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入党誓词变迁视角品味中国共产党的风雨历程

2024-04-07

从入党誓词变迁视角品味中国共产党的风雨历程(共3篇)

篇1:从入党誓词变迁视角品味中国共产党的风雨历程

从入党誓词变迁视角品味中国共产党的风雨历程

[摘 要]入党誓词是一名党员对党作出的庄严承诺和保证,同时,也是全国8000多万名党员所共同遵守并严格履行的行为准则。本文从党员入党誓词的变迁着手,通过了解入党誓词在不同时期的变迁,来认识我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时代所赋予的不同使命,更好地体会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政党。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变迁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52-0130-03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揭开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序幕,从此旧中国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广大人民生活在列强欺辱和腐朽统治的水深火热之中。中国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和人民大众不甘心国家的沦亡和腐朽,为了国家的出路前仆后继地奋起抗争,尽管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和牺牲,但结果却都以失败而告终。正当全国人民处于苦闷、彷徨之中,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从此有了领路人,开始走上了充满希望的新征程。

转眼,90年过去了。90年中,中国共产党人数从建党初期的50多人发展壮大到现在的8000多万人。在其发展中,既有艰辛坎坷和血雨腥风,也有挫折困惑和胜利喜悦。但中国共产党却始终一直坚守着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一直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坚定不移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近现代中国的发展史昭示人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事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着。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一个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光明前途的政党,不愧为一个能使广大人民群众所信服的政党,不愧为一个能够引领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政党,更不愧为一个能使当代青年追随的政党。

那么大家知道,加入中国共产党,必须要经过组织的严格审核,经过一定程序后,才能进行入党宣誓,才能成为一名预备党员。要求不仅在形式上入党,更重要在思想上入党。《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章第六条规定: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其中入党宣誓中的入党誓词是一名党员对党和人民所作出的庄严承诺和保证,同时,也是全国8000多万名党员所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本文就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要程序:宣誓的入党誓词,做一重要梳理。我党有关入党誓词变迁的回顾

所谓誓词,就是一个人所表示的决心和所作出的承诺。入党誓词作为誓词的一个种类,体现了党组织对其所属党员的一个最基本要求。举行入党宣誓,是党组织对预备党员进行党教育的最良好形式,它表示了入党的庄重性和严肃性,也是表示自己愿意以实际行动对党的忠诚以及遵守纪律的表态。入党誓词概括了党对党员的要求,也代表了党员对党的组织和事业所应承担的政治责任。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伴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党的历史任务变化,入党誓词经历了数次变化:①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到土地革命时期: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党员加入组织没有固定和统一的誓词,主要是通过表决心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志愿和认识。通常的入党誓词大致为:严守秘密,服从纪律,牺牲个人,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永不叛党。②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新问题、新形势,故其入党誓词为: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坚持执行党的纪律,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③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威信大增,故其入党誓词为: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党的利益高于一切,遵守党的纪律;不怕困难,永远为党工作;要做群众的模范;要保守党的秘密;对党有信心;百折不挠,永不叛党。④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变为全国性的执政党,故其入党誓词为: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承认党纲党章,执行党的决议,遵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随时准备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全人类彻底解放奋斗终生。⑤十二大以后:中国共产党全面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故其入党誓词修改为: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不同时期入党誓词变迁的分析

在第一阶段中,由于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创立和成长初期,党的力量还不是很强,革命斗争主要是以隐秘的方式进行,所以誓词中一再强调,要严守组织的秘密,服从组织的纪律,要将个人的牺牲置之度外,绝对不能背叛党组织。同时,由于当时的历史背景,誓词还强调了阶级斗争的重要性。“永不叛党”,就是要为了革命为了保护党组织而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经受着“杀头”的考验,其目的是对党员进行实际行动的教育。在第二阶段中,从誓词的改变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这一时期党员们对党信仰的进一步坚定和强烈的自豪感,誓词同时也体现了共产党英勇无畏的气概和为理想事业献身的决心。在第三阶段中,怀着为解放全中国,推翻三座大山的理想和信念无数党员纷纷加入党组织。从这个时期的入党誓词中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正在以正确的思想和坚定的信念领导中国革命逐步结出了胜利的果实。在第四阶段中,入党誓词明确反映出党的执政地位的确立和稳固,由过去的革命党成为当今的执政党,党的纲领和章程已经规范,并成为党员行为的标准和参照,所以在宣誓时提到了“承认党纲党章”。同时,党在执政之后还是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和不断成熟的历史过程。在第五阶段中,誓词把中国共产党党员从组织上入党到思想上入党的条件言简意赅地进行了概括,并且首次把入党誓词写进党章,使誓词具有了党规党纪的性质。其中“严守党的纪律”是对前两个誓词的继承,强调了党的纪律在执政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中处于极端重要的地位。“保守党的秘密”,是对红军时代入党誓词“严守秘密”的继承,重申了在和平年代也要一定严守党的秘密。“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是指一名共产党员的全部只属于党,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生命依然是党员的历史使命。在“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中,“随时”表明在党和人民召唤时要无条件地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这就比以前誓词中的“不怕牺牲”内容更充实和严谨,突出了共产党员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最后是“永不叛党”,这是对原入党誓词的恢复。“永不叛党”是中国共产党永恒的内容,不管在什么时代,通过入党誓词的庄严宣誓,再次强烈净化共产党员的心灵。“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的奋斗历程,说明你的个人事业必须与党的奋斗目标捆绑在一起,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党的事业。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发展始终与实践是相一致的,不同时期的入党誓词蕴涵着不同时代的烙印,在刚成立到土地革命期间,是我党从幼年的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时期,那时的入党誓词透露了在那样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下,阶级斗争的重要性和为党的事业而奋斗的坚定性;在抗战时期,由于面临外敌入侵,统一战线空前壮大,极其容易在当时复杂的环境下迷失方向,故坚持执行党的纪律尤为重要;解放战争期间,我党威信不断提高,在即将成为执政党时期,对党员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在入党誓词中也得到加强;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党侧重点发生变化,如何成为能够带领全国人民发展成为时代的考验,所以要求党员所具备的素质和奋斗的内容有所变化。各个历史时期入党誓词的变迁,透视出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建设规律的不断深化。

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尽管各个时期入党誓词侧重点根据时局特点有所不同,但基本要求都是一致的:遵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等,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党从成立以来一直在孜孜不倦于对最高奋斗目标实现的坚定性和探索性,同时也说明了我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不断从一个胜利到另一个胜利的根本保证之所在。入党誓词变迁所带来的思考

入党誓词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在入党时必须面对党旗许下的庄严承诺,也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必须时刻牢记和遵守的誓言。入党誓词变迁,充分说明了我党一直在大力狠抓党的建设,时刻以党建促事业的发展。深刻领会分析入党誓词变迁,切实认识到我党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使命,特别是在当今和平年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代的重任,也真正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和谐社会发展的蒸蒸日上,更加有利于我们不断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以高尚的情操去绘画我们未来的人生;强调并不断加强入党誓词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对预备党员进行的一项庄严、生动、实际的党观念教育。誓词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对党员的要求,也概括了党员对党组织和党事业所承担的政治责任,具有党规党纪的性质,但又与其他党派的入党誓词不同,从不搞个人崇拜、迷信思想,共产主义信仰比什么都重要,对每个党员都有约束力和鼓舞性,同时也是其他梦想加入党组织成员的最好模范和学习。无论哪个时期的共产党员,在党旗下举起右手的这一刻,都要熟读入党誓词,以表明其加入中国共产党,标志着个人对自己人生奋斗方向的重大抉择,标志着自己开始塑造共产主义信念、追求崇高人格的起点;无论哪个时期的共产党员,在进行入党宣誓后,都要牢记自己的誓言和誓词,努力践行,付诸实践,并时刻用它激励自己,不断增强献身党的事业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无论哪个时期的共产党员,都要不时地重温入党誓词,以不断增强自身的意识锻炼,不断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乐观进取,奋斗终生,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21世纪新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民主政治步伐的积极推进、先进文化的大力建设、和谐社会的推进以及党建工作的不断加强,我们所面临着更多更复杂的新的工作,如何使广大党员在这样的环境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尤为重要。每个共产党员都要不断的认真学习和切身实践入党宣誓。时下,我们党内的部分成员,的确已经淡化了自己当初的庄严承诺,做了一些有悖于入党誓词和我党根本宗旨的事件,严重败坏了我党的优良作风和形象。我们一定要警钟长鸣,不断重温入党誓词。我们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历史使命,特别是在我们当前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应该理论上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所以入党誓词也应开拓创新。大家都知道:法律上权利和义务是结构上的相关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在营造党员承担对党组织和党的事业的政治责任的生活环境中,我们也要必须保障党员权利的正确充分行使,每一个党员从入党的那一天起,就应该深深懂得正确行使党员权利的重要性。建议在入党誓词增写“正确行使党员权利”,则会更有助于每一个党员深刻理解和合理运用自己的正当权利,同时也为了行使义务的更加合理化。应该明确和强化,党员的权利不是规定党员有不同社会其他成员的特殊权利,更不是党员以此获取个人利益的权利,而是规定党员如何更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更好为党的事业奋斗的权利,是确保党组织始终处于先进状态的权利。

随着执政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党的先进性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每一位热血青年,只有积极的向党组织靠拢,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落实我们举起拳头的那一时刻的庄严承诺,居安思危,奋发有为,开拓创新,相信我们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所走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就一定能越来越宽阔。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2]韩健.对完善入党誓词的思考[J].桂海论丛,2010(3).

篇2:从入党誓词变迁视角品味中国共产党的风雨历程

一、“动态”的变

明代著名舞蹈学家朱载堉曾在《舞学十仪》中指出:“乐舞之妙, 在乎进退屈伸, 离合变态”。此话道出了舞蹈的精彩首先是立足在动作流动和姿态变换上的, 他的观点可以借鉴到古典舞的欣赏标准上。无论是2000年前陈维亚导演的《木兰归》还是2000年后赵小刚导演的《爱莲说》, 当中都有其精妙之处。但是由于年代的不同, 两部舞蹈作品中的动作在“进退屈伸、离合变态”的处理中, 出现了程度上的差异。“进退屈伸、离合变态”这八个字体现了三组矛盾的词语:“进退”“屈伸”和“离合”, 这刚好符合了古典舞中常说的“欲左先右、欲开先合”的运动规律, 遵循了一切从反面做起的原则。《爱莲说》中加强了反律的使用, 同时加大了“开”与“合”之间的力量对比, 使得舞蹈整个动作过程更加出其不意, 从而增强了动作上的起伏感, 不会让观众觉得寡而无味。

再来谈谈“变态”二字, 即使变换姿态造型, 舞蹈中的造型变换常常是通过流线动作形成的, 这就包含了古典舞中的“点”“线”关系。舞蹈中的造型并非一定静止, 一动不动, 在线型动作过程中同样可以造就犹如流动般的雕塑的感觉。同样是“点”和“线”的运用, 在两部作品中又出现了不同之处。《木兰归》造型感更加明确, 例如提襟亮相, 在亮相的瞬间就体现出了“点”的运用, 综合考虑到人物性格的不同, 花木兰是英姿飒爽的人物, 所以用亮相来彰显她的豪爽。舞蹈前半段是表现木兰的英姿, 但是后半段着重描述她也有女儿家柔美的一面, 整个舞蹈多是以明确造型连接动作为主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木兰归》在“点”“线”的处理上比较平均分配, 联系到音乐来分析, 这个处理就更加突出。编导倾向于让动作与节奏撞击而强化点, 本身作品的音乐就不属于跌宕起伏的类型, 所以在欣赏该剧目时就感觉到“点”和“线”的关系是非常清晰的, 照着音乐的“点”就踩到了“舞蹈的“点”。相反在《爱莲说》中, “点”与“线”的处理就显得更加密切。动作中吐气、吸气的气息距离被不规则缩短或者拉长, “点线”不是独立的个体, 而是“点中有线、线中有点”, 处理手法上“点线”的组合也更加多元化。与之前的用动作套节奏的表演方式相比, 当下古典舞表演更倾向于抢先或者滞后于音乐一点儿, 这样的处理方式有点类似于人们常说的“卖关子”, 舞蹈更能抓住观众的欣赏兴趣。

古典舞的表演中有一句行话叫做“起于腰, 发于心, 形于体”。一切动作的发力点都是从腰开始的, 在《花木兰》中演员用腰部的控制力表现出巾帼英雄的形象, 同时也用腰“拧”的方式来描述木兰恢复女儿身后的柔美。以前的表演方式着重于腰中段的运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 女演员腰部的表演重点渐渐往上挪, 放在了胸腰上面。古典舞女演员身体最精彩的地方就在于胸腰这一块, 它的表现力是最为丰富的。一个优秀的舞者对腰部的掌控力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中腰给了动作的发力点, 那么胸腰就给了动作表现力。《爱莲说》胸腰配合旋转的视觉效果好似一朵莲花正在绽放, 这种形态不是用某种造型去表现的, 而是在动作中揉入了编导的思想感情。

动作的变化上还要提到“圆”的处理。古典舞中典型的运动轨迹就是“圆”线轨迹, “平圆、立圆、八字圆”在两个剧目中各有体现, 《木兰归》中“圆”的处理主要还是集中在动作上, 横拧抹手体现了腰部的“平圆”轨迹, 风火轮则体现了“八字圆”轨迹。现在在古典舞的表演当中, 除了动作内在的“圆”以外, 更加外化出一个“线型圆”的感觉, 舞蹈动作的路线和运动过程似乎都是在一个“圆”的范围中去完成, 这个“圆”的形态更容易感知。观看当今的古典舞作品有一个特点, 所有的舞蹈动作都很“顺”, 即便有造型的停顿, 还是有种从头顺到尾的感觉, 动作由“点”和“线”组成, 但是这一切也都是发生在一个“圆”的空间里, 所以让人观看后有种一气呵成的顺畅之感。

二、“意境”的变

舞蹈除了要有动作上的精彩处理, 更离少不了演员在舞蹈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意境, 有的舞蹈可以感受到气势磅礴的气势, 有的舞蹈可以感受到悲伤哀怨的气势, 这取决于编导对“虚”和“实”在舞蹈中所占比例的掌握, 正所谓“虚实相生、情景交融”, 两者的使用要拿捏得准。从动作上来看两部作品对于“虚”“实”处理的不同, 《木兰归》的动作带有一定的含义, 舞蹈中的托按掌、前软踹燕、云里前桥等动作都体现出木兰参军打战时的威武气魄, 动作中有指向性意义的痕迹。《木兰归》明显受到了戏曲舞蹈程式化的影响, 从头到尾演员的动作都是积极向上的, 亮相大气而坚定。整个舞蹈看起来就特别写实, 实实在在的描述了花木兰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物, 而且舞蹈中这个人物的形象是深入人心的, 大家都认为花木兰代父从军非常的伟大, 舞蹈就跳出了人们心中所想的花木兰形象。所以在《花木兰》中, 舞蹈的情节是“实”大于“虚”的, 舞蹈内容和形式都毋庸置疑。

而在《爱莲说》当中, “虚”的程度就要大于《木兰归》, 在这其中“虚”“实”是相得益彰的。舞蹈中动作是实在的、可观的, 主题却是只可感知的。莲花的形象是“出淤泥而不染”, 有种高贵典雅的气质, 而古典舞的动作语汇内在含蓄, 动作符合主题, 可以用具体的古典舞动作来表现莲花的内在修养, 达到以“实”表“虚”的目的。舞蹈中的内容是“实”, 形式是“虚”, 随着古典舞的发展, 出现了形式大于内容的趋势, 体现出现代编导对意境的偏爱。在《爱莲说》中, 并不需要演员真的做出花的动作, 或者表现出花朵绽放的过程, 编导真正想表达的是莲花高尚的品格, 观众可以从古典舞的韵律中去细细品味其中的滋味。

三、“形式”的变

通过形式来表达内容这种方式的出现并不是偶然, 它的出现符合当今发展的潮流, 并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形式主义奠基者应该算是巴兰钦, 形式美是他一生孜孜以求的理想, 也是他精雕细琢的舞蹈形式的升华。在现代舞发展的过程中, 许多编导已经开始倾向于形式主义, 但并非像巴兰钦那样纯粹的去追求, 而是把形式建立在内容的基础上。我认为中国古典舞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形式主义的影响, 尽管如此, 在形式和内容上的把握还是应该遵循一个适度的原则。古典舞的精髓在于中国的传统, 失去了内容的支撑也就同时失去了古典的精彩韵味, 形式美的存在也就显得空洞无味了。

古典舞的变化是明显的, 但在这两部作品中看到的变化我认为是可取的。时代在变迁, 社会在发展, 文明在进步, 观众对舞蹈的审美标准也在不断变化, 高压力快节奏的社会让人的心变得浮躁, 年轻一代追求新事物的渴望越来越迫切, 大家似乎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厌倦的心里, 老故事老剧本不再能吸引人民热切的关注, 整个社会的发展现场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古典舞的发展, 在“变”与“不变”中我们到底该如何取舍。若“变”, 仅仅只为了吸引关注而变得失去了自身的特色, 那古典舞将会四分五裂。若“不变”, 失去了观赏的兴致, 就只能作为一种可以研究的传统舞蹈。在这个问题中, 我认为应该在“不变”中求“变”。立足古典舞之本, 合理吸收外来元素, “不变”的是古典舞中的“古典精神”, 还有关于“圆”线轨迹的执着, “圆”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审美观念, 象征着中国人内敛含蓄的性格特征, 古典舞就是遵循传统的艺术, 对以前的历史我们要继承并发展下去, 不能为了求“变”而去反传统, 那么做出来的就不是古典舞。古典舞是一门年轻的艺术,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正因为有了矛盾的存在, 才能推动古典舞继续向前发展, 有争议对古典舞来说未必是一件坏事。古典舞的发展既要继承前辈的精华又要向未来迈进, 即便有风浪也要前行, 时间终会给古典舞一个合理的解释。

参考文献

篇3:从入党誓词变迁视角品味中国共产党的风雨历程

谈及译者地位,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是译者个人的地位, 即译者本人因其学术水平、研究能力、个人成就等在一定范围的位影响力。二是译者的主体性, 即在译入原著的过程中, 译者能在多大程度主宰翻译文本。译者是要甘于牺牲自我做原著和译本之间的隐形人, 以原文为中心;还是融入自身的思想、情感和理解, 对翻译文本进行变形和改造, 以译文为中心。三是译者的社会地位, 即译者这个职业和整个中国社会的其他职业进行纵向比较, 处于什么位置。第一点是译者内部的纵向比较, 是个人之间的竞争, 故而不在讨论范围之内。现主要从译者的主体性和译者的社会地位来浅析中国译者地位变迁的过程及原因。

2 译者地位的变迁:边缘年代

传统译学视原文和原文作者为无可争辩的绝对标准, 提倡译者的透明和隐形, 讲究原汁原味的传达原文及原作者的主旨和意图。从而使译者的地位处于译学研究的边缘地位。译者的边缘化地位典型体现在以下三种比喻当中:译者是透明的玻璃;译者是卑微的仆人;译者是平庸的匠人。

我国疆域宽广, 民族众多。语言问题一直是成为中原地区与边疆少数民族交流的一大障碍。从古至今, 译者对促进我国不同民族,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然而, 在中国翻译史上, 译者地位地下却是个不争的事实, 三国韦昭注:“舌人, 能达异方之志, 象胥之官也。”梁启超在《〈适可斋记言行〉序》中提及:“所见所闻, 其象革是之流, 往往学此为衣食计, 无通识, 无远志。此中舌人、象胥、象革是皆指历代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国家交往时, 负责传译的人员。现代对译者的说法又有如“译者是职业媒婆”, “译者是摆渡者”之说, 这些说法或比喻或多或少含有对译者这个身份的轻视与贬低。即使梁任公这样身兼著名译者身份的人, 也说译者“无通识, 无远志”。以为没有文化, 没有远大的志向。由此可见传统译学对译者成见之深。

在我国的翻译史上, 曾出现过三次外来文化翻译高潮: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鸦片战争至“五四”的西学翻译。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持续时间最长, 但实质上是统治阶级利用佛教的教义巩固上层建筑及其统治基础的一种做法。这一时期译出的佛经著作虽然汗牛充栋, 但是从翻译过程中总结出的翻译方法、翻译理论与之相比却是九牛一毛。彼时, 译者先是学者、高僧, 然后才是翻译家。翻译还只是正统文化的附属, 更遑论译者地位。明清时期的科技翻译和五四的西学翻译, 专业性更强, 目的性也更强。科技翻译贵在求实、求准以达到学习的目的, 在这个原则的影响下, 忠实性是最重要的翻译原则, 译者并无太多发挥, 谈不上地位二字。梁启超认为翻译最重要的“其意靡失”, 在这一前提下允许作必要的删增和颠倒。这种忠实于原文的译法正是传统译论所倡导的原文中心论的体现。但这样一来译者没有了发挥空间, 译者的地位也就无从谈起。至于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的一段时期, 由于政治的原因, 我国翻译的主要目标语为俄语, 英语及其他语种的翻译少之又。而改革开放后三十年,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对外交流活动的逐步增加, 翻译活动越来越频繁, 对于译者的需求量也愈来愈大。

3 中国译者地位的变迁原因

译者地位的变迁的原因, 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译者社会地位的变迁原因;二是译者主体性地位的变迁原因。

译者社会地位的变迁与一定时期的社会需要有着莫大的关系。虽然译者这个职业早在周代就有了史料的记载, 但是由于中国古代史上的历朝历代, 疆域宽广, 交通不便, 对外交往的需求也较小, 因此译事只是零零星星, 时有时无的事情。因此译者也得不到太大的重视。但是随着对翻译需求的不断增加, 历朝历代的译者的地位也是在逐步提高。这一点从我国历朝历代的翻译史料中便可窥一斑。在宋代根据唐宋以前古籍整理而成的大型工具书《册府元龟》的《外臣部·朝贡》里, 有不少“夏侯即位七年, 于夷来宾”, 之类的记载, 这些前来朝贡的远方使者, 语言不同, 必须要有翻译才能交流。周代的翻译史实, 在《册府元龟》和《外臣部·革是译》中可以找到相关史料。象胥、革是译等都是当时对译者的称谓。

而到了唐朝, 对外交流空前繁荣, 加之唐朝需要大量翻译人才来翻译佛经, 唐朝对译者的重视度已经胜过前朝。《新唐书》中记载唐朝为译者设立了专门的官职, 这是译者地位提高的一种象征。而这种地位的提高还是来源于对翻译活动需求的增加。明清时期, 从16世纪起, 中国由于闭关锁国, 科技落后, 国势渐裹, 乃至为西方列强所侵略。而有识之士则不甘落后挨打, 他们将国外的科技著作引入中国, 推动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在“五四”时期, 中国贫穷落后的现实和当时中国人民亟需学习西方先进思想造成中国社会对西方先进文化、思想的大量需求, 结果大量译作被翻译出来。胡适、鲁迅、林语堂等一大批译者涌现出来。虽说上述个人又有如科学家、思想家等名头, 但是翻译家这个头衔却也说明了和以往的隐姓埋名相比, 译者的社会地位有了大幅的提高。

而我国译者的翻译主体性的提高也主要是在改革开放后, 由于引进了西潮, 吸取西方当代翻译观的基础上形成的。20世纪70年代, 西方出现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行成了面向译入语文化的文化学派翻译理论。影响较大的有以巴斯奈特和赫曼斯“操纵学派”。以巴巴拉戈达尔德、西蒙等人为代表的加拿大女权主义理论和20世纪90年代后兴起的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这些理论不仅拓展了新的翻译研究领域, 也为翻译主体研究提供了理论声援, 支持了翻译主体研究的学术“合法性”。

相较于西方理论界对翻译理论发展和译者地位提高的推动, 中国翻译界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做的更多的还是引进和翻译, 并进一步接受西方的理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思想的进一步解放, 如今的翻译工作已不仅仅是一种工具, 其涉及的范围也辐射到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技、军事等方方面面, 构建起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的桥梁。随着翻译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的增加, 翻译学地位的也在不断提高。20世纪90年代国内曾经开展过关于翻译学是否是一门独立学科的大讨论, 2001年中国译协在青岛召开了全国译学学科专题讨论会。会议总结认为:“翻译学是在大文化系统中一门研究翻译的科学, 它是一种综合性边缘学科, 它应该享有独立的一级学科的地位。”至今对翻译学是一门独立性学科的问题已经取得了大致一致性的意见了, 翻译学研究也从依附于语言学的二级学科发展成为一级学科, 翻译学的学科建设在我国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随着翻译学在国内地位的不断提升, 中国的译者在翻译时的主体性地位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结语

中国译者的地位由边缘化到走向中心是历史形成的, 这种地位根深蒂固, 只有全面认识它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过程, 才可能逐步改变这种地位。正确认识译者边缘地位有助于全面客观地认识翻译学科, 对提高译者与翻译地位起到有的放矢的作用。正如金圣华指出的一样, “译者在早期虽有'舌人'之称, 却不能毫无主见, 缺乏判断;译者虽担当中介任务, 却不是卑微低下、依附主人的此等角色。翻译如做人, 不能放弃立场、随波逐流;也不能毫无原则, 迎风飘荡”。

摘要:译者地位包括译者个人的地位, 译者的翻译主体性地位以及译者的社会地位。从过去的被刻意抹杀到现在的愈加重视, 从边缘到中心, 中国译者的地位在不断的提升。近三十年来, 译者的地位更是得到了迅速提升。译者地位的改变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翻译理念的转变以及翻译自身的发展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译者地位,变迁,原因

参考文献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谢天振.翻译的理论构建与文化透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3]方梦之.翻译新论与实践[M].青岛出版社, 2002.

[4]江小春, 张.中国译者边缘化地位形成原因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21 (1) .

[5]谈清妍.浅论文学翻译中译者地位的变迁[J].咸宁学院学报, 2008, 28 (2) .

[6]翻译主体研究:译者地位思辨[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 13 (12) 1:.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从入党誓词变迁视角品味中国共产党的风雨历程】相关文章:

从入党誓词范文05-18

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05-16

中国党员入党誓词05-08

共产党入党誓词的来龙去脉05-10

入党的誓词范文05-21

入党誓词的论文题目05-07

入党宣誓誓词的内容08-23

重温入党誓词的程序09-15

重温入党誓词的感想09-15

重温入党誓词的意义04-17

上一篇:29课数星星的孩子二下一篇:上杭乡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