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与文化传播

2024-04-26

交流与文化传播(精选6篇)

篇1:交流与文化传播

【注意】预习和复习时,请以陈晓萍《跨文化管理》、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及随后发送的有关期刊论文为主,以下内容中,书上没有的部分,以本提纲中的补充内容作为复习参考。本提纲,仅供本班同学复习使用,请勿传送他人,更不要在网上公布,否则要追究责任。

第二章 文化与交流

第一节 文化

第二节 文化对交流的影响

第一节 文化

一、文化的定义

二、文化的构成

三、文化的特征

四、文化的功能

一、文化的定义

(一)文化一词的来源

1.文化

1)文:①纹理,花纹→②语言文字→③文物典籍,礼乐制度→④装饰,修养→⑤审美、道德教化等.2)化:变易、生成、造化。

3)文化——武功:不同于现代的学科定义。

2.culture:源于拉丁文cultura,原义指农耕、对植物的培育,15世纪后,引申为对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

近代日本把英文的culture翻译成“文化”,我国借用此译法。

(二)文化的定义

1.文化的第一个学术定义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中第一个给文化下了定义:

“文化或文明(culture or civilization)„„是一个复合的综合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及其他任何能力与习惯。”

2.克鲁伯和克拉克洪关于文化定义的归纳与定义

(1)克鲁伯和克拉克洪关于文化定义的归纳

克鲁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探讨》(1952)中,对文化定义的归纳:

梳理了从泰勒到1951年的80年期间的定义,共有164个关于“文化”的定义,并把它们分为4类:

1)描述性的,如“文化囊括一个社会风俗习惯的所有表征,包括个人行为的受到他所生活的社群习俗影响的反应形式,以及受到这些习俗制约的该群体社会活动的产物。”

2)规范论的,如“那超有机体世界的文化层面,由意义、价值、规范组成,包括当它们在经验的社会文化世界中通过实际的行为或其他手段被客观化(对象化)而显现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以及组合和非组合的形式。”

3)历史的,如社会遗传即文化。“文化作为一般词语意味着人类的全部社会遗传,作为特殊词意味着一种特殊社会遗传”。

4)结构性的,如“文化是一套从历史上获得的关于生活的分开的或含蓄的设计图样。它们会被所有社会成员或某个特殊社群所采用。”(何平.中国和西方思想中的“文化”概念[J].史学理论研究1000-2:74.http://

2.奥巴马获胜演说《yes we can》: http://(中英文对照)

注:竞选的目的、特点(激情、逻辑推理、个性等)、美国的核心理念(平等、自由、民主)、自信、希望

中国领导人话语特点:赋诗言志、引经据典

中国领导人善于赋诗言志、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以诗代言、借诗抒情、引诗论理,取诗论事,使得语言文采斐然、格调高雅,尽显文翰大国的温文儒雅之风范,展现博大精深、磅礴丰富的中华文化传统和民族智慧。

如:①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时:

我们希望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知道,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写到:“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无论会遇到什么样的曲折,历史都总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

②【逢山开道,遇水搭桥】【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2012年2月14日习近平出席美国副总统拜登及国务卿克林顿举行的欢迎午宴时:

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建设新型合作伙伴关系是一项具有重要和深远意义的开创性工作,既没有先例可循,也没有经验可鉴。双方只能如邓小平先生所言:“摸着石头过河”;或者如克林顿国务卿所言:“逢山开道,遇水架桥”。中国有首流行歌的歌词这样唱道“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习近平说。(元·纪君祥《赵氏孤儿》楔子)③【风物长宜放眼量】【不畏浮云遮望眼】

善于识别和把握时机。当前,中美都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两国经济议程高度互补和契合,合作空间广阔。希望两国企业家把握机遇,把众多合作潜力全面转化为互利共赢的实际成果。“风物长宜放眼量。”(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企业家的眼界决定境界、作为决定地位。

希望企业家们“不畏浮云遮望眼”,不因一时一事的干扰因素而裹足不前,而应着眼长远,拿出更多、更好适合两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王安石《登飞来峰》)

④【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

2012年2月20日习近平在中国—爱尔兰经贸投资论坛上的讲话,讲话原文:

中国将继续以负责任的方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支持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欧央行为应对欧洲债务问题所作的努力,继续加强同欧盟的政策沟通和协调,促进中欧经贸、投资和金融合作,参与国际社会对欧洲和欧元区的支持行动。我们相信欧洲有智慧、有能力、有办法克服困难,迎来新的发展。中国有句谚语叫作:“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爱尔兰也有句谚语说得好:“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今天的中国—爱尔兰经贸投资论坛,既是两国企业家的聚会,也体现了两国工商界齐心协力、抓住机遇、共迎挑战的信心和决心。我深信,只要中爱两国政府和工商界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携手奋进,中爱双边经贸合作一定能乘势而上、大有作为,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⑤非洲诗人名句:访问刚果时:“此时此刻,我想起一位非洲诗人的诗句:“向前走,非洲,让我们听到你歌声中胜利的节奏!”

⑥拉美谚语:访问墨西哥时,“拉美有句谚语:‘朋友要老,好酒要陈。’”

“贵国总统贝尼托•华雷斯曾说过: ‘无论人与人还是国与国之间,尊重他人权利才能带来和平。’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⑦讲故事,拉近两国人民感情。

习近平每次演讲都会引用两国人民交往的故事和事例。陈明明认为,外交演讲不能光谈大道理,还要做到有感召力、以情动人,民间交往故事最容易拉近两国人民的感情。

抗日战争时期,苏联飞行大队长库里申科来华同中国人民并肩作战,他动情地说:“我像体验我的祖国的灾难一样,体验着中国劳动人民正在遭受的灾难。”他英勇牺牲在中国大地上。中国人民没有忘记这位英雄,一对普通的中**子已为他守陵半个多世纪。——3月,莫斯科演讲

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使坦桑尼亚观众了解到中国老百姓家庭生活的酸甜苦辣。——3月,坦桑尼亚演讲

我听说了一件感人的事情。2012年12月的一天夜里,布拉柴维尔突降特大暴雨,郊区一些房屋被淹。3位受灾的中国华侨本已脱离险境,但当他们发现邻居对险情还毫无察觉时,又毅然冒着生命危险游到快被淹没的房屋边,奋力扒开屋顶,救出了12名刚果邻居,其中包括5名儿童。他们的义举得到当地居民交口称赞。——3月,刚果演讲

每年两会答记者问时,温家宝总理总是能够旁征博引、妙语连珠,诗词古赋、名言警句信手拈来。一系列精彩的回答,不仅体现出温总理的文学素养,我们更从中感受到了这位大国总理忧国忧民的情怀。如: ① 谈工作态度时,他引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② 谈两岸关系时,引用“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③ 谈中日关系时,引用“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国有一句古话:“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 ④ 谈香港问题时,引用清·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的诗句:“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2.在现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依然是跨文化交流的障碍。(详见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

如1.小芳听外交上课

(1)语言符号上的不同给跨文化交流带来困难;(2)非语言符号上的差异导致误解;

(3)中美文化中师生规范的差异导致不快。

如2.伊朗、沙特在外交场合不与女性握手等。

(二)文化的各个因素深深影响着人们的跨文化交流(详见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

1.一个人的文化背景影响他对事物的基本假设,而对事物的基本假设也会影响我们的感知、态度、情绪的表达方式,最终影响我们的行为。

2.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任何两个个体会在完全相同的背景下长大,这里的背景不仅包括年代、地区、情境、地理环境,也包括个体的性别、家庭背景、个人在家中的排行、所受教育的学校和老师、日常所处的工作学习环境、同事或同学的特质和组成,等等。

3.每个人都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生活,各种行为(包括交流活动)无不打上特定文化的烙印。文化传递的主要方面是文化特点的传递,这些文化特点大部分是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每个人。

实际上,人类社会交往的方方面面都与文化密切相联。

三、跨文化交流模式

(一)跨文化交流的模式

(二)跨文化交流的表现形式

(一)跨文化交流的模式

1.同文化交流与跨文化交流的分界 2.跨文化交流的模式

1.同文化交流与跨文化交流的分界

(1)同文化交流:文化是通过象征符号编码得以表现的。交流双方的信息编码完全一致的交流称作典型的同文化交流。

(2)跨文化交流:交流双方的信息编码完全不同的交流称作典型的跨文化交流。

(3)信息编码重叠的量来确定:由于交流双方编码完全相同是不存在的,完全不同也是不存在的。那么是否是跨文化交流,一般以双方信息编码的重叠的量来确定,如,重叠量是70%即为同文化交流,低于70%就是跨文化交流。双方语言不同,一般认为属于跨文化交流。

2.跨文化交流的模式

文化因素影响到跨文化交流的全过程,特别对交流的三个最重要的因素——发送者、接收者与经过编码的信息,发生很大影响。

施拉姆的跨文化交流模式: 意象: →编码: →信息: →解码: →反应: →编码: →反馈: →解码: →反应:

(二)跨文化交流的表现形式(详见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

有多种表现形式。有许多不同的名词术语描述不同层次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交流。跨文化交流通常指一种文化背景的人、群体与另一种文化背景的人、群体进行的交流。

1.从文化人类学角度;

2.政治学角度;

3.跨文化交流的主体:三个主要层次;

4.从文化的层次论角度:表层、中层、深层的跨文化交流;

5.从文化的要素划分:认知、规范、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物质产品、语言和非言语符合系统的跨文化交流;

6.从跨文化交流状态看。

1、从文化人类学角度

从交流的主体划分,有如下交流形式:

(1)种族间的交流:种族偏见是最大障碍。如希特勒对犹太民族的疯狂虐杀。

(2)民族间的交流:多民族的国家内,如中

国56个民族间交流。

(3)同一文化中不同的亚文化间的交流:因地域、历史、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等原因,文化上也有差异。如北京打款与福建贫困山区只会讲闽南话的农民间。老一辈与新一代间。

(4)国际间的交流:

①发生在主权国家之间、政府之间,是外交和宣传领域的交流。

②它常常是跨种族、跨民族的交流。

③国际间交流要受国家的政策、目标、需要、经济等条件影响,具有高度的目的性、仪式化特点,常在正式场合进行。

④国际间交流受国际法、军事力量、条约以及对世界形势看法等很大影响。

⑤由于通信技术的飞越发展,无线电波超越国界,大众传媒日益成为国际间交流的重要手段。

2、政治学角度

从交流的活动范围及主体划分:

(1)国内跨文化交流:

跨种族间交流:

跨民族间交流:

同民族内不同亚文化间交流:

(2)国际跨文化交流:

跨种族间交流:

跨民族间交流:

同民族间交流:

3.从交流主体的层次上

可分三个主要层次:

(1)跨文化人际交流:(2)跨文化组织交流:

(3)国家之间的跨文化交流:

国际关系也是一种人际关系和文化关系。人际关系重视人性化的国际交往,文化关系强调综合性的全球文明治理。国际间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都不是由“国家”完成的,而是由具体的“人”(个体或被组织了的个体)完成的。国际关系是人际关系以国家、民族、种族、地区、团体„„为单位进行的交往,它们也是人们的信仰(或观念)、行为方式和不同组织制度之间的交往。

实际生活中跨文化交流发生在多种情况,如左图(详见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个人交流、组织交流、国际交流的关系,如下图(详见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

4.从文化层次论角度看: 从交流的文化内容上分:

(1)表层文化的跨文化交流;(2)中层文化的跨文化交流;(3)深层的文化的跨文化交流。

5.从文化的要素划分:

从文化要素分类法划分,可以有:(1)认知体系的跨文化交流;(2)规范体系的跨文化交流;

(3)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的跨文化交流;(4)物质产品的跨文化交流;

(5)语言和非言语符合系统的跨文化交流。

四、跨文化交流的特点(详见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

1、双方文化共享性差

2、各种文化差异程度不同

3、无意识的先入为主

4、误解、矛盾与冲突增多

5、文化变异性增强

6、跨文化交流方式在不断创新发展。

7、跨文化交流的目的也在发生变化。

1.双方文化共享性差

文化间的相似性和共同性总是主要的,但文化间的差异性和冲突却是更引人注目、引发讨论和耐人寻味。在同文化的交流中,信息的发送者与接收者在编码和解码时用的是同一种编码本;而在跨文化交流中,他们用的却是不同的编码本。文化共享性差。编码本不同表现在多方面。以语言符号为例:

(1)编码的发音和形状不同:“太阳”-“sun”.(2)编码次序不同: Good morning,(3)词汇量不同: 汉语形容烹调方法的字50多个,英文仅10余个.英文大约只有10余个: bake(烤)、broil(用猛火烤), barbecue(烧), steam(蒸), stew(用文火慢慢煨炖), boil(用白水煮熟,汤通常弃之不要), simmer(用文火短时间的煨炖), deep fry,pan fry(介于炸与煎之间), stir fry(炒)汉语中形容烹调方法的字有50多个:

烤、烧、蒸、煨、炖、煮、炸、煎、炒、烩、熏、煲、烘、焙、熬、涮、熘、汆„„(涂红的词英文中没有)

(4)甲乙编码本中共有词汇的文化涵义相同与不同掺杂在一起。猫、牛、羊、猪、狗、马、驴、鹰、猫头鹰、蛇等家畜和动物,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不同内涵。

① “他像一只猫似的”。英语人-脾气不好爱骂人的女人;中国人-温顺的女人。

②“他像狐狸”(中英都表示他狡猾)

③在希腊和罗马神话中猫头鹰常栖息在智慧女神雅典娜的身边,所以它是思想和理智的象征。而在中国,自古汉族认为猫头鹰长相凶狠、叫声凄厉、夜间活动,古时称它为“恶声鸟”,被视为“不祥之鸟”。民间便有了“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不怕夜猫子叫,就怕夜猫子笑”等俗语。

在日本,猫头鹰也象征着美德和吉利。猫头鹰一词发音,与日语中多个吉利词相似,如“福来郎”,还有长寿、智囊之意。

猫头鹰能在夜里凭敏锐目光分辨事物,哈萨克族将其视为勇敢、坚定的象征。

④老鼠,在中国是四害之一,“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在印度,老鼠沾了一幅湿婆神像的光,在这幅神像中只有老鼠和牛,因而在印度老鼠很自在、牛也被当成神牛。

卡尔尼•玛塔庙位于印度比卡尔30公里外的Dehnoke地区。在这里老鼠被称为kabbas 是圣物,有超过2万只老鼠在此接受信徒们的朝拜。

相传在14世纪时,有一位叫卡尔尼•玛塔Karni Mata 的印度教女祭司,而她就是女神多迦(Durga)的化身。有一天,一个来自她家族的孩子死了。那个孩子的母亲抱着死去的儿子来求卡尔尼•玛塔,希望能将儿子复活。卡尔尼•玛塔立刻去了冥界,找死神亚玛罗阇(YAMARAJA)理论,但死神拒绝了她的要求,因为那孩子的灵魂已经转世了。卡尔尼•玛塔一怒之下发誓所有她家族的成员死后都会立刻转世成老鼠,直到能够重新转世,并且出生在她的家族,继续当她家族的成员为止。⑤ 印度牛。

牛被印度教教徒(总人口的90%)视为“圣兽”“圣牛”,印度教徒认为,牛既是繁殖后代的象征,又是人类维持生存的基本保证。今天,印度人对牛仍然是敬之如神。印度教不准宰杀、吃牛肉,印度有养牛业,但只能提供牛奶(允许喝牛奶)、黄油及牛粪作燃料。印度僧侣每年举行一次敬牛仪式叫“波高”。他们还和商人举办“圣牛养老院”,收养不能觅食的老牛。印度因其版图形如牛首,且举国敬牛如神,而被称为“牛颅之国”。印度国徽上有四种动物就是:雄狮、大象、骏马和公牛。

⑥狼

汉族对狼赋予的是贬义:狼子野心、狼心狗肺、色狼、引狼入室等。哈萨克:赋予狼褒义:团结、合作、自立、耐力、执著、拼搏、忠诚。⑦荷花

中国: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北宋诗人周敦颐的《爱莲说》赞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印度:国花,是圣洁的代表,更是佛教神圣圣洁的象征。日本:祭奠、不吉之物。⑧颜色,如黄色

中国:黄色书刊,色情淫秽书刊;

美国:黄色报刊(yellow press),无所顾忌制造耸人听闻消息的报刊; blue movie色情电影。

⑨ 龙

中国文化: 褒义,生龙活虎、龙腾虎跃、帝王的象征、真龙天子等。

基督教文化:《圣经》龙即恶魔,是邪恶和恐怖的象征。所以“亚洲四

小龙”翻译成英语为“Four smal tigers of Asia”。

杜勒(1471-1528)在《插图启示录》中有一插图,描绘圣迈可和天使与龙激战获胜,把龙和恶魔打倒在地。这些龙具有中古龙的通常形象(蛇尾、麟身、翼、爪、头上长角)。图片是慕尼黑圣迈可战胜妖魔的雕像。⑩数字

伊斯兰教与7:在阿拉伯国家,由于《古兰经》第一章有7节经文,因而7特别受宠爱。沙特阿拉伯王国麦加大清真的尖塔是7个。北京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正门的台阶是7级、礼堂前的拱门是7个,礼拜殿的南北窗户各位7扇。

中国人与9/8/6/4:故宫太和殿的台阶尾数多为9,与“久”谐音,以图江山社稷长久。

8:发;6:六六顺 ;都是吉利数字

4:死,不吉利数字。13:西方是不吉利数字。

【中国皇帝与九】

在中国古代,九为阳数的极数,即单数最大的数,于是多用九这一数字来附会帝王,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也多与九有关。①帝王之位称“九五”;②帝王称“九五之尊’”。与九有关的还有:③青铜器有“九鼎”,④皇帝周围要设“九卿”。⑤朝廷命宫设“九品中正”,⑥京师置九门。⑦紫禁城的房屋9990间半。

⑧天安门城楼面阔9间,深9间。⑨中国紫禁城及皇家园林、行宫的大门,装饰甲“九路钉”,每扇门的门钉纵横各9个,共81个钉。⑩清代宫廷年节大宴,包括水果、蜜饯、点心,一共99个品种。⑾清代皇帝的寿筵及春节大宴食品、娱乐节目以及臣僚们庆祝“圣寿”的贡品等,也以9计,含有敬祝万寿无疆的意思。久而久之,九这个数字,被皇帝独占了,而一般人民,包括达官贵族,凡起居饮食器物等都不能以九计了。

⑾ 仙鹤

在中国:仙鹤洁白高贵,仙鹤的寓意美好,象征自由和平,能够传递出对世界和平的期待和向往。鹤在法国象征着不忠诚、淫荡、愚蠢,有妓女的意思。但也有法国人认为梦见鹤将预示着有好事发生。

北京时间2011年5月12日凌晨,第6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在法国正式开幕。范冰冰的一袭“仙鹤装”,再度成为全场亮点。网友称之为“鹤舞九天”,九只仙鹤组成礼服。范冰冰着“仙鹤装”一出场,就引来各方热议,有网友在“沪江法语”网上写道:“在法语中,‘仙鹤’是lagrue,法国人视这种鸟为恶鸟,更是愚蠢和淫荡的象征。”范冰冰方面,出面解释道:在中国,仙鹤洁白高贵,仙鹤的寓意美好,象征自由和平,能够传递出对世界和平的期待和向往。所以,仙鹤装,可以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

2、各种文化差异程度不同(详见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

在跨文化交流中,各种文化的差异在程度上是不同的,产生误解的可能性的大小也是不同的.共性越多,交流中所遇到的严重挫折或文化曲解就越少;差异越大,误解的可能性更大。

(1)以文化中某具体方面而言,不同文化的差异不同。如:菊花从植物学角度对菊花描述,各文化都一样。但其文化内涵在不同文化中却大不相同。

(2)以整个文化而言,不同文化的差异也不同。如:

3、无意识的先入为主(详见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

人们在成丁后,基本上形成了具有本民族文化特征的认知方式、行为模式、交际习惯、思维方式,构成了人们潜意识的本民族中心论,即常无意识地用自己文化的种种标准去衡量和评判对方的行为。缺乏对对方文化背景了解的人,常对异文化带有偏见,引发矛盾、冲突。如: 1)美国孩子爱问:是公狗还是母狗?

2)大汉族主义(称少数民族为“狄”、“蛮”等)、欧洲中心论、白人至上观念都是“唯我独尊”的世界意识。

正因为如此(双方文化共享性差、各种文化差异程度不同、无意识的先入为主),增加了跨文化交流误解、冲突的机会。

4、误解、矛盾与冲突增多

(1)群体层次上, 在国与国之间,文化冲突会导致政治冲突。

如:1)印度裔英国知名作家拉什迪的《魔鬼诗篇》(又《撒旦诗篇》)。该书1988年问世以后,被英国授予骑士身份,引起伊斯兰国家普遍愤怒,因许多穆斯林指责该书亵渎神灵。1989年,伊朗原宗教及政治领袖霍梅尼当时在国家电台发表讲话称:“《撒旦诗篇》的作者反对伊斯兰、反对先知、反对古兰经,现宣布将其判处死刑”,并号召教徒对其采取暗杀行动,迫使拉什迪潜藏多年。尽管拉什迪一直未受到任何身体侵犯,但该书的各国翻译者与出版者中已有多人遇害身亡。从欧美、印度到日本,死亡人数已超过60,伤者数以百计。日本的译者筑波大学教授五十岚一被乱刀砍死在宿舍。悬赏追杀作者的奖金曾高达520万美元。

该事件导致英国和伊朗两国外交关系紧张。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侯赛尼在本周的新闻简报会上表示称:“很显然,向这样的一位背叛者和令人讨厌的人物授予荣誉,必将使得英国政府官员处于直接与伊斯兰社会对抗的局面。这种侮辱伊斯兰神圣价值观的行为并不是一个偶然,这是一起有预谋、有组织的行为,其背后受到了某些西方国家的指导和支持。”

直到1998年,伊朗默罕默德·卡塔米(Khatami)政府才许诺表示伊朗不再追杀萨尔曼·拉什迪。

起初却并没有激烈举动。他们平静地同作者、出版商、国会议员、检察总长以及首相讲理。他们并没有要求禁止该书发行,只要求作者和出版商在书中添一面插页,声明该书故事纯属虚构,所涉及的伊斯兰历史并非准确。与此同时,英国穆斯林也举行了一些示威活动。但所有这些努力均未能引起足够的注意。伦敦一位律师建议穆斯林事先通知各大媒体,以引起各方的注意。于是他们这么做了,又于走上街头焚书。受到焚书强刺激的英国人开始骂他们是“野蛮人”、“狂热分子”,将他们同纳粹相提并论。霍梅尼发表追杀令后,英国宣布与伊朗断交。西方国家纷纷谴责伊朗。由此变成全球性事件。许多国家采取禁书措施。

没有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在核心价值观和经济、政治上的结构性差异,没有这两个文明间由来已久的龃龉和冲突,区区一部小说是绝不可能引起如此轩然大波的。

如2)国际上关于人权问题的争论,既包含政治的原因,也包含不同文化的价值观的冲突。

从文化角度看,由于中西方对人的理解、对权利概念的理解不同,因而在人权观上存在着明显差异。

西方文化:比较强调自然人即人的自然属性、个人性、利己性以及个人与他人的分离性;

而中国文化:则比较强调社会人即人的社会性、道德性以及个人对他人的依存性。

美国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指责中国的人权状况。美国发表以指责中国为主的国别人权报告。中国自2001年以发表美国的人权纪录作为回应。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2014年2月28日报道】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发表《2013年美国的人权纪录》,反击美国在人权问题上对中国的批评。①美国国务院昨天发表的国别人权报告批评中国政府打击并胁迫维权组织与个人,限制民众的集会、宗教及言论自由。②中国国新办的美国人权纪录指责美国对其他国家的人权状况“横加指责,妄作评论”,但对自身的人权状况却“百般遮掩,讳莫如深”。③这份报告批评说,美国的人权问题“依然严重,在诸多领域甚至持续恶化”。报告列举了暴力犯罪增加,枪击案不断发生,对国内外民众长期进行电话监控等。报告还称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无家可归者数字上升。”④作为对美国国务院年度人权报告的回击,中国国新办自2000年开始就美国的人权纪录发表报告,批评美国的人权纪录。北京一直强调,人权问题是中国自己的事情,外国不应当对中国的内政“指手画脚”。

【法新社北京2月28日电】中国今天发布了一份有关美国人权纪录的报告,对该国在海外实施的无人机袭击、得到国家支持的间谍行为以及严重的枪支犯罪活动进行谴责。此前,华盛顿对中国的人权纪录进行了批评。

北京说,美国“对自身的人权状况百般遮掩,讳莫如深”,比如由政府运作的“严重侵犯人权”的“棱镜计划”。在这份报告发布前,美国国务院昨天发布了年度国别人权报告。

中国历来会对美国的报告发表回应声明。北京不针对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发布人权报告。由中国国务院发布的这份报告专门批评了美国在巴基斯坦等国发动的无人机袭击。报告称这种袭击“造成大量平民伤亡”。

报告还说,美国的枪支暴力活动猖獗,童工在该国农业领域大量存在。

美国哈佛大学的亨廷顿认为,世界政局正进入一个新阶段:冲突的根源不是意识形态方面,也不是经济方面,而是文化方面的。全球政治冲突将在不同文明国家和 集团之间发生。不同文明的冲突将左右全球政治。(《纽约时报》1993.6.6)

(2)在个人层次上,交往者的心理上往往会产生“文化休克”现象。

文化休克:指的是在跨文化交流中,参加者由于失去了自己熟悉的社会交往信号或符号,对于对方的符号不熟悉而产生的深度焦虑症。(或精神疲劳,对东道主的反感,被东道主反感,对自己价值观遭到亵渎、价值观和身分角色的混乱引起的不舒服,对应付环境无能的感觉。)

如:1970年代,一些英国公司派到非洲和中东的职员有60%因文化休克而未完成工作任务,使公司蒙受很大损失。1960年代,美国向许多发展中国家派遣了青年人组成的和平队,许多成员因处于手足无措的“文化休克”状态而不得不提前回国。严重的“文化休克”会引起精神失常甚至自杀。一些西方国家的心理诊所就接收“文化休克”患者。

5.文化变异性增强

同源文化交流与跨文化交流在情况报道功能和娱乐功能上是相似的,但在文化传递功能上有差异.前者多表现为文化的“遗传性”功能,后者多表现为文化的“变异性”功能。如:

(1)个人层次上:跨文化交流是一种异文化的熏染,对本文化成员的文化变迁发生作用:留美学生会带有美国文化色彩;学日语的会

(2)群体文化的某方面: 跨文化交流促使某群体文化的某个方面发生变异:① 1980年代后出现中西合璧的词语“卡拉oK”等;②也会发生巨变: 1840年前闭关自守,文化交流微乎其微;1840年后国门被打开,1911封建帝制被推翻;1919出现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传来马克思主义等.1840-1949中国文化发展变化很大.(3)国际交流上:科技发达、经济力量雄厚的超级大国向世界输出他们的文化。而第三世界国家,及弱小民族则在美国文化熏染下,成为附庸,发生向美国文化的变异等。美国成为文化帝国主义。

6.文化交流的方式不断创新发展

(1)自发的→组织和国家的鼓励引导控制:文化部、文化馆、剧院、博物馆、图书馆、各类基金(美国富布莱特国际交流项目、美国福特基金会、日本韩国国际交流财团)、友好协会、语言文化学习培训中心、使馆设文化参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

(2)大众传播技术(电影、电视、摄影、录音、广播、因特网等)的发展使大众成为世界文化的主人(过去都是王公贵族)。

(3)举办文化活动:展览、音乐节、电影节、电视节、文化年等;(4)文化协定的发展:双边、区域、世界范围的协议。(5)人员交流:引进外国教师、互换教师和学生、旅游.7.跨文化交流的目的也在发生变化

如:二战时期以宣传为主的单向交流,因人们被迫去迎合本国战争意识形态的迫切需要,弘扬民族主义精神。二战以后“合作”成为主题,注重双向交流:一方面,促进民族文化的对外影响,树立国家的良好形象,赢得他国对自己文化的好感,另方面,增进对他国文化的了解和理解,学习和吸收他国优秀文化。成为人们的共识。

五、跨文化交流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文化的普同性(普世性、普适性)和民族性问题。

(1)文化普同性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1)人类社会的共同需求、利益要求,人类生理和心理特征的统一性。

2)保持群体的不断再生产的必要性;遇到灾难时保持社会团结和互助的必要性;保证社会经验代代相传的共同需求等。

3)对冥世生活的宗教信仰——面对死亡必然性的心理妥协;对近亲婚姻的禁止——防止生理灭绝;相遇、离别时的礼貌用语;道德禁忌和限制等——避免不必要的人际冲突和社团摩擦等;造成了许多普同的人类价值观。

人的五大需求(图略)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五大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2)文化的民族性主要有四大特征:共同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和心理素质(价值观)。

文化的普同性和民族性应该是不发生矛盾的,因为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分为两种类型:不可重复的独特性和世界性、全人类性。如有人分析:西方人特有一种“罪感”文化,日本人“耻感”文化,中国人“畏感”文化。这种分析是必要的,但并不说明三国人就无法沟通和相互理解。只要没有特殊偏见,就会发现罪感、耻感、畏感,都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情感和心理特征,它们彼此是有差异,但它们也都反映了一些共同人性。(潘一禾:94)

2.文化相对主义原则。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是其为适应自然环境,为实现特定生存目标而形成的社会有机体。它们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它们都有同等的生存权利,都应该得到理解。而不应该对其抱有偏见和歧视。差异只有在不被完全理解时,才会被认为是离奇的,仿佛“背道而驰”。

3.尊重文化多样性原则。1)文化差异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而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象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因此,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2)确认在相互信任和理解氛围下,尊重文化多样性、宽容、对话及合作是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最佳保障之一。3)发现差异,解释差异,是国际文化研究的起点,而寻求文化的理解、共识与普同性是国际文化研究的终点与目的。文化有差异,所以文化间难免会有误解、矛盾、冲突,所以文化间更需要沟通与理解,寻找冲突点,以便解决问题;文化也有共性,所以不同文化间才能够“求大同存小异”,“和而不同”。“求大同”是为了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建立和维护人类文化的普同性;存小异,和而不同,则是为了尊重和保护个性和特殊性,尊重和保护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

4.主体间性。为了既在根本问题上“大同小异”,又保证个体生存的“和而不同”,哈贝马斯(《现代哲学的话语方式》)提出“主体间性”概念。所谓“间性”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这被运用到“国家主体间性”的研究。人们应该意识到现在的世界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文化格局,所以,必须提倡运用“间性视域”“跨界”思维(跨国、跨文化、跨民族、跨学科、跨语言、跨性别、年龄之界)来研究问题,通过“互为主观”的平等对话,进行现代世界全球性的物质和精神交往。

5.人权是文化多样性的保障。“文化是相对的,道德是绝对的。”(亨廷顿)“捍卫文化多样性是伦理方面的迫切需要,与尊重人的尊严是密不可分的,它要求人们必须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特别是尊重少数人群体和土著人民的各种权利.任何人不得以文化多样性为由,损害受国际法保护的人权或限制其范围. ”(《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

6.文化的延续与变迁:文化的延续和发展需要文化传承和保护;文化的变迁需要合理吸收和调控,以趋利避害。

7.文化依附和文化自立:超级大国利用文化作为控制发展中国家的手段。弱小国家民族文化生存面临挑战。发展民族文化,摆脱文化帝国主义的控制是跨文化交流学课题。

8.坚持呼吁文化的反思意识。现存文化都有自己的弱点和盲区,都会出现行为模式不同的非理性狂热(思维特征)。因此 文化间相互理解需要各自有反思意识。反思可以将文化的差异感和相互不满从情绪性的宣泄引向理性的思考和认真的相互审视。意识到不同的文化间的某些差异,如果得不到应有的解释,得不到细致的区分和定性,在或者得到了不应有的离间和挑拨,就会引发流血的政治冲突。文化的自我反思,可以帮助和促进文化间的谅解和合作。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掌握跨文化交流知识并非解决跨文化交流中矛盾冲突的灵丹妙药。但可减少对对方的误解,了解冲突的真正所在,有效对对方施加影响。了解受众的文化,增加交流和传播的针对性,做的有的放矢。(关世杰:62)

篇2:交流与文化传播

战争与文化交流

(课题编号:081701 课题组长:程霞 成员:赵海峰 郭晓佳 史文俊 杨强 指导:刘荣争)

一、前言

走过硝烟弥漫,趟过血雨腥风。

闯出枪林弹雨,踏过荆棘满地。

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人类文明走了多远,战争就存在了多久。

文明与野蛮同在,流血与辉煌相随。

战争激起的火花,照亮了文明前进的路。

古人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我们是新时代的中学生,生活在祖国的乐园中。

我们位卑未敢忘忧国,肩上担负着复兴中华的己任。

担负着和平大计,我们怎能忘记?

溯本追源,才是根本之道。

拨云见雾,才能永保和平。

让我们来研究战争!

透过现象看本质,拨开迷雾见真相!

自人类有史以来,战争频繁,烽火不断。我们虽然生活在安全和平的国度里,但是仍有不少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战争中。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有责任,有义务为呼吁世界和平奔走出力!

二、整理与分析

让我们用更广阔的视野来考察一下战争与文化研究的意义所在。诚然我们要避免重蹈过去某些历史学家的覆辙,把人类历史仅仅看成一部战争史,从观察历史,解释历史而言,战争与文化研究的确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角度,我们视野中出现了新奇的景观。不仅对历史研究而言,即使对当代和未来社会的观察而言,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审视点。塞缪尔·P亨延顿的“文明冲突论”既是一种不错的尝试,尽管其某些结论有待商榷,但他从战争与文化关系的新角度,历史地分析国际关系未来趋势的新尝试,无疑值得肯定。从战争与文化的角度还可以发现儒家思想对于当代世界的新价值,例如,孔子主张“礼制”,以及对战争看法,使他成为东西方历史上最早主张对战争暴力进行理性制约,用社会规范来约束战争暴力的思想家。孟子,荀子关于“仁义之师”的论述,使他们成为历史上最早系统地考虑战争与道义的大思想家,孟,荀的战争应该成为道义工具的观点至今尚未过时。尤其孟子,面对当今国际政治复杂之现象和众多理论学派,我们更感其学说慎密,深刻之伟力所在,他不仅在历史上最早提倡人道主义军事干预,同时也是历史上最早提倡对人道主义军事干预进?

战争与文化研究使我们重新发现历史,发现文明遗产的价值。就像过去人们发现《蒹葭》《采葛》是表现远古爱情的千古绝唱,《氓》《我行其野》是弃妇咏叹的永恒经典,从战争与文化角度看《诗经》,同样会发掘其中长期被人所忽视的重要意义。古典文学研究侧重比,兴,赋得艺术技巧的运用,关注社会生活诸方面情感的宣泄和抒发,然而,运用《诗经》提供的古代社会的生活信息,寻找汉名族对战争的基本态度,古典文学研究即不能胜任,也没有这方面的义务。战争与文化研究发现,《采薇》《伯兮》是表现古代汉名族对战争暴力基本态度和感受的经典作品,它们反映了汉名族在现实生活,情感心理,理性认知三个层面对战争暴力的矛盾冲突,对于把握汉民族个性特征和社会特征来说,这两首诗的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军事学和心理学的价值远远超过其艺术价值。

同样,在“荷马史诗”中,我们发现阿伽门农的联军在特洛伊城外海滩登陆后,把船只拖上陆地,构成几段连环防御工事。这表明当时的航海民族不仅把船只当作海上运输工具,也把它们当做军事防御设施,从而提供了远古地中海军事艺术和军事技术的宝贵信息。这使人想起西汉霍去病远征匈奴时,用运输工具武刚车在草原上“环接连城”,组成防御工事以对付匈奴骑兵的冲击。这表明各民族的人们在从事军事活动上,都遵循将日常生活条件与军事作战条件尽可能结合的原则,这是人类社会追求效率时的规律,只是不同生活环境表现为各种具体的形式而已。所以“荷马史诗”在军事学、社会学方面的价值与艺术学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通过战争与文化关系的研究,可以发现民主制度致命的弊端,给人类造成史无前例的两次世界大战并没有发生在黑暗的中世纪,而是产生于自由、民主、平等、博爱深入人心的时代,产生于民主主义制度走向全面胜利的时代,这使得包括汤因比在内的一些西方学者大为困惑:民主的原动力是爱,它所产生的巨大活力不仅不能阻止战争,反而全部转化成战争热情?汤因比的困惑在于不了解人类尚未摆脱国家的羁绊,在国家的范围内,民主的仅仅是调动一切成员、形成一致对外力量的有效手段。由于历史的局限,民主所产生的“爱”在现实中成了“恨”的手段。所以富勒说出了那句惊世骇俗的话:“民主的原动力不是对他人的爱,而是狠。”这也许就是两次世界大战在民主主义时代爆发的根本原因,近代民主制度使人类战争恢复了原始野蛮时期的总体战状况。

历史学的使命在于总结过去,避免曾经有过的灾难,以便在未来的历史十字路口帮助人们做出明智的选择,从而把握人类自身的命运。战争与文化研究不仅为了更好地解释过去发生事件,同时还分担着历史学交付的部分使命。如果说军事学研究更多地是为将来战争做准备,那么战争与文化研究除了具有军事学同样的功能外,还将义不容辞地、更多地考虑如何营造人类永久和平的问题

最后谈谈人类面对战争时才会凸现出来的智力悖论现象。战争最能证明人类史智慧异常和愚蠢透顶的混合体。战争是把双刃剑,它激发了人类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把它们发挥到极致,从指南车到火药、雷达、声纳、原子能、计算机,无一不是战争刺激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讲,即将来临的人类电子计算机时代即为战争的产儿。尽管西方许多学者论证了战争在促进文明发展和人类许多高尚精神方面的种种益处,但正如卡尔·雅斯贝斯所说,没有任何事情比战争更能证明人类的愚蠢。核武器的发明实际上是人类在向地球上所有生命种类表明自己是最强大的生命种类的同时,自觉地、人为地、快速地逼近了历史的尽头,到达了毁灭自身的边缘。这就是历史对人嘲弄!这才是一幕经典的历史悲喜剧!富勒在20世纪60年代总结出这样一句话:“今天,人类的敌人仍然是人类本身。”历史表明:战争既是人类聪明才智的见证,也是人类愚蠢不化的见证。也许人类将永远背负着这把“双刃剑”走到历史的尽头。战争与文化研究也将在无可奈何之下,担负起沉重的使命能否将人类带出自我毁灭的危险地带?

三、我们的建议:

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各国之间的关系是大事不犯,小事不断,但还不至于发生战争。各个国家的人民要求和平的呼声日益高涨,大批的反战人士游行,都预示着和平时期即将到来。

然而在19世纪和20世纪,和平对于一些国家和人民是可望不可及的。清朝为了短暂的和平闭关锁国,但还是在1840年被英国火炮轰开了大门,开始了中国被屈辱的近代史。在一次次的屈辱中,对当时生活在战火的中华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在他们眼中,和平已成为奢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让人们看的触目惊心,犹太人在法西斯的迫害下,差点被灭族,集中营中的囚犯每日坐在那里只等一死,他们已不期望和平了,只希望多一点食物,多一点时间,努力地活下去。

和平,对于经历过战争的国家是多么地宝贵。今天,在战火纷飞的伊拉克,在极度贫困的非洲,在背井离乡的巴勒斯坦人眼中,和平又是多么的遥远。今天的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应当更加珍惜这少有的和平,行动起来,呼吁世界各国团结起来保卫和平,努力发展世界和平力量。

四、后记

篇3:交流与文化传播

该门课程是针对本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第四学期开设的公共沟通系列选修课之一,目的是在大学英语课堂上传输中国文化知识,让学生更多的了解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述,使得每一位学生都有可能参与到文化交流中,并能成为交流的一座桥,一个连接点。该门课程一届共四个班,学生总数达160之多。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多是理工科类,来自于本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因此,学生构成上比较复杂。该课程选用《感悟中国——中国文化英语阅读教程》(黄建滨,2008)作为学生用书,原因是该书内容相对简单,适合非英语专业学生水平。另外,该书配备了拓展阅读,而且均附有相应练习,可以及时检查学生理解吸收情况。除了一本学生用书外,还配备了其他参考书目,如《文化交流英语》(姜怡,姜欣,2006),《中国文化英语教程》(叶郎,朱良志,2010),以及China Through The Ages(Franz Michael,1986)。

2 导入中国文化的内容

因为该门课程是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在通过了国家英语四级或六级之后的一个后续课程,因此课时有限,共32课时,每周2课时,这就决定了在教学内容上有所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笔者将中国几千年历史所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分为表层、中层及深层次内容,在教学安排上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原则,先是介绍节日习俗,饮食烹饪,风景名胜,然后是国人的一些娱乐休闲、养生保健方面,具体为;戏曲与表演、书法与绘画、语言与文学、医药与健康;最后则是介绍中国的哲学思想,孔孟之道。另外,在课堂上还不时融入中国当今社会的基本国情相关的英语知识,如让学生掌握“和谐社会”、“党总支”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汉语表达的翻译。

3 导入中国文化的策略与方法

选修该门课程的学生多为大学英语四级以过的理工科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不是很强,或者是能用简单的英语表达一些西方文化的概念。而对于中国文化,则是非常缺乏。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现状,才有了在大学英语中导入中国文化的呼声。为了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避免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国文化问题时自然地使用汉语,笔者第一堂课便与学生制定了一个协议,要求课堂上尽可能使用英语。这样做并不是形同虚设,正如某些学者认为,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需要增强学习者的语言意识,加强语言输出实践,促进语言自动化的形成。(钱茜露,2011)事实证明,这种增强语言输出的意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学生在课堂上使用英语讨论、回答问题,甚至用英语进行辩论,除非表述上实在有困难才借用汉语。这样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英语综合技能。

学生开口说英语只是第一步,有了这个前提,笔者精心设计每堂课,保证教学任务的实施与开展。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教学策略与方法:

3.1 小组展示

对于一门文化素质课,仅靠课堂上老师的一点讲解是不够的,更多地需要学生课下翻阅资料,大量阅读。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笔者要求学生组成小组,集体学习。一般每2次课4个课时完成一个单元,在每个单元的第一次课后,要求学生根据本单元内容,在下次课上进行小组汇报,内容可以是本单元内容总结、扩充、反思或相关内容的中外对比。这种集体学习的模式很受学生欢迎,他们极力配合,制作精美幻灯片,并辅助以相关音频或视频。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反复向学生强调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团队工作不是说一个小组里的所有成员都要在汇报时间站在讲台上向同学展示他们的成果,而是有真正分工与合作的模式,一些同学上台展示,一些同学做幕后材料收集、分析与团队表演的协调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个人与团体的概念,为学生人格培养,为将来能够适应工作环境奠定基础。

3.2 听说结合,输入与输出并进

每个单元的第一节课,首先教师提出和本单元内容相关的问题,简单引入到该话题上。由于学生该方面英语词汇欠缺,不敢或不会表达。在此,笔者进行了一个有益的尝试:不是一一把涉及到的英语词汇罗列给学生,而是找来关于中国文化的音频材料,特意把关于中国文化的词汇空出来,让学生做听力练习。学生在训练听力的同时掌握了相关的英语词汇,减少学习的枯燥和千篇一律的乏味。有了必要的词汇基础,对于后面开展的课堂讨论,就不会出现学生束手无策、说不出来的尴尬局面了。

3.3 中外对比

在学习中比较,在比较中学习是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英语教学多年来呈现目的语文化“一边倒”的现象,背离了英语教育的本质。我们学习英语决不仅仅是了解西方文化,也更不是为了宣传西方文化,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民族文化,传播本土文化。在这门课上,大量地让学生接触中西文化对比,加强本族文化的理解,培养文化的敏感性。比如,在讲到节日习俗、语言文学以及哲学思想时,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探讨并在课上汇报: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中外学者对唐朝杜牧《清明》翻译的6个不同版本进行对比与比较;中西方哲学思想差异与相互影响等。

3.4 情景表演

情景表演法集趣味与教学于一体,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加强语言的运用能力,体会文化之间的差异。(周敏,2011)比如讲解饮食文化时,教师首先介绍中国饮食特点,中国菜名内涵及翻译策略,然后将学生分组,模拟表演外国人到中国餐馆就餐的场景。这种模拟现实情境表演不仅能够让学生熟悉并掌握菜名的英语表述,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沟通与社交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3.5 课堂游戏

课堂游戏与情景表演一样,能够在快乐中学习,极大地激发学生热情。在讲解风景名胜章节时,笔者利用教学所在地杭州这个旅游胜地,从学生熟悉的景点开始介绍相关英语知识。为了增强课堂趣味性,笔者设计了一个游戏环节:教师事先准备好一系列关于杭州的地名、人名或特产,包括苏堤、河坊街、利群、马云等。然后将学生分成2组,每一组派1名学生背对黑板站在讲台上,该组中其他学生解释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名词,帮助他猜出这些名词,并计时决定输赢。每位学生在比赛中积极参与,希望自己小组获胜,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英语解释,虽然出现了像Horse cloud这样对马云的滑稽解释,但是并不妨碍学生英语口语的锻炼和团队意识的培养。

3.6 视频教学

组织学生观看关于中国文化的英语视频,像美国NBS电台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英语视频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素材,可以贯穿大部分章节,一方面做听力训练,另一方面,里面涵盖了外国人对中国天人合一、山水意境、儒家思想等的理解,可以用来比较国人和外国人对此方面理解的偏差。

4 该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就这门课而言,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认为存在以下不足:

1)教材不够完善。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是语言输入的主要来源。(刘润清,戴曼纯,2003)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热的出现,关于中国文化的英语或双语书籍不断问世,但是几乎没什么合适的,要么语言难度过大,要么就是偏简单。(李艳玲,2011)教材本身质量不高,内容错误也是常见。让教师以及学生困惑的是不同教材对某一个中国文化问题表述不一致,比如关于“年”的来历,不同的书上说法不一。针对这种现状,笔者认为,一套完善的教材应该把各种并行的说法都要有所涵盖,但是侧重主流说法。因此,广大教师及文化工作者致力于编写一本涵盖面广、难度适中、图文并茂、具有启发性的教材则显得极为必要。

2)教师素质需要提高。教授该课程的老师多是英语专业毕业,具有流利的英语表达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但是对于这样一们文化素质课,想在短时间内做到精通,是很难的,尤其是目前大部分高校大学英语老师都面临着较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压力。因此笔者建议以团队形式授课,一方面减轻老师备课量,另一方面可以取长补短,并从学生那里获得对不同老师授课的反馈,促进整个教学。同时,授课教师要广泛阅读关于中国文化的材料,扩充该方面知识的欠缺;有条件的话,教师可以参加相关培训讲座并不断充电。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上如鱼得水,应付自如,系统地、有条理地传授中国文化。

3)教学方法需要改进。笔者虽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互动和学生的兴趣,但是一直苦于没有更好的教学手段。笔者观看此类课程的授课录像,发现大部分教师都是采用课堂陈述、灌输的方式,仍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吸收。对于这种现状,应该考虑如何组织学生就某一个中国文化专题进行小组学习、自主学习,由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变成学生积极参与的群言堂。

4)教学内容不规范。因为没有合适的教材,笔者或者大部分教师多是因人授课,自己对哪部分感兴趣或比较了解就多讲一些,其他不熟悉的不讲或一笔带过,因此不能保证教学内容的一致性和连贯性。针对这一现象,授课教师应该统一教学内容,认真撰写教学大纲,保证授课内容涵盖中国文化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至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李艳玲(2011)做了调查,其调查结果有一定的普遍性,对授课内容的调整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5 结束语

这门课作为非英语专业选修课,它不能取代专门的中国文化课程,也不能改变英语课程的性质,而是要服务于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崔刚,2009)。认清课程性质有助于我们对课程目标的设立。笔者认为,该门课主旨是传播一些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提高学生英语表达和对外交流的能力。所以笔者认为当前最为重要的任务是如何提高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热情,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过程中获得重要知识。至于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只能是慢慢提高,需要很长的过程。虽然说中国文化英语课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渊博知识和灵活的授课技巧,但是如果学生对课程不重视,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强化学生的意识,勤学苦练,才能逐渐改变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才能在中国素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进入了改革的关键时期,近年来教改的呼声也愈来愈高。在众多的改革尝试中,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融入中国文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向。作者本人也正在做这方面的尝试,为全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文化交流英语》选修课,旨在弥补大学英语教学中对中国文化介绍的缺失,强调双向的比较与交流,进一步提高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与交流能力。该文通过分析并反思这门课的教学,借鉴其他院校的经验,探讨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输入中国文化,并就教学中遇到的关于教材、教学以及教师方面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关键词:大学英语,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文化导入,选修课

参考文献

[1]http://61.139.105.132/zgwhgl/index.aspx.[EB/OL].

[2]Michael F H.China Through The Ages[M].Boulder,Colorado:Westview Press,1986.

[3]崔刚.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J].中国大学教学,2009(3).

[4]黄建滨.感悟中国——中国文化英语阅读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5]姜怡,姜欣.文化交流英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李艳玲.英语专业《中国文化》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研究,2011(11).

[7]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2003.

[8]钱茜露.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成功策略研究[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1(10).

[9]叶郎,朱良志.中国文化英语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篇4:君子文化与中韩文化交流

君子是炎黄子孙共同推崇的理想人格的代表,是中华儿女在五千年文明史中独特的集体创造。文化即“以文教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最宝贵的财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滋养。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君子文化是一朵绚烂的奇葩。

君子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君子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概念,也是中国人独特的理想人格。西方有贵族文化、绅士文化,中国有君子文化。西方贵族文化是特指某一阶层、某种身份的文化,而中国的君子文化是建立在社会共同伦理基础上侧重于道德的人格文化。全世界只有中华文化圈讲君子,中华儿女优秀的道德品质、高尚的家国情怀、积极的文化担当,凝聚成入世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文质彬彬的君子品格,成为中华民族性格和理想人格的一部分。比起西方的贵族、绅士,君子的形象更鲜活、更真实、更可爱。可以说,君子是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宝贵财富。

君子文化在韩国

随着近年来中韩两国的交流日益频繁,两国人民友好往来, 经济文化交流日渐频繁。走进首尔最大的书店教保文库,满满两架中国文学书籍反映了中国文学在韩国的版图——传统经典著作和当代文学“二分天下”之势。韩国汉阳大学文化创意系教授安昶炫曾表示,韩国人历来最为关注的是古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过去销售最好的文学作品便是历史演义和武侠传奇。但随着近年来中韩两国的交流日益频繁,特别是近几年, 由韩国流行音乐、偶像剧、服饰所聚集起来的韩国文化风潮席卷我国,国人形象地称之为“韩流”。为什么这种浸透了韩国特有文化气息的纯粹的韩国式生活方式能在我国掀起流行风潮?那就是两国之间在文化、民俗、语言等方面较少文化反差, 就是我们都拥有同宗同源的君子文化。

孔孟是君子文化的集大成者,他们把君子文化从贵族文化变成了精英文化,赋予君子文化以新的时代特征。几千年来,孔孟的君子文化影响深远,君子形象得以广泛传播乃至深入人心,君子精神得以发扬光大。几千年的中华历史就是君子文化的发展史,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君子带动、影响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也丰富发展了君子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孔孟的一些君子文化理念被社会广泛接受,儒家思想是由孔子创立, 孟子和荀子进一步发扬光大,经董仲舒和朱熹等人不断扩展充实被汉以后历代统治者奉为正宗的一个学派。其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智”, 是用于齐家治国的一种伦理体系。儒家思想在历史上延续 2000 多年, 虽然里面包含了不少封建毒素, 但也蕴藏了无尽的思想珍宝, 成为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儒教约于耶稣纪元初年传入韩国。高句丽于公元 372年设立“太学”。新罗统一韩半岛后, 派遣学者到唐代中国, 并带回大量儒家文献。10世纪末韩国采用了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 大大地鼓励了人们学习儒家经典, 同时也将儒家的价值观深深地植根于韩国人心中。建立于1392年的朝鲜王朝采用儒教学说为官方意识形态, 并在教育、礼仪、行政方面推行一套儒学系统。今天在韩国, 孔子的名字家喻户晓。韩国儒教最权威的教育机构“成均馆”馆长崔昌圭说:“孔子不仅是中国的, 也是世界的。韩国有 80%的人信奉儒教或受过儒家思想的熏陶。”时至今日, 孔子为国尽忠、敬信节用、爱民如子、人伦之中、忠孝为本等”的思想已融入韩国人的血液, 成为国家发展和人生道路的精神能源。

谈到“韩流”, 不能不谈“韩剧”。新浪娱乐频道开展了一项题为“你怎样看待韩剧热”的大型调查。56006 名参与者中,81%的人承认自己喜欢看韩剧。韩国文化观光部的数字显示, 韩剧成为韩国电视最大的输出品, 出口市场以中国、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为主。一些经典剧目还出口到俄罗斯、埃及、阿拉伯半岛。韩国电视剧以生动细腻反映现代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见长, 在有着相似文化背景的亚洲国家和地区赢得了大批观众的喜爱。剧中情节之所以让人感动,产生共鸣, 灵魂所在便是君子文化的核心:忠、孝、诚、信、礼、义、廉、耻。从央视引进的首部韩剧《爱情是什么》到曾经热播的《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 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庭伦理,如夫妻之间的相敬互爱, 父子之间的仁慈孝顺, 兄弟之间的友爱恭敬, 这是社会稳定的基本要素。尽管现代家庭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同居共住, 但和谐温暖的家庭仍对整个社会的和谐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韩剧的这种君子文化魅力在《大长今》身上达到了顶峰。在香港《大长今》播出时, 创 25 年来香港收视率最高纪录, 曾经红极一时的《上海滩》也只能屈于亚军,在美国播出时也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西方人追捧。2004 年美国芝加哥某电视台播出该剧时, 引得芝加哥中产阶级每周六晚准时聚集在咖啡馆, 集体观看讨论。《大长今》里不但有正义、善良, 也有邪恶、卑鄙。面对诸多奸恶势力,长今坚持正义,决不妥协。《大长今》反映出来的文化精神,就是一种对真善美的追求,让我们在浮躁的环境里静下心,重新接受君子文化的洗礼。武侠小说家梁羽生说:“崔尚宫要害大长今,但大长今还是以德报怨, 表现了中国的传统,令我很感慨。看韩剧, 感受最深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到了韩国;欣慰的是, 这样的传统道德观在今天实际上是受欢迎的。”韩剧中的君子文化思想就是这样深深地感动着我们。

文化的基本元素是语言和文字。韩国字母是15世纪在朝鲜王朝(1392—1910) 第四代君主世宗大王( 1418—1450)倡导下,由一些学者创造的。在此之前,使用的是中国文字。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韩国报纸文章中一大半是中国汉字,不必猜就可以大致了解文章的内容。今天的韩国可以说汉字无处不在。从墓碑文到商业牌匾,从机场“大韩空港”的标志到百姓人家“家和万事兴”的字幅,从形到意,中国人看了一点都不陌生,反而很亲切。韩语的发音也有许多尊长的礼仪蕴藏其中。如老师的发音似“先生”,学长的发音似“前辈”,老人对孩子的忠告发音似“德谈”等等。韩语的语法有“尊敬阶称”“对等阶称”“基本阶称”三大阶称之分,表示说者对听者的尊卑、亲疏、庄重或随便等态度。晚辈对长辈,后辈对前辈,下级对上级,小孩对大人必须用敬语,反之将会被耻骂,犯下大忌。受君子文化影响,韩国又是一个尊师重教的国家。在韩国崇尚教育,尊重教师蔚然成风。一个人当了教师( 不论小学、中学、大学) 就像获得了一种荣誉,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历届政府把发展教育放在优先地位。教育部的预算虽然各年有所不同, 但通常是占政府支出的 20%,就是说,政府预算支出的五分之一用在了教育事业上。当然,“读书至上”“学而优则仕”也使得今天的韩国青年同中国青年一样, 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和就业压力。考上汉城大学、高丽大学、延世大学等名牌大学并不比中国青年进北大、清华容易。为了进名牌大学, 毕业后有好职业, 韩国国民从小学、中学就开始极残酷的竞争。有调查显示:月收入400万韩元的四口之家,平均每月花在课外补习班的费用是 85 万韩元。这个比值与中国有中考、高考学生的家庭支出费用,有过之而无不及。韩国文化还包含了很多形成人民思想方法和行为的各种宗教,如萨满教、佛教、天主教、新教、天道教、伊斯兰教。那么这些宗教与君子文化是什么关系呢?韩国人认为:君子文化不是宗教而是一种道德和行为规范,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不论信仰什么宗教,为人处世都要遵循儒家的道德标准。所以,韩国虽然各类宗教信仰很多,但源自我国的君子文化思想在韩国人头脑里根深蒂固。君子文化的传统在韩国人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韩国的节日很多,但最重要的节日是民俗日( 农历正月初一) 和秋夕节( 农历八月十五) ,正是中国的春节和中秋节。这期间,全体国民一半都要出行,所以称之为“民族大移动”。“出行”“大移动”当然有游览、娱乐、休闲、会友的内容, 但最重要、最普遍的活动项目还是“归乡祭祖”。韩国人念祖思乡、耀祖睦族的伦理道德传统,正是一种君子文化的文化现象。崇尚礼仪,彬彬有礼。在韩国,下对上、少对老及朋客之间见面或分手告别时都行鞠躬礼。遇有重大节日或纪念日,晚辈还向长者行大礼, 即对长者虔诚跪拜。

nlc202309090254

感悟韩国君子文化的同时,让我们深深地反思自己。作为孔子故乡的中国, 理应更好地继承发扬君子文化的精神。中国号称“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可是近百年以来,经历了历次运动的影响,儒家传统文化在中韩两国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差距。由于当代多元价值社会面临价值混乱的危机,使个人在为人处世上难以找到标准的生活规范,在传统精神文化与现代物质文明的冲突中,传统的君子文化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君子文化助力中韩交流

今天,君子文化越来越多地渗透于经济、政治和生活等领域,形成经济文化、政治文化和人文文化,这些交叉于各个领域中的君子文化将会给人类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在新世纪新形势下,中韩文化上的交往越发密切,这既是两国人民希望了解对方的需要,同时更为两国进行经济、政治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文化交流促进了中韩两国在经济上的交流与合作。文化因素在现代经济增长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韩的文化交流同样极大地促进了两国经济的合作。正是通过文化的交流、思想的沟通,形成价值取向的趋同,避免了经济合作中的重重障碍,减少了双方的分歧和摩擦,大大提高成功率。韩国的美食、服饰、美容等第三产业在中国大受欢迎。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韩国人喜欢来中国旅游,喜欢在中国留学等。所有的这些都极大地提升了两国经济领域的合作。

其次,中韩文化交流有助于两国政治上的合作。中韩两国在客观上存在着文化上的亲缘性,使得中韩两国人民的民族认同成为可能。在这里,文化交流对两国人民政治上的友好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中韩在古代的文化交流,特别是中国古典的以和为贵的君子文化传统思想,对结束中韩在冷战时期的政治上的歧视、军事上的对峙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中韩在当代的文化交流,特别是韩国一些先进的文化思想传入中国,极大地推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更增进了两民族的认同感,为中韩两国的政治合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中韩文化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两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朝鲜半岛的自主和平统一,也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

最后,两国的文化交流,直接推动了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中韩的文化交流既有政府间的,又有民间的交流。特别是最近几年,两国的民间交流越来越密切,韩国的LG、现代、三星等都在中国各地投资建厂,并将韩国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经营模式带到中国,已经成为中国普遍接受并推广的优秀经验。同时,每年又有许多韩国人来中国留学,学习汉语,来中国经商、生活等,中国一些省份也举行一些中韩文化、商贸的交流会,如辽宁沈阳每年都举办的“韩国周”,已经成为中韩两国人民在东北地区进行人文和经贸交流的盛会。近年来,大量的中国工人去韩国工作,为韩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中韩的文化交流大大促进了两国人民的互相理解和友谊,成为两国人民友好的不竭源泉。

同时,君子这一人格形象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特征,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君子概念是鲜活的,君子形象是生动的,君子人格是变化的,君子文化也是发展的。这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研究传统文化特别是君子文化,一定不能把传统的君子文化当成故纸堆,而要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创新发展,挖掘君子文化的新鲜内涵,开拓君子文化新的天地。君子文化应该创新,也能够创新。我们既要研究古代的君子人物,更要树立当下的君子形象;既要弘扬传统的君子品格,又要光大当代的君子精神;既要继承传统优秀的君子文化,又要构建当今鲜活的君子文化。比如,要研究如何扩大君子的社会基础,当代社会人人都可成为圣贤,为何不能说人人都可成为君子;再比如,过去说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现在则可以说君子“达更要独善其身,穷亦可兼济天下”,由于现在社会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达,人们都可以把济天下的言论说出来,善事干起来,人人可济天下。弘扬君子文化,就要研究文化的时代内涵,就要培育和创造有利于君子精神光大的环境和条件。君子文化一定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形成鲜明的时代特征,更具中华的民族特色,更好地成为中韩文化交流的纽带,让中华民族的君子文化更好地成为世界人民的优秀文化精髓。

(作者单位:安徽合肥学院环巢湖文化研究中心)

篇5:中美文化交流与对策

什么是文化交流及中美文化交流?

我们要了解文化的特定含义。“文化”的定义一直都是社会学与其他人文科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显然,在这里定义不是我们所要讨论的要点,作者则采用广义上的那种定义,则文化交流就是包括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之间的交流,那么中美文化交流就是跨越中国和美国的一切物质和精神产品之间的交流。

中美文化有什么特殊性。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优秀传统的文明古国。再来看美国,从建国到现在也只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国家。除了时间的差异,发展程度也不尽相同,那么这两个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还存在哪些差异呢?显然在文化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其实,中国和美国在某些文化上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为了更好地进行中美文化的交流,使我们国家在这交流中不处于被动状态下,我们首先要对中美的整体文化内涵,民族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做出以下两点基本的了解。

一、美国的“霸权主义”与中国的“以和为贵”

“先生,太平洋才是我们的天然边界”,对,美国是一个霸权主义思想极为严重的一个国家。而且美国霸权主义往往打着“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口号,但是表里不一,总是扰乱世界安宁,更可悲的是不少国家趋炎附势,随波逐流,争先恐后地拜服于美国的淫威之下,成为受制于美国霸权主义的爪牙。美国整个民族强调以自我主义为中心,不顾他国利益,强权侵略他国。这一点从美国最近十几年所涉及的局部战争中就能得到很好的体现。美国的霸权主义是赤裸裸的,是随处可见的。比如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再如美国的很多对华政策也能很好的体现这一点。就连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也说:美国的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战略对联合国成立58年来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原则基础提出了重大挑战。相反,中国文化的渊源来自中国几千年来的儒家文化,这决定了中国人非常注重面子,注重尊严,任何有损于面子及集体尊严的事是不可饶恕的。或者说,中国人的行动准则多少有谦牧自守的传统大国观,渗透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内敛,这就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外交政策”。其次,中国文化经过了上下近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洗礼,具有极强的韧性和包容性,面对别国的挑衅,中国总是希望化干戈为玉帛。

二、美国的独立竞争意识与中国的集体观念

美国人不喜欢依靠别人,甚至父母的帮忙也不一定乐于接受,而父母更的时候是鼓励子女独立地生活与发展。而在中国,孩子从小到大就是在父母和老师“手把手教”的模式下成长的,在生活中,孩子父母告诉他们该怎么做,怎么处理生活,甚至有些还是全程包办。在学习上,孩子就在老师的思维模式下接受文化的熏陶。 美国社会的发展依靠竞争作为推动力。举个例子说明:“Work hard, play hard”是大部分人的作风。他们在言语争辩时都喜欢压倒对手,这种“getting the last word in”的一贯作风是竞争性的一种表现。竞争已经成为美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观念。而在中国,由于集体观念的影响,全民族更注重合作精神,当然这与中国的教育有很大关系。

为什么要进行中美文化交流?

由于中美两国的文化本质不同,中国和美国的文化都有其长处和短处,多了解,多借鉴,多思考,才有益于我们更好地发展。

取西方精华。正所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我们知道美国是一个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国家,美国的硅谷举世闻名,好莱坞也是世界关注的焦点,还有发达的科技、农业水平同样令世人瞩目等等,这些地方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但是,在这些高度发展的物质文化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美国非物质文化呢?是美国先进的教育制度,还是美国独特的民族性格让她能够在几百年内就成为世界的超级大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军事强国、文化强国。毋庸置疑,美国优越的民主法制、有效的科研运行机制、举世闻名的高校管理制度以及各种文化转化为经济能力的管理经验等等都值得我们去探讨学习。近代史上中国的闭关锁国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国家要发展,只有敞开胸怀去与外界交流,去吸取他们先进的.技术,有效的管理经验。才能振兴中华。

扬中国文化。中国是拥有五千年文化的民族,但是我们知道,任何国家的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国的京剧,中国的儒家思想,中国优秀的文学等等是中国自身的文化,也是世界的文化精华,所以只有将中国的这些文化展现给世人,让更多的人来了解中国,我们优秀的文化也才能够走出国门,才能更好地为丰富世界文化服务。否则,就只能成为国人自我陶醉的精神食粮。作为世界上负责任大国,维护世界和平,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恰恰就包含着“以和为贵”、“天人合一”等这些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思想。所以传扬中国优秀文化就成为了一种具有实在意义的神圣的责任。

我国该怎样应对中美文化交流?

由于中美两国的文化在本质上的不同,两国文化在交流中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摩擦,有些甚至事关国家的根本利益。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才能让我们不至于处于被动状态呢?正如上面所说的美国人个人主义思想,独立性,竞争的世界观等等都与中国有很大不同,我们到底该如何积极面对?

首先,我们要积极发扬我们的优秀文化,吸收他们的精华。

交流的最大目的无非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为了更好的发展自己。所以我们要提高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与影响力。每个国家的文化都有先进和落后之分,适合我们发展的我们才大力借鉴和吸收,对于那些不利于我们国家文化发展的我们应坚决抵制。比如没美国多先进的科学文化,先进的管理经验等我们可以拿来服务我们自己,为我们的科学技术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但对于美国的霸权主义思想、淫秽文化、分裂主义、某些宗教思想我们就要坚决抵制,并且我们要对于这些劣质文化的渗入做好抵制工作。

其次,交流过程中要防止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策。

正如前面所说的一样,美国是一个霸权思想极其严重的国家,不仅体现在政治上,而且在经济及狭义的文化上也是如此,所以在交流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自身的防御工作。对于美国的挑衅,不要因为我们要和他们学习和交流就能对这些挑衅能置之不理,或者总是只是发出高度强调后就没有后文了,这样只会让美国得寸进尺。当然这些挑衅中也包括文化的挑衅,文化的侵略。当然也不要因为两国之间存在差异和美国的霸权主义就放弃与美国的交流。因为这始终不利于自身的发展。

最后,谈谈如何更好地传扬我国的文化。

从去年的北京奥运会火炬在西方国家传递中的所引起的强烈抵制反应可以看出,中国的文化并没有被其他国家很好的认同和接受,面对此情况,我们该如何把我们独特的文化变为世界的一笔财富呢?首先,提高中国媒体报刊等在世界的影响力,通过全方位向世界报道中国的实况,改变全世界特别是外国主流媒体如美国CNN对中国一向以来的偏见,歪曲报道。要充分发挥中国各大媒体的集体合作精神,为把我们的文化传扬出去,才不至于再次重演像韩国申请中国的端午节为他们的世界文化遗产的荒谬。其次,加大中国政府间交流的同时,也要加大中美民间的交流与合作,两国之间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和交流。学生交流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美国学生到中国或者中国学生到美国学习,对于保持长久的相互理解、对两国关系的巩固是十分重要的。当然,美术、音乐、体育方面的交流也是至关重要的。还有,加强中美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互派留学生等;再如在美国公开展览我们国家的文化,艺术品等也是有必要的,以便使他们产生了解中国的兴趣。

中美文化交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两种社会制度下的文化的交流,是两种世界观的碰撞,所以作为整体实力相对较弱的我们应该做好各种准备去迎接各种挑战,相信做好以上的各点,我们会受益更多。

参考资料;

1、肖炼,王孜弘,荣军:《“软件”上的大国.高科技与美国社会》.陕西人民出版社.

2、[美] 詹姆士·罗伯逊:《美国神话与美国现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篇6:交流与文化传播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已成为令世人瞩目的东方大国,而其承载着的千年文化也越来越受到受到各国的关注,这就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为此要把握好这绝佳的机遇,吸收中国本土文化的精髓,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来推动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所谓的文化,以权威性的《辞海》为代表:“文化,从广义上来说,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历史地理条件下,经过许多代人的无意识的集体选择而形成、积淀起来的。此外文化又是“动态”的,它一经产生就有一种向外“扩张”和“传递”的冲动,传播是人的天性亦是文化的本性。因此在激烈的碰撞与交融下的社会中,中国更需要将自己优秀的文化向外传播。

一、本土文化的多样性与选择

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千年的历史长河,积淀下的文化底蕴为后世留下了珍贵财富。从先秦诸子百家、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到宋明程朱理学,这一系列的以儒学为内核的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交流自先秦时期就已开始,到了盛唐更是达到了空前状态。但是,传统文化的传播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进步,文化的内核也在悄然变化。现今社会中传统的很多文化已经不适应了,就其传播而言,不应拘泥于过去,而要推陈出新,顺应时代变化。

就以婚俗为例,婚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婚俗文化,是指围绕着人们的恋爱和嫁娶所形成的文化现象。其主题部分是婚姻,同时还包括婚前的恋爱期和婚后的生育期。传统上的婚俗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代女子往往是“生在深闺人未识,是妍是媸无人知晓”,经媒人说合后,女子一般都是洞房花烛夜才会见到一生要倚靠的人。但是到了现代就不一样了,现在提倡的自由婚姻,男女双方在婚前就有自由相处时间了。

然而文化的传承既非一成不变亦非脱胎换骨,现代的婚俗文化依然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的推陈出新。传承为传播立了基础,文化之所以存在传播,是在于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构成特色。在人类历史上正是因为各个民族间你有我无的千差万别,才造成了文化的传播。文化的传播并不是要求他方采用你的文化模式,而是要让人知道了解,增加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中国的婚俗文化是不同于世界的,却又是世界婚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笔,因此这就更需要将其传向世界。在婚礼中,中国人喜欢大红,即意味着婚礼的喜庆,又意喻着婚后的生活能够红红火火。而西方的婚礼却是以白色为主,意喻着爱情、婚姻的纯洁、浪漫。因此婚俗文化为例,可不仅以向外国人展示中国的制度文化,还可以让外国人了解中国人我日常生活。

二、文化传播的形式

司马云杰将文化传播定义为人们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产生于社区、群体及所有人与人之间的共存关系内的一种文化互动现象。在当今的全球化进程中,各国各民族的文化都积极走出去,而中国本土文化更是要借着时机走出海外。

中国本土文化的对外传播近年来颇有成效。比如孔子学院在全球的设立,充分弘扬了优秀的儒家思想文化,对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有着巨大作用。除此以外,文化传播的方式还有多种多样,大众传媒也在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中国官方媒体大力的宣传中国国家形象,使外国人对中国的成就和精神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还有优秀文化作品的翻译也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有效途径,这就要求着培养出一批即懂外语又了解外国文化,并且精通中国文化的人才。除却这些文字上的传播方式,我国也可以舞台表演、情景展

示的方式向外进行宣传。将中国的文化变成电影、舞剧、乐剧„„这种视觉上的直观冲击解决了语言的障碍,从而可以更加利于外国人对我国文化的了解。仍以婚俗文化为例,婚俗的对外传播可以布置展览会场,模拟现代婚俗的流程,用人物、道具的形式来现场模拟展示。以这种直观的表达方式,可以加深外国人对本国文化的了解,增强本国文化的可传播性。

三、结语

文化的传播不是一蹴而就的,无论是孔子学院的全球建立、大众传媒的积极参与,还是优秀文化作品的翻译与现场舞台式的演绎。这都体现了中国本土文化向外传播的循序渐进与积极参与。

上一篇:飞舞_初中记叙文下一篇:统计员和办事员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