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数乘以一位数教学设计

2024-04-14

多位数乘以一位数教学设计(共14篇)

篇1:多位数乘以一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的过程,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知识。并且能口算出有一个因数为0的乘式。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猜测、计算等过程,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和推理能力。增强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零在乘式中的特殊地位。教学难点:认识零在乘式中的特殊地位。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题目

口答:3×4表示几个几相加? 2×5表示几个几相加?

计算:有3盘苹果,每个盘子有2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3=6)这个式子表示什么?(2×3=6,表示3个2相加的和是6)

(设计意图:复习之前学过的乘法的知识和乘法的意义,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

1.观察主题图a.教师指出小猴的盘子里没有桃了。一个桃都没有用哪个数表示?(用0表示)。 b.数一数有几个空盘子。(7个)

c.提出问题:这个盘子里一共有还有多少个桃子?可以用哪个式子表示。(0+0+0+0+0+0+0=0;7×0=0;0×7=0) 2.学生尝试计算0×3 9×0 0×0 a.教师指其中一题(0×3)进行提问,为什么0×3等于0?(0×3表示三个0相加,所以结果得0。)

b.上面的几个式子都有什么特点?(1.都是有0为因数的乘式。2.答案都是0) c.从这个特点,我们可以推出什么结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d.你能不能举个例子来证明这个结论?(请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回答) (设计意图:学生从乘法的意义的层面上来理解0×7=0这一式子,并举出多个例子,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零乘以任何数都得零的结论。请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问题是要关注学生的层次性。)

三、巩固练习

P66做一做

1、2 (设计意图:学生在做题时再次验证零乘以任何数都得零这一结论,并能拓展延伸得出零加上任何数等于那个数本身的结论。)

四、课堂小结

回顾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

五、课后作业

练习十四第3题

六、板书设计

篇2:多位数乘以一位数教学设计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准确地口算整十、整百乘一位数,并能准确进行乘法估算,说明估算得思路。

2、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得计算方法,掌握计算要领,

能准确地进行计算。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能处理好口算、估算、笔算之间的关系,明确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什么样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教学法学法:复习法、讨论交流法、分析法

一、复习口算、估算

1、师拿着一个导游证:今天,老师想带同学们去旅游,想跟着老师一起去吗?(想)想跟老师去旅游得要先通过这一关:口算关,获得资格证才能跟我去旅游。

2、出示口算题目(要求3分钟内做完)

20×4= 7×40= 600×7= 9×400=

20xx×3= 9×1000= 7×0= 0+7=

0×0= 5000×0= 56÷8= 25÷5=

4×3+3= 5×6+3= 3×7+4= 7×10+6=

69×3≈ 309×6≈ 297×3≈ 131×3≈

(1)学生在3分钟内在练习纸上完成。

(2)集体评讲,评讲时抽40×7问:你是怎样口算的?(生说)师总结:

要注意,是几个十就要在后面添一个0,400×9问:你是怎样口算的?(生说)师总结:要注意,是几个百就要在后面添两个0,20xx×3问:你是怎样口算的?(生说)师总结:要注意,是几个千就要在后面添三个0。

(3)在评讲估算的时候,以69×3≈,497×4≈,131×3≈为例让学生说

说是怎样估算的,总结出:在估算时一定要注意看成了那一个最接近了整十整百的数。

4、集体订正完问:全部做对的请举手?恭喜同学们拿到了旅游的资格证。

【设计意图:复习课容易出现沉闷的状态,针对三年级学生好奇的年龄特

点,本课以带学生去旅游作为整节课的主线,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口算的题目当中包含了本单元口算和估算的要点,并在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口算(估算)的?”归纳口算和估算的要领。帮助学生做好知识模块的构建。】

二、复习笔算乘法

1、师:同学们都拿到了去旅游的资格证,请同学们想想,我们去旅游要准备些什么呢?

2、生:准备水、食物、雨伞、交通工具等等。

3、同学们说得很对,去旅游我们要乘坐交通工具,这次我们要乘坐的交通工具是:先坐飞机(出示飞机图片)再坐面包车!(出示面包车的图片)

4、出示题目:一辆面包车准乘12人,4辆面包车可以坐多少人?

(1)学生读题。(2)列式计算。(一生板演)(3)评讲时问:为什么要用乘法?我们在列竖式的时候4为什么要对着2来写?(4表示4个1,所以写在各位上)你是从那一位乘起的?

5、师:当然,我们还要准备食物,出示题目:三(1)班有48人,每人准备2份小蛋糕,一共需要准备多少份小蛋糕?

(1)学生读题。(2)列式计算。(一生板演)(3)评讲时问:在计算这道题目的时候你觉得应该提醒同学们要注意那里?(生说)师总结:先乘那位?再乘那位?遇到个位上的积满十应该怎么办?(个位上的积满十需要向十位进位)

6、师:去旅游,水是很重要,我们必须要准备水。出示题目:三(1)班班一共有48人,每人配备7瓶水,一共需要多少瓶水?

(1)学生读题。(2)列式计算。(一生板演)(3)评讲时问:在计算这道题目的时候你觉得应该提醒同学们要注意那里?(生说)师总结:个位上的积满十需要向十位进位,十位积加进来的数又满十又要进位。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两位数乘一位数上,两位数乘一位数体现了多位数乘法的基本算理和算法,掌握好了,多位数乘法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迁移、类推。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计算方法,在本环节的复习中是以为旅游作好准备引出了准备交通工具、食物、水等一系列贴近生活的问题,并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一次进位和连续进位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在评讲时用让学生说:计算这题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个地方?的方式帮助学生抓住每种类型计算的要点,这样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会更加清晰和明朗。】

三、复习三位数乘一位数、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和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1、师:我们准备好了旅游的东西,请跟着老师出发,今天冯导游带我们班的同学去那游览呢?九寨沟!

介绍: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九寨沟这块神奇的仙境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被一群伐木工人发现。1982年,成为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1978年,被列为国家自然保护区,有“童话世界”的美誉。我们一起走进那童话的世界里!

2、播放九寨沟的录象!

3、师:九寨沟里的小朋友在学习数学的时候遇到了难题,想请我们班的同学帮帮忙,愿意吗?(愿意)

4、出示题目:让学生在练习纸上完成并展示学生的作品分析。

改错题:

师:他们不知道这三到题目究竟有没有算错,同学们帮帮检查检查!

(1)7 0 3 (2) 2 3 6 (3) 2 6 0

× 4 × 4 × 5

2 8 5 2 8 9 4 1 0 3 0

5、游览完九寨的风光,冯导游我呢想请同学们看马戏,想看吗?(想)但在马戏之前,同学们必须要通过以下这个关口哦!

出示题目:列竖式计算

(1)127×5= (2)345×3= (3)102×3= (4)1300×7=

(1)学生在练习纸上完成。

(2)集体评讲,让学生说说每到题要注意的地方。

6、播放马戏。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复习主要是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和一个因数末

尾有0的乘法。课到这里学生已经感到有点累,因此,以帮助九寨沟的小朋友检查作业和做对了列竖式计算才能去看马戏表演等多种形式激起学生的兴趣并在让学生说说我们在计算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和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要注意的事项达到巩固计算方法目的,并在九寨的介绍、欣赏中让学生对大自然产生一种热爱的情感!】

四、选择合适的算法

1、师:还想看马戏吗?(想)我们这个单元学习了口算、估算和笔算,那究竟什么时候用口算?什么时候用估算合适?又什么时候用笔算合适?看看同学们会不会选择合适的方法。

出示:

你会选择合适的算法吗?

(1)希望小学有6个班,每班人数大约是29人。这个希望小学大约共有多少人?

(2)一盆鲜花4元,学校买来200盆,一共用了多少元?

(3)学校运动会上,有8个方阵的体操表演。每个方阵有128人,参加体操表演的共有多少人?

学生在练习纸上完成,并让学生说说选择什么算法是合适的。

播放马戏给学生看。

【设计意图:本单元学习了口算、估算和笔算三大块的知识,如何根据实

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相当重要。为此,在本环节的复习中主要通过学生先自己根据题目的实际情况自行选择方计算方法,再让学生在交流和辨析中明确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什么样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五、总结全课

1、师:今天的旅游开心吗?(开心)那你要提醒同学们在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六、小测试。

篇3:多位数乘以一位数教学设计

【案例】

师:王老师是个很爱读书的人, 周末经常到书店看书, 上周她还买了一些书呢!想知道是些什么书吗?

课件出示:3套故事书, 每套有12本, 一共买了多少本?

生:每套有12本, 买3套就是买了3个12本, 用乘法计算12乘3得36本。

师:你们是怎样计算12乘3的?

生:我是用竖式计算。先用3乘12的个位二三得六, 在积的个位上写下6, 再用3乘十位上的1, 一三得三, 再把3写在积的十位上。

师:“3”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

生:因为12乘3表示3个2加3个10, 1乘3得3表示3个十, 所以就要对齐十位写。

师:看来, 同学们不仅对刚学过的笔算乘法掌握得很好, 而且能把算理说得很清楚!今天我们继续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来解决王老师买书的新问题。请同学们注意思考, 为什么老师在“问题”前加了一个“新”字。

课件出示:买3套连环画, 每套有18本, 一共买了多少本连环画?

师: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也是用乘法算。因为每套有18本, 3套就是3个18本, 求18×3=?。

师:你们会算吗?别忙着说出来, 各自在本子上先算一算。

1.学生独立思考后, 在本子上写出计算过程。

2.汇报, 交流算法。

生1 (板书) :

我是用3乘8得24, 先写下24, 然后用1乘3得3, 再写下3, 就等于324。

生2 (板书) :

我用8乘3得24, 对着个位写下4, 然后用1乘3得3, 再对着十位写下3, 就等于34。

生3 (板书) :

我用3乘8得24, 先对着个位写下4, 再用2加1得3, 3乘3得9, 把9对着十位写下来, 就等于94。

生4 (板书) :

我用8乘3得24, 在个位上写下4, 向十位进1, 然后用十位1乘3得3, 3加进来的1得4, 最后等于44。

生5 (板书) :

我用3乘8得24, 在个位上写2, 向十位进4, 然后用1乘3得3, 3加进来的4得7, 最后等于74。

生6 (板书) :

我用18的个位8乘3得24, 向十位进2, 再用18的十位1乘3得3, 3加进来的2得5, 把5写在十位上, 就等于54。

师:同学们用的都是笔算的方法, 得出那么多的结果, 究竟哪个结果才是正确的呢? (学生你看我, 我看你, 没有人发言。)

师:能否找一种验证方法证实哪种算法是正确的?

生7:把18看作20来估算一下, 大约是60, 我想正确答案应该是54。

生8:可以用3个18加起来, 看得数是多少就能找出正确答案了。

师:可以这样验证吗?

生8:可以, 因为18乘3就是表示3个18相加。

生9:我算出来了, 18加18再加18等于54, 生6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

生10:我也赞同“54”是正确答案, 因为18×3是表示3个8加3个10, 我用3乘8得24, 3乘10得30, 再用24加30就是54。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 老师恭喜你们验证成功。现在确定“54”是正确答案了。但老师不明白, 刚才你们笔算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错误呢?

生1:因为这道题要进位, 这种方法还没有学过!

师:哪里需要进位?

生1:个位相乘满十要进位, 这道题中3乘8得24, 24已经满二十了, 我认为应该跟笔算加法一样, 满二十了就要在个位上写4, 然后向前一位进2。

师:哦!你的意思是说同学们是在“进2”的处理上出了问题。

生1:是!

师:的确是这样。这正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下面就请同学们在小组中讨论应该怎么处理“2”的进位问题。

学生通过交流, 一致认为“进2”是表示要加上2个十, 就是3乘10的积与进来的20相加得50, 所以十位上应该写5。

师:同学们已经找到了正确的笔算方法, 接下来请大家想想刚才为什么做错了, 现在明白了没有, 看看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生1:与个位乘得的得数 (积) , 要对齐个位写在积的个位上, 得数的十位是几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不能像生4那样只进1。

生2:个位相乘满几十, 不能先写十位, 要先写个位, 再向前一位进几 (十) 。

生3:个位相乘满几十, 对齐个位写下得数的个位后, 向前一位进的数不能与第二个因数相乘, 而是先用第一个因数的十位乘第二个因数, 得到的结果才加上进位的数。

生4:我想告诉大家, 今天学习的乘法与前一节课学习的乘法相比, 只是多了进位方法, 竖式书写方法是一样的。这就是老师在问题前加个“新”字的意思。

……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第一节课, 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不进位乘的笔算方法及竖式书写格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 “进位”是新知的“拐点”, 是本节课的探究点。为了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我抓住“进位”这一探究点, 设计了让学生真正经历“做数学”的活动。

首先, 我设计了一个“不进位乘”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自主解答后交流算法和算理。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知识能力, 激活已有经验, 为“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接着, 学生借助已有经验, 尝试“18×3”的笔算, 迁移、类推出多种笔算方法, 虽然很多方法是错误的, 但都在情理之中, 作为教师应该感到欣慰。因为这也是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果, 是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所以, 我并没有急于评价, 而是留给学生展示每一种方法的机会。实际上, 在这些错误的笔算方法中就隐藏着“进位”的思维成分, 正如学生所说, 因为有了进位, 才会出现那么多的错误。这正是本节课的探究点, 所有错误不都是出在“进位”这一“演变点”上吗?我就是抓住这些错误资源, 先让学生验证正确结果, 然后展开辨析。在辨析中, 学生不但找到了正确的进位方法, 还从各种错误中发现进位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篇4:多位数读法与写法的教学技巧

[关键词]多位数 读法 写法 教学技巧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5-046

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独立读写多位数,而且要注重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索,让学生从生活的例子中对多位数产生直观的认识,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一、情景引入,吸引兴趣

小学生主要靠直观感受来学习知识,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日常情景引入教学,让学生产生疑惑,渴望知道新知识是如何构成的,从而仔细听讲,跟着教师的思路,积极参与到讨论过程中,最终掌握新知。

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时,教师先通过PPT给学生出示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图片,并介绍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功能,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然后,用课件图片说明,一滴血液中红细胞的个数是5000000个,而白细胞的个数是10000个,让学生思考这些数字应该如何来读。学生只学过低位数的读法和写法,在看到这些位数比较多的数字时,就会产生疑惑,这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这时教师再出示一组11位的电话号码,让学生讨论这组数应该如何来读,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四位分级的方法读数。在进行读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为写法的教学打基础,将读法和写法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提升写数的教学效率。为了提升学生对于多位数读写的兴趣,教师会通过一些情景化的语言来引导学生,比如“美国内华达州的欧文斯湖含盐量极高,是普通海水含盐量的9倍。这个湖形成于一万一千年前的冰河时期。”这个句子中出现了“一万一千”这个数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个数字进行读写练习。再比如“在一次公益活动中,百名画家捐赠的美术作品拍卖得到人民币一百八十万零六百元。”中的”一百八十万零六百”。这些生活化的例子的引入,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学得有趣,教师也教得轻松。

二、提炼口诀,提升效率

在对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进行探究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将法则提炼成简洁的语言,便于学生记忆。为了更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避免学生形成思维定势,教师要鼓励并引导学生参与方法的提炼过程,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来记忆口诀,这样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有学生将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归纳为“看到亿万圈一圈,四位一级写一写,用0补足是关键,写后再来读一读。”这样的口诀朗朗上口,便于学生记忆,学生很喜欢,课堂氛围很活跃。又如,在教学“多位数的写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下面的口诀来进行学习“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学生只要记住这样的口诀,多位数的书写就没有太大的问题。再如,教师让学生读“300400”时,应读作“三十万零四百”,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个位和万位的零可以不读?”经过讨论,有学生说:“以前学过的低位数读法中,个位的零是可以不读的,同理可以推断,万级末尾的几个零也可以不读。”学生的推理是合理的,经过这样的推理,学生对于含有“0”的多位数的读法的印象更深了,也学会了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同时提升了概括和表达能力。

三、公平对待,共同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不管是优秀的学生,还是一些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教师都要一视同仁,体现出教育的公平性。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中,含有“0”的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是教学的难点。这对于一些理解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就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因此教师要多关注这部分学生。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使用“四位分级法”对多位数进行分级,点明万位、亿位,引起学生的重视,然后学生在读和写的时候就能够分阶段来进行,学生的认知水平也相应得到了提升。接着,教师再让学生重点对300400、670567、8050023这三个数进行反复读写,这样就基本上掌握了含有“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即使在万级的位置出现“0”时,也能读得准确。教师还可以要求同桌之间进行合作学习,相互出题让对方读和写,当对方在读和写中出现错误时,要及时纠正。学生在相互的反馈学习中牢牢掌握了本课的知识点。

综上所述,在进行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运用教学技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学习,让学生不仅掌握了具体的知识点,还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篇5:两三位数乘以一位数教案

第1课时: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

1、例2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的过程,能估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能合理选择的运用口算、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教学难点:估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练习表内乘法的口算。

5×6= 7×8= 9×5= 6×6= 2×9= 4×8=

6×3= 4×7= 3×5= 8×8= 5×2=

7×7=

二、新授。

(一)整

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1.谈话过渡: 2.出示情境图。

(1)让学生看图,说说得到的一组信息。(王阿姨在购物网站订了3 箱黑玉米,每箱20根。)

(2)看到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根?” 3.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3)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4)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0×3=(5)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6)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A、20+20+20=60 B、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C、2×3=6,20×3=60(7)鼓励学生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并说说理由。4.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1)完成“试一试”

(2)教学过程同上。有了20×3的口算过程,学生可能很快就能找到口算200×3的最简便方法。5.总结规律。

2×3= 20×3= 200×3=(1)让学生说说其中的规律。

(2)说明: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时,可以借助表内乘法。6.综合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鼓励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口算的方法和其中的规律。(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二)估算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1.教学例2(8)出示例2情景图。

(9)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9×6≈

(10)鼓励学生根据加减法估算的方法,估算这道题。(11)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48×4≈200(元)

50(12)完成“试一试”。

(13)总结估算的方法:先找到两位数、三位数的近似数,再估算。2.综合应用。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三、综合练习。1.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遇到错题,找找错误的原因,并督促改正。

2.想想做做第4题。3.解决实际问题。(1)想想做做第5题。(2)想想做做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说说每道题自己的想法。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们学会了哪些知识?

第2课时: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

教学内容:

教材第4页例

3、第5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运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在情景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提高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学会利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并能在实际中运用。教学难点:

理解和运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师:“今天大家的上课的精神都特别棒,所以下面的一些抢答题,相信你的举手动作是最快的。做好准备。” 1.口答。

3个5是()2个4是()8里面有()个2 20里面有()个5 2.看图说说有几个几(1)☆☆☆ ☆☆☆ 2个3(2)○○ ○○ ○○ 3个2(3)□□□□□□ 1个5或者5个1

二、探究新知

师:“前面的知识大家掌握的非常好,老师现在还想考考大家。” 1.出示情境图(例3)

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蓝花:2朵 黄花:6朵 红花:8朵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比一比这三种花的朵数。谁能把比较的结果说一说?

2.初步感知“倍”的含义(1)圈一圈,再比较:

师:除了用多和少来比较两种花的数量,我们还可以像学习除法那样将它们分成一份一份地比较。如果我们将蓝花看成一份,那么黄花可以怎么分?请大家自己在练习本上圈一圈,看看你圈了以后有什么发现。”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并给予适当的提示。指名一位同学到黑板前操作。并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想法。(3)学生汇报:

师:“你圈出了几个几?为什么把2个圈一份呢?(黄花的只数是2)你知道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了吗?”(指名回答。预测提示:因为蓝花的朵数是2,所以把2看成一份,6就可以分成3份。也就是3个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讲解:因为6里面3个2,所以6是2的3倍。所以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随机板书: 求:6是2的几倍

想:6里面有几个2(3个2)所以:6是2的3倍。3.体会加深“倍”的意义(1)比较红花和蓝花的朵数。

(2)先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圈一圈,再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汇报:

师:“你把每几朵圈成一份?(2朵)为什么?(蓝花的朵数是2朵)。那么把红花圈成了几个2(4个2)

因为8里面有4个2,所以8是2的4倍。所以红花是蓝花的4倍。随机板书: 求:8是8的几倍

想:8里面有几个2(4个2)所以:8是2的4倍。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研究的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板书课题)

师“我们现在知道了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4倍,那么这个4如何用算式来表示出来呢?” 指名回答,8÷2=4(3)小结: “说的非常好,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我们一般用除法来计算。”那么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2倍,这个2如何用算式表示出来呢?

三、尝试练习,加深理解。

1.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2.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3.想想做做第3题。

注意让学生说一说算式是如何列出来的。

四、知识应用,巩固提高。1.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尝试直接列算式解答,然后说一说是如何列出算式的。2.寻找生活中的倍数问题

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数学问题,老师知道咱们班有几个同学今年8岁,老师今年32岁了,你知道老师的岁数是他们的几倍吗? 像这样的问题,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同学们回去可以想一想,然后把想到的问题告诉爸爸、妈妈或者是老师听,好不好?

五、全课总结

今天怎么学习了(),你知道怎么求一个数是另个一数的几倍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解决。)

第3课时: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6页5-9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和思考,更加明确“几倍”和“几个几”之间联系,进一步认识倍。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习惯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进一步建立“倍”的概念。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本质含义。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训练。(想想做做第5题)

20×6= 4×80= 600×9= 5×700= 50×6= 3×800=

二、激趣导入 1.拍一拍

学生拍拍表示一倍的次数,老师有节奏地拍出表示几倍的次数。

①生1拍:××。老师拍4个2下。问:老师拍的次数是你们的几倍?

②生2拍: ×××。老师拍3个3下。问:老师拍的次数是你们的几倍?

2.谈话:大家表现得真棒,说明大家学习地非常努力。敢不敢迎接更大的挑战?

三、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先让学生自己读题,然后说一说如何测量线段的长度,要注意什么?最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解题思路。2.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解题思路。3.完成想想做做第8题。(1)观察图,你知道了什么?

(2)如何解答第一个问题?选择哪两个条件列式?怎么求出几倍的?

(3)选择哪两个条件解答第二个问题?怎么求出几倍的? 4.完成想想做做第9题。

(1)自行车的辆数是电动车的多少倍?你会列式吗?(2)还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四.课堂作业

篇6:多位数乘以一位数教学设计

生:表示4个10相加,还可以表示10个4相加。

4×10=这道算式已经不在我们乘法口诀表的范围内了,它已经超出了口诀,你还会算吗?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准备怎样算

(2)、尝试:

同桌互相说,然后指名回答:

生1:9个4是36,再加一个4是40。(师板书:9×4=36,36+4=40)

生2:10个4相加是40。(师板书:4+4+4+4+4+4+4+4+4+4=40)

生3:4个10相加就是40。(师板书:10+10+10+10=40)

生4:把0不看,4×1,再在后面加个0。

师:明明是4×10为什么可以不看这个0,直接算4×1呢?

教师用铅笔验证: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老师这儿有10支铅笔,我把它捆成一捆,这一捆就是1个十,那4×10有这样的几捆铅笔呢?就是4个十,4个十就是40。

师板书:1个十×4=4个十你们觉得这种算法怎么样啊?(好)其实不是没看这个0,而是很巧妙的把这个0藏在了1个10里面,这样我们就可以用乘法口诀直接去算它了,是不是呀!

同学们真会动脑筋!,用这么多种算法算出了4×10(板书:=40)那老师想问问,这几种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最简便?(生:第一种,生:第二种。)到底哪一种方法最简便呢?不着急,这些数还比较小,只是超出口诀一点点,我们换再大一点的数,超出口诀更多一些。再来算一算,比较一下哪种算法最简便,好吗?

4、进一步探究:

(1)、板书:20×4=我们来算一个20×4=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再算一个200×5=(5个200相加)这样可能会需要点时间。说说你是怎样算的?最后来一个4000×8=

小结:刚才做题的时候,有的小朋友是把乘法算式转化成加法一个一个来加,还有的小朋友是不看0,把这些数看成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然后再用乘法口诀直接计算。现在你为哪种方法最简便呢?那请你在这里选择一条算式,和你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怎样算。

(2)、指9×4=36这是我们原来学习的,指4×10、20×4=、200×5=、4000×8=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算式。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这些乘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一位数)另一个乘数呢?(多位数)这些多位数又是一些什么数呢?(整十、整百、整千数)出示课题:齐读!在口算的时候,为了计算简便我们就把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看成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乘一位数。再用乘法口诀直接来进行计算。你都学会了吗?真棒!来到迪士尼不但玩了,还学到了知识。

5、下面让我们到草地上休息一下!数学卡片,师:每张卡片上都有算式,看看这些算式你会算吗?两个队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我这有面红旗,哪个队有小朋友写完了,就马上把这面红旗举起来。让学生在卡片上独立算

3×2=50×4=3000×2=30×2=500×4=300×2=5000×4=5×4=

指名订正。为什么算这么快?有什么绝招?(0不看,用乘法口诀直接算,然后添上0。)300×2=怎么算?4000×5=怎么算?

(1)、找规律:

请小朋友们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吗?(生:前面有一个0,后面就有一个0)出示排列好的两组数。师:乘数末尾有1个0,积的末尾就有1个0.乘数末尾有2个0,积的末尾就有2个0.乘数末尾有3个0,积的末尾就有1个0.)第二组有没有这个规律呢?第三组有没有这个规律呢?为什么刚才的规律到这里就不行了?50×4=把50看成是多少个十?(5个十)5个十乘4是多少个十?(20个十)这20里边是不是已经有一个0啦,那20再添一个0,所以它的末尾有2个0。

看来以后我们再做这样的题目的时候可要特别仔细了。那找到了这个规律对于我们算题有什么帮助吗?看屏幕6×7=60×7=600×7=9×9=900×9=有了这个规律怎么样?算题简便多了。

小结: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吗?

二、趣味练习,巩固提高。

师:下面我们再到迪士尼的“益智园”去看看。

1、快乐“夹子”答队一题,你们就有机会获得一个米奇宝宝

填上“>”、“<”、“=”。

30×3()40×2

500×3()3×500

200×3()300×2

60×4()600×4

齐答

2、点泡泡

60、4、80、2、8、30、40、6、3、

如果点中的数相乘得240,就可以得到礼物。请四人小组合作,组长负责写,其他的同学负责说算式,写在你们的合作纸上,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个小组写出的算式最多。

好!时间到,不能再写了。谁来说说你们组写出了哪些算式。

学生汇报;列了几条?其他小组注意听,和你们组一样的请打√,有不同的它说完了你们可以补充。

3、聪明小屋

小明每月攒20元钱,半年可以攒多少钱?一年呢?(请口头列式解答,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到迪士尼乐园,在玩的过程中,小朋友们用以前学习的旧知识,解决了新问题,真了不起!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像这样。

2、判断题。

(1)10个8相加的和与8个10相加的和相等。()

(2)300×4=3个百×4=12个百=120。()

(3)“600×7”可以先用6×7=42,再在42后面补上两个0,得4200。()

(4)200×5的积的末尾有2个0。()

3、写几个整百数乘一位数,积是1200的算式。()

4、在每个()里填一个数字,使等式成立。

()00×()=1800

()0×()=100

()0×()=320

篇7: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之前,我们也先进行了集体备课,我们知道学生绝大部分是会计算的,因为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已经渗透了这样的思想,即先用乘法口诀计算出最高位,然后看因数中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也加上几个零。但主要是要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加上相应的零,解决的方法就是看最高位所表示的意义,比如20×3=60,就是先用2×3=6,这里的2在最高位十位上,它所表示的意义是2个10,所以2×3=6表示的是6个10,所以要加上一个零。

通过认真研读教材,我认为这节课是口算不需要学生理解,只要能够掌握算法就可以了,而且担心学生绕不清楚,所以我在设计的时候,还是将中心放在了算法上,我通过原有的知识基础,用乘法的意义,表示几个几相加的和,利用这种方法先算出结果,然后给出一组这样的式子要求学生发现规律,发现口算的方法,并试图在其中添加为什么加零的原因,最后再练一练,再弄一个知识拓展。

篇8:多位数乘以一位数教学设计

一、典型错例分析

1.非计算性错误。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由于思想上不重视, 书写马虎, 字迹潦草, 粗心大意等现象, 导致数字抄写错误, 计算结果过录错误等错误经常出现。本文对此不做详细分析。

2.算法混淆。笔算乘法的竖式和笔算加减法的竖式书写格式十分相似。在初学笔算乘法时, 好多学生由于受到了旧知识和思维定势的干扰, 还没从笔算加减法的计算算法中完全走出来, 往往把本该相乘错算成了相加或相减, 互相混淆, 造成了计算错误。

案例这道题的错误在于学生没有很好地用笔算乘法的方法去进行计算。本来两个因数个位上的2和3要相乘的积是6, 学生在计算时由于受到笔算加法的干扰, 则算成了2和3相加的和是5, 从而使计算结果出现了错误。

案例这道题的错误是由于对于“0和任何数相乘仍得0”和“0和任何数相加还得任何数”互相混淆所致。本来在计算时十位上的0和3相乘得0, 再和个位相乘满十的1相加得1, 而学生则算成了十位上的0和3相乘得3, 再和个位相乘满十的1相加得十位上的4, 导致计算结果多了30。

3.算法不清。许多学生在计算笔算乘法过程中有漏写进位或早写进位的现象, 也有的学生虽然写了进位, 可在计算过程中又不知和谁相加, 还有的学生先写进位再相加, 这些错误现象的存在主要由于学生没有熟练掌握算法而造成的。

(1) 漏写进位造成的错误

案例这道题个位上的6和8相乘得48, 满了四十, 应该向十位进四, 再用十位上的4和8相乘得32, 和进位4相加得36 (标准算理是320加40得360) , 正确的积是368。而学生在计算时由于漏写了向十位进的4, 导致了计算结果错误。

(2) 漏加进位造成的错误

案例这道题的错误出在十位上的5和7相乘得积35没有和个位上的4和7相乘满二十的进位2相加, 同时百位上的1和7相乘的积是7仍然没加上十位上的5和7相乘满三十的进位3, 正确的结果是1078, 积应该是一个四位数, 而错算成了三位数。

(3) 早写进位造成的错误

案例这道题是先写进位再相加导致了计算结果错误。本来应是十位上的5和9相乘得45, 再和十位上进位6相加得51, 满五十, 就要向百位进5。而本题中由于学生怕忘记进位, 提前在百位上写了5和9相乘满四十的进位4。因此造成了计算结果直接少了100。

(4) 进位不知和哪个数相加造成的错误

案例同是例2这道题, 有些学生的计算结果是162。究其原因, 学生不知道进位和谁相加, 使结果出了错。在计算百位上的5和3相乘得到的积15和十位上进位的1相加得16, 相应的写在了个位2的前面, 得到162。百位上的5和3相乘得到的积满的一十应该进在千位上, 积的十位上是0和3相乘得到的0再和个位向十位进位的1相加得到的1。

二、纠错策略

1.重视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 深入分析其计算错误的原因,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教师要因人、因题重点分析错题原因, 对大部分学生都出错的题, 教师就要集中进行讲解, 分析错误的原因;对基础较差、常出错的学生, 教师要多花时间在课后进行辅导。另外, 要有针对性地把学生常错而又类似的题目作为学生的课堂作业, 再次反馈了解学生改错后的作业效果。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估算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 对学生的计算有重要作用, 可以帮助学生很快地确定计算结果的取值范围, 初步检测计算结果的正确与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在学习乘法估算时让学生去估算, 过后不管。在笔算乘法教学过程中要常抓不懈, 逐步使学生学会估算方法, 并加以使用, 以直观、间接地判断计算结果的范围和合理性。

3.重视对算理的理解。算理和算法是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算理的理解是建立在情境、操作中, 而算法是建立在算理的基础上的。算理为计算提供了正确可靠的思维过程, 而算法则为计算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操作方法, 是计算经验的积累。因此, 在笔算乘法计算教学中, 教师要对每步计算的积都加强分析, 帮助学生明白计算结果的来龙去脉。这样学生在计算中才会减少不必要的错误, 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4.强化对比练习。教师在教学中要对不同的错例题加以对比, 让学生在对比中去发现问题, 从而解决问题。在此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错题医院”“火眼金睛辨对错”等游戏的方式进行, 让学生在高涨的学习积极性中找出错因, 解决问题, 建立正确算法,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之,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是多位数笔算乘法的起步。初学笔算乘法对三年级学生而言存在诸多困难, 只要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 合理解决, 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会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 笔算乘法的能力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摘要:笔算乘法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是陌生的, 也是不易理解的。学生普遍出现不同类型的计算错误也是不可避免的, 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 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所在, 加以分析, 研究策略, 制定措施, 才会逐步得到改观, 不断提高笔算乘法计算的准确率。

关键词:笔算乘法,错例分析,纠错策略

参考文献

篇9:“整十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1.在具体情景中经历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理解整十数乘一位数的数理,并掌握计算方法。

2.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谈话:小熊的房子昨晚被大雨冲毁了(出示小熊房子被冲毁的过程),小动物们都热心地来帮助他。可他们碰到了数学难题,你们能帮助他们吗?

二、探索新课

1.教学例1

谈话:他们需要木头,你看这3头大象来帮忙了(媒体出示例1)。

你能提一个问题吗?

生:3头大象一共运了多少根木头?

师:谁能列出算式?

学生可能列出的算式有:(1)20+20+20=60 (2)20×3

问:20×3怎么算呢?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里讨论讨论。

学生思考、讨论。

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有几种算法:

(1)20+20+20=60

(2)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

(3)2×3=6,所以20×3=60。

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击出示学生的算法,并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那哪一种算法。

2.试一试

课件出示再来3头大象搬木头的情景。

谈话:照这样计算,6头大象一共运多少根木头?你们在书上列出算式,用你们喜欢的方法算出来。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并指定2~3人说说算20×5是怎样想的。

3.练习

(1)松鼠背钉子。(每只松鼠背30颗钉子,5只松鼠共背几颗钉?)

(2)蚂蚁抬木板。(60只蚂蚁搬一块木板,搬8块木板需要多少只蚂蚁?

小熊的房子造好了(媒体出示),它想和你们玩游戏你们喜欢吗?

(3)比一比:想想做做第1题

(4)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接力比赛,看哪个组算得又对又快。

三、全课小结

篇10: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在学生学会简单的乘法后我让学生自己试着算稍难的算式,让学生试着自主学习,思考计算方法,利用新知的迁移来完成学习。

1、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给学生创设思考与交流的空间。

2、给学生一个跳跃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中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并有效的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去。多位数乘法的教学让我对计算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争取好的教学效果。每一堂课都有成功和不足之处。虽然每节课中我为学生搭建了自由展示、自主合作的平台,但对一些学生的关注时间和空间不够,例如,平时一些发言少的、内向的孩子,在合作交流中,参与的深度就远远不及活泼开朗的孩子,这就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当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方法,真正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篇11:《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是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它是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表内乘法、笔算加法,学会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加两部混合运算和万以内数的组成基础上教学的,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真实经历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了解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目标:

1、由旧知导入新知,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及算法。

2、经历探索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思想方法。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旧知引新知

12师:会算吗?(学生说计算过程)

12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12师:个位有几个2相加?3个2相加就可以用3乘2计算。十位上是几个几?可以计算3乘1。

各个数位都乘以的是几?为什么?(个位:3个2十位:3个1)

23师:怎样算?

23规范计算过程:各个数位都乘以的是几?为什么?(个位是3个3,十位是3个2)

+23

27师:怎样算?(指名说)

27个位:3×7=21写1进2,为什么进2?

+27总结: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

123

123怎样算?同位互说

+123

个数再多些还行吗?

16

16怎么算?各个数位都乘几?为什么?

16齐说过程

16

16

+16

数字再多些行吗?

32你有什么方法能把这个竖式变得简便一些吗?

323生写在黑板上

…..为什么乘9?

+32小结:各个数位上都有9个相同的数,就是9个32相加,可以列式32×9。乘法是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9个32

师:你能将加法改写成乘法吗?

29为什么乘3?

29

+29

21乘4表示什么意思?闭上眼睛想,个位是几个1,十位是几个2?同位互说

×4小结:各个数位是由4个相同的数相加,所以用4分别去乘每一位上的数,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

14闭上眼睛想一想,跟你的同位说说,个位上有几个几?十位上有几个几?

×7

423个位上有几个几?十位呢?百位呢?

×51怎么来的?十位写几?需要进位吗?

总结:今天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时应注意什么?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上的每一位数,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计算时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练习:

460

×5

406

×5

反思:

篇12: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是学生在掌握了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探讨每一数位上的积都不满十的任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引出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通过计算使学生懂得任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都是把这个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乘这个一位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这一内容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它体现了多位数乘法的基本算理和算法,掌握了它,多位数乘法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迁移、类推。而且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熟练程度还会影响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的准确率和速度。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一般是不会列出乘法笔算竖式的,许多学生都是在二年级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利用口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笔算竖式是计算的通法,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竖式。刚开始用竖式计算的时候,有的学生可能会从高位算起,这时教师不必急于去纠正,这个问题可以留待以后学习进位乘法时再加以解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理解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及乘法竖式书写的格式,能正确计算。

难点:使学生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理解并掌握其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游戏引入

师出示口算卡片,开火车口算

学生开火车口算后,教师指名回答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题1情境

师问:同学们,我们从这幅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汇报:有三名同学在画画,每人有一盒彩笔,每盒12支。

师问:谁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汇报: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支彩笔?

师问:谁能迅速的列出算式呢?

学生可能汇报:12+12+12=

或者12×3=

或者3×12=

或者6×6=

师问:你们为什么喜欢用乘法来计算呢?

学生可能汇报:因为有3个12相加,所以可以用乘法。

(2)、师问:如果我们要知道答案该怎么算?请同学们先独立的算一算,同学们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算出结果。先算完的同学可以对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组织学生先独立计算。再组织小组交流合作。

(3)、师问:谁愿意来展示一下自己的计算方法的吗?

学生可能汇报:加法计算的,数的分解组成方法的,也可能出现竖式计算的。

(4)、师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

师强调: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乘法竖式,也就是笔算乘法竖式(板书课题),

并再次强调书写格式。

巩固练习

师引导学生独立练习。

指名汇报展示,并集体订正。

4、拓展提升

1、师出示:我是小小维修工。

学生独立练习。

指名汇报,并集体订正。

2、师出示:我是小小工程师

学生独立练习。

指名汇报,并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师问: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我们用乘法竖式应该怎样算呢?

学生可能回答:我们今天学习了笔算乘法,也就是用乘法竖式来计算,写竖式时要求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的个位,在依次去乘十位、百位(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

师:同学们表现非常棒,希望同学们在这节课后,要熟练使用乘法竖式去计算乘法题目,喜爱数学,热爱数学,谢谢大家!

教学反思

本堂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学中,我力图使计算教学从传授知识转向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学生实践模式。从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自主提供新知识的探索材料到让学生尝试解答新知识、自己交流归纳算理、总结计算方法。

1、较好地实现了计算教学的目标。

本节课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在注重知识技能的目标的同时,更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在价值目标取向上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理算法,会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一个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同时考虑到后继学习的`需要,让学生逐渐体会到用竖式计算的优越性。、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

2、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

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思想。因为知识的内化,必须是学生个体针对问题对现有材料和已有知识加以分析,展开思维,才产生迁移的过程。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由于不同的个体知识背景和思维方法等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思维过程。本堂课在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如何解答一个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笔算乘法,引导学生勇于说说自己探索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共同分析讨论思维的正误。同时鼓励和尊重学生多样性的独立思维方式,提倡多样化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计算一个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时,允许学生既可从高位乘起,也可从低位乘起,让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即进位)时,自己领悟哪一种计算顺序更简便。教师努力做到尊重学生,民主教学,认真倾听他们之间不同的意见,给他们发表自己想法的权利和机会,使他们在无恐惧的情景下自我检查、反省、逐步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3、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的情境的设计历来被广大教师所重视,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都会精心设计情境,将旧知与新旧,巩固与运用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学习,我的设计在情境的设计上没有花过多的时间,呈现的方式也缺乏变化,这对于三年级小学生来说,是缺乏趣味性的,计算的应用性也难以得到更进一步的体现。我想,这是我将进一步为之而努力的方向。

篇13:多位数乘以一位数教学设计

关键词:笔算竖式,错例分析,教学对策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是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个内容。本学段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除法,并且大部分学生都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表内除法,且能笔算有余数或没余数的表内除法。通过这课内容的学习,学生在活动中理解“一位数除三位数”笔算除法的算理,探索出用竖式计算的合理程序。

一、错例收集,分析整理

1.商的错误。

(1)试商错误。这种典型错例大多发生在数学基础较薄弱的学生的练习中,因为他们对表内乘法口诀的掌握不充分。我访谈了此题做错的部分同学,他们背诵口诀支支吾吾、磕磕碰碰。试商是从口诀“一四得四、二四得几、三四得几”这样的顺序缓慢背诵的,而无法在记忆中快速提取“几四得八”的口诀,导致3×4=8这样的错误试商。

(2)商写错数位。这种错误常出现在百位不够除的笔算中。原因是部分学生没有掌握“当百位的数除以除数,商不够1时,需要连上十位一起计算,此时的商要写在十位上”的知识点。

2.余数错误。

(1)竖式计算中漏写余数。这种典型错误的形式是被除数中的百位或十位与乘积相减的余数漏写。比如516÷3这个错例,百位5-3=2,学生漏写百位余数2,而将十位的1移下来进行计算,而1÷3怎么算又难倒了学生,手忙脚乱,后面个位的计算就更加抛之脑后了。导致最终的商错误。究其原因,是学生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理解得不够深刻,笔算过程不熟练。

(2)横式答案中漏写余数。这种错题的形式表现为竖式正确,而横式上的答案却只抄写了商,漏写了余数。访谈了这类错误的几位学生,他们反馈原因有二。部分学生是自己对笔算的信心不足,掌握得不够熟练。在计算时把全部精力花在了逐步思考并书写竖式上,等竖式写完如释重负而随手抄了一个横式的答案。另部分学生是不理解最后的“3”的意义,没有想到它是余数,因此漏写。

3.格式错误。

(1)数位没有对齐。这种类型的错误往往表现为余数写错位置或被除数移错位置。比如十位的计算中2724=3,结果应该写在十位对下来的地方,但不少学生都将答案写在了百位对下来的地方,并且将个位移下来的0写在了十位下方。我访谈了几个学生,发现其实他们不懂这个计算步骤的意义。例如不明白为什么要2724,3又代表了什么意思,0又代表了什么意思。对于算理的懵懂,所以导致他们只是照着竖式模型模仿,而没有透彻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

(2)计算步骤不完整。这种类型的错误主要表现为学生理解算理,会计算商,但是竖式书写不完整。在计算完百位和十位后,计算十位时,只写了商,没有接着算乘积和余数,导致步骤缺失,竖式不完整。

4.算理不清,算法不明。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在计算“一位数除三位数”时完全云里雾里,不知所谓。这类学生之前的乘法口诀、除法的初步认识等均掌握得不太扎实。在新学“一位数除三位数”时,更加焦头烂额,算理不明,算法不清,完全不知道该怎么算怎么写。

二、资源利用,重设策略

1.重学旧知,扎实基础。熟练背诵表内乘法口诀是学习“一位数除三位数”除法的基石。在作业本中发现不少试商失败的错例后,我又一次严抓了学生的表内乘法口诀。每节课请学生集体背诵乘法口诀、同桌互背、师生对口诀等形式,以期待学生能将口诀脱口而出。强化一段时间后,口诀的熟练程度大大提升,尤其是学困生,能流利地背诵表内乘法口诀了。同时,复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将旧知与新知相练习,形成知识网络。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类型与“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类型比较,明确他们的相同点:从最高位开始,依次按步骤计算。最高位不够除时,连上后一位一起计算。

2.动手操作,感悟算理。不少学生能口算出“一位数除三位数”的商,却无法以笔算的形式呈现思维过程。归根到底是对算理的理解不透彻。学生只有理解了算理,才能掌握算法。因此可设计利用实物,师生一起动手操作,引导学生感悟算理。

3.对比练习,掌握算法。对比练习主要采取两种形式:不同题型的辨析练习和对错例题的辨析练习。

在对错例题的辨析中,我引用课本中的练习“啄木鸟找错误”,引导学生发现竖式的错因,并将其改正。在对比练习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尝试,将旧知与新知联结成知识网络并加以明确区分,学生能清晰地区别不同类型的算理和算法。

篇14:一位数学教师的有效教学观

关键词:有效教学;备课思路;课堂教学;科研型

有效教学是优质教学的基础。就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来说,“有效”体现在三个层面: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否掌握扎实;数学思维是否得到有效提升;学生是否得到可持续发展。具体体会如下。

一、教师要以有效教学为使命

一个教师绝不能让学生只停留在机械性记忆、浅层次理解和简单运用上。要深深懂得课堂上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课堂上的无效是最大的无效。要经常思考自己到底应该给学生一些什么东西,怎样去教学才最有效,要时时提醒自己不当那种一心只顾加班加点、两眼只盯着分数教学的教师。

二、改革备课思路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

传统的备课重点是备教师的“教”,忽略了学生的“学”,是从教师讲的角度,而不是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考虑备课。《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这种理念给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备课指明了方向。备课不仅要备“教师怎样教”,更要备“学生怎样学”,要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去备课。备课时首先要考虑这节课围绕教学目标如何安排学生活动;其次要考虑在活动中教师怎样与学生互动。把以上安排写出来,作为教师课堂上临场发挥、随机应变的一个基础准备,这样的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如: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探索圆柱的表面积我安排了这样几个活动:(1)卷一卷,分一分。要求学生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卷成一个尽可能粗的圆柱形纸筒,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平面可以“由直变曲”,再次打开说明在一定条件下曲面可以“由曲变直”。怎样求“曲面”的面积是圆柱表面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让圆柱的侧面“由曲变直”,使新知识在一定的条件下与原有知识联系起来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安排学生动手操作,为学生计算圆柱的侧面作了很好的孕伏。(2)剪一剪,算一算。剪开商标纸,深化对例2中罐头盒侧面的认识,并利用给出的条件求商标纸的面积。这一活动加大了学生的参与度,把基本方法迁移推广。(3)画一画,算一算。圆柱除了侧面外还有几个面?两个圆的半径是多少厘米?请你在方格纸上画出这个圆柱的展开图并试着求出它的表面积。这一环节在老师的引导下把例题交给学生,鼓励探索,展开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三、课堂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阵地

1.引导自主建构,把握有效教学的关键

数学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是学生“再创造”数学的过程,这一过程必须由学生亲自完成。如:在教学“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先让学生猜测“任意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吗?”,然后再组织学生分小组操作,从四根小棒中任意选三根围一围。最后组织学生置疑讨论:“同样都是三条边,为什么有的三根小棒就围不成三角形呢?通过操作,你有什么发现?”经过充分地思考和交流,学生最终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要大于第三边”的结论。由于给学生提供了充分自主探索的机会,因此不仅掌握了学习内容,更使数学思维得到了充分发展。

2.深化内省,提供有效教学的保障

思维的激发和碰撞是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的本质特点,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必须建立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而自主探究主要是指学习个体对某些数学问题的积极思考和深入探讨。如:在“倍数与因数”一课教学时,“有序地找一个数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找36的因数并不难,难就难在找出36的所有因数,这里就有个方法问题。教学中,我没有把方法简单地告诉学生,而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或互相讨论,在练习纸上自主探索36的所有因数。交流时特意选择三份不同的作业(不完整的、一对一对找的、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写的)展示给全班学生。对三种结果的评析,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学生在各自的层面上表述自己的看法。而对话过程中教师的引导、点拨更是不断地激发出智慧的火花,既没有权威式的直白告诉,也没有直露式的启发暗示,有的只是促进学生思考的“推波助澜”。在生生、师生多角度、多层面的灵动对话中,学生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从有重复或遗漏到不重复不遗漏”的探究过程,不管是一对一对有序地找,还是从1开始用除法一个个去试,学生都不断提升认知思维水平,从而学会有序地思考和寻找。就在这丰富的探索交流活动中,学生的思考逐渐深入,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情感也得以升华。

四、改革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措施

什么样的课堂是好课堂?评价标准的侧重点不同,评价的结果就不同,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导向作用也不同。生本的课堂、目标清晰的课堂、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课堂、让学生思维得到发展的课堂才是好课堂,才是有效教学的课堂。

五、教学反思是有效教学的保障

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我的教学有效吗?”“课堂上遇到的意想不到的问题我处理得怎么样,有没有借机生成新的教学资源”等。并认真地写执教体会和疏漏失误,记下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闪光点或困惑。这样才能改进课堂教学,积累有效教学的经验。

六、从“经验型”教师到“科研型”教师的转变是有效教学的持续力量

参与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的捷径。参加教育科研有利于教师较快地更新教育观念。革命导师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站在世界的顶峰,没有理论思维是不行的。”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师的每一节课,每一个活动,都是一次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实践。要实施有效教学,最好的办法是进行教育科研,搞调查,搞实验,边研究,边改革,既解决问题,又能及时见成效。

总之,有效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艺术,是一种把教师由教书匠变为教育艺术家、把学生由知识接受容器变为自主学习的催化剂。面对求知若渴的生命,我愿在有效教学的花园中绽放。

(作者单位 江苏省东台市梁垛镇台南小学)

上一篇:高中生读复活心得体会下一篇:2011年开学典礼学生会主席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