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于永正老师教学有感

2024-05-12

听于永正老师教学有感(共13篇)

篇1:听于永正老师教学有感

语文教学的魅力

——听于永正老师教学有感

罗城县东门镇二小 黄 群

我有幸听到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亲自执教的《梅兰芳学艺》一课。于老师全新的教学理念,独特的艺术魅力,使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我仿佛也置身于学生行列,在知识的神圣殿堂自主探索,任意畅游。我觉得,于老师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两堂课,而是师生在交流中不断碰撞、在思考中相互接纳的激情演绎过程,是学生在亲自参与中实现知识与能力及至生命同步发展的动态生成过程。

一、导而弗演。

优秀的导演,对“戏”总是有透彻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总能将“戏”还给演员,让演员自己去体味、创造,只是在之前作一些关键性的指导,在其中给予必要及时的点拨与帮助,在之后作总结与提升。至于具体的一举手、一投足,并不作硬性规定。于老师完全配称教学领域的“优秀导演”。他已全窥了导中之“道”:一切教学都是为了使学生得到发展,让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发展。并以此为出发点和归宿,善待每一个学生的发现与闪光点,创设更多的发展机会,来激趣、导疑、引思、促创。例如:在分析梅兰芳学艺的投入神态时,于老师带领学生“入戏”:假如你是梅兰芳,你是怎样学艺的?在于老师的点拨之下,学生寓思于“动”,发挥自己的创意,以细腻而传神的动作,再现了梅兰芳学艺过程。继而“出戏”,深入理解课文,领会课文的真正涵义。真正凸现了“学生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创新的主体。”我想,这样的教学,远比教师一味的讲解分析的效果要好得多。疑趣相依,以“动”促思,“学”识兼得。

二、润物无痕。

于老师凭“一张嘴、一本书、一枝笔”,几乎不用什么外设辅助,把课上得生动活泼,趣味盎然。课后,有老师问于老师为什么他总能把课上的激情无限,于老师透露说:我唯一比你们做得多的是,我早已为学生准备好了100顶“高帽子”。当然,这是谦虚之词,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出,于老师对这些“高帽子”的重视度。恰恰相反的是,我们的老师总是那么吝啬,无视这些“动力资源”的巨大影响力和感召力,把极有价值的 1 “高帽子”冷置一边。

人性中都有一种被人理解、肯定、赞扬的欲望,儿童更为外显。“高帽子”效应,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用于老师的话说:“我只是毫不费力地动了一下嘴皮子,但对学生而言,这种激进的动力是多么巨大啊!”于老师在课堂中,总是选择最佳时机,轻附于学生耳边,把这顶“高帽子”不露痕迹地送出去:“你总是坐得那么端正!”“老师发现你读得最棒!”„„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这不是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所最需要的精神支柱与前进动力吗?得到老师的鼓励,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呢?学生当然是坐得更正,读得更棒,学得更好„„“一切教是为了不教。”我们又何必一定要留恋以文字的形式,圈死自己,而去苦苦强求,苦苦追问。学生在主动、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学必有获,学必“能”获。此情此景,已是“无义”胜有义,“无言”胜多言。

三、师以“媒”贵。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与课本交往有时也需要“媒人”,这个“媒人”就是老师。老师的角色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更应成为学生与学生、教材与学生之间联系的桥梁。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教材,掌握教材,调和学生间的学习行为的影响,把实践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只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即使的作用是帮助,不是代替。于老师在教学的几个环节上,始终以组织者的身份出现,隐到幕后,以学习课文内容的直接参与者身份平等地出现在学生的面前,“以读为主线,在读中明理、悟情”的朗读比赛,从而把学习推向高潮。这种看似没有要求却精心安排的的师生朗读比赛深深打动了学生。不让学生感到受教育的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而后学生有理有据的评价,可以看出,学生是学的认真,悟的深刻。“老师可以作为课堂学习的一分子,但最好不要以指导者、教育者的面目出现在学生面前。”于老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于老师说:“当我的教学理念已经阻碍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我会毫不犹豫地退出这个历史舞台。”那么,到时,我们将作何抉择呢?“只要你在教学中能展示自己独特的魅力,那你还是走在前列的。”

篇2:听于永正老师教学有感

充满个性的作文教学―听于永正老师作文课有感

充满个性的作文教学―听于永正老师作文课有感正文:在这次培训会教师上我们亲耳聆听了国内知名专家精彩的课堂教学和讲座,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再次带来了春风。很早,或是连做梦都想听全国知名专家于永正老师的课,这次真得让我近距离感受了于老师高超的作文教学技巧、精湛的作文教学艺术,那挥之不去的教益给我很多很多的启示.   一、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乐于表达 杨再隋教授曾这样评价于永正老师:“贯穿其间的是一个爱字,即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儿童的爱。”是的,正因为于老师爱学生,所以他善于营造愉悦宽松的学习氛围。一上课他就鼓励学生想说话就直接站起来说,有问题就直接站起来提。在他的鼓励下,孩子们不再拘谨。他们一古脑儿提了许多问题,于老师都逐一认真解答。老师的亲切、随和一下子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正是这样贴近生活的言语交际活动,使孩子们想说,要说,敢说,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渐渐消除了对作文的恐惧。 二、提供想像的情境,调动学生内在潜质 小学生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和丰富的想像力。为学生提供想像的`情境,让学生多一些来自内心想像的东西,写出真实的内心世界,符合孩子们习作的心理需要。于老师懂得孩子们的这种需要。他给孩子们播放一段对话让他们一边听,一边想像对话所处的场景,充满个性的想像带来的是充满个性的表达。当老师要求孩子们把想到的写下来时,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笔走如飞,急于一吐为快的自豪感和成功感。 三、重视生活的体验,鼓励学生角色参与 要引导学生观察真实的外部世界,从中寻找说话、作文的源泉,反映生活本色,写出原汁原味的社会生活。 正当孩子们在写作中找到了成功的喜悦时,于老师又别出心裁的和学生进行了一番对话,再让孩子们去想象人物的语言,于老师在教学中通过别具匠心的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观察真实的外部世界,反映生活的本色,从中寻找说话、作文的灵感,写出原汁原味的生活。    四、实施鼓励性评价,保持学生积极心态 纵观整堂作文课,没有一个学生不是积极参与的。于老师始终微笑着面对学生,始终以激励的话语和学生交流。对每个学生的作文进行了经典的评价。对学生说:“不错!”“真好!”“好的!”“好啊!”“写得真快!”“又快又好!”“这个给M分!”孩子们在这样一位老师面前,启动了心智,敞开了心扉,他们畅所欲言,欲罢不能。教师是演员,在于老身上我真的看见了,课间他为全体学生及所有参会的教师唱的那段京剧使我至今忘记不了。让我大开眼界,羡[1] [2] 下一页

 

篇3:听于永正老师教学有感

一、褪尽浮华, 回归本真———简简单单教语文

“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语文教学其实并不那么复杂, 就是教学生识字、写字、读书、作文。”于老师的这番话是在告诉我们要简简单单教语文。语文课要以简明的教学目的、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单的教学方法, 教出真、纯、实、活的语文味道。于老师执教的《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教学伊始, 是认读生字和多音字, 理解生僻的词语;然后是指导学生读书, 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认真地把课文读通、读懂, 并初步认识林冲是一个怎样的人;最后是深入研读, 读出林冲人品中最突出的特点。教学中没有媒体的帮忙, 没有热闹的表演, 没有眼花缭乱的情节, 有的只是顺势点拨, 俯下身来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汇的本色阅读与探究。教学设计简明扼要, 朴素平实, 但课堂上不乏灵性的捕捉, 让我们看到了简单中的丰满与充实。

师:通过预习, 生字能读准吗? (出示生字:指名读, 然后全班一起读。)

师:“踉跄”在哪个句子中?找出来读一读 (生读) 。“踉跄”是什么意思?

生:快要摔倒了但是还没有摔倒。

师:完全正确。看看这两个字都是什么偏旁? (答:“足”。) 中国人造字真有意思。中国多音字也很多。我们把上面的多音字读一读, 并把它们记下来。

出示含多音字的句子, 带领学生读带有多音字“落”“禁”“空”“拨”的句子, 相机理解“禁军”一词。

语文教学就是要将字词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学生只有掌握了生字生词, 才能把书读通读懂, 但年级不同, 所教的侧重点也不同。在这节课上于老师在教字词这一环节中没有平均分配时间, 而是根据年级的特点在学生容易读错写错的字上、在不理解的词语上加以强调。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简单”二字, 也领会了“扎实”一词。

二、读中感悟, 入境悟神———扎扎实实读文本

“语文教学, 离开一个读, 什么都没有。”“读书, 每个学生必须做到正确、流利, 这是‘保底工程’, 达不到这个要求, 决不放过。”新课标也特别强调将朗读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在《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一课中, 于老师“咬定青山不放松”, 将他的读书理念贯穿在课堂的始终, 课堂上书声琅琅, 余音袅袅,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范读, 一步步将学生引入情境, 入境悟神。

师:扫除了生字障碍, 我们来读书。 (指名分自然段读书, 教师相机指导。)

师:林冲人品方面最大的特点、最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什么?看你能不能用一个字把它说出来。那么现在请同学默读全文, 一个字也不要错过, 看能不能找到表达林冲性格特点的一个字。

生:全神贯注地默读课文。

这一环节让我们看到了于老师特别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书, 在指导学生把书读通这一环节中用了16分钟。每个学生读完后, 他都亲切地指出优点或不足:“你怎么读得这么妙?奖励你再读一段”“那么长的自然段只错了一句话, 很不容易啊!”“这段在课文中是最重要的段落。读的时候要稍微快点儿, 紧张一点儿。听老师读出三个人的性格特点。”“读书要自然, 像说话一样……”在研读林冲人品最突出的特点时, 又花了15分钟, 让学生默读, 与文本充分对话。于老师此时就像一位高明的指挥家, 时而指导, 时而点拨, 时而示范, 将“保底工程”扎扎实实地保住了。

三、咬文嚼字, 入木三分———透透彻彻品词句

教师要有一个会解读文本的“胃”, 要带着感情走进文本, 走进人物的内心。课文内容精彩、语言经典处, 集中体现了作者深厚的遣词造句功力, 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和良好的、独到的审美价值, 阅读教学不是多读就是好课, 要处理好“朗读”与“思考”的关系。文本的意韵、情感往往是通过具体的词语、句子或明或暗地表达出来的。只有善于引导学生对那些关键词句进行品析、揣摩、感悟, 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语感的精确性和敏锐性。

师:面对着洪教头的挑衅, 如果换成是李逵、武松, 早就把桌子掀翻, 来个大打出手, 但是林冲没有这么做, 而且连说“不敢不敢”。他真的不敢吗?堂堂一个80万禁军的教头, 难道会害怕一个洪教头吗?这4个字说得多不容易啊!一般的人说不出来啊!那么这是写林冲哪方面的“让”呢?

师:从“只好”这个词看, 你读懂了什么?

生:他很不情愿。

师:对, 但是我们还可以换个说法———“不得不”。从这里可以看出, 林冲是迫于无奈的, 不是自己心里想要的, 不得已啊。在这里还有一个词———

生:请教了。

……

师:一次武艺较量就这样展开了, 洪教头一个劲地往死里打, 但是林冲只是轻轻一“扫”, 较量的结果就出来了。“扫”字什么意思呢?你读出了什么?林冲为什么贴着地面扫过去, 而不是一个劲地往死里打呢?

生:他很镇定, 很冷静。他很善良。

《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一课, 按我们平时的教学, 大体在认识林冲是怎样一个人后也就基本上达到了目的, 但于老师教学的精细在于他咬文嚼字, 在学生认识了林冲是怎样的一个人后, 于老师又让学生通过抓重点词找出林冲品格中最突出的“让”字, 使学生不仅认识到了武艺高强、谦逊和善的林冲, 也结识了大气宽让、忍辱负重、心地善良的林冲。

四、播撒真情, 点亮心灯———快快乐乐做孩童

“教来教去把自己教成孩子了。”“我始终不忘自己曾是一个孩子!”教师应该研究儿童、懂得儿童文化, 更重要的是要在课堂上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 以真诚的态度自始至终地、自觉自愿地成为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

师:通过朗读课文, 大家觉得林冲是个怎么样的人?谁知道我的意思?我把我的答案告诉你 (老师与学生耳语) , 你帮我看看台下的同学猜中猜不中。

师:我细读后, 发现了另外的意思。尤其是他的为人、人品。读来读去, 我读出了一个字 (师拿出钢笔, 背着学生, 在手上写出这个字) 。看你们能不能用一个字把它说出来。现在请同学默读全文, 一个字也不要错过, 看能不能找到表达林冲性格特点的一个字。

篇4:听于永正老师对话作文课有感

一、创设宽松的情景,走近学生心灵

于老师走进课堂,和学生的几句对话,平易近人,谦虚随和。于老师高兴地走进课堂说:“大家好!欢迎老师吗?对我有了解吗?老师对你们说我什么了啊?喜欢老师的理由是什么啊?”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创设和谐的氛围。杨再隋教授曾这样评价于永正老师:“贯穿其间的是一个爱字,即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儿童的爱。”是的,正因为于老师爱学生,所以他善于营造愉悦宽松的学习氛围。一上课他就鼓励学生想说话就直接站起来说,有问题就直接站起来提。在他的鼓励下,孩子们不再拘谨,平等交流,相互尊重。他们一古脑儿提了许多问题,于老师都逐一认真解答。老师的亲切、随和一下子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然后于老师要求把对话写下来,正是这样贴近生活的言语交际活动,使孩子们想说,要说,会说,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渐渐消除了对作文的恐惧。

二、提供想像的情境,鼓励学生勇于创新

小学生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和丰富的想像力。为学生提供想像的情境,让学生多一些来自内心想像的东西,写出真实的內心世界,符合孩子们习作的心理需要。于老师懂得孩子们的这种需要。他让孩子们课堂展示自己的作文,让学生一边听,一边点评。孩子们认真地听着,指出作文的问题,相互指正,合作探究。特别是对话中的提示语,有的想到了神态描写,于老师是高兴地走进教室,有的想到了动作提示,写到小猴子摆摆手说……充满个性的想像带来的是充满个性的表达。当老师要求孩子们把想到的写下来时,我们看到孩子们急于一吐为快的自豪感和成功感。

三、重视生活的体验,鼓励学生角色参与

要引导学生观察真实的外部世界,从中寻找说话、作文的源泉,反映生活本色,写出原汁原味的社会生活。

正当孩子们沉浸在小猴子和猴妈妈风趣的对话时,这时于老师和孩子分角色对话,动作和语言是活灵活现,完全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到了忘我的境界。于老师扮演小猴子,孩子扮演猴妈妈,语言生动风趣,动作到位,引导孩子把自己所看到的真实的再现出来,学生写,老师巡视指导,课堂展示,于老师把一现象搬进课堂,旨在引发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在内心产生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这里,孩子们又得到了语言能力的训练,同时也使学生学会观察,体现了作文指导的教学思想。

四、优化读写结合,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于老师深谙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上作文课,他同样注重读写结合。当他发现孩子们语言的匮乏时,他注重字词的积累和朗读能力的培养,他多次要求孩子课堂展示朗读,看看谁读得最有感情,给孩子充分的朗读的时间,培养孩子的语感,让孩子提高了语文的素养,达到新课标的目标要求,让我们明白作文到底要教什么。于老师多次提示孩子的写字姿势,要求孩子书写规范,找出书写好的,课堂展示,给孩子树立榜样,让我们懂得小学作文要教孩子什么,让我们在百家争鸣的当代,看到简单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五、实施鼓励性评价,保持学生快乐心态

纵观整堂作文课,没有一个学生不是积极参与的。于老师始终微笑着面对学生,始终以激励的话语和学生交流。我们不时听到他对学生说:“不错!”“真好!”“好的!”“好啊!”“写得真快!”“又快又好!”孩子们在这样一位老师面前,启动了心智,敞开了心扉,他们畅所欲言,欲罢不能。孩子有了创新,于老师大胆的给予鼓励,奖励10分,奖励20分,赏识教育给了孩子信心和勇气,激发孩子创作的热情,挖掘孩子的潜质,让孩子在作文中享受自我表达的快乐,实现了“快乐作文,作文快乐”的理念。

能否把全体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是衡量作文教学成败的关键。毋庸置疑,于老师的作文教学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能及时了解学生习作中的疑难之处,给予指导、点拨;能发掘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和鼓励,这种简单的作文教学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作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篇5:听于永正老师的《爱如茉莉》有感

12月20日,我有幸聆听了于永正老师的一堂观摩课《爱如茉莉》,领咯了大师的风采。他的课如茉莉一样,看似平淡无奇,去让人领悟了语文的真谛。没有多媒体,没有小组合作,同学们却踏踏实实的上了一节精彩的语文课。

一、幽默风趣,善于调节课堂气氛 上课一开始,于老师就说:“别听主持人说的,他说的不对,但有一点是正确的,我姓于,叫永正。”学生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在讲到“眸”字时,于老师亲自表演了回眸一笑,七十多岁的老人把“回眸一笑”表演的千娇百媚,令人折服啊,这样的课堂,谁不喜欢?

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充满自信

“读”是整堂课的重点,一篇文章要想读的不添字、不漏字很难,在读课文时,一个女同学添了一个字,当他自觉更正时,另一个同学说:“老师,她读错了-------”于老师说:“他已经知道错了,在指出她的错,她会难为情的。”这位同学用感激的眼神看了老师一眼,缓缓坐下。

一个男生站起来,读妈妈病时嘱咐孩子的话,第一遍她读的通顺流畅,只是没有感情。于老师说:“你呀,没病!’”一句话及批评了他没读出人物的感情,又不至于打击孩子的自尊心,结果那个男生在重读时读出了妈妈的体虚气弱。

从这两件小事可以看出于老师既对孩子非常关爱又对他们严格要求,这样的老师,谁不喜欢?

三、重视语文阅读

再整课教学中,于老师以朗度训练为主,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帮助学生步步深入理解课文。经过他的指导,学生的读都可以进入角色,读的有味道,有感情,读谁像谁。给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他不知不觉中就把学生引向一个境界,渐渐的培养出了语感。真不愧为大师!于老师这节课让学生体会到了父母之间平淡而又真挚的爱,既教书,由育人。

篇6:听于永正老师教学有感

——听于永正老师教《珍珠鸟》

朝阳街道红旗小学

杜秀芹

10月24号在朝阳小学听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讲授《珍珠鸟》。听后感触太多,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感觉自己平日的教学太迷茫,尽管很忙,说不出干了些什么。

于永正老师的《珍珠鸟》读后写作课,其深刻的教学思想、精湛的教学艺术给我留下了宝贵的启示。

附课堂实录:

师:认识冯骥才吗?他是这篇文章的作者,当代著名作家。(指大屏幕)这是冯骥才的照片。

师:冯骥才对珍珠鸟怎么样?作者怎么照顾我的? 生:沉默,没有举手想发言的。

师:你们看着我,就是不说。你来说,有没有例子?

生:没有发现。

师:呵呵,那你的眼睛不够明亮。

生:“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里一样安全。”

师:(笑眯眯的)是不是呀?照顾得好不好?再举一个例子。

生:我用嘴啄他的笔尖,他用手抚一抚我细腻的绒毛。

师:嘴啄他的笔尖,都不生气。不错。

生:„„ 师:通过刚才第一节课的学习,了解了珍珠鸟很漂亮,同时也了解了作者冯骥才。如果你是课文中可爱的小珍珠鸟,你想对冯骥才说什么话?(把上节课板书的“珍珠鸟”擦去,保留“冯骥才”,然后在作者“冯骥才”的下面板书“小珍珠鸟”)。

师:(和蔼的)眼睛看于老师。于老师出一个难题:既然冯骥才对你照顾得那么好,你现在用小珍珠鸟的身份来写一写冯骥才。他写你,你写他,有来有往。这个任务很艰巨哦,能不能写?

接着,老师给每排的同学进行了分工,有写冯骥才外貌的,有写给小鸟家样子的,有写小鸟淘气作者怎么对待的,有写小鸟喝茶片段的,还有发挥想象力写小鸟做的梦的„„

布置学生练笔,于老师在学生中间巡视,或是低声指导有困难的学生,或是俯下身和学生风趣幽默地小声交流几句,间或,还集体指导一两句,整整20分钟!会场里一片寂静,仿佛可以听见学生笔尖在纸上的沙沙声。

20分钟过后,于老师请同学到台前来交流自己的习作。如:交流冯骥才照顾珍珠鸟的部分。

师:题目就是“冯骥才”,写在当中。第一句夸一夸冯骥才,然后写一写冯骥才怎么照顾你的。把课文打开,来看一看第一段冯骥才怎么写你们的?

生默读第一段。

师:你看。冯骥才高兴,开头用“真好!”如果你来写冯骥才,第一句话怎么写?

生:真好,主人照顾我这么周到。

师:嗯,好极了。你看冯骥才,到底是作家。他心中一高兴,写出来的文字就是诗。“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这句话是押韵的。刚才她写的“真好,主人照顾我这么周到。”也是押韵的,这句话写完了,下面再举一个例子,他是怎么照顾你的„„

„„

学生精彩的习作,不断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每当学生读完,于老师都用征求意见的口吻问学生愿不愿意和自己合影,学生当然受宠若惊,兴高采烈地和于老师合影,这时的于老师老顽童似的用右手做出Y的姿势。学生就像跟自己的爷爷在规定情境中做一个游戏,多么和谐的一幕,台下爆发一阵阵哄堂大笑,课堂气氛妙不可言。

最后,于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他写的两篇下水作文。让学生读重点的部分,最后要求同学们课后修改自己的作文,并对语文学习提了三点要求:一是写好字,二是读好书,三是作好文。

篇7:听于永正老师讲朗读

于老师大病初愈,我们一行弟子前往老人家中看望。于老师三句不离本行,谈着谈着又谈到语文教学。谈到朗读教学,于老师更是特别兴奋。

于老师说:“教语文,首先要教好朗读:教好了朗读,也就抓住了语文。”他又说:“讲解是死的,朗读是活的。讲解使人知道,朗读使人感受。朗读是学好语文最重要的途径。老师们一定要把朗读作为教好语文的首选之法!”

于老师告诉我们,朗读有四大技巧,把握了这四大技巧,也就把握住了朗读。

1、停顿

题目读过了,要停顿;句号要停顿,逗号也要停顿;段与段之间要停得时间稍微长一些;特殊情况下,没有标点也要停顿。为什么停顿呢?一是时间、空间的变化。让听者知道到了什么时候,到了什么地方。二是思考、想象的需要。阅读要把文字还原为形象,必须有思考、想象的介入。没有停顿,便没有思考;没有停顿,便没有想象。三是为了变换语气的需要。停顿是能显示语气变化的。艺术求变,不变不是艺术。

2、重音

谓语要读出重音,读出动感。定语、状语也要读出重音,加以强调。文本中,作者要强调什么,就要读出重音。重音,是朗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柱。

3、语气

朗读中,语气是最难的。朗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多数情况下,不太好表达。只可意会,难以言传。

朗读要自然。何为自然?叶圣陶先生说,朗读就像说话那样。读书像生活中的说话那样,才叫自然。把课文自然地朗读出来了,才算把课文读好了。

怎样才能读好对话呢?这是最难的。读谁的话必须像谁自己说出来一样。我们在朗读之前,要好好琢磨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把握人物的心理、境界、情感等。戏剧界有这样一句话,不像不是戏,全像也不是戏,似像似不像,才是好的戏。

4、节奏

朗读一篇文章,要有节奏----快慢、轻重、虚实等。朗读时,要从整体上综合把握一篇文章的节奏。

拿到一篇文章,要先读几遍,内容、情感把握得差不多了,再看全文的节奏。何处快,何处慢;何处停,何处连;何处实,何处虚;何处重,何处轻,要通篇考虑。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于老师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好的文章要能背诵下来,背下来了朗读的技巧才能自如地运用,才会把课文朗读得更好。课堂上我给学生朗读课文,许多段落、篇目我都是背诵的,学生看我声情并茂地背诵课文,他们便有了兴趣,来了劲头,并且感受了课文,朗读的效果也好了许多。”

篇8:听于永正老师教学有感

“看老师读课文!”

在检查学生朗读之后, 于老师对全班同学说:“刚才我从你们的朗读中学到了两点, 现在听老师读, 你能向老师学到几点?”于是, 于老师朗读的时候, 我发现学生听得特别认真。有了明确的学习要求, 学生自然就知道往什么地方努力了;没有明确的要求, 学生往往就会走神。本以为老师的示范朗读已经足够了, 可是于老师又对学生说:“下面请你们看老师读课文!放下课本, 看老师的表情。”于是, 学生专注地看着于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了一遍课文。听老师读, 看老师读, 一字之差, 却有天壤之别。看老师的表情, 那是老师在示范表情朗读, 不但要有感情, 而且要有表情。这种表情的变化反应了老师对文本思想内容的深度理解与形象表现, 是教师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学生看老师读的过程, 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感染过程, 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影响。于永正老师说得好:“教育的第一个名字叫‘影响’。”敢于在学生面前示范, 善于在学生面前艺术化地表现, 展现语文学习一种独特的美的享受状态, 无疑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和教学。就朗读教学来说, 我们几乎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朗读学的专业知识, 尚不清楚朗读教学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方法、技能、技巧, 更多的是凭着自己的朗读经验和语感来组织学生练习朗读。在这样的情形下, 与其给学生讲诸如“这里读重点, 那里读轻点;这句读快点, 那句读慢点”这样一些正确的废话, 还不如给学生一个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 让学生在欣赏中感性地把握朗读的一些要诀, 从而模仿教师的样子去摸索、去尝试、去领悟。而我们语文教师, 又有几个人能像于老师那样示范?又有几个人不但能示范, 而且能给学生深入浅出地传授这样示范朗读的原理与方法呢?

“你最欣赏哪一点?”

整整两节语文课, 我听到于老师对学生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你最欣赏他哪一点”。一个学生读完后问其他学生:“你最欣赏我哪一点?”老师示范朗读、示范写作后问:“你们最欣赏我的哪一点?”看了一位学生的片段作文后问:“你最欣赏自己哪一点?”……而更多的时候, 学生都茫然地看着于老师, 显得不知所措, 不知道该怎么欣赏, 欣赏什么。于老师多次对学生说:“会欣赏别人的人才会有进步!”让学生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发现他人身上的优点, 并努力学习, 是于老师的又一个教育秘诀。教学, 不是告诉, 而是教会学生发现, 尤其是要教会学生发现他人身上值得学习的东西。这是比学科知识更加珍贵的东西, 对学生的一生都有用, 这就是学习的意识!“你最欣赏哪一点?”这个欣赏的过程或许花时长, 耗力多, 不如教师直接总结、指点那般简练、明确, 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语文知识才是最真切的。听来的、看来的容易忘记, 自己经历的才最真切, 也最珍贵!

“画了五角星的请站起来!”

课上, 于老师让学生以高尔基的儿子马克西姆·佩什科夫的名义给高尔基写一封回信, 在简单交代了回信的内容和要求之后, 就让学生动笔写回信。这时候, 学生在写信, 而坐在后面的听课教师就坐不住了, 纷纷交头接耳起来, 似乎这个时候是不用再看的, 只等着学生写后的交流和老师的评点了。果然, 写了大约20分钟, 于老师就让学生停笔, 并请那些画了五角星的学生站到讲台前, 逐个朗读, 于老师逐个点评。其中最后一位男同学写得很特别, 开头这样称呼“亲爱的父亲”, 下面的正文一连用了4个排比句, 写得很有文采, 让人刮目相看。听课教师都佩服于老师怎么会发现班级里还有这样一位特别的孩子。其实, 就在我们自顾自说话的时候, 我发现于老师可忙了, 低着头、弯着腰, 一排一排地看学生写作, 不时在对一个学生耳语几句, 疼爱地拍拍孩子的头, 或者用笔直接帮着孩子做些修改。短短的20分钟, 于老师一刻也没闲着, 全班47名学生, 他几乎都看了一遍。在我们偷闲的片刻, 于老师早已对全班学生的写作状况了然于心, 哪个学生写得好, 哪个学生写得不理想, 他都悄悄地作了记号。画五角星的, 就是有代表性的作文, 作为课堂讲评的范例。这样的教学, 胸有成竹, 对症下药, 岂能不精彩?怎能不高效?而我们在学生写作、练习的时候, 往往就自个儿“偷着乐”了, 很少到学生中间去细心地看一看、悉心地点一点、耐心地帮一帮, 自然就很难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与学习状态。课要上到学生的心里去, 就必须充分地了解学生, 知道他们需要什么, 为难什么。只有像于老师那样, 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课堂, 才会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 才会寻找到教育的成功秘诀!

篇9:听于永正老师讲课心得体会

青州市王府街道赵河小学

张在恩

真好!6月18日,全国著名的特级语文教师于永正应邀来青州旗城学校,为我们全市的小学语文教师上了一堂精彩的语文课。给我们在场的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深的是于老师讲课求真、务实,不用课件,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朴实无华,授课生动有趣。他70多岁还依然幽默风趣,课堂气氛也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活跃。当于老师讲到“蔓”时,纠正了读音,讲解了字义。他亲切地询问学生们知道什么是植物的“蔓”吗?同学们也大胆回答,这是让我值得学习的,在我的课堂上就缺乏这种气氛。于老师教学注重朗读教学,范读领读,指名读,对学生表扬鼓励。指导学生默读理解句子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情感······

课后于老师给我们做了报告。他一再强调,学语文要让学生“读好书,写好字,作好文。”讲他的两节课中,这几个字都体现出来。尤其是强调读好书,记住并应用。听了于老师的范读课文,真正感受到冯骥才先生爱鸟之情,听课学生老师都对文章的情感不觉油然而生。再反思我们的读,和于老师比起来,只能算是把课文读通顺了。还有就是我们的学生根本就不会读课文,没有感情,看来今后在课堂上要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优美的句段,提高学生理解写作能力。

还有他的多才多艺让我钦佩,于先生的京剧唱的是一流,让在场的老师听得如痴如醉,他的精神不仅让我感动,并且让我明白了人生要活的有意义还要有 精彩。

篇10:听于永正老师的三点感触

记得刚刚出道之时,眼里就一直有“于永正”这三个字。只不过那时这三个字是一个神秘的符号,存在于各大报刊杂志之中,存在于同行间的口耳相传之中,存在于大家的意念之中——于永正,中国语文教坛上的传奇人物。《惊弓之鸟》《梅兰芳学艺》《荷花》《翠鸟》《再见了亲人》《月光曲》……每到一处,每上一课,先生都留下阵阵惊叹:语文课,居然能够

上到这个境界。

2002年,这是我第一眼见着先生,感觉是那样的亲切,温厚,和蔼,没有一丝凌人盛气。看到先生的次数也多了。这才越发觉得先生的神气并非是我的盲目崇拜,气之源在于先生的“精、气、神”三元气皆足,自然能意气风发,英姿飒爽。先生的温文尔雅之相也皆由心生,是他那颗纯粹,童真,坚守正道的赤子之心的外化表现。无怪先生一直教导我说“教语文要先学做人,要傲气藏于胸,和气浮于面,志气行于事,义气施于人”。他多次提醒我要善待儿童,要用微笑作为自己永恒的名片,要努力把自己教成一个孩子……在当下急功近利,过分个人标榜自我强调超越对手的大环境下,能保持这样一份的宁静纯洁是何等难能可贵;在语文教育界风起云涌,门派林立的态势下,能一如既往地保持本色,坚持简简单单教语文,实实在在抓训练,真真正正为儿童的教学理念是何等的值得崇敬。

倾听于老师的“精彩”,心中每每都是充满敬意——永远不变的素朴又不乏婉转、简单又耐人

寻味的课堂。

听于永正老师的三点感触

第一点、朗读有四大技巧:

1、停顿。题目读完要停顿,并且与正文朗读也不同。课题要庄重,文本要有情感。如果语气没有变化,听者就会疑为题目是一句话。读书就像说话一样。句号要停顿。读出停顿,才会读完整一句话。段与段之间更要停。文本中有情感的转换、变换也要有停顿,2、重音。哪些是最想告诉大家的要重音,语法重音。充当谓语的应当重读。这样读书才有语感。定语和状语自然也要重读。

3、语气。自然就是好。读书象说话一样,不要刻意的带着朗读腔。最难读的是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读谁像谁。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4、节奏。哪地方快,哪地方慢,哪地方欢快,哪地方凝重。第二点、课堂妙语

1、你说得真漂亮!

2、大家不必急于回答,再读一遍课文,体会体会。

3、要相信自己,要有信心。

4、说得真好!大家看,她笑了,这是胜利的微笑!

5、妙不可言,是不是?

6、里面更多的是作者的情,这就是我们祖国语言的魅力!大家细细读读这一节,由你们自己去体会体会。

7、同学们读得很美,很有味,这就行了。

8、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不就明白了吗?

9、读书不要慌忙,静下心来读慢一点,一边读一边思考。已经看出来的同学,可以把你的看法写下来。写完了,要读一读,看看顺不顺嘴。

10、同学们我们就要这样读书,要和生活联系起来,和自己的经验、经历联系起来,这样就会理解得比较透彻。——第二节写得很美,大家读读,要读出感情来。

11、找一个最不喜欢作文的同学阅读;找一个习作水平最高的同学。第三点、示范就是最好的指导

每一篇课文的教学教师需先做到读通读顺,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再把自己的感悟通过读展现给学生,这样的朗读指导才是底气十足,才引人入胜,才更有效果。

特别是在评课时,示范的那几段效果非常好,教师阵阵的掌声就是最好的证明。物以类聚,写字指导也是同理。教师每一次认真工整的批语,教师每一次规范工整的板书,对学生都是一次引领。或许,你没有一幅圆润的、富有磁性的嗓音,但你可以用你的真情投入去打动学生;或许你不能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但你可以用你的认真严谨去感染学生。

篇11:听于永正老师教学有感

听课记录:(2课时)

一、导入

1、师语:告诉大家,今天我们要学一篇什么课文?

生:给予树

2、师板书,逐字进行写法指导,生齐读课题

3、正音,再读课题

二、生字学习

1、检查预习情况,出示带生字的词语,生自由练读

课件出示:宽裕 分享 担心 卡片 沉默不语 立即 援助 体贴

仁爱 如愿以偿 圣诞节 棒棒糖

2、指名读(师评价方式多样,贴切、平淡而有效)

3、齐读词语

4、师板书:如愿以偿

5、生读,找出文中含这个词的句子,读一读,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

6、师直接讲课文大致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如愿以偿”

7、书写指导:予、即、盼、仁

(1) 生观察,师作详细指导,每个字的注意点提醒到位,生书空练习

(2) 师范写

(3) 生练写,写到自己满意再停笔

三、朗读课文

1、第一自然段

(1) 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师表扬学生注意标点符号的表现,齐读问句。

(2) 师引导发现课文前两句和后两句中,主人公的不同心情。

(3) 师范读,生观察师的表情

(4) 生自由练读,师语:看了老师的朗读,小朋友肯定有启发

(5) 再次指名读,强调生读得好的.地方,相机板书“一百”、“五”

2、第二自然段

(1) 指名读,师直接评价,在肯定之后,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 师范读

(3) 生自由练习,强调读这段就和说话那样自然

(4) 再请那位学生读,考验他的模仿能力和听课效率,让大家体会他的进步

3、第三自然段

(1) 指名读,发现优点时,不惜打断他,以插话的方式及时肯定

(2) 师范读

(3) 生自由练读,师语:象老师这样读,超过我,好吗?

(4) 展示读,师语:展示你的进步,展示你的体会

4、第四自然段

(1) 指名读,直接说这一段非常难

(2) 引导发现金吉娅说话时要抓住的两个关键词“低”和“难过”

(3) 帮助理解:金吉娅为什么难过?为什么说话声音低?

(4) 生练金吉娅说的话

(5) 师范读,连读4、5自然段,要求:仔细听,除了听出她难过之外,还听出了什么?

(6) 交流:害怕、担心、善良……

(7) 生自由练习,师语:象老师这样去练,不仅要读出金吉娅外表的难过,还要读出她是个善良的、富有同情心的小女孩,那就更了不起了!

(8) 请同学推荐读金吉娅说的话,听的同学观察他的表情,开展同学间赛读

5、第五自然段

师语:还记得老师刚才是怎么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吗?你们一齐读一读!

6、再读词语“如愿以偿”引出问题:那个贫穷的小女孩,她的什么愿望实现了?她因为得到了什么而满足?她的愿望是谁帮她实现的?

7、师引导,交流:“一个贫穷的小女孩……当金吉娅知道后……如愿以偿了!”

(休息5分钟)

一、巩固生字

观察字型――默写生字――自己检查――交流学习

篇12:有感于于永正老师背诵课文

猛然间想起前些日子听过的一节家常课。那位年轻的教师在教学中设置了学生背诵的环节。等到学生一起背诵的时候, 只看见那位教师将头埋得低低的, 一头秀发遮住了她的大半张脸, 眼睛贴着纸面, 忙着鉴别正误, 基本上没有闲暇顾及班里学生是不是真的在背诵。有滥竽充数的, 有心不在焉的, 有东张西望的, 有龇牙咧嘴的……竟然在老师的人影下夸张地表现着。老师来不及看, 眼里只死死盯住课文。那情景, 那场面, 真有些尴尬。

2011年版新《课标》里明确指出: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160篇 (段) 。并在每个学段都清楚地指出了背诵的篇目与数量。在日常教学安排的学生背诵环节, 我们很多教师只是成为一个聆听者。学生若背不出来, 我们只会横加指责, 只会埋怨学生如何地不用心, 如何地不听话, 如何地不上进。或许从来也没有问过——自己会背吗?在日常教学中, 我们看到一个普遍现象:要求学生积累的, 自己却不去积累;要求学生背诵的, 自己却不会背诵。自己的素养不到位又不努力提高, 功力欠火候还要固步自封, 这是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的事情。我以为, 在背诵的问题上, 要求学生做到的, 老师一定要做到, 而且要比学生做得更好。如果需要学生背诵的课文我们都能背诵如流, 那么, 当学生背诵的时候, 我们就能自如地查看学生的神情, 及时纠正学生背诵的错误, 也不至于出现顾此失彼、掌控不力的局面了。

靳家彦先生这样回忆他的老师:“他 (他的恩师王企贤) 要求我, 老师讲哪篇课文自己必须先背下来, 备课就包括‘背’课。到现在, 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课本的所有课文我都能背下来, 包括篇幅较长的契诃夫的《凡卡》、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学生背错了一个字, 我都能听出来。”从王企贤那里, 靳家彦懂得了“当一个语文教师第一位的是学养, 第二位才是技术技巧”。

也许, 我们做不到像靳家彦先生那样, 能将一至六年级教材的所有课文都背下来。但我们完全能够做到要求学生背诵的, 自己也能背诵, 要求学生积累的, 自己也能积累。如能将课文烂熟于心, 教师就像是拥有“千言万语”的将军, 在课堂上就能运转自如, 自信满满, 更多的时间会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情绪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且不说, 背诵能提升教师的语感, 提升语文的素养, 提升自己的涵养了。

篇13:听于漪老师报告有感

在会议室里,观看了于漪老师的电视录像,聆听了关于于漪老师的报告,会后又去读了一些关于于漪老师的学习资料,如沐春风,沁入心脾。她渊博的知识,深邃的思想,精湛的艺术无不使我为之折服。原来还可以这样做教师,教师还能达到这样的高度和境界,普通教师通过努力照样成为教育家„„。“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于漪老师用这句话鞭策自己,她说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高尚。

汉代韩婴在《韩诗外传》中说:“什么人才能够做人师呢?做人的老师,他必须具备这样的条件,就是‘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用现在的话就是德才兼备,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于漪老师认为做人师不是做教书匠,对孩子不仅是言教,重要的是身教!身教重于言传。因为我们的教育力量,只能从教师活的人格当中来,这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力量!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要能够清醒的自我认识,首先要虚怀若谷。

一个人只有虚心才能容纳百川,人一辈子要不断认识自己。做人也好,做老师也好,我们的手中要有两把尺子,一把尺子来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来量自己的短处。说到底,我们可以向书本学习,可以向同行学习,可以向专家学习,还可以向学生学习。理论上模糊,事业上一定马虎,工作中九惠事倍功半。所以要广泛地阅读教育理论专著、学习名家的教育理论等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用它们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丰富的理论基础,那我们在工作中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在实践中反思自己的不足。

“追求人格的完美,于漪老师心中两把尺:一把尺去量别人的长处,另一把尺去量自己的短处。”用一把尺子不断量自己的不足。像于漪老师每次课前都认真备课,专研教学,研究学生,把上课的每句话背出来,然后再口语化。即使这样,在每次上完课后,她总是觉得这里不行,那里不行,充满了缺陷和不足。于漪老师就写下教后感,记下学生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课后再继续深入研究和专研。正如老师所说的“我教了一辈子,一辈子在反思”,作为教师就要严谨治学。

三、立足本质,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

优秀教师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对于任何学生就是一个“爱”字。以无限的真情去关爱,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不厌其烦的耐心指导,当学生做错了事的时候,指导分析让学生知道做错事的原因。用温馨的语言教育学生,用母亲般的爱感化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犹如父母,甚至胜于父母。感受到能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对待别人的孩子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都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当我们希望别人怎么教自己的孩子时,就一定得怎么教别人的孩子。当家长把孩子送到我们手上的时候,他们对我们寄予很大的希望,所以,我得要把他们都看成是自己的孩子,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真诚的爱他们,用积极的情感去感染他们,扣击他们的心扉,激起他们感情的波澜,这是一种责任。我们要像慈母一样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比如:孩子身体不适时,我们应该嘘寒问暖;孩子有缺点或不足时,不歧视,不挖苦,不嘲笑,应该有颗包容之心,要想到:他们是孩子,拥有犯错误的权利;当孩子的优点或进步时,要及时表扬,加以肯定和鼓励,„„总而言之,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和关心让孩子真正能健康快乐地成长,那才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四、对工作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

我们应当学习于漪老师以学生为动力,以育人为首的精神。老师必须具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不仅要规范学生的行为,更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每一个学生都要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时时处处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解决。从自己身边的小事

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努力做到。时时以“爱心、耐心、细心”,去关心每一位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是我们的责任,教育学生子是我们的神圣事业。对学生我们既要爱又要严,时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是作为一名老师必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五、教师必须做到尊重、理解、信任、鼓励学生。

通过学习于教师的事迹,我进一步体会到,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是我们老师必备的道德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友好的对待他们,理解和信任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多和他们交流,多鼓励和表扬他们,要尊重他们,宽容他们的过失,当学生有不足时,多给予激励和赞美,对学生精心呵护,尊重学生人格,善待、宽容、理解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觉到在学校里比在家里的还要幸福的多,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开心和幸福。

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都说人是要活到老学到老的。时代在进步,孩子在成长,对老师的要求也就有所提高,所以,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大胆创新,积极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让自己的脚步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在工作中,教师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必须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学习于漪老师的事迹使我更加认识到,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是我对一名优秀教师的理解,做像于老师那样的合格的人民教师,是我考虑问题的特定视角和对自己的基本定位。教师岗位——特定的育人理念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教书是育人的载体,育人是教书的目的。

上一篇:影像学个人实习总结下一篇:教育实习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