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文化交流协会

2022-07-28

第一篇:中美文化交流协会

中美学生对比看中美文化差别-论文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英语词汇与文化

题目:中美学生对比看文化差异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1101姓名:彭丁祥学号:2011010900指导教师:周方元

2013年3月4日

中美学生对比看文化差异

摘要:

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不仅科学技术长期执世界之牛耳,高等教育自二战以后也被公认为世界最佳。只要注意一下科学界的“金牌” — 诺贝尔奖每年的得主多半为美国人,且多数为大学教授,即可说明这一点。中国跟美国文化和制度上都存在差异,美国的制度和文化也正是值得我吗去研究和学习的,大学作为人才的发源地,那么美国大学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和中国的有什么区别了?本文将从美国大学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跟中国大学学生的差别来探讨中美文化差别。

关键词:中国;美国;学习制度;文化差异

正文:

一 美国大学生的作息和学习

由于美国大学实行的是“完全的”学分制,一学期修哪些课程完全由学生自主决定(当然有一定的先后次序和数量要求),因此大学生没有整齐划一的作息时间,也绝没有熄灯制。如果第二天早8点无课,那么愿起早还是睡懒觉完全是个人自由,即使住在学校的Dorm(学生宿舍)里也不会有人干涉(大学生可以住在学校的Dorm,也可以住在校外的Apartment或家里,学生宿舍通常不超过3人,有书桌、书柜、床和卫生间)。除了宿舍人数,及宿舍内的设施差别外,这方面跟国内大部分大学大学生的状况基本一致

美国大学生的作息时间与学校的作息制度有关:美国大学没有11:30准时吃中饭,5:30准时吃晚饭这样的固定安排,有的课可能持续到12:30,而1:00可能又有另一堂课。自助餐厅、图书馆、计算机房、各办公室都是全天服务,麻省理工学院的图书馆甚至二十四小时开放!美国大学几乎都有一个巨大的学生活动中心(Student Center),包括一个或多个自助餐厅、学习室、休息室、娱乐室(如电子游戏厅和台球室)、多功能的书店以及商店等。宽敞明亮的学生餐厅不仅提供餐饮,也是谈天、会友、休息的地方。

小结:美国大学生的作息时间和作息制度跟中国大学存在很大差别,中国文化在作息时间上讲究的是规律,上课时间基本都是分上午;下午;晚上三个阶段,而且时间都很有规律。另外中国大学里边的学生活动中心跟美国的也有差异,中国大学里的活动中心一般就是些体育设施或者干脆就是什么都没有以供学校举行活动用,不会出现如休息室、娱乐室之类的,更加不会有游戏厅。这其中体现的就是中美文化对个人的态度,中国文化更注重集体主义,学校大部分设施主要以学校为,而美国文化里边则更加注重个人主义,他们更加注重个人的感受和生活质量。

二 美国大学生看待学位证书的态度

学位证书固然很重要,它是你受过并完成高等教育的重要标志。大学里每年夏天举行的毕业典礼,是一年当中最隆重的庆典,典礼之后还要大宴宾朋,包括毕业生和他们的家长和

亲属。美国大学毕业生此时的心情大概与中国的高中生考上大学时相当,中国学生的关键是能否通过高考独木桥,考上大学;而美国大学宽进严出,关键却是能否大学毕业。另一方面,美国是个讲求实际的国家,美国不少大学生、研究生,偶学位还未拿到,就已经在公司里上班,薪水当然是与其学位相当的。

美国社会既重视学位,更重视实际能力。美国技术部门用人(或大学教授招研究生),不仅看其成绩单优秀与否,还要看其是否学过某些重要的课程,同时给一技术问题令其在一两周内解决,最后还要判断其是否能和同事融洽相处。但是,在一时难以分辨高下时,当然是以学历、特别是名牌大学的学历来决定取舍。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美国学生普遍认为,上大学、受教育是自己的权利,当听到很多中国学生上不了大学,感到不理解。因此美国大学生多数都很努力,因为学习的目的很明确:学到本领、拿到学位证书,就意味着可能找到好的工作

小结:这体现了中美文化中教育目的差异

1、美国家庭教育目的期望值不高

美国家庭教育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这个目的期望值不高,所以美国父母 能较为轻松地对待孩子的教育,把孩子的个性中的积极成分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让子女实现自我价值。

2、中国家庭家庭教育目的期望值高,而且功利性强

中国家庭教育的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出于这个目的的中国父母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唯一的要求就是专心。

三 美国大学生的恋爱态度

美国是充分开放的社会,包括性开放。美国青年谈恋爱较早,高中生即开始date(约会),据说高中毕业的女生中处女已经不多。但多数美国大学生还是把精力放在学业上,因为获得大学学历是通往未来幸福的重要桥梁,美国大学教授对功课要求又非常严格,每门课都经常有不及格的学生,功课不及格要重修、重交学费,多科不及格则拿不到学位。因此将学业视为儿戏,早恋早婚的学生并不多。何况在那样开放的社会里,男女之间已没有多少神秘可言。 另外美国社会讲究尊重个人隐私和自由,男女关系恐怕是头号隐私(政界人士则除外)。因此大学校方不大过问学生这方面的事,而且也无权过问。无论同居、还是早婚,都是学生自己的责任,如有违法,则是司法部门的事。

小结:这其中体现了中美文化中婚姻观的差异,美国人的婚姻观与中国人的婚姻观有着极大的不同。因为他们认为:婚姻纯属个人私事,任何人不能干涉;同时婚姻不属于道德问题。一个人有权选择他/她最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一旦发现现有的婚姻是一个错误,他/她有权作第二次选择。如果夫妇一方爱上了第三者,任何一方都不会受谴责。在他们看来,强迫两个不相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是很残忍的,这都体现了美国崇尚个性自由的天性。 中国人的婚姻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这是因为中国人把婚姻当作一个严肃的道德问题,喜新厌旧,或是第三者插足都会被认为是极不道德的,这就是中国千百年来的儒家文化。

四 美国大学对学生的言谈举止的纪律约束

在美国很少听到纪律(discipline, obedience)这类单词,在各种场合美国人强调更多的是责任(responsibility, duty),纪律这个词在美国恐怕主要用于军队而不是平民。美国大学生与校方的关系有些象买卖双方,学生付学费买教育,学校则负责提供优良的设备和教学,二者之间似乎不存在管与被管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双方各负自己的职责。学生必须达到学业要求,否则留级,毕不了业,只能是自己吃亏。校方不用督促学生去努力学习,只用制度管理,即在规定的范围内选课,完成若干个学分,平均达到C以上(相当于60分),即可获

得学位。若想进一步深造,特别是转入名牌大学的研究生院并获得奖学金,那么每门功课成绩都要尽量争取A,这样才有机会。另一方面,教授必须认真备课,提高讲课水平,认真答疑。每门课结束前,往往由学生填一份无记名调查表,为任课教师的各方面打分,包括讲课内容对学生是否有益、学生课堂理解程度、作业量的适中度等,然后送到学院。从而双方互相制约。

美国大学生的考试成绩也被视为个人隐私,任课教师不得将其公布于众,更不得以此随意将学生排队划线,而是由学校将成绩直接寄到本人住处。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学生的差异,允许学生依个人爱好和特长发展并尽可能提供方便条件,这大概是美国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在美国,每个人的言谈举止都是个人自由,但有一个前提,即不得妨碍他人。因此在教室里当然不能大声喧哗、随地吐痰、吸烟,否则教授有权令其出去,胡闹的可以立刻叫警察来,因为那样可能已经触犯了法律。在宿舍里同样不能大声喧闹,否则其他同学可以报告宿舍管理人员。遗憾的是美国有时也“法不责众”,周末晚上的喧闹和摇滚乐有时也无人过问,只好忍耐。至于打架斗殴,现实生活中极为少见,只有好莱坞电影里常出现。打架的结果则是立刻被警察带走,弄不好吃一场官司,赔一大笔钱。美国的学校和主流舆论的教育是,“所有的人不分种族、性别、肤色、贫富,一律平等。”这些语言,常常堂而皇之地挂在各种政府机关例如移民局最醒目的地方,如同我们宣扬的“为人民服务”一样。因此,人们表面上彼此尊重,但也保持一定距离,同学之间互相欺辱的现象很少发生,也绝不能嘲笑别人身体的缺 陷(如胖瘦、高矮、残疾等)。在大学校园里常看到残疾学生与健康学生一起上课,健康学生帮助残疾学生上下电梯和楼梯是很正常的现象。美国人走到哪里都自觉排队,在公共场所很少有人大声喧哗,一般不会为公共汽车上不小心踩一脚而辱骂,或者有失身份地抢座位。美国大学生主要是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依靠个人教养和个人约束力来支配自己的言行,而不是靠“纪律”。

小结:这些都体现了美国人的平等意识和自由的天性,而这更是中国人最缺少的,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然根深蒂固。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美国人平等意识较强,无论贫富,人人都会尊重自己,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同时,人人都能充分地尊重他人。在美国,很少人以自己的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也很少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因为他们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

结束语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和美国在国际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了解中美文化差异,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能帮我们正确理解美国人的言行。在交际过程中,充分了解对方,尊重对方的习俗,以取得最佳的交际效果。对于中美间的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认真对待两国文化的差异。因此,每个人都应该了解中西文化,成为21世纪的交际强者!

参考文献

【1】端木义万,英美报刊[J],南京大学出版社1900(2):92-94

【2】胡文仲,文化与文学[M]上卷,1994(1):116

【3】邢 东,中美文化差异管窥[M]上卷,1997:.74-76

【4】中国教育报[J],中国教育报刊社,2003:14

【5】吴冰,外语教学与研究[M],1994(1):p.87

第二篇:中美文化差异

摘要:文化的不同,会产生思维模式的不同;思维模式的不同,又会产生行为方式和社会关系的不同。中国文化重集体,美国文化重个人;中国文化重综合,美国文化重分析:中国与美国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在非言语交际上也各有不同。现在从饮食、戏剧、教育以及婚恋观来浅析一下中美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中国文化 美国文化 差异

一、从饮食看中美文化差异

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源于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美国人注重“以人为本”。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两种不同的饮食观念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美国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美国人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这一饮食观念同美国以至于西方的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对象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为形上学理,形上学理互相连贯,便结成形上哲学。

而中国人是很重视“吃”的,“民以食为天”这句谚语就说明我们把吃看得与天一样重要。由于我们民族几千年来都处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人民总是吃不饱,所以才会有一种独特的把吃看得重于一切的饮食文化,这大概是出于一种生存需要。如果一种文化把吃看成首要的事,那么就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方面会把这种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不仅维持生存,也利用它维持健康,这也就是”药补不如食补”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对吃的过份重视,会使人推崇对美味的追求。在中国,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这种饮食观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吻合的。作为东方哲学代表的中国哲学,其显著特点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

2.饮食方式的不同

中美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会有一种形式,那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处的气氛。这种饮食方式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

而美国的餐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美国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美国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美国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美国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美国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

二、从戏剧看中美文化差异

由于地理环境、社会的经济、政治情况不同以及民族习惯、文化意识、艺术传统的区别,中美戏剧在发展中走着不同的历史道路,在内容和艺术形式上呈现出很大的差异

美国戏剧和西方戏剧是从古希腊戏剧开始的。同美国戏剧的起源相比,中国戏剧的起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中国戏剧也是起源于民间,由于它形式特殊,包括说、唱、念、打等因素,是更为综合的艺术,因而是多源的,寻起“根”来,不像美国戏剧那么“单一”和明确。我们拿中美戏剧的起源作一比较,可以看到它们有若干不同点:第一,美国戏剧起源于祭酒神的颂歌,源头明确;中国戏剧的起源是多源的,比较复杂;第二,美国戏剧的起源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神秘的、幻想的、悲剧性的基因多;中国戏剧的起源,虽也和一定的宗教仪式有关,但俳优的活动,角抵表演等却都是娱人的,主要是现世的人的娱乐性活动,现实的、技艺性的、喜剧性的基因多;第三,美国戏剧是从歌舞演变而来,即由歌舞逐渐演变为故事表演;中国戏剧则是通过它们彼此的汇合、交织来实现。

总的来说,中美戏剧是两种不同特质的戏剧。美国的戏剧是剧作家的剧场,剧本是整个戏剧的灵魂,有了剧本,有了演员,就可以演戏。古希腊的戏剧有对话,有合唱,演出时也需要歌队和乐师,但音乐很简单,戏剧的演出主要是靠演员的姿势和声章来表达情感,展开剧情,所以剧本中的语言因素显得特别重要。中国戏剧是多种艺术因素的结合,包括歌唱、舞蹈、对白、武术等,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是这些艺术因素的综合体现,而这些艺术因素的结合,必须在各方面都有一定艺术积累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三、从教育看中美文化差异

中国教育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美国教育重视创造力的培养;中国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和知识的熟练掌握,重视“精”和“深”,美国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灵活应用,重视“广”和“博”。

以数学教学为例,中国教育使用题海战术,教师让学生重复练习,直至“炉火纯青”的地步;美国学校的数学教育则基本上是“点到为止”,教师一般不要求学生做完教科书上的习题,常常只要求做单数题或双数题。中国基础教育是训练学生熟练掌握技巧,美国教育只是让人明白是怎么回事,至于学生今后是否要以数学工程作为事业,则由学生今后自己去选择,学校的教育没有必要强迫学生把那些技术练得“炉火纯青”。

所以说,中国教育是“精英”教育,把那些不能把知识学得精深的人淘汰出去。美国教育是普及与精英相结合的教育,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是当平民还是做“精英”。自己选择走“精英”道路的,需要艰苦奋斗;选择走平民道路的,接受普及教育,平平淡淡、与世无争地接受社会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知识的教育。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知识的教学只是点到为止而已。这样的教育是大众化的平民化的教育。虽然每个美国人在16岁以前必须接受强制性的教育,但是这种大众化的教育却比较普及,也就是标准比较低,它适合于绝大多数学生的接受水平。这是因为中国教育资源匮乏、就业市场受限制以及人文环境诸因素的影响,所以国内的教育只能这样“公平”地实施。中国学生在这种社会形态下没有选择的余地,美国学生则不同,选择走“精英”道路的少数人,只要艰苦努力、认真学习,力求“精”“深”,同样也能实现自己的“精英”教育。因为这是自己的选择,没有来自社会、家庭强制的压力,所以有一种愉快的发自内心的动力。

中美教育除了自我的定位问题之外,在学业课程的选择上还有很大的区别。中国教育要求数理化各科面面俱到,哪一科学得不好都有可能对人生前途造成致命的影响。美国的基础教育在达到最基本的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有较大选择的自由。比如,一位学生对物理、化学或生物不感兴趣,感觉有很大的困难,可以只选修比较基础的课程,而选修较多的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课程,只选修理、化、生其中的一门,同样可以达到高中毕业要求,也能进入顶尖大学,同样有机会成为“精英”。

四、从婚恋观看中美文化差异

中国人以工作的成就为重,美国人以家庭为重,这与中美的文化氛围有关。中国社会从古到今一直倡导为集体、为国家牺牲自我,牺牲小家,媒体采访中国名人或大人物,他们常常说事业太忙,有些人甚至一个月或者几个月都没有与自己的家人吃过一吨饭,更有甚者,孩子或配偶或父母生病都没有时间去探望,这样的行为在中国似乎人们都觉得可以理解,挺感动的,甚至觉得高尚,生活中的普通人稍有点事业也说自己很忙,没有时间和家人在一起,当家人抱怨时,他还会理直气壮的说,我这么辛苦还不是为了这个家? 而美国人却以家庭为重,如果哪个人的孩子或爱人生病了,而他的丈夫却以工作忙为借口不陪在家人身边照顾他们的话,他们(大部分人,不含那些特殊行业的人)是会被人瞧不起的。而且他的家人也不会说出类似这样的话:“我要支持你的事业,所以你去忙吧,我自己照顾自己”。不会,美国人包括小孩都很在乎自己的感受,在乎是否被自己的家人在意和重视,他们把家庭和事业分的很清楚.美国倡导的是 ” EVEN IF YOU ARE RUSHED OFF YOUR FEET, MAKE SURE YOU MAKE TIME FOR FAMILY”. (即使你忙的脚不沾边,也要确信有时间与家人呆在一起.)美国人觉得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而只有家人才会不管你成功失败都会陪伴在你的身边,他们觉得和家人一起享受生活才是最幸福的事. 结束语:从饮食、戏剧、教育、婚恋观的区别我们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中美文化之间的确有很大的差别,但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逐步走向世界,各种文化也会相互渗透,所以我们要在了解本国文化的基础上接受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已达到更好的交流。 参考文献

[1] 吴冰 中西方文化差异拾零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 2002 [2] 邢东 中美文化差异管窥 全国优秀英语学术论文集 1997[6] 陈

平 商务礼仪

中国电影出版社

[3] 邓炎昌,刘润青 语言与文化[M].外国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 [4]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 罗艳丽 从饮食文化差异透视中美核心价值观[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2)

Abstract: Cultural differences, will have different mode of thinking; thinking of the different patterns of behavior and will be produced in different social relations. The collective weight of Chinese culture, American culture weight individuals; Chinese culture re-synthesis, re-analysis of American culture: China and the U.S. have different customs and religious beliefs, in the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s also different. Now from the diet, drama, education, and love and marriage to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China and U.S Key words: Chinese culture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第三篇:中美文化课堂2

一)坐着教书,跪着指导走进Salem School的每间教室,几乎看不到一直站着讲课的老师。教室里没有讲台,但每间教室一定有一把椅子。那是专门为老师准备的。每当学生从课桌旁离开,坐到地上听老师上课的时候,老师就坐到这把椅子上讲课,严格地说,并不是讲课,而是与学生的交流与对话,一种真正的对在一年级的教室,老师正领孩子们学习二十六个字母。我们进去的时候,一个学生正走到台前展示最喜欢吃的早餐,结束了这一环节之后,孩子们按老师的指令离开课桌,坐到教室一角的地毯上,进行下一个关于字母的游戏活动。教师很随意地坐在椅子上,孩子们则用自己感到舒服的姿势坐着围成一圈,和老师一起唱字母歌,一起玩字母游戏。游戏的内容是让孩子们按顺序轮流说26个字母。比如第一个孩子说A,就要用A说出一个关于食物的单词,并用这个单

(二)教学即对话-----一种真实的平等走进美国课堂,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教师没有中国教师那样刻板而严肃的面孔,没有按自己预设滔滔不绝的讲授,学生没有中国式的正襟危坐,也没有那种形式化的小组合作。课堂就是一种“围炉式”或叫“茶馆式”的轻松的对话。它是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求知的过程,是自主建构的过程,通过师生双方的共同创造达成各自的完善与满足。“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可以随时提出疑问打断教师的课堂,而每一次被打断教师总会停下来,耐心地给予指导,或请其他学生为其解释。学生发言不用站起来,甚至不用举手,随时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一年级的一节阅读课上,一个学生到台前展示自己图文并茂的作品,他指着图画说:I’ll show my friend to bake a cake.(我将向我的朋友展示怎样烤蛋糕),老师马上微笑着问他:“Can I come?” (我也能来吗?)学生笑了:“Of course.”(当然了。)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而一是一种与教师或同伴之间真正的对话。这种感受随着我不断地走进美国课堂在一点点加深。在一节初中一年级的数学课上,大卫老师给学生上的是相似图形面积的比例关系。一个学生在上课十分钟后才进入教室,但大卫老师并没停下来批评或指责她为什么迟到,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继续讲课。从迟到女孩疑惑而费解的眼神可以看出她显然跟不上老师的讲课。有好几次,大卫老师都主动停下来问她是否有不明白的地方,并耐心为其解释。可有一个问题,这个女孩始终没弄明白,这时,女孩的同伴站起来对大卫老师说,“我可以到讲台上为她讲吗?”大卫说,“当然可以。”于是,这位学生大步流星地走上讲台,用画图和方式进行了生动的解释。对话式”课堂理论根基是“建构主义”学习理念,它认为在学习中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教师不应始终以知识权威、文化先知的角色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支持学习的建构性、协商性和参与性。因而本身蕴含着教学民主的价值预设,并以发展学生的主体功能为旨归。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没有任何距离的。在一年级的一个教室,有一个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遇到障碍,好长时间没答上来,但老师一直用关注和激励的眼光看着他,等他说出答案。有的学生等不及了,举手想帮忙,但老师却用手势作了一个制止的动作,说:No, I want him to think more. (不,我想让他多想一会儿)。在中国的课堂上,老师可能等不上5秒钟就会叫起其他同学回答,可是这位老师足足等了这个孩子10几秒钟,直到他说出答案,然后夸张地赞叹道:“excellent!” ,其他孩子也跟着鼓起掌来,我看到那个孩子眼睛里露出无比骄傲的神情。有了对话,才会有生成,课堂才会洋溢着生命的气息。不由得想起中国的那种完全按教师预设推进的课堂,那种充满了功利性浮躁与作秀式虚假的课堂,那种为了讲给听课者听,而不是真正基于学生生命需要的课堂,与美国的对话式的课堂相比,我们缺失的可能不仅仅是行为本身,而是一种真实的平等和骨子里对生命真正的关怀。所以,在中国的课堂上,当教师问学生“对不对”时,答案一律是“对”,当教师问学生“懂了没有”,学生们会异口同声“懂了”,当教师问会了的请举手,所有的学生都会毫不犹豫地一齐举起手,学生为了迎合教师或逃避批评,不会装会,不懂装懂,因为只要随便叫起一个学生,可能就会一问三不知。这种毫无意义的问答并不能称之为对话,它不过是教师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而已。所谓“对话”,必须在思想上与学生对等。“对话”视野中的教学,是师生共同构建、共同创造的过程。它的前提与基础是确立师生间的人格平等,消解教师传统的权威地位,给学生最大的自由空间,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发表个性化的见解或提出自己的真实疑惑和有意义的问题。但令人忧虑的是,中国的学生不仅习惯于顺着老师说老师爱听的话,而且习惯了听老师说话,我曾经听初中的一位老师说,当他问他的学生:你们愿意听老师讲,还是喜欢合作讨论式的课堂时,大部分学生还是愿意选择听老师讲。教师权威的消解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学生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依赖心理和被动接受“标准答案”的习惯已成定势,要加以改变形成对话式的课堂尚需过程与时日。

(三)课堂外延是生活在美国的每一个教室里,无一例外地都挂着一张世界地图。我以为,那是专门为地理课准备的。可是,当我第一次随小学校长走进一间教室时,我才发现,原来这个世界地图是可以随时拈来的教学资源。听到校长介绍我们是中国的客人,这位老师马上走到地图面前指着美国的位置说,这是我们的国家,谁能指出中国在哪里?马上有孩子举手并走到台前指出中国的位置。孩子们为他的优秀表现热烈鼓掌。老师又接着问,谁到过中国?你们到过中国的哪个城市?中国的面积有多大?中国的人口是多少?问了几个问题后,又请孩子们向我们提问美国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在我走进美国课堂的第一天就有了切身的感受。美国的教师可以把生活中一切情景开发成学生的课程资源。我曾听过一节初中的历史课。课的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美国的战争史,并合作完成介绍战争史的project. 看谁的project 能吸引更多的参观者。学生先花三天时间到网上查找关于战争史的信息,然后课堂上进行小组交流,互相补充信息,同时按老师的要求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整合信息,有的负责制作PPT,有的拍图片或制作模型,有的负责制作海报,有的负责解说。在下一周再进行小组交流,全班共享。最后两天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的Project.请大家评出自己最喜欢的project, 并谈出喜欢的原因。这样的课堂在时间上不是以45分钟为授课单位的,它甚至跨了两个周的时间;在空间上,它把课堂从教室这个狭窄的空间一直延伸到家庭,甚至社会生活中。在内容上,它直接取材于美国真实的战争史实,学生通过网上查询,采访经历过战争的老兵,到博物馆参观等方式获取信息,而不仅仅从课本上获得知识。完成这样的作业学生需要付出很多,因为没有标准答案和现成资料参考,他们需要绞尽脑汁、探索尝试、战胜难关。然而正是在完成这项宏大的“作业工程”的过程中,学生初步掌握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锻炼了收集、处理、整合信息的能力,提高了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分析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强化了关注社会、关注未来的意识,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求学问,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求真知,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想象力和创造力,可能就在这样的课堂中一次一次、一点一滴被开掘出来。在Salem School, 每一节课都与实际问题及学生真实生活相联系。我听了一节叫作‘snowday”(下雪日)的写作课。因为我们到康州时正遇到美国最寒冷的季节,十天时间,有七天在下大雪。其中有一场雪是美国几十年来最大的一场雪。所以,关于下雪天的话题便自然走进了美国的课堂。生活即教育,在美国的课堂上我再次体验到了这一点。这节写作课同样不是以45分钟为单位的。因为我第一次走进这间教室时,教师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回顾自己下雪天经历的人与事,然后自己在一张纸上画一个思维图式。教师会不断走到一些同学面前进行启发性指导。当大部分同学都基本画完后,再小组合作讨论。美国的小组合作一定是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独立思考作基础,合作就会流于形式,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从同伴那里受到启示,补充和完善自己的图表。然后,每组推荐一个成员到台前进行交流,介绍自己的snowday. 大家在分享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修整完善。一节课就基本结束了。第二节关于snowday的课是第二天我偶然走进同样一个教室发现的。原来这节课是第一节课的继续。每个学生手中都有一张老师发给的图表。这个图表是教师在第一节课学生思维图式基础上整理提升出来的。这个图式更具体,要求学生在第一节课的基础上细化图表,包括写出主题句,然后写出活动的名称,以及每个活动下的支持性信息。写完后,小组合作,然后全班交流,教师指导。最后,在第二张纸上,写出第一段的内容。这一次要求注意表达内容的逻辑性、生动性,注意标点和用词等。虽然这节课我们没听完就离开了。但我知道,因为写作的内容来自学生最熟悉的生活,而且教师一步步为学生设置了足够的学习支架,学生写起来一定下笔千言,至少不会像中国学生那样,遭遇“为赋新诗强说愁”的尴尬。其实,何止是学校,家庭,整个国家都是学生的生活大课堂。在美国,看到最多的是图书馆、博物馆和纪念地。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科技博物馆、艺术博物馆这些联邦政府投巨资修建的大型展馆,华盛顿的白宫、国会大厦、五角大楼、林肯纪念堂、航天馆、水族馆、农展馆等场馆全部免费向学生开放。不少博物馆里陈列着当年开拓者艰辛的创业史。美国只有不到三百年的历史,但它们把每一个历史的足迹都完好地保存下来,并变成学生教育甚至公民教育的课程资源。孩子走遍美国,也就了解了整个美国的历史。听房东说,她每学期都要带领她的学生参观几个博物馆,因为这是开拓学生视野,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最好的途径。把课堂延伸到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它改变的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推动他们去关注社会、了解历史、体验人生。”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社会,敞开胸怀看世界。事实上,美国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当我们为“考什么,教什么” ,把课程简化成了教材,进而把教材窄化成了要考试的知识时,美国的教师却把孩子的目光引向课堂外面那无限广阔的生活世界。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在美国的课堂上到处都能找到它的影子,而陶行知先生在批判继承基础上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合作一”在中国的课堂上却难觅踪影。反观美国的课堂,我们还会仅仅为取得一个好的成绩而沾沾自喜吗?当学生除了学习课本上的知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时,我们还会为培养几个清华、北大的高考状元而骄傲吗?当我们的高考状元因“只会学习,别的什么也不会”而遭遇被美国八所大学拒收的尴尬时,我们又该如何审视我们的教学?

http://mingshi.qlteacher.com/studio/xujianhua/Article/8987

第四篇:中美婚礼文化习俗比较

中美婚礼习俗文化比较

—从婚礼形式与婚礼服饰方面

From Star:程杨楠、尹诗意、陈碧琳、梁勉

摘要:自古以来,婚姻是人伦之首,婚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西婚姻观念方面的差异,折射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就造成了二者婚姻习俗方面的差异。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不断向婚姻风俗沉淀,所以,中国的婚俗文化凝聚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具有独特的东方魅力。而西方国家,由于地理,民族,历史,宗教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他们的婚嫁习俗与中国不尽相同,带有鲜明的西方色彩。当然,中西方婚礼习俗都是在本国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形成的。下文旨在通过婚礼形式、礼服等方面的差异,对中国西婚礼文化进行对比。

关键字:婚礼习俗、婚礼仪式 、礼服

一、婚礼形式

婚礼形式是婚礼中最重要的部分。国家不同,婚礼的仪式也不尽相同。与其他方面不同的是,在这一环节,传统的中国婚礼仪式比西方传统婚礼仪式要简单得多。而婚礼形式也在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着。

(一)中国的婚礼形式

“三书六礼”“三拜九叩”。所谓“三书”,就是指聘书、礼书、迎亲书;而“六礼”是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而在这之间更有换庚谱、过文定、过大礼、安床等一系列的活动。而在这些活动中有着大量的禁忌和礼俗,比如新娘嫁妆中要有剪刀(蝴蝶双飞)、痰盂(子孙桶)、尺(良田万顷)、片糖(甜甜蜜蜜)、银包皮带(腰缠万贯)、花瓶(花开富贵)、铜盆及鞋(同偕到老)、龙凤被、床单及枕头一对、两双用红绳捆着的筷子及碗(有衣食)、七十二套衣服,用扁柏、莲子、龙眼及利是伴着(丰衣足食)等物,每样物品都有其不同的

含义。同时,在婚礼进行时也有一定的顺序,按一般的情况,在整个婚礼过程中有:

1、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

2、出发(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

3、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4、等待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5、讨喜(新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其见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后才得进入)

6、拜别(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7、出门(新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

8、礼车(在新娘上礼车后,车开动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过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9、掷扇(礼车起动后,新娘应将扇子丢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去,扇子由新娘的兄弟拾回,掷扇后必须哭几声,且在礼车之后盖「竹筛」以象征繁荣。)、

10、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同样要一路燃放礼炮。)

11、摸橘子(迎新车队到达新郎家时,由一位拿着橘子或苹果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并赠红包答礼。这两个橘子要放到晚上,让新娘亲自剥皮,意谓招来「长寿」。)

12、牵新娘(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新娘进入大厅。进门时,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 喜宴(时下颇流行中西合壁式的婚礼,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礼服向各桌一一敬酒。)

14、闹洞房(新人被整之灾情大小,可以看出新人是否曾在其他的婚礼上戏弄别人,或平素待人够不够忠厚等。)

15、三朝回门(在婚后第三天,新妇由夫婿陪同下,带备烧猪及礼品回娘家 祭祖,甚至小住一段日子,然后再随夫婿回家)。

13、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家门口送客,须端着盛香烟、喜糖之茶盘。)

(二)西方的婚礼形式

在西方国家中,婚礼时有旧、新、借、蓝等习俗。旧是指母亲传下来的婚纱,头饰或首饰,代表承受美好的一切;新是指朋友送的礼物如裙子,饰物,象征新的生活;借是指可向任何人借东西回来,据说从富裕亲友借来金或银放在鞋内,象征带来财运;蓝是指新娘的一些小饰物或花束用蓝色,意味着新娘的纯洁及忠贞。而在进行婚礼时,西方亦有大量的习俗。比如,在结婚时新娘总要带着一方手帕,西方人认为白手帕象征好运。根据民俗说法,农夫认为新娘在婚礼当天所流下的泪能使天降甘露,滋润农作物。后来,新娘在新婚当天流泪,就变成她将有幸福婚姻的好兆头。而在婚礼典礼时,新娘总是站在新郎的左边在进行结婚晚宴时,要特别定制结婚蛋糕,根据历史记载,自罗马时代开始,婚礼结束时,人们会在新娘头上折断一根做面包的材料----小麦,象征生育能力,面包屑则代表着幸运。

现代的西方婚礼是属于浪漫型的,整个婚礼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浪漫的气息。一般有以下步骤: 1来宾入席。

2奏结婚进行曲。亲友点上蜡烛,牧师领唱诗班进场,宣布婚礼开始.伴郎伴娘和新郎陆续进场,女方家长陪新娘进场全体起立。

3女方家长入席。新娘挽着父亲的手,步入大堂,伴娘和花童一同进入会场,全体来宾起立,父亲郑重的把女儿交给新郎,女方家长就坐,全体来宾就坐。

4牧师证婚。新人进行结婚宣誓,宣告愿意结为夫妻。 5新郎新娘互戴婚戒,宣誓。

6献诗。来宾在唱诗班的带领下,唱祝福歌。

7礼成。奏乐,新郎站右边,新娘站左边,两人一起走出教堂,伴郎伴娘随后,家属以及来宾随后退场。

8茶会或晚宴。

二、婚礼服饰

(一)中国红

提到中国的婚礼,人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中国的整个婚礼的主色调是红色,这也是中国的传统的代表喜气的颜色。现代婚礼虽然是现代的,但不管是氛围还是礼仪都与中国传统的文化习俗是分不开的。整个婚礼到处都充满红色,这也就使婚礼变得喜气洋洋。特别是在农村,红色是人们认为很喜庆的颜色。如果,在婚礼那天,新娘没穿红色的衣服,会被认为很晦气,不喜庆。在中国,最传统的

新娘礼服莫过于旗袍,穿上旗袍最能显现东方女人的韵味,让自己在婚礼那天与众不同,有鹤立鸡群之感。除了礼服,鞋子也应该是红色的。在中国,许多民间婚礼的衣着饰物,凝聚着人们的美好愿望,每一件饰物都有着特定的象征意义,既有丰富的内涵,又寓意吉祥。

(二)西方白

与中国婚礼相比,西方的婚礼就显得更为浪漫,西方主要是以白色为主,白色的婚纱,白色的花束,白色的桌布,白色的气球和庄严的承诺。而其中白色婚纱是新娘们的最爱,是婚礼的经典装束,白色象征着纯洁和专一,更为婚礼增加了浪漫的气氛。西方在19世纪以前,婚礼上新娘的礼服是没有统一颜色规格的,自罗马时代开始,白色象征欢庆。1850年到1900年之间,白色亦是富贵的象征。到了本世纪初,白色所代表的纯洁意义更远超其他。西方认为白色与童贞有关。古罗马的新娘穿着白色的婚纱,蒙着鲜橙黄色的面纱,象征着激情的火焰。在西方的天主教传统里,白色代表着快乐;其他一些地区,白色在他们的婚礼和葬礼里指示各种各样的通路典礼和意义从此白色婚纱便成为一种正式的结婚礼服,成为了新娘们心中的最爱。

婚礼体现了中西婚礼文化的碰撞,中式婚礼的西方化,西方婚礼的中式化,都在说明婚礼的形式在变迁,是婚礼文化的丰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高,全球一体化的加速发展,中西方两种文化开始了更广泛的碰撞和交融。中国灿烂而悠久的传统文化引起了世人的瞩目,而中国也在加大对文化的输出。然而化上的平等交流应该是互通的,一手进一手出,不应该只进不出或只出不进。“拿来”拿的是我们没有的,而且是必要的;并不是全盘西化,囫囵吞枣。输出”也不是不分好歹地“倾销”,即使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尽管资源十分丰富,也需要经过现代的阐释,方能切合现时代世界的需要。最能体现中国当今文化软实力的,应该是经过中西会通又从现实需要出发以体现时代特点的原创性的文化观念、文化思想和文化产品。总的来说,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我们也越来越多的接触到了西方文化,了解了更多的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及其原因,可以使我们更好的理解西方文化,促进文化融合。

第五篇:中美集团文化建设

创新、发展、培育独特的医疗教育集团企业文化

——以中美集团企业管理文化建设为例

刘 焰 炤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在领导(企业家)的指导和带领下,经过沟通交流,长期的经营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并且为企业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守的具有本企业特有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近年来,中美集团大力实施文化牵引战略,不断深化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以战略引领实践,以思想凝聚人心,着力培育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有效激发了企业活力和员工创造力,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一、在创新发展的实践中,围绕企业灵魂进行顶层文化设计和基层文化氛围营造

(一)顶层文化设计:全局战略引领科学发展

在企业文化的体系中,共同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愿景是顶层文化的一条主线,它可以帮助企业从单纯的物质引导和制度约束转到文化的启发与引导上来。缺乏顶层设计文化设计的企业可能一时做大,却难以持久做强。

经过30年的发展,中美集团现已成为中国医药领域最大的服务机构之一。30年,创新发展是中美最为显著的企业特征:最早制定实施了中美30年发展规划,上世纪90年代,中国民营医院是一个朝阳产业,但是由于政府对于公立医院的保护,民营医院在夹缝中生存,中美最早主营业务以专科医院为主,21世纪之初,国家开放医疗市场,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医疗机构,中美紧紧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坚持产业化发展道路,秉承“禁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的理念,大力推进投资医疗产业的发展,从最初的一家医院发展为现在的10余家医院(其中1所三甲专科医院、6所二级以上综合医院,3所社区医院),50余家医疗美

容机构遍布北京、哈尔滨、沈阳、南京等各大城市,1个干细胞研究中心、1个生物诊疗中心及1个华夏育才基金会,规模不断扩大,更为可贵的是,创新在企业份额中的比重逐年增长。30年集知播识,中美逐步实现了从服务一个行业向多方位服务的跨越,实现了从医药卫生领域向教育的跨越。

中美为什么能从一家民营专科医院,加速转型为一个现代化的医疗教育集团?其背后存在着必然的逻辑。

坚持思想先行,重视顶层文化设计,是中美实现快速发展的前提。

21世纪以来,中美集团以社会责任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源动力,服务大众健康作为企业发展宗旨,大力发展社会健康公益事业。集团以中美健康基金会为依托,通过以大中华地区为中心,辐射亚洲、美洲、欧洲等地区的中美健康热线,为中国大众、全球华人、以至世界各国有健康需求的人士提供免费的健康咨询、健康服务。

根据改革发展的步骤和实际情况,围绕“市场化”“现代化”和“专业化”的趋向,先后推出了很多企业发展的理念,“创新才有未来”“不拘一格降人才”“管理重在精细”“人性化管理”„„这些简短而精到的理念启发了员工的认识,指导了员工的行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提炼,中美倡导尊重科学和实践的文化,形成了“领导坚持民主决策、单位争创学习型组织、个人争当一流员工”的风气;倡导服从大局和集体的文化,倡导奉献和拼搏的文化,形成了现代化企业精神;形成了“上岗看素质、收入看业绩、提拔靠竞争、采购阳光化”的秩序,形成了“员工行为准则化、工作流程化”的标准体系;倡导营造健康与快乐的文化,合作伙伴、大病基金等形成了为员工配套的保障制度。体现出集团真、济、仁、精的价值理念,中美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为新世纪中美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

中美的顶层文化,积淀了中美人对使命感和价值观的认知,做受人尊敬的企业,体现了两代人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以及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依托顶层文化设计,中美人把工作当成一份事业去经营,把职业当成一种信仰,努力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肩负起更多的责任和更大的担当,把几千名员工

变成拥有统一意志和同一价值观的奋斗者,这是企业30年不变的精神,也是中美未来发展的基石。

(二)基层文化氛围营造:不断深化企业文化内涵

一个企业,只有让企业文化根深蒂落,才能真正让员工自觉主动地参与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塑造;只有建立起各层级分工负责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好基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营造基层的企业文化氛围是一项系统工程,与一个企业的行业地位、整体实力、发展前景、个人成长空间、收入待遇、文化导向、领导作风等因素密切相关。多年来,中美不断探索推进基层单位文化氛围营造工作,总结了经验、制定了办法,初步形成了理念引导、条件配套、情感关怀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作为国内医疗、教育领域的领先者,集团旗下单位几乎都是直接面向市场竞争的经营性组织。这一重要属性,决定了中美必须按照市场竞争的需要构建基层企业文化。

集团致力于实现社会价值,服务大众健康,不断强化“以人为本、制度化运行,成就员工梦想,创造事业辉煌”的管理理念,多次资助各类公益组织和公益项目,近年来,陆续开展组织的公益活动有:

关注“一小”——“中誉阳光幼儿成长基金”启动仪式;

2002年捐助“希望小学”——诸葛店小学;

中国儿童少年肾健康救助工程启动仪式;

护理团队定期到“仁爱之家”帮助智障儿童;

“太阳村”公益行——爱心植树捐助活动;

员工父母体检活动;

职工素质教育实践活动„„等活动。被社会各界、政府部门授予数十项荣誉。 2014年根据新形势下的发展,结合当前社会发展中凸显出来的问题,中美集团成立“扶爱基金会”依托福利基金会和中美医院的专业实力,通过制度化和长效化的扶助模式对于“扶不扶”社会事件展开救助,率先探索医疗行业在遇到此类事件时应承担的责任。

基层文化氛围营造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要紧密围绕顶层文化进行基层文化氛围营造;二是要因地制宜拓展独特的文化,更好的延伸、丰富顶层文化。

中美的基层文化氛围营造工作,让全体员工深刻意识到,作为中美发展的建设者,就是要用自己的劳动、才智和忠诚,“为中华崛起传播智慧”,为中美履行使命和基业长青而不懈努力,并在贡献中成就自我,实现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是中美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基础,是中美赢得挑战、实现创新发展的巨大动力。

二、以创新与发展为主题,努力建设和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一)培育独特的企业文化,要以两个文明一起抓为基本方法

西方管理学的“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利益,人们工作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但我国的国情不同,特别是在民营企业,如果仅靠个人利益刺激,是不可能把一个企业搞好的。我们必须充分重视精神力量的推动作用,并且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争取实现两者共同进步。这是我们国家的传统,也被实践证明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方法与重要力量。

(二)培育独特的企业文化,要以实现员工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 研究表明,人文关怀匮乏是我国民营企业管理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一个企业的发展,不能只盯着经营业绩,一定要适时转移到创造价值的员工上来,因为经营状况只能说明过去,而员工则是面向未来的解决方案。人是劳动要素里面最活跃、最有创造性的要素,以人为中心的功能失调很可能会导致企业的大面积溃败。因此,集团性从战略高度重视员工的全面发展,创造利于学习的工作环境,不断满足员工多样化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不断激发企业活力。

对于中美这种普遍具有高学历的技术型人才,实现员工全面发展,让员工过有尊严的生活尤为重要。中美一直把人才开发和培养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集团有自己专业培训的部门,集团董事长陈永先生的理念就是为每位员工提供专业培训,为每位员工提供发展平台,不论资排辈,致力于建立科学化、制度化的人才工作机制,以职业素质养成和工作方法创新为目标,开辟了众多深受职工喜爱的

活动。《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向世界上最好的医院学管理》《工作DNA》等好书是职工每年读书活动上最为期待的读本;青年成长论坛、生日会、辩论赛等是中美青年人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各类学术交流、中美历史文化及知识竞赛等活动也已成为员工强信心、转观念、找方法的重要平台。同时,中美高层不断加强管理观念转变,高度重视员工的价值追求、利益诉求和发展需求,为员工和谐温馨地工作、生活创造了条件。

(三)培育独特的企业文化,要以做社会受尊敬的企业为重要使命

在我国,随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企业逐渐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变成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这同时意味着企业受社会关注程度的增加和其社会责任的加大。因此,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还要对其自身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进行思考。

作为一个大型民营企业企业,中美始终以一种“社会公民”形象在社会上和市场中谋求生存和发展。对病人高度负责,是中美人30年一以贯之的光荣传统。在抗击“非典”,汶川地质灾害,社区、军民共建等社会工作中,中美充分发挥医疗行业资源优势,为灾区送去温暖,赢得了世人的尊敬,体现了现代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使品牌价值和用户体验转化为未来建设发展的重要资产。

(四)培育独特的企业文化,要以文化软实力驱动企业全面创新发展为核心目标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灵魂和向导,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培育独特的企业文化,不仅能够引领企业生产经营步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更重要的,可以集结、调动所有员工的智慧和创意,聚合改革发展的正能量,最终以文化软实力助推企业全面的创新发展。

中美通过几次大规模的市场调研,深入研究了国际国内社会经济形势发生的深刻变革和医药教育领域迅猛发展带来的影响,分析市场形势、研究客户需求、探讨工作规律的风气在顶层文化设计和基层文化营造的带动下愈发浓厚。中美按照市场规律调整结构,按照发展规律调整业务结构,按照现代企业经营规律调整管理结构,文化软实力带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动力显著增强。近两年,又通过实施定制服务战略和复合增长战略,不断升级服务,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中美各方面都变大了,但后30年要由大转强,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中美集团正处在急速发展时期,一个企业要想做强做大,就必须坚持把创新与发展作为培育独特企业文化的主题,以两个文明一起抓为基本方法,以实现员工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做社会受尊敬的企业为重要使命,以文化软实力驱动企业全面创新发展为核心目标,增强企业文化的感召力,使其成为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引擎,做受人尊敬的国际化企业,让中美前进的脚步更加坚实、有力。

注:作者所在部门为中美集团人力资源部

上一篇:中美贸易战经济学下一篇:赞美班集体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