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与文学批评关系探讨

2022-09-11

2 0世纪人类在政治、文化、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与繁荣。尼采、康德等哲学家从各自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出发, 对文学创作阐述了不同的观点与主张, 成为西方文学思潮的重要思想源泉;1 9世纪末、2 0世纪初, 各种以非理性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文学思潮在欧美国家粉墨登场, 形形色色的批评流派精彩纷呈, 形式主义、新批评理论、结构主义、现代主义、女性主义、解构论等风起云涌, 潮起潮落, 来去匆匆, 它们以各自的方式影响着西方文坛。

在这股声势浩大的西方文学思潮中,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批评以其独特而深刻的理论体系对西方文坛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在分析、解读文学作品中发挥了十分独特的作用。由于历史的局限性, 虽然该理论存在一些诸如泛性主义等不足之处, 但总的来说, 它对西方文学批评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是毋庸置疑的。

1精神分析法的主要理论建树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为文学与心理学架起了桥梁, 人们可以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去解读文学作品。它对文学批评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概括起来主要有五点:⑴赋予文学意象更多的象征意义;⑵心理学概念恋父情结与恋母情结的借用与引入, 开拓了文学批评家的研究视野;⑶弗洛伊德关于心理“类型模式”与“心理过程结构模式”的思想为文学批评家对作品人物进行精神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⑷他的有关生死本能论有助于分析作品中的死亡主题;⑸他提出的人本研究方法, 突破了以往剖析作家传记的传统思路框架。

2 0世纪西方文学思潮是自启蒙思想运动以来最大的人文解放, 综观该历史时期的文艺批评, 我们可以发现, 精神分析法尽管面对像结构主义、现象学与原批评论等众多文艺思潮的不断冲击, 它依然蓬勃发展, 影响众多文学大家的创作, 除了精神分析法本身的理论魅力之外, 还得益于于弗洛伊德的许多弟子, 他们批判地继承与发展了导师的学说, 并为精神分析法注入了新的活力。

2精神分析法对文学批评的贡献

精神分析法为文学批评开辟了全新的研究维度, 为长期困绕文学研究的许多难题提供了耳目一新且令人信服的解释。它对文学批评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 2 0世纪西方文论虽然流派纷呈, 但是大体上有一个共同点:注重文本解读。根据弗洛伊德解读法, 文学作品里存在着普遍的象征意义, 其中许多象征还与性有关。譬如, 精神分析者大多把作品中凹陷、圆形的事物比作子宫。更有甚者, 他们倾向于把一座空房子比作是女性生殖器, 躲在空房子里的人则象征着试图寻求母性保护;同时, 精神分析者通常还把作品里出现的像树干、塔、蛇、高山等意象看作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 剧烈的运动, 诸如骑马与飞翔, 都被看作是性快乐的体现。

2 0世纪西方的主要作家在创作中或多或少无不受到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 这是不争的事实。文学批评家们借助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可以更好地挖掘出作品里的象征物及其内涵, 有助于透彻地理解作品。例如, 象征主义大师、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也深受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 他的小说《别了, 武器》 (A Farewell to Arms) 就是借用象征手法创作的杰作。他富有象征意义的书名中的arms一词, 不仅表示“武器”, 而且象征着“拥抱、搂抱”, 也就是“爱情”。此外, 小说还自始至终交织地表现了两种主题:一方面揭露战争的残酷、主人公的厌战情绪, 另一方面描写爱不断遭遇的挫折经历。

但是, 弗洛伊德式的解读法并非无懈可击, 其中的对文学美学功能的忽略及其语言媒质的缺省是两大软肋, 为此, 该理论常常受到一些批评家的责难。西尼曾说过, 文学是给人“教育与娱乐”的媒体。塞缪尔主张, 写作的目的是教育, 诗歌的目的是寓教于乐。由此可见, 文学的美学功能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 因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且, 语言在文学作品中还起到组织结构的作用。

批评者从“自恋” (self-eroticism, 即表示儿童对自己身体的欲望) 以及“阉割情结” (castration complex) 等表示原始的生物需求等概念中找到更多的象征意义。其实, 弗洛伊德式的很多象征意义往往太随意、太主观, 因而经不起深入推敲, 有时难以置信。

第二, 弗洛伊德关于“恋父情结”与“恋母情结”的独到论述, 对于评论者剖析作家生平与作品母题之间的关系大有陴益。根据弗洛伊德思想, 其情结理论揭示了人类精神领域一个重要的渐变阶段, 即自我、超我的出现, 人格的发展, 从家庭 (自然) 走向更广阔的背景 (文化) 。而且, 弗洛伊德认为, 外在的权威意识与内在的道德感将影响人的一生。由此可以推断, 弗洛伊德理论并不限于个体的存在, 它还指向更深远的外部世界。

弗洛伊德最早在他的巨著《梦的解析》里提到了“恋父情结”这个概念, 他对此进行了全方位的诠释, 称它为“想实现某种愿望的掩饰性表达”。《梦的解析》是一本对“西方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产生了巨大影响”的著作。

弗洛伊德通过对索佛克劳斯的《俄底浦斯国王》与莎士比亚剧作《哈姆莱特》进行独具慧眼的研究分析, 创立了“恋父情结”理论。国内学者王宁 (2000年) 认为, “恋父情结”在文学批评中的运用是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法做出的最杰出的贡献, 也是2 0世纪莎士比亚研究的一大突破。

在弗洛伊德之前, 评论家们对哈姆莱特迟迟不肯实施复仇计划, 对他优柔寡断的性格众说纷纭。他们禁不住要问:哈姆莱特真的疯了吗?他是不是装疯卖傻?著名英国精神分析学者厄内斯特·琼斯是第一位运用弗洛伊德理论分析莎士比亚作品的研究者。他在题为《论运用恋父情结解释哈姆莱特之谜》 (1 9 1 0年) 的论文中做出如下的惊人结论:正是凶手克劳迪休斯使哈姆莱特痛下决心报了弑父之仇, 解除了童年时代的郁闷情结。为此, 琼斯还列举了许多事实, 力图证明哈姆莱特在实施报复计划的关键时刻犹豫不决、充满矛盾与迟疑的心理状态。虽然哈姆莱特最终报仇雪恨, 但他还是一个悲剧性人物。

另一为名叫诺曼·霍兰的学者运用“恋父情结”论从其他的角度来分析哈姆莱特。霍兰认为, 根据精神分析治疗的临床病例, 每个儿童的潜意识里都有“恋父情结”, 即使在其成长过程中, 这种情形也依然存在。根据这个理论, 哈姆莱特之所以迟迟下不了复仇计划, 是因为他无法解开自童年时代就郁结的那个情结, 其次是因为他不能释放自己潜意识里聚积起来的欲望能量。所有这一切都为评论家们试图解释哈姆莱特优柔寡断的性格设置了许多障碍。简而言之, 用弗洛伊德 (1 8 9 9年) 的话来说, 恋父情结所描绘的是一幅经放大、夸张了的儿童画版本。

琼斯与霍兰都着重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研究哈姆莱特的心理过程, 过分强调恋父情结, 所以就不可避免地削弱了剧中反映的深刻的社会意义与美学价值。其实, 如果脱离特定的社会背景, 单纯地去研读文本, 那么, 文学作品就会沦为一堆心理分析的材料, 势必缺乏一定的深度与广度。

第三, 弗洛伊德认为, 意识有三个层次, 即前意识、意识与潜意识。三者相互作用, 互有重叠, 可以转换。后来, 他又提出“心理过程的结构模式”。他用“本我”、“自我”与“超我”等术语来表达“本我心理学”与“自我心理学”理论。

批评家卡佛尔·考林斯在深入研究了美国作家福克纳的名著《喧嚣与愤怒》后指出, 福克纳在这部小说中有三大段描写细微、视角新颖的内心独白, 就是受到了弗洛伊德理论影响的证明。作品中的本杰明的一段自言自语可以看作是源自“本我”的翻版, 昆汀的独白反映了他的“自我”意识, 加森的自白则是“超我”的表现。由此可见, 如果把这三个人物的表白加在一起, 就可以对应弗洛伊德有关人格的三个层次理论。虽然文学创作中内心独白的技巧先于弗洛伊德, 但是他的潜意识理论无疑为作家充分利用前意识与潜意识而进行文学创作开辟了崭新的道路。

卡尔·荣格是弗洛伊德的得意门生, 他批判地继承了老师的精神分析思想, 提出了“体现于原型中”的“集体无意识”理论。荣格发展并重新诠释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体系, 这在很大程度上开拓了文学批评家的研究视野。如果说弗洛伊德理论有助于文论家探索人物的个体心理, 那么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论 (后来, 他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原型批评论) 使得文论家可以后退一步、全景式地解读文学作品, 这样, 从客观上讲, 可以排除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许多障碍, 展现作品所隐藏的原型。

借助荣格的理论, 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无意识的语言结构。在荣格看来, “法乐士” (phallus) 就是一种指代, 而不仅仅是生物意义上的男性生殖器, 但是弗洛伊德的不足之处在于他过分强调了“法乐士中心”批评。

第四, 弗洛伊德主张操纵“本我”的能量来自推动满足人类欲望的“本能”。而且, 他进一步指出, 死亡与爱情是人的本能的两种基本形式, 因为死亡促使“恢复万物的早期状态”, 即回到生命的起始地点, 而爱情表明“保存能量”的另一方面, 即“力比多” (libido性欲) 。

弗洛伊德称“力比多”为“取自情感论的一种表达”, 因此, 把它“看作是爱情的量化尺度”。用精神分析论的术语说, “这些爱的本能就是性本能”。可是, 大多数“受过教育”的人们不能容忍这种含有“侮辱性”的称谓, 他们批评运用弗洛伊德理论分析文学作品时简直是“泛性主义”大行其道。

弗洛伊德认为, “本能由历史决定”。为此, 他举例证明自己的主张。他说, 有些鱼在产卵期宁可历经千辛万苦, 也要把卵播撒在离平时生活区很远的特定水域, 自然界的这种奇特现象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认为, 概括地说有三种途径可以释放或者满足“力比多”:⑴直接投射到异性身上;⑵和心理医生交谈有助于减轻性压抑;⑶事业上的成就和精神升华可以一时满足或者平息性欲的冲动。

著名诗人艾略特的长篇诗作《荒原》表达了人类的永恒主题——爱情。作品开头描写了这样一个场景:生活在荒原上的人们在极度的空虚与绝望中挣扎, 尽管如此, 他们还是不顾一切地去追求爱与性。艾略特借助大量的独白、对话、描写与隐喻, 诗意地向读者展现现代的人们如何渴求满足本能——性欲。所以, 根据弗洛伊德理论, 如果“力比多”压抑时间过长, 就会产生“阉割情结” (castration complex) 。

最后一点,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对研究作家传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尽管传统的文学评论家很看重作家生平与创作背景, 但是他们往往忽略了对作品的艺术分析, 为此, 他们常常遭到形式主义批评家的严厉批评。然而, 精神分析法可以为文学批评开拓崭新的视角:批评家不必置大量生动的人物心理描写于不顾而沉溺于烦琐肤浅的细枝末节。

运用精神分析法研究一些著名的作家传记, 可以得出颇为新颖的结论, 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譬如说, 有些批评家认为杰克·伦敦只是擅长于写作动物题材的作家而已, 于是,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他都倍受批评界的冷落。但是, 1977年出版的《杰克·伦敦传记》为杰克“平反正名”带来了契机。批评家们通过细读这本传记, 并借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 惊喜地发现, 他的小说里蕴藏着恋父情结。从杰克的传记得知, 他的童年颠沛流离, 历经了许多生活坎坷, 他患过精神紊乱症, 这对他以后的性格、情感与创作等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于是, 批评家们通过解读杰克的传记, 重新确立了他在美国文学史上应有的地位:他既是赫赫有名的小说家, 同时又是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活动家。

当然, 运用精神分析法研究作家的传记并非是万能的, 不过, 只要使用得当, 就可能在文论研究里取得新的成果。

3结语

总而言之, 当我们从全方位考察精神分析批评时, 就会得出以下的结论:弗洛伊德理论因其独树一帜的研究视角, 对西方文艺批评确实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特别是他创造性地从心理学引进的“恋父情结”、“恋母情结”等概念极大地丰富了文学阐释的内容与手段, 有助于研究者独辟蹊径, 努力揭示被长期蒙蔽的隐含意义, 从跟以往不同的角度去评价文学作品, 去重新审视文学价值, 从而不断挖掘作品的深层内涵 (connotation) , 甚至可以改变某些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弗洛伊德理论尽管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但是其思想体系 (连同存在主义与结构主义等思潮) 对文艺批评做出的巨大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不仅如此, 弗洛伊德的许多弟子, 如著名学者卡尔·荣格和雅克·拉康, 以各自的聪明才智发展、完善了精神分析理论。值得一提的是, 2 0世纪后半叶精神分析论在西方思想界曾盛极一时, 这无疑得归功于拉康在理论上的重新诠释与实践上的不断创新。

拉康借助于语言这个媒体, 着眼于作品的文本研读 (他认为无意识是有层次的) , 致力于为文学与心理学架起沟通的桥梁。拉康看到了精神分析批评还有待完善之处, 特别是用泛性说解读小说、夸大“力比多”作用的局限性, 在他导师业已成功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 把该理论发展到新的高度。他卓有成效的开创性工作, 使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批评变得更加富有理性、更加令人信服。

摘要:本文从剖析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入手, 试图勾勒其不同发展阶段的思想脉络, 着重论述该理论对文学批评的贡献及其主要不足。奥地利著名学者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是精神分析文学批评理论的创始人, 他的精神分析法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端于欧洲的西方文学思潮的两大理论奠基石之一, 对这股以非理性主义为主要特征的西方思潮产生过非常深远的影响。精神分析与文学批评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借助该理论可以揭示文学批评领域里许多隐藏的深层次含义, 为文学批评提供崭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精神分析法,文学批评,弗洛伊德,西方文学思潮,新视角

参考文献

[1] 李维屏.英美意识流小说[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2] 王峻岩, 等, 译.小说的艺术[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8.

[3] 王宁.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4] 严云受, 等.文学象征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5.

[5] 张隆溪.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评述[M].北京:三联书店, 1987.

[6] 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7] Kennedy, X.J.An Introduction to Poetry[M].Boston:Tufts University, 1976.

[8] Selden, Raman.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M].London:Prentice Hall, 1997.

[9] 朱刚.Twentieth Century Western Criti-cal Theories[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上一篇: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策略下一篇:如何实现建筑工程的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