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实际 开拓创新 彰显德育无穷魅力

2024-05-13

立足实际 开拓创新 彰显德育无穷魅力(共3篇)

篇1:立足实际 开拓创新 彰显德育无穷魅力

立足实际 开拓创新 彰显德育无穷魅力

—舞钢市实验小学申报德育先进集体材料

正值绿芽绽放、玉兰花开的季节,一走进舞钢市实验小学校园,呈现在你眼前的就是——挺拔而又透着儒雅的教学楼、宽阔洋溢着运动气息的田径场,整洁散发着温馨家园的公寓楼……一种整洁优美、朝气蓬勃、和谐向上的气息扑面而来。

该校建于1994年,座落在舞钢市垭口温州路北段、鹁鸽楼山脚下,这里环境僻静优雅,富有浓厚的人文气息。校园占地40余亩,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是一所新兴的融走读与寄宿于一体的城市现代化学校。学校现有2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00余人。现有教职工59人,学历达标率100%,提高率91.5%。其中本科学历12人,高级职称45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德育课优秀教师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2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省级优质课教师11人,平顶山市级骨干教师3人,平顶山、舞钢市级优质课教师50余人。

舞钢市实验小学是一所充满生机活力的学校。近年来,秉承“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办学理念,坚持德育为首,关注精神文明建设,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散发出诱人的芬芳。

一、统一思想,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树人立德,育人铸魂。学校领导集体以此为己任,满腔热情、乐此不疲地履行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实际工作中,每位领导同志把贯彻科学发展观当做工作指南,以大局为先、工作为重,大胆开拓,勇于改革,形成了一支精诚团结,锐意进取,无私奉献的领导队伍。教育是心灵的唤醒,教育是道德的启迪,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学校实行分级管理和年级管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职工工作的主动性与能动性及“我是主人我参与”的团队精神,正是在这种统一思想,团结一心的感召下,全体教职工都投入到教育教学中来,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共同承担起对学生“生命教育、人文教育”的重任,营造了浓厚的育人氛围,凝聚着无穷的战斗激情和力量。

二、实行民主管理,调动工作热情。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实行民主管理。重视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广泛征求广大教师的意见。特别对每年的职称评定工作,我校都要经过班子研究定思路,教代会审议通过等一系列程序后,才正式公布形成制度。

长期以来,学校无出现拨打市长热线,法律纠纷,上访写匿名信者。在工作中,学校领导愿意俯下身子,为广大教职员工解决实际困难,把学校发展中不可避免出现的问题扼杀在了萌芽状态,化解成了一种沟通的平台。例如,每周五的校长接待日,以及随时都可以和学校领导电话或短信沟通的方式,使上下级之间多了些沟通、多了些倾听、多了些换位思考,也就营造了校园里这股和谐的新风,大大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热情。

三、着眼文化引领,让人文与德育同行

校园文化的积淀,是学校发展的隐形资产与前进动力。为此,学校非常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并以此为依托,使各项德育工作开展得更扎实、更细微、更持久,逐步走向内涵发展、和谐发展。

1、积极创建人文育人环境。学校投资数万元,修建高标准的塑胶田径场、公寓楼、餐厅;装备校园数字文化广播系统、闭路电视;修缮百米文化长廊,设置文化标语与橱窗;悬挂名人画像,设置大型壁画;再加上精心设计的校报,温馨的英子姐姐热线,富有特色的校园景点,青春飞扬的校园艺术节活动,使学校真正成了学生德的形成,智的开发和美的熏陶的绝妙成长空间。

2、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整体素质决定学校的发展潜力,学校提出“向学生要质量,先向教师要质量”的口号,加大教师的专业学习,助推教师成长。学校征订多种教育教学杂志报刊,购买教育类著作,图书馆、阅览室提供广阔的阅读空间;两周一次教师业务培训,开辟“读书论坛”;启动“名师工程”,树立岗位标兵,评选优秀班主任,大力宣扬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调动广大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鼓励他们向专家型、科研型教师迈进。

3、优化家庭育人环境。我们开办家长学校,请名人、专家讲课,进行家教经验交流,让科学的人文教育引领家庭教育。我们请来了河南省基础教研室史彩娥教授、河师大王彩琴教授、广州英豪教育专家岳桂敏教授、家教专家马耀昌教授到校做报告;并聘请史彩娥教授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期指导顾问;并统一印制了“学生家校联系册”,要求家长和生活老师每周对孩子在家庭的学习、礼仪、自理、家务等方面逐项评价打分,反馈给学校,促进家校双向交流,优化孩子的生活成长环境。

4、细处入手,彰显高品位的人文空间。

我们坚持围绕“绿化、人文化”的目标,掀起了“文明校园”“十佳创建”的争创热潮,努力打造“文明校园,文化校园,平安校园”。我校制作“孩子挺起你的胸膛”大型背景墙、“格言警句”悬挂牌、自励教育烫金大字、温馨的提醒语等内容,潜藏在校园里每个值得关注的角落,这些都潜移默化地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班级是学校发展的细胞。学校很重视班级文化阵地的建设,以年级组为单位,献言献计,群策群力,构建属于自己班级、年级的文化特色;开展“文明班级”“书香班级”“特色班级”争创活动,定期举行“读书心得展评”;推选“班级启明星”,树立班级榜样,营造班级文化氛围;组建“太阳雨”小记者团、“阳光鼓号队”,这些富有人文气息特色的创设,使班级充满生机活力,使校园处处彰显着文化的魅力,如涓涓细流在孩子们心中幸福地流淌。

5、升级英语特色,营造多元校园新文化

作为唯一一所被舞钢市教育局批准的“英语特色”学校,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创办英语特色教育,努力打造崭新的立体英语校园文化。主要通过以下渠道让英语这门学科走进生活,走进文化领域:英语课堂趣盎然、科研兴教讲实效、英语角里人头涌、英语长廊任徜徉、英语吊牌常瞩目、英语电视也动听、每日问候声声切、英语日里尽开颜、英语网络可冲浪、英语小组兴趣高、课外活动多姿彩,构建了一个崭新的多元的立体性的英语校园文化模式,让孩子们全方位地感知英语、喜欢英语、学习英语、使用英语,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氛围中享受着校园文化的独具风采。

四、搭建活动平台,深化德育内涵

活动,是教育的平台,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关键所在,也是养成教育的好途径、好载体。

1、开展养成教育评比活动。学校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为此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我校实际,出台了一系列具体可行的日常行为规范标准。如实验小学《一日常规》、《一周常规》、《留守儿童作息制度》、《留守儿童一日评比细则》等,力争把养成教育内容细目化,做细、做实、做好,不贪大求全,不弄虚作假。天天有检查,周周有评比。

2、开展“讲文明树新风,争当千名文明使者”活动。为了提高文明素质,争当文明使者,每年阳春三月,全体师生集会宣誓签名,被评上文明使者的学生,光荣当选为升旗手,走上颁奖台,由校领导亲自佩戴红色的“文明使者牌”。

3、开展“每周记一条礼仪格言,为人生养成良好习惯”活动。周一由少先大队部写在校门口的黑板上,每次红领巾广播站播报一次,要求学生人人牢记在心,并付诸行动。

4、开展“手拉手献爱心”活动。雪莱曾说过:“道德中最大的秘密就是爱。”我校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以实际行动给学生诠释爱的真谛。全校师生为汶川地震、我市枣林一中患白血病的英语教师、我市武功小学二年级费永收同学等捐款的动人场景,让大家真正感受到了爱的温暖以及传播爱所带来的快乐。

5、开展“我爱山水林城——舞钢”活动。

随着舞钢市“四城联创”如火如荼地开展,环境建设得到了飞速进展,城市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及过程,从而自觉地维护优美的环境,为创建美丽钢城的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我们特策划组织开展“我爱山水林城——舞钢”的系列活动。让师生在实践中了解钢城,宣传保护钢城。环保手抄报、黑板报,设计环保图标、撰写环保文章,到社区发传单“小手拉大手”,到社区义务劳动,为创卫做贡献,种植绿树等活动,使全校学生都参与到这次活动中来。

6、开展“唱响绿色童谣,装载七彩童年”活动。当今,“灰色童谣”充斥校园内外,我校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诺干意见》,以“唱响绿色童谣,装载七彩童年”系列活动为载体,通过诵读、游戏到创编、传播,潜移默化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美好心灵,抒写七彩童年。主要是通过:童谣走进课堂,童谣走进课间,童谣走进文化长廊,童谣走进社区,童谣走进家庭等渠道传唱和创编童谣。曾得到平顶山市教育电视台、平顶山晚报、舞钢信息报、平顶山经济网等新闻媒体、网站的详细报道;曾被市文明委作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创新案例推选到中央;曾在平顶山市级科学实践发展观汇报会议上作为典型案例发言交流等。

7、举行“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为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我校通过晨诵、古诗文诵背比赛、诗词美文朗诵会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与热情,让他们在古诗词中沐浴文化的恩泽,接受传统的洗礼,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勉励师生“与经典同在,与圣贤同行”“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

六、关注留守儿童成长,使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工作深入心灵

近年来,我校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远离父母。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因为客观原因使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因此我校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开拓创新、不断做着努力。

自2007年4月,学校正式成立了以“英子姐姐在线”为核心的心理咨询中心。专门设置“心理咨询室”、精美大方的“英子姐姐”小信箱,装置了现代化的数字校园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网络,让“英子姐姐”的声音传遍校园,缓缓走进孩子的心里。特别是在2008——2009里,舞钢实验小学充分利用“英子姐姐在线”这一平台,针对孩子们信件反映的信息举行心理知识讲座20余场,把学校心理辅导的重点放在教育和发展上,让他们了解掌握一些简单的心理自救方法。同时,还采用其他方法开展工作。例如鼓励孩子走进“心理咨询角”,建立咨询档案,悉心关注他们成长;主动找到一些敢于说出自己烦恼的孩子走进“英子姐姐在线”现场,当面引导;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开展一些“放飞梦想”、“我的心里话我来说”“我和父母聊聊天”等活动,推动“英子姐姐在线”的进一步发展。

正是这种方法,很好地抚慰了留守孩子的心灵,现在学校“心理咨询处”下设以班级为单位的“心理咨询站”,专门成立“教、学心理咨询区”和“生活心理咨询区”,全方位发现、呵护、引导留守儿童的生活,弥补这群孩子“缺失的爱”。这种拓宽德育新渠道的举措,受到了教育时报、青年导报、平顶山教育电视台等媒体的关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校立足实际,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扎实有效的德育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曾荣获“全国流动人口子女,留守孩子示范校”、“全国小学生日常英语实验学校”、“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河南省“德育实验基地”“心理健康实验学校”“书法实验学校”“英语培训基地”“依法治校示范校”“绿色学校”;平顶山市“文明单位”“示范性学校”“庭院绿化达标单位”“教育科研先进学校”;舞钢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小学教学质量先进学校”“英语特色学校”“标兵红旗大队、优秀团支部”“交通安全示范校”“十佳学校”等六十多项集体荣誉称号。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对明天,舞钢市实验小学将以更加饱满的激情,立足这片沃土,辛勤耕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相信不久的将来定会绽放出更具魅力的德育之花,谱写出更为灿烂的教育诗篇。

篇2:立足实际 开拓创新 彰显德育无穷魅力

一、以“课”为本, 注重课堂渗透, 充分挖掘学科教学德育资源

在德育资源的开发中, 要把课堂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放在首位, 学科教学是实施德育的最基本形式和途径, 学科教学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 要让教师由学科之师变为育人之师。教师不能局限在知识内容层面, 而是要深入挖掘每一个知识点所蕴含的德育意义[1]。比如, 语文老师在上《我与地坛》一文时, 在拓展延伸环节可以设计“你有哪些关于母爱的体验?”“你遭遇过坎坷吗?该如何正确地面对?”这两个问题, 让学生分组讨论, 从而让学生品味到生存的凝重悲壮, 明白生命只有在负重的时候, 才能展示出其不凡与可贵, 以此消融平时学习与生活中感受到的挫折与痛苦。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产生爱戴母亲的情愫,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达到情感熏陶和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

二、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契机, 及时有效地进行德育教育

1.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 引导广大师生共同关注心理健康, 提高学习的心理品质

我们本着“人人知道, 全员参与”的原则, 开展深入全校的心理健康宣传, 并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先在全校范围内由德育处牵头, 动员师生共同参与, 组织了各种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 开展心理健康班会活动。各班级围绕活动主题, 召开以“自我认识”、“情绪管理”、“挫折教育”、“人际交往”等位内容的心理健康班会, 让学生懂得心理健康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 提升他们解决心理困惑、调节自我、应对挫折、合作探究的能力, 使其快乐学习、健康生活。

(2) 组织开展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拓展训练、心理健康课活动, 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心理手抄报、心理涂鸦、心理征文活动等活动。各班级围绕本月主题活动, 积极组织学生参与, 取得了良好效果。

(3) 组织学生进行专业心理测量。利用现有网络资源, 采用中小学8.0-BS网络版心理测评系统, 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出专业性评价。

(4) 开展心理社团活动。为更好地配合本次“心理健康活动月”的开展, 我校针对学生实际, 成立了“聆听”心灵俱乐部, 并在活动月中举办了心理社团专项活动, 利用团体辅导、心理剧等形式,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本次“心理健康月活动”, 通过多角度、多渠道方式, 使更多学生了解了心理健康的知识和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情况, 形成了人人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也为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发展、培养学习的心理品质、提高综合素质奠定了良好基础。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营造积极、健康、和谐、愉快的校园氛围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

2. 利用环境熏陶, 创建“绿色校园”活动,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人人都渴望拥有美好家园, 人人都希望生活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环境里。优美舒适的绿色校园, 可以使学生心旷神怡、身心愉悦, 自然而然产生一种热爱大自然、热爱学校、热爱社会的健康情感。因此创建绿色校园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要用绿色的实际行动影响周围的人。

(1) 应该树立绿化校园的意识, 应该认识到绿化校园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任务、职责。从我做起, 利用课余时间, 积极投入到学校统一安排的有关活动中。比如, 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参加校园清洁大扫除活动, 为美化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

(2) 严格遵守学校有关规定, 如不乱扔果皮、纸屑, 节约用水, 不使用一次性筷子、饮料杯, 不浪费用纸, 不随意毁坏花草树木。

广大学生在本次活动中弘扬生态文明,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能够自觉爱护校园环境, 营造积极、健康、文明和谐的绿色校园环境。有效促进学生的环境道德建设, 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

(3) 开展“道德讲堂”活动,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

道德讲堂活动安排我校6位优秀老师从行为养成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技能、健康的学习情感等角度, 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学生积极参加, 课堂气氛热烈, 有师生互动、学生展示与表演环节, 学生受益匪浅, 为养成良好的行为礼仪习惯打下了基础。实践证明, 具有特色的道德讲堂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立足乡土, 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徐州市社会德育资源丰富, 共有德育基地32处。我校立足徐州本地, 充分利用本地德育教育基地, 组织参加祭扫活动, 让学生在生动鲜活的活动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每年清明时节, 我校都会组织学生到淮海烈士纪念塔祭扫。全体学生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淮海战役人民英雄纪念碑前, 向烈士们敬礼、默哀, 敬献花圈, 缅怀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而英勇牺牲的烈士, 瞻仰他们的丰功伟绩。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 通过祭扫活动, 学生纷纷表示:要时刻铭记革命先烈为祖国的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革命事迹, 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辉遗志, 以革命先烈为榜样, 认真学习, 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为实现美丽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3]。

我校经常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组织学生到徐州各景点参加导游服务, 让学生了解古风汉韵, 接受热爱家乡的教育, 使学生在主动、轻松的状态下汲取知识, 提高道德素养。

四、家校合作, 家长亲身参与, 协同配合学校德育教育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是家长的掌上明珠。但某些家长教育方法不当, 过分溺爱孩子, 导致孩子思想道德水平不高, 自私冷漠、缺乏责任心。针对这些实际情况, 我校举行校园开放日系列活动, 邀请部分家长走进课堂听课及参观艺术专业的课堂展示;组织了部分老师、家长的座谈会, 让家长亲身体验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的实际过程, 受到家长的欢迎与好评,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班主任, 利用班会课时间, 邀请家长做客课堂, 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 从而积极配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为学生的成长、学习创造良好条件。通过一系列活动, 老师与家长实现了及时沟通, 建立了一种共同教育的长效机制, 为共同做好孩子的德育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总之, 我校德育教育工作始终立足于学校实际, 勇于创新, 注重课堂渗透, 充分挖掘学科德育资源。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契机, 及时有效地进行德育教育;立足乡土, 努力构建地方德育教育资源, 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家校合作, 共同分析孩子在学习成长中的各种积极因素和不利因素, 让家长亲身参与, 协同配合学校德育教育。让每一个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 健康成长, 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摘要: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头戏, 关乎国家前途和命运, 是学生快乐成长的重要保障。我校德育教育工作立足于学校实际, 勇于创新, 注重课堂德育渗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及时有效地进行德育教育;善于立足本土, 努力构建地方德育教育资源;实行家校合作, 共同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关键词:立足校园,开拓创新,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蒋一之.“生活化”:德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取向[J].教育学 (人大复印资料) , 2002, (7) :23-25.

[2]邓玉明, 李国华.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推进德育改革创新[J].中国德育, 2006, (9) :11-12.

篇3:立足实际 开拓创新 彰显德育无穷魅力

根力多能够迅速崛起,并实现跨越式发展,这其中,创新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在,持续创新已然成为根力多企业核心文化的重要内容,成为根力多人的信念与追求。而在推进企业创新文化建设,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工作热情,推动企业技术革新的过程中,根力多科协功不可没。

在省、市科协的正确指导下,根力多公司科协部门把“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作为推进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等技术创新活动,把广大科技工作者凝聚在“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之中,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为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公司集肥料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物流于一体,通过研究探索,不断发展,走出了一条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道路,并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获批建立“根力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专家企业工作站”。2013年至今,在市科技局申请并获批科技立项两项,申报河北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三项。通过以项目为载体,围绕企业的关键和共性问题开展研究,使核心产品得到提档升级,施用效果和卖点更加突出,为企业培养了大量的技术创新人才,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多措并举,推广高科技产品应用

为迅速提升肥料的市场占有率,根力多公司科协部门通过多种方式广纳人才,充实队伍,先后聘请王飞、赵强两位营销专家,以及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学系黄为一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李季、陈清教授,省市科协系统的多名专家定期对公司职工进行先进产品营销方略及肥料科学施用技术培训,把团队打造成内在业务素质精湛,外在形象干练的营销团队,公司产品销售量倍增,并于2014年8月26日成功上市,步入发展的新航道。

通过参加农展会、走市场等多种方式,在冀、鲁、豫、晋、新、辽、苏等18个省区建立核心客户1368个,形成遍布全国中北部各省区的推广网络,为产品推广打下了坚实的网络基础。

为了把高科技肥料产品推广工作做实、做细,2013年底,一个由威县科技局、威县农业局、威县供销合作社、根力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威县广播电视台联办,以在拟推广区域的每个自然村招聘一名有威望、有组织协调能力者担任社长组成的“乡村365服务社”和相关电视栏目在邢台威县正式推出。服务社通过电视栏目影响和带动新农村建设,并负责组织协调有关专家到各乡村进行技术讲座,普及农业技术知识,从而通过栏目到社长,社长到农户的模式将农业技术知识普及到每个农户,推动农业科学种田技术的应用与高科技肥料产品的推广。

作为中国最为传统的基础产业,农业与互联网似乎跨度很大,然而“互联网+农业”却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根力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领导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公司迅疾与新农宝农村电商平台展开合作,创建农资业电商运营平台,力图打造省级一流的涉农电商服务中心,并计划用两至三年的时间实现全市各县、乡、村的全面覆盖,以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以及跨领域的合作,更好地服务农村市场。

此外,根力多公司科协部门在各地土肥站或农资经销单位试验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上,迅速合理布置示范点,召开示范现场会,把肥料精品迅速在某一地区推广开来,在多地、多种作物搞示范田60多个,示范面积累计1563亩,为在该区域迅速推开,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根力多科协围绕“讲理想、比贡献”所做出的多方面努力,为企业的创新发展、现代化发展、市场化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根力多逐渐成长为创新驱动型企业进程中,做出了积极贡献。

用心感恩社会,助力企业发展

“感恩之心做人,报恩之心做事”是根力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多年来一直践行的价值观,并以此熔铸干部员工的信仰与灵魂,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在深入开展“讲、比”活动的过程中,公司也以此价值观燃起了企业在建设“新四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热情,同时也探寻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为了使自主研发包含生物、有机、无机三效合一的新型生物肥料品种—根力多生物蛋白控释肥能够让更多的农民受益,公司科协加大了服务力度,常年高薪聘请微生物生化、农业、林业、蔬菜等各方面的技术专家、学者,根据农民的不同需要,通过安排示范田、电视讲座等方式,深入乡村、深入田间地头,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一年来共在全国各地安排不同类型的试验示范田60多个,开展各种类型的农民培训会300多场次,直接培训农民9万多人次,把服务真正送到了农民的心坎上。

心系教育,关爱青少年成长,是根力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感恩文化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每当看到品学兼优的学生考上大学,却由于家境贫寒无法实现大学梦想时,根力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王淑平总是心急如焚。2013年高考来临之际,王淑平做出一个重要决定:拿出16万元全额资助10名家境贫寒的大学生完成学业,并欢迎他们毕业后入职根力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此外,通过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进行多次沟通,公司还对河北省内六所小学进行了捐助,威县枣元乡丁寨小学的3万元教学器材的捐助就是其中之一。

根力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感恩文化,也让其成为远近闻名的爱心企业。近年来,企业先后通过中国青少年基金会、中华合作时报社、共青团邢台市委、共青团威县县委等组织,向四川中江县和河北的威县、宁晋县、赵县、平江县等地多所小学捐款捐物累计近300余万元,将爱心播撒到基层、播撒到田间、播撒到群众的心田……

上一篇:小卖的解释及造句下一篇:综合执法队表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