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道一以贯之翻译

2024-05-02

吾道一以贯之翻译(共4篇)

篇1:吾道一以贯之翻译

《论语·里仁》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子曰:“⒑酰∥岬酪灰载之,”曾子曰:“唯。”子出。T人曰:“何^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卫灵公》中亦有类似的子贡与孔子的对话:子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那么,若是一个“恕”字可以贯穿整个儒学之教义,可见其意义之非凡。恕字中包含着“如同一心”的意蕴,于是,我们也可以从这一“恕”字,来领略孔子儒学之心的传统。

(一)“恕”之惟精惟一

王弼曾经这样来解释儒道之忠恕:“忠者,情之尽也;恕者,反情以同物者也。未有反诸其身而不得物之情,未有能全其恕而不尽理之极也。能尽理极,则无物不统。极不可二,故谓之一也。推身统物,穷类适尽,一言而可终身行者,其唯恕也。”② 看汉字“恕”的构成,乃包含了“如心”之寓意;如同一心,如同本心。正所谓“惟精惟一”、“天人合一”。于是,孔子所表达的“恕”,实乃“十六字心传”的精义。

孔子所强调的恕字内涵,体现了尧舜禹之十六字心传的传承。以“十六字心传”为背景,我们也便可以理解为什么孔子强调“吾道一以贯之”,“恕”之一言可以终身而行之。因为其中包含着文化的精髓,传递着一种文明的精神。恕之如同一心,同时也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规范与准则,以及身心与心性的统一与和谐。

“恕”之为心,显而易见,但也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够有所理解。在《庄子·田子方》中,庄子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是关于孔子和温伯雪子的:

温伯雪子适齐,舍於鲁。鲁人有请见之者,温伯雪子曰:“不可。吾闻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於知心,吾不欲见也。”

至於齐,反舍於鲁,是人也又请见。温伯雪子曰:“往也蕲见我,今也又蕲见我,是必有以振我也。”

出而见客,入而叹气。其仆曰:“每见之客也,必入而叹气,何耶?”

曰:“吾固告子矣:‘中国之民,明乎礼义而陋乎知人心。’昔之见我者,进退一成规一成矩,从容一若龙一若虎,其谏我也似子,其道我也似夫,是以叹也。”

仲尼见之而不言。子路曰:“吾子欲见温伯雪子久矣,见之而不言,何邪?”

仲尼曰:“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声矣。”

故事中的温伯雪子是楚国人,要到北方的齐国去而中途路过鲁国,他本来是认为以儒学著称的鲁国学者,都是“明乎礼义而陋乎知人心”的,但是真正接触到了鲁国的学者之后,却是感叹不及,体会到了儒学中的“心理意义”。本来孔子已经是想见温伯雪子很久了,但是两人相见后又都不说话,对此子路感到十分纳闷。孔子解释说:“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声矣”。所表达的是“道”中的奥秘,是所谓的“心有灵犀一点通”,也是一种体现为生活的心理学。

正如我们在前面所作的分析,人之心理与人格的健康发展,在于一种整合性的发展;而人在发展中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及威胁,也正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分裂,心理与本性的分裂,意识与人格的分裂等等。于是,李J先生是对的,五经、四书及诸儒语录,俱是医治世人的良方,同时也是启迪世人的心灯。

(二)“恕”之为“仁”

《说文解字》中把“恕”注为仁,孟子也曾明析,“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尽心章句上》)而仁字包含着为亲情,为亲人,为爱人。《韩非子·解老》中注为“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孔子答子贡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正是表达的仁之爱人的内涵。因而,汉语中的恕人便为仁爱之心;恕直为宽仁正直。

《中庸章句》中指出:“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其中朱熹对于“忠恕”的注解,颇具有心理分析的意味:“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忠恕之事也。……张子所谓‘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是也。”① ;恕也曾被发挥为忖度,古书中常把以心度物,或以己度人谓之恕;《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中有“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的论断,常被用作现代心理学的某种根据。但忠恕之恕,为将心比心,以诚心而待人;如同《诗经·小雅》中之“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实在是一种实际的人际关系规范,包含着更为深远的心理学意义。

我曾经与国际阿德勒心理学学会的爱娃·德雷科·佛格森(Eva Dreikurs Ferguson)博士一起工作,那是在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的心理学系;其间曾一起讨论阿德勒心理学的中文翻译问题,她委托我将其代表作:《阿德勒心理学导论》翻译成中文。爱娃的丈夫是一位研究东方和中国哲学的美国哲学家,熟识汉语,亦通心理学;他主张用孔子的“仁”来翻译阿德勒的心理学。因为虽然阿德勒使用Individual Psychology来表达他的学说和思想,但在这Individual Psychology中所表现的,远非是一种“个体的心理学”(而我们国内则将其翻译为“个体心理学”),而是一种人性的心理学,一种人际交往的心理学,一种体现“仁”的思想的心理学。我曾经撰写文章反映过他的这种观点①,希望能够给国内的心理学学者一些启发,借以了解我们中国文化心理学的思想,是如何在诸多方面影响西方心理学家以及西方心理学发展的。

(三)“仁”为身心合一

在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的楚墓竹简中,有“太一生水”、“性从命出”等佚文及《老子》等十余种古籍,别开生面,引起哲学界的普遍关注。在被题名为“性从命出”的这篇佚文中,有“身心合一为仁”(该“仁”字为上下结构,上身下心)的古字,同时还有“直心为德”、“我心为义”、“既心为爱”、“各心为欲”等诸多独具匠心之古字,闪烁着古朴的灵光,着实耐人寻味。

于是,作为“身心合一”的“仁”,就不仅仅是一种人际的规范,还包含着身心合一的内涵,或者是心性统一的寓意。对此,“性从命出”中也有述及。比如,《郭店楚墓竹简》中有“金石之有声,□□□□□;□□虽有性,心弗取不出。”的章句;② 庞朴先生曾补注为:“金石之有声,棰弗击不鸣;凡人虽有性,心弗取不出。”③ 同时,他还作了进一步的发挥,阐述其中所包含的心性学观念:性对人固然很重要,如果没有心去取它出来,不过是人体的一种潜在可能性而已。唯有心,才是人身上的积极力量;心不取,性不出,情更无由生,人还成其为人么?于是,在这身心之中,在这心性之中,也就包含着人之本质与本性。这也正如《性从命出》之开篇所言:“凡人虽有性,心亡奠志,待物而后作,待悦而后性,待习而后奠。”

李泽厚先生也曾撰文评述《郭店楚墓竹简》,认为《性从命出》中所阐述之“性”,实为自然人性:“竹简非常详尽地描述喜、怒、邸⑺肌⒂、虑、智、念、强、弱等等均出于此自然之性。”而这种自然之性也多涉及到心理范畴的意义;李泽厚先生说:“竹简对‘性’其实也就是各种心理状态及其因果联系作了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区分刻划……伦理与心理在此交织一片,混为一谈,并且是把伦理原则建立在心理基础之上。”④《郭店楚墓竹简》有言:“君子执志必有夫□□之心,出言必有夫柬柬之信,宾客之礼必有夫齐齐之容,祭祀之礼必有夫齐齐之敬,居丧必有夫恋恋之哀,君子身以为主心。”(第181页。)以心为主便可以达到内外心理与外在行为的统一,能够获得完美的仁义境界。

于是,联想到李J先生对《论语》之开宗明义“学而时习”的注解,此处之学,并非辞章记诵之喻,实指存心复性之说,心存性复始可言学。因而,在身心为仁的寓意中,心性也是统一的。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于情,情生于性。因而,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恕之为仁,仁者为恕。一言一字,可以贯穿始终,可以受用终生。

② 王弼:《周易注》,中华书局1993年版。

① 朱熹:《四书集注·中庸章句》,岳麓书社1988年版,第34页。

① 见申荷永:“论心理学翻译术语的标准化”,《心理学报》,第4期。

② 《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第179页。

③ 《中国哲学》第20辑,辽宁教育出版社版,第32页。

④ 李泽厚:“初读郭店竹简印象纪要”,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郭店楚简专号》,三联书店19版,412-422页。

孔子“四十而不惑”的新解读

篇2:吾道一以贯之翻译

丹霞烧却木佛,翠微供养罗汉。一人左手抬,一人右手按。宾主既历然,吾道一以贯。师子独游行,岂复求侣伴。团圞擘不开,打鼓普请看。虽不直分文,倾国不肯换。

一以贯之:

意思指做人做事,按照一个道理,从一而终。出自《论语·里仁》。

出处:《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篇3:吾道一以贯之

关键词:创新;“法自我立”;对立统一;发展

石涛(1642—1707),清初著名画家,善画山水、花鸟。姓朱,名若极,法名元济,又名原济,字石涛,号大涤子、清湘道人、石道人、苦瓜老人、济山僧等。据李驎《大涤子传》可知,“石涛乃靖江王守谦之后,明末同室操戈,是时石涛生始二岁,为宫中仆臣负出,逃至武昌。为避杀身之祸,剃发为僧”。

1666至1680年,石涛旅居宣城。这一时期,石涛以黄山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作品,“搜尽奇峰打草稿图”的思想也是从“游黄山”中获得的。可以说,这一阶段是对石涛山水画艺术创作影响最大的时期。1680至1689年,石涛离开宣城,移居金陵(今南京市)的长干寺。石涛移居金陵是为了养病,但这一时期他仍然创作了很多不朽名作,如《看梅图轴》《荷花》等。1689至1693年,石涛一路北上,来到燕京,梦想着“借书画艺术以飞黄腾达”,但在北京的这几年并未达到他原定的目的。因此,他决心定居于扬州,安心书画。1693至1707年,石涛于1693年秋月回到扬州,并于1697年冬在扬州建成大涤草堂,从此,有了安定的住所。石涛晚年将一生创作实践与求索的理论结晶著成《画语录》一书,此书充分表达了济山僧的绘画美学思想。

一、石涛“一画论”的艺术内涵

石涛的《画语录》对于绘画艺术美学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艺术宝库,蕴藏着无法估量的艺术价值,是石涛这一艺术大家毕生的艺术实践与探索的理论结晶。在《画语录》这本著作中,不仅谈到了绘画的笔墨技法及石涛在创作过程中的经验感受,还重点谈到了他的美学思想;不仅从绘画美学思想这一角度来阐述石涛本身的艺术结晶,还具有一定的哲学基础。“一画论”是石涛美学思想体系的核心,要充分理解这一概念,就要求我们站在哲学和美学的高度辩证地去理解和论证这一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对石涛的绘画美学思想有进步性、开拓性的认知。

《画语录》共18章,在第一章里石涛就提出了他整个绘画美学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一画论”。

“太古无法,太樸不散,太樸一散而法立矣,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见用于神,藏用于人,而世人不知,所以一画之法,乃自我立。立一画之法者,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也。

……

盖自太樸散而一画之法立矣。一画之法立而万物著矣。我故曰:吾道一以贯之。

以上这段论述是石涛《画语录》的第一章,以一画开宗明义,全章贯穿“一画”的法则。石涛开篇就提出绘画创作本没有法则可言,那么什么时候才开始确立了法则呢?石涛认为法则是靠“一画”来确立的,在这里一画指的是世界万物的根本,并不是指狭义的艺术法则或创作方法。同时,他提出“法自我立”,“一画论”是由“我”发现和创立的,创立“一画论”是因为世界本身没有法则,法则是从无法中产生出来的,世间万物看似无法实则有法,且这个“法”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法”,而是具体的事物具体的情况由不同的法则去应对。石涛的“一画”便是贯穿在不同事物的具体法则中的,以“一画”应“万法”。在石涛美学思想中,“一画”包含了以下几个含义。第一,“一画”是指世间万物生存、发展、演变的基本法则和规律,由艺术层面上升到了哲学层面。可以说石涛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但在哲学上的领悟与见解也是不容小觑,在他的眼里,艺术与哲学是相通的,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有“一画”这样博大高深的艺术思想。石涛把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融入到了艺术创作中,领悟绘画与宇宙万物的关系,达到了融世界万物为一画的艺术境界。第二,石涛又认为“一画”是绘画创作的根本规律和法则,石涛是一位画家,并且一直在追求与探索艺术的最高境界,在他认为“一画”是世间万物根本规律的同时他认为“一画”也是绘画创作的根本规律,其实也就是在他的思想中认为绘画与世间万物的规律是相通的。第三,通过仔细剖析石涛的“一画论”,发现石涛的“一画”还有另一层的含义,即绘画创作中笔墨技法的表现,如《一画章第一》原文中“腕不虚则画非是,画非是则腕不灵”,大意为“在绘画用笔时,手法不灵活,线条必然死板呆滞;反过来说,如果线条呆板,原因往往就是手法不灵活”。第四,“一画”还指绘画中笔墨的艺术表现形式及规律。因此,石涛的“一画论”美学思想是对绘画的规律、对象、内容、手段、笔墨技巧等因素结合哲学层面进行统一阐述的艺术瑰宝。

二、石涛“一画论”的艺术法则

(一)绘画是画家的主观意识与客观对象的统一

石涛说“夫画者,从于心者也”,是讲画家在进行创作时受自己思想感情的支配并且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表现山川的秀丽和人物的不同姿态、鸟兽的性情和草木的特性、池榭楼台的造型结构时,如果不能深刻地感受和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特点,不能细致入微地表现它们的情态和意趣,(画家)就不能理解和掌握“一画”这一世界万物和绘画的根本法则。在这里石涛讲的是“一画”的主观性,绘画艺术与艺术家的主观感受的联系。但石涛在《了法章第二》中却说:“夫画者,形天地与万物者也,舍笔墨其何以形之哉!”讲的又是绘画与艺术对象的客观统一。笔者认为石涛的“一画”不是指一方面的主观性或客观性,而是指艺术家的主观思想与自然的客观表现的统一。在绘画创作过程中,艺术家要有自己的主观感受并且遵从艺术对象的客观发展才能充分理解和掌握“一画”这一美学概念,才能做到“意明笔透”,从而达到绘画创作的最高境界。石涛不是一位唯心主义的画家,他有抱负,有治国情怀,也有用市之想。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帝南巡到金陵,石涛在长干寺接驾,又于康熙二十八年康熙帝南巡至杭州时二次接驾,后又北上谋求“飞黄腾达”,足以见石涛的抱负之心。奈何他前朝王孙无法改变的身世和新朝僧人的身份,使其抱负无法得以施展。坎坷的人生经历和无法施展的人生志向使绘画成为石涛抒发情感的一种思想寄托,但是在石涛的绘画表现中并不完全是主观臆想出来的对象,而是以大千世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为依托,加以自己的思想表达进行创作。石涛的画风不拘一格,标新立异但又有“法”可依,有宗可循。在《画语录》一书中,石涛从多个方面否定了世界万物有固定法则,从多个角度阐述“无法而法,乃为至法”的观点,倡导“我法”。面对同样的景色,不同的艺术家会有不同的想法,也会用不同的表现方法来呈现到画面上,这就是艺术表现的魅力所在,它的生动性与丰富性是无限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所有的艺术表现都是建立在丰富的艺术实践当中去的,都是以艺术实践为基础的。

综上所述,绘画不是画家天马行空随意表达的,而是有客观对象为依托的,其对象就是画家画笔外感受到的天地万物。画家的绘画创作是表达自己对天地万物看法的媒介,但这个媒介是通过画笔描绘出来,并且是画家把自己的看法进行主客观统一后的艺术成果。

(二)无法而法,乃为至法

石涛认为技艺精湛的画家在作画时表面上看来无拘无束、下笔随意,似乎毫无章法可寻,实际上这样的画家并不是肆意妄为,而是已经掌握了绘画的一般规律,并且运用自如,他们在绘画创作中加入了自己独到的艺术领悟与见解。只有把绘画法则领悟得极为透彻、运用得极为成熟的画家才能进入此番自由的境地。这就是石涛所讲的“至法”。

(三)绘画规律的辩证发展观——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从《画语录》中可以看出石涛是一个非常懂得变通之人,他在书中一开头就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石涛在艺术探索中意识到,在我们生存的世界上做任何事都要遵守一些既定的法则,不是要一味地去认“死理”,而是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灵活、变通的处理。所以石涛反对在绘画过程中一味摹古,主张变“古法”为“我法”,主张“借古开今”。古代绘画延续至今,必然有其固有的法则,对这种法则我们不能一味地去迎合,但也不能任意加以否定,应该批判、有选择吸收、借鉴,然后在古代绘画经验的基础上加以自己的想法进行创新。石涛肯定宇宙万物都是在不停地变化、发展的,因此,他认为绘画的规律和法则也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

石涛提出的绘画规律的辩证统一为中国绘画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中国绘画的继承与创新开拓了一片沃土。

三、结语

石涛在我国绘画艺术上的贡献是巨大的,尤其是他的美学思想理论体系。石涛的绘画美学思想具有辩证发展的真理性,主张对立统一,倡导借古开今,倡导“法自我立”。这种辩证发展的绘画理论对现代绘画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对当前社会一些不讲艺术规律或一味迎合艺术规律而不“自立”的绘画风气具有批判功能和教育作用。画家对艺术理论的理解对绘画创作的影响是巨大的,一幅作品如果没有艺术理论的支撑是毫无艺术价值的,而石涛留给我们的美学思想正是绘画发展所需要的。石涛的《画语录》一书是我国艺术发展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而这本书的精华所在便是石涛在开头就提出的“一画论”。有人说:“传统文化的继承,需要有人站在一定的时代高度与古人做深层次的思想交流,才能把传统的精华化作推动时代前进的一种新的能源。”当时的石涛无疑就是站在这样的高度上才给后人留下了经久不衰的艺术精华,而现代的我们更需要以此为前进的方向为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断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杨成寅.石涛画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施荣华.石涛“一画论”美学思想新探[J].昆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09).

[3]胡达生.石涛《画语录》中“一画论”美学概念的内涵[J].西北师大学报,1999,(03).

作者单位:

篇4:“吾道一以贯之”的时代意蕴

“吾道一以贯之”出自《论语》,是孔子的一句名言,大意是“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千百年来,人们对这句话耳熟能详,它所包含的深刻哲理历久弥新,“一以贯之”作为一个成语流传千古。

所谓“道”,可以是法则规律、原则理念,也可以是方式方法。“一阴一阳谓之道”“道法自然”,这里的“道”是指事物乃至宇宙的法则规律。“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道不同,不相为谋”,这里的“道”是指治国理政或为人处世的原则理念。“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里的“道”是指方式方法。所谓“一以贯之”,主要是指时间上贯彻始终,同时可以指空间上覆盖整体、对象上包括全部。概言之,就是用一个根本性的原则或方法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有始有终、善始善终,而不是朝令夕改、前后矛盾;一视同仁、一体对待,而不搞下不为例、内外有别。

然而,真正做到“吾道一以贯之”却实为不易。有的人淡忘甚至抛弃了我们应该坚持的“道”,更没有把本来正确的“道”一以贯之,致使一些本可以做好的事情没有做好。有些决策部署虎头蛇尾、半途而废。有的党员干部“台上一套,台下一套”。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因为没有做到“吾道一以贯之”。因此,如今重温和强调“吾道一以贯之”很有必要。

当然,我们今天所要坚持的“道”,不是那些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而是我们在长期实践探索和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正确的“道”。这个“道”,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优良传统,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当前,这个“道”的集中体现就是贯穿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这个“道”一以贯之,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战略定力,认准的路坚定不移,确定的事坚决落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上一篇:5泉水教研课教案下一篇:校市场创业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