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变迁视角下的农村幼儿教师流动现象分析及其对策

2024-05-05

社会变迁视角下的农村幼儿教师流动现象分析及其对策(精选6篇)

篇1:社会变迁视角下的农村幼儿教师流动现象分析及其对策

社会变迁视角下的农村幼儿教师流动现象分析及其对策

冀东莹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摘要:农村幼儿教师频繁流动成为阻碍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从人口流动、农村社会变迁、教育体制变迁、经济体制变迁等方面来分析农村幼儿教师流动的现状,提出应切实保障增加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学前教育,抑制农村幼儿教师的频繁流动;回归政府的主导地位,稳定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其工资待遇。

关键词:社会变迁;农村;幼儿教师流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想发展农村的学前教育,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应该要建设一支高质量的稳定的农村幼儿教师队伍。[1]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与农村幼儿教师的流动之间关系重大,因为幼儿教师的合理流动可以给幼儿园带来积极的影响,使幼儿园充满活力,也可以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教育资源的重组;反之,则给幼儿园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影响,不仅不便于幼儿园的管理,并且也会限制幼儿教师的个人成长和正确的自我认知。但目前的很多研究显示农村幼儿教师流动较为频繁,甚至已经达到失衡流动的程度,其背后的原因不仅是与幼儿教师自身的因素有关,更是与整个社会变迁的背景是分不开的。因此,本文试图从社会变迁的视角来分析农村幼儿教师流动的现状,以期可以找到缓解农村幼儿教师流动的可行之策。

一、社会变迁与农村幼儿教师流动

1.人口流动与农村幼儿教师流动。一般而言,人口流动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二是指人口的空间移动。[2]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表明,只要预期的实际工资大于农村的实际收入,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的迁移就会继续下去,只有当农村劳动力迁移到城市,使城市工资降低,或者增加了城市失业率,从而使得预期的城市工资和农村收入水平相等时,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才会停止。[3]这一人口流动的模型表明,城市和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收益、就业机会的差距,无一不影响着农村幼儿教师向收益好、就业机会多的城市流动。这一现象就促使国家加大对城市教育资源的投入而弱化对农村教育的扶持,而迫使农村幼儿教师离开教育资源匮乏的农村而流入城市。

2.农村社会变迁与农村幼儿教师流动。在以前的乡村社会中,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村幼儿教师来说,其与农村土地是有浓厚情谊的。靠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4]所以对于扎根农村的幼儿教师来说,是不会轻易流出农村的。目前在农村,大部分人采用土地出租的土地流转模式,离开乡村,去城市寻找工作,这样既有土地出租得到的收入,又可以通过在城市工作挣得收入。农村幼儿教师在这一流动的潮流中,也试图在城市的幼儿园找到立足之地,或者干脆离开幼教领域进入到其他领域工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就吸引了大批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教育资源也开始偏离农村而聚集城市,从而促使农村幼儿教师向教育资源丰富的城市流动,使幼儿教师不仅可以在城市得到更好的专业发展,也可以使自己的子女受到较好的教育。

3.教育体制变迁与农村幼儿教师流动。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师范教育不再免费,也不再包分配,师范教育对于那些学业成绩优秀、家境贫寒的学子已经失去了吸引力。[5]对众多考生来说,幼儿教育师范专业,已经成为其较少的选择,或只是最后服从调配的无奈选择。师范教育体制变迁使本来受政府重视的师范教育变得不受重视,免费师范教育的逐步消失使幼儿师范教育毕业的学生不愿回农村教学,甚至流向其他待遇较好的行业。在农村,大部分的民办幼儿园都是个体性质的,这些农村的民办幼儿园因其盈利性质和自负盈亏的运转机制,使其本就无编制的幼儿教师的收入往往没有保障,更不用说医疗、养老、保险等方面的社会保障。这就会导致幼儿教师不愿全身心投入到农村幼儿园的工作中去,并且在其中工作的相当一部分幼儿教师并没有幼儿教师资格证,他们往往是因为暂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才会选择去幼儿园工作,一旦有更好的去处便会很快离开幼儿园。

4.经济体制变迁与农村幼儿教师流动。我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变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乡贫富差距要比在计划经济时代更加明显。市场经济影响下的贫富差距,()使处于同一阶层的人在不同的地区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差异,根据陆学艺依据职业把中国社会划分为十大阶层,其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包含有幼儿教师,同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幼儿教师在贫困的农村与在发达的城市工作的待遇却有着巨大的差距。在计划经济时代,师范生毕业基本上是由国家同一分配,国家会有计划地根据现实需要分配毕业生到相应的岗位,教师流动现象一般是很少出现的。而在市场经济下,毕业生很容易将市场价值规律运用到求职择业的过程中,将薪酬福利等作为决策的重要标准。[6]有关调查研究显示,大部分的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月工资在500~800之间,在工资收入还满足不了幼儿教师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的情况下,农村幼儿教师的流失是必然的。

二、缓解农村幼儿教师流动的策略

1.应切实保障增加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缩小城乡差距。农村幼儿教师流向发达城市工作是城乡收益差异所导致的,如果这种差异在合适的范围内,则可促进幼儿教师的合理流动,反之,则导致农村幼儿教师出现失衡流动现象。随着农村幼儿教师持续不断地向城市幼儿园或其他行业涌入、竞争力的不断加大,其收入和就业机会就会有所降低,此时可能会有许多幼儿教师返乡任教,但这只是幼儿教师的被迫选择,是城乡幼儿教师流动极度不平衡造成的结果,而不是缓解农村幼儿教师失衡流动的解决办法。所以政府应重视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幼儿教师收益和扩大就业机会,缩小城市和弄寻幼儿教师之间的发展差距,只有预期收益的城乡差异逐渐减小,才能实现农村幼儿教师的合理流动。

2.统筹城乡学前教育,抑制农村幼儿教师的频繁流动。对学前教育进行城乡统筹,可以在一定程度解决城乡教育资源不均的问题,在统筹城乡学前教育过程中,统一配备学前教育师资,构建合理的城乡教师交流机制,促进城市幼儿园教师下到农村幼儿园,为农村幼儿园教师带来新的教育思想,同时也可以激励农村幼儿园教师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促进其快速成长。如果农村幼儿教师工作稳定性强,工作环境良好,与城市幼儿教师收入相差不大,并有一定的发展空间,那么大部分的幼儿教师是更愿意选择在农村幼儿园工作,因为其家庭的居住地点就在幼儿园附近,可以照顾父母和孩子,不至于离开家乡离开亲人而去城市打拼,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抑制农村幼儿教师的频繁流动的。

3.回归政府的主导地位,稳定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政府在对农村的学前教育的政策选择上实现政府主导地位,有利于政府宏观调控,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合理分布城乡优质幼儿教师资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阻止事实存在的城乡学前教育差距继续发挥“马太效应”作用,遏制幼儿教师单向、无序流动的势头,给予农村的学前教育发展喘息的空间。[7]学前教育的质量与师资是有着很大的关联的,所以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的前提是稳定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所以,高等教育也应加强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设和重视,正确引导师范专业毕业生回家乡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由地方政府进行公开招聘,对愿意回村进行任教的大学生给予各种优惠政策,大量解决其编制问题。对于民办幼儿园的教师,虽然无法解决其编制,但是可以为其提供相应的福利保障,从而稳定农村幼儿教师的队伍。

4.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其工资待遇。与中小学教师相比,外界对幼儿教师的看法是有诸多误解的,认为幼儿教师就是“廉价的保姆”。对农村幼儿教师来说,由于其工作性质、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其地位总是达不到应有的高度。有学者认为,城乡教师职称晋升应实行差别待遇,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称,要有在农村中小学或薄弱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适当增加中小学高级教师职务岗位指标,为农村中小学教师晋升中、高级职务创造条件。邓小平也曾说过:“要研究教师首先是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制度。”[8]幼儿教师首先作为一个人是必须要先生存下去的,然后才能积极地投入工作。所以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如此,更要使农村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得到应有的保障,努力地使幼儿教师的生活、工作环境得到真正的改善,并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幼儿教师的浓厚氛围,使幼儿教师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农村幼儿教育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汪少英。农村乡镇幼儿教师流动问题的研究―――以湖北省汪集镇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

[2]廖淑华,余光英。二元劳动力市场下的人口流动模型及其政策含义―――对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一个修正[J].市场论坛,,(8 ):64-66.

[3]罗希。由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J].科教文汇,,(5 ):1-2.

[4]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出版社,:2.

[5]周晓飞。社会变迁与幼儿教育失范[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10):114-116.

[6]张金锋,方留。 大学生就业流向区域差异动因分析[J].管理观察,,(2 ):188-189.

[7]姜盛祥。重庆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幼儿教师流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篇2:社会变迁视角下的农村幼儿教师流动现象分析及其对策

【摘要】本文分析了城乡二元化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象,从社会经济因素、社会关系因素、信息因素三方面探讨了农村劳动力流动行为,提出了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的主要障碍:户籍制度障碍;文化障碍;主观障碍。

【关键词】农民工;经济社会学;城乡二元结构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大量地从土地上游离;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城乡的二元结构使得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发达地区流动成为重要的劳动力市场流动形式。按照经济社会学的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不仅受到经济方面的影响,还有来自社会经济因素、社会关系和信息因素的影响。同时,由于户籍制度、文化障碍和农民工自身的障碍,农村劳动力在流入城市地区之后也存在很多问题。农民工始终是城市中的边缘人物,难以融入到城市生活之中、享受到城市人的同等待遇,农民工的边缘化,无法实现身份认同,这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城乡二元化与农村劳动力流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城乡二元化的趋势。我国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将资源集中在少数城市地区,导致在城乡及不同地区之间出现了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劳动力从较不发达地区转移到较发达地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的待遇问题引起学者广泛的关注,流动人口如何融入当地城市,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城乡二元化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双重属性,二元结构不仅仅只在经济层面体现出来,更应当体现在社会层面(庄士成、王莉,)。因而,不能仅从经济层面去关注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在经济和社会多层面关注,才是理解经济发展应有的态度。

二、韦伯的经济社会学思想

社会行动是韦伯社会学体系中的一个基本概念。韦伯的经济社会学思想中,经济社会行为不同于经济学理论分析中的经济行为。经济社会行为不单单是受到物质利益和理性驱动,行为的其他方面也是韦伯关注的重点。根据韦伯的说法,有四种主要的社会行动:传统的,感情的,价值理性的,工具理性的。在经济行动中,没有使用暴力并且经济目的是主要导向。在经济取向的行动中,或者目标是经济的但使用了暴力,或者目标不是经济的但经济方面的因素被考虑进去。经济社会学既研究经济行动也研究经济取向的行动,而经济学传统只研究了前者(胡雅梅、韩克庆,)。相比于市场分析和文化分析,韦伯的经济社会学思想同时包容了经济和文化的作用,而且承认历史的影响。

三、农村劳动力流动行为的分析

在刘易斯的二元论述中,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的比重不断下降,工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将出现从农业部门不断向工业部门转移的现象。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为何要从农村流向城市,这是一个问题。经济学家认为,劳动力对经济收入的预期和迁入地、迁出地之间的经济差别是推动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的重要原因。然而除此之外,还有更重要的社会因素值得探讨。1、社会经济因素我国城乡之间的差别早已有之,仅仅用经济学的推拉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外移的`原因。在传统上,我国以家庭伦理为中心,注重家庭及家族的延续,家族财产是延续家族的物质基础。在中国独特的城乡二元结构下,绝大部分的农村劳动力在迁入城市地区之后依然是以家庭为单位。农村地区经济落后,农业收入低,在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的时候还需要承担养育家庭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家庭更好的生活条件,许多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成为了农民工的一员。2、社会关系因素人是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一员,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到网络关系的影响。在农村劳动力向外流转的过程中也受到人际关系网络的影响。首先,面对众多的城市,农民工选择进入的城市往往是熟人介绍,因而在一个城市之中往往会形成同乡聚集的情形。如果个人能够通过他的关系网络得到帮助,那他将某地作为选择的意向动机就会更加强烈。其次,对初次外出打工的农民工而言,城市的陌生感使得他们需要同伴的结伴来减轻这种不熟悉和不安。3、信息因素社会关系是农民工信息传播的最主要来源。社会关系网络为农村劳动力带来大量的有用信息,这些信息是政府和媒体无法提供的,并且也更加可靠。一个农村劳动力首先流向城市,有关打工的信息接着会传到农村的其余人那里,并促发他们进城打工的心理。而其他人会通过已外出者来增加经验并且获得帮助,这就大大提高了他们要向外流动的可能性。在信息的有效性方面,亲友、老乡所提供的信息也更为可靠。

四、农民工为何难以融入城市

虽然我国目前已有大量外出打工的农村劳动力,但时至今日,农民工始终是城市中的边缘人物,难以融入到城市生活之中、享受到城市人的同等待遇。这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制约:1、户籍制度障碍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为了限制人口的流动而制定了户籍制度,户籍规定了人的身份,也由此规定了与身份相关的权利和待遇,即使发生了人口的转移,户籍却未随之改变。由于受到户籍的限制,农民工不能像当地居民那样平等地享有本地的各项权利与待遇。与此相对应地,农民工没有户籍身份的认同,便会疏远这个城市,从心理上产生排斥。2、文化障碍市民和农民工不同的社会化过程,造成了二者的文化分化。对城市居民来说,社会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现代化的过程,社会化的结果就是现代性和城市性的获得。这种匮乏恰恰是影响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重要因素,也是歧视产生的重要前提(卢国显,)。3、主观障碍农民工的社会融合困境也有其主观原因。首先,农民工经济资本普遍短缺,经济收入较低,在物质生活上与城市居民相差较远,住房、生活质量都受到限制;其次,农民工的社会网络大多是由老乡结成的小圈子,社会参与的障碍较大;再次,由于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因而城市之中的农民工普遍具有较低的文化水平,所从事的工作也对文化水平要求不高。

五、总结

经济行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行动,它不可避免要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比如宗教信仰、文化、价值观念等。因此在分析农民工流动问题时,运用经济社会学的思想,要从经济、文化、历史、制度等多方面着手。

【参考文献】

[1]庄士成,王莉.社会融合困境与城镇化“陷阱”:一个经济社会学的分析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14(11)102-106+144.

[2]胡雅梅,韩克庆.从经济行动到经济秩序:韦伯经济社会学思想研究[J].东岳论丛,2015(08)77-83.

篇3:社会变迁视角下的农村幼儿教师流动现象分析及其对策

1949—1986年, 我国农村养老呈现真空状态。1951年, 国家颁布《劳动保险条例》, 把当时占人口总数90%以上的农民排除在养老保险之外。这一时期, 国家出台的养老保险制度几乎全部是针对城镇职工的。

1986年, 农村养老保险开始“试水”。民政部向国务院递交了《关于探索建立农村基层社会保障制度的报告》, 开始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探索, 试图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保制度雏形。1987年民政部下发该报告, 加快了各地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步伐。

1994年, 劳动部下发《关于保持社会保险管理体制稳定的通知》, 进一步强调民政部门负责农村 (含乡镇企业) 社会保险工作的职能, 保持并稳定了社会保险管理体制。

1995年,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意见》, 该意见不仅肯定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取得的成果, 也为进一步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积极、稳妥、健康地向前发展指明了方向。

1999年, 国务院下发《国务院批转整顿保险业工作小组保险业整顿与改革方案的通知》, 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列入了清理整顿范围。通知指出:“目前我国农村尚不具备普遍实行社会保险的条件, 对民政系统原来开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要进行清理整顿, 停止接受新业务, 区别情况, 妥善处理, 有条件的可以逐步将其过渡为商业保险。”这一时期农村社会养老工作停滞不前。

2002年,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社会保障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明确要求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报告指出:“有条件的地区, 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006年,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把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全面完善、加快发展的新时期。

2007年,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远景目标:“到2020年,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2008年,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 加强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妥善解决农村农民的养老问题, 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009年, 国务院决定, 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2009年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 (市、区、旗) , 以后逐步扩大试点, 在全国普遍实施, 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这就意味着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从理论走向实践,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翻开了新篇章。

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出的时代背景

1、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出的紧迫性

(1) 人口老龄化程度愈演愈烈。

2005年底, 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达1.44亿, 占全球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一, 老龄人口比例达11.2%, 而农村老龄人口比例达12%。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1.74亿, 约占总人口的12.78%。据预测, 到2020年, 农村65岁及以上老人的比例为15.6%, 而城市则为9.0%, 2050年, 这个数字将提高到农村32.7%, 城市21.2%。人口老龄化在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沉重压力的同时, 也给家庭带来了负担, 这就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需要, 做到老有所养。

(2) 家庭养老模式逐渐瓦解。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实施和农民观念的变化, “4-2-1”结构的家庭在农村普及速度加快。家庭结构的变化对家庭养老模式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据民政部调查显示, 农村老人和子女在一起的比例虽高达88.7%, 但收入来源、生活料理依靠老人自己的占50.7%、82.2%。同时, 由于城镇化和工业化速度加快,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 “空巢家庭”随即出现, 进一步加剧农村养老压力。家庭养老模式逐渐不能适应形势, 必然向社会养老方式转轨。

(3) 土地保障能力日趋减弱。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速度加快, 我国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逐年递减。资料显示, 从1996—2003年七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了1亿亩, 2003年以后, 这种趋势仍未改变。因此, 农民养老仅靠土地保障是绝对不够的。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

2、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

(1) 经济可行性。

改革开放30年来,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农村发展, 推行了一系列惠农利农措施, 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 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农村经济日益壮大, 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为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创造了经济条件。

(2) 政治可行性。

近几年, “三农”问题是政府一直致力于解决的问题, 农村社会保障建设是“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党和国家一直关注和重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 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在为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所做的努力为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支持。

(3) 社会可行性。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农民的养老观念也正随之转变, 农民参保意向明显提高。许多农民已经意识到, 随着家庭养老压力的增大, 完全依靠后代养老的传统观念应该改变, 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变是社会发展趋势。

三、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试点推行中存在的问题

1、新农保经办机构管理环节薄弱

目前, 新农保首批试点地区已全面铺开, 覆盖范围将继续扩大。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机构建设滞后、资金投入不足、管理设备不完善、经办机构人员编制较少、业务素质不高等不利条件严重制约了新农保的实施和推广, 不利于覆盖范围的扩大。

2、宣传力度不够, 人们对新农保的认识存在误区

试点过程中有些地区由于宣传不到位, 导致农民对新农保认识不足、顾虑较多、参保不积极。例如新农保试点指导意见中规定, 年满60周岁的农村老人每月可领取55元的基础养老金, 但有一个前提, 就是其子女应当参保缴费。不少人认为, 让子女缴费就是拿子女的钱给其父母发放养老金。然而事实上, 老人的基础养老金是政府发放的, 子女缴费实则是子女为自身缴费, 政府旨在通过此规定调动青壮年的参保主动性。

3、新农保基金积累规模较大, 保值增值压力前所未有

截至2010年3月底, 全国已有4685万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1570万人领取待遇, 新农保基金累积结余242.69亿元。随着试点范围的扩大, 基金结余也将继续增加。根据现行规定, 社保基金投资的范围限于银行存款、买卖国债和其他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 严重束缚了新农保基金的投资手脚, 加之目前通货膨胀的影响, 使得新农保基金保值增值成为一大难题。此外, 新农保基金“暂实行县级管理”, 基金被挤占、挪用的风险较大。

4、衔接配套政策跟进滞后

新农保制度与老农保、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及农民工养老保险、农村低保制度、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等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 是新农保制度运行中的一大难题。目前, 有些试点地区并没有出台衔接方案, 没有统一的衔接标准, 衔接配套政策没有迅速跟进, 严重影响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 不利于农民权益的维护, 不利于制度稳定及新农保政策的可持续发展, 将会拖延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的进程。

四、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

1、加快新农保机构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

各级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 不断完善机构设置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同时, 要注重相关人才的培养与培训, 造就一批能够适应新农村工作的人才, 以满足随着新农保覆盖面增大而不断增加的管理服务需求。

2、加大新农保宣传力度

打破单一的宣传新式, 拓宽人们了解新农保的渠道, 通过灵活、多样、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新农保相关内容, 让农民全面正确地认识新农保。

3、完善新农保基金运行管理体制

对新农保基金的使用方向、使用情况和使用效果进行跟踪监管。开拓投资渠道, 在保证新农保基金投资收益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债转股、交通债券、贷款等多种形式进行投资, 以实现新农保基金的保值增值。

4、建立全国层面的制度衔接转换机制

有关部门应从衔接的方便性和公平性考虑, 尽快讨论出台正式政策, 以确保制度间转换的规范性, 维护转换制度者的利益, 尽可能减少因制度转换而出现的损失, 稳步推进, 实现制度的有效平稳衔接。

摘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社会福利公平、保障农民基本生存权、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视角阐述了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背景, 分析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试点推行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实现新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制度变迁,农村养老,新农保,试点

参考文献

[1]赵若彤: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思路[J].现代商业, 2009 (20) .

[2]李乐平:对我国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 2006 (20) .

[3]杨翠迎:新农保试点存有七大不足, 六大对策建议应对 (上) [J].医院领导决策参考, 2010 (8) .

篇4:社会变迁视角下的农村幼儿教师流动现象分析及其对策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脱节现象

农村的中小学语文教学脱节现象对学生的再学习有着一定影响,所以要积极探究两者知识的衔接方法,促进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推动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一、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脱节现象分析

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脱节现象主要是由于教材内容上存在着很大差异,小学的语文材料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在知识点上也比较少。而到了初中就对学生的要求有了大幅提升,思维难度以及学习的知识点也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加,这就造成了中小学知识的脱轨,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有就是中小学的教学评价没有得到有效结合,在教学的方法上也有着很大转变,使得学生不适应。

二、农村中小学语文知识教学衔接策略探究

第一,加强农村中小学的语文教学衔接就要从多方面实施,要对语文课堂的教学进行深化改革,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以培养。从具体的措施实施方面要能够在学习的方法上加强指导,教师在提出了学习要求后,要让学生按照步骤来完成,根据中小学不同的发展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

第二,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让学生能够在语文思维能力上进行提升,这样能够满足不同需求的学生。让学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轻松,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能充分激发。

第三,在语文的教学内容上要尽量能够衔接,语文老师对中小学的语文教材内容会相对熟悉,所以这就需要将小学的内容和中学的内容进行结合实际加以衔接。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题词,在知识内容的联系上得以找到。例如,在涉及现代汉语的词汇以及语法的知识点上,在基础训练中会反复出现。教师就要能够在这些知识点的特征上进行强调,让学生感受到是在已有的知识上进行拓展的新知识,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加强学习。

总而言之,对农村中小学的语文教学衔接要能充分重视衔接性,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使自己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加强。主要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以及优化策略两个层面进行理论研究,由于受到篇幅限制不能进一步深化探究,希望此次理论研究对实际教学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刘文龙.中小学语文教学脱节的成因及其对策[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4(01).

篇5:社会变迁视角下的农村幼儿教师流动现象分析及其对策

关键词:农村;人口的流动迁移;民工荒

一、“民工荒”的产生原因

第一,我国最大的国情是人多地少生产力落后,这一国情表示着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在农村有着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土地改革以后,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

第二,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制度,使得农民工难以真正融入城市,制约着农民工在城市中得到应有的权利和自由,大批农民工就会寻找其他出路,选择或回乡或转移,;

第三,近些年中央一系列利民惠民政策的出台,在家乡就能有好的事业和发展,增加了农民外出打工的机会成本;

第四,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覆盖面过窄,各地政策不统一,用人单位不愿为农民工投保,就会大大削弱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积极性;

第五,计划生育政策的效果显现的结果,所说的较大范围出现的“民工荒”实际上是指劳动密集型企业产业中新一代工人的短缺,据有关统计,自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使得出生人口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导致出现了人口增长的断层;

第六,招聘要求的提高将很多农民拒之门外,现在大部分的单位企业招聘第一要求的就是学历和经验,其次还有性别、年龄和地域的要求,这些都在无形当中提高了就业的门槛,;

第七,社会观念的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使得农民工在身份地位和心理上都得不到应有的承认和尊重;

第八,新生代农民工思想观念与时代接轨,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他们往往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素质结构相对提升,自主意识、工资期望水平以及消费欲望等方面的提高也成为了他们不愿意重复老一辈农民工工作老路的重要原因。

二、“民工荒”的影响分析

(一)积极影响

第一,“民工荒”问题将社会对农民工不公平对待的现象暴露出来,党和政府一直宣传人人平等,要把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但现实生活中农民的权利和地位往往得不到承认,因此大规模的爆发农民工成批返乡,迫使城市居民认识到农民工人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第二,“民工荒”问题的爆发有利于将农民的诉求申诉出来,包括工资待遇的提高、社会保障的完善、工作环境的改善、职业技能的培训、就业机会的平等等等,在保障农民工自身权益的同时也能不断完善企业自身;

第三,很好的处理“民工荒”问题能够很大的提高国家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威信力,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来维护企业和工人各自的权益,加强对社会风气的整理,保护农民工的切身利益;

第四,“民工荒”问题的爆发有利于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工人短缺使得缺工的产业行业不得不寻求耗资最少的发展方式,还有利于促进高新技术的开发与研究,有利于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培养能够适应时代要求的产业行业;

第五,“民工荒”使得大批农民工返回自己的家乡,或是距离自己家乡较近的中小型城市的发展,有利于弥补中小城市和乡村发展不足的缺陷,将先进的技术经验和资金带回家乡,投身于家乡的规划和建设,有利于拉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二)消极影响

第一,大批工人离职回乡首当其冲的便是各个公司和企业,我国农民工大都集中分布在制造业、建筑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等社会服务部门,为了维持自身利益,企业主要么雇佣其他成本较大的劳动力来弥补空缺要么宣布破产,这样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速度;

第二,我国一直是制造业大国,廉价的劳动力是一个很强的吸引力,但是“民工荒”现象的出现使得很多工厂企业不敢接单,引发的后果就是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创造外汇的能力以及对外资的吸引力下降;

第三,我国目前农民工数量已经超过2亿,农民工的稳定就业和有序流动不仅关系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更关系着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

第四,农民工返乡,失去了城市中较高的工资收入,对于增加家庭收入提高家人生活质量水平产生影响,会阻碍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第五,“民工荒”阻碍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使他们失去了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失去了学习先进经验技术的平台,影响了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延缓我国城镇化的进程;

第六,农民工失去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闲散人员增多,容易造成心里不平衡,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增多,不利于城乡交流,加剧社会冲突,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龙翠红,洪银兴.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过程中的“民工荒”问题研究[J].经济问题探究,2012.

[2]崔艳艳,杨秉鹭.“民工荒”现象劳动经济分析及对策[J].中国外资,2012(24).

[3]齐小兵.我国回流农民工研究综述[J].西部论坛,2013(02).

[4]孙照吉,张志新,李婷婷.浅析“用工荒”现象[J].当代经济,2014(09).

篇6:社会变迁视角下的农村幼儿教师流动现象分析及其对策

关键词:社会化问答网站;符号互动论;情境定义

一、研究背景

近年來,社会化问答网站逐渐进入网民的视野。社会化问答是以共享性、社区化等特点为核心的网络时代的产物,它历经了数字参考咨询、专家咨询、社会化问答几个阶段,并最终形成了目前基于虚拟社区,用户在提出问答的同时回答其他用户的问答的交互式的社会化问答网站的模式。社会化问答网站可以看作社交平台和学术平台的结合。根据服务内容,它具有两种功能:传播知识和虚拟社交。社会化问答网站本应该成为网民终身学习的工具,避免知识在特定人群中传播的缺陷,却在真正普及之前遭受到了娱乐化的冲击,丧失了部分知识性和严肃性,弱化了原本占主导地位的传播知识的功能。相反,社交功能却开始强化,社会化问答网站出现和社交网站趋于同质化的倾向。本文将以国内用户数量最多的问答网站知乎为例,以符号互动论作为理论支持分析这一趋势。

二、文献综述和概念解释

符号互动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开创者为乔治·米德。他的学生赫伯特·布鲁默继承并发扬了他的思想,于1937年正式提出这一概念。米德认为姿态分表意的姿态和非表意的姿态。只有主观的、心理的、有意识地交流自我的姿态,才是表意的姿态,才能称为符号。语言是姿态发展的最高级状态。这一时期,符号的范围限定于语言。

在社会化问答网站上,符号更多时候不是一些单独物质客体或理念,而是诸多此类单独的客体集聚而形成的场域。虽然浏览网站时人们接触的符号比现实生活中更多更杂,不会对每一个单独的符号都作出反应,但人际互动还是没有脱离传统互动的种种环节,符号互动论的理论对于社会化问答网站上的互动依然是适用的。

此外,本文中讨论的“娱乐化”指的是问答网站分享知识功能弱化,休闲娱乐功能强化的现象。以“知乎”为例,具体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高质量问答比例降低和普通用户增多。前者是用户心态变化的直接体现,后者又使“知乎”的娱乐特征更明显。仅从传播学的用户心态、传播模式等方面描述现象,难以对成因作出深刻的分析,而从符号互动论的视角出发可以看到,不同个体对相同符号的解读不同,不同符号促使网民作出不同定义。知乎功能的复杂性(兼具问答和社交)和用户构成的多样化(尤其是开放注册后的平民化)促使网民对问答情境进行娱乐化的定义。

三、问答网站中符号互动模式分析

米德提出的“活动阶段”模型为研究问答网站上的互动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框架。

米德认为一种社会行为的发生源于关于环境的冲动或不平衡,这个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冲动、知觉、操纵和完成。

在冲动阶段中,自我与情境间出现不平衡而产生行为意向。本文即可区分娱乐活动意向和严肃活动意向;知觉是利用符号对情境进行定义,选择消除冲动的方式的过程,即情境定义和行为选择:人们根据符号对所处的情境进行解释,以此为根据选择将要实施的行为。当情境被定义为严肃情境时,人们倾向于发表严肃的言论,反之亦然。其次,是操纵环境中的对象并对其实施可视化的行为。其中每一个子活动,尤其是冲动、知觉过程,很大程度上受网站页面设计影响。最后,完成阶段中不平衡感消除,互动过程结束。

问答网站的娱乐化的直接原因是用户在知觉和操纵阶段更频繁地选择了不严肃的行为。互动中多重因素使用户的娱乐化行为的成果得以保留,使得更多人将问答网站定义为娱乐化情境,从而引发更多娱乐化的行为。

四、符号解释与情境定义

1、网站本身的社交作用

人们在使用问答网站时,同样需要借助某一网络身份(注册账号),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交流。这一点和以娱乐为主的社交网站十分相似。以知乎为例,随着功能的不断拓展,知乎还衍生出了关注(类似微博、INS等)、私信聊天(类似微信、QQ等),几乎包含了社交网站的全部功能,这是问答网站娱乐化的基础与条件之一。

“社交功能”这一特征可以看做是一个符号。网民在浏览问题和答案的过程中通过这一符号对情境进行判断,将问答网站与社交网站和论坛等情境混合:如比起答案质量更注重粉丝数量、在评论区发表关于答题者本人但和答案无关的言论等。

2、网络的虚拟性

在虚拟情境中,道德、法律的约束力减弱,责任感出现弱化,网民更容易不加掩饰地进行自我表达,这与问答网站的原本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冲突。

以知乎为例,用户可以自主设置用户名、头像,填写居住地、从事行业、教育经历等信息。进行过认证的只是少数用户,绝大部分用户未经认证。身份的模糊性也可以看做一个符号,网民易把问答网站判断成非严肃的情境。发表过激或虚假言论、利用网络满足自己的边缘需求等现象进一步降低答案的质量,促使问答网站的功能向娱乐化方向偏移。

3、开放注册

以知乎为例,知乎2014年开放注册,用户人数激增。这其中不乏常常散布广告的机构用户。用户根据这一符号,易将问答网站判断为类似于微信朋友圈、QQ空间的情境,知乎的专业化程度由此降低。

4、传播二手知识

用户在问答网站上的主要活动,是传播或接受二手知识。通常,只有各个领域中优秀的从业者才能将知识结构和自身经历进行合理的整合,做出高质量的回答。由于用户的生活环境、教育背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并非所有用户都具备写出高质量答案的能力。问答网站上的答案和普通资料相比更随意,更通俗易懂,同时也降低了答案的可信度,其多样性使判断答案没有固定的标准,也难以对答案进行合适的管理(删除答案或禁止违规用户发言等)。这一特征导致更少的用户将问答网站定义为严肃情境,从而进一步促进低质量答案的产生和用户心态的娱乐化。

nlc202309081715

5、多媒体集合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使多媒体传播成为可能。以知乎为例,用户可以在答案中发布文本、图片、视频(借助链接)、其他网页链接。这与传统学习途径有本质区别,即用户进行的是碎片化阅读,注意力被分散。

五、结论与讨论

社会化问答网站的娱乐化主要体现在问答质量和用户心态方面。网络上的互动不是单一的刺激性反应,而具有整体性,在作用机制方面则更分散,更复杂。作为符号的场域对用户活动的各个环节造成影响,促使用户做出娱乐化的情境定义和行为选择,导致娱乐化特征进一步加强。

“知乎”作为目前国内用户人数最多、知名度最高的问答网站,其定位是分享知识和经验的平台,在开放注册后用户人数大幅度增加,进而出现娱乐化的倾向。此外,不能忽视其盈利性质带来的影响:“汹涌澎湃的市场经济既成了理性的现实形式,又成了破坏这种理性的力量。”同时,“知乎”的娱乐化现象也是在用户行为中被建构的。正如赫伯特·乔治·威尔斯所说:“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为什么不思考。”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知识性和娱乐性并非绝然对立。知识与经验是目的,而娱乐化则是表征手段。但娱乐化本身也许应该引起我们对新兴媒介的思考:如何利用新兴媒介才能避免目的、手段和结果的不一致,获得对最终成果的尽可能高程度的控制?尼尔·波兹曼在数十年前曾忧心忡忡地预言:“有两种方法可使文化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座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然而娱乐至死并不是最终的归宿。一种媒介从产生到部分普及,如本文所分析的那样不可避免地娱乐化,从部分普及到完全普及,则是功能渐趋完善,各种功能独立度提升的过程。 “只有深刻地认识到信息的结构和效应,消除对媒介的神秘感,我们才有可能对电视、电脑,或其他形式的媒介获得某种程度的控制。”①人们在了解信息的容量、形势、速度、背景如何对他们的认知产生影响的时候,也就真正学会了利用这种媒介。

注释

①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137

参考文献

[1]杨喆:国内社会化问答网站研究综述[J]网络安全2014,9:181,183

[2]布鲁默:论符号互动论的方法论

[3]李文跃: 教学符号互动: 课堂情感机制生成的重要路径———符号互动论的视角[J].现代大学教育,2013:6

[4]霍克海默, 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 M] .渠敬东, 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5]豐子义, 郗戈.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与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J].学习与探索:当代哲学问题探索,2009,2,1-5

[6]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132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社会变迁视角下的农村幼儿教师流动现象分析及其对策】相关文章:

社会变迁背景下的教育公平问题09-11

社会化媒体背景下的广告语言变迁09-10

社会角色变迁05-04

社会变迁论文范文05-11

社会变迁论文提纲11-15

社会变迁重要素材论文04-19

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08-15

简述社会变迁的原因05-07

经济和社会结构变迁05-06

社会结构变迁法学论文04-16

上一篇:休闲业下一篇:预防压疮细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