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的语言修养

2024-05-03

浅谈班主任的语言修养(精选6篇)

篇1:浅谈班主任的语言修养

浅谈语文教师的语言修养论文

教学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媒体,是教师取得教学成功的首要条件,也是教师实现教学目的的最基本手段。提高教师的教学语言水平和语言修养是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开创“亲其师,信其道”的教学局面的关键,也是教师素质的最基本体现。对于一个语文教师来说,我认为,除了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外,还应提高以下一些素质:

思维能力训练也是语言训练中的重要一步,思维和语言是紧密联系着的,思维是语言的内容,没有思维就没有语言。我们的语言表达过程,实际上是反思维的结果表述出来的过程,要受思维指向的支配。语文教学教无定法,同一篇文章因每一名语文教师学识、经历、积累、兴趣、特长、能力各不相同,个人的教法也就不同,不必要强求一致,这就给了语文老师以极大的.创造空间。而创造性思维与教师独特的知识修养、个性特征相结合,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个性心理的首要条件。

作为一名教师,在语言修养方面必须具有示范性、准确性、严谨性和主动性。首先要求语文教师的普通话要标准,掌握语气、语调、停顿、重音、节奏等口语修辞技巧。

其次要求语文教师拥有丰富、优美的词汇,娴熟地驾驭语言,并逐步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当然,语言风格一方面是因人而异的,或隽永幽默,或清新流畅,动人心弦等等。另一方面也要因教学内容的变化而不同,或有气吞山河之概,或有满面含春之雅,或有拔地而起之势,或有寒塘映月之静。这启迪我们在实践中应使语言严肃而不呆板,庄重而不凝滞,活泼而不轻率,幽默而不浮滑,亲切而不低俗等等。

语文教学需要教师的情感投入。对于一篇课文,教师首先自己要能够从总体上正确地把握一个基调,并能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情感。俗云:“三分文章七分读”,读,实际上是将文字表达的情感变成易于理解的具有情感的声音,这种转化是感受作者情感的过程。因此,教师自己要先进入角色,抑扬顿挫、移情动容。激昂处有他的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只有让自己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发生“共振”,那么,讲课时就容易达到“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界,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染。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刻苦自砺,努力提高这一素质,以保证情感的畅快投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总之,课堂教学中我们最关注的应该是怎样让学生学得更好,而不是老师怎样教好;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而不仅仅是学了哪些具体知识;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智力的发展;要关注全体学生,而不仅仅是优生。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语文教师应不断地改进教学语言和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

篇2:浅谈班主任的语言修养

摘要:汉语言文学,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其历史渊远悠长,是我国先民智慧的表现。文学的本质是追求真善美,也是意识形态的物化,在这个基础上,对人的修养能启很大的作用。不管是人的行为方式,还是意识思想的改变,都有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真善美;修养

一、汉语言文学的追求。

汉语言文学的追求,其实就是文学的追求,文学是没有界限的,虽然有形式的差别,但是主题和本质上还是一致的。文学所追求的,我们中国的文学自然也会去追求。汉语言文学比其它文学类别发展的早,发展的也更全面以及漫长。在漫长的中华文明之中,汉语言文学形成了其特有的形式以及风格特征,但是和世界文学一样,其所追求,无外乎三者:真、善、美。

1、追求真。文学在本质上追求的就是真,本真的反应社会,反应人的内心世界。文学是人内心诉求的外在表现,是人内心最纯真的强烈追求。不管文学还是客观的人,对真都孜孜诉求。不管是文学作品的主题,还是正面的主人公,所表现出来的都是一种本真。文学所追求的真,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经行理解:

(1)客观的真。客观的真,是指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多以客观生活为基础,来写作自己的文学作品。客观的真不仅对客观环境进行如实的描写,也对客观人物的境遇进行如实描写。客观的真,既是文学作品环境的真。

(2)内在的真。这多指在叙述人物的心理时,进行真实的描写。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作家都务求真实而写作,不管这心理是对是错,是否符合逻辑,都求真实的表达出来。内在的真,就是文学作品人物内心的真。

文学追求真实,而不掩盖任何黑暗或阴面,不管所追求的真是否符合客观的逻辑,只求符合文学作品内部的逻辑以及内在属性。

2.追求善。善恶有分,是人在后天养成的品质,而文学则直观的把它表现出来。不管是哪部文学作品,其描写的都有善,对善的歌颂,对善的渴求,对善的淋漓尽致的描绘。有的时候是用恶来衬托善,例如:《巴黎圣母院》中,用副教主的恶来衬托敲钟人的善。不过不是所有时候都有善恶同存的,有的时候文学作品中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善,用善来言善。例如:沈从文的《边城》没有恶人,全是善者,虽然最后结局不好,但却把善发挥到至极。虽然有全描写善的文学作品,但是不会存在全描写恶的文学作品,恶不能独立成材,只有善可以。

篇3:浅谈护士的语言修养

语言作为人们表达思想、交流情感和传递信息的工具, 代表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体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 道德风尚, 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因此, 要求护士不但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丰富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操作技术, 更要努力提高语言的艺术修养, 运用语言技巧, 才能更好地促进护患沟通。

1语言的礼貌性

语言要亲切, 自然, 讲究文明, 护患关系要建立在平等、尊重、信任与合作的基础上, 文明礼貌是取得患者信任的前提, 是护患关系的原则, 尊重患者是每一个护士都应具备的品德。护士要用同情、关心、爱护、安慰的语言进行交流, 对患者要使用恰当的称呼, 绝不能用床号代替, 为患者进行护理时, 要采用商量的口吻, 不能训斥、指责患者, 对能配合的患者, 应表示感谢, 由于某些客观原因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时, 应向患者讲明原因, 表示歉意。因技术操作不熟练给患者带来痛苦时, 应给以耐心安慰, 求得患者的谅解, 绝不可无动于衷。

2语言的规范性

解释问题, 宣传医学防病知识时, 语言应朴实、通俗易懂, 避免使用患者难以理解的医学术语, 进行特殊治疗时应把治疗意图、注意事项等向患者交代清楚, 避免增加患者心理上的不安而影响护理治疗效果。

3语言的道德性

护士的语言应符合道德伦理原则, 注意语言的保密性, 对患者的隐私应严格保密, 尊重患者的人格与权利, 应视不同病情、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 灵活运用语言艺术, 使患者对战胜疾病充满信心。

总之, 语言是一种内涵非常丰富的艺术, 它是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所以, 护士在临床工作中要加强语言艺术修养, 运用语言技巧,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篇4:浅谈教师的语言修养

(关键词):教师 教学语言 语言修养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一种专业语言,是教学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和必要素养,也是教学成功的一个十分重要因素。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媒介。一个优秀的教师,能够通过情趣盎然的描述,鞭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适时巧妙的设疑,恰到好处的点拨,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开启其心智、陶冶其情操,达成教育教学的最佳效果。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深刻地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因此,对于教师来说,锤炼和优化自己的教学语言,提高教学语言修养,应当成为一个教师的自觉追求。

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符合以下要求:

一、示范性和针对性

中小学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处于心智快速发展、语言能力不断提高过程当中的儿童少年。教师的教学语言,作为学生学习语言的范本,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资源,其示范性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语言的理解接受能力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语言理解接受的水平不断地做出适应性的调整,既不能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造成学生理解的障碍,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不能片面追求通俗易懂,过度地使用方言土语,忽视了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

二、规范性和科学性

对教师课堂语言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说话要规范、科学。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完整、连贯、简洁、准确,符合汉语普通话标准,符合本学科的表述习惯,符合思维规律和科学原理。教师的表述,必须做到发音准确、吐字清晰、语速适中、词句恰切、文明文雅、内容观点鲜明正确。我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认为,如果教师教学语言规范,学生对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就易于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大大提高。这对其他学科的教学,其实也是完全适用的。同时,教师应该自觉地用规范科学的表述,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三、艺术性和情感性

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师的教学语言也应该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应该形象生动,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优秀教师的课堂语言,或言简意丰,或典雅优美,或幽默诙谐,或明快晓畅,能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启发学生,使学生兴味盎然,如沐春风,在美的享受过程之中完成学习目标。

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学语言必须是富有感情的充满感染力的语言,它既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外在条件,又是强化教学信息的特殊信号。“举手投足皆有意,一颦一笑总关情。”教师要善于用情真意切的语言感染学生,以“爱”点燃学生的“爱”,以“情”引发学生的“情”,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内心的共鸣,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影响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品质。

四、主导性和启发性

瑞士的艾米尔认为“教授的艺术就是懂得如何引导”。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注意什么,感受什么,联想什么,以及表达什么,关键在于教师怎样利用教学语言进行引导。善于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师的教学语言,总是能沟通师生的思维,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共鸣,制造出好的教学气氛,调节教学节奏的张弛,从而带领他们进入教学意境。有主导性的教学语言是积极的、能动的,它犹如教师留给学生的路标,有一种提示作用,循此可以少走弯路,提高效率,产生吸引人的无穷魅力。

“平庸的教师只是叙述,好教师讲解,优异的教师示范,伟大的教师启发。”教师的教学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学语言相应地应当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富有启发性。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富有问题性,给学生留下想象的余地,让学生能由“此”想到“彼”,由“因”想到“果”,由“表”想到“里”,由“个别”想到“一般”,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篇5:浅谈班主任的能力及修养

察就会越准确;(3)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通过分析综合,达到理解学生和教育学生的目的;(4)观察要仔细、翔实,要做到特殊情况不能忽视,细微变化不能粗心,短暂现象不能放过,偶然症状不能马虎;(5)要防止先入为主,切忌偏见,力求多层次多侧面地观察学生。

2.比较全面的组织管理能力。全面的组织管理能力是班主任能力素质的核心。主要表现为:(1)要有组建班集体的能力。善于组织学生搞好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善于引导集体意志,增强班集体凝聚力,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集体的力量,认识到个人在集体中的社会价值,感到集体荣誉感和自己的责任感。达到严格要求自己的目的;(2)要有组织指导学生活动的能力。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来加强集体意识,发挥才干,发展志趣,同时也使学生学习到书本之外的知识,活跃生活,增添兴趣;(3)对班级工作要有计划、督促、检查、评估、总结的能力。

3.沉稳冷静的自制能力。班主任善于自我控制,保持冷静、沉着的情绪,是顺利开展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班主任要遇事不怒,机智地对待各类问题,注意调控自己的感情和言行,使学生在心境良好的情况下接受教育与疏导。班主任要在学生面前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以愉快、乐观、勤奋向上的精神状态感染学生。

4.娴熟的执教能力。娴熟的执教能力是班主任教好学生、树立威信、扩大影响、增强凝聚力的重要条件。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由敬重教师的才华而上升到对教师的拥戴。这样,才能在教育活动中和学生沟通,受到学生的信任与爱戴。

篇6:浅谈班主任的表扬语言艺术

著名特级教师王兰说过:“不是聪明的孩子常受表扬,而是表扬会使孩子更聪明。”可见,表扬是对学生思想行为的认可、鼓励和支持,是班主任做学生思想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表扬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强化剂,是推动班级工作顺利进展的必要手段。在我们这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班主任如何运用表扬手段,做好德育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又伟大的任务。

以我的学习经历而言,有许多有关老师表扬的故事让我记忆犹新,并从中获益匪浅。小学的时候,一次语文期中考试。由于我的努力考了97分,好像是全班第二。当时老师在讲台上阅卷,我们在下面做作业。当老师阅到我的时。他说:“嗯,XX这次做的不错,考试前我看就特别认真,差一点就满分了。这字写得也特别好。”记得当叫我的名字时,我在下面特别紧张。可当听到老师的表扬时,心里挺高兴,觉得之前的努力是正确的,要继续加油。老师还说我字写得好,以后一定要把字写好,不能名不副实。就这样我渐渐地喜欢上了这位老师,喜欢上他的课,喜欢上了语文,也喜欢模仿他的字体。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的确,班主任一句契机的表扬,会在学生心里引起的是积极效应,也许就因为当时老师的一句表扬,我上课注意听讲了,发言更积极了,作业更认真了。这一切又造成了更多的闪光点,形成了积极向上的良性循环。当然,倘若一个人经常处在一种受批评的环境中,长期以往,他就会产生一种这样的心理暗示:“别人都说我不行,看来我是真的不行了。”久而久之,他就会有“破罐子破摔”的思想,真的会成为差生;还有的学生长期得不到表扬,会故意做一些出格的事情以引起老师的关注,岂不料这些出格的事情不但得不到表扬,更引来了一顿批评。而表扬则不同,它满足了学生心理上的合理需求,形成他继续上进的动力,促成了他继续上进的行为。

到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当时老师的那句话挺好的。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一、适度适时,恰到好处

对学生进行表扬,看似简单,实则不易。滥用表扬会产生负面效果,过分地慎用表扬,有意减少表扬都会造成学生对先进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另外表扬还要做到“及时”,只有及时的表扬才能强化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和自卑感强的学生,一旦发现值得表扬的事就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激发他们树立自信心,否则表扬晚了,就失去了效果。(班主任

)当然,表扬的语言中要流露出亲切、热情和信心,使各类学生都能在适度、适量、适时的良性刺激中满足心理上的需要,并在不间断地积极强化过程中发扬优点,改正错误。

二、严肃认真,恰如其分

班主任对学生的表扬是一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认识过程,也是一种多向的情感交流过程。首先,教师可以鼓励表扬为主,少夸聪明,多夸勤奋,使“夸”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其次,语言要讲究分寸,既不要千金难买,又不要一钱不值,当然也不能夸大其词,添枝加叶。否则,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此外,我觉得作为一名班主任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公正待人,语意深刻

班主任的表扬与赞同是对学生最好的评价,这种评价对“好学生”和“后进生”能否显示公平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有时候虽说老师没有对我那么刻薄,但还是为其他同学感到不平。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不能添油加醋地人为拔高,但要尽量使表扬的语言公正化。在做到了语言公正化的同时,班主任还别忘了语意要深刻。有时学生做了一件好事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他自己不一定清楚地认识其重要意义,这时班主任的表扬就不能就事论事,只停留在事件本身。不论他们是“好学生”还是“后进生”,只要他们做好了或某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班主任都要中肯地进行表扬。表扬的语言应透过现象看本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价值,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做到知人晓事,又通情达理。

二.方法多样,因人而异

通常老师是采用口头表扬的方式,效果还可以。可表扬要使学生取得良好的心理效应,班主任的表扬方式就要做到灵活多样,语言也要个性化。

(一)、对性格怯弱、缺乏自信的学生,可采取“直接式”表扬法,加上中肯热情和具有鼓舞作用的语气,促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力量,从而形成良好的自我形象。

(二)、对自尊心强,有理想,各方面都表现优秀的学生,则可采取“登榜或上报式”表扬法,以突出他们的榜样或模范作用,使全班都能感受到这是班集体的荣誉,并确立自己的学习目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三)、对个别性格孤傲、我行我素且与老师有隔阂的学生,可采用“背后夸奖式”表扬法,使其感受到教师真诚的关怀和班级的温暖。对此类学生,运用这种方式给予表扬,效果较佳。

(四)、对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突出的学生,则应见机行事,对症下药,采取“契机式”表扬,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鼓励和支持。

(五)、在课堂中,对有进步的后进生还可采取以眼神、手势等无声语言进行表扬,如:微笑点头法、大拇指称赞法等。

上一篇:驻校培训和网络教研经验材料下一篇:吃糖小学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