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项目管理制度

2022-10-20

它是实施某些管理行为的基础,是社会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保证。合理的管理体系可以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城市建设项目管理制度》,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城市建设项目管理制度

强化城市管理建设宜居++

——政协++市委员会关于城市管理的调研报告

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不断繁荣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日益增加,城市载体功能逐步完善,同时也给城市市容管理带来了日益增多的新问题、新压力。 为了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更好发挥城市综合效益,为人民提供整洁美观、功能完备、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对城市管理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城市管理现状

通过不断加强建设和管理,我市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城市亮化、园林绿化、居民生活休闲娱乐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载体功能不断增强。基本实现了城区街道干净整洁,平整易行,主干道两侧绿树成荫,主干道晚上路灯光彩照人,并向小街巷延伸,昌盛街、胜利路、四明街等主要街道进行了以公益广告为主题的墙体彩绘,使市区容貌焕然一新。摊点乱摆、乱停乱放、占道经营得到初步遏制,摊区归市、坐商归店的有序商业市场逐步形成。居民区整齐美观,有专人管理,广场、公园风景宜人,设施齐全。尤其是近三年共投资1042.18万元,全市城区新增绿化面积89.12公顷,全城绿化面积达到259.86公顷,达16.24%,在我省县级市中名列前茅,先后获得省级卫生城、城市容貌“燕赵杯”检查金奖、河北省第四届人居环境奖、

+++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银奖等荣誉称号,被列为全省市级园林备选城市,可以说我市总体上外观齐、视觉亮,感觉好,品位高,居民生活更加方便,初步满足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二、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部分领导、部门和群众把城市管理当作城管一家的事,或者只是打击占道经营,维护城市卫生等小事,没有把城市管理提高到建设宜居城市,构建和谐++的基础性工作来认识,对于城管在方便人民生活,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增强城市功能,激发城市活力,强化城市吸引力,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的认识不足、宣传不够,造成有的群众理解、部门支持配合不积极,投入不足,影响城市管理工作深入开展。

2、政策法规不健全。城市管理缺乏详细可行的法律规范,涉及到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道路交通及与其他部门职能衔接等事项的法律法规或没有,或过于笼统泛化,可操作性差,或弹性太强,不便于执行和依法管理,易造成管理中无法可依,有法难依,有时由于执法主体不同造成宽严不一,引发群众不满。

3、部分市民素质不高。由于部分市民缺乏城市生活的公共道德,习惯性随地乱丢果皮、吐痰、随意破坏街道、广场、公园等地的公共设施;歌厅使用音响设备音量过高夜间大型车辆速度过快产生巨大噪音,歌厅使用音响设备音量过高,影响居民休息,部分居民、商店、使用音响设备音量过

大,破坏城市形象。

4、城市功能不完备,影响城市管理。由于历史原因,城市功能不完备,小区绿化普遍不达标,按照评选省级园林城市的要求绿地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30%,我市还差220.14公顷。居民区缺乏购物点、社区诊所、小型菜市场等服务场所,垃圾转运站、城区公共厕所等公共设施数量不足。公路设计质量不高与水电暖、通讯、电视、网络等脱节,造成部分路面年年挖,部分道路年年架线,且部分单位在道路或便道砖上施工后,不进行恢复或不按要求保质保量地恢复原样,致使便道和绿地损坏严重,且寻找各种方式,逃避处罚,尤其是绿地被损坏后,因为需要一定的生长期,很难在短期内恢复原样,破坏了城市景观。

5、占道经营管理难。占道经营管理难是困扰我国多数城市的老大难问题,原因有的是部分城区没有适合的市场,而居民又有需求,自发而成;有的是由于管理不严,造成商贩逐渐扩大范围,侵占道路。

6、城市牛皮癣治理难度较大。由于部分小商贩和非法经营者违法通过乱张贴、乱涂写、乱刻画等“三乱”形式发布广告形成的城市“牛皮癣”影响市容,这也是困扰全国多数城市的通病。

7、城市管理人员及配套资金不足。随着城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城市管理范围随之扩大,人员经费均需增加,部分基础设施由于建设较早,已不能满足当前需要,需改造或更新,城管部门许多设施设备陈旧、车辆、工具严重超龄,耗

损严重,维修费用高,急需更新,需大量资金投入。

三、对城市管理的建议

由于城市管理工作点多面广,政策法规性较强,需要统筹协调,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不断强化,以提高整体管理水平,为广大群众创造整洁美观、功能完备、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

1、提高认识,形成合力。城市管理水平直接反映一个地方政府的执政水平,直接展示城市市容市貌和形象,直接反映出市民的精神面貌,直接制约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城市的对外开放和投资环境,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一定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把城市管理工作作为事关提升城市品味,提高城市形象,增强城市发展能力和吸引力,服务人民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事来抓,摆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给予关注和支持。

2、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做到依法管理。组织城管局、法律界人士、市民代表、工商企业界代表、公安、工商、法院、街道、居委会等相关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参加的联合工作小组,共同商讨制定完备、科学性、可操作性、易遵守和执行、与其他部门职能相衔接的城市管理法规和实施细则,使城市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城管执法提供基本的法律保障,使城市管理进入法制化轨道。

3、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市民素质。通过电台、新++、广播电台、广场和社区宣传栏、街头文艺演出等形式,广泛宣传城市生活公共道德和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等内容,教

育居民自觉维护城区公共卫生和秩序,配合城市管理和执法,形成文明生活的浓厚氛围。加大城管执法管理力度,减少部分居民随地丢垃圾、随意破坏路灯、绿地等市政设施,随意在户外写画等行为的发生;依法查处商店、歌厅使用音响过量,限制大型车辆夜间速度,为居民创造宁静的工作、休闲和休息环境,把++建设成为一个文明美丽和谐宜居的城市。

4、搞好城市规划,完善城市功能。城市建设和改造规划的制定中充分吸收社会各界的意见,前期充分吸收城市居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工商业户的意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对居民生活和城市功能的影响,按省级园林城市标准,超前设计,预留出绿化用地及购物点、社区诊所、小型菜市场等服务场所,垃圾转运站、城区公共厕所等公共设施用地或配套建好。并严格遵守《城乡规划法》保持规划的稳定性,避免城市建设过程中随意决策对城市功能的不良影响。公路建设规划建立与水电暖、通讯、电视、网络等部门的联系机制,全盘考虑,一次建好布好相关设施,避免一条路年年挖、各种线年年架情况,对于不参与初次规划设计而后需改造的,要先交城市改造保证金,把破坏的设施修复后再返还。

5、疏堵结合,依法治理占道经营。对于部分城区居民确实需要的小型菜市场等,设法解决占地问题,对无法解决的,要合理规划出部分空间和时间,加强管理,使其仅限于便道,避免占据交通主干道,影响通行。对擅自扩大占地范围的,要依据有关规定,严格管理,迫使其退离主干道。

6、部门联动,逐步消除城市“牛皮癣”。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治理城市“牛皮癣”,一方面在广场、市场和部分小区内开辟免费或低收费的广告发布栏,使一些合法的小广告有发布的渠道。另一方面对不按规定发布的广告,尤其是办假证和其他非法活动的小广告,要求工商、公安、通讯、城管等部门联合执法尽快查处,一是核实小广告发布者的电话等联系方式,一经查实,要求其清理自身及部分区域的小广告,并依法处罚。二对于无法找到责任人的,立即将其手机、电话等停机,并由保洁员清除各自责任区内的小广告。三是发动小区内居民自觉清理小广告,使其无容身之处。

7、采取多种模式,加大城市维护资金投入。在政府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拓宽城市管理资金来源渠道,采取出让街道冠名权、绿地认养、鼓励社会捐款等方式有偿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到城市管理中来,为做好我市城市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第二篇:海绵城市雨水管理示范项目报告

雨水工程——海绵城市项目

分析报告

目 录

一、 海绵城市国家出台背景及相关政策

二、 江苏省海绵城市相关政策

三、 江苏省海绵城市项目应用案例及现状分析

四、 海绵城市技术和成果转化成熟性

五、 海绵城市示范项目政策支持条件

六、 海绵城市示范项目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一、海绵城市国家出台背景及相关政策

1、海绵城市出台背景 I、中国城市内涝堪忧

建设部 2010 年对349个城市内涝情况的调查,2008-2010年共有289个城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内涝,占调查城市数的 80%;据报道,“过去3年,全国超过360个城市遭遇内涝,其中六分之一单次内涝淹水时间超 12小时,淹水深度超半米,北京、济南等城市甚至发生了造成伤亡的严重内涝”。 附图: 近年全国极端气候事件增多,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国20个省市因为洪涝导致2000多万人受灾,暴雨洪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353亿元,主要原因是传统城市建设中由于大量采用灰色基础设施导致城市不透水面积大量增加而失去了渗水蓄水功能。

II、中国城市水资源严重缺乏

海绵城市可以有效应对水资源缺乏。①根据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图,我国目前有 16个省市区人均水资源量低于国际公认重度缺水线(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有 6个省区为极度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低于 500立方米,然而这些严重缺水的地区大多连年遭受雨涝而无法蓄积和利用雨水资源。 III、中国城市水环境严重污染

初期雨水携带了大量地表污染物而成为城市水体污染的重要面污染源,是目前全球城市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很多城市,初期雨水中COD等浓度已经超过国家地表水环境 V 类水标准,此外合流制污水溢流(Combined SewerOverflow,CSO)是水体污染的另一主要原因。点源污染持续改善,但面源控制还没有有效进展,城市雨水系统的进一步改造才是系统性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重要出路。

海绵城市的建设是解决我国水环境问题的客观需求,我国城市水环境目前面领着诸多重大问题:“逢雨必涝、雨停即旱”、水资源缺乏、径流污染与合流制污水溢流所带来的面源污染等。以往中国水污染治理行业更强调的是点对点治理,未来发展方向必然向流域治理、城市水系统的综合解决方案的面源或立体的治理方向发展,海绵城市正是符合这一趋势。建设海绵城市是最可持续的城市水环境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2、国家出台的海绵城市政策

2014 年 10月,住建部出台《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城市水环境系统解决方案的国际先进经验。海绵城市是先进的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是超越传统“灰色基础设施”的更先进更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设计。

2015年10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意见指出“工作目标。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将建筑与小区雨水收集利用、可渗透面积、蓝线划定与保护等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作为城市规划许可和项目建设的前置条件,保持雨水径流特征在城市开发建设前后大体一致。在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等环节,要将海绵城市相关工程措施作为重点审查内容;工程竣工验收报告中,应当写明海绵城市相关工程措施的落实情况,提交备案机关。

住房城乡建设部要会同有关部门督促指导各地做好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继续抓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尽快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示范项目,经验成熟后及时总结宣传、有效推开”。发展改革委要加大专项建设基金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财政部要积极推进PPP模式,并对海绵城市建设给予必要资金支持;水利部要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中水利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海绵城市建设相关工作。

二、江苏省及南京市海绵城市相关政策

2015年12月3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颁布《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2017年年底前,省辖市结合城市建设需求,在市区范围内至少建成一处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示范区,县(市)建成一定数量的示范项目,全省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试点城市、示范区域、示范项目。”

政府投资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项目要率先落实海绵型住区建设要求,机关、学校、医院、文化体育场馆、交通场站和商业综合体等各类大型公共项目建设,要率先践行生态优先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2008年1月施行的《南京市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条例》就明确规定,规划用地面积两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建筑物,应当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此后这一规定还写入新建小区规划要点并强制推行。

三、江苏省海绵城市项目应用案例及现状分析

项目案例1:江北新区、燕子矶新城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城市绿地和公园绿地都成为重要的城市“海绵体”,目前南京正在建设的各大新区中,其实有多个新区正在向“海绵城市”靠拢,南京市燕子矶新城常务负责人就提出,燕子矶新城将加快完成滨江公园、百里风光带、二桥沿线等生态景观提升工程,建成绿色城市空间。

公布的江北新区建设规划也明确提出,未来5年浦口中心将成为南京“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确定雨水径流控制目标为年径流总量75%—80%,径流深度控制在24.6—29.7毫米,可渗透地面面积比例达到40%以上,通过多种技术,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净化水质。排水防涝标准达到有效应对50年一遇的24小时暴雨。

项目案例2:镇江市三茅宫二区海绵城市整治项目

1、项目概况及成效

三茅宫小区位于镇江市朱方路以北,长江路以南,润州路以东,分布于太平南路两侧,小区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共有三个区域。其中,三茅宫二区占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常住人口四千余人。长期以来,小区内道路狭窄失养,雨污混接,线路私拉乱接,绿化缺失管养,且屋顶渗水、漏水现象较为普遍。2015年10月,镇江市以入选全国首批海绵试点城市为契机,对三茅宫二区进行海绵城市示范小区综合达标建设,形成了全新的小区改造和管理模式。

2、整治内容和措施

1.建设海绵设施。建设雨水花园、下凹绿地、高位花坛面积约2000平方米,新增生态透水铺装停车面积约8000平方米,铺装屋顶绿地贴700平方米,有效缓解了强降雨产生的内涝问题,并大大减少随同降雨排入金山湖的面源污染。

2.雨污分流改造。对原有老旧管道进行更新改造,取消原有化粪池,铺设雨污水管道3360米,将屋顶雨水全部收集进入附近雨水花园,阳台污水则通过污水立管进入小区污水系统,实现住宅区域排水系统的源头治理。

3.提升绿化景观。针对小区原有绿化存在失管失养,以及百姓菜园较多现象,通过专业绿化景观设计公司设计,对楼栋周边的花木植被进行合理搭配,宅前雨水花园种植旱涝适宜的多种苗木,同时,出新原有葡萄长廊等休憩场所,满足居民休息、健身需求。

4.优化配套设施。统一原有进户线缆通道,同步实施广电、电信、移动、联通等弱电线缆下地,减少表箱设置,节约小区户外空间。大力建设生态停车场,着力缓解小区停车难的矛盾。

项目案例3:南京市丁家庄保障房海绵城市整治项目

一、项目概况

2017年,南京获批江苏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丁家庄保障房成为试点片区之一,建成后将为高强度建设区域海绵城市建设改造提供示范。丁家庄保障房片区的燕春路,即寅春路至燕北路段,道路全长1030米,宽约42米。目前道路主体部分已施工至路基层,接下来将打造道路绿化带及人行道。

该路面在道路外侧6.5米至10米的绿地空间,增设了透水砖铺装、雨水花园、植草浅沟、下沉式绿地、渗透坝等海绵设施。人行道上则全部采用外形美观高雅、坚固耐用的陶瓷透水砖,替代传统不能吸水的路面。

道路断面的设计也得到了优化,利用暗渠排水沟、成品排水沟使雨水径流穿越隔离带和人行道,最终流入道路外侧绿地进行消纳、净化,将路面快速排水、雨水采集、沉淀过滤以及植物滴灌系统相结合。

为防止地下水污染,建设方还设置了集雨水弃流、沉泥、快排于一体的新型雨水口:小雨进入人行道外海绵设施做沉泥等预处理;大雨则进入雨水管道。针对道路洼点积聚水量较大等特点,采用了渗排一体式明沟,利用透水人行道的储水空间,将径流雨水迅速排放至人行道外的海绵设施。

位于丁家庄保障房片区的寅春路至创兴路之间的铁路涵洞,是20多年来每年逢雨必淹的地带,尤其是2015年6月,该处淹水达到1米深。海绵城市建设将彻底解决这一困扰周边居民多年的顽疾。

该区域的海绵城市建设是利用寅春路桥下的防护绿地空间建设2.9万平方米的湿地公园,可增加调蓄水量3.5万立方米,通过湿地滞蓄雨洪水,合理组织雨水径流,可以让涂家营沟的河道达到20年一遇标准,可承载2小时内100毫米的强降雨。

具体来说,在常水位时,湿地公园内景观水位与涂家营沟景观水位基本保持一致,公园内形成由景观水体向雨水湿地、生态旱溪逐步过渡的景观风貌。并在局部区域结合现状标高,通过溢流坝拦蓄雨水,形成湿塘,增加海绵公园蓄水能力,保证整体公园景观效果。丰水位时,通过靠近寅春路处的旱溪引水入园,扩展涂家营沟排蓄空间,缓解汛期涂家营沟排水压力。当公园内部水位达到一定标高时,净化的雨水通过远离寅春路的河口流出,减少城市河道水质污染和淤积。

三、海绵城市先进技术和成果转化成熟性

一)城市住宅区海绵技术

1、宅间雨水花园:传统住宅区中的绿地可以改造成下沉式宅间雨水花园,用来收集周边硬质铺装的雨水。

2、停车场雨水花园:传统住宅区中的停车场可以改造成透水植草砖生物滞留带,用来收集周围雨水。

3、活动场地:传统住宅区中的树池可以改造成滞留式生态树池,用来收集开放场地中的雨水。

、宅间道路:传统住宅区中的宅间道路和绿化带可以改造成透水路面和生物滞留池,用来收集道路上的雨水,避免路面雨水沉积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5、车行道:传统住宅区中的车行道考虑机动车荷载,一般不建议使用透水路面,而是利用道路两侧绿化带收集、消纳路面雨水径流。

6、住宅区——地库顶板小区园路

7、地库顶板小区广场:高层住宅区中的硬质广场可以结合透水铺装、排水明沟及生物滞留设施,设计成一个集收集、净化、储存雨水于一体的良性循环系统。

8、住宅区——地库顶板小区绿地

、绿色屋顶海绵技术

雨洪来临时,建筑屋顶产生的径流是导致城市内涝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将城市的建筑屋顶改造为绿色屋顶能有效缓解城市雨水径流压力。一方面,通过海绵城市结构来收集、储存雨水,并利用雨水进行浇灌,可以节省各种能耗;另一方面,绿色屋顶将形成良好的城市景观,提升城市的整体绿化率。

绿色屋顶海绵技术中,表面种植绿色植被,用以吸收雨洪期间多余的雨水径流,通过植物根系净化过滤,将雨水收集到雨水桶进行存储回用;绿色屋顶底层有轻质土层、防根系穿透层、排水层以及防水层等多层结构保护,同时能保护建筑表层,多样植物搭配的绿色植被层可以吸收建筑热量,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1、开敞型绿色屋顶:绿色屋顶设计有基本结构层,同时屋面坡度大于2度,以有效汇聚、收集雨水。

、密集型绿色屋顶:密集型绿色屋顶荷载承受能力较高,能够种植覆土较高的乔木、灌木,打造景观体验丰富的屋顶花园。

3、低荷载坡屋顶:屋顶结构顶板荷载不能满足绿色屋顶结构和植物荷载,其坡度较大,绿色屋顶结构容易滑落,抗风性较低,不能实施绿色屋顶。雨洪期间雨水排放至建筑周边,增加内涝风险,雨水浸泡危害建筑地基。坡屋顶长期受到雨水冲刷,屋檐、屋脊结构损坏,加剧建筑老化。可以增加屋檐排水槽、雨水管、雨水桶等结构,组成坡屋顶雨水收集系统。

三)、城市道路海绵技术

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城市不透水面积急剧增加。城市道路作为城市主要不透水下垫面之一,占建设用地的比例超过了30%。与此同时,传统管道排水方式导致道路排涝压力大、路面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需求。城市道路运用海绵城市设计策略,在收集利用道路雨水径流、污染排放等方面可产生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美学效益。

四)、生态树池海绵技术

树池的标高一般比路面低一些,用以收集、初步过滤雨水径流。就行道树而言,一系列连贯的树池可以被设计成潜在的收水装置,最大限度地发挥收集、过滤雨水径流的作用。

五)、生物滞留池海绵技术

生物滞留池是一种窄的、线性的、配置丰富景观植物、具有规则形状(常为长方形或正方形)的下凹式景观空间,具有垂直的池壁和平缓的纵向坡。

、道路渗井海绵技术

在空间极为受限的邻里街道,因为没有有利条件设置生物滞留设施,通常采用设置渗井的方式来实现海绵城市。

七)、道路中心隔离带海绵技术

道路中心绿化作为常见的道路绿化形式,在海绵城市建设上有很大的潜在利用价值。道路两侧的滞留池和中心绿化在本来没有联系的情况下,结合道路横坡的现状,可整合为一个新的排水绿化生态系统,是一个可以用来应对道路积水的新策略。

八)、立体交通海绵技术

采用入水口初期弃流、入水口拦截装置、高架下滞留池设计等方式。

九)、生态停车场

生态停车场是一种具备环保、低碳功能的停车场,具有高绿化、高承载的特点,同时使用年限也长于传统停车场,生态停车场可与生物滞留池及植草沟结合设计。

、城市公园绿地海绵技术

把城市公园绿地中的海绵设施连成系统能够有效传输和消纳雨水,在强降雨时能有条理进行处理、消化雨水径流,同时层级净化雨水径流中的污染物。在收集绿地周边区域雨水时,若植草沟不能直接引流,可以通过设计地下管道,引流至绿地公园进行雨水消纳,地下管道与海绵设施相互结合。

1、城市公园道路

2、雨水花园

3、大型下凹绿地

4、斑块绿地

十一)、大面积硬质场地海绵技术

现存硬质场地基本为灰色建筑,土壤经反复夯实硬化,几乎丧失透水性能。常规硬质工程雨水管理,并未对雨水有害后果做出相关回应,排放方式仅是简单地将污染问题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根据海绵城市相关理论,城市内部大面积硬质场地在暴雨期间,应有效解决快速排水问题,减少地表径流,在一定情况下,增加净水与蓄水功能,增加生态效益。

1、无地下空间广场

2、附带地下空间广场

3、商业街区

五、海绵城市示范项目政策支持条件

1、可与住建厅海绵技术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得到住建厅海绵技术中心政策指导和技术服务;

2、可与海绵城市联盟会员设计机构合作,完成海绵城市专项设计方案以及技术支持;

3、 建设项目可以申报住建厅城建推广示范项目,组织推广交流学习;

4、结合建设项目实施,可完成省部级海绵城市施工工法申报;

5、可申请加入住建厅海绵城市联盟,成为联盟会员单位。

六、海绵城市示范项目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1、海绵城市能摆脱城市“看海”窘况

长期以来,城市建设中存在“重地上轻地下”、“重工程手段轻自然方法”的偏向。遇到强降雨,最常见的办法就是通过管道“快速排出”。而海绵城市突破“以排为主”的传统雨水管理理念,以建筑、道路、绿地等为载体,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生态化技术,构建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

2、海绵城市能给老百姓生活带来什么改变?

海绵城市建设有很多好处。第一,涵养了地下水,补充了地下水的不足;第二,净化了水质,使得雨水可以实现循环利用,节约了大量宝贵自来水,实现小区、公共建设场馆生活用水(浇灌、冲洗、洗车等)自给自足;第三,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建设项目区域的微气候环境。

、海绵城市能缓解雾霾

雾霾的元凶是煤炭消耗和汽车尾气排放,帮凶是静稳天气。城市硬化不通气,海绵城市则能“接地气”。雾霾跟水土有关系,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普遍性就是排放,特殊性就是水土污染,特别是氨氮,氨氮蒸发了以后会让细菌微生物大量繁殖。因此,减排和提标是分开的,“地上”和“地下”要结合。“海绵城市”的“功夫”主要是在下面,用料和植物一层一层减少径流水量、减少径流污染。

构建海绵城市的经济效益不可小觑。海绵城市建设注重对天然水系的保护利用,大大减少了建设排水管道和钢筋混凝土水池的工程量。调蓄设施往往与城市既有的绿地、园林、景观水体相结合,“净增成本”比较低,还能大幅减少水环境污染治理费用,降低城市内涝造成的巨额损失。

第三篇:建设智慧城市创新社会管理

按:9月15~16日,国际城市论坛2011年年会在北京市朝阳区规划艺术馆隆重举行。论坛以“建设智慧城市,创新社会管理”为主题,发布我国首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报告》。

9月15~16日,国际城市论坛2011年年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论坛以“建设智慧城市,创新社会管理”为主题,发布我国首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报告》。

围绕论坛主题,与会领导和专家分别从科学执政看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城市变革与城市管理创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着力点等方面发表主旨演讲。在第二天的圆桌论坛上,获得2011“中国城市管理进步奖”的城市代表围绕智慧城市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这一主题,以化解民怨和顺应民意为主线进行了深入研讨,取得了积极成果。

■信息技术引领城市变革智慧城市重在社会管理的“智慧”

2011年被誉为中国智慧城市的元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上百个地区提出建设智慧(数字)城市的目标,28个省市将物联网作为产业发展重点,80%以上城市将物联网列为主导产业。

智慧城市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以数字信息基础设施为平台,以实现人口、产业、空间、土地、环境、社会生活和公共服务等领域智能化管理为目标的全新城市形态。智慧城市建设,不仅是以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城市改造工程,更是一个城市系统重新再造的过程。中央党校校委委员、组织部部长赵长茂在论坛发言中指出,社会管理的前沿性要求建设智慧城市。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和兴起,并推动了产业变革和社会转型。信息网络从一个技术工具正在变成与社会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科技的前沿性直接投射于社会层面,各种问题直接表现为社会矛盾,并呈现扩大化、关联化、整体化的趋势。在这一背景下,现有的社会管理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市场化、多元化、网络化、动态化的社会环境之间不相适应的矛盾和问题日趋严峻。

与会代表认为,智慧城市带来的不仅仅是生产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带来了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着城市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变革,是从根本上优化城市治理模式、优化城市运行机制的“解决方案”。同时,以信息技术引领城市变革,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的效能和质量,这既是智慧城市的核心要义,也是推动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切入点。在此次年会上,“智慧城市实验室”首次公开亮相。作为我国首家智慧城市发展研究平台,该实验室将通过打造可视化的电子政务信息平台、智能化的领导决策支持系统和多元化的智慧城市共享空间,为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从化解民怨到顺应民意创新社会管理要抓住本质规律

论坛圆桌会议期间,获得2011“中国城市管理进步奖”的各城市代表阐释了他们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的实践经验——

山东泰安市从管理理念、管理主体、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等方面探索系统化的社会管理创新,改变了过去单纯管控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从单纯重视政府作用向社会共同治理转变;从偏重管制、控制向更加重视服务,重视协商、协调转变;从偏重事后处置向更加重视源头治理转变;从偏重行政手段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转变,真正实现了社会管理惠及民利、保障民安。江苏淮安模式改变了传统事后被动处理的维稳工作方式,实现了事前主动预防,完成了对社会稳定问题由粗放式治理到集约式治理的转变,充分体现了基层基础,源头治理的现代公共治理理念。同时,把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此外,还有北京市朝阳区的“全模式”社会服务管理系统,上海市浦东新区的智慧城市指标体系,厦门市的“无讼社区”等等。

从建设智慧城市,到体制机制创新,从社会风险评价,到政府公共服务,从加强社会参与,到解民怨顺民意,这些来自基层的鲜活实践为我们梳理出未来城市社会管理创新的现实路径,那就是无论是决策层面、执行层面、监督层面还是参与层面,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从化解民怨走向顺应民意。与会代表认为,民意才是需求,尊重民意才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最本质规律。要把群众满意作为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顺应民意贯穿到社会管理的各个环节,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放在社会管理的首要位置

作为此次论坛的一项重要成果,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推出的国内首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报告》指出,我国城市整体上已进入一个典型的危机频发期,主要表现为五种不稳定因素与九大纠纷极易诱发和放大为社会危机。与此同时,“五全两信”问题正成为社会公众关心的焦点。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医疗安全、生产安全、网络安全成为引发社会矛盾最敏感的“导火索”,而政府失去公信,社会失去诚信又成为隐藏在这些“导火索”背后的“炸药包”。

《报告》指出,保持经济社会稳定、持续的发展,迫切需要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放在社会管理的首要位置,作为社会管理的前置条件,并且依法纳入科学决策的程序之中,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之中。当前,要像做好安评、环评工作一样大力推进稳评,重点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和重大改革三大领域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确保发展的速度、政策的尺度、改革的力度与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结合起来。二是着力构建“四位一体”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体系。围绕程序、政策、方案、诉求四个方面,对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开展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评估。评估的关键是知情,诉求的本质是利益。三是建立健全五种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即通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合法的利益协调机制、有效的民意诉求机制、健全的制度保障机制、敏捷的安全预警机制。这五种机制关键是构建一个以社会公平正义为核心的现代社会治理模式。通过健全机制,让老百姓有“民意”可以与政府有效对接,有“民怨”可以与政府平等对话。

第四篇:大理州城市建设项目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全州城乡规划管理,实现建设项目规划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确保城乡规划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大理白族自治州城镇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技术规范,结合全州实际,制定本技术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全州下辖的12县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建设项目。

第二章 项目用地规划管理

第三条 建设项目的选址应符合已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用地性质。尚无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按已批准的上一级规划执行。

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及调整内容中,可以设置混合用地,将功能用途互利、环境要求相似,且互相无不利影响的用地混合设置。具有多种用途的用地应以其地面使用的主导设施性质作为归类的依据,同时不同用途功能的建筑规模,一般按照地上建筑面积的比例进行拆分计算。

城乡用地、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建设用地标准,按照现行《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执行(附表

1、附表2)。

— 1—

第四条 规划设计条件应当包括:地块面积、土地使用性质、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建筑退让红线距离、建筑高度、停车泊位、主要出入口、须配置的公共设施和工程设施以及其他要求。

对建筑风貌有特殊要求的地段,规划设计条件应包含建筑风格和建筑材料等相关要求。

第五条 建设项目应按《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要求,编制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或总平面规划,项目规划应在现势地形图上进行编制,并采用各地统一的城建坐标和高程系统。

分期实施、分期审批的建设项目,应当先行编制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按规划设计条件确定总体建设控制要求和分期界线后,方可分期实施。

第三章 建筑规划控制

第六条 建筑间距除满足日照、采光、通风、消防、安全保密、视觉卫生、环保、防灾、交通、管线敷设、建筑保护和空间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外,还应当符合第七条至第十六条的规定。

第七条 平行布置或垂直布置的多、低层居住建筑的间距不得小于《多、低层居住建筑间距最小距离控制表》(附表3)的规定。

第八条 当北侧垂直布置的居住建筑位于南侧南北向布—

2—

置的居住建筑两端,且两建筑夹角α大于等于60°(附图1)的建筑间距,可按附表4要求控制。

第九条 高层建筑与其他居住建筑平行布置(大面对大面)的间距,按以下要求控制,并符合其他相关要求(附表5)。

(一)各侧面宽小于等于25米的高层居住建筑(点式),与其他居住建筑大面的间距不小于18米;点式建筑位于北侧的按第十条垂直布置进行控制。

(二)面宽大于25米且小于等于60米的高层居住建筑,南北向布置时,与北侧居住建筑大面的间距不小于公式D=24+1/4(H-24)的计算值。公式中,D为间距(米),H为高层建筑计算高度(米)。

东西向布置时,与东西侧居住建筑大面的间距不小于公式D=13+1/4(H-24),且不小于18米。公式中,D为间距(米),H为高层建筑计算高度(米)。

(三)高层居住建筑在北侧,与南侧多层居住建筑大面的间距不小于南侧多层建筑高度的1.1倍,且不小于18米,与南侧低层居住建筑大面的间距,不小于南侧低层建筑高度的1.3倍,且不小于13米。

第十条 高层居住建筑短边、多低层居住建筑山墙与面宽大于25米且小于等于60米的高层居住建筑大面垂直布置的间距控制:高层建筑短边、多低层建筑山墙在北侧的,按

— 3—

南侧高层建筑面宽分类控制;面宽小于等于40米的,间距按不小于13米进行控制;面宽大于40米且小于等于60米的,间距按不小于公式D=13+0.7(M-40)计算值控制。公式中,D为间距(米),M为南侧高层建筑面宽(米)。其中北侧垂直布置建筑位于南侧高层建筑两端且两建筑夹角α大于等于60°(附图1)的,按第八条进行控制;高层建筑短边、多低层建筑山墙在南侧的,间距按不小于18米控制;在东西侧的间距按不小于13米控制。

高层居住建筑的短边与多低层居住建筑大面垂直布置:高层建筑短边在北侧的,与南侧多层建筑间距不小于南侧多层建筑高度的1.1倍,且不小于18米;与南侧低层建筑间距不小于南侧低层建筑高度的1.3倍,且不小于13米。高层建筑短边在南侧的,间距按不小于18米控制,高层建筑短边在东西侧的,间距按不小于13米控制(附表6)。

第十一条 高层居住建筑短边对短边,南北向布置且北侧建筑短边有采光需求的,按不小于15米控制;南北向布置北侧建筑短边无采光需求的和东西向布置的按不小于13米控制;高层建筑短边对多、低层建筑山墙的,按不小于13米控制。(附表7)

第十二条 面宽大于60米的高层建筑,或有两幢和两幢以上(含已建建筑)高层建筑对第三方建筑有日照影响的,或存在其他特殊日照情况,应编制日照分析报告,计算确定—

4—

控制间距。

建设单位与规划设计机构对所提供的建筑日照分析报告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负相关法律责任。日照分析软件应当采用经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估认证,并通过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实际工程测试的正版软件。

第十三条 受遮挡建筑被确定为违法或临时建筑的,其日照要求不予考虑。

第十四条 托幼、中小学教室、医院病房、老年建筑、疗养院等,与相邻建筑的间距,不小于同等情况下居住建筑间距的1.3倍。

第十五条 非居住建筑与居住建筑的间距,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非居住建筑位于居住建筑南侧或东西侧的,其间距按照相关居住建筑间距执行。

(二)非居住建筑位于居住建筑北侧的,建筑间距按照本规定第十六条规定执行。

(三)非居住建筑与居住建筑的山墙间距按照建筑设计防火安全规范的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非居住建筑(本规定第十四条所列的非居住建筑除外)之间的间距,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一)高层建筑与高层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 南北向的,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0.4倍,且不小于

— 5—

20米;

东西向的,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0.3倍,且不小于13米。

(二)高层建筑与多、低层建筑平行布置时,高层建筑在北侧的间距最小值为13米,高层建筑在南侧的间距最小值为20米。

(三)多层、低层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不小于南侧(南北朝向布置)或较高建筑(东西朝向布置)的0.8倍,并满足消防安全间距要求。

(四)根据消防、交通、卫生、环保、抗震和工程管线布设、建筑保护及施工安全等特殊要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对非居住建筑的间距作出特别规定。

第十七条 建筑沿用地边界布置时,应当退让用地边界,相邻建筑间距由双方负责退让,并满足以下要求:

(一)两建筑相邻时,以用地界线起算,较低一方建筑退让本建筑对等情况下计算间距的一半,其余不足部分由较高建筑一方退让。

(二)建设用地界线另一侧为空地,建设情况不明确的,按另一侧为18米高的多层居住建筑大面进行计算。

应退建筑与用地界线夹角小于等于30°的,按平行布置间距退让;应退建筑与用地界线夹角大于等于60°的,按垂直布置间距退让;应退建筑与用地界线夹角大于30°且小于—

6—

60°的,按同等方位下平行布置时退让距离的0.8倍退让。

第十八条 地下建(构)筑物(包括汽车坡道)外墙退让用地红线及规划道路红线的距离不小于3米,地下机动车停车场进出口面向城市道路时, 进出口坡道起坡点后退道路红线距离不小于7.5米。

第十九条 建筑退城市道路红线的要求,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各县市技术规定或规划管理规定等确定规划设计条件,并满足以下要求:

(一)没有规划控制红线和绿线的公路,其隔离带宽度规定如下:

1、现状确定为高速公路的,边沟外缘两侧各不小于30米。

2、现状确定为国道的,两侧各不小于20米。

3、省道两侧各不小于15米。

4、县道两侧各不小于10米。

5、乡(镇)道两侧各不小于5米。

(二)在居住小区、居住组团内和旧城区现有巷道两侧,建筑退让距离按现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执行。

第二十条 建筑退让铁路间距要求:

(一)建筑退让与最近一侧的铁路边轨距离,准轨干线不小于30米,准轨支线和专用线不小于20米。

(二)透空围栏(围墙)与铁路最近一侧边轨距离不小于

— 7—

10米,围墙高度不大于2.5米。

(三)高层建筑、高大构筑物(水塔、烟囱等)、危险品仓库和厂房与最近一侧的铁路边轨距离,以及在铁路道口附近进行建设活动,必须符合铁路管理的有关规定。

(四)特殊路段退让铁路间距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铁路部门确定。

第二十一条 退湖泊、河道及饮用水源的距离按相关规划、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一般地区沿架空电力线路两侧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其后退线路距离,除有关规划另有规定外,不得小于附表8的规定。

第二十三条 在有净空高度控制的飞机场、气象台周围,新建、改建建筑物,其控制高度应有相关部门的意见。

第二十四条 给水管、雨水管、强弱电管、污水管等各类市政管线,住宅项目的道路及出入口设置,应按有关规范执行。

第二十五条 临城市道路(主、次干道及支路)或广场的建筑物连续面宽要符合下列规定:

(一)高层建筑连续面宽小于60米。

(二)中高层建筑连续面宽小于70米。

(三)多层和低层建筑连续面宽小于80米。

(四)不同建筑高度组合的连续面宽按较低建筑物的连续—

8—

面宽控制。

(五)标志性公共建筑和特殊建筑的连续面宽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规划核定。

(六)临湖、临河、临山体、临景观路、临公共绿地一线布置的主体建筑之间应留有一定的开敞空间。

第二十六条 为集约、节约用地,经济、合理、有效使用土地和空间,在老城区改造、临街建筑和居民自建住宅中,相邻建筑双方有建筑退让间距协议或生效法律文书,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实际情况审查审批。

第四章 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和机动车泊位

第二十七条 新建住宅项目必须配建物业管理用房、垃圾收集点、户外健身场所、信报箱群(间)。其它公共服务设施按现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要求分级配建。

第二十八条 每个居住组团(1000—3000人)至少配建一座公共厕所,建筑面积不小于40平方米(男女各不少于6个坑位)。如独立设置时,与居住建筑平行布置的间距应大于5米,其它情况的间距应大于4米。

第二十九条 生活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一般不大于70米。

第三十条 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下列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应同步规划、设计、建设再生水设施。

(一)建筑面积大于2万平方米的宾馆、饭店、商场、综

— 9—

合性服务楼和高层住宅。

(二)建筑面积大于3万平方米的机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综合性大型文化体育设施。

(三)建筑面积大于5万平方米的居住区或集中建筑区。

(四)污水回收量在150立方米/日以上的建设项目。

(五)其它应当配套建设再生水设施的项目。

第三十一条 建设项目用地内环路(单向行驶)宽度不应小于4米,双车道不应小于6米。车行路边缘距离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米。

第三十二条 建设项目配建的机动车泊位,是指在建设项目用地界线内提供本建设项目车辆停放以及以本建设项目为目的的来访办事车辆停放的专用设施。严禁占用规划批准的绿地和其它公共配套设施用地设置机动车泊位。按比例折算参与项目绿地率平衡的生态停车场,只能作为公共停车位使用。

第三十三条 建设项目配建机动车泊位的数量,按建设项目建筑所属类别的配建指标和规模(不含机动车停车库、楼的自身建筑面积)计算确定,统一安排、合理布置。计算出的车位数不足1个的按1个计算。

第三十四条 建设项目配建的机动车泊位指标,以小型车为计算当量。大型车泊位的换算按相关规范要求执行。小型车泊位尺寸不宜小于2.5米(宽)×6米(长)的标准尺寸。

10—

第三十五条 各类建设工程配建机动车泊位指标,不低于《建设工程配建机动车泊位指标表》(附表9)规定的标准。

停车场应按停车泊位的规模设置相应的残疾人停车泊位:规模为50-300个的应设置2个,规模为300-500个的应设置4个,规模大于500个的应按总数的1%设置残疾人停车泊位。

中小学、幼儿园宜设置校车停车泊位,并设置学校出入口处的行人集散和车辆接送空间。

医院每100个床位应设置1个救护车停车泊位。

第三十六条 建设项目配建机动车泊位可采用地下车库、立体停车楼(库)、地面停车等多种形式,其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消防、交通等相关专业设计标准和规范以及本规定的要求,同时应尽量减少地面停车泊位比例。

停车泊位在51-500辆的大中型地下汽车库,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停车泊位大于500辆的特大型地下汽车库,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3个,并应设置人流专用出入口。各汽车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大于15米。出入口的宽度,双向行驶的不应小于7米,单向行驶的不应小于5米。

第三十七条 建设项目按规划指标配建的机动车泊位,应当与该项目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投入使用。

第三十八条 《建设工程配建机动车泊位指标表》(附表

— 11—

9)未列出的其它建设项目,配建机动车泊位指标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确定。非机动车停车位配建标准由各县市自行确定。

第五章 绿地建设

第三十九条 建设项目的绿地率配建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各县市可依据创园目标,提高绿地率指标)。

(一)新建工业企业、市场、仓储不得低于10%,同时也不得高于20%。

(二)新建港区、车站等交通设施、商业中心等不低于20%。

(三)新建院校、医疗机构和大型公共设施不低于35%;改建的,不低于30%。

(四)文教卫生设施、机关团体、部队等单位不低于35%。

(五)新建住宅区不低于30%;旧城住宅区成片改建的不低于25%。

(六)园林景观道路,不低于40%;宽度大于50米的道路,不低于30%;宽度在40-50米的道路,不低于25%;宽度小于40米的道路,不低于20%。

(七)城市内河、海、湖等水体,铁路两侧的防护林带宽度不小于15米。

第四十条 居住区绿地应当符合现行《城市居住区规划—

12—

设计规范》的有关要求。建筑外墙周围,在处理好室外排水等设施,不影响建筑使用的情况下,可设置绿地并列入绿地计算,设置建筑散水和排水明沟的,扣除建筑散水和排水沟面积。

第四十一条 建设项目配套的园林设施,包括亭、台、楼、阁、廊、雕塑、假山石、园林步道(路宽≤1.5米)、景观性休闲活动场等,占地面积不大于项目应配建绿地面积35%的可计为绿地面积,超过35%的部分不计入绿地面积。

居住区建设项目中与绿地结合建设的体育健身设施、儿童娱乐设施,可计算为绿地面积。

居住区内独立设置的体育场地,可按该体育场地面积的50%作为绿地计入项目绿地率指标。

第四十二条 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从地面有道路可方便进入,且覆土厚度不小于0.8米的,按实际屋顶绿地面积计算绿地面积。

下沉式广场的绿地面积可计入绿地率计算。

第四十三条 建筑物屋顶绿化,覆土厚度不小于0.8米,且绿地面积大于50平方米,便于人们使用,并在三层(含三层)以下的,可按屋顶绿地面积的30%计入绿地;四层至六层(含六层)的,可按屋顶绿地面积的10%计入绿地;六层以上或距地面20米以上的屋顶绿化不计入绿地。以上计入绿地面积的比例不得大于项目应配建绿地面积的10%。

— 13—

第四十四条 建筑物底层架空的内部绿地,底层高不小于2.8米,且至少有两个面敞开,平均覆土厚度不小于0.8米的,按其实际绿地面积的50%计算为绿地。

第四十五条 以树坛形式种植的零星乔木,必须设不小于1米×1米的树坛,绿地面积按树坛面积计算,有二级绿化的按二级绿地面积计算。行道树按零星乔木进行计算,种植二级绿化带的按绿化带面积计算。

第四十六条 以嵌草砖或中间留绿带方式种植设置的生态停车场,按停车场面积的30%计入绿地面积,要求每间隔两个停车位之间留0.5米宽绿化带并种植2棵乔木。

第四十七条 庭院式住宅小区的绿地,其庭院以外公共部分的绿地不得小于总绿地面积的30%,并设置相应的小区集中绿地。

庭院绿地计算:通透式围墙庭院的绿地面积(有停车位的,扣除停车位面积),按85%计入绿地率,以实体围墙封闭的庭院绿地,不计入绿地率。

第四十八条 下列情形不计算为建设项目绿化工程用地。

(一)阳台绿化、室内绿化、盆栽花草树木,墙、栏杆上的悬挂花台、盆栽。

(二)小区和组团道路、宅旁道路、消防通道。

(三)建设用地内的游泳池、消防水池,以及城市规划—

14—

控制的自然溪河等水体。

第四十九条 新建建设项目原则上不得修建围墙,可以以花台、绿地、绿篱等作为用地边界的隔离带;因使用功能等特殊原因确需修建围墙的,需按程序报批,并符合以下要求:围墙退让城市道路红线1.5米以上;围墙应设计为通透式;有特殊要求需建封闭式围墙的,应对其饰面及外观进行美化处理。

第六章 计算规则

第五十条 建筑间距的计算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建筑间距是指相邻建筑物外侧垂直投影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

(二)如有突出于建筑物外墙的封闭阳台、外廊、室外楼梯、楼梯间、各类井道、楼层出挑、落地窗、出挑深度大于0.6米的凸窗以及总长超过建筑面宽二分之一或连续长度超过10米的开敞阳台,从突出部分的外边线起计算最小水平距离。

第五十一条 计算相邻建筑物建筑遮挡间距,建筑高度按以下计算:

(一)被遮挡住宅建筑下部为非居住用途的,在计算遮挡建筑高度时,可扣除该部分建筑的高度。

(二)平屋顶建筑: 自建筑物室外地面算至实体女儿墙顶部;屋面有挑檐且挑檐出挑深度大于0.6米,自室外地面算

— 15—

至其实体女儿墙顶部,再加上檐口出挑深度。

(三)坡屋顶建筑:按室外地面至建筑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计算。

(四)局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不计入建筑高度。

(五)顶层为跃层户型的,跃层部分间距分台计算。

(六)建筑物底层室外地坪不在同一平面的,以最低点为起算面。

第五十二条 建筑朝向的确定:

南北向指正南北和南偏东(西)45°以内(含45°),东西向指正东西向和东(西)偏南45°以内(不含45°)。

第五十三条

建筑面积的计算:

(一)住宅建筑面积按照国家现行《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进行计算。

(二)住宅、办公建筑层高大于等于4.8米,建筑面积按该部分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在此基础上层高每增加2.2米,建筑面积增加该部分水平投影面积1.0倍;商业建筑层高大于等于5.4米,建筑面积按该部分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在此基础上层高每增加2.2米,建筑面积增加该部分水平投影面积1.0倍。

(三)住宅、办公、普通商业建筑的门厅、大堂、中—

16—

庭、内廊、采光厅等公共部分,特殊用途的大型商业用房、工业建筑、体育馆、博物馆和展览馆类等建筑,其建筑面积按照现行《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的规定,按一层计算;住宅建筑中设置局部中空的,其中空部分建筑面积按一层进行计算;局部中空部分如包含室内楼梯,局部中空扣除楼梯板面水平投影面积后按一层计算,楼梯仍按自然层的水平投影面积进行计算。建筑物内的室内楼梯间、电梯井、观光电梯井、提物井、管道井、通风排气竖井、垃圾道、附墙烟囱等,应按建筑物的自然层计算。

第五十四条 计算建筑密度时,建筑物基底面积的计算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有柱门厅、连廊、挑廊、阳台等均应按其外围垂直投影计算基底面积。

(二)各类独立设置的地下空间室外地坪以上部分高度大于等于1.5米的,按垂直投影面积计算基底面积。

(三)过街楼、骑楼应按其垂直投影面积计算基底面积。

第五十五条 计算容积率时,下列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

(一)超出室外地坪高度小于1.5米的各类地下室和半地下室。

(二)用作公共绿化、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活动等永久开敞的公共开放空间,在符合消防、交通等要求的前提下,底

— 17—

层架空垂直投影范围内的建筑面积。

(三)居住区、商业及商务办公项目中,全天对外开放的公共厕所的建筑面积。

(四)居住建筑底层作为公共停车场(库)以及为设置人车分流而设计的顶板式公共通道的建筑面积。

(五)居住区建设项目内独立设置的立体(机械)停车库、室内体育馆建筑面积。

各类独立住宅、联排住宅、多低层叠加住宅底层设置的非公共停车库,不适用于该条款,建筑面积纳入容积率计算。

第五十六条 商业建筑之间,作为单纯交通联系功能的空中连廊,建筑面积可不计入容积率和建筑密度。

第五十七条 在坡地上利用自然地形建设的建筑物,以建筑物底层室外地坪最低点为起算面。地下空间顶板面高出室外地面1.5米以上的,作为一层建筑计算。地下室、半地下室层高2.2米及以上的,计算全部建筑面积;层高2.2米以下的,计算一半建筑面积。

第五十八条 临城市规划道路的建设项目,在项目绿地率满足规划设计要求的情况下,为城市提供常年开放面积不小于150平方米的供市民自由使用的临街广场、绿地(按规划设计条件,退道路红线部分除外),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认,在计算容积率时,新城区每提供1平方米临街广—

18—

场、绿地扣除3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旧城区每提供1平方米临街广场、绿地扣除5平方米的建筑面积。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九条 本规定主要用于明确项目规划审批管理中的技术问题,其他有关城市规划管理的内容,由各县市自行制定。

第六十条 大理白族自治州下辖的12县市城市规划区范围以外的建设项目,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古街区、历史建筑风貌保护区范围内的建设项目,严格按保护规划和控制规划实施;没有相关规划的,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建筑间距等可根据空间格局、传统风貌、村规民约进行控制。

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其规划管理应符合相关法定规划、规范和规定。

第六十一条 建设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应符合城市形象设计的有关规定。

山地建设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应体现大理州《山地建筑规划设计导则》的指导性要求,必须进行专项绿化景观设计,对主景观面进行视觉分析,在规划布局中要强化前沿空间的绿化景观设计。

第六十二条 各县市可依据本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各县市的技术规定或规划管理规定。有关技术标准可高

— 19—

于本规定,但不得低于本规定的要求;低于本规定要求的一律以本规定为准。特殊地区执行本规定确有困难的,可根据特殊情况制定相关规定,报经州城乡规划委员会审查同意,按法定程序审批后执行。

第六十三条 在本规定施行前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已批准的详细规划,或已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设项目,仍按照原批准规划执行。

第六十四条 本规定具体应用问题由大理白族自治州规划局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附录一

名词解释

1、建筑密度

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占用地面积的比例(用百分比表示)。

2、容积率

一定地块内,总建筑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

3、绿地率

一定地块内,按相关法规和本规定计算的绿地面积与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用百分比表示)。

4、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是指规划用地范围线内建设项目的用地。建设—

20—

用地面积不包括城市规划道路红线内的道路用地面积。建设用地面积是计算核定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技术经济指标的基础参数,其计算应精确到平方米。

5、建筑物基底面积

建筑底层外墙(柱)勒脚以上围护结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

6、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

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

7、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按高度分类

建筑高度不大于24米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米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米的单层公共建筑)。

8、地下室和半地下室

依据国家现行《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的规定,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2 者为地下室;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3,且不超过1/2者为半地下室。

— 21—

附表一

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

— 22—

附表2 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

— 23—

24—

— 25—

附表3 多、低层居住建筑间距最小距离控制表

附图1

26—

附表4

附表5

— 27—

附表6

(高层建筑短边是指面宽小于等于25米的边) —

28—

附表7

(高层建筑短边是指面宽小于等于25米的边)

— 29—

附表8 建筑退让架空电力线路最小距离表

附表9 建设工程配建机动车泊位指标表

30—

第五篇:城市管理违法建设、占道经营、工地扬尘

专项整治汇报

一、关于对违法建设的查处

执法大队按照全镇区域,分成3个巡查小组,每天对全镇的每个自然村进行巡查,一旦发现违法建设,在发出《限期拆除通知书》的同时予以拆除。两年来,共拆除违法建设96起,2500平方米。

二、关于占道经营的取缔

巩固“国家卫生镇”的创建成果,执法大队有8个人组成的中队,专门负责集镇范围,全镇主干道西侧的秩序管理,要求店主在店内经营,不占道经营,并统一规范各店的招牌。在做好耐心宣传的同时,每一至两个星期,在市执法局的支持参与下,组织一次执法活动。

三、关于对道路安全、工地扬尘的管理

与建设、交警部门积极配合协作,抓好道路安全、工地扬尘的管理。对建设工地,要求建设方、施工方严格规范,减少扬尘,在标准范围内施工,并定期监督检查。对超载运输、抛洒滴漏等行为加大处罚力度。

上一篇: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下一篇: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