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数学的方法技巧

2024-04-29

学数学的方法技巧(通用8篇)

篇1:学数学的方法技巧

高一数学学习技巧及经验

对于基础一般人来说,数学考试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心太大。数学的学习需要天分,更需要技巧。平时一定不能松懈,每天都必须做题保持熟练程度。并且从平时开始,做题就要养成细心仔细的习惯,要保持一定的警惕(非常重要!!!!),注意是否有没有出题老师挖的陷阱,有没有未考虑到的地方,比如集合里的空集,函数大题里的定义域,分母不能为零等等。还有就是要动脑,数学不像有些学科现成的东西对号入座就可以了,数学需要你有灵活的思维,不动脑筋就想学好考好是不可能的。高考的数学,最后两道题的难度,是超过很多人的想象的,特别是最后一道压轴题的第二、第三问,即使想到做这道题的方法,要想完全答对,必须经过很复杂的推断步骤,在这个过程中,很难避免不出差错。因此,数学想得满分,是基本上不可能的事。从各省公布的状元啥的单科最高分,也是很难得见到数学满分的。通常,数学要想得140分以上,是很困难的事。对于数学基础好、做题速度比较快的同学,在总复习阶段,一定要搭配高难度的题做,否则,面对每次考试的压轴题就会感到困难。

高一数学学习技巧

1、重视课本知识

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大部分数学知识的来源都是课本,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知识是课外拓展。所以高一学生想要学好数学,就要先把课本知识理解透彻。平时做题的时候,也要以课本为重,把课本上的练习做会了,再做其他题。

2、课前预习

对很多高一学生来说,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完全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但是如果想要学好高一数学,一定要进行适当的预习,如果时间不多,可以浏览一下老师要讲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这样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更好的跟上老师的思路。

3、记好笔记

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想要学好数学,记好课堂笔记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不要以为记笔记是文科生该做的事情,理科同样需要。高一学生要清楚,在这45分钟内,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能掌握的,这个时候要把自己没有理解的知识点记下来,然后课下再去钻研。另外笔记也可以作为考试复习时的参考!

高一数学学习方法

第一,先预习后听课。学霸强调在高中,同学们需要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预习,尤其是对于数学这样的学科来说更是需要同学们提前做好预习,只有在课前做好预习,才能够在课堂上更好的学习,才能够更好的理解老师讲的内容,学霸指出,课前预习,是同学们学好高一数学的第一步,因为高中的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是比较难的,有些同学可能一时是不能够很好的理解。

第二,先复习后做作业。做作业是同学们巩固自己在课堂上学习到的高一数学知识更好的方法,但是在高中同学们每一天都需要接受不同的学科的学习,所以在上完这节课是没有办法能够及时的做家庭作业的,学霸指出,在经过一天的学习后,对于其中的数学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同学们已经遗忘了一部分了,如果这个时候做作业,同学们就会感觉比较困难,所以一定要先复习在做作业,这样就能够很好的巩固自己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了。

第三,先自己思考在去请教。有些同学在做题的时候遇到自己不会做的问题,卓绝时间就是请教别人,并不是说请教别人是不对的,而是应该先经过自己的思考,觉得自己的确没有任何的思路后再去请教其他的同学,学霸指出在请教别人的过程中一定要不断的思考别人是从哪个思路下手的,为什么别人可以看出来而自己却看不出。

篇2:学数学的方法技巧

把“陌生”变成“透彻”

遇到陌生的概念,比如“势能”“电势”“电势差”等等先不要排斥,要先去真心接纳它,再通过听老师讲解、对比、应用理解它。要有一种“不破楼兰誓不还”的决心和“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研究精神。这样时间长了,应用多了,陌生的就变成了透彻的了。

全力上课、专心听讲

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神。不要以为老师讲得简单而放弃听讲,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当成是复习、巩固,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同步,学习规范。有不同看法下课后再找老师讨论,不能自搞一套,否则就等于是完全自学了。入门以后,有了一定基础,则允许有自己一定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允许有自己的东西,学得越多。

深挖课本,提炼精华

书上有内容的引入,推导,吸取书中的精华。这个过程,就是所谓,“把书读薄了”,然后,再对理解的内容进行扩展,推论,变成自己的理解,这就是所谓“把书读厚了”的过程,在脑子里,书从厚到薄再到厚,就是两次不同层次的深化。

坚持做笔记

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

笔记本不只是记上课老师讲的,还要作一些摘记,自己在作业中发现的好题、好的解法也要记在笔记本上,就是同学们常说的“好题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笔记本要进行编号,以后要经常看,要能做到爱不释手。

学好物理有哪些学习方法

重视知识的系统性

要重视知识结构,要系统地掌握好知识结构,不能孤零零的背些定义在脑子里,要有一个对物理课本的系统概念,这样才能把零散的知识系统起来。大到整个物理的知识结构,小到力学的知识结构,甚至具体到章,如静力学的知识结构等等。

这种弹性扩展思考方式,会把整个物理知识串通在一起,让人思考起来更容易。只有把握住了系统的结构,才作对综合的压轴题做到得心应手,迎难而解。

养成预习的习惯

学生最好能养成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这对今后的学习很重要。物理课本中有大量的依据物理现象进行分析推论物理结论的课文,认真阅读后会发现,这些课文不仅能使大家浅显地认识物理知识,还会使大家很好地组织出解答物理问题的论述语言。

并且,物理课本中有一些引导同学们思考的小标题和小实验的课题,在学习时间宽松时不妨读一读,它会使你们眼前一亮。同学们的物理思维会得到扩展,对知识的理解会深化。

要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

我们学习物理知识不是为了背诵定义公式,也不是为了做题,而是要把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比如说简单机械的知识,杠杆的知识,惯性的知识等等,都是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学习了相关的知识,就要学会用这些知识去解释研究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学以致用。

物理解题的六种思维方法

一、“数学方法”

物理解题中运用的数学方法通常包括方程(组)法、比例法、数列法、函数法、微元法等。从近几年“高考”的命题实践来看,涉及到“微元法”的相应试题应该被指认为是一类“热点”问题。 由于一切“变化”都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才能得以实现,“微元法”就是通过限制“变化”所需的时间或空间来把变化的事物或变化的过程转化为不变的事物或不变的过程。操作步骤依次为:①选取元;②运用规律表达元;③叠加元求解全过程。

二、“几何方法”

运用几何方法来处理矢量间的几何关系,也就成了解决物理问题的常用思维方法。例如: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问题。

(1)依据切线的性质确定圆心和半径:从已给的圆弧上找两条不平行的切线和对应的切点,过切点做切线的垂线,两条垂线的交点为圆心,圆心与切点的连线为半径。

(2)依据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该弦,并平分弦所对的弧)和相交弦定理(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来确定半径等 。

三、“图像方法”

图像是最直观最简洁的表达信息的渠道。解决物理问题的依据主要是相应的物理规律,定量给出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式,而采用数、形转换这一手段将给出的函数关系式以图像的形式表现出来就称为函数的图像,它和用公式的形式给出的物理规律本质应该是一致的。但表现的形式不同,图像能够直观、形象、动态地表达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有时候,在解决一些复杂问题时用图像法解题时更为明了、简捷。运用规律解决物理问题时,既可以运用公式的表现形式,也可以运用图像的表现形式。

四、“等效方法”

等效法亦称“等效替代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之一。等效方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和关系)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

五、“对称方法”

对称方法指图形或物体两对的两边的各部分,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这里更多的是指物理过程和规律的对称关系。物理学习中有镜像对称、时间对称、空间对称等。

六、“假设方法”

常有一些物理过程,其发生、发展以及变化的方向存在着多种可能,在对这些过程做出定量分析之前,往往很难对所存在的各种可能性做出正确的取舍,而此时一般需要运用“假设法”来对物理过程做出分析。“假设法”的一般操作程序为:

①对物理过程作粗略的定性或半定量的分析,找出各种可能性。

②在各种可能性中不失一般性的提出假设。

③在假设基础之上,进一步对物理过程做出精确的定量分析,求得相应的结论。

篇3:学数学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学好数学不仅是为了学习数学知识, 更主要的是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等等.培养能力是学好数学的根本.

做习题就是在训练中培养这种能力, 有的名家还专门寻求一些趣味数学题来进行演练.例如:伽利略的“跑马”问题;牛顿的“牛吃草”问题;鸡兔同笼问题;……这些题可以建立对数学的兴趣, 加深对数学的“情感”, 增强学数学的能力.

常有同学在做作业、考试时感到时间不够用, 认为是运算不熟练, 不能准确而迅速地得出结果, 这种理解是不对的.实质上, 这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所学内容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不够所致.

有少数同学做题仅仅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不挨批评, 所以只会代公式, 依照老师讲的例题画葫芦, 不注意分析, 不注意一题多解, 多题一解, 陈题新解, 这样就完全失去了做作业的实际意义, 失去了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所以应在做每一道习题前多思考该题有几种解法?条件变更后有何新结果?已知条件和结论互换还成立吗?做完每道题后都回头检查检查, 特别是检查解题思路是否正确, 运用了哪些知识点.不要盲目做题, 常言道:“多想出智慧”, 养成习惯, 必有成效.

对一些基本概念、公式、定理仍要记忆, 这种记忆不是死记硬背, 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当然, 初次学习概念、公式、定理不一定就能理解, 这样就要多背几遍, 特别多看看概念给出前的引导语, 公式、定理的推导证明的过程, 寻找概念、公式、定理的特征、特点, 这样自然就一回生二回熟, 熟能生巧嘛.没有记忆就没有速度, 就不能提高效率.茅以升能背圆周率 (π) 小数点后面100位数, 记忆肯定有一定的方法, 如记忆圆周率后面22位并不难, 可借用一首打油诗:“山顶一寺一壶酒, 尔乐毋杀吾, 把酒吃, 酒杀尔, 杀不死, 乐而乐.”就是用普通话的谐音记π=3.1415926535897932384626…所以记住一些公式定理, 某些问题的特点, 是学好数学必备的品质之一.

另外, 学习数学还要注意三个“什么”: (1) 是什么.搞清所学的概念、知识是什么, 要抓住本质特征, 避免相互混淆, 理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 为什么.多问几个为什么, 才能加深理解, 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 (3) 还有什么.多想想还有什么, 可加强知识结构的认识, 发现和挖掘新的问题.如历史上海王星的发现就是一个范例, 法国人布德在计算天王星的运动轨道时, 发现它老是“出轨”, 是什么力量造成的呢?法国的勒维烈和英国的亚当斯经过计算同时发现了海王星, 是海王星迫使天王星出轨.

学习数学, 除课堂专心听讲, 积极思考外, 还要及时总结, 经常回顾, 不断的反思探索, 为此, 须备“三本”.

1.课堂笔记书

虽说有些东西, 可以记录在课本的空白处, 但大量的东西记在课本上, 起初自己还能明白, 惭惭地就成了连自己都破译不了的密码.因此, 最好备一个独立的课堂笔记本.如平面几何第一章, 我们可以用表格、图形, 文字语言、几何语言把整章的内容编辑到笔记本上, 把书上一页页的零碎知识编译成知识系统, 不但容易掌握, 而且很容易找到知识之间的规律和联系, 达到竖看一条线, 横看是一片的效果, 使知识在大脑中井然有序.

2.错解记录本

每次测验结束之后, 同学们都应把发生的错误记录到错解本上.也许大家会说, 这样太浪费时间了, 但它却可以让自己找出错误的原因, 避免类似的错误重犯, 从而提高自己的免疫能力.

整理一道题, 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 不仅是一次心理上的斗争与完善, 而且工作量也会很大, 需要自己全身心地投入, 有时知识点一环扣一环, 层层扩展开去, 写到最后还收不了手, 于是记下自己做完这道题的解题心得.这样一来, 就会书写得工工整整, 分析得清清楚楚, 达到整理一道题, 弄懂一类题的效果.

3.典型问题荟萃本

对于学习过程中的巧思妙解以及一题多解 (证) 、一题多变的典型问题, 以及一些综合压轴题与各类考试中的优秀题目, 都应根据自己的解题感悟收集整理, 并写明关键的提示、方法、技巧的小结, 以便经常温习, 反思, 不断改进解法, 这样使所学知识得以深化升华, 有效地提高解题能力, 同时还能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篇4:学数学的方法技巧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乐学情境

在初中数学课程中,理论性的东西有很多,如果只是单纯地向学生们讲述理论知识,学生是不易接受的,这就需要将生活实际与数学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能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有关平行线方面的知识时,可以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平行线都有哪些,如道路上的斑马线、黑板的上下边等,并根据学生所举出的例子,引出教学课题,平行线在生活中的应用随处可见,那么这些平行线又是如何画出的呢?平行线的性质有哪些?这些性质能否帮助我们画出平行线?这些特点又是否能让我们判断何为平行线?进行判断与推定的方法又有哪些?这样将生活实际带入数学课堂,既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又能够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讲数学故事,创设乐学情境

数学故事有时反映的是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时体现的是知识点的根本性质,用各种各样的数学故事来创设乐学情境,既能加深学生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又能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讲无理数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引入历史故事: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世界上只有整数与分数,然而他的学生希伯斯通过对正方形的研究,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其对角线既非整数,亦非分数,而是一种没被人们认识的数。因为希伯斯的发现推翻了毕达哥拉斯的权威理论,而被扔进海中处死。于是,学生们在对先人为真理献身的感叹与惋惜中进入对无理数的学习。又如在讲用方程解题时可以给学生讲述与之相关的典故:在古希腊有一位数学家,他是符号代数之父,其成就与欧几里得不分上下。但是他的生平与年龄却并不见诸史料,对他的了解只能从其特别的墓志铭上得到一些。全文是:“路过的人,这里安眠着丢番图,以下数量能够告诉你他的一生。幸福的童年占据了他童年的■;又过了他生命的■,脸上长起了胡须;他结婚了,度过了生命的■;再过5年,他很幸福有了儿子;可惜儿子的寿命只有他全部年龄的二分之一;儿子去世后,他痛苦而悲伤地过了4年,最终与世长辞。请你算一下,丢番图活了多少年才去见死神。”精彩的故事,引起了学生思考的兴趣,这时候再进行列方程解题的讲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将“我要学”进一步变成“我乐学”。

三、强化实践操作,创设乐学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动手进行实际操作的方法,用这种方式来创设让学生发现问题的乐学情境,使学生以实践者的角度来进行学习。在有趣的实践情境中学会科学地看待问题、思考问题,逐渐了解探究数学的方法与过程。如在进行圆柱侧面积计算的讲解时,可以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自制圆柱模型,在上课时,让学生将圆柱的侧面展开。这时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将问题说出来。学生会对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产生各种疑问:为什么我这个是长方形的?为什么我这个是平行四边形的?针对这些形状不同的侧面展开图,引导学生发现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这种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交给学生的方法,能够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

四、进行数学游戏,创设乐学情境

进行有趣的互动性强的数学游戏,这对于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氛围更为有利,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活跃。如在进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讲解时,其实没有必要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按部就班地向学生讲解什么是平面直角坐标系。我们可以创设出一些教学情境,如:大家都知道,纵向的是列,横向的是排,现在就请各位同学按照自己的座位,将自己的位置准确地说出来,然后进行抢答。通过该游戏,可以让学生充分地理解要想在平面中进行准确的定位,必须要有的两个量是什么,可以充分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教学在开心愉悦的气氛中完成,并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设置悬念问题,创设乐学情境

在学生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过程当中,教师只是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任务是给学生创设各种不同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感到好奇,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数学学习上来。尤其是在进行新课的讲解时,要以教学的内容为基础创设出一种悬念情境,激发学生探求答案的兴趣,让学生们带着疑问进入新课程的学习,自发地去探讨、去发现、去合作。如在进行频率和概率的讲解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同学们取出一张纸,把自己的生日写上去,然后将纸叠好,互相之间不许交流。这时教师就可以神秘地告诉学生:“我有个很厉害的本事,可以在不看你们纸片的情况下,也知道你们之中,最少有两人是同一天的生日,信不信?”这时学生都会十分惊奇,并且开始有人明确表示不信,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日写到黑板上,很快学生就会发现果然有几名同学生日是一样的(50人中有2人生日一样的概率是97%)。这个结论与学生的认知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学生的研究兴趣激发出来。

六、利用幽默语言,创设乐学情景

幽默的语言是枯燥的数学教学中的调味剂,也是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的必要方法。它能够有效地驱除学习的疲劳,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思维感知和知识掌握能力。如在学习了平行线判定方法之后,有的学生因为对其理解不了,导致做题没有条理,逻辑不严密。为了让他们对自己的问题重视起来,让他们主动去找解决方法,教师可以在课堂练习中,对解题条件不充分就写出答案的同学说:“上次你跟我请假,第一次跟我说你不想来上学了,我挺生气的,后来再请假时你对我说你生病了要请假,我不就给你假了么,理由不充分,是不行的。”对解题过程混乱的学生可以举例:“我想上厕所,所以小明请病假,这是什么关系?”学生听了会哄堂大笑,可是在笑过后,却记住了数学解题思路要清晰,书写要有条理。

篇5:写景的方法与技巧-教学学案

共4页

第1页

诗歌鉴赏—— 写景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目标:通过对写景方法与技巧的掌握,更好地去完成诗歌的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运用此方法具体去解答诗歌鉴赏题。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二、考纲解读

能力层级为E级。对于古代诗歌来说,该知识点主要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其中表达技巧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而以广义考查盛行。所谓的广义的表达技巧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修辞方法、行文结构等方面的内容。所谓狭义的表达技巧,主要指具体的表现手法。

中国古典诗歌“贵含蓄,忌直露”,有情不直言情,有恨不直说恨,而是借助于外界事物来表达,诗人惯用的手法便是借景抒情,于是就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写景诗。写景是诗歌的主要内容,鉴赏诗歌的写景就要从诗人写景的方式入手,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景物中所寓含的诗人的情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表达技巧中景物的描写手法。

三、题干集结

①诗歌的××联是如何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②诗歌的第×句写了什么景物?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其描写特点如何?

③这首诗歌写景主要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④请从表现手法角度分析这首诗如何写×种景的。⑤本诗写景很有特色?请从手法上加以分析。⑥诗歌的写景角度是怎样的?或怎样变化的? ⑦请简要分析本诗景物描写的特点。

四、高考导航

(2008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1、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答案】①从写景的顺序看:

一、二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

三、四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

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

②从动静的角度看:

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

三、四两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答出远近顺序的,给2分;答出白天夜晚顺序的,给1分;答出动静角度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2005年全国卷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答案】① 一、二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

②三、四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塘上的一种动态美。

③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五、温故以求知新

(一)正与侧的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

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也可以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写起,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同时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

诗歌鉴赏(写景的技巧)

共4页

第2页

加突出。

比如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

再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题为“石头城”,明显是写“石头城”,但诗歌不从石头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写出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

(二)动与静的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但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往往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

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人王维不愧描写山水的高手,动静结合是其主要写景手法之一。诗人在描绘的景物中,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构成动人的意境。第二联写物,“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是所见,写的是月光透过松枝洒遍大地;而“清泉石上流”,是动景,是所闻,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一副清幽可爱的风景画。第三联是诗人用“竹喧”烘托山静,是所闻,用“莲动”衬托水幽,是所见,见闻交错,“喧”“幽”互衬,颇具艺术感染力。

(三)声与色的结合

(听觉/声音描写、视觉/色彩描写、视觉/形态描写、绘声绘色、视觉听觉结合、嗅觉/气味描写、味觉描写、触觉描写、通感、多种感官)

古诗写景常涉及到声音与颜色,这是诗人利用感官多角度写景,让读者如临其境,收到了很高的艺术效果。

比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上联是一组对仗句。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翠”是新绿,“翠柳”是初春物候,柳枝刚抽嫩芽。“两个黄鹂鸣翠柳”,鸟儿成双成对,呈现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这种长腿鸟飞起来姿态优美,自然成行。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青天”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首句还有声音的描写,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

(四)虚与实的结合(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虚实相济)

“虚”与“实”是两个极大的概念,具体点说就是无形与有形、抽象与具体,想象回忆与现实。如“愁”是虚的,因为它是无形的、抽象的,而“一江春水”、“舴艋舟”、“春草萋萋”“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实的,古诗词常借助具体、可感的事物来抒发某种感情寄托某种情怀,或借助想象或回忆来写现实的境遇和况味。同学们在鉴赏时要注意诗中哪是实、哪是虚。以及诗人着意要表现的是实还是虚。弄清了这几点才能准确把握它们的关系。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景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像而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溢的情思。

比如高适《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诗中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三四句虚写景,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和色和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

(五)点与面的结合(粗笔勾勒、工笔细描)

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诗人在写景状物时,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比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到“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可以称之为点面结合。指出一点,隐括全面。

(六)远与近的结合

(远看与近观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高低结合)

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比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 诗歌鉴赏(写景的技巧)

共4页

第3页

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

(七)修辞手法

(比喻 比拟 排比 反问 设问 借代 对偶 夸张等)南柯子

忆旧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写景时用了那些技巧,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依据?

【答案】①写景采用了远近结合的手法。“十里青山远”是远景,“潮平路带沙”是近景;②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前两句诗是视觉的描写,“数声啼鸟”是听觉的描写。③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其实是表达作者内心的愁怨。

(八)表现手法

(衬托 对比 渲染 烘托 引用典故 象征 铺陈 比兴)

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九)白描手法

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比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第二联两句诗,就是六个名词(即六种景物)的组合,没有任何修饰语。它集中地表现了早行的辛苦。在鸡鸣声起,残月未落之时,冒着寒霜上路,可见早行辛苦。

六、现学现用、活学活用;练习巩固、规范答题。鹧鸪天

【宋】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词的上片写景,你认为这首词写景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答题规范】“总述(提出见解、观点)+ 述例分析证明观点(列例、释例)+ 回应分析小结(述感受或谈效果)”

1、从写景的层次分明这一角度鉴赏解答

答:这首词写景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描写的景物层次分明。[一层,总述(见解、观点)]

这具体表现在①远景近景的相互结合相互配合上。如:远景(林断、山明)。其含义是远处的树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近景(竹隐墙、乱蝉、衰草),其含义是翠竹遮隐着墙,墙外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②上下景致的相互辉映。如:上写白鸟空中翻飞,下写红荷映水,散发幽微的清香。[二层,述例证明观点——指明层次分明的具体内容并举例进而用散文的语言阐释例词、例句]

这样的写景给人展现了一幅生动活泼宽广宏伟的意境。[三层,回应分析所写景致给人的感受或效果]

2、从动静结合描写景物的这一角度鉴赏解答

答:这首词写景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动静结合描写景物上,[一层,总述(见解、观点)] 这具体表现在对静景“林”“竹”“山”这些静景描写上,而且还用了“断”“明”“隐”等富有表现力的字使静景栩栩如生;而动景“乱蝉”“翻空白鸟”,更是形象活泼。[二层,述例证明观点]

这样动静结合对景致的描写展现出的是一幅夏末秋初的美丽山水田园风光给人以美的享受。[三层,小结感受、效果]

3、从写景有声、有色、有香,相映成趣的这一角度鉴赏解答

答:这首词写景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写景有声、有色、有香,相映成趣。[一层,总述(见解、观点)]

如:“乱蝉”的鸣叫是从听觉上展示的动人景致;“翻飞白鸟”和“照水红荷”红白相映,是从视觉上展示的色彩鲜明;“细细香”写出荷花淡淡的清香是从嗅觉上展示景致的诱人之处。[二层,述例证明观点] 给人一种形象逼真亲临其境的感受与体味。[三层,总述感受、效果]

4、从写景用字极其讲究极富表现力的这一角度鉴赏解答

答:这首词写景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用字极其讲究极富表现力。[一层,总述(见解、观点)] 这具体表现在①描写鸟儿的飞翔时用了一个极富表现力的“翻”,一个“翻”字写出了鸟儿的飞翔时欢快、活跃与轻盈和自由自在的甜美生活; ②写“红蕖”与“水”时用了一个“照”,一个“照”字不仅写出了“红蕖”与“水”的相互辉映之美,更让人能想见到静如镜盈盈波光中“红蕖”的窈窕身影。[二层,述例证明观点]

诗歌鉴赏(写景的技巧)

共4页

第4页

这样的景致描绘给人以对生活的渴望之感。[三层,总述感受、效果]

5、从写景采用修辞手法的这一角度鉴赏解答

答:这首词写景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运用了对仗整齐“对偶”句展现了景致辉映美。[一层,总述(见解、观点)] 这具体表现在第一、二联上,第一联“林断山明”对“乱蝉衰草”;“竹隐墙”对“小池塘”,表现出了远近景致的层次美;第二联“翻空白鸟”对“照水红蕖”,“时时见”对“细细香” 表现出了上下景致的辉映美,并从视觉欣赏转入嗅觉感受。[二层,述例证明观点]

这样的写景能调动读者的不同感官从不同的方位或角度来欣赏景物,展现出了一幅意境上的生动活泼宽广宏伟的层次分明的画面。[三层,总述感受、效果]

6、从情如景的相互交融的这一角度鉴赏解答

答:这首词写景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情如景的相互交融上。[一层,总述(见解、观点)] 这具体表现在作者的写景不是为了单纯的写景,一、二联的写景是在为表现后面“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这种美丽景致下的赋闲的轻松与悠闲下惆怅作铺垫,特别是后两句的“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的点睛之笔把作者那种无可奈何清闲表现得淋漓尽致。[二层,述例证明观点]

这种写景为造情,情因景生的绝妙让人叹为观止。[三层,总述感受、效果]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赏析诗虚实结合的作用。

【答案】这首诗前两句实写江楼醉别,橘柚飘香,江风骤雨。后两句虚写,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遥远的潇湘愁听凄清的猿啼的孤寂与愁苦的情景。虚实相生,烘托出与友人分别时的惆怅悲凉的氛围,表达了对友人不舍和牵挂之情。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的山水诗有独特的表现手法,试从动和静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诗的第一句从什么角度写,第二句从什么角度写,这两句诗勾勒出一个怎样的境界?

【答案】仰视

低头

勾勒出月色秀朗、溪水清澈的兰溪山色,朦胧飘渺,使人如同坠如仙境。双调

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里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煞江南。

篇6:学好高中学霸数学的技巧

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应当注重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什么是数学思想方法呢?特级教师王连笑在《教学生学会数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思想方法按层次来分,可分为数学一般方法、逻辑学中的方法和数学思想方法,其中数学一般方法包括一些数学解题的具体方法和技能、技巧,如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判别式法等;逻辑学中的数学方法是数学思维方法,包括分析法、综合法、归纳法、整体方法、试验方法等;数学思想方法则包括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等。在教学中老师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教学的目标,那么同学们在学习中也要特别重视思想方法的学习和理解,明确技巧是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特殊手段,方法是解决一类问题而采用的共同手段,而解决问题的最深层的手段就是思想,方法是技巧的积累,思想是方法的升华。

学生需要在解题过程中用心琢磨、深入思考和总结概括,不断地探索解题的规律。在教学中老师强调的把好审题关、计算关和数学表达关等,要求学生对概念、公式、定理等一些知识要记忆准确,掌握牢固,并会运用这些知识来进行计算、证明及逻辑推理等,这些都是对数学技巧和解题规律的概括与总结,有待于学生在学习中用心体会。只要把握学习数学的规律,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锻炼数学的思维,任何题目都会迎刃而解。

走出误区

有些同学认为自己的数学基础没有打好,会影响高中阶段的学习;有些同学认为数学抽象性较强,学起来枯燥乏味没有意思;有些同学认为数学很难,自己没有学习数学的头脑;有些同学认为学习数学只是为了考试,如果今后不学数学专业,那么数学几乎没用;还有些同学持应付的态度,认为只要进了大学校门,数学能够及格就行,等等,这些认识上的误区都会直接影响同学们的数学学习。初中数学学好,固然可以为高中数学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使高中的数学学习顺利一些。但是如果中考数学成绩不理想,千万不要泄气,更不能有应付和放弃的想法。数学学科系统性很强,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这一点同学们比较看中,因此认为基础没打好会影响高中的学习。

篇7:学数学的方法技巧

专注写记叙文,好好把记叙文写好。

(二)两个原则

1、真实才能动情。真正能打动读者的,还是那些你亲身经历有真情实感的身边小事,寒假里你有什么计划,过去的学期里经历了哪些事情,可以把它们展开写一写;

2、妙语才能煽情。只有风趣幽默,生动活泼的语言才能让读者眼前一亮,读之使人不断点头默叹(参考别人的案例,模仿并创作,不妨从一段构思开始)。

(三)三字要求

1、稳:

写好事,力求能够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把事情交代清楚,开头结尾注意点题,结尾处要点明中心,稳定的发挥好自己的写作水平。特别是写作能力较好的同学,不要强求自己必须写出“惊世之作”来,尽量按照考试的时间要求来完成内容,力争发挥自己80%的写作水平,再加上一两个亮点,就很了不起了。

2、细:

不要像电视剧情介绍那样的简单叙述,中间要加入环境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能力好的同学再来些远近相衬、动静相映、侧面烘托、环境渲染、五觉描写,使文章细腻、动人。

3、精:

对于一般的同学来说,“精”体现在:(1)选择自己最拿手的内容;(2)写出自己最好的字;(3)采用自己最顺手的结构(总分结构或顺叙方式),力求发挥好自己的水平。

对于写作能力较好的同学来说,“精”应体现在:(1)选择较有新意的、又是自己有把握写好的内容;(2)有漂亮的书写;(3)精心的安排好开头和结尾,适当的采用倒叙、衬托、联想、象征、描写、抒情、以小见大、欲扬先抑、渲染气氛、借景抒情、托物喻志、以物喻人的方法方式结构文章;(4)采用适当的修辞手法,特别是运用比喻、反复、排比、反问等手法,恰当的运用成语、引用格言名句,增添文采。

(四)四个流程

1、审清题意:千万注意,题意审不好,来个文不对题,如果真在考场上,那就……虽然寒假里的写作更加地“随心所欲”但还是建议应该先花2-3分钟看看作文题,然后再开始列出提纲完成内容。

2、立好中心:至少指导自己想说什么,是喜欢、是厌恶?是感动、是反对?是快乐,是痛苦?是哲理、是深情?是赞扬、是批评?…………用一句话把它写在草稿纸上。

3、选好材料:符合题目要求的、自己最熟悉的、能够写好的事。

4、写好提纲:(1)用一句话写出中心内容和主题;(2)分清开头、中间、结尾各写什么?(3)打好开头、结尾的细稿,以及每段的开头句。

完成了前面的”仪式“,接下来就是正式铺开写作文啦,要力求一气呵成,只要提纲和开头、结尾、段落开头的稿子打得好,一气呵成事不难做到的,思路顺畅了,假期里的作文甚至20分钟就可以写好。

(五)五项技巧(赢得感情分)

寒假里有足够的时间,希望孩子们能有意识地锻炼写作技巧。以下五项供参考,建议在写每篇文章时,挑几项作为“小目标“去刻意练习。

1、有一个灵活的头脑:造句法、筛选法、换题法。

2、有一张可爱的脸蛋:书写要工整,自己的字能够写多好就必须写多好,不得使用涂改液,不得随意修改,特别是开头、结尾和段落的开头句,不能修改。

3、有一双闪亮的眼睛:好的文题等于成功了一半。多花时间拟题,做好顶层设计,激发自己的创作欲望和别人的阅读欲望,绝对比题目不好后面再往回拽有效的多。

4、有一身漂亮的衣装:(1)一个最拿手的题材(适合自己);(2)一个好故事(好布料);(3)一个好结构(好设计);(4)一口流畅、优美的语言(好花纹、好色彩)。

5、有几件精美的饰品:(1)倒叙、描写、引用开头(好发型)(2)结尾:议论反问式、含蓄余味式、赞美抒情式、哲理深思式、名言点睛式、联想做梦式、决心号召式(名鞋);(3)名言名句名作的恰好点缀(钻石哟);(4)用景物描写渲染气氛(如梦的纱巾)。

(六)六个大忌

一忌潦草涂改:书写要端正,千万别连文题都改,只改明显的错别字,将错就错,能够不改的就不改。

二忌过短过长:字数一定要足,字数不足,写得再好也很难精彩,甚至达不到基本水准;另外字数不能太多,多了啰嗦,未必达意。

三忌开头议论:如果没有进行过系统地开头训练,进行议论,还不如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开头的好,能来点环境描写,就先来点描写。

四忌分段太少:4-6段为好,千万别少于3段。

五忌文不对题:虽然不打分,但自己心里要有数,这样写出来的东西真上考场,不说也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功夫下在平时,对自己写的东西要负责。

六忌选材太俗:别总是玩呀、救落水儿童呀、猫啊狗啊…

暑假里孩子们会有一定的作文写作任务,但是每个人从里面得到的收获不同。

篇8:审计学课程授课方法与技巧探讨

关键词:审计学,授课方法,教学效果

审计学课程是会计学科中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 是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但该课程审计术语和理论晦涩, 学生普遍认为审计难学, 老师普遍认为审计难教。本文总结了《审计学》课程教学中的授课方法与技巧, 期望能与众多审计教学工作者分享。

一、巧设问题情境, 启发学生思考

在审计学课程中, 各个账户的审计程序的理解与运用是重点之一, 但审计程序条文规定较多, 老师可以通过巧设问题,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审计程序, 再通过班级小组形式予以讨论,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审计程序产生深刻记忆。

例子1:应收账款询证程序。教师在介绍函证范围、方式和时间等基本问题后, 可以设问“如果客户未回函怎么办?”、“如果客户回函方式是传真件怎么办?”、“如果回函结果有差异怎么办?”等问题, 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 以明白函证程序的替代程序、要求与不符事项的处理, 避免老师一味讲解, 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例子2:存货监盘程序。教师可以设问“CPA遇到特殊类型存货比如具有辐射性情形下如何处理?”、“对于第三方保管或控制的存货如何处理?”、“如果存货存放于全国多个仓库如何处理?”、“盘点过程中无法停止存货的移动怎么处理?”、“在途物资或已出售尚未发货商品等纳入存货监盘范围吗?”等问题, 让学生先自己想解决办法, 然后再介绍审计条文规定, 这有利于学生体验审计实践的复杂性, 学会自己处理审计中的各种问题。

二、挖掘生活素材, 讲解审计难点

我们在讲解审计问题时, 可以挖掘生活中通俗易懂的例子, 让学生理解审计思维, 增强学生对审计的亲切感, 激发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提高审计教学质量。

例子1: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理解。我们可以用学生关心的期末考试分数为例来讲解。首先询问学生允许老师期末判卷子的错判分数水平, 或者说老师错判分数水平不高于几分, 他们会认为没有关系。让学生理解他们允许的错报分数 (假设是2分) 就是重要性水平, 它是一个数量门栏或金额临界点;然后询问学生“如果你考试恰好是59分, 离及格差1分时, 你的重要性水平还是1分吗?”, 让学生理解重要性水平还要从性质方面予以考虑;最后让学生考虑“他们允许的错报分别为5分或1分的情况下, 教师对学生卷子做出错误判断的可能性高低?教师阅卷工作量或仔细程度是否会存在差别?”, 让学生体会审计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或需要收集的审计证据的反向关系。

例子2:审计风险模型的理解。我们可以用学生毕业后相亲、谈恋爱到结婚的过程来讲解。每一个人都希望跟适合自己的结婚对象共度一生, 为了降低风险, 结婚前会有“谈恋爱以彼此增强了解”过程, 谈恋爱的过程有长有短。一般而言, 对交往对象品行、家风、习惯和性格等了解程度较深, 可将谈恋爱过程适当缩短。反之, 跟陌生人谈恋爱, 对其以前情况一无所知, 通常会延长恋爱过程, 以增进了解。这里, “恋爱过程后仍然与不适合自己的对象结婚”相当于审计风险, “相亲对象未必适合自己”相当于重大错报风险, “恋爱过程短未能恰当判断相亲对象是否适合自己”相当于检查风险, 而“谈恋爱以增加相互了解过程”相当于执行审计程序以降低检查风险的过程。通过审计模型生活化, 学生更能直观了解审计风险模型。

三、讲授来龙去脉, 道清审计概念

审计学中有一些概念比如内部控制, 老师只是单纯讲解这些概念, 不利于让学生全面了解审计概念。反之, 如果能够给审计学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把生动逼真的情景或令人回味的演变过程穿插到课堂教学中, 可促使学生探究这些概念和理论背后的故事和事件, 增进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例子1:内部控制概念。为了让学生理解内部控制五要素提出的演变过程, 增强对内部控制精髓的理解, 老师可以从内部控制的雏形——20世纪40年代的内部牵制谈起, 到1949年内部控制制度思想的提出, 再到后面的内部控制结构, 进而谈到1992年COSO委员会提出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 以及当前的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架构。这种来龙去脉式的精细化概念讲授方法, 肯定会比单纯介绍内部控制概念要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子2: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在讲授过程中, 老师不应该仅介绍准则的内容。而应该从1991年到2004年间,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先后分6批制定的独立审计准则谈起, 再到2006年2月15日的修订, 2009年的进一步修订, 以及2016年1月征求意见稿, 通过讲解新审计准则发布的背景、新的审计准则四位编号的原理, 还可以适当穿插一些新的审计准则发布的图片, 让学生了解审计准则的发展, 明白审计准则变化背后的故事, 掌握审计理论沿革的脉络。

四、老师追根溯源, 学生知其出处

审计学课程中的很多基础知识和内容来自于审计准则或相关文件,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追根溯源, 让学生找到知识的源头, 可谓“源头活水才有清泉”, 学生可以对相关内容进一步查阅, 理解相关内容, 做到不仅知其然, 还知其所以然。

例子1:存货监盘程序。审计学教材中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一章中详尽介绍了存货监盘程序的目标和要求等, 虽然各个教材安排不同, 但其内容大都来自于《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31号——对存货、诉讼和索赔、分部信息等特定项目获取审计证据的具体考虑》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问题解答第3号——存货监盘》, 老师要让学生查阅源头, 这有利于他们更为系统地认识存货监盘程序实施要点。

例子2:审计业务循环内部控制规范。对于审计实务的五大业务循环, 审计学教材都会介绍内部控制规范, 我们知道, 这些规定并非审计学教材原创, 而是来自于《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企业内部控制具体规范——销售与收款》、《企业内部控制具体规范——采购与付款》等, 老师同样应该让学生查阅源头, 以详细了解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全貌。

五、引用身边案例, 激发学生兴趣

审计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广为使用, 但实际运用中, 许多老师会引用的“厄特马斯公司”、“东方电子”和“银广夏”等审计案例, 这些案例比较典型, 资料容易搜集, 但由于这些公司并非学生身边的例子, 也会让学生觉得陌生, 造成教学效果不佳。老师可以尝试引用学生身边活生生的例子, 或最近报刊杂志上的新闻, 来讲解审计问题, 这更能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 让学生觉得审计知识无处不在。

例子1:内部控制环境。为了说明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性, 老师可以采用“2008年石家庄市三鹿集团有限公司的破产案例”, 让学生体会创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性。

例子2:控制活动。为了让学生理解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意义, 可以拿2002年2月22日《楚天都市报》刊登的“银行工商行武汉所储蓄员作下惊天案卷走巨款”为例, 学生听完这个例子, 肯定对职务分离和授权等控制活动有着深刻的认识。

例子3:银行存款审计程序。为了让学生理解银行对账的重要性, 可以引用第一财经报2006年刊登的“出纳员盗用197万元社保资金案调查:会计长达三年未对账”为例。

六、传递工作底稿, 身临其境学习

审计工作底稿是注册会计师审计轨迹的记录, 能够呈现注册会计师做出审计判断、得出审计结论的全过程。对审计学课程的学生而言, 不仅仅要学会执行审计工作, 还要学会看懂、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因此, 老师在每一章讲完后, 应该传递真实的审计工作底稿, 让学生明白如何记录审计执行过程, 身临其境学习审计, 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总之, 在审计学课程授课过程中, 我们要不断开动脑筋, 变灌输为启发, 变乏味为有趣, 变抽象为直观, 变遥远为身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审计思维。

参考文献

[1]李晓慧.审计学教学案例设计及其运用研究[J].会计之友, 2010 (4) :111-114.

[2]胡本源.合作学习式教学法在高校审计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研究, 2013 (1) :77-79.

上一篇:爱的比例小学作文下一篇:北汽集团钢材等主要原材料采购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