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教育专业构建以“应用为核心”的课程改革与探索——以《体育科研方法》课程教学改革为例

2023-02-05

1 课题的提出

高职三年制体育教育专业正面临生存与发展的拐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肩负着为培养小学合格师资的师范类专业的课程与教学带来一次深刻的挑战。就目前的现状看, 高职三年制体育教育专业有被冷落、被挤压和被边缘化的倾向, 一是压缩饼干式的本科模式教学使得人才培养质量存疑、出口不畅;二是教育教学观念与高职本义的要求的脱离, 导致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因循守旧, 改革基本停留在表层上, 意义和作用不大。高职三年制体育教育专业要培养面向小学的新体育 (与健康) 课程教学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人才, 在于依据专业学生的个性和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需要, 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体育教育职业技术和应用能力, 服务社会, 满足小学需要。为此, 首先要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理念, 这既是高职教育的基本法理, 也是高职体育教育专业发展、课程教学改革的本质依据和风向标。

课程是专业的基本元素, 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核心。《体育科研方法》是高职大专层次体育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课程, 在专业课程结构中向有“鸡肋”的说法, 课程对学生职业的后继不能说不重要, 但课程知识传授无法满足基于未来体育教育事业对体育理论知识的需求;千篇一律的课程教材, 无法满足学生对体育知识掌握的个性化需求;授课形式单一, “教师满堂灌, 学生被动听”;教学从内容到形式, 从组织到方法都存在严重脱节的现象……凡此种种因素导致教学效果往往事倍功半, 成为师生的负担, 因而其改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难度。冀望构建以“实操应用为核心, 理论适用为度”的、既有别于高职工科类专业的、又符合高职办学特点而不简单模仿高师的课程和教学内容改革, 能起到示范和启发的作用, 籍此进一步推动其他专业课程重构式的整体改革。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02级、04级3个专业班的109人为实验对象, 04级、05级5个专业班的151人为对照对象。实验班和对照班均由同一教师施教, 且同步进行。实验教学时间:2006年9月-2007年1月。

2.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自然教学实验法, 并辅以文献资料调研、动机水平测量、数理统计等方法。

2.3 测量工具

编制学习动机水平测量表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进行评定, 该量表由20个条目构成, 4个维度, 五级评分, 得分高, 动机水平高, 具有较好的信度和较高的效度。

课程成绩评定主要根据课程考核方案中规定的实施办法、内容和评价标准进行测定, 由专业教研室其他教师来评定。

2.4 数据统计

运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处理。

3 理论设计与实验措施

3.1 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当今小学新体育课程教学及其岗位的需求为切入点, 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 力求将技术能力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有机融合, 在培养目标、能力结构与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之间建立起更直接更清晰的一一对应关系, 构建新的课程内容、方法乃至体系, 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体育科研方法》是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大量的教学研究和实践, 按照理论够用, 突出实操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原则, 坚持理论培养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 提出了“懂、训、用”的教学定位, 制定了理论——实操——实训一体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让学生能够掌握该课的基本理论, 并能够在工作中灵活使用, 能够胜任体育教育的需要。为此, 我们除了对学生传授知识外, 在实践教学方面也作了大胆的探索。

3.2 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

(1) 课程内容整合和创新。课程内容整合不是简单地压缩学时, 关键是对理论课程的整合、对理论与实践课程一体化的整合。对于理论课程来说, 一方面是指职业核心能力对技术理论的要求程度, 另一方面要兼顾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对于实践课程来说, 应将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进行一体化整合, 因为实训课程不仅仅是进行技能训练, 更重要的是通过训练, 使学生具有对技术理论进行运用的能力, 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 课程教学方法的根本改变。第一个改变是突破学校本位教学模式, 将部分教学内容 (结合毕业设计) 安排到了校内、校外的一线现场。学生可以一边认识, 一边进行学习、研究。第二个改变是突破课堂本位教学模式, 实行立体教学, 实行校内实训场所开放制, 教师可在实训场所上课, 学生也可在实训场所动手创作。第三个改变是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讨论式的互动式教学 (PBL教学法) , 即学生通过讨论以自我学习为中心, 教师作为指导者。

(3) 以产学结合为驱动, 强调基于实操的学习。实操教学的设置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设计原则, 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把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放在首位, 课内与课外的互动、校内与校外的结合, 努力寻求一条理论与实践交叉教学的组织方式, 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融合入实验, 在理论教学结束后进行实训, 实行层次化分阶段的能力培养。我们将实践教学分为五个层次:一是实施理论——实操——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 讲课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二是与课堂教学相对应的即时实操, 突出基本技能的训练;三是实操教学, 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四是开放式实操, 突出创新能力培养;五是学以致用, 突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4) 职业素质培养贯穿课程教学的全过程。第一, 在教学目标的确定和传授知识的整个过程中, 将职业技术的知识、能力和态度通盘考虑。第二, 重视教学方式在职业素质培养中的作用。一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促进专业演习能力的培养。二是通过创造实际工作环境培养职业素质。三是通过规范的校内外实训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5) 根据上述思路重新编写课程大纲、教学计划和使用自编教材和改革考核和评价的方法、内容。考核以实操为主, 评价以过程评价为主。

3.3 课程教学改革的实验措施

(1) 使用新编写的课程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

(2) 实施理论——实操——实训一体教学模式。

(3) 实施与课堂教学相对应的实操。

(4) 采用项目实训教学。

(5) 增加课外开放式实操。

(6) 实施实操考核与过程评价。

4 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班和比照班实验后测学习动机情况的比较

从表1的数据看, 比较而言, 实验班和比照班实验后测学习动机有明显的差异, Z检验表明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其中, 实验班学习动机很高的比例为31.5%, 比照班仅有7.6%, 两者相差20多个百分点;实验班学习动机差的比例为11.7%, 比照班则高达21.5%, 两者相差达10个百分点。显而易见, 本研究的设计及其举措对实验班学生起到了学习激励和调动积极性的作用, 产生了良好的效应, 提升了学习的动机, 为良好的学习效果奠定了基础。

4.2 实验班和比照班实验后测课程核心能力情况的比较

从表2的数据看, 实验班学生的课程核心能力与比照班学生的课程核心能力有显著的差异, Z检验值为3.932, 达到非常显著性差异的水平。其中, 实验班学生一级“优秀”水平比比照班高出19个百分点, 四级“差”水平比比照班少4.3个百分点。显然, 本研究的设计及其实施在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动机的基础上, 对实验班学生课程核心的训练和培养起到应有的作用, 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这为最终提高学生该课程的综合能力, 奠定了基石。

4.3 实验班和比照班课实验后测课程综合成绩情况的比较

从表3的数据看, 实验班学生的实验后测的课程综合成绩平均为80.14分, 比照班为75.28分, 相差接近5分, T检验值高达4.997, 说明具有统计学上的非常显著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显然, 本研究构建的以“实操应用为核心, 理论适用为度”教学内容与课程的改革与实验研究, 对学生的课程综合能力具有实质性的促进和养成作用, 有一定示范和启发的作用, 能籍此进一步推动其他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5 结语

(1) 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无论学习动机、课程核心能力, 抑或是综合成绩均有明显的提高, 与对照班相比均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 显示出本研究构建的以“实操应用为核心, 理论适用为度”的教学内容与课程教学的改革实验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2) 本研究的示范和启发作用在于:对高职体育教育专业及其课程教学而言, 如何顺应社会和教育改革的发展, 结合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和新体育 (与健康) 课程的教学要求, 结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利用现代化教育的优势, 改革传统的培养小学师资的教学模式, 把综合素质培养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面向未来的新型的小学教师。这无疑将成为研究高职三年制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的一个重要问题。

摘要:本文以《体育科研方法》课程教学改革实验为例, 旨在构建以“实操应用为核心, 理论适用为度”的教学内容与课程教学的新体系。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无论学习动机、课程核心能力, 抑或是综合成绩均有明显的提高, 与对照班相比均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 提高了学生综合的学习能力、实操能力和应用能力, 达到一定示范和启发的作用, 进而为体育教育专业其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认构作用。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体育科研方法,应用,课程,构建

参考文献

[1] 王乐夫, 郑国强.广东高等职业技术管理与发展研究[M].北京:华龄出版社, 2006.

[2] 阎朝兵, 王世光.从就业形势看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J].湖北体育科技, 2007, 26 (1) :123-124.

[3] 孙思哲等.高师体育教育准业课程体系中教育类课程改革的思考[J].浙江体育科学, 2000, 22 (6) :18-19, 22.

[4] 刘芳, 杜朝辉.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 29 (12) :1702-1703.

[5] 唐光旭等.新课程背景下的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改革[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6, 22 (2) :80-81.

上一篇:我国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安全性及重要性分析下一篇:对中医院校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