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方特色的散文:徘徊·小洲

2024-04-22

关于地方特色的散文:徘徊·小洲(共2篇)

篇1:关于地方特色的散文:徘徊·小洲

与小洲相识,是在大一上学期,她是我义讲的服务点。

小洲村始建于元末明初,明清时期建设的建筑其实随处可见,比如清代道光年间建的司马府第,镬耳风火墙的造型是其主人身份地位的最好象征;历时几百年的蚝壳屋现在仍有人在居住;在明代古井打水,对于小洲村民似乎也不过是平常;横纵向延伸足足十米远的古榕树,给村中人以富贵吉祥的祝福……在小巷中的他们显得很不起眼,但是一转角你便能见到。他们,藏在一条条窄巷中,藏在一座座现代化的高楼建筑之中。

小洲村民说着一口流利又略带口音的粤语,彼此熟悉,又各自过着自己的生活,身上都带着这个地方特有的气质。他们有些人简朴到极致:娘妈桥美食在“叫嚣”着他们的猪脚姜、艇仔粥;自制的粽子、钵仔糕总能吸引到从各个地方来的游客;有些人精致到不行:一个颇有韵味的店名一堆成批产出的纪念明信片、手链、陶瓷、公仔,可爱而引人注目的手写黑板或是涂鸦玻璃,暗黄色的店内灯光,如此精品店一条巷都不止一家两家;还有一些外来人:他们或是为了获取灵感,或是为了陶冶情操,在此租房常住,陶瓷、摄影、书刊、绘画、音乐样样齐全……

他们似乎与小洲村已经融为了一体,又似乎并不是他们中的一员,因为他们并不了解他们这个所生所长之地,他们并不了解这几百年历史的小洲。他们之所以与小洲像是一体的,是因为他们重塑了小洲的特色,他们以一家又一家的店重塑了小洲的特色。古建筑淹没在排排高楼里,淹没在各种特色小店之中。本应是主角的古建筑,却常常成了配角,屡屡被人遗忘。来到了小洲,游客才发现,比之古建筑所蕴涵的文化,更吸引他们的或许是小洲的文艺气息。

因为想要看到小洲的古典文化而到小洲,甚至是在这里住下来,为了能容纳更多的人,过去的旧房子不得不被拆掉,现代的新房子就此建起,租给更多外来人入住。如此,便满足了更多想要住进来的“艺术家”们,收租也成为小洲村民的另一经济来源。各种小吃店,各种精品店,也是同理。小洲也就变成了新旧夹杂,或者是新多旧少的古村庄。

现在的人去完小洲,大多都会问一句:啊?就是这样?“走在村落里,河涌蜿蜒交错、造型各异的小桥枕溪流之上,庄重的祠堂规整有序,古老的宫庙朴实淡雅,传统的民居参差错落,在绿树婆娑的掩映下,象一幅画有小溪、绿树、灰垣、素瓦等具有岭南水乡特点的水墨画。”小洲显然不能撑起百度百科对它的风景评价。“岭南最具水乡特色的古村庄”,也并不是那么地名副其实。

而关于小洲几百年的文化,现在还有多少人知道?知道多少?又有多少是准确的呢?作为小洲村义讲小分队的一员,或许更加知道小洲文化资料记载的缺失、寻找的无奈及传播的困难。在开展义讲之前,为了有更多游客愿意参加我们的活动,了解小洲的历史,费了很大的功夫策划出了小洲文化导赏的活动。设计地图、设计印章、设计礼品、设计流程,准备了两个多月才开始了第一次义讲。现在我们已经做了五六次的服务,我依然害怕游客的拒绝或者评价。我羞于问别人“愿意听一下我的讲解吗”,因为觉得自己根本就没什么好讲的,游客多问我几个问题我就不会了,那凭什么要别人为我而驻足呢?觉得自己已经拼命去找资料,拼命完善细节,拼命想要这个活动变得更好,但我所做的努力,对她的推动永远都好像只有一点点,不要说让社工满意,连自己都知道自己不过是得过且过。社工也曾对知道小洲历史的长者做过探访,整理其口述的历史,但资料上的矛盾点却很多,没有人知道究竟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

因为小洲这样困难的义讲情况,我对她的情感,似乎也处在一种徘徊状态。每一次去小洲,我的身上基本上都肩负的任务,她之于我几乎没有过什么游玩的乐趣。我很厌烦,去小洲每每都要走十几分钟、很烂的路,每每都是带着紧张而兴奋的心情前往,却带着失落和疲惫归来,做志愿服务的满足感,我似乎从来没有从她那里得到过。同学一跟我说到“要去小洲”,我便会马上拒绝,便会说“你不要找我去了”。因为去的次数太多,对她的兴趣也失去了。但听到“小洲”二字的时候,又会升起一种亲切感。似乎像是自己很熟悉的一个朋友,义讲的文化导赏活动就像自己的一个孩子,会毫不吝啬地跟别人说小洲是怎么怎么样。

若是单单是小洲这个地方,我虽有些厌倦,但也有留恋;若是作为义讲的一个服务点,她一定是不合适的,我们也正在考虑着换一个服务点的问题。如果我们也不在了,她会怎么样?还会有其他高校的人来干这件事情吗?当有游客想知道她的历史时,又应该怎么办呢?

司马府第已经将近十年没有开过门了,许多人都不知道这位大官的古宅是长什么样子的,也不知道当年他为朝廷为小洲做过些什么事情,有什么功过;本有“高低远树如烟织,远近青山入画看”美誉的华台山现也破败不堪,像是垃圾的堆积地;现在仍有在使用的蚝壳屋,主人却并不了解它的由来与历史……我不禁为百年之后的小洲村担忧。

没有这些古建筑,不知道这些文化,大家似乎都可以好好地生存,总会有别的生存方式。但是我想说,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并不是点缀,它是这个地方生存的根基。如果没有了文化作为积淀,她不过是和其他的村庄一样,仅仅只是一个村庄而已;如果进到一个历史悠久的村庄,古建筑没有了,村中人也都不知道这里的历史文化,那她还有什么特别的呢,她不过是名字与别的不一样罢了。

下个学期,小洲村应该就不会再是我们的服务点了,我也再不用每周都往那里跑了。我希望,再次见到她时,她不会再在新旧间徘徊不定。或许,只有做好旧文化的保护,才能成就一个全新的小洲村。

【本文作者:苏晓晴,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级的学生。】

篇2:关于地方特色的散文:徘徊·小洲

同时, 从办学定位上来说, 新升本科院校的办学方向很大一部分都是“服务地方型”, 就是为地方培养高级研发、技能、管理人员, 实习教学日显重要。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 新乡学院制药类为达到校、企、学生共赢的实习教学模式, 从完善管理机制、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实习学生素质和创新实习多元化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一) 完善管理机制, 从制度改革入手, 提升实习教学地位

实习教学是克服在校大学生眼高手低, 重理论轻实践的必要手段, 更是促进学生从学校到社会转型的有效方式, 是整个本科教学不可分割的部分, 是院系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一项, 应从制度上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新乡学院以教务处、学生处与就业指导中心为牵头单位, 将学生实习的时间、地点、形式、效果与追踪考核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制定相关制度, 并与院系教学领导的绩效挂钩, 同时要求院系建立学生实习台帐及实习辅导教师通讯录, 便于校级层面的考核监督。

(二) 校企深层次合作, 变“单相思”为“共缠绵”, 建立稳固的实习实训基地

长期以来学校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实习都是一种被动的方式, 是“单相思”, 是被动型。实际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期望值很高, 只是学生实习的时间、方式、专业深度、融合度与企业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作为一项长期的合作工作, 可以从“平台共建”等方面入手, 让企业感到“有利可图”, 变被动接收为渴求实习生的到来[3]。新乡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物制药专业注重加强校企项目合作, 以项目为纽带的连续性实习, 对学校、企业与学生是多赢的利好形式。对于合作关系融洽的实习单位 (企业) , 适时以学校的名义签订实践教学基地协议, 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 减少了盲目性与游击活动。

(三) 加强实习活动的辅导, 提升实习学生素质

以往的实践实习, 不论时间长短, 只要把学生交到实习单位后学校就不管不问, 缺乏指导与协调, 缺失辅导这一必要环节[4]。新乡学院生物制药专业在安排学生实习工作时, 注重选派优秀的“双师型”教师作为实习的辅导老师, 既可从技能上给予指导, 也能解决学生所学专业与实习内容不对口的迷茫。同时, 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实习场所, 学校在实习前要加强对实习学生的培训, 使学生充分了解实习场所的相关规定与注意事项, 做好实习前的预现, 尽管教师讲得口干舌燥, 学生却不甚了了。据我对所授课班级一些学生调查结果的不完全统计, 认为应用文写作

习功课, 缩短学生的迷茫期。同时加强对实习要点与考核要求进行培训, 提升了实习学生的素质, 确保实习的质量。

(四) 创新实习模式, 实行多元化管理

实习教学不是简单的观摩, 不同专业的实习模式不能一概而论。就制药类专业来说, 现在能够接收的实习场所, 按制药类型来分可以分为生物制药、中药、中成药、化药与医药中间体等。不同类型的单位对实习生的要求不同, 例如对洁净要求比较高的单位不愿接收观摩性短时间的实习, 而中药企业手工工艺比较多, 学生往往认为学不到什么技能, 又不愿长时间实习。因此, 对实习的模式上可以根据专业与企业的实际情况, 按教学计划从时间上给予保证。对于一些要求不高的手工岗位可以采用“顶岗实习”等方式[5], 让企业支付一定的实习费用, 使企业节约了成本, 学生又得到了一定的经济补偿。“轮岗培训”与“实习对接”是目前笔者所在单位正在积极探索的一种新型方式, 即利用学生实习阶段, 顶替部分在岗员工脱产培训。这样既解决了企业员工培训问题, 又能使学生实现现场操作, 达到实习的目的。

三、结束语

教育实习是新升本科院校必须重视的一项系统工程, 是解决生源、资金、就业与学校定位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受经费制约, 新设专业的教育实习工作日显突出。新乡学院生物制药专业通过一系列改革, 不但解决了学生的实习问题, 且在校企合作方面取得较好效果, 以平台共建、项目合作、顶岗实习等形式, 稳固了实习基地, 既节约了经费, 又使学生真正得到了实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2具高考招生资格普通本科高校名单 (844所)

[2]李志敏.新建本科院校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 (1) :59-61.

[3]傅大友.关于新升本科院校转型的若干思考[J].常熟理工学院报, 2007, (6) :29-34.

[4]孔繁敏.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证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5.

[5]王洪振, 于长春, 郝锡联等.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1) :113-115.

作者简介:陈磊山 (1971-) , 男, 博士, 新乡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教师。

虽然实用, 但同时认为其“枯燥乏味”“没学头”“无兴趣”的学生占据了被调查总人数的85%左右。

为什么一门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写作能力, 实用性极强的工具课会陷入这种困境?导致学生学习被动、缺乏兴趣、甚至厌学的原因何在?笔者认为, 这是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学生共鸣点的匮乏与激发的问题。对此, 笔者谈点自己的认识。

一、学生共鸣点匮乏的原因剖析

(一) 学习目标模糊化, 基础知识薄弱化———主观原因

尽管每个学生都能够鹦鹉学舌般地说出应用文写作课的重要性, 但由于他们尚未涉足社会, 没有真正使用过应用文, 应用文写作其重要意义何在?对他们将从事的工作究竟有多大作用?学生们的认识是模糊的。即使教师费尽口舌, 学生们也总感到有一种距离感。加上受“重专业轻基础”错误思想的影响, 学生未能真正从观念上端正思想, 统一认识, 没有从实质上明确学好应用文的重要性, 尤其是在行动上没有正确处理好应用文写作与专业课的关系。

同时, 一些学生原有的语文知识和写作能力薄弱, 无形中增大了学习应用文的难度, 这直接影响到其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提高。有些学生甚至产生畏惧情绪, 从心理上不自觉地疏远了应用文写作课。

(二) 文体写作格式化、内容枯燥程式化———客观原因

自小学开设语文课始, 学生们所接触到的内容基本上都是运用形象思维方法创作出来的为满足人们在思想感情、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精神需要以及陶冶情操方面的理想化文章。受惯性思维的影响, 学生往往萌发这样的错觉, 即语文课的内容应该是生动形象、富有诗情画意, 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等等。

而应用文是为满足人们在工作、生产、学习、生活中的直接、具体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其各类文种的结构特点和写作要求相对比较固定, 不可随意发挥, 难以随意融入个人主观感情。因此, 应用文显得特别直白、抽象、机械。由于从原来普遍都是审美欣赏类的形象内容的语文教学转到纯粹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抽象应用文教学, 这种思维的突变, 学生一下子难以适应和接受, 当然也就无法从心理上与之形成共鸣。

(三) 工作背景趋零化、文体知识被淡化———主要原因

现在的大中专学生大部分是从初高中直接考入的, 升学前, 没有参加过什么社会实践活动, 大多数人对应用文所涉及的专业知识是陌生的, 因而缺乏接受知识所必需的共鸣点, 即工作经验。传播学奠基人宣韦伯在《传媒、信息与人》中提到:“参加传播关系的人, 都带着一个装满一生经验的头脑来, 用以解释收到的信息, 决定怎样反应。两个人若要有效地互通, 必须双方储存的经验有若干共同的地方。”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播形式, 只有师生双方互相沟通, 互相配合, 形成相同的频率, 才能有效地传播或接收信息。由于学生在应用文写作专业知识上缺乏必备的工作背景, 之前 (在义务教育阶段) 所学到的些许应用文零星知识也已渐行渐远。这势必导致学生学习的波动性, 从而也就直接影响了其学习的兴趣与效果。

(四) 教学方式生硬化, 教学方法单一化———加剧匮乏

缘于诸上因素, 教师在无奈中只好唱独角戏, 在教法上则形成单方面传播知识的灌输型教学模式, 将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生硬地灌输给学生, 用理论讲授代替能力训练。这样, 实战演练课变成了理论知识课, 能力训练沦为一种苍白的形式。其结果是, 教师讲得口干舌燥,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学生却如坠云雾, 一片茫然……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不但未见提高, 反而对这门课失去了原先仅存的那些热情。此翻情景, 越发加剧了共鸣点的匮乏。

此外, 由于是公共课, 应用文授课时间短 (仅一个学期) , 内容多 (达三十多个文种) , 为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往往“任务式”地赶, 一个文种接一个文种机械地教。学生为了分数, 上课时机械地记, 考试时机械地搬, 俨然成了学习的机器。随着这种源自课堂上的单调感、枯燥感的弥漫, 导致了共鸣点的匮乏更甚。

二、激发学生共鸣点的有效途径

(一) 文种之间找相关, 经验资源深开挖

应用文虽然有其本身的特点, 但其与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诸文体之间仍有着许多相通之处 (如在语文的基础知识上) ;而且应用文本身, 就其结构模式而言, 各文种之间还是有一些相通的思维规律和写作特点的, 有些文种相互间还有许多相似点。教学中, 注意挖掘这些相关性和可借鉴性, 并积极开发学生的经验资源, 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应用文学习的共鸣———即当学生缺乏直接经验时, 可开发其相关的间接经验。

比如, 学生没有写过, 甚至没有见过公文的通知, 可以先让学生回忆一下日常应用文通知的写法, 如大扫除或班级开会的通知, 然后再出示公文的通知, 让学生分析比较。这样, 不但能促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公文通知的写法, 而且能弄清其与非公文通知的区别。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实践后, 还要注意有关经验的积累与开发———从不会写到会写, 这是能力提高的过程, 同时也是经验积累的过程。

还可以进行这样的尝试:其一, 千方百计地开发学生潜在的经验资源, 可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多向的交流达到预期的目的———即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或技能时, 在关键点要暂停, 不要急于把结论告诉学生, 要启发他们思考或共同探讨, 充分调动学生将过去学过的相关知识与现在正在学的内容作比较;其二, 以教师的讲授以示范为主, 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 进行意识轰炸, 以激起学生的共鸣, 产生联想, 拓宽思路———在“似曾相识燕归来”中, 充分调动和利用他们的经验资源。

(二) 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有序布局教学顺序

教学内容要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不单纯地按教学计划授课, 面面俱到地讲授所有的内容。要善于抓住典型文种进行教学———如通用公文的典型文种有报告、请示、通知、通报、函, 其他应用文的典型文种一般包括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经济合同、经济纠纷等等。要通过这些典型文种的教学, 由点到面铺开, 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教学顺序要遵循从易到难、适时安排的原则。“从易到难”, 就是一般可按照日常应用类、机关事务文书类、公文类的顺序教学;“适时安排”, 就是对学生最为需要的内容进行适时安排讲授。如学期初始讲计划, 学期结束前讲总结;进校初始讲社交书信, 即将毕业时补充讲授求职信、调查报告。这样, 学生就会觉得所学内容十分有用, 自然也就会与具体的教学内容产生共鸣。

(三) 加强实践训练, 激发学生兴趣

确实, 应用文在现今社会中的高频率使用, 为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学习该门课程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因此多练少讲、练中寓讲应该是应用文写作教学的主要形式。要以训练为出发点, 让学生积极行动。

不妨这样考虑:

其一, 结合学校生活进行写作训练。如通过专业操作, 让学生从各自的专业角度按事务文书形式制订个人或班级计划、练习写总结;利用文化艺术节,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演讲知识积极参与校园辩论和演讲, 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借开展献爱心活动, 可练写通知、新闻报道等;在参与高年级毕业典礼时, 则可以让学生拟写会议议程、校长讲话、会议记录等。

其二, 利用假期开展社会调查。如到某个企业见习, 可指导学生写调查报告、市场预测、购销合同等;参观某一工地建筑, 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规章制度、基建工程文书的写作, 如《进入工地须知》《项目建议书》《初步设计方案》《招标书》《投标书》等。

学生通过社会实践, 深刻地认识了应用文的作用, 也就有了学习应用文的紧迫感。而当学生在实践的海洋中学会了游泳, 能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时, 则反过来也更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如此这般, “讲堂”变成了“学堂”, 学生由原来被动地听变成了主动地学, 学习兴趣大大增强, 一改原来的“要我学”为如今的“我要学”, 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四) 教学方法灵活变通, 多种有效手段并用

应该说, 应用文传统的教法 (先讲述基础理论, 再分析例文, 最后设计题目让学生训练) 有其一定的科学性。但随着接踵而至的文种的教学不断地重复着这一程式的时候, 学生很容易产生单调枯燥感。如果对传统教学模式加以改革, 代之而为“精讲多练、反复实践、逐层深化”的原则, 情形将大为改观———即由原来的三个环节变为五个环节 (知识讲授、例文分析、课堂写作、课后作业、作业评析) , 学生自然获益匪浅。

对此, 差可灵活运用以下方法:

其一, 现场训练:对一些专业性、操作性较强的文种, 可采用此法。其步骤为:观摩范文———仿照写作———修改文章 (或挑选病文) ———修改评论———重新写作。此法有教有练, 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又使课程充满了活力。

其二, 比较异同:比较是认识事物特点的科学方法, 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有着广阔的舞台。如在事务语体与文艺、政论等语体的比较中掌握事务语体的特点;将两篇内容相似、文种相同的应用文放在一起比较, 可清楚地分辨出它们在写法上孰优孰劣;应用文中有许多文种很相似, 对这些写法上大同小异的文种, 更要善于运用比较, 在异中求同, 同中寻异中掌握这些相关文种的特点和写法。

其三, 情境模拟:即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情境, 让学生在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中去领悟, 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练习给上级作口头汇报;写求职信并在某公司经理前大胆表达等。

窃以为, 这三种方法对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 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五) 教学技术新颖脱俗, 强化学生学习兴趣

事实上, 要唤起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热情, 传统的黑板粉笔式的教学似已举步维艰。而综合性、多媒体的电化教学法具有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感、化枯燥为生动的功能。教师在讲授应用文写作时, 若有意识地尝试着把幻灯、录像和投影等电教手段引入课堂, 则能彻底改变原始性的口耕笔录的现状, 把传统的单向静听的课堂教学变为多向立体式的教学。这“三位一体”的电教手段方便了教师向学生提供内容丰富、生动的感性材料;声、形、色的结合, 从视、听、知觉上给学生一种全新的感受, 其先进、新颖的特性迎合了学生求新求快的心理,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活跃了课堂气氛。

要之, 应用文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已无需多言, 应用文枯燥难学的特点也众所周知。如何使学生带着高涨的热情把这门课学好?以上仅是自己抛砖引玉之见。当然, 最关键的还是要求为人之师努力去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 变被动为主动, 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进而热爱游泳。这才是克服学生共鸣点匮乏的根本对策, 也是应用文教学走向“天光云影共徘徊”境地的必由之路。

摘要:较之于文学写作, 应用文写作侧重于实用, 其格式规范、用语严谨、理论性强、种类繁多, 故教师在教学中倍感不适, 学生亦觉难懂。这个不争的事实不利于学生今后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 要改变这一状态已刻不容缓。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体会, 在突破应用文传统教学模式方面, 尝试着从多角度进行剖析和阐述。

上一篇:县便民服务大厅解说词.(定稿)doc下一篇:政史地趣味知识竞赛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