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流与英语教学

2023-01-11

第一篇:跨文化交流与英语教学

英语学习与跨文化交流活动策划书

一 活动背景

文化是具有独特性的,不同国家的文化是互不相同的。这就要求外语教学与学习能够起到跨文化交际的作用。“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不但要讲究言语的正确性,而且要讲究得体性、可行性以及可接受性。语音、语法、词汇都正确的言语不一定得体,甚至可能不被接受。在交际中,应根据交际的目的、对象和场合结合其文化背景、语言习惯对所用词汇、句式等做出正确的选择。

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是密不可分的。在教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也应向学生讲解相应的社会背景与文化知识。这样才能真正使语言知识成为帮助他们交流的工具,使他们学有所用,真正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二 活动目地

(1)使同学们了解英语,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2)在学院里盈造良好的学习英语的气氛

(3)让同学了解英语的重要性,做好充分准备面对英语a、b级

四、六级考试

三、活动主题:英语学习与跨文化交流

四、活动地点:学院礼堂

五、活动时间:xx年11月03日下午19点到21点

六、活动对象: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全院师生

七、主办单位:学院团委

社团联合会 英语沙龙协会

八、活动方式:以讲座的方式进行

九、 活动流程

(一)前期工作:

1:策划书的跟进(策划部)

2:提前五天做好横幅(10.5m)

宣传海报 (3张,本部两张、羊城一张)

宣传单 300份(宣传部负责)

3:提前一周申请礼堂与讲座所需的设备、物品、主持台(秘书部)

4:提前一天通知英语沙龙全体会员(秘书部)

5:礼仪八个、服装向团委借(文娱部)

6:相机二部(策划部)

7:邀请函(秘书部)

8:准备五个问题(口语部)

9:邀请社联督导处监督(外联部)

10:拉赞助(外联部)

11:维持秩序八个人 (外联部)

12:邀请函提前三天发给王贤老师审批

13:主持人:王贤老师

14:邀请嘉宾:领导、老师:王贤负责

:各协会嘉宾:杜传光负责(包括科贸学院代表)

15:摄影由曾辉老师负责

16:广播站广播。(秘书部)

17:打印领导名称,及嘉宾席位名称。

(二)中期工作

1:负责布置讲座现场(文娱部)(四点半到六点)

2:负责签到工作(秘书部)(英沙会员、英沙理事会、各协会代表)

3:英语沙龙会长迎接讲座领导、老师、及到场嘉宾。

4:讲座照相(策划部)

5:在讲座开始半个小时必须布置好会场。

(三)后期工作

1:大合照(策划部)

2:欢送嘉宾(全体会员)

3:散会后负责清理现场(全体会员)

4:本次讲座总结(秘书部)

5:本次讲座新闻稿(含照片)当天完成(策划部)

广外院长简介:

梁学宏,

男,广东肇庆端州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留学生教育学院院长、直属党支部书记,广东省高校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学会常务理事,广州翻译协会副会长。曾留学英国和美国并两次赴英国牛津大学工作学习。从事翻译工作二十多年,擅长口译和笔译。曾访问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教育机构。获1996广东省“南粤教坛新秀”称号、被广州市国家安全局评为xx-xx“优秀宣讲员”,获xx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讲座流程:由王贤、广外院长安排

英语学习讲座筹备组:

晚会指导人:王贤老师

晚会总负责人:杜传光

讲座策划组负责人:王家屏

讲座主持负责人;王贤老师

宣传组负责人:刘刚

后勤组负责人:谢绍荣 危广柱

机动组负责人:刘燕玲

外联组负责人:史晓杰

礼仪组负责人:杜传光

十、经费预算:

横幅一副:100元

宣传海报:3*20=60元

宣传单:300*0.2=60元

邀请函:50*1.5=75元

饮用水:40*2=80元

水果:(葡萄、火龙果、香蕉、苹果、橘子、)100元

合计:475元

注意事项:

1、英语沙龙全体成员全部参加这次活动(秘书部做好签到工作,并做好统计)

2、在讲座期间各部门要配合每个部门的工作,要主动帮忙

3、宣传部一定要做好宣传和通知(讲座何时开始、何时结束,要突出讲座能让同学们学到东西是重点)的工作.

第二篇:浅析旅游与跨文化交流(小论文)

浅析旅游与跨文化交流

从文化学的角度看,旅游实质上是文化空间的跨越与联结。旅游活动是游客与东道主之间的交流,而主客依存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从某些学者,如Marshall Singer看来,每个人都隶属于若干个群体,而且没有两个人隶属的群体是完全一样的。其次,即使在同一群体中每个人的态度、价值和信念也不会完全一样,因此,在文化上每个人都应该被认为是独特的,严格来说任何人与人之间的交际都应被视为跨文化交流。而旅游中的跨文化交流是指在旅游过程中由于空间的跨越而导致不同文化(出发地与目的地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跨文化交流是不可避免的、无处不在的,因为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差异。 如价值观念差异,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习得了交际能力.而这种交际能力又必然地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每一种文化都会有其特有的价值系统。在同文化交流中,交流的双方有统一的价值观,交流起到维系和加强这种价值观念的作用。思维方式差异,思维在人类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思维方式一旦形成,人们就会在这种他所惯用方式中去思维,并去指导其行为。长久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因而也形成不同的思维模式。风俗习惯差异,风俗习惯是人们世代相传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传统的积淀,具有一种未经提纯的、原生态的鲜活的文化,具有朴素与生动的本色。传通代码差异,包括言语语言代码和非言语语言代码两个部分。任何言语语言和非言语语言都是用符号来代表、象征个体实在的各种具体和抽象的部分的。这些符号又受着一定规则的约束,规则教给我们使用符号的方法,以便恰如其分地描述经验。使用不同代码的成员之间的交流,就会形成跨文化的交流。

旅游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流方式,在这过程中参与者以自己固有的文化代码、观念习俗、和行为方式为参照系来解读新异陌生的文化代码、观念习俗和行为方式的。因此,跨文化交流总是在对熟悉特征的认同感和陌生特征的奇特感的交互作用下进行的,其结果可能是冲突,也有可能是整合。

文化整合,是表现行为和意识行为两者都在旅游者到达目的地后发生改变的,也称文化涵化。涵化的决定因素有很多,如跨文化人际交往能力、介入目的地交流网络的密切程度、目的地的社会文化态度(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对旅游者承载的异质文化的态度,是接纳,还是隔离,甚至排斥,直接影响文化交流和涵化。)以及文化距离变量等。而究竟是目的地文化整合旅游者出发地文化还是相反,文化涵化有其自身的优势法则。从微观层面看,文化涵化是异质文化间的互动,其结果是文化类型的趋同或同质化。从宏观层面看,总是强势文化更多深刻地影响改变弱势文化。也就是说究竟是旅游地文化影响游客还是有可影响旅游地的文化,要看谁的文化是强势文化。

而当个体进入不同文化环境时,由于失去了自己熟悉的社会交往信号或符号,对对方社会符号的不熟悉,在心理上产生了所谓文化震惊,这种震惊是随着文化差异的增大而加深的,旅游文化冲突不可避免。产生这种文化震惊与冲突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人们的思想中有意无意地存在着种族中心主义。这是一种从本民族地角度看待其他民族地,将自己地习俗和规范作为评判标准的、一种无意识的意向。所以要克服文化震惊的发生,首先就要克服自我的种族中心主义。一个“适应型”的旅游者在旅游地的公共场合或参与性的社交场合应该保持态度积极,主动去理解他人的文化,以适应当地的环境。他们有能力选择和吸收异质文化的特点,能发展出带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新文化特征。只有这种类型的人才有资格成为一个所谓的“国际型旅游者”。

那么,我们也应该在旅游过程中想办法解决跨文化交流的障碍。首先,要有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作为旅游活动的参与者,无论是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还是旅游地居民,都应该具有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只有具有了这种意识,在面对来自异域文化的人时,才能够快速的调整自己的心态,从容应对。其次,要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参与者应该有意识的通过各种资料信息,多看多听,多渠道的学习,积累更多的直接或间接经验。了解异质文化要进行多元化的对比,以防止在学习中对异质文化形成负面的刻板印象。同时,不管是来自强势文化还是来自弱势文化区域的人,在面对异质文化的时候都不应该迷失了自己的文化,只有从异质文化中反观自己的文化,才能更好的认识自己。最后,对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需要在跨文化的实践中进行。跨文化交流就是文化的适应过程。人们应该学会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养成努力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的习惯,并且促使自己加快适应异质文化的步伐。

旅游就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流的过程,只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这种跨文化的现象,逐渐消除跨文化交流中的各种障碍,人与人之间才能进行更有效地交往。良好的跨文化交流不仅不会使各区域特色文化遗失或被涵化,反而会增加文化的多样性、增强对弱势文化的保护、提高国民普遍的文化素质与素养,让旅游在跨文化中更高素质的发展,让文化在旅游交流中得到更好的传承!

第三篇:战争与文化交流

三、正文

战争与文化交流

(课题编号:081701 课题组长:程霞 成员:赵海峰 郭晓佳 史文俊 杨强 指导:刘荣争 )

一、前言

走过硝烟弥漫,趟过血雨腥风。

闯出枪林弹雨,踏过荆棘满地。

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人类文明走了多远,战争就存在了多久。

文明与野蛮同在,流血与辉煌相随。

战争激起的火花,照亮了文明前进的路。

古人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我们是新时代的中学生,生活在祖国的乐园中。

我们位卑未敢忘忧国,肩上担负着复兴中华的己任。

担负着和平大计,我们怎能忘记?

溯本追源,才是根本之道。

拨云见雾,才能永保和平。

让我们来研究战争!

透过现象看本质,拨开迷雾见真相!

自人类有史以来,战争频繁,烽火不断。我们虽然生活在安全和平的国度里,但是仍有不少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战争中。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有责任,有义务为呼吁世界和平奔走出力!

二、整理与分析

让我们用更广阔的视野来考察一下战争与文化研究的意义所在。诚然我们要避免重蹈过去某些历史学家的覆辙,把人类历史仅仅看成一部战争史,从观察历史,解释历史而言,战争与文化研究的确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角度,我们视野中出现了新奇的景观。不仅对历史研究而言,即使对当代和未来社会的观察而言,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审视点。塞缪尔·P亨延顿的“文明冲突论”既是一种不错的尝试,尽管其某些结论有待商榷,但他从战争与文化关系的新角度,历史地分析国际关系未来趋势的新尝试,无疑值得肯定。从战争与文化的角度还可以发现儒家思想对于当代世界的新价值,例如,孔子主张“礼制”,以及对战争看法,使他成为东西方历史上最早主张对战争暴力进行理性制约,用社会规范来约束战争暴力的思想家。孟子,荀子关于“仁义之师”的论述,使他们成为历史上最早系统地考虑战争与道义的大思想家,孟,荀的战争应该成为道义工具的观点至今尚未过时。尤其孟子,面对当今国际政治复杂之现象和众多理论学派,我们更感其学说慎密,深刻之伟力所在,他不仅在历史上最早提倡人道主义军事干预,同时也是历史上最早提倡对人道主义军事干预进?

战争与文化研究使我们重新发现历史,发现文明遗产的价值。就像过去人们发现《蒹葭》《采葛》是表现远古爱情的千古绝唱,《氓》《我行其野》是弃妇咏叹的永恒经典,从战争与文化角度看《诗经》,同样会发掘其中长期被人所忽视的重要意义。古典文学研究侧重比,兴,赋得艺术技巧的运用,关注社会生活诸方面情感的宣泄和抒发,然而,运用《诗经》提供的古代社会的生活信息,寻找汉名族对战争的基本态度,古典文学研究即不能胜任,也没有这方面的义务。战争与文化研究发现,《采薇》《伯兮》是表现古代汉名族对战争暴力基本态度和感受的经典作品,它们反映了汉名族在现实生活,情感心理,理性认知三个层面对战争暴力的矛盾冲突,对于把握汉民族个性特征和社会特征来说,这两首诗的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军事学和心理学的价值远远超过其艺术价值。

同样,在“荷马史诗”中,我们发现阿伽门农的联军在特洛伊城外海滩登陆后,把船只拖上陆地,构成几段连环防御工事。这表明当时的航海民族不仅把船只当作海上运输工具,也把它们当做军事防御设施,从而提供了远古地中海军事艺术和军事技术的宝贵信息。这使人想起西汉霍去病远征匈奴时,用运输工具武刚车在草原上“环接连城”,组成防御工事以对付匈奴骑兵的冲击。这表明各民族的人们在从事军事活动上,都遵循将日常生活条件与军事作战条件尽可能结合的原则,这是人类社会追求效率时的规律,只是不同生活环境表现为各种具体的形式而已。所以“荷马史诗”在军事学、社会学方面的价值与艺术学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通过战争与文化关系的研究,可以发现民主制度致命的弊端,给人类造成史无前例的两次世界大战并没有发生在黑暗的中世纪,而是产生于自由、民主、平等、博爱深入人心的时代,产生于民主主义制度走向全面胜利的时代,这使得包括汤因比在内的一些西方学者大为困惑:民主的原动力是爱,它所产生的巨大活力不仅不能阻止战争,反而全部转化成战争热情?汤因比的困惑在于不了解人类尚未摆脱国家的羁绊,在国家的范围内,民主的仅仅是调动一切成员、形成一致对外力量的有效手段。由于历史的局限,民主所产生的“爱”在现实中成了“恨”的手段。所以富勒说出了那句惊世骇俗的话:“民主的原动力不是对他人的爱,而是狠。”这也许就是两次世界大战在民主主义时代爆发的根本原因,近代民主制度使人类战争恢复了原始野蛮时期的总体战状况。

历史学的使命在于总结过去,避免曾经有过的灾难,以便在未来的历史十字路口帮助人们做出明智的选择,从而把握人类自身的命运。战争与文化研究不仅为了更好地解释过去发生事件,同时还分担着历史学交付的部分使命。如果说军事学研究更多地是为将来战争做准备,那么战争与文化研究除了具有军事学同样的功能外,还将义不容辞地、更多地考虑如何营造人类永久和平的问题

最后谈谈人类面对战争时才会凸现出来的智力悖论现象。战争最能证明人类史智慧异常和愚蠢透顶的混合体。战争是把双刃剑,它激发了人类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把它们发挥到极致,从指南车到火药、雷达、声纳、原子能、计算机,无一不是战争刺激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讲,即将来临的人类电子计算机时代即为战争的产儿。尽管西方许多学者论证了战争在促进文明发展和人类许多高尚精神方面的种种益处,但正如卡尔·雅斯贝斯所说,没有任何事情比战争更能证明人类的愚蠢。核武器的发明实际上是人类在向地球上所有生命种类表明自己是最强大的生命种类的同时,自觉地、人为地、快速地逼近了历史的尽头,到达了毁灭自身的边缘。这就是历史对人嘲弄!这才是一幕经典的历史悲喜剧!富勒在20世纪60年代总结出这样一句话:“今天,人类的敌人仍然是人类本身。”历史表明:战争既是人类聪明才智的见证,也是人类愚蠢不化的见证。也许人类将永远背负着这把“双刃剑”走到历史的尽头。战争与文化研究也将在无可奈何之下,担负起沉重的使命能否将人类带出自我毁灭的危险地带?

三、我们的建议:

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各国之间的关系是大事不犯,小事不断,但还不至于发生战争。各个国家的人民要求和平的呼声日益高涨,大批的反战人士游行,都预示着和平时期即将到来。

然而在19世纪和20世纪,和平对于一些国家和人民是可望不可及的。清朝为了短暂的和平闭关锁国,但还是在1840年被英国火炮轰开了大门,开始了中国被屈辱的近代史。在一次次的屈辱中,对当时生活在战火的中华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在他们眼中,和平已成为奢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让人们看的触目惊心,犹太人在法西斯的迫害下,差点被灭族,集中营中的囚犯每日坐在那里只等一死,他们已不期望和平了,只希望多一点食物,多一点时间,努力地活下去。

和平,对于经历过战争的国家是多么地宝贵。今天,在战火纷飞的伊拉克,在极度贫困的非洲,在背井离乡的巴勒斯坦人眼中,和平又是多么的遥远。今天的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应当更加珍惜这少有的和平,行动起来,呼吁世界各国团结起来保卫和平,努力发展世界和平力量。

四、后记

经过紧张的探索与发现,思考与证实。 寻寻觅觅,在摩擦与碰撞中寻找证据。 几经探索,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 战争战争,一个永远呼吁的口号。 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今天的和平是建在昨日的血腥之上。 明天的日子是要战?还是要和? 伊拉克的战火还在烧吗? 科索沃的人民泪还在流吗? 每一个生命都该敬仰,每一个灵魂都该敬畏。 我们应该摒弃战争,永葆和平。 让自由的阳光洒满和平的国度。 让和谐的花朵开遍幸福的家园。 自由万岁!和平万岁!

第四篇:【日资企业文化与跨文化交流专题讲座】

日资企业文化与跨文化交流专题讲座 任何一个民族都是一个独立的文化系统,每个文化系统都有自己的语言、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日资企业文化摩擦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生长于不同文化系统的中日双方员工因受到源于自身文化系统的"前判断"的影响而对对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做出错误的解读和评估。克服文化摩擦的基本思路在于努力克服自身文化系统的束缚,减少对对方的理解盲点,创造一种融合日本企业文化精髓与中国文化精神的全新的企业文化。

日资企业所面临文化冲突表现在员工激励和晋升、企业管理、对员工的信任、工作和休息时间的安排、交际方式等方面。日资企业文化冲突的原因包括:企业不愿本土化;文化优越感;交际沟通障碍;认识误区;缺乏文化投资。日资企业解决文化冲突的有效途径有:加强对对方国家环境的了解;加强对对方文化和管理方式的了解;加强异文化适应能力;加强沟通;适当调整企业文化。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和加入WTO步伐的加快,中国的市场潜力已经开始为世界所瞩目,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开始选择在中国投资建厂。其中又以日本企业为典型代表,直至目前,在华日资企业数量达到1.1万家以上,中国员工100万左右,仅2004年,中日贸易总额就达到1678亿美元,日本在华投资总额约为666亿美元,日本的索尼、松下、日立、东芝、丰田等世界著名企业纷纷进驻中国。然而,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我们相处的并不和睦,存在着严重的文化冲突,而文化差异又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工作行为以及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有时可能会由于忽视了两国在文化上存在的差异而产生极大的误会,那么如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使两国都能获得最大的利益,将是本文力图探讨的问题。

日本企业的管理具有极其鲜明的特色,往往把企业的发展壮大作为最主要的目标,大多数企业都会把提高企业的增长速度作为最重要的战略目标;企业的决策方式是采取集体决策;提倡并重视培养通才;注重产品的质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更是超过美国,其管理经验风靡全球,并被认为是管理的典范。恰恰是这些成就和日本人特有的文化,加上中国企业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管理模式,没有取得过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就造成了日本企业不愿本土化,抵触融合的管理模式。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国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源流长,加之日本文化中有很多的成分是在吸取中华文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就导致很多日企的中国员工瞧不起日本文化,认为在日企中只要做好自己份内之事就好,没有必要去融入到对方的文化中。在日本方面,由于近代取得了经济上的巨大成就,企业管理模式受到了世界的推崇,吸收中西文化并加以融合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近年来日本的电影、漫画、科技风靡全球,所有这些导致了日本人有些自以为是,开始极端夸大自己文化的重要性。这种两国文化相互排斥的现象所产生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必须要改观,树立积极向对方学习的姿态,才能在企业内达到“一团和气”。

中日两国虽然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国家,日本吸取了大量的中国文化而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日文中也有大量的汉字存在,但是两国的沟通并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么畅快,日本人总是压抑自己,不善于表达自己,个人看法也很容易受集体意识的影响,很多人比较自闭,说不好中文就干脆不说。这种情况也存在于中国人中,相对于英语来说,日语还不普遍,日企中的很多员工甚至不懂日语,另一方面,中国的“权利差距”比较大,在公司里,中国员工

通常习惯于“听上面的”,很少有人愿意公开谈论自己的真实思想,尤其是当自己的意见不同于上级的时候更是闭口不谈了,这些方面都不利于沟通的顺利进行。

尽管日本是一个很善于学习和汲取世界上一切优秀和先进文化的国家,并对这些文化表现出极高容忍和接纳的姿态;尽管中日两国在日常的生活和交际方式中有些相似的地方,研究两国文化的西方学者也往往把他们归为东亚文化的子类;尽管中日两国有长期交往的历史,但这并不代表两国人民没有差别,彼此了解;并不代表两国的文化没有差距。要使企业更好的发展,员工更好的交流,必须要改变这种认识上的误区,了解对方文化,尊重对方文化。

相对于经济投资,日本对华的文化投资简直是微乎其微,随着日本对华注入资金的增多,势必会带来中国员工的增加,企业业务范围的不断拓展,各方面的交流也会随之增多。这就要求日资在华企业必须加大对文化的投资,对企业员工进行文化教育培训,使得两国人员都能习惯于彼此的文化,从而更好的交流,产生更好的企业效益。

加强对对方政治、经济、法律,尤其是对方国家社会文化环境,如价值观、生活方式、人际交流方式、方法的了解。应站在对方文化立场、背景上,理解和对待对方的文化,并对对方文化做出判断,以免产生误解和冲突。

加强对对方文化和管理方式的了解,取长补短。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优点,也都有其相应的管理方式适合于它,所以对于一种管理方式,既不能简单肯定它,也不能简单的否定它,而应当看它是否和特定的文化相适应,日本的管理模式虽然曾经创造过奇迹,但并不能说它在中国就是合适的,它应当与中国特殊的文化结合起来,吸取中国文化中的长处,再结合自身的特点加以融合,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中国走的更远,更有活力。

加强对异文化的适应能力,解决异文化冲突,建立相互信任和理解的协调机制。文化的形成和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任何人、任何组织都不可能使一种文化快速地改变或消失,因此只能去适应对方的文化,了解、认识、接纳对方文化,正确的认识和解决文化中的冲突。日本企业在中国也应该做到这些,才能建立起相互信任和理解的协调机制,使企业的列车行走在和谐的轨道上。

加强必要的沟通。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领导之间都应该加强必要的沟通。沟通是相互了解的桥梁,只有通过沟通才能使对方了解、认识到你在工作、生活中的困难,才能互相协助,共同解决问题。虽然在企业中中日员工的畅快交流存在一定的困难,但这并不是不能交流,要有想交流的愿望和真切的态度,真诚地去和对方交流,这样才能感化别人,交流的多了自然也就会熟识起来,甚至会成为朋友,大家在一起做事情才会心情舒畅,才会有家的感觉。

企业文化应该随着中日文化摩擦的内容的改变而改变。虽然文化是相对稳定、不易改变的,但并不是说他就是一成不变的。由于社会步伐的加快,各种文化之间交流日趋频繁,人们的价值观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所带来的文化摩擦也随之变化。因此,日本的企业文化只有适应这一变化,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2013.10

第五篇:熊猫文化与国际交流

——著名熊猫画家张锦标迎春画展观后感

汪 漩

在大熊猫抵达台北动物园的日子里,浙江宁波美朮馆于2008年12月26日至2009年1月6日,举办著名熊猫画家张锦标以熊猫为主题内容的迎春画展,观众如潮,欣喜若狂。

一、熊猫画家讴歌的熊猫文化

张锦标(1935年12月——),又名文棣,书画家,副教授,浙江嵊州市人。196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承潘天寿、陆俨少等名家,擅画人物、山水、走兽。现为上海书画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年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福利教科文中心中国画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委员会艺术委员、澳门中国画院名誉院长、日中友好书画展常任理事、新加坡新神州艺术院高级荣誉顾问。

张锦标先生从事熊猫画创作近四十年,是荣膺熊猫题材成就的中国画家。他的熊猫画,天趣盎然,生气勃勃,酣畅淋漓,独树一帜。先后在上海、北京、江苏、台湾、日本、德国等地举办亇人画展十余次,受到广泛好评。程十发大师称赞他画熊猫“形神兼备,用笔深厚”,是“熊猫画国手”。张锦标先生代表作有《海上南泥湾》、《熊猫宴》、《宠爱》、《迎千年曙光》、《熊猫百图》等。有近三十幅作品先后被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毛泽东纪念馆和日本书芸院等收藏。1997年创作的《迎香港回归1997只熊猫长卷》(长216.5米,宽0.67米)获2007年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着有《张锦标熊猫画选》、《张锦标作品选集》、《怎样画熊猫》、《大熊猫画的创作和技法》等。2005年有4幅熊猫画入选第48届世乒赛纪念卡,为国礼赠品。中国画《贺新年》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89年“海峡情”评比荣誉奖,1991年《任伯年群仙祝寿图》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十年美术图书铜奖。《迎千年曙光》获全国第六届年画展优秀奖。撰写的《怎样画好大熊猫》获“中国百业论著”三等奖,《我画大熊猫》获《中国当代改革与发展研究文献》一等奖,《创新,实践》获优秀论文“学术成果”特等奖。上海电视台曾拍摄有《熊猫画家张锦标》专题片。《亚洲美术》、《上海画报》、《新民晚报》、《新闻晨报》等都有整版专题报导。入编《中国当代国画家辞典》、《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辞典》、《中国当代书画名家收藏指南》、《世界华人艺术家成就博览大典》、《世界名人录》。

这次画展有近几年创作的近百幅作品,有许多是反映熊猫生活、生存环境的精品,属于熊猫文化范畴,充分显示书画文化的博大精深,既是熊猫文化的延伸与发展,也是弘扬中华文化民族精神的基础条件。

二、大熊猫与熊猫文化是两岸人民的共有资源

大熊猫,学名“Ailuiopodidae melanoleuca”,别名:花猫、花熊、华熊、竹熊、花头熊、银狗、大浣熊、峨曲、杜洞尕、执夷、貊、熊猫等。大熊猫与熊猫文化是两岸人民的共有资源,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

大熊猫原称猫熊,俗称熊猫,是在民国时的展出中,因采取当时规定的国际通用准则,使用中英文按从左向右列出的展品名称,由于民间阅读乃从右至左,认为它是“熊猫”,虽属谬误,但约定俗成,长期沿用,也不失为是一种昵称。

大熊猫是一种独特黑白毛色相间的活泼动物,它的拉丁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就是指它黑白相间的外表。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憨态可掬,头圆尾短,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体长120至180厘米,尾长10至20厘米,白色,体重60至110千克。头圆而大,前掌除五个带爪趾外,还有一个第六趾。躯干与尾是白色,两耳、眼周、四肢和肩胛全是黑色,腹部淡棕色或灰黑色。大熊猫分布于青藏高原东部温带森林和向长江上游过渡的高山深谷,包括秦岭、岷山、邛崃山和大小凉山等山系,四川境内主要分布在平武、青川和北川等三县。大熊猫居住于海拔2400至3500米高山竹林,活动在山区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一般在20度以下的缓冲坡地;栖息的高山深谷,气候温凉潮湿,湿度常在百分之八十以上,故称它喜湿性动物。这些地方土质肥厚,森林茂盛,生长箭竹,构成一个气温相对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和水资源丰富的生存环境。大熊猫是国宝动物,也是国家重点保护一级濒危动物,其中生活在陕西秦岭的大熊猫,因头部圆而更像猫,被誉为国宝中的“美人”。

2003年12月28日,国家林业局为保护珍稀濒危动物,实施圈养大熊猫种群安全和发展计划,在四川省雅安市碧峰峡景区,建设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基地距雅安市18公里,成都市150公里,占地1047亩。基地有大熊猫饲养、繁育、科研等诸多功能区;集大熊猫饲养、繁殖、科研、珍稀野生动物救护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大熊猫乐园,已圈养大熊猫22只。基地同时开展邻近地区野外大熊猫救护工作,进行繁育、救护、研究等科普实践与宣传教育,在维持大熊猫种群稳定的前提下,通过三至五年努力,促进大熊猫种群的进一步发展,最终达到保护、拯救与繁荣的目的。

目前,大熊猫研究与保护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大熊猫属于“熊科”,还是像小熊猫一样接近“浣熊科”,还是自成种属,是一个长期争论问题。经过最近的DNA分析表明,大熊猫属于熊科,代表熊科的早期分支。是始熊猫(Ailuaractos lufengensis)由“拟熊类”演变而成的、以食肉为主的、最早的熊猫,也得到国际上普遍认同,公认为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当然也是两岸人民的共有资源。

随着两岸交流深入发展,随着大熊猫赴台成行,大熊猫资源共享显而易见。资源共享有许多方面,在文化科技领域表现为各种研究成果,在经济领域表现为无限商机,可以相信,只要理智清醒的认识与处理,熊猫资源必将会在许多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三、大熊猫架起的国际交流桥梁

据记载,从公元685年到1982年,中国三个朝代共赠送一些国家和地区大熊猫40余只。其中,公元685年由武则天赠送给日本天武天皇大熊猫2只;1936年至1945年,中国国民政府向西方国家赠送熊猫14只。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向前苏联、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前联邦德国、墨西哥、西班牙、香港、台湾等十一个国家和地区赠送大熊猫27只,被誉为中国的“友好大使”。

其实,真正进行国际交流的要算1862至1987年的法国传教士戴维,他在中国住了12年,采集了大量植物标本,发现鸟类新种58个、昆虫新种一百多个和许多哺乳动物,其中包括中国特有的哺乳动物大熊猫、金丝猴和麋鹿等。据记载1869年3月11日下午,戴维和几个同伴路过四川宝兴邓池沟源头的一户李姓人家,发现墙上挂有一张黑白相间的动物裘皮,主人告诉他是当地人称“白熊”、“花熊”或“竹熊”的皮毛,说它温顺、不伤人。同时还告诉戴维,可以捕获这种活熊。戴维异常激动,雇佣二十几个当地猎人,于3月23日搜索到第一只小“白熊”,“遗憾的是他们为便于携带,把它弄死了”。5月4日,猎人们又给戴维捕获一只“竹熊”和六只“长尾巴猴”。经过戴维思考,决定饲养这些动物,并改称“竹熊”为“黑白熊”,改称“长尾巴猴”为“仰鼻猴”。“白熊”毛茸茸、黑白相间,憨态可掬,倍受戴维喜爱,进行着当地人从未见过的科学观察。不久,戴维决定将“黑白熊”带回法国。然而,在当时交通艰难的条件下,要从地处川西平原西部边缘的穆坪(现属四川省宝兴县)远去大西洋彼岸,翻山涉水,远渡重洋,谈何容易。结果是可爱的“黑白熊”,未到成都,就奄奄一息。戴维只好将它做成标本带回法国。

标本在法国巴黎国家博物馆展出:圆圆的大白脸,眼圈四周有两个深深的黑斑,像是戴着一副墨镜,谁也不识,有人断定没有这种动物,有人断定动物皮是假的!当然也有人说只不过是一种奇异的熊。但经博物馆主任米勒·爱德华兹充分研究认为:它既不是熊,也不是猫,而是与中国西藏发现的小猫熊相似的另一种较大猫熊,于是给它定名为“大熊猫”,从而呼喊至今。戴维也就成为第一个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大熊猫的外国人。

大熊猫的发现,轰动西方世界,一批又一批的西方探险家、狩猎家和博物馆标本采集者,来到大熊猫产区,试图揭开大熊猫之谜,其中包括美国罗斯福总统的两个儿子西奥多·罗斯福和克米特·罗斯福。但他们都没有能够捕获活的大熊猫。

戴维发现大熊猫67年后的1936年,一位顽强的美国女人、35岁的纽约女服装设计师鲁思·哈克利斯和她的25岁的美籍华人杨昆廷,进入汶川,于11月9日,在大雪覆盖的竹林里(经考证为汶川县草坡乡),听到一个枯树洞里传出类似婴儿的啼哭声,当从树洞里捉出一只毛茸茸的小动物,抱在鲁思怀里时,她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西方人半个多世纪梦寐以求的大熊猫活宝!接着鲁思为这只不到3磅重的活宝取名“苏琳”,返回成都,飞抵上海出境。

鲁思带着苏琳在太平洋上航行,越洋电报早已传到美国。轮船靠岸旧金山码头,惊喜的美国人在码头上举行盛大欢迎仪式。此后苏琳被送到许多大城市展出,所到之处无不轰动。经过激烈竞争,芝加哥布鲁克菲尔德动物园得到苏琳。参观人群络绎不绝,最多一天竟逾四万人。苏琳成为报纸头版新闻,商人赶制大熊猫形象产品,女郎身着大熊猫图案泳装招摇过市,鸡尾酒也以大熊猫为名,鲁思和苏琳的故事成为畅销书,并搬上银幕。不幸的是苏琳仅活了一年,只能被做成标本而永久陈列。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珍稀动物国际交流体系也日益完善,珍稀濒危动物也得到有效的拯救管理与良好的发展。近二十年来,成都大熊猫基地,先后与加拿大、英国、美国、丹麦等国科学家联合进行国际“大熊猫基因组研究”,取得科研成果59项,发表学术专著19部,论文三百余篇。其中《大熊猫:生物学、兽医学与管理学》,由张安居和英国动物学家戴卫领衔编着,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大熊猫迁地保护理论与实践》由张志和、魏辅文编着,国内出版,国外发行,全面系统地记述大熊猫的科学理论和实用技术,指导着大熊猫的繁衍与发展。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存有野生大熊猫约1590只,主要分布在中国四川省周围的崇山峻岭。此外,截2007年底止,中国有人工圈养大熊猫种群239只。可以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熊猫的拯救与繁育将会取得更大的成效。

原载台湾《浙江月刊》总第478期。

上一篇:开学专项督查自查报告下一篇:开学典礼家长代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