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采购管理

2024-04-10

建设项目采购管理(精选8篇)

篇1:建设项目采购管理

项目管理,项目集管理,项目组合管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三个有关项目管理的英文单词:

Project Management(项目管理)

Program Management(项目集管理)(也有人翻译为项目群管理)

Protfolio Management(项目组合管理)

为了搞清楚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先来了解项目组合、项目集和项目的关系。下图向我们展示了这种关系:

由此可见,各单个项目组成项目集,项目集也可能包括处于项目集中各单个项目范围之外的相关工作(如持续改进工作)。项目组合是一个由不同的部分组成的集合体(项目、项目集、项目组合和其他一些工作,如一些维护和运行工作)。项目组合、项目集、项目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包含的关系。

“项目管理”按照PM第一文库网BOK(第三版)的解释就是“将知识、技能、工具与技术运用于各项项目活动之中,以满足项目的要求”。项目经理所管理的对象是单个项目。

“项目集管理”是对一个项目集采取集中式的`协调管理,以实现这个项目集的战略收益和目标。项目集经理并不对项目进行管理,而是对项目之间的工作进行协调。

“项目组合管理”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战略业务目标,对一个或多个组合进行的集中管理,包括对项目、项目集和其他相关工作的识别、优先排序、授权、管理和控制等活动。

“项目管理”和“项目集管理”一直在强调“正确地做事情”,而项目组合管理则关注于“做正确的事情”。

我们以某一集团公司为例,集团公司以房地产开发、建筑工程总承包、酒店经营和物业经营为核心业务。在集团公司范围内,“房地产开发”这一板块适用于“项目组合管理”,某个大型小区综合开发适用于“项目集管理”,在该小区内的各个项目适用于“项目管理”。

篇2:建设项目采购管理

项目的成功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完成项目验收、收到项目回款,或者从项目中获得多少利润等。这只是一个项目的完成,并不意味着项目的成功。

项目管理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模式,也是目标管理的一种最佳应用。完成项目目标(当然,项目目标本身应该是正确的),就是一个项目成功的标准,否则就意味着项目的失败。

个人认为,项目管理的精髓只有三个字------控制力!

那么,项目经理的控制力来自于哪里呢?

1.人格魅力

a)从这点来说,并不是什么人都适合做项目经理。要成为一个好的项目经理,必须要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反之则未必。

b)人与人的接触,是从第一印象开始的,从第一印象到最终印象的过程中,第一印象可以构造一个良好的开端,人格魅力就是良好第一印象的重要因素。

c)项目经理的人格魅力是项目经理与客户、项目团队和其他项目干系人沟通时,能否得到别人对项目经理本身认可或认同的最重要因素。

d)总之:良好的人格魅力,能得到客户和团队的尊重。

2.业务能力

a)业务能力的强与弱,决定对客户需求的把握程度和对需求变更的控制力度。

b)良好的业务能力,能把握好什么需求是该做的,什么需求是可以拒绝的;什么需求是可变更的,什么需求是不可变更的。不会因为某个人或某些人的因素而影响业务需求的本质。让项目在执行过程中,让团队只做正确的事。

c)总之:良好的业务能力,能得到客户和团队的信任,从而进一步营造良好的项目氛围。

3.管理能力

a)所有的事情都是由人来完成的,因此,对项目团队的管理能力,是项目成功的又一关键因素,

b)良好的管理能力,能合理的利用有限的项目资源。项目资源即不是越强越好,更不是越多超好。过多的项目资源不但会造成资源浪费,成本增加。资源分配不合理,项目团队成员个性冲突,还会造成扯皮,影响团队情绪,最终影响项目进度,并降低项目质量。

c)使用适合项目的资源,并充分授权,让项目团队成员对项目真正负有责任感。使项目团队成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一定的挑战力和压力,这样,才能让团队成员在分享项目成功的同时,得到自身的成长和提高。

d)总之:使用比合理略少的项目资源,能让项目进度适度紧张;让团队适度加班,在紧张的项目氛围中,没有时间扯皮和推诿,反而可以提高项目进度,增强团队的信任感,从而提高项目质量。

4.理解力

a)项目目标通常不是十分清晰和明确的,尤其是在项目初期阶段。良好的理解力可以保证对项目目标理解的正确,而不是模棱两可。

b)良好的理解能力,能让项目经理合理地把握好项目干系人的利害关系和利益关系。

c)理解力的强弱可以从项目干系人的利益是否平衡的情况来得到体现。

5.沟通能力

a)作为项目经理,百分之七十的时间用于沟通,而要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内心深处必须要有“人人平等”的信念。这种信念不是挂在嘴边,也不是记在心理,而是要融入到骨髓中,这才是有效沟通的“最底层”条件。

b)良好的沟通能力,才能收集对项目有利的信息并发布给合适的人。确保项目信息的对称和透明。

c)良好的沟通能力能确保对团队成员授权时,目标明确,责任清晰。确认团队成员的理解是否明确并且正确。

6.决断力

a)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矛盾、冲突甚至于争斗。这时,必须要有良好的决断力,在让项目利益损失最小的情况下,快速解决问题。

b)良好的决断力能确保项目在执行过程中,不会因为某些人的过多或过分影响而偏离项目目标,使项目总是围绕项目的核心目标进展。

篇3:电力建设项目的采购管理

1、电力建设项目采购管理的工作内容

良好的采购管理将直接增加项目运作的利润和价值, 有利于项目在市场运作竞争中赢得优势。电力建设项目采购管理涉及内容繁杂,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需求并编制采购计划、编制采购招标文件、优化选择供应商、签订物资采购合同并进行合同管理。

1.1提出需求并编制采购计划。

项目采购的顺序构成了项目采购管理的基本流程。提出需求是电力企业物资采购的源头, 它要求需要物资的部门物资名称、数量、时间等提出具体的需求, 便于采购部门及时明确的采购。

采购部门要了解清楚需要采购货物的国内外市场情况, 包括价格、质量、服务等, 并编制详细采购计划。计划的制订要结合企业的实际, 并具备合理性、实用性、科学性。

1.2编制采购招标文件。

编写电力建设项目招标文件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基础工作。其编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招标工作能否正常进行, 甚至影响授标后能否顺利履行合同。因此应力求内容完整、详尽, 用词准确严谨, 避免招标双方对文件的理解和解释产生分歧, 增加评标工作量, 影响招标工作的顺利进行。

招标文件一般由下列文件组成:技术文件, 包括设备、材料极其附件的技术条件和要求。商务文件, 包括询价函、报价须知及供货一览表、合同基本条件及包装、运输等。

标底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 并要做到绝对保密, 绝不可泄露给投标单位, 否则达不到公平、合理的基本原则, 失去了招标实际意义。招标采购是目前电力企业物资采购的主要方式, 已被证明是促进公平竞争、节约采购资金, 保证采购过程公开、透明、抑制腐败行为最为有效的方式。

1.3优化选择供应商。

在电力建设项目采购管理中, 优化选择供应商非常重要。通过广泛调查、收集供应商的信息, 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在选择供应商过程中要坚持“公平竞争”得原则, 由于电力企业物资采购约占电力生产建设资金70%以上, 最好采用统一招标, 集中采购的方式, 利用大批量采购的优势和多家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以合理的价格取得符合质量要求的货物, 达到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优化选择供应商, 应综合考虑供应商的质量、价格、服务、信誉、交货时间等, 优胜劣汰。

在优化选择供应商的采购方式上, 也可以采用非招标采购, 一般是增加购货、设计单位指定的零部件供应商、急需的货物等几种情况, 选择采购方式要根据项目特点、进度等情况, 分析各种方式的优劣, 选择合理的、适宜项目特点的采购方式, 保证采购效率和质量。优化选择供应商可以有效控制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 降低成本,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4签订物资采购合同并进行合同管理。

采购合同是指企业根据采购需要, 确定的供应商、采购方式、采购价格等情况与供应商签订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这个协议对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等要做出明确规定。签订采购合同是采购方和供应商达成交易的标志, 合同的法律性质是对买卖双方的约束, 界定了买卖双方各自承担的风险, 合同务必做到准确和严谨, 要反复核对合同内容, 避况误签、漏签。

对于电力建设项目采购管理人员来讲, 进一步的工作就是对合同管理的执行, 加强合同管理, 强化合同全过程管控, 实现物资合同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供应商根据采购合同供货, 采购部门对采购合同进行跟踪, 以便确保供应商能够履行其货物发运的承诺。货物到达后, 验收货物名称、数量、质量, 检查和核实所供产品是否合乎要求, 检查手续是否完备。通知验收结果, 处理短损、退还不合格物品、处理包装材料、标志等。发现质量问题与供应商及时沟通, 明确责任, 是供应商的问题, 就要求供应商承担损失或保修责任。后期, 采购管理人员要检验部门的管理费用, 合同履约情况, 将前期定好的采购合同归档整理, 即合同收尾。

2、电力项目采购管理中降低成本的措施

电力建设项目因为周期长、资金大、质量要求高, 所以在采购管理中有效降低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具有不可忽略的意义。现代电力企业为追求效益最大化, 就要千方百计节约资金, 尤其从源头抓起。如何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降低整个项目的成本有以下几点措施:

2.1制定采购预算成本。

成本预算是成本控制的基础, 制定采购预算是在具体实施电力项目采购行为之前对项目采购成本的一种估计和科学预测。成本预算是否合理, 决定了成本控制目标, 它为合同的成本控制目标提供了依据, 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预算成本可以使资金发挥最大效用, 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控制资金的流向和流量, 是对资金监督管理的重要方式。因此, 项目实施前必须严谨、科学的制定采购预算成本, 避免资金的流失和浪费, 从而有效控制项目的进度和电力项目采购成本, 实现优化控制。

2.2加强供应商管理。

从长期降低采购成本的理念考虑, 应该把供应商管理的思想贯穿在采购管理中, 即把供应商管理作为采购管理的一部分, 企业即得到了充足的货源供应量和质量保证, 又可在批量上获得供应商优惠政策, 得到采购价格上的优势, 从而有力的控制采购支出, 降低采购成本。

采购管理模式能否提升和创新, 关键在供应商管理。通过市场竞争, 优胜劣汰, 建立稳定的高素质供应商队伍, 与供应商建立守信、协作、长期的合作关系, 使企业在价格、货源上得到保证。加强供应商管理, 建立管理信息系统, 对供应商提供的材料质量、价格、交货及时性、供货条件及其资信、经营状况等进行考核评价, 衡量与供应商的后续合作, 这样能促使供应商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及时供货。

2.3全面控制总成本。

在电力建设项目采购管理中, 应形成全面控制总成本思想, 企业不能单一的考虑采购货物的价格, 要全面关注整个采购项目的成本降低, 比如良好的信誉, 可靠的质量, 快速的供货, 优质的服务等方面的保障, 不能顾此失彼。如果仅仅是实现了一方面成本降低而导致其他方面的利益受损, 最终是不能达到理想效果的。所以, 需要全面控制总成本, 来达到对整个电力建设项目采购管理总成本的控制和降低。

2.4信息化采购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 利用信息化手段降低采购成本已成为一些企业共识, 它可以依靠网络和技术的推广而实现信息的共享, 及时了解市场行情, 掌握电力建设项目所需货物及服务的市场信息 。企业能通过供应商的相关数据库, 及时掌握供应商的生产库存信息, 供应商也能够了解采购竞标的信息, 使供求双方之间的信息更加透明。同时建立的电子采购平台, 根据企业施工进度进行采购, 避免采购过早, 设备材料不使用在库房工地堆放, 增加管理成本, 采购过晚又耽误建设项目进度, 增加内部成本, 影响企业建设项目按时完成, 从而缩短采购周期, 提高采购效率, 降低采购成本。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加强合理科学有效的电力建设项目采购管理, 提高采购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是增强电力建设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陈铁兵.项目采购管理中的降低成本策略[J].企业家天地, 2009 (09) .

[2]钟芬芳.浅谈电网企业项目招标管理[J].科技传播, 2010 (03) .

[3]倪恩坤.完善电力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对策[J].广东水利水电, 2008 (02) .

篇4:建设项目采购管理

【关键词】施工项目管理;施工项目管理;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

组织高效益的施工,使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合理配置,保证施工生产的均衡性,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以实现项目目标和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施工项目管理是为使项目实现所要求的质量、所规定的时限、所批准的费用预算所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与协调。项目管理的对象是项目,由于项目是一次性的,故项目管理需要用系统工程的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管理,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和程序性。

项目管理的目标就是项目的目标,项目的目标界定了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即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 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有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技术和资金,这些要素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是一种相互结合的立体多维的关系,这就说明项目是具有系统性的施工,施工项目管理是具有系统管理的特点的。加强施工项目管理,必须对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详细分析,认真研究并强化其管理。对施工项目生产要素进行管理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1)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即适时、适量、比例适当、位置适宜地配备或投入生产要素以满足施工需要。

(2)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即对投入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在施工中适当搭配以协调地发挥作用。

(3)对生产要素进行动态管理。动态管理是优化配置和优化组合的手段与保证,动态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按照项目的内在规律,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各生产要素,使之在项目中合理流动,在动态中寻求平衡。

(4)合理地、高效地利用资源,从而实现提高项目管理综合效益,促进整体优化的目的。

1.项目管理的施工系统

项目管理的施工系统包括技术、社会、经济三个分系统,这三者是施工项目系统的三个不同的侧面,三者密切相关、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1.1技术系统

技術系统是三个分系统的核心,因为施工项目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向业主交付低成本高质量的工程产品。施工活动关键是技术性活动,只有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才能做到低投入高产出,并创造优质产品。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与施工工艺是技术系统的重要内容。

1.2社会系统

施工项目是由人来操作的,故必然产生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即为社会系统。项目管理,人是第一要素。工程施工项目的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除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具有较全面的施工技术知识、具有较高的组织领导工作能力,而这组织领导工作能力高低的体现关键就在于能否充分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这也是顺利实现项目目标的关键所在。

1.3经济系统

经济系统是项目管理施工系统的关键分系统,是“目标分系统”之一。工程施工是一种生产活动过程,同时也是经济活动过程。工程施工势必投入“人、材、机”及资金,投入太多会造成浪费,投入不足又会影响施工进度与工程质量。 经济系统是与技术系统、社会系统相伴随而发生的,是一个投入和产生的系统。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进行投入产生分析,搞好责任成本管理,对所有资源要素按时间节奏进行动态优化组合,以保证以最低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生,也就是说,工程 项目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就要进行项目成本控制,成本核算过程与施工生产过程同步进行,在时间上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保证项目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才能真正做好项目成本控制。 项目成本控制,指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半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目的,在于降低项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项目成本控制原则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原则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和核心,施工项目经理部在对项目施工过程进行成本控制时,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2.1成本最低化原则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促进不断降低施工项目成本,以达到可能实现最低的目标成本的要求。在实行成本最低化原则时,应注意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和合理的成本最低化。一方面挖掘各种降低成本的能力,使可能性变为现实;另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制定通过主观努力可能达到合理的最低成本水平。

2.2全面成本控制原则

全面成本管理是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亦称“三全”管理。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有一个系统的实质性内容,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核算等等,应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责,人人不管。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要求成本控制工作要随着项目施工进展的各个阶段连续进行,既不能疏漏,又不能时紧时松,应使施工项目成本自始至终置于有效的控制之下。

2.3动态控制原则

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应强调项目的中间控制,即动态控制,因为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只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内容确定成本目标、编制成本计划、制订成本控制的方案,为今后的成本控制作好准备;而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由于成本盈亏已基本定局,即使发生了纠差,也已来不及纠正。

2.4目标管理原则

目标管理的内容包括:目标的设定和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目标和修正目标,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即PDCA循环。

2.5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部各部门、各班组在肩负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力,同时项目经理要对各部门、各班组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评,实行有奖有罚。只有真正做好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3.项目成本控制措施

控制项目成本的措施归纳起来有三大方面: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

3.1组织措施

项目经理是项目成本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全面组织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工作,应及时掌握和分析盈亏状况,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工程技术部是整个工程项目施工技术和进度的负责部门,应在保证质量、按期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尽可能采取先进技术,以降低工程成本;经营部主管合同实施和合同管理工作,负责工程进度款的申报和催款工作,处理施工赔偿问题,经济部应注重加强合同预算管理,增创工程预算收入;项目经理部的其它部门和班组都应精心组织,为增收节支尽责尽职。

3.2技术措施

3.2.1制订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施工方案包括四大内容: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和流水施工的组织。正确选择施工方案是降低成本的关键所在。

3.2.2在施工过程中努力寻求各种降低消耗、提(下转第330页)(上接第374页)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降低成本的技术措施。

3.2.3严把质量关,杜绝返工现象,缩短验收时间,节省费用开支。

3.3经济措施

3.3.1人工费控制管理。主要是改善劳动组织,减少窝工浪费;实行合理的奖惩制度;加强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加强劳动纪律,压缩非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比例。

3.3.2材料费控制管理。主要是改进材料的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节约采购费用;合理堆置现场材料,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严格材料进场验收和限额领料制度;制订并贯彻节约材料的技术措施,合理使用材料,综合利用一切资源。

3.3.3机械费控制管理。主要是正确选配和合理利用机械设备,搞好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提高机械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从而加快施工进度、增加产量、降低机械使用费。

3.3.4项目成本控制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三者是融为一体、相互作用的。项目经理部是项目成本控制中心,要以投标报价为依据,制定项目成本控制目标,各部门和各班组通力合作,形成以市场投标报价为基础的施工方案经济优化、物资采购、经济优化、劳动力配备经济优化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

综上分析,施工项目管理与项目成本控制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加强施工项目管理,才能控制项目成本;也只有达到项目成本控制的目的,加强施工项目管理才有意义。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体现了施工项目管理的本质特征,并代表着施工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

篇5:建设项目采购管理

为加强在河道管理范围内进行建设的管理,制定了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下面是详细内容。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在河道管理范围内进行建设的管理,确保江河防洪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河道(包括河滩地、湖泊、水库、人工水道、行洪区、蓄洪区、滞洪区)管理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项目,包括开发水利(水电)、防治水害、整治河道的各类工程,跨河、穿河、穿堤、临河的桥梁、码头、道路、渡口、管道、缆线、取水口、排污口等建筑物,厂房、仓库、工业和民用建筑以及其它公共设施(以下简称建设项目)。

第三条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必须按照河道管理权限,经河道主管机关审查同意后,方可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履行审批手续。

以下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由水利部所属的流域机构(以下简称流域机构)实施管理,或者由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河道主管机关根据流域统一规划实施管理:

(一)在长江、黄河、松花江、辽河、海河、淮河、珠江主要河段的河道管理范围内兴建的大中型建设项目,主要河段的具体范围由水利部划定;

(二)在省际边界河道和国境边界的河道管理范围内兴建的建设项目;

(三)在流域机构直接管理的河道、水库、水域管理范围内兴建的建设项目;

(四)在太湖、洞庭湖、鄱阳湖、洪泽湖等大湖、湖滩地兴建的建设项目。

其它河道范围内兴建的建设项目由地方各级河道主管机关实施分级管理。分级管理的权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计划主管部门规定。

第四条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和其它技术要求,维护堤防安全,保持河势稳定和行洪、航运通畅。

蓄滞洪区、行洪区内建设项目还应符合《蓄滞洪区安全与建设指导纲要》的有关规定。

第五条建设单位编制立项文件时必须按照河道管理权限,向河道主管机关提出申请,申请时应提供以下文件:

(1)申请书;

(2)建设项目所依据的文件;

(3)建设项目涉及河道与防洪部分的初步方案;

(4)占用河道管理范围内土地情况及该建设项目防御洪涝的设防标准与措施;

(5)说明建设项目对河势变化、堤防安全,河道行洪、河水水质的影响以及拟采取的补救措施。

对于重要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还应编制更详尽的防洪评价报告。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修建未列入国家基建计划的各种建筑物,应在申办建设许可证前向河道主管机关提出申请。

第六条河道主管机关接到申请后,应及时进行审查,审查主要内容为:

(1)是否符合江河流域综合规划和有关的国土及区域发展规划,对规划实施有何影响;

(2)是否符合防洪标准和有关技术要求;

(3)对河势稳定、水流形态、水质、冲淤变化有无不利影响;

(4)是否防碍行洪、降低河道泄洪能力;

(5)对堤防、护岸和其它水工程安全的影响;

(6)是否妨碍防汛抢险;

(7)建设项目防御洪涝的设防标准与措施是否适当;

(8)是否影响第三人合法的`水事权益;

(9)是否符合其它有关规定和协议。

流域机构在对重大建设项目进行审查时,还应征求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意见。

第七条河道主管机关应在接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将审查意见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同意兴建的,应发给审查同意书,并抄知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建设单位在报送项目立项文件时,必须附有河道主管机关的审查同意书,否则计划主管部门不予审批。

审查同意书可以对建设项目设计、施工和管理提出有关要求。

第八条河道主管机关对建设单位的申请进行审查后,作出不同意建设的决定,或者要求就有关问题进一步修改补充后再行审查的,应当在批复中说明理由和依据。建设单位对批复持有异议的,可在接到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向作出决定的机关的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复议申请,由被申请复议机关会同同级计划主管部门商处。

第九条计划主管部门在审批项目时,如对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作较大变动时,应事先征得河道主管机关的同意。建设单位应重新办理审查同意书。

第十条建设项目经批准后,建设单位必须将批准文件和施工安排送河道主管机关审核后,方可办理开工手续。施工安排应包括施工占用河道管理范围内土地的情况和施工期防汛措施。

第十一条建设项目施工期间,河道主管机关应对其是否符合同意书要求进行检查,被检查单位应如实提供情况。如发现未按审查同意书或经审核的施工安排的要求进行施工的,或者出现涉及江河防洪与建设项目防汛安全方面的问题,应及时提出意见,建设单位必须执行;遇重大问题,应同时抄报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二条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建筑物和设施竣工后,应经河道主管机关检验合格后方可启用。建设单位应在竣工验收6个月内向河道主管机关报送有关竣工资料。

第十三条河道主管机关应定期对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建筑物和设施进行检查,凡不符合工程安全要求的,应提出限期改建的要求,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服从河道主管机关的安全管理。

第十四条未按本规定的规定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修建建设项目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河道主管机关可根据《河道管理条例》责令其停止建设、限期拆除或采取其它补救措施,可并处1万元以下罚款。

篇6:建设项目采购管理

在中石化建设项目中,物资采购约为总承包合同额的65%,采购管理具有重要的地位。中石化要重视采购管理和监督体系的建设,重视风险防范能力的提高,从意识层面、制度层面、实施过程和人员队伍建设层面进行思考,将物资采购的管理贯彻到中石化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这也是保证中石化发展效益和安全性的必要举措。

一、中石化建设项目物资采购管理现状

首先,中石化总体管理格局还没有形成体系化的发展局面,各部门的管理职能仍然处于分割状态,各自负责相应工作而缺乏必要的联系与协同发展的机制。集中采购与集中管理并没有实现同步发展。中石化内部存在多个采购主体,各个主体之间需形成一定联合才能够将优势最大化发挥,而当前却存在各自为伍的局面,虽然部门完成了任务,但中石化整体的采购效率却在降低,其中存在的风险也更加多样化。其次,物资采购一个持续存在的问题就是忽视物资质量,包括物资本身的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都处于较低水平。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采购资金投入有限,导致采购人员更多追求物资数量的基本保证;另一方面也是采购人员在理念上的欠缺,过于重视采购中成本和利益因素,追求的多是高利润,而非高质量。第三,采购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待提升,尤其是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采购方式、采购信息都在快速更新,专业采购人员需要实时更新自己的工作理念、工作方式,才能够积极适应中石化发展面临的新要求。而当前中石化在采购专职人员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方面并未下足功夫,新人才引入速度慢,在职人员的培训又相对缺乏,这就直接限制了采购人员队伍专业水平的提升。

二、中石化建设项目物资采购管理策略

(一)推行物资采购标准化管理

首先,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中石化内部有关物资供应与管理的制度体系,在健全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制度建设。物资采购包括多个环节,而制度建设需要全面覆盖在这些细节之中,对于关键业务则要予以更加严格的制度管理。其次,实现采购需求管理模式的标准化,而其中的关键词就是统一[1]。采购需求作为采购计划的依据,需要更加科学化、灵活化,才能够避免过于浪费和效率低下的采购计划形成。而具体实施中,则需要落实到各个部门和生产环节中,无论是设备、技术还是工程环节,哪个部分提出物资需求,就由他自己负责列出标准化的需求清单,再由物资供应部门集中处理,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采购效率。第三,对供应商进行标准化管理,作为采购中的主体之一,供应商能否提供更加标准化的物料,直接影响着采购标准水平。在标准化的供应商管理体系下,采购才能够实现双方的共赢。

(二)加强物资采购监管

首先,对于采购人员的工作要实行绩效考核,利用完善的考核办法和约束机制,全面鼓励员工认真对待采购工作,提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定期对员工的工作进行检查,对采购人员队伍实行人性化管理,尤其是提高工作人员对风险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其次,监督物资采购的招标和签约工作,整个招标环节要按程序进行,坚决抵制其中不规范行为的出现;对于合同的签订要进行定期复查,其中的具体条款也要细致检查,保证手续的齐全、合同内容的合理合法[2]。第三,加强采购全过程的审计,审计工作要依法进行,遵循相关程序将采购审计确立在更加合理、高效的实施过程中。

(三)充分运用信息技术

在中石化物资采购环节,信息技术的作用更加凸显在决策中,它对信息的获取和整理能力有效促进了采购决策和采购计划制定的科学化。信息对于采购工作来说是关键性因素,信息技术能够为工作人员获取有效信息搭建起广阔的平台,大量的信息资源也能够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超越时空而全面展现在工作人员面前,而工作人员配合一定的信息搜集、整理技术,便能够以敏锐的洞察力为采购决策和技术制定奠定充分的信息基础。在采购信息的收集中,当前积极推行ERP管理模式,在互联网技术的辅助下,这一模式下,工作人员要尽力拓宽信息来源渠道,在保证信息完整、准确的基础上全面提高风险应对意识和能力,同样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的筛选、分析和处理,提高信息的利用率,采用有利用价值和安全性高的信息,保证采购决策能够在更加安全的信息环境中进行。

(四)加强采购人员队伍建设

具体来说,中石化要重视员工的业务培训,定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业务培训,从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两个角度入手进行集中培训[3]。采购人员需要对物资管理的基本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和掌握,对于经济合同的法律知识同样要不断充实自己的认知,提高对合同的辨别能力、分析能力,以防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被不良信息诱导而造成合同损失。在具体工作技能方面,则要就员工的采购计划能力、谈判技巧、风险应对能力进行集中的培训,提高员工对物资采购环境的适应能力。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很多企业都先后在战略发展计划中纳入了采购工作,将物资采购管理作为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对此,中石化建设项目也要加强物资的采购与管理,主动学习国外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发展情况,逐步提升物资采购管理水平。这样才能确保中石化建设项目正常开展,并提升工程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篇7:建设项目采购管理

1993-11-29

发文单位: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文

号:黄水政[1993]35号 发布日期:1993-11-29 执行日期:1993-11-29

第一条 为加强黄河流域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的管理,确保防洪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水利部、国家计划委员会颁发的《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和水利部“关于黄河水利委员会审查河道管理范围内建

设项目权限的通知”,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本实施办法适用于黄河流域河道管理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项目,包括开发水利水电、防治水害、整治河道的各类工程,跨河、穿河、跨堤、穿堤、临河的桥梁、码头、道路、渡口、管道、缆线、取水口、排污口等建筑物,厂房、仓库、工业和民用建筑以及其它公共设施(以下简称建设项目)。

一、审查权限

第三条 在水利部划定的河段河道管理范围内实施建设项目审查,必须按照下列权限,经审查同意后,方可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履行审批手续。干支流审查权限划分为:

(一)黄河干流托克托(头道拐水文站基本断面)以上河道,支流湟水(含大通河)、皇甫川、窟野河和渭河耿镇桥以上(含泾河)河道管理范围内兴建大型建设项目,分别由地方省级河道主管机关提出意见,经黄委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初审后,报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审查;兴建中型建设项目,分别由地方省级河道主管机关提出意见,报黄委黄河

上中游管理局审查;

(二)黄河干流托克托至禹门口区间河道管理内兴建大中型建设项目分别由地方省级河道主管机关提出意见,经黄委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初审后,报黄委审查;兴建其它建设项目,由地方河道主管机关审查,抄黄委和黄河上中游管理局核备;

(三)黄河干流禹门口以下,左岸至风陵渡黄河铁路桥、右岸至陕豫两省交界处河道(包括该段三门峡库区)管理范围内兴建各类建设项目,分别由黄委黄河小北干流山西、陕西管

理局提出意见,报黄委审查;

(四)黄河干流左岸风陵渡黄河铁路桥、右岸陕豫两省交界处至三门峡大坝保护区,渭河干流耿镇桥以下至吊桥工程处河道(包括该段三门峡库区)管理范围内兴建各类建设项目,分别由陕西、山西省三门峡库区管理局、河南省三门峡市三门峡库区管理局提出意见,报黄

委审查;

(五)黄河干流三门峡大坝保护区至西霞院河道管理范围内兴建各类建设项目,报黄委

审查;

(六)黄河干流西霞院至黄河入海口河道管理范围内兴建大型建设项目及各类穿堤建设项目,分别由黄委河南、山东黄河河务局提出意见,报黄委审查;兴建其它建设项目,分别

由黄委河南或山东黄河河务局审查;

(七)支流沁河紫柏滩以下至入黄口河道管理范围内兴建大型建设项目,由黄委河南黄河河务局提出意见,报黄委审查;兴建其它建设项目,由黄委河南黄河河务局审查;紫柏滩以上河道管理范围内兴建大中型建设项目,报黄委审查;

(八)黄河北金堤滞洪区管理范围内兴建大型建设项目,分别由黄委河南、山东黄河河务局提出意见,报黄委审查;兴建其它建设项目,分别由黄委河南、山东黄河河务局审查;其中金堤河干流北耿庄以下至张庄闸区间河道管理范围内兴建大型建设项目,由黄委金堤河管理局提出意见,报黄委审查;兴建其它建设项目,由黄委金堤河管理局审查;

(九)支流大汶河戴村坝以下河道、东平湖滞洪区、齐河北展宽滞洪区、垦利南展宽滞洪区管理范围内兴建大型建设项目,由黄委山东黄河河务局提出意见,报黄委审查;兴建其它建设项目,由黄委山东黄河河务局审查;

(十)黄河河口三角洲(以宁海为顶点,北起套尔河口,南至支脉沟口)地区规划流路和现行流路范围内,兴建大型建设项目,由黄委山东黄河河务局提出意见,报黄委审查;1976年黄河改道清水沟流路前老河道管理范围内兴建中、小型建设项目,由黄委山东黄河

河务局审查;

(十一)三门峡大坝保护区管理范围内兴建各类建设项目,由黄委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

局审查;

(十二)故县水库库区及大坝保护区管理范围内兴建大型建设项目,由故县水利枢纽管理局提出意见,报黄委审查;兴建其它建设项目,由故县水利枢纽管理局审查;

(十三)在黄河流域其它支流兴建大型水工程项目,由当地省级河道主管机关提出初审

意见,报黄委审查;

(十四)除上述已明确的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权限外,在黄河干支流河道管理范围内兴建其它建设项目,由地方各级河道主管机关根据流域统一规划分级实施管理,地方河道主管机关在发放建设项目审查同意书时,须抄黄委核备。

第四条 黄委在审查河道管理范围内的重要建设项目时,征求有关省、自治区水行政主

管部门的意见。

二、项目审查第五条 建设单位申请建设项目时,必须按照上述管理权限领取并填报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申请书,提供如下文件一式三份:

(1)申请书;

(2)建设项目所依据的文件;

(3)建设项目涉及河道与防洪部分的方案;

(4)占用河道管理范围内土地情况及该建设项目防御洪涝的设防标准与措施;

(5)说明建设项目对河势变化、堤防安全、河道行洪,河水水质的影响以及拟采取的补救措施。

对重要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还应编制更详尽的防洪评价报告。

第六条 河道主管机关接到申请后,应及时进行审查,审查的主要内容为:

(1)是否符合黄河流域综合规划和有关的国土及区域发展规划,对规划实施有何影响;

(2)是否符合防洪标准和有关技术要求;

(3)对河势稳定、水流形态、水质、冲淤变化有无不利影响;

(4)是否妨碍行洪、降低河道泄洪能力;

(5)对堤防、护岸和其它水工程安全的影响;

(6)是否妨碍防汛抢险;

(7)建设项目防御洪涝的设防标准与措施是否适当;

(8)是否影响第三人合法的水事权益;

(9)是否符合其它有关规定和协议。

第七条 河道主管机关在接到申请书之日起,六十日内将审查意见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同意兴建的,填发黄委统一印制的审查同意书,并抄知上级河道主管机关和建设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对于由黄委审查的建设项目,在接到申请书三十日内提出意见,报黄委审查。

第八条 河道主管机关对建设项目申请进行审查后,作出不同意建设的决定,或者要求就有关问题进一步修改补充后再行审查,应当在批复中说明理由和依据;建设单位持有异议的,可在接到批复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作出决定机关的上级河道主管机关提出复议申请。

第九条 在建设项目审查过程中,需补做的勘察、试验、技术评价等工作,其费用由建

设单位承担。

三、施工监督

第十条 建设项目经批准后,建设单位必须将批准文件和施工安排、施工期间渡汛方案、占用河道管理范围内土地情况,报送负责建设项目立项审查的河道主管机关或其委托的河道管理部门审核,经审核同意后发给河道管理范围内施工许可证,建设单位方可组织施工。

第十一条 因建设项目的兴建,占用、损坏河道管理范围内滩地、工程设施,降低工程效益及防御洪水标准的,应采取补救措施或按规定给予补偿;施工期间施工区的防汛任务由

建设单位承担,确保防洪安全。

第十二条 建设项目施工中,由发放河道管理范围内施工许可证的河道主管机关,对该建设项目是否按审查意见和批准的施工安排施工,组织检查监督。

第十三条 经批准施工的建设项目,在施工中如有变动,应及时征得发放河道管理范围内施工许可证的河道主管部门的同意;在性质、规模、地点等方面作较大变动时,应按照河

道管理权限,重新履行审查手续。

四、启用、检查第十四条 为保证建设项目竣工后现场清理干净,保证河道安全畅通,施工单位在开工时按清理现场的工作量向填发河道管理范围内施工许可证的河道管理部门预交现场清理复原抵押金,全部清理完毕后退还施工单位。

第十五条 建设项目竣工后,需经填发审查同意书的河〖JP2〗道主管机关或其委托的河道管理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启用;建设单位在竣工验收三十日前应将有关竣工资料报送相

应的河道主管机关。

第十六条 河道主管机关应定期对黄河流域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建筑物和设施进行检查,凡不符合工程安全要求的,应提出限期改建的要求,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

第十七条 对未按本实施办法在黄河流域河道管理范围内兴建建设项目和不服从安全管理的,有关河道主管机关可根据《河道管理条例》责令其停止建设、限期拆除或采取其它

补救措施,可并处罚款。

五、附则

第十八条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申请书和河道管理范围内施工许可证由黄委统一

印制。

第十九条 以往有关规定或办法中与本实施办法条款有抵触时,应按本实施办法规定执

行。

第二十条 本实施办法由黄委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实施办法自颁发之日起施行。

篇8: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的现场管理分析

关键词: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现场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来讲, 施工项目现场管理是尤为重要的, 是整个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关系着管理效果与管理水平。良好的现场管理, 能够使得施工现场道路畅通, 场容整洁且美观, 各个材料摆放正规、有序, 为安全施工提供保障。本文就对施工现场的具体管理内容进行了分析。

一、现场管理的意义与作用

通过现场管理, 可以将施工单位的全貌展示。要想了解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以及管理能力, 只要通过对施工现场的观察便可以得出。对于一些在市区中的施工工程, 良好的现场环境不仅可以得到一定的社会效益, 还可以提升施工单位的声誉。反之, 将会影响到施工单位的声誉。

现场管理所涉及到的范围广泛, 是协调各种关系的核心。施工现场管理不仅仅局限在施工工程, 还与周围的城市、环境问题、交通运输问题、居民生活问题等相关。因此, 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尤为重要, 是政治问题与社会问题的结合。一旦管理不当, 便会造成很大的麻烦与损失。

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时, 管理人员要具备一定的法律法规知识,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现场管理与工程中的其他管理是息息相关的, 有着很大的联系。要想做好其他管理工作, 与现场管理工作进行协调与合作是非常必要的。

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与用水管理

1. 临时用水管理

施工现场的临时给水包括混凝土浇筑时用的水、临时给水、对管道进行试压时用到的水、临时的消防用水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用水等, 施工时的临时排水主要包括土方开挖施工时泥浆水的排放, 雨水的排放, 管道试压时水的排放、临时卫生间的水排放等。

临时用水的管控关涉到偏复杂的管控流程, 含有偏多的规制技术。为了确保工程达到质量标准, 避免出现多样的用水类事故, 需要严格对这一层级的监管, 采取各种防范事故的手段。然而, 能够对工程带来干扰的因素是多样的。在管控中, 要侧重强化过程监督, 完善质量监管的规则, 确保用水能达标。在研究了管控实例之后, 明晰责任区分内含的要素, 并健全防范质量问题的规则。

监理部门要根据合同的规定内容, 对临时用水进行检查, 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方式, 并采取安全检查仪器来进行辅助检查, 确保施工单位的临时用水安全。在进行合同的签订时, 要在合同中将临时用水管理明确, 避免施工过程中与总包方造成误解。只有这样, 管理才会顺畅, 多重的矛盾及弊病才能被回避掉。

2. 临时用电管理

施工现场中, 用电工程的安装、拆除、巡检以及维修等工作, 都要由专业的电工来进行。用电工程操作是一项特种作业, 不仅会危害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还会周围设施造成损坏, 因此, 要在国家规定的特种作业部门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工作人员要持证上岗, 操作人员要正确佩戴安全保护用品。当施工现场的用电设备的总容量在50 kw以上或者是设备超过五台以上时, 则要制定出具体的用电施工方案。

三、施工现场设备与建筑材料的管理

1. 施工设备的管理

对施工设备进行加强管理, 需让设备处在良好的运行状态下。这不仅可以减少劳动力的使用, 提高施工安全, 还可以极大地提高施工效率, 促使建筑工程保质保量完成。另外, 施工机械的管理是现场管理的重要的内容, 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现场施工设备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对设备的配套与选择

对机械设备进行装备与选择时, 必须根据工程的具体的方案进行设计。对机械设备的经济性能进行分析, 在最低的资金投入下, 保证施工的正常使用。机械设备的各个环节装备都要互相满足需要, 保证在经济合理下, 充分发挥其作用。

(2) 确保施工设备的合理使用

在对施工设备进行管理时, 要坚持将管、养、用结合的原则, 使得各个机械设备能够得到合理的使用。在提高使用效率的同时, 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2. 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管理

建筑材料在工程施工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是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在现场管理中, 将建筑材料的使用有序进行, 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 是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加快施工进度的重要保障。

在施工项目进行前, 要向施工单位提出一次性材料计划, 以确保备料的供应, 这是依据。在具体施工中, 要根据工程的特点与变更、材料的耗损程度, 对施工材料预算进行调整。并及时将调整后的数据交予材料部门, 以确保施工材料的正常供应。对于进场的材料, 要做好严格地检查与验收, 坚决杜绝不合格产品入场。对于入库的材料做好登记, 并做好材料的管理工作, 做好防水、防潮以及防火等工作。

四、对施工现场的劳动进行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来讲, 施工人员占据着重要位置。拥有一支高效、高能力、纪律严明的队伍, 可以极大地提高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因此, 对人的管理尤为重要。要根据施工的具体要求, 制定出完善的人员管理计划, 将施工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 赏罚分明, 让每一个施工人员都能够以身作则, 认真工作。施工时, 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 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与控制。

对施工现场进行劳动管理, 不仅是对劳动力的管理, 还包括对劳动活动的管理, 对劳动活动进行组织与协调。根据施工单位的计划与施工特点, 对现场劳动力进行合理的使用与配备。并不断地根据工程的进度与需求, 对劳动力的配备进行调整。以确保工程的需要, 高质高量完成施工。

五、结语

综上所述, 对于建筑工程来讲, 对建筑项目进行现场施工管理是尤为重要的。在整个施工过程中, 占据着重要位置。建筑工程的相关管理人员要对此加以重视, 完善现场施工管理制度, 提高管理水平, 促进建筑工程的有序完成。

参考文献

[1]石玲玲.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管理问题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1.

[2]王璐斌.路桥项目施工管理分析[J].现代物业 (上旬刊) , 2012..

上一篇:一年级上册品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下一篇:西塞尼卡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