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校区高校二级教学管理排课模式分析论文

2024-05-02

多校区高校二级教学管理排课模式分析论文(精选8篇)

篇1:多校区高校二级教学管理排课模式分析论文

课表是学校组织与实施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是学校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秩序进行的重要保证。科学合理的编排、调度、执行课表是顺利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良好教学秩序的基础。如何才能使排课管理既科学合理又便于操作呢?既能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又能体现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精神实质,有利于良好教风、校风的形成。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一级排课管理方法远远不能适应学校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高校二级教学管理体制是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积极探索一种既科学又高效的课程排课模式,是我们教学管理人员必须探讨的问题。

1原有一级教学管理条件下排课管理模式的利弊

在高校的教务工作中,课表的编排是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每个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如何科学合理地编排课表,是一项非常复杂和棘手的工作。我校原有一级教学管理模式,教务处负责全校的教务管理和安排,二级学院只负责教学,编排课表是教务处的“天然职责”。在当时的条件下,由教务处统一编排课表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当时我校主要在老校区,新校区还没有建成,学校规模也不是很大,教学设施资源也很有限,教务处统一编排课表可以使教学资源得到更好的合理配置,而不至于出现课程排不上或课程排周末的情况,也避免老师之间的课程相冲突,另外统一编排课表能够纵览全局,统一调动教学资源。也不会出现二级学院之间教室冲突的问题,对于当时的教学资源紧张是有正面意义的。但是随着学校的发展,办学规模的扩大,新校区投入使用,统一编排课程的问题和矛盾也日益突出。此外,教务处排课难度也日益增大。由教务处一个排课管理员去安排全校所有的公共课和专业课,工作压力就很大,这点笔者是深有体会的,要花一周的时间通知二级学院完成教学任务设置与检查工作,要花两周的时间来排公共课;专业课花的时间更长,排课一般在期末进行,开学前还需要调整,一般会占用排课管理者大量的寒暑假时间。全校17个二级学院,多位教职工,光调课一项,就需要接近两周的时间。当时开学调课的情景,黑压压的人群,至今仍历历在目;更重要的是,对于二级学院的情况、所有课程的情况、老师的情况,作为教务处的排课管理员,是不可能一一详细掌握的,这就会导致排课的不合理。由于工作量的增大,课表的检查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导致课表发布后仍有教师课表、班级课表不合理的现象,甚至课表冲突的情况。我们必须要改变传统的一级排课管理模式,才能与学校的发展相协调,才能科学合理地利用教学资源,更好地保证教学质量,为教育教学服务。

2影响多校区高校排课的制约因素

以绵阳师范学院为例,我校为了学校的发展,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积极进行了新校区建设,并把新校区作为我校的主校区,形成今天老校区和新校区两个校区并存的局面,我校两个校区均是所在地区的郊区,两个校区相隔甚远。老校区的教学设备落后,设施陈旧,新校区虽教学资源相对丰富,但地处偏远,这种排课条件的复杂性不是任何一种排课软件所能解决的,现有的排课软件都没有考虑到多校区办学模式,所谓的智能排课在多校区的实际情况下会受到一定的制约。另外我校两个校区的作息时间也不一样,老校区8:00上课,而新校区8:15才上课,老校区两大节之间休息时间为15分钟,新校区为30分钟,老校区上午可以上5节,新校区只能上4节,老校区晚上可以上课,新校区由于地处偏远,原则上晚上不能上课,这些作息时间的不一致,对排课工作也是有一定的制约。此外因新校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教师都希望集中性排课,但是排课工作必须考虑到合理的教学资源分配,学生的承受能力等因素,这必定会和教师的要求相冲突,势必造成教师的怨言。同时学生希望早点上课或晚上上课,这样的要求跟学校的教学安排相冲突,这也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排课“以人为本,学为主体”的理念,加剧了师生调课逃课的现象,也增加了学校教学管理上的难度。

3二级教学管理条件下的排课模式探索

二级排课管理是指以学校教务处为第一级,主要负责校历的制定,公共选修课及公共必修课的编排与管理,教学任务的布置落实,教学资源的分配,最终课表的核查及协调,以二级学院为第二级,主要负责学院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编排与管理,实行二级分管排课工作的管理模式。我校排课流程大致如下:首先教务处设置校历及教学周次等最基础数据,其次教务处教研课设置公选课教学任务,各二级学院分别设置公共必修课及专业课教学任务,然后教务处先排公选课,再排大学体育和实验课,最后排大学英语、两课等公共必修课,最后各二级学院编排专业课,最终课表由教务处统一核查与协调。我校排课需坚持如下原则:

3.1三个“为本”

1)以“纲”为本。所谓的“纲”指的就是培养方案和教学任务。教务任务是排课工作的根本,是排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设置教学任务时也要遵循如下几个基本原则:一是设置教学任务时,公共理论课程(除大学英语外)合班人数原则上不少于80人;专业理论课程合班人数根据专业特性,原则上50人左右,课程性质不同、班级层次不同的课程不得在教学任务环节里设为合班。二是设置教学任务时,请按照校历设置周次,按照培养方案设置总学时,请仔细核对周次、周学时、连上节数等数据。三是在教学任务设置中,任课教师必须具有相关专业的高等教育教师资格证,担任新课的教师必须通过由开课单位组织的试讲,试讲合格方可准予上课;同一门课程由多人担任的,请在设置教学任务时确定,原则上不允许在排课后再变更任课教师。四是各学院的教学任务(包括任课教师、课程等)必须按照培养方案在规定的时段完成,并保证信息准确无误。

2)以“人”为本。原则上不允许教师因个人原因违背排课原则排课,但是可以对个别特殊情况的教师的排课要求在排课规则允许且不影响课表合理性、科学性原则上,适当考虑。对于外聘教师、担任行政职务的教师、身患疾病的老教师、怀孕的女教师、家里确实无人照顾老人与小孩而需要本人照顾的教师,对于家离学校较远、交通不便的.教师等等,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课表上给予适当照顾。对学生编排课表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以学为主”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学理念,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接受能力,保障课表编排的科学性、合理性。课表要均衡,避免一天过多、一天又没课的情况,尽量避免上午空白,还要注重文理课程、公共专业课程轻重搭配,调节适度。还有一个细节需要注意,半天相连的两节课尽量安排在同一教学楼或同一教室,这样避免学生在课间劳累奔波,影响教学质量。就是这样一个课表上微不足道的小细节,却往往体现学校对学生的一种人性化的关怀,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3)以“校”为本。以“校”为本,就是以“校情”为本。我校的校情就是有两个校区,其中老校区的情况还比较正常,一天最多可以排上午5节、下午5节、晚上3节共13节课,周五六日晚上和周末不排课,周一下午是公选课,周四下午是政治学习时间不排课,在系统中只需这样的简单设置就可以了。而我们的新校区情况则特殊一些,上午只能上4节,下午5节,晚上周末都不能排,周二下午是公选课,周四下午政治学习不能排,这就对设置提出更高要求,排课只能排成1-2,3-4,6-7,8-9(10),其中上午第5节要空缺,而下午必须从第6节开始排,这在系统中是无法实现的,必须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编排。另外为了防止下午后3节课被2课时的课占用(下午8-10节是我校新校区唯一可以上3课时的时间段,而只有周一、三、五三个下午可以排3课时),也只能对3课时的课通过人工“强行”编排到下午后3节3课时的时段上。所以只能对两个校区在系统中进行不同的设置,坚持机器智能排课和手工排课相结合,确保排课没有人为造成的低级错误。

3.2九个“优先”

1)公共选修课优先;2)大学体育、化学实验等特殊公共课优先;3)大学英语、两课公共课等公共课中的大课优先。其他公共课优先;4)大合班课、模块课优先;5)特殊情况的教师优先;6)课程多的教师优先;7)精品课、骨干课教师优先;8)课时多、课时特殊的课程优先;9)低年级课程优先。

3.3七个“尽可能”

1)各学院尽可能在各学院划定范围内排课,学院安排教室无法满足需要时,教务处可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协调,有空余教室的学院应服从调配。2)尽可能合理安排:核心课程尽可能安排在黄金时间;3)尽可能避免上午空白或某一天课程过多;4)为了达到分散考试的目的,周学时低于3的课程可增加周学时,尽可能半学期上完;5)周学时3学时以上,尽可能分两次上,尽可能间隔一天;6)2学时的课尽可能不占用3课时时段,3课时尽可能采取灵活多变方式处理;7)尽可能避免小班占大教室,大班占小教室情况。

3.4九个“不能”

1)同一教师不同校区的课不安排在同一天;2)一位教师一天的课不得超过5学时;3)同一班同一门课程一天不超过3学时;4)周六因为各种级别等级考试众多,不能排课;5)周四下午8—10点为全校学习时间不能排课;6)周五、六、日晚上不能排课,新校区晚上原则上不排课;7)课表稳定后,若无特殊情况,一般不能进行调整,严禁私自调整;8)非主干课程不能安排在黄金时间;9)体育课不能安排在上午1—2节,体育课之后不能排课。

4结语

高校二级教学管理是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积极探索一种既有利于科学管理又符合高校教学的课表编排模式,合理有序系统地安排好排课工作,对于稳定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影.高校远郊办学条件下的排课模式探讨[J].新西部,(20).

[2]张淑琴.院系二级排课管理模式的研究[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

[3]陈敏.科学合理排课,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8).

[4]王娜.浅议高校两级教学管理体制下的排课模式[J].科技信息,2010(31).

[5]王鹭飞.浅谈高校课表编排[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8).

作者:李祥 单位:绵阳师范学院

篇2:多校区高校二级教学管理排课模式分析论文

在中国,从20世纪九十年代初起,随着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很多高校开始形成一校多区的办学格局,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分析多校区办学的管理模式,研究多校区格局下教学管理存在的困难,建立一种科学的教学管理体制和高效的教学运行体制,是多校区大学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之一。

一、多校区高校的含义及起源

(一)多校区高校的含义。多校区高校是指:有一个独立法人地位,至少两个在地理位置上不相连的校区,这样的高校办学方式称之为多校区办学。高校多校区办学既满足了时代、国家、社会的外部需要,又满足了各高校相互竞争的内部需要,日前我国多校区高校办学发展已遍及大江南北,成为普遍现象。

(二)多校区高校的起源

1、高校合并。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国家教育部提出“共建、调整、合作、合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方针的指导下,中国高教体制改革的进程全面启动。“高校合并”成为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有益尝试,成为多校区高校形成的一条主要途径。从1990年至2月,全国高校合并共418校次,涉及高校1,056所,占高校总数50%以上。这种为扩大办学空间,提高高校实力,优化区域高教资源,在一定区域内由两所或两所以上独立建制的高校通过优势互补合并重组为一所高校,称合并型多校区高校。例如,过去的镇江师专、镇江医学院与江苏理工大学于20合并组建成立江苏大学。

2、高校扩建。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另一重大政策是高等教育的“扩招扩限”,特别是“扩招”深刻地改变了高等教育的进程,大幅度扩大了高校在校生规模。扩招在酝酿,正式启动,到高校在校生达2,50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2%,这些数字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成为世界教育之大国。面对着日趋紧张的办学资源和巨大的高教市场以及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各高校纷纷征地建立新校区,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要求。这种为扩大办学空间,通过在校外征地建立新校区进而形成的多校区高校,称扩张型多校区高校。例如,江苏科技大学在镇江南徐大道西延段新建的西校区。

二、目前高校多校区管理模式

(一)分权型管理。分权型管理是指校区(或院系)的横向领导,通常表现为:在核心校区的统一管理下,分校区作为一个或多个学院相对独立存在。此种模式适用于学科门类较多、统管理困难的综合性大学,俗称强强联合(合并型)的学校。例如,江苏科技大学南徐学院。它作为一个单独的学院独立存在,与核心校区有各自的整套管理体系,包括上至行政机构,下到实验室等,具有相对独立性,核心校区只是在大政方针上(如学校的发展规划等)给予指导。由于管理跨度小,因而能较好地发挥各校区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教学科研的发展。

(二)集权型管理。集权型管理是指校区(或院系)的纵向领导,其表现为:由核心校区进行统管理,各分校区作其下属学院,由学校统一制定发展规划,统筹教学资源、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学院是中间管理层,负责教学科研和行政组织的基本运作。这种管理模式常出现在优势校与弱势校的重组合并,即俗称以大吃小(重组型)的学校。例如,原镇江冶金学校在并入江苏大学以后,成为了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一个系,实行统一管理。其优势是管理职责分明,统筹集中与分散管理相结合,有助于知识创新和多(跨)学科研究。

(三)分权和集权相结合的管理。该模式表现为:以分校区作为部分年级学生所在地,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依照核心校区的统一部署进行管理。虽然我国多校区大学以“重组合并型”为主,但仍有不少“自我扩展型”学校,将分校区定位为部分年级学生所在地。如江苏科技大学的西校区,在该模式下运行的西校区是在核心校区东校区的直接领导下,设置专门管理机构—西校区管理委员会对日常性事务进行管理,如学生工作、后勤保障等。其他一切工作如教学的运行、安排及资源利用等均依照核心校区东校区的统一部署。该种模式优势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便于管理;不利方面是分校区学生构成单一,造成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接触较少,在一定程度上缺少核心校区的文化氛围,学生在选课和各种交流上产生困难。

三、多校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多种管理模式各有利弊,难以取舍。高等院校的三种管理模式各有利弊。其中,分权型管理的不足之处是由于强化了学院的管理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权力分散,可能会弱化核心校区的管理。尤其是学校合并重组后,所涉及的利益和权力的再分配、以优势学科为主线的.各项办学资源融合等问题将更为棘手;而集权型管理的不足是校区距离较远,信息传递不畅,管理上存在困难,容易造成小协调、配合效率不高的现象;分权和集权相结合的管理,不利的方面是分校区学生构成单一,造成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接触较少,在一定程度上缺少核心校区的文化氛围,学生在选课和各种交流上产生困难。总之,不同高校需要根据各自校情选择符介本校的最佳管理模式。

(二)办学成本增加,教育资源存在浪费。首先,建设成本巨大。这主要指新建校区的高校,从前期征地、规划、设计、建设到后期设备投入,少则几亿、十几亿,多则几十亿元。原因在于:新建校区一般远离城市中心,前期的水、电、暖等基础设施从零开始,投入巨大;同时,又因为国家宏观经济从紧,物价通胀,利率激增等外在因素,都导致建设过程中成本远超预算。后果是,学校缺乏足够的资金完成预先规划并陷入财政紧张之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快速发展目标的实现;其次,后勤等保障成本增加。其中,包括校区之间的距离造成的交通费用和通讯费用的增加;不同校区重复购置试验器材、设备、图书资料等的费用;校医院、食堂、后勤等机构的重复建设以及由此造成的人力成本的重复投入等。 如江苏科技大学本部与张家港校区之间每周要往来多个班次的班车,而班车每往返一趟就需要半天时间,每年仅交通费一项就花费巨大;此外,多校区办学同时给教师甚至学生带来了精力上的负担,教师需要在校区间穿梭,为了赶班车,起早贪黑不说,还容易造成教师的紧张焦虑情绪,遇上恶劣天气,车速受到限制,还要影响到教学的正常秩序。

(三)校园文化缺失,割裂现象凸显。首先,新建校区缺乏校园文化底蕴,人文气息淡薄。一般说来,新建校区离城市中心较远,周边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而且进驻的人数少,由此出现校园空空荡荡,教室冷冷清清,图书馆更是无人问津的情形。同时,新建校区建成时间较短,没有历史积累和沉淀,也是缺乏校园文化底蕴的又一原因。而以上因素都致使大学应有的浓厚学习氛围、丰富校园文化与社团风采在新校区都显得很淡漠;其次,校园文化割裂。由于校区定位和布局的不同,校区要么只有低年级学生,要么只有部分院系,这造成了不同专业和高低年级缺乏必要的交流机会。同时,校园文化在客观上因地域、文化环境等不同又会形成不同的风貌和精神状态,而且合并前的高校都有自己的办学历史和独特的传统。建成新校区后,原有的校园文化被打破,新的文化尚未形成,这使得许多师生缺乏心理上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四、对多校区高校管理模式的再思考

多校区办学存在着隐患的确不是危言耸听,它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越来越成为高校的难以承受之重。笔者认为,在多校区办学没有成为影响高校发展的突出问题之前,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其未来演进的方向:

(一)分久必合,全校归一。解决因校区隔离而造成办学困难的局面,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结束长久的多校区办学,想办法统一学校场地。这对于校区不多且校区间面积差距过大的高校很容易实现。通过对一处校区的转让、租售或其他方法实现向另一校区的集中是一种“长痛不如短痛”的现实手段。这种做法短期内来看,似乎影响了学校发展的有序性,破坏了学校历史的连续性,甚至给师生的环境适应造成了障碍,但从长远利益来看,这种做法不仅节约了学校的场地及其他教育资源,而且统一了学校赖以存在的校园文化,有利于高校师生的健康发展及未来办学的高效,具有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意义。20由四个高校合并而成并拥有五个校区的广州大学整体搬迁到同一校区,沈阳部分高校也通过资产置换等方式实现了整体搬迁,不仅为解决目前的建校问题赢得了资金和空间,而且为学校未来的发展赢得了完整性和长远性的统一。

(二)科学定位校区间的不同功能。在维护学校多个校区统一完整的前提下,科学定位各个校区的功能非常关键。多校区高校定位:①必须根据本区域经济发展对多校区高校的需求;②必须考虑校区自身对社会需求程度的多大满足。任何一所多校区高校都处在相应的地理区域内,为相应的行业服务,培养相应规格、数量的人才以及解决本区域内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这是社会对多校区高校的基本要求,也是多校区高校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因此,多校区高校校区定位必须把“需要”与“可能”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量。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实力包括学校规模、学科门类、科研水平、服务水平等,依据学科生态性特点,遵循相关学科交叉设置、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的原则,积极谋划分校区的功能。校区功能应按职能进行划分,如教学功能、科研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还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学生的年级划分为高年级校区和低年级校区、本科生校区和研究生校区等。总之,校区定位一定要根据整个高校的办学定位,在对各校区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确定,并注重根据经济社会和学校发展状况不断进行调节。

(三)同名异体,各自为政。为了走联合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道路,当初很多高校选择了合并,但不可否认,高校合并之后有的学校发挥了预先的效果,有的高校却引发了更大的困难。对于那些当初就没有科学规划而是“跟风”合并的高校,大胆地走回“分家”的原路并不一定就是“历史的倒退”。高等教育领域的许多专家学者极力反对大学的盲目扩张(这其中就包括多校合并),批评诸多大学一味追求“级别高、规模大、学科全”的做法,鼓励高校尤其是规模不大的高校办出自己的特色,这从一个侧面反证了高校并非只有贪大求全才算得上科学发展。对于部分因新辟校区而形成多校区的高校而言,如若无法结束两地甚至多地办学的局面,甚至无法统筹教学、管理、文化等方面的建设,那么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实现各校区间的自治,即各校区在同一冠名下“各自为政”,根据校区的具体情况实施教学、管理。目前,有些因历史原因或相距甚远而造成校区间隔离的高校已经实现了这种模式,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其实质上是两个平等的办学实体,无本部与分校之分,双方只是在部分学科资源上实现共享,徐州和北京的中国矿业大学也基本属于这种情况;再者,像原为一家的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两者已完全分离,只不过是继续共享分校前的关系类、声誉类无形资产而已。

五、结论

篇3:多校区高校二级教学管理排课模式分析论文

1. 信息资源分布方面。

目前, 高校图书馆根据专业的需求, 重新制订了文献收藏的定位, 实行分布式收藏的模式。依靠信息网络的先进技术, 除了针对专业学科的数据库的建立, 同时引进了大量的综合性文献, 注重整体的平衡和完善, 实现了实体与网络平台的资源共享。然而, 由于信息资源的收集需要充分考虑各个校区的实际需要, 又要在各校区图书馆间进行合理分配, 还要保障整体馆藏的不断丰富, 这就将原本一个纸质图书馆的单纯管理变得复杂化了。

2. 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人力资源一直是多校区图书馆的管理难点。随着新校区分馆的逐渐建立, 许多图书馆产生了人员不足的现象, 虽然各校区间也进行了人员的重新分配, 但由于高校中普遍存在的经费紧张问题, 图书馆为了控制成本, 会招收一批临时工进馆作为补充。大量的问题也由此产生。原本各校区图书馆的理念、模式、管理已不一样, 合并以后差异逐渐凸显, 致使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受到阻碍。而且据调查发现, 许多员工因为交通不便, 会不愿去分校区图书馆工作, 空间的限制使管理人员不能统一管理。再加上图书管理人员素质存在差异, 临时工的加入更使人员素质良莠不济, 难以对其协调管理。

3. 提供用户服务方面。

随着校区的合并或分立, 不同校区的读者类型、数量、需求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动。从目前的状况来看, 各高校图书馆主要还是实行针对专业引进, 按类整理的模式。一些学校还实行了图书证的通借通还, 利用校园网或者电子馆藏为用户提供服务。但是, 大部分学校的图书馆仍未构建通借通还的利用制度, 读者需求仍未得到满足。另外, 由于校区合并, 各校区间的一些管理制度不尽相同, 新的规章制度势必会给许多读者带来困扰。

二、多校区高校图书馆管理及服务的新措施

1. 构建行政管理体系。

将总部图书馆设在各高校的本部, 各分校建立相应的分馆, 遵循“统一管理、总分结合”的原则。实行馆长责任制, 全面指导图书馆的行政、日常、业务工作, 各副馆长以及部门负责人就对分校区的图书馆划分责任, 进行管理工作, 各行其责。建立科学、系统的管理模式, 从而使经费的使用能够公开透明, 根据分馆实际情况, 在依据总章程的前提下制订新的规范, 确保图书馆工作顺利开展。

2. 合理配置资源。

首先, 要重新定位资源的结构布局, 整合图书馆全部文献资源, 对其进行统一的分编, 实行资源共享。按照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 打造特色馆藏, 以总管收藏为基础性、综合性为主要模式, 各分馆则以专业文献提供为主。这样, 既不会造成资源的重复, 又能做到全面、详尽, 从而充分照顾到不同群体用户的感受。其次, 可通过具体的调查, 了解馆藏、读者、专业的比例结构, 合理布置文献结构, 构建科学、恰当的馆藏体系。再次,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开发校园网络, 建立电子馆藏, 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 能够实现各校区间局域网络互通, 图书馆集自动化、智能化为一体, 利用技术高效、先进、方便的互联网络系统;能够提供开放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最大限度的实现文献的利用价值;用户可通过办卡享受服务, 凭卡借书、还书, 可在任何一座分校区的图书馆进行各种电子资源的分享, 从而提升整体校区间图书馆的质量, 竭尽全力为用户提供完善服务。最后, 引进优质的硬件也是多校区图书馆目前急需完成的任务。实行高校多校区之后, 各图书馆的原有设备随者专业、人数的变化而调整, 必将有所波动。因此, 要配备一套功能强大现代化设备。虽然随着校区增多或减少, 图书馆也会跟着变化, 但最主要的图书馆系统管理中心却只有一个, 数据库中心也只有一个。要想实施集成管理, 又能有效控制成本, 只有不断优化设备的配置, 保证后台管理运行的强大、稳定, 同时力求效率达到最高。

3. 加强人才培养。

合并校区后, 图书馆管理重点应是加强对内部人员的控制, 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因此, 应制定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 加大执行力度, 并定期开展知识教育培训工作;建立人才激励制度和奖惩制度, 充分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树立其责任感与服务意识;通过公开竞聘的方式, 公正、透明地引进所需人才;注重各分校区的沟通交流和团结合作, 及时地了解各分校区的图书馆和读者信息, 完善图书馆藏;要针对各专业文献所需, 引进综合或特长的人才, 以高水平、高学历以及业务精湛的优秀人才充实图书馆组织队伍。另外, 还可建立学科馆员制度, 培养一批资质高、业务能力强、熟练掌握信息操作并了解本校所设专业相关情况的人才, 从根本上保证图书馆电子馆藏人力资源的稳固性。

4. 优化服务范围。

篇4:高校多校区教育管理模式探讨

【关键词】 多校区 教育管理模式 对策

【作者简介】 祝湘陵,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研究员;张娟,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讲师。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政府的推动下,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进行了大规模的结构调整,掀起了以“共建、调整、合并、提高”为主要方针,以合并为实质内容的高校“聚合”浪潮。同时,因学校发展需要,部分高校以在城郊建设新校区的方式扩大了办学规模。高校“聚合”或扩建后促进了新知识、新学科的发展,也满足了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

由于原有校区的地域分割现象依然存在,许多院系、学科又在结构优化过程中面临调整,合并或扩建后的高校,其课程方案设计、教学计划执行、管理制度落实等问题渐次出现,多校区教学成为我国高校的主要管理模式,高校领导的综合管理能力面临巨大挑战。

一、多校区管理模式分析

1. 多校区管理模式的优点

首先,由于“聚合”或扩建后的高校整体规模较大,涵盖较多的学科专业,具备多重教学层次,相对于单独校区而言,多校区管理具有更多的社会资本生产能力与社会关系;其次,多校区教学突破了原有校区的规模限制和发展方向单一、发展速度较慢等障碍,拓宽了高校的办学空间;再次,通过合并,各高校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学效益。

2. 几种多校区管理模式分析

第一,中心校区统一管理,分校区相对独立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中,中心校区由学校领导直接负责,制定战略发展规划并统筹各种教育资源以及学科建设,分校区仅作为下层机构。但每个校区拥有各自独立的行政管理体系和相对独立的学院、系科等中间管理层,负责具体的课程建设、教学管理、科研工作及行政管理工作。这种模式的优势是各校区、各学院具有很大的自主权,有助于建设特色学科;不足之处在于各校区资源共享性不高,教育资源不能得到优化配置,也难以胜任一些重大的、综合性较强的科研项目。

第二,中心校区统一管理分校区的教学和服务于教学的各项活动。这种管理模式下,中心校区负责整个学校的战略规划、学科建设、行政管理、科研活动等所有内容。各校区虽然地域分散,但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共享。这种集中管理和分散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有助于各院系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有利于促进新知识、新学科的产生。不足之处在于地域分散,教育基础设施使用不便,容易造成信息传递不畅、管理不协调、效率不高等问题。

第三,分校区作为部分年级教学所在地,由中心校区统一管理并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因学校发展需要,部分高校在城市郊区建设了新校区,将其作为部分年级学生的教育基地。该管理模式一般由中心校区直接领导,进行条块管理。中心校区统一部署教学运行、资源配置等工作,同时在分校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进行日常教学秩序的维护和相关的教学管理。该模式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但由于分校区学生构成单一,不同年级的学生以及不同院系的学生之间沟通的机会较少,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校文化建设。

二、多校区教育管理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1. 整体性原则

在高校合并或扩建过程中,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必须符合高校战略发展规划与目标。无论是在资源整合方面还是院系、专业学科结构调整方面,各种教育资源的配置(师资队伍、教学实验设施、科研经费投入等)应做到思想观念上的真正融合、统一、协调,这样才有利于学校的整体发展,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益,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

2. 多样性原则

多校区在合并之前是各自独立的院校,具有各自的历史文化和学科特色。在合并管理中应给予充分尊重,在规章制度与发展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要把其列为重要参考因素,在相对统一的管理下,要兼顾各校区的文化特性,做到灵活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构建具备特色又符合整体目标的办学管理机制。

3. 高效性原则

效率是衡量教育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在多校区管理中无论采用哪种管理模式都应以高效性为目的,高校在教育管理中应充分考虑规模经济、区域经济以及资源配置带来的影响,合理构建高校组织结构,最大限度地利用好人、财、物等资源,及时做好教育管理评价,持续改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益。

三、构建多校区教学管理模式的对策

1. 充分考虑各校区历史及校园文化,促使多种文化融合

首先,提高师生对校园文化整体的认同感。多校区管理运行的本质是提高整体的管理效率。整体性是系统的基本特征,可以增加各校区、各组织机构对高校多样化的认同感。多校区的管理要在统一的战略规划及战略发展目标下,积淀各个校区的校风、教风、学风等无形资源,汲取优良的传统管理方式、方法和机制。

其次,实现多种校园文化的融合。校园文化融合是要追求和建立一种群体的共同价值观,使师生、管理人员形成一种向心力,对学校产生认同感与归属感。在多校区管理活动中,校园文化可以在教育资源调配过程中起到无形的作用,化解校园各群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减少部门之间的不协调因素等。

多校区校园文化的融合,可以从外延到内涵,由表及里层层推进,由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逐级融合。在学校合并或扩张的过程中,在高校的整体发展目标下,应考虑各校区的校园文化,不断优化外部的适应性和内部的结合功能,让各种文化和谐共存,在继承中创新。

2. 战略规划目标统一,构建有效的管理组织机构

在管理中,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管理是提高组织管理效益的一种有效方式,其核心理念是组织减少管理层次,按照功能原则构建教育管理组织结构,负责人按照工作能力承担管理宽度和职责,减少中间环节,避免信息在各层次交流中阻塞。在多校区办学的新形势下,构建“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教育管理模式,坚持“条”的管理是指高校在统一的战略发展规划与目标下,按照统一的政策要求与管理评价体系实行管理,使多校区具备总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坚持“以块为主”是指校区分散、地域分割,每个校区具有各自不同的情况,在教育管理中容易产生信息不畅、管理不协调等问题,高校应在各校区成立专门机构,统筹协调该校区的管理工作,组织各系开展相应的具体管理工作。

3. 多校区应重视学科交叉,发掘新的学科生长点

高校合并或扩建后,办学规模扩大,为专业学科的交叉融合提供了条件。高校首先应充分利用各组成部分的原有学科资源,认真分析学科特色,利用好综合优势,寻求专业学科相融的结合点,实现优势互补。其次,多校区在专业学科及院系布局上要与学校的总体规划一致,紧密围绕学科空间建立承前启后的学科结构。建立以基础学科为根本,以技术学科为主干,以应用学科为枝叶的学科层次,并形成学科群,实现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在融合中发掘新的学科生长点,提高学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 充分利用学科优势,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各校区应不断提高资源的共享性,构建信息畅通机制,充分发挥各校区的综合优势。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方面下功夫。着力优化课程建设,全校通力协作,构建教育大平台,在此基础上,搭建各院系教学平台,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坚持以人为本与个性教育的思想,推进并完善教育管理机制以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与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课程选择自主权,真正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 陈运超.略论多校区大学管理的理论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4).

[2] 王东星.多校区学生管理运作模式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思想[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9,(5).

[3] 耿有权.多校区办学的主要问题与基本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学,2010,(4).

[4] 章荣琦.论以人为本的我国高校教育管理[J].现代管理科学,2008,(12).

[5] 钱勤元.多校区大学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东南大学学报,2002,(10).

篇5:多校区高校二级教学管理排课模式分析论文

一、高校多校区教学管理的运行模式分析

从多校区大学的划分方式来看, 多校区大学分为合并重组型、新建扩展型以及混合型三种类型。合并重组型大学即大学之间的合并, 重新合并成一个统一的综合性大学;新建扩展型大学是指学校为了扩大教学环境, 重新在新的地方兴建新校区;混合型大学则是指兼具以上两种特征的大学。经过调查发现, 重庆的多校区大学多属于新建扩展型, 即采取开辟新校区的方式以扩大教学规模, 如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新建了虎溪校区, 重庆工商大学新建了兰花湖校区, 重庆交通大学新建了双福校区等。对于不同的大学来说, 由于新建校区地域环境位置不同, 因此在进行多校区办学时的教学管理模式也不尽一致。构建与自身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体系是十分重要的, 谁能率先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机制, 就能及早克服多校区办学所面临的一些难题, 实现学校最优化发展。

当前我国的多校区教学管理主要存在三种办学模式, 分别是以块式管理为主、以条式管理为主以及以条块相结合的混合管理模式。所谓块式管理, 即指校区 (或院系) 横向领导, 也称分权式管理。通常表现为在核心校区的统一领导下, 分校区作为一个或多个学院相对独立的存在, 一般适用学科门类多、统一管理困难的综合大学;条式管理指学校的纵向领导, 也称集权式管理。表现为在核心校区进行统一管理, 各分校区作为下属学院, 由学校统筹规划教学资源;重庆大部分多校区高校都属于第三种管理模式, 兼具条块管理的特点, 即按年级部署学生, 新校区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又以核心校区进行统一部署管理, 使用这一管理模式的学校有重庆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工商大学以及重庆交通大学等。各个学校从自身条件出发, 选择以不同的管理办法对学生及各项资源进行配置, 有的是将大一大二学生放在新校区, 大三大四及研究生留在老校区, 如重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有的将大一新生安排在新校区上课, 大二的时候又划回老校区管理, 如重庆工商大学;有的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 在不同的阶段安排到不同的地方上课, 如重庆医科大学;有的高校已经将教学资源慢慢地逐一向新校区转移, 如重庆师范大学。各高校从自身综合条件出发进行教学与师资分配, 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多校区管理存在的一些弊端, 总体向着高效与节约并行的势头前行。

二、混合管理模式下多校区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多校区办学使重庆在全国范围内的招生比例迅速扩大, 吸引了众多优质学生来渝学习跟深造, 重庆的高校开始被更多的学子熟知跟认可。各个高校在条块相结合的混合运行模式下, 相继变得更加活跃起来, 除了在自身优势学科上下足功夫, 同时还不断投入更多的经历跟时间在新学科建设上, 所涉及的学科范围也愈加的广泛, 正逐渐向多元化办学模式靠拢。各大高校通过利用混合管理运行模式进行多校区办学, 不仅拓展了各自新的教学发展空间及办学规模, 更加促进了学科的建设, 竞争优势也明显增强。但应该看到, 当前管理模式下依然存在教学管理工作体制上不足的地方, 混合管理模式下的多校区办学也同时给学校带来新的问题, 以下将分别从教师与学生的视角分析总结当前管理模式下重庆各主要高校在多校区教学管理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 基于教师视角的教学管理问题。

教师以及从事学校教学的管理工作者是学校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之一, 作为学校的主要服务人员, 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辛勤地付出, 给学生授课。对于需要多边教学工作的教师及管理工作者来说, 更能深刻感受到学校多校区办学前后产生的一些变化。通过调查分析, 总结得出老师心中认为学校在当前管理模式下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的地方。

1. 教师资源不足。

教师资源不足是学校在进行多校区办学以后面临的新的主要问题之一, 尤其对于以条式管理模式为主的高校来说。随着多校区规模的扩大, 在校学生人数的激增以及学科专业的调整变化, 给教师个人的知识结构、教育和教学方法等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得具备教学管理经验的教师越来越紧缺, 而学生队伍越来越大, 造成供需严重不匹配。通过问卷发现, 当前重庆大部分高校尽管多是实行的混合管理模式, 但依旧包含了条式模式管理的弊端, 多数教师及管理工作者仍需负责多边的教学及管理工作。师资队伍不完善是当前重庆多校区办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

2. 教师面临的工作压力加大。

在教师资源有限的情形下, 实行混合管理模式下的多校区办学摊薄了教师资源的分布, 难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及资源整合效应, 同时也给专职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带来了较大的工作压力, 主要表现在时间分配上, 具体有以下两点:一是部分老师由于需要多边教学, 须多校区之间几头奔走, 提前坐车来去教学点, 路上的颠簸使老师很难以饱满的精神面貌给学生上课, 致使行课效率降低;二是教师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在教学、科研与家庭之间的时间分配, 短时间难以适应。

3. 管理效率降低。

根据调查问卷, 教师普遍反映学校当前的管理效率是比较低的, 许多大学在多校区办学初期, 会从老校区调派一些经验深的管理团队到新校区履职, 而老校区空缺下来的这些职位则留给从其它部门调配过来或是重新聘任新的管理者, 这样一来, 不仅有经验的管理工作者需要重新融合新的环境, 且新晋的管理工作者由于对所在职位缺乏认识, 有的甚至难以接纳过去的行为习惯而施行新的管理方法, 致使下属教职员工须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接受新的办公及教学方式, 两者都导致了管理效率的降低。

以上从教师角度分析得出的三点不足是相辅相成, 也是相互促进的。教师资源的不足主要是由于教师面临的工作压力加大以及管理者效率降低导致的;教师面临的工作压力主要来自学校教师资源的不足以及低效的管理效率;而管理效率低下同时也受到教师资源不足以及教师面临的一系列压力的影响。

(二) 基于学生视角的教学管理问题。

在校学生是高校教学服务的主体对象, 也是多校区办学兴起的关键因素, 在多校区教学管理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 从学生角度分析当前模式下多校区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十分必要。通过调查分析, 学生心中认为教学管理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1. 教学资源不足, 学生感觉教学服务缩水。

教学资源不足是所有多校区高校起初都面临的问题, 新校区建成以后, 由于资金限制以及一些其他因素, 学校内部各类教学资源尚不健全, 如硬件配套设施不齐、图书资源甚少、校园文化氛围不浓等, 学生需要在有限的资源环境和全新的校舍文化下融合, 这些都使新校区学生感受到各种不便。

2. 高低年级学生相对隔绝, 相互间交流甚少。

混合模式下, 部分高校的新老校区间由于地理位置相隔比较远, 交通不便捷, 新老校区的学生难得有机会交接在一块, 致使新生接触不到高年级学生的耳濡目染, 造成学习目标不明确,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动力。

3. 实践平台少, 锻炼机会不多。

交通不便是新校区学生暴露出来最多的问题之一, 这也是导致新校区学生与社会脱节的重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 高校在进行多校区教学管理时, 总是过多地强调教学管理的运行机制办法编制, 往往忽视从实践角度去考虑学生的真实感想。这里的“实践”包括两方面, 一是指管理者需要切身地感受倾听学生们的感受和想法;二是学校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多的实践平台和实践机会。

4. 管理服务水平低下, 学生满意度不高。

高校在实行多校区办学后, 学生因为与管理者接触甚少, 或者因为管理者能力有限、态度不友善等因素, 使之对学校管理者缺乏信心, 很难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对于实行条块相结合的混合模式的高校来说, 尽管新校区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但是由于校区分散, 学校管理者在布置重要工作时可能会更加倾向核心校区的建设, 导致校区之间管理服务效率不平衡, 学生也会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高校多校区教学管理模式的优化

针对以上混合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学校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当前存在的这些不足, 另一方面则需加紧构建一个合适的管理体系以获取在校师生的亲睐, 为此提出了下面的优化方案, 仅供各多校区高校参考借鉴。

(一) 存量优化。

即在现有模式下优化教学管理和资源配置, 从而达到优化混合管理模式的效果。主要包括优化资源配置、校园文化建设及创新理念三方面内容。

1. 优化资源配置, 主要是做好师资带动工作。

针对当前一种教学管理模式所存在的教师资源不足问题, 学校应提早引进专业教师, 做好教师的培养工作;通过在学校或院内进行青年教师培训, 或组织进行青年教师讲课比赛, 增进教师授课质量水平, 这对于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大的推进作用。针对大部分教师需要进行多边教学而因此产生的机会成本升高这一问题, 学校应当为老师提供一些激励机制, 从而遏制机会成本的升高, 使老师在繁忙工作的同时收获新的喜悦, 提高其工作积极性。而对于新老交替或岗位轮换, 学校应当提前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使每一个岗位工作者都能以认真的态度和饱满的精神去处理工作, 这样的管理队伍是学校所需的, 也是全体师生所需的。

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增进校区间的交流。

文化建设是多校区高校共同面临的问题, 混合管理模式下的多校区高校也存在这一问题。老校区由于历史相对比较久远, 已经形成了一套固有的校园文化氛围机制, 且能够被长久的加以运用, 并承袭下去, 而新校区由于刚建校不久, 校园文化不浓烈, 还没形成一套自身的文化经营模式, 因此老校区除了传承自身的优势文化外, 同时须将这些优势文化融入进新校区, 使之成为新校区文化建设的基础, 新校区再结合自身实际, 创建新的文化氛围。此外, 学校还须加强校区间的内外部交流, 内部交流可以通过组织活动、设立学院系联系群等多种方式, 方便各年级学生交际感情;外部交流方面, 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多的实践平台, 并邀请成功人士来校内做演讲, 向学生传播正能量。

3. 创新管理理念, 提高服务水平。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任何领域都需要创新, 教学管理也不例外。混合模式下的教学管理实施以来, 学生对管理者满意度普遍下滑, 通过问卷走访, 发现其主要是由于学校管理者缺乏“实践”所造成的, 一味地注重教学质量管理, 而忽视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所造成的。混合管理模式下, 管理者须较多地走进近教师与学生的生活, 更多地倾听师生的看法, 根据从他们那里得来的信息进行全方位改善, 这是当前管理者急需的一种创新。此外, 管理者需时刻保持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下属和工作, 要时刻警醒自己踏实务业, 提高自己在师生中的形象。

(二) 结构与功能优化, 即在现有模式的基础上, 重新定位新老校区功能, 建立一种新的混合管理模式。

1. 结构优化。

当前重庆大部分多校区高校都推行按年级管理的混合管理模式, 尤其同一个学院在不同校区都有学生, 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对学生间的交流形成了障碍。学校可以试着改善这种结构方式, 实行按学院进行统一管理, 把科目相近的专业分在同一个校区, 这样既能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实现一体化管理, 学生间交流也更加便捷。

2. 功能优化。

主要是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 构建师生交流平台, 延伸学校资源服务广度和深度。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发展, 网络已成为当下最实用也是最适用的信息交涉平台, 学校需利用网络的各种优势, 搭建完善的信息平台, 使层级式的教学管理显得更加的秩序井然, 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让新老校区的师生感受同样的信息呵护。不可否认, 搭建这样的信息平台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 学校须从有限的资源中发现行之有效的方法, 要适时地运用在信息化的建设上。

参考文献

[1] .缪莹.多校区大学的管理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宁德师专学报, 2011

[2] .高斌.高校多校区办学模式的中外比较[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3] .黄炳强, 张丽芳, 张蔚伟.我校多校区管理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5

[4] .齐再前, 郑秀英, 白守礼等.关于高校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育, 2004

篇6:多校区高校二级教学管理排课模式分析论文

关键词:高校;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

高校多校区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多校区办学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模式,既是高校自身的需要,也是社会对高校提出的新要求,对高校最大化利用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和综合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一、多校区办学涵义与现状

多校区大学是指具有一个独立法人资格,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在地理位置上不相连的校园办学的大学,其校区可以相互毗邻,也可分处异地。其最主要的特点是虽然在两个以上不同的校区办学,但作为独立法人的办学实体却只有一个。

我国高校的多校区办学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的结构,要根据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进行调整和改革,大学本科主要通过改革、扩建和各种形式的联合,充分发挥潜力,朝着规模大、学科全的综合性大学方向迈进”,启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截止到2013年12月,我们对39所“985”高校进行统计,其中38所高校存在多校区办学的现状,平均校区数量达到3个以上。由此可见,多校区办学是绝大部分高校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管理模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长远发展和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二、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分析

目前,我国大部分学者用“条块”理论研究多校区办学的管理模式。所谓“条”是指学校对校区的纵向管理,是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向校区实施的延伸管理;所谓“块”是指校区或院系内部的横向管理,是由校区成立的管理机构实施的属地管理。

1.条式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由核心校区统一制定发展规划,统筹教学资源、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通过学校各职能部门对各校区的人、财、物、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实行统一管理。其优势在于各级管理职责分明,统筹集中与分散管理相结合,学校资源统筹配置到各校区,保证人才培养上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劣势是容易导致各部门配合不协调,增加管理成本,降低管理效率。

2.块式管理模式。这一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学校权力和责任下移到校区,各校区相对独立,具有相对完整的与学校的管理总部相配套的管理机构,学校只负责宏观管理、政策和重大事务的决策,并不直接参与校区教学的具体管理。其优势在于因地制宜,减少跨度,避免多头管理,有利于增强校区的活力;劣势在于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权力分散,各个校区各自为政,缺乏横向交流,学校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管理分散,无法形成学校特有的文化和积淀。

3.条块结合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指高校保留原机关职能部门、各个学院以及直属单位,在其他校区派出一个综合协调的管理办公室或管理委员会。这种管理模式的优势在于,权力相对集中,有利于按照学校总体规划进行教学、管理和改革;同时各职能部门掌握各个校区状况,信息沟通和反馈效率较高。其劣势在于校区综合协调管理部门缺乏对属地部门人、财、物的直接调控权,延伸部门接受原部门和校区综合协调管理部门双重领导,工作中容易产生分歧,造成责任不清现象。

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校区管理模式分析

随着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距老校区26公里外建设一所占地约1500亩的新校区,2010年开始实施两校区办学。目前将本科一、二年级布局在新校区,三、四年级及研究生教育继续保留在老校区,归纳起来北航两校区办学的主要特点如下:

1.实行“属地与延伸”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北航在新校区设立沙河校区管理委员会,统筹沙河校区各项工作,与学生相关的管理部门延伸到沙河校区,由副职担任新校区部门负责人。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统筹新校区各项工作,加强各部门协调,新校区管理委员会既发挥了学校第二党政办的作用,又能够因地制宜,根据校区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校区工作。其劣势在于,延伸部门归双重领导,工作中容易产生一定的本位主义,且延伸部门人事考核等关键环节由所在部门管理,在权责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2.在新校区设立沙河校区党委,党政密切配合。北航沙河校区为做好领导干部和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特在新校区设立党委,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决定。目前,沙河校区党委下设党支部18个,党员500多人,通过开展与属地共建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充分利用新校区资源推进教学体制改革。北航新校区目前只有大一、大二两个年级,日常管理和教学相对独立,这为实施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为促进学科专业之间的融合,提高通识教育的水平,北航将23个学院按专业大类合并为航空、航天、信息、机械、电子、理学和文管7个基础部,2012年又打破专业限制,成立了4个书院,积极探索开展博雅教育,培养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这也为提高教育质量和学校长远发展提供了保障。

四、关于多校区办学模式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1.根据办学实际采用多样化管理模式。我国的多校区办学高校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各高校的历史、各校区的功能定位、学校的发展规划等因素,探索出适合本校实际的管理模式。同时要把国内外高校的先进管理模式融入到本校管理当中,在不同发展阶段适时调整管理模式,适应学校发展需求。

2.坚持“多个校区、一个整体”的办学理念。多校区办学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各个校区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大学的文化底蕴和校风无法得到很好的传承。一所大学应该具有自己独特的理念和精神,因此在多校区办学过程中,要强化“一个学校”的整体概念,各个校区要围绕学校核心理念,不断地将学校的校风、校训和文化精神灌输到每个学生头脑中,保持相对统一性,提高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不断促进学科融合,积极推动教学改革。高校之所以从单一大学发展成为多校区大学,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办学效益和教学质量,加快学校的发展。提高效益和质量的关键在于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要站在世界教育的前沿,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要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多校区办学的一个突出优势就是能够扩大教学规模,为加强学科交叉、渗透和融合提供了条件和可行性。

4.要从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角度设置机构部门。多校区办学虽然为学校发展创造了空间资源,但每年花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较高,因此采用管理模式和设置机构部门时,要严格按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原则进行论证,结合各个高校的实际,制定切实可靠的制度保障。

5.要加强文化建设,创造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校园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大学的校园文化不仅是一个学校的象征,也是凝聚整个大学的精神力量,它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在多校区管理过程中,要不断改革、创新、强化校园文化建设,经常举办学术交流活动,为多校区学生之间交流的平台,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学术氛围,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教育。

参考文献:

[1]刘华东.高等院校多校区办学与管理机制的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06(10).

篇7:多校区高校二级教学管理排课模式分析论文

当前, 我国高校的多校区办学面临着距离远、运作成本高、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和重组、领导和师资力量分散、办学质量受影响等等问题。而在学生教育和管理上, 存在以下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1、高校周边环境的复杂性带来的问题。高校周边环境, 是学生经常接触的环境, 对高校大学生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有着直接影响。新校区往往建在郊区, 远离繁华闹市, 缺乏都市气息和氛围, 道路交通等市政设施有待进一步规划和建设。由于新校区仍在建设中, 校园内能提供给大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的场地、设施有限, 使学生接触社会、参与生活实践的机会大为减少, 这种特殊的社会外部环境, 使新校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遇到了新的困难和挑战。

2.管理成本大幅上升带来的问题。就新建型多校区大学而言, 其新建校区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大多位于城市校区, 远离城区, 给师生员工在各校区之间的活动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使运行成本大幅上升, 包括交通成本、通信联络成本以及管理成本等。以笔者所在南京邮电大学为例, 南京邮电大学现有三牌楼校区和仙林校区, 师生员工主要搭学校班车, 每天往返23个班次 (高峰期每个班次4~5辆车) , 学校每年在校车运行上需支付相当大数目的费用, 这还不包括校级及各学院各种学生活动中的交通费用开支。2009年12月学校进行了改革, 发放交通补贴, 实行付费乘车 (4元/次) ,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交通车运行效率, 但运行频率没有减少, 依然每天往返23个班次, 交通运行成本没有得到相应的减少, 反而给师生们增添了很多的麻烦。

3.校园文化认同与归属缺失带来的问题。多校区的校园文化是在继承和保留原有文化中适应新校区发展的积极的、有益的成分, 在原有不同文化的基础上比较、提炼、吸取、融入, 建立新校区统一的思想文化、行为标准、价值取向的过程。由于新校区硬件设施的不完善突显了人文设施的滞后, 开展活动条件有限, 学术文化活动少, 缺乏高校那种浓厚的科研学术气氛和历史文化底蕴, 学生缺乏与都市文化、校园文化的碰撞与冲击、交融与渗透, 不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新校区的学生缺乏对校园文化精神的认同感和归属意识, 而认同感和归属意识是一个学校形成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根本保证。

4.学生心理问题突出。新校区一般与老校区有一定空间距离, 这种距离的存在把新校区变成一个被隔离的小社会, 这使新校区学生从大学生活中获得的信息量明显减少, 延缓了学生的成人化进程以及心理上的健康成长。身处新校区的大学生, 缺乏与老师的更多的沟通, 缺少老师的帮助, 无法通过师生的交流来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处事能力, 因而面对多元化选择时, 往往显得茫然无知, 甚至出现心理障碍。

二、基于信息化平台的高校多校区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南京邮电大学是典型的多校区高校, 有仙林、三牌楼两个校区, 同时也是一所以信息学科为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在新校区刚开始启动阶段, 也遇到了上述的困境, 但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 南京邮电大学学生工作部门发挥信息学科特色, 摸索出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即基于信息化平台的高校多校区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也就是依托信息化平台, 通过各模式间相互作用, 形成一个完整而动态的系统, 共同致力于多校区学生管理工作, 使学生能自主管理、自我定位、自炼提升。近几年运行以来, 效果良好, 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建立统一的网络模式。要在多校区学生管理上实现高效率, 必须建立统一的网络模式, 实现工作目标、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统一, 网络总模式是对各级、各块子模式进行指导、兼顾的各种因素的有机系统。在多校区环境出现伊始, 南京邮电大学学生工作部门充分发挥信息网络技术的优势, 抢占网络思想文化阵地, 建立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多校区教育管理模式, 该模式分为三级, 一级为学生工作主管部门、二级为学院学生管理部门、三级为各小班。

2.分设多种形式的子模式。面对多校区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 结合校园网络的政治性、思想性、导向性、理论性、亲和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分设一系列的子模式, 有效而又富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笔者所在的南京邮电大学, 通过搭建学生工作的信息化平台, 利用校园网络把分散的校区连接起来, 建立起一个快速、畅通的渠道, 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和学院网站了解学校、学院的各种动态消息, 跟踪学校学院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最新信息, 设立多项为学生服务的项目如网上选课、网上报名、就业信息、奖贷学金评选、网上党校、心理咨询、校院领导信箱等, 实现跨校区网上办公的可能性。目前, 南京邮电大学大力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 并已取得显著效果, 设立网络评价子模式、网络党建子模式、网络学团子模式、网络教务子模式、网络就业管理子模式、网络资助管理子模式、网络心理咨询模式, 全面实施新型的学生管理战略。

3.开辟网上互动空间, 建立校园网络文化。面对网络时代的机遇和挑战, 笔者所在的高校抓住时机, 把校园文化的主旋律通过校园网络传递给广大学生, 另一方面, 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 把现实生活中学生组织的活动生动地映射到网络上, 形成一个网上互动空间, 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南京邮电大学早在1998年就有校园BBS, 几乎每个师生都有一个账号, 该BBS由专门部门管理, 信息的更新与可信度得到了可靠的保证, 通过BBS发布的校园信息阅读量均达到理想效果, 累计访问次数已达5000万次。

4.提高学生管理人员的工作技能, 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全面推行信息化平台, 首先要更新管理理念, 提高学生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素养。根据学生工作的特殊性, ----------------------通过相关理论学习和技术培训, 多渠道、多形式加强学生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 以学校信息化平台为主, 辅以人人网、QQ群、MSN、飞信等网络信息平台,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 是加紧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学生信息技能的训练。根据相关调查, 大多数大学生上网只停留在网络聊天、观看影视和游戏上, 因此要因势利导, 创造更好的条件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做学问、做研究, 使学生在掌握各种信息技术的同时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文化科技素养和人文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侯慧君.探索新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1, (4) .

[2]吴远, 秦启轩.多校区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 2003, (1) .

[3]郝英杰, 李文良.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浅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增刊) , 2002, (3) .

篇8:多校区高校二级教学管理排课模式分析论文

关键词 遗传算法 排课系统 教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排课问题是一个多约束、多目标的优化问题,是教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尤其是多校区同时运行的高校格局增加了更多的约束条件,问题的复杂度也增加了许多。多校区排课是一个典型的多因素的优化决策问题,是组合规划中的NP完全类问题,涉及信息较多且求解复杂性为课表规模的指数量级。遗传算法被证明解决该类问题是最合适的。

1排课问题描述

课表要有利于教学设备的充分利用,要符合教学规律。将这个原则进行细化、清晰化,一般可以归纳为以下具体要求。

(1)课表中没有硬性冲突,在排课过程中必须遵守如下约束条件:

①每位教师在同一时间段内只能安排一门课程;

②一个教室在某一时间只能安排一门课;

③教室的位置数量与每个自然班的人数应尽量匹配;

④必须根据核定的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学时数排课,不得任意增减;

⑤一个教师两节课间路程不超过10分钟,半天的工作必须安排在同一个校区。

(2)课表要求有较高质量,为了使排出的课表更优化、合理、排课还应考虑以下因素:

①一门课程在每个班的每两天只能安排一次;

②专业必修课尽量安排在上午;

③同一门课的上课地点尽量安排在同一教室;

④体育课必须排在下午或者上午3-4节,体育课后避免安排讲授课;

⑤实验、操作、训练、演示等课应排在下午;

⑥满足个别教师的特殊上课时间要求;

⑦编排课表时,先排公共课,后排专业课;先排合班课,后排单班课;

先排多头课(一个教师有多门课),后排独头课;先排多时课,后排少时课。

2排课问题的遗传算法设计

首先,人工安排或计算机根据条件自动生成,集中安排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有固定时间和地点的课程。

其次,剩余课程按照院系为单位分为若干个子块,用遗传算法对每个子块进行排课操作。

2.1染色体编码

遗传算法中首要考虑的是如何表现问题,即如何对其进行染色体编码,使之适用于GA操作。一条染色体中应包含课程、老师、教室、学生、时间和校区等相关信息。但由于某一门课程信息里面已经包含了老师、学生和校区信息,故染色体中仅需要对课程、教室和节次采用可拼接的二进制编码。若某院系一学期有40门课程,可编为X1=(a1,a2,a3,a4,a5,a6),ai∈{0,1}。每个院系一般有20 个教室不等,可编为X2=(b1,b2,b3,b4,b5),bi∈{0,1}。每周上五天课,每天4次,共20次,可编为X3=(c1,c2,c3,c4,c5……,c19,c20),ci∈{0,1}。所有课程的DNA分子拼接形成一条染色体。

2.2初始化群体

群体初始化的规模数n应取适中。一般,n取值为染色体长度的两倍左右。根据上述的染色体编码,一个DNA分子长度为31,40门课程的一个染色体码长为1240,故n可取2480。每条染色体中的DNA分子之间由于教室、时间、学生、老师、校区等因素会产生冲突,比如一个老师不能在同一时间安排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课程。产生初始群体时,在不产生冲突的情况下(满足上述5条硬约束条件),随机为基因块赋0或1,直到满足群体规模。

2.3适应度函数设计

遗传算法根据适应度群体中个体的优良程度,适应度较高的个体遗传到下一代的概率较大。因此,遗传算法是在适应度函数的引导下运行的,适应度函数选择的好坏直接影响算法的优劣。在适应度函数设计中,我们主要考虑以下冲突;

(1)教师冲突,教师安排是否冲突,同一时间段是否安排两次课。

(2)教室冲突,同一教室同一时间段不能安排两门课。

(3)班级冲突,同一班级同一时间的段不能安排两门课。

(4)交通冲突:对于多校区或单校区教学楼分散情况,教师或学生相邻时的教室间距不应超过10分钟;

(5)教室大小与学生人数的冲突。

以上约束条件Pi∈{0,1},0表示有冲突,1表示没有冲突首先对一条染色体中的每个DNA分子(一门课程)计算适应度,然后计算一条染色体所有DNA分子适应度之和,将该值作为个体适应度,数学表达式如下:

fi=(P1€譖2€譖3€譖4€譖5€?f€譗1+j€譗2+h€譗3)

F=40i=1 €%Lfi

f表示节次优先度,j表示课程类别优先度,h表示组合优先度。Q1、Q2、Q3代表相应权值,F为个体适应度。

2.4选择算子

采用截断选择法,染色体按适应度函数值从高到低排序,只有最优秀的个体才能被选作父个体。其中,用于决定染色体被选作父个体的百分比的参数称为截断阀值,范围取90%~80%。在该阀值之外的个体不能产生子个体。

2.5交叉算子

交叉只对复制产生的85%的个体进行,此时适当的选择交换概率p,p过大或过小都不易收敛到最优解,设p为0.95(保留的15%不参加交换)。采用一点交换方式,在排课问题中,每周某一课程上课节次是固定的,随机选择第n个DNA分子时间节次码中第m个基因位为1的基因。

2.6变异算子

排课系统中由于课表合法性问题,如果采用简单的随机变异,会出现大量的冲突,导致需要消耗大量精力去纠错。因此,我们在研究中采用有条件的基因变异。变异操作的作用是防止丢失有用的可能解,保证搜索到空间的重要点,使算法具有全局收敛性,变异的概率较小,在本文中取0.01。和交叉算子一样仅是时间节次码参与交换,教室和课程码保持不变。选择两个点进行变异,具体操作是:随机选择第n个DNA分子,再随机选DNA分子中的时间码第p、q个点进行变异。

2.7终止条件

采用迭代次数来决定,取2500。

参考文献

[1] 肖俊.遗传算法的工程应用[J].计算机科学,2005,11(32):247-250

上一篇:在调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时的讲话下一篇:给考研后期的人一些鼓励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