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质量论文

2022-04-17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推进和语文分值比重的上升,语文学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效果却并不明显,存在着诸多弊端和问题,作为新课改要求下的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主要阵地,深入挖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并掌握其精髓,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实际情况开展合理地、适当地调整,优化教学过程,以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语文教学质量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教学质量论文 篇1:

浅议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摘 要:伴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向也应发生改变,不但需要利用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记忆知识,同时还应教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技巧,增强自身的综合素养。在高中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指导,增强学生的文学底蕴,充分施展自身的引导、启发作用,让学生可以主动、积极的进行学习。以下就简要论述了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提高;教学质量

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关系到语文教学的大局和教学的方向,甚至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素质乃至国计民生的大事,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学质量的提高牵涉到方方面面,是一个繁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在短期内轻易实现,提高教学质量,任重道远。那么如何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呢?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浅析如下。

一、采用多元化教学,激活语文课堂

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创新教学形式。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是生动活泼的,因为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自然会主动参与课堂。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采用讨论式、演讲式等多种教学形式进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全体学生都参与。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学校的教学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更多的教学手段走进学校,教师将现代课程与科学技术相整合,不仅可以使得教学容量增大,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有感情地朗读和优美的旋律,能调动学生的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适时、优美的音乐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让学生不由自主地爱上语文这门课。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使得语文课堂生动、活跃,加强语文学习的应用。

二、教师要做好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语文这一学科具有知识面广、知识点繁杂、缺少逻辑性等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前要明确教学目标,并明确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更能将这一节的内容充分地展现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地做好课堂教学设计。

首先,教材是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因此,教师要在授课前通读教材,做好备课工作的第一步。只有教师充分了解教材的内容,才能对教材内容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使课堂教学的思路清晰,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地、合理地设计。这一过程是激活教师思想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教师能否拓展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

其次,教师根据对教材的了解,为语文课堂教学制定可行的教学计划。在整个课堂教学计划中,教师要将重点放在对语文教学观念的更新以及对教学模式的改进问题上,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使语文教学质量得到有效地提高。另外,也要重视学生对语文的拓展学习。将学生的拓展性学习切实地落实到提高语言能力方面上,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对学生拓展学习的计划制定,对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制定这方面的计划时,也要格外细致,使学生的拓展性学习能够落实到实处。

三、强调个性,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1、精心设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学习上,学生只有存在疑问,在认识上才能感到困惑,产生冲突,引起探究性反射,产生思维活动。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疑,深入钻研教材,确定重难点,选择的教学切入口,问题力求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通过设疑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思维。另外,教师不仅自己精心设疑,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对问题敏锐的洞察力,造就学生敏于发现、勤于发现、善于发现问题的习惯,还要逐步培养学生树立自信心,不盲从、不违心、不惟上的良好品质和学习上的批判精神。通过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

2、训练求异思维,促进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协调发展 。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在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探索同一问题。小到标点、一个词语,大到篇章分析,都可以引导学生多向比较,展开求异思维。引导学生对各种语文材料研读时,要启发学生各抒己见,不追求答案一致,只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即可。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设计一些正向与逆向思维的作文题让学生思辨,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选取新颖而独特的观察、认识角度去探求事物,表达出自己不俗的认识和看法,让学生在阅读理解和写作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充分训练自己的语言思维,使带有个性和创新意识的写作闪亮登场。

四、采取小组合作探讨的策略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小组合作探讨学习的方法已经成为其必然的内在要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失成为一种提高学习效率较好的学习方式。采用小组合作讨论这种教学模式,对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既能给学生独立的思考时间,也能确保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讨论中来。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精心地设计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想象的空间,发挥自己的个性,讲出自己对问题的独到见解,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地激起学生的积极性。

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权利还给学生,把尊严还给学生,把个性还给学生,有的语文教师上课便让学生自己看书,没有目标及具体要求,没有提示,没有指导没有检查也没有反馈,学生一看到底;觉得文章没有什么可讲授的,学生能够轻易读懂。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主的权利,可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自主。让学生自主讨论发挥各自的思维,也许10分钟就能让学生超脱文章的范围去扩展去探索,联系实际联系政治,将高中语文的广泛性发挥实质。

总而言之,要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到语文知识的同时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已经成为现阶段课堂教学的热点。教师一定要结合教学实际,合理采取有效措施,让学生热爱语文学习,主动进行语文学习。

参考文献:

[1] 陈菊玲.教师如何有效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J].教书育人,2011(16).

[2] 杨 宇.关于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探讨[J].大观周刊,2012(49).

作者:王琼芬

高中语文教学质量论文 篇2:

优化教学过程,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推进和语文分值比重的上升,语文学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效果却并不明显,存在着诸多弊端和问题,作为新课改要求下的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主要阵地,深入挖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并掌握其精髓,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实际情况开展合理地、适当地调整,优化教学过程,以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优化;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所有学科的知识都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并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为听课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课堂上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人的作用;课后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以鞏固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如果在高中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对学生的一生都是受用不尽的财富。那么,我们该如何优化教学过程,提升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呢?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课堂虽然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主要阵地,语文教学却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上。如果学生没有进行充分的课前预习,在课堂教学进行中教师难免会遇到障碍,譬如要为学生辨析字词、介绍作者以及课文的创作背景,也就造就了传统的语文课堂中千篇一律的“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划分段落,体会大意—概括中心思想,升华主旨”的模式,学生产生了审美疲劳,积极性不高,教学成果自然收获甚微。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人制订学习目标、摸索学习方法并监督学习过程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新时代下对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自主学习是开展高效的语文课堂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人会一辈子看着学生学习,“奴役式”的学习方法更走不了多远;其次,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进行指导。指导的过程犹如教会蹒跚学步的孩子走路一样,难免会出差错,教师要耐心地指引学生,通过对课文的仔细研读、查阅资料,进行认真的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万世师表孔子在几千年前就曾经告诉我们学习与思考二者的辩证关系,不可偏废、缺一不可;最后,强调学生不理解的重、难点和具有学术价值的部分。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教师可以为他们指出重点,引发思考。这样一来,高中语文课堂便一改传统的旧模式,教师在确立教学目标时,也可以大胆地由资源导向式转换为目标导向式,譬如,作者生平简介、创作背景都交给学生去做,在信息异常丰富的今天,学生手中掌握的资料比教师还要丰富,再讲这些内容无异于浪费时间。语文课堂之所以效率低,正是因为教师没有抓住重点,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职能正是解决学生无法理解的重\难点,其他与教学目标无关的教学内容即使再丰富多彩也要学会忍痛割爱。

二、确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地位

课堂虽然是教师的主要阵地,而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传统的语文课堂为了赶进度,往往是教师的“一言堂”,忽略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参与不到课堂中来,难免昏昏欲睡,教学质量不高也在情理之中。要想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开展有效的探究学习。高中的学生思维活跃,但又面临着繁重的课业压力,很容易将他们的思维禁锢起来。语文是一门相对来说比较开放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要下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譬如,必修三中鲁迅的《拿来主义》,我以题目为切入点,提问学生:“何为拿来主义?为什么要奉行拿来主义?拿来主义如何拿来?”学生各抒己见,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他们的理解程度更深一层;其次,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大责任,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标,挖掘课文的深刻内涵。例如,必修一中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通过对意象的分析,引导学生感悟诗人所要表达的顽强的生命力与抗争精神,通过空间的辽阔体现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占有欲;最后,教师要善于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讨论法、分组法、朗读法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其用途并不仅仅局限于教师范读、枯燥乏味的齐读,分角色朗读、分小组朗读、分性别朗读的效果颇为显著。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我利用多媒体,辅助以轻音乐,播放了一遍范读后,鼓励学生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闭上眼睛仔细感悟。学生抓住表现自我的机会,放得开,能够融入课文的意境中去,注入自己的感情,有利于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性活动,与课堂相互渗透

语文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与生活的联系尤为紧密,与其他学科又是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的,这就要求教师开展适当的实践活动,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1)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譬如,在布置作文《脚下的土地》时,我将教学班划分为三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两名组长,完成作文的写作后交换到其他组的组长那里,担任小老师的角色,修改、挑选,集合全组意见,最后每个小组挑选出两篇范文,在全班学生面前进行点评和比拼。学生的兴致很高,都努力地使自己的文章更加完善,他们的点评还颇有一番评委的意味,让人忍俊不禁,但这个过程所有的学生都受益匪浅。(2)开展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样是作文教学,很多学生的作文文风却稍显浮夸,言之无物。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带领他们走出课堂,走入社会,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文学作品的创作又何尝不是一种艺术呢?正如“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坐在课堂里冥思苦想无异于闭门造车。又如,在必修五《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一课,我布置学生自愿挑选角色,排练这部话剧。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展现了不同于以往的一面,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在充分了解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对自己的课堂进行调整和充实,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董静.运用“共生效应”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的实践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

[2]林琳.语文趣例与高中语文课堂情感体验[J].考试周刊,2014(49).

作者:李璇

高中语文教学质量论文 篇3:

对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思考

〔关键词〕 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思考

高中语文教学面对着激烈的高考竞争压力,受到广大师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有效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成为摆在广大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与迫切要求。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急功近利思想,极大地阻碍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需要引起重视,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加以解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几点问题

1.教师缺乏个性思考。语文教育不仅具有知识性、工具性、趣味性,更有思想性、人文性。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位有高度自主意识的思想者。语文教师常常唯课程、唯教参,缺乏对历史、社会、文化与人性的深入思考,致使语文课堂出现万马齐喑的局面。

缺乏文化积淀。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用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自己的人性,必须用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自己的灵性,也必须用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自己的特性。而部分语文教师,对于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理解不深,绝大多数吃的是“老本”。

2.学生缺乏正确的认识。步入高中的学生,从心理到思想均趋于成熟。其独立性也日渐强化,在对待不同课程的学习态度上也各有不同,从目前文理分科的状况看,文科生尚能较重视语文课的学习,理科生则敬而远之。

缺乏学习兴趣。此问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历史原因: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负担过重,特别是机械重复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呆板枯燥的说教方式更是让学生产生了厌倦心理。

二、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1.学生学得好远胜于老师教得好。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材的精练、实用、高效;老师的智慧、才能、努力;教育环境的舒适等等,这些都是外因,最终还要通过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活动来起作用。因此,在高中阶段,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就显得特别重要。

2.以课文为语文教学的例子,一定要增加语文课外阅读量。

“教材无非只是个例子。”叶圣陶先生如是说。这也告诉我们,绝对不能把教材当作语文的全部。要让学生接触生活实际,从生活中采掘大量鲜活的语文材料,分析归纳,从感性到理性,再从理性到感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课外活动应该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如果没有处理好语文教学和课外活动之间的关系,就无法把语文教学搞好。根据我的调查,几乎在所有学校,语文学科都处在相对弱势的地位,学生用于学习语文的课余时间几乎没有,这个矛盾不想办法解决,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只能是一句空话。

3.没有知识的积累,就很难有能力的提高。

高中正是打基础的大好时机,教师必须有计划地、认真地做好基础知识的教学工作,虽然语文学科各阶段的知识点没有明显的衔接,但是,语文老师应该想办法将语文学习的大目标分解为若干个小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每一个阶段都有任务,比如,注音、错别字、成语、改病句、排序、诗歌鉴赏、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现代文选择、阅读等等。

4.调动师生互动的积极性。

创设良好的情景。教师必须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开放、自由、和谐的人文环境,充分信任学生。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性、自尊心,对之采取高压手段,往往受到的是更强的反弹力,只有放下架子,以理服生,以“礼”待生,才会取得双赢。

在“问”上下功夫。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教师的提问应该做到以下几“度”,即“准度”指提问的针对性、具体性,“适度”指课堂提问的时机和难易程度,“梯度”指提问的循序渐进规律。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上的师生互问、生生互问、有问有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师生共同的教与学的目标。

巧用激励性评价。在课堂上,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并给予相应的暗示引导,这样做不但能有效地解决问题,而且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讲究因材施教。各因其材,是指因不同的教材而施教,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编的课文,单以文体论就多种多样,内容就更是丰富多彩、纷繁庞杂了,这本身就要求教师不能单一地进行流水线作业,而必须因不同的文章进行艺术处理。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边学边做、边思考、边总结经验教训,才能不断进步!

编辑:刘於诚

作者:牛丽婷

上一篇:中职数学教育改革论文下一篇:中考数学试题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