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2024-05-03

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共8篇)

篇1: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中西舞蹈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国贸1521班 罗经纬 21号

关键词:舞蹈文化 中国舞蹈 西方舞蹈

摘要:舞蹈,作为一门人体动作的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确实与特定的民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相适应。它以肢体作为符号,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该民族特有的符号系统,保存、传递着该民族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而中西方不同的地域特色与文化背景造就了各自意蕴丰厚的舞蹈文化,并伴随着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而产生碰撞,不断融合,激发出新的艺术活力。

当我们论及中西方的舞蹈艺术时,首先需要了解熟悉的便是舞蹈本身。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使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的动作,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它一般借助音乐,也借助其他的道具。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及作用,包括运动、社交/求偶、祭祀、礼仪等。在人类文明起源前,舞蹈在仪式,礼仪,庆典和娱乐方面都十分重要。舞蹈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它的起源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构成一样都不是单一的,而是有着多种因素的,所以人们通常采用“劳动综合论”加以解释,即:舞蹈起源于人类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实践和其他多种生活实践的需要,如果再详细一点来说,舞蹈起源于远古人类在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生产(狩措、农耕)、性爱、健身和战斗操练等活动的模拟再现,以及图腾崇拜、巫术宗教祭祀活动和表现自身情感思想内在冲动的需要。它和诗歌、音乐结合在一起,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中国传统舞蹈文化的形式与内涵。中国在五千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舞蹈,它产生于奴隶社会,发展到秦汉之际已形成一定特色。可以说,中国有多少年的文明,就有多少年的舞蹈史。从最蒙昧的上古时代开始,中国传统舞蹈经过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具中国独特形态和神韵的东方舞蹈艺术。在原始时代,舞蹈是最基本的文化形态。而到了周代,中华乐舞文化进入第一个高峰,其乐教思想在先秦儒家著述中得到了系统的论述与发展,形成了身心一元论的明确的乐舞美思想。两汉之际舞蹈百技纷呈,是俗乐舞文化的高峰。魏晋南北朝时代,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舞蹈文明在这个时期显示了其艺术的自觉,为隋唐乐舞文化的新高峰奠定了基础。唐代舞蹈文化灿烂辉煌,达到了艺术巅峰。唐代继承隋代的设置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宫廷各种乐舞机构,使唐代舞蹈成为吸收异域优秀文化和传播东方文明精华的博大载体。宋元以来,民族民间舞蹈兴盛,许多前朝有名的古典舞蹈逐渐被新兴的戏曲中的舞蹈所替代。明清时期,戏曲舞蹈渐趋成熟,其丰富的特技表现手段,大大增强了戏剧的艺术表现力。

篇2: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21世纪中西文化的碰撞与重构民族文化的抉择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文化全球化日益凸显.文化交际的频繁,不可避免地带来中西文化的碰撞和整合.我们应积极地面对文化全球化的挑战,探讨正确的`应对方略,重构民族文化,从而实现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作 者:徐晓丹 作者单位:哈尔滨学院,外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6刊 名:北方论丛 PKU英文刊名:THE NORTHERN FORUM年,卷(期):2004“”(3)分类号:G03关键词:中西文化 碰撞 文化全球化 重构 民族文化

篇3: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关键词:影视评析,《刮痧》

电影文学作为文学的一部分, 和其他文学相比有着独特的作用和影响。一部影视作品往往通过声光影的现代科技效果, 使人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同时通过作品又往往能引导人们关照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在人的审美意识等精神意识领域起着引领作用。郑晓龙的影视作品《刮痧》就是一部这样的作品。

影视作品《刮痧》, 2001年出品的一部电影, 由郑晓龙执导, 梁家辉、蒋雯丽、朱旭主演。该片以中医刮痧疗法产生的误会为主线, 反映了华人在国外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冲突而陷入种种困境, 后又因人们的诚恳与爱心使困境最终被冲破的故事。虽然十余年过去了, 但影片带给我们的思索仍有一种迫在眉睫之感。

一、传统文化能否融入世界, 为世界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

影片名字叫“刮痧”, 这也正是电影故事的起因所在。5岁的丹尼斯闹肚子发烧, 在家的爷爷 (朱旭饰) 因为看不懂药品上的英文说明, 便用中国民间流传的刮痧疗法给丹尼斯治病, 而这就成了丹尼斯一次意外事故后许大同虐待孩子的证据。也正因为如此一个原本和睦的家庭却被美国的体制送上了法庭, 致使家庭离散, 对簿公堂。通过影片让我们感慨美国是一个法制严谨的国度, 重理性轻感性。纵观美国作为超级大国, 在国际舞台上何尝不如此呢?我们一方面感叹美国的唯我独尊的制度,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由不感慨我们的文化为什么不被人了解接受。中医在中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 但在美国制度面前却不堪一击, 道理何在?难道只能怪美国人, 怪美国的制度吗?恐怕不止于此。就拿麦当劳、肯德基这些快餐食品没几年的工夫在中国遍地开发, 尽管有那么多负面报道, 但仍阻止不了中国人对这种快餐食品的依赖。其实这就是文化宣传与交流的作用。相反我们的中医往往贯之以“祖传”“秘籍”, 甚至传男不传女, 到头来只能是寿终正寝。这也正是中国人做事低调, 不喜张扬的文化风格之一吧。看完影片, 也让我们对中医的传承和走向世界有了深深的思索。能否把中医的复杂性变为简单明了的诸如西药的配方一样, 到了那时人们对中医文化恐怕就不会有神秘莫测之感了。

文化上的差异不会永远存在一条鸿沟, 有的只是需要跨越鸿沟的智慧。说到这, 不妨让我们看诸多美国大片, 哪一部不是在吸引眼球的同时, 让人们取得对对美国文化的部分认同感。如果我们的文化再做强做大的同时, 更多的加强沟通与交流, 到那时恐怕就不会出现《刮痧》影片中人们不愿看到的那一幕了。说到这, 不能不让人想到中国武术大师李小龙先生, 正因为李小龙对中国武术的宣传与影响使中国武术在美国几乎家喻户晓, 成为武术文化交流的成功典范。其实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 有很多令世界瞩目的文化精髓, 只要我们认真宣传与加工就会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最终形成影响力。在历史上仍然会出现像盛唐文化一样渐渐走入世界各国。

二、人与人的关系经受着考验, 重情感还是重理性。

影片中向我们讲述了情感在重事实的国度里, 人们对情感的理性思考。影片中许大同的老板, 本来去法庭时为了帮助其一臂之力的, 但看到照片上的小丹尼斯因刮痧而其的伤痕时, 缄口不再发言。由此也引起了许大同的强烈不满, 认为他不够朋友, 从法庭出来后直接辞工, 还对那个老板兼朋友者说“道不同不相为谋”。看到这里, 可以引起我们的思考。在中国的传统一直是讲究重视人与人的情感交流, 若干年来人们注意维系关系网。同学会、老乡会等等一些名目繁多的自发性聚会都体现着一张感情的编织网。无论哪朝哪代, 人们对地域有着独特的情感, 这反映在管理上往往更多的是人治而不是法制, 直到今天, 人治的影响仍然影响着一些领域。看完影片《刮痧》再一次让我们对情感与理性进行了重新的思考。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治越来越不适应管理的发展, 纵观发达国家制度规章细得多如牛毛, 社会各个部门运行如此精密, 我们不得不感慨制度的健全。影片中传达出的信息不仅仅是对美国法制给人不合情理质疑, 更多的应是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这个国度的制度的健全, 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对自身的理性的思考。

作为艺术又必须讲究一波三折, 影片中讲述到当许大同的老板从许父口中得知刮痧是一种中医治疗法时, 不辞千里迢迢来到中国求证, 为许大同一家的重新团圆和完整付出了不小的努力时, 我们仿佛又看到美国人乃至西方人解决问题之道, 面对事实中国往往是情感小胜事实, 而西方人往往是事实大胜情感, 看到这我们怎能不被美国的处事原则动容呢?怎能不为这种异国的友谊而拍手称道呢?

影片给我们的思索远不止这些, 其实中外某些思想是相通的。殊不知早在战国时我们的先人韩非子也强调法制, 只不过各朝各代实际情况不同, 对人治与法治的诉求有别, 但发展的目的是相同的, 走向更合理的结果, 时间会证明法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抑或人治是高度自治的一种体现。总之, 影片传达出的信息会给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借鉴, 影片更能引导人们思索更深层次的问题, 这也许是影片欣赏带给人们的有益启示。

三、人才培养方式与培养目标孰优孰劣, 如何对待文化传承问题。

影片中当许大同在行业的年度颁奖大会上获得年度的最佳设计大奖, 面对在场的众多美国同事、朋友, 他激动而骄傲地告诉大家:我爱美国, 我的美国梦终于实现!一语即出, 给人更多的是美国恐怕是每一个人向往的国度。即使在影片放映十年之后的今天, 我们的下一代也对美国的教育充满了向往, 能拿到绿卡对于每一个去美国的学子恐怕都是一个梦想。为什么呢?学术的自由、创造的自由, 可以说美国所鼓吹的自由渗透到各个领域, 根植于美国人的心中。环顾世界哪个国家能像美国一样唯我独尊, 到处颐指气使, 大有以天下为己任, 老子第一之嫌。试想如果我们的教育一味的固守, 到头来中外教育的碰撞就不仅仅是“我的美国梦终于实现”这样一句这么简单了, 也许更多的教育精英将远渡重洋, 这才是中美教育更深层次的较量。

当我们在审视美国唯我独尊之时, 回过头来再看我们自己的历史, 曾富甲一方, 文化远播的唐王朝, 和郑和七下西洋的大明王朝, 那时我们也曾创造出灿烂的文化, 也曾影响过周边的国家, 就是现在日本、朝鲜、韩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至今仍有唐朝的文化影像。所以说文化的影响远远大于其他方面的影响, 这就意味着一个国家的文化的先进与传播必将起到提升国家形象的作用, 可见, 文化的播撒远远胜于其他领域的传播。影片中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再一次证明了文化交流与影响的重要作用, 试想如果我们东方民族的家庭文化和中医文化能早一些被美国了解, 还会不会出现影片那样的结局呢?

再看影片中对教育孩子的问题处理。当丹尼斯与另外一个小孩发生矛盾时, 我们的主人公徐大同采取了强迫让孩子道歉的处理方式, 甚至对自己的儿子动粗, 这也许是千百年来东方传统的教育方式。我们的家长始终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私人财产, 自己对孩子可以包办一切。反观现在的教育虽然已到了现在, 但我们的教育仍是家长包办下的教育, 不管孩子的内心感受, 到头来我们的孩子往往失去了自我。直到今天审视一下我们的教育, 中外教育的不同之处往往体现在对人的自身潜质发掘上, 对人的个性尊重与开发, 其实我们的传统教育也注重个性, 孔子就说过“因材施教”, 但在不知不觉中在教育中被淡化了。

篇4: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关键词:FIFA /LOC;文化摩擦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1-1449-03

女足世界杯作为国际足联第二大品牌赛事,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越来越大,吸引的球迷也越来越多。国际足联对于中国这个经济飞速发展、人口众多的国度承办女足世界杯给与了更高的希望与要求,为此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提高女足世界杯的对抗性和精彩性,以求把女足世界杯这个品牌赛事做大做强。同时要求承办国家在各个方面与国际足联协调一致,特别是在文化理念上取长补短达到共赢的目的。所谓文化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社会的产物,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体育管理文化,作为民族灵魂的一个方面,其深层表征为一种对世界范围内各种体育赛事管理的基本态度,并为某种特定的体育价值信念的思想体系所规定。不同的体育文化精神所呈现出来的差异,显示出不同民族文化之根。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有相当的体育文化差异,渗透在国际体育管理领域之中。

12007年中国女子世界杯筹备期间FIFA与LOC文化碰撞案例分析

中国与西方不同的经济体系与发展状况决定了中国管理文化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管理文化,同时西方管理文化精髓也会逐渐渗透到中国的管理文化之中,反之也有同样的道理。随着体育领域国际交往日益平凡,中国与西方在体育管理领域的碰撞与摩擦会与日俱增。在这种长期碰撞与摩擦之中,中西方不同的管理文化将会达到统一协调的较高的层次。

1.1FIFA市场效应与LOC的集权的碰撞西方的管理文化是以市场效应为导向,把市场效益的好坏作为评价工作好坏的最大评价指标,原因在于西方国家与生俱来的市场竞争意识和如何促使资本获得最大的经济利润所决定。而中国的管理文化不仅要考虑市场效益,同时还要考虑国家的利益,这是由于中国长期以来所实行的国家集权管理制度所决定的。同时,这种集权管理文化是西方市场效应在当今中国的管理文化中所不能代替的,也是西方市场效应在中国现阶段不能完全奏效的原因,同时这种集权管理文化在中国市场中所起的作用往往要比西方的市场效应会有更好的效果,根源在于中国的管理体制。例如:FIFA要求2007年中国女子世界杯每场比赛观众人数要达到满额的70%,在现有中国女足市场中这种要求是很难不到的,原因在于女足市场还未有完全建立和培养起来;女子足球没有男子足球更具有欣赏力;中国的女子足球不是世界顶尖水平等,但是为了满足FIFA这种要求LOC和当地政府会不恤余力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争取把这件事做好,如:动员学校的学生、调动社区人员、政府买单的形式组成一定规模的观众到现场看球,以体现东道主的诚意和与FIFA积极配合的诚意。结果,有力地烘托了现场氛围,产生了良好的电视转播效果,看上去火暴的赛场极大地拉动了随后的票务销售,最终实现了场均观众近3.7万人,上座率达到84%,创造了女足世界杯现场观众总数的最高记录。这就是集权管理文化的优势,如果全靠市场调节,在人们尚未认知女足世界杯的赛事价值之前,是很难实现这一历史突破的。

1.2中国传统吉祥文化与西方人文主义的碰撞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人们往往把每年是否风飘雨顺、是否五谷丰登取决于每年春天起始,在远古时期由于科学的不发达,人们通过各种方式祈祷上天以图春天起始的吉祥和平安,在人们的思想中这种祈祷方式越隆重、越热烈、越红火越能显示人们的诚意和虔诚、越能感动上天,上天才会赐福予人们,因此,在长期的生活、生产、牧猎的演变过程中这种祈祷上天的仪式被看得越来越重要,在人们的思想中这种祈祷是否热烈、是否虔诚被看成是事情是否成功的关键,这种祈祷方式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渗透到各行各业之中变成了现代开幕式和开业典礼,无论是远航、牧猎和商业开业都把开幕式看得非常重要,因为它预示着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例如:上海为了办好2007年女子足球世界杯的开幕式,赛区组委会拆掉了4000个观众席位,为开幕式表演搭建舞台,斥资近千万用于导演和表演团队的编排和舞美需求,不惜代价要把开幕式办得红红火火、热热烈烈,以体现一种吉祥好运思想理念,这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体现。然而,FIFA并不太在意开幕式的表演,他们认为开幕式是比赛的花边,重头戏是开场球,观众主要是来看球的,拆掉4000个主席台对面最好区域的座位来搞开幕式是不可思议的事。这4000张票应实现可观的票房收益,而不是放弃收益还要斥资搭舞台。这种观念上的差异正是中西方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和市场导向形成的鲜明对比,也是开赛前双方协商颇费周折的根源所在。但是FIFA和所有来宾看完短小精悍的开幕式表演之后,无一例外地高度评价为“世界杯历史上最好的开幕式!”“Short and sweet!”(简捷而美妙)。

1.3中国民族意识文化与FIFA精细管理文化的碰撞中国地处亚欧大陆,三面陆路,一面临海,对外交通不便,疆土的封闭也造就了中国人强大的“向心力”,中国人强烈的民族意识与眷恋国土的情怀,使得我国今日的管理文化也体现出管理文化中的团队精神和民族精神。西方具有精细化分工、职业化和制度化,实现管理的有序化和有效化;从而实现明确、简单和可操作。在FIFA精细的管理过程中,如果有伤害中国人民感情事,LOC会积极反映人民的心声,为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去积极争取改变FIFA的精细管理。如:在2007年9月18号计划由日本队和德国队进行比赛,按照比赛的规定要升参赛国的国旗和唱国歌。但9月18号是中国的国难日,是日本侵略中国东三省的日子,在这个日子升日本的国旗和唱日本国歌,从中国人民的内心感受来讲是绝不能接受的,是对中国人民和国家荣誉的一种伤害。但在FIFA方面,赛程一旦昭告天下是不能随意变更的,这样会影响FIFA的权威性,也有悖赛事的严肃性。在LOC与FIFA的积极斡旋下和谈判后,从赛事安全和现场观众氛围的角度考虑,调整比赛日期有利于办好世界杯这个大局。最终FIFA 同意将日本与德国的比赛提枪到9月17日进行。在杭州赛区的精密安保措施的报价之下,赛场秩序井然。虽然观众更多的是在为德国队助威,但是比赛结束时,日本队打出了“感谢中国”巨型横幅,令全场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这一案例既是中国民族意识文化与西方精细管理文化的一次有力碰撞,也是中西方文化的一种融合。

1.4中国八卦图文化与FIFA一岗一责管理文化的碰撞西方文化是通过平等、契约和权利的形成建立一种管理文化,解决差异和变化的重要办法是分工明确,尽可能把所有的任务分配到位,实行一岗一责制,同时要求上岗人员具有专业知识、经过专业培训、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实际沟通能力和语言能力,达到科学管理的目的。而中国的八卦图文化强调是事物发展的过程,任何事物都是在动态之中,阴与阳、热与冷,正与负、火与水、天与地都是相互调和、相互转动、相互转变的过程中,都是在积累过程中,在某一阶段不能轻易下结论或给出答案。因此,在2007年中国女子足球世界杯期间FIFA总是埋怨LOC和地方承办城市不能在第一时间把赛事的准备情况及时、准确、有效的通知给FIFA,埋怨LOC信息不能及时与FIFA共享,工作不同步、数据不准确等。其实,从LOC来讲也想把各种信息、工作计划及时通知给FIFA,但是考虑到事物还未有发展到成熟的地步、还未有积累到一定量,还未有达到一定阶段,还未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因此就不能轻易的把不成熟的结论通知给FIFA,总是等到成熟后才通知FIFA,比如:上海的草坪在小组赛期间已大面积损坏,计划在比赛间歇期整体更换,并且做了一系列可行性研究。FIFA得知这个消息后,希望立即发布新闻,公之于众。他们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的措施,要在第一时间告诉公众。但上海组委会认为此事若公布必须慎之又慎。第一,草坪没有搞好是个不体面的事;第二,更换后到底情况如何还是未知数,不能贸然说大话。这正是中国八卦图文化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与西方精细管理文化的碰撞。

2建立有效的对话管道和操作平台

跨越中西方文化,寻觅一种跨越时空的、跨越国界可以使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体育组织互相交流、互相理解的对话机制和管理模式也是我们这次研究的目标之一,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应该在4个互相下功夫。

2.1相互理解各国之间、各个体育组织之间都有不同的管理理念、管理办法和操作平台,而造成这种管理理念的不同、管理思想的不同以及运作机制的不同,根本原因在于各个国家和各个体育组织的文化根源不同,在此基础之上所形成的管理模式的不同,承认文化的差异,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之上,找到一种科学的对话机制,并且寻求一种解决的办法,才是工作目标的最终目的。例如:FIFA要求LOC要在第一时间把一个突发事件的工作计划、工作内容、工作结果、应对措施以最快速度传送给FIFA,以保证信息的共享。从LOC和承办城市来讲,一个工作计划的决定和一个应变措施的实施要经过反复的论证、反复协商,反复考察才能定论,一旦决定完成,既是在深夜LOC也要尽快地把信息传送给FIFA,以保证信息共享,这就是LOC对FIFA工作充分理解。

2.2相互尊重文化的碰撞,管理方法的摩擦,是任何国际组织在合作交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只有承认管理理念的差异,并且尊重这种差异、尊重对方的管理方法,并在适当时机提出更加科学的管理方法,融合两方面的优势才能达到双赢目的。例如:FIFA要求LOC信息中心的管理人员要有较强的英语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与别人沟通的能力、合作能力,根据这种要求LOC及时加强信息管理中心人员的培训和筛选,淘汰不合格人员,增加优秀人员的进入,以满足FIFA对工作和管理人员的要求,这就是相互尊重具体表现。

2.3相互支撑在承认文化差异的基础之上,尊重对方的办事理念和办事方法,同时还得积极有效的搭建一个平台,相互配合促进工作有效积极地完成,才是工作的最终目的。在2007年中国女子足球世界杯期间LOC、地方政府和赛区组委会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保证女子足球世界杯的顺利进行,无论是在交通、志愿者、场地设施、商务开发都尽量做到尽善尽美,同时当FIFA在验收记者席时,认为网线插座不够、网速达不到国际要求和电源插座不够、复印机没有英文解释、IT设备型号不一致、制证中心流程不畅等,而这些具体的要求正式赛事标准化和规格化的基本体现。对此LOC在接到FIFA明确文字要求后,不惜代价全力解决,以满足FIFA的办赛标准,这就是相互搭建表现。

2.4相互弥补文化的差异、管理理念的不同,都不能阻碍工作的有效的进行,只有融合双方的管理理念,吸取其营养,采取更加有效办法才能使工作好上加好、更上一层楼。FIFA在选择商业合作伙伴过程中由于进度缓慢,使得合作伙伴杜邦保险公司宣传广度、曝光力度和时间长度达不到杜邦保险公司的要求,给工作带来了难度,为了保证FIFA的工作有效的进行,并使得他们的工作得到良好的回报,LOC和FIFA采取了各种有效办法以保证杜邦保险公司的利益,通过和FIFA充分讨论协商,其有效的办法就是在赛场医疗处和售票处加上了杜邦保险公司的宣传广告和宣传材料,使得杜邦保险公司的要求得到满意。另一个惊心动魄的案例:由于台风的影响,不得不调整赛程,但FIFA不同意lOC提出的同时调整四场比赛提议,考虑到电视主播和观众售票的原因,只同意调整上海和杭州的两场比赛。无奈lOC作为承办方只能接受并执行。但FIFA在遭到其他队伍的抗议后,在观众已大批涌入赛场的情况下,突然决定延期比赛。对此,LOC和赛区组委会通力配合,采取一系列紧急应变措施,安全有效地疏散的观众,确保了FIFA决策(即使是不够妥当决策)的执行力。最终LOC的组织能力得到了FIFA充分认可,并顺利承诺支付赛事突然改变的赔偿金 这就是LOC和FIFA共同合作,共同搭建一个平台,共同完成工作目标典型例证。

3结束语

在中国举行的2007年女子足球世界杯期间,笔者对2007年FIFA中国女子世界杯中西方足球文化的差异进行分析研究,其目的就是力求找到一条缩小差距,建立对话机制的平台,为以后更好的合作进行科学的研究和铺垫。在整个工作期间LOC、FIFA、与当地政府充分理解、充分合作、相互支持、相互帮助,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使得2007年女子足球世界杯能够圆满顺利地完成,这里一个关键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消除与理解由于双方文化的差异所带来的工作不便,只有承认差异,尊重对方、并在此基础之上找到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才是工作最佳境界。通过实践我们发现,FIFA与LOC在文化的差异和碰撞主要表现在:第一西方的市场效应与中国的集权管理;第二中国的吉祥文化与西方的人文主义文化;第三中国民族精神文化和西方的精细管理文化;第四中国的八卦图文化与西方的岗位责任制文化的碰撞,如何消除这种文化的差异,笔者认为加强四个“互相”即“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支撑和互相弥补”。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鹏.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在2007女足世界杯中国组委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7-4-22.

[2] 谢亚龙.国家体育总局足球管理中心主任.FIFA2007年中国女足世界杯组委会工作汇报,2007-4-22.

[3] 邱晓德.中国足球2004年超级职业联赛组织结构 经营模式 产业链分析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2003(6).

[4] 邱晓德.中国足协在2004年“中超”联赛中职能定位的探讨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 2003.12.

[5] 邱晓德.论超级足球俱乐部内部监控体系的建立与发展足球产业市场[J].贵州体育

科技,2004(6).

[6] 邱晓德.英国曼联足球俱乐部战略成本管理亚洲发展模式分析[J].体育科学,2003(3).

[7] 邱晓德.超级足球俱乐部企业战略管理——结构模式分析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

[8] 邱晓德.价值链理论在足球俱乐部发展中的具体应用[J].体育学刊,2006(1).

[9] 宋光华,王文臣.企业管理科学化、现代化与中华文化[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9.

[10] 郭济兴.现代管理和中国传统文化[J].经济经纬,2003(4).[11] 何银燕.跨文化管理:中西文化的碰撞与协同[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3(6).

篇5: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中西方孝文化差异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在世界文化日益融合的今天,我们看到了文化与文化的趋同与差异,而孝文化是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博大精深的体系,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衡量一个人品质的标准。而西方的孝文化并没有太多系统的描述,与中方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西方似乎更崇尚个人与自由。本文将探析中西方孝文化概念和发展的差异,并以这几年的热门话题——“安乐死”来进一步阐述中西方在孝文化上的差异。

孝,是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于血缘亲情的认识而慢慢发展起来的。家庭,是体现孝道的人类社会的选择,也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孝道是道德表现一种形式,居于普通亲情之上,一般体现在直系亲属之间,所以我们现在所谓的尽孝道,一般都是自己的父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尽孝道的方式产生了很多变化,但是赡养义务的传统却从来不曾割断。在社会层面上,尽孝道则主要是指对老人的尊敬。因为文化不同,中西方对孝道的理解差异很大,但不可否认,中西方的孝文化都是伴随着家庭的产生而开始出现的,最初形态的孝文化也是相似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孝文化已经成为了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而西方的孝文化还是停留在浅显的文献描述之上。

1中西孝文化对比

1.1中国孝文化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突出的特色。“孝”不仅是家庭观念中孝敬父母的问题,也是几千年来统治秩序中重要的社会规范

。我国的孝观念形成于父系氏族公社时代。孝文化,在股商时期便已产生。[1]在中国,尽孝讲究的是到达亲人在精神层面的满足。孝意味着养,但不是养了就是尽孝道,子女赡养父母,最重要的是要有孝心,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的体现,而不是仅仅有孝行。孝文化在我国的儒家思想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孔子在《孝经》中曾写到:“父子之道,天性也。”[2]就是说,父母养育子女和子女赡养父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天性。孝文化从家庭伦理走向国家伦理,从个人道德走向社会规范,最终形成了以养亲为核心内容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孝道。中国的孝,是天经地义的事,是固有的一种思想。肖群忠认为,“孝”当产生或大兴于周代,其初始意指尊祖敬宗、报本返初和生儿育女、延续生命。[3]俗话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中国人把孝与繁育后代结合,绝对不能断绝宗祠。至今不可动摇,是历来的民族理念。也就是说我国的孝文化体现为尊重父母,父母拥有绝对的权威。

1.2西方孝文化

西方文化有三个源头:一是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文明;二是古希伯来犹太教文明;三是古罗马文明。[3]然而要探讨西方的孝文化就一定要提及到《圣经》,很多西方社会的道德规范就是起源于这本书中,《圣经》的第五条就要求基督徒要孝敬父母。西方对孝的文献描述,也只体现在《圣经》这本书中,但是,父亲节和母亲节都来源于西方国家。在西方,比较注重“社会养老”,有比较完善老年人社会福利,所以老人大多会在老人院内度过晚年。在西方,孝文化主要体现在宗教文化中,没有硬性要求子女尽赡养义务,只要子女常常看望他们就已经很满足了。西方的孝文化多体现在对父母的尊敬,但不是对父母的服从,更多地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相处和各自独立。

2产生中西方孝文化差异的原因

中西方孝文化的差异主要是因为中西方的文化不同。在我国,我们常常会听到“四代同堂”,“五代同堂”这样的词汇,在中国人的潜意识里就比较注重家庭观念。因为我国是从农耕社会发展起来的,是由家庭为单位的一个群体生活,因此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个体要以集体为重,因此逐渐形成了父母养育孩子,孩子赡养父母的亲子关系,也造就了我国博大精深的孝文化。西方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他们很早就脱离了农业,因此主要从事一些商业活动,也因此形成了他们独立的生活习惯。在西方,父母与子女之间是相对独立的个体,他们以人的自由平等为最高价值。在中国,有着浓厚的尊老爱幼的传统,而西方文化把年幼的孩子的发展放在首位。

3从孝文化角度看中西方看待安乐死的差异

3.1中方态度

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里,对死亡有一种刻意的回避心理,尽量做到闭口不提。这就又要追溯到孔子时代,《论语·先进》中记载了这样一段对话:“季路问及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在这段对话中,对死亡避而不谈,言语中表达了孔子重视生命的意向。孔子对死亡的理念影响了后世子孙。因此,回避死亡,珍视生命,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态。

由于这种面对死亡的传统的道德意识,我国大部分人对“安乐死”持反对态度。在不治之症面前,很多人都会选择靠医疗手段尽可能维持自己的生命,即使这个过程很痛苦。就算有些病人想追求有尊严的死,选择“安乐死”,在国内也无法实现,而无法实现的原因有很多,与根深蒂固的孝文化也有着很大的关系。为了尽作为子女的孝道,很多人认为只有花钱为父母治疗,内心才会安宁,因此不惜将大把的财力倾注到自己患病的亲人身上,这种所谓的尽孝,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作为子女的自私和对病人的残酷。在我国如此推崇孝文化的背景之下,由于一些道德绑架,导致一些想减轻亲人痛苦的人也无法做出“安乐死”的决定,大多数情况下,为了避免背上“不孝”的罪名,选择细心侍奉亲人知道最后一刻。

安乐死的支持者则认为,传统意义上的孝道不应该绑架现在的“安乐死”。如果“安乐死”是病人自己的选择或者是家人出于亲情所做出的决定就应该得到支持,在家人遭遇不可治愈的痛苦时,尊重病人自己的意愿才是孝顺亲人的体现。这让我想到了与此相关的新闻报道,四川的一个孝子在患不治之症的母亲的哀求下,用农药结束了自己母亲的生命,但由于中国的安乐死没有合法化而被相关部门抓获,相信这样的新闻能引起很多人对“安乐死”的思考。很多情况下,即使想帮助亲人实行安乐死,也不敢这么做,因为不被道德伦理所允许,也不合法。

3.2西方态度

与中国对死亡避而不谈的态度相反,西方人由于崇尚自由,对死亡没有太多的忌讳心理。在安乐死这个话题上,很少提及孝,更多是推崇法律程序。而且,在西方的思想史上有很多对死亡的思辨。苏格拉底曾说:“怕死非他,只是不智而自命为智,因其以所不知以为知。没有人知道死对人是否是最好的境界,而大家却怕死,一若确知死是最坏境界。”[5]事实上,一个人对死亡的选择态度体现了其人生价值,因为死亡是每个人必不可免的结局,才体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种价值,不会被孝文化所羁绊。西方人对死亡的态度也影响了他们对待“安乐死”的态度。1905年,英语单词中就出现了安乐死。在古斯巴达,不健康的婴儿可以被处死,同样的,在古罗马和古希腊,各种安乐死的形式也可以被接受。英国还在1936年成立了安乐死协会。期间虽然出现了一些各种各样的事件,但这一话题从未停止。2001年荷兰成为了第一个将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6]在西方,所谓的孝,就是尊重每个人自己的思想,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会夹带太多亲情方面的情绪。普遍认为:杀死一个人是不是错误,其衡量尺度是看被杀死者是否是具有诸如理性、独立和自我意识等特点的一个主体。也就是说,西方人的衡量尺度是从一个人是否丧失了“人之为人”所应具有的思维和意识能力来决定其是否该被实施安乐死,是侧重从人本身出发来考虑安乐死的合情合法地位的,很少有人提到或重视外在原因。[7]

4结语

篇6: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经济的高度发展复习教案

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经济的高度发展复习教案 九 年级 历史 学科 -  学年度第  二  学期 主备人   使用人  第 3课时 课题:宋元部分复习  第10-16课 教学目标 (1)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 (2)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3)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 (4)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 (5)了解“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6)以宋词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7)说出《资治通鉴》的作者和体例。 重点难点 重点:知识点的整理、记忆。 难点:通过历史知识的整理,梳理历史发展线索,归纳到历史发展规律。     教     学     过     程     1、单元概述: 学生通过阅读单元概述内容,归纳历史发展规律。 教师:民族融合和经济高度发展。 2、知识点整理及归纳提高: (一)政权并立: 学生设计表格,完成对这一时期政权并立的整理。 教师提示:政权、民族、时间、人物、都城、相互关系。 师生评价。 (二)两宋经济: 教师点明重点,学生标识、记忆。 (三)宋代社会生活: 学生归纳整理:以士农工商的生活状况、乡村生活和城市风貌三方面的史实说明宋代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 学生分别整理回答。 教师评价。 (四)元朝统治: 教师按教材顺序提出问题,学生整理回答。 蒙古政权的建立: 元朝的建立: 元朝的统一: 忽必烈改革:①政治体制: ②农业: 民族融合: (五)宋元科技文化: 学生以知识结构或表格形式归纳整理知识点。 学生展示。 教师检查提问。 4、练习巩固: 学生自主完成《说明与指导》第六单元。 5、评价反馈:   学生根据后面答案互批或自主检查纠错。   二次备课建议   课后反思          

篇7: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摘要:《喜宴》是李安“父亲三部曲”的第二部,“父亲”这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又在东西文化的缝隙中显露出了新的特征。李安这样在成长过程中承载着双重文化的人,在艺术创作时难免将两种文化同时带入作品,从而使作品呈现出跨文化的特征,于是。从他的作品中能够透过两种文化得到新的启示。

关键词:父亲、文化差异、转变

作为中国、亚洲乃至世界最为著名的导演之一,李安是位“通才",无论是现代片还是古代片,无论是以东方文化还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影片,李安都能将他极具风格的电影语言运用得游刃有余。

《喜宴》是李安在1993年推出的电影,在这部电影中,李安导演探讨了不同民族对于家庭、两性关系和同性恋问题的认识。上映后赢得了各界的一致好评,在柏林电影节上荣获金熊奖,在西雅图电影节上获最佳导演奖,并获得了金球奖和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的提名。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本片以独特的视角——用中国人特有的道德伦理观念来处理处于道德边缘的同性恋问题,原本是一部悲剧的电影作品在导演的巧妙处理下变成一部喜剧。故事的主人公伟同长期生活在美国,作为一个同性恋他在美国有一个同居男友赛门,远在台湾的父母受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开始担心他的婚事,便三天两头打电话催促儿子结婚。为了打消父母的念头他只好与租客崴崴假装结婚,父母得知儿子的喜讯后飞来纽约为他们主持婚礼,被灌得烂醉的伟同与崴崴在喜庆的氛围里假戏真做发生了关系,意想不到的是崴崴竟然有了身孕。故事的最后父母接受了儿子是同性恋的事实,崴崴决心为伟同的父母生下孩子,而赛门也同意当孩子的另一位“爸爸”。

影片中传统的中国家庭在两种文化的碰撞下产生的困惑、无奈和妥协,中国人特有的人伦道德观念在这样环境中失去了它的力量,在面对同性恋这样的边缘问题时,是与非变得难以决断,而《喜宴》中导演巧妙的处理使这个社会问题以一种喜剧的方式得到解决。单从处理方式和看待角度分析它具有中国特色,而故事的发生地点却在西方,异域文化与新旧观念在产生冲突后最终回归到包容。

一、不可回避的“父亲”

《推手》、《喜宴》、《饮食男女》这三部作品构成了李安的“父亲三部曲”,这三部作品表现出中国传统父亲形象的许多侧面,细细看来“父亲”变成了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符码:《推手》中的太极拳高手,《喜宴》中的书法家,《饮食男女》中烹饪大师。李安有意将这三部作品放置在中西文化冲突下,仔细描摹着传统东方文化的代表——“父亲”的转变,并以此呈现他们置身于异国他乡,与身俱来的传统文化在远离国土后显得孤单和失落的情景。

传统父权家庭中父亲是权力至上的家长,儿子则是从属于父权的私有物,并承担着传宗接代的责任,在“父亲三部曲”中李安刻意的“使传统上以父亲为主的一个家庭关系,得以从一个假象的平衡状态,历经危机和冲突之后,重新寻得一个新的平衡。”《喜宴》里中国家庭面对的冲突是当中国家庭伦理遭遇同性恋子辈的挑战时,该如何找回家庭的平衡。

在这里,儿子与父亲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感情,它既不同于西方的弑父情结,又不同于传统东方对权威的绝对崇拜。这主要是因为儿子的根在中国,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可又在美国工作,过的是地道的美式生活方式,并且儿子的同性恋取向是西方文明在开放的环境下对性自由的追求。这些无疑是与传统的东方文化相违背的。影片中,伟同为了掩饰自己是同性恋而选择和薇薇假结婚,他选择的是一切从简的结婚方式:登记宣誓。但对于父辈而言,结婚办喜宴象征着人们对这桩婚姻的认可,预示着这桩婚姻的到了祝福并将有个美满的结局。所以后来伟同和薇薇还是遵从父母的意愿补办了隆重热闹的婚礼。这场婚礼虽然是在一个很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大厅里举办的,但这个大厅却位于曼哈顿一座现代化的摩天大楼里;虽然新郎新娘和宾客大部分都是东方人,但镜头却时时闪现着一两个西方人的身影,他们在观看着这群疯狂的东方人。在这场喜宴中,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和西方反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意外的是其实父亲早已知道自己的儿子是同性恋,也知道伟同和薇薇只是假结婚,可他选择了默默承受痛苦,原来父亲早不是运筹全局的人,为了家庭不得不装聋作哑。

“西方文化重视个体价值的实现,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不是建立在纯粹个体意义上的,也不是建立在纯粹整体意义上的,而是建立在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范畴之上。这些差异性特征在‘家庭’这个个体与整体的概念上表现得很典型。”因此,伟同和塞门不在乎组成他们的家庭是否有后代,只要过得幸福就可以;而父亲认为没有后代就没有家,一切都没有意义。在传宗接代这一伟大目标面前,个人的幸福是无关紧要的,所以他默默接受了儿子是同性恋的事实,为了维系传统的家庭模式,他把原本送给薇薇的礼物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塞门,以这种方式接受儿子的恋人。

至于薇薇最终选择留下了自己的孩子,而塞门也同意做孩子的养父,不论现实生活会不会这样美好但影片还是选择以幸福结尾。东西方的文化冲突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完美的得到调和呢?影片最后一个镜头,在机场安检通道里,高父双臂高举,以一个投降的姿势离开了美国。当父子关系的传统家庭模式不再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时,这种崩溃是必然的。儿子迫于传统道德观念的驱使,不得不妥协,而父母与子女不再是管制的关系,最终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一种共识,这种共识的背后就是东西两种文化的平衡点。在《喜宴》中,父亲不再是东西方文化的冲突的集合点,而是引导我们去思考如何化解这两种文化的危机的向导,在他的默许下冲突走向融合。

二、《喜宴》得跨文化意义

《喜宴》的导演李安1954年生于台湾屏东。他出身于一个传统的中国家庭,父亲从事教育行业,在这样的家庭里,中国传统观念深入骨髓。1978年,24岁的李安赴美留学,就读于依利诺大学戏剧系;1984年获得纽约大学电影硕士学位。在求学的六年期间,他接受了严格的戏剧训练。他的毕业作品《分界线》获得纽约大学生电影节金奖最佳作品奖以及最佳导演奖。在美国的第23年,李安获得投资,拍摄了他的第一部长片《推手》。24年和23年,在时间上是一个趋于对等的跨度;虽然这只是一个巧合,但也的确给了李安足够多的时间去分别了解和理解两种不同的文化。跨文化的背景使李安自身成为了一个“跨文化的体验者”。这种体验对于跨文化传播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跨文化传播中,传播者主体具有什么样的身份和态度,对传播效果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传播者首先应该在真正意义上了解自己的文化,了解自己是某种特定文化的人。另一方面,传播者也应该尽可能地在跨文化传播展开之时,了解他者的文化,使自身对他者也持有更加客观的认识,从而降低认知的偏差以及相应产生的态度偏差。同时,传者发言时的主体性和独立性也应该确认。而李安恰恰具有双重文化身份,并对东西方两种文化都有着比较深刻的体验,这为他带来了理性的思考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文化优越感,或是对本土文化一味地虚无与批判。

李安在国外长时间的学习为他的艺术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电影语言法则的运用,不同的电影叙事途径和叙事节奏如何结构才能最好的吸引和打动最大多数的观众。简言之,李安娴熟掌握了以电影为介质的跨文化传播的技巧与方法。因此,李安所拍摄的影片便集合了共通的电影语言符号和大众化的叙事方式,从而将跨文化中的沟壑与误会填平,得以让观众可以通过荧屏上的一幕一幕去关注更为重要的文化内涵。由此,李安所要表达的对人生际遇的关注、文化上的思考,自然而然地透过“好看的故事”传达到每个观影者的心底。

出于这样的理念,李安将《喜宴》拍摄成一出喜剧,以轻松的叙事策略,安置了一个严肃、尴尬的话题。当然,它绝不仅仅是一部喜剧。“我对时间的处理一向是比较属于‘一叶知秋’的模式,而不会去拍那种横跨50年的史诗之类的„„如果表达50年我会拍其中最戏剧化的5个礼拜,或者5个月,然后调整整个结构,长幼尊卑的顺序有一天‘啪’一声变了。”李安咬准“最为戏剧化”以这个关键点为轴心,在《喜宴》中以时间前后为序,按单线的戏剧式模式组织着矛盾的展开、发展、高潮的过程。并且,他不是平稳地发展矛盾,而是轻松的叙事中穿插几次小的矛盾高潮。正如他自己所言:“每当观众看得舒服的时候,就会有一个力量出来,牵动观众一下。”流水一般的叙事就在这样情况下产生了波澜,导演的巧妙不言而喻。

三、结论

通过对《喜宴》的分析,我们可以探究李安不仅在影片的叙事内容使东西方文化得以融合,在影片的跨文化传播上也做出了有意的探索。在这一过程中李安也实现了,他对于人的内心的关注;对于处于东西方文化结合点中的人如何摆脱迷茫,寻找出路的关注。这种跨文化的人文关怀实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意义共享,交流不再仅仅只存在有障碍,一种升华的文化境遇也在其中闪现生机。

参考文献:

1、辛燕.从电影《喜宴》看中西文化交流与碰撞 [J].电影文学,2013

2、鲁蕾.中西文化差异中的文化身份建构——解析电影《推手》、《喜宴》[J].

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

3、轶阳,陈晓娟.论李安“家庭三部曲”作品中的中西方文化冲突[J].忻

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

4、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阂惠泉、王纬、徐培喜等译.跨

篇8: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部分初中教师认为绝大多数通俗音乐的艺术价值不高, 在音乐教学中不应该让学生接触到太多该类音乐, 而应该让学生以学习高雅的音乐、民族的音乐为主, 而拒绝在音乐课堂上引进通俗音乐的欣赏和教学。然而对许多学生来说, 通俗音乐的旋律简单易记、歌词通俗易懂、意境较为单一, 他们很喜欢通俗音乐, 相反的, 他们不喜欢太多复杂艰涩的高雅音乐和难记难唱的民族音乐。

如果初中音乐教师从学生喜欢的通俗音乐着手, 让他们从通俗音乐的学习中积累音乐知识, 学生就会慢慢的意识到怎样才能了解一首音乐的艺术价值, 同时也会慢慢感受到为什么很多通俗音乐仅仅只是流行音乐, 而不能成为不朽的经典音乐。从通俗音乐入手, 教师同样可以达到让学生学好音乐知识的目的, 现说明在初中音乐课堂上让通俗音乐与初中音乐教学碰撞与交流的方法。

一、引导学生学会欣赏通俗音乐的旋律

初中学生欣赏通俗音乐时, 有时会觉得一些音乐的旋律非常好听, 自己喜欢跟着哼、跟着唱, 觉得另一些音乐的旋律不好听, 自己听过后就再也不听了, 然而如果教师详细的问学生, 为什么这些音乐好听, 那些音乐不好听, 学生却又答不上来。为了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的旋律, 教师从学生喜欢的通俗音乐的旋律着手, 让学生学会理解音乐的旋律。

比如许多学生喜欢《哪吒闹海》这一曲, 觉得这一支曲音乐也好听, 歌词也好听, 它就是描述出了哪吒曲曲折折的身世。教师可以从这一曲开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音乐旋律。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哪吒闹海》这支曲有演唱版和琵琶演奏版两个版本, 它们的主旋律是一样的, 然而却有细微的差别, 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的欣赏和分析这两支曲的差别。一名学生仔细的聆听这两支曲后, 发现演唱版的版本仅仅只用旋律演绎出如背景乐一般的效果, 它旋律的变化由歌手的演唱来完成, 可以说, 这支演唱版是由歌手的演唱技巧推动旋律的表现。琵琶版则是由琵琶独奏演绎出主旋律, 它代替歌手演唱的效果, 其它的乐器有如背景烘托出主旋律要表达的效果。教师待这名学生分辩出主旋律和背景音乐彼此烘托的效果后, 再次引导学生分析, 为什么这支哪吒闹海一曲时间长达近四分钟, 却不会听众感觉很枯燥呢?这次学生再次认真的听这支音乐, 就会发现这支音乐极具层次感。它的开始用舒缓的节奏表达出如童话一般的效果, 让听众觉得这是一出美好的童话故事时, 突然琵琶声出现, 整支曲的节奏变得急促且凝重, 它开始进入悲伤的主旋律。在这支曲里, 电子鼓与其它乐器起到加强琵琶表现力的效果, 在乐曲至高潮、至悲伤的部分, 背景音乐用一咏三叹的强烈节奏与琵琶的哀伤、凄切旋律形成对比。主旋律与背景乐的配合与对比让整支曲显得具有层次性, 它丰满了整支乐曲的表现效果, 所以它是一支非常优秀的音乐。

教师如果从通俗音乐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旋律, 学生日后就能从旋律着手欣赏音乐传达出来的感情, 从旋律表达的角度分辩音乐。这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的音乐素质提高。

二、引导学生学会欣赏通俗音乐的歌词

部分初中教师因为对通俗音乐的歌词理解不够, 他们认为通俗音乐的歌词通常都比较肤浅, 没有意境, 一般只会写些爱来爱去的东西, 远不如音乐课本中《歌唱美丽的家乡》、《洪湖赤卫队》等民歌有欣赏的价值, 所以这些教师不愿意在音乐课堂中引导学生欣赏通俗歌曲。实际上通俗音乐中有很多的歌词为著名词作者的心血之作, 它们的艺术价值并不逊色于音乐课本中民歌歌词的价值。如果教师从学生喜欢的通俗音乐歌词引导他们学会欣赏歌词, 日后学生就会懂得分辩哪些歌词是好词, 哪些歌词是不好的词。

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辩《沧海一声笑》和《法海你不懂爱》这两首词。有些学生不能理解为什么《沧海一声笑》被公认为通俗音乐中的好词, 而《法海你不懂爱》的歌词却沦为众人的笑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分析第一首歌词。这首歌词的关键词为“笑”, 作者花费数段歌词描写为什么在沧海中人们要笑。第一段歌词, 人在浮沉中, 谁也不知道自己的命运, 与其用沉重的心情面对人生, 不如笑对人生;第二段, 它指出江山代有人才出, 长江后浪推前浪, 与其感慨自己可能被无情的现实淘汰, 不如好好拼搏一场, 实现自己的理想, 只要自己尽力了, 都是值得自豪的, 都是值得笑的;第三段, 讲述在这个世界上不计名利的人绝对不止一个, 自己在这个人世中绝不孤独, 只在于这样的人与自己相识与不相识而已, 因为人间有这样的人存在, 所以值得自己付出感情, 值得自己为之一笑。这首歌从三个层次用含蓄的手法提出为什么要笑, 它写得既有豪迈的风格、又有思想内涵、且有优秀的艺术表现手法, 因此它能称得上是一支经典歌词。教师可让学生再分析《法海你不懂爱》, 学生经过分析会发现因为这支歌词却没有提出, 什么是爱, 为什么这种爱值得人们倾尽全力付出, 它只是一味的重复几句没有深度的词句, 所以它是一首没有艺术价值的歌词。

教师如果引导学生学会从歌词的角度分辩音乐的价值, 以后学生学习课本中的歌曲时, 学生就能从歌词的角度理解课本中精选的音乐歌曲为什么是传唱不衰的经典。学生学会了分辩歌词的质量, 他们的音乐素养就会提高。

三,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通俗音乐的文化

部分初中音乐教师对通俗音乐的理解不够全面, 他们不了解优秀的通俗音乐中包含有大量的音乐文化, 如果初中音乐教师能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欣赏通俗音乐, 学生就能积累更多的音乐知识。

比如有些学生认为电影《西楚霸王》中《思归赋》这支音乐非常有韵味, 非常有古风的味道, 那么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喜好为切入点, 引导学生理解, 为什么这支音乐让人觉得有“古风”的感觉?学生经过思考, 就会发现这支音乐用古代的编钟、鼓、笙演奏, 它古代的乐器演绎出古风古韵;它的旋律简单、古朴, 如同再现楚国古代的音乐;它的歌词用词简单朴实, 极似诗经中《风》的诗篇, 它给人质朴、简朴、古朴的感觉。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学会从文化表现的手法欣赏音乐, 学生的音乐素养会进一步提高。

上一篇:知识管理工作总结下一篇:丽人节活动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