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管理论文

2022-04-15

摘要: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大量兴起,工程的规模也在持续增大,作为建设工程中的主要管理工作,项目管理必须要得到有效的改进和强化,通过管理模式的创新,提高对工程的约束能力,实现科学化的项目监督管理。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建设项目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建设项目管理论文 篇1: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摘要:当前,随着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能够在竞争中突出业务特点,发挥自身优势,以信息技术为管理创新手段,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加快企业向精细化、系统化管理转型。建立、健全符合企业业务特点的信息化制度,将信息制度建设纳入企业管理制度体系,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辅助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重要性;

引言

工程建设过程复杂,流程工艺多,项目管理全过程中,每个阶段均会产生较多离散的过程、结果数据。这些数据,多分散存储在项目人员的存储介质中,部分数据存储在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中。离散的数据如何通过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发挥数据的潜在价值,都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研究的方向。

1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

1.1明确组织分工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将覆盖:各项目部、各职能部门和各管理部门,所有企业员工都会因为信息化的建设或多或少的改变工作方式。在信息化建设初期,如果没有建立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可能出现各组织推卸责任,互相扯皮的现象,导致信息化建设进度滞后,甚至无法按照信息化发展战略中规划的时间点完成。因此,在信息化建设伊始,应着手建立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在建设管理办法中明确是否组成信息化建设项目组等跨部门虚拟组织,明确各参与信息化建设组织的具体分工和详细职责。

1.2明确审批节点

无论信息化建设还是其他项目建设,规范审批流程,确定审核节点都会存在一定难度。由于工程建設项目管理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大多没有完善的信息化审批节点可供参考,导致在进行信息化建设审批时无法确定审批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企业中,由于员工普遍存在一人多岗,在不同项目中角色不同,承担的审核权限也因为项目不同而有所差别。通过编制信息化应用制度,可以固化相关审核节点,明确相关人员在信息化建设活动中的审核权限,有效防止在信息系统应用后,有关信息化审核节点无法确定的情况发生。

2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企业信息化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对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认识

当前我国工程建设企业中在对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并不能做到整个过程的全面掌控,也无法对其中的细节进行更加精细、准确的改进,对企业中存在的问题也没有得到优化,即使在工程的设计建造环节中都已经渗透了工程信息化这一概念,财务信息化也在每一份表格中得到了具体的体现,但是在项目管理当中并没能切实做到信息化的管理。

2.2企业信息化制度与业务匹配度不高

信息化制度建设,应紧贴企业业务,服务于企业业务。不能为了进行制度建设而流于形式。通过信息化制度建设,梳理现行业务流程,必要时进行流程优化。信息化制度建设不应是某一个部门或某一个人独立完成。应是企业自身不断完善业务流程,以信息技术为载体,进行业务模式再造、创新的过程。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就是打破固有业务思维模式,激发创新和能动性的重要方式。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修订现行的管理制度,为信息化建设工程保驾护航。

2.3管理模式

在工程建筑的项目中进行管理,需要对大量繁复的信息进行处理。例如,工程建设成本、材料质量、工程进度、合同条款以及物资准备等,这些繁杂的信息想要快速准确的进行处理,那么就需要项目参与中的各个部门的共同处理,打破原本的部门间的见习。工程项目中的信息化管理并不能完全的按照国外企业的成功模式进行,需要根据我国企业间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和创新。

3完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企业信息化制度建设的措施

3.1营造信息化发展氛围

信息化建设过程是一个长期且持久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这就需要在企业中持续培养信息化氛围。逐渐培养企业员工信息化意识,尤其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企业,员工众多,员工素质参差不齐。信息技术在部分年龄偏大的员工认识中,还只停留在:网络维护、修电脑的认识水平。营造良好的信息化发展氛围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创造吸引信息技术人才条件,培养信息技术人才创新思维,逐步熟悉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业务,探索信息技术与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领域深度结合的业务模式,带动企业信息化管理转型。其次,持续开展信息技术培训,破除信息技术的技术壁垒。全员培训,以介绍新技术,信息技术实际应用为出发点,逐渐提高信息系统使用水平,培养员工以信息技术为工具,转变工作观念。最后,信息化建设素有“一把手工程”的说法。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短期内收益不明显。只有企业领导层鼎力支持,提高信息化重视程度,全面支持。

3.2构建信息协同服务平台

CAD和REVIT等信息技术软件偏重于设计、施工和造价管理,无法实现建筑工程的全过程信息管理。施工阶段一般还是采用人工记录工程数据,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不易查找和保存。建筑工程的各单位之间有着较多的业务关系,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各单位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在此背景下,急需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网络协同服务公共平台,这是基于项目自身的集成平台,侧重于不同组织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以及相关业务流程的整合,涉及项目的各方主体可登录该平台处理业务流程,实现信息共享,也可通过该平台查询与项目相关的信息数据。在此基础上,每个项目都会形成一个独立的信息数据库,数据库内不仅有项目构件的所有信息,也有与项目相关的历史记录。网络协同服务平台不仅能节约资源,还有利于实现各参与单位的高效率协作。

3.3强化项目管理相关人员的信息化意识

在进行工程建筑项目管理的过程当中,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来进行对质量的把控、施工进度的监督以及投资的控制,切实在工程建筑中进行信息化管理的积极推动,鼓励各方积极参与其中并认可信息化的优势和重要之处,便于进行多方位的信息交流沟通,及时有效地推动项目的发展速度。同时,有关部门应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进入到企业当中,有效提升人才素质,为工程建筑企业实行全面信息化管理提供更加高精尖的人才储备和人力资源。而对企业中那些信息化管理概念淡薄的人员也应当进行培训和宣传,切实提升其对信息化管理的认可程度,更好地推动管理信息化在企业各层面中都能得到更好的落实与发展。

3.4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

信息化的发展和推广离不开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因此政府要重视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是一场建筑业的改革,在实施过程中必将会遇到很多问题,政府只有足够支持才能保证信息化建设正常推进。政府部门也可以大力引进信息技术人才,研发和设计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技术平台和软件。信息技术人才应定期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实际操作水平,从问题中总结经验教训,保障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能够有序推进。

结束语

企业信息化建设工程,是一项富有挑战,对企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持续时间久且艰巨的工作。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企业,能够管理好大型工程建设项目,企业自身信息化建设中却鲜有成功范例可循的疑问。究其原因,信息化制度建设不完善是原因之一。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企业应着力以信息技术为工具,结合信息化创新探索新型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于利贤,吴振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制度建设的重要性[J].中国信息化,2021(07):118-120.

[2]于利贤,吴振全.大数据背景下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构想[J].中国信息化,2021(06):79-80.

[3]陈超.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和趋势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1,39(03):223-225.

[4]余靖.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中国高新科技,2020(21):123-125.

作者:阴莉

建设项目管理论文 篇2: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摘要: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大量兴起,工程的规模也在持续增大,作为建设工程中的主要管理工作,项目管理必须要得到有效的改进和强化,通过管理模式的创新,提高对工程的约束能力,实现科学化的项目监督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方面,需要以信息化建设为导向,这也是工程建设领域的一个必然趋势,企业管理者要树立信息化意识,真正的认识到信息化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开展和落实现代化的工程项目管理,达到预期的工程建设目标。本文对此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提出了几点浅见。

关键词:工程建设;信息技术;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要性

1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1.1加强各方的协调

在工程建设项目开展过程中,需要多方企业单位参与其中,以建筑工程为例,参与单位包括设计单位、施工企业、建设企业以及地质勘察机构等,而且在工程建设中还涉及到了许多的分部工程施工企业,各企业单位之间的协调非常关键,有效的协调工作可以促进工程建设效果的提升,减少施工阻力,而且能对各种施工问题进行事前控制,比如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的有效信息互通,能大幅度的降低工程建设难度,减少工程变更对工程建设产生的干扰。在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中,由于技术因素的限制,各企业单位之间的信息传输效率较低,协调性不足,导致工程建设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利用信息化系统,可以有效的优化项目管理流程,在高新技术的作用下,各企业单位的资源和数据能实现实时性的共享,协调性显著提高,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稳定开展有非常明显的助力作用。

1.2降低建设成本

资金用量大是当代建设工程项目的主要建设特点,而且项目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对工程建设费用进行控制,提高资金利用率,通过此种方式,在保证工程性能的基础上,达到收益最大化的目标。实际上,建设工程的成本控制难度很大,工程的实际建设费用会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包括人员因素、市场因素、管理因素等等,在管理工作中如果缺乏合理性和全面性,容易导致工程实际造价的大幅度增加,对企业的发展非常不利,也会阻碍工程项目自身的建设。在管理工作开展中,利用信息化系统,采用高新技术协调项目管理,能促进工程建设经济性的增长,大幅度的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比如在工程材料的采购环节,利用信息手段,查询各地区工程材料的实时价格,合理的进行价格定位,对材料价格的波动情况进行预测,在适宜的条件下购置材料,可以大幅度的降低采购成本,工程建设费用明显下降,由此可见,信息化系统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需要引起企业方面的高度重視。

1.3加速企业转型

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信息化的社会发展形势,给企业的发展树立了清晰的导向。在信息化背景下,各行业都在加速转型升级,这种升级不仅仅体现在产业结构方面,企业管理模式的升级也是当前企业的主要任务,如果在这个环节落后于人,就会导致企业无法稳定生存,在行业对抗中不能体现出自身优势,被社会所淘汰。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是企业转型的重要体现形式,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强大, 可以对原有的管理流程进行精简,提高管理效率,进一步的为企业积蓄实力,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企业的有效转型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当代企业管理者要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和社会形势,积极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利用信息手段,改变之前的企业运行模式和项目管理模式,加速企业转型升级,进一步的匹配社会的主流趋势。

2 信息化系统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2.1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工程设备是建设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重要生产力,在现阶段的建设工程领域中,由于项目规模普遍较大,而且对工期的要求很高,为了提升工程建设效率,促进工程生产力的强化,在项目现场,需要使用多种大型工程设备,包括挖掘机、起重机等等,这些设备的有效应用,可以降低现场作业难度,减少人力资源的消耗,但是如果设备管理不当,会引发各种施工问题,包括工程质量问题和人员安全问题,所以,设备管理的强化是非常必要,也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难点。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对工程设备进行状态监测,实时性的收集设备状态信息,把工程设备的运行参数在计算机中进行完整的呈现,管理人员通过这些参数信息,可以掌握当前的设备运行状态,在设备参数发生异常的时候,管理人员能力第一时间做出准确的应对,对设备故障进行事前控制,从而消除了设备运行带来的风险隐患,促进了工程建设效果的提升,保证现场施工安全性。

2.2在人员管理中的应用

建设工程施工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较低,这也导致了当前工程施工队伍人员成分复杂,许多的犯罪人员潜藏在施工队伍中,不仅增加案件侦破难度,也给建筑施工带来了极大的隐患。为了肃清施工队伍,促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性的提升,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应用过程中,管理人员要着手构建实名制管理系统,录入人员信息,对人员的住址、年龄以及工作履历进行登记,同时,采集人员的人脸信息,与公安系统联网, 助力于公安系统侦破案件,并且在现场管理中,采用人脸识别的方式,设置出入权限,对非施工人员进行有效阻隔,通过这种管理方式,现场秩序会更加井然,有效的减少了人员流动性带来的不良影响,工程作业安全性显著提升,施工队伍得到了有效肃清。

2.3在现场管理中的应用

对于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来说,现场管理的强化意义重大,通过严格的现场管理,有助于管理人员更加全面的掌控现场动态,工程施工效果显著提高,对各种施工问题进行事前控制,是提高工程品质和施工安全性的有效手段。在之前的工程建设项目现场管理中,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很大,大多数的现场信息都需要亲自获取,这种现场管理模式不仅效率较低,而且容易出现监管死角,诱发各种施工问题,对项目建设非常不利。在信息背景下,管理人员可以采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全新模式的现场管理,利用监控装置,对现场信息进行获取,管理人员使用信息化设备,发布各种管理指令,对施工现场进行远程控制,通过遥控的方式,对建设项目施工过程进行协调,不仅降低了工作强度,而且管理工作会更加全面,实现实时性的现场监管,这也是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主要应用方式之一。

3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制度建设策略

3.1树立信息化意识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影响力极大,对于许多行业来说,信息化建设都是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在长期的实践应用中,信息技术体现出了显著的应用优势,加速了行业的发展,所以,為了实现信息化制度的构建,建设工程领域的管理人员必须要树立正确认知,形成创新意识,在主观层面上对信息化制度产生认可,在这个基础上,才能真正的实现高新技术与项目管理的有效融合,正确的理念也是信息化制度构建的基础条件。管理人员要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大力的投入资金,结合信息化制度构建需求,购置各种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为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把这种先进的管理理念传达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共同的致力于信息化系统的构建,为工程项目高效建设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3.2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

在建设工程项目中,为了真正的发挥出信息化系统的重要作用,就必须要在制度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明确的体系,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促进信息技术与项目管理的有效融合,利用信息手段,提高建设工程项目指标,实现更加高效的项目生产,这也是企业当前的首要任务之一。在信息化系统的应用环节,管理人员要对各部分的具体任务进行明确,各项管理工作和部门业务的办理,都要利用信息系统来完成,全面推进信息化的管理体系,改变之前的项目管理模式,进一步的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长此以往,使各部门人员都形成优秀的信息意识,主动的利用信息化系统来完成项目管理工作,加速新型管理模式的推行,推动建设工程领域的稳定发展。

3.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信息化的项目管理模式与之前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存在很大的区别,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更加先进,对管理人员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涉及到了许多的新型管理要点,所以,为了保证信息化项目管理的有效性,在工程建设环节,企业方面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对管理人员进行能力审核,确定管理人员具备足够的信息化意识和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力,提高岗位任用标准,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真正的发挥出高新技术的作用,否则,信息技术就无法与项目管理有效融合。企业方面要加强人员培训工作,给管理人员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学习更多的信息化手段,不断的拓展信息系统功能,利用信息手段,开展更加高效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达到预期的工程建设目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认知,各行业都在积极的树立信息化理念,并且结合当前的市场需求和社会规律,不断的加强信息化制度建设,利用高新技术,改变原有的生产和管理模式,形成更强的发展动力。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来说,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意义重大,应用高新技术,管理工作能得到有效简化,工程建设过程更加顺利,建设指标全面增长,所以,对于当前的工程建设企业来说,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是一个重要任务,必须要在短时间内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系统,为现代化的项目管理开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进一步的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建元.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问题分析[C]. 《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9年4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北京恒盛博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19:62-63.

[2]许思琪.企业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探究——以电子工业工程总承包企业为例[J].项目管理技术,2019,17(02):128-132.

[3]崔惠钦.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模型和方法的实践与探索[J].施工技术,2005(02):25-27.

[4]林青青.浅谈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以某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为例[J].江西建材,2017(13):251-252.

[5].华科软公司亮相全国工程建设行业信息化高峰论坛 助力提升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水平[J].施工企业管理,2016(12):97.

[6]牛立群.某大型工程建设集团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与应用[J].项目管理技术,2012,10(12):83-87.

[7]姚蓓,俞春生. 大型复杂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的探索[C]. .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2006-2008).: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2009:814-820.

[8]周恒.全面推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应用技术研讨会”侧记[J].中国建设信息,2008(19):18-19.

[9]姚蓓,俞春生. 大型复杂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的探索[C]. 中国公路学会.第四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下卷].中国公路学会:《中国公路》杂志社,2008:434-438.

作者:陈博文

建设项目管理论文 篇3: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探索

[摘           要]  针对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问题,提出采用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理念和方法,从项目申请到项目验收等全过程,运用有效的把控手段,强化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以提高实验室建设的按期完成率和项目绩效。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全生命周期;项目绩效

一、引言

现今高等职业教育逐渐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其中,实验实训室不仅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基础设施,还是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必备场所。如何发挥投资效益、提高实验室建设成效,从而更好地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是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者需要思考及研究的重要课题。[1]而项目管理是指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就是项目的管理者在有限资源的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优化的有效管理过程。[2]针对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从过程管理出发,提出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方法,从项目的申请咨询到项目绩效考核等全过程,运用有效的把控手段,强化实验室建设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有利于把控实验室建设项目进度,对提高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水平,推进实验室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和提高实验室建设绩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基于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的模式

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是描述项目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各个阶段,最一般的划分是将项目分为“项目申请、项目审批、项目实施、项目验收”四个阶段(如下图)。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由项目的各个阶段构成,每个项目阶段都以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工作成果的完成为标志。实际工作中根据不同的阶段或不同方法再进行具体的细分。在项目生命周期运行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里,由不同的组织、个人和资源扮演主要角色。

(一)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第1阶段——项目申请

实验室建设项目的申请一般以专业教研室为单位,以专业发展及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以实验、实训项目与实验室功能的贴合度为建设目标,由项目负责人负责编写项目申请书及提交二级学院进行审核。实验室建设实行项目负责人制,项目负责人一般是专业、学科带头人或实验室负责人,由负责人合理配备项目组成员进行共同申报。作为全生命周期的起始阶段,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部门应通过召开实验室建设项目申请辅导会和个别沟通的形式与项目申请人进行对接、咨询,引导项目申请人做好项目调研、项目申请等工作。通过调研,在申请书中重点应明确拟建项目是否有建设的必要,是否具备建设的条件等内容。

(二)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第2个阶段——项目审批

实验室建设项目的审批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对拟建实验室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科学合理的分析,研究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入手,加以分析论证,才能保证投资决策的正确性。

各个学校项目审批的程序可能不同,我院的项目审批从二级学院(部)开始。二級学院(部)的审批主要审核项目概况和项目的必要性,包括项目所涉及实验、实训教学任务的真实性等。

二级学院(部)审核通过后提交后勤服务中心审批,后勤服务中心主要审核基础建设的部分内容,即建设场所是否可用,水、电、气、楼板承重是否满足建设条件等。

后勤服务中心审批通过后提交实验实训教学部审核,实验实训教学部主要从全校整体的角度审核项目建设方案是否符合学校整体实验室建设规划、是否有重复建设的问题、是否具有较高的设备使用率和一定的规模效益等。

实验实训教学部审批通过后,还要再组织学院内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和校内外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进行评审。本次评审,是根据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对实验实训的要求和学校实验室的总体规划,对项目的可行性、预期目标、效益等进行全方位的仔细审议,决定是否批准该项目。

实验实训教学部组织的项目论证会通过后,再根据项目的预算金额大小,预算经费小于30万元的项目,可直接送主管院长签批。30万元及以上,小于50万元的项目还需提交院长办公会审议,5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则需提交党委会审议,两会审议通过的项目最后都提交主管院长签批。

在以上每个审批环节,如果项目存在缺陷,但有建设的必要与条件,需重新反馈项目负责人,进行建设方案的修改、调整,再进行审批。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项目审批阶段的项目管理工作,必须从长远角度出发,充分利用现有的数据以及资料,做好细致分析,才能保证最终实验室建设项目绩效目标的实现。

(三)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第3个阶段——项目实施

此阶段即执行项目阶段,包括为项目制订详细的计划,然后执行计划以实现项目目标。我院的实验室建设项目内容一般由三部分组成:(1)基础设施改造;(2)设备采购安装;(3)实验室文化建设。

大部分新建的实验室,原有的基础设施一般不符合设备运行和实验教学的要求,所以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基础设施改造,以满足设备运行和实验教学的要求。如果基础设施改造的工作不大(我们学院小于10万元的基础设施改造),则学校后勤服务中心就能完成。如果基础设施改造的工作量较大(我们学院大于10万元以上的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则要求在社会上经统一招投标进行建设。在基础建设进行的同时,项目负责人就可以把设备的采购分成几个不同的标段来进行采购,并分别编写标书。在这个过程中,负责人要不断与学院国资处招投标中心沟通,以确定标书的编写内容和购买设备的各项参数。如果标书写得不好,会影响到后面的开标结果,并影响到购买设备的进度和质量。当基础建设完成,设备也要采购并安装调试完成,最后就是进行实验室的文化建设。实验室文化建设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项目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于学校主管实验室建设的部门,则应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查和项目跟踪,了解项目建设进展情况,掌握各种反馈信息,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以保证实验室建设项目按计划顺利进行。通过对我校2017年立项的实验室建设项目分析,能够及时对实验室建设项目进行跟踪的项目,其按时完成率是63%,而没有能及时跟踪的项目完成率是55%。而在我校2018年立项的实验室建设项目中,能够及时对实验室建设项目进行跟踪的项目,其按时完成率是84%,而没有能及时跟踪的项目,其按时完成率是79%。因此,能否对实验室建设项目进行实时跟踪管理,是提高项目按计划完成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第4个阶段——项目验收

实验室建设项目完成后,则应进行项目验收。项目验收可以从实验室硬件设备的实物验收和实验室建设项目的绩效考核两个方面来进行。

1.实验室硬件设备的实物验收

当实验室的基础设施改造完成,所有设备购买安装到位,实验室文化建设也全部完成后,项目负责人应提交实验室硬件设备完成验收申请,学校应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专家组成验收小组,对该实验室建设项目进行初步验收。验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基础设施的改造是否符合设计标准和国家标准,能否达到设备运行的要求;(2)所购设备是否与项目申请书中所列的采购明细清单一致,所购设备的性能参数是否符合实验实训教学的要求;(3)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的审核;(4)实验室文化环境建设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经过验收小组验收后应形成一份项目验收报告,项目负责人留存一份,学校主管实验室建设的部门存档一份。

2.实验室建设项目的绩效考核

实验室硬件设备的建成并不意味着实验建设项目的结束,当实验室建设完使用一学年后,则应对该实验室建设项目的绩效进行评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必须使建设项目发挥最大的建设效益,这一点只有通过项目的使用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来保证,考核的重点应放在项目建设绩效上,即设备的使用率、维护完好率、项目申请书中所列的实验教学任务开出率等方面。考核成绩应与项目负责人业绩适当挂钩,通过项目的绩效考核制度,能够使各级领导及时判断当初的投资决策是否正确,为今后实验室建设项目的决策和建设提供依据,从而达到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投资绩效的目的。通过绩效考核,也能促进各建设和使用单位加强对实验室的管理,提高设备和实验室的利用率。

三、结语

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重要场所,是体现学校教学科研水平、展示学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3]在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实践中,运用全生命周期的项目管理理念和方法,对提升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和建设质量有重要的意义。在不同项目生命周期阶段,结合项目管理的内容和目标,采取具体的措施和方法,做好质量和进度的把控,进而保证了实验室建设项目的绩效。

参考文献:

[1]冯健文.基于过程网络的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11):274.

[2]李金博.高职院校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现代商业,2010(17):107.

[3]胡奎娟.新建高職院校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中国科技信息,2009(24):243.

编辑 鲁翠红

作者:唐建新

上一篇:装潢艺术设计论文下一篇:高职商务英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