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文学的关系

2024-05-10

全球化与文学的关系(精选十篇)

全球化与文学的关系 篇1

关键词:网络传播,文化全球化,文化形态变迁

一、网络传播的发展及其特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 网络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 并以其数字化、多媒体、实用性、交互性的独特优势越来越多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技术是传承人类文明与文化的载体和工具, 是实现文化交流的媒介, 它改变了我们的私人生活和社会生活, 并且极大地改变了当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形态。

网络传播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信息化的流动与加工, 它推动知识的创造, 开辟新的知识产业增长点, 使信息和知识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而成为创造财富的主要资产。网络以全新电子化传播的方式改变了传统的传播体制, 使信息接收与发布成为实时交互的轻松游戏, 拆卸了信息传播的所有壁垒, 达到了对物理和精神世界的全面覆盖和无限延伸。

互联网代表着全球范围内一组无限增长的信息资源, 其内容之丰富是难以言述的, 海量的信息让人应接不暇, 其功能也日趋多元。作为一个实用信息网络, 它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网上竞选、可视会议、电子金融、电子商务、黑客与数字化犯罪、虚拟技术、数字图书馆、网上聊天、网上购物等一系列与之有关的概念的普及, 表明互联网的使用价值越来越高, 它已渗透到政治、经济、法律、艺术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满足着各个领域各种层次的用户需求, 成为人们在信息时代不可或缺的生存依托。

二、文化全球化的涵义

(一) 文化一体化或同质化

清华大学万俊人认为, 在文化一元主义看来, 文化全球化是以某一既定的社会理念或价值观系统为前提预制的单极化或一元化。张荣翼认为“文化全球化是一种文化一体化的过程。它是甲地文化产品移植乙地后, 促使乙地也按照甲地的眼光来看待该产品”。赵景来认为, “文化全球化是指不同生活方式、消费方式、观念意识的相互认同、相互渗透、相互吸收, 从而呈现出文化发展的某种同一化趋势”。

(二) 文化的殖民化

蔡拓认为, 文化全球化不仅表现为文化的同质化, 而且表现为文化的殖民化。文化的殖民化主要是指某些西方发达国家, 凭借在当代国际社会中的经济、政治主导地位, 自觉或不自觉地强行推销自己的文化制品和价值观念, 以便在文化和思想上影响、同化他国的文化现象。王毅指出:“文化全球化实质上是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的强势文化的扩张, 尤其是对古老民族文化的单向挤压。”

(三) 全球文化的交流和共享

杜书瀛认为, 文化全球化是指地球上各种不同的文化, 通过各种形式、各种范围、各种程度、各种途径的交往与碰撞, 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融通, 从而在某些方面或某些部分达到统一, 实现一体化, 某些方面、某些部分难以一体化 (或者说不可能一体化) , 但可以在保持个性化、多样化、多元化的情况下互相理解、彼此尊重, 达成某种价值共识和价值共享, 促成全球性的人类文化繁荣。

(四) 文化全球化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实践基础上新建构的文化关系、文化模式

鲍宗豪给文化全球化下了一个新定义:“文化全球化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跨国界的文化交流、文化交往等实践基础上, 通过一段时间在文化价值观、文化模式方面的冲突、磨合与整合, 而建构起来的新的文化关系、文化模式。”

以上几位学者对文化全球化的界定基本一致的是把文化全球化看作是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 但在异质文化交流碰撞的结果上存在着分歧, 其中有人认为全球化最终导致文化的趋同化或最终使文化共享成为可能, 但也有人认为文化全球化会导致一种新文化模式的产生。

三、网络传播与文化全球化的关系

(一) 网络传播实现了文化的包容

网络传播不仅具有纸介传播的视觉识认性、广播媒介的迅疾和广泛性以及电视传播的时效视听统一性, 还具有其他媒体所不具备的双向或多向交互、开放、共享和用匿名方式实时介入等特性。人们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丰富的想象力变成现实, 任何人都可进入网络空间交流思想, 发表自己的观点, 任意存取所需的信息, 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互动, 从而实现着自我的追求和肯定。任何社会、任何背景的人都可以在网上的虚拟载体将文化烙印传送着, 交流着, 并不断地飞速流动。技术层面的兼容性保证了文化形态的兼容性, 如对不同的个人观点和个人选择的兼容, 对不同种族和国家、不同文化和语言的兼容, 对不同媒介的兼容等。

(二) 网络传播体现人们自主与平权的文化立场

与传统媒体的受众相比, 网络受众有更多的选择权。如马克·波斯特所言“信息方式中的主体已不再居于绝对时间与空间的某一点上, 不再拥有物质世界某一固定的制高点, 再也不能从这一制高点上对诸多可能性的选择进行理性推算”。网络从技术层面上以无中心的平行性、散发性网络构架, 实现网民之间交流平等, 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平等, 使人少了些对权威的盲从, 多了份自主意识, 这种自组、自治的模式, 将有利于培养自主和平权的价值意识。

(三) 网络传播发展带来的文化形态变迁

一方面, 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网络的形成。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文化传播的方式和载体, 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率和界域, 改变了文化的属性, 提升了文化的品质和境界, 并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类型, 即网络文化。并且, 网络文化以其独有的特点和优势引领着当今文化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对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产生着日益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对人类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产生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由于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使现实的客观世界转换成了文字、声音、图像, 转换成了数字化的符号, 网络文化主体在虚拟世界中创造和实现着现实世界未曾有过或难以实现的假想和计划, 实现着自我的追求和肯定, 网络文化将人类带入了一个实然和超然生活的双重世界。

另一方面, 网络技术使文化的全球传递和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 网络文化实现着文化由地域性向全球性的转变和升迁, 正在改变着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观念, 使人们的文化意识、文化理念有了一个全球性眼光和境界。与此同时, 网络技术便具有特定强烈的地域性、民族性、种族性的文化属性大大隐退, 以技术的方式淡化、消解了不同文化形态的价值观、信仰观, 并通过技术将其转化为图像、声音、颜色等抽象的符号。网络技术及网络文化使得各种传统和现代的、本土和国外的、相近相似和彼此矛盾甚至冲突的、高雅和通俗的文化, 都可以共居于网络文化的大通道、大平台中, 它以极大的包容性真正实现了文化的开放、交流和多元并存, 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超越。

四、网络传播对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

(一) 网络成为舆论和思想控制的工具

网络传播中, 从政府到主管机构到网络服务提供商再到各个具体的参与机构和个人, 他们都按照各自的标准筛选和推出符合其价值观的内容以及表述、传播方式, 例如各国政府为保障自身的信息安全和利益, 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控制“封杀”某些网站实现把关, 通过扶持重点网站以贯彻自己的意图;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本国的网络信息传播在全球信息传播中的地位。由此我们可以看到, 网络世界并不是一个自由天空, 尽管网络受众有更多自由选择的权利, 但仍然无法摆脱其思想和传播处于受控的状态。

(二) 网络信息霸权的突现

从全球信息网络传输的角度来分析, 据统计, 美国互联网用户居世界第一, 占全球用户的54.7%, 第二位是日本, 接下来是英、加、德。发展中国家网络用户占全球的比重不足20%, 将近90%的数据库都集中在美国。这种网络分布和资源分布的不平衡, 导致国际间的信息获取、占有和利益分配中的不平等问题更为突出。严重失衡的网络发展致使国与国之间信息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因信息化发展的滞后, 意味着他们要更多地接受外来的信息, 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媒体和信息的影响。互联网协会主席唐·西斯说道:“如果美国政府想要拿出一项在全球传播美国式资本主义和政治自由主义的计划的话, 那么互联网就是它最好的传播方式”。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指出:“谁掌握了信息, 控制了网络, 谁就拥有世界”。

(三) 网络文化对民族文化的侵略与控制

由于网络文化背景之后, 渗透着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利益的影响, 在知识经济、网络环境支撑的全球化时代, 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兼备经济、军事和网络大国的地位, 借助于网络上强大的语言文化优势、信息资源优势、网络传播优势, 通过创造一种所谓全球文化经验, 将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强加于别国, 以文化上的一致性压制文化上的差异性, 削弱单个民族国家的文化凝聚力, 造成与全球化相联系的文化趋同现象, 这种文化趋同带有浓厚的泯灭文化多样性的文化殖民主义色彩。比尔·盖茨曾一语道破天机:“信息高速公路将打破国界, 并可能推动一种世界文化的发展, 或至少推动一种文化活动、文化价值的共享”。所谓的“世界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能是西方文化, 尤其是以美国为中心的文化。

(四) 信息泛滥的社会影响

信息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为信息过载、重复、失实和误导。信息的生产量不正常地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人类和社会能够进行处理和利用的限度, 不仅不能帮助人们消除不确定性, 反而增加了人们的不安全感而成为负担, 更带来难以估量的浪费。低质信息和大量误导、失实信息通过现代通信技术极容易地不断繁衍、不断加速, 无节制地、广泛地向社会传播, 使人们处于低劣的、无关甚至有害的信息包围之中。

五、结束语

论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篇2

[关键词]电影 文学 分歧 结合

一、电影始终未离开文学

自电影诞生以来,有关电影与文学两者关系的探讨和比较从未中断过,虽然电影的年龄仅百年有余。世纪之交以来,这种比较愈演愈烈。在文艺领域,这是一个令人不可思议同时又是情理之中的现象。

对文艺有一般了解的人都知道,艺术现象纷繁复杂,具体的艺术作品总是分属不同的艺术种类,加以区分的根据就是各类艺术的差异,这种区别又是建立在各类艺术的共性基础之上。在对不同种类艺术之间的关系的比较中,文学总能在其它艺术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马涅维奇说:“文学在本质上是包罗万象的和综合性的,文学在同类艺术中独占鳌头”因此可以说文学的主导地位就是在与其它艺术的比较中建立的,其它艺术也是在区分联系中更深入地确立了各自的疆域。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比较是必要的更是有益的。

电影诞生不久也被拿来与文学进行了一番比较考察,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事了,因为电影在正式加入艺术这个大家庭前从文学身上汲取了不少的养料。幽默的人们说,电影是心甘情愿的被冠以“文学性”之标签,从而跻身于艺术的行列。因此,有人说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电影的本性是文学性。又有人说戏剧性或绘画性是电影的本性。总之,电影成了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的游荡于传统艺术上空的某种东西。在众多对比中,文学成为电影类比的“绝佳对象”。电影艺术与文字语言一样具有丰富乃至无限的表现力,同时却在“形式相同”的理论前提上,将电影艺术看作一种与书面语言完全相同的表达形式,电影又一次成为了语言艺术的附庸。而最令那些坚持电影的纯洁性的人懊恼的是,电影被看作了文学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段,电影成为了为文学服务的工具。

总之,电影回到自身似乎就是远离文学。但百年的崎岖坎坷中,电影始终未离开文学,同时电影还是电影。特别是在今天,在电子媒介统治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的时候,电影与文学走得更近了。或者从文学的角度说,它离电影越来越近了。

二、电影对文学的影响突出的表现在读者渐渐变为了观众

“电影和文学”一再成为社会文化焦点,但在视觉图像成为主导文化形态的当下,文学退居到了边缘,电影被视为占领文学领地的一员。人们关注的中心不再是文学对电影的影响,而是电影对文学的。虽然,客观事实是任何两种形态的艺术的影响必定是双向的,但人们总是易于将影响力归于较为强势的一方。当语言还是社会文化的主导形态时,电影这个视觉文化的第一位缔造者被缔造的对象,无论从自身还是在众多艺术形态中,都处于一种弱势。尽管人们承认文学将电影的技法融会到语言文字的叙述过程,从电影对人类视觉感受的激发中获得启示,诸如蒙太奇对于外在世界的重新组织以及它所表现出来的现象选择和时空跳跃;长镜头理论对于忠实现实,复原世界的观念等等。但文学对电影的影响始终是凸现的:文学创作的经验,为电影创作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养分;文学的诗意、文法,它的故事、冲突,它的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它的表现手法和结构模式,都对电影产生了影响与冲击:为电影创作提供了风格、流派、体裁、主题上的模板。今天,电影对文学的影响突出的表现在读者渐渐变为了观众,而且用的敲门砖就出自文学自身。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总是将文学与电影联系在一起的深刻原因。人们对这块敲门砖早已熟知,即由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

三、改编使电影重新唤起了观众对文学的回忆

改编,就是把一部文学作品搬上银幕或是把一部电影重新编纂成文学作品。也就是说,改编是双向的,既指文学到电影,也指电影到文学。在电影还处于初期发展过程中,改编通常是指狭义上的对文学作品的改编。当文化商品市场逐渐成熟,电影也渐渐强大起来之后,对电影的改编才开始出现。这种改编一般要承担比前者更大的风险,即使有轰动叫座的电影保驾护航,也难免遭遇恶骂如潮。因为这种形式的创作为了快速反应以获取高额的回报,往往无暇顾及质量;加之电影以其强烈的视听效果早已深入人心,跟风的文学作品要想超越这种印象,执笔者没有几分功力是不可能成功的。电影对文学的影响力也可见一斑。要探究视觉文化中电影与文学的关系,则必须回到狭义的文学到电影的改编。再确切点,就是小说到电影。众所周知,电影叙事的潜能的发现,使得电影发展了一套叙事“语言语法”。随着有声电影出现,电影在其能指系统的层面上获得了接替进而取代小说叙事的“物质”基础。而20世界50年代的欧洲“作家电影”浪潮则开始改变人们对电影有限的认识,电影开始向幽隐的人类心灵世界深入。自此,电影逐渐取代了此前长篇小说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角色,成为最为通俗的大众文化、相对廉价的文化消费品、和世俗神话的载体。

通过改编文学作品给电影片商和作家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同时,利益的驱动和电影的影像特点又会促生纯粹商业的娱乐烂片。他们将原著改头换面,在那些读过原著的人的心目中,这就是对文学的糟踏。过于偏激的态度就不会看到这种现象的合理性。首先,麦克卢汉谈论电影的时候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重印刷文化的人很容易爱上电影。原因不仅是电影和书本一样,提供了一个虚幻和梦境的内在世界,而且还在于,偏重文字的观众习惯线性排列的逻辑,他们会毫无疑义地接受电影的序列结构。因为,电影作为图像的叙事,与文字叙事之间有着通约的可能性。或者说文学培养起来的读者是在潜意识中以自身审美欣赏的习惯势力走向电影这种影像艺术的。作为艺术,它们必有相通之处,因此改编才成为事实。

全球化与文学的关系 篇3

关键词:英语全球化,语言,文化

一、引言

语言与文化不可分割, 文化和语言紧密相连。一方面, 每一种语言都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包括风俗、习惯、行为方式、价值感、美感和最重要的语言。另一方面,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即文化中包含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主要是通过语言传递的。因此, 语言能够服务和反映文化需求。

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扎根于其所属的民族文化的土壤中, 一定的语言代表和反映一定的社会文化。学习一种语言必须要了解这种语言所处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基石, 没有语言, 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 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 反映文化。

随着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 英语已经从一种民族语言上升为一种世界语言, 而英语本身所承载的英美文化, 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 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每一个民族都有其自己的文化, 每一种文化都有它自己的特点,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 语言和文化共存, 相互依赖又相互影响, 离开了文化的语言就失去意义, 离开了语言的文化也就无法交流与发展。

那么, 英语的全球化究竟会导致它与相关的英美文化相脱离, 还是英语在承载了不同民族文化的同时, 会成为文化互动的载体以及学习外来文化的工具呢?本文认为传统的语言文化观应给予发展:一方面, 语言是一个民族进行思维和感知的工具, 英语语言根植于英美文化;而另一方面, 英语的全球化使英语承载了文化的多样性, 这更体现了语言文化之动态发展的关系, 从而英语也成为学习外来文化的一个重要工具。

二、传统的语言文化观

目前, 关于语言与文化之间关系的观点主要有三种, 分别是语言决定论, 文化决定论, 以及语言文化双向影响制约论。

美国人类语言学家萨丕尔·沃夫提出了语言决定论和语言相对论。他认为人类社会受到了他们所使用的语言的操纵:讲两种不同语言的人生活在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他的语言世界观阐释———“萨丕尔·沃夫假说”认为语言的结构决定语言使用者对客观世界的看法, 即决定他们的文化特点。

从历史角度看, 语言对文化的发展起着及其巨大的作用, 有了语言, 人们才能够相互协作, 完成单个人无法完成的工作, 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正是通过语言, 特别是语言的书面形式, 人们才能够把知识经验积累起来, 并在时间和空间上传播、交流和发展, 也正是文化上的这种进步, 才使人类社会、人类生存的方式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同样, 作为文化的反映形式, 语言也受到文化的影响, 并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发展。

文化决定论认为文化决定着语言。鲍阿斯强调生活方式决定语言形式, 从而肯定了文化对语言的制约与决定作用。沃德霍也认为:“文化影响着语言使用方式, 也决定着某些具体的语言问题”。

然而, 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上, 越来越多的学者更倾向于一种折衷的观点, 即语言反映、影响文化, 文化也影响、制约着语言。具体说来, 两者的互动关系体现在语言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关键, 文化的发展也促使语言更加丰富与细密 (周振鹤, 游汝杰, 1986) 。

上述三种语言文化观都在探讨某种特定的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对于英语成为世界通用语后, 承载各国民族文化, 却不能给予合适的解释。因此本文认为这种对等的、静态的、孤立的语言文化观应给予发展。以下将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一种新型的语言文化观。

三、新型的语言文化观

(一) 肯定英语母语的文化特色

无论哪种语言文化观都强调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是文化的载体。那么只要英语用于交际, 其原本所承载的英美文化就永远不会消失。这点在英语习语及谚语的使用中尤为突出。

英国是一个英国是一个岛国, 四面环海, 航海、捕鱼业发达, 因此, 自然习语中就有与水和船相关的大量习语和谚语。如: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 (生活没有目的就如同航海没有罗盘) ;There is a tide in the affairs of men. (人生总有涨潮时) ;A great ship asks deep water. (英雄无用武之地) 等。这些都与英国所处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再如, 英语中伴郎叫做“the best man”, 人们普遍认为这一习俗开始于苏格兰很久以前的“抢婚”时期。在这一时期, 如果一个苏格兰男子看中了一位苏格兰姑娘, 且姑娘也愿意嫁给他时, 他必须把新娘抢走。然后, 才能结成伴侣。当然, 新郎一人单枪匹马要把新娘从家人众多的家中抢走并非一件易事, 那么, 他就需要一位能信赖, 勇敢的人来帮助他, 那么这样的人也就是“the best man”了。

此外, 英语所承载神话, 《圣经》典故也体现了语言与文化的紧密关系。因为, 在英美, 多数人们信奉基督教, 相关的习语也就很自然的产生。例如, 据《圣经》记载, 上帝造人之初, 亚当和夏娃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伊甸园里。园里有一棵树, 结着许多令人垂涎欲滴的果实———苹果。上帝告诫两人不要偷吃果实, 可是他们听信了蛇的谗言而抵挡不住诱惑, 偷吃了禁果。亚当在惊慌失措中将一个苹果核卡在喉咙里, 作为惩罚, 上帝就让这个苹果核永远留在他的喉咙里, 成为男性的喉结。这个故事伴随《圣经》家喻户晓。后来人们就用Adam's apple表示“男人的喉结”。

综上所述, 英语与其承载的英美文化息息相关, 反映了英语国家的历史、习俗、宗教信仰及价值观念等等。作为交际媒体, 英语的广泛使用, 并不能剥夺其本身的文化内涵。

(二) 体现英语语言文化与当地语言文化的互动

英语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过程中, 必然会与当地的语言和文化相融合, 从而形成具有区域特征的各种英语变体。因此, 作者认为英语的全球化和地方化体现了新型语言文化观中语言与文化的动态关系。

当英语的使用跨越国界, 传播到各个国家时, 必然会与当地的语言与文化碰撞, 融合, 由此产生了“新”英语。这些英语变体是以英美标准英语为核心的, 但又受到了母语及本族文化的影响。

从以上对于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讨论中可以看出, 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语言的开放性及文化的包容性, 使得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动态的, 发展的关系。就像史密斯 (1983:10) 说到的:“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连, 但没有任何一种语言只能承载一种文化”。

具体到世界通用语的英语, 在接触其他语言文化时, 也会发生变化。其他英语变体在与标准英语的竞争、融合中, 丰富了英语的文化内涵, 体现了地方性英语的民族特色和文化身份, 也不断地调整, 规范着语言形式。

例如英语大量的从汉语中借词, 汉语通过音译, 译借, 语义再生的手段进入英语交际中, 充分展现了汉语文化的魅力。借词是一种语言文化在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驻留方式, 其带来的英语言文化元素通过与本族语言文化因素的交错融合, 使借词获得本土化。借词带来的不仅是词汇的丰富, 更标志着文化的相互交流, 因此借词被称为是“异文化的使者”。据载, 英国的《时报》, 曾多次教授英国人汉语及中国文化;还经常采用中国英语来表述特有的中国现象, 如阴阳 (Yin:in Chinese thought, the soft, inactive, female principle or force in the world;Yang:in Chinese thought, the strong, active, male principle or force in the world) , 下海 (to drive into the sea) 等等。1997年, 全球语言监测机构报道:“英语语言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化, 在不断地借词中, 英语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混合语。”

从1994年开始, 中国英语的词汇占到了新增英语词汇的5%到20%。这些事实都反映了语言与文化之间相适应的动态关系。

(三) 承认英语的变体是学习外来文化的工具

新型的语言文化观认为, 地方化的英语已成为学习不同国家文化的有效工具。语言是社会现实的体现, 其承载的文化信息受到了诸如历史, 宗教, 传统, 习俗, 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因此, 地方化的英语体现着英语语言与异国文化的一种融合, 是传递异国文化, 扩展英语使用范围及丰富英语文化内涵重要手段。

例如, 一国两制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 宏观经济控制体系 (macro-economic control system) 等, 在被标准英语肯定的同时, 也描述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再如, 中国英语中反映中国历史文化的词语, 像四书 (Four Books) , 五经 (Five C1assics) , 等等都可以成为传递中国古代文化的工具。我国著名语言学家陈原 (1980) 曾指出:“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语汇, 常常最敏感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为了不使交际中断, 语言用词汇、语义的变化来及时反映社会生活的变化。

另外, 地方化的语言还反映了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曾有一外国游客摘录了中国某公园中的英文标志语“Little grass has 1ife and please be careful with your steps.”他不但没有对这种不“地道”的翻译有任何非议, 反而称赞这句中国英语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又如, 在一部电影中, 一名外国工程师在指责中方效率低下, 延误工程进度时说:“The situation now is like a pot of porridge.You are not what you claimed to be a dragon, but a worm.” (现在的情况简直就是一锅粥, 你不是自己所认为的一条龙, 而是一条虫) 这位工程师表明了他理解中国文化, 热爱中国文化, 也心甘情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 (李少华, 2006:184) 。因此, 无论是何种的英语变体, 它都反映着, 体现着地方文化特征。地方英语也就成为了解不同民族文化之最有效的工具。

四、结论

本文探讨了在英语全球化的今天,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总结概括了新型语言文化观的三个主要特点:肯定英语母语的文化特色;体现了英语语言文化与当地语言文化间的互动;承认英语的变体是学习外来文化的工具。由此可见, 英语的使用必将使人们体验着新的文化价值观;理想的跨文化交际应该是双向的, 包括在母语文化基础上学得外语文化以及在学得外语文化时并不以牺牲母语文化为代价, 而是为了补充和丰富母语文化, 从而实现两种文化的双向融合。

参考文献

[1]L.E.Smith.Readings in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Oxford:Pergamon Press, 1983 (10) .

[2]谭芳, 刘永兵.语言、文化、自我——论巴赫金与维果斯基理论核心思想之“殊途同归”[J].外语研究, 2010 (3) .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4]李少华.英语全球化与本土化视野中的中国英语[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6.

[5]周振鹤, 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文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篇4

关键词:文学 心理学 精神分析心理学 情结

德国美学家弗里德兰德说:“艺术是一种心灵的产物,因此可以说任何有关艺术的科学研究必然是心理学上的,它虽然可能涉及其它方面的东西,但心理学却总是它首先要涉及的。”①文学作为语言艺术与心理学的关系自然密不可分。文学与心理学之间的相互关系源于文学创作过程的心理因素和解释文本时所运用的心理学理论。完整的文学活动经历了作家创作,文学作品的产生和读者的接受这个过程,它实际上是一个心理转化的过程。作家首先通过感觉这一简单的心理过程来获取外界信息,认识客观世界,然后经过复杂而特殊的心理活动—艺术构思—进行文学创作。对于文学作品而言它所直接表现的就是这种复杂心理活动的成果。正如黑格尔所说:“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而表现出来。”②读者阅读作品时,由于作品的情感诱导和自己的心理期待而与作品产生共鸣、心灵净化、领悟人生真谛的接受效果。批评者和阅读者在阅读作品的同时调整和重构了作品以适应他们自己的愿望。所以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现象,在创作和接受活动中都包含了复杂的心理活动。在中外古典文论中,有很多理论已自觉不自觉地涉及了文学活动中的心理学内涵。在我国,最早的“诗言志”说,认为诗歌要表现主观情感,直接涉及了文学创作的心理问题。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中也说:“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强调文艺创作应该保持清净自然,冲淡平和的心态;以及后来的“妙悟说”、“性灵说”、“神韵说”等都包含了心理学批评的思想。在西方,文学与心理学的关系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前者把美学体验作为有灵感的“迷狂”或满足情感的“宣泄”;后者认为悲剧具有“卡塔西斯”(Katharsis)作用即文学的陶冶作用,它能使人的情感得到净化。文艺复兴时期的官能心理学,它将个人意识分成“意志”、“精神”、“爱好”和“理性”等几大类和当时风靡文坛的文学的欲望后果的解释相互适应。从十八世纪启蒙运动、感伤主义到十九世纪浪漫主义兴起以后,文学表现情感或心灵的主张开始为大众接受。从文学活动本身和文学理论发展的角度我们看到了文学与心理学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依赖性。但直接运用心理学理论解释文学或者指导文学创作实践那已经是十九世纪末期,心理学深层革新之后的事了。

尽管心理学的分支很多,精神分析心理学却是与文学最为密切的一支。原因之一,精神分析学通过大量的文学作品来解释自己的种种心理学理论,以至于一些纯粹的文学批评家开始运用一些新颖的心理学理论来阐释文学作品。例如,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就是通过文学作品来解释他的心理学理论的。他运用俄狄浦斯和哈姆莱特两个文学形象来解释“恋母情结”,他还在论文《陀斯妥耶夫斯基与弑父》中从陀斯妥耶夫斯基无意识的弑父愿望这一犯罪心理解释了他的犯罪幻觉,癫痫,施虐狂,赌博暴躁症,甚至沙皇对他的流放。他认为陀斯妥耶夫斯基创作《卡拉马左夫兄弟》也是出于对俄狄浦斯情结而反抗父亲的表现。在文学研究方面利昂·伊德尔对于亨利·詹姆斯的研究成功地运用了精神分析学的理论而且避开了大量的专业术语与读者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其次,精神分析学通过对语言、意象和暗喻的分析把人类的深层动机和人类的特定活动联系起来,因此对文学的情感和语言的研究就成为它的中心内容。例如,对文学作品中水池、山洞、蛇等等所隐含的人类心灵的深层意义的探索成为精神分析学的一个内容;反过来我们也可以借助这种方法来研究文学作品中的象征和隐喻的内容。

精神分析学对文学研究的基本观点是:文学是压抑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弗洛伊德认为:“艺术产生并不是为了艺术,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在于发泄那些在今日大部分被压抑的冲动。”③文学创作与做白日梦密切相关,梦的目的既有生理的也有心理的,一方面保持了正常睡眠,人们得到很好的休息;另一方面做梦者企图发泄心理的欲望。原因在于人醒时不能满足的被压抑的欲望,部分地以伪装的,曲折的形式在梦中表现出来,以获得间接形式的满足。对作家而言在他们的潜意识中也充满了受压抑的欲望,这些在现实中往往不能够得到满足,于是创作活动成了种种欲望的替代品,只是“作家通过改变和伪装来减弱他利己主义的白日梦的性质,并且在表达他们幻想时提供给我们以纯粹形式的,也就是美的享受和乐趣,从而把我们收买了”④。

弗洛伊德引以自豪的“俄狄浦斯情结”也是一种被压抑的心理状态。他认为“情结”是一种情感力量的无意识集结。人在儿童稍懂事时便由于社会压力的存在,“力比多”不能随时得到满足,常常受到压抑在无意识中形成了“情结”。其内容是同性相斥的倾向,即所有男孩都有恋母妒父,杀父娶母的心理倾向即“俄狄浦斯情结”;所有女孩都有恋父嫉母,杀母嫁父的愿望即“厄勒克特拉情结”。随着年龄的增长“超我”逐渐形成,这种无意识受到压抑,这种无法直接得到满足的因而被压抑的本能冲动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使人的欲望得到升华和发泄。

我国台湾学者彦元叔就运用弗洛伊德的“情结”理论解释了我国的民俗文学。在《薛仁贵与薛丁山》⑤一文中,他认为《薛仁贵征东》、《汾河湾》和《薛丁山征西》三部民俗作品关于薛氏父子与柳迎春的故事隐含了一个“俄狄浦斯情结”模式。这个模式中有特别显著的父子冲突,母子之间的性影射和父亲的嫉妒。

作者认为薛仁贵在汾河湾用袖箭射杀了素未谋面的儿子薛丁山,不管是出于嫉妒的射杀还是出于保护的误杀,父子之间的冲突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前者更切合俄狄浦斯情结的解说,而且根据文中王禅老祖的说法,薛丁山处于嫉妒射死儿子的可能性更大。至于后者则可能进入了文明期,薛氏父子的原始冲突转入到无意识之中,受到意识的压抑。所以用理想的说法薛仁贵杀死儿子是由于误杀,待他明白真相后极为痛悔。对于后来薛丁山复活随父西征,在白虎岭无意中杀死薛仁贵是同样的道理。所以要探究父子之间的冲突必须求之于无意识。

作者认为在《汾河湾》中柳迎春对薛仁贵的调侃表现了她的“恋子情结”。恋母和恋子是一个铜板的两面。虽然作品中没有透漏薛丁山的恋母情结,但是柳迎春表达恋子是赤裸裸的。她说穿这双鞋的“同桌吃饭”“搂着睡觉”以后还“靠他吃饭”,这些事都是丈夫干的;由此体现了柳迎春对儿子的依存关系。薛仁贵离家东征的十八年给了另一个男性争夺柳迎春的机会;而且也冲淡了父子之间正常的伦理感情,父子冲突的机会加大。所以父母子之间的俄狄浦斯情结极为明显。

这篇文章被认为是运用精神分析学理论来分析文学作品的佳作,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精神分析学对我国文坛的深刻影响。

注释:

①朱狄.当代西方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46.

②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M].商务印书馆,1979:46.

③弗洛伊德著,杨庸一译.图腾与禁忌[M].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133.

④伍蠡甫主编.现代西方文论选[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148.

⑤温儒敏主编.中西比较文学论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140—148.

全球化与文学的关系 篇5

关键词:“和平”教育,英美文学教学

全球一体化教育是个全新的概念。它起源于文化语言学的研究, 往往被定义成一种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促进知识增长, 提高人们社会责任感和人际之间交往技能的一个全新教育理念。全球化教育也是一种探讨给社会环境带来变化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这种新形式的教育, 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在我们这个全球化的时代, 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热爱环境、热爱和平的合格公民。当前全球一体化教育的核心, 即“和平”教育。所谓“和平”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 因为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充满不安定因素的时代。如朝鲜半岛军事对峙;美国和韩国在中国黄海的“军演”;伊拉克仍处于内乱之中;俄罗斯车臣恐怖分子的连环爆炸。“人口爆炸”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种种副作用:水污染、空气污染、噪音污染以及温室效应等, 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一桩桩的校园枪击惨案, 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经济犯罪, 使哲学、社会学和教育工作者们以及有良知的人们不得不正视这一切。如何提高人们的“和平”意识, 构建“和平”理念, 教育青少年爱好和平, 反对战争, 反对恐怖主义;爱护环境, 对其进行“和平”教育, 已经成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们亟需认真面对的问题。

“和平”教育, 这种理念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在西方国家和日本业已提出。作为全球一体化教育的一部分, 它主要强调了教师或教育工作者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本着反对战争, 反对恐怖主义, 爱好和平, 保护环境, 以建设文明社会, 做合格公民为己任的教育理念, 在英美文学课堂教学中, 选取能够突出“和平”思想主题的文本, 加大文本背景知识“和平”思想的灌输, 以期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和平”意识, 增加学生对建设和平世界的一种责任感。除此之外, 还应在教学实践中引领学生多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劳动, 在其中体验“和平”理念的重大意义。

英美文学课是反映英美文化与社会的窗口, 也是英语专业高年级的重点课程和必修课之一。在英美文学课堂上, 如何进行“和平”教育尚未有更多的学术探讨。在当前充斥着很多暴力因素的社会环境中, 我们要在英美文学课堂上结合文本探讨相关和平话题至关重要。笔者认为英美文学教师, 应该考虑把“和平”教育的理念导入到英美文学的课堂上, 应在实践中尝试一下。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粗浅的见解。

英美文学课堂“和平”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英美文学文本和作家的背景介绍及分析, 让学生从中获得其不同历史阶段英美文化与社会知识, 并使学生通过该种课程培养其热爱人类、热爱社会的情商。按照这种“和平”教育的宗旨, 教师在授课时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一、选取带有明确“和平”主旨的文本

英美文学内容选材上, 应选譬如海明威的《别了, 武器》、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等有关战争暴力的题材。在这些文本的讲解和分析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文本的战争主题, 灌输给学生一种反对战争、爱好和平的思想。重点揭示战争的血腥, 人们对战争的反映以及作者的反战态度, 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重要。

二、采用生动直观的文本“和平”教育手段

在英美文学课选材确定之后, 教师应该设计如何把“和平”教育理念通过生动、直观的教学手段展示给学生。利用多媒体教室和相关课件结合文本作直观的演示和分析是最好的办法, 如讲冯尼古特的《五号屠场》, 教师可搜集一些二战的资料片和伤亡统计数字, 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 使学生对这场人类的浩劫有生动直观的了解, 让学生感受到战争的恐怖和破坏性, 理解和平的真正涵义。又如讲解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时, 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如环境污染造成的灾难的相关课件, 加强学生对爱护环境和保护环境的认识。

三、课后“和平”教育活动的设计

“和平”教育是针对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的一种素质教育。因而除课堂教育之外, 还要结合课外实践活动来加强,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和平”教育的课后活动也是至关重要。首先从生态学角度来讲, 学校应把保护环境, 实现低碳经济和讲究低碳生活方式作为一个重要的“和平”教育的内容来抓。它需要教师和院系管理部门把学生组织起来, 开展节水、节电环保活动;并定时、定点组织学生参加清理“白色垃圾”, 回收废电池和喂鸟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布置课后有关“和平”教育问卷的调查, 掌握学生对当前“和平”教育的看法, 布置相关“和平”教育的论文, 畅谈个人对“和平”教育理念和对文本的和平主题的理解。论文题目应由教师布置, 一些反映环保、反战和反恐有密切关联的材料让学生阅读分析。以此来考查学生对“和平”教育内容的掌握。如布置奥康纳的《好人难寻》这部作品让学生们来阅读, 让其探讨其暴力、凶杀的主题, 从而引出当前反恐的话题, 能够让学生写出关于和平主题的有见解的论文。

综上所述, 全球一体化“和平”教育与英美文学从文化角度上来说密切相关。在英美文学课堂角度导入“和平”理念, 能够从英美文学文本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商和其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保护环境的情操, 从而使英美文学教学具有时代感。

参考文献

[1]西克斯·D.和平教育.伦敦:路特莱德, 1988

浅析音乐与文学的关系 篇6

从古到今, 文学和艺术就以姊妹的形式出现和存在, 二者互相体现。例如《红楼梦》中对林黛玉的肖像描写"两弯似蹙非蹙蹙烟眉,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 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 娇喘微微。闲静时如花照水, 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 病如西子胜三分。"可见, 好一个体弱多病、聪明伶俐、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跃然纸上, 展示在读者面前, 多形象、多逼真。音乐更独具其魅力。如阿炳就用音乐语言勾画出了自己辛酸的人生历程。他童年时代就学习音乐技艺, 由于聪明好学, 13岁时琵琶、二胡、笛子的演技已相当娴熟, 18岁时是出类拔萃的公认的演奏人才, 21岁患眼病, 35岁双目失明, 以至沦落街头成为一名以卖艺为生的民间艺人。他的一生饱经风霜, 历尽艰辛……那些难言的苦处与伤感, 阿炳用一首脍炙人口的《二泉映月》奏了出来。该曲的引子, 仿佛将人们带入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意境。仿佛听到一个穷苦的盲艺人饱经风霜的叹息。听罢全曲, 更尤如见其人:一位顽强刚直的盲艺人坎坷、悲愤的一生。因此说音乐是一种超越语言的表述, 音乐中含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同时, 音乐又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想象内容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实际上《二泉映月》就超越了文学语言的意会性和想象性, 是用音乐语言来真切地表达作者内心世界的艺术作品。

第一, 分析音乐和文学创作的关系

音乐和文学的创作都需要有一个过程, 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 具有客观性。而音乐作品的创作, 反映的是人的内心世界, 具有主观性, 这是二者创作源泉之别。但二者又有一致性, 因为音乐所要表现的主观性要依赖于对客观存在的模仿、想象和创造的基础之上才能够产生出来。例如, 文学作品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与音乐作品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所表现的题材是一样的。小说中的《梁祝》是将民间传说的故事通过整理而成的一部艺术作品, 是通过故事情节的变化来叙述一个悲切的爱情故事。音乐作品的《梁祝》展示的仅是文学作品中的部分事件。根据音乐发展的需要, 选择"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情节分别作为音乐作品的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来表现男女主人公的忠贞爱情和对封建礼教及宗法制度的抗争。可见文学是音乐的基础, 音乐是文学的更好表现和升华, 二者主题是一致的, 但是人们通过欣赏音乐, 来了解的故事情节并不全面, 只有在了解文学之后再来欣赏音乐, 才能使文学作品走入人的内心世界, 此时体现了音乐与文学的同一性, 达到了音乐美与文学美的和谐统一。

第二, 比较二者的创作手段

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小说和戏剧, 其故事情节的展开是靠不断解决事件的冲突来完成的。文学作品中的《梁祝》的第一个矛盾是"女子无才便是德"与祝家小姐喜好读书相矛盾。在女扮男装矛盾解决后, 又出现祝家小姐与朝夕相处、家境贫寒的梁山伯产生爱慕之情, 自由恋爱的一对新矛盾。文学作品就创造了一场轰烈的爱情悲剧, 从而使矛盾得到解决。最后双双化蝶, 去实现那在人间无法实现的爱情。从文学作品的创作上来说, 它是不断创造矛盾推动作品的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

音乐作品的创作同样需要制造矛盾, 在艺术处理上它的主要手段是利用音响效果即音乐语言来实现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中, 呈示部的引子是在轻柔的弦乐和颤音背景下, 长笛奏出了秀丽的华彩乐段。双簧管奏出了优美的抒情旋律, 描绘出了一幅风和日丽, 春光明媚, 鸟语花香的江南景色;接着双黄管和中提琴互相模仿着悠扬婉转的歌唱性曲调, 引出了小提琴和木管乐器一唱一和, 真挚纯朴的爱情主题。这一主题, 描写出了梁祝二人草桥结拜、情投意合、同窗三载的纯洁、诚挚的爱情。呈示部的结尾转人慢板, 独奏小提琴在弦乐器和竖琴的伴奏下, 奏出了梁祝二人离别时有口难言的悲伤曲调, 尤其大提琴的加入, 描述了十里长亭依依惜别的情景。然而在展开部, 音响效果发生了变化, 音色采用大管、大提琴、定音鼓、锣、钱, 造成一种沉重、阴险、恐怖的气氛, 预示着一种不祥的兆头。尤其那不协和的和弦乐的颤音, 使人听后不寒而栗。在这个阴森的音乐语言环境下, 铜管乐采用八度齐奏, 奏出了威严凶暴的封建势力的主题。随后出现了小提琴独奏, 奏出了祝英台的痛苦与不安。接着又以强烈的切分和弦, 奏出了祝英台抗婚的主题。这是展示部的第一高潮。接着, 抗婚主题与封建势力主题交替出现, 出现了激烈的抗争场面, 随着大锣和定音鼓声音的渐强, 全部乐器音型的变化和节奏的加快, 意味着封建势力占据了优势, 音乐作品中的矛盾达到了高潮。这时的音乐给人们带来了文学作品达不到的想象空间和感情的激荡。尤其是那大提琴与小提琴的独奏对答, 那沉重哀伤的曲调, 那如哭如诉的音色, 以它巨大的魅力描绘了他们二人悲喜交加、难舍难分、互相倾诉的楼台相会的情景, 这是全曲的第二个高潮。为了忠贞的爱情、为了向人们控诉封建宗法制度, 音乐作品用音乐语言来表达祝英台的内心情感, 当祝英台向苍天喊出她最后绝望的呼喊之后, 突然鼓、板、锣、钱齐鸣, 预示着祝英台纵身投坟, 殉情而亡。音乐的矛盾达到全曲的高潮。

最后再现部在弦乐、坚琴、单簧管呼应下, 由加弱音器的小提琴奏出委婉的爱情主题, 它把人们带到天堂的境地:"碧草青青花盛开, 彩碟双双久徘徊, 生前不能共罗帐, 死后天上成对双, 千年万代不分开, 梁山伯与祝英台。"因此说:音乐使文学作品得到升华, 文学又为音乐的想象提供了依据。

第三, 浅析二者的表达方法

文学归根到底要用语言文字来具体表现作品, 通过叙述、议论、描写、抒情和说明等表达式进行表达, 采用夸张、拟人、对比、托物言志等表达方法表达作品, 达到创作意图。语言直观, 具有清晰明了性和思维指向性。

音乐是靠音乐语言的有机结合来表现作品的, 这些音乐语言如旋律、节奏、速度、和声、调式、调性等能直接影响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如音乐作品中的《梁祝》表现爱情主题时, 由弦乐器奏出热情洋溢的歌唱性旋律, 音色优美、柔和、富于歌唱性。当表现封建家长势力时, 采用自弱到强、有由慢到快的定音鼓音色, 衬托封建势力。

综上所述可知:文学为音乐做最好的诠释, 音乐使文学得到最好的补充和升华:文学为音乐提供创作素材, 而音乐可用音乐语言表达文学作品。所以说文学与音乐相互联系, 互相制约。

摘要:音乐和文学看起来似乎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 各有不同的艺术领域和不同的表现形式, 二者有很大差异。但二者又具有一致性, 都是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来展示作品主题, 或抒情, 或言志……文学为音乐的创作提供素材, 音乐可以用比文学语言更具表现力的音乐语言来表达作品的思想内涵, 因此说文学和音乐密不可分, 音乐与文学的完美结合, 更能为人们提供更精更美的精神食粮。

浅析英美文学与电影的关系 篇7

电影在诞生之初仅仅是出于娱乐性质,而随着影视技术的不断发展, 电影内容开始越来越多地涉及深为人们所熟悉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英美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佳作,大大丰富了电影的表现内容,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而电影的迅猛发展也进一步加深了英美文学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

二、电影与文学作品的共性及差异分析

(一 )电影与文学的共性分析

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电影创作,均属于独立的艺术手段之一。可是二者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关系。电影与文学作品之间联系密切的原因主要是二者之间存在共性, 这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电影编剧或文学作品的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主旨内涵都是通过人物形象塑造展现的。第二,电影与文学作品所包含的基本元素一致,包括人物、情节、语言及结构。第三,电影与文学作品属于叙述性艺术表现形式,可是电影的叙述性更强一些,所表现的情节更多。第四,电影与文学作品都存在假设性。假设性是艺术创作中的一种手段,以假乱真的状态是假设性的最高境界。艺术创作中的形象并不是对生活形态的简单复制,而是取材于生活,但同时高于生活。第五,电影与文学作品都是时间的艺术,时间是构成这两种创作形式的重要因素之一, 也是组成这两种艺术形式中的必要内容。

(二 )电影与文学的差异分析

文学创作的基础是语言的运用, 即通过语言文字展示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反映一定的现实生活,蕴涵丰富的情感,这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电影的出现时间要比文学晚很多,属于一门新兴的独立艺术形式。电影的综合性很强,这种综合性并不是将几门艺术简单地相加,而是通过一定的技术,使几种艺术表现形式有机融合,用以表现新内容的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电影中可以体现文学性,但不能在电影与文学之间画等号。电影所表现出的特征与文学有很大的不同,文学和电影借助不同的手段和媒介展现自我,文学将抽象转化为具象,而电影则正相反,将具象转化为抽象。

无论是电影还是文学都属于艺术的表现形式, 二者的最终目的一致,都是通过产生情感共鸣,从而陶冶人的情操,所以电影和文学具有密切的联系,并互相促进。电影离不开文学,文学也离不开电影,尤其是在无限推崇视觉艺术的今天,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之后能够提高作品在大众心目中的认识。借助电影的手段,文学作品被更多的受众所接受,而且电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文学创作手法和结构的安排,如电影能够为文学创作提供符合大众审美需求的题材, 而且电影的拍摄技巧能够带给文学创作一定的启示,为读者带来新奇的感觉。

三、英美文学作品与电影之间的关系探究

(一 )英美文学作品为电影拍摄提供了经典素材

读者之所以喜欢英美文学巨作,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些文学作品普遍具有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及深邃的思想内容, 而电影却能更多角度地展现英美文学作品的不同方面。英美文学作品为电影发展提供了曲折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思想内容, 而电影将文学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以更立体、更生动的姿态展现给观众,电影与文学作品的有机结合使电影和文学作品之间建立起更紧密的联系, 有利于彼此的长期和谐发展。

(二 )电影弥补了英美文学作品表现力不够的不足

不少英美电影都取材于文学作品, 而电影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在视觉和听觉上的需求, 而且能够使文学作品的影响更深刻。在电影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电影功能更丰富,增加了教育功能及审美功能。通过电影与文学作品的紧密结合,电影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而且对电影和文学作品自身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 尽管小说的故事情节曲折动人,可是有时候人物内心不容易展现,只能依靠读者自身的想象力体会,电影却能很好地弥补文学作品的这一不足,尤其是用电影的表现手法展现经典的文学作品时, 电影的功能更明显,从而促进英美文学作品的进一步推广。

四、结语

国学与古代文学思想的关系 篇8

一、古代文学思想研究的基础是国学

古代文学思想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全面的了解古代作家思想, 将文学作品与理论思想有效的结合;二是不仅要有逻辑性的归类, 还要展示出古代文学思想发展的进程;三是找出古代文学思想发展史真正原因。这就需要研究者对古代文学思想的历史背景有深入的了解, 文学思想作品反应了作者当时创作的历史背景和意境, 只有了解和掌握创作作品的历史和政治背景, 才能切身的体会到作品的真正含义。

对于具有专用性的研究古代文学思想的学者来讲, 史学知识面一定要广。例如:古代元曲的兴起和发展, 原因很复杂, 由于元代的疆域宽广辽阔, 在当时社会经济繁荣富强, 人们的生活安居乐业, 为元曲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元曲带动了民族诗歌的发展, 对繁荣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元曲的出现, 显现出文学艺术的生命力, 抒发了文人永志的情怀。元曲的代表作品, 表现出当时的社会背景。

古代文学作品的表现特征带有民族地域特色, 在古代文学发展史中可以看到, 地域的繁荣时期, 地域的衰落时期, 代表作品有《诗经》和《楚辞》, 表现出两种不同时期文化背景的古代文化形式。在古代的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中原的广大区域文学思潮非常的发达;到了五代十国时期, 文学思潮的中心开始向南移动, 变成了以金陵地区为文学思潮的中心, 导致了北方文学思潮的衰落。到了古代的唐朝, 以都城长安为中原文化的发展中心, 古代文学开始繁荣发展起来。到了五代时期, 出现了以南唐和西蜀为古代文学圣地的发展中心。到了北宋则是以沛都和洛阳为古代文学思潮的发展文化中心。南宋以来, 古代文学思潮的发展中心又开始向南移动, 以杭州作为古代文学思潮的发展中心。明清时期的文学思想, 在江浙地区集中体现出来。古代文学思潮的发展与当时的历史政治背景密不可分。

二、国学与古代文学思想的关系

(一) 国学与古代文学之间相互渗透

通过对国学的研究和学习, 对建立健全各个学派统一思想作出了良好的铺垫工作, 推动了对古代文学史发展的研究和学习。通过对古代文学思想的学习也可以帮助更好的了解国学的内涵, 促进国学事业的发展。

(二) 客观公正地评价国学有利于对古代文学思想的认识

运用评判标准和原则对古代文学进行有效的评论, 既是所谓的客观公正的评价。对于国学的评论, 没有相应的标准和原则, 对国学的本质含糊不清, 价值取向, 发展方向, 对社会的具体贡献等。

(三) 国学可以更好地凸显古代文学的主要思想和观念

在对古代文学作品的作家进行解析的同时, 使我们可以更加广泛的认识和了解作者在进行创作时的思想境界, 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政治。例如:北宋的政治学家、文学家欧阳修, 大多数人关注的是他的文学成就, 而欧阳修所在时期的政治背景却很少有人注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通过对国学的研究, 可以提升人类自身的文化素质教育。古代文学的思想带动了国学事业的发展, 使我们通过对经、史、子、集等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学习, 了解和掌握了作品的时代背景。通过对古代文学思想和理论的研究, 增强了自身文化的素质修养, 和国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左东岭.国学与古代文学思想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 2011 (7) .

[2]余悦.国学与古代文学关系的三个视角[J].江西社会科学, 2011 (8) .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发展新趋势 篇9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关系;发展趋势

0.引言

国际关系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国际关系的出现是国与国之间的强化联系基础下而来的,并且伴随着社会生产力优化而不断发展、进步。经济全球化是国际关系的基础,其最终决定了国际关系结构与组成形式的变化。

1.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与技术表现形式

1.1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的全新发展趋势

受到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影响,世界经济当中的贸易、生产与金融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主要的表现形式为慢慢形成了多边贸易体制,贸易的自由化趋势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各个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延伸,加速了生产一体化的进程,国际资本在全世界范围内流通,金融国际化的进程变化速度明显加快。从贸易领域分析观察,贸易自由化属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同样也是经济全球化变化的首要标志。贸易自由化的全球多边谈判获得了切实效果,例如全球多边贸易框架初步确立,各国的贸易政策受到了多边贸易规则的约束而不断的向WTO的规则靠拢。从生产领域角度分析,跨国公司发展历经了世界经济运行方式变化、国际分工调配与国际资源调整的发展战略过程,而其产生的结果是生产一体化的程度获得进一步的推动[1]。现如今世界范围内的跨国公司数量在4万家以上,在全世界各个地区有超过28万家的分支机构,控制着整个世界将近30%的生产贸易。从金融领域的层面分析,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得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活跃性十足,每天的流动速度以万亿美元的数额计算。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全世界有超过90%的国家金融市场被开放,金融全球化直接造成了社会财富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调配,也促使国际货币体系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前进。

1.2经济全球化的技术霸权

从后工业社会朝着信息社会迈进的美国是整个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牵头者,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内在支持力量是科技信息技术。要是说传统美国霸权是从军事手段中获取,那么现如今的美国新霸权则是通过经济手段获得。但是经济发展又是在科技优势的基础上建立的,经济霸权其本质属于通过技术优势的方式在国际关系当中获得政治强权目的实现的作用,其不但表现出了关键技术占有的特征,而且也表现出了全球技术市场上的技术发展流向的控制,直接对技术的发展方向与运行标准进行了限制[2]。美国新经济指的是以知识信息为主导的经济模式,也是在这种模式下,直接形成了世界各地不平衡发展的美国技术霸权。激烈的技术领域争夺属于国际关系领域竞争的前期表现,在技术领域竞争中占有先机的国家总是在国际事务中有优先发言权。过去率先掌握了航海技术的荷兰与率先进入工业革命的英国是这样,现今率先进入信息社会的美国也一样。人类的社会实践过程中,谁先从一个领域向另一个领域转变,谁就会从国际事务中脱颖而出。

2.当代国际关系的全新发展趋势

2.1经济全球化促使当代国际关系行为主体更为多元

国际关系行为主体指的是能够以独立身份参与国际事务,同时能够独立行使国际权力、承担国际责任和国家义务的事务主体。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国际关系舞台上的主角都是国家,所以在传统国际关系理论当中,国际关系单纯指的是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主权国家属于国际关系当中的唯一行为主体。可是在二战之后,联合国出现并且在国际关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作用的影响,一些国家为了共同的利益目标组成了政府国际联盟组织,例如欧蒙、阿拉伯国家联盟、石油输出国组织等等,联盟组织内部的各个成员国间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其在彼此的交往过程中形成了某种共有意识,彼此更为关心政治、经济与社会问题,在整个国际关系中联盟以一个整体的身份加入国际事务,成为了国际关系中的主要行为主体。全球经济化的发展让各个国家在经济领域等领域内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彼此构建起多样化的国际建设组织,各个国际组织相继成立,各种国际组织在国际关系之中的影响与作用得到持续强化,充分证明国际组织已被许可加入国际关系当中以行为主体的身份存在。而对外投资的跨国公司也因为资本国际化的趋势而在某种程度上直接超越了所属国家的直接管理,而是以自身角度出发参与国际事务,国际关系的规模日益壮大,行为主体也趋于多元。

2.2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世界格局指的是世界上的各个主要国家、国家集团间在某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因为互相联系、互相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核心战略形式,其成立的基础与利益与力量间的对比。受到全球经济时代的格局的影响,经济因素越来越成为了决定世界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经济全球化发展速度的加快,为世界格局多极化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量[3]。经济全球化的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变换流动,但是在冷战时期,因为美苏两极化世界格局直接对世界造成了分裂,阻碍了国际资源间的流通与国际交流,最终以苏联解体为终结。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市场经济的格局中来,世界大多数国家在这个背景下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努力投身世界格局而加速了多极化的发展。

3.结语

上个世纪末的经济全球化大浪潮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让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重要作用得到了明显体现。可是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理想结果是各个国家之间加强彼此的沟通与交流,打破不公平不合理的国际经济表现秩序,实现经济全球化的共赢目的。

参考文献:

[1]董岩. 经济全球化基本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

[2]周咏樨.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辨证关系[J]. 考试周刊,2012,07:36-38.

文学解读与社会观念的关系 篇10

1.1 文本解读的内涵阐释

所谓的文本解读, 顾名思义, 就是读者能够通过话语构成的文本中介来达到鉴赏或理解作品意义、作家创作意图的过程, 这是一个复杂的认识和心理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 可以也称作文学鉴赏或文学接受活动。广义的文本解读包括一般性阅读、细读和解读三个过程。

1.2 社会观念的内涵阐释

所谓社会观念, 简言之, 就是人的意识的一种观念化、模式化。具体说来, 它是自发产生的, 基本没有经过理论的定性而形成的一定社会心理或观念体系, 能够在一个特定民族、时代、阶级和社会群体中广为流传的精神状态, 不仅表现为一定社会群体意志、愿望、情绪等, 还表现为一定的风尚、习俗等等因素, 较之高度概括的意识形态, 能够比较敏锐的反映社会现实, 某种意义上可看成是一种时代精神、时代风尚。

2. 社会观念对文本解读的渗入原因

对于同一部文本学作品, 不同的读者会产生“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理解, 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2.1 社会观念特性因素

首先, 在高层次上, 社会观念具有意识形态性。社会观念作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 本身就具有意识形态性, 这是被前人所证明了的。而意识形态与文本解读又是有密切关系的。

其次, 在低层次上, 社会观念具有时代性。它较之高层次的意识形态, 又是经验性的、低层次的, 能够随着时代的变化较灵敏的反映社会现实的时代意识, 它本身反映的就是某个特定民族、时代、阶级和群体所广为流传的时代精神, 能够直接反映社会群体的精神状态, 具有一定的时代性, 同时, 还是一定风俗民情的概括。

2.2 文学文本特性因素

社会观念之所以能容易的影响到读者的文本解读, 仅考察社会观念因素是不够的, 就文本解读的本质而言, 文本解读是对文学文本的反映和再现, 文学文本也是读者解读主体, 那么, 文学文本自身的特性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 文学文本具有内蕴性。文本是由一系列呈线性组合的语句呈现于解读者面前的, 这个语言整体所刻画的形象, 抒发的情感, 都是由语言符号的特殊组合得以传达。而语言具有间接性, 多义、朦胧、含蓄蕴藉, 并不能尽如人意地把别人的经验完全的表现出来,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感受也不尽相同。

其次, 文学文本就具有意识形态性。文本的形成借助的是在作家亲身的生活实践积累起来的表象记忆和情绪记忆, 融合着作家的感情、思想和一定的意识观念以及生动的感性材料。只有当作家把两者融合在一起, 并运用自己的想象、联想等, 才能创造出好的文学作品来。

2.3 读者因素

文本解读的主体是读者, 社会观念影响的主体也是社会中的人, 那么, 就不得不考虑读者因素。读者首先是社会中的人, 社会观念作为反映一定时代、一定群体的意志、愿望、情绪等精神状态及其风尚、习俗的因素, 影响读者的方方面面, 必然会影响读者的思想意识。加之, 社会观念比较接近社会生活, 影响更直接。因此, 在读者的文本解读中也就会必然受其影响。

3. 社会观念对文本解读的渗入表现

社会观念包括社会群体的意志、愿望、风俗习惯、时代精神、文化观念等, 这些对文本解读都会产生影响。

3.1 影响解读者对文本意蕴的需求

第一, 时代精神会影响读者对文本意蕴的需求。文学不能不是某一种思想倾向的体现者, 即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不仅是反映、体现关系而更应当是某种特定声音的表达者, 体现出一定的时代要求, 文学必须与现实条件相联系, 才能更具其生命力。每一时代的作品的出现都是如此, 时代精神不同, 读者对文本意蕴的需求也不同。

第二, 风俗民情会影响读者对文本意蕴的需求。一定地域的读者会受地域风俗民情的影响, 也会要求产生反映一定民情的文学作品。因此, 一定地域的风俗民情能够影响读者对文本意蕴的需求。如贾平凹对陕西风俗民情的了解, 商州作品系列的出现, 便是那个时代、地域的伦理道德观念、民族风俗的反映, 也是那一地域人们期待视阈需要的产物。

3.2 影响解读者的文本理解

第一, 时代精神对文本理解的影响。在不同的时代精神影响下, 读者的思想受其影响在文本解读中也会对文本意蕴产生不同的理解。

第二, 不同文化观念对文本理解的影响。在中外, 由于社会文化观念的不同, 对同一文本, 解读者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这里, 具体以对文本形象理解的影响和对文本主题理解的影响为例。不同文化观念对文本形象理解的影响。

4. 对当代读者文本解读的现实意义

在当代, 随着主流意识形态的消解, 人们更加注重自身主体性, 在文本理论上, 也越来越注重读者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社会观念作为其思想意识的影响因素之一对其解读文学作品产生影响是必然的。首先, 在探究文学作品的意蕴时, 读者会注重关注社会观念等意识形态因素对文本的影响, 不会轻易地下结论。其次, 读者在解读文本时会注重随着文学观念亦即人们的社会观念的更新趋势, 来理解文学文本的意蕴内涵, 探究文学的本质和规律, 使作品意蕴阐释既接近作品原意又使其具有一定的当下性。因此, 研究这一问题对推动文学的不断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

摘要:在文学文本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向考察文本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其研究主体转向读者的解读因素的今天, 考察文本解读与社会观念的渗入问题对现代文学欣赏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文本解读,社会观念,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

[1]董希文.文学文本理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上一篇:交流提升机下一篇:清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