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管理办法

2024-05-09

中外合作办学管理办法(共8篇)

篇1:中外合作办学管理办法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沪应院外„2010‟41号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中外合作办学

项目管理办法

为促进学校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工作,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领域,提升合作办学水平,规范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更好地发挥国际交流合作对学校事业发展的推进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项目联系和申报

1.国际交流处统一负责学校各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申报工作,并提供相关事宜的咨询、建议、审核和报批服务。

2.学院(部)作为合作办学项目的实施主体,应积极开展与国外大学的联系,寻求合作机遇,洽谈合作意向,形成框架方案,并向国际交流处提交书面申请报告,由国际交流处报分管校长审阅。

3.分管校长审阅同意后,由国际交流处会同有关学院(部)、教务处、科技处(研究生办公室)、财务处等职能部门,与国外合作方商谈合作办学的具体内容、条件和相关事项,拟定合作办学协议文本,并形成下列申报材料:

(1)可行性论证报告

(2)合作办学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等)(3)合作办学申请书

(4)合作双方签署的合作意向书或合作协议(5)中外合作方的身份证明

(6)中外合作方经公证或认证的资信证明(7)外方授予文凭或有关证书的样本(8)其它所要求提供的材料

其中第(1)、(2)项由学院(部)负责,其它各项由国际交流处负责。国际交流处负责审核所有书面材料,提出综合意见后报分管校长和校长办公会议审议。

4.校长办公会议讨论批准后,国际交流处将有关材料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二、项目管理

1.学校成立“中外合作项目管理委员会”。其职责:负责全校所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统一管理、指导和检查评估;提交学校中外合作办学工作的总结;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部署学校接受教育部、上海市教委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评估检查工作。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委员会由分管校领导任主任,成员由国际交流处、教务处、学生处、人事处、财务处、科技处(研究生办公室)等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讨论具体项目事项时,项目所在学院(部)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共同参加。

2.设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负责人。其职责:负责该项目的教学安排、质量监控、学生事务(学生赴国外合作学校学习的派遣和安排等)、外籍教师管理等工作,并保持与国外合作方的常规沟通和联系,维持项目正常运行。项目负责人由项目所在学院(部)推荐,报学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委员会批准后确定。

项目负责人可聘请本学院(部)相关教师组成项目工作小组,处理相关事项。项目工作小组成员名单报国际交流处备案。

3.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需向社会宣传、发布广告或招生简章时,必须事先提交国际交流处审核,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查通过后,方可发布。各类宣传中严禁以各种方式向学生及家长作出任何未明确事项的承诺。

三、经费管理和使用

1.原则。学校依法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施财务管理。在学校账户内设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项,统一办理收支业务。每个项目单独设立一个专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除去各类成本和支出后形成的办学结余,原则上应用于该项目的教育与教学活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2.经费来源。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经费来源为项目注册学生的学费收入。

3.经费支出结构。

(1)国外合作方费用。指双方签订的合作办学协议中明确规定需向外方学校支付的费用和成本,或者规定应由我方承担的外方教师的差旅和授课费等支出。学费收入扣除国外合作外方费用之后形成项目净收入。

(2)学院(部)教学经费。占项目净收入的30%,由学院(部)负责管理使用,定向用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育教学活动。

(3)项目管理费。占项目净收入的6%,由项目负责人审批使用。用于对外联络、日常业务支出和人员奖励等。

(4)学校事业经费。项目净收入的64%上交学校,补充学校教学与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改善教育教学设施等经费。

4.以上各类经费的结算和划拨,由财务处会同国际交流处执行。使用部门必须严格管理,专款专用,发挥最大效益。财务处、审计处应加强对经费使用情况及使用效益的监督检查。

5.学院(部)教学经费与项目管理费之间的比例确因办学需要进行调整,需报分管财务、国际交流校领导审核批准。

四、附则

1.本办法适用于本科及以上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试行,《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沪应院外„2003‟10号)同时废止。

3.本办法由国际交流处负责解释。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日

主题词:教育 合作 办学 办法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院长办公室 2010年12月13日印发

篇2:中外合作办学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山东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特制定本 办法。

第二条、申请成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申报和执行过程中,必须遵守《条例》和《实施办法》中的各项规定,并符合学校整体的发展规划及相关管理规定。

第三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设立、活动及管理中的具体规范,以及依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举办实施学历教育和自学考试助学、文化补习、学前教育等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审批与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指中国教育机构与外国教育机构以不设立教育机构的方式,在学科、专业、课程等方面,合作开展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

第四条、学校鼓励各单位本着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原则,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应该符合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以及学校学科建设的需要,学校鼓励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引进国内急需、在国际上具有先进性的课程和教材。开展的合作办学专业一般应当在本单位已有或者相近专业、课程举办。合作举办新的专业或者课程的,办学单位应当基本具备举办该专业或者课程的师资、设备、设施等条件。

第五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必须事先向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申报,报学校研究批准后,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

第二章设立

第六条、校内合作单位与外方合作者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后,应向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提交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和“山东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申请表”,经学校研究批准后,方可进一步与外方协商。

第七条、为保证学校利益和项目的合法性,所有谈判、协议签订等应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统一安排和政策指导下开展。任何单位不得在未经学校批准的情况下擅自与外方达成协议。

第八条、双方达成最终协议后,中方合作单位负责准备《条例》和《实施办法》中规定的各项申报材料,并于每年2月和8月将所有材料报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负责申报材料的最终审核并根据申报项目的层次上报相关上级主管部门。

第九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在未获批准前不得开展任何招生和宣传活动。

第三章管理

第十条、项目的管理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双方各自履行协议中规定的各项权利和义务。

第十一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由项目管理委员会管理和实施,项目执行过程中发生的所有涉外活动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归口管理。

第十二条、项目涉及到的聘请长、短期外国专家来校访问、讲学、授课等,均纳入学校统一的聘请计划,经学校审批后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统一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三条、学校依据《实施办法》规定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财务进行管理,其收费标准必须报计划财务处,由计财处报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审批。其收入纳入学校财务,由计财处统一办理收支业务,并统一执行学校的收入分配政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涉及到学校的无形和有形资产投入,应记入教学成本,其形成的资产属于学校的国有资产。

第十四条、中方合作单位每年向学校提交办学报告,内容包括招收学生、课程设置、教学管理、财务状况等基本情况,并于每年3月份报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第四章附则

第十四条、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教育机构开展合作办学项目的,参照本办法的规定执行。

篇3: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教育管理对策

一、学生管理工作与时代需求紧扣

学生管理工作是复杂繁琐的, 但也是要求有条不紊的, 中外合作办学目前处于不断的尝试和探索阶段, 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 学生的管理工作也在这个时期成为了一个重大的转折口, 教育新局面对学生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中机遇与挑战并存, 如何处理好机遇与挑战, 如何将机遇与挑战转变为经验, 拓宽学生管理空间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完善教学管理体制的需要

学生管理工作为教学服务, 配合教学共同完成培养人才的任务。但是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着中方与外方的教学体制差异, 如何将这些差异逐渐融合, 缩小差距, 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两种体制教学环境, 顺利完成学业, 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人才培养环境。

(二)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目前中外合作办学只是探索阶段, 但是这种模式需要不断发展, 这种发展必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学生层次, 不同的学生文化背景以及来源, 进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探索。因此, 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也要以引导为主,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性格特点循循善诱, 注重学生的学思行结合培养。

(三) 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中外合作办学对于我们来说, 没有任何的经验, 可以说是从头开始、从零开始, 不仅管理工作涉及的程度深、范围广, 更加需要注重管理的内容, 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扩大教育开放”的要求, 要以“办好若干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学校和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纲领, 才能深层次地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为日后不断扩大的合作办学的学生管理积累经验借鉴。

二、更新观念, 与教育要求相适应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最近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 它涵盖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宗旨, 作为学生管理工作人员, 我们的管理观念也要随之改变, 并且需要不断地优化深入, 与教育宗旨相适应。

(一) 中外文化的差异性

中外合作办学势必存在着文化背景、经济体制、社会机制的差别, 而这些差别会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当中, 影响到他们的思维方式、意识形态、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学习方法等, 不同社会体制下的教育会导致学生们产生思想以及文化上的碰撞, 对正在形成价值观的他们具有深远影响, 也间接影响到他们对人生的选择。因此, 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基于本国教育理念的基础上, 拓宽视野, 深入了解不同体制国家的经济社会以及文化习俗, 自觉“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引导学生顺利圆满的完成学业。

(二) 教学模式的独特性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 中外合作办学的课程任务繁重并且涉及学科较多, 最重要的是在国内学习阶段, 需要着重加强语言方面的强化训练, 为后期国外学习奠定基础。而到国外进行学习阶段, 需要在短时间内快速适应新生活、新的教学方式、新的教学理念, 对国内的学习过程形成了强烈冲击, 学生往往在这个时候心理和学业都容易出现问题。教学模式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管理工作产生了新的挑战。

三、创新模式, 不断开拓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教育要发展, 根本靠改革。新时期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根据不同的办学模式创建行之有效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双校园“3+1”合作办学模式是指前三学年在中国校区办学, 第四学年在国外办学。对应于学生管理工作应根据不同时间来确定相应工作内容, 采取针对性工作手段, 以达到所需的工作效果。

(一) 从时间上划分

从时间上划分, 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入学适应期、学业进行中、毕业择业期 (出国留学) , 这样划分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结合中外合作办学实际, 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 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个宗旨。

(二) 从工作内容上看

从工作内容上看, 入学适应期要着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学业进行中要不断强化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理念, 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毕业择业期 (出国留学) 要加强学生国际理解教育, 推动跨文化交流, 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 从工作手段上看

从工作手段上, 入学适应期要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灌输引导, 使之认清中外合作办学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自觉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系统学习观念, 注重学思结合, 明确学习任务, 牢固掌握外语语言基础。学业进行中要注重因材施教, 做到教学、管理、实践紧密结合, 学校、家庭、社会密切联动, 培养学生注重知行统一, 夯实专业知识, 提高实践技能。毕业择业期 (出国留学) 要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 切实提高对留学人员的服务和管理水平。

四、结语

学生管理工作应该立足于我国新模式教育, 教育宗旨上应针对不同学生的来源、文化背景以及思维意识, 结合该年龄段学生的情况, 总结办学规律、引入管理新理念、开展实效性管理、促进中外合作办学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摘要: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近年来实行的新教育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出现带来了许多学生管理工作方面的问题, 本文针对这些问题重新讨论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 迎接新模式下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挑战。

关键词:合作办学,管理,工作与对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M], 2010.

[2]钟毓卓.当前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J].当代教育科学, 2008 (13) .

篇4:浅析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工作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 学生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

伴随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中外合作办学处于高速发展期,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明显提高,办学模式各式各样。中外合作办学借鉴和吸纳了先进的国外教育资源,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壮大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处在探索和发展阶段,还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学生管理工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管理模式的组成部分,中国的高等教育和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在教育体制、教学理念、学生管理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管理工作就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工作不可能完全套用现行高校固有的工作模式。所以,如何做好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工作这一新课题是大多数学生工作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如下:

1.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优越,但学习能力普遍较差

目前,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办学层次以本科层次为主,少数发展到研究生阶段。由于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学生多数是经济条件比较优越,有出国要求的学生,所以这些学生的情况也多有不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其一,入学成绩差距,目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录取的学生一般比同档次的普通生源质量低;其二,能力差距,中国学生和西方发达国家学生相比也存在能力差距。中国学生习惯被动学习,依赖老师学习,而国外高校的学生有更强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其三,学校差距,目前大部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双方高校在教学、科研、国际声望上都存在差距,由双方客观差距产生的问题也不容忽视。[1]

2.教学模式的差异使学生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

先进的、国际化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全新的学习管理方式,这些是西方教育带给我们的进步,但应运而生的不适应性也会因为这些“先进”产生了:第一,英文原版书籍是中外合作办学普遍采用的, 授课也是采用全外语或者双语教学。因此,学生的学习成绩与他们的外语水平变现出很大的关联。这给英语基础薄弱,能力欠缺的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困惑。多数中国学生处于应试学习模式,而不适应外教互动式情景教学,更不清楚外国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习惯,导致学习目标模糊,缺乏积极性,厌学情绪滋长。

3.不同国度对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局限

第一,学生在国内学习1-3年后出国深造,在国内时间比其他学生要短。第二,学生要到国外去学习,受空间的影响,学生管理工作很难展开。第三,当地的法律、文化、风俗习惯不同于国内,受制于当地的社会环境,学生活动受到诸多束缚。因此,在国外学习阶段,学生管理工作不得采取变通的方式开展。

4.学习压力导致诸多心理问题

在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中,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是很大的。不但要适应两种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材编写、不同的考核办法,同时还必须承受来自语言不同和专业课程难度大的双重压力等等[2]。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富足条件好,自立和自理比较薄弱,面对压力、自我调节的能力较弱,个性张扬以我为中心,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使得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更为常见,所以心理干预尤为重要。

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学生的道德观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对于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意愿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具体工作。同时,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3]结合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的具体特点,更要大力加强道德、文明、诚信教育,做到“先立身、再成才”。

(二) 利用先进的网络平台,掌握最新的思想动向

借助当今流行的网络平台可以更好的弥补中外合作办学带来的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有效的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连贯性。到异国他乡去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大部分学生面临的首要困难。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石, 架构起学生、家长、老师 “面对面”的桥梁。让海外学子感受到情感上的慰藉,心理上的疏导,让学生们有归属感、安全感。学生管理者要主动占领网络占地,打造正能量的网络平台。[3]更要主动研究网络思想教育规律,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积极发现并了解焦点事件,有效开展信息工作。总之,学生工作者应始终把握校园网络文化的主方向。

中外合作办学是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不能完全搬用现有的工作模式和思路。我們应积极探索和开拓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工作的规律,提高工作成效,促进中外合作办学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白莉, 张纯明. 论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外合作办学[J].辽宁教育研究, 2005 (11) : 50251.

[2]陈娟.有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科技教育,2010,(24).181.

篇5: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管理浅谈

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管理浅谈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一种新型办学形式正在不断成长和发展.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教学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目前,在教学管理中存在专业管理人员素质低、教学管理难度大、双语教师短缺、教学管理评估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应建立适应合作办学的管理机制,保证中外合作办学达到既定目标及可持续发展.

作 者:于松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7刊 名:黑龙江对外经贸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 TRADE年,卷(期):”"(12)分类号:G522.7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 教务管理 教学 质量

篇6:中外合作办学管理办法

在全球化浪潮的大背景下,上个世纪90年代,中外合作办学在我国悄然兴起。合作办学的本体在于引入了国外的优势教育资源,这种异体植入的办学性质决定了合作办学的教学管理必然有诸多不同于传统教育模式之处。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是我国最早进入中外合作办学领域的教育机构,它十余年探索和创新的经验体现了合作办学教学管理在管理制度建设、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各方面的特点。

一、管理制度建设方面,需搭建起结合中外教育体制优势的管理架构。

我国的国际化本科教育是引进国外优势教育资源的大胆尝试,这一尝试过程正是有效结合中外教育管理体制优势的过程。中外教育理念、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不同,同时双方办学面对的历史文化背景、社会政治环境、国民经济状况以及教育实施对象也有着极大的差异性。因此中外合作办学可以汲取西方尊重个体差异性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模式,引进多元丰富的教育文化资源,并借鉴外方严格教育质量监控的先进经验,使我们探索现代教育的新道路时少绕弯,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但也不能背离在中国本土的具体环境和实际需求。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为融合双方教育管理的优点作了许多有益探索,在整体运营、管理职能设置、课程设置、成绩和学籍管理等方面都有所体现。学院整体运营是以事业单位采取企业化运作,资产国有有利于保证教育机构的公益性和无私性,企业化运作则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设置管理职能时,学院有传统的部门和系别执行日常教学运行和管理职能,又专设各部门的质量监督职能以健全教学质量监控的标准和体系。学院经过科学论证和研讨,对本科教学方案进行了调整,增设了部分语言课程,这既保障了原教学方案中专业课程的承接和权重关系,又尊重事实,能帮助学生克服使用第二语言学习专业课程的语言障碍。学生成绩管理方面,每门课程的考核包括出勤、作业、期中和期末四部分。作业成绩主要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实践调查、企划作业等实地操作获得,锻炼了学生组织策划和交流合作的能力;期中考试在中期检查了教学效果,既便于教师调整教学方式,也促使学生反省学习中的成败。通过这样不间断地努力探索,学院逐渐搭建起了能结合中外教学体制优势的管理架构。

二、教师管理方面,需兼顾和尊重中外籍教师文化和教育背景的差异性,整合调动二者最大的综合实力。

合作办学在师资方面面临着一个共同问题:师资结构相对复杂,人员流动性较大,管理难度相对较大。师资结构相对复杂,是指教师国别和工作性质的复杂性,合作办学项目的师资往往既有中教又有外教,既有全职教师又有兼职教师,有时还有短期客座教师等等;人员流动性较大,指外籍教师一般流动性大,也指中籍教师由于合作办学教育普遍具有企业化运作的特点,人事制度不同于传统的终身教师聘用制。以上这两点,直接给中外合作办学教师管理带来了难度,也对其教师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需兼顾和尊重中外籍教师文化和教育背景的差异性,整合调动二者最大的综合实力。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在教师管理方面,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也有所体会和总结。西方的教育侧重于实践和操作,中国的教育则更关注基础和理论的培养,学院根据不同课程的学习特点和要求,合理配置师资。专业教学中,大力引进外籍师资讲授强调行业经验和动手操作的课程,同时聘用经验丰富擅长全英文教学的中籍师资讲授基础性质强的课程;语言教学中,使用中教讲授词汇、语法、学习技巧等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水平,同时由外教讲授交流和演讲类课程,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纯正的口音和语感。这样的优势搭配,既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外籍教师的整体协同力量,又尊重了各自特性的差异。

三、学生管理方面,需秉持宽进严出的现代教育理念,将人性化的服务意识融入严格、有序的管理工作。

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准入机制,使中外合作办学面对的受教育群体包括了部分高考失利者;同时,中外合作办学是一种费用投入较高的教育方式,学生和家长对之抱有更高的回报期待,这既体现为对教学质量和就业前景的期待,也体现为对教育服务的期待。合作办学教育对象的这一现状,决定了中外合作办学在学生管理方面,需秉持宽进严出的现代教育理念,将人性化的服务意识融入严格、有序的管理工作。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通过多年实践,不断总结行之有效的学生管理经验,从而设立了一套严密的学业预警和指导制度,搭设了一个互动的家长信息平台。学业预警和指导制度即按学期检查和预警学生学业情况,将学有阻碍的学生分流出来,予以有效的单独指导和督促,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向全英文教学环境和高等教育自主学习模式的转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院搭设了一个互动的家长信息平台,平台即时更新学生的成绩、出勤、班主任评语、教师评语等信息,便于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建立与学院的直线沟通渠道。这一套学生管理思路,姿态开放,既坚持了严格的教育质量标准,又实现了对每个学生个体的细微关怀,是国际学院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的具化。

四、教学质量监控方面,需积极调动外部监控的督导和启发作用,严格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内部监控标准和机制,从而实现以质量取胜、谋求发展。

教学质量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命题,唯有切实保障质量,才可能求得发展。我国虽然已于2004年颁布了《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并建立了年审制度,但国际化合作办学在中国毕竟不过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历时尚短,相较于教育部组织的、四年一度的本科教学评估,我国对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评估和审核还缺乏国际普遍认可的完整指标体系和严密评定标准。在这种外部质量评审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要谋求合作办学的高质量,就需要积极调动外部监控的督导和启发作用,严格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内部监控标准和机制,从而实现以质量取胜、谋求发展。

质量始终是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合作办学的生命线,自创立之初,学院就主动接受国内外各级教学质量评估机构的审核,积极参与学校和合作院方阶段性的教学工作检查,不断提炼和完善自身的内部质量监控标准和体系。2001年,学院以88分通过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授予境外学位合作办学项目的评估”;2006年,英国国家高等教育保证署(QAA)在对我国境内中英合作教育项目的首次全面评估中,认定国际学院“教学质量全面可信赖”;2006至2007年间,国际学院参加了学校举行的全国本科教学评估三次校内的预评估,取得了二等的好成绩;合作校方定期访问学院,期间通过听取汇报、与师生座谈、课程视导、抽查作业和成绩等方式,检查和监督学院的教学管理质量。借势于外部监控的督导和启发作用,学院建立起了严密的内部质量监控标准:成绩考核实施全过程的双标准,学业中期分流的预警和指导标准,测评教师教学质量广幅度、多层级的标准。为进一步保障各项质量监控标准的有效实施,学院又配套以日常监控结合定期监控、单项评估结合综合评估、定性评估结合定量评估的内部监控机制。如此一番内外兼修,国际学院才得以用可靠的教学质量,赢得了同行的广泛认可和良好的社会声誉。

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是产生于全球化大背景下的新事物,本身具有探索和创新的性质,其教学管理决不是仅将工作语言替换为某种外语的传统教学管理,它融合西方优势教育资源的过程就是形成自身特点的过程。我们不断探索、尊重和掌握合作办学教学管理的特点,才能在实际教学运作和管理过程中,有的放矢,激活办学新思路,将我国的国际化高等教育办得愈加有声有色,培养出大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勤.教学质量与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中国高等教育,2002(9):41-42

[2] 耿殿磊.国际化办学模式的探索.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1):16-22

[3] 刘敏.提高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十项措施.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6(2):73-74

篇7:中外合作办学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加强对中外合作音像制品分销企业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中外合作音像制品分销企业,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的中外合作音像制品分销企业,是指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以下简称外国合作者)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经中国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在中国境内与中国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以下简称中国合作者)合作设立的从事音像制品的批发、零售、出租业务的企业。

本办法所称的音像制品,是指录有内容的录音带、录像带、唱片、激光唱盘和激光视盘等。

第三条 中外合作音像制品分销企业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传播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

第四条 中外合作音像制品分销企业的正当经营活动及合作各方的合法权益受中国法律保护。

第五条 文化部和商务部以及文化部、商务部授权的省级文化、商务主管部门负责中外合作音像制品分销企业的审批和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和商务主管部门依照各自的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中外合作音像制品分销企业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 中外合作音像制品分销企业的设立和发展必须符合音像市场发展规划。

第七条 申请设立中外合作音像制品分销企业的中国合作者和外国合作者应当具有举办音像制品分销企业相应的能力;应当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并且在申请前三年无违法记录。

第八条 中外合作音像制品分销企业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二)具备国家有关设立音像制品分销企业的条件;

(三)具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资金;

(四)中国合作者在合作企业中所拥有的权益不得低于51%;

(五)合作期限不超过15年。

第九条 中外合作音像制品分销企业申请从事音像制品连锁经营业务和利用信息网络经营音像制品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音像制品连锁经营和利用信息网络经营音像制品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第十条 中国合作者以国有资产作为合作条件的,应当经其上一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并按国有资产评估管理有关规定,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的评估机构对拟作为合作条件的国有资产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应根据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得到相应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

第十一条 设立中外合作音像制品分销企业从事音像制品批发等业务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中国合作者向拟设立中外合作音像制品分销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文化部进行立项审批。文化部在30个工作日内做出批准或不予批准的决定;不予批准的,书面说明理由。

(二)中国合作者自文化部批准立项之日起六个月内,向拟设立中外合作音像制品分销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商务主管部门提出设立中外合作音像制品分销企业的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商务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商务部审批。商务部在30个工作日内做出批准或不予批准的决定。经批准的,颁发《外商投资企业 批准证书》;不予批准的,书面说明理由。

(三)中国合作者自收到商务部颁发的《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之日起30日内,持文化部的立项批准文件和商务部颁发的《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代拟设立的中外合作音像制品分销企业向文化部申领《音像制品经营许可证》。

(四)中国合作者自领取文化部颁发的《音像制品经营许可证》之日起30日内,持《音像制品经营许可证》和《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依照工商管理规定,依法办理注册登记手续,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第十二条 中国合作者向文化部提出立项申请时应当报送下列文件:

(一)立项申请书;

申请书应当载明拟设立中外合作音像制品分销企业的名称、地址、经营范围、投入资金来源和数额。

(二)合作各方共同编制或认可的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合作各方的营业执照或注册登记证明文件、资信证明文件及法定代表人的有效证明文件;

(四)(如果中国合作者以国有资产作为合作条件)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中国合作者拟投入的国有资产的评估报告确认文件;

(五)文化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十三条 中国合作者向商务部提出设立申请时应当报送下列文件:

(一)设立申请书;

(二)合作各方共同编制或认可并经文化部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文化部对该合作项目的立项批准文件;

(四)由合作各方授权代表签署的拟设立中外合作音像制品分销企业的合同、章程;

(五)(如果中国合作者以国有资产作为合作条件)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中国合作者拟投入的国有资产的评估报告确认文件;

(六)合作各方的营业执照或注册登记证明文件、资信证明文件及法定代表人的有效证明文件;

(七)拟设立合作经营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八)合作各方协商确定的合作企业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或联合管理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的人选名单;

(九)商务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十四条 中外合作音像制品批发企业的重大变更,包括变更投资者、调整投资者的权益比例、变更投资额或合作条件、变更经营范围、变更经营年限以及设立分支机构,应当按照本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中外合作音像制品分销企业的其他变更,按有关外商投资企业的规定,报商务部批准或备案。中外合作音像制品分销企业变更法定地址、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经营期满终止经营活动的,还应当在30日内报文化部备案。

第十五条 设立中外合作音像制品分销企业从事音像制品零售、出租业务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中国合作者向拟设立中外合作音像制品分销企业所在地省级文化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省级文化主管部门在30个工作日内做出批准立项或不予批准立项的决定;不予批准的,书面说明理由。

(二)中国合作者自省级文化主管部门批准立项之日起六个月内,向拟设立中外合作音像制品分销企业所在地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提出设立中外合作音像制品分销企业的申请,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在30个工作日内做出批准或不予批准的决定。经批准的,颁发《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不予批准的,书面说明理由。

(三)中国合作者自收到省级商务主管部门颁发的《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之日起30日内,持省级文化主管部门的立项批准文件和省级商务主管部门颁发的《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代拟设立的中外合作音像制品分销企业向省级文化主管部门申领《音像制品经营许可证》。

(四)中国合作者自领取省级文化主管部门颁发的《音像制品经营许可证》之日起30日内,持《音像制品经营许可证》和《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依照工商管理规定,依法办理注册登记手续,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第十六条 中国合作者向省级文化主管部门提出立项申请时应报送下列文件:

(一)立项申请书;

申请书应当载明拟设立中外合作音像制品分销企业的名称、地址、经营范围、投入资金来源和数额。

(二)合作各方共同编制或认可的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合作各方的营业执照或注册登记证明文件、资信证明文件及法定代表人的有效证明文件;

(四)(如果中国合作者以国有资产作为合作条件)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中国合作者拟投入的国有资产的评估报告确认文件;

(五)省级文化主管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十七条 中国合作者向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提出设立申请时应报送下列文件:

(一)设立申请书;

(二)合作各方共同编制或认可并经省级文化主管部门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省级文化主管部门对该合作项目的立项批准文件;

(四)由合作各方授权代表签署的拟设立中外合作音像制品分销企业的合同、章程;

(五)(如果中国合作者以国有资产作为合作条件)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中国合作者拟投入的国有资产的评估报告确认文件;

(六)合作各方的营业执照或注册登记证明文件、资信证明文件及法定代表人的有效证明文件;

(七)拟设立合作经营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八)合作各方协商确定的合作企业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或联合管理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的人选名单;

(九)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十八条 中外合作音像制品零售、出租企业的重大变更,包括变更投资者、调整投资者的权益比例、变更投资额或合作条件、变更经营范围、变更经营年限以及设立分支机构,应当按照本办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中外合作音像制品分销企业的其他变更,按有关外商投资企业的规定,报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批准或备案。中外合作音像制品分销企业变更法定地址、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经营期满终止经营活动的,还应当在30日内报省级文化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九条 中外合作音像制品分销企业必须在批准的经营范围内,从事音像制品的经营活动。

第二十条 中外合作音像制品分销企业不得经营含有国家禁止传播内容的音像制品;不得经营非音像出版单位出版和非音像复制单位复制的音像制品;不得经营未经文化部批准的进口音像制品;不得经营侵犯他人著作权的音像制品。

第二十一条 中外合作音像制品分销企业不得从事音像制品进口业务。

第二十二条 未经批准,擅自设立中外合作音像制品分销企业或以其他方式利用外资从事音像制品分销业务的,由国家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罚,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十三条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投资者在中国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音像制品分销企业的,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文化部和商务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及其附件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2001年12月10日文化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发布的《中外合作音像制品分销企业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附件:

为了促进香港、澳门与内地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鼓励香港服务提供者和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设立音像制品分销企业,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和《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现对《中外合作音像制品分销企业管理办法》中有关香港服务提供者和澳门服务提供者设立音像制品分销企业问题作出如下特别规定:

一、自2004年1月1日起,允许香港服务提供者和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以合资形式设立音像制品分销企业。

二、香港服务提供者和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合资企业中可以拥有多数股权,但不得超过70%。

三、香港服务提供者和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合作企业中可以拥有不超过70%的权益。

四、香港服务提供者和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投资设立合作音像制品分销企业的其他规定仍按《中外合作音像制品分销企业管理办法》执行。香港服务提供者和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投资设立合资音像制品分销企业的其他规定参照《中外合作音像制品分销企业管理办法》执行。

五、本特别规定中的香港服务提供和澳门服务提供者应分别符合《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和《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中关于“服务提供者”定义及相关规定的要求。

六、本特别规定由文化部、商务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解释。

篇8:中外合作办学管理办法

在所有的高等院校都存在这样一个特点, 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与其他各院系不同:张扬、个性, 难管理、特立独行等。合作办学由于是中外双方共同教学管理, 全外教授课的特点, 属于高成本运营, 学费比普通的专业要相对高。由此造成合作办学学生与其他学生存在明显差异。

1.1 家庭条件相对优越, 基础教育好

高收费教育, 注定只有家庭条件允许的学生才能进入该专业接受教育。而且, 一般就读合作办学专业的学生目标都是出国继续深造, 必要的家庭支持是必需的。因此, 进入合作办学就读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都相对较好, 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同时, 优越的家庭环境, 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各种知识的机会, 从小父母多方面培养, 基础教育基础好。

1.2 文化课水平相对较低, 自我控制差

根据中国的国情, 家庭条件的优越的学生, 往往在家中衣食无忧, 父母由于忙于工作对学生的管理跟不上, 学生自控能力差, 学习缺乏主动性, 学生学习成绩相对较差。因此, 这些学生往往综合能力强, 但学习能力差。合作办学由于收费高的限制, 相对高考分数要求低。因此, 进入合作办学就读的学生文化水平相对低一些。

1.3 学生自主意识较强, 适应能力强

由于家庭环境对学生影响很大。一般高收入家庭的父母, 往往是在某一方面取得成绩的成功人士, 父母的成功, 带给孩子带来优越家庭条件的同时, 对孩子的成长也产生深远影响。孩子往往接触面广, 独立自主意识较强。学生自小生活社会环境影响, 接触社会多, 独立处理社会事务的机遇就多, 独立生活能力提高, 适应社会的能力自然就强。

2 合作办学学生管理工作的优劣势

2.1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工作的优势

作为一种新兴的办学模式, 中外合作办学无论是所处的外部环境还是内部运作过程都拥有着前所未有的丰富资源, 这为学生工作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也成为做好学生工作的最大优势。

优越的外部办学环境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合作办学教育模式不同于普通专业, 往往采用小班制、精师资、硬件配置好等特点, 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全外教授课, 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合作办学的质量, 保证了学生工作的高起点。

中外合作办学的特殊性使得其招收的学生具有一定优势:大部分学生来自城市, 其完善的基础教育、科学的家庭教育为大学阶段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家庭条件普遍不错, 举债上学比重较小, 能保证学生得以安心学习;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为学生出国深造提供了机会,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就业压力。

国际化的培养模式和新颖的教育方法为学生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要求, 中外合作办学必须要引入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经验。这种全新的办学模式无论对学校, 还是对教师、学生都带来重大影响, 也为学生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2.2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工作的劣势

中外合作办学招生的特殊性同时使其招生的学生具有难管理的特点。合作办学学生的优越家庭条件, 造成部分学生娇生惯养, 不能吃苦, 学习主动性差, 自控能力差的特点。一旦进入大学校园, 宽松的大学环境, 使部分学生容易出现放任自流的倾向, 而且由于这些学生自主意识特别强, 往往不接受学校和老师的教育约束, 容易出现逆反心理。

国际化培养与中国传统教育模式冲突:不同国度往往存在诸多不同, 在融合过程中, 往往会出现冲突。合作办学是国家与国家政治、教育等多方面地结合, 因此, 办学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是难免的。由于意识形态、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原因而引起的学生管理、教学管理问题也是我们管理工作中必须面对的。

3 中外合作办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加强师资培训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引进国外合作项目, 大多数学校由于经费问题, 不可能完全聘用外籍教师, 许多课程仍需由国内教师担任。但由于国外课程的理念和体系与国内有很大不同, 对教师的教学要求与我国传统的教育有很大区别, 因而对教师是个严峻的挑战。如外方强调课堂上师生、学生之间互动, 鼓励学生提问参与讨论, 不允许学生被动听讲, 而我国教师习惯于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 忽视课堂上师生间直接积极的双向交流和思想碰撞, 影响了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 使用外方教材要求中国教师要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实际工作经验既懂专业又有较高的外语水准。这些都要求在开办合作项目之初就注意采取一定措施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训。

3.2 课程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融合

职业教育属于培养学生获得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所需能力和资格的教育, 学生毕业后除少部分出国外, 绝大部分主要在中国本土就业, 因此,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等方面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有些课程内容或运行方式要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否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会存在困难。如全外语授课问题, 鉴于学生的实际水平, 在有些地区、有些专业就显得没有必要, 也不可能实现, 可以根据具体的培养目标考虑哪些学科可以用中文, 哪些学科可以用英文。各办学机构应本着“洋为中用”的原则, 既注重学习和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 又立足于本国、本地实际, 结合中国区域的实际情况和要求,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努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职业教育体系。

3.3 注重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中外合作办学中外方的合作目的一是出于长远的战略考虑, 包括政治文化影响和未来的市场竞争, 前者主要是政府行为, 后者主要是以跨国公司为首的大企业行为。二是出于教育市场争夺, 是一种纯粹的商业行为。因而, 我们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应警惕外方有意无意的文化渗透而导致的年轻一代价值观的迷失, 有必要提高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加强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培育青年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4 结语

要做好合作办学学生思想道德管理工作, 应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改变空洞的说教和死板的教育形式, 建立社会、学校和家庭联合培养体系, 多渠道为学生缓解专业学习的压力,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学习、创新思路、勇于实践, 走出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工作的特色之路。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改革开放的进展, 我国的教育事业也正在进行改革。其中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来补充我国教育资源严重的不足, 这就产生了中外合作办学这种办学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利用合作外方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和师资, 在中国进行与国际接轨课程的教学, 中方负责日常管理。由于合作办学学校的学生接受的是国外的教学理念和专业学习, 而日常行为接受的是中方的管理, 导致学生承受着来自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文化碰撞所带来的苦恼, 这对矛盾给我们在传统的思想道德管理学生工作中提出新的课题。

上一篇:再见你好唯美句子下一篇:我的家乡-淄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