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几所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情况调研报告

2024-04-11

省内几所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情况调研报告(精选5篇)

篇1:省内几所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情况调研报告

省内几所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情况调研报告

河南财专韦伯学院

按照学校统一要求,8 月中下旬,韦伯学院领导班子一行4 人,先后赴河南商专、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黄淮学院学习调研,并通过互联网对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进行了网络访谈,了解这些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设置、合作项目的拓展;外教的聘请及管理方式、教师培训、学生管理方法及培养模式;办学经费的来源及渠道。借鉴办学特色或比较优势的形成机制,藉此梳理我院未来工作目标及路径取向。

一、调研目的这次调研,是在我校中层干部换届后新时期工作的伊始,韦伯学院领导班子为了凝练办学特色,借鉴兄弟院校在合作办学方面的经验,提高办学质量的一个有力举措。调研组采取访谈、咨询了解等形式,先后调研了多所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院系的主要负责人,请他们详细介绍了机构建设、合作项目申报、管理,外教聘请、授课教师选用、学生党团组织建设等方面的情况。重点围绕合作项目建设、扩展,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对我院中外合作办学提出了建议。

二、兄弟院校对合作办学效果的总体描述

㈠黄淮学院

通过与美国、英国、俄罗斯、爱尔兰、澳大利亚、韩国、印度等20多个国际著名大学开展多学科人才培养项目的合作,为学校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学院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教学管理体系的衔接(包括课程体系、教学环节、证书发放等),并通过引进国外顶尖学科,加强了学院相关学科建设,提高了学院相关学科在这一领域的知名度。

㈡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通过合作办学,学校每年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赴国外进修访学。通过进修访学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外语水平,在回国后采用双语教学,更重要的是,派出教师学习并接受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回国后大力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形成了丰硕的教学和科研成果。

㈢郑州轻工业学院

通过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不仅为国家、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批急需人才,也通过科研、科技合作直接加大了学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㈣河南商专

随着国际联合办学工作的开展,派出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出国学习已经成为学校引智工作的重要手段,并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学科和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对兄弟院校合作办学经验的提炼

⒈领导重视,政策支持力度大

总体来讲,各院校的领导对合作办学都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政策支持,都把合作办学成果作为学校的亮点和招牌,借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黄淮学院近几年来学费收入的大部分(65%)来自国际教育学院,因此,学校给国际教育学院很大的办学自主权。学校建了专门的外教公寓,国际教育学院有一栋独立的办公大楼,有专门的师资队伍,还可以自主从其他院系选调所需的专业教师。现有的合作项目中,具有硕士(含)以上学位教师占50%,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11%,具有10年以上教学工作经验的教师占60%,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教师占70%,全部具有3年以上教学工作经验。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为主体、整体学历层次较高、职称梯度合理的“专业化”中外合作办学师资队伍。

郑州轻工业学院的国际教育学院每年上缴给学校的办学收入高达六七千万元,其中的20%又返还给了国际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不通过任何中介组织直接与国外大学密切合作,根据合作项目的实际需要,直接聘请外教或选派自己的老师到国外进修学习。

商专、华北水院的国际合作办学年总收入的10%-20%,作为合作办学活动经费留给了国际教育学院。在国际教育学院代课的教师的酬金都比普通课时酬金高10-15%,极大地提高了教师为国际教育学院学生授课的积极性。

⒉办学模式多样化

各院校合作办学项目模式总括来看有三种:2+2模式、3+1模式和4+0模式。2+2模式即学生在中方和外方学校各学习两年,毕业后获得中外合作院校双方的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此种模式主要用于中俄、中韩合作项目。

3+1模式即在中方学习3年,在外方学习1年,毕业成绩合格获得中外合作院校双方的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此模式主要用于中美合作项目。

4+0模式即四年均在中方学校学习,毕业成绩合格只获得中方的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不出国的留学”。各院校的合作项目中均有这种情况:学生入学后因种种原因而不能或不愿出国,在征得父母同意、获得学校许可的情况下,自愿选择在国内修完全部学业。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接受的是来自国外教育体系先进的专业知识,采用的是国外具有领先水平的先进教材,核心课程完全按照国外合作方学校的相关专业设置,部分核心专业课程由外教上课,直接感受西方课堂氛围。

⒊教学模式国际化

使用国外教材和教学方式,分小班上课,使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参与练习并逐渐树立自信心。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市场经济和国际社会的需要,注重学生实际的能力培养。除部分基础课、政治类课程可以采用中文授课外,专业基础课和核心专业课都采用双语教学,鼓励教师实施全英语教学,使得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达到了国际化水准。

⒋人才培养优质化

通过国内、国外培养阶段的有机结合,使人才培养规格越来越全,人才培养质量越来越高。主要表现在:

① 就业率较高。黄淮学院、华北水院、郑州轻院等院校大都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把人才培养的目光放在国际人才市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培养的学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

② 就业岗位较好。在合作办学项目的选择上,各院校注重选择国际前沿、热门及合作方院校专业实力较强的专业,因此大量学生毕业后能够在社会热门、急需并且收入较高、较稳定的岗位上找到工作。

⒌外教聘请、专职教师选用方式多样化

大多数院校的外教都是根据合作协议的要求由外方选派,由于大部分学生的基础差,听不懂外教的授课内容。针对这一问题,商专的做法是,经过外方同意,在选派外教时,可以由中方指定人选,主要聘请有一定教学经验曾经在中方讲授过相关课程的教师,或者是聘请在国外留学的已经完成硕士、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回来任教。

大多数院校对专业教师的选用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国际教育学院配备有自己的专业课教师团队(郑州大学、黄淮学院);二是按合作项目设立专业带头人,再由专业带头人提供从各院系临时抽调的任课教师名单(华北水院、商专);三是大部分专业课由自己的教师担任,少部分课程的教师从校内或校外聘请,教师的讲课酬金通过双方协商后参考市场价格确定(河南大学、郑州轻院)。

四、学习调研的体会

㈠我们的优势

⑴留学门槛低、程序简单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由于合作协议中强调,有意向去韦伯大学留学的学生只需要进行英语水平面试,不需要参加托福考试。相对于其他院校出国留学要参加雅思、托福考试而言,我们的学生出国留学要相对容易点。

⑵社会认可度较高。由于我校会计专业有较好的社会信誉,吸引了部分不能被会计系录取的学生来韦伯学院学习。

㈡我们存在的问题

⑴合作项目单

一、专业较少。目前与韦伯大学的合作专业主要是会计与金融,属于商科类是国家规定的受限制专业,长远来看,前景不乐观。

⑵收费较高,生源受限。随着河南参加高考人数的逐年递减,中外合作办学的生源也在递减。合作办学较高的学费(11000/年)与河南省以农业人口为主、大多数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不相适应,致使能负担较高学费的生源相对较少,成绩优秀的学生上不起,而录取学生起点低,又不利于合作项目的顺利开展。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想扩大韦伯学院的招生规模有一定的实际困难(今年实际招生人数为316人)。

⑶外教的居住条件太差,亟待改善(估计今年将来7名外教,3专业、4语言)。每一学期开学前由韦伯学院领导亲自去为外交租房子,不确定性太大,不稳定、不安全。影响了学校的形象,不利于双方愉快合作、不利于提高外教的教学积极性。

⑷专科层次学生起点低,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出国学习难度大。由于学生的基础差,部分学生的语言课及专业课学习出现困难,跟不上教学进度的要求。

⑸没有固定的专业课教师队伍,教学质量难以保障。专业课教师都是从各系部临时抽调来的,加上学生的基础差、不好管理,有些授课教师缺乏积极性,有应付现象存在,影响了教学质量。

㈢措施、建议和诉求

⒈合理调整专业结构,重点引进急缺专业

我们将通过认真调研并与美方积极沟通,在充分利用现有师资力量的前提下,争取在2014年增设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的注册会计师方向。在今后三年内可以考虑陆续增设工程造价、信息安全、酒店管理等新专业。

⒉降低学费,扩大生源基础

在与韦伯大学充分协商征得同意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收费标准,建议学费年标准控制在9000以内,以解决目前中外合作办学学费较高而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问题,使合作办学有充足的生源。

⒊关心外教的生活起居

建议:由国际部负责外教的“吃、住、行”等日常生活问题,韦伯学院的主要职责是搞好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

⒋加强学生的纪律管理、促使学生尽快过用语言关,学好专业课

①借鉴黄淮学院的经验,多配置辅导员实行严格的考勤制度,督促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同时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刻苦学习、努力进取的良好品德,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②根据学生的高考成绩进行分班教学(包括言语及专业课的教学)。可以分为快班和慢班(教材统一,讲课内容有区别)快班讲多点、深点;慢班讲慢点、浅点。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感觉到有收获有进步。

快班的教学导向,一是,尽量引导学生出国,鼓励他们下功夫学好语言课和专业课;二是,即使不出国的学生在毕业时都能考取对口专业的专升本。

慢班的教学导向,一是,鼓励他们下功夫学好语言课,为在毕业时都能考取对口专业的专升本打下良好的英语基础;二是,对那些基础太差、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重点培训他们的会计实训技能,鼓励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取得毕业证,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③积极与外方协商,改进授课计划。按照先易后难、注重实效的原则,调整课程顺序。重要的专业课,先由我方教师讲授,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后再由美方教师讲授相关的专业课。聘请的外交最好懂一点中文或直接聘请在美国学有所成的中国留学生回来教学,便于与学生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⒌构建稳定的专业教师队伍

由于韦伯学院学生的录取分数参差不齐,普遍低于我校的统招生,因此,要想提高韦伯学院的教学水平,只有依靠有经验的高水平的教师。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韦伯学院上专业课的教师,应该由韦伯学院从全校名师、骨干教师、学生评价较高的老师中挑选或聘请;

②来韦伯学院上课的教师的酬金应该高于其他系的课时酬金(原则上可以提高10%,按不同职称级别来定);

③按专业牵头人的需要数量,给韦伯学院增加3至4名专业骨干教师或从其他系部抽调老师构建韦伯学院自己的师资队伍,便于更好的开展针对韦伯学院学生特点的教学活动。

⒍给韦伯学院一些特殊政策、增加教学活动经费

当前,各个院校都非常重视中外合作办学,希望把它办成学校的一张名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总的来讲,校领导要重视,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从经费的划拨、人员的调配)。

建议学校可以把韦伯学院作为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教育方法改革的实验基地或“特区”,说服其他系部在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参考其他院校的做法,按现在的学生规模,韦伯学院每年至少应有88万元(880万元×10%)的经费支持。这样可以选派教师去美国进修、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到美方参加必要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对韦伯国际大学的认同感。

五、工作思路

㈠总体工作思路

教育国际化是大趋势,已经写入“十二五”国家教育发展战略规划中。教育国际化的国家战略要求韦伯学院对外合作办学的大思路必须分三步走:

一是,依靠或借用外方的力量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办学知名度、改进办学模式,借鉴、吸收外方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

二是,积极培养我校专业教师,采取外教带动、出国学习、与外方合作科研项目等方式提高我校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特别是英语水平;增加我校双语教师的数量,在外方专业课的授课任务中增加我校教师的人数,加快本土化的进程。

三是,在条件成熟时,可向欠发达国家及地区招收来我校学习的留学生,或者向发达国家及地区的孔子学院选派授课教师,进一步提高我校的知名度,带动我校办学层次,育人质量的全面提高。

㈡未来几年要做的具体工作

⒈开展学者交流项目

与韦伯国际大学协商,计划从2014年开始互派教师前往对方院校交流学习,为双方今后的本科合作项目共同制定相关课程。同时,利用外交来我校授课的机会,为我校教师每一学期举办2-3次学术讲座,向我校教师传授教学经验,开展教学研讨。

⒉提前规划本科合作项目

“十二五”期间,河南将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物、新材料和新能源等产业。中外合作办学的本科项目和专业设置应紧紧围绕这些新兴产业来做,考虑到我校的实际情况,从2015年开始可以陆续开设会计学、金融学、信息安全、物联网等专业的本科合作项目。

⒊加强专业课教师的引进

围绕中外合作办学运用外方教材、开展双语教学的要求,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壮大高水平的“双师型”、“双语型”教师队伍。未来三年,根据中外合作项目发展要求,计划引进10名海归人员和20名国内“211”以上院校毕业的会计、金融、计算机、信息管理等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用以构建韦伯学院的专业师资队伍。

⒋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到韦伯国际大学进行游学访问

由于中外合作项目学生还可以通过海外夏令营和继续深造的方式前往国外。因此,计划从2014年开始每年暑假,组织10-20名学生赴美国开展以专业认识和实践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2015年我校升本后,还可以邀请韦伯大学相关专业的学生来我校与韦伯学院的学生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⒌进一步完善教育质量管理制度

一个中外合作项目的成败与否,关键就在于项目的教学质量好坏。我们将以“重视教学、关心教学、支持教学、服务教学”为原则,狠抓中外合作项目的教学质量,同时,要完善或建立健全以下各项教育教学规章制度:

①建立聘任外籍教师、海外留学归国教师、外培教师、教学质量评估优秀教师等内容的教师聘任制度。

②建立对国外教育机构提供的课程、教材、教师等教育教学资源的水平审核、质量评估与监控制度。

③进一步完善现有合作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单独编班、授课和考试等内容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各种专项评估的教学质量评估制度。

④建立包括当面交换意见、书面交换意见、会议交换意见、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内容的教学督导意见反馈制度。

⑤建立树立先进典型、限期整改提高、实行奖优罚劣、坚持优胜劣汰的学生管理工作业绩激励约束制度。

篇2: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研究

关键词:高职,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研究

20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发展,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已成为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越来越深入,高等教育国际化加快了步伐。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在2000年是3万人,到了2009年己增加到23万人。来华留学生人数更是从2000年的5万多人,到2009年增到近24万人。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了世界上先进的教育理念,给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通过加强国际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树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念,引入世界先进的教育体制和理论,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对提高本国的高等教育水平,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如何利用教育国际化的机遇,通过与国外高等教育院校合作,利用国外的优秀教育资源,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对我国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高等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基本模式

我国高等院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主要培养模式可分为双校园模式和单校园模式。双校园模式是一种分段培养模式,被广大地方院校普遍采用。我们可将它称做“X+Y”模式。即国内本、专科学生在国内院校完成前“X”年的学习后,通过考核,将其选送到国外院校完成剩余“Y”年的学习,修完所有课程。两校互认学分,顺利毕业即获得国内和国外两所学校的毕业证和学位证。这种模式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了解文化差异,增强独立自主意识。但是这种模式对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也有一定要求。毕竟,跨出国门学习,需要一笔不菲的开支,尤其是到欧美发达国家。目前,教育部对此种模式的中外合作办学审批、控制较为严格。因为此种模式如果把握不好,很可能沦为一种单纯的送学生出国的留学途径,而与教育部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初衷不相一致,对于地方院校的发展意义不大。

另一种国际合作办学模式我们将之称之为“X+0”模式。即国内院校本、专科学生只需在国内完成“X”年的学习,即可获得国内外两所学校的毕业证和学位证。此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学生几乎可以不出国门就能享受国外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接收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同时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但它对合作双方的合作有着更高更严的要求。中方学校必须成套引进国外大学的教学体系和课程,并聘请外方教师参与主干课程教学,毕业时,必须同时接受双方的严格考核,最后才能获得双方的毕业证和学位证。但这种模式的难处在于对合作办学的监控。国外的教学资源是否真正被引进、学生能否真正接受到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教育等都很难掌握。并很容易流于形式,被一些院校借合作办学之名,收取高额学费。

以上两种模式互有千秋,是我国开展国际合作办学的两种主要模式。后一种模式是教育部门倡导的模式,目的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即以高等学历教育为主,合作双方共同制订专业培养计划,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和实践环节制定统一的实施标准,双方互相承认对方所承担课程教学的学分,学生修完相应专业教学计划规定课程成绩合格后,由合作双方共同颁发两校学历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例的颁发学位证书。

二、国内外合作办学的典型案例

(一)新西兰怀卡托大学

新西兰怀卡托(Waikato)大学,建校于1964年,是新西兰七所国立大学之一,同时也是一所得到国际认可的国立大学,为世界各国的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许多学科排名全新西兰前列,管理学院被世界著名的英国《每日电讯报》称为“南半球的哈佛大学”。在教育国际化的浪潮中,怀卡托大学也是积极地参与进去,并且在大力吸引外国留学生以及国际合作办学的具体操作上很有成效。

怀卡托大学的国际合作办学活动已渐趋成熟,仅在中国,就有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共同创建“英联邦(新西兰)国际教育中心”、与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开展了多专业的合作办学,并在原有“2+2”办学模式的基础上新增了“1+3”的办学模式,以适应各种不同的需要。所谓“2+2”办学模式,简单地说就是,在国内完成两年的课程学习且成绩合格、符合一定的英语条件和经济条件并获得签证的学生,可以进入新西兰Waikato大学继续后两年的课程学习;而因各种原因不能出国学习的学生,则留在国内继续其课程学习。在“2+2”办学模式中,课程设置、骨干师资、教学管理都由新西兰Waikato大学提供、协调,所有课程都与国外直接接轨,全部课程将采用双语和英语教学。前两年的课程主要以大学基础核心课程为主,着重训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创新的能力,使学生不仅在知识获取、语言能力、学习理念和学习方法上,能真正与国际教育接轨。可以进入新西兰Waikato大学继续后两年的课程学习的学生,按有关规定,完成学业且成绩合格者,可获新西兰Waikato大学的学士学位证书;而留在国内继续学习的学生,按有关规定,完成学业及成绩合格者,也可获新西兰Waikato大学的学士学位证书。

(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欧盟共同出资创办的一所不以赢利为目的的中外合作教育机构,于1994年11月8日在上海宣告成立,由上海交通大学和欧洲发展基金会合作承办。上海交通大学是中国著名高等院校。欧洲发展基金会成立于1971年,是欧洲管理教育与管理发展领域最大的专业协会。其400多个成员遍及40个国家,包括欧洲各个主要商学院与管理中心,以及许多领先的公司与咨询机构。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要从事国际化高等管理教育,其宗旨是为中国工商界服务并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学院开设的课程有:工商管理硕士(MBA)、高层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管理文凭课程、高级经理短期课程。因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特殊背景,其在师资、生源、课程等方面与国内其他高校不同。

首先,其外籍师资比例达72%。在25位MBA教授中,有18位外籍教授,他们不仅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高深的学术造诣,并且其中许多教授有过为世界500强企业当顾问的经历,部分教授还担任国内大型跨国企业顾问,大多有国际知名商学院的教学经验,其它7位中方教授,6位拥有国际著名大学的经济、管理、金融方面博士学位,另一位是出国访问学者,他们当中有担任过大型企业的经理、顾问,有担任过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其次,招收海外留学生。中欧学院还注意招收国外的留学生,留学生的比率大概能达20%一30%。这样做法的好处是外国的学生到中欧学院来,和中欧学院的学生交流在一起,互相参加对方的校友会,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带来很多的机遇,对中国学生开拓外国市场也能带来很多好处。

再次,教学课程设置国际化,课程的设计按照国际上最先进的标准。以MBA课程为例,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七个模块及一门独立的商务模拟课,在最后两个模块,学院将选派部分学生赴海外商学院参加为期2—3个月的交换学生项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一个实习项目,为期3个月。现在中欧学院和国际上的16所学校进行学生交换,交换学生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参加到国外的课堂中,能在那里接触很多的外国学生和外国公司。在实习期间,学生将进入国内外的企业,感受国际化的商业环境,提供实习项目的公司包括合资企业、国有大企业和跨国公司。

(三)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成立于1999年7月,是由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杭州市人民政府、浙江大学合作举办的全日制本科普通高校。为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学院先后和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新西兰怀卡托大学开展合作办学项目,合作办学的专业有国际商务、国际财务与金融、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为保证合作办学的质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院非常重视管理,设二级管理制度,一级为外事总负责人,二级为项目负责人,每一个合作项目均设管理委员会。在这些专业课程设置上,专业课基本上是引进外方合作院校的课程,基础课的设置比较重视英语,包含了外语的听、说、写三方面内容,以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外语水平能进行后面阶段引进课程的学习;在学院师资建设上,学院大量引进外籍教师以确保这些专业的教学质量,在教学管理上,学院课程的考试标准采用外方合作院校,使用外方院校试卷,批阅试卷亦为外方教师,除此之外,学院一些专业的“X+Y”模式及学生的短期交换也是一大特色。如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与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合作的“中澳双联班”。

“中澳双联班”经浙江省教育厅批准,从2001年开始招生,学制4年。学生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进行学业学习,中外合作双方根据各自院校的教学要求共同制订本科双联课程的教学计划,所有教材均由南昆士兰大学提供,由双方各自负责一半的课程教学,采用双语教学,部分课程则全部采用英文授课。同时,考试试卷和评价标准也由南昆士兰大学提供,对全部采用英文授课的课程考试,学生需用英文完成作业及考卷。为了保证“中澳双联班”的英语授课质量,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很重视学生的英语学习及英语实际水平的提高,采用最新版的外语教材,在英语课程学习中,教学和考核接近对英语专业学生的要求,并由外教从事英语口语和写作的教学。

在学历管理方面,“中澳双联班”可颁发双方证书。具体如下:在学习期限内取得毕业最低学分的学生,可获得中国教育部统一颁发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毕业证书;符合浙江大学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可获浙江大学学士学位证书;完成南昆士兰大学开设的各类课程,且TOEFL成绩达530分或雅思达6.0或达到CET4以上者,可获得与澳大利亚本土学生相同的南昆士兰大学学士学位证书;完成部分南昆士兰大学课程者,可按南昆士兰大学的有关规定获得相应证书,各类文凭也可分别单独获取。对于少数成绩优异的学生,南昆士兰大学将为其提供攻读硕士学位的全额奖学金。

(四)宁波诺丁汉大学

宁波诺丁汉大学是我国第一所中外合办大学,这种形式的合作与以前的合作办学项目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宁波诺丁汉大学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校区,开了我国整体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先河;而以前的合作办学基本上是依附于国内其他高校的软硬件设施。其次,宁波诺丁汉大学严格按照英国诺丁汉大学的教学体制管理,把英国诺丁汉大学的教学模式原汁原味移植过来。比如,在班组编制方面,宁波诺丁汉大学实行15人的小班教学,施行英国的导师制,学生每周都有单独时间与导师进行交流,这是以前的合作办学所做不到的。再次,倡导英国诺丁汉大学的教育理念。把诺丁汉大学的教学方法、管理体制完全移植到中国,是一所我国境内的实质意义的外国学校。

三、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实施路径

目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主要在一些条件比较好的重点本科院校开展,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如何利用本身的教学资源,开展与国外教育单位的合作,合作的切入点,合作的模式和方法均是空白。沿海一些高职院校利用地域优势,率先开展了一些中外办学合作项目,积极探索合作的模式和路径,取得一些成功的经验。其核心是高职院校应从本校的特点出发,在借鉴国内外中外合作办学成功模式基础上,充分挖掘和利用好本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对合作办学的模式和途径进行探索,摸索出适合于本校特点的合作方式和合作项目。这对于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目前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践看,主要有两个层面的交流合作:一是教师层面的交流;二是学生层面的交流与合作。

(一)高职院校与国外院校教师层面的交流合作

国外的职业教育发展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在职业教育方面已形成一整套成熟的体系,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像澳大利亚和德国的职业教育都很有特色。澳大利亚的TAFE学院(技术与继续教育的简称)在职业技术教育的认证,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衔接方面在世界上是成功的典范。德国的“双轨制”职业教育,为德国的制造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与国外的职业教育机构合作,通过互派教师到对方学校交流学习。一些国家也开设有介绍本国职业教育体系和方法的专门教育培训机构。如在澳大利亚专门开设了针对国际交流的短训班,介绍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方法。高职院校完全有条件分批送教师到国外考察学习,既扩大了本校教师视野,增长了见识,学到了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了本校教师素质,也为与国外学校合作增进了了解。很多合作项目都是在国外考察学习过程中发现并谈妥的。象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利用暑期已送教师到澳大利亚、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考察学习职业教育200多人次,费用并不多,但收获却蛮大。培训回来的教师普遍感觉眼界大开,从国外学到的一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为学校进行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打开了思路,收到很好的成效。TAFE学院每学期也派专家和教师到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外教担任部分课程的授课,通过与国外教师近距离接触和交流,使我们的教师可以学习到国外先进的职教理念与教学方法,同时将国外的一些教学方法进行消化吸收,根据我国高职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接受方式,逐渐总结和摸索出适应我国高职学生生源的实际情况的先进教学方法。

(二)高职院校与国外院校学生层面的交流合作

大部分高职院校与国内著名本科院校在教学硬件和师资力量方面均有较大差距,如果生搬本科院校的合作模式,项目往往难以取得成功。高职院校可根据本校资源的特点,根据本校师资和其他教学资源情况,理性地选择合作伙伴,不一定非要与国外名校合作,关键是要能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充分利用好双方的教学资源。从目前看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层面的交流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具体操作:

1. 专升本项目(3+1)

即高职学院专科生在学校完成专科学业,顺利毕业后,可申请到国外合作院校就读1年,获取其本科学位。

2. 双学位或双证书项目(2+2)

即学在国内就读2年后,如各方面条件满足,可申请到国外合作院校续读1年或2年本科,双方学分互认,顺利毕业可同时获得国内学校与对方学校的毕业证和学位证,也可以完全在国内学习,通过国内学校和国外机构考试,取得国内学校的毕业证书和国外认可的职业证书。

3. 本/专科申硕项目(3+1+2)

即高职学生在国内学校就读3年后,如各方面条件满足,可申请到国外合作院校续读1年本科,再申请攻读对方学校硕士学位。双方学分互认,顺利毕业可同时获得国内学校与对方学校的毕业证、学位证以及对方学校的硕士学位。

从目前的实践看,双证书项目是高职院校与国外合作办学最成功的模式。职业认证是职业教育的一大特点,不管在国外还是国内,其培养目标都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其职业能力讲究“岗位适用性”和“技能实用性”。其技能的高低往往通过职业认证来反映。像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艺术学院与澳大利亚进行的“中澳班”合作办学已成功进行几届,进展也很顺利。该项目由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负责招生,由澳大利亚TAFE学院派教师担任部分专业课的教学。按TAFE学院的课程进行教学,参加TAFE学院组织的项目考试,考试合格的发相应的职业证书。通过我校规定课程的学生,发我校的毕业证书。取得TAFE学院职业证书的既可到澳大利亚进行深造或就业,在国内的一些涉外企业就业时,该证书也很受欢迎。

此外,高职院校还可利用近几年中国在国际上影响的扩大,以及国外也想了解中国历史、学习中国文化的需求。像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烹饪旅游学院委托国外的培训机构负责招生,已组织几期专门针对外国学生的中国(下转227页)编制)的需求等因素是否为影响新疆独立学院教师激励机制效果的显著性因素,有待大样本的验证;其他因素对新疆独立学院教师激励机制效果的影响不显著。

(一)健全“责、权、利”相结合的考核激励机制

定期考评可以全面客观地了解教师群体的工作绩效,同时这也是构建独立学院教师激励机制的基础。现代高校教育考核评价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注重发展、重视过程。

(二)完善培训激励机制,创造多种培训机会

学院培训体系结合学院的建设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及独立学院教师自身特点,改进培训方案,丰富培训形式,积极开展新教师的岗前培训、双语培训、科研型教师的继续深造培训等,激活他们的潜能,使他们能得到不断的提高和发展,以提高学院的整体教学科研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建国.略论高校教师的激励[J].云梦学刊,2002,(3):96-9[2]潘开灵.高校教师的激励因素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3]陈晓.论高校教师的多元激励[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7,(1[4]徐宏毅,周祖德,等.高等教师激励机制的研究[J].武汉理工[5]黄育妆.双因素理论在高校教师激励中的应用[J].成都中医[6]郭子仪.高校教师激励模式的构建研究[J].贵州教育学院学[7]洪琳.论高校青年教师激励机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8]王国新.构建高校青年教师激励的有效形式———主体性激[9]陶志梅.高校教师行为特性与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构建[J][10]邹刚.浅谈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激励[J].辽宁教育行政学

(上接223页)饮食文化和中国烹饪技巧的短训班,既扩大了学校的影响,也增进了与国外学校的了解,与国外机构的合作方式和项目也更加丰富。

总之,高职院校虽然在师资和名气上与一些著名本科院

(三)形成尊重教师的个性激励机制,建立弹性管理

管理者必须切实地把握教师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对教师有一定的信任,决策采取高度的分权化,建立平行沟通平台,鼓励基层教师参与决策。逐步实施弹性工作制,通过授权培养教师的责任心,调动教师群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建立合理的工资制度,完善薪资报酬制度

遵循最优化原则,结合学校目标,确定不同教师薪酬的合理水平,构建一个公平、合理且与绩效挂钩的薪酬体系,使得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到教育事业中,激励更多的年轻教师安心于本职工作。

(五)改善教学科研条件,完善教学科研激励机制

学校应该树立牢固的创新理念。加强科研条件的投入,从物质上和文化上带动学校科研,加强科研力量,增强学校科研实力,完善科研激励,完善科研监督机制,将科研制度落到实处,使科研教师得到好处。

参考文献

[1]王瑞武.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当代教育论坛,2007,(3).

[2]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一——90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何钧,吴伯刚,朱鸿飞.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初步调查及思考[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3,(2).

[4]席明.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探析[J].社科纵横,2002,(8).

篇3:省内几所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情况调研报告

中外合作办学是一种非常新的办学模式,旨在通过引进国外高校优质的教育资源,中西合璧,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国际型人才。对于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且还在探索中前进的高职院校来说,中外合作办学成为了提升其教育水准的一条有效途径。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同美国卡普兰大学合作的中美会计项目从2011年9月开始至今招生已有2届共4个班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合作办学专业的学生特点比较突出,学风方面表现出的问题日益增多。如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风建设,已经成为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中美会计125班学生学风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中外合作办学在学风建设方面的影响因素,提出加强学风建设的对策。

一、学风状况调查

1.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班会学生发言总结、个别学生交流等多种形式,以问卷调查为主。问卷调查以无记名作答的方式,内容涉及学习目的、学习环境、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自我评价、班级评价等几个方面,共16个小题。调查对象包括中美会计125班全体47名学生,收回有效问卷47份,有效率为100%。

2.调查结果

通过对回收问卷的汇总,可以得出以下调查结果。第一,66%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目的是为了学习会计专业知识,有28%的学生则是仅仅希望得到一张文凭。第二,有91%的学生能做到按时完成作业,但只有40%的学生能认真听课。而自觉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学生则不到20%。第三,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有43%的学生选择与同学讨论,另有38%的学生选择自己慢慢琢磨。但也有15%的学生不想尝试着去解决。第四,在问到目前影响其学习的最大阻碍时,有57%的学生认为是学习方法与习惯,有23%的学生认为是学习基础。第五,有60%的学生认为自己只有在好的班级环境下才能认真学习,另有19%的学生认为只有在老师的监督下才能认真学习。只有9%的学生可以不受环境影响,在什么环境下都能认真学习。第六,有77%的学生早晚自习大部分时间都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第七,有26%的学生认为班级整体成绩的提高跟纪律十分相关,有57%的学生认为部分相关,也有17%的学生认为不相关或不知道。第八,70%的学生课后花最多时间做的事是上网。

二、影响学风建设的主要因素

1.学生学习基础和自觉性较差

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招收的学生录取成绩多数较低,这些学生学习基础和自觉性较差,学习能力不强。他们当中大部分选择中外合作项目的原因并不是为了锻炼英语或者想出国,而是迫于高考成绩不理想的无奈。这部分学生往往认为自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遇到学习困难容易逃避,引发抵触学习的心理。有些学生由于受社会上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不能正确对待所学专业,进大学只是为了混一张文凭,考试能过就行,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慢慢养成了懒散松懈的学习习惯。

2.合作办学学习压力较大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由于受到中外双方课程设置的影响,需要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语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任务,课程面广、量大,学生学习压力较重。此外,外教所承担的专业课程完全使用全英文教学,学生不到四级的英语能力学习起来非常吃力。加上外教不懂中文,师生在沟通上存在语言障碍,导致学生容易产生焦虑的不良情绪。学生一旦在某个环节没有跟上,就会失去学习信心,自暴自弃。

3.学生家庭经济环境较好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收费较高,绝大多数的学生家庭都比较优越。在良好经济条件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大多对吃、穿、住等方面的生活水平要求较高,并缺乏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独立生活能力较差。这些学生家庭从事个体经营的居多,父母长期忙于经商等事务,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加上多为独生子女,导致不少学生只考虑自己,没有组织纪律观念,以自我为中心。在集体生活中,缺乏相互协调能力,与同学相处时很少顾及他人感受,不懂得换位思考。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的原因拥有较好的社会资源,认为找工作就是“凭关系”,甚至有的学生在没有进入大学以前父母就已经为其安排好了毕业以后的出入。这就造成了中外合作办学学生不重视学习或学习动力不足,认为学习好与不好对其没有太大的影响。

4.中西方文化差距

在合作办学中,中外双方的办学理念和文化差异存在分歧。一方面,国内高校采取的是“严进宽出”。不管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高专,课程考核都尽量不会为难学生,只要基本过得去,就会让其毕业。另一方面,国外高校采取的是“宽进严出”,学生淘汰率相当高。他们认为不管学生过去的学习如何,进入一所学校想获得其学位,就必须达到这所学校的人才培养要求。因此,合作双方的要求差距会让学生产生困惑,并很难确立学习目标。此外,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采用“灌输式”,学生对此比较适应。而国外教学提倡“探索式”,对于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的高职学生来说,一时很难适应。

三、加强学风建设的对策

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制度管理是学校促进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制定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能一定程度上改善学风现状。但是要使学生更好地改变目前的学习状况和态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注重班级文化建设

高职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果周围学习氛围浓厚,容易激发他们向上进取的风气,如果周围环境厌学现象严重,学生就会跟风学样,纷纷无视班规校规。中外合作办学高职层次的学生虽然学习能力和基础较差,但学生思维活跃,见多识广,在音乐、舞蹈、绘画、体育、编导、主持等方面的特长比较突出。让学生组织主题性班级活动,如自编、自导、自演的全英文表演活动,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可以发挥其特长,让学生找到自信和目标,从而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和生活。另一方面,主题性班级活动可以培养大家的团队意识,使同学之间形成“家文化”的氛围,在无形当中增强集体荣誉感,学生就会逐渐减少如旷课、迟到早退、考试作弊等破坏集体荣誉的行为。

2.实行学生自我管理

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引导学生成为班级真正的主人。虽然班级的建设离不开一支优秀的干部团队,但是只有让班级每一位成员都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一份子,才能使一个班级更团结,更上进。班级管理可以通过让全体学生每天轮流值日的方法,值日同学负责对上课的考勤及早晚自习的管理,对旷课及迟到早退人员进行记录并及时报告班主任。对违纪现象进行惩罚,赏罚分明,培养学生的自我激励和约束能力,使大家树立起“班级学风建设人人有责”的观念。在这种方式下,提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形成一个团结协作的班级学风氛围。

3.善于利用网络平台

借助网络可以克服老师和学生之间时间上和空间上存在的障碍,确保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延续性和连贯性。从调查问卷的结果可以看出,70%的学生课后花最多时间做的事便是上网,可见他们对网络这种交流平台的可接受程度非常高。网络是反映学生思想的一个重要窗口,从QQ上,微博上可以捕捉到学生最新的思想动态,从而及时发现,及时沟通,及时疏导。通过网络而非面对面交流,学生通常更没有思想负担,愿意同老师进行心灵对话,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老师“在线”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让学生有温馨感和归宿感,也会同样达到增强集体荣誉感,不希望因为自己的过失破坏集体荣誉的目的。

四、结论

中外合作办学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对于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促进国际交流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由于项目建立的时间尚短,在管理上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只要我们抓住学生的特点,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办事,积极开辟学风建设新途径,通过不断努力,中外合作办学的学风必定会有一个崭新的面貌。

(作者单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篇4:省内几所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情况调研报告

随着改革开放和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深入, 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基本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中外合作办学暂行条例》颁布之前。

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已经开始探索各种形式的中外合作办学活动。20世纪80年代初, 先后与美、日、德、法、英、加拿大等国和香港地区的教育机构及个人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例如, 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等院校相继举办了中美经济学、法学、工商企业管理培训班, 北京外国语大学与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合作创办了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等。

第二阶段:2003年9月《中外合作办学条例》颁布之前。

至2003年9月底, 我国共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712家, 比1995年增加了10倍还多, 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主, 外方合作者则主要以经济发达、科技及教育先进的国家和地区为主。办学层次以本科教育、大专教育为主, 也有部分研究生教育和职业教育。所设专业首先以工商管理类为多, 其次是外语、信息、经济和教育等。合作类型主要是以学历教育为主, 以非学历教育为辅。

第三阶段:2003年9月《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以后。

中外合作办学按新条例的要求和规范主要呈现以下发展趋势:合作办学的层次逐步向高层次发展;合作办学的规模相应扩大;中外合作办学逐步向平民化的方向发展, 向西部边远地区发展。

合作办学的优势

有利于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国际化与一体化的趋势要求高职院校成为面向世界的国际型创新人才培训基地。通过中外合作办学, 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模式、引进国际上先进的专业课程设置、更新专业、加强师资培训, 同时可以填补一些学科空白。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为了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 高职院校所开设的课程包含了大量的国际化内容。国际化的课程可以体现国际化的观点, 从而培养学生在国际化和多元文化的社会工作环境下生存的能力, 同时也可以给那些无法去国外留学的学生提供接受国际化教育的机会。另外, 国际化的课程也能够提高对外国留学生的吸引力, 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

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外语水平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往往以外语见长, 外语在教学中真正成为一种工具。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的许多专业、课程大多使用原版教材, 不仅可使学生接触到最新的学科知识, 也可使学生接触到教材中所包含的西方文化。学生能看懂外文资料, 用外语听专业课并与教师交流。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双语教学水平中外合作办学可以促进中外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凡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校, 就会有外方的专业教师来校任教, 这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在教学方法上, 都可以为无法出国深造的青年教师提供一个向外方专业教师学习的良好机会。

有利于增加高职院校的教学多样性由于受我国高校招生人数的限制, 许多高中毕业生无法跨入大学校门, 只能望而兴叹, 中外合作办学无疑为他们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从而可以带动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提高高职教育的国内与国际上的竞争力。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分析

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优质的教育资源, 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国际化, 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化教育背景和拥有较强职业竞争力的人才。因此, 自1995年以来, 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加入了合作办学的行列。中外合作办学具有各种各样的模式, 归纳起来主要有一对一结合的方式、一对多嫁接的方式、灵活多样的方式和公司与学院相结合的方式。合作院校主要涉及澳大利亚、新加坡、英国、韩国、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国家的教育机构。

一对一结合的方式在这种模式中, 中外双方根据实际资源特点制定出最佳的教学计划、大纲、教材、教法和教学评价方法。同时, 引进外方院校的教学计划、教材、教学方法及相关的教学评估方法, 聘请国外教师来中国讲课或聘任有留学背景的中国教师进行双语授课, 从而将中外合作双方的课程体系、教学管理及资源有机融合在一起。通过这种模式的合作办学, 能确保在国内培养出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 同时也有利于我国高职教育在保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强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该模式培养学生的特点是“专业+英语”, 学生既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又具有流利的英语交流技能。该模式的英语教学通常以基础阶段的英语强化、从专业课初步阶段的双语教学逐渐过渡到专业课后期的纯英语教学为特色。基础阶段的英语强化为中外合作班学生的英语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在毕业时可获得国内和国外的双文凭 (如西安思源学院“中加班”的学生既可取得国内大专文凭, 也可取得加拿大莫哈克大学的大专文凭) 。另外, 有些学生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可申请前往国外的大学继续攻读相关专业的学士学位。因此, 一对一结合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接受国外教育的需求, 减轻他们去国外学习的经济压力。由于课程设置的阶段性, 学生可在逐步学习的过程中适应国外的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 获得国外合作院校承认的学分。同时, 也可以满足国内企业对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一对多嫁接的方式这种办学模式主要是保留合作办学方各自课程的特点, 几所学校之间的资源通过合作达到共享, 相互承认学历和学分, 从而把各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整合起来。因此, 一对多嫁接的方式是比较受欢迎的一种合作模式。

灵活多样的方式该模式是指选送中国教师去国外进修, 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 同时聘请国外教师来中国讲学, 从而实现与国际教育的接轨。该合作办学模式形式多样、灵活, 对于合作的双方没有较严格的时间和课程限制。该模式的具体形式包括派遣教师代表团、师生互访、交换留学生和教师培训等。这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可以更多地吸取国外办学的经验, 强化国际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 对于开发我国的职教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学生而言, 该合作模式既能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又能培养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公司与学院相结合的方式随着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实施,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允许企业介入。校企合作模式的好处是有企业直接的资金注入, 这也是校校合作模式所欠缺的, 而且企业愿意将资金投入到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方面。这样, 既能减轻合作方启动资金方面的压力, 又可以提高办学的硬件水平, 也容易与国外的教学条件接轨。但是, 由于企业行为是需要回报的, 这类合作办学机构在经营中比较注重追求利润, 其唯一的资金来源是学生的学费, 扩大招生量和获取一定水准的学费, 就成了这种机构最大的外在追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在经营中会做一切有利于吸引学生、扩大生源的事情, 其中包括降低录取分数、放宽教学要求等。其结果是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 有的学生不能完成预定的学业, 影响了学校的信誉。这是所有注重盈利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通病。

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 国内高职院校的合作办学处于多种类型并存的状态, 包括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引进合作与非引进合作、单文凭与双文凭、计划内招生与计划外招生等。由于中外合作双方政策法规不配套, 市场不确定, 目标和观念方面存在着差异, 导致中外合作办学存在如下问题。

课程设置差异较大由于我国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学制方面与国外存在较大差异, 要实现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 还有待于解决学历、学位的国际互认问题。

教学质量监督体制不完善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参差不齐, 实施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公办与民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在办学目的、发展水平、合作模式等方面的差别也很大。例如, 有的学校与外方合作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科建设, 有的学校则着眼于经济创收;有的学校采取单校园合作模式, 有的学校则实施联合培养模式等。因此, 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实施质量认证, 更好地保证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是当务之急。

教学目标定位不合理一些学校对国外院校的识别能力、对课程的筛选能力相对较低, 根据本校特点设立的特色专业少, 盲目引进热门专业, 教材、教法、教学模式难以突破, 教学计划不能很好地衔接。

师资队伍不稳定合作办学的师资队伍不够稳定, 从众多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师资队伍组成来看, 外籍教师所占比例相对较小, 且流动性较大。中方教师队伍整体存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专兼职教师比例、学历层次及知识结构失衡的现象。中方任课教师缺乏国际化理念和专业知识, 难以形成科学合理的学术梯队。

优质生源不足从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的生源来看, 学生可分为五种类型:高考落榜型、出国留学型、就业需求型、岗位提高型、文凭需求型。传统优质生源的不足, 与相当比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办学条件较差、社会影响和信誉度及学历认可度不高有关, 更与高额学费有着直接关系。

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对策与建议

国家层面要积极开展与国外教育机构的合作, 不断完善法律制度, 在寻求体现外交对等的学分互认的同时, 积极与国外监督大学课程质量的协会和部门加强沟通, 通过他们明确外方合作者的资质和水平, 了解合作方的背景、课程资质和师资力量。同时, 国家应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详细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取得学历教育资格的标准、税收标准、外籍教师的待遇、发放币种、聘请方式以及中外合作办学的收费标准等等。

政府层面主管部门要将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纳入地区整体规划中, 建立专家评议委员会, 对申报的专业学科进行评议, 调控中外合作办学的数量和层次, 有选择地进行专业设置, 避免无序和重复建设, 使中外合作办学与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同时, 应重视对合作办学的规范化管理, 在加强年检的同时, 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评估方法、制约措施等以保证质量, 如可设立专门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管理评估机构发挥专业性评估职能, 定期在主要媒体公布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质量评价结果等。另外, 应建立中外合作办学行业协会, 并制定行业标准。

学校层面高职院校要建立行业自律机制, 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以学科建设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 有选择地引进国外资源。要以课程为中心, 优化教育资源和人才培养模式, 调整专业结构, 发展特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应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训实践使学生具备跨岗、跨专业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另外, 鉴于中外合作办学的种种优势, 应加强高职院校间的合作与交流, 就具体的合作模式、英语教学及课程特色等方面进行合作探讨与研究。只有这样, 才能及时发现利弊, 建立最有效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同时, 还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和程度上分享国际教育资源, 争取在合作办学中少走弯路。高职院校间的合作与交流还有利于发挥我们自身的优势和强项, 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 培养国外的学生。

教师层面中外合作办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合格师资队伍的建设, 因此, 加强合格的中外合作项目师资队伍的建设, 建立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水平、师资水平评估体系, 从而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就成为确保合作办学成功的关键。另外, 有了合格的师资, 也有助于减少外教课程, 降低合作办学的成本, 减少学生的入学费用, 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

总之, 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对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和师资水平、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中外合作办学无论采取何种形式, 教学质量始终应是开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时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摘要:随着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深入, 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也加入了合作办学的行列。因此, 有必要考察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过程, 分析合作办学的优势, 对高职院校合作办学的具体模式加以解读, 并针对我国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合作模式,现状与对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EB/OL]. (2003-03-01) .[2007-02-25].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info5923.htm.

[2]王培根, 胡水华, 等.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探略[J].机械高教工业研究, 1996, (1) .

[3]黄建如.中外合作办学: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OL]. (2005-08-05) .http://www.bjesr.cn/esrnet/site/004ff001615c5ce8.ahtml.

[4]杨辉.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初探[OL]. (2005-05-18) .http://www.ep-china.net/article/strategic/2005/05/20050518094229.htm.

[5]黄道平, 方国爱, 徐芳.浙江省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分析及思考[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3) .

[6]刘娟.北京市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对策研究[OL]. (2007-09-13) .http://www.bjesr.cn/esrnet/site/00e9600114fc19b3e2.ahtml.

篇5:省内几所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情况调研报告

关键词:高职 中外合作办学 品牌 区域经济 市场

中外合作交流不仅是人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在公共外交和国家外交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也为引进先进的国际教育理念,培养国际复合型人才,创新教育体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明确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是指“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的活动”。然而近些年来,随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遍地开花,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为此,2007年4月19日,教育部公布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外合作办学秩序的通知》,通知称,今后本科以上高等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审批,将以外国院校和项目的知名度作为主要依据,2008年年底以前,暂时停止高等职业教育类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审批。这无疑给高职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带来更加严峻的考验,如何将高职教育中的中外合作办学办成真正有特色的、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职业规划的教育模式成为当务之急。针对高职教育的生源特色,打造符合本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的品牌经营模式,成为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必经之路。

一、 打造中外合作办学的品牌意识

正如品牌会带动企业自身及相应产业群的发展一样,打造具有个性因素的中外合作办学品牌也将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当把我国的国际合作办学看成是服务行业的一种产业,是为学生提供服务的优质性商品[1]。

在竞争全球化的时代,商家之间的竞争已不再是单纯的产品竞争,而是观念上的竞争。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没有正确的思想就不会形成正确的经营理念。对于市场和企业来讲,品牌的价值就在于其创造财富的潜能,而品牌教育也将为企业的招聘工作减少盲目性,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尽快完成区域经济指标的增长。在当今中外合作办学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品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将品牌经营融入到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中,才能提高合作办学的竞争力,赢得市场和企业的青睐。

二、 以人为本,创新中外合作办学的品牌经营管理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和用人单位根据教育目标共同确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培养方式和保障机制的总和,并在实践中形成的定型化范式[2]。

在构建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学校和企业之间是不可分割的三个组成部分,抛开任何一方都会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失偏颇,尤其是“学生”这一环节。学生既是受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人,一切教育活动都应当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我国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生源质量相对较差、综合素质较低、学习能力较弱这些具体问题,学校应当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特色,根据学生的时代特点,因材施教,适当调整双语教学的比例和难度,在制定管理条例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宽松、自由和开放的校园环境,让学校成为学生展示才能的舞台和走向社会的载体。毕竟高职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市场生产潜能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的口碑相传来宣传品牌,提高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品牌效应,才能实现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

三、 构建独具特色的专业课程结构,保证中外办学的品牌市场效应

根据高职院校学制短、生源差、就业领域针对性强等特点,应当树立“以就业为主,升学为辅”的课程设置理念,突出职业的岗位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职业课程[3]。

1999年11月,在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上,高教司司长钟秉林所总结的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六条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为此,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课程设置应当结合区域经济的特色,在市场调研和征求业界人士意见的基础上加强针对性和方向性。可依据工作任务的流程对专业学习的知识领域进行划分,进而对各学习领域下的工作任务进行针对性讲解和操作,达成各学习单元的具体学习目标和能力目标,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具备外语沟通能力的基础上,尽可能地缩短其就业后的适应期,提高就业竞争力。

在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体系的前提下,可结合具体场景运用情境教学法、仿真模拟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法丰富课堂形式,寓教于乐,图文并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较为宽松的课堂氛围中增强理论和技能知识的学习,从而使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课程设置尽可能地吸引企业的眼球,保证品牌市场效应。

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夯实品牌教育的根基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作双方的师资配置,鉴于中外合作办学的特点,应建设一支由外教、海归学者、海外进修教师以及校企合作中的优秀业务主管或专家组成的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中的任课教师除了应当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外,还应当对专业技能知识有所了解,特别应具备合作办学项目中的重点专业的职业基本素养,以便顺利完成后期专业课程的讲授任务。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了解国内外的考试体系,引导学生考取专业和语言类证书,增加择业筹码。教师可结合自身的国外生活经验,向学生生动地讲解国外生活的风土人情,传授未来职业生涯中遇到挫折时的处理方法,切实搭建师生交流的平台,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保证品牌经营根基的牢固性。

五、 完善实训建设,凸显中外合作办学的品牌优势

在学习专业技能课程的基础上,积极行进实训基地建设,这既是对学生知识水平的强化,也是检测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也可在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基础上,依托企业开展岗位实训。校内实训基地是学生分散训练的场所,是对职业岗位中的仿真模拟,校外实训基地则是学生集中训练的场所,是对真实工作任务的亲身体验。 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反复穿插,将有助于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扩大中外合作办学的品牌优势。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品牌经营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是合作办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它代表着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并将最终转化为一种无形资产,从而为区域内的市场经济带来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李建华.《从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我国高等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前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2010.7.9.

[2]夏玉玲.《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2.

[3]宿俊巍.《构建独具高职特色的俄语专业课程结构》,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12.

上一篇:美育云端课堂观后感心得下一篇:集团工装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