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专题教学研究论文

2024-05-07

高中语文专题教学研究论文(精选6篇)

篇1:高中语文专题教学研究论文

一、专题教学的概念

1、名称溯源

目前可搜索到的关于语文专题教学的第一篇文章是1986年发表于《中国语文》上的《专题突破逐步开拓高中语文教学结构改革初探》。当时虽没有“专题教学”的概念,但文章围绕“专题”展开教学设计,与当下专题教学的内涵存在高度的一致性。文章对于这种教学法仅有实施策略的描述而未赋之以专门的名称,已没有严格的定义。缺乏定称的现象一直持续到2010年前后。在这期间,不同学者曾使用过“专题式语文教学法”“语文专题课”“高中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等不同名称。直至2011年全国高中语文模块课程专题教学研讨会召开,会议名称从首届的“模块教学”改为“模块课程专题教学”。其后,“专题教学”这一名称获得广泛使用,基本成为定称。

2、定义比较

对于专题教学的概念界定问题,不同学者选择的切入角度和表述手段不同,但体现出的基本认识大致相同。基本达成共识的方面包括:第一、专题教学涉及“对现有的课程资源以及潜在的课程资源的选择、调整以及相应拓展”,其中所选的“专题”即教学材料的聚合点。第二、专题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的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作为专题选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活动的开展以学生的主动建构为主线,教师以指导者和帮助者的身份出现。第三、专题教学是对教材和课程设计传统样态的突破,教师不再“就课教课”,“听讲”不再是学生的主要课堂活动。

二、高中语文专题教学的价值

1、高中语文专题教学的“课改”实验价值

在全国首届“高中语文模块教学”研讨会上,李水平将其专题教学与模块教学联系了起来,称其“很好地回答了某些理论问题”。刘宇新对二者关系进行了更为明确地表述,他说“‘模块’打破了以知识为中心的学科章节体系,以一个统一的核心去统筹丰富的教学内容,将属于不同层级、不同序列的内容整合起来,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独立性、开放性、灵活性和可替换性。怎样使这种‘模块’化课程设计在实际教学中得到具体落实呢?应当说‘专题教学’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2、专题教学的理论基础

在国内,专题教学是由普通一线教师针对传统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发起的一次语文教育改革实验,这种改革是以教师个人素养为基础,以对以往教学经验的总结为依托的自发行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学者对专题教学所做的理论方面的阐发更像是为它寻找的理论依据,即从理论层面论证这一试验性行为的合理性。因此,现有文献中的理论背景研究实际上可归为对专题教学价值的探讨。目前对专题教学的理论阐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系统论与整体教育理论。“系统论是关乎一切系统的模式、原理及其规律的学科;整体主义教学观告诉我们,在分析语文教学效率的时候,不能孤立地从某一个方面去看问题,而应该是透过语文教学的宏观方面来看问题”。可以看出,两个理论实际上是为专题教学整合课内外教学资源提供了依据和支持。(2)模块教学。张秋玲首先提出专题教学的实质是模块教学,她说“模块教学的实施是聚合和辐射的双向过程。聚合的是学生思考时所需要研读的学习材料;辐射的是学生在阅读这些富有冲击力的文章后,形成的多元路径、多维发展、丰富多样的研究问题。”观点一经提出便受到广泛关注。毕姗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发现学习与随机介入是专题教学的重要特点”。(3)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与项目研究模式的教学。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的核心特征是以问题为驱动力,项目研究模式的教学则以任务为驱动力。这两个教学模式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选择,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沈峰等学者认为,“中学语文专题教学的提出源于‘专题教学’思潮的出现”。教学中许多老师要求学生围绕一个问题撰写论述性文章。这种专题教学的开展方式不一定是对上述两种教学模式的直接借鉴和自觉实践,更多的可能是价值取向上的相似,体现出对教育方法与本质的实验与探讨。

三、高中语文专题教学的整合样态

围绕某一中心,整合课内外文章是专题教学的重要特征。不同时期、不同学者的文章整合样态是不同的;同一学者也可能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内容选择不同的整合策略。王君所开展的专题教学,若按对象来分,可分为单元内部、单元之间的整合、各册教材之间、课内与课外的整合四类;若按照开展时间来分,可分为小型(一节课)、中型(几节课)、大型(用时较长)三种。按整合对象进行分类是指根据目前高中专题教学以读写结合为主要形式的特点,从阅读文章的总体来源入手对专题教学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基于教材的专题教学

早期语文专题教学以教材为依托,注重对于教材的创新性使用,实质上是一种教材整合方法。学者们看到了选文之间的联系,放弃了传统单篇式教学的模式,尝试对课文进行重组,使其更具整体性与系统性。这一类专题教学虽然也可能涉及课外内容,但它是作为课内文章的拓展出现的,目的在于帮助理解课内文章。这类专题教学是传统教学方式的部分改造与补充,因而并未常态化,如邓传辉在文章中明确规定专题教学的开展频率为“每月两次”。

2、选修课程专题教学

2003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个部分,选修课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有选择的学习”,因此只规定五个系列而不规定具体教学内容。因此选修课怎么教,教什么的问题开始成为热点话题。2007年《语文建设》刊登《高中选修课教学初探——从“走近”到“走进”系列专题教学》一文,介绍戴琼将阅读、鉴赏与写作结合为一体,形成了“阅读、鉴赏、写作”选修系列专题的教学模式,并“欢迎读者来稿讨论”。此后,不少有改革意识的教师均提出以专题教学的模式开展选修教学的设想。选修课程专题教学的探讨是针对“新课标”和新版教材的特点展开的,目的是解决实际教学中的教学内容选择与教学设计问题。学者们提出的理论设想与实践过程均体现出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整合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等特点。

3、吴泓式专题教学

不同教师对专题教学的理解不尽相同,且受制于客观情况,每位教师所开展的专题教学的形式都是各具特色的。这里单独将深圳市新安中学吴泓老师所采用的专题教学归为一类,并以其姓名命名出于以下两点考虑——第一、吴泓编有《精神和言语共生:高中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成长足迹:我们也会思考啦》等书籍,观点较为清晰、系统;第二、吴泓在国内专题教学实验中具有重要地位,已出现有多篇以吴泓的专题教学为研究对象的学位论文或期刊论文。吴泓专题式教学是指以深圳新安中学特级教师吴泓为代表的语文教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指导学生特定语文教学内容为核心,自主学习展开专题式阅读,写作、和综合性学习的语文教学活动,活动以“吴泓工作室”为教研究基地,并借助“家园”网站开展教学活动。在专题及文章选择上,他们多以人物、书、文体、时代等为专题。刘川江将其分为教材相关专题、考试相关专题、开阔视野专题三类。专题教学中所选的文章中随有与教材选文的重合的部分,但这种重合背后是对文章价值的肯定而非单纯遵循其在教材中的地位的结果。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这类专题教学与“基于教材的专题教学”的区别。

四、结语以专题的形式组织材料,整合教材的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们一贯的尝试与追求,但专题教学作为一种有相对明确的内涵和外延的教学策略,受到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始于人们对高中语文模块教学方式的探究,并由2011年开始的对深圳市教师吴泓教学特色的介绍而受到更加广泛而热烈的关注。目前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基本停留于对个别教师现有教学样态的描述和特点总结上,未见能从学理层面对其进行系统阐述和理论构建的文章,这与专题教学开展时间短,基本形态和特点还未能充分暴露有关。但随着国际上对基于问题的教学等先进教学理念的普遍关注以及国内参与专题教学实验的教师规模的扩大,相关的学术讨论将朝着纵深化的方向发展。

篇2:高中语文专题教学研究论文

郑国民 李煜辉

摘要

高中语文教学普遍存在内容碎片化、形态同质化、思维培养浅表化等问题,作为对实然问题的回应与破解,高中语文专题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显露出鲜明的整体性特征,从注重知识传递的效率转向知识建构的质量,使高中语文课堂形态大为改观。高中语文专题教学以其读写共生的教学理念和类似学科活动课程的平台功能,在听、说、读、写的交互作用中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提升和思维品质的发展,为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供了新的路径与可能。

郑国民,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教育部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修订组核心成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会长,全国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主要从事语文课程改革、语文教育发展史、中外母语教育比较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教育的历史回顾与现实意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文艺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全国教育科学 “十一五”规划项目“新课改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写质量研究”等多项大型课题。出版专著《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研究》、《从文言文教学到白话文教学》《当代语文教育论争》等多部;主编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文艺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丛书”,以及“京港语文教育研究前沿丛书”。

高中语文专题教学实践研究探析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近年来专题教学逐渐兴起并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从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在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总结,各种观点和看法异彩纷呈,丰富和拓展了专题教学认识的边界与视域。仅就实践角度而言,高中语文专题教学是一线教师依据自己的教育直觉对现实问题的直接回应,是在困惑与迷茫的教育场域中所开展的积极突围,也是对自我固有教学经验的否定与超越。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改革实验,专题教学凭借直面现实问题的实践取向、鲜活有效的实操策略和卓有成效的育人价值,不断吸引更多一线教师参与其中。特别是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下,专题教学让很多教师欣喜不已,蓦然回首发现自己正在求索的教学方式竟然与核心素养的培育息息相关。于是,以“专题”建构高中语文教学新形态,大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即将和正在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心头更为宏大的使命和期待。

一、问题与困境:高中语文教学举步维艰的现实格局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中语文教学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成就,这是不争的事实。但随着改革和探索的不断深入,人们日益感到有些根本性问题亟待解决,如果不去触摸或者直面这些问题,就很难前行和发展,如同进入长跑中的“高原状态”,举步维艰。

1.教学内容碎片化:量的积累遮蔽了质的突破

当前高中语文课程与教学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内容及其先后顺序,其前提和假定是: 学习内容的品质越高,学习效果越好;学习内容的数量越多,学习效果越好;学习内容安排的先后顺序越合理,学习效果越好。这种设计思路反映出一种“课程即内容”“课程即知识”的传统观念,一方面的确有助于语文课程总量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也确实丰富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容,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但另一方面,对高中语文而言,高品质的作家作品是学不完的,对其进行序列化、结构化的安排也难以找到令人信服的依据。更为重要的是,对语文学习来说,量的积累并不必然带来质的飞跃,除非在量的积累过程中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学生在不同知识点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

当前大多数学校这种语文课程安排客观上造成了学习内容的不断膨胀,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这些课程内容的组织方法和教学方式又大同小异,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力度差别不大,其主要价值似乎就是通过开设一门又一门的课程向学生传递语文学科的不同知识。尤其是选修课程的开设,一所学校少则十几门,多则上百门,彼此之间又相互独立,各自为政[i]。这种状态下,花样百出的语文课程已经逐渐丧失了其应有的育人内涵,而逐渐变成仅仅作为某一门类知识载体的“课程碎片”。这样的课程设计具体到课堂教学之中,经常出现一些为大家熟悉的现象:教师习惯于单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在有限的课时内,将自以为值得教的内容通过讲授、提问、讨论等方式传递给学生。在传递过程中,教师乐此不疲地进行零打碎敲、蜻蜓点水式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而学生得到的往往是单一而破碎的、浅层的、有确定答案的但很难建立关联的内容。当面对复杂的、深入的、没有确定性答案也似乎很难找到唯一路径的问题时,学生大多茫然和无奈,往往出现无从下手或束手无策的状态。

2.教学方式同质化:千篇一律造成了师生倦怠 不同教师面对不同学龄而又个性各异的学生,应努力建构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的,同时又能充分展现教师风采的语文课堂。然而实际情况不容乐观,语文课堂“千篇一律”“千课同构”的问题还比较严重。学生从小学到初中,上了九年语文课,到了高中阶段大多还沿袭同样的套路学习每篇课文,依然是反反复复的字词句篇。面对每篇课文、每节课,还没有等老师开口,学生大多非常清楚老师要求学什么、做什么。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作为课堂教学的两端,备课与评课的理念和方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形态。当下许多学校把集体备课混同于统一思想、统一内容、统一教法、统一进度、统一评价的过程,要求所有老师用相似的方法在规定的课时里完成同一内容的授课,这就为课堂教学的同质化埋下了隐患。评价一节语文课,习惯于将是否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作为重要指标,习惯于关注课堂教学的外在形式是否符合“自主、合作、探究”的要求。有人对这种简单化处理的评价模式做了这样的概括:教师不讲,学生自己学习就是“自主”;前后左右讨论一下就是“合作”;一个话题冠以研究的名义就是“研究性学习”[ii]。

这些重预设、轻生成,重效率、轻质量,重形式、轻效果的“套路”,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师生的自由发挥:教师难免拘泥于“课时主义”的窠臼,力图在规定的时间完成预设知识的传递,学生不得不与之配合甚至“做秀”。久而久之,必将形成教师疲劳、学生厌倦的状态。在各种教学参考书、网上资料都随时随地唾手可得的当下,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形象不断在消解、坍塌,学生思考的动力、投入的激情从何而来,便成为老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新世纪之初,在启动高中课程改革时曾经在全国做过一个调查,请学生列出最喜欢的排在前四位的学科,其中没有语文。十几年过去了,高中语文教学类似的尴尬和无奈应该得到根本的改变,语文学科被边缘化的状况理应得到重视。

3.思维培养浅表化:浅层问题延宕了探究深度 从思维发展的角度而言,高中生在思维深刻性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发展诉求。他们有能力也有意愿从不同视角、不同立场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希望得出丰富多彩的成果,而不是死记硬背那些唯一确定性的答案。与此同时,高中生对问题进行深度探究的渴望更为强烈,借助典型的文献材料讲证据、有逻辑地阐述观点,形成从现象到本质、从特殊到一般的深刻认识,往往比浅表化的问题解决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在思维广度和深度上的发展诉求。首先,质疑和提问的机会往往被教师“垄断”。教师抛出大量预设的问题并启发学生来解决,固然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就阻滞了学生质疑精神和提问能力的发展,而质疑和提问又恰恰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起点。其次,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由于教师不仅预设了问题,也准备了所谓的“标准答案”,最后不论学生如何“自主”“合作”“探究”,大多数情况下总要归结到这些答案上来。这样简单、重复的操练以及肤浅、确定的答案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有时学生对老师的做法甚至不屑一顾。如果教学活动还停留在这个层面,正如有的老师感慨,学生偶尔回答老师的问题,也是照顾老师的情绪而已。第三,即使有的学生确实对教师课上提出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往往也没有机会和时间在课下深入地研究,他们的兴趣点总是随着新课文的到来不断转移,他们的精力总是被零零散散的浅表化学习任务所消耗,培养思维品质的深刻性更是无从谈起。

二、突围与探索:高中语文专题教学的理念与策略

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着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倡导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体推进,大力倡导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十多年来,各地老师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涌现出了很多成果和经验,专题教学应是最有代表性的成果之一,在理念与策略上已经呈现出鲜明的特征。

1.专题教学设计理念:从碎片到整体

尽管到目前为止人们对专题教学认识不一,实践探索的路径和成果也不尽相同,但是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到教与学的方式等方面都体现出鲜明的整体性特征,力图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与整合,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理所当然,语文素养不是在碎片化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中形成的,而是以整体化的课程与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相对完整的情境和任务中自主建构、不断反思和调适中养成的。从教学设计的理念上来讲,专题教学之所以能够实现多层次、多向度的融汇整合,关键就在于跳出了以语言材料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走向以“专题”为中心,这也是专题教学与所谓“单元教学”的本质区别。从不同角度而言,专题可以是具有语文学科研究价值的问题,可以是师生共同探讨的感兴趣的语文话题,也可以是从学习内容中提炼概括的具有语文学科特征的主题。尽管实践者和研究者目前对专题这一概念的界定有不同的看法,但可以肯定的是,任何一种“专题”都存在着多向度的聚合功能:聚合三维目标,聚合语言材料,聚合学习时间,聚合一切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的教与学的方式。从这一点来讲,专题教学更类似于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语文学习项目,具有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的某些特征。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专题教学更加强调立足语文学科内部连贯而持续的育人行为,来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高阶认知能力。正因如此,专题教学有别于那种具有跨学科特点、学习内容过于泛化、能力培养浅表化的“主题教学”,也不同于那种从整体课程规划着眼,把研究重心放在课程安排和教学规划上,却较少顾及课堂教学内部变革的“模块教学”。

不难发现,在专题教学实践研究中,许多教师突破了单篇教学的常态,他们敢于在学科课程中拿出相对独立、完整的一段时间,系统设计专题教学的课程方案。这种方案既不同于传统课文的“教案”,也有别于学科活动课程中的“活动方案”,而是把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能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静心读书,建构经验,钻研有语文学科价值的问题;又能使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充分活动起来,交流观点,形成有质量的读书成果[iii]。有些研究型教师已经开始探索包含课程目标、课程规划、教学方略、评价方案等基本内容的专题教学模式。这种探索实际上是致力于语文学科教、学、评的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与学分离,教学与评价脱节的问题。在当前倡导培育学生语文素养的语境下,专题教学在课程与教学上呈现出的这种整体性特征,有利于帮助学生从语文学科零散的课时和无序的内容中解脱出来,在较长的周期里集中精力较为深入、系统地探究自己感兴趣的语文问题,也就更加符合语文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

2.专题教学组织形式:从整齐划一到自主选择 传统语文教学的设计与实施重视教师的教,轻视学生的学,集中表现为忽视学生应有的学习权利。专题教学则反其道而行之,在设计和实施的全过程充分尊重和保障学生的学习权利,尤其是选择权和决策权。

在课程内容上,选择以哪一位作家、哪一本名著为学习对象,教师往往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认真统计学生对作家、作品的兴趣分布情况,并梳理分析其原因。最终确定的学习内容往往通过民主决议的方式得来,而非教师一厢情愿地安排。选我所学,学我所选,学生拥有了学习内容的选择权和决策权,就会主动承担起学习的责任。在课程实施中,基于这种责任,学生往往自觉承担专题学习资源的搜集整理工作,选择优良版本的图书做“教科书”,甄选学术文献、图片或影像作为学习资源。

在课程规划上,专题教学长则数月,短则数周。如同长跑一样,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进度上必然有快有慢、参差不齐。教师会与学生共同商议课程规划,这种规划相当于确立“比赛规则”,如大致分几个学习阶段,分别要完成哪些学习任务等。课程开始后,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参考共同规划,制定个人学习计划,相当于运动员自己的“比赛节奏”。学生用自己的节奏学习,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节奏,同时又要遵守规则,对教师和其他伙伴负起责任,不因为自身懈怠或拖延影响整体进度,有利于培育学生的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

在学习评价上,教师往往采用“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的方法。所谓规定动作是指教师设计出全班同学共同完成的“基础等级任务”,这些任务多数承载着“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的目标,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所谓“自选动作”,一是指列出“菜单”供学生选择的学习任务,二是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的评价办法,如:用什么方法来评价学习态度?评价与他人的合作?对全班同学在学习资源上、观点上有何贡献?这些都由学生自己设计标准、寻找办法、提供证明,并向全体相关者陈述汇报。学生可选择的对象越丰富,越能调动其兴趣,发挥其潜能;学生参与决策的程度越深,对学习目标的认识就越深入,对学习质量标准的理解就越清晰。

3.专题教学实施过程:从高效传递到高质量建构 在教学实施中,传统语文教学更为关注知识传递的效率,专题教学则更为关注学生知识建构的质量。这一价值取向的转变,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从知识传递到知识建构的转变,其意义在于,促使课堂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从重视预设转向重视生成。正如于漪提出的,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的活动,施教之功就在于启发、引导、点拨、开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使他们积极地发挥认识主体的作用[iv]。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课堂教学同质化的问题。从重视效率到重视质量的转变,其意义在于,促使课堂由重视外显目标的达成转向重视内隐的思维发展,从而有助于更好地满足中学学生思维发展的需求。

在专题教学中,学生研讨的问题往往不是教师提出的,而是来自师生互动的过程。正如有的学者认为,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本质性标识,因为“对话”是思想的“平行交流”,是对世界“发表意见”、是实现“自由”的实践[v]。相对于预设的、静止的、居高临下的学习要求,专题教学中的问题往往是动态的、过程中产生的、师生和生生之间相互作用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被质疑与修正、甚至被颠覆与否定。出现这种现象,除了学生自我认识不断深化的因素之外,也来自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启发,以及不同观点的碰撞和交锋。从一定程度上讲,专题教学所研讨问题的形成与确定,以及随之而来的探究过程本身,比最后得出的确定性结论更为重要。正是这种不断生成、确定和探究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即善于发现问题、形成问题、凝炼问题,最终确定一个值得研讨又能够研究的问题。也正是这一过程,使专题教学所呈现的课堂形态从预设走向了生成,从单一走向了多元,从僵化走向了鲜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经历了阅读经典作品时的信息输入,经历了质疑、设问、分析、论证、判断、评价等思维过程,更经历了撰写文章时“手笔相应”“辞能达意”的训练,实现了从学习者到研究者的角色转变。因此,可否这样理解,高质量建构知识的过程也就是高质量的育人过程,这是专题教学充分发挥语文学科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

三、期待与追寻:高中语文专题教学的成效与展望

在回应和破解现实问题的过程中,高中语文专题教学有力促进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转型,在很多方面取得了扎扎实实的育人成效,为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成功实现提供了路径与可能。

1.问题研究:助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高中语文专题教学的实践者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尤其是思维深刻性的发展。语文专题教学中的研究问题越具体越深刻,往往越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投入的激情和持续探究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不断向深处发展。从记录学生学习过程的教学案例,以及学生最终形成的研究报告、创作成果等方面都可以显而易见地看出这方面的特点。很多老师都遭遇过学生超越自己的“尴尬”或“难堪”,同时他们也愿意用“意外的惊喜”表达自己的感慨或感叹。通过典型问题的研究,学生获得了典型的情感体验、经历了典型的学习过程、尝试了典型的学习方法与策略,思考的深度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并深化的。相对于数理化等学科,人文学科内容往往不具有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因而我们需要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通过具有典型价值的感受和体验,以及方法与策略的尝试,获得多向度、个性化的学习成果。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强调的,“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vi]正是基于这一点,很多语文老师在专题教学中孜孜矻矻、不断求索,取得众多可圈可点的成就。

2.读写共生:促进语文学习成果的形成

专题教学不仅是阅读教学,也就是说,不仅引导学生读书、读文章,同时也在引导学生学会写作。大多数专题教学的设计和实施,都体现出这种读写一体化的理念与特点。因为读书的过程,是一个“情动”的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更是一个见识形成的过程。“情”“思”“识”恰是学生写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内因。以前老师教学生写作文,往往更关注结构、技巧和方法,似乎学生掌握了这些工具性的知识,就自然而然能够写出好文章。实际情况是,当学生没有真情实感,缺少思考感悟和真知灼见,则无论掌握多少技巧和方法,都难以写出真正的好文章,充其量只能搜肠刮肚敷衍出一篇中规中矩、枯燥乏味的考场作文。可以说,“情”“思”“识”这些关键内因的形成,一方面来自现实生活直接经验的磨练,正如杜甫所谓“文章憎命达”;另一方面就来自读书或课堂学习获得的间接经验。教师在语文课堂中一个重要作用在于唤醒——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唤醒将原有认知、体验、冲突与文本进行“链接思考”的意识和能力,使之能对文本产生属于自己的感受[vii]。

传统的语文课上,教师更注重文本的分析、理解、欣赏和评价,恰恰忽略了学生在信息输入之后的及时输出,读的文章很多,写的文章很少,从认知层面也就没能把优秀作家和优秀作品的精华,无论是思想上的、艺术上的还是人格上的,转换成学生自己内在的心理图式,所以学生读了那么多课文,还是不会写作。正如有的学者指出,在教学中既不能离开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去求得知识与技能,也不能离开了知识与技能去空讲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viii]。

专题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区别在于,不仅致力于阅读能力的提升,还致力于学生写作关键内因的培养,力促学生通过阅读打通写作的关口,通过写作加深阅读的体悟。当学生有一定的情感积淀,有一定的思考深度,乃至形成了某些观点和看法时,将其表达出来成为学生自然而然的诉求,甚至到了不得不写、欲罢不能的状态,此时只要给学生写作的机会和时间即可,下笔千言、倚马可待也并非奇迹。当然教师此时也会不失时机进行写作引导,指导学生表达自己阅读时的情感、思想和见解,并注意必要的写作规范。或者布置写作任务,并及时予以批改和讲评。这就使得学生在读写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两种能力都得到了促进和提升。以笔者在北师大二附中所做的专题教学实验为例,学生在高一高二两年时间里共计完成了“鲁迅作品专题研读”、“《史记》模块式专题研究”等五个专题的学习,累计形成人均10万字的写作成果,有30多篇作品正式发表,100多万字的作品结集出版[1]。

3.平台互动: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当学生完成读写任务,并形成学习成果时,专题教学特别注重搭建平台,让学生作为主体把这些成果拿出来向全体师生展示和交流,这就使专题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学科活动课程的优势——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从而能够更好地发挥语文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交流展示本身既是一种学习活动,即对听说能力的训练,更是一种交往活动,即对交际修养的训练。作为演讲者,只有真正理解所讲内容,用心设计讲话的情境,采用适当的技巧,才能吸引听众;作为听众,只有专注去听,及时去记,认真去想,才能从同伴那里学到知识、获得启发。在听说之间角色互换,互相尊重,能很好地提升学生人际交往的修养。如果说听、说、读、写是语文学科的四项基本能力,那么高中语文专题教学正是以其读写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和类似于学科活动课程的平台功能,在交互作用中实现了对四项基本能力的综合培养。

当前国家大力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素养培育不同于知识掌握或技能习得,后者可依靠教师单向传递或反复操练,前者则须学生在真实情境下积极主动地开展学科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才能建构知识,习得经验,反思问题探究的思想方法,学会与他者的协同合作,从而实现素养发展的目标。作为一种对语文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学习方式和教学评价进行深度整合的教学形态,专题教学充分体现了互联网时代的学习特征。实践探索者所提供的许多具有推广价值的操作路径,无不指向调动学生内部动机,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以强烈的愿望、饱满的热情持久而深入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不再因应试升学的压力、教师强制性的要求或父母的期许等外部因素进行被动的、忍受式的学习,这恰恰是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专题教学的理论基础应如何建构?是否有普适性更强的专题教学模式?专题教学的学习效果该如何评测?作为一种方兴未艾的实践探索,尽管围绕高中语文专题教学还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但凭借其于现实困境中的积极突围以及不断展露出的与培育核心素养相适应的育人取向,高中语文专题教学有理由引起更多的一线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关注。

参考文献

篇3:高中语文专题教学研究论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以下简称“诗歌散文”) 是人教版的一个选修模块, 该模块分“诗歌之部”和“散文之部”。由于其内容较多, 如果像必修课那样一篇篇地去学习、去传授知识, 不仅难以在0.25个学年里完成教学任务, 而且也不符合课改要求。因此, 采用专题教学的方式, 则是解决问题的最重要途径。教学时, 师生共同梳理、调配、整合教学内容, 按照一定的标准建立专题, 让学生在专题的学习中理解作品背后深刻的内容, 掌握一种客观存在的、规律性的东西, 然后促进学生举一反三地解读课内外的古代诗歌散文,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有层次地实现课改的三维目标。

一、以体裁为标准建构专题

祭文是古代常见的文体, 是祭祀或祭奠时对神或死者朗读的文章。“诗歌散文”选入了韩愈的《祭十二郎文》, 这篇祭文在语言上放弃了传统祭文的整饬、华美, 不沿袭传统祭文的固定格式, 即不去铺排郡望, 历数祖辈官阶, 赞颂死者的品德、业绩, 而是运用与亲人面对面交谈以叙家常、吐心曲的方法, 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 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 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 表现出对兄嫂及侄儿深切的怀念和痛惜, 可谓“衔哀致诚”, 是祭文中的“千古绝调” (明代茅坤语) , 它为后世欧阳修的《泷冈阡表》、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袁枚的《祭妹文》等开辟了新径。所以教学时, 我们把这几篇祭文集于一处, 形成一个“一往情深悼亡者”的教学专题。通过合作探究了解几篇祭文各自的特点:欧阳修在《泷冈阡表》中采取了避实就虚、以虚求实、以虚衬实的写作方法, 巧妙地穿插了其母太夫人郑氏的言语, 以她口代己口, 从侧面落笔, 一方面, 追念和表彰其父的仁心惠政;另一方面, 在表父阡的同时, 颂扬其母德妇节, 使一位贤妻良母型的女性形象, 栩栩如生地凸现在读者眼前。其舒徐有致、简易平实的文风, 谦恭平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更使一切浮华失实的谀墓文字黯然失色。归有光《项脊轩志》则“借一阁以记三代之遗迹” (清人梅曾亮语) , 该文以项脊轩的前后变化为线索, 以项脊轩起, 以项脊轩结, 将人物、事件联系在一起, 以平淡自然的笔调记叙日常生活小事, 运用追叙、回忆、触景生情、见物思人等方式, 写出一系列家庭琐事, 表现了作者对家道衰落的惋惜心情和对死去的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切怀念, 似乎是信手而书, 无拘无束, 漫无章法, 实则经过精心的提炼和严密的构思, 读起来没有一点散漫琐碎的感觉, 反而显得非常凝炼和集中。袁枚《祭妹文》则是我国文学史上哀祭散文的珍品, 它表现了兄妹之间深挚的情感。文中作者对亡妹的哀痛之情不单单是因为对妹妹的挚爱, 还饱含着对她的同情和怜悯, 对邪恶不公的愤懑, 对“一念之贞”的痛恨, 对自己未尽职责的无限悔恨, 具有摧人痛断肝肠的艺术感染力。文章构思精巧, 别具匠心, 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 情节层层推进, 叙事历历可见, 抒情句句见心, 文情并茂, 浑然一体。教学中, 把这几篇祭文放到一起探究, 让学生把握它们的异同, 让他们对祭文有了一些更深更广的认识。

同样, 我们在教学《陶庵梦忆序》、《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时, 则可以把在必修模块里学习的《伶官传序》、《兰亭集序》以及在初中学习的《送东阳马升序》、《送董邵南游河北序》集中到一起组成一个关于“序”的教学专题。

二、以题材为标准建构专题

“题材”是指作品中具体描写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古代诗歌散文中有许多作品描写的生活事件或现象是相同或类似的, 我们教学时可以将其归类进行同类探究或比较阅读。“诗歌散文”第三单元收入的李贺《李凭箜篌引》, 是一篇描写音乐的佳作, 它用瑰丽的词采、天上人间的想象来描摹听乐的感受, 把一首悲戚的乐曲写得惊天动地。这首诗与白居易《琵琶行》、韩愈《听颖师弹琴》一起被称为“摹写声音至文” (李长吉诗集批注) 。我们把这些描写音乐的诗歌和刘鹗的《明湖居听书》一起构建成“且从名师听妙音”的教学专题。这个专题主要是探究几篇诗文摹声传情所用的技法。在探究中, 让学生明白:《李凭箜篌引》主要描写音乐产生的艺术效果, 对于音乐旋律本身的起伏跌宕着墨并不多, 只有“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 为侧面烘托。《琵琶行》主要通过比喻摹写音色的强弱缓急, 为直接描写手法, “江州司马青衫湿”为侧面烘托。《听颖师弹琴》前十句运用形象的比喻摹写琴声的起落变化, 并且描摹出音乐所表现的意境, 是直接描写。后八句用抒情的方式表达听琴的感受, 是侧面烘托。刘鄂在他的小说中则以其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和精巧厚实的铺垫对声音进行摹写。他首先介绍说书场之大, 再说听书人之多之杂, 听书人到场之早, 为白妞出场蓄足了势, 又以黑妞高超的说书技艺烘托。此一番描述不仅让老残心痒难耐, 也让读者急盼白妞出场的同时不得不拜服于刘鄂的此一番绝好的铺垫。这个专题还要探究作家们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李贺纯为摹写音乐, 没有诗人的情感寄托, 风格凄寒冷艳、浪漫瑰丽;白居易的则是一首叙事诗, 在摹写音乐时也在叙事和抒情, 琵琶女弹奏时的情态动作和作者的身世体验都穿插其中, 其风格平易伤感;韩愈诗前十句写琴声, 后八句写诗人听乐的感受, 至于琴声引发了怎样的人生体验, 并未直言, 因而此诗的风格悲怆含蓄。刘鹗则用博喻写声音之美妙, 写听众的感受, 但却没有什么言外之意。

按照题材这一标准, 我们还可以把周邦彦《苏幕遮》、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柳永《甘草子》、张先《系裙腰》、郑珍《春尽日》、姜夔《念奴娇》等这些描写荷花的诗词建构成“一花一世界”的教学专题;把屈原《湘夫人》、《国殇》, 杜甫《蜀相》、《旅夜书怀》、《阁夜》, 高适的《燕歌行》、陆游的《书愤》聚合在一起组成“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诗歌专题。

三、以时间 (时期) 为标准建构专题

“诗歌散文”中的作品, 就诗歌来说, 多集中于唐宋, 散文则多集中于汉代、唐宋、明代。建构专题时, 我们可以时间 (时期) 为标准, 把某一时期的诗或文串连在一起。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高适《燕歌行》等诗歌均是盛唐时期的优秀作品, 教学中我们可以打破单元的限制, 重组成“盛唐气象”的诗歌专题, 引导学生探究这样一些问题:

1.了解盛唐诗歌的美学特征。让学生通过学习明确:盛唐之“盛”, 主要在于诗歌的质量, 具有可以称为“盛唐气象”的美学风貌, 这个时候的诗歌热情洋溢、豪迈奔放、具有郁勃浓烈的浪漫气质, 即使是恬静优美之作, 也同样是生气弥漫、光彩熠熠的, 这就是为后人所艳羡的“盛唐之音”。它表现了中华民族在封建社会健康发展时期, 那种盛大的精神力量, 恢弘的气度, 进取的精神。

2.了解盛唐代表诗人, 特别是本模块中出现的张若虚、李白、王维、孟浩然、高适等人诗歌的艺术风格。如张若虚的细腻、李白的飘逸、王维的精致、孟浩然的清雅、高适的悲壮等, 结合具体作品分析他们的作品在题材、语言等方面的艺术成就。

3.举一反三, 课外阅读盛唐时期其他诗人如张说、张九龄、祖咏、储光羲、裴迪、常建、王昌龄、李颀、王之涣、崔颢、岑参等作家的作品, 把握他们的作品所表现出的盛唐气象。

当然我们也可以建构“中唐诗歌”、“晚唐诗歌”、“北宋诗词”、“唐代边塞诗”、“宋代边塞诗”等专题。

四、以表达技巧为标准建构专题

以表达技巧为标准建构专题, 是要引导学生在集束式学习中探究某种技巧的主要特征, 以此提高鉴赏诗歌的水平。在学习杜甫《蜀相》时, 自然可以“爱国诗歌”、“沉郁顿挫”等建构专题, 但也可以“表达技巧”这样的形式呈现。杜甫作诗讲究炼字, “为人性僻耽佳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 而《蜀相》在炼字上堪称典范。如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着一“空”字, 在美好的景色中让人感到了“祠庙荒凉”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 。像杜甫一样以“空”入诗者可谓众多, 从这一炼字技巧的角度考虑, 教学时我们把一些诗词集结成“‘空’字不空——谈古代诗词的炼字技巧”的教学专题, 借此探究古代诗词用“空”字表情达意的规律。

1. 营造幽寂、静谧、清新、祥和、空灵的意境, 表达对自然山水的喜爱,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如王维的“薄暮空潭曲, 安禅制毒龙” (《过香积寺》)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鸟鸣涧》)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山居秋瞑》)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鹿柴》) , 孟浩然的“东林精舍近, 日暮空闻钟” (《晚泊浔阳望庐山》) , 常建的“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题破山寺后禅院》) 等。

2. 表达人去楼空的空旷、荒凉。

如崔颢的“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楼》) , 苏轼的“燕子楼空, 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永遇乐》) , 李白的“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登金陵凤凰台》) , 韦应物的“落叶满空山, 何处寻行迹” (《寄全椒山中道士》) , 周邦彦的“弄夜色、空余满地梨花雪” (《浪淘沙慢》) 等。

3. 通过触景生情或借景抒情来传达凄清、冷落、无奈、孤独、惆怅、感伤的情绪。

如李白的“孤灯欲明思欲绝, 卷帏望月空长叹” (《长相思》) 、“玉阶空伫立, 宿鸟归飞急” (《菩萨蛮》) , 刘禹锡的“山围故国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石头城》) , 杜甫的“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蜀相》) , 白居易的“马嵬坡下泥土中, 不见玉颜空死处” (《长恨歌》) , 韦庄的“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台城》) , 李华的“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 (《春行即兴》) , 温庭筠的“一叶叶, 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 (《更漏子》) , 姜夔的“渐黄昏, 清角吹寒, 都在空城” (《扬州慢》) , 李煜的“往事已成空, 还如一梦中” (《子夜歌》) 等。

4. 寄寓个人感世伤怀的悲愤。

如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书愤》)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示儿》) 、“和戎诏下十五年, 将军不战空临边” (《关山月》) , 王维的“晚年惟好静, 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 空知返旧林” (《酬张少府》) , 杜甫的“万事干戈里, 空悲清夜徂” (《倦夜》) , 韩愈的“蘋藻满盘无处奠, 空闻渔父扣舷歌” (《湘中》) 等。

5. 表达对友人依恋不舍的情感。

如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孟浩然之广陵》) , 岑参的“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等。

古代诗词中的表现手法丰富多样, 因此, 可以建构的专题也就各不相同。

五、以流派 (风格) 为标准建构专题

所谓流派, 是指文学艺术等领域在一定时期里, 在思想倾向、艺术倾向和创作风格上相近或相似的作家、艺术家们自觉不自觉地结合而形成的创作群体或创作集团。中国文学史上流派林立, 仅诗歌就有豪放、婉约、花间、西昆、江西、江湖、永嘉四灵等众多派别, 每个流派我们都可以建构一个甚至多个专题。“诗歌散文”入选了苏轼的作品, 我们以此为基础建构了一个“苏辛豪放词赏析”教学专题。这个专题聚合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和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几首词。在探究中首先了解苏、辛词的艺术特征:苏轼词一类写自己的抱负与理想, 表现出一种慷慨豪迈的精神, 如《江城子》全篇洋溢着报国杀敌的豪情;另一类是写自己面对自然、感怀今昔之际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受, 表现出一种高逸旷达的精神, 如《念奴娇》, 一开始就在上下几千年、绵亘数千里的宏大境界上展开, 在这样浩渺的时空框架中, 发出人生短暂、功名虚幻的感叹, 把人生挫折的懊丧引向高远之处。辛弃疾词抒发报国热情, 常常显示出军人的勇毅和豪迈自信的情调, 表现不可抑制的英雄主义精神, 如《破阵子》、《永遇乐》洋溢着男儿征战沙场、誓死不惧的豪迈、不甘衰老犹有可为的壮烈情怀。其次要分析苏辛豪放词的不同:苏辛的创作与其生活和性格紧密联系, 他们的生活状况及性格特征无不在词作上留下痕迹;同时, 创作的方法和手段也影响了词人情感的彰露和表达。所以, 苏、辛两大词人虽被后人同归列入“豪放派”, 但两人词风有相异之处, 总的来说, 苏轼以诗为词, 其词旷达, 他以旷达的胸襟与超越的时空观来体验人生, 常表现出哲理式的感悟, 并以这种参透人生的感悟使感情从冲动归于平静。而辛弃疾则以文为词, 其词豪放, 他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 更多的是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

以流派为标准, 还可以“诗歌散文”中温庭筠《菩萨蛮》、李煜《虞美人》、周邦彦《苏幕遮》、李清照《一剪梅》、姜夔《扬州慢》建构“婉约词欣赏”, 当然也可以建构“豪放与婉约”之专题, 如此等等。

六、以作家属地为标准建构专题

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教师要用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利用和开发。所以, 语文选修课教学可以结合本地的课程资源, 建构带有乡土特色的教学专题。如济南可以辛弃疾、李清照建构“历城词人作品赏析”, 选编二人的词作进行鉴赏;桐城的可以方苞、刘大魁、姚鼐等人的作品建构“桐城派散文”专题。安徽淮北市有桓谭、嵇康等几位很有名气的文学家, 也有游历淮北的作家们留下的诗文名篇。教学时可以建构“风流相山”专题, 这一专题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相山名贤”。

政论家桓谭, 选编《后汉书·桓谭传》及桓谭《新论》;文学家嵇康, 选编《晋书·嵇康传》及嵇康的散文《与山巨源绝交书》, 诗歌《赠兄秀才入军十八首》、《杂诗》、《忧愤诗》等;刘伶, 选编《晋书·刘伶传》及其作品《酒德颂》;文学家嵇绍, 选编《晋书·嵇绍传》及其作品《赠石季伦诗》;文学家丁仪, 选编其作品《补续汉书艺文志》;其他诗人的作品, 如明代崔维岳《隋堤柳色》、卜梦熊《夜过隋堤》、吕永辉《隋堤烟柳》;清代李相灵《隋堤柳二首》、李心锐《隋堤有感二首》《游青龙寺四首》、邵心恒的《蹇叔送师》、《嵇康煅宅》、《戴逵破琴》、梅峰《濉溪子堰》等。

2.“名人鸿爪”。

主要选编古代作家游历淮北时写下的赞美淮北风光景物的诗篇, 如唐代白居易的《春游濉水》、《隋堤柳》, 罗隐的《隋堤柳》、《汴河》, 皮日休的《汴河怀古二首》;宋代苏轼的《南乡子》;明代侯方域的《隋堤》等。通过这个专题的探究, 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淮北的人杰地灵, 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热爱淮北的感情。

在“诗歌散文”这一模块的教学中, 可以建构专题的标准并不只有以上几个方面, 我们还可以同一作家作品建构专题, 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诗歌”、“诗鬼李贺”、“苏轼诗文阅读”等, 这样的专题里, 可以是同类作品的阅读, 可以是不同文体篇章的阅读, 还可以是不同风格作品的对比赏析等。

由于选修课的教学仍在摸索阶段, 在专题建构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所以, 有两点需要说明:

一是要重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基于课堂是“师生共享的空间”的认识, 选修课教学专题的建构过程中, 应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 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为选修课是“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 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的课程, 更是强调教与学的“选择性”、强调“自主地选择”的课程, 所以, 教师要放权给学生, 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发现, 在实践探索中发现, 在合作探究中发现, 在阅读求证中发现。如“诗歌散文”中的李杜诗风对比, 学生可以发现诗的题材不同、所用意象不同、抒情方式不同、语言风格不同;可以从作品比较、流派比较、不同评论比较、考据考证比较、文本理解比较、艺术风格比较等多个不同角度去确立研究方向。

二是要力求避免陷入误区之中。首先, 不能把选修课上成纯学术课。选修课虽具有较明显的专题性质, 但毕竟教学对象不是大学生, 教学目标不是学术研究, 因而, 不宜以大学讲座式的课型来开展教学。如不能在“诗歌散文”教学中任意地加深难度、拓展宽度, 背离高中学生认知水平、学习实际及语文学习的基本目标与特点, 大量地讲解文学鉴赏理论, 无休止地补充文学史知识, 把选修课上成专业文学赏鉴理论课, 上成文学史课。其次, 不能把选修课上成语文知识专题课和高考的复习课。迫于高考的压力, 教师很容易在选修课的教学中出现以知识为中心的课型设计。如教学“诗歌散文”, 课型会变成诗歌与散文阅读鉴赏方法的系列讲座。这些课型的选择违背了选修课开设宗旨, 是一种知识中心的回潮, 是与语文新课改精神背道而驰的一种现象。其三, 不能喧宾夺主。有的教师不重视对教材的研究和利用, 不是引导学生吃透原教材, 而只是把它作为一个引子, 然后轻易远离或者抛弃教材, 另起炉灶, 匆匆拓展, 只求皮毛相关, 没有把学生的阅读引向深入, 反而削弱淡化了教材。其四, 不能把课堂变成资料的展厅。选修课在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形式的呈现上要适时适量适度, 应以学习实效为衡量的标尺, 不必贪多求深, 不能随意“掉书袋”, 无意义地搜集交流课外资料而浪费大量的宝贵的课堂时间, 如上文在谈到“空”字的炼字技巧时, 教师如果把古代诗词中出现“空”字的诗句全都搜罗来展示给学生, 不仅不能使学生明白炼字的规律, 反而会让学生无所适从, 以致产生“出力不讨好”的结果。

篇4:浅谈高中语文专题化教学

关键词:专题化教学;文学素养;高中语文

在当下的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大多数教师以课本作为依托,单篇课文的讲解仍然是主要的教学方式,虽然语文单元教学的框架已经建立起来,但是专题性质的教学却没有真正的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实施,而文学素养的形成、文学底蕴的奠基和中国文化的传承,并不能仅仅依靠高中课内的几篇课文, 如何“践行生活语文和生命语文语言文化的价值本位,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变成一种体验、运用和成长的过程无疑是语文教改的重大课题。

从当前的高中语文课堂来看,考试的不科学带来的教学的随意性,一篇文章可以任意讲解,不考虑知识的先后衔接和 学生的生活、成长的语境很难提高语言文化的生命力。

关于专题化教学已经在语文教育界早有尝试,笔者也渴望从语文教学的窠臼中突破,经过思考与探索,对语文教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思考,根据自己粗浅的理解,做出初步的尝试。这里以人教版高一必修一为例,谈谈专题教学的尝试。

首先如何带领学生走进专题学习的世界里?第一师生共商。师生一起上网查阅,如何对课本内容进行整合,专题教学首先离不开参与者的阅读和理解以及课堂活动的参与。第二是教师要指导。就专题化素材中的文字、图片和思想以及感染力带给学生。其次,设立专题内容,根据单元教学内容,分别设立为“毛泽东诗词专题”、“现当代诗歌鉴赏专题”、“鲁迅散文专题”、“当代散文阅读专题”、“左传拓展阅读”、“战国策拓展阅读”“新闻专题”。

第二,确立拓展内容。根据主题内容设定不同的阅读篇目,将更多的经典呈现给学生们,如“毛泽东诗词专题”可以选择若干篇毛泽东经典诗歌及其背景介绍和鉴赏,学生广泛阅读基础上可以进行有选择背诵和鉴赏。“现代诗歌鉴赏专题”可以选取不同流派的诗歌进行赏析,对现代诗的演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小组探讨,对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现代不同类型诗歌的里程碑意义,从而欣赏其文学价值和时代价值有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尝试写一首现代诗,更深刻理解诗歌的文法特征,意象群、语言的陌生化等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鲁迅散文专题”也可以选取鲁迅生平,同时代人对鲁迅的评价,现代人对鲁迅的评价,鲁迅的经典语录,关于《记念刘和珍君》的背景资料,林语堂的作家写的悼念性文字,关于鲁迅文字是否应在教课书中被删除的论争,鲁迅散文的鉴赏性文字和鲁迅的经典散文等;“當代散文阅读专题”可以选取中外名家散文,进行赏析和摘抄。“战国策拓展阅读”中为了让学生们感受其辞令优美, 说理透辟,运笔灵活,变化万千的语言特点,可以选取其中脍炙人口的名篇进行诵读,如《冯谖客孟尝君》、《触龙说赵太后》和其中的短小精悍的阅读名篇。

经典名篇,名家佳作,是人类知识的集中体现和作者心路历程的深刻反应,阅读者通过分享智慧的养分,滋润了心田,丰富了情感,净化了心智和提高了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形成了自己 的人格力量。可以说每一次有价值的阅读都是人文情感的洗礼和升华,对高中生来说是成长的必须养分。

第三,形成读写一体化的学习方式。以读促写,以写导读,读写一体化是提高学生能力,使学生阅读的隐形积累化为显性输出。仅仅阅读往往对语文能力的形成效率不高,而阅读除了要涵养身心外,也需要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在专题话学习中,我们就要注重读写一体化的训练,每次阅读都有写作上的要求,如摘抄笔记,仿写训练,阅读鉴赏,旁批,读后感,人物评价等,学生有思考,有领悟,有交流,有收获,有升华。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不是浅尝辄止,泛泛而读,而是有勾画、有摘抄、有旁批、有质疑。通过阅读,同学们不会因无米之炊而烦恼,通过写作,同学们更能有的放矢的阅读,读写一体化是学生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

第四,投入社会的洪流,形成大语文的观念。

文学与社会总是密不可分的,文学作品总是能折射时代的影子,因此,学习语文注定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因此,我们也为学生广泛的印刷各类新闻热点和实事评论,从《南方周末》、《南风窗》、《人物周刊》等杂志中筛选出一些深刻剖析时代热点的新闻评论,如吴良镛在北大讲座的新闻等,让学生从不同视角,更深层次去领悟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探究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成为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

当然,要进行高中语文专题教育,对教师自身和周围环境都提出更高要求,也需要有校级领导的深刻领悟和高远眼光。这就要求教师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方面更应注意提升自己,以更好的适应学生的引导着的作用。否则在专题化模块化教学中很难知道学生。同时要求学生和家长应该更加具有包容性,对网络不应该一概否定,对新媒体不拒绝,对分数不急功近利,总之营造一种开放、包容的氛围以适应学生对知识对生活的探索。总之,我相信,专题性的语文教学会为学生奠定了终身受用的语文素养。在培养现代市民精神和学生人格力量方面都是有益的探索。

参考书目:

[1]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刘宇新《专题式教学的思考与实践》2012年,第28页。

篇5:高中语文专题教学研究论文

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 缪爱明

摘要:研究性学习的288个课时如何分解给学科老师?研究性学习成绩由什么人评定?怎样评定?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怎么评估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情况?这些高中语文专题类研究性学习实施中遇到的困惑,也是目前高中科任教师在实施研究性学习中的困惑。它需要学校整体计划、分步实施,创新解决。高中语文专题类研究性学习有其自身的特点,需要语文教师根据学生所在年级不同情况,落实指导重点,合理安排课时,侧重于开展选题比较研究、中期汇报展评和期末结题评估等活动。学生对课题或者项目进行研究的时间主要在课外,尤其是在寒假和暑假等节假日中。

关键词:专题类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策略

一、高中语文专题类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众所周知,“研究性学习”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广义的理解,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也就是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建立和实施,应该贯穿在每一门学科的每一个课堂教学中,这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最常规的最有效的途径。就语文研究性学习而言,也不例外。狭义的理解,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课本、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①即专题类研究性学习。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采用的是狭

义上的“研究性学习”概念,即“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

②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

教育部要求从2002年9月1日全国各省市高中全面使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该《计划》规定,研究性学习是必修课。对必修课,该计划明确规定了授课时数,像语、数、外,高中三年必修、选修课时数各是384个课时,而研究性学习则要求达到288

③个课时。

依据上述文件精神,语文专题类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它是一门以课题或项目研究为载体的以完成高中语文教学任务为目的的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必修课程,它要求高中生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读课内外的语文现象,并借助汉语言文学这一工具去获取知识掌握事物规律,应用语文有关知识去寻求相关原因,去解决实际问题。

二、高中语文专题类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困惑

从《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的实施要求以及当前的实施情况来看,高中语文专题类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困惑,其实就是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困惑,或者说,目前高中科任教师在实施研究性学习中的困惑。1、288个课时该怎么分配给学科?

《指南》颁布6年多来,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已经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积极宣传和广大师生的普遍认可,一些做法与经验也得到介绍和推广,但是切实的行动很不令人满意。不少学校干脆没搞,搞了的学校大多停留在轰轰烈烈的对外活动、展示和宣传上,特点是班级少数学生或者年级、学校少数学生一学年(而且往往在高二阶段)在年级主任或者班主任的要求下做一至两个所谓的课题,在年级或者学校公开展示和评奖一下就算大功告成。我们知道,每一门学科都应该有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和要求,每一科任老师都应该有指导研究性学习的义务和责任。目前高中生所接触的课程有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音、体、美、信息技术等,可是,绝大多数学校研究性学习的时间、地点、任务和人员等等,完全没有落实到科任教师头上,完全没有落实到学科教学安排的课时和计划中,仿佛成了班主任一学年甚至两学年里搞的一个政治性的活动。笔者认为,这288个课时应该分解给各学科老师,应该纳入学科阶段教学的整个计划中。粗略算一下,像语文这样的学科,整个高中阶段应该需要30个研究性学习课时。

2、研究性学习的成绩由谁来评定和打分?

研究性学习学分在新课程设置中是占了很大的分量的。学生在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在选修课中至少达到6个学分,才可高中毕业;而其中作为必修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学分就高达15分。像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各自的必修学分也不过才10学分。我们千万不能把研究性学习评分依据和内容等同于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它们分别也有各自的学分。现在的问题是,学生的这个成绩由谁来打?是学生同伴吗?是师生结合评定吗?那么又由谁来组织实施?是班主任还是科任教师?如果是班主任,那么,他(她)怎么来判断学生各自专题研究的含金量?我们目前的学校并没有专任的班主任,所有的班主任也承担着一门教学任务,或者说也只有在本门学科教学中他(她)才是一个相对的专家,如果学生选择的课题不在他的学科范畴之内,他(她)该如何科学认定?笔者认为,由于各个学科教师有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任务,都应该承担着指导学生进行选题、研究和结题的工作。这个学分,应该是在各个学科老师的组织下进行评定。

《指南》倡导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认为“评价者可以是教师或教师小组,可以是学生或学生小组,可以是家长,也可以是与开展项目内容相关的企业、社区或有关部门等等。如果有的成果参加评奖或在报刊上公开发表,则意味着专业工作者和媒体也扮演了评价的角色”。话,虽然不错,似乎也很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但是,很难落实。再说,具体的操作层面上,还是应该明确操作的主体。如果指导老师不能参与到评分的体系中,不能作为评分的第一责任人,这样的研究性学习必然会导致走过场,必然会成为形式主义活动。

3、研究性学习的成绩怎么来评定和打分?

15个学分怎么分配给学科?落实在语文科上应该是多少分?语文必修科开设时间到高二上学期末结束,高二下学期到高三上学期末是选修课阶段,高三下学期是高考复习阶段。作为必修课的研究性学习应该是什么时间结束?就一个学生而言,整个高中阶段应该要研究或参与研究几个课题?落实到学科上,一个学生应该在整个高中阶段研究几个语文课题?学生的时间是恒定的,我们不能因为重视本门学科就影响了学生整体时间的分配。以上几个问题不解决,这个学分,科任教师也是没法组织评定的。这些问题,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中均没有明确的“指南”,需要学校、年级、学科教研组创新解决。

4、高考试卷怎样体现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成绩的评定?

如果高考不考查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或者很难科学地体现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水平,那么,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还将是流于形式。因为:学生查阅资料,综合灵活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等属于“软件”,是隐性的,也许到多年之后才能在学生身上得以体现。而家长是现实的,学校、学生、教师都是现实的,上高中就是要考大学,与其在看不到“成绩”的研究性学习上徘徊,还不如把大量时间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基础知识教学上来。如果高考体现研究性学习水平的考核,渗透在高考各学科的试卷中,这应该是最理想的一种状态,命题可以侧重在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上海、广东卷已经率先进行了尝试。随着研究性学习课程在全国的全面开设,高考对学生研究性学习考查的比重将会有所提高。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非高考科目的研究性学习如何去评估?如何去调动这些科目老师和学生开展这项活动的积极性?就是高考科目中的研究性学习考试的内容,如何去兼顾到城乡学生的差别?不同学校学生的差别?不同知识背景学生的差别?这会不会在学生负担很重的前提下又引起新一轮的带有“研究性学习特色”的新题海战?熟能生巧,大家会不会将“研究性学习”“演变”成新的应试?

对于目前的教育评价体系,我们的家长和学生,甚至靠学生才能生存下来的基层普通高中,往往只是重视最后的高考成绩,而不重视研究性学习本身给学生带来的学习方式改变下各种综合能力的提高。要想从根本上保证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的实施,可否将过程性评价也融入高考中?比如将研究性学习的成绩、鉴定作为必需材料,列入高考考生档案;将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作为必备材料,列入高考考生附件等。

三、高中语文专题类研究性学习实施的策略

1、整体规划与学科分解策略:

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年级组、教研组和备课组必须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学习评定和统筹协调等方面对师生实施研究性学习落实相应的措施。就我校而言,早就建立起相应的指导、管理小组,负责过程落实、实施检查等项工作的统筹安排。每一届新生入校时,学校均有相应的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三年规划。在计算教师工作量制度上、课程实施情况的评价制度上、教师指导经验的交流制度上等,已经使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和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的轨

道。比如说,关于研究性学习学分的量化,我们就分解在各个学科中,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每门学科各1.5分,剩余1.5分由班主任、音体美和信息技术教师代表,共同根据该生研究性学习的综合表现予以给分。

2、指导重点与分步实施策略:

高一年级: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核心,从学科延伸中落实研究内容,以知识探究型为主要类型,让学生学会用汉语言文学去解读汉语言文学。具体操作上,可围绕每个模块的语文学习内容,在学生学到某方面知识时,教师指导拓宽学习范围,促使学生获得学习经验甚至形成学习报告。教师有必要教会学生查寻资料的方法以及使学生理解研究方案是如何设计和进行的,帮助学会寻找解决方案的途径,选择研究成果的表述方式等等。尤其是要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题。现在,我们的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很薄弱。提出的问题不是没有研究的价值,就是过大、过泛或是没有创新。语文教师要不唯书,不唯上,做好“提问”的示范,让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提问下,不仅掌握语文知识,而且能体会到学习中经常会有哪些方面的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可能产生问题?针对具体内容可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这个阶段最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和研究书本上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要注重语文学科内容的前后联系,学科知识的连接贯通,学科技能的综合运用,学科实践的趣味活化,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得到整体推进和提高。

语文研究性学习,首先应该姓“语”。也即以汉语言文学问题或汉语言文学内容为触发点,以引发的新问题为研究对象,师生探究加深对汉语言文学内容的理解,同时也突破汉语言文学内容有限的弊端,拓展学生的视野。

高二年级: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从学科综合中落实研究内容,以准学术研究型为主要类型,让学生学会用汉语言文学去解读高中阶段的知识结构。通过跨学科领域的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在学科相互渗透、整合中开阔视野提升语文的学习能力。只有在实践中,人的特征才得以形成和发展,人格的各种要素才得以产生并结合成一个整体。人的活动越丰富,人的发展就越充分,越全面;人的活动越深入,人的探究意识就越强,研究也就越深入。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政府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很重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多次强调和提出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但是实际情况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一直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原因之一就是教材内容的有增无减和课时减少的矛盾,使得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对新课程教材也要进行大胆整合删减,真正实现超越教材,宏观把握教材,使学生把研究性学习和整个语文学习过程联系起来,统筹兼顾,合理安排课内外学习时间和内容。

高三年级: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核心,从社会生活、自然现象中落实研究内容,以创新研究型为主要类型,让学生学会用汉语言文学去解读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这个阶段,学生再花大量的时间去进行调查研究、走访、访问等活动是不可能了,但是,我们并不能弱化他们关注社会生活,关注大自然,关注人生的意识和行动。因为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万花筒,生活中的可研究的事物无处不在;因为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由于高三阶段每人每学科只在高二期末的暑假中做一个课题,因此,对这个课题的研究评价,相对要求要高一些,指标要全面一些。教师不仅要看他们的探索创新欲望,看他们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看他们的思维活动,看他们获取、整理和归纳信息的手段、途径与方法,还要看他们的研究成果,看他们合作的意识和能力,看他们的科学态度和意志品质。在这个阶段,语文教师还可结合培养高中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和语文思维的目标与要求,对研究性学习中如何提出问题、撰写方案、收集材料、处理信息、调查比较、解决问题、结题论证等过程进行回顾、归类和总结,可以提供一些材料和问题背景,让学生讨论如何去做方案,如何去深入开展研究,以使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这既为他们进一步深造,也为他们迎接选拔人才的高考奠定坚实的基础。

3、课时安排与成绩评估策略: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的语文专题类研究性学习,要求每个学生以个人或者小组形式在高一至高三上学期末自选五个与语文相关的课题进行研究,一个学期只研究一个课题,一个学期也必须研究一个课题,学生的研究时间主要在假期和课外活动期间;语文老师的组织、指导和评价则主要在课堂上,一般一个学期6个课时,其中2个课时为选题指导,2个课时为中期成果展评,2个课时为结题评估,五个学期循环进行辅导和开展活动。每个课题结题后评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参加该课题研究的人员均相应能得到这四个等级。

如果某个学生在高中毕业时,语文学科上参与研究了5个课题,其中有3个(含3个)以上拿到了合格等级,那么,这个学生的语文研究性学习就能拿到1.5分。我们深知:对于学生而言,探究的价值不在结果的大小而在于参与的过程,在于通过独立的探究而获得的能力;对于研究性学习而言,其基本特征就在于注重过程、强调体验、突出应用等。因此,我们最后给学生评分,基本上采用的是模糊评分的办法。

关于选题指导:以教师和学生观摩上一届学生或者上一学期的研究课题为主,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分析,每学期进行一次,共2个课时。在选题指导前,教师要首先让学生明确本学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辅导内容和活动安排,辅导内容包括《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课题内涵、选题方法、研究方法、研究方案制定方法、问卷调查方法、调查报告撰写方法、中期研究工作汇报方法、研究成果展示方法等等;活动安排主要指的是选题比较研究、中期汇报展评和期末结题评估。

关于中期成果展评和期末结题评估:以本班学生汇报交流中期研究情况和学期末研究结果为主,每学期进行一次,共4个课时。从实践情况来看,一个班一般会出现8-10个课题或项目,只要时间安排得当,每个课题组均有上台在同学们面前展示的机会,或者通过张贴和印发的形式,交流各小组的研究设想和成果,这当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同学之间的咨询和评估活动。学生对课题或者项目进行研究的时间主要在课外,尤其是在寒假和暑假的节假日中。现实中,我们的学生常常疲于应付各种考试,属于自己的时间很少,而有效的研究性学习在查阅资料、相互交流、进行反思等各个环节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利用寒暑假最为合适。在此,我建议全国高中所有的学生在寒暑假里不补课,不做其他作业,就是搞各个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随着教育体制、评价机制、教材编排改革的一一到位,实施过程中的困惑和困难只是暂时的,研究性学习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①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纲要〉解读》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2001.8,钟启泉等编著,第130页。

② 《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年4月8日颁发。

篇6:高中语文专题教学研究论文

教学目标

1.通过意象把握意境。

2.体会“丁香姑娘”的象征义。教学重难点

1.学习象征的用法。

2.体会本文的象征意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20岁的诗人食指面对突如其来的文化大革命的社会现实痛苦、矛盾、纠结,成就了他的成名作《相信未来》。

时光倒退42年,22岁的戴望舒面对国共内战公开化,白热化的**时局忧伤、惆怅、彷徨、痛苦,其中不乏朦胧的希望,他把自己的这种感受借助于笔端写成了《雨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诗人戴望舒的《雨巷》。

板书。

《雨巷》也是作者的成名作,受到了叶圣陶先生的赏识,作者也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同学们,在中国现代诗坛上,有一位现代诗人,他曾用笔,或者确切的说是用心感动过无数个孤独寂寞的灵魂。他就是我们今天即将接触的诗人--戴望舒。提起戴望舒,人们往往会想起那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1927年,22岁的戴望舒创作了《雨巷》,从此在诗坛一举成名,并

二、作者介绍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1924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1928年发表成名作《雨巷》,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现代》杂志的创作,并成为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体的领袖。

《雨巷》最初发表在1928年《小说月报》上,引起很大反响,叶圣陶称《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戴望舒也因此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雨巷诗人”的大名我们早已听过,有谁知道作者的基本情况?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戴望舒生于杭州,望舒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纯洁而温柔,多情又潇洒。

戴望舒出生于3月5日,照西方星象学的说法,属于双鱼座。双鱼座的人浪漫柔情,以爱情为 1 生命的养分,意志薄弱,喜好幻想,逃避现实,优柔寡断.戴望舒就是典型的双鱼座性格。

有这样温柔多情的笔名,又有这样浪漫柔和的性情,戴望舒笔下流淌出来的诗句也必然是细腻多情的,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欣赏这首《雨巷》。

三、诗歌赏析--徜徉雨巷,精读品味

初读《雨巷》,你有什么感受?

明确:整首诗都笼罩在朦胧的意境之中,低沉、伤感,充满着愁绪和无奈。

雨巷: 悠长、寂寥、颓圮、哀曲、丁香姑娘: 结着愁怨、丁香一样的颜色、芬芳、忧愁、哀怨、默默、彳亍、冷漠、凄清、惆怅、太息一般的眼光、走近、飘过、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到了、走尽、消散了……

希望“,写出了作者是有所追求的人。

”结着愁怨“,说明作者和丁香姑娘一样,有着忧愁,是为理想不得实现而忧愁。”悠长、悠长“写出了道路的漫长,”独自“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彷徨“写出了诗人在那个年代的迷惘。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写丁香姑娘外表的美丽,气味的芳香,象征着诗人理想的美好、高洁。

”走近“”飘过“”到了“”走尽“”消散了“等词语,写丁香姑娘飘然而来,又飘飘而去,象征着理想的缥缈、空虚,由此可知诗人的伤感、迷惘。

(一)诵读指导。

1.听读--听完这首诗,你感受和体验到作者的感情是什么?(找出直接写情的词语)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去朗读呢?

明确:用了大量很浓的带有情绪色彩的双音词,如寂寥、愁怨、冷清、太息、凄婉、颓圮,忧愁等借以表达诗人朦胧而又感伤的诗情。

孤独,寂寞,忧郁,哀怨,忧伤,彷徨等。一般来说,激烈奔放的感情可用快读,而忧郁凄苦的感情适合用缓读。

2.全班诵读诗歌。

(二)品味意象。

1.那么,诗人是通过哪些意象传达出这种忧伤的呢?(找意象)

创造了几个重要的意象。诗歌就是依靠意象来传达思想感情的。诗打动了我们,正是这首诗的意象打动了我们。

归纳重要意象:雨巷、丁香、篱墙、油纸伞、姑娘。

2、为什么这些意象能够表现忧伤的心情呢?(析特点)

明确:

(指导学生回归诗歌,在诗中找出具体描绘意象的形容词,并结合诗意,描绘意境)

明确:

①雨巷--寂寥

雨巷是寂寥的,因为雨巷地处偏僻,本来就少有人来,再加上下雨,人就更少了,更显寂寥、忧伤。

雨巷:这是由”雨“和”巷“两个意象构成的。

雨是细雨:”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试问闲愁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细雨迷蒙,天色阴沉就易产生伤感。

小巷狭窄破旧,阴暗潮湿,青砖灰瓦青石路面,色调阴冷。这是一条空巷,而且残破。有”颓圮的篱墙“.这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

迷蒙的细雨笼着狭窄破旧的小巷,再加上让人怀旧的具有隐蔽和遮挡作用的油纸伞、颓圮的篱墙,这几个意象构成了一个阴冷迷蒙破败空寂的背景,给人的心理体验是冷漠、凄清、又惆怅。

②篱墙--颓圮、荒凉、冷落

③丁香--忧愁、哀怨、彷徨:

3、同学们,雨巷、丁香、篱墙这几个意象中你觉得最美的是哪一个?

重点赏析丁香这一意象:

展示丁香花图片--解读丁香的传统象征意义:丁香被称为诗中的愁品,象征愁怨。

相关资料:丁香花开花在暮春时节,形状象结,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总之,丁香给人美丽、高洁、愁怨、容易消逝的感觉。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花落在谁是主?思悠悠闲!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李璟《浣溪沙》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独自愁。“--李商隐

4、丁香虽美,但诗中我们感觉到她只是一个陪衬,她是谁的陪衬呢?

(设计意图:由物及人--探究丁香姑娘之美)

明确:丁香姑娘

(三)探究丁香姑娘之美及其象征意义

1、* 你们觉得这首诗美在何处?美在丁香姑娘。

* 这个姑娘美在何处?她长什麽模样,穿什麽衣服?(生安静)

* 无从知道,那何以见得这姑娘的美?--因为丁香一样的!

* 我们刚才分析了,丁香在古典文学当中是个”愁品“,是柔弱和哀愁的象征物。那麽,丁香一样的姑娘会是个什麽样子的姑娘呢?

生1:应该是一个纤弱的、优雅的、楚楚动人的、惹人爱怜的小家碧玉。

生2:应该是忧郁的,你只要多看一眼就忍不住被吸引的姑娘。

* 同学的描述很形象生动,这样一个动人的姑娘,我们忍不住都想看一看她那俏丽的脸庞,看一看她到底长什麽模样呢?

我们看不到,就连诗中的我也看不到。因为,姑娘打着一把油纸伞。我想请同学们注意这把油纸伞。(板书:油纸伞)

* 大家最早听说油纸伞是在哪个故事里?

生齐答:《白蛇传》。油纸伞出现在白娘子初遇许仙的旖旎传说里,出现在丹青绘就的江南烟雨中,出现在少女玲珑的舞蹈中,也出现在歌曲动听的旋律中,不知不觉当中,油纸伞已经定格为美的背景、美的点缀。

* 现在,这把油纸伞出现在丁香姑娘的肩头,我们单只看到伞,已经觉得它很美,那麽它点缀的姑娘呢?

生:肯定更美!

* 油纸伞的出现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雨--春雨。大家熟悉的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是怎样描绘春雨的?

生:象牛毛、象花针、象细丝,细细的、密密的。

宋人秦观又在词中这样描绘春雨:”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春雨也是一个惹人闲愁几许的经典意象。(板书:春雨)

而《雨巷》则把文人对雨的喜爱推向了极至:象一幅微微泛黄的旧水墨画,自在飞花、无边丝雨之中,一个长发披肩的女子,从雨巷中袅袅走来,携着一缕丁香花的幽香,载着一怀嫣然极致的心事,有叹息,但不哀伤,有顾盼,但不凄然。

* 总结:丁香姑娘--自然美、清纯美、忧伤美

2、同学们,诗人把丁香姑娘描绘得如此美丽,你们觉得这丁香姑娘是真实存在的吗?

3、《雨巷》中的姑娘除了像丁香,还像什么?

明确:梦--在文学作品中,梦通常指向美好的事物和理想,梦是美好理想的象征,而丁香姑娘像梦,因此,丁香姑娘实际上也是美好理想的象征。

指导:象征手法在现代诗中的运用。

4.那么作者的理想是什么?

知人论世:简单介绍写作背景

①戴望舒出生于一个银行职员家庭,虽然不太富有,生活也是无忧无虑。然而一场天花给他脸上留下了片片瘢痕,这生理上的缺陷,常常被当作取笑的把柄,诗人的性格从此变得非常沉郁。--性格的忧郁

②《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使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1927年的闻一多在诗集《死水》中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1927年的朱自清在清华园里”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1927年的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虽然有些事可能是偶然的,但应该有必然因素在内。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二岁。一年多以前,他与同学杜衡、施蛰存、刘呐鸥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1927年3月,还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隐居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望舒草/序》)--时代的忧郁

③匿居松江期间,诗人对施蛰存的妹妹绛年产生了爱慕之情,但生理的缺陷使诗人心中满溢着自卑感,给本来甜蜜的初恋罩上了一层无形的阴影。没有真诚的理解,爱情之花注定要枯萎,他终于与恋人分手了。--爱情的忧郁

(四)诗歌主题探讨

西方有一句名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确实,诗歌的鉴赏就是欣赏者通过艺术想象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每个人,由于思想水平、生活经验以及艺术修养等条件的差异,对诗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要尽力展开想象,以有限的意象,概括出尽可能丰富的生活内容。现在请同学们联系诗人的经历和写作背景,展开联想,诗中的”雨巷“、”丁香般的姑娘“和”我“让你联想到了什么?”诗言志,歌咏声“,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到底是什么?

明确:

A.政治诗(姑娘=我)

执着追求者”我“--有追求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他们在时代黑暗和衰落的背景下,想探寻”我向何处去“,想走一条光明的道路,但他们又感到前途渺茫,无路可走。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失落的渴望、幻灭的追求,如”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但却始终没有遇到这样一位姑娘,因此我们可就1927年大革命失败这一特定背景为凭借,将它理解为一曲表达理想哀歌的政治诗。

情绪:苦闷、彷徨

基调:困惑、幻灭

B.看成爱情诗未尝不可(姑娘=姑娘)

情绪:失恋

基调:哀怨

C.看成哲理诗也有道理(姑娘=理想)

情绪:可望而不可即

基调:无奈

因此,对于诗歌主旨的把握是可以多向的。丁香姑娘可能是诗人渴望而终未能得的爱情,可能是青年时未酬的壮志,可能是年少时青涩的一个愿望,也可能只是对曾经偶遇的少女倩影的空自怀恋……所以,丁香姑娘是一切转瞬即逝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美好回忆的寄托。

诗人只是通过她来表达这种对于美好事物的飘忽短暂、转瞬即逝的痛惜和追忆,念念不忘却又无从把握,只剩下淅沥春雨中的深深追忆,只剩下物是人非之后的无可奈何。尽管全诗没有一句直白的情语,但情语却已洇染在委婉的景语之中了。

但是任何诗歌的欣赏都不能离开诗人的个人经历和创作背景,大革命失败的背景以及被通缉的经历一定会在诗作中得以体现。因此,这首诗应理解为委婉地表现了诗人在黑暗现实中找不到出路却又不甘沉沦的精神痛苦与迷茫。”知人论诗“应成为诗歌欣赏中的一个重要方法。

(五)把握特色

①朦胧、含蓄

《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②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因此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对于美好的东西,我们都想得到,当我们得不到的时候,自然会痛苦失落。《雨巷》的成功正在于戴望舒写出了我们每个人都曾经体验过的一种感情,那就是”忧伤“.诗歌把诗人的感觉就是这样传输给我们,使我们产生了共鸣。现在,请同学们酝酿感情,把握节奏,带着诗人传递给我们的忧伤,在江南缠绵的雨中撑一把油纸伞,走过苔痕斑斑的青石板路,走进那条细雨迷蒙的小巷中,也去体验一下在小巷中彳亍独行的意境。……让我们乘着想象的翅膀,将本诗齐读一遍。

四、收束全诗,再读诗歌

同学们,丁香姑娘远了,美好的理想像梦一样碎了,但诗人并不绝望,在诗歌的结尾,诗人仍然希望身边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那种对现实的不屈,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在今天,在将来都必将带给我们启示,在我们处于困境之时能够为我们指明方向!

上一篇:魔幻厨房(1300字)作文下一篇:关于身体健康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