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和社会结构变迁

2024-05-06

经济和社会结构变迁(精选六篇)

经济和社会结构变迁 篇1

一、税收调控在经济结构变迁中的重要作用

(一) 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以我国为例, 长期以来, 我国的经济受到计划经济的较大影响, 出现了许多十分突出的产业缺陷, 产业结构升级困难重重, 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例如, 工业方面, 结构的不合理直接对实际运行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导致实际运行质量较低。大量宝贵的生产能力和资源都被白白的闲置, 处于浪费状态, 并突出表现为“大而全”和“小而全”等;而且, 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 但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却一直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与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相比, 还有较大的差距。于是, 农民的负担较重, 发展后劲不足。另外, 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始终处于较慢的状态, 且比重较低, 无法适应经济的发展, 也无法满足居民生活的各种实际需要。

(二) 协调发展不同地区的经济

长期以来, 许多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差异悬殊的状态。例如, 我国的东、西部之间, 以及沿海与内地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别, 处于严重的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状态。为了有效地缓解这种不协调的情况, 我国也十分积极地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来改变这种情况, 例如, 西部大开发战略。而且,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应用各种税收手段予以配合也效果较好。从投资方面来讲, 较长的时间以来, 投资的实际环境在我国东部一些沿海地区处于较为宽松的状态, 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国内外资金被投放都这些地方。因此, 我们可以按照实际情况, 实行税收优惠区域政策, 以产业为主, 充分考虑到落后地区的税收优惠事项。

二、我国经济结构变迁环境下的税务优化措施

(一) 积极调整产业内部结构

1. 经济结构变迁下, 要积极加快产业升级, 推进内部结构调整。

对那些污染大、消耗重, 也最终生产出的产品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企业, 要积极地利用各种经济杠杆, 例如资源税和消费税以及环境税等的, 有针对性地进行对待和处理, 以不断提高其税费标准和相对成本, 限制其对资源的依赖性。促进企业不断开发新工艺、产品和技术, 对过剩生产能力进行抑制。

2. 利用各种优惠政策, 例如税收减免等, 大力改造传统产业。

积极支持发展各种高端制造业, 实现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转变等。

3. 积极支持和鼓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可以利用注入资本金和政府财政贴息等有效的手段, 建立节能减排调控机制。

从而促进资源节约, 推进节能减排, 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对我国来说, 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财税政策体系, 推进资源税税负向上调整, 并适当提高资源性和初级性产品的价位, 保证主体节约和有效利用各种资源, 减少资源浪费现象。

(二) 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1. 政府要充分发挥出宏观调节和控制作用。

政府要合理利用自身的宏观调控能力, 积极对收入分配进行调节。例如, 政府可以根据有关部门针对各地区的实际收入分配情况, 制定适合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和实际收入分配状态的地方性经济政策和分配措施, 从而促进城乡的均衡发展, 最大限度缩小城乡收入分配之间的差距。所以, 政府可以努力采取各种措施来改善收入分配不均衡的现状。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 我们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着手: (1) 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政府首先要对经济全局进行把握, 然后制定合理的宏观经济政策, 并综合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具体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分配情况, 制定出地域性的经济制度。尤其是对于那些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的地区, 要积极地制定出扶贫性质的地方性经济政策。 (2) 合理控制城乡经济发展。政府要合理地控制城乡地区的经济发展, 努力采用各种手段, 保证城乡的共同均衡发展, 极可能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3) 对具体的收入分配制度予以合理的完善。为了保证收入分配的合理化, 我们要积极地建立分配制度体系, 充分将按劳分配作为基本分配原则, 并综合应用其他多种不同形式的分配制度, 综合应用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方式。 (4) 完善税收制度。对普通的居民来说, 通过完善的税收制度来调节个人所得税, 可以有效缩小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 同时也可以为政府其他调节措施的实施提供足够的物质条件。

2. 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首先, 要采取利用工业带动农业发展进步、依靠城市来支援农村经济建设的措施, 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管理和投入力度。其次, 也要积极完善农村的金融制度和各项经济建设制度, 尤其对眼下十分突出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 要进行严格的监管和合理的控制, 保障农民基本合法权益的同时, 最大限度为农民创造出更大的利益空间。所以, 一定要建立保证农业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 保持城乡差距的合理界限, 推动城镇化进程, 逐步减少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有效增加农村人均土地的拥有量, 并增加农产品的需求量, 从而有力的推动农产品价格的上涨, 为农民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后次贷危机时代, 以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为基础的经济道路将不会一帆风顺。中国要积极地予以反应, 并加快优化国内产业结构, 尽快完成去库存化和去落后产能化的调整过程, 并通过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占领高端制造业以减少贸易摩擦和各种经济问题的出现。在金融领域的改革中, 也要积极地进行税收优化, 从而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和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摘要: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所以, 税收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杠杆。税收不但直接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资金, 而且运用税收杠杆, 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调整分配关系、缓解社会分配不公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而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目前在我国经济结构变迁下, 税收优化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经济结构,变迁,税收优化

参考文献

[1]吕敏.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优化发展的税收政策选择[J].税务研究, 2010 (09) .

[2]王书柏.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措施——访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经济学家张塞[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 (01) .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研究 篇2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研究

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至今,伴随着中国经济曲折发展的`艰难历程,中国社会阶层结构也不断发生分化.社会经济变迁已导致了一种新的社会阶层结构的出现.科学分析现阶段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及各社会阶层的社会经济特征及其地位变化,正确评价社会阶层结构变化所引发的不同利益需求,能更好地协调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经济进一步稳定发展.

作 者:杨菊平唐洪森 张中飞  作者单位:浙江海洋学院,浙江,舟山,316004 刊 名:党史文苑 英文刊名:LITERATURE ON PARTY BUILDING 年,卷(期): “”(10) 分类号: 关键词:阶层   社会分化   中间阶层   新阶层  

经济和社会结构变迁 篇3

1 产业结构变迁中的要素投入和要素配置

改革开放以来, 生产要素投入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经济增长速度都有影响。按照帕西内蒂的理论, 经济中生产要素的投入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影响经济增长。第一, 通过数量效应来影响经济的发展的直接路径, 例如:劳动力、土地、资本的投入数量等, 这种方式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第二, 间接路径, 将产业结构充分放置在市场环境中, 从而进行结构的调整, 使生产要素从自由流动或是从生产率慢的行业向生产率快的行业逐步转变, 利用市场进行产业结构要素间的配置。

1.1 劳动力的重新配置

我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国家, 农业人口占据重要比重。因此, 长久以来活动在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人数比重较大。第一产业的边际产出值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出现负值状态。改革开放后, 中国的市场体制的改革深入人心。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第一产业 (农业)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 逐渐解放劳动力, 释放出来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经营到个体经济中来。人们的经济收入来源形成多样化的渠道, 剩余劳动力的解放促进了多种经济结构的形成, 使人们的生活变得多样化。第二, 改革开放以来, 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 当地快速发展的经济吸引了广大内地充足的劳动力, 源源不断地涌入沿海地区。自由流动的劳动力促进了沿海地区就业结构的灵活性, 并和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时, 逐渐促进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不断改进, 从而极大地促进加工业、旅游业的发展。

1.2 资本流动效率的变化

随着各个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经济快速发展, 从而也剩余了大量资金。在过去一段时间内, 农业收入的增加, 将农业收入的比重投入了第二产业, 土生土长的企业发展得到了回流资金。同时, 第二产业在经营的过程中, 也将资金融入到自己的体制之内, 只留下仅有的一小部分投入第三产业的经营中。改革开放之后, 面对资金短缺的经济问题, 工业投资逐渐加大, 这与外资在投资过程中能获取较高的回报率是相关的。资金的缺乏与其他各种生产要素相结合, 逐步地加快了我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步伐, 也为中国创造了丰厚的社会财富。在大量财富的积累下, 第三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并占有重要比重, 成为未来积累社会财富的主要途径。

1.3 资源配置不合理

当前, 资源配置效率的落差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这也与我国的体制建设有紧密的联系。主要原因有两方面:第一, 城乡之间形成的二元结构差异是导致形成鲜明落差的原因。我国地大物博, 城乡二元的经济结构模式普遍存在。在农村, 剩余劳动力人数逐年上升, 出现过剩的状态, 引起劳动价格由于供过于求而导致较低价格。与此同时, 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需求受到了人民平均收入的限制, 导致增长缓慢。在劳动力过剩的条件下, 加快人均工资大幅度上升实属不易。因此不改变就业结构, 很难促进城市化。第二, 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是长期的, 不能求之过急。只有循序渐进地改革, 才会让市场机制更好地释放出作用。改革初期阶段时, 放开产品市场、要素市场, 只有这样才会使市场发挥出优化配置的功能。

1.4 产业结构的内在机制

从现代经济增长的数据上来看,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中, 资本积累与劳动投入是重要因素。但经济投入的产出效益取决于产业结构的状态。产业结构不仅是当前经济运行的具体表现, 而且更是各种资源配置的深层反映。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迁来促进经济增长。首先, 现代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紧密相连。技术创新是具体的, 与特定产业的经济部门相联系的。其次, 现代经济增长主要是企业的主导产业部门相互配合的过程。各部门间都有若干个与之相应的主导产业, 它率先采用新技术, 成为新的增长点, 带动其他部门, 最终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最后, 引进新技术以及技术创新是产业经济结构之间相互作用, 更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结果。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产业结构优化, 带动经济的增长, 己成为当今社会财富积累以及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2 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

2.1 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产业结构的变迁不仅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而且在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方面都经历了几次波动。在几次波动的变化中, 可以看出这些与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经济改革是紧密相连的, 表现出明显的时段性。在不同阶段中,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或者产业结构高级化都或多或少地对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影响, 但这也是在各种时期都是有差异的。产业结构合理性与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不仅表现在产业结构合理性本身, 而且与经济发展的速度紧密相连。当经济增长率呈现缓慢的趋势时, 在一定程度上, 产业结构不合理还能维持经济的增长。但是当经济增长呈现较快的趋势时, 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就会很明显地抑制经济的增长, 甚至导致经济的衰退。

2.2 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按照经济周期的理论, 产业结构的变迁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更会对经济波动产生影响。经济的波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波动, 即含趋势波动与周期波动。产业结构的变迁不仅对经济波动具有明显影响, 而且对整个经济的波动、趋势的波动以及周期的波动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影响。这种波动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变化正好相反。但因为有众多因素的制约, 产业的结构变迁对经济的波动是很难预料的。

2.3 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 这种影响也具有阶段性的特征。这种影响不是仅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 而是二者之间具有较平稳的关系。与此同时, 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也是经济发展的另一主要因素。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中, 不仅只有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因素, 还与经济发展的速度息息相关。因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经济的增长二者间的关系较稳定;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则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是不确定的。分析这些因素, 从长远的发展来看,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激进作用比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能更快地促进经济的发展。这一结论虽然短期中看不到巨大的效果, 因为短期内的产业结构高级化也可能会出现抑制经济成长的表现, 然而, 产业结构合理化就不会出现这一现象。

2.4 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不论是从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还是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来看, 都可以得出一个与政策相关的结论, 政府的调控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政府这只“无形的手”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应该较多地重视产业结构合理化这一方面, 关注产出结构和要素结构二者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 以及产业结构之间的聚合关系。不应该一味地追求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一意孤行地加大经济的服务化功能。长此以往, 不仅可以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而且还能避免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所带来的抑制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 又可以减少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造成的一系列的波动。

3 结语

总的来说, 将发展技术与改善产业结构从要素生产率中逐渐分解出来, 产业结构的变迁可以从要素投入和要素配置等方面入手。改革开放以来, 产业结构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成果显著。产业结构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是单一的。而是若干发展因素和制度因素等共同导致的结果。这些因素也表示中国的市场机制有待于完善。

摘要:当前中国经济的一个重大的问题是对产业结构进行的新一轮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变所产生的结构效应以及相应的要素重置, 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产业结构合理化进一步提高的同时, 产业中要素重置效率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比例中逐渐呈递减趋势。针对这一现象, 本文主要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以及提高创新驱动能力等方面, 探讨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 未来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将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经济波动

参考文献

[1]缪仁余.能源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 2011.

[2]李成林.移动平均线交易策略有效性比较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13.

经济和社会结构变迁 篇4

【摘要】:历史街区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空间类型,其更新过程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难题之一。文章从空间生产理论入手,以苏州山塘历史街区为例,分析了更新前后社会结构以及街区空间类型的变迁过程,认为这一过程在消解了街区原有传统社会关系的同时,构建了另一种开放的社会结构体系,由此产生新的空间生产需求并反映在空间景观的改造之中,这在本质上无法实现历史街区的文化传承。最后提出控制空间使用主体的替代,促进街区的渐进式更新是一种较适宜的历史街区更新途径。

历史街区空间形态演化对城市规划的拓展性关系研究

吴陆茵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重视,保护的内容从最开始的文物建筑保护发展成为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名城的更新是中国城市今天发展的主题,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在经历了多年的风雨,建筑质量与周围环境低下,基础设施落后,再加上城市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许多弊端已经显露了出来,文化名城的更新势在必行。目前大部分的城市开发都是割断历史文脉,摧毁了传统文化而进行的盲目的、片面的现代化建设,城市的历史遗产正在快速的消失,特色危机已经不可避免的出现。虽然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已经认识到了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对其综合价值缺乏足够而且深入的了解,其潜在的经济机制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也没有得到合理而有效的利用。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更新问题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合理的解答 在后来历史名城遗产保护体系中又增加了历史街区保护的内容,形成了重心转向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多层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现代城市经济呈爆炸式地发展,信息交流也非常迅速,城市改造更新的频率非常快。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长远的更新策略,对城市历史街区的破坏将是最大的。本文从历史街区的形态演化着手,力图从根源上找出历史街区的文脉所在。并在此基础上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作一番与传统规划概念有所区别的拓展性规划研究,探讨历史街区更新发展的可行性模式,并在此观念指导下循序渐进地发展,以保持城市文脉的延续性,维系文化名城的多样性特点。结合国内外成功的实际案例,用发展创新的技术手段来提升历史街区的空间价值,升入发掘其各种价值的内涵,才是展现其魅力的所在,使人们对于传统的历史街区有了一个清晰而正确的认识。改变目前忽略传统文化的城市开发问题,以“艺术的形式、人文精神的灵魂”为指导原则,为城市文化名城中的历史街区的长远发展奠定一定的价值基础。正如意大利人卡尔维诺所说:“无论如何,大都会的另一种额外魅力,乃是透过它的转变,我们可以怀旧地回望它的过去。”

历史街区规划对传统生活方式及文化的传承保护

仲利强

------------------

历史街区规划对传统生活方式及文化的传承保护

The historical street blocks planning in the process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living-pattern preservation

仲利强 Zhong Liqiang

摘 要:历史街区中,富有个性的传统生活方式可以促进地区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传统基础上找到合适的契合点,具有前瞻性的保护工作必须把保护的层次提到保护生活方式与内涵文化的高度上来。文章以传统生活方式及文化的传承保护为切入点,通过对建筑遗产中城市历史街区规划的研究,说明历史街区保护的涵义、价值以及保护方法与对策。

关键词: 历史街区;生活方式保护;文化传承

Abstract:Focusing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historical street blocks of architectural heritage, 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meaning, value and measures of the reconstruction planning during the process of our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living-pattern preservation.Key words:historical street blocks,living-pattern preservation,traditional culture transmittance

中图分类号:TU984.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5)04-0055-03

历史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不仅要拥有优秀的历史文化遗存和重要的文物古迹,还要有历史街区。因为历史街区是这个名城历史发展中存留下来的连片的建筑群体,它记载着这座城市发展过程的历史信息;它是成片的而不是单幢的房屋,因而就能反映出城市的特色和风貌;还因为是街区,就有居民,有人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生存活动,街区就能作为具有生命力的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城市文明、传统文化传承的窗口。而单个的文物古迹或历史景点虽然也能反映城市的历史,但它无法代表城市这样的内容,所以对于一座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来说,拥有足以反映名城特色的历史街区至关重要。历史街区的保护

城市要发展,历史街区也要适应时代的要求,更新和发展是必然的选择。虽然历史地段的建筑大多都很破旧,功能不完善,保存价值也不高,然而许多城市急功近利的大拆大建,历史风貌荡然无存,无不令人对文化遗产的丧失感到震惊和痛心。目前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历史街区保护性开发的重要性,通过保护街道的格局,控制建筑的高度和尺度,完善各种基础设施与环境,调整居住人口的密度和功能布局,保存、修缮、更新街道的景观、建筑的风貌等等许多措施来保护历史街区的整体风貌,并通过小规模的、一步步的规划、保护措施进行有

机更新和发展的探索。然而,通过这些方法、措施来保护历史街区的风貌,目的仅仅是单纯的物质形态的保护吗?破旧的街坊向我们传递的是什么样的信息呢?单纯的保护规划、修缮、改建就可以维持历史街区的更新与发展吗?我们需要进一步认识历史街区保护的实质和内涵。历史街区的生活方式与文化的传承

历史街区是历史上形成的居住区,因而它首要的功能是居住。现在,许多人认为老的生活方式根本不能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要求,大多数无文物价值的旧房应当拆除,然后翻造新的住宅,只要在形式与尺度上注意与原有建筑风貌协调即可,老街坊中的新小区就这样产生了。但是,即使是在浮躁的文化大氛围下,依然有一股力量在要求着传统生活方式的体验与传统文化的传承。《时尚家居》中有这样一个改造实例(图1),它是一处外国人改造的北京小四合院,它只是添加了厨卫、锅炉房,对平面稍加改造并重新油漆装饰了一下,然而它却有着现有的大规模改造后的小区中难得的幽雅与舒适,它分明承载着四合院的文化,但又洋溢着现代的气息。

可见,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深入与新型社会伦理秩序的稳固,“当人们解决了住得下的问题后,必将把审视的眼光转到它的艺术性、认知性上来[2]”,当居住的文化取向成为生活品位的重要衡量标准,市民必将要求多样的生活方式,而历史街区中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也将再度得到社会的欣赏,它虽然很古老,但构成它的空间要素———庭院、街巷恰恰反映了城市人对“个性”与“交往”的一种本质性需求,其中,庭院提供了高速变化的环境中人迫切需要的对于自我的肯定,同时安抚人过于紧张的心灵,而街巷则可找回现代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缺失的直接交流,有助于人对自我的正确定位。历史街区“天人合一”的空间体系与生活方式的意义在于,它所倡导的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体系可以容纳现代社会需要的行为模式与人格需求,进而促进地区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传统基础上找到合适的契合点,并实现稳定地发展,有助于地区性主流人格特点与价值观的形成。

在保护历史性街区的课题上,生活方式及生活形态———个性及交往空间的并存才是它们的真正核心性问题。它代表的是一种文化,是人们内在精神的要求———它不仅是过去的、也是今后的城市居民的文化载体。它超越了建筑形式的含义,甚至比街巷空间的外部形式更具有意义。具有前瞻性的保护工作必须把保护的层次提到保护生活方式与内涵文化的高度上来,保护的实质在于改造现状的混乱状况,恢复社区空间体系的原有有机秩序,并使之与现代文明一起实现延续性的发展。保护历史街区生活方式,改进保护方法

一种城市生活的基本形态可以说来源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社会组织形式、人文背景及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要保护一种生活方式,其实就是保护一种文化。

3.1深化保护性规划设计

保护规划首先是一项细致深入的调研工作,对城市的历史,街区发展和演变,居民的生活方式,居住形态应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对当地的建筑风格、地区特色,对具体的房屋建造年代和保护要求都要作出判定,鉴别、考证,是一项技术性很强、文化性很高的工作,考虑其特殊的历史环境,不同于一般的规划和设计。

3.1.1渐次的小规模开发、重建、改建和调整

简·雅各布认为“大规模规划只能使建筑师、政客、地产商的热血沸腾,而广大群众往往成为牺牲者”,而不间断的小规模改建是有生命力的。这种改造的实质是通过社区有机的、自发性与指导性相结合的小规模更新,在历史性街区中实现新的具有传承性的生活秩序。因而对于历史性街区,规划关心的问题就不能仅仅是区域的宏观性的资料。实际上,无论是在资料上还是在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上,都应进入个案处理的深度,才能对每一地块的每一幢房屋提出保护和修改的意见,由此而进行的规划管理工作才能做到有章可循。这是一项长期而繁杂的任务,规划设计必须保持很好的延续性与配合性,才能适应这样的要求。日本历史街区(他们叫传统建筑群)的整治,如京都的今井町是在完善的保护规划设计指导下做出整修计划,一年只修7~8幢,60年轮流一遍,修过的再重修,这样永远保持住整个街区的完整的原真风貌。

3.1.2区域性质的定位

从规划设计的出发点来说,必须对社区今后发展的区域性质有准确的定位。历史街区应具有独特的生活形态。要体现其活力,实现历史街区的持续发展,它还必须具有对外部人群的吸引力。恢复、调整其既有的商业活动的功能,增加其旅游观光的价值,在城市中分担特色购物、特色观光的职能,成为整个城市文化和经济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经济上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就建筑形式说,当然要与环境协调,但如果新的商业活动需要特殊的空间,可以运用新材料对内部构造和外观进行改造。但这同样要遵循一定原则,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如上海新天地地段的改造,“旧瓶装新酒”,把原有的居住方式完全取代为商业方式,市民到这里是一种文化休闲娱乐。但这种方式的投入是巨大,进行大规模的改造也是不现实的,只有一小部分的区域适合这样的改造,不能一味的模仿。

旅游产业的作用是双向的,一方面,它获得了充裕的资金来对古街坊进行维修改造,另一方面,比重过大的旅游会对街区的生活模式带来伤害,并使旅游业自身因为生活模式的完全变化而丧失深层次的魅力。所以,对于历史悠久的街区,要维持它真正的内在魅力,必须使它的生活方式稳定、渐进地发展。

3.1.3保护是过程而非结果

从现有的保护性规划设计的手法上看,其更多关注建筑、空间、环境的形式,生活方式的保护并非设计的主要出发点,也缺乏指导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由此可见,为了保护古城生活方式,在历史街区的保护改造中,应注意:(1)保护性城市设计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城市设计工作应该实实在在切入每一个改造的环节。不仅应设计远期规划,也应设计分步规划成果,同时规划工作应与随后的建筑改造工作紧密配合,随时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只有这样,城市设计对于古街坊的改造才可能有真正的指导性。(2)改造后社区的功能定性很重要。商业旅游应该是改造后的辅助产业,古城中大部分的街区应该保持它原有的定位。(3)保护性城市设计的目的在于恢复并发展区域内具有区域个性的生活方式,而非仅仅是具有区域特点的空间与形式。因此,城市设计不仅应着眼于空间与形式的控制,而且应对区域内的居住方式作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3.2变被动保护为主动保护

3.2.1问题与现状

经济基础是决定每一个街区发展是否具有活力的关键。房屋历来是以私有财产的概念存在的,因此以前无论是富裕还是贫穷的住户,对自己的房产都负有自觉的维护意识。建国后房屋私有的概念是比较模糊的,这限制了房屋的出租、出售,也造成了产权的所有者房租收益不能保证,参与房屋维护的积极性也不高。目前历史街区突出的状况是近几年人口的膨胀,乱架乱盖的现象普遍,环境杂乱,加上不完善的生活设施,生活质量得不到保证,邻里之间由于空间紧张而变得关系紧张。恢复区域的正常生活模式意味着降低人口密度与重建生活秩序,而这些都需要有资金重新进入这些地区。

3.2.2方法与对策

3.2.2.1开发性保护

单纯依靠政府来进行财政补贴是杯水车薪,而且会因为保护行为的滞后使工作陷入被动,而一般房产公司没有实力来应付全面保护的投入资金与投入周期。开发商业、旅游业虽然可以带来经济效益,来保持对历史风貌的保护,但是同时过多的这些内容也会带来对原有生活模式的破环,所以,这是一种途径,但对于大多数的历史街区中也只是占小部分的。

上海新天地的改造(图2),关注的是再生上海里弄生活形态所带来的商业机会,然而正是这种关注带来了建筑保护的机会。

西安的书院门和北院门是西安人和中外游客最为津津乐道的两条传统街区,书院门以碑林为核心以传统书画艺术,民间工艺等为主开发的传统商业街区;北院门(图3)是以钟鼓楼为依托结合回民传统饮食形成的传统商业街区,商业使传统街道极具活力,传统文化特色是经济效益也很突出。虽然街道上的建筑大多是模仿明清建筑,但是街道的尺度,照明条件和由于街道上的活动而产生的品质(商店,餐饮,各种展览),以及传统的建筑风格共同形成的整体氛围是很吸引人的。

3.2.2.2公众参与的主动性保护

引入公众参与,一方面可以保证居民分享权力的公正,另一方面历史街区的形成,集中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它的保护和发展,一定也要依靠他们的智慧和力量。真正有生命力的保护是来自街区的居民、房屋的所有者,对自己生活场所的尊重和维护。应鼓励和帮助原来居民进行主动更新维护,延续他们在那里的生活,变被动保护为主动保护,才是理想的保护方式。UIA2001亚澳地区学生竞赛中有一方案(图4)对西安历史街区的居民生活区提出了一种自我更新的方法。先由居民自己沿街进行临街店面的更新改造,开发传统商业如饮食手工艺等类型,激发旅游业,用由此得来的经济利润进行后区内院的更新维护,还可开发旅游住宿等多种功能用途,逐步使整个历史街区自我保护更新。

3.3深入细致地推行规划管理措施

历史街区的保护不仅是一项细致的规划设计工作,更多的是一种引导管理,它是历史街区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现有的规划与管理体系无论在人力还是物力上都只能做到在宏观上实行把握。对于每一街坊的琐碎事务须成立专门的分支机构进行日常性事务管理,这一城市设计管理的性质是管理者、设计者、使用者的紧密配合,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结语

我国大多数历史街区中的精神遗产———庭院生活与街巷邻里关系不仅是老年人的精神依托,也会有众多的中青年人爱之恋之。而推土机正“轰隆隆”地推倒一片片旧房,使之成为

一片片瓦砾,保护古城的生活方式正成为一件迫在眉睫的事。为此,在具体的工作中,有必要对我们的保护概念与工作方式作一些深化与调整:(1)保护历史性街坊的根本出发点应是保护一个街区的生活方式,必须使之稳定、渐进地发展;(2)保护性城市设计更应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3)保护性城市设计更多地应该为一种管理,而非一定型设计;(4)变被动保护为主动保护。

参考文献:

[1] 顾莹惠.保护传统有形文化.弘扬传统无形文化.传统文化研究.白山出版社.2002

[2] 丁俊清.中国居住文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3] P ·克莱芒.城市设计概念与战略———历史连续性与空间连续性.世界建筑.2001.6

[4](挪)Harald Heyem.西安鼓楼回民居住区更新实践.世界建筑.2001.6

[5] 刘宛.旧城改造中城市设计的四个原则.世界建筑.2001.6

[6] Vinci Carlous.都市对田园的想象.时尚家居,2002.12

[7]阮仪

三、王景慧、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8]宋凌.探索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理论的思考,安徽建筑,2002.1

[9] 吴良镛、方可.以城市设计的观点和方法推进历史文化地段的保护与发展,建筑师.1999.4

[10] 阮仪三.历史街区的保护与规划,城市规划汇刊,2000.2

经济和社会结构变迁 篇5

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作为宏观经济学四大目标中的两个重要目标, 同时也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二者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经济增长和就业, 往往直接影响着整个市场经济体系的运作。本文重点考察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结构的影响。众所周知, 影响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因素很多, 有宏观上的, 也有微观上的, 有国内的, 也有国外的。在这里, 我们重点考察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结构的影响。一方面, 对于经济增长而言, 在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中, 经济增长一般都被归结为要素 (资本和劳动) 的投入和技术的进步等等因素, 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往往是被忽略的因素。从经济史的角度看, 产业结构变迁的背后往往都是经济发展阶段的更迭, 而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 伴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更迭, 产业结构发生变动, 相应地, 就业结构, 即各个产业就业人口也发生变动。这表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同样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通过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结构的影响这一问题的探讨, 可以为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实证分析

1.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实证分析

在工业经济时期 (即20 世纪70 年代前) , 发达国家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部门占GDP的平均比重, 分别从1800 年—1900 年的38.1%、28.8%和33.1%变化到1900 年—1970 年8.7%、51.4%和39.9%。而发达国家人均GDP增长率在1820 年—1870 年、1870 年—1913 年、1913 年—1950 年和1950 年—1973 年这四个时间段内分别为0.90%、1.46%、0.94%和4.38%。通过上面的数据, 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这样的规律:在工业经济时期, 一方面, 发达国家农业的比重普遍大幅下降, 工业的比重普遍大幅上升, 服务业的比重没有明显的变动趋势;另一方面, 发达国家的人均GDP增长率尽管有1913 年—1950 这一阶段的下降 (这个阶段经济增长率下降的原因主要和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有关) , 但从总体上看趋于增长, 尤其在1950 年—1973 年这一阶段, 这正是战后发达国家的“黄金时代”, 表现为各发达国家在这一时期中经济的快速增长。

在后工业经济时期 (即20 世纪70 年代后) , 发达国家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部门占GDP的平均比重, 分别从1970 年—1980 年的3.5%、38.2%和58.9%变化到2005 年—2011 年1.3%、23.6%和75.2%。发达国家GDP年均增长率在1971 年—1980 年、1981 年—1990 年、1991 年—2000 年、2001 年—2008 年和2009 年—2013年这五个时间段内分别为3.28%、3.15%、2.21%、1.76%和0.56%。通过上面的数据, 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这样的规律:在后工业经济时期, 一方面, 农业的比重继续下降, 最终稳定在很低的水平, 工业的比重趋于下降, 而服务业的比重趋于上升;另一方面, 发达国家的GDP增长率总体趋于下降, 在1990 年—1998 年这一阶段上GDP增长率有过短暂的回升 (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美国“新经济”的带动) , 但到了新世纪之后又开始下降, 尤其是在2008 年经融危机之后, 各发达国家的GDP增长率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2.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变迁与就业结构的关系的实证分析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变迁的情况上面已经作过说明, 下面重点说明发达国家就业结构的变动。

在工业经济时期, 发达国家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部门劳动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平均比重, 分别从1800 年—1900 年的51.1%、27.4%和21.5%变化到1900 年—1970 年26.4%、43.8%和29.7%。这说明发达国家工业经济时期劳动力在产业间的主要的流动趋势是从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流动, 并且工业部门的劳动力比重增加幅度普遍大于服务业。

在后工业经济时期, 发达国家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部门劳动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平均比重, 分别从1970 年的9.5%、40.6%和49.9%变化到2010 年的2.2%、22.3%和74.9%。这说明发达国家在后工业经济时期, 农业劳动人口比重持续下降, 最终降低到非常低的水平。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主要的流动趋势是从工业流向服务业。

综合上述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发达国家在工业经济时期, 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的增加伴随着工业就业人数比重的增加;而到了后工业经济时期, 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的减少, 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的增加伴随着工业就业人数比重的减少, 服务业就业人数比重的增加。很明显, 在后工业经济时期, 发达国家工业部门所创造的GDP以及就业份额均呈下降趋势。

三、实证分析结果的讨论

本文认为, 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业和服务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 (比较劳动生产率) 的差异, 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第一, 无论是从理论上, 还是从实证上来说, 劳动生产率同经济增长率都具有正相关关系。第二, 工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服务业。尽管20 世纪70 年代以来主要发达国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了, 但相对劳动生产率仍然是三次产业中最高的;工业相对劳动生产率一直大于1, 即工业产值比重一直大于其就业比重。这意味着在经济中工业部门一直用比较少的劳动力创造比较多的GDP。相反, 服务业尽管也有间接促进了经济增长的作用, 但是服务业毕竟是以非生产性活动为主, 因此随着服务业比重的扩大必然会使经济增长趋缓。另一方面, 工业和服务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也可以说明二者在GDP中的比重同二者分别的就业人口比重所呈现的正相关关系:在工业经济时期, 在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所产生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工业快速发展对这些剩余劳动力的需求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下, 大量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流入工业部门;到了后工业经济时期, 发达国家的工业部门经过了100 多年的发展, 其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工业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渐饱和, 而这时快速发展的服务业成为劳动力主要流向的目标。

四、结论及对我国的启示

根据上文的分析, 我们最终得出如下结论:第一,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速度变化的关系:工业经济阶段, 随着工业比重的扩大, 经济增长速度较高;在后工业经济阶段, 随着工业比重的缩小, 服务业比重的扩大, 经济增长速度减缓;而且, 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增长率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第二,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变迁与其各产业中的就业人口变动的关系:工业经济阶段, 随着工业比重的扩大, 工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后工业经济阶段, 随着工业比重缩小, 服务业比重扩大, 工业就业人数比重下降, 服务业就业人数上升。

本文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结构的影响的分析, 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如下借鉴意义。

第一, 要加强对工业, 尤其是制造业的重视, 充分发挥第二产业经济增长“发动机”的作用。相关研究已经证明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第二产业, 而其中的制造业更是国民经济的核心。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近几年掀起了一股“再工业化”的浪潮。发达国家重新认识第二产业的价值, 不仅出于对国内“产业空心化”问题的顾虑, 更是发达国家回归实体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 要想继续发挥第二产业经济增长“发动机”的作用, 只有创新一条路可以走。为此, 从企业层面看, 需要努力研发核心技术, 并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从国家层面看, 国家需要进行各种配套政策和制度扶持与鼓励, 包括相关技术人才的培养、向高技术产业倾斜的产业政策, 并将第二产业的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紧密结合起来。

第二,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充分发挥服务业吸收就业的作用。加强对工业的重视, 并非抑制服务业发展。从上文对发达国家的研究中我们也很容易看出, 服务业虽然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小于工业, 但其对劳动力的吸收作用却大于工业。其实, 服务业中的商业服务是随着工业的发展而发展的。应在工业发展的需要的前提下, 鼓励商业服务业的发展。而服务业中的个人服务一般是随着人们普遍的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发展的。只有当人们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才会减少生活必需品的消费的比例, 而增加对属于非生活必须的个人服务的消费比例。所以, 在鼓励个人服务业发展的同时, 更要注重对人们平均收入水平提高和收入的公平分配这个更根本性的问题的解决。

摘要:本文以发达国家为例, 探讨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结构的影响。首先, 本文根据相关数据与资料, 对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结构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得出了发达国家工业经济时期和后工业经济时期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速度变化和就业结构变化的基本规律;其次, 对实证分析的结果进行深层次的讨论;最后, 总结上文的分析结论, 并提出了两点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就业结构

参考文献

[1]西蒙·库兹涅茨[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M].北京:商务出版社, 1989.

[2]刘建党.产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J].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 2006.4:10—12.

[3]李钢.服务业能成为中国经济的动力产业吗[J].中国工业经济, 2013.4 (4) :43—54.

[4]干春晖, 郑若谷, 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 2011, (5) :4—31.

经济和社会结构变迁 篇6

一、由一元价值观向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的价值观的转变

一元价值观是指一个社会只有一种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在这个社会中具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 并发挥着对其他各种价值观的主导作用, 那么这种价值观就具有“一元”的性质。多元价值观则表明一个社会拥有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价值观[1]。建国之后, 为适应全国财经统一、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并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逐步建立起全国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为了发展经济, 建立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 当时极端落后的生产力状况和极端稀缺的资源, 也决定了实施计划经济的必然性。而计划经济意味着中央和各级政府是一切资源配置和使用的主要决策者。也就是说, 建国以后, 中国逐渐形成了以单位制的社会结构、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单一化为特征的社会结构。这种社会结构使得中国社会总的来说是以一元价值观为特征的, 这种一元价值观主要表现为集体主义价值观。集体主义价值观处于绝对的统治和主导地位, 其他价值观处于边缘地位。

随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经济联系日益复杂, 计划经济体制在完成其历史使命后日益显示出其固有的弊端, 经济体制的改革刻不容缓。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党的首要任务是解放生产力, 大力发展生产力, 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开辟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了中国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在市场经济时代, 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外资企业、港澳台企业营业额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上升, 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多种经济成分已占相当比重。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 作为上层建筑的思想文化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外的思想文化逐渐传播到中国, 作为国际垄断资本全球扩张的衍生物, 新自由主义思潮也涌入中国。中国的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不断地碰撞和交流, 使得西方国家的许多价值观念传播到中国, 功利主义价值观渗透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个领域, 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西方价值观念成为新经济关系背景下一些人所信奉的价值理念[2]。在国内, 传统文化根深蒂固, 由于中国是一个传统文化悠久且沉重的国度, 加之社会生产长期以来仍带有传统方式的痕迹, 社会体制结构的改革也不可能一蹴而就[3]。因此, 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 不可能根本消除。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摩擦, 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使得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 集体主义价值观依然是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因此,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价值观实现了由计划经济时代的一元主导价值观到当下的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的价值观的转变。

二、由偏重集体价值观向集体与个体和谐共生的价值观的转变

计划经济时期的集体价值观是与一定的生产关系状况相适应的, 并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客观要求。集体主义与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单位社会和集权政治等密切关联、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并且是这些因素的必然产物。首先, 只有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才能真正维护单一公有制。其次, 计划经济必须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才能得以贯彻执行。人们通常将计划经济时代称之为集体化时代, 主要是因为计划经济是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的。再次, 单位社会必须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才能得以顺利运行。最后权力高度集中的一元化领导也只有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才能得以广泛推行[4]。由此可见,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价值观是偏重于集体主义的。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单位社会的终结以及政治权力向公民权利的转型, 与计划经济相伴生的依附观念、等级观念、平均观念正在让位于自主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伴随着科技发展与工业的现代化, 与计划经济关系密切的安贫思想、自足思想、保守思想正在被致富意识、创业意识、开拓意识所取代;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到来, 与计划经济相关联的闭锁心理、排拒心理、狭隘心理正在逐渐被开放意识、协调意识、全球意识所代替[3]。在这些思想观念的变化中, 最重要的就是人们自主意识的增强, 以及随之而来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的凸显。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人们的个体自主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人们不再满足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普遍贫困、平均主义和物质贫乏, 开始追求个体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利益。伴随市场经济基本理念诸如民主、自由、平等、竞争、信用等思想观念的潜移默化, 人们开始排斥过去那种无条件服从集体利益的集体主义, 主张建立一种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集体主义, 同时旗帜鲜明地主张以个人权利、个人独立等个体价值为核心的个体价值观。也就是说人们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既尊重集体利益, 又追求个体正当利益, 形成了集体与个体和谐共生的价值观。

三、由偏重精神价值观向精神与物质协调发展的价值观的转变

人是由物质和精神、肉体与灵魂二者所构成的, 每个人都既有物质利益的追求, 也有精神思想的追求, 物质追求能满足人的生命存在的需要, 精神追求则能满足人的精神生活的需要[5]。精神价值观和物质价值观主要是从价值主体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这两种生活态度以及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这两种价值世界的角度而言的。计划经济时期, 中国的物质匮乏、资源有限, 生产力状况极端落后, 实行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和平均主义分配方式, 导致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不高, 劳动效率相对也比较低下, 国家和社会的各个单位可以支配和可供分配的社会消费资料匮缺, 人民群众节衣缩食、只求温饱, 生活状况也只能维持在较低的水平。“新三年, 旧三年, 缝缝补补又三年”被当时的人民群众津津乐道, 这也充分体现了计划经济时代人们不注重物质但却偏重精神的价值取向。计划经济时期, 极“左”地宣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唤醒人民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狂热的信仰和追求。在这种社会心理作用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被忽视了, 人们的主观能动性被过分夸大, 导致“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 在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 高指标、大规模、高速度、瞎指挥、虚报风、浮夸风等严重盛行, 导致中国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并给经济建设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为了摆脱困境, 使国民经济走上理性、健康发展的轨道, 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和实行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对国民经济进行了调整。这次调整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但是在国民经济大调整过程中, “左”的错误思想再次抬头且愈演愈烈, 在“左”的错误思想指导下, “文化大革命”在中国全面发生, 从此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轨道上来。人们在计划经济时代主要是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或者是通过发动政治运动提高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所有这些思想指导和精神鼓励使我们看到, 计划经济时代的价值观是偏重精神的价值观。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 物质一词充斥着现代社会的很多角落。物质价值观逐渐凸显, 马克思的名言“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 都与人们的利益有关”, 成了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对物质利益追求的理论武器。物质利益和物质价值在中国得到了第一次的承认和肯定, 并成为了人们追逐的重要目标, 物质价值观在当前成为社会的基本价值观之一。我们应该看到当下绝大多数人都是既注重精神需要, 又追求物质满足的。在邓小平倡导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指导下, 精神价值观与物质价值观的协调发展体现在一系列的行为中。首先, 政府部门在追求国民生产总值提高的同时, 对于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造成自然环境污染的企业坚决予以取缔, 保留了人们对于自然和生态的敬畏, 使人们可以在工作之余倾心大自然, 感受大自然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愉悦[6]。其次, 社会中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忙在不同的生产流水线和工作室内, 都在创造着物质价值, 同时他们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和勇于奉献的精神, 诠释着自己对精神价值观的理解和追求。最后, 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在追求物质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同时, 都在追求亲情、友情和爱情等人类社会中高尚的情感, 遵循着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规范。精神价值观和物质价值观的协调发展, 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

[1]廖小平.价值观变迁与核心价值体系的解构和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

[2]叶启绩, 谭毅, 等.当代中国经济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互动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3]赵渭荣.转型期的中国政治社会化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76.

[4]廖小平.论改革开放之前三十年中国社会的价值取向[J].学习与实践, 2012, (11) .

[5]蔡毅.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J].云南社会科学, 2011, (2) .

上一篇:BP逻辑模糊神经网络下一篇:动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