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

2024-05-08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精选6篇)

篇1: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

为了更好的落实计划生育各项政策,贯彻执行《陕西省流动人口管理办法》,切实提高流动人口管理水平,社区坚持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的理念,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融入社区建设之中,按照“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的原则,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对辖区有流动人口的单位签订流动人口管理责任书。

一、根据“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各单位要做好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主要领导是计划生育流动人口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二、各单位设一名专干负责配合社区计划生育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工作,准时参加社区计生例会,及时反馈信息。

三、单位在招工前要查看员工在原籍计生部门是否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如未办理者,用人单位必须督促在原籍办理,并配合社区每月查证、验证工作,已婚育龄妇女必须参加每年四次“三查”。

四、社区对计划生育流动人口管理实行通报评比制度。

甲方:乙方:

年月日年月日

篇2: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

为了更好的落实计划生育各项政策,贯彻执行《陕西省流动人口陕西省流动人口管理办法》,切实提高流动人口管理水平,社区坚持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的理念,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融入社区建设之中,按照“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的原则,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对辖区有流动人口的单位签订流动人口管理责任书。

一、根据 “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各单位要做好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主要领导是计划生育流动人口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二、各单位设一名专干负责配合社区计划生育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工作,准时参加社区计生例会,及时反馈信息。

三、单位在招工前要查看员工在原籍计生部门是否办理流动人口计生部门是否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如未办理者,用人单位必须督促在原籍办理,并配合社区工作人员的查证、验证工作,已婚育龄妇女必须参加每年四次 “三查”。

四、社区对计划生育流动人口管理实行通报评比制度。

甲方:乙方:

篇3: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

目标管理理论认为制定目标责任制应该遵守四条原则:一是考核内容不仅要关注结果,还要重视过程和保障;二是考核指标要科学合理;三是考核方法要简便公平;四是考核结果要有效运用[3]。以这四条原则作为审思框架,本文首先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全国32个省(区、市)2014年执行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方案(下文简称考核方案)进行梳理和剖析,寻找问题不足,提出对策建议,为相关部门和实务工作者改进和完善各省市现行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从而满足时代需求提供重要参考。

1现行人口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的透视与剖析

1.1考核内容

考核方案中主要的考核内容有14项。根据各项内容的考核目的,这14项考核内容大致可以划分为三大维度:结果类、过程类(服务管理类),保障类。结果类考核内容包括政策生育、性别比治理、孕前优生、流动人口管理。过程类考核内容包括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依法行政、优质服务、宣传教育、村民自治、利益导向落实。保障类内容包括党政重视、队伍建设、投入保障和信息化建设。除了上述14项内容外,个别省市的考核方案中还出现了一些“因地制宜”地围绕本区域人口计生工作重点开展了特色考核内容。比如,创新工作、单独两孩、计生协会建设、健康促进和中医药[4]。

总体上看,结果类考核内容比较符合我国五中全会之前计划生育工作特色,通过考核“政策生育”评估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执行情况;其他考核内容比较符合当前计划生育工作的转变趋势,考核“性别比治理”来评估人口结构优化工作的绩效,考核“孕前优生”来评估人口素质提高工作绩效,通过考核“流动人口管理”来评估促进人口分布均等化工作的绩效。过程类考核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和依法治理的基本精神。保障类考核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各级政府对计划生育工作提供有力保障的工作策略。特色考核内容在一定程度顺应了我国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改革发展的方向,比如考核“单独两孩”,有助于监测育龄人群生育意愿和人口增长态势,为后续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提供基础信息。

但是,从各省市的具体情况来看,考核内容还存在如下问题:(1)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之后,结果类考核内容已经过时,需要进行调整。(2)部分省市考核内容过多,期望面面俱到,缺乏重点,目标不明确,造成考核者在实际操作中考核工作和后期统计繁琐费时,以及考核效果由于泛化而被弱化。(3)部分省市的考核内容中对国家要求重点考核的过程类和保障类内容没有涉及或缺项过多,造成难以实现国家要求的提升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的目标,以及造成由于缺乏工作保障导致计生服务工作无法开展等结果。(4)部分省市的特色考核内容有越位和错位的现象,比如,考核信访工作和中医药,超出了当前计生部门的工作职责;考核计生协会这类民间公益性组织,存在考核之手伸得过长以及浪费人力物力资源的嫌疑。

1.2考核指标

考核方案中考核指标在数量上表现出极大的差异化,有的省市考核指标超过100,有的只有10个[4]。依据目标管理理论关于考核指标的制定原则,“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应该具有适应性、可接受性、可行性[3]。

根据计划生育工作特点,适应性观察考核指标是否符合人口发展趋势,能否监测人口发展规划目标的落实,应该准确反映国家人口发展规划的五大主要目标:人口总量目标、人口素质目标、人口结构目标、人口分布目标、民生保障目标的落实情况。依此标准观察32个省市的考核指标,适应性高和低的省市少,大部分省市的适应性居中,呈现梭形。适应性较差的省市,主要表现为考核指标“过时”和“不完整”,比如有某省市的考核指标还包括村假证明资料,村假流动人员等“过时”的评估指标;有些省市的方案中还没有体现人口分布考核指标。

接受性观察考核指标是否明确具体、数量是否合适、组织实施是否方便易行。依据该标准,全国只有几个省市的接受性高,而大部分省市的考核指标接受性都不太高。接受性不高的省市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下:一是数量不合适,过多或过少,指标过多,造成考核工作繁琐费时,统计整理麻烦;指标过少,应该考核的内容没有考核,可能造成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方向错位或范围过小。二是考核指标不够明确,评分标准不能评价考核内容。比如某省关于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考核指标,指标解释为:巩固、推进“一盘棋”工作机制建设;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全员统计和信息化工作。该指标的评分标准为:有文件和有关资料,并认真落实的得分,否则不得分。“有文件和有资料”是如何能够评判巩固、推进、做好、加强工作,“认真落实”从何体现,所以不够明确的考核指标,只能让考核工作流于形式。

可行性观察考核指标是否可衡量,参照的数据和指标是否可统计、可获得,考核指标是否具有挑战性,是否通过努力可以达到。依据该标准,可行性高的省市寥寥可数,而大多数省市考核指标的可行性普遍不高。可行性不高的省市普遍存在如下问题:一是部分定性考核指标无法衡量,比如某省的考核指标中,考核进一步完善“党政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群众受惠”的工作格局的3个指标:党政主导,强力推进,坚持把“三晋康家”作为民生工程全力去抓;为部门联动明确职责,共同将“三晋康家”打造成惠民利民工程;社会参与,群众受益,让更多的计划生育家庭得到实惠。这三个指标该如何衡量?二是部分考核指标参照数据难以获得,比如由于流动人口管理的复杂性,使得流动人口的真实数据的获得异常困难,“流动人口服务率”如何考核?三是部分考核指标过高,难以实现,比如:“符合政策生育率”的考核标准过高,难以实现,但是如果上报实际数据,可能不会被上级认可,所以频繁出现虚报现象。如此来看,过高的标准使考核工作不仅失去意义,还带来负面效果。

1.3考核方法

考核方案中考核方法的基本情况如下:第一,考核形式分为三种,根据不同工作水平、不同地区、城乡等进行的分类考核;根据考核对象(党政、部门、计生)进行的分线考核;既对地市级,又对县(市、区)级考核的分层考核。第二,考核方式包括平时考核、年中考核、年终考核、专项督导等,比较普遍采用的方式是年终考核和平时检查相结合。第三,材料收集使用工作汇报、常规调查、实地考核、联席会议、信息核查、电话调查、第三方调查、日常监控、自查、查阅资料、抽样调查、信息系统监测、基层评议、举报调查等多种方法,不少省市开始应用人口信息库数据。第四,评估方法普遍采用定量指标计算与定性指标评估相结合的综合评估。[4]

计划生育目标考核方法应该具有简便性和公平性。就简便性而言,部分省市开始尝试探索网络评估和成绩突出免查等简便快捷的考核方法。但是,大部分省市还存在两个普遍问题:一是考核次数偏多。比如某省采用分线和分层相结合的考核形式,考核工作在党政线和计生线两线和市级和县级两层交错进行,势必导致重复考核,考核次数增多。二是考核程序过于繁琐。以某省为例,日常工作评估考核程序涉及35个各式各样表格在省、市、县、乡、村人口计生领导小组办公室之间进行统计填写和逐级上传下达。考核次数过多,考核程序过于繁琐,极大加重了基层的工作负担,使得本应该用于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被迫用于应对考核。

就公平性而言,通过程序公平保障考核结果公平是被考核者的期望,也是执行者的责任。从各省的总体情况来看,情况也不容乐观:首先,有些省市还主要基于自查数据进行考评。其次,有些省份虽然采用第三方评估和群众测评的考核方法,但是第三方和群众评估的资质不够、对计生的熟悉程度低等现象,导致考核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难以保障。另外,为了考核过关以及取得好成绩,被评估的部门及相关部门存在对考核人员进行一定程度的干扰,导致“考核寻租”现象比较普遍。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合理的消解和控制,很容易导致考核工作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直接影响我国人口计划生育规划目标的实现。

1.4考核结果应用

目标管理理论指出,考核结果的有效运用应该表现为:通过监测绩效指导决策和激励员工[3]。对于计生工作而言,指导决策表现为考核结果用于监测评估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绩效,作为决策和调整人口计生工作方向、战略、措施、手段的依据;激励效用表现为考核结果用于激励人口计生组织和工作者积极努力地提升工作绩效,推进我国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的健康发展[5]。

目前,各省市考核结果的应用主要以奖励和惩罚为主,普遍采用的形式为:首先将考核结果进行排名或划分等级,然后根据等级排名对等级高或排名靠前的市县或单位进行奖励,对等级低或排名靠后的市县或单位进行惩罚。奖励方式包括:通报表扬、大会表彰、奖金。惩罚主要针对“一票否决”情形,目前大多数省市对发生恶性案件、人口控制没达标(有些强调多孩生育)、弄虚作假、性别比严重失调、投入保障不到位、利益导向政策不落实、干扰考核工作、队伍建设不达标、领导重视不够的市县和单位及其相关责任人实行“一票否决”。凡被“一票否决”的单位,取消评奖资格,相关负责人不得被授予个人荣誉称号、评先评奖、晋职晋级、提拔和调动,以及视具体情况受到相应的行政和法律处罚[3]。

恰当的奖励和惩罚有利于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带动中间,所以考核结果用于实施奖惩是想发挥其激励效用。但是,由于各省市现行奖惩的程序和措施存在若干问题,导致奖励和处罚激励效用弱化甚至失能。比如,部分省市实施不同工作水平地区的分类考核,虽然这一方法能够在工作基础较差的地区中选拔出较为优秀或者工作上有较大进步的地区,给予奖励和激励;但是,也导致了那些原本工作基础较好的地区,由于划分在同一类别,即便工作成绩比其他类别地区的好,在本类别地区中可能排名靠后而不能获得奖励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可能制约工作比较先进但在同类地区中排名靠后的地区的工作积极性。再如,“一票否决”惩罚的执行,实际上很难真正实施,从而也很少实施,尤其是“领导重视不够”,“干扰考核工作”,“队伍建设不达标”等定性指标未达标时的处罚。“一票否决”的执行不力,也导致了其作用有限,不能真正发挥激励效用。

值得注意的是,目标考核结果最重要的功能监测绩效指导决策。然而,目前全国只有两三个省市将考核结果应用于反馈整改,全国范围内“以评促建”的格局还未形成,所以积极探索建立考核结果的反馈机制是完善目标责任制的又一个重要任务。

2未来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构想和建议

2.1考核内容恰当定位

从各省市现行的考核内容来看,结果类考核内容需要进行调整,过程类和保障类考核内容存在考核内容过多,但是应该考核内容却缺项的问题。另外,部分省市的特色考核内容虽在一定程度顺应了我国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改革发展的方向,但是也存在越位和错位的问题。

目标考核体系的制定和执行就是希望通过目标导向和责任到位落实国家人口发展规划规定的主要任务、保障措施、主要目标,从而实现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总目标[6]。毋庸置疑,只有定位恰当的考核内容,才能判定规划中设定的保障措施是否落实、工作任务是否完成及工作目标是否实现。所以,考核内容应该以国家人口发展规划为导向,涵盖保障、过程、结果三个方面。其中,结果类考核内容要体现当前我国计生工作的核心和本质,并符合其转变趋势,应该包括生育水平、人口素质、人口结构,流动人口;过程类考核内容要体现服务和管理过程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应该包括宣传教育、健康促进、依法行政、优质服务;保障类考核内容要体现人口计生工作任务的完成和工作目标的实现需要基于全面切实保障的理念,应该包括党政重视、队伍建设、投入保障、信息化建设。

2.2考核指标科学合理

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应该具有适应性、接受性和可行性。从全国情况来看,许多省市设置的考核指标在这三个方面都不令人满意,考核指标要科学合理需要进行如下改进:一是设置与当前人口发展规划和计生工作方向一致的考核指标,比如二孩家庭比、健康促进、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等公共服务考核指标,以及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调和优生优育等管理过程考核指标。二是积极整改基层反映强烈的不合理指标和脱离实际的目标,严禁设置容易诱发基层违法行政、侵害群众利益的考核指标,如人工流产数、绝育措施落实率、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率等。三是考核指标的目标值要设置在合理范围内,确保各地通过努力可以完成。杜绝简单分解指标及层层加码,对于需要人口规模支撑的指标(如出生人口性别比)不宜对乡级和人口较少的县级进行考核,为基层创造相对宽松的环境,鼓励基层报实数、求实效。合理确定各项指标的考核权重,推动重点难点任务的完成。四是考核指标尽量量化,尤其是结果类考核内容生育水平、人口素质、性别比例、人口分布涉及的各项指标。不能量化的指标要导向性,比如考核宣传教育的指标要能够引导基层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聚焦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五是考核指标尽量均衡完整,考核指标在能够全面反映考核内容的基础上,数量越少越好[2,5,7,8,9]。依据这五条意见和上文分析结果,本文在温勇建议的指标体系[10]的基础上提出结果、过程、保障三个维度12项考核内容24个考核指标的构想,详见表1。

2.3考核方法简便公平

目前,各省市采用的考核方法在操作实践中存在考核次数过多、考核程序繁琐、基层工作负担重、考核主体官僚主义、考核客体寻租现象等问题。也就是说考核方法的简便性和公平性都亟需提升。

为了提升简便性,各省市首先要发挥信息系统的作用,建立卫生计生及相关部门信息共享平台,快捷提取真实有效的数据,比如政策生育率和出生缺陷率;第二尽量减少考核次数,原则上县级以上单位对一个乡镇的计划生育工作考核和检查一年不得超过2次,对工作基础较好的地区更应该减少考核频次,探索免考制度;第三尽量简化考核程序,以服务记录、相关文件和已有的统计数据为基础,确需校正的数据,可采取现场调查等方式进行校正,比如行政违法违规案件发生数和县/市/区人均计划生育经费等。

为了提升公平性,对于难以取得直接数据进行客观评价,需要进行主观判断的等级考核指标,建议各省市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从根本上改变考核主体官僚主义和考核客体寻租现象等考核程序不公平的问题。不过,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需要注意:评估主体必须独立于计生目标考核的主体和客体;评估主体要具备评估所需的专业技术,以及深入了解计生生育政策、法规、考核客体的工作职责等;评估主体是获得公众信任,具备专业权威地位的组织或个体。只有保证评估主体的独立性、专业性和权威性,才能保证考核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表1中标星号*的考核指标,建议采用第三方评估。

2.4考核结果有效运用

考核结果的应用应该以改善工作质量,督促考核指标的完成为核心[5,6]。全国各省市考核结果的应用形式包括奖励惩罚和反馈整改,但是只有极少数省市将考核结果的应用于反馈整改,而且奖励和惩罚程序和举措也存在若干问题,所以考核结果没有得到有效运用。

为了提高奖励的激励效果,建议各省市一要科学划定考核等次;二要建立完善包括审查程序的奖励程序,三要明确与等次对应的包括表彰、奖金、晋升的奖励标准。惩罚对于维持工作的正常开展和鞭策落后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过高的考核标准和过于严苛的惩罚会让相关组织个人失去信心,所以“一票否决”的处罚需要谨慎对待:考核指标要合适、考核程序要公平、考核处罚要严格准确。另外,建议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建立警示制度,予以通报批评,原则上不采用末位淘汰的做法。

将考核结果反馈给基层单位,然后基层单位根据反馈意见进行整改,从而改进工作提升绩效,是计划生育目标考核责任制的最终目的[10]。所以,全国各省市均应该建立考核结果的反馈机制。绩效约谈就是一个比较有用的考核结果反馈方法。绩效约谈是考核主体对客体目标计划贯彻执行情况及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回顾、总结和评估,分析考核结果产生的原因,并将结果及相关信息反馈给客体的过程[3]。通过约谈,考核主体督促考核客体总结绩效达成经验,挖掘未能达到的考核指标的原因,制定和推进后期绩效改进计划。

3结语

改进和完善现有的计划生育目标考核制度才能适应新的计划生育政策,促进和推动我国人口计划生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针对各省市现行方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三个维度12项考核内容和24个考核指标的考核体系;以及提升考核方法简便性和公平性、考核结果应用有效性的具体建议。但是,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工作还需要“因时因地制宜”。各省市在改进和完善本省市的目标责任制时,可以在本文提供的建议基础上,分析现行方案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然后根据本地人口形势,结合国家新的人口规划和年度人口计划,合理确定适合本地需要的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

参考文献

[1]《五中全会公报全文公布》[EB/OL].http://finance.ifeng.com/a/20151029/14047932 0.shtml,2015-10-29/2015-10-29.

[2]王鹏,赛明明.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改革初探[J].南方人口,2011,26(1):1-6.

[3]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5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252-258.

[4]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指导司.2014年全国各省(区、市)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方案汇编[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基层指导司,2014.

[5]黄碧康.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过程评价式考核体系初探[J].南方人口,2007,22(1):1-7,21.

[6]李丹芳,高惠样,张士新,谋培.用科学的目标管理机制推动人口计生事业健康发展[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3,(1):29-30.

[7]杜玉开,时俊新,司达敏,等.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服务—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0,17(9):552-553.

[8]梁君林.人口健康:理念和方法[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25(5):416-418.

[9]郭震威,李杰.对改进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工作的再思考[J].人口与经济.2002,133(4):26-28.

篇4: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

【关键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超生

【中图分类号】R1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84-01

流动人口是我国现行户籍制度下相对一地户籍人口而产生的概念。目前我国大力开展城乡建设,对农民外出务工采取了积极引导政策,大量的流动人口涌入东部地区和各大中城市,他们成为了城市建设的生力军,对城市的建设发展与繁荣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大量农民工的流动给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因此如何抓好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是摆在各级政府和计划生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

1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对流动人口重防范,轻服务

目前多数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认识还仅仅局限于管好不超生就行的理念,重管理轻服务。对于流入地的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来说,他们戒备、防范着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问题,遇事推诿,想尽办法来防止育龄群众违法生育,轻视服务,不够尽职,也不够尽责。

1.2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有效的维护

我国目前各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经费已经计入现居住地户籍人口经费需求总额,不存在没有流动人口服务经费的问题。但多数地方都以没有经费为由,拒绝为流动人口开展各项服务,相关的奖励优惠政策更得不到落实,大多数的流动人口需要自己负担计划生育手术费,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计划生育服务和优惠政策的落实率极低,导致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基础薄弱,严重地损害了流动人口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

1.3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管理机制

目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并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管理,一些地方并没有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日常工作日程,只是为了完成考核,采取各种手段搞突击;甚至于一些地方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国家和省人口计生委有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各项部署根本落实不到位。

1.4没有形成综合治理和综合服务的局面

多数地方的党政领导及人口计生部门领导没有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作为整体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没有协调有关部门落实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而是出于应付考核做了一些表面文章。对国家要求的“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在就医、就业和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对流动人口中的计划生育家庭给予优先、优待”等政策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部门之间的联系制度、协调制度落实不好,综合服务机制没有形成。

2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几点建议

2.1做好流动人员对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工作。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各级政府计化生育管理部门及工作者,要切实做好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工作。在流动人口较多的居住地,开办人口与计划生育学校,随时让他们利业余时间,免费让他们来学校接受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知识,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庞大的人口会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少生优生对提高人口素质民族振兴家庭富裕的道理他们来户籍所在地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时,必须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各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小手册免费发放到每一个人手中,让他们真正了解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

2.2树立服务意识,强化法定责任意识。大量流动人口的进入,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因此,我们对于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问题要由“是包袱,要限制,要管理”的理念,转变为“是财富,要尊重,要服务”。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必须深刻认识到新形势下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对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另外,我们需要更进一步加强责任观念,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关部门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执法责任体制以及具体的监督考察的有效长期制度,加大考核在绩效中的权重,可以在每年年底举行从上到下地对签订的责任书兑现奖惩办法。把党中央关于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城市流动人口和稳定全国低生育水平的各项基本要求落到基层。

2.3逐步完善综合管理和服务工作机制。我们应有步骤地完善城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的各项机制,将其工作内容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常规内容,切实解决保障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相关工作机构设置、队伍建设、工作经费保障问题,做到明确和强化政府及各级政府的职责,逐步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对基层党委领导班子、政府各级相关部门的检查、考核和监督。

2.4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检查与监督。各级政府应定期组织对各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情况的检查和抽样调查,对出现管理责任不落实、《婚育证明》办证率及验证率不高、信息通报不负责、高收费或乱收费、侵害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等行为,应采取积极措施,予以必要的制约;要积极争取各级人大、政协的权利监督和民主监督;强化计生部门的层级监督。同时计生管理部门还要注意加强队伍建设,对现有工作人员实行定期培训和定期考核制,并定期组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干部赴先进地区学习当地好的管理经验,启迪干部的思维,拓展视野,不断提高其自身业务素质和计划生育执法水平。此外,还应充分调动起社会与群众的监督作用,实行计划生育有奖举报制度,实行群防群治。

参考文献

[1]伍海霞,李树茁,悦中山.城镇外来农村流动人口的生育观念与行为分析 来自深圳调查的发现[J].人口研究,2006,(1)

[2]尤丹珍,郑真真.农村外出妇女的生育意愿分析安徽四川的实证研究[J].社会学研究, 2002,(6)

篇5: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

甲方:祥符镇人民政府

乙方:

村(居)委会

根据国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规定,为加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以下简称“流管”)工作,落实“谁用工,谁负责;谁受益,谁管理”原则,齐抓共管,共同做好“流管”工作,现由甲方与乙方签订“流管”责任书如下:

一、甲方的工作责任

(一)每年两次以上到乙方检查指导、督促“流管”工作落实情况,总结和推广乙方在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

(二)积极为乙方流动人口提供避孕节育、生殖健康服务,帮助和协调乙方解决“流管”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三)如乙方及其所用流动人口违反人口计划生育法规,按国家、省“流管”法规进行处罚。

二、乙方工作责任

(一)认真落实国家、省“流管”法规,把“流管”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实行工作目标责任制,结合单位工作特点,制订工作制度和考核办法并执行。

(二)督促管理对象落实“流管”措施:使用流动人口须持经所在地人口计生部门查验过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流动人口在办理相关业务时,乙方乙方应当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无证或无效证件不得办理相关手续。在平时工作中发现有不符合法定条件妊娠的,须及时报告所在地计生部门、并协助动员其终止妊娠。有违法生育的,协助所在地人口计划生育部门依法处理。

(三)年终将“流管”工作情况总结书面报甲方一份。

三、本责任书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一份,从签字之日起生效:如乙方法人代表变动,由继任者承担责任。

甲方法人代表(单位盖章)

乙方法人代表

篇6: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

街道、乡(镇)(以下简称甲方)单位(以下简称乙方)

为了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切实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根据国家、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谁出租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甲乙双方签订本责任书:

一、乙方责任:

1、认真贯彻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和《湖南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结合本单位实际,制订工作制度,确定责任主管,配备专(兼)职计生员。建立外来育龄人员的计划生育管理档案,卡册齐全,有关统计情况按要求及时上报。

2、招用外来育龄妇女必须凭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同时督促其到辖区派出所暂口办办理《湖南省居住证》,个别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确有困难的,应由本单位负责人实行担保,在期限内补办,并及时将情况反馈给街道、乡(镇)计生办,超出期限未办证的必须予以辞退。

3、认真组织对育龄人员进行计划生育政策、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等知识的宣传教育,育龄人员计生基础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无早婚早育、无大月份引产、无违法生育。

4、根据辖区计生办安排,组织本单位已婚育龄妇女参加生殖健康检查,参检率达100%。

5、监管本单位育龄人员及配偶的生育状况。出现不符合法定条件怀孕、生育的对象,应及时落实补救措施,不得在未落实计生政策前予以解聘。同时积极配合甲方落实本单位育龄人员的“四项”节育手术,并由单位负责报销节育手术费。

6、员工100人以上或育龄妇女20人以上的单位,要建立计划生育协会组织,一年至少开展2次活动。

二、甲方应当对乙方工作进行指导、督促和检查,为乙方开展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优质服务提供帮助,对乙方及其员工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行为依法予以处理,对乙方完成的工作任务进行考核,按规定实施“一票否决’’制。

三、本责任书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代表: 代表:

上一篇:基层党组织分类提升调研报告下一篇:基于中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语文案例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