。

2.8 眼部不适:术后有1例患者出现右眼胀, 流泪, 有少许分泌物, 做好眼部护理, 及时清除眼部分泌物, 请眼科医师协助诊断治疗。

2.9 电解质紊乱低钾:术后因用脱水利尿剂甘露醇和呋塞米, 有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低钾, 鼓励患者多食含钾丰富的食物:香蕉、橘子、猕猴桃、肉类、蛋类、牛奶等。遵医嘱给静脉补钾或口服补钾, 定时抽血复查电解质, 根据电解质结果补充电解质维持平衡。

2.10 知识缺乏:术后做好健康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相关知识, 安慰患者, 保持情绪稳定, 介绍DSA及栓塞术的相关知识。

2.11 生活自理缺陷:做好生活护理及基础护理, 协助患者更衣、进食、排便等, 做好口腔护理、会阴冲洗、床上擦浴、床上洗发等。

2.12 便秘:便秘是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该9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便秘症状, 做为责任护士, 应鼓励患者多喝水, 多食香蕉, 多食容易消化的软食:卷粉、米线、稀饭等, 必要时做腹部顺时针按摩, 超过4 d不解大便遵医嘱给予通便剂:蓖麻油10~20 m L口服, 麻仁润肠丸1粒口服, 开塞露塞肛, 大黄碳酸钠2片, 每天3次, 不同的医师采取通便的方法不同。

2.13焦虑:做好心理护理, 鼓励家属多关心和陪伴患者,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治愈成功病例, 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出院健康指导

指导患者注意休息, 避免劳累及保持良好心态, 避免情绪激动, 合理饮食, 多食蔬菜、水果, 保持大便通畅, 需继续服药者严格遵医嘱服用, 1、3个月来院复查头颅CT, 了解动脉瘤栓塞治疗后的变化情况, 若有不适, 及时到医院就诊。

4 随访

该9例患者1个月后随访:无不适症状的有5例, 1例出现右下肢轻度水肿, 有2例还存在轻度口齿不清, 有1例存在眼部不适症状, 3例患者出院时生活大部分自理现已能完全自理。

5 结论

DSA合并动脉瘤栓塞同时做, 可以减少手术风险, 创伤小, 安全性大, 减轻痛苦, 减少费用, 是目前县市级基层医院颅内动脉瘤治疗的较好方法。术后的密切观察及护理, 可有效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不过, 我科1年多的时间有3例患者因经济问题手术材料昂贵选择保守治疗, 症状缓解, 放弃手术治疗, 自动出院。有1例患者因身体属于强过敏体质, 对多种药物及金属类过敏, 在抗过敏治疗期间, 错过最佳手术时间, 出现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而死亡。

摘要:目的 总结9例颅内动脉瘤脑血管造影及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的护理。方法 将我科2013年9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9例颅内动脉瘤采用脑血管造影及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的护理进行总结。结果 9例患者术后复查头颅CTA示动脉瘤瘤体已栓塞, 未显影, 患者意识清楚, 头痛、头昏症状缓解, 其中有3例患者言语功能未完全恢复, 口齿很不清楚, 有1例患者下肢有轻度水肿。结论 采用脑血管造影并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是目前县市级基层医院颅内动脉瘤治疗的较好方法, 该手术创伤小、手术风险小、安全性大, 缺点是手术材料弹簧圈价格昂贵。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脑血管造影及栓塞术后,护理

参考文献

[1]陈茂君, 蒋艳, 游潮.神经外科护理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3:296-305.

[2]吴怀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教育, 2012, 9 (1) :30-31.

[3]胡锦清, 林东, 沈健康, 等.脑血管痉挛高峰期栓塞破裂动脉瘤[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5, 39 (5) :480-483.

篇7: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 angiomas, CA),约占隐匿性血管畸形的20%。由于其“隐匿性”的特点,使得临床诊断、治疗较为困难。我院自2006年6月~2013年6月,7年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资料完整的颅内CA25例,介绍其特点及处理。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男13例,女12例。年龄7.5~68岁,平均38.2岁,30~50岁占60%。病程10小时至18年,平均4.8年。3例为多发CA,1例有家族史。

1.2 肿瘤部位及大小:颅内幕上皮质下16例,1例伴动静脉血管畸形,1例合并肝脏CA;中、前颅底脑外3例,其中侵及鞍区1例,累及海绵窦1例,均为女性;幕下6例中3例位于小脑,1例位于桥小脑角,延髓及桥脑各1例。 25例共有29个病灶,直径0.8~7cm,平均2.7cm,其中脑内CA平均2.3cm,脑外3.2cm 。

1.3 临床表现:急性起病5例,缓慢起病18例,无症状2例。头痛15例;首发症状为癫痫发作者9例,其中全身性发作5例;位于小脑者表现为小脑受损症状,1例位于桥脑者除头痛、行走不稳外,还表现出典型的Foville综合征;3例以视力障碍为首发症状; 视乳头水肿4例;腰穿呈血性脑脊液2例。

1.4 影像学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11例,3例显示无血管区的占位表现,1例合并有小的脑动静脉畸形,其余无阳性发现。CT平扫21例,19例呈类圆或分叶状边界清晰的肿块,病灶周围无水肿,其中6例见钙化灶,4例表现为占位内出血;另2例无明显异常。CT增强21例, 10例为不均一轻度强化,8例无明显强化,而位于鞍区、中颅底脑外的3例呈较明显强化。19例行MRI检查,均表现为类圆或不规则影,T1W、T2W呈等、高信号或混合信号 ,其中包括CT平扫无明显异常的2例,病灶周边有环状低信号6例;增强后16例呈边界清晰的不均匀强化,典型者呈“爆米花”状改变,3例无明显强化;病灶周围均无明显水肿。

2 治疗

25例均行显微手术治疗。鞍区病变经翼点入路显微镜下切除病灶;中颅窝底的病变均经翼点入路,颧弓、眶嵴游离,从中颅底硬膜外或硬膜下暴露病变并在镜下切除之;幕下CA经后颅凹开颅后在镜下切除小脑内、CPA、桥脑内、延髓背侧的病灶 。22例行镜下全切除(88%),3例行次全切除(12%)。所有病例均经组织病理学证实。

3 结果

术后痊愈20例,好转3例,症状无改善1例,死亡1例。本组23例进行随访,随访1.5年~5年,平均3.5年,定期复查头颅CT或MRI。9例癫痫患者中:6例术后3个月内未出现发作,停用抗癫痫药后无异常,在术后25个月内均未发生癫痫;另3例在术后6个月内的癫痫发作次数较术前明显减少,继续服用抗癫痫药物6个月~1.5年,在随访的3年里未再出现癫痫。对1例脑干占位者随访5年,病情稳定,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行走正常,肌力、肌张力基本正常,1例动眼神经麻痹者在术后6个月内恢复正常。对病变位于小脑内及脑外的8例患者随访4年,恢复良好,有视力障碍者均得到进一步恢复,1例MRI 复查有复发征象,行放射治疗,总剂量40Gy。对病变位于幕上脑内的16例患者随访1.5年,术后均恢复良好。

4 讨论

CA属先天性血管畸形的一种类型,主要由缺乏肌层和弹性纤维层的大小不等海绵状血管窦组成,无粗大动脉供血和静脉引流,病灶内不含神经组织且分界清晰而有别于其它血管畸形。 CA 可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但以脑部常见,其中幕上较幕下多见。脑内型CA较脑外型CA多见,位于脑内幕下者,以脑干多见,而脑外型CA以中年女性多见。与本组资料相符。

MRI对CA的诊断较CT有更高的价值,在MRI上,CA病灶随不同的出血时相而表现不同的信号,由于反复多次慢性出血,T2W上呈现为低信号环,为CA的MRI特征性表现,典型者呈“爆米花”状改变,病灶周围无明显水肿。

在我们的手术病例中,发现脑内、脑外CA的生物学特性差异很大。病灶在脑内者,术中发现其质地较脆,病灶呈边界清楚的结节状紫红色肿块,典型者呈“桑椹样”表现,血供往往不很丰富,较易手术切除;病灶位于脑外者,其韧性较大,血供相当丰富,常累及颅神经,手术难度极大。我们体会,术中控制性降压及争取病灶整块全切除可有利于减少出血;病灶位于中颅底者,采用额、眶、颧入路并尽可能从硬膜外入路,较有利于暴露并减少出血。

无症状的CA是否需要手术,尚无统一意见,有人认为对无症状的较小CA可在临床及CT或MR监护下行保守治疗,而多数认为手术切除是治疗CA的主要手段。手术死亡率为2.7%~7.5%,手术方法及效果取决于病灶位置。不过,由于脑干处的CA较别处的CA有较高的反复出血发生率,使得病人神经学上的状况会变得很差,而且隐匿出血可引起晚發性癫痫,所以,手术切除是必要的。运用恰当的手术方法和精细的显微手术操作,可以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结合本组资料,CA的手术指证为:(1)药物难控制的癫痫;(2)急性血肿或慢性反复出血;(3)病变增大或者颅高压;(4)CT及MR显示有占位病变又不能除外其它肿瘤者;(5)估计手术能达到病变并能避免损伤重要结构者。

因本病可引起抽搐并有出血倾向,且病变多边界清楚,术后效果较好,手术死亡率和致残率远较脑动静脉畸形为低,故显微手术切除是治疗的首选,手术目标是争取全切CA。

参考文献:

[1] Moriarity JL, Clatterbuck RE, Rigamonti D, et al. The natural history of cavernous malformations [J ]. Neurosurg Clin N Am, 1999, 10 (3): 411 – 417.

[2] Yamasaki T, Handa H, Yamashita J, et al. Intracranial and orbital cavernous angiomas. J Neurosurg, 1986,64:197-208.

上一篇:早退初三作文350字下一篇:文静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