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血肿临床分析论文

2022-04-18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使用CT对本院进行诊疗的60例颅脑损伤术后颅内血肿患者进行诊断,并对其进行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结果CT能够满足诊断需求,60例患者中,31例为术后硬膜外迟发性血肿、21例为迟发性脑内血肿、8例为硬膜下迟发性血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颅内血肿临床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颅内血肿临床分析论文 篇1:

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临床分析

摘 要 分析35例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诊断及治疗经验。认为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应高度警惕迟发性颅内血肿,及时手术以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手术 迟发性颅内血肿 脑膨出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067

资料与方法

2005年8月~2008年10月收治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35例。其中男25例,女10例;年龄13~64岁,平均27岁。术前均行CT检查,颅骨骨折30例;脑疝13例;单纯硬膜下血肿8例,脑内血肿并硬膜下血肿23例,硬膜外血肿4例。血肿位于枕部6例,颞部12例,额部13例,额颞部4例;血肿量20~120ml。本组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结 果

本组35例均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其中因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血压升高、对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且对侧有颅骨骨折等症状,立即行对侧开颅手术清除迟发性血肿13例;术后1小时~3天复查CT发现迟发性血肿再次开颅清除血肿19例。行去骨瓣减压术24例。35例中恢复良好20例,中度残废12例,死亡3例。

讨 论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指首次CT检查未发现脑内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查才出现脑内血肿;或清除血肿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查后又在脑内不同部位发现血肿者[1]。发病机制:陆桂增等[2]认为颅脑损伤早期由于血管受损但尚未全层破裂,而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血管破裂,形成颅内血肿;或由于损伤后颅内压增高所产生的压迫作用未出现血肿,而早期手术减压、大剂量脱水、过度换气等使颅内压降低,失去压迫止血作用而形成迟发性颅内血肿。裘天仑等[3]则认为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或减压术引起脑实质的血管损伤以及减压术可而引发迟发性血肿。本组17例颅内血肿根据骨折线位置对侧开颅均证实迟发性血肿的存在,与国内其他学者[4]意见相同。硬膜外血肿大多由硬膜血管破裂出血所致,可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故大多数病人术中即出现急性颅内压增高、脑疝表现。经CT复查确诊迟发性颅内血肿病例多为硬膜下、脑内血肿,由于该类血肿出血相对较缓,手术减压后血肿形成时间相对较长,故术中较难明确诊断。

血肿监测:在临床治疗中,要加强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监测,尤其是意识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复查CT。多次CT扫描能动态观察病情,尽早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并了解血肿的演变过程。为了及时早期发现迟发性血肿,防止漏诊,对颅脑外伤入院后或开颅减压术后24小时内患者应进行常规CT复查,常规行颅内压监测。术中超声可以监测术中血肿清除情况或迟发性颅内血肿,避免因病情的急速发展而贻误抢救时机,也能够准确发现血肿部位,避免盲目探查对脑组织的损伤。

本组病例显示开颅术后非手术区迟发性颅内血肿多发生在24小时内,有相当一部分颅内血肿发生在术中,表现为急性脑膨出,需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相鉴别,后者死亡率几乎为100%,前者只要及时处理,预后较后者好[3]。我们体会:颅内血肿清除减压术,除非脑疝患者,术中先不急于立即清除血肿,以免引起迟发性血肿。术中可根据脑膨出、瞳孔散大、血压升高等情况行超声或术后复查CT明确诊断,及时手术清除迟发性颅内血肿。颅脑损伤术后大剂量脱水、过度换气等可降低颅内压,反而丧失压迫止血作用,部分病人易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需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王忠诚.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45.

2 陆桂增,宋志惠.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救治体会.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5(4):408.

3 裘天仑.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临床分析.浙江实用医学杂志,2003,8(5):282.

4 颜福根,孙长中.急性颅脑损伤术后继发对侧迟发性血肿诊治分析.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7,12(3):178-179.

作者:马小红 纪文军

颅内血肿临床分析论文 篇2:

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研究探讨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使用CT对本院进行诊疗的60例颅脑损伤术后颅内血肿患者进行诊断,并对其进行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结果 CT能够满足诊断需求,60例患者中,31例为术后硬膜外迟发性血肿、21例为迟发性脑内血肿、8例为硬膜下迟发性血肿。14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后均痊愈出院,46患者行手术治疗后,痊愈15例,中残及重残各9例,7例死亡。治疗后的GCS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结论 CT诊断能够达到迟发性颅内血肿的诊断要求,及时采用合适的治疗手段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关键词】 颅脑损伤;迟发性颅内血肿;诊疗

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DTICH)是指颅脑损伤后初次进行CT检查时没有发现颅内血肿,但再次检查发现血肿,或在清除颅内血肿之后又再次在原部位发现颅内血肿、或首次检查时即发现有血肿,但再次复查时发现又有新血肿出现。本研究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之间在我院治疗的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60例,通过分析其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以期探讨其诊断、治疗手段。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的60例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男33例、女27例,年龄12至70岁,平均年龄(43.5±3.2)岁。颅脑损伤方式包括:交通事故车祸受伤42例、高处跌落摔伤10例、5例患者为摔伤、3例患者为受到钝器击打受伤。60例患者的受伤部位包括30例为额颞部、8例为顶枕部、9例为枕部、13例为颞顶部。患者入院时的GCS分值分布为:小于6分的患者为22例、7至12分为24例,13分至15为14例。血肿量60例患者中,43例患者为一侧瞳孔散大,14例患者为双侧瞳孔散大,10例患者没有出现瞳孔散大症状,合并出现颅骨骨则的患者为45例、脑挫伤32例。

1.2 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情况 全部60例患者均在手术后再次进行CT检查,结果显示,31患者出现术后硬膜外迟发性血肿、21例患者为迟发性脑内血肿、8例患者为硬膜下迟发性血肿。血肿量15ml以下患者为4例,15ml至30ml患者为5例,大于30ml患者45例。血肿出现时间分布如下:1日以内26例,1日至3日者27例,7日7例。

1.3 治疗方法 本组对60例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均先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对经保守治疗后疗效不佳或者无效的患者再行手术治疗以清除颅内血肿。本组60例患者中,14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后均痊愈出院,46患者行手术治疗后,痊愈15例,中残及重残各9例,7例死亡。

1.4 数理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7.0进行数理学统计,所取数据以均值±标准差(χ±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P<0.01为有显著差异,P>0.05为无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统计6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GCS评分,患者入院时的GCS分值分布为:小于7分的患者为22例、7至12分为24例,13分至15为14例,平均分为9.3±0.4分。治疗后,除去7例死亡患者外,分值分布为:小于7分者10例,7至12分为10例,13分至15为40例,平均分为12.9±0.5分。进行对比两组平均分,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的GCS平均分值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见表1。

3 讨 论

颅脑损伤术后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在临床并不多见,病情复杂多变,较于难以诊断,患者死亡率较高。该病的致病原因至今尚无定论,有研究指出可能的原因有如下几种:颅脑损伤手术引起的颅内压急剧变化引发血肿、手术后由严重并发症加剧脑部进一步受损从而引起脑血管舒缩障碍导致血肿、凝血机制障碍导致出血、颅脑及全身多处受伤患者发生低血压,血压恢复正常后易导致颅内血肿。

本研究选取在我院接受诊治的60例患者,探讨了迟发性颅内血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诊断应结合患者手术后的瞳孔散大情况、意识情况变化、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对上述方面出现异常的患者及时进行CT检查,该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诊断患者迟发性颅内血肿情况。本研究60例患者中,31患者出现术后硬膜外迟发性血肿、21例患者为迟发性脑内血肿、8例患者为硬膜下迟发性血肿。

治疗方法应首先对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并观察疗效,对于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显著的患者,应及时采用手术治疗以清除颅内血肿。本组60例患者中,14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后均痊愈出院,46患者行手术治疗后,痊愈15例,中残及重残各9例,7例死亡。经治疗后,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GCS平均分值,结果顯示治疗后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应密切观察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瞳孔、意识、生命体征等变化,并根据变化及时对患者进行CT检查,并对颅内血肿患者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以上方法可较为地准确诊断并显著提高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红伟.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病规律、诊断和治疗[J].中国当代医药,2012,05(2):236-237.

[2] 文世宏,黄武,刘科锋,龚坚.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94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09,07(2):457-458.

[3] 周海.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诊治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08(1):67-68.

[4] 武铁,肖云洪,杨普.急性颅脑损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性颅内血肿41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1,04(5):154-155.

[5] 张献科,郭芳良.135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11例的临床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01(1):221-223.

作者:袁宏

颅内血肿临床分析论文 篇3:

微创治疗颅内血肿41例临床分析

摘 要 目的:总结颅内血肿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治疗技术的发展。方法:回顾2005年10月~2007年10月采用微创治疗的颅内血肿41例,在头颅CT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病情采用侧脑室+单针或双针血肿引流的方法,进行血肿液化冲洗的治疗经过。结果:恢复良好18例(43.90%),好转10例(24.39%),无效3例(7.31%),死亡10例(24.39%)。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治疗操作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适应证宽,手术并发症少,能显著提高中重型颅内血肿患者抢救成功率,是亚急性或慢性硬膜外、下血肿的首选治疗方法,适宜在具有CT的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关键词 颅内血肿 微创 治疗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3.009

脑出血占脑血管病的10%~30%,其病情危重,病死率、致残率高。现对我院2005年10月~2007年10月收治并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治疗的41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41例脑出血患者中,男28例,女13例;年龄14~82岁,平均60岁;高血压脑出血31例,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10例。

临床表现及意识状态:按照GCS(Glasgow昏迷评定量表)评分及主要临床表现分为:3~5分12例,6~8分9例,9~12分11例,一侧肢体偏瘫33例,一侧瞳孔散大6例,双侧瞳孔散大5例,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不平稳5例,脑实质内血肿患者血压都在高血压范围。

头颅CT检查:基底节区出血19例,脑叶出血2例,小脑出血1例,丘脑出血6例,原发性脑室出血3例,硬膜外血肿或硬膜下血肿10例,出血破入脑室15例;血肿量按多田公式计算,出血量20~30ml 4例,31~50ml 18例,≥51ml 18例,小脑出血13ml 1例。中线移位26例。

手术时间:出血至手术时间6~24小时29例,24~72小时12例。

手术方法:根据头颅CT结果,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穿刺点定位及方法:颅内血肿穿刺点定位:根据头颅CT确定血肿最大层面、距OM线的实际高度,再用直角尺表测出前额正中距血肿中心的距离,该距离与血肿最大层面的交点即为头皮穿刺点,穿刺点与血肿中心的垂直距离即为穿刺针长度。注意穿刺点避开重要血管及皮层重要功能区。脑室穿刺定位:眉弓上8cm,旁开头皮正中矢状线1.5~2.5cm为头皮穿刺点,针体与矢状面平行,穿刺针对准双耳假想连线,针尾部钻轴夹持在手用电钻的钻具头上。穿刺点常规备皮、消毒、铺巾,利多卡因局麻,电钻顺时针按所需方向锥透颅骨,针体固定在颅骨之内,拔除穿刺针钻头,插入塑料针芯,将针体缓慢送入血肿中心或侧脑室额角(深度5~7cm),拔出塑料针芯,见血性脑脊液流出,拧上帽盖,接通侧管,将血肿的液态部分从侧管抽出,用血肿粉碎针反复冲洗血肿腔,待冲洗液清亮后注入溶有尿激酶3万单位的生理盐水2~3ml,夹管4小时后开放引流管,持续引流,每日冲洗2~3次,一般引流3~5天,最长7~9天,根据引流情况复查头颅CT。

结 果

疗效评价:治疗1个月后,功能恢复程度按日常生活ADL评判。ADL1:日常生活独立完成,归为恢复良好;ADL2:日常生活大部分恢复,归为轻残;ADL3:日常生活需帮助下才能完成,归为中残;ADL4:意识清楚,基本卧床,归为重残;ADL5:植物生存。

41例微创术后患者恢复良好18例,占43.90%,好转(轻残和中残)10例,占24.39%,无效(重残)3例,占7.31%,死亡10例,占24.39%。术前GCS<5分者1~3天内死亡4例,其中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10例均恢复良好。1例小脑出血患者因引流时间长而发生颅内感染,气脑2例,因碎吸针血肿冲洗所致,低颅压2例,均为硬膜外、下血肿引流过度所致。

讨 论

在我国脑出血发病率高,每年为50~80/10万,死亡率高,内科保守治疗死亡率达50%~70%,外科开颅手术治疗死亡率25%~30%[1],致残率高,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脑出血常在发病40分钟内形成血肿,但部分出血6小时内出血未停止,特别是血压较高或经脱水降颅压治疗血压波动较大者,发病6小时内大量使用甘露醇者,而8~24小时为水肿加重期,故微创术宜在发病6~48小时内进行为宜。有研究证明,高血压脑出血在最初数小时内血肿迅速增大,8~24小时脑水肿进行性加重,出现周围脑组织的继发性损害,使颅内压不断增高。致病的主要原因为神经损伤,其机制主要为血肿的占位效应引起颅内高压和周围缺血半暗带形成,以及血肿在吸收过程中产生凝血酶等有害物质而致神经损伤[2]。故尽快有效降低颅内压,尽早清除血肿,是降低脑出血致残、致死的关键。内科治疗中重型颅内血肿疗效有限,而开颅手术需全身麻醉,对患者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手术适应证受限制较多。因微创治疗中重型颅内血肿采用局麻,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适应证广泛;手术指征较宽,幕上血肿>30ml,丘脑出血>20ml,幕下血肿>10ml,血肿破入脑室,包括高龄、体弱、脑疝早期、进展较快、血压较高、全身合并症较多者,脑出血若无继续出血或合并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如家属同意,均可采用。从而为颅内血肿提供了较好的治疗手段。因微创治疗能持续进行血肿清除,边冲洗边引流,颅内压降低平稳,减少了因颅内压波动过大、过快引发再出血的危险,安全快速进入血肿腔,及时抽吸血肿,迅速解除或缓解血肿对脑干等重要神经功能区的致命性压迫,防止不可逆继发性、病理性改变的出现,术后不用或少用甘露醇等脱水剂,防止了因此而引起的电解质紊乱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有资料显示,中重型脑出血患者微创治疗近期疗效优于内科保守治疗,能挽救重型脑出血患者的生命,降低死亡率[3],本组脑出血死亡率24.39%,明显低于内科保守治疗。

微创术中、术后影响预后的因素诸多。我们总结颅内血肿患者微创术中、术后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防止再出血:术后再出血是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组再出血5例,术后均血压大幅升高,口服降压药效果不佳,因此术后保持血压稳定是手术成败的关键。②保持颅内压平稳过渡:穿刺针偏离血肿中心致使颅内压缓解受限,同时尿激酶分散受限,血肿溶解缓慢,不利于引流,再次继发颅内血管损伤,导致颅内继发出血,而不能止血,仍需开颅止血清除血肿。首次血肿抽吸应保持在出血总量的30%~50%,以免引起血肿抽吸过度导致诱发出血。本组3例患者微创术后复查头颅CT见穿刺针位于血肿中心,腔内注射尿激酶也顺利,但侧管回抽抽不出任何液体,究其原因可能为血肿腔与附近的蛛网膜下腔形成活瓣样交通,遇此情况需选择开颅手术。其次,血肿冲洗时应采取等量置换原则,即碎吸针血肿腔注射的生理盐水要在侧管中等量抽出,3天内甘露醇等脱水剂使用量不宜过大。③预防中枢性高热:主要采用物理降温,头戴冰帽,酒精擦浴,鼻饲溴隐亭。④预防应激性溃疡及消化道出血及早给予鼻饲,同时应用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⑤预防感染,特别是肺部及颅内感染:因意识障碍及卧床,易出现肺部感染,应入院时常规给予预防感染治疗。⑥防止血糖过高:血糖过高可引起脑组织的进一步损害,主张将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⑦血肿尽快引流是治疗的关键,穿刺针能否达到靶点中心,是尽快清除血肿减少再出血的关键,术前应认真阅片,确定穿刺点及血肿中心。特别是出血量相对较少的血肿,对穿刺点进行金属物标记,复查头颅CT,进一步确定穿刺点标记是否准确,并进行穿刺点微调,对形态不规则及血肿量较大者,我们认为以双针穿刺引流为佳。⑧对硬膜外、硬膜下血肿应避免引流过度,出现低颅压性头痛,不宜采用碎吸针血肿冲洗,以免因血肿腔压力过低,在碎吸针冲洗过程中气体进入血肿腔,而形成气脑。⑨穿刺针孔处理,拔除穿刺针后常规消毒,针孔处皮肤缝合,纱布加压包扎,防止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发生。

死亡原因分析:本组死亡10例,死亡率24.39%。急性期3天内死亡原因为脑疝形成,1周内常合并脑疝及其他并发症死亡。死亡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入院时意识障碍比较重,本组GCS评分3~5分12例,死亡4例,死亡率33.33%。②术后血肿液化引流差。③血压很高且难以控制,导致再出血或血肿扩大。④肿量大并破入脑室,形成脑室铸形和梗阻,本组血肿量≥50ml 18例,死亡6例,死亡率33.33%。⑤头颅CT显示中线结构移位,本组26例,死亡9例,死亡率34.16%。⑥术前已有脑疝形成,本组5例,死亡3例,死亡率60%。

综上所述,微创清除术因简便易行、疗效肯定,能提高中重型颅内血肿患者抢救成功率,特别对于亚急性或慢性硬膜外、下血肿疗效显著,微创清除术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微创清除术定位准确,仅需局部麻醉,手术时间短,对患者创伤轻,全身耐受性好,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康复快,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优越性[4]。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值得在配备了CT的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胡长林,吕涌涛,李志超,等.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规范化治疗指南.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3.

2 何效兵,姜亚军,何勇声.脑出血后脑水肿病理机制研究进展.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0,8(2):95-97.

3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20(7):745-746.

4 林书武,胡吉庆.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中华神经科杂志,2004,37(4):307.

作者:张国栋 雷小亭

上一篇:生态系统中医药学论文下一篇:科技创新能力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