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以内的多位数经典教学课件

2024-05-08

亿以内的多位数经典教学课件(精选3篇)

篇1:亿以内的多位数经典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

1.掌握含有两级数的读法,能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多位数。

2.掌握含有两级数的写法,能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多位数。

3.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大数的感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课件出示以下题目:

1.说说下面各数是由多少个万组成的。

4250000 3040000 10500000

2.写一写。

三千零二十四万 四百万 六十五万

3.读一读。

30050000 5060000 170000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的都是整万的`多位数,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含有两级的多位数。(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例题2第一幅算盘图。

(1)认识含有两级的数。

提问:算盘图上拨出的这个数是几位数?含有哪几级?每个数位上的数各是多少?

学生交流后得出:算盘图上拨出的这个数是八位数;含有两级,分别是个级和万级;个位上是9,十位上是3,百位上是2,千位上是5,万位上是9,十万位上是3,百万位上是2,千万位上是5。

追问:个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万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这个数由几个万和几个一组成?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最后组织全班汇报。

得出结论:个级的计数单位是“一”,万级的计数单位是“万”,这个数由5239个万和5239个一组成。

再问:万级上的“5239”和个级上的“5239”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交流得出:虽然数字相同,但表示的意义不同:万级上的“5239”表示5239个万,个级上的“5239”表示5239个一。

(2)学习含有两级数的写法。

让学生根据算盘中每个数位上的珠子进行写数。

展示学生写出的数,并组织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交流写含有两级数的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得出:写含有两级的数时,先写万级上的数,再写各级上的数。

(3)学习含有两级数的读法。

先让学生分别读出“52390000”和“5239”这两个数。

讨论:万级上的数和个级上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生交流后,反馈:

相同点:“5239”不论在个级还是在万级都读作五千二百三十九。

不同点:万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万”,读数时要添上“万”字,而个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一”,读数时就不读这个“一”。

小结:我们在读含有两级的数时,先读万级上的数,再读个级上的数,万级上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添上一个“万”字。

2.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例题2下面两幅算盘图。

(1)观察思考。

提问:观察这两幅算盘图中拨出的珠子,它们和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两幅图中,有些数位上没有珠子,也就是一个数都没有。

(2)小组交流。

让学生说说算盘中各数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

(3)写一写。

提问:有些数位上一个数都没有,该怎么写?

(4)读一读。

提问:6004000和3080007这两个数中都有许多0,我们读数的时候,这些0都应该怎么读?

3.小结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和读法。

写法:先写万级的数,再写个级的数,哪个数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12页“练一练”。

指导学生先说出下面各数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再写一写、读一读。

2.课件出示下列题目。

(1)读一读。

①中国科技馆接待观众1900803人次。

②地球赤道周长约为40075700米。

③永乐大钟上铸了230184个汉字,是世界上汉字最多的大钟。

学生试读后,让学生说说这些数分别是怎样读的。

(2)写出下列横线上的数。

①我国的领土面积约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

②中国国家图书馆累计藏书约二千一百六十万零九百册。

学生独立写数,并组织汇报。

篇2:亿以内的多位数经典教学课件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在第一次备课时, 我的设计非常完整。首先, 复习旧知识, 复习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由此而引入本节课的例题, 新旧知识衔接自然, 利用了知识的迁移规律, 化解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使本来较难的知识变得简单, 学生自然学会了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再通过练习题来巩固新学的知识, 整节课非常流畅, 是我们集体备课的预设。但是在上课过程中, 学生学习无味, 整节课很压抑, 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于是, 我重新设计, 新课内容以情境引入, 激发兴趣, 从生活中发现数学, 变学数学为用数学, 设计闯关游戏等环节。刚上课时, 我以谈话导入的形式创设了一个情境:你知道谁是世界第一吗?直接出示中国的雅鲁臧布大峡谷长540千米, 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长90千米, 美国科罗拉大峡谷长370千米。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不让课堂显得太沉闷, 我让学生比一比, 这样学生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体验, 很轻松地归纳出先比数位, 位数多的数就大。接着教师设疑提问:如果位数相同呢?接下来, 让学生再独立试一试, 学生通过万以内比较方法的迁移也很容易得出比较方法:如果位数相同, 先比较最高位的数, 最高位数大的数就大, 如果最高位相同, 再比较后面一位。为了迁移知识, 我问亿以内的数大小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吗, 让学生自己去体验验证。

在教学新知识时, 我利用了教材的比一比我们国家的六个比较大的省份的面积, 既复习了比较方法, 也进行了思想教育, 说明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学生比起来兴致非常高。比较之后, 我趁着学生的兴致, 及时总结, 问学生收获了什么?这时, 本节课的时间已经过半, 学生的兴致正在衰减, 我问:学生真的学会了吗?我们进行闯关游戏怎么样?看看你们能闯过几关?学生的兴致再一次被激发, 智力活动也发展到了极致, 于是, 所有的习题轻松地完成了。

篇3:亿以内的多位数经典教学课件

教科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意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解决问题、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体现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意义。

教学准备:

小树卡片、绿色大卡片、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每一年我们学校都要开展一次绿色植树活动。今天,我们班先举行一次植树活动好不好?(板书课题:绿色行动)老师为我们每个小队都准备了一块草地,如果你在这节课表现得好,回答问题积极,就可以为你们小队的绿地栽上一棵小樹。咱们比一比,看哪个小队树栽得最多。栽树最多的小队将被评为本学期的“优秀植树小队”!让我们一起努力吧!加油!(课前准备各种不同的小树卡片和八张绿色卡纸)

同学们,你们参加过植树活动吗?你们知道在植树时要做些什么事情吗?(根据学生回答写板书:挖坑、栽树、浇水、挂牌等)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师:看来,同学们都喜欢参加植树活动。(出示投影:植树活动)这幅画就是小朋友参加植树活动的情景,这些小伙伴们干得多带劲儿!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说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用的数学问题呢?看看谁发现得最多、最有用。

学生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学生找到有用的信息,小组内成员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并说明根据哪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小组长进行记录。全班交流,选小组到讲台上进行叙述。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1)这里一共有多少棵树?

(2)他们一共要挂多少个牌子?

(3)挂牌的和浇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4)挂牌的比浇树的多多少人?

2.解决问题

师:我们先来解决“这里一共有多少棵树”的问题。同学们,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些信息呢?如何利用这些信息列出算式?该如何计算呢?(用课件出示这三个问题)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先试着想一想!

组织小组讨论:请你先把你的想法和计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小组长认真组织,看哪个小组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生交流,师适时进行指导)

教师组织全班研讨:哪个小组能把解决方法说给大家听?(对于学生的方法,选择优秀的进行板书,鼓励引导学生学习最佳的方法。)

3.整十数的口算

(1)请同学们看屏幕,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这两道题吗?

45+30=      10+36=

(2)谁愿意把你的计算结果说给大家听?你是怎样算的?

(3)小结: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这些题,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加一位数是个位相加;两位数加整十数是十位相加)

三、课堂练习

1.你们太棒了,老师真佩服你们!我这里有一些问题需要同学们帮忙解决。看一看这节课谁学得最棒!

(1)学校要给一些小树挂牌,现在已经做好了23个牌子,还有5个没有做好,你能知道学校一共要给多少棵小树挂牌吗?

(2)如果我们大家要去植树,男同学有18人,女同学有20人,一人栽一棵树,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3)要挖38个坑,男同学已经挖了26个坑,女同学挖了10个坑,我们挖的坑够不够?

2.同学们表现得这么棒,为了奖励大家,我们来做一个“找树叶”的游戏。

小组活动:大树的四个枝上写上不同的得数,树叶上写算式,让学生找一找,看看每片叶子应该长在这棵大树的哪个枝上。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你们今天学到了什么?(生交流)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鼓励性总结。

上一篇:为什么昙花的开花时间很短下一篇:公司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