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预防和应对地方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生消极就业的思考

2022-10-21

1 引言

纵观我国各大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 金融专业已经成为标配。金融被喻为“国民经济的命脉”, 地方院校的金融专业在某一区域内可以具备较强的辐射能力, 所以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高低从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影响某一区域的经济发展。最近几年在“互联网+”的影响下, 新金融蓬勃发展, 带给广大金融专业毕业生大量的就业机会。但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顺利借助这股“东风”, 我们可以经常看到, 不只是金融专业毕业生存在“消极就业”的情况, 很多专业均存在这个问题。为了探究和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必须回归“教”和“育”的主体--学生, 进行逆向思考, 并找到其中的根源。

2 金融专业毕业生“消极就业”的原因分析

(1) “创造性”的缺乏导致学生失去就业动力。创造性有三个基本元素, 那就是“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它们都不是知识本身, 都是超越知识本身的。

首先是好奇心, 正是牛顿对苹果从树上掉到地上感到好奇, 才激发他后来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好奇心”是驱动人类发现和发明的原始动力。金融专业毕业生应该对专业知识感到好奇, 例如证券岗位中对于股票涨幅的预测等。只有好奇心才会激发学生自主地学习新知识, 缺乏好奇心只能被动地接受新知识, 不会真正地转化为就业动力。

其次是想象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局限于我们已经知道和理解的事物, 而想象力覆盖整个世界, 包括那些将会知道和理解的事物。”正是爱因斯坦本人的想象力, 也正是乔布斯的想象力, 不仅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 也改变了我们的商业模式、我们的生活方式。目前, 国内新金融发展迅猛, 一个小的创意可以创立一个好的项目, 继而可以创建一个公司, 这不正好迎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政策吗?具有想象力的学生适合去创业, 虽然创业的成功率很低, 但是“90后”年轻的毕业生有时间去尝试。消极就业的毕业生缺乏想象力, 没有真正地去思考和发现生活中的细节, 贪图于生活现状。

最后是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就是善于对被广泛接受的结论提出疑问和挑战, 而不是无条件地接受专家和权威的意见。金融专业毕业生应当适当具备批判性思维, 当遇到不认可的结论和现象时, 要努力通过实践, 来证明自己是对的。消极就业的毕业生对于身边的一切几乎全部是迎合的, 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没有激发出自己探索的欲望, 最终导致缺乏就业动力。

这三个元素是相互关联的。好奇心是驱动力, 推动金融专业毕业生去探索新知识、新经济、新业态;依靠想象力, 金融专业毕业生拓展思维空间, 不断开发和完善新的金融产品及其衍生工具;而批判性思维则让金融专业毕业生去挑战已有的知识, 不断去创造和发现新的、更好的问题解决方案。

(2) “90后”家庭平均财富水平的提高在某种程度上给毕业生带来一定的“优越感”。不可否认的是, 现阶段接受高等教育的主体中, 大部分学生是不需要再为家庭的衣食温饱而担心, 日益提高的家庭背景以及现代科技的发展必然给这部分学生带来一定的优越感。大量的科学实验已经表明, 在逆境中一个人的斗志更容易被激发。从这种程度上来说, 现如今优越的家庭环境已经更像是一把“双刃剑”, 它似乎已经决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下限”, 即正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但优越感的存在似乎已经影响到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上限”, 即不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寻求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他们所选择的、所接受的就是“还可以”的工作岗位, 那些只需要再努把力就可以得到的工作岗位就变成最现实的“机会成本”。在金融专业毕业生可以选择的岗位中, 银行岗位是很多毕业生的首选岗位, 但是现如今实力稍微强一些的商业银行都需要笔试和面试, 而一些证券公司、投资理财公司根本无须通过笔试, 正是因为很多学生从心底里抵触笔试, 或者没有认真准备笔试, 才会错失一些更好的岗位。家庭优越感的存在让这部分学生失去“努力通过笔试”的信念, 并努力逃避激烈的竞争, 最终选择“最温和”的就业岗位。

(3) 消极就业的金融专业毕业生对从事金融业并不感兴趣。虽然这部分毕业生不占多数, 但是在校期间总有毕业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当他们看到身边的同学几乎都是从事金融业时, 他们会感觉自己就是“另类”, 尤其当心仪的就业方向与金融业相差较大时, 例如销售岗位、计算机编程岗位等, 心理的“另类感”越强烈, 这种“另类感”会慢慢转变为“自卑感”, 导致这部分毕业生不敢就业、怕就业, 最终导致毕业生失去就业的黄金时机, 只能通过毕业后再去花时间去寻找并适应自己真正所喜欢的岗位。

3 预防和应对金融专业毕业生消极就业的措施

(1) 建立并及时更新学生“就业意向数据库”。就业意向数据库是指通过专门的数据库系统记录金融专业的每一位学生每一年最想就业的三个方向 (例如考研、考公、银行、证券、期货、会计等) , 后期通过整理和筛选学生的就业意向数据, 每一年不断地为就业意向相同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帮助。此方法可以引导学生每年都对就业意向进行思考, 让学生主动迎合就业。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新生入学以后, 进行第一次就业意向登记。此时期大多数金融专业学生对就业意向是模糊的, 后期可能会有变动, 所以本时期记录的目的是以“通识教育”为主, 逐步开始引导学生去思考, 尽量照顾到每一类就业意向相同的学生。确定意向相同的学生后, 分别为他们制定指导方法, 例如对于意向为考研、考公的学生, 可以邀请应届和往届成功学生参加考研、考公讲座;对于意向为银行的学生, 可以通过和某些银行合作, 为此类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并进行指导。

在大二和大三的第一学期, 再分别进行两次登记。对于三次就业意向相近的学生, 只需要为他们提供全面的就业信息即可;对于三次就业意向差距很大的学生, 应参考其第三次就业意向为其提供指导, 前两次的就业意向是允许“容错性”的存在, 鼓励学生体验不同的就业方式, 为其最终就业提供自身的经验指导。

(2) 成立关于“就业创业”主题的学生自主管理组织。鉴于目前国内金融业态的全新化发展, 金融专业学生更应该经常进行头脑风暴, 积极迎合时代潮流。此组织的亮点是给学生“自由”, 目的是让学生找到志同道合的“战友”, 同龄人之间的鼓励与信任往往能激发自身奋斗的动力。因为主要是为了学生进行自主交流, 所以老师并不参与其中, 只是作为指导老师解答学生的困惑。此组织应该面向所有在校大学生, 即新生入学就可以加入, 大二、大三也可以中途加入。鉴于金融学专业所需考的证件较多, 考取相同相关证件的学生可以组队进行学习。在这个组织中, 大家在一起讨论交流的动力就是兴趣, 例如高年级毕业生可以招募低年级学生创业, 使低年级学生早一步开始接触社会;有志向的学生可以考虑一起创业;好的就业信息可以在这个组织中进行共享。现如今高科技通信设备的发展, 已经可以让信息做到高强度的发布, 所以有理由相信学生自主管理的平台具有强大的活力。

(3) “早下手早准备”的创新就业指导课程。在大一就开设就业指导与服务的相关课程, 每学期两到三节即可。课程尽早开设的目的是为了尽快引导学生开始思考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 而不是一味地等待。同时在课程的设置上, 每一次课可以邀请企业的相关人员进行辅导, 让学生更早更全面地了解当今的就业状况, 此类课程期末应不计入总学分, 结课作业为一份总结即可, 内容为自己对目前的就业意向的思考, 字数不限。每学期提交的总结均统一保管, 学生可以随时查阅并找相关老师进行交流。在繁重的金融专业课之外, 设置此类相对较为轻松的课程可以适当降低学生的学业压力, 让学生在“学中有思、思中有学”。

4 结语

不只是在金融专业中, 很多专业消极就业的学生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自身。学校作为一个“教”和“育”的组织, 能做的只有是引导和创造, 即引导学生思考和创造有利的鼓励就业环境。在引导过程中, 学校要尝试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争取在引导的过程中使学生具备独立追求知识和探索的能力, 这不仅是在学校需要具备的能力, 在走向社会以后, 此能力仍然十分重要;在创造的过程中, 学校所提供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 终究要被学生消化和吸收才算成功。不只是对于消极就业的学生, 而且对于乐于就业的学生, 学校也应该尽早开始引导和培养, 给学生“试错”的时间与机会, 再多的理论不如实践, 只有实践才会验证出结果, 让每一位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所以说, 应对“消极就业”, 最重要的就是要求学生从“态度”做起, 早准备、不断尝试、保持耐心, 三四年时间一定会让“90后”成长, 毕业后能够更好地奉献社会。

摘要:面对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局面, 地方院校应认真理解和贯彻落实政府为高校毕业生制定的就业政策, 同时要加快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创新, 不断为毕业生就业“增砖添瓦”。不仅要给予“想就业、就好业”的学生最实用的帮助, 还要积极引导“消极就业”的学生真正乐于就业、享受就业。本文仅以地方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生为例, 聚焦“关键学生”——消极就业的学生, 展开思考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地方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生,消极就业

参考文献

[1] 钱颖一.大学的改革第一卷·学校篇[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6.

[2] 贺平.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思考[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2011 (1) .

[3] 黄莉.高职创业教育模拟环境建设的研究与设计[J].教育与职业, 2014 (15) .

上一篇:水轮发电机组的状态检修与定期检修下一篇:“营改增”对企业税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