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生的倾听能力

2024-04-29

提升学生的倾听能力(通用8篇)

篇1:提升学生的倾听能力

提升学生的倾听能力

——读《中国教师报》之心得体会 踏上三尺讲台数十载,每天重复着相同的工作,走进教室,面对学生,看到一双双明亮有神的眼睛,都忍不住把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可是,当你讲得眉飞色舞、津津有味时,教室里不和谐的一幕出现在你的眼前:有的学生在玩小动作、有的学生在左顾右盼、有的学生在悄悄细语„„。你不得不终止话语,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原先的激情就被这不和谐的一面打住了。其实,倾听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生的倾听能力好与否,直接影响到他对知识的获取。

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倾听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会使我们的教学更精彩,会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教师十分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听”的培养。

“听”主要是用耳朵认真地听,既要听教师讲的话,又要听学生讲的话,辨析他人的语言,做出自己的判断,并形成自己思想观点的过程。

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倾听能力的提升呢?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给学生一种示范

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在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都希望别人倾听自己的诉说,我们在教室,天天和学生打成一片,学生更希望我们能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所以我们老师要微笑着面对说话的的学生,不论学生的声音好听与否,吐字清晰与否,表达正确与否,都请积极的去倾听,而不是皱起眉头,在心里抱怨。我们要全神贯注的去倾听学生表达的每一句话,始终用目光注视对方。千万别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做别的事,比如看书、擦黑板、整理东西等!只有我们老师树立起好的榜样,学生才有可能认真听老师的教导,才能用心地听我们上课。

二、给学生更多表扬更多鼓励

“你怎么这样不认真听课,这么简单都不知道。”“你看某某同学都讲得很好,你怎么就讲不出来?”在课堂上经常听到老师这样带有讽刺意味地批评学生,这给学生有了极大的压力,会让学生对我们产生不好的印象,也就厌烦了我们讲课,自然就不会认真倾听。反之,学生如果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他就自然会倾听老师上课。在课堂上当孩子们认真倾听,用心思考,回答或提出各种问题时,就用真诚的话语去鼓励他们。比如,我们可以说:“你听得真仔细,说明你是一个懂得尊重别人的好孩子!”“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让你找出来了,你的听力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是帮了他的大忙!”一句鼓励,一句表扬,一个肯定,一个微笑,不需要太多的时间,不需要费太大的力气,学生们却不知不觉地乐在其中,受到表扬的同学眉开眼笑,为其他的同学树立榜样,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三、给学生细化要求、学会倾听

我们上课经常会说:“请同学们这节课要认真听讲,不得转注意力。”这句话细细想起来,似乎有点模糊,学生听起来也不知道如何做到认真听,所以我们老师应该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化了的要求。我在教学中总结了以下三点:

1、让学生专心致志地听。教师告诉学生倾听时应该全神贯注,不左顾右盼,不能一边说话一边听别人讲话,一边玩东西或想别的事情,写作业等,这是一种最基本的礼貌。我们可以这样指导:在听同学回答问题时,你可又以猜一猜他会说什么,他在说的过程中会有什么不足,而后想想他说的重点是什么?观点是什么?最后想想他说的有没有道理。

2、轻松自如地倾听。有些学生倾听时往往神情紧张,只关注老师,结果同学的发言一点也听不进去。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宽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自己先认真听取别人的讲话,然后再进行思考,就不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3、谦虚细心地倾听。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完整,听仔细。要认真倾听发言者的每一句话,注意他们的表情及肢体语言等。我们一定不能在别人没讲完的情况下就打断别人的说话,说自己的意见,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表现,即使别人讲错了,也要等他表达完了之后,才可以举手发表自己的意见。我想如果能够在课前把这三种倾听方法告诉学生,这堂课的倾听效果就应该会更好。

四、给学生一个约定

现在有些课堂,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我来说,我来说。”整个教室气氛活跃,大家争先恐后地说,根本听不清楚学生说的是什么,更不要说能听到老师说什么了,这就造成了课堂纪律混乱。对于这个现象,我就想问:“我们能否给学生一个约定呢?”比如:老师说“小耳朵”,学生答“仔细听”:“一二三——坐端正”等来培养学生安静倾听的好习惯。这也许是个不错的方法,只要多做几次,学生就习惯了。

五、给学生一堂丰富的课

教师渊博的知识会征服学生。“学生可以容忍教师的苛刻,但不能原谅教师的无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要懂得教学的基本知识,而且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了解古今中外,把握时代脉搏,从而把抽象的理论课讲得生动、具体、形象。这时,学生会被老师的这种才华所吸引,从而能够更专注地倾听。他们会把倾听当作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会越听越爱听。比如:为了这节课让学生能够更认真地倾听你上课,我们可以在课前几分钟说一个故事,对这个故事发表一些看法。在课中可以借鉴课堂知识之外的内容加以丰富学生,学生自然就会对这堂课充满兴趣,认真倾听。

六、给学生一种兴趣

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活泼、好动的学生来说,静下来听别人说是比较困难的,可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上课内容引入一定的故事,诱发学习兴趣。借助文章题材,或以故事导入新课,或让学生看图讲故事,再根据故事情节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使故事贯穿教学始终,鼓励学生多讲多说,注意力便自然而然地集中于教学中。此外,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开展各种形式的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想这样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以上就是本人对提升学生倾听能力的几点看法。总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地地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互相倾听,倾听是把金钥匙,它能为学生打开更广阔的交流空间。让我们在实践教学中锤炼学生的听课能力,让他们在听中发问、听中解疑、听中获取、听中成长。听出聪明的头脑,听出精彩的人生。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让我们在每一堂课,每一个活动中持之以恒,时刻去提醒,去引导学生倾听,学生才拥有倾听的能力,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倾听这把金钥匙。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学校:瑞金市怡安希望小学

姓名:宋志平

联系方式:***

篇2:提升学生的倾听能力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心得 倾听这一行为,是让学习成为学习的最重要的行为。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擅长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人)是不可能学得好的。学习,一般认为这是能动的行为,但不应忘记的是,在能动的行为之前,还有倾听这一被动的行为。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 “被动的能动性”来实现的行为。

——摘自《静悄悄的革命》,第 71 页

佐藤学教授在《在静悄悄的革命》中写道:“这种倾听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从而产生‘啊,真不简单’、‘原来如此’、‘真有趣呀’等共鸣共感。唤起这些情感体验可以说是倾听学生发言的‘理解方式’应具有的最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互相倾听的教室”。教师要用心倾听学生的各种语言,包括身体所发出的无声语言,感受学生在课堂中思想的起伏波动与学生的想象产生共鸣,从而共同走向创造性的学习。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孩子们争先恐后,个个急于表述自己的观点,不但手举得老高,嘴里还不停地喊着:“老师,我!我!”当老师喊别的同学发言时,他们会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或悄悄地与前后左右的同学窃窃私语,说些与问题毫不相关的话;或急不可耐,没等别人说完,就跳着喊着举起了手„„课堂上可谓一片热闹。真正能坐着倾听别人讲话的孩子不多。在我的教学活动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时常出现上述现象,由此引发我对培养小学生倾听习惯的思考,以下是我对培养倾听习惯的一些想法,与各位老师共同探讨。

一、学生不会倾听的原因

我们的学生不会倾听,不善于倾听,更不乐于倾听,这是为什么呢?慢慢观察,细细想来,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从学生的角度看,小学生年龄小,又活泼好动,注意力不能一直集中,但他们又表现欲很强,喜欢别人听自己说,却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所以在课堂上往往会出现这样一些的情况:一个学生正在发言,其他的学生要么觉得别人的回答是否正确与自己无关,自己没事可做,干脆干点别的事情;要么别人还没有说完就抢着说,就怕老师没注意到自己。

2、从教师的角度看,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回答问题时,许多老师比较关注的是:学生的答案是否与自己的教学设计相一致,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更不大注意引导学生如何听,如何想。况且我们往往表扬回答精彩的学生,却很少郑重其事地表扬那些专心倾听的学生。久而久之,我们的学生就会因为忽视倾听的作用,而变得学习态度浮躁,进而严重影响学习效果。

二、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能力

1、创设吸引学生的学习方式 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教师首先要善于组织教学,让所学内容或所采用的形式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记得那次猜数游戏:老师手心里写了一个数,首先我可以告诉你,这个数我们认识(100以内的数),谁来猜一猜它可能是几。学生每猜一次,我都提示性的告诉他大得多(或小得多、大一些、小一些),学生每次都能根据我提供的信息很快的猜中我手心里的那个数。而且兴趣极高,猜了一回还想再猜一回,有的同学甚至还要求我这有节课一直进行这个游戏。当时我记得随便叫一位同学都能回答得很出色是啊!如果根据知识的要求,能变着样来吸引学生,那自是上策。其次,教师要改变提问的方式或增加每个孩子发言的机会,督促他们不得不听。并不是每一个知识点我们都有能力设计得这么生动有趣的,比如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教学,会算的孩子对口算方法的探索兴趣不大,不会算的同学却无从着手。为了真正达到交流的效果,我改变了提问的方式:会计算的同学将自己的方法说给同桌听一听,然后反馈时提问“你的同桌是怎么计算的?”记得第一次这么提问时,好多孩子站起来傻了眼,但这样的问题多提了,孩子们交流的目的也就出来了;不用交流的问题,当一个学生说好后,接着让其他学生说一说他刚才是怎么说的,哪怕是简单的重复。平时以听算来完成口算训练(或口算接龙),即使是一道口算题,也可以叫好多同学来说答案。

2、教师先学会倾听

在日常的教学中,多数教师往往只注意自己的教学进度,而忽略学生的发言,或者希望学生的发言能够顺着自己的教学思路,最好不要被打断,尤其是公开课更是如此。如果是这样的话,即使学生回答“是的”或是不住点头,你又怎能肯定学生是真的理解了,或是明了他们内心的所思所想呢?有的教师会说:“上课的时候,我经常想着,接着该怎么办,下一步该轮到哪个环节,所以有时会忽略学生的发言。”是的,作为教师,我们也时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为了赶教学进度,完成制订好的教学内容而不能兼顾学生的发言。那么,我们也该静下心来想一想,是否应该学会倾听?学会倾听要求教师面对学生时,从眼神、语言、表情和身体姿态各方面,充满关注和期待,这对学生是无比重要的精神力量。心灵交融的课堂意义就在于,它能点燃学生和教师智慧的火把。教师的倾听也许与讲课同等重要,教师“在课堂上以慎重的、礼貌的、倾听的姿态面对每一个学生,倾听他们有声的和无声的语言。能做到与一个一个的学生展开对话,而不是以群体为对象进行谈话。在对话过程中,竭力以自己的身体语言和情感与学生的身体动作和起伏的情感共振。”这样,课堂中学生“发言和发言之间的微妙的相互碰撞或相互联系才能产生出来”。对此,佐藤学教授的比喻非常有趣而又恰当,他把学生发言和教师倾听比喻成投球手和接球手的关系,如果教师能准确无误的“接住”每个学生的发言,并能与那些倾心“投球”的学生的想法产生共鸣,那么,教室里的“投球”将成为一件愉快的事情,学生也会因此更深入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3、让学生懂得倾听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刚入学,还不懂怎样去倾听,教师有必要跟学生约法三章让他们懂的怎样去尊重他人、去倾听他人的的发言。所以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的要求.指导学生倾听,数学课上要求学生当老师讲课时,要停下手上所有的事,带着自己的眼睛、大脑、耳朵“专注”听讲。老师在讲解时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应集中在教师身上;听的时候眼睛注视着老师;要听请老师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当同学发言时,注意力要指向发言者,静静地听完发言后再发言,不随便打断,不嘲笑、不起哄。听时要做到:猜想发言的同学会说什么;听同学回答问题时,起码要做到理解,弄清同学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对同学的观点进行归纳,想想看他说的有没有道理;不随便给予否定,即使持有不同的观点或看法,也要尝试在对发言者提出的意见或补充之前,先对发言者观点作出简要评价;“我同意他的某些观点,但我还有补充”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一致,则以微笑、点头表示认可或赞许。倾听中切忌高高在上或对立,要明之以理形成自觉,从而形成倾听的优良品质。

4、利用教师评价,激励倾听

评价是外驱动力,评价到位可达到浸润心灵,激发学习动力,不断“催我自新,教我惭愧”,让学生在愉悦中倾听,在倾听中深度思考,在思考中静心。即使再平淡的课堂,课堂上总是会有部分学生在某些环节表现出倾听的态度,这时,老师就应抓牢其善听的“闪光点”,真诚而热情地给予孩子肯定与赞赏——“你真会听”、“你听得最认真,别人说的话都听懂了,真了不起!””„„这样的激励性语言表现出的是教师对学生言行的关注,以身示范地倾听学生的繁衍,对学生的表现发自内心的欣赏。虽然是这评价简短,它却使发言者在全班学生前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更体会到了老师的爱。有时可以用面部表情,各种手势等肢体语言来表示感情,都可以把肯定、赏识和关爱的信息传达给学生。在这种欣赏、激励、赞美的评价形式之下,学生无疑会产生仔细倾听的不竭动力,变得更注意倾听了。

篇3:提升学生的倾听能力

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首要任务.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谈谈本人的几点做法.

一、以身作则———学生的述说你倾听了吗

1. 做示范, 抓闪光

心理学研究表明, 一般人都渴望有人倾听自己的讲话, 更何况对小学生而言倾听者是老师呢?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倾听和应答的过程.倾听学生的述说是教师的道德和责任.常常有蹲下身子和孩子交流这样的说法, 其实也不必要真的蹲下身子, 只要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和自己是平等的, 在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 用欣赏的眼光去对待他们的表达, 用更多的耐心去面对学生回答时出现的问题.你竖起耳朵, 作出认真倾听的姿态, 思考他们的表达, 既能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 又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怀和鼓励.你认真有效的倾听行为就会直接告诉孩子, 倾听是重要的.

在一些现实的展示课中, 我们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

热闹的课堂上, 学生在回答问题或者交流自己的发现时, 老师正关注着自己的教案或者多媒体资料, 或者板书课题.对学生的发言只是一味地赞扬:“你说得真好!”学生一些错误的想法, 不科学的说法没有得到立刻的纠正, 对一些学生出格的回答, 还会来上一句:你的回答真有创意!这些不认真倾听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

2. 不要打断学生的述说

课堂是动态的, 以往的很多观摩课都像一场预演过多次的电影, 老师就是那个导演, 有位教师在教学《十几减8, 7》一课时的大段如下:

师:15-7你想怎么算?

生1:我摆小棒计算.

生2:我先用10来减7等于3, 再用3加5等于8.

师:你说得太棒了!

生3:我拿15枝铅笔, 给同桌7枝, 我还有……

师 (打断) :谁还有别的想法?

当学生说到自己预设的算法时, 老师心中暗喜;当学生没有说出自己想听的方法时, 老师迫不及待地打断.课堂是丰富多彩的, 就跟孩子真实的心声一样五花八门, 我们应该给孩子更多的耐心和关注, 听他们真实的想法, 听他们直觉去选择的方法, 而不是强权地去让学生往你的套子里钻.学生在得到老师认真的倾听后, 会受到莫大的鼓舞和激励, 进而就会敢于表达自己, 敢于和老师和同学交流.相反, 我们急躁的打断只会让孩子盖起自己的心, 去猜测、去揣摩、去迎合老师的想法这样的课堂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力和再生能力.

二、兴趣是最大的动力———你吸引学生去倾听了吗

兴趣永远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 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是否具有吸引力, 对孩子的倾听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动作来思维的”.图片、动画、游戏特别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趋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倾听.

一年级下册《认识100以内的数》一课中, 最后一个练习是培养学生估计的能力.在卡片上写一个数字57, 让学生来猜测这个数是多少.

师:老师在卡片上写了一个神秘的数字, 你能猜到是多少吗?

生1:100!

师:太大了!

生2:20!

师:太小了!

生3:50!

师:少一些.

在这样一个简单的活动中, 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信息, 很快地作出判断, 并且达到教学的目的, 同时学生热情高涨.这里的倾听就是有效的, 因为学生听老师的信息, 及时地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三、授人以渔———你教给孩子倾听的方法了吗

大部分低年级的孩子是不会倾听的, 这就出现了一句话要说好几遍才能听明白, 一件事要强调很多次也不一定记得.在让孩子感受到倾听的重要性的同时, 我们要教给孩子倾听别人说话的方法, 下面就几个小细节来谈一谈.

首先要教给孩子倾听的姿态, 眼睛注视着表述者, 这也是最基本的礼貌.遇到和自己一样的观点要点头表示赞同.其次要调整孩子的心态, 认真倾听和积极发言同样重要, 发现别人有和自己不同的观点时, 不能直接粗鲁地打断, 应该耐心听下去, 结束后可以再总结补充.

四、持之以恒———你坚持训练了吗

倾听作为一种能力和习惯不是掌握了方法就能拥有的, 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训练.

在美国有一批教学创意专家设计了一些游戏, 专门训练学生的倾听能力.有倾听和绘画, 就是蒙上学生的眼睛, 让他按照别人的描述来画画;还有倾听错误, 就是听别人读书或者讲故事, 找出其中的错误, 类似的方法还有很多, 有些简单易行的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

篇4:如何提升幼儿倾听和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提升 倾听 语言 表达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63-02

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是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因此家长应注重激发幼儿的倾听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促进幼儿倾听能力的发展,让幼儿乐于倾听、学会倾听。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培养幼儿倾听能力是发展幼儿语言的基础。那么,幼儿倾听能力具体包括哪些方面呢?

一、幼儿倾听能力的具体内容

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三种倾听技能:

1、专注性倾听:集中注意地倾听

2、辨析性倾听:分辨不同内容的倾听;

3、理解性倾听:掌握主要内容、连接上下文意思的倾听。

二、幼儿倾听能力较差的原因

倾听是幼儿最早掌握的语言活动。良好的倾听能力是幼儿获得知识的前提,它对于发展幼儿的语言、思维十分有益。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幼儿的倾听能力较弱,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的局限

受幼儿年龄特点的局限,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力比较弱,缺乏倾听别人说话的耐心,在听的过程中难免会做小动作、东张西望等。特别是有些幼儿聪明活拨,表现欲特别强烈,在集体活动中常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打断其他幼儿的发言。所以幼儿有时候根本没听清楚或听得不完整。

2、家长的消极榜样作用

父母、老师等是孩子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起重要作用的人。父母的言行举止不可避免地会对孩子产生影响。有些家长在和别人交往时、和幼儿交谈时就不会倾听,因此,孩子在无形中习得了他们的不良行为。

三、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

针对幼儿倾听能力较弱的现状,家长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1、激发幼儿的倾听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也可以通过游戏、故事等培养幼儿的倾听兴趣。选择的故事等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具体、生动,富有趣味性;除了倾听的内容具有吸引力外,幼儿是通过积极的听来提高倾听能力的,大人在讲述故事时声音要抑扬顿挫,并利用手势、表情、动作等体态语言来调动幼儿倾听的积极性,让幼儿共同参与。

2、创设宽松的倾听环境

家长可以利用大自然的优势,激发幼儿的倾听兴趣。带幼儿去大自然聆听各种美妙的声音:淅沥淅沥的小雨声、淙淙的流水声等。所有这些,都让幼儿心旷神怡,就会萌发幼儿倾听的欲望和兴趣。在带领幼儿外出时,可以让幼儿注意倾听各种声音,倾听各种动物的叫声,倾听各种交通工具的声音。幼儿听后,家长引导幼儿模仿、表达,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家长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家长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幼儿倾诉时,认真倾听,耐心引导幼儿解决问题;在向幼儿提问时,耐心等待和聆听幼儿的回答。不论孩子的话题多么简单,都应以目光、手势、语言来传递听到的感受,表达内心的感受,让孩子觉得家长认真听了,在关注着他。利用各种手段指导幼儿耐心倾听别人,不随便插话,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培养儿童良好的倾听习惯,促进儿童倾听能力的发展,让儿童乐于倾听、学会倾听。学龄前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家长们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尝试:

一、引导孩子学说完整的话

学前期的孩子常常会出现语言表达不清,或说话不够正确,有时不是缺少主语,就是常把词序颠倒,听起来令人费解,我们在幼儿园经常会发现类似的问题,于是,也采取了一定的方法措施来改进,经过一段时间,发现孩子们完整表达的能力和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善。家长们不妨采取以下方法加以引导。

1、“装腔作势”,严格要求。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发现幼儿用一些残缺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时,不能急于按照当时的情况或环境来估猜、理解幼儿说话的意思,满足他们的要求。这样对幼儿语言的培养没有好处,久而久之,会养成他们说半句话的习惯。等到孩子讲出能正确表达意思的话之后,再让他重复一遍,并告诉他,一定要把话说完整,别人才能懂得你说话的意思,否则别人就无法满足你的要求。这样的教育,日积月累,时间一长,孩子就自然会注意尽量要把话说完整,讲正确

2、把握机会,循循善诱。

“大自然、大社会是活的教材”,户外活动可是丰富幼儿词汇、发展幼儿语言的大好时机,成人一定要好好抓住并加以利用。在游玩中家长要有意识地告诉孩子一些新鲜事情,如果表达不够完整清楚,家长就要帮助孩子理清楚,进行示范讲解,之后,让孩子多练习几遍。这样孩子有话可说,同时,记录或倾听孩子的所见所闻,帮助孩子说完整话,分享孩子的快乐。

二、帮助孩子学习脱离环境独立说话

依赖周围环境说话,是幼儿语言的又一大特点。如幼儿向家长描述大家在游戏时的情景时,有的孩子会说:“他在烧饭,吃饭,还喂宝宝,他来当客人,也不敲门,还打宝宝。”在这些话中幼儿把所有的人都用“他”来代替,事情也是流水账的说出来,这种说法如果离开具体环境就让人无法理解。这种情境性语言,在一定条件下是允许的,但幼儿常常把情境性语言带到没有情境的地方去说,别人就听不懂了。所以家长要让孩子学习脱离环境,独立说话。

1、互打电话,适时交流。

无法依赖情境的说话方式,是训练孩子独立说话的好办法。“打电话”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因为打电话时,两人各处一地,互不见面,毫无情境可依赖,所以一定要原原本本把所有内容都讲清楚。这种训练,可让孩子给长辈或同伴打电话,告诉他们你在做什么,或看到、听到什么事;或者买部玩具电话机,孩子与成人在房间内外互不见到的情况下,说说你在做什么、想怎样等等;也可以由家长和孩子假装表演打电话的小品,来练习怎样把事情说得清楚。

2、穿针引线,创编故事。

通过学编故事让孩子锻炼独立说话,要比打电话更难更复杂一些,训练的内容也更多一些,不如打电话仅仅是一个情节,而且有交谈对象,编故事則需要构想更多的情节,而且需要幼儿独立完成整个过程。这种训练,可首先给孩子设计几种小动物,然后让孩子想一想怎样将他们连到一起,编成一个故事。编故事时,起先孩子可能讲得很简单或很乱,家长听后不妨给孩子一点启发,孩子编好后,让他讲一讲,有不妥的地方,家长再启发提醒,帮助他完成。然后,还可以让他去讲给别人听,使他有更多独立说话的机会。

篇5:提升学生的倾听能力

合肥市乐农新村小学 刘治国

内容摘要:通过对学生倾听现状的分析,明确存在的问题:需要填充的成长特点;改革滞后的课堂教学;不得要领的方法获得。采取的措施:建立民主、亲善课堂氛围,让学生学会欣赏,学会倾听;创设情境,乐于倾听;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恰当评价,鼓励倾听;教给方法,善于倾听。

关键词:倾听 现状 方法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在各种实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我们每天都在听,可是不一定都在倾听。听与倾听不同,听是一种生理过程,倾听则是入耳又入心的生命活动。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率,1、课堂倾听的现状及分析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惊喜的发现,孩子们变的活泼了,胆子大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都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但是,我们却常常看到这样的镜头:

当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有结束,旁边的学生却高高地举起了手,大声嚷到:“老师我来,我来.......”;当教师指明一位学生回答时,其余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叹气起来,垂头丧气,根本不顾听讲;当老师讲的津津有味的时候,学生却在一边旁若无人地干起了自己的事情。

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会倾听他人的表达,唯我独尊,这是现在孩子的通病。造成这一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1.1、需要填充的成长特点。

1.1.1、自我中心。

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是“小皇帝”、“小太阳”,想什么要什么就有什么,他们往往把在家养成的这些习惯不自觉地带到课堂中来,认为自己的想法做法一定是对的,别人就应该听他(她)的。既不会倾听别人的意见作出正确的判断,也不会用正确的语言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想听就听,想说就说,毫无顾忌。

1.1.2、没有玩伴。

由于只有一个孩子,大人工作又比较忙,很多孩子只能呆在家里,和玩具交朋友,缺少与其他小朋友更好沟通的时间和机会。于是表现在课堂上:上课和“我”没多大系,“我”玩“我”的,文具、学具等自然就成了他(她)的玩伴,无心听老师和小朋友的发言。1.2、改革滞后的课堂教学。

1.2.1、教学内容本身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虽然新教材能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但教材呈现给学生的信息资源大都是静态的画面,与一定地区的孩子的实际不一定相符;如果照本宣科,就会不利于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不利于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探究,不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当然学生也就不会有“倾听”的欲望了。

1.2.2、教学设计过于陈旧、单一。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或多或少受到陶冶,但又有多少的理念能与实践结合;一边讲着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一边实践着教师向学生的传递;一边讲着联系实际教学,一边无视学生的原有经验。这样缺乏生机与活力的课堂,孩子怎么会爱听。

1.2.3、评价机制跟不上。如今课堂中的评价活动多样了,但那是老师使出浑身解数,既“诱导”又“哄骗”,千方百计靠物质奖励来维持课堂上的40分钟。长此以往,孩子们会滋长一种“功利性”或产生 “浮躁”心理,静不下心来倾听,更静不下心来思考,总之,这些评价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是表面化的,肤浅的。1.3、不得要领的方法获得。

1.3.1、缺乏倾听的耐心,往往一个小朋友回答不出问题,不出两秒,下面就“我!我!”一片,即使刚才那位小朋友想回答了,其他小朋友根本听不进去,急于发表自己的想法。

1.3.2、缺乏倾听的方法。主要表现在:主体缺陷——强调了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说,忽略了从其他学生处获取有效信息;方式片面——强调了全盘肯定、接受的获取式倾听与表达,忽略了批判的思辩式倾听与表达。

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已刻不容缓,它不仅能帮助我们博采众长,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也能使我们触类旁通,萌发灵感,还能使我们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给他们的后续学习打下亮丽的精神底色。那么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呢?

2、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呢? 2.1、建立民主、亲善课堂氛围,让学生学会欣赏,学会倾听。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在心情放松、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才会精神振奋、思维活跃。教师要自觉、主动地从“传道授业解惑”者转为学习者、引导者、促进者,从高高的三尺讲台走下来与学生进行交往,从而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起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一次我在给学生上数学课时,我“一不小心”说错了一道题目的答案,坐在第二排的一个女孩又轻又急切地说“老师有有一道题目的答案你说错了!”正是这句话给了我一个良好的机会。我就对她进行了表扬:你听 得真仔细!当我把一朵大红花贴在她的额头时,全班同学都表现出无比的惊讶和羡慕。于是,我告诉我们班的孩子:倾听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我把一个大大的“听”字写在了黑板上,学生们惊叹“好大的听字!”是的,我要把这个大大的“听”字写进孩子们的心中。通过这件事是我们班的同学认识到:原来课堂上倾听是这么重要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不停地对学生倾听的进行奖励,还帮助那些喜欢做小动作的同学改正了这一缺点,使我班的上课纪律有了很好的转变。

一个人发言,大家认真倾听,不但可以听得明白,还可以鼓励说的人越说越起劲。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明确并不是发言才是参与,听同学发言同样也是参与。使学生逐渐养成善于听别人发言的习惯。同时,在听的过程中学会分析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想,吸取他人之长,充实自己。还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敢于质疑,勇于创新。要做到这些,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提一些这样的问题:“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你有些什么补充?”“请你评一评他的说法?”……这样,师生间、生生间学会了相互欣赏,不但学生说得好时教师给予表扬、赞赏,教师讲述得精彩时学生也会情不自禁地给予鼓掌。学生说得好的时候,大家也都可以为他贺彩。带着互相欣赏的心情,就会专注地倾听他人的发言,逐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2.2、创设情境,乐于倾听

事实上,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是不可能的。现代心理学证实.即使同一个人,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其注意力保持的叫间长短及注意点分布情况也不同.兴趣是好的老师,但倾听对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但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4 就是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①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新教材中引入了许多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课题引入一定的故事,如《年月日的认识》一课,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老师上课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2005年3月15日,有一个罪犯逃到了深圳。他拿着一张签发日期是2005年2月29日的边境通行证,在深圳海关准备入关.尽管他经过整容,变了模样,可还是被检查证件的武警叔叔一眼识破,将他扣留,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这样的情境创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了倾听下去的强烈愿望。2.3、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时时处处存在着数学问题。教学中,如果能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将学生熟悉的蕴含着数学知识的生活实例引进课堂,就一定能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从而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数的认识与计算是不能完全脱离现实生活的,因为数的概念与使用本源于生活。例如:在教学“数数”一课时,我让学生思考哪些物体的数量可以用“5”表示时,学生刚开始时只是凭空去想,对周围的生活环境却“视而不见”,所以回答也是简简单单,平平常常,没有创新,思路狭隘。于是我及时给予点拨,请同学们观察周围的事物。结果,同学们的思维闸门一下子就被打开了,有的说:我的衣服上有5个扣子,可以用5表示;我的铅笔有5支,可以用5表示;我们班墙壁上有5幅画,可以用5表示;有的说:我们每只手上有5个手指,可以用5表示; ①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还有的说,5个脚趾头可以用5表示。事实证明,通过观察周围的生活环境,学生的发言思路活跃、丰富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同样要不断地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这样孩子们就会对生活中的数学越来越敏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学习数学,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提高。2.4、恰当评价,鼓励倾听

“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学得学习成绩的快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这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条金科玉律。”(苏霍姆林斯基)社会心理学家也认为,受人赞扬,被人理解和尊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动力和自身价值。正确适当地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听”的培养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如我经常会说:“你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大家看,这位同学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课堂上学生怎么会不认真听讲呢? 2.5、教给方法,善于倾听

2.5.1、倾听前的明确目标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因而课堂上常常是学生在回答问题,另外的同学却在干别的事情……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事可做,这时教师应该给学生明确的目标,听后“评一评他的发言”,“你有什么反驳的意见”,“你 6 还能想到什么?”等目标指令性问题大大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2.5.2、倾听中的方法指导

学会倾听,需要良好的指导。教学生学会倾听是教师的重要责任。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优化对学生“听”的指导:

2.5.2.1、细化“听”的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呢?学生对此认识比较模糊。老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了的要求。我在教学中就明确提出了“学会倾听要五心”,即倾听时做到: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

2.5.2.2、发挥榜样示范功能。

学生的许多习惯都能从其老师身上找到影子,为了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在课堂内外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要做一个耐心、专心、悉心的倾听者,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老师首先应带头专心倾听,无论学生的发言是对还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决不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教师的“倾听”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的 一种尊重,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这样一来,既达到了课内外相互交流的目的,又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倾听氛围。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给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树立了可感的榜样。

2.5.3、倾听后的独立思考

经过倾听后学生的思维,是经过交流碰撞后的一次内化与升华。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认知结构,对现实世界有着自己的经验解释,因而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不完全一样,从而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中所获得的信息具有差异,有的甚至与现实具有一定的落差。倾听就是这种差异的纽带,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倾听、交流、讨论或辩论,使每个个体认识到自己原来想法的局限性和对方想法的合理性,在与其他同学的成果和观点进行对比分析的同时,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倾听后要善于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补充,善于对他人的观点或认同、或补充、或争辩;善于在众人观点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思考,能够完善已有观点或生成新的观点;学会处理倾听后的结果,进一步对生成的新问题进行思考、探究和体验。有了独立思考才能使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 程,让思维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获得积极主动的发展。

总之,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会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会对人的全面索养的提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学会倾听,也就学会了尊重别人,学会了真诚处事,学会了关心,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

参考文献:

王成全:《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78页 成尚荣:《学会数学地思维》,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01页 钟启泉:《研究性学习国际视野》,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223页

篇6: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只有对所倾听的内容感兴趣,才会想听,才能主动学习、掌握知识。

所以,我们的教学设计,教学手段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课堂教学要善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积极调动孩子参加到倾听活动中,让他们想听,爱听。

二、循序渐进,教倾听方法。

虽然倾听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善于倾听却是需要后天培养的。

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呢?学生对此认识比较模糊。

老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的要求。

1、简单复述。

当老师或学生讲话后,问问学生,刚才老师提出了什么问题,同学说了什么,让学生从简单地复述别人讲过的一段话开始学习倾听。

2、倾听前有明确目标。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因而课堂上常常是学生在回答问题,另外的同学却在干别的事情……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事可做,这时教师应该给学生明确的目标,听后“评一评他的发言”,“你有什么反驳的意见”,“你还能想到什么?”等目标指令性问题大大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3、细化“听”的要求。

我在教学中就明确提出了“学会倾听要五心”,即倾听时做到: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

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

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

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

三、发挥评价功能 鼓励倾听。

古人说得好:“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适当地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

所以在“听”的培养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1、 良言一句暖三冬。

激励可以是一句句深情的话语。

课堂上,对于认真倾听的学生,我总是及时地加以激励,如:“你听得最认真”,“你不仅听得认真,还动脑分析了”,“你听的真用心”,“王璐的耳朵真灵,一点小问题都逃不过她的耳朵。”

“瞧,鲁兵真有礼貌,一直在听同学的发言呢!”“你看这位同学的眼睛里一直有老师,善于动脑,回答的问题有创意, 我们应向他学习” ,“这位同学能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并能指出不足,真棒!”

“看,张婷婷听得多认真呀,眼睛亮亮地看着老师”“这么一点小错误都被你听出来了真是金耳朵呀!”,“这位同学不仅认真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啊!”,“你不但听明白了,而且还能指出不足,真了不起!”……

一句句深情的话语温暖着学生的心灵,被表扬的学生会再接再励,更加认真地倾听别人的发言,给其他同学也指明了努力方向,未被表扬的学生会被唤回飘飞的思绪,集中思想认真倾听,谁不希望自己也被表扬一次呢?

2、 激励可以是一个个细微的动作。

学生的心灵极其敏感,教师的一个赞赏的眼神,一次轻轻的抚摸,一个动人的微笑,对于正在倾听的学生来说都是莫大的鼓舞。

3、激励可以是一个个诱人的荣誉小称号。

像“记忆之星”、“神耳朵”等荣誉小称号对于学生来说,那是挡不住的诱惑,为了获得这一个个充满魅力的小称号,学生会挺直腰板,竖起耳朵,洗耳恭听。

适当的表扬鼓励能充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励他们认真倾听,长此下去,既能促成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更能保证学生倾听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篇7:提升学生的倾听能力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培养起认真倾听的能力。曾经有教育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这就说明“听”是人们获取知识、与人交往的主要途径之一。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不管采用何种学习方式,“会听”都是必要前提。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倾听。”所以本人一年来在课堂教学中重点研究如何培养高年级学生的倾听能力。

一、任务驱动,引导倾听

在课堂上,我们对学生最多的要求就是“认真听”。那么,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了呢?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虽然认知水平有了提高,但对我所在的班级学生来说,这个要求认识还是比较模糊。所以,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具体的、明确的要求,使学生的倾听有指向性。在课堂上,我经常对学生说“你认为他说得怎么样?”“谁还有更好的意见?”“谁还有补充吗?”等。学生只有在认真倾听别人的回答后,才能回答这些问题,而在倾听他人回答的过程中能发现更多的问题,及其思维的火花,从而更好地促进自己学习。

如在教学《匆匆》一课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在第三自然段具体写出了时间是怎样的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的,谁愿意读这一段?愿意读的同学就站起来读,其余同学边度边思考,朱自清认为哪些时间是匆匆过去的?请你把相关的词语和句子划出来。”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任务:或听或读或找,每个学生的思维被激活。稍后我再问:“谁来说说作者认为时间是浪费在哪些事上?”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在„„的时候 从„„过去”,再问:“这是什么句子?你认为这个句子写得好吗?愿意再读读吗?”等学生放声读后再说明,时间就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你我不注意的时候悄悄溜走的。像以上所说的吃饭、洗手、睡觉的时间是必要的,可朱自清先生认为这些时间是浪费了,可见他有多么珍惜时间。想想我们自己,是不是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时间白白浪费了,比如:在„„的时候,从„„过去(让学生仿照以上句子的结构说出几句话),学生们畅所欲言,思维的火花得到了迸发,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创设情境、乐于倾听

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讲过:“学习是生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的内因的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高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但课堂教学如果枯燥乏味,学生的注意力肯定不容易集中,那么倾听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顺应学生的心理,充分利用学生好奇的这份天性,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倾听的欲望。

在教学《北京的春节》第二课时的时候,我先,问: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写了春节时的几个重要日子活动。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再提示,在文中详写的四天中,你最喜欢的哪天呢?好好地读一读,画一画句子,和小组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指导品读“腊八”,边自由朗读描写“腊八”的语段,边想一想:腊八的时候,人们做些什么?你们家在这一天会做同样的事吗?从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语言风格?指导品读“除夕”,出示课件,指名朗读。抓关键词“赶,到处,都穿起,贴上”,感受除夕的喜庆、热闹。抓“除非,万不得已,必定”体会春节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感受团圆的氛围。指导品读“正月初一”。小组齐读,边读边思考:正月初一与除夕的气氛有什么不同?正月初一这一天人们都在做些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你逛过庙会吗?说说你的感受。指导品读“元宵”。1

出示课件全班齐读,边读边画。分别画出表示灯的数量多的词句,表示灯的种类多的词句,体会人们对元宵节的热情。如果你置身于这灯的海洋,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你能用朗读将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吗?(指名朗读展示)

接着播放关于北京人过春节的视频,学生就在我所创设的情景中,抓住重点语句研读,结合生活体验,深入走进北京人的春节,感受到了人们的欢乐和浓浓的民俗风情。这样的课堂教学,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吗?不也是学生内心所期盼的吗?

三、有效互动,促进倾听

互动作为新课程的一个价值取向,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种教学方式使整个课堂教学远离单调、沉闷和程式化,从而充满活力。可以说没有了互动也就没有了课堂教学活动。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积极开展有效互动,促进学生的倾听。

1、示范

榜样的力量是最大的,尤其是教师的以身作则,可以很好地起到示范的作用。当学生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老师的认真倾听可以给回答问题的学生以鼓励、支持和尊重,同时,其他学生看到老师倾听的眼神和动作,也会不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倾听状态,认真接收信息。我非常注意榜样示范效应,要求自己必须为学生做好榜样,认真地倾听学生的发言,并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反应。

如公开课上我教学《凡卡》一课时,引导学生带着快乐的感情朗读13、14自然段,并理解凡卡这种快乐,是“苦中有乐”,朗读时要带着这种心情来读。然后请学生说一说插叙手法在文中的作用。一个平时不肯发言的学生举手了,我马上叫了他,可是他却卡住了:“插叙可以突出„„”腼腆的他涨红了脸,尴尬地看看两边的同学,发出求救信息,但谁也没有帮他。听着他的半截话,为了淡化他的难堪,我不动声色地点拨他“看看板书”(板书极简:过去 现在 苦 乐)他看着板书努力回忆后终于说出 “插叙起到对比作用,凡卡想到现在农村的乐,更衬托出目前生活的苦,更反映出凡卡要求爷爷带他离开的迫切心情。一般老师在公开课上很怕出现这样的情形,会另请学生回答,或自己说出答案,但是为了保护这个学生的积极性,我要给他时间,我要让这个学生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同时,也给其他学生树立了榜样。之后学生们的发言更加积极了,而且准备也更加充分了。

2、复述

复述可以调动有意识倾听的积极性,提高倾听的素质,是训练听知记忆里、听知注意力,以及检测听知效果的有效方式之一。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请学生复述刚刚讲过的内容或者是同学的回答,也可以进行课文的听力训练考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和理解能力。

如在教学回顾拓展一中的成语故事《邯郸学步》时,我发现这个故事并不长,于是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在读之前,我提了这样一个要求:“请你们认真听这位同学的朗读,听后把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简要地讲一讲。”因为有了这个要求,大家在听的时候格外认真,有几个学生嘴里还念念有词。读完后,他们主动地和同桌开始了复述交流。显然,要求学生简要复述,对他们倾听能力的培养是大有益处的。

3、拓展

歌德说过“你得随时当心分散精力。要设法集中精力,把精力集中在有价值的东西上,把对你没有什么好处和对你不相宜的东西都抛开。”我们要求学生学会倾听,并不是要他们简单的听,而是要引导他们在听的时候不断进行思考、进行分析,进行吸收、积累。

如在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时,我要求学生听老师读第一自然段与后三自然段,说一说:你听出了什么?文中哪一部分内容也采用了前后照应的写法?(工友阎振山被捕前后)1927年的春天,在局势越来越紧张的时候,李大钊同志每天早出晚归地在干什么?被捕后,他在狱中又是如何与敌人斗争的?这些内容文章中没有写到。请你结合查阅的资料,借鉴“前后照应”的写法,任选一个空白进行补充。

篇8:浅谈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一、晓之以理, 树立积极的倾听意识

所谓倾听有两层意思:一是细心听、用心听的意思, 表示对说话者的尊重, 是一种礼貌。二是要“会听”, 要边听边想, 思考别人说的话的意思, 能记住别人讲话的要点, 到了高年级, 还要能听出“话中话”来, 是一种了不起的本领。如何让学生知晓倾听的这些重要性, 树立积极的倾听意识呢? (1) 以富有情趣的氛围, 暗示“倾听”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利用教室里的有限空间, 给孩子以长久的暗示。比如在教室的墙上贴上关于倾听的“名言”, 像“今天, 你在听吗?”“听也是读, 用耳朵来读。”教师布置作业时, 不直接写在黑板上, 而是采用“我来说, 你来写”这种方式……引导孩子倾听, 化有限的空间为倾听的乐园。 (2) 以充满情趣的语言, 诉说“倾听”的重要性。能说会道的孩子总是吸引着教师的目光。在这些孩子“读”“说”时, 教师满面笑容地注视着、倾听着, 而对更大一部分正在“听”的学生熟视无睹。长期下去, 学生不去倾听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如何留意“听众”的状态, 随时予以调整, 以充满情趣的语言激起孩子“倾听”的兴趣呢?教师可以走到孩子们中间, 和他们一起听, 并用富有情趣的语言对听得认真的孩子及时予以表扬, 对听得不认真的及时提醒。

二、优化教学, 激发浓厚的倾听兴趣

内因决定外因, 只有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想听、爱听, 他才会主动地去倾听, 这样学习的效率才会高。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要想方设法优化课堂教学,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努力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让课堂教学生动起来。

(1) 优化课堂提问。 (1) “情境创设”型提问。在我们低段语文教学课堂中,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重要一条就是为学生创设情境。我执教《云房子》时, 设计了一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小鸟, 小鸟, 你在这宽敞的礼堂里干什么呀?有学生说:“我在宽敞的礼堂里尽情地舞蹈。”老师:“哦, 那是你专用的舞蹈房啊!这里肯定将诞生一个舞蹈家。”学生乐了。有学生说:“我在参加阿姨的婚礼。”老师说:“多气派的婚礼。这礼堂够宽敞的。”学生在情境中认真地听着, 专心地思考着, 完全融入其中。 (2) “故弄玄虚”型提问。此中提问, 问题本身不是目的, 真正目的在于吸引学生倾听, 集中学生听的注意力。用一句句“煽情”的语言激起学生“想听、愿听”的欲望。这种提问在“听读”中用得较多。例如“听写”, 在听写之前, 我总是先让学生听我读词语。一般先听3~5个词语。听过一次, 就请小朋友用笔“复述”。在听读之前, 我往往这样提醒:“小朋友, 比耳力的时刻到了。”学生都摆好了架势。“侧耳倾听”用在此刻最合适了。 (3) “抛砖引玉”型提问。低年级学生有较强的表现欲。一句“你能猜出老师心中的问题吗”或“猜一猜, 老师会提什么问题呢”总会令他们集中心智, 侧耳倾听。其实, 我们都知道, 老师的问题学生是猜不到的。我们也明白, 经过学生的认真思考, 他们提出的问题更有价值。此类问题, 贵就贵在让学生明白, 学会倾听, 不单单是用双耳倾听, 更要用心去倾听。 (4) “化繁为简”型提问。在语文课堂上, 我们必须精简提问。把教案中的许多“?”转化为“。”, 减少随意性的提问, 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为学生营造一个明确的思维空间, 给学生一次明确的倾听机会。

(2) 优化教学语言。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应当灵活多样地运用语文教学语言, 把握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形象性, 追求课堂语言的艺术性。用充满魅力的语言去吸引学生的眼睛与耳朵。 (1) 导入语——新颖而激趣。导入语应该像磁铁, 深深地把学生吸引。因此, 我们每堂课的导语设计都力求新颖, 并且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 组织语——民主而有序。充分发扬民主,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我们要经常利用学生上进心强的特点, 使用赞美的语言, 而少一些批评与指责。在宽容与民主的氛围中, 学生自然会多一点倾听。 (3) 启发语——巧妙而艺术。启发语重在“点拨”。合理运用点拨语, 帮助学生开启学习的门径。振奋精神, 活跃思维, 激活他们身上每一个“倾听”的细胞。 (4) 体态语——贴切而形象。尤其是低段的语文课堂, 我们要抓住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 合理运用我们的表情、眼神、身姿等肢体语言锁定学生的视线, 从而激发学生的倾听兴趣。

三、细化要求, 授予必要的倾听方法

给孩子一个具体可操作的、细化了的要求。如: (1) 要专心。在听同学发言的过程中, 一定要集中注意力, 要听清同学发言的思路, 弄清同学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 这种想法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或者有什么精妙之处。如果自己不能理解应在同学发言后提出询问或质疑。 (2) 要耐心。不随便给予否定, 即使持有不同的意见, 也要以“我认为……”“我想补充说明……”等方式参与交流。这样既尊重了他人, 又创设了理解、平和的交流氛围。不打断同学的发言, 特别是当同学的发言有错时, 一定要等他把话说完了再给予适当的评价。 (3) 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 要能虚心接受, 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教师可以在课上经常让学生说一说同伴的发言有什么好的地方, 有哪些错误, 应该作哪些补充, 你有什么好的方法等。也可以采取一些语言的引导, 例如:“注意听他说的和你想的一样吗?”“你觉得他说得怎么样?”“你有不同的意见吗?”“他哪些地方说得好?你能比他说得更好吗?”或者:“你听懂他说的了吗?你赞成吗?你有什么疑问要问?”

四、强化训练, 形成良好的倾听能力

上一篇:物业项目经理笔试下一篇:染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