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与文学的关系论文

2024-05-08

电影与文学的关系论文(共8篇)

篇1:电影与文学的关系论文

摘 要:本文解读了视觉文化语境下的电影与文学的关系,强调了视觉文化的冲击对电影和文学关系的影响,希望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能提供一些借鉴,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关键词:文学 电影 关系解读

在视觉文化冲击的今天,电影代替了文学的主导地位。但文学对电影的影响一如既往:如文学创作的经验;文学的诗意、文法;等等。电影对文学的影响的突出表现就是将读者渐渐变为了观众,并且这一过程是借助文学来实现的。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总是将文学与电影联系在一起的深刻原因。

一、文学与电影关系的探讨

人们把电影和其它艺术进行类比的过程中,挖掘出了其它艺术的特性在电影中的具体体现。如欧洲先锋电影运动的代表人物阿倍尔•甘斯曾说,电影“应当是音乐,由许多互相冲击、彼此寻求着心灵的结晶体以及由视觉上的和谐、静默本身的特质所形成的音乐;它在构图上应当是绘画和雕塑;它在结构上和剪裁上应当是建筑;它应当是诗,由扑向人和物体的灵魂的梦幻的旋风构成的诗,它应当是舞蹈,由那种与心灵交流的、使你的心灵出来和画中的演员融为一体的内在节奏所形成的舞蹈。”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得出,电影成为了诸多艺术的混合体。文学作为电影存在的前提,以至于有人称文学是电影的母体。电影回归自身的过程本身同时也是电影与文学的融合、交流过程。在电子媒介一统天下的今天,电影与文学的融合代替了疏离,或者从文学的角度说,它走进了电影。可见,二者的交流也必然会促进其共同发展。

二、文学与电影的表达差异

作为与电影相抗衡的一方被抬出来的文学与电影相比,电影以其强烈的视觉表达效果,取得了较于文学的真实感。文学的短处可能就是文学之所以是文学理由所在,即在于文学的媒介——文字。由文字组成的句子具备了电影所不具备的逻辑秩序;而且其时态指明了其与表述对象的距离所在,文学这种表达形式是电影所不具备的,电影则是用其逼真的形象来表达生活的。就文字来说,它处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作为一种形式而存在并得到长足的发展。社会生活催生了文学形式的出现与形成,在这一点上它保证了文学内容的独立。人们通过对文学形式的关注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文学是区别于现实的,是现实的反映,融合而又独立与现实,是一种矛盾的综合体。即使是推崇所谓的客观再现的现实主义文学,也无法诠释这一疏离。现实主义以其独特的文学修辞手法论证了文学不可能是,也永远成不了一台摄像机的事实。

美国社会学家戴维•里斯曼在20世纪50年代所写的《孤独的人群》中,提出了体现社会权威的三种引导形式。即传统引导、内在引导和他人引导三种形式,这三种方式分别对应一种社会形态。今天我们生活在“他人引导”的社会,这与“内在引导”有着本质的不同。内在引导的人的人群有其不同于其他引导方式的做人原则和人格标准,但是他们又是痛苦的,因为其处于一种不知对错,或者不知对何为其对的境界之中,他们是孤独的,感觉到了其所处的人生的不快,时常感觉到莫名的孤独感。将里斯曼的“引导”与电影和文学对接受者造成的不同效果联系起来看,电影则会偏于“他人引导”, 如上所述,可见“他人引导”是不利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文学作为一种体现“内在引导”的书写,其功能就是促进社会缔结,形成和谐的局面,这也是那些捍卫文学主导地位人们的初衷所在。

三、文学与电影的感觉差异

距离在文学中就是指欣赏者与其对象之间的感觉距离,并且这种存在之美是永恒的,或者说永恒之美就在于距离。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就是强调距离对于文学永恒的重要性,距离是美之所在,在距离之外,或许一切都是飘渺的。“艺术旨在使人感觉到事物,而非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乃是使对象陌生化,使形式变得难于把握,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既是审美的目的,必须设法延长。”电影以其逼真形象来表达生活,而文学之美,则美在含蓄,它以一种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意境去诠释生活,借助文字、千变万化的修辞方式,将确定的对象又不确定的摆放在人们的面前,而这种意境与存在,需要读者的探索、感知,由于每个读者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出现在每个人面前的将是形色各异的同一形象。正是这种适宜的不确定性将催生出读者探索式的审美快感。可以得出,超越生活现实批判沉淀之下的存在,就是距离产生之美。虽然电影自身就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形式,但是其声色之美,形象之真都决定了它不可能具有文学的含蓄之韵。在视觉文化的冲击之下,文学安身立命的生存之道或许有所动摇,而它不可能也永远不会对文学的想象和真实的互动取而代之,这也是文学生命力之所在,同时这也正是文学在视觉文化的影响之下固保其真质的关节所在。

四、结语

电影与文学关系的变化不仅表现在其传导方式的改变,也表现在文学的生存之根基受到了以电影为主导的视觉文化的冲击。二者的关系也在融合交流中相互促进发展,纵观视觉文化的发展历史,不难预见,在融合共生的主流背景之下,文学在电影的刺激之下,其生存发展的空间无疑将更为广阔,电影则在自身完善的基础之上也必然会获得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胡经之.文艺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版.

[2]周安华.现代影视批评艺术.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版.

[3]金惠敏.趋零距离与文学当前的危机.文学评论.(2).

篇2:电影与文学的关系论文

随着电影业的发展,其逐渐具备认识、教育和审美等其他功能。这些功能主要体现在电影与文学作品的有机结合上,这种结合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两者互相促进、互相影响。

摘要:随着电影业的迅速发展,很多文学作品都逐渐被引用到电影剧本中。通过电影的拍摄来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故事、情节立体化,这种行为使得电影和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很多英美文学电影都是依照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翻拍的。本文主要是通过介绍几部英美电影来探讨英美文学电影与文学作品之间的紧密联系,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电影 文学 英美文学 文化

一、电影和文学作品存在紧密联系的原因分析

电影和小说属于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是两者之间又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表现在电影和小说作品相互促进、相互推动上。电影和文学作品存在联系的原因在于两者之间存在许多共通点,这些共通点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方面:1.电影和文学作品都是以可以感觉到的形象来表现编剧或作家希望表达的感情。文学作品主要是以语言和文字的方式来塑造人物形象,而电影则运用演员、布景和道具来塑造影视形象;2.两种艺术形式都包含人物、语言、情节和结构四大因素;3.两者都属于叙事艺术。叙事即叙述故事,对故事进行描述,其是作者将不同的情节联合进行描述。文学作品和电影都包含四大因素,即人物、语言、情节和结构。文学作品和电影都需要叙述,但是相比之下,电影艺术对故事和情节的要求更多;4.两者都具有假设性。假设性属于一种艺术表现方式,其主要是指以假乱真的表现方式。艺术形象并不是直接复制生活中的自然形态,来源于生活又需要超越生活,这便是电影和文学作品的假设性。5.两者都属于时间艺术。时间是电影和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因素,是这两种艺术形式不可或缺的条件。

以上五种便是电影和文学作品之间的共通点,这些共通点决定它们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英美文学有着十分辉煌的历史,因此英美很多电影公司根据文学作品和电影之间的联系来拍摄优秀的电影作品。

二、文学作品为电影拍摄提供了经典素材

随着电影业的飞速发展,很多电影都开始引入十分经典的文学作品。随着这类电影逐渐受到人们的认可和喜爱,文学电影和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也愈来愈紧密。目前,这两种联系在英美地区得到了十分明显的效果。下面笔者便从几部电影作品中来分析文学作品在电影中的运用。

1. 电影作品《黛洛维夫人》 电影《黛洛维夫人》是根据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同名小说《黛洛维夫人》来进行拍摄的。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伦敦文学界的中心人物,是布卢姆茨伯里派的成员之一。电影作品《黛洛维夫人》讲述的是在伦敦1923年的夏天,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5年,主人翁Dalloway回想起1890年夏天十分年轻、美丽的自己。电影的成功是剧本、导演、演员、后期制作等方面来决定的,小说《黛洛维夫人》则为电影提供了十分优秀的剧本,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电影的成功。

2. 电影作品《三颗翼动的心》 著名导演伊恩·索弗特利拍摄的电影作品《三颗翼动的心》,是根据美国著名作家亨利·詹姆斯的同名小说改编拍摄而成的。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威尼斯的爱情悲剧,小说中展现了令人难忘的浪漫情怀。通过英国演技派女演员海伦娜·博纳姆·卡特精湛的演技,来将小说中的人物鲜活化、情节立体化。小说《三颗翼动的心》出版之后便受到读者的喜爱,而将其选为电影剧本取材也是看中其经典所在。一方面将小说以电影的形式展现给读者,另一方面让更多人能够通过电影认识和理解小说,是文学作品和电影的典型结合。

3. 电影作品《巴里·林登》 1975年,英国Hawk电影公司制作出了经典文学电影《巴里·林登》,这是根据著名作家萨克雷的小说《巴里·林登的记忆》改编拍摄而成的。通过电影让小说人物更加鲜活,将其坎坷的命运更加明了地展现给观众。小说《巴里·林登的记忆》将主人翁的经历描写得十分精彩,由于导演和演员将其生动地表现出来,即使是3个小时的电影也不会觉得漫长。这部电影曾获得最佳摄影、最佳导演奖、4项奥斯卡奖等14个奖项,是电影行业难得的完美作品。

以上三部电影作品的共同点在于将电影和文学作品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转换艺术形式,让其能够获得更多观众的喜爱。作家在编写小说时,注重的是故事情节、人物的动作、对话;而导演在拍摄时,注重的不仅仅是整个故事情节,还需要考虑到电影的拍摄效果、演员的演技及其整个拍摄团队的合作。通过将电影和文学作品这两种艺术形式有效地结合,将经典深入人心。综上所述,文学作品为电影提供了优秀的电影剧本,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影业的进步。

三、电影促进了文学作品的推广

1. 英美电影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在高校促进了英美文学作品的推广 英美文学是我国高校外语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这项课程的目的在于让我国学生能够有效地了解英美文化。目前,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主要是为学生介绍英美文学史上的很有影响力的作家的经典著作。但是由于英美名家名作资料繁多,教授起来会比较麻烦。加上很多学生对著作的学习兴趣并不大,自然也不能很好地了解英美文学作品。电影是一种兼具视觉、听觉、时间和空间为一体的艺术形式,通过演员的演技让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更加明了地展现在观众面前。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通过播放由小说改编的电影来辅助教学。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美文化的`兴趣,也能全面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和理解能力。由此可见,电影确实能够很好地促进英美文学作品的推广。

篇3:浅析英美文学与电影的关系

电影在诞生之初仅仅是出于娱乐性质,而随着影视技术的不断发展, 电影内容开始越来越多地涉及深为人们所熟悉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英美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佳作,大大丰富了电影的表现内容,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而电影的迅猛发展也进一步加深了英美文学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

二、电影与文学作品的共性及差异分析

(一 )电影与文学的共性分析

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电影创作,均属于独立的艺术手段之一。可是二者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关系。电影与文学作品之间联系密切的原因主要是二者之间存在共性, 这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电影编剧或文学作品的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主旨内涵都是通过人物形象塑造展现的。第二,电影与文学作品所包含的基本元素一致,包括人物、情节、语言及结构。第三,电影与文学作品属于叙述性艺术表现形式,可是电影的叙述性更强一些,所表现的情节更多。第四,电影与文学作品都存在假设性。假设性是艺术创作中的一种手段,以假乱真的状态是假设性的最高境界。艺术创作中的形象并不是对生活形态的简单复制,而是取材于生活,但同时高于生活。第五,电影与文学作品都是时间的艺术,时间是构成这两种创作形式的重要因素之一, 也是组成这两种艺术形式中的必要内容。

(二 )电影与文学的差异分析

文学创作的基础是语言的运用, 即通过语言文字展示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反映一定的现实生活,蕴涵丰富的情感,这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电影的出现时间要比文学晚很多,属于一门新兴的独立艺术形式。电影的综合性很强,这种综合性并不是将几门艺术简单地相加,而是通过一定的技术,使几种艺术表现形式有机融合,用以表现新内容的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电影中可以体现文学性,但不能在电影与文学之间画等号。电影所表现出的特征与文学有很大的不同,文学和电影借助不同的手段和媒介展现自我,文学将抽象转化为具象,而电影则正相反,将具象转化为抽象。

无论是电影还是文学都属于艺术的表现形式, 二者的最终目的一致,都是通过产生情感共鸣,从而陶冶人的情操,所以电影和文学具有密切的联系,并互相促进。电影离不开文学,文学也离不开电影,尤其是在无限推崇视觉艺术的今天,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之后能够提高作品在大众心目中的认识。借助电影的手段,文学作品被更多的受众所接受,而且电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文学创作手法和结构的安排,如电影能够为文学创作提供符合大众审美需求的题材, 而且电影的拍摄技巧能够带给文学创作一定的启示,为读者带来新奇的感觉。

三、英美文学作品与电影之间的关系探究

(一 )英美文学作品为电影拍摄提供了经典素材

读者之所以喜欢英美文学巨作,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些文学作品普遍具有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及深邃的思想内容, 而电影却能更多角度地展现英美文学作品的不同方面。英美文学作品为电影发展提供了曲折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思想内容, 而电影将文学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以更立体、更生动的姿态展现给观众,电影与文学作品的有机结合使电影和文学作品之间建立起更紧密的联系, 有利于彼此的长期和谐发展。

(二 )电影弥补了英美文学作品表现力不够的不足

不少英美电影都取材于文学作品, 而电影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在视觉和听觉上的需求, 而且能够使文学作品的影响更深刻。在电影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电影功能更丰富,增加了教育功能及审美功能。通过电影与文学作品的紧密结合,电影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而且对电影和文学作品自身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 尽管小说的故事情节曲折动人,可是有时候人物内心不容易展现,只能依靠读者自身的想象力体会,电影却能很好地弥补文学作品的这一不足,尤其是用电影的表现手法展现经典的文学作品时, 电影的功能更明显,从而促进英美文学作品的进一步推广。

四、结语

篇4:电影与文学的关系探讨

[关键词]电影艺术文学作品关系探讨

一、电影表现的是文学意味

电影艺术的最大优点当属其兼容性,音乐、舞蹈、建筑、雕塑、绘画等几乎所有艺术形式都可被电影改造利用。文学,作为最为古老的艺术之一,音乐、美术、雕塑、舞蹈等又都可以从中获得灵感。我们常说,艺术是相通的。文学和电影在时间空间表现力、语言结构叙事方式上的天然联系,必然使得文学成为对电影影响最大的艺术之一。而且,作为大工业与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电影本身并不是艺术,更不能只依靠自身渗透出悠远绵长的艺术意味——电影是依靠对人类现实生活的记录和再现渗透艺术精神和艺术意味的。在渗透艺术精神和艺术意味的过程当中,文学在形态上帮助电影完成了这样一个过程。可以说,当电影从奇技淫巧的街头杂艺脱胎成一门艺术时,他从语言文字里汲取的养料是促使莫成功转型的基本条件。电影向文学学习的“终南捷径”当然就是将文学名著直接改编成电影。电影改编文学从可能走向现实后,方法的选择就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文学改编方法分为三类:“移植式,注释式,近似式”。移植式是直接在银幕上再现一部小说,绝少改动,注释式是影片对原作加了许多电影化的注释,并加以重新结,近似式是与原著有相当大的距离,以便构成另一部艺术作品。这几种方法各有所长,实践证明最有生命力的改编往往是那些不够“忠实”于原著,在尊重原著精神实质和风格特色基础上,充满改编者创造性与主动性等个人色彩的改方式。尤其在当代,原著往往被利用的只是一堆素材,一个故事梗概。在莎士比亚作品数百次的改编历程中,这种趋向越来越明显。在上世纪40~60年代奥立弗对莎剧的经典改编中,尽管已有了服从电影主题对语言和情节的删削,但还保留了大量的戏剧风格和原著精神。但在近年的改编中,不管是1996年莱昂纳多主演的充满后现代式解构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还是涉及校园暴力、吸毒犯罪等现代内容的新版《奥塞罗》(2001),都在原著基本情节主题外,增加了更多当代意识。

二、文学名著成为电影改编的重点

由于电影改编的主要文学体裁是小说,当小说随着印刷技艺的提高、城市文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形成逐渐兴起后,电影与文学的结缘也就有了最初的可用资源。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作家们的集中概括社会生活和凸现历史转折的小说名著,往往成为电影工作者改编拍摄的首选。比如维克多·雨果的作品(《悲惨世界》《九三年》、《巴黎圣母院》等,曾经数次被搬上法国银幕。尤其是在有声片诞生之后,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陀斯妥耶夫斯基为电影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宝藏。改编成功的影片有《带枪的人》、《被开垦的处女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等。由于美国本土文学发展时间很短,好莱坞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影生产基地,其剧本的来源主要是畅销书市场,或者和其他国家合作拍摄他国文学名著。好莱坞电影改编文学畅销书的历史可以说几乎与好莱坞的成长历史同步。最早如《乱世佳人》《谁害怕弗吉尼亚·沃尔夫》、《在路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普通人》、《母女情深》、《雨人》、《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及九十年代的《霍华德别墅》、《沉默的羔羊》《危险的关系》等等,及至这几年,畅销书作家的作品闯入银幕的势头愈加锐不可挡。

三、文学作品改编推进了中国电影

中国电影的发展与世界电影的历程有着惊人的相似,首先也是从戏剧里脱胎而来。中国人拍摄的第一部影片《定军山》即取材于京剧,第一部改编影片《黑籍冤魂》来自当时盛行的文明戏。由于电影自身是以娱乐大众为本位,通俗文化/文学的大众化和世俗性使得二者更容易发生天然的联姻。自1924年郑正秋将徐枕亚的《玉梨魂》改编成电影后,早期中国电影和通俗文化的交融自此拉开序幕。包天笑、张恨水、程小青、朱瘦菊、严独鹤、徐卓呆、陆詹庵等等许多鸳鸯蝴蝶派文人相继加入电影创作队伍,“从1921年到1931年这一时期内,中国各电影公司拍摄了共约六百五十部故事片,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由鸳鸯蝴蝶派文人参加制的,影片的内容也多为鸳鸯蝴蝶派文学的翻版。”除了通俗小说外,历代相传于市井之间的民间传说、戏曲故事、稗史侠义等通俗文学样式也被大量改编。到了70年代末,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和新时期文学的影视改编才有了长足发展。尤其在西方电影理论和剧本的大量译介以及文学巨大社会感召力的推动下,中国电影开始自觉用功地补文学课,向文学学习。只要清点一下文学改编在80~90年代末电影生产中所占的比例,我们轻易就能感觉到文学的层层热浪。除了凌子风导《骆驼祥子》、《边城》、《雷雨》,谢添导《茶馆》,孙道临导《雷雨》等对现代文学大师杰作的成功再创造外,80~90年代电影的成就主要集中在对“伤痕文学”、“改革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等反映社会热点的文学作品的成功改编。达到影视双赢的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作品有《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人到中年》、《没有航标的河流》、《老井》《人生》《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天云山传奇》、《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等等。这其中,有些作品甚至获得比原著更大的声誉,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与以往最大的差别是,有很多作家加入到编剧的队伍之中。

四、中国电影的发展离不开文学

篇5:民间文学与儿童文学的关系

小学教育2007级本科班 90720039 吴丽娇

指导教师:李尚生

内容摘要:中国是一个有近四千年文学记载的文明古国,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产生过为数众多的包括人民口头创作在内的文学珍品。儿童文学是其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追溯儿童文学的历史渊源,我们最终会发现其源头必然是民间口头创作文学,其延伸的支支脉脉也与民间文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血缘关系,在儿童文学尚未形成的年代里,民间文学创作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粮食,而且孕育了儿童文学,儿童文学成为一门独立分去以前已经在民间文学的母体中孕育了几千年,民间文学以其纯朴而富于变化的结松,通俗的口语化语言,以及浪温奔放的想象力,与儿童的性格,心理喜好,欣赏能力天然契合,从而成为儿童的亲密伙伴。关键词:民间 儿童 文学 影响

古代由于教育条件的限制,没有专供儿童阅读欣赏的文学作品中,然而在民间却广泛流传着各种儿童欣赏的口头创作,其中有神话、传说、故事、儿歌、童话等多种形式。这些民间口头创作当初也并非是专为儿童创作的,但由于它的通俗性与口头性的特点,特别为儿童所喜好,以至于成为古代少年儿童文学欣赏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民间儿童文学过渡到作家真正有意识地为儿童创作儿童文学作品,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这一过渡是从有意识地为儿童整理和改编民间儿童文学,古典文学作品开始的,晚清儿童文学的先驱者们关注儿童教育和儿童文学,首先就是从整理和改编民间文学、古典文学中适合儿童阅读的作品这一工作着手的,之后才出现了一些作家的模仿民间文艺的旧形式灌注新内容的儿童文学创作,如以儿歌形式写就的《学堂乐歌》、《学生歌》、《少年歌》等;以民间童话的梦幻体形式写成的爱国故事《亡国恨》《黄天录》等等。

民间文学对儿童文学的直接影响直至“五四”新文学运动前后才是相当重要的,这一时期出版的儿童文学读物,几乎都是通过采风所得的民间口头创作和改编的古典文学中适合儿童阅读的作品,如《儿童小小说一百种》《儿童古今通从书》《儿童谣百首》《中国童话》等。当时,长期流传在民间的老虎外婆,熊家婆等童话故事都被收录整理出来成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乡土读物”,不少热心的儿童文学的作家都曾从民间文学中吸取过养料,有的是直接参加过采风编写的工作,有的则是从改编和译述民间文学中起步而踏入儿童文学的创作的。例如赵果深从“五四”时期开始编写了五十多种儿童图画故事,期中有不少便是直接来源于民间口头创作,由于对民间文学的深厚兴趣,赵果深日后的童话便带有深厚的民俗学的色彩。对儿童文学的倡导作出过出色贡献的茅盾先生也是从编译和撰述民间童话起步的。如:《蛙公主》、《驴大歌》等就出自于《格林童话》,《金龟》则出自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还有的则来源于我国古典的文学中民间传说,如《大槐国》,《树中蛾》等。1 儿童文学能如此迅速发展起来,自然很大部分归功于民间文学形式长期以来

对儿童文学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儿童文学种类大致包括诗歌、童话、寓言、小说等等。显然这些种类中的很大部分均来自于民间文学裁的直接过渡。例如诗歌中的儿歌、童谣便来自民间的“小儿歌”、“童谣”;童话起源于神话传说,也是民间童话的发展;寓言也是民间寓言的演变„„可见儿童文学与民间文学与民间文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肉关系。

此外,民间文学的表现手法、艺术形式、艺术风格对儿童文学的完善与发展也有着直接和间接的作用。“比兴法”、“象征法”、“寓言法”、“夸张法”、“铺陈对比法”、“双关法”等多种民间文学常用的表现手法被儿童文学的许多文体所吸收和借鉴,对儿童文学的表现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民间文学的平易、朴实、刚健、清新、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的艺术特色也深深地影响着许多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

为了进一步阐述民间文学对儿童文学的深远影响,下面试就儿歌、童话的产生和发展作一具体的论述。

作为口头文学形式流传下来的我国儿歌,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我们古代称儿歌为童话。五四歌谣运动后才普遍使用“儿歌”这一名词,现在见到我国最早的儿歌是《左传》中的《卜偃引童谣》,最早的儿歌集是明代吕坤搜集改编的《演小儿语》。从这些作品看,与今天对儿歌作用的认识有其相近之处,都是服从于向儿童灌输教育思想。

“五四”运动前后是旧童谣和新儿歌诞生的分界时期,在此之后儿歌逐渐成为作家们创作儿童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融有新生活,新思想的新儿歌也随之产生。2 从传统童谣和现代儿歌的产生,其过渡大约在晚清时期已初露端倪,晚清一些关注儿童教育的资产阶级民主知识阶层,在音乐文化领域所倡的“学堂乐歌”,“学生歌”或许多融歌谣体的旧形式和新思想,爱国民主精神,西洋乐曲为一体的新颖的尝试,其形式亦为现在现代儿歌产生作了铺垫,比如沈心工所写的《竹马》《雁字》《老鸦》,这些歌词浅显晚懂,节奏音律主谐铿锵,工整的名式排列结构,以及所蕴含的思想教育意义,足以体现其承歌谣体之旧形式,谱新歌谣之新声的创新意识,开新儿歌创作之先河。50年代出现一热身赛来自鲜活的儿童生活,深爱幼儿喜欢的新儿歌,如鲁兵的《太阳公公起得早》、《咪咪迷》,圣野的《扮老公公》《奶奶故事多》等。

从传统童谣到现代儿歌创作的飞跃,其实在概念上和形式上的变化都是极少的,变化主要在内容和思想方面,传统童谣的概念包含着两种涵义:一是儿童的,别一是歌谣体的,然而实际上歌谣的儿童性并不明确,他与民谣是相混的,没有严格的区别,只是后人整理是将适宜于儿童的划为一类,曰:童谣。而儿歌则上概念上进一步明确起来,强调了儿童的特点,可见其区别主要在于强调读者对象更为是明确。但儿歌在基本形式上继承童谣衣钵这点无疑,演变而今,童谣与儿歌其合而为一了,没有特别分明的界限,人们也往往把它当作一种事物的两种不同的叫法。这个主要原因是即在两者在形式上的极其相似,儿歌似乎从从就是一个形式的定位。但实际上两者仍有一些明显的差异,若将两者比较不难分辨,例如传统童谣中的《菊花开》和新儿歌的《板凳谣》,显然新儿歌借鉴的是传统童谣的起兴模式,只是由于内容的丰富而增长了篇幅,其格式仍是以六字句为主,但在内容上却赋予了崭新的意义,可见两者,一是民俗化的;另一个却反映了现实农村生活的民情风貌,因此,人们一下便可分辨出哪首是新创的儿歌。

又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与童话的联系甚密。童话和神话都属于民间文学,世世代代在人们口头上流传。这一种体裁都以浓烈的幻想俄为自己的主要的特征,彼此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神话产生的最早,他的主人公大抵是神、魔、仙、妖之类。神话是虚拟的故事,重在对宇宙的起源,生命的产生以及种种自然现象的解释说明。例如我国的“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这些典型的例子。

在神话流传演变基础上产生的传说,是指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与一定的历史事件以及地方古迹,自然风物,社会习俗有关的故事,它是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播下来的,在流传过程中自觉不自觉的影响着儿童,为儿童所喜欢,为儿童所接受,因儿童的需要而发生变化。传说中也有神的活动,但主人公多为奇才异能的英雄或有名的人物,如“大禹治水”,“鲁板的故事”以及有关神医扁鹊,华陀的传说等,传说中往往有某种史实成社会客观事物现象作为依据。

3童话是由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演变而来的。神话、传说对童话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神话传说为童话创作提供了原始材料。神话产生最早,可以说是童话的鼻祖。而传说则是原如神话向童话演变的道路上的重要一步。传说对童话更为直接的作用表现在故事性与传奇性,尤其是传奇性,它成为童话地直接先导。例如《列那狐故事》、《敏豪生奇游记》、《鹅妈妈的故事》,这些都是比较接近的儿童生活的故事题材,它们在流传过程也逐渐演变成童话最基本的母题。其次,变现在它们的精神本质的接近。童话继承神话、传说,习惯用非写实的想象、夸张、变形、神话等艺术手法去塑造现实的艺术形象。再次表现在它们精神本质的接近:生机勃勃、乐观自信的力与美构成神话艺术的内在灵魂,而童话则以表现童心世界的天真、稚拙、勇敢、奋发向上、生机勃勃的原始生命之美为其精神本质。可见,神话对童话的影响乃是一种本质的、天然的联系。此外,童话和神话、传说的艺术特色也是一脉相承的,在神话传说中,幻想、夸张的色彩非常浓厚,荒诞性很强,这些表现手法都被童话所凭借。童话中那些荒诞的情节,夸张的语言,新奇的幻想,变化的人物,追溯它们的源头就是神话和传说。

从民间童话到文学童话,又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民间童话在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代代相传,人们按照自己的理想和需要不断的加以补充,改造,到了后世,一些专门从事文学创作活动的作家为民间流传的古老童话所影响和吸引,加以搜集,整理,这就是最早作为文学样式出的的童话作品。又经过不断的发展,作家掌握童话的特点,由加工改写进而独立创作童话,这时,童话终于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学体裁。

较早对民间童话进行改写的是法国的贝洛,他根据当时流传于欧洲的传说故事改写了《小红帽》、《睡美人》、《灰姑娘》等八篇童话和三篇童话诗。世界童话大师安徒生最初的童话创作也是取材于民间童话的,如《大火匣》、《豌豆上的公主》等等。安徒生为文学童话创作奠定了基础,他的创作道路表现了民间童话发现到文学童话这一过程。

从以上一些实例说明,我们明确地看到民间文学和儿童文学的关系像母与子的血缘关系一样,是民间文学生育了儿童文学,并在儿童文学的发生发展的第一阶段经予哺育和抚养,而且一直到儿童文学的独立和发展、成熟。4美国作家伊萨克辛格曾明白地说:“文学如果没有民间的因素,深深根植于某一块特定的地壤,文学要衰落、枯萎。如今,儿童文学比成年文学更根植于民间。”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儿童文学和民间文学的关系时,不由对辛格的这一番话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参考文献:

1、《儿童文学概述》

2、《儿童文学原理》

3、《儿童文学美学》

4、《儿童文学》

浦漫汀 蒋风等

篇6:《外国文学与电影欣赏》课的感受

20110105042 孙金石

文学院传媒学院 11级广播电视新闻学

本学期,我选修课选择了外国文学与电影赏析,是跟我们专业相关的一门课程。这一门学科,让我喜欢上了外国电影,也对外国文化有了新的认识。每个国家有他自己的文化底蕴与特点,于是他所呈现出的电影就有所不同,有的静,有的动。比如日本电影,他注重于刻画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情感的纠葛与心态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细致入微。再比如说美国电影,更注重于冒险与刺激,人性的解放,思想具有创新性。法国电影的浪漫,印度电影的奔放,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起关注电影的剧情变化,我开始更加关注人物心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改变或深入。当你在看电影的时候,仿佛自己就是男主角,女主角,也正是如此,才能真正体会到一部电影的真谛,电影人真正想要表达出的信息。看电影,让我更加热爱生活,看爱情电影,我会期盼真爱的降临,看科幻电影,丰富了我的想象力,看文艺电影,让我的内心更加细腻。各种各样的影视,拓展了我的知识范围,我有了一个更加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身边的人。

文化对于当今社会无论是个人还是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都是极其不可或缺的灵魂所在,通过文学与电影欣赏我的文学知识也日趋增多,这门选修因此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

篇7:日本文学与电影赏析论文

2010—2011学年第 2 学期

学 院: 课程名称: 日本文学与电影赏析 学分: 2 学号姓名:

考核方式: 课程论文

考核内容: 日本文学与电影赏析

评 语: 日本文学论文《论黑泽明的罗生门》从《罗生门》的人物描写、《罗生门》的文学色彩来说明日本文学社会功能、日本文学的特色、日本文学的影响、日本文学对日本国民性的影响、《罗生门》存在的不足之处等方面描写了日本文学的特点,具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日本文学有较深刻认识。但是只写表面现象,在深入分析研究问题方面还存有不足之处。日本文学和中国文学有许多相似之处,用文学评论、美学和比较文化的观点,分析掌握日本文学的特点是学习日本文学的捷径。

成绩: 教师签名:

时间: 2010.5.30

论黑泽明的《罗生门》

摘要:黑泽明作为世界电影史上的一大巨匠,其作品具有普世的价值观,又常常是西方文艺思潮在东方的折射。本文试通过介绍他的代表作之一—《罗生门》,来剖析影片的实质,总结影片的中心思想,进而阐释人类的本性: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同时也试着解读日本文化及其存在的意义。从而对影片,对人性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黑泽明、文化、人性

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自从成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放了这部电影,我的脑海里就开始不断地出现电影里的影像。我总是在询问自己: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如此“邪恶”,不敢说出事实的真相?而黑泽明拍的这部《罗生门》想要给我们传达着一种什么样的思想?其真正含义又是什么?

带着这些疑问,课后我又看了两遍电影,并不断通过网络、书籍、期刊等资源查阅资料。今天我带着这份成果,想要与老师共享,想要与大家共享。

这便是我这篇论文的由来,希望成老师您能够认可。

本论

一、黑泽明简历

黑泽明(1910-1998)出生于东京都荏原郡大井町,是家中最小的一个。1934年黑泽明进入PCL电影公司(东宝电影的前身),考取了助理导演,拜导演山本嘉次郎为师,学习导演和编剧。黑泽明称他为一生之中最好的老师。1943独立年执导了处女作《姿三四郎》,一举成名,从此,影艺事业开始飞黄腾达,共导演了31部电影,其编写的剧本拍成了68部电影。一生获奖无数,尤以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终身成就奖为最高奖项。亦有“电影天皇”、“国际的黑泽”、“20世纪亚洲最有影响力的人物”等荣誉称号。代表作:《罗生门》、《七武士》、《梦》、《影武者》、《丑闻》等。

二、《罗生门》内容提要

罗生门,日本京都的正南门。云游和尚、砍柴人和乞丐在城门底下避雨,三人闲聊,话题开始,故事的序幕拉开:一个武士和他妻子路过荒山,遭遇了不测。妻子被侮辱,而武士惨遭杀害。惨案如何酿成?凶手、妻子、借武士亡魂来做证的女巫,都各有说法。

真相只得一个,但是各人提供证词的目的却各有不同。为了美化自己的道德,减轻自己的罪恶,掩饰自己的过失,人人都开始叙述一个美化自己的故事版本。荒山上的惨案,成了一团拨不开看不清的迷雾。

谈论完毕,雨过天晴。砍柴人在罗生门旁发现一个哭泣的弃婴。他决定收养下来,抱着婴孩往夕阳深处走去。

三、《罗生门》的拍摄背景

黑泽明于1910年生于东京,是他那个严厉的军人父亲的第7个孩子。早年他爱的是油画和文学,包括那时已经风靡日本的西方文学。这些兴趣将会变得极其重要并且贯穿他的艺术生涯。在他的影片里,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一个画家的眼光。《罗生门》是黑泽明在松竹完成了《丑闻》之后,根据日本名作家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筱竹丛中》改编而成的。剧本写的非常好,但是把它拍成一部影片却未免太短,此时的黑泽明立刻想起:《筱竹丛中》已经有三个故事了,如果再创造一个新故事,就正好达到影片所需的长度。同时黑泽明还想起了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罗生门》。电影《罗生门》就是这样慢慢地在他头脑中孕育成形的。只不过,当时黑泽明正被一种焦躁感所困扰,原因是他以为电影已经进入有声时代,无声电影的优点,以及它独特的电影美早已被人们弃置不顾了。所以黑泽明认为,应该回到无声影片的时代,有必要探索一下电影的原点。

《罗生门》—“有史以来最有价值的10部影片”之一的惊世之作就这样诞生了!

四、《罗生门》观后感

自从成老师第一次在课堂上给我们放映《罗生门》这部影片后,我就被故事里所蕴含的深邃思想所深深吸引。我不得不由衷佩服黑泽明大师在故事内容上巧妙构造,将人性中的邪恶、自私与贪婪展示得淋漓尽致,而最后笔锋的一转,又将人性善的一面提升出来。让我们对整个世界依旧饱满温情。

成老师在课堂上的放映以及课下我的几次观看,使我对整部影片深有感触。以下便是我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引起老师您的共鸣。

其实,故事本身是简单的:

一对夫妇从森林里经过,一阵夏日的凉风吹开女人的面纱,让在路旁歇息的京里大盗多襄丸色心大起,决心要得到这个女子。但当时的他并不想杀死女子的丈夫。于是他尾随这对夫妻,并设下骗局将丈夫骗到僻处绑起来。当他回到那女人身边告诉她她丈夫被毒蛇咬了,女人脸上担忧的神色让他妒火中烧。他把女人也带到男人被捆的地方,当着丈夫的面强暴了女人。在男权极度发展的古代日本社会,女人就面临了选择哪一个男人的问题,故事的疑惑也由这里产生,最后的结果是丈夫被杀死,女人在一座尼姑庵里被发现,而多襄丸也因为喝溪水中毒被发现而送上了公堂。

电影里其实是包含了双重叙述者。第一层是在罗生门的破庙里,那个愁苦又壮硕的中年男子。他的叙述里又包括了在公堂上女人、多襄丸、以及女巫代表的死者的叙述。就在这几 个主角的讲述中,电影的主题得以凸现。每个人所描摹的真相都是不同的,但是每个人讲述时候的表情都是那么真挚,让人不可怀疑。

首先是多襄丸。他是一个可爱的人物,十分的纯粹而没有心机。从后来中年男子的讲述中,他央求女人跟他去做他“浑家”的时候说了一句“我这个人呐,便是起了恶念,便顺着恶念干下去的人。”这是一种质朴的生活理念,他的灵魂中没有善恶的划分,从他自己的理解来看恐怕就是全恶。但正是这种纯粹的恶,让他不需要理会善恶的抉择,因为灵魂中不存在善的成分让他选择。这样的人,这样的活法,似乎比那些知晓了什么是善却仍旧作恶的人更容易得到原谅,而且可以设想,在他彻底的受到善的教化后,他会比其他人更加易于得到改变。人人都是一张纸,个性中有善有恶的人就好比纸上已经有各种颜色,纸上完全是白的没有一点颜色的人,也就是纯善的人是不存在的,因为只要在社会里生存,为了获取必须的利益就必定会被恶所沾染。其实纯恶的人也是不应当存在的,因为同样生活在社会中也必然我接触到社会的各种伦理道德,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善。就连多襄丸,在中年男子的讲述中,也知道在女人请求他去杀掉自己丈夫时让丈夫来给予这样一妻子处罚,这就是社会的印记。纯恶的人如果存在的话,就如同一张纯黑的纸张,同样可以作画,或者将其全部涂成白色,也是可行的。

多襄丸在讲述时,不断的强调他其实是不想杀丈夫的。首先是那个女人央求他,“不是你死,就是我丈夫死,你们必须有人要死,当着两个男人面出丑,比死还难受,我会跟活下去的那个人走。”于是他送开了男人的捆绑。其次,他再强调的一点是,“即使要杀那汉子,我也决不想用卑鄙龌龊的手段杀他。那汉子也确有杀法,我们足足斗了二十三个回合,光这一点我心里还佩服他,凡是和我交锋,能斗上二十回合的,天底下也只有那汉子一个人。”还值得一提的是,在他强暴女人时,女人并没有过分的挣扎,后来甚至伸出手来抱出了他。也就是说他并不完全是强迫女人这样做的,这就又减轻了他强暴的过错,而且还侧面表现了他的个人魅力。无疑,这个时候,他嘴里描述的自己无疑成了一个理想的被崇敬的侠盗,风流而不失豪气,光明磊落。从电影的初衷和表达的理念来看,这恐怕是他的臆想罢了。真相被他自然的隐藏了,他的述说在拼命减轻自己的罪恶,虽然他承认了自己杀死了那个丈夫,但那也是他为了成就自己的坦白名声的举动。正如他所说,早晚头也会被悬在高干之上。

第二个是女人,她把自己描述成了古代最标准的模板妇人。柔弱,对于强暴不能反抗,但是心里却坚贞不渝。多襄丸似乎是个疯子,发泄之后不管不顾留下他们夫妻的难题就大笑着跑了。被强暴之后她想要靠近丈夫,想从丈夫那里得到什么,但是丈夫给予的只是鄙视的眼神。“到如今我一想到那副眼神,还觉得浑身的血像要凝冻似的,在他眼睛里闪着既不是愤怒,也不是悲伤,只是鄙视我的冷酷光芒。”她什么都做不了,似乎被多襄丸玩弄过后她就成了一个旁观者。丈夫鄙视他,甚至不肯去杀死她。她晕倒了,醒来之后就丈夫就被人在胸前插上了匕首。她就是日本女子受到的教育中那种最顺从,永远没有自我,是跟在男人身后的物品。这是她为自己打造的形象。没有错误,一切都无能为力。她是最悲情,最容易得到怜惜的任人摆布的最终受害者。一切都是男人的错误。多襄丸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坏蛋,玩过丢下她就跑了,而他的丈夫对她也没有任何同情,只是鄙视。她什么都不能做,不知道丈夫是被谁杀死,不知道昏迷的自己怎么会到了水边,甚至自杀都没能成功。她把过错罪恶完全撇清了。

还可以看出的一点是,从她的讲述中似乎可以看出一点点女性意识的苗头。她虽然把自己刻画成了最理想的传统女性,但她不自觉的把过错完全推给了男人,男人是罪恶的源头,她一直是无辜的。她没有提到过爱情,后来死者的叙述也没有提到两人之间的爱情,这在当时是十分正常的,电影并没有做过多的强调。在这种没有爱情的婚姻里,也许对男人的憎恶早就种在她的潜意识里了。但是这种意识十分微弱,还不能推翻她头脑里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留下标准女性形象。

第三个是死者,是借女巫之口说话的,但叙述的效果没有打一点折扣。他描述的女人是邪恶的,整件事情都是由这“贱人”而起,“我当时想,但凭这句话,也就可以饶恕那强盗的罪了。”这句话是丈夫在女人要求多襄丸杀了她丈夫,而多襄丸十分诧异和愤怒,转而询问丈夫应该如何处置这女人后说的。仅凭这点,就可以断定这丈夫是一个在古代最寻常的男性中心主义者,是千百年来男权社会的产品。他认为自己对女人是仁慈的,没有要求多襄丸杀死她,但女人就是“贱人”。他没有丝毫考虑女人被强暴后可能的遭遇,似乎认为男人就可以像处置奴隶一般天经地义的处死女人。他和女人组成的是一个典型的古代婚姻,在亚洲似乎都是如此。他将所有的错误都推到女人身上,而自己是自杀的,并没有强调多襄丸在这件事情中所扮演的角色。在刚开始叙述的时候,他不断的强调“我那美貌的妻子”,在他的头脑里一直存在着一种红颜祸水的概念。他对女人的不屑是与生俱来的。这与女人对男人的憎恶似乎相辅相成。

三位在公堂上的陈述都结束了,案情愈加扑朔迷离。

这时最直接的叙述者,那个中年男子对破庙里的听众讲起了他的所见。在这里,女人爆发了,女人不再是柔弱的,也不是邪恶的,终于作为一个有自我的个体开始了控诉。他的述说是耐人寻味的,首先是他对女人的关注,“你要是我汉子,为什么不杀了这汉子?”中年男子其实看出了女人的惶恐无助,她害怕,怕没有一个男人愿意要她这样的“贱人”。在他的眼里女人是值得怜惜的,相对与男人来说,她是无辜的。两个男人是同样卑劣的,作为一个男性,他之所以以这样的视角叙述,是因为他在生活中的不得志。极端的穷困让他羡慕甚至嫉妒同是男人但却完全不同命运的多襄丸和女人的丈夫,但是那样的命运是他无法得到的,于是他的心态转为病态的蔑视。他在挑剔这两个男人的缺陷,他认为他们除了拥有惬意的生活外都是懦弱、自私、粗暴的人,他借着女人之口教训了他们。他之所以关注女人,是为了把自己放到比那两个男人更高的位置上。

所有人的讲述完成之后,导演想要表达的主题以相对明显的角度被揭示。影片中的聆听者是一个关键的角色。主题一次次的被他提到。“人这种东西么,对自己本身都不肯坦白的东西多着呢。”从这里看来,似乎故事中叙述者们并没有刻意的撒谎,他们似乎连自己的心都蒙骗了,自然而然的讲出了自己认为的真相。人性的懦弱就从这里得以凸显。对于损害到自身的东西,我们本能的就将其屏蔽掉了,根本不用经过大脑的选择。而这种屏蔽一定是符合我们利益的,无庸置疑。这种利益,既是现实中的,又是满足自我的。比如多襄丸的风流侠盗,女人的标准妇人、丈夫的可以对妻子掌握生杀大权的大丈夫形象、还有中年男人从女人嘴里说出的理想男人。这些都是他们深藏在心中的渴望,通过这一次的叙述,得到了满足。

聆听者似乎是一个对人世看得相当透彻的入世之人,也可以说是一个豁达的纯恶之人,他深信人不可信任,连弃婴御寒的衣物都要扒走。在场的和尚陷入了相当大的痛苦之中,“可是,像方才这样的可怕事儿,还是破天荒头一遭呢。”

在当时罗生门的破庙中,三个人代表了人的三种简单分类。善,恶,中间。那个聆听者离开了,始终都带着恶。而和尚是柔弱的善者,对于世风日下痛心疾首却无能为力。中间的那位中年男子摇摆不定,他苦恼也正是这个不知归向哪边的问题。他从死者身上取走了那把 “值几文钱”的短刀,但是被聆听者揭穿时并没有否认,由此可知他还是彷徨的。最后他选择将那弃婴抱回家抚养,似乎可以看做他选择了善皈依。这也可以说是导演对世间残存的一点点温情所抱有的希望吧。

所以我们可以从中提取他的中心思想:

第一,鞭挞人的自私自利思想。芥川的原作的确宣扬了人的不可信赖,客观真理不可信等等。但黑泽明用芥川的原作揭露了原作所诟病的利己思想,使人们承认现实社会中的确存在丑恶,但同时也告诉人们,人,毕竟是可以信赖的。客观真理是可信的。如果不是这样,就没有必要增加卖柴人这个人物了。既然改编的目的本来就是要保持与原作精神一致,那又何必增加一个卖柴人?影片中五个人在公堂上所作各对自己有利的供词,的确表明了人的自私,使人难分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固然都值得怀疑,但它的最终目的是提示人的自私,而不是教唆凡是人都应该怀疑。揭露人的自私性并不等于说人是不可信的。

第二,宣扬了人道主义永存的观念。芥川的原作中,行脚僧是作为第一个风 人出场的。他回答时只说了两句话:第一句说:他昨天路上遇见被杀的武士和他的子。第二句说:武士今天丧命见人生无常。原作中行脚僧的慨叹,纯粹是出家人消极的慨叹。然而最后一场戏里,他表示的却是对人生的积极见解。

第三,黑泽明以《筱竹丛中》为内容,却以《罗生门》为题名,也是有深刻寓意的。平安时代的平安京大城的罗生门一带,是个贫困荒凉的地方,常常是盗贼与乞丐的巢窟。人们自私彼利和愚昧的卑微精神境界,源于文化教养之缺乏,而谇文化教养缺乏的起因,尽管不是唯一的然而却在相当大程度上是由于物质生活的贫困。影片出扬人物大多属于当时的下层人物,便说明了这个问题。

总之,《罗生门》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艺术上的欣赏,更是对整个人类本性的诠释,有力地有力地揭示了人的无可比拟的罪孽,黑泽明在这里使一种电影样式纯粹到结晶的程度,而这种样式,对于人是可信赖的和人是不可信的这样用言语来表达的观念,可以说是一种重大的突破。

我的收获

通过对《罗生门》这部影片的解读,我对黑泽明大师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也从他的身上我学到了不少东西,譬如:坚毅,执着,勇气以及适当的坚持自我!

而影片本身则带给我更多的震撼,首先是我对人性的了解更加透彻了,在极端情况下,人总为了某种利益而相互掩盖着,这是无可厚非的事实。但同时我们也需要从理性上去理解它,而不是一味地鄙视这些人性的弱点,我们要做的就是最大程度上地去改变内心的软弱,最大化地展示人性光辉的一面。

再者,我也对日本文化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罗生门》有对日本封建王朝支柱的武士阶级的辛辣讽刺,也有对统治阶级的怀疑主义,亦有对下层阶级文化教养匮乏的同情,是一部上乘的日本文化艺术欣赏影片。

最后,再一次感谢成老师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影视素材,也感谢老师一学期来对我的辛勤教诲,让我从中获益匪浅。

篇8:电影与文学的关系论文

1电影与文学在发展中“融合”

文学和电影二者的关系必定是文学在前, 电影在后。当文字出现后, 文学可以说真正的找到了自己挥洒的舞台。用文字来描述亲历的见闻, 抒发内心感受。而文学的形式主要是以故事性为主, 讲述者在讲述的过程中, 又经过了自己的加工, 使故事变的越来越神奇和吸引人, 既然文学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 自然会保存下来非常丰富的遗产, 于是改编文学成为了电影中的常见现象。

在大多数的导演及编剧眼中文学作品有着殷实的“潜价值资源”。在题材选择、主题开掘、人物塑造、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方面都非常扎实, 能够给影视艺术的发挥多方面的启迪。在改编文学作品方面, 导演张艺谋应该算是个行家。在他的文学改编的电影中有一个最突出的也是最能体现中国特色的因素, 就是所谓的“中国元素的渗透”。余华的《活着》从一个江南小镇到了具有浓郁中国气息的黄土地, 而民间的皮影戏的“活着”与“死去”成为了其中的一条隐线, 还有从《妻妾成群》到《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灯笼意象, 也具有明显的中国元素。张艺谋电影改编中最具特色的是对影像美学的运用, 他充分发挥了影像造型的艺术表现力, 巧妙应用隐喻象征等手段, 把文学语言转化为视觉语言.在导演张艺谋看来, 中国电影永远不能离开文学。他说:“文学可以带动电影往前走。是文学作品给了我们第一步。

我们研究中国当代电影, 首先要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因为中国电影永远没有离开文学这根拐杖。看中国电影繁荣与否, 首先要看中国文学繁荣与否。中国有好电影, 首先要感谢作家们的好小说为电影提供了再创造的可能性。如果拿掉这些小说, 中国电影的大部分都不会存在。”张艺谋是这样说的, 也是这样做的, 他将改编文学进行到底!从《红高粱》起, 张艺谋电影的创作素材大都是“当红”的文学作品, 《活着》, 《妻妾成群》《满城尽带黄金甲》都印证了导演对这句话的最好诠释。

在中国的现代社会中很多影视和文学的联姻, 不过是消费时代各取所需的结果。由于影视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电子传媒的覆盖效益诱惑着作家, 促使作家们为适应影视话语的要求来改变文学话语的方式, 许多文学作品纷纷“触电”带动了影视剧的发展, 更有许多小说因为搭乘影视顺风车, 而一跃成为畅销书。从艺术角度来讲, 是文学给了电影生命;而从经济眼光来看, 则是电影给了文学生命。

2电影与文学在促进中“共生”

电影和文学虽然是不同的艺术形式, 但他们殊途同归, 都是为了表达创作者的人生哲学和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感动。文学经过改编后可以丰富原有的情节, 这样的电影惨烈中散发着温情并充满着文学的味道, 又有电影艺术身临其境的冲击力。文学在进入低谷后, 只有依托电影将其改编, 才是他再次崛起的出路。从文学到电影剧本, 再从电影剧本到电影, 都是艺术在再创造过程。

改编小说是张艺谋电影成功的基本原因, 亦可以说, 改编中的再创作是张艺谋影片成功的基础和关键。他继承了分解性美学能力, 在他的电影中既保留原著的故事性, 又能强化故事情节、集中的表现人物矛盾, 他的电影克服了第五代电影的局限性, 使电影发展得到突破。拿《活着》这部电影来讲, 叙事从容流畅, 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事件环环相扣, 结构相当的完整严谨, 对主人公的性格和心理都有鲜明而细腻的表现。

余华的原作《活着》本来是一部从头到尾贯穿着悲情的小说, 作品中最后结局只剩老黄牛与富贵作伴, 但是电影却截取了其中的一部分, 剧中除了两次他们失去子女时候的痛哭, 其余大部分的时候都是在平淡而又快乐的生活着, 而“好死不如赖活着”这句中国老话是这部剧的最好印证。不管事情怎么发展, 境遇如何坎坷, 都要忍着, 等着春天的到来, 看着遭遇了这么多苦难的夫妻俩最后在和女婿、外孙的欢笑声中拉上银幕, 我们又怎么能不深深为其感动, 苦难只是暂时的, 生活依然要继续。

文学作品与电影之间的区别说简单了其实就是诗与画的区别, 同样是艺术, 但是带给人的感受不同, 视觉感官也不同, 所以造就了两种不一样的艺术表现形式, 而原著是“诗”, 影视剧则是“画”。但又如出一辙, 影视讲究画面构图;文学讲究文体, 结构。每首诗, 每幅画给人的感觉都不尽相同。同理, 一部文学作品给每个人的感觉不同, 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也不同,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 我们在读余华的《活着》的时候, 每个人读完之后心中富贵的形象都不相同, 每个人心中预设的那个所描绘的形象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的。在阅读过程中, 每个人都会在不经意之间, 将自己心中的那个富贵的准绳加之到人物形象中去, 它以中国式的传统写作手法为主导, 作者不动声色、似乎事不关己地描写事件, 描写行云流水, 抒情自然流畅, 看起来有如天赖之音, 无半点渣滓。

在导演张艺谋的电影《活着》没拍摄出来以前, 我们未必会把富贵这个形象与葛优联系到一起, 但是当这部电影问世后, 由于人物形象是通过演员来表现的, 那么富贵的形象就变得唯一了, 这个形象一直定格在观者的视觉里与脑海中, 想像的空间就要小很多。而当这个形象一旦成功定格, 人们就会把富贵与葛优联系到一起, 自此这个角色才真人化。而当换掉原演员时, 有很多观众就开始不适应了, 因为这个在视觉上定格了的形象, 并不符合你心中那个既定了的形象和在对原著的理解的基础上, 想像预设的人物形象。这是文字本身所不具备的能力, 只有通过电影或电视这种特定的艺术形式才能得到很好的表现。

虽然不同, 但是影视与文学的融合将成为一个不可抗拒的洪流。可是要想把诗与画恰当的融合在一起又谈何容易呢?照搬原著往往显得苍白无力, 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掘现代意识的创作, 才是对原著的亲近和发扬。对于文学著作的改编, 不仅要尊重其本身的思想内容, 更要尊重它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

上一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缩印下一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