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突破小学英语课堂中的重难点教学

2024-05-02

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突破小学英语课堂中的重难点教学(精选9篇)

篇1: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突破小学英语课堂中的重难点教学

运用信息技术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

时间:2014.11.27 铁河中心小学----胡由辉

21世纪是开放的、信息的时代,信息已成为重要的资源,信息技术已渗透、影响各行各业。在教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已非常普遍了,这是教育现代化的体现,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应抓住信息技术和教育发展的机遇,努力研究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充分发挥其优势,开创教育教学的新天地。思想政治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功能,推动教改的深入发展。教学目标中的重难点的处理不仅关系一节课的成败,而且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否先进。如何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要求和对象,会有不同的方法,其中有效的一种方法是运用信息技术加以解决,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以突破重难点。

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融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也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容易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我们的教学应把知识融入情境,融入生活、回归生活。《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新课程提倡的是“将新课程的价值引导意图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和自主选择”。也只有如此,才可真正体现学习是学生的学习,学习是内在的而非外界强制的。当前仍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育形式下,要想达此目的,就需借助信息技术只管生动的信息展示方式,创设条件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参与学习。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场景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确实,让学生置身于有生活情趣的情境中,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得到情感的升华。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一般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教师如果照本宣科,仍然按照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讲课,学生只会觉得枯燥无聊,昏昏欲睡,课堂缺乏活力,尤其是对于重难点的解决十分不利。因此,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课堂活力,有利于重难点问题的突破。例如《经济生活》在讲:“学会合理消费”时,用多媒体展示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身边发生的故事为线索,贯穿重难点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把这一课的重点“合理消费与健康的消费心理”讲的清晰、透彻。情景一:开学初,小明看到同学穿新鞋,要妈妈买名牌运动鞋。

情境二:小明的爸爸是机关工作人员,妈妈开小店,准备贷款买一处商品房。

情景三:小明妈妈的小店打算买一冰柜,如果买无氟的有氟贵400多元,家人拿不定主意,假如你是小明,如何建议爸妈?

这三个情境都配以动画和人物对话,而且源于生活,同学们学习积极性很高,在轻松的情境中理解了应该客服四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做到合理消费,顺利突破重点。

二、运用信息技术,以情感突破重点。

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它实质是关注人,是三维目标中根本。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关注学科、关注过程方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科教学体系,也是教学中一对重要的关系。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结合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深入钻研教材,探幽索隐,借助信息技术创设好情感气氛,洞察社会现实深化道德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思想政治课居于重要地位,而且很多重难点问题正是要解决情感、态度、价值观问题。学问明智,意在导行,在政治课中知识目标和情感问题,依次作为突破重难点的切口,而信息技术正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益帮助。

例如在《经济生活》中“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一重点内容,如果单纯给学生讲解理论,将依法纳税有多重要就显得的苍白无力。运用信息技术,先举出两则违反税法受到法律制裁的资料,然后播放法院案件审理违反税法的案例的录像片段,再举出一些明显偷税、漏税受到法律制裁的资料,使学生结合材料和录像清楚的认识到“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任何违反税法的行为都是要受到法律制裁。接着积极引导学生思考:作为我们中学生还没有参加工作,但是我们可以多做宣传,对于违反税法的行为进行举报。通过学生的讨论,结合前面的教学,使他们深深体会到了作为公民,应该自觉维护国家的税收制度。从而帮助他们树立“纳税人“意识,约束自己的思想行为。《政治生活》中讲到“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时,播放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谈香港问题的视频资料,邓小平说到:“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谈论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坚定信念。奥运火炬传递过程中残疾女孩金晶奋力保护火炬的视频自恋是同学们为之感动。这样的教学效果,不是教师单靠讲述时间就可以达到,而是信息技术的魅力使然。因此运用信息技术营造情感氛围,寓情于理、情理交融,能产生强烈的感情效应,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三、运用于信息技术,以时政突破重难点。

任何知识只有运用才有价值,思想政治课程只有结合时代,放眼全球、关注时事、联系生活,才能有生命力,才能发挥其价值,这也是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政治课的教学不能是枯燥的说教,不能只限于书本知识,更要突出它的时政特点,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做到学以致用。这也决定了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信息量要丰富紧扣时代脉搏。在教学中以鲜活的时政资料突破重难点不为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例如《经济生活》中“加强宏观调控”这个问题,看是去理论性特强,学生很难理解把握它的定义和必要性,而教材中的资料毕竟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说服力不够强。通过选取三峡工程、京津城际铁路的画面,以及国家发行特别国债支援西部大开发的一些资料,通过国家为解决金融危机投入资金救市的资料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引导学生对这些资料、图像分析、理解、讨论,学生更好的体会了宏观调控的巨大作用。

再如《政治生活》中“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时,正值金融危机20国峰会召开,以时政新闻为资料,让学生探究峰会召开的背景、原因,进而思考国家间合作与冲突的决定性因素,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思,心理学有关记忆的理论研究表明,主体加工信息时受信息特点和主体经验及需求等因素有关,教学信息新颖有趣必然容易形成独立而清晰的记忆痕迹。运用时政资料突破重难点正是这一理论的体现。

四、运用信息技术,以练习法突破重难点

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能力的增强,关键在一个“用”字。在运用中领悟,在运用中发展,这是学好思想政治课的关键。我们应当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训练途径,从学生“学”的实际出发,抓住训练点,恰当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课堂容量,加快教学节奏,精讲精练,把宝贵时间还给学生,多做多练,达到学以致用。尤其是对于一个学期下来经常是紧赶慢追课时,联系的时间非常少。而运用信息技术就可以弥补课时少的缺憾,增大课程容量。写板书、抄题米的时间节省出来就可以多做习题。而且有些典型的题目直接以幻灯片显示。也没必要全班复印,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这样一来,几乎每节课都可以找到代表性强的题目大家一起做,选择题的思路更清晰了,材料分析得更透彻了,同学们在练习中还掌握了很多做题技巧,可谓收获颇丰。

五、运用信息技术,以活动方式突破重难点。

学习不仅是是一种个体获得的知识与发展能力的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交往过程。所谓交往,就是共在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了解,这是人基本的存在方式。人正是在交往中生活着,并通过交往学习着生存所需的知识、技能、经验等,形成积极地人生观和主动的生活方式、发展人之为人的一切方面,获得人的本质。

每一单元都设置活动课,实质是单元的总结、提升,也恰恰是重难点的知识的再现、归纳、运用。利用信息技术将单元知识构建网络体系,以立体、直观、感性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一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活动,共同体验。单元活动设置的问题可以将学生的准备呈现,也可将教师准备的相关材料呈现交给学生完成,这一过程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多种交往,交往的内容不再仅仅是知识,它已包含了知识的运用的技能培养、合作的能力,尤其是在此基础上的情感体验和自我的态度,从而实现重难点的突破。

篇2: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突破小学英语课堂中的重难点教学

在信息技术日益渗透于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深切地发现信息网络具有强大的资源和功能。良好的学习情景、丰富的学习资源、便捷的自学软件、互动的教学平台等,网络环境为优化小学语文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拓宽教师的视野,增长教师的专业知识,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同时,在语文课堂上,信息技术的应用,给语文课堂注入了新鲜的力量,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并且有效的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一、多媒体的运用,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一个优化的、充满情感和理智的教学情境,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根本保证。语文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有所发展,我觉得最重要是要利用文本培养信息的查找、筛选、归纳、概括等能力,使之对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高了文本、声音、视频和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内容,整洁美观、布局合理的界面设计、生动形象、清晰美观的图片显示,清晰悦耳的音频刺激等元素,非常有利于创设一种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以景触情、以情触趣、以趣触思。情景教学在网络的支持下大有用武之地。

比如我在教学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赤壁之战》教学中,开课导入时播放影片《三国演义》主题歌,把学生带入古典名著之中,引入情境,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在介绍背景时,我运用了动画“曹军进军孙刘联军线路图”及“曹操仓皇败走华容道线路图”。特色的视觉,加上故事背景的介绍,使学生直观地对“赤壁之战”有所了解,进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增强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语文教学中,利用网络创设情景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求知欲。有利于教学中的重、难点的教学。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增添了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

每一堂课都有学习的重难点。多媒体能够提供直观的、生动的、色彩的、动态的、有声的影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突破理解文本上的重难点。比如我在教学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琥珀》一文中的课件,集文本、声音、图象、动画于一体。教学时用课件演示几幅不同角度的琥珀图片,以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以fiash小动画演示琥珀的形成过程,营造生动的动画效果,再现远古时代那动人的一刻,使学生直观地了解琥珀的形成,拉近了知识与学生间的距离,进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关键性的知识点,从而达到理解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在课件的使用中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从“要我学”成为“我要学”,能使学生自主阅读、主动发展。

三、巧用多媒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我想在语文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和描写的自然景物的美、人物的心灵美等之外,还应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艺术美。在语文教学中,许多课文的内容都表现出了高层次的艺术美,如《月光曲》《清明上河图》。在《月光曲》中,作者把乐曲舒缓到高昂的变化与大海的平静到浪涌的变化结合起来描写,创造出了一种优美的艺术境界,表现出了《月光曲》的节奏美、音韵美、和谐美。教学这样的文章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学生并不一定熟悉这个曲子,而且他们的想象有限。这时,电教媒体就发挥了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巨大作用,随着乐曲的节奏播放与之同步的网络下载的画面,这样,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感受到了《月光曲》这一世界名曲,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进而陶醉于这优美的乐曲之中。而且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多方面的艺术修养,培养了欣赏美的能力。更能够使学生在不自觉的学习中领悟到文章的内涵,从而轻易地突破重难点知识。

篇3: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突破小学英语课堂中的重难点教学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资料进行优化整合,备好每一节课

备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和基础。在认真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借鉴网上的优秀资源,加入精美的插图、声情并茂的课文朗读以及富有动感的视频,加以优化完善,整合成一篇优秀的教案和课件,从而既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又让课堂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笔者在备三年级上册《狮子和鹿》一课时,就参考利用了网上的多篇教案,备出了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设计。开场导入用精美的图片, 学文时展示表格对比,感情朗读时配以适合的背景音乐,在学生基本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借助课件,让学生体会到文章所蕴含的道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网上备课,利于帮助我们提高备课的水准,在参考多篇教学设计时,还能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感知文本内涵,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二、有效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情境的带动下,对新课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为更好更快地进入新课、学习新知奠定基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图片、视频或音乐等 来调动学生 学习的积 极性,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两只鸟蛋》一课时,笔者借助多媒体展示了很多鸟儿的美丽图片,再配以清脆的鸟鸣声,让学生边欣赏鸟儿们的美丽边感受鸟鸣的欢快。一时间,学生的思绪都被吸引住,在感叹鸟儿可爱又美丽的同时,对今天的所要上的新课也充满了期待。接下来笔者通过一张画有两只鸟蛋的图片,再配以惊险有趣的故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心在不知不觉中跟随这两只鸟蛋开始了冒险,感受到了真实的体验,从而让学生自己说出爱鸟护鸟的感言,这样对于文章的重难点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这比单纯地由教师呼吁“爱鸟护鸟”,大喊口号要好得多。

三、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

语文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课堂,也应该是激发情感,培养高尚情操的课堂。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利用比较有代表性的文本,再有效地恰当地运用教育信息技术,能使语文的课堂教学更添激情,给学生带来深层的感染力。

例如,在学习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现如今孩子们对雷锋已经越来越陌生,只知道单纯地喊口号:“向雷锋同志学习”,“学雷锋,做好事”,而内心可能并没有什么认同感。因而在教学这课时,笔者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简介了雷锋做好事的几个片段,以及几句雷锋经典语录:“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在观看完雷锋小故事后,再细细体味这些句子的含义,学生们心中都涌起了一股热流,真正体会到了雷锋精神,并自觉将它实践到日常学习生活中。而这种得到内心肯定的自发性行为肯定比学校、社会所约束的要来得长久、真诚。

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拓学生视野,激起学生说写欲望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生活阅历还很浅,知识面还很狭窄,生活经验少,这往往造成他们在写作文时无话可说。而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他们所看到的世界更小,视野更狭窄,所能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少,因而更需要现代信息技术在他们面前打开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门,将人、事、物等通过熟悉的图画、文字、声音直观形象地展示在他们面前,充分地调动、积极地刺激他们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来参与活动,从而为他们提供了鲜活的素材,激发起学生的说写欲望,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如笔者在上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时,就充分运用了多媒体信息技术,以网上丰富的资源来打开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第二单元写作的主题是“保护环境”。由于农村的环境相对于城市来说,要好得多,污染情况也不是很严重,所以学生对大气的污染、水源的污染、森林的砍伐、野生动植物的捕杀等理解得不是很清楚,搜集的资料也较少,不能很好感受到“保护环境”的主旨。而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就可以将真实案例摆在学生面前,通过前后对比图片来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从而充分体会到环境被污染和破坏的严重性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也可以通过一些漫画图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通过对图中一两个精辟词句或动作的分析来想象事情的前因后果,最终突出主旨———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并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学难点内容常常需要教师花费很大的力气去讲解,但教学效果却事倍功半。如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知能力,还可以突破教学中的难点,优化教学过程,使教师所讲授的内容由深入浅地帮助学生对难点知识进行理解、记忆,从而取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两只鸟蛋》一课时,如何让学生理解“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是本课的一个难点,而只有理解了这句话,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要保护鸟蛋,保护小鸟,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有爱鸟的意识和情感。如果以传统的教学手段,单凭老师的口头语言和黑板书面语言,学生是很难真正理解的。因此,我们可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解决教学中所遇到的难点。在上课之前,笔者利用网络找到小鸟从在鸟蛋中到孵化出来一只小雏鸟再到慢慢长满绒毛直至最后长成一只可爱的小鸟的一系列图片,然后稍加制作,呈现出鸟蛋孵化出小鸟并慢慢长大直至最后变成可爱小鸟的变化过程。上课时,学生通过观看图片,自然而然明白了两只鸟蛋和两只小鸟的关系,对鸟蛋变成小鸟的过程有了清晰、完整的印象,从而自然懂得了保护鸟蛋就是保护小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把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难点更具体、更清楚、更完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既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又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了教学中的难点知识。

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和平年代,都是处在蜜罐当中,生活幸福安逸,对战争感到很遥远,特别是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更是无法体会,因此在教学一些关于战争或灾难性的文章时,如果单凭老师的口头语言,学生是很难走进课文,感受深刻的,他们根本不能体会到被侵略屈辱和痛苦,无法领悟到革命先烈的精神。因此,在教学此类文章时,教师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难点,引导学生体验这些情感,进行熏陶、感染,让学生对文章所描绘的景物、人物、事件等留下深刻印象并有所感悟。

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当今学生对圆明园知之甚少,无法真切感受圆明园的美以及它的毁灭所带来的不可估量的损失,也就无法激起学生对那些侵略者的憎恨之情以及希望国家强大的迫切之情。而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这一切就迎刃而解了。在教学前,笔者进行了大量素材准备工作。教学时,笔者先播放一些圆明园中各处景观以及奇珍异宝的图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带领学生进入一个辉煌的圆明园,感受它的美,激发学生对圆明园的爱。而在教学圆明园被毁灭时,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圆明园被侵略者野蛮掠夺直至烧毁的录像资料,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入侵者的野蛮罪行,体会强盗们的贪婪、疯狂,产生强烈的心灵触动,这样就自然而然激发出学生对入侵者的强烈恨意,真正了解到“国弱则人欺”的历史原因,从而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篇4: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人脑的延伸。它具有极为丰富的表现力,能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学内容实现大与小、远与近、静与动、快与慢、整与散、虚与实之间的相互转换,生动地再现事物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从而克服了人类感官的局限性。扩大了学生的认知时空,缩短了知识的认识过程。通过向学生展开丰富的、典型的、具体的经验和感性材料,突出观察点,揭示现象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减少思维的困难;丰富学生的联想,减少学生联想的困难;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学生的解题速度和解题正确率。

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较低,因此教师不能只用严谨、科学的推理去讲解数学知识,还必须通过学生自己去感知体会,这是因为他们对有些知识的理解还是比较困难,容易产生思维障碍,需要排除。例如,教学“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时,教师可运用课件演示,利用它的直观性强、可无限分割的优势展现知识的发生、转变过程,突破思维障碍,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又如,在教学“圆面积计算公式“时,学生对于其推导过程,特别是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这个“化圆为方”的道理难以理解。这时可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演示,把一个圆两等分,用红蓝表示两个半圆,再把两个半圆分成8个相等的小扇形,让小扇形一个一个地从圆中“飞出来”,排成两列,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再依次进行16、32等份的方法割补,让学生通过对比,直观地看出等分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移动演示,使学生建立圆半径、圆周长的一半和所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宽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教学将一个复杂的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问题通过分割、拼合展现出来,减缓了学生思维、推理的难度,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学生也实现了由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飞跃。(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朝阳小学)

本栏责任编辑 周瑜芽

篇5: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突破小学英语课堂中的重难点教学

随着教育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和高科技教学手段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是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运用信息技术实施学科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滔滔不绝讲到尾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英语学科教学,可以充分地发挥其特有的优势,从而大大提高英语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憧憬喜悦、兴趣、困惑与成功的情感体验。因此,现代信息技术在优化英语教学过程中,作用不可估量,地位举足轻重。下面谈谈我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英语教学的一些做法。

一、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英语词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英语学习最基础的部分是词汇的学习,因此,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关键,以往,我们在教授新词汇的时候,一般采用不同形式一个一个出示所学词汇,然后逐个教授,带读,虽然学生也可以较好的掌握单词,但是我们都忽视了一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在跟着老师借助直观形象,出示哪个词就学哪个词,一直在被动地接受,他们自己的分析、判断和思维,又能得到多大限度的发展呢?而我们在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之后,情况为之改变,多媒体集图形、声音、文字和动画于一体,能使课堂教学更加引人入胜,适合学生口味,给学生以多种感官刺激,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或创设某一情境来辅助词汇教学,帮助学生记忆,例如在教学动物词汇时,教学图片可以通过Flash来进行动画设计。授课时,学生看到的将不再是传统教学中运用的挂图或幻灯片展示的呆板的画面,而是一幅幅活生生、充满动感、童趣的画面,如:甩动鼻子的大象,机灵可爱的猴子,憨态可掬的熊猫——这些栩栩如生的画面,增加了教学的魅力,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同时调动了学生的视、听、说、脑等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记忆、发现和总结,能使学生保持很强的学习兴趣,从而确保学习的成功效率。然后请学生参与进来,给画面中的动物配音,比如:“Hello, I’m monkey ,I’m very clever, Glad to meet you.”在说的同时还可以请学生辅助动作,这样更形象逼真。最后,用多媒体播放提前录制好的一些动物的叫声,让学生用英语猜一猜是哪一种动物,来巩固词汇,大家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回答,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轻松的语境中掌握了知识。再如:sunny、rainy、snowy、windy这些表示天气的单词是不容易用肢体语言表现的,而且现实生活中,四种天气状况也不可能同时出现,给直观教学带来了困难,但如果运用多媒体课件,这些单词就能充分的被表现了。课件中那些天气的图像及声音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时会对他们形成感官的刺激,因此,当课件中出现相应的单词时,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跟着说这些单词,轻而易举地突破重点。通过这两个例子说明,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词汇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加深了学生对词汇的感性认识,使他们在具体的形象、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中领略词汇的涵义和用法,从而较全面、深刻的掌握了知识,巩固了记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信息技术,改进英语听力教学,提高学生听力水平

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增加,对学生进行英语听力的培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然而,我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的听力水平却没有较大的提高。原因有二,第一,媒体单一,从媒体看,局限于单一的录音磁带。尽管录音磁带在中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英语是一种自然语言,在交流时,不仅有声音,还包括说话者的面部表情、手势等体态语,因而单一的录音磁带媒体难以满足语言学习的需要。第二,训练方法简单,大部分的听力训练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听力教学往往分成三个步骤——学生听录音——选择答案——师生核对答案。由于教学手段单调,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且时间久了,学生容易养成听英语时注意力不集中,消极依赖于最后对答案的不良习惯,从而不利于学生听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努力尝试利用信息技术改进英语听力教学,多媒体计算机在播放听力材料时能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形象生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的听力效果,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在播放过程中,所播放内容可以任意前进、后退、反复。学生如果某一句或某一段听不懂,可以迅速而准确的定位内容,并反复播放,这一点是录音机所无法比拟的。总之,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中学英语听力教学是新形势的需要,也是外语听力教学自身规律的要求,利用现代教学媒体改进英语听力教学,既解决了听力材料单一的问题,又改进了听力教学手段简单的不足,让学生在形象生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纯正地道的语言,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听力水平。

三、运用信息技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作为一种世界语言,承担着人类全球性的交流与沟通,所以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使用这种语言的能力,而学生学习英语绝大部分是在课堂上进行的,由于缺乏真正自然的交际情境,一旦进入真正的语言环境中,往往不能尽如人意,由此可见,较为真实的情境,对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使用能力非常重要,而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就要求我们的课堂必须具有向学生提供这样的英语学习环境,使学生获得更多直接使用英语的场所和机会,进行有意义的交际,多媒体计算机能满足学生求知欲,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自然地进入角色,进行英语交际。例如:如教学Where’s the post office ? 这一单元时,如果单凭教师的讲,学生的说,一节课下来绝大部分学生对于问路和指路的表达方式还是晕头转向。因此课前我精心设计了有关问路和指路的课件,使每位学生都身临其境地置身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生的交际热情被激发了,视、听、说结合,语言知识得到了巩固,语言技能也发展了,学生的交际能力也就在这个潜移默化地开口说英语的过程中强化了。

四、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英语阅读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如果不能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提高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传统的阅读课教学中,过分重视语言点的分析,语法知识的传授和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教单词——译课文——讲语法,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是听讲——记忆——练习,在这种方式中语言脱离了语境,成为死板的东西,学生被动接受,被动学习,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动性,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力的发挥,造成学生问题意识弱化,思维迟钝。在这种教育的环境中,学生的兴趣、主动性、参与性、探索性、创造性荡然无存。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必须彻底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创设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来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我们在创新型阅读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阅读的全过程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从而使学生在阅读课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获得了知识,还发展了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这一切。多媒体信息技术能把英语学习环境设计得生动活泼,富有创意,可将抽象枯燥的课文形象化、具体化,提高学生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掌握有关的语法内容,活跃课堂气氛。

如在教JEFC Book 4 Unit 11 Lesson 42 “How the continents are moving”这篇文章时,因为此篇文章是一个有关地理知识的科普文章,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比较枯燥,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课前从网络剪辑库中提取了一副世界地图的图片,设计制作了一个课件,让学生在情景中学单词和理解词义,通过对提供信息的理解,帮助学生尽快掌握课文内容。具体做法如下:当课件中呈现世界地图的画面时,用鼠标点击各大洲,当点击Asia(亚洲)大陆时,幻灯片上同时会出现Asia 这个单词并配上声音,以此类推 Europe(欧洲)、Africa(非洲)、Oceania(大洋洲)、Antarctica(南极洲)、North America(北美洲)、South America(南美洲)也以同样方法处理,这样课件中那些图像及声音形象地呈现学生面前时会对他们形成感官上的刺激,学生会很快学会这些单词,单词处理完之后,点击鼠标让各大洲慢慢移动成两亿年前大陆连在一起的图片,银幕上的图片迅速激活了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我在屏幕上打出了一行字:“Can you find any of today’s continents?”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换意见,指出各大洲的位置,如果意见不一致,教师应给予帮助,接着点击鼠标让幻灯片切换成六千五百万年前大陆的模样,指导学生重新确定各大洲的位置,最后幻灯片慢慢变成如今世界地图的图案,这样,同学们不仅了解了世界各大洲的名称,同时也知道了各大洲在不同时期地理位置的变化,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学生们非常兴奋,此时教师趁机将课文内容以问题形式用幻灯片展示出来,并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快速阅读课文,并找出问题的答案,然后用多媒体重新播放,大陆从两亿年前一直到现在缓慢移动的精彩画面,并配有课文录音,让学生边听边读边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不感到枯燥乏味,信息技术与语篇整体教学的有机结合,将学生带入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多媒体计算机的帮助下,学生自己完成了阅读全过程,更好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运用信息技术,激活写作背景,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

传统的英语写作训练方法比较单调乏味。教师一般是让学生就某一情景写作,或对课文改写,或写英文日记,这些做法都比较死板。而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则可使英语写作变的生动有趣,丰富多彩。

1.利用多媒体课件,激活写作背景。教师可在屏幕上显示一些迷人的画面,关键词语,或者播放一段故事,让学生观其行,闻其声,然后有感而写。并且,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练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词汇用法和句型及语法项目后,逐步的进行写作训练。例如,写My Hometown(我的家乡)一文,教师可以把关于本城市或乡村的一些图片播放,并对可能用到的词汇和语法做一些必要的解释,学生就会很容易的去写。

2.利用网络优势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电子邮件的出现,缩短了交流的时间和距离,教师可指导学生结交笔友,发送电子邮件,让学生在交流中,不知不觉地提高写作水平。

六、运用网络英语资源,有机地输入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网络是学习内容的获取工具,通过网络搜集跨文化意识的学习内容,可以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他们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主动去了解更多的英语文化。内容可以根据教材的需要来安排,每个单元都会有主题,如美国人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文化特色等。教师可围绕着不同的主题,布置相关的任务,如寻找相关的文化常识来了解扩充课堂上的知识等。在教学:“See the world”模块时,有一节课是介绍各国的名称(English、Italy、Britain等),学生就可以在网上搜索这些国家的特色,了解他们的风土人情,最后可以以一个或多个国家为例,选用不同的软件将收集的资料进行编排。有的同学会选用Word来展示,他们做成了简易板报,题目是“各国风情”;有的同学则用他们找到的图片和文字信息利用Powerpoint做成幻灯片,把各国情况展示给大家看;还有的同学选取了自己喜爱的一个国家,找到这个国家的一些特色来进行介绍。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跨文化的意识。

七、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练习,有效巩固所学知识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证明:语言输入的质和量对外语教学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其集成性,即集图像、声音、文字、动画和数值于一体,将结果综合地展示在屏幕上,这一特点有利于增强对学习者感官的刺激。在设计课堂练习时,我用Powerpoint软件把句型和课文段落设计成幻灯片,通过一定的色彩搭配,配以图片或动画效果,把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单词或短语以极其醒目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或者把一单元所有重要词和短语连接成一篇风趣的短文或把课文的复述内容设计成填空题,先让学生填空,然后把正确答案以各种各样的动态效果展示在屏幕上,必要时还配以鼓励性或祝贺性的音响效果,学生不仅在异彩纷呈的课堂练习中记住了知识,而且体验到了人机交互式学习的快感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学习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可谓寓教于乐,学得开心,记得牢固。

八、运用信息技术,增大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老师在一堂课中要在黑板上密密麻麻书写各种单词、重点对话、句式,教学起来相当的繁琐,费力耗时。而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在课前将所需板书、图画、作业等内容制成课件,在教学中展示出来,就节省了课堂板书的时间,能在相同的45分钟内,呈现更多的知识,既清楚又规范,图文并茂,又开阔了学生视野,扩大了课堂信息容量,从而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轻轻松松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在演示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控制演示速度、课堂节奏或添加停顿,可以在任何时刻让某段文字、某个图形出现,可以对屏幕上出现的运动对象随时控制,像电影定格一样使之静止在某一画面上,可以对某些需要强调的运动结果进行特写,这样大大丰富教学手段,拓展了师生交流的渠道,提高了课堂效率。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极大的优化了英语课堂教学,显著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既积累了学生的知识,又培养了其各方面的能力,为学生的创造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篇6: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突破小学英语课堂中的重难点教学

岳阳市通海路中学 刘芳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对英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补充和发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它包含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处理、传递等方面,其中多媒体的应用不但提供了人机互动、互相交流的操作环境,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为交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培养兴趣

英语教学

教育的发展已经跟不上现代信息发展的步伐了,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已成必然趋势。它冲击了我们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带来的教育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随之带来教育方法,教学过程、教育资料等许多变化,自然也会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渠道;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活动之中是推动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经途径之一。课堂是进行教育教学的主阵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需要更多的新鲜元素注入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使之焕发生命的活力,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一. 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现行初中英语教材中每一个单元都设置了一篇很长的阅读文章,如果枯燥的讲解只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可如果将其转化为视听说教学形式,就可以向学生真实而立体地展现所学语言的背景和使用环境,为学生创设一个充分调动脑、眼、耳、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如九年级上册Unit 9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里面的阅读文章 《Sad but beautiful> 我下载一段有关阿炳的介绍视频,并剪辑了他的二胡曲 《二泉映月》,我要学生边看边听,然后利用下面的问题引导他们做采访:

1.What do you think of him? 2.Do you like him? Why or why not? 3.How do you feel like 《二泉映月》? 4.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video? 利用这种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效果在于音像结合具有直观性,使语言与语境相结合,从而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使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掌握最全的信息。

二.信息技术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听力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最基本形式。所以听是学生学会英语的前提。良好的听的习惯对听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主要包括:学生对语言输入材料的兴趣、态度;学生对学习技巧与规律的总结与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毅力、情感、意志等。多媒体网络技术巨大的容量为听力教学提供了快捷的、多种形式的语言材料。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从互联网上下载一些原版的英文歌曲,原版英文歌的特点是旋律优美,唱词简单,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的跟唱,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极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感。如我在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上册Unit 9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我下载了各种特色的歌曲给学生听,我鼓励学生跟唱,练习发音。并以此练习我们的目标语言: 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 I like music that …

学生哼哼唱唱的,既开心又学了各种歌曲特色的英语表达方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了训练听力的目的。

三.信息技术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多媒体动画制作技术声像有机结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打好扎实的语音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例如:在教八年级Unit 7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这一单元时,有很多食物方面的单词,像milk shake, butter, lettuce, turkey, green onion, pancake等等。这些食物有些学生都没有见过,学起来枯燥,难以记住。课前我找到食物的图片,用photo shop的套索工具处理图上所标的名称单词,以动画的形式设置在图画中并配有单词发音。让学生look at the picture, then write down the words。我点击图中设有单词的动画,让学生看食物图片读、记单词,标准的发音为学生模仿提供最佳的途径;有趣的画面、难忘的镜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他们对单词的印象。

四.信息技术在复习教学中的应用

怎样才能把单调、枯燥的复习变得生动、逼真,从而达到吸引孩子们的“眼球”的效果呢?运用多媒体技术就能解决这一难题。如在复习重点句型时,可以制作一个flash动画,每当学生答对时,电脑屏幕上就出现明星给他们颁奖的场景 :或是得到分数,或是得到“赞”,或是一阵热烈的掌声,对学生说“ Well done”。学生答错时,它也会做出相应的反应,还会鼓励学生“Don’t worry, try it again.”,在复习单词时,也可以做一个有意思的Flash游戏,每次出两个单词,电脑读两遍然后学生选择读对的单词,我用鼠标点击学生认为正确的单词,如果答对,画面上的熊二就会得到一个香蕉,如果答错,熊二就会被树上掉下的椰子砸到脑袋,学生们都不愿意熊二被砸到脑袋,纷纷举手回答问题,这样课堂就变的非常活跃。这样经常给予学生有趣的、积极的鼓励和肯定,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个成功者,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篇7: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突破小学英语课堂中的重难点教学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变得越来越普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带来的有利之处有很多,例如可以通过开扩学生的视野、简化教学程序、增强师生交流等等的优点来提高课堂效率。但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旨在依据存在的问题来找出相应的教育策略,可以使现代信息技术更好的在英语教学中得以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英语;教育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传统英语课堂中加入现代信息技术,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可以辅助教师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目标。学生也可以通过课堂中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来对英语学习充满兴趣,增强英语学习动力,来提高课堂效率。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加入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教学效果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开拓学生视野

在传统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学方式较为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加入现代信息技术之后,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音频、视频、动画、图片的方式来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表达,使学生可以从多方面来对英语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开拓了学生视野,来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来提高课堂效率。在进行英语学习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为学生播放教学视频来使学生直面纯正的英语,使学生可以正确的认识英语的发音等,还能够使学生对英汉的差别有一个直观地了解,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还能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英语知识水平。

(二)激发学习兴趣

在传统初中英语教学中,所有的知识均来自教材和教辅用书,知识来源单一,对学生的吸引力低,课堂气氛沉闷,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加入现代信息技术,学生接触到的英语知识来源广泛,且获取知识方式多变,学习过程充满乐趣,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自然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之后,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就会集中精神,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明显,学生对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吸收能力自然会大大增强,英语知识水平自然会得到提高。

(三)促进师生交流

在传统初中英语课堂授课中,教师面对几十名学生,在课堂中难免有顾及不到的地方,这样就会造成师生之间交流不畅,教师对学生内心想法不能够有及时的了解,这样就会导致学生教师之间脱节,对知识的传授产生不利影响,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等联系方式和学生进行互动,对学生心理有及时的了解。在课堂授课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现代媒体和学生沟通,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及时的帮助解决。

(四)培养创新精神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学生可以依照自己的学习习惯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资助的学习,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指导在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创新,来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来为自己的学习服务,学生在自主创新学习的同时教师加以引导,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加以培养。

(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主导作用,学生自己的学习方式毕竟不够完善,在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时,教师就要对学生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而学生的情况千变万化,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这就需要考验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的专业素质不仅仅是指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还包括教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等。教师在面对在传统初中英语教学中加入现代信息技术的境况,其专业素质必将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所以教师在面临这样的事情后,就必须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增强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同时更新机子的教育理念,学习心得教育方式,来适应课程改变的现状,为提高课堂效率做准备。

二、现存的问题及策略

(一)思维理念的提升

在学校提倡将现代信息技术加入到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时候,很多教师认为其华而不实,不如自己多年总结的一套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好,所以坚持自己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愿做出改变。而有的教师认为其与自己无关,那只是年轻教师应该去学习的东西,自己年纪大了,不想学了,也学不会了,于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但是这种想法就会导致教师错过了一个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机会,教学效果慢慢降低。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年轻教师还是资历深的老师,都应该提升自己的思维理念,学会接受改变,接受好的教学方式,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课件的过度使用

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教师过于依赖课件,整节课全部围绕课件进行,整节课下来没有板书,和学生的互动更是没有。在课堂中的教学无论是教材内容的讲解,对重点单词的讲解和本节课知识点的汇总都用多媒体来完成,这样的方式非常不可取,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反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初中英语教学的辅助在教学过程只起到辅助作用,不能够喧宾夺主。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多媒体上,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交流,教师和学生之间出现个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会变得单一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把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之后,使二者相互交融,相互配合才会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味的依赖反而会适得其反。

(三)过于追求形式

在传统授课中加入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教材中的静态文字图片通过动画方式呈现出来,可以创造出一个具有声音、形象、画面一体的动态情境中,这样学生通过多方面的学习,自然很快的就能够明确教材主要内容,对教材知识点的学习速度也会加快。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不能过分追求形式,在进行授课时生硬的加入动画视频等因素,打乱了原本的课堂节奏,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分散,课堂教学效果下降,对教材主体进行了掩盖,使学生不易了解课文主旨,学习过程出现困难。所以在对课堂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时要适度,不能过于追求形式。在时代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必将要发生改变,而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应用到初中英语教学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的探索和总结,来寻求到一个更好的方式,来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结果。

参考文献

篇8: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突破小学英语课堂中的重难点教学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 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在学习抽象的图形知识时, 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 充分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交互式学习环境, 从而引导学生亲自积极参与到数学问题探索和解决中。

例如, 在人教版第四册第三单元的《图形的运动》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游乐场主题图, 制作灵活多变的PPT进行创设教学情境, 展示现实生活中物体的各种运动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 让学生有兴趣、自主的发现蝴蝶和蜻蜓风筝、小兔子钟表都是对称的;观光电梯、滑滑梯、在直线轨道上运行的小火车和观览车都是平移现象;旋转飞机、风车和钟表上时针与分针的转动都是旋转现象。通过以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 为学生学习提供素材, 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二、运用信息技术的交互功能激发学生参与度, 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数学课堂中信息技术的使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提供了学习数学、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 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操作计算机, 真切的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玩数学”中“学数学”、“做数学”, 不仅有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而且有利激发学生潜在的探究创新意识。因此, 教师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的交互功能,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学生在经历数学、感受数学、体验数学的学习过程中, 不断地去发现、探索、交流、创造, 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 教学人教版第十一册数学广角《鸡兔同笼》一课时, 先布置学生做好充分预习, 为“课堂翻转”教学奠定基础。课堂教学情境可以这样创设:妈妈带着小华来到市场购物, 看到一个笼子里装满了鸡和兔, 小华很好奇, 总想知道笼子里装了几只鸡、几只兔、他们一共有几只脚?可小华只数到有6只鸡、5只兔, 就是数不到他们共有几只脚, 谁能帮帮他呢? (先从鸡和兔的脚的特征入手) 这样, 学生就能兴趣高涨并能很快地根据鸡兔的特征算出一共有32只脚。教师便问:你是怎么获取的?紧接着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借助多媒体的主观性制作课件逐步全面展示, 学生依据题中的等量关系, 很好地运用“列表法、假设法、列方程解”等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同时借助、利用鸡兔同笼知识迁移解决该类问题的方法 (如龟鹤、租船、植树等问题) 。

三、运用信息技术的操作功能促进学生群组交流, 培养学生协作探究能力

低年级的学生容易对形象的事物产生兴趣, 他们的思维活跃、好动, 同时, 低年级的学生推理能力弱, 对于数学概念等很抽象的东西不能理解。在信息技术环境中, 它为学生提供了交互式的学习环境, 而且也是一种帮助学生探索和理解的工具, 它丰富和扩展了数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从而让学生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 数学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数学概念和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化, 让学生能看得着, 摸得到, 直观地感受和体会到。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 使数学概念得到内化。

比如, 教学人教版第三册《认识时钟》时, 如果分针走一圈的话, 那么时针走几格?教师一般都是利用钟面模型进行摆弄, 让学生观看后, 不断地重复它们之间的关系, 结果学生还是似懂非懂, 并不能彻底地理解。如果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 这个问题就能形象地得到解决。方法如下:在画面上呈现一个大钟面, 教师设置好分针走一圈, 时钟走一格的程序。鼠标每点一次, 分针就走一圈。几次点击后, 等到点到第十二次时, 分针走了十二圈, 而时针只走了一圈。看似简单的课件, 却让学生一步一步地理解了分针和时针转动的关系, 他们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新的知识点。

总之, 信息技术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机遇, 我们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认识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 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 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 使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要素相互融合, 优化小学数学课的教与学活动, 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摘要:小学数学由于学科的特点, 在教学中应更形象、直观的呈现教学。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数学教学中, 打破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 让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快乐。

篇9:用信息技术突破化学教学中的难点

关键词:多媒体;微观;突破;支撑点;抓手

本人从事初中化学教育近三十年,起初针对物质结构和化学反应过程这两大主题中知识点的教学,一般靠通过细腻的的讲解、合适的比拟、模拟教具和教学模型等教学手段进行,而学生对于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知识点,在老师的引导下只能去联想,反应不灵活的学生只能听的一知半解,理解很不到位,教学结果很不理想;但是,启蒙化学教育中物质结构和化学变化这两大主题又是学好化学的关键所在,是整个初中化学的难点更是重点,如果理解掌握不透彻,是很难把化学这门学科学好的。进入了二十一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使用,近些年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我多次尝试把微观世界的物质结构、化学反应过程这些知识点通过多媒体课件放大制作,以文字、图像、动画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微观世界的微粒直观化,动态化,模拟化,教学其效果完全不一样。在物质结构和化学变化这两大主题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就会很轻松的突破难点掌握重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多媒体是物质结构教学的支撑点

利用多媒体技术处理后的微观世界,就好比是把微观粒子放在了一个高倍数的放大镜下,可以把学生原本肉眼看不到的微观世界变为学生能看见的“宏观”现象,把用手摸不到的抽象世界变为可用电脑操作和控制的“形象”模拟动画 。比如,我在教学原子结构这一课题的时候,就利用多媒体的动画技术,以氧原子外列,先把由8个相同形状相同色彩带着正电荷的质子和8 个相同的不带电的中子均匀结合而构成的原子核展示出来;学生立即就明白了:a原子核的构成。b为什么原子核要带正电荷的原因。c质子数与核电核数的关系。然后,把原子核缩小一定比列后再利用动画的形式添加上绕着原子核高速运动且出现在核外的空间里机会均等的8个核外电子,把原子的构成形象的展现给学生;经过这样处理后,学生就很容易掌握本课题的知识点:1原子是由居于整个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2原子核又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3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和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电性相反电量相当,对外不显电性。4原子核占的空间极小,核外电子绕原子核在核外广大的区域做高速运转。5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有关物质结构的抽象知识点还有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分子的结构和分子的形成过程,我在教学这些知识点的时候,都利用多媒体技术把这些微粒和形成过程用动画模拟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眼前,让这些抽象的微观粒子被放大成能够“运动”的、会“說话”的、具有个性特点的、容易被学生亲近和接受的一个个大小和形态不同的动画实体,让学生充满趣味性的认识这些微粒,这样就能快速的、形象的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二、多媒体是突破化学反应过程教学的有力抓手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一大亮点,化学变化的宏观特点是:生成新的物质,在变化时常伴随着气体放出、产生沉淀、发光放热、颜色的改变等实验现象;微观特点是:分子先分裂出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分子。俗话说的好,内家看门道外家看热闹,微观的化学反应过程是怎样进行的,不一定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理解和认识到,这时候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效果就不一样,因此说多媒体是化学反应过程教学的一个牢靠的抓手。如电解水的变化,水在通电的条件下,正极得氧气,负极得氢气,且得到的氢气体积是氧气体积的两倍,可以说是现象明显结论正确,教学中我在此教学过程的基础接着继续指导学生从本质上认识电解水反应,利用多媒体,第一步 先播放出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结构图;第二部 在直流电的作用条件下,每个水分子分出了先分解出独立的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随着通电时间加长电解出的氢原子和氧原子越聚越多;第三部 两个相同的氢原子结合形成一个氢分子,两个氧原子结合形成一个氧分子。通过这样处理后学生立即就明白了知识点:1.电解水为什么会得到氢气和氧气。2.为什么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两倍。3.为什么说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分子先分出原子,原子再重新结合形成新的分子。类似于这样的辅助教学,还可以应用在复分解反应过程和四大主反应类型特点等知识点的教学中。通过生动形象的动画过程,把微观世界的微粒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更深层的理解掌握化学反应,从本质上认识微观世界的微粒在化学变化中遵循的内在规律。

总之,微观世界的细小微粒是肉眼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也是化学实验直观演示无法完成的,如果物质结构和化学变化这两大主题的教学,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突破难点,那么收到的效果就不一样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就会掌握的更牢靠。

(作者单位:宁夏平罗县第七中学753400)

逐步分散,从上到下实行中央、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这样中央能统一调控课程,地方和学校又有很大的自由度、选择权,既可以保证全体学生获得广泛而坚实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又能促进他们全面、个性化地发展。

3.课程内容上有很大的调整

新教材分为高一必修:信息技术基础;高二选修: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算法与程序设计、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初步。涉及面很广,又不失灵活性,在教材内容的编写上,淡化了操作步骤和理论知识的描述,转而提高了过程与方法的引导,最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过去,学生学了2年的信息技术,只会按部就班地执行一条条操作,遇到稍有变化的问题就不会去思考,更别提举一反三了。新教材强调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过程示例

第一章是信息技术入门;第二章是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章是文字处理系统;第四章是网络基础与运用。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先学第二章,通过上机操作熟悉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而后学习第一章理论知识。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按照《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从小学、初中均应开设计算机课,但实际情况是,许多小学、初中都未开设计算机课程。因此,在高一开设计算机课,学生既有新鲜感的一面,更有缺乏基础知识的一面。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高一年级,利用上课的时间,讲授键盘指法、汉字输入等基础知识,并向全校学生介绍计算机基本知识及计算机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意识。

四、多用举例对比,讲清基本概念

在讲授“计算机基本知识”这章时,除讲清楚概念外,多采用举例对比。讲“信息技术的特点”时,为了讲清“信息的依附性”笔者举了令狐冲在思过崖崖壁上学习剑法的事例,讲“信息与人类的关系”时,笔者将去年我军海陆空三军演习中的原始森林生存实验做为练习题,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个组自行讨论选择物品完成实验,是学生轻松愉快的掌握了基本概念。讲“计算机特点”时,为说明计算机速度快,用计算机几分钟就可以预报第二天的天气,而用人工计算,则须要六万四千人连续计算24小时。

又如英国数学家w.SHANKS曾经用15年的时间将圆周率Л的值计算到527位,而用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仅用40秒钟就打破了这一记录。讲计算机的精度高时,可举例:用计算机控制的导弹,从几公里或几十公里之外发射,可以准确击中预定的目标,而误差不到一米。 在讲“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一节时,“字节”是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基本计量单位。

总之,信息技术课程是崭新的素质教育课程,它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明确信息社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伦理与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为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提供必要保证。

上一篇:法律专业毕业生自荐书下一篇:迷雾的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