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文化

2024-05-05

交流文化(精选十篇)

交流文化 篇1

一、跳出“功能意念+结构”的框架, 注重语篇语境

语言的意思取决于它的出现位置, 也取决于不同的语言元素与紧随其后的元素之间的关系.我们选择用什么词汇很多情况下由我们说话的语域决定.语域指的是我们谈论的主题和希望所采用的语气 (比如说正式的或非正式的) .

案例:It′s warm in here这样的句子, 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传达不同的意思.

a.两个人从很冷的地方走进来, It's warm in here, 表达一种满意或高兴.

b.下面这段话是两个人准备好要去参加聚会.

A:We can leave the ice here till we need it.

B:It′s warm in here.

A:Is it?OK, then, let′s find some-where else.

It′s warm in here在此处的作用是反对A的建议.

上述案例表明, 真正的语言得体性表现为在对话中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这不仅取决于对句子结构的理解, 更取决于对大的语篇语境的理解.

二、加强跨文化意识培养, 关注语言背后的东西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是表达和传播文化的工具.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在英语教学中, 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课程标准提出的文化意识教学, 反映在目前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就是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龚亚夫教授指出, 我们现在英语教学中所介绍的文化还是浅层的、浮于表面的, 我们看到的文化只是冰山一角, 而很多深层次的东西在我们的教学中根本没有涉及到, 比如communication, style, beliefs, attitudes, values等.而教学中的语言任务是可以影响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念的.

例如, turn the tables (on someone) 这个短语和“桌子”没什么关系, 它的意思是to suddenly take a position of strength or advantage that was formerly held by someone else (反败为胜, 转弱为强) .请看例句:She played badly in the first set, but then she turned the tables on her opponent and won the match.

又如“take something with a grain of salt”是“对某事有保留、持怀疑态度”的意思.“I′d like to take it with a grain of salt”, 是说对这种草药的神奇疗效表示怀疑, 而不是说要“放些盐再吃”.

英语文化小故事可帮助学生了解语言背后的东西, 使他们不只停留在每个单词的字面意思.只有在理解了语言所承载的文化的基础上, 语用的得体性、对交流对象情感的感受, 以及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等等才能够得到发展, 交流才能够顺利进行, 语言的综合能力也才能得以真正提高.

三、研究学习材料, 关注学生, 提高英语教育的人文性

英语教学经历了由关注语言结构、语言功能, 到关注语言学习者学习能力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研究语言学习功能、学习材料, 关注语言学习者, 即把英语作为教育人的工具,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用英语教育学生做有国际视野、具有平等交往能力的人.英语教师要形成新的语言观、语用观, 要把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 明确语言是为学生成长服务的.在教育过程中, 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信息获取的能力.

加强文化交流 建设文化强国 篇2

一、选择题

1.2013年6月8日是我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主题为“人人都是文化遗产的主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是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精神财富 ③是维系民族情感的精神纽带和重要桥梁 ④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2013年6月22日中国红河哈尼梯田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文化景观。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所体现的森林、水系、梯田和村寨“四素同构”系统彰显了人与环境互动的一种重要模式。这说明()

A.中华文明优于其他文明

B.中华传统美德薪火相传

C.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D.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3.我国新疆天山和云南哈尼梯田“申遗”成功,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丝绸之路”申遗项目正式启动。这说明()

①我国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②我国优秀文化逐渐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③保护文化遗产需要全世界的共同努力 ④文化不分国界,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4.2013年9月1日,第三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外文化展示周”活动在新疆博物馆开幕,展示周以“艺术编织丝路美景”为主题,以“民族和睦、艺术繁荣、文化开放”为展示重点,汇集多种舞台艺术表演及展览。举办“中外文化展示周”活动()

①有利于促进中亚欧文化交流和合作 ②有利于促进中亚欧人民的相互了解 ③有利于增进中亚欧人民传统友谊 ④有利于提高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5.2013年10月24日,第六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在云南省昆明市开幕,来自60多个国家的350多名海外中学生及领队教师参赛。以“学会中国话,朋友遍天下”为主题,将进行汉语语言能力及中国文化知识笔试、口语和中华才艺比赛、民俗文化体验、创意插花等四场比赛。举办“汉语桥”,有助于()

①宣传、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③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 ④有利于我们全面吸收一切外来文化成果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6.全球首家孔子学院成立于2004年,截至2013年年底,全球已建立440所孔子学院和646个孔子课堂,分布在120个国家(地区),成为汉语教学推广与中国文化传播的全球品牌。这有利于()

①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②加强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交流,让世界了解中国 ③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④让孔子思想成为世界主流思想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7.2013年,中外文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发展,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梦,中国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独特魅力,彰显中国文化软实力。这意味着()

①对外开放是我国基本国策 ②中华民族文化比其他国家文化更优越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中华文化不断走向世界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8.2013年俄罗斯“中国旅游年”的帷幕已经拉开。截至目前,中俄双方在俄罗斯“中国旅游年”框架内举办的活动达382项,其中中方235项,俄方147项。2013年俄罗斯“中国旅游年”活动()

①有利于增进中俄两国人民的交流与合作

②有利于巩固中俄两国人民传统友谊,凝聚共识,迎接共同挑战 ③有利于促进两国在旅游行业的合作 ④有利于扩大中国在俄罗斯的军事影响力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9.北京时间2013年8月24日8点,亚青会闭幕式活力party“我们的青春”在南京奥体中心体育馆上演。参赛运动员成为展示环节的参与者,和全场观众互动,一起嗨起来。用年轻人的活力,让所有有人的地方都变成舞台。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亚青会展示了开放中国的热情和活力

B.亚青会传播了奥运精神

C.亚青会体现了亚洲青年的精神风貌

D.亚青会成功举办体现了中国是世界舞台的中心

10.2013年8月初,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中央电视台2013年9月至12月减少播出17项晚会类节目;自2014年起减少播出56项晚会类节目。此项规定的出台有利于()

①弘扬先进文化,反对奢靡文化 ②宣传科学文化,反对迷信文化 ③传承民族文化,反对外来文化 ④践行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

A.①④B.②③

C.②④D.③④

11.2013年8月,推进全民阅读被国务院法制办列入2013年立法工作计划。设立国家级的全民阅读条例()

A.可以规范和保障各类阅读活动

B.属于小题大做

C.为终身教育、素质提升提供了物质保护

D.限制公民自由和权利

12.2013网络流行十大热词出炉。如图:

网络热词的走红说明()

A.网络对现实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B.网络文化正日益取代传统文化

C.网络热词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列举体现中国特色的制度。

(2)请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献计献策。

(3)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需要我们中学生做些什么?

参考答案

1.D 2.D 3.C 4.D 5.A 6.A 7.D

8.A 9.D 10.A 11.A 12.A 13.B 14.B

15.D 16.B 17.A 18.C 19.D

20.(1)有利于宣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认同。中华儿女特别是青少年要以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为己任,自觉践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传统,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奋斗。

(2)示例:《劝学》《少年中国说》《愚公移山》

21.(1)思想道德建设;是先进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和重要内容。

(2)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3)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公民个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2.(1)提示:方向问题是根本问题。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2)提示:言之有理即可。如:①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②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①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只有四者协调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④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4)①树立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培养自己的文化创新能力。③自觉学习和吸收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价值。④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善于辨别各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并自觉地加以抵制。

23.(1)①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②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③以汉字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④传承中华文化需要不断推陈出新;等等。

(2)①国家有关部门对语言文字政策执行力缺失;②学校、教师对学生规范书写缺乏正确引导;③网络及社会媒体汉字读写不规范的消极影响;④课程设置不合理,造成对汉语基础地位的冲击;⑤中学生对汉字书写重视程度不够等。

(3)①语言文字部门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对汉字使用的规范与监管;②加强母语教育,弘扬民族文化;③加强社会监督,发挥媒体的示范、导向作用;④立足学校教育,提高教师素质,规范教学行为;⑤增强学生的汉字规范意识,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等。

24.(1)示例:一国两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等等。

(2)①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②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③创造更多优秀的文化作品,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④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⑤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步伐。

文化人的文化交流 篇3

20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在写叶灵凤小传,去找于伶伯伯,我一说叶灵凤的名字,他即脱口而出,“噢,就是那个中期创造社出版部的小伙计。”一句话,把叶灵凤的特点指出来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正在研究关露的生平和作品,跑到于伶伯伯家,果然他与关露很熟,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事。他说,上世纪三十年代,周扬当“左联”党组书记,关露是周扬的交通员,联络“左联”各小组,还在话剧《赛金花》中演小角色。

我已记不清到于伶伯伯家去过多少次,有时我一个人去,有时陪父亲一起去,两人一坐下来,就天南海北地聊起来,说的都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事情,可是我不知道他们是何时相识的。一直到最近我才问了父亲,原来他是——

接任于伶夫人柏李的工作

柏李阿姨原名叫周尔贤,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有名的话剧演员,于伶伯伯曾说过一件有趣的往事。

20世纪三十年代,于伶伯伯带着一个演出队,到外地演出,他们经过四川一个小镇时,不巧汽车抛锚,大伙只得下车。女演员柏李、张瑞芳等都穿得花枝招展,引人注目,车上有许多服装、布景、道具的箱子。当地土匪看见了,以为他们是富商,商量着要把他们宰了。

此话正好被一个和尚听见,因这个和尚半路上搭了演出队的汽车,非常感激,所以一听到土匪的话,立即奔过来告诉他们,“大事不好,他们要宰了你们,快想想办法。”大家一听都吓坏了,汽车一时三刻修不好,天已晚,只好在这儿过夜,那可怎么办呢?

不知是谁出的主意,晚上把这帮人的头头都请过来吃饭。于伶伯伯把柏李等女演员都锁在楼上屋里。席上,大家介绍于伶是报社主编,他连喝三大碗白酒,面不改色,心不跳,把那帮人都镇住了,立即改变态度,夸奖他,海量,海量!第二天,于伶带演出队安全上路。

20世纪四十年代中期,柏李阿姨调到宋庆龄领导的中国福利基金会(五十年代改名为中国福利会)任第三儿童福利站站长。趁柏李阿姨在当站长的时候,让我们来看看父亲此时在干什么?

父亲是193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战争胜利前后,父亲较长时间担任中共地下党学委的宣传调研工作,办过各种学生刊物。任《文坛月报》编辑,刊登解放区、大后方和上海中共地下党作家的作品,有明显的进步色彩。1946年春又主持党领导的上海文艺青年联谊会,邀请郭沫若、茅盾、叶圣陶、赵丹演讲,举办几次规模较大的文艺晚会,投身于争取和平、民主和反对内战的斗争洪流,为此被反动派列入黑名单。

1947年4月,上级领导唐守愚(后任中共中央文委书记)紧急通知父亲,他已被国民党反动派列入黑名单,嘱其速离沪隐蔽。父亲第二天离沪,先后到嘉定、宁波、镇海乡下避居。11月中旬,去香港、广州谋职。

1948年春天,广州洋行停业,父亲回香港亲友处闲居。夏,应沪江大学中文系主任朱维之老师之邀,自港穗返沪,任沪江大学中文系助教,回上海后与王楚良接上组织关系。因仍存在黑名单问题,停止参加校内和社会活动。朱维之先生精心掩护父亲,隐蔽在沪江大学,免遭敌手。

1948年冬天,柏李阿姨随于伶伯伯撤离上海去香港,组织上调父亲到中国福利基金会儿童福利站第三站,由父亲去接替她,任站长。

聂耳的歌声

父亲平时最拿手的是宁波民间小曲《马灯调》。1964年春节,父亲带领上海戏曲学校昆剧小班的学生去慰问驻洋山岛解放军,写了一首诗,用“马灯调”配上去,你听:“洋山岛上红旗飘,慰问亲人解放军……哎个伦敦哟——”还常唱一首根据德国儿歌自己填词的歌曲:“三只老虎,三只老虎,一只没有耳朵,两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父亲1938年入党后,就在青年会中学搞救亡歌曲,他是歌咏班的班长,请音乐家马铁飞教唱救亡歌曲,特别是聂耳写的歌,如《义勇军进行曲》《扬子江暴风雨》《毕业歌》《大路歌》……这些歌使之激动、振奋、向上。

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和父亲到于伶伯伯家去,坐在月牙形书房中,发现一本用耳朵欣赏的大书——《聂耳全集》。十六开硬纸套里装着重磅道林纸的三册皇皇的精装本,收入聂耳的全部创作、书信、日记、曲谱等,并附有图片和年谱。

另有一册别开生面,由国家乐队和著名音乐家演奏、演唱聂耳作品的两盘立体声盒式录音带,其中尤为珍贵的是保留了半个世纪前,聂耳自己演唱《扬子江暴风雨》和陈波儿、袁牧之演唱《毕业歌》、金焰等演唱《大路歌》、王人美演唱《铁蹄下的歌女》等的录音。

我们一边翻看着这本书,一边听于伶伯伯追忆与聂耳的友情。

于伶和田汉的交往越多,友谊也越深。有一天,于伶有事到聂耳家去,聂耳沮丧地告诉他,“田老大不理我了。”“田老大”指田汉。

于伶说:“我不相信田老大会不理你。”他心想,今年年初,在联华电影公司的布景后,为聂耳举行简单而又庄严的入党仪式,田汉是聂耳的入党介绍人,在会上宣读了北平分盟党小组对聂耳的鉴定意见,怎么过了一些时间,田汉会不理聂耳?

田汉那时住在凤阳路,家中装有电话,但只有少数人知道,于伶是其中一个。于伶出去打公用电话,不一会儿电话接通,那边传来田汉的声音,当他听完于伶的询问后,用生硬的口气说:“那你带他来啰!”

于伶带着聂耳刚踏进门,就见田汉迎面站着。聂耳看见田汉停住了脚步,两人相对而立。于伶则跑到田老太太身边,看着这两位艺术家。只见他们四目相视,那目光里有责怪、歉意、理解和疼爱,突然他俩同时张开双臂,紧紧地拥抱。用于伶的话来说:“喔唷,没有抱得比这更紧的。”

后来,于伶才知道田汉和聂耳之间发生的隔阂。当时聂耳在联华电影公司搞音乐,党组织希望他在那儿做些宣传工作,但聂耳没有完成任务,因为有人到电影厂老板那儿去告密,说聂耳左倾,于是老板就限制他的活动,使聂耳没法开展工作,起先田汉不了解其中的缘由,就有些责怪聂耳,不理他。

在田汉接到于伶的电话时,已了解情况,一切误会在田汉和聂耳的拥抱中消失了。

同于伶伯伯告别后,父亲赶紧托人购买《聂耳全集》。音乐书店的同志知道父亲在寻觅这套价格昂贵的书,无不感到惊讶,他们知道《聂耳全集》是作为国宾礼物赠外国友人的,父亲是专攻现代文学研究的,怎么一下子又热心于音乐方面的书籍了呢?其中的奥秘,父亲没有告诉他们,但他们还是为父亲买到了这套书,使父亲能如愿以偿。不时,他在家中播放聂耳音响带,聆听聂耳的歌曲,或以此接待远方的老战友。

为了《中国新文学大系》

1979年父亲出任上海文艺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在1982年出版社成立30周年时,父亲考虑到上海文艺出版社具有适当的编辑力量,比较丰富的中国现代文学书刊资料,以及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老作家的亲密联系等有利条件,设想影印第一个十年的《中国新文学大系》(以下简称《大系》)续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

于是,父亲向出版社的同仁们谈了这个设想,大家都同意以文艺出版社自身力量和资料为主,适当组织社外力量筹划第二个十年《大系》这项中国现代文学重大工程的实施计划。

首要的工作,是约请前辈作家、文学理论家为续编第二个十年《大系》撰写序言。父亲在考虑戏剧卷的序言人就选定于伶伯伯。为什么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nlc202309010604

于伶伯伯生于1907年,1931年在北平参加左翼作家联盟北平分盟,任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简称“剧联”)北平分盟和苞莉芭剧团负责人,1933年起在上海任左翼“剧联”总同盟组织部长、左翼文化总同盟组织秘书。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上海市委文委委员、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秘书长、上海戏剧电影救亡协会组织部长兼秘书长。皖南事变后去香港,负责香港进步影剧运动。抗日战争胜利后回上海,担任上海剧艺社负责人。1949年10月后,历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上海市文化局局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等。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起,创作了四十多个话剧和电影剧本,有《夜光杯》《长夜行》《花溅泪》等。

为了使这篇文章写得更丰满些,经过千辛万苦,居然给我找到几封于伶伯伯的书信,还有一封是父亲写给于伶伯伯的信,而且都是关于《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的内容。

1985年2月2日,父亲给于伶伯伯的信中,说到戏剧卷的序之事,“这一时候,我身体也不好,没有来拜访您,请谅。戏剧卷已付清样。序文弄了二稿,我自己看了一些材料,讨论后,现由另一同志起草,想改得好些,然后亲自来您处听取意见,请您修改审定。”

“现由另一同志起草”,即对现代文学有研究的友人倪墨炎。

当时于伶伯伯一直住在医院里,父亲打电话到医院,老也打不通,由我打电话给于伶伯伯的儿子于力一,请他转告,说:“序文草稿在改写中,请勿念。”

信中,父亲还将其他卷的序言情况告知,“现托我社总编办公室武杰华同志送上刊有夏衍为电影集作序的《电影选刊》1984年第6期,巴金为小说集作序的《小说界》1984年第2期,聂绀弩为杂文集作序的《书林》1985年第1期。芦焚(师陀)为报告文学集写的序文也已交来,现托我社同志抄送一阅。”

过了一周,即1985年2月9日于伶伯伯来信,说他打过好几次电话给父亲,可惜也没打通,只得写信。他说,洪深为第一个十年的戏剧卷写的序,写得“那么博大精深!”“现在出书不易,如此讲究更不易,那我们还有何理由不把戏剧卷搞得尽可能更好些?!”

接着于伶伯伯又建议把创作于1937年的《保卫芦沟桥》收进去,“因为(19)37年起爱国、抗日、救亡剧兴,左翼剧联苦斗于前‘国防戏剧’呼号于后,‘七七’一声,全国剧作者大联合大协作,党的多少年的努力心血结成此果!如火如荼的联合演出,继之是我负责组织的抗日救亡13个演剧队分赴全国,平津学生演剧队配合,开始了承先启后的戏剧大繁荣大普及!《保卫芦沟桥》应是苦干之果,以后高潮之首自也!”

可惜当时已出清样,按《大系》时期惯例,它应列入抗日战争时期的《大系》。

1983年10月16日,于伶伯伯在病床上再次给父亲写信,提了5条看法,都非常好,如第4条,他说:“新老剧作家:王文显、余上沅、阿英、阳翰笙、陈白尘、宋之的、章泯等在‘七七’之前都有长剧。几位东北作家在《光明》上亦有剧本。”

“当然,剧本质量问题是首要的。作家面、风格题材、社会影响大小、作家名气等等,都得在查阅、审读,比较研究研究,大家研究之后,取舍、增补、割爱,才便于进行。”

第5条说到中央苏区的瑞金,有高尔基戏剧学校,有工农剧团。瞿秋白、李伯昭、钱壮飞、赵品三、无名氏等等,都有剧本,希望找一找,挑选一下。

后来父亲根据于伶的建议,组织大家研究后,分头工作。父亲带领我、张安庆等作为他的助手,到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深入查抄剧本,费力核对原初刊物,避免出错。最后出版了比较完整的戏剧卷。

记得1997年6月7日于伶伯伯去世前不久,我和父亲到华东医院去看望他,只见他和往常一样,戴着一副墨镜,躺在床上,我们刚刚说了几句话,他就说:“你们回去吧,唉,田老大走了,夏衍同志走了,我大概也要走了,再见!”这是我们听到于伶伯伯的最后一句话。

交流文化 篇4

该门课程是针对本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第四学期开设的公共沟通系列选修课之一,目的是在大学英语课堂上传输中国文化知识,让学生更多的了解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述,使得每一位学生都有可能参与到文化交流中,并能成为交流的一座桥,一个连接点。该门课程一届共四个班,学生总数达160之多。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多是理工科类,来自于本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因此,学生构成上比较复杂。该课程选用《感悟中国——中国文化英语阅读教程》(黄建滨,2008)作为学生用书,原因是该书内容相对简单,适合非英语专业学生水平。另外,该书配备了拓展阅读,而且均附有相应练习,可以及时检查学生理解吸收情况。除了一本学生用书外,还配备了其他参考书目,如《文化交流英语》(姜怡,姜欣,2006),《中国文化英语教程》(叶郎,朱良志,2010),以及China Through The Ages(Franz Michael,1986)。

2 导入中国文化的内容

因为该门课程是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在通过了国家英语四级或六级之后的一个后续课程,因此课时有限,共32课时,每周2课时,这就决定了在教学内容上有所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笔者将中国几千年历史所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分为表层、中层及深层次内容,在教学安排上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原则,先是介绍节日习俗,饮食烹饪,风景名胜,然后是国人的一些娱乐休闲、养生保健方面,具体为;戏曲与表演、书法与绘画、语言与文学、医药与健康;最后则是介绍中国的哲学思想,孔孟之道。另外,在课堂上还不时融入中国当今社会的基本国情相关的英语知识,如让学生掌握“和谐社会”、“党总支”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汉语表达的翻译。

3 导入中国文化的策略与方法

选修该门课程的学生多为大学英语四级以过的理工科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不是很强,或者是能用简单的英语表达一些西方文化的概念。而对于中国文化,则是非常缺乏。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现状,才有了在大学英语中导入中国文化的呼声。为了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避免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国文化问题时自然地使用汉语,笔者第一堂课便与学生制定了一个协议,要求课堂上尽可能使用英语。这样做并不是形同虚设,正如某些学者认为,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需要增强学习者的语言意识,加强语言输出实践,促进语言自动化的形成。(钱茜露,2011)事实证明,这种增强语言输出的意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学生在课堂上使用英语讨论、回答问题,甚至用英语进行辩论,除非表述上实在有困难才借用汉语。这样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英语综合技能。

学生开口说英语只是第一步,有了这个前提,笔者精心设计每堂课,保证教学任务的实施与开展。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教学策略与方法:

3.1 小组展示

对于一门文化素质课,仅靠课堂上老师的一点讲解是不够的,更多地需要学生课下翻阅资料,大量阅读。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笔者要求学生组成小组,集体学习。一般每2次课4个课时完成一个单元,在每个单元的第一次课后,要求学生根据本单元内容,在下次课上进行小组汇报,内容可以是本单元内容总结、扩充、反思或相关内容的中外对比。这种集体学习的模式很受学生欢迎,他们极力配合,制作精美幻灯片,并辅助以相关音频或视频。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反复向学生强调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团队工作不是说一个小组里的所有成员都要在汇报时间站在讲台上向同学展示他们的成果,而是有真正分工与合作的模式,一些同学上台展示,一些同学做幕后材料收集、分析与团队表演的协调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个人与团体的概念,为学生人格培养,为将来能够适应工作环境奠定基础。

3.2 听说结合,输入与输出并进

每个单元的第一节课,首先教师提出和本单元内容相关的问题,简单引入到该话题上。由于学生该方面英语词汇欠缺,不敢或不会表达。在此,笔者进行了一个有益的尝试:不是一一把涉及到的英语词汇罗列给学生,而是找来关于中国文化的音频材料,特意把关于中国文化的词汇空出来,让学生做听力练习。学生在训练听力的同时掌握了相关的英语词汇,减少学习的枯燥和千篇一律的乏味。有了必要的词汇基础,对于后面开展的课堂讨论,就不会出现学生束手无策、说不出来的尴尬局面了。

3.3 中外对比

在学习中比较,在比较中学习是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英语教学多年来呈现目的语文化“一边倒”的现象,背离了英语教育的本质。我们学习英语决不仅仅是了解西方文化,也更不是为了宣传西方文化,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民族文化,传播本土文化。在这门课上,大量地让学生接触中西文化对比,加强本族文化的理解,培养文化的敏感性。比如,在讲到节日习俗、语言文学以及哲学思想时,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探讨并在课上汇报: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中外学者对唐朝杜牧《清明》翻译的6个不同版本进行对比与比较;中西方哲学思想差异与相互影响等。

3.4 情景表演

情景表演法集趣味与教学于一体,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加强语言的运用能力,体会文化之间的差异。(周敏,2011)比如讲解饮食文化时,教师首先介绍中国饮食特点,中国菜名内涵及翻译策略,然后将学生分组,模拟表演外国人到中国餐馆就餐的场景。这种模拟现实情境表演不仅能够让学生熟悉并掌握菜名的英语表述,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沟通与社交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3.5 课堂游戏

课堂游戏与情景表演一样,能够在快乐中学习,极大地激发学生热情。在讲解风景名胜章节时,笔者利用教学所在地杭州这个旅游胜地,从学生熟悉的景点开始介绍相关英语知识。为了增强课堂趣味性,笔者设计了一个游戏环节:教师事先准备好一系列关于杭州的地名、人名或特产,包括苏堤、河坊街、利群、马云等。然后将学生分成2组,每一组派1名学生背对黑板站在讲台上,该组中其他学生解释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名词,帮助他猜出这些名词,并计时决定输赢。每位学生在比赛中积极参与,希望自己小组获胜,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英语解释,虽然出现了像Horse cloud这样对马云的滑稽解释,但是并不妨碍学生英语口语的锻炼和团队意识的培养。

3.6 视频教学

组织学生观看关于中国文化的英语视频,像美国NBS电台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英语视频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素材,可以贯穿大部分章节,一方面做听力训练,另一方面,里面涵盖了外国人对中国天人合一、山水意境、儒家思想等的理解,可以用来比较国人和外国人对此方面理解的偏差。

4 该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就这门课而言,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认为存在以下不足:

1)教材不够完善。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是语言输入的主要来源。(刘润清,戴曼纯,2003)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热的出现,关于中国文化的英语或双语书籍不断问世,但是几乎没什么合适的,要么语言难度过大,要么就是偏简单。(李艳玲,2011)教材本身质量不高,内容错误也是常见。让教师以及学生困惑的是不同教材对某一个中国文化问题表述不一致,比如关于“年”的来历,不同的书上说法不一。针对这种现状,笔者认为,一套完善的教材应该把各种并行的说法都要有所涵盖,但是侧重主流说法。因此,广大教师及文化工作者致力于编写一本涵盖面广、难度适中、图文并茂、具有启发性的教材则显得极为必要。

2)教师素质需要提高。教授该课程的老师多是英语专业毕业,具有流利的英语表达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但是对于这样一们文化素质课,想在短时间内做到精通,是很难的,尤其是目前大部分高校大学英语老师都面临着较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压力。因此笔者建议以团队形式授课,一方面减轻老师备课量,另一方面可以取长补短,并从学生那里获得对不同老师授课的反馈,促进整个教学。同时,授课教师要广泛阅读关于中国文化的材料,扩充该方面知识的欠缺;有条件的话,教师可以参加相关培训讲座并不断充电。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上如鱼得水,应付自如,系统地、有条理地传授中国文化。

3)教学方法需要改进。笔者虽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互动和学生的兴趣,但是一直苦于没有更好的教学手段。笔者观看此类课程的授课录像,发现大部分教师都是采用课堂陈述、灌输的方式,仍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吸收。对于这种现状,应该考虑如何组织学生就某一个中国文化专题进行小组学习、自主学习,由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变成学生积极参与的群言堂。

4)教学内容不规范。因为没有合适的教材,笔者或者大部分教师多是因人授课,自己对哪部分感兴趣或比较了解就多讲一些,其他不熟悉的不讲或一笔带过,因此不能保证教学内容的一致性和连贯性。针对这一现象,授课教师应该统一教学内容,认真撰写教学大纲,保证授课内容涵盖中国文化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至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李艳玲(2011)做了调查,其调查结果有一定的普遍性,对授课内容的调整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5 结束语

这门课作为非英语专业选修课,它不能取代专门的中国文化课程,也不能改变英语课程的性质,而是要服务于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崔刚,2009)。认清课程性质有助于我们对课程目标的设立。笔者认为,该门课主旨是传播一些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提高学生英语表达和对外交流的能力。所以笔者认为当前最为重要的任务是如何提高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热情,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过程中获得重要知识。至于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只能是慢慢提高,需要很长的过程。虽然说中国文化英语课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渊博知识和灵活的授课技巧,但是如果学生对课程不重视,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强化学生的意识,勤学苦练,才能逐渐改变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才能在中国素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进入了改革的关键时期,近年来教改的呼声也愈来愈高。在众多的改革尝试中,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融入中国文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向。作者本人也正在做这方面的尝试,为全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文化交流英语》选修课,旨在弥补大学英语教学中对中国文化介绍的缺失,强调双向的比较与交流,进一步提高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与交流能力。该文通过分析并反思这门课的教学,借鉴其他院校的经验,探讨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输入中国文化,并就教学中遇到的关于教材、教学以及教师方面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关键词:大学英语,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文化导入,选修课

参考文献

[1]http://61.139.105.132/zgwhgl/index.aspx.[EB/OL].

[2]Michael F H.China Through The Ages[M].Boulder,Colorado:Westview Press,1986.

[3]崔刚.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J].中国大学教学,2009(3).

[4]黄建滨.感悟中国——中国文化英语阅读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5]姜怡,姜欣.文化交流英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李艳玲.英语专业《中国文化》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研究,2011(11).

[7]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2003.

[8]钱茜露.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成功策略研究[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1(10).

[9]叶郎,朱良志.中国文化英语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中美文化交流 篇5

在第31届乒乓球赛举行期间,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曾向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表示,在比赛结束之后,希望到中国访问。4月6日,比赛已接近尾声,毛泽东主席断然作出决定,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我国。

4月10日,美国乒乓球协会主席、团长和运动员科恩、雷塞克等人抵达北京。周恩来总理对访问作了具体安排,指出这次访问对于打开中美关系的局面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此举对中美关系的突破产生了影响,被誉为“小球推动大球”。

4月14日,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美国、加拿大、哥伦比亚等国乒乓球代表团,并同美国代表团进行了长时间谈话。中美两国乒乓球队举行了友谊比赛。美国朋友还游览了长城,参观了清华大学等地。同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就改善、松动两国关系采取一系列措施。

中美两国乒乓球队的友好往来,推动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2。肯德基1930成立公司,时隔22年后开始特许经营,1987年,肯德基进入中国.麦当劳1954年成立公司,时隔7年后开始特许经营,1990年,麦当劳在深圳开设第一家餐厅 1987年.肯德基进入中国,在北京前门开设了中国的第一家西式快餐连锁餐厅

1989年12月8日.上海肯德基第一家餐厅:东风店隆重开业

纽约最早的唐人街是1890年形成的。1848年,两男一女共3位台山人乘坐“流浪之鹰”号帆船到达美国,这是最早移民美国的中国人。到1851年,移入美国西海岸的五邑人已达2.5万人,以后逐年增加。这些先侨们在矿场、农场、雪茄厂、木材厂做美国白人不肯做的工作。1880年美国发生经济危机,白人大批失业,而中国人却有工开。于是,白人嫉恨中国人,无端地指责中国人抢了他们的饭碗。由此,加利福尼亚州通过了《排华法案》,被排挤和受迫害的中国人向美国东海岸迁移。首先进入纽约的华人在曼哈顿下城东南区的勿街(Mottstreet,意译丛林街)、柏克街(Parkstreet,意译公园街)落脚,随着人口的逐步增加,1890年唐人街形成。唐人街的英文名称是Chinatown,意译中国城。经营

纽约唐人街的居民以华人为主,华人的商业活动也集中于此。住在唐人街,就像在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等其他华人小城一样。通用的语言主要是国语,也有各地方言。中餐为主食,许多街口有中文报摊。开车可以听到中文广播,晚间看的电视是中文电视。在美国,只有唐人街有这样的条件和氛围。

其特点是在这个区域的居民几乎全是中国人。同时,中国人也在此从事商业活动,主要是开商店、饭店和礼品店。居民的来源地主要是广东和香港,主要的语言为粤语。商店的三分之一是餐厅,街道两边摆放着堆积如山的水果、药材、海鲜摊位,卖百货的大婶及漂亮的中文招牌混杂在一起。想体会唐人街特有气氛德的游客,在运河街地铁站下车后,朝Mott街方向步行游览就可以充分体会。周末纽约的唐人都回来这里购物,而十分拥挤。该地区南面是象征中国人精神的领导者孔子的“孔子广场”。因这里人口过密,到这里需排很长时间的队伍才可到达。[1]

全世界都在过中国年 纽约帝国大厦换上“春节装”

2014年01月31日14:36 金羊网-羊城晚报 我有话说

新华社电 美国纽约市地标性建筑帝国大厦当地时间29日上午举行点灯仪式,将帝国大厦的景观灯切换成红、黄、红三层双色彩灯(见图),并于30日正式点亮,以迎接并庆祝中国农历马年。

中国驻纽约总领事孙国祥在点灯仪式上表示,今年是中美建交35周年,很高兴看到两国关系更加深厚,帝国大厦的彩灯不仅传递着和平、希望、合作和快乐,也象征着两国人民之间持久的友谊。他说,中美建交35年来,两国关系不断发展,各领域合作取得丰硕成果,马年象征坚韧和吉祥,希望马年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丰收之年。

帝国大厦观景台总监高齐表示,祝愿帝国大厦楼顶的吉祥彩灯为千家万户带来幸福和好运,期望2020年中国能成为美国最大的入境旅游国家。孙国祥大使对此间媒体表示,作为纽约地标性建筑的帝国大厦为中国新春佳节点灯,其意义在于,一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标志,二是两国人民相互亲近的一个结果,三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美国地标性建筑上的体现,意味着中美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不断增加,中国文化元素在美国得到越来越多的理解、认可和接受,越来越多的美国朋友认可和了解中国的春节。

为庆祝中国春节,帝国大厦还举办了“欢乐春节”中国文化橱窗展,展示了包含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绘画和陶瓷作品。

帝国大厦亮彩灯庆祝中国农历新年活动始于2001年。高达443米的帝国大厦矗立于纽约曼哈顿中城,自其建成80多年来,已经成为纽约乃至整个美国的标志和象征。编辑: 健龙

(原标题:全世界都在过中国年 纽约帝国大厦换上“春节装”)

美国罗格斯大学孔子学院举行中国学术传统研讨会

2012-11-19 16: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T|T字号:

打印参与评论

罗大孔子学院创院院长涂经诒(立左五)和助理院长洪晨(立左三)带领团队,致力中美文化学术交流,不遗余力推广汉语教学。(记者刘亮吟/摄影)

中新网11月19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美国罗格斯大学孔子学院日前在该校会议中心举行为期三天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欧洲、亚洲和美洲各地的知名学者,包括汉文学、史学及哲学专家应邀齐聚一堂,以“文学、历史与思想的互动:对中国学术传统中‘三位一体’新探”为研讨主题。

罗格斯大学前总校长麦考米克(Richard McCormick)一早就抵达会场,他在致词时表示欢迎来自各地的30多位与会学者专家,他们应罗格斯大学孔子学院教授涂经诒邀请,带来各自多年研究心得,三天研讨会发表数十篇论文,为国际汉学、史学和哲学界写下重要篇章。

研讨会主题为“文学、历史与思想的互动:对中国学术传统中‘三位一体’新探”。罗格斯大学教授詹富国表示,这是一个现今遍布全世界学术的研究潮流。中国古时候的学者是接受全方面的教育,文史经书都要研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并不“分科”做学问。

詹富国指出,有鉴于西方学者在18、19世纪盛行文学、史学与科学研究,都有分门别类人才来攻读,渐渐地东方学术界也开始提倡以“专攻某方面学科”方式来教育下一代。这次罗大孔子学院特别邀请世界各国研究文学、史学和哲学等不同领域学者远道而来,提供各自在不同学科的研究心得,相互讨论,并对中国自古以来“三位一体”(Trinity)探讨学问方式做新解。

吉林大学文学院院长张福贵教授会后表示:“这次的国际会议意义非凡,与会学者来自欧、美、亚洲,大家做学问的方式、环境背景都不同,钻研的时代也不一样,能有这种机会跨学科、时间、空间深入探讨交流,对各家学术价值观的进化有很大帮助,也对全球各地做学问方式提供有利比较。

香港大学教授张隆溪也表示,自古中国人做学问很注重“三位一体”的观念,近年来,西方国家也开始注意到“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因此,在这方面,中国的传统学术方式可以提供全世界另一种思维方式。(刘亮吟)

君子文化与中韩文化交流 篇6

君子是炎黄子孙共同推崇的理想人格的代表,是中华儿女在五千年文明史中独特的集体创造。文化即“以文教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最宝贵的财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滋养。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君子文化是一朵绚烂的奇葩。

君子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君子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概念,也是中国人独特的理想人格。西方有贵族文化、绅士文化,中国有君子文化。西方贵族文化是特指某一阶层、某种身份的文化,而中国的君子文化是建立在社会共同伦理基础上侧重于道德的人格文化。全世界只有中华文化圈讲君子,中华儿女优秀的道德品质、高尚的家国情怀、积极的文化担当,凝聚成入世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文质彬彬的君子品格,成为中华民族性格和理想人格的一部分。比起西方的贵族、绅士,君子的形象更鲜活、更真实、更可爱。可以说,君子是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宝贵财富。

君子文化在韩国

随着近年来中韩两国的交流日益频繁,两国人民友好往来, 经济文化交流日渐频繁。走进首尔最大的书店教保文库,满满两架中国文学书籍反映了中国文学在韩国的版图——传统经典著作和当代文学“二分天下”之势。韩国汉阳大学文化创意系教授安昶炫曾表示,韩国人历来最为关注的是古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过去销售最好的文学作品便是历史演义和武侠传奇。但随着近年来中韩两国的交流日益频繁,特别是近几年, 由韩国流行音乐、偶像剧、服饰所聚集起来的韩国文化风潮席卷我国,国人形象地称之为“韩流”。为什么这种浸透了韩国特有文化气息的纯粹的韩国式生活方式能在我国掀起流行风潮?那就是两国之间在文化、民俗、语言等方面较少文化反差, 就是我们都拥有同宗同源的君子文化。

孔孟是君子文化的集大成者,他们把君子文化从贵族文化变成了精英文化,赋予君子文化以新的时代特征。几千年来,孔孟的君子文化影响深远,君子形象得以广泛传播乃至深入人心,君子精神得以发扬光大。几千年的中华历史就是君子文化的发展史,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君子带动、影响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也丰富发展了君子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孔孟的一些君子文化理念被社会广泛接受,儒家思想是由孔子创立, 孟子和荀子进一步发扬光大,经董仲舒和朱熹等人不断扩展充实被汉以后历代统治者奉为正宗的一个学派。其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智”, 是用于齐家治国的一种伦理体系。儒家思想在历史上延续 2000 多年, 虽然里面包含了不少封建毒素, 但也蕴藏了无尽的思想珍宝, 成为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儒教约于耶稣纪元初年传入韩国。高句丽于公元 372年设立“太学”。新罗统一韩半岛后, 派遣学者到唐代中国, 并带回大量儒家文献。10世纪末韩国采用了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 大大地鼓励了人们学习儒家经典, 同时也将儒家的价值观深深地植根于韩国人心中。建立于1392年的朝鲜王朝采用儒教学说为官方意识形态, 并在教育、礼仪、行政方面推行一套儒学系统。今天在韩国, 孔子的名字家喻户晓。韩国儒教最权威的教育机构“成均馆”馆长崔昌圭说:“孔子不仅是中国的, 也是世界的。韩国有 80%的人信奉儒教或受过儒家思想的熏陶。”时至今日, 孔子为国尽忠、敬信节用、爱民如子、人伦之中、忠孝为本等”的思想已融入韩国人的血液, 成为国家发展和人生道路的精神能源。

谈到“韩流”, 不能不谈“韩剧”。新浪娱乐频道开展了一项题为“你怎样看待韩剧热”的大型调查。56006 名参与者中,81%的人承认自己喜欢看韩剧。韩国文化观光部的数字显示, 韩剧成为韩国电视最大的输出品, 出口市场以中国、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为主。一些经典剧目还出口到俄罗斯、埃及、阿拉伯半岛。韩国电视剧以生动细腻反映现代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见长, 在有着相似文化背景的亚洲国家和地区赢得了大批观众的喜爱。剧中情节之所以让人感动,产生共鸣, 灵魂所在便是君子文化的核心:忠、孝、诚、信、礼、义、廉、耻。从央视引进的首部韩剧《爱情是什么》到曾经热播的《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 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庭伦理,如夫妻之间的相敬互爱, 父子之间的仁慈孝顺, 兄弟之间的友爱恭敬, 这是社会稳定的基本要素。尽管现代家庭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同居共住, 但和谐温暖的家庭仍对整个社会的和谐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韩剧的这种君子文化魅力在《大长今》身上达到了顶峰。在香港《大长今》播出时, 创 25 年来香港收视率最高纪录, 曾经红极一时的《上海滩》也只能屈于亚军,在美国播出时也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西方人追捧。2004 年美国芝加哥某电视台播出该剧时, 引得芝加哥中产阶级每周六晚准时聚集在咖啡馆, 集体观看讨论。《大长今》里不但有正义、善良, 也有邪恶、卑鄙。面对诸多奸恶势力,长今坚持正义,决不妥协。《大长今》反映出来的文化精神,就是一种对真善美的追求,让我们在浮躁的环境里静下心,重新接受君子文化的洗礼。武侠小说家梁羽生说:“崔尚宫要害大长今,但大长今还是以德报怨, 表现了中国的传统,令我很感慨。看韩剧, 感受最深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到了韩国;欣慰的是, 这样的传统道德观在今天实际上是受欢迎的。”韩剧中的君子文化思想就是这样深深地感动着我们。

文化的基本元素是语言和文字。韩国字母是15世纪在朝鲜王朝(1392—1910) 第四代君主世宗大王( 1418—1450)倡导下,由一些学者创造的。在此之前,使用的是中国文字。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韩国报纸文章中一大半是中国汉字,不必猜就可以大致了解文章的内容。今天的韩国可以说汉字无处不在。从墓碑文到商业牌匾,从机场“大韩空港”的标志到百姓人家“家和万事兴”的字幅,从形到意,中国人看了一点都不陌生,反而很亲切。韩语的发音也有许多尊长的礼仪蕴藏其中。如老师的发音似“先生”,学长的发音似“前辈”,老人对孩子的忠告发音似“德谈”等等。韩语的语法有“尊敬阶称”“对等阶称”“基本阶称”三大阶称之分,表示说者对听者的尊卑、亲疏、庄重或随便等态度。晚辈对长辈,后辈对前辈,下级对上级,小孩对大人必须用敬语,反之将会被耻骂,犯下大忌。受君子文化影响,韩国又是一个尊师重教的国家。在韩国崇尚教育,尊重教师蔚然成风。一个人当了教师( 不论小学、中学、大学) 就像获得了一种荣誉,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历届政府把发展教育放在优先地位。教育部的预算虽然各年有所不同, 但通常是占政府支出的 20%,就是说,政府预算支出的五分之一用在了教育事业上。当然,“读书至上”“学而优则仕”也使得今天的韩国青年同中国青年一样, 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和就业压力。考上汉城大学、高丽大学、延世大学等名牌大学并不比中国青年进北大、清华容易。为了进名牌大学, 毕业后有好职业, 韩国国民从小学、中学就开始极残酷的竞争。有调查显示:月收入400万韩元的四口之家,平均每月花在课外补习班的费用是 85 万韩元。这个比值与中国有中考、高考学生的家庭支出费用,有过之而无不及。韩国文化还包含了很多形成人民思想方法和行为的各种宗教,如萨满教、佛教、天主教、新教、天道教、伊斯兰教。那么这些宗教与君子文化是什么关系呢?韩国人认为:君子文化不是宗教而是一种道德和行为规范,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不论信仰什么宗教,为人处世都要遵循儒家的道德标准。所以,韩国虽然各类宗教信仰很多,但源自我国的君子文化思想在韩国人头脑里根深蒂固。君子文化的传统在韩国人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韩国的节日很多,但最重要的节日是民俗日( 农历正月初一) 和秋夕节( 农历八月十五) ,正是中国的春节和中秋节。这期间,全体国民一半都要出行,所以称之为“民族大移动”。“出行”“大移动”当然有游览、娱乐、休闲、会友的内容, 但最重要、最普遍的活动项目还是“归乡祭祖”。韩国人念祖思乡、耀祖睦族的伦理道德传统,正是一种君子文化的文化现象。崇尚礼仪,彬彬有礼。在韩国,下对上、少对老及朋客之间见面或分手告别时都行鞠躬礼。遇有重大节日或纪念日,晚辈还向长者行大礼, 即对长者虔诚跪拜。

nlc202309090254

感悟韩国君子文化的同时,让我们深深地反思自己。作为孔子故乡的中国, 理应更好地继承发扬君子文化的精神。中国号称“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可是近百年以来,经历了历次运动的影响,儒家传统文化在中韩两国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差距。由于当代多元价值社会面临价值混乱的危机,使个人在为人处世上难以找到标准的生活规范,在传统精神文化与现代物质文明的冲突中,传统的君子文化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君子文化助力中韩交流

今天,君子文化越来越多地渗透于经济、政治和生活等领域,形成经济文化、政治文化和人文文化,这些交叉于各个领域中的君子文化将会给人类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在新世纪新形势下,中韩文化上的交往越发密切,这既是两国人民希望了解对方的需要,同时更为两国进行经济、政治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文化交流促进了中韩两国在经济上的交流与合作。文化因素在现代经济增长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韩的文化交流同样极大地促进了两国经济的合作。正是通过文化的交流、思想的沟通,形成价值取向的趋同,避免了经济合作中的重重障碍,减少了双方的分歧和摩擦,大大提高成功率。韩国的美食、服饰、美容等第三产业在中国大受欢迎。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韩国人喜欢来中国旅游,喜欢在中国留学等。所有的这些都极大地提升了两国经济领域的合作。

其次,中韩文化交流有助于两国政治上的合作。中韩两国在客观上存在着文化上的亲缘性,使得中韩两国人民的民族认同成为可能。在这里,文化交流对两国人民政治上的友好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中韩在古代的文化交流,特别是中国古典的以和为贵的君子文化传统思想,对结束中韩在冷战时期的政治上的歧视、军事上的对峙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中韩在当代的文化交流,特别是韩国一些先进的文化思想传入中国,极大地推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更增进了两民族的认同感,为中韩两国的政治合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中韩文化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两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朝鲜半岛的自主和平统一,也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

最后,两国的文化交流,直接推动了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中韩的文化交流既有政府间的,又有民间的交流。特别是最近几年,两国的民间交流越来越密切,韩国的LG、现代、三星等都在中国各地投资建厂,并将韩国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经营模式带到中国,已经成为中国普遍接受并推广的优秀经验。同时,每年又有许多韩国人来中国留学,学习汉语,来中国经商、生活等,中国一些省份也举行一些中韩文化、商贸的交流会,如辽宁沈阳每年都举办的“韩国周”,已经成为中韩两国人民在东北地区进行人文和经贸交流的盛会。近年来,大量的中国工人去韩国工作,为韩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中韩的文化交流大大促进了两国人民的互相理解和友谊,成为两国人民友好的不竭源泉。

同时,君子这一人格形象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特征,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君子概念是鲜活的,君子形象是生动的,君子人格是变化的,君子文化也是发展的。这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研究传统文化特别是君子文化,一定不能把传统的君子文化当成故纸堆,而要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创新发展,挖掘君子文化的新鲜内涵,开拓君子文化新的天地。君子文化应该创新,也能够创新。我们既要研究古代的君子人物,更要树立当下的君子形象;既要弘扬传统的君子品格,又要光大当代的君子精神;既要继承传统优秀的君子文化,又要构建当今鲜活的君子文化。比如,要研究如何扩大君子的社会基础,当代社会人人都可成为圣贤,为何不能说人人都可成为君子;再比如,过去说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现在则可以说君子“达更要独善其身,穷亦可兼济天下”,由于现在社会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达,人们都可以把济天下的言论说出来,善事干起来,人人可济天下。弘扬君子文化,就要研究文化的时代内涵,就要培育和创造有利于君子精神光大的环境和条件。君子文化一定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形成鲜明的时代特征,更具中华的民族特色,更好地成为中韩文化交流的纽带,让中华民族的君子文化更好地成为世界人民的优秀文化精髓。

(作者单位:安徽合肥学院环巢湖文化研究中心)

中意文化交流的故事 篇7

地点:李燕杰教授书房

人物:李燕杰、齐绍华、李燕,肇沛女士(翻译)

客人:意大利客人阿尔曼多·索罗塔尼

李燕杰书房中电话铃响了,李燕杰马上接电话。

李燕:李老师,上次我和您讲到的意大利那位哲学家、思想家来了。我听说您刚从乌鲁木齐回来,很疲劳,本不该打扰您,可是阿尔曼多已到北京八九天,马上要回国了,他想今晚到您家中,请教如何学习中国文化,如何讲国学,特别是如何给欧洲青年讲中国国学,他想向您请教,特别是想体会您家中的书香气息,行不行?

李燕杰答:行啊!既然如此,就请他来吧。

李燕杰为了迎接意大利朋友到来,马上挥毫书写了兼有甲骨、钟鼎、石鼓的书法条幅,准备送给远道而来的友人。

李燕杰迎来三位客人,一一握手表示热烈欢迎,落座后,开始交谈。

阿尔曼多·索罗塔尼:老先生,我听李燕介绍了您的情况,十分感动,今天有幸见到您,非常高兴。我今天到您家一进门就觉得一片书香气,这么多书,这么多文物。

李燕杰:我曾到过意大利,有人问我,你走了许多国家,最喜欢哪国?我回答当然是中国!然后一定回答,喜欢意大利,因为咱们两国都是十分古老的文明古国。我还清楚地记得我第一次访问意大利的情况。

阿尔多曼:是那年?

李燕杰:是1984年—1985年,到了意大利,首先参观了小意大利那个微缩景观,从全局了解了意大利各个名城的位置,比如罗马、威尼斯。然后,到意大利各地演讲,迄今仍记忆犹新,记忆犹深,记忆犹美。听说您是哲学家、诗人,我很高兴,我也喜欢研究哲学,也爱写诗,已写3600余首。

我早年也读过但丁的诗《神曲》等,咱们两国都是诗的国度,今天,是难得的幸会。

阿尔曼多:我想请您说说如何给欧洲青年讲国学?

李燕杰:第一、国学不只中国有,各国都各有各的国学,中国有,美国有,日本有,意大利也有,不要误认为只有中国有国学。

中国的所谓国学,主要是讲汉学,这种做法,并不好,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中国的文化,是56个民族共同创建的,中国的国学中也应包括各个民族的学识。

以北京为例,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辽,是契丹人;金是女真人,元是蒙古人,明朝是汉人 (韩国有人说朱元璋是高丽人) ,清朝是满族人,总之一个古老的大国,绝非一个民族所创建,同意么?

阿尔曼多:当然同意,那为什么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国学就是汉学呢?

李燕杰:大约在2500年前,世界上出了一些圣人。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出现了老子、孔子、庄子、孟子……

印度恒河流域出现了释迦牟尼。

古希腊罗马两河流域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2500年前,可算人类社会智慧的总结与升华年代,人类从动物的人到社会的人,走了若干年,人们在人与天、人与地、人与人之间,有冲突,也有统一;有战争,也有和平。人们在不断总结中,形成了智慧,这些智慧又集中体现在一些圣人身上。

如果讲2500年前出现了一批圣人,那后来每隔500年左右,又分别出现了一些圣人、哲人,比如董仲舒、司马迁、魏征、周敦颐、程颐、程颢、朱熹、王阳明、李哲,乃至康有为、梁启超……

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列举了春秋战国时期198位圣贤,包括儒、道、墨、法、阴阳、诸家约九家,小说家被视为小道。

阿尔曼多:您能用数字说明一些问题么?

李燕杰:可以。你知道易经么?你知道道德经么?你知道论语么?

阿尔多曼:这些我都知道,但很难读懂,中国的古典名著,在欧洲全有,但翻译得好的不多。

李燕杰:我随便讲一些数字,供参考。

《易经》,是最早的哲学书,老子《道德经》中有和易经相同的88句,《道德经》中道字出现了51次。

阿尔曼多:我想记下来。

李燕杰:可以,尽管记,研究国学的人从数字研究问题的人不多。你记下来有好处,可通过这些数字寻求国学研究中的脉路。

《论语》中“仁”字出现了105次。孔夫子讲读《易经》韦编三绝,说明读易经次数之多,三次把竹简连接用的牛皮条都用断了。《论语》中,孔子与子贡谈话出现了57次,证明孔子不是不重商业,子贡就是大商人。至于为什么?我开个玩笑,别的弟子交费,子贡可能交赞助费 (大家笑) 。

另外《史记》中龙字出现188次,从中也可看到司马迁多么重视龙文化。

阿尔曼多:您讲的真好,这些数字都值得研究思考,看来研究自然科学需要数字做根据,研究文史哲也应如此,您还能再讲些数字么?

李燕杰:当然能。比如讲《红楼梦》,其中涉及到医学291次,约5万字,约占全书1/18,其中的处方,今天还可以用,书中讲服饰53次,讲食文化186种,证明曹雪芹不只讲爱情而且讲治病;既治身上的病,也治社会的病。

这些数字,不仅对国学研究有益,对各门学科的研究均有益。

西方人研究问题,都会提出有没有数字根据,统计是否准确。研究汉学,研究传统文化,也应如此。

阿尔多曼:好极了,这些数据后面都包括许多道理,您所举的书与人都是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是一种文明标志,您能总结它,功德无量,您是文明史研究中善于综合、善于总结的中国学者。

李燕杰:岂敢,我只是中国书多读了几本而已。

阿尔曼多:您家里藏书真多,有多少?

李燕杰:约35000册,这里只有1千多册,是我藏书的三十五分之一。

阿尔曼多:您还有那么多古玩文物。

李燕杰:我这些年搜集了一些文物,目的不是为收藏,是为了教学。我这些年讲过《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化史》、《中国图书史》,这些文物基本上都是仿真品,也许可叫赝品,但都有使用价值、参考价值。

阿尔曼多:(高兴地说)太好了,请您讲给我们听听吧。

李燕杰:(依顺序介绍下去)首先请看这块甲骨,甲骨上的文字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又指着青铜盘)其中的文字是钟鼎文。

阿尔曼多:(一一触摸,高兴地讲)我都没见过,今天,第一次看到这么难得一见的中国古代文化。

李燕杰:文化者,人化也;人化者,美化也;美化者,强化也。

人类由动物的人成为社会的人,人在适应社会过程中,也提升了自己。但当前人类灾难重重,比如地震、海啸、金融风暴、金融危机…络绎不绝,给人类造成了各种苦难。

阿尔曼多:我在欧洲一直研究这些问题。一些人讲,这要回到2500年前向孔夫子请教。

李燕杰:请看这几尊像。老子、孔子、孙中山、毛泽东,还有屈原、关公等。

阿尔曼多:看来您很敬重他们。

李燕杰:当然!我不仅有中国名人像,也有外国名人贝多芬等的纪念像。

阿尔多曼:从您的讲话中,可以感到您是中外结合古今对照,这对我很有启发。

李燕杰:(具体介绍几种文物)我给你画一个新八卦:上下、左右、中外、古今,搞任何学问都要多维思考,还要认识到人类社会大千世界,本身就很丰富多彩,无论你多伟大,你的知识都是有限的。

人类知识上不封顶,下不保底。

李燕:对,我从网上看到您这段讲话。

李燕杰:在哪里的讲话?

李燕:是您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讲的,特别好。

齐绍华:让客人看看文物吧(顺手递上甲骨)。

李燕杰:我是北京人,生在东城,幼年走到东堂子、西堂子胡同,经过锡拉胡同,先父认识一位大夫住在锡拉胡同。一到这儿,父母亲都爱指着一个大门,说这是甲骨文研究第一人王懿荣的家,他因研究“龙骨”时,发现了甲骨,开始研究甲骨文,目前出土的甲骨文10余万片,单字4500个,已认2000个。他又是一个爱国者,为反对日本侵略,在家中被杀。

请看这块甲骨,上面有文字,一般来说甲骨多为祈祷所用或者是算命所用。

甲骨文,年头虽多,至今仍属一门大学问,文字是文化之基,我为了研究文化史,为了追根溯源,所以经常写甲骨文 (展示一甲骨书法) 。

(甲骨传给阿尔曼多,他边看边把玩)。

齐绍华又送上青铜器,并指着其中文字讲这是钟鼎文。

李燕杰:我近来把甲骨文、钟鼎文、石鼓文连到一起,写了一些书法条幅。在为海地捐款时,拍价26000元,近日,在妇女论坛上拍到15万元,全部送给灾区人民。

在2000多年前,中国人已经懂物理原理,支点、重点、力点,安排妥当,马踏飞燕这个古董,就可站立在此。

齐绍华又指着长信宫灯讲:请讲讲这个灯。

李燕杰:这个灯是汉朝的,大约在汉文帝时,为了照明观舞,所以让宫女举着这个灯照明。为了避免烟气熏着皇帝,所以让烟进入举灯宫女袖子里。

阿尔多曼:看来中国人很有想象力。

齐绍华又指老子骑青牛出函谷的铜雕说:再讲讲这个。

李燕杰:我姓李,是老子李耳后代,所以李氏家族,经常有人供奉老子,道家也供奉老子,称为太子老君。

李燕:老子这个手指做出的是什么手势?

李燕杰:中学生看到说胜利victory,大学生讲他是在说一分为二,研究生讲他是在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阿尔多曼:真有趣味,中国人在含蓄中有幽默,在幽默中有智慧。请问这几张照片是怎么回事?

李燕杰:这是张岱年、季羡林、文怀沙、任继愈,还有南怀瑾,这几位全是国学大师,我在认真向他们学习,我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中国哲学思想。

结束语:如果再聊国学,我想先讲两个排除法,再讲强化6个力,即从古圣先贤这里学习后,形成软实力、硬实力、巧实力、魅实力、格实力、健实力。

阿尔多曼:太好了,从李老身上看到中国人的智慧,从这间书房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美。

肇沛:太好了,美极了,史中有诗,诗中有剧,诗剧结合,体现了人类的大智慧。

李燕杰:再送阿尔多曼先生一把扇子,永结“善缘”。我给写上正德和正气,不要邪气要清气,不要浊气要和气。总之,纵观诸子百家之言,从中寻求儒道释三家给我们的启迪。

阿尔多曼:我一定请李老到意大利去讲学。

明代中西文化交流探源 篇8

一、明代中西文化交流的表现

明代中西文化交流的范围很广, 主要体现在文化教育、文献及艺术风格等方面。在文化教育上, 主要体现在中西思想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上, 特别是18世纪西方的启蒙运动及无神论思想都是深受中国明代文化的影响的。当时, 很多传教士将中国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传到西方, 并为欧洲人描述了当时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现实图景。中国八股制度中严格的竞争筛选人才及对教育的重视的思想给当时欧洲极大的触动, 并开始效仿中国的教育制度。当时欧洲的启蒙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以明代传入的儒家思想为前提条件的。如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就认为中国的儒教是典型的理性宗教, 并认为中国哲学是一种充满理性及正统思想的哲学。随着新航路的开辟, 欧洲人也开始加速搜集当时中国的文献, 这是明代时期中西文献交流的开启, 进入到17、18世纪, 明代的文献大量被带入到西方, 同时传教士们也带来了不少的西方文学作品, 1651年, 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将明朝时期的巨著《永乐大典》带到了欧洲。另外, 还有马端临的《文献通考》、郑樵的《通志》等明代著名作品[1]95。同时, 他们还大量翻译了明代时期的儒学及历史类的文献, 并认为这些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及典型特征。1583年,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重点介绍了明代的思想文化, 并撰写了著名的《利玛窦日记》, 这对介绍中国文化思想及中西文化交流都有着积极的影响与价值。明代时期的中心文化交流客观上使得中国的文化及思想在西方受到了广泛传播, 同时对当时的启蒙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代时期的景德镇陶瓷艺术精湛, 并逐步向艺术方面转化, 同时明代陶瓷细腻光滑、端庄秀丽, 这给当时西方沉闷的艺术风格带来了新鲜的血液。在明代, 茶叶也被传到西方, 从此中国的茶叶文化在西方流行。中国的饮茶习俗传入到西方后, 迅速成为当时影响最为深刻与广泛的一种文化, 并在当时社会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明代历局成立以后, 西方文化更是不断地传入中国, 当时的中国学者将西方文化看作一个系统来学习与研究。明代著名文学家徐光启将西方文化分为三个类型:一是西方的宗教教义;二是自然哲学;三是天文历法等自然科学。到了17世纪初, 艾儒略所著的《西学凡》中又将西方文化划分为六个学科, 这让中国学者对西方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明代的中西文化交流与碰撞, 对中国及西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着重大的推动效应。

二、明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特殊使者

明末意大利传教士就开始传播西方文化及科技来吸引中国上层人士, 以实现传播宗教的目的。从16世纪末到17世纪, 来到中国的西方传教士就多达500余人。同时传教士多以知识渊博者居多, 他们将西方的文艺复兴时发展而来的西方科技及文化介绍到中国。在他们到了中国后, 就被中国的博大的文化底蕴所折服, 并且开始演习中国哲学及文学艺术, 尤其尊重儒家思想, 并开始向西方传播[2]19。明代时期, 有大量的西方文学著作不断传入中国, 到了明朝末期就有七千到一万部之众, 同时中国的著作也源源不断地传到西方, 还有中国的学者及西方传教士合作翻译宗教及文学类的书籍等, 因此, 西方传教士成为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扮演者特殊的使者角色。

明朝末年, 西方传教士想通过运用西方的地图来变更中国的宗教及文化传统, 最终达到改变世界观, 确立先进的西方体系的目的。当时最有名的就是传教士利玛窦的故事, 在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期, 利玛窦绘制了八幅世界地图, 以让中国的上层阶级认识到世界的布局及中国的位置。同时, 中西文化的交流是互通的, 中国传统的绘图方式也影响到了传教士们对中国地图的绘制。西方的传教士将中国的文化很早地传播到西方, 并直接引起了17到18世纪的中国热。例如, 当时利玛窦所著的《马可·波罗游记》中就用“契丹”代指中国, 并第一次将中国的四书五经翻译为拉丁文带回了欧洲, 还通过著作及书信的形式向西方社会介绍中国的政治及风俗等[3]60。在以后的一百年间, 宋君荣、柏应理、南怀仁、冯秉正等传教士用汉语言写了将近八百部的著作, 并用多种西方语言写了将近千封的信函及多达上百部的汉学方面的典籍, 这些方面的著作及典籍最终形成了西方所谓的汉学, 并成为其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同时中华文化传到西方后, 引起了西方社会的强烈震撼及反响, 如当时的伏尔泰、魁奈、孟德斯鸠等西方启蒙学者开始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深入的了解, 并成为他们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使中世纪的欧洲最终走向了光明[4]42。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后, 开始实行天主教儒化的策略, 以迎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 如利玛窦推行的天主教儒化方式在明代有了更加广泛的传播, 而由于中西文化间的差异, 必然在社会伦理、道德、政治思想及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 其天主教的传播范围非常有限, 同时西方的礼仪与中国的礼仪也存在较大的冲突。

中国的明朝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高度成熟的时期, 并逐步向近代社会转型, 明朝政府通过郑和的海洋扩张, 给当时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但是由于中国的封建制度属性, 最终将海洋让给了同时期逐步发展起来的欧洲人。中国的明代同样是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 从当时中西文化交流的情况看, 明代出于有意无意地接受了西方的文化, 同时西方也为中国的优秀文化所叹服。中西两者之间的交流中, 传教士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并成为了当时两种文化交流的桥梁与纽带, 他们不但将西方科技、文化带入中国, 并对当时的西方发展有了初步了解与认知, 而且他们把中国的文献及翻译作品等中国灿烂的文化带回到西方, 并引起了当时欧洲社会的巨大轰动。传教士虽然是出于传播天主教的原因, 但是也传播西方的文化, 同时, 其在传播西方文化的过程中主动地融入了中国的文化, 并将天主教儒化与中国化。随着他们的归国, 又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带到了西方, 这对中西文化及社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

明代中西文化间的交流是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下开展的, 是一种平等的双向间的交流, 明朝时期的文化还能显现出其外在的强势, 但是到了16世纪末期以后, 西方的文化就呈现出飞速发展的趋势。同时, 明代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在非常窄的范围内进行的, 这是由当时中国的封建制度决定的, 只有少数人才能有机会接触到西方先进的技术及文化, 同时传教士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纽带, 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毕竟他们的目标是传教, 文化及科技的传播只是其方式或工具。文艺复兴时期, 欧洲的社会及经济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有着巨大的改变, 文化及艺术空前发展与繁荣。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自身的宗教信仰及使命感, 激励着传教士克服一切困难在世界范围内传教, 同时也传到了中国。与此同时, 中国明代对外来文化的需要也是中西文化交流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及动力。这也说明, 任何一种外来的文化及宗教只有在中国传统文化认可并接受的基础上才能生存与发展。

摘要:明代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文化体系之间的接触与交流, 具有开创性与进步性, 西方传教士不但带来了他们国家的先进文化及科技, 同时也将中国的文化带到欧洲, 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明代,中西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刘燕凌.冲突与融合: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回顾[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0 (12) .

[2]徐宏英.利玛窦来华及其对明末社会的影响[D].安徽大学, 2007.

[3]卢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传教士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D].天津师范大学, 2009.

跨文化交流障碍探讨 篇9

跨文化交际首先碰到的就是语言不通的问题,对于这一点学过外语的人深有感触:在我们使用第二种语言和以此为母语的外国人交流时,我们仍然不是那么得心应手,障碍仍然很多。其原因主要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学习者没有掌握说第二语言的技能;二是不同语言有不同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又往往和与这种语言相关的文化、历史条件联系在一起,因而难以沟通。

提及掌握第二门外语的技能,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听、说、读、写、译等常规技能外,还包括该民族语言中带有该文化特殊烙印的习语、俗语、谚语等成份。

二、心理障碍

由于对自己的信心不足,往往会在交际的一开始就形成一种心理劣势,因而在交际中表现出局促不安,紧张不已。具体表现为:一是过多地考虑言语交际外的因素引起的心理干扰;二是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三是各种成见和偏见的困扰。

在我们平时要求学生进行对话时,学生中间存在着这样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进行交流时,总会有学生反复思考:“我的口语比他差,他会不会笑话我?”“我的句子是否存在着语法错误?”“我说的话不知道他能不能听懂”等问题,从而在客观上分散了表达者的注意力,影响了交际的质量。这种心里尤其在学生与外国人的交谈中更为突出。在一次游园时,几个学生看到外国人兴奋不已,很想上前攀谈几句,但始终鼓不足勇气:“他是外国人,要是他听不懂我的话该怎么办?”其实,在他们眼中,我们也是外国人,在交际中他们可能比我们还要紧张,毕竟我们是在本土呀。

三、知识障碍

对他方所生活的环境、历史、风俗、禁忌等的不了解容易在言谈中出现障碍。这种障碍常常会在无意中触犯对方的禁忌,从而引起对方的不快。在跨语言交际中,因为对背景知识的不了解而在言语中冒犯对方的实例不胜枚举。轻则引起误会,重则挑起事端,影响交往的正常进行。

四、观念障碍

这里的观念即“文化价值观念”,它表明了人们对社会行为的品评态度,是制约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伦理道德规范。由于价值的观念不同和文化体系的巨大差异,人对社会的认知态度也不尽相同。这样,如果缺乏相关的知识背景,就势必会影响到我们正常的交流。

如同样干一件事,假设美国人和中国人都有80%的把握,美国人就会毫不犹豫地说。“我有十足的信心,一定能把它干好!”而中国人往往要考虑一会儿,然后说,“让我来试试吧!”容易给人一种能力不够的感觉!殊不知,这只是文化价值的不同,而并非是能力方面的差异。

五、跨文化交际语境顺应原则

1. 顺应目的语文化。

以目的语文化为主的场合,由于目的语文化的外显和内化因素起主导作用,交际参与者在语言语用和社会语用两方面都顺应目的语文化。否则就会造成交际障碍。例外,许多中国人由于受本民族文化的影响,在西方人家里,刚见面不久就与他们聊西方人十分敏感的“隐私”问题,常常吃对方的“闭门羹”。有时候,谈话用自己文化的思维方式滔滔不绝地讲解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而交际对方则用他自己文化的思维方式认为根本就不可理解,觉得莫名其妙,甚至感到气愤,这不仅使谈话不能正常进行下去,同时还产生一些误解。

2. 顺应源文化。

以源文化为主的场合,由于源语文化的外显和内化因素起主导作用,交际参与者语言语用方面要顺应目的语文化,但在社会语用方面,应偏向源语文化。例如,在中国人自己家里按照中国文化的习惯对外国客人表示关心,问候英语人士时谈话过长、内容过细,招待时给予过多的关注,用中国人的方法劝吃劝喝以及谈论不该谈论的话题,不使用英语而用中国式的非语言的行为等,也是很自然。中国人应坦然行事,外国人应顺其自然。为此,胡文仲教师提到跨文化交际研究者中与中国人打过交道的人告诫将去中国做生意的西方人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不要“咄咄逼人”;“没有关系和联系,在重要的地方没能帮的上忙的朋友和同盟者,一个外国公司不大可能在中国取得全面的商业上的成功”。

3. 灵活顺用。

语言交际语境发生在目的语文化和源语文化均衡的场合,交际参与者的语言语用都应顺应目的语文化,但在社会语用方面可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例如,在第三国的大背景下,中外人员混合型场合,中西餐馆等场合,主客因素不明,因此文化因素无主次之分。比如,在中国教师开设于目的语国的课堂上,中国老师虽然是课堂上的“主人”,但学生却是目的语国的“主人”,而且大多数物理和社会环境都是目的语文化的,所以很难分出文化因素的主次。这时,社会语用方面的顺应无需偏向哪一方,可灵活处理,相互照应,某些时候以目的语文化的方式行事。那种因不能共享同一种文化环境而产生的文化冲击,会逐步被求同存异的文化移情所取代,共创一个各方面都可以接受的语言环境,将成为跨文化交际的主要目标。

六、解决方法

1. 大声诵读,培养语感。

中学生往往只对学过的课文注重理解和语法方面的掌握,而经常忽视课文阅读,从而导致了学生在交际时产生严重的恐惧心理,妨碍了英语语言交际的正常进行。对于好的文章或是老师推荐的优秀范文,学生可大声地朗诵直至背出。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对文章的熟悉程度和解题技巧,同时在诵读过程中也可自然培养语感,提升会话能力。

2. 广泛阅读,注意收集。

大多数中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对于阅读类文章比较反感,认为冗长的文字表达中参杂着较多的新单词,会占用较多的学习时间。可以说这又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在阅读文章时,我们可以了解到西方国家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背景知识,了解英美文化和汉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扩大自己知识面,增进文字的表达,提高跨文化语言交际的能力。在阅读的同时,中学生也应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采用做笔记的方法,将好的词句和表达记录下来,并且注意摘抄文章中的一些常用表达和背景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3. 善于发现,勤于联想。

罗丹曾经说过:“世上并不缺少美丽,而是缺少发现美丽的眼睛。”诚然,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英语的存在。如在停车场,我们应该注意牌子上大写的“P”字母,并且知道他是“Parking”的意思。由此,我们就要想到其他有“停止”意思的单词,比如,stop,pause,cease,suspend等。其中,stop用法最为广泛,泛指一切“停止”之意,pause是指“暂停”的意思,cease尤指军事上的停火,如cease the fire,而suspend则是“吊销”之意,如suspend the license.通过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的有意无意发现,你会发现好多你想知道和了解的表达就在你的身边。

4. 创设情境,互动学习。

宋代中日文化交流史略 篇10

一、宋代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社会背景分析

北宋时期(960—1127),自赵匡胤完成统一大业之后,政治上开始稳定起来,北宋文人有了自由发展的空间,唐末五代之乱时遭受严重破坏的中国社会文化得以开始重建,整体社会文化处于逐步复兴的阶段,在辞赋、绘画、书法艺术等方面成绩卓著,是中国历史上文化艺术方面中最为强大的封建王朝之一。与此对应,日本当时处于平安中后期时代的藤原贵族全盛时期,其形成的“国风文化”是臻于完善的贵族文化的最佳代表。在这个时期,日本与大陆文化的官方关系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它主要采取了停止大规模学习吸收海外文化的相对保守的闭关锁国政策,中日两国的文化交往基本处于比较失衡的状态,往来的官方文化交流人员相对较少,但尽管如此,两国民间文化的各种密切交往依然较为频繁。

南宋时期(1127—1279),经过北宋王朝一百多年的建设,整体汉文化获得了复兴,展现出繁荣的状态,特别是以理学思想体系的构建完善形成了这个时代具有的基本特色。另外,伴随着远洋贸易为主的商业经济模式,以禅宗为代表的佛教在南宋时代极其兴盛,对中日文化艺术的交流与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与此对应,日本当时处于镰仓时朝,国内形势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作为新兴统治阶级的武士阶层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逐步采取了门户开放、鼓励海外贸易的政策,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包括佛教交流,呈现出了一种新的繁荣景象。

二、宋代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主要涵盖的内容

1. 宋代禅宗。

中国佛教思想对于日本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正值我国宋代时期,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佛教开始大量传入日本,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禅僧无准师范,他为日本培养了大批的精通中国禅家文化的佛门弟子,这为今后禅宗在日本的生根发芽打下了坚实基础。随着包含有深刻哲学思想的宋代禅学传入日本,不仅给日本的传统儒道思想施以巨大影响,而且其也广泛融入到日本的文学、艺术等各个文化门类之中。

借助其“以心传心”、“无中万般有”的思想,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佛学对日本后期文化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限于佛教本身,而是渗透到了文学、艺术、美学、茶道等各个生活领域。这种影响的魅力至今依然可见,比如当前十分流行的俳句、能乐、茶道、山水庭园等,都还多多少少保持着禅宗倡导的“无”与“空”的文化精神内涵。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佛教思想对日本作家、艺术家的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比如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大画家东山魁夷等都受到了这方面的熏陶,他们在创作时特别强调美是存在于“无我”的境界当中的,一切艺术的真正奥秘实际上就存在于“临终的眼”之中,依旧保持着禅宗思想当中涵盖的“闲寂”、“空寂”等审美情趣观[1]。

2. 宋代理学。

宋代中日交流兴盛时期,也正值理学在宋代思想界和学术界占有正统地位的时期。宋代理学的核心理念和处事方法,与佛教当中的禅宗所倡导的理念十分接近和相似,因此,当时儒禅一致、礼禅融合的思潮非常盛行。借助禅宗的传播,宋代理学也逐渐为日本人所了解和知晓,对宋代理学熟悉和涉猎广泛的日本学界将其称之为“宋学”。

中日两国僧侣都致力于传播宋代理学文化。中国方面,许多高僧比如无准师范及其弟子兀庵普宁等深谙禅林意蕴,具有雄厚而高端的儒学素养,在向日本僧众传播理学时,往往着力于义理的阐述与讲解,探寻的是内心的彻悟与大同,多用儒学语言讲授人的心性之学。日本方面,许多高僧不远千里来到中国摄取宋代理学的文化精粹,其中就包括日本著名高僧、宋学研究家圆尔辩圆。他在中国习得中国佛学与宋代理学的真谛之后,回国后在向日本民众传禅之余,也利用不同场合向听众讲授宋学。1257年,他曾为当时幕府执权北条时赖讲授南宋宝庆绍定年间奎堂居士所作的借儒入佛作品《大明录》。当时有人称圆尔辩圆为日本宋学传入“第一人”,认为其在为日本引进中国宋学方面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也表明日本禅林界讲授宋学经筵有可能最早来源于此。宋学在日本的出现,对于日本镰仓时期武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2]。

3. 绘画书法。

宋代时,佛教与理学相互结合,发展成为禅宗,强调抛弃渐进而倡导顿悟,常说心即为佛,不拘泥于固有的形式。这些思想也体现在了绘画艺术方面。中国宋代的绘画大量输出日本,比如日本水墨画和人物画的产生,就曾受到中国宋代绘画的重要影响,与中国禅宗的关系也是渊源很深的。

在日本室町时代,中国的水墨画风可以说是盛行于日本的画坛。在13世纪之后,日本出现了宗湛、雪舟等禅师兼画师,许多画师本人曾经到中国居住学习和到处游历,汲取中国画家的优点,从其画作中人们还能依稀辨得中国的风土人情,具有浓郁的中国田园景象。受中国宋代画技影响,日本画界学者在绘画艺术上发展出日本水墨画的新技巧,它反对采用艳丽色彩,强调逸笔草草,不拘形式,以古淡为贵。同时,日本人物画法主要受到中国禅宗佛家人物肖像画的重要影响。宋代中国画家在绘制佛家塑像时一般采用写实画法,线条细腻、刻画柔畅、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立体感。之后,日本画界在风格和样式上有效地学习和借鉴了中国的人物肖像画并往往以此作为样板模式,推动了日本人物画注重写实的理念和进程,使之成为长期影响日本绘画艺术的重要形式。

与之对应,宋代时,中国画家也善于向日本学习绘画艺术。比如日本以扇画精致文化艺术而知名,后渐由两国贸易商舶传入中国。“用鸦青纸为之,上画本国豪贵,极可爱,谓之倭扇,本出于倭国也。”([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是关于日本扇画艺术传入中国宋代的最早记载。中国宋代艺术家对日本扇画艺术进行了学习借鉴并得以发扬光大,后期如明代的红金扇、赭红戏画扇,实际上都是受到了日本扇画艺术的极大影响。

除了绘画艺术交流之外,宋代时中日两国还在书法艺术方面进行广泛交流。宋代时中国书法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崇尚个性、注重峻烈、蕴含禅味,日本镰仓时代将中国书法称之为“禅宗体”,将之视为珍品,在日本国内拥有至高无上的重要地位。由于宋代中日官方交往上的客观限制,中日文化交流主要是通过僧侣之间的往来具体承担的。但作为中日文化交流的书法艺术,已经不仅仅是佛教传播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禅僧们直抒胸臆、畅谈人生的最佳表达方式。在日本,书法与佛寺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大批的书法作品一般都是保存在佛寺之中,至今许多佛寺还保留着见证中日文化交流的中国宋代高僧的书法作品。

三、宋代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对后世深远影响

宋代时期,由于中日两国不同文化背景和采取的不同政策因素,当时迅速发展的禅宗文化、理学观念和绘画书法艺术成为当时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热点。作为知识阶层的日本僧侣携带众多中国典籍回国研读传播,宋代先进灿烂的思想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后续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也因此为日本之后迎来其文化史上的汉学时代———“五山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坚实基础。

比如由于模仿了中国宋代禅宗的五山十刹制度,日本僧侣专心致志于诗文研究,史称“五山文学”。五山文学的兴隆是中西方文化结合下日本贵族和庶民之间媾和的特殊产物,对当时及其以后的日本政治、文化发展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精神影响,也反映了当时禅宗思想对日本国民的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生活的重要影响。比如之后到中国明朝时期,日本遣明使多数都由五山僧侣担任,日本的茶道、花道、书道与香道等也都是随禅宗的发展而逐渐在其国民中流行开来。其影响之深远,为世人之瞩目[3]。

参考文献

[1]杨渭生.两宋时期中日佛教文化交流[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2 (3) .

[2]谭锐.浅析北宋时期中日交往中的“僧侣现象”[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 (社科) , 2003 (2) .

上一篇:老子的养生学下一篇:学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