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西方习俗看文化差异

2024-04-12

从东西方习俗看文化差异(共6篇)

篇1:从东西方习俗看文化差异

“文化包括一切人类社会共享的产物”。它不仅包括城市、组织、学校等物质的东西,而且也包括思想、习惯、家庭模式、语言等非物质的东西。简单的说,文化指的 “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

一、自我价值观的文化差异

西方人极端崇拜个人主义,强调实现自我,在英文词典的合成词中有许多词都是 Seif 为前缀的。SeifeSteem/ Seifreiiance / Seifre-Spect等等。由此,我们不难看出 “个人” 在西方生活中所占的位置是何等重要。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日本人,往往性格内向,谦虚含蓄,喜好安静,习惯忍让,不强调自我。因此,多数以群体意识为意识,以集体意向为意向,缺少个人进取精神和个人竞争意识。如当我们与美国人接触用英语交流时,对方会说 “Your EngiiSh iS very good”。这时中国人往往显得紧张发窘,会说: “不、不!我的英语说得不好。” 日本人会说: “いいえ,まだ下手です。其实,美国人的回答并非谦虚,中国人、日本人的回答也不是不诚恳。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所持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等也迥然不同。东方即中国、日本的人生观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强调 “克己服礼”,强调个人的人生价值应服从国家和天下的利益。而西方国家的人生价值观也受其传统文化的影响,倡导人文主义,即以个人利益为中心,提倡个性,要求发展自我,表现自我。因此西方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强调个人,崇尚个人奋斗。另外,在道德规范上,中日两国受传统的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影响,尊崇亲仁善邻,尊老爱幼,谦虚谨慎,吃苦耐劳。而西方人则强调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尤其注重自己的成就和才能。

二、“男女尊卑观” 的文化差异

西方国家的文化传统讲究绅士风度,特别是在公众场合。男士为女士献殷勤、效力、为女士服务,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对女士照顾是礼貌风度。而在东方,在公众场合一般除恋人关系之外,主动为女士服务的绅士是很难看到的。由于受五千多年传统文化的影响,中日两国的男人是 “大丈夫”。男性被看作是社会的 “中流砥柱”,从事国家中的 “伟业、大事”。如果男士在公众场合照顾女士,是有失男子汉的 “面子”,有伤 “大丈夫” 的尊严。往往还会引起女性的误解。正是不了解东西方生活习俗上的文化差异,才引起了这样的误解。在英国,过街护腰,离别拥抱,亲吻脸颊(并非接吻),这些都属呵护举止,不表示爱情。日本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在文化传统上还是男人社会,女性得不到平等的待遇。在社会上女人仍处于附属地位。直至今天,女性也得不到平等的就业机会。即使就了业,在同等学历、同样经历和相同的工作条件下,女性却享受不到与男性同样的机遇。反之,日本男人对女人的依赖程度更令人惊讶。

二、称谓语的文化差异

在交际语中,首先碰到的就是称谓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称谓语系统和使用习惯。中国与日本即汉民族与大和民族根深蒂固的宗法观念,体现了一种重视尊卑、长幼之别的等级意识,并且必然要反映在语言交际上。时至今日,人们依然习惯地按照等级来确定称谓。例如:对一定职务的谈话对象喜欢以职务相称,而且为了表示尊敬,即使对方担任副职,也往往把“副” 字略去。如: “王副书记” 被称为 “王书记” ;“张副校长” 被称为 “张校长” ; “田中副社长” 被称为 “田中社长” ; “竹下副部长” 被称为 “竹下部长”。英语跟汉语、日语则几乎完全相反。首先,除了正式场合对有特殊地位的人称呼其职务(如 “总统阁下”、“部长先生”)外,一般不以职务相称。其次,在英语国家,尤其是美国,上下级之间、不同辈分之间都可以互称其名。如在西方的电影里,我们常看到儿媳、女婿直呼公公、岳母其名的场面。这在中国、日本简直就是“大逆不道”。而西方人却习以为常,并无反感。这种现象正说明自己待人友好,平易近人,与基督教关于 “上

帝面前,人人平等” 的教义无不关系。现代英美社会,人人平等的观念已深深的积淀在人们的文化心理之中,每个人都希望能和别人平等的、无拘无束地进行交际,即不喜欢服从别人,也不希望别人过分客气地对待自己。尤其是美国人,十分注意自己的形象,常常担心被别人视为不易接近的人。

四、委婉表达的文化差异

委婉是一种不直截了当、以婉转的语气来表达思想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交际中,使用这种表达方式,在东方人看来是因为命令式表达会给对方一种高压和强迫的不愉快感觉。而西方人则以个人本位以主要取向,他们习惯表明自己。不管他们内心对外界的反应有多么无足轻重,他们也愿意把内心世界用语言表达出来。因此,西方人给予人以直言快语、直截了当的印象。例如: 男女之间表示爱情时,美国人会直接说 “I Iove you”。中国人说: “我挺喜欢你的”。日本人说: “あなたのことが好きです。”(直译为 “我喜欢你的事情”。)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东方人在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时,往往采取委婉的、绕圈子的 “迂回” 方式,以此来察言观色,投石问路。对于不甚了解东方文化的美国人遇到这种场合,会感到对方闪烁其词,毫不果断,甚至于罗嗦。探讨东西方文化差异无论是对外语教学,还是对国际间的交往都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篇2:从东西方习俗看文化差异

姓氏的源流

由起源来看,中国的姓始于人类的原始部落,开始于上古的母系社会。《说文解字》:「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从女从生。」不同的母系后代不能通婚,为了明确区分血缘关系,便产生了姓。而中国古代除了姓之外,还有氏,氏产生于姓之后,由于人口数增加,同姓的人越来越多,因此又再分化为若干氏,姓与氏除了产生先后有别,另外,氏还表示社会地位、封地、职业等,但从秦代以后,姓和氏合二为一。

中国姓氏来源有四:源于所封的国号或所封的地名,如:「周、夏、殷、齐、鲁、赵、楚、屈、解」;源于先人爵号或谥号,如:「王、侯、武、文、闵、穆」;源于职业,如:「屠、陶、卜、巫、贾」;源于居住地,如:「郭(东郭、南郭)、西门、柳(柳下)、李」;源于原始部落的动、植物图腾,如:「马、熊、牛、羊(杨)、凤、龙、山、花、水(举常见的姓为例)、叶」。

日本人的姓来源有五1:以居住地为姓,如:「山下、山本、田边、西村、森村」;以动物为姓,如:「白鸟、小熊」;以植物为姓,如:「若松、高杉」; 以建筑物为姓,如:「高桥、鸟居」;以宗教信仰为姓,如:「小野寺、西园寺」等。

命名方式或原则

中国人命名的方式很多,名字来源纷杂,大至可归类以下几个方面2:

以生辰八字命名:数千年来我国的五行和八卦对人们的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人们往往根据孩子的生辰八字,确定命中缺少哪一样,然后由名字补上,使缺少的一行发达、昌盛。如缺土叫润土,缺金叫鑫,缺木叫森等。

以出生时间命名:诞生的时间往往成为取名的素材,如将孩子取名为端午、国庆、冬生、春生、夏生、秋生等。

以出生地点命名:如鲁迅先生给孩子取名「海婴」,是取出生于上海的意思。如:京生,是指生于北京;汉生,意指生于武汉。

以排行顺序命名:以数字排行,如长子取名大宝、次子取二宝、三宝,另一个用伯、仲、叔、季来命名诸兄弟。

以事件、事情名命名:如文革、卫东、卫红、学军、学农等。从植物命名:如琼花、紫荆、杏花、梨花、松柏、冬青等。

引经据典:如文武,指文武双全。还有从经典句释中节略成词而命名,如姝丽,指美女,源出《后汉书‧和熹邓皇后记》:「姿颜姝丽,绝异于众。」

而台湾地区的命名原则也自成一格,整理如下(引自陈琦的命名作业):

算命—即根据新生儿的出生时辰,配合八字而命名。以笔者任教的班级、70年代末年龄层而言,这是最普遍的命名方式,约占班上半数。

查字典—藉此查出寓意深远的名字。

12田艳萍(2003)<从中英日姓名看文化差异>《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n.2,114-116。王述文(1999)<汉英姓名的建构及其文化涵义>《荆州师范学院学报》n.4,116-121。长辈期望—如希望儿子考上建国中学,则取名「建中」。

时代反映—如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多命名为「向红」、「卫东」;台湾则在名字中嵌入「中、华、民、国、正」等字

崇拜心理—如根据明星之名而名为「青霞」,或是崇拜篮球明星乔丹,而取名为「丹」。也有人是因喜爱他国文化,而取名为「玛莉」。

特殊典故—为纪念先人或是出生地点而命名,如名字中嵌入「台」字或是托梦、灵光一现,也有可能。

菜市场名—这是为了避免天妒而取名的方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的「讳名制」,其体现了汉民族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思想,其包括对帝王避「国讳」,对圣人避「圣讳」,对祖辈避「家讳」,前两者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消失了,而「家讳」至今还影响着部分人们的生活和观念。家庭中孩子的名字中绝不会出现父亲或祖父名字中的字,以示尊敬和长幼之分,而职场上,习惯在各种官职前冠上姓氏称呼对方,如:王董、李经理、吴主任、张科长。万建中先生在解释名字的避讳3时,认为:「名字的避忌,最初的原因是为保密起见;名字的保密,则与巫术崇拜及其恐惧有直接关系。西周以后, 统治者一方面为了自身的安全,不让人们随便诅咒伤害自己,尤其是运用自己的名字来施行巫术;一方面又为突出其至高无上的地位,维护森严的等级制度,表示自己神圣不可侵犯,便对远古民间积淀下来的避用人名的风习加以传扬和完善,使其带有浓重的『尊祖敬宗』的宗法伦理色彩,逐渐形成一种举国上下普遍遵循的完备避讳制度。」

日本人取名的方式很多样,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日本非常忌讳晚辈的名字与长辈的相同、谐音字或同音字,如有,就会被认为是不尊重长辈,是「欺祖」的行为。至于采用历史人物名字的也十分罕见,人们担心没有那么大的「福份」而短命。大致的命名方式如下4:

根据日本的传统习惯,男性按照兄弟排行的顺序,女性则以「子」作为末字来取名。如:「太郎、次郎、三郎、正

一、正

二、花子、美智子、奈津子、雅子」等,男性的名字中,常以数字和「郎、夫、雄、男」等字为名。

根据出生时间或季节,如:「日出郎、春子、吹雪」。

使用代表吉祥的字眼,如:「富子、百太郎、寿子、千益」等,「荣、丰、福、繁」等相当常用。

使用年号,如「昭子、和子」。

为了祈祷和平而在名中使用「幸」字也很多。算命:可是受访者觉得这个方法现在比较少用。长辈期望:受访者觉得这类最多。

偶像崇拜跟时代反映是差不多混在一起吧:这样听起来有会有一点儿像是外国人的名字。

特别的:这样才能与众不同。从命名看文化蕴含

中国人的姓与名排列顺序表露着民族文化,中国人受几千年的封建制度思想影响,宗族 34张明娟(2004)<汉英命名方式的国俗差异>《西安外语学院学报》 V.12 n.2,20-22。徐玉明(2000)<谈谈日本人的姓名(上)>《日语知识》n.11,49。为大,共性至上的观念隐含在人们的心中。重视祖先,强调的是宗族的延续,血脉的传承,传统的男性名字中有三个字组成5:第一个字为「姓」,代表着家族;第二个字表示辈份,象征着血脉的传承,汉民族过去普遍实行「行辈排名制」,现在仍有少部分家庭成员的名字沿用此种排名法,「行辈排名制」6是指同一宗族或同一辈分的人的名字中有一个字或一个偏旁相同,因此,很容易辨认是否同一辈份;最后一个才是自己的名,往往寄托着家族对后代的希望与祝福,对于家族来说,姓是家族所有成员的共同符号,即共性,而名是每个成员自己的代号,属个性7。姓名是将浪迹四海的家族成员连在一起的符号,是华人的自我认同的标志,将散布在四方的中国人凝聚在一起。当陌生人见面时,中国人总是觉得同一姓氏的人要比不同姓氏的人亲切。

从命名看西方文化 英美人名特点

在英美姓名中,名在先而姓在后,因而名被表述为first name,又作given name(取名)、Christian name(教名)或baptismal name(洗礼名)。英美人名可归纳为以下四种情况

源于表示真善美的一些抽象词汇:男名:Alan,源自古英语,意为和谐;Edgar,源自古英语,意为幸运的猎人或幸运的战士;Ralph,源自古挪威语,意为像狼一样机智的劝说者。女名:Alma,源自拉丁语,意为可爱善良美丽的;Belle,源自法语和意大利语,意为可爱美丽的;Charity意为基督教义中的核心思想—博爱。

源于自然界的物体名称:男名:Bertrand,源自古德语Berahrtaben,意为发亮的乌鸦;Leonard,源自古德语Leohard,由两个词跟Levon(狮子)和Hardu(勇敢)组成;Olive,源自拉丁语,意为橄榄树;Randolph,源自古英语,意为处与防御的狼。女名:Daisy,源自古英语,意为雏菊;Linda,源自古德语Lindi,意为巨蛇,而西班牙语中Linda意为美丽;Susan,源自古波斯语Shushun,一个百合花之城。

源自宗教和神话传说:男名:Abraham,源自希伯来语,意为民族之父,万物之父。是圣经中的人名;Adam,在圣经创世记里,Adam是上帝用红土造出的第一个男人的名字;John,源自希伯来语Jochannan,意为上帝是荣耀的;Martin,源自拉丁语Mars,为古罗马战神之名。女名:Elizabeth,源于希伯来语,意为上帝已经发誓;Eve在圣经创世记里,Eve是上帝造出的第一个女人的名字;Irene,源自古希腊语Eirene,是和平女神的名字;Mary,源自希伯来文Marah,意为神的爱人。

合成的方式:以合成法、混合法、缩写法、倒拼法造新名。如Roseanna由Rose与Anna合成;,May与Elizabeth混合为Maybeth;Olouise来自Olive与Louise;Myra是由Mary局部变移而成。

英美姓氏特点

在英文中,姓氏被称为surname/family name(家族名)或者last name(尾名),其渊 56张明娟(2004)<汉英命名方式的国俗差异>《西安外语学院学报》 V.12 n.2,20-22。许红花(2002)<英汉姓名的社会心理差异>《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35 n.4,90-93 7黄碧蓉(2004)<英汉姓名的文化底蕴及其翻译>《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21 n.4,页80-82 源可分为以下四类8 源于自然界的动植物名称或山水等:Bird、Brook、Bush、Field、Fox、Hill、Lake、Rice、Stone、World、Wood。

源于祖先所从事的行业:Baker、Butcher、Carpenter、Cook、Farmer、Fisher、Miller、Singer、Smith、Taylor。

源于祖父或者父亲的名字:Anderson、Edison、Johnson、Judson、Martinson、McGregor、O’Brien、Richardson、Wilson。

源于祖先因生理或相貌特征所起:Armstrong、Black、Brown、Long、Red、Short、Strong、White、Young。

另外,英语中还有双姓(double-barreled names)9,如Bartlett-Smith。但与汉语里的「诸葛」、「司马」等复姓不同。双姓起源于18世纪末的英国,当时使用它的主要原因:一是避免雷同现象;二是为了继承土地、财产的需要。现今由于受女权运动的影响,不少美国人喜欢采用「合二为一」的取姓办法,即把两个人的单姓合并组成自己的双姓。如Helen Oatay和 John Williams结婚,他们俩的姓名就分别为:Helen Oatay-Williams和John Oatay-Williams。但他俩的子女只采用父亲婚前的姓。

英语姓名的文化内涵

英语姓名的多民族色彩反映着英国的历史10 英国是个岛国,曾经历了多次外族入侵,早在公元前1000年,欧洲大陆凯尔特人(Celts)入侵该岛,后来发展为苏格兰、爱尔兰及韦尔斯民族与文化。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人入侵该岛,并为该岛带来了拉丁与和古代文明。后来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形成了英格兰民族与文化,产生了古英语。公元11世纪是一次最大规模的外族入侵,讲法语的诺曼人征服了整个英国并统一了这个国家,出现了贵族与贫民,英国文明与法国文明共存,英语和法语共存,因此许多英语词源于法语。一次又一次的外族入侵,形成了英国多民族文化,英语姓名反映了这一多民族色彩。例如英语姓Thorp源于盎鲁撒克逊语porp(牧牛场);Tovey源自诺曼底语tofi(国家统治者);Albin或Alban源于拉丁语albus(白人);Jardin源于法语,意为与花园有关的人;Ingram源于日耳曼语engli(天使)。另外以“O”或“Mac”为前缀的姓具有典型的爱尔兰特征。前缀“O”代表某人的孙子,例如O’Brian一姓是由Brian的孙子演变形成的。前缀“Mac”表示某人的儿子,如MacCarthy一姓是Carthy的儿子演变而成。苏格兰的姓多源于诺曼底语,常与土地所有者或统治者的姓有关,这反映了当时苏格兰附属地位和求生方式,如Leslie,Murray等均源于某人所拥有土地的地名,以此为姓的人则是靠这片土地为生的人。韦尔斯人的姓是在英王亨利八世后发展起来的,主要源自法语、古英语和希伯来语。较普遍的姓有 Hugo,Hughs等。英语的姓名还伴随着移民和英国的殖民主义传播到每个讲英语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加拿大、澳洲、纽西兰等。

英语姓名浓厚的宗教色彩反映了英国人民的宗教信仰

英国是一个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以基督教为国教。基督教是随着罗马帝国入侵英格兰 8邱惠林、王安(2004)。英美姓名文化漫谈。四川大学学报,287-288。9秦迪裔(2001)。漫谈英语姓名。科技英语学习,11,24-27。10刘玉珍(1996)。英语姓名的文化内涵。世界文化,3,28-29。

而传到英国。12世纪时,宗教势力发展很快,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用〈圣经〉中圣人的名字为自己和子女命名。16世纪时,罗马天主教规定,教徒洗礼时的教名必需选自〈圣经〉,以示对上帝的虔诚和尊崇。耶稣基督有12个门徒,除了叛徒的名字Juda以外,其它人的名字均为常见名,如Mathew,Peter,James,John等。女性圣人名字也是人们喜欢选用的名字,如Mary,耶稣基督的母亲;Ann,圣母Mary的母亲;Elizabeth,圣人John的母亲;Catherine,圣人Peter的妻子。〈圣经˙旧约〉中圣人的名字也是人们常选用的名字,如Adam,上帝创造的第一个人;Eve,上帝创造的第一个女人;Noah,制造方舟并把各种生物,每种一公一母带进方舟的人等。到17世纪,〈圣经〉中出现的名字几乎都被选用了,这些名字至今仍是非常普遍的名字,其中很多名字发展为姓。英语姓名反映了浓厚的宗教文化。

英语姓名丰富的生活色彩反映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和无限热爱

英语姓名除了多民族色彩和浓厚的宗教色彩外,英语姓名的广泛使用始于12世纪末、13世纪初,而且大多是由名字发展而来。这个时期的英语姓是源于以下:绰号、职业、地名及亲族关系。如:Fox(老狐狸)、Pennefather(老财迷)、Smart(机灵鬼)、Chinn(大下巴)、Lightbody(小个子)等这些原本是表现某人的品德、外貌等特征的绰号发展成姓;又职业的姓有Chancellor(大臣)、Stuart(内政长官)、Hammerman(工匠)、Lumbard(金融家)等;而以国家、省、市名或出生地和居住地的地貌为姓的也不在小数如England、Wheatley、Berkley、Athill(高山)、Rayman(低地)、Shaw(森林)、Field(牧场)等;最后一组的英文姓氏是由表现亲情和家族关系的词发展而形成的。英语的家族是以父姓沿袭下来,这一特征在很多姓中反映出来,有以后缀-son构成的姓,表示父子关系,意为某人的儿子,如Nelson、Lowson、Hanson,或以O’、Mc及Mac为前缀的方式,也是代表父子关系,如O’Brain、McGregor、MacCarthy等姓,此外后缀为-kin构成的姓表示家族的关系,意指是属于那个家族的人,如Adkin、Walkin、Tomkin等。从绰号、职业、地名及亲族关系所延伸的姓,则可体验英语姓名拥有丰富的生活色彩,而此丰富的色彩与他们对生活的追求和无限热爱有相当重要的关连。

英美人姓名「名+姓」结构形式、社会历史文化原因11 英美姓名结构形式为「名+姓」两部分组成的形式,即名(Given name)在前,姓(Surname或Family name)在后。每个名字前面的前一个词为名,后一个词为姓,也有人有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的名字,这时的区分为首名(First name)或教名(Christian name)。只有在办理公务或签署文件时才会用到中名(middle name)或第三个名字。在书写时按「教名+中名+姓」的结构次序排列书写,如:John Fitzgerald Kenned,有时为了方便,分别缩写为John F.Kennedy或J.F.Kennedy。

而形成此姓名结构形式与英国的历史发展有密切的关连。这一点可以与中国的漫长封建历史作一对比。英国封建历史短、资本主义确立早,摩尔根(Lewis Henry Morgan)说:「我们祖先萨克逊人直到被诺曼人征服时,还只有个人的名字,而没有代表家族的姓氏」。可见,11郭小春、朱小红(2002)。略论英美民族姓名结构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89-90。

英国人原来是没有姓氏而且姓名制度形成较晚,当时尚未形成以家庭为社会基本构成细胞的宗族关系。英国从9世纪到11世纪,封建化过程还没有完成,各地还有不少自由农,直到公元1066年被诺曼人征服(the Norman Conquest)以后,英国的封建制度才广泛确立。可是经过短短的数百年,到14世纪末,英国农奴制(serfdom)已经解除,到16世纪资本主义已广泛兴起,并且迅速导致了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相比之下,中国则有长达二千余年的封建史,在这样的社会,人们重视的是宗族观念,即宗族姓氏的传承尤为重要,日常生活以宗族为中心,而高居国位的最高统治者皇帝,则更是宗族观念的代表,国家的一切以帝王的意志为主,所以在封建社会中,无论是国家还是家族只能将代表个人的符号-名置于家族的标志姓之后。这里,封建历史的长短显然是「名+姓」姓名结构存在与否的重要原因。

「名+姓」的姓名结构形式另一原因是个人主义影响的结果。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讲求科学技术,求自由、尚分明、重个人、唯实、重抽象的思维方式影响姓名结构形式。所以,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众多民族历来具有民主传统,比较重视个人作用。虽然在1066年封建农奴制度下,自由民仍有一定的民主权利。中古英语时期(1150年至1500年),自由农民、骑士、市民等经过斗争获得了一定的民主权利。1215年6月15日,英王约翰被迫接受封建领主的要求,在大宪章(Magna Carte)上签字是民主权利的又一次胜利;17世纪的「文艺复兴」则更是人文主义(Humanism)的张扬。在美国,早期的殖民者从英国带来了民主传统,进而形成了美国梦想中的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自主精神(Self-reliance)和自我实现(Self-achievement)等民主自由色彩浓厚的文化特征,使得个人重要性的原则仍被继承下来,个人创造精神仍受到推崇。

此外,早期罗马共和国文化及拉丁语对欧洲(包括英语在内)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罗马共和国的民主传统在整个欧洲的民族的心理形成中产生了影响,拉丁语中「名+姓」的结构形式渗透于英语里,体现在人名中。

西方父母命名时的考虑点:

姓是继承性的,而名是可以任意选择的,多数的姓与名是不可混用的,但现今把姓做名使用已是常见的现象,如Adrian、Aubrey等都既可做姓、又可做名使用。名与一个家族的专有符号-姓不同,是区别一个人与他人的任意指定的符号,尽管如此,无论是哪一个国家的人,都十分重视名字的选择与确定。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名字可能会影响他的人生观,影响他的发展和成功。所以,西方人在给孩子起名时,往往要从国籍、宗教信仰、发音、韵律、拼写、性别、大众性、独特性、传统性、父、母名、简称与昵称的形式、文字意义、名字使用率、以及教名、中间名和姓的前缀等诸方面进行慎重考虑。如:Mr.Porter给他的孩子取Samuel Albert,那么,其孩子全名的缩写便是SAP,意思是傻瓜、笨蛋。这岂不要被人取笑,这对孩子的心灵必然带来创伤,影响他的成长。许多来自爱尔兰、意大利、德国、法国等国的移民在给子女起名时,都倾向使其尽量联想到自己的祖国,这样就使许多移民后代的姓名在发音、拼写等方面保留了原民族语言、文化特征或遗迹。如意大利人姓名的尾音多发“e”;塞尔维亚、克罗埃西亚等前南斯拉夫国家人则以“ie”为结尾;俄罗斯、保加利亚人的姓名多以“v”结尾;罗马尼亚人姓名则多以“sku”结尾12等属于各国的姓名特点。

12张则桥(2003)。外国人姓名的结构形式及识别。世界文化,3,19-20。

从姓名看东西文化异同

姓名结构—「重姓轻名」还是「重名轻姓」?

英美人士的全名通常包含三个部分:教名+中间名+家名(first name/Christian name+middle name+family name);而中国人、日本人的全名则为两个部分:姓+名。由上述姓名结构,可以看出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西方人在彼此介绍时,通常会说:「This is John, John Henry.」亦即「重名轻姓」—先介绍个人的名字,然后再介绍家族的姓氏。而东方人在介绍时,则是「重姓轻名」,比如说:「我姓陈,耳东陈;叫陈信祥。」亦即先介绍自己的家族姓氏,然后才说明自己的个人名字。尤其是在介绍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时,更是忌讳将全名说出来,只是说明「姓+头衔」。由此可以发现,英美人士着重个人与个人的沟通,家族并非第一考虑。一般咸信这是西方社会经历过14世纪以后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思想的洗礼有关,因为上述社会运动,或是强调个人从教会大家庭式的层层束缚下解脱出来、可以与上帝直接沟通,或是强调社会上人人平等的概念,因此,个人的角色比家族的色彩明显得多。饶小飞认为这正是「强调个性,提倡个人奋斗,尊重个人的独立人格与自我价值的体现。」13,显示出了西方人的「求异」心理以及「以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

反观东方社会,在近代以前,中国的儒教文化影响了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在这个「东亚世界」14,人民都讲求家族的荣光或是社会阶层的尊卑秩序,因此家族的姓氏远比个人的成就来得重要。这从「咒骂语」可看出端拟,比如说中国人会说:「我们陈家的脸都被你丢光了!」认为个人的失节将连带使整个家族蒙羞;反之,个人的荣耀则被视为是「光宗耀祖」之事。另外,「婚配」亦同,强调的是「门当户对」,而非「个人的情感」,也难怪文人会因此创作出如《梁山泊与祝英台》15等凄美作品来了;相较之下,沙翁的名作《罗蜜欧与朱丽叶》虽然说的也是男女主角的爱情悲剧,可是更着墨于世仇的纠葛及主角冲破限制的决心。另外在日本,幕府将军可以决定「谱代大名」(世代诸侯)的婚配,以防大名彼此合作形成危险的政治联盟;甚至当大名回到本藩时,必须把妻子留在首都,作为将军的人质16。在这个状况下,个人的名字不被重视,而是压制在家族的姓氏之下。另外,也有一则谜语可以道尽日本人对于「家族孝道」的概念:「为什么想要向父母提供意见的儿子,就像想要头上长毛的和尚一样?」谜底是:「不管他多么想,都无法做得到。」17在这样的家族头衔下,个人是不被鼓励强出头的,显示出东方人的「求同」心理。

命名原则—要「避讳」还是要「纪念」?

虽然近年来,日本、中国人的姓名时有雷同,甚至还统计出最普遍的男、女名字18,或 13 饶小飞(2003)。汉英人名姓氏的文化心态、来源与命名习俗探微。涪陵师范学院学报。v19n4,58。14 王仲孚(2000)。《历史》(上)(2003修订版)。台中:康熙图书网络股份有限公司。p.144:「所谓的东亚世界,是指近代以前的东亚历史世界而言。在地理上是指以中国本土为中心,包括今日的韩国、日本、越南等地区;这个地区,是以中国文化为主要成分,与其它近代以前的历史世界(如欧洲世界、回教世界、印度世界)显然不同,称为中国文化圈并不为过。」 15 作者不详。主要描写女伴男装求学的富家女与同学相识相恋、却受挫于家户观念的悲剧。16 潘乃德博士(1974)。菊花与剑—日本的民族文化模式。台北:桂冠图书,p.60。17 同上,p.46。18 陈琦(2005)。命名的分析—日本、台湾的对照。【语言与文化】课程作业,p.6。是有少数民族采用「亲子连名制」19,但是普遍而言,家长为孩子命名时多半会注意与他人相异,除了因为易于辨识外,其实是古代社会留下的「避讳」习俗所致。

中国人的「避讳」包括「避尊者讳,避亲者讳,避贤者讳」,是在一个讲究「差序格局」的社会所产生的现象,源自于周代。在封建社会下,有赖于宗法制度中的长者借着「名分」来维系社会秩序。由于其地位之重要,因此害怕巫毒者知其名对其不利,遂将姓名予以保密。但是此原则后来扩大到「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受影响。如:秦始皇瀛政为避讳「政」字,改「正月」为「端月」;州官田登为避讳「登」,而有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成语;一般晚辈若与长辈名字谐音、同音,则有「欺祖」之嫌。20即使在一般的人际交往中,称呼也有所忌讳,若是碰到不熟悉或是社会地位较高的对象,通常不直呼其名,而以称谓或头衔代替,表现出个人在群体中的对应位置,以示礼貌。

但在西方社会则刚好相反,其命名的重复性甚高,亦即父母为孩子命名时,往往会用一位家族长辈或伟人的名字,以示亲昵或追念恩德。例如:美国第16任总统Lincoln的名字,就常常成为美国人名的中间名。或是同一个家族中,祖父子三代为表纪念而皆名为John,但会以「Senior John、Junior John」或是「John I、John II、John III」作为区别。连英国王储查理王子都计划要以「乔治七世」为登基之名,以纪念其祖父和查理六世,因为后者与伊丽莎白一世皇后在位期间带领英国民众走过艰困的大战时期,备受人民拥戴。甚至在西方的电影中,出现了「教授因为帮忙接生了难产的小马,小马的主人当场以教授的名字给小马命名、以示感激」的情节,亦不足为奇(王述文,1999)。而且,父子之间直呼其名,亦非失礼。

由以上比较,不难看出东西方命名原则中「避讳」和「纪念」之异,也同时反映出「集体主义重视群体意见」和「个人主义重视个人成就」的差别。

中国人则不敢与神仙同名,认为是亵渎神灵之举,反而以「儒教、五行」来命名。所谓的「儒教」,王述文(1999)认为其特征为:以「成人之道」或「做人之道」为核心,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精神,以及「忠孝仁义礼智信」的做人信条,导致中国人的名字充满了「社会规范」—「忠、孝、爱、国」已是稀松平常,甚至要符合「社会氛围」,因此,文化大革命时,以「卫东、小红」表现出对毛主席的忠贞。要不然就是以「平、和、清、芳」等名字,表现出儒教「追求中庸之道、以和为贵」的心理,如:朱自清、李延年等。

至于用五行起名,是因中国人咸信「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是万物的起源,基于「有此名必有此命」的心理,因此,缺水的要名为「淼」,缺木的名为「森」,缺金的名为「鑫」,或是以该部首的字来命名,以「补足缺损」。这种「整体和谐」的要求仍然不脱「集体主义」的心态。

篇3:从西方餐饮看文化差异

“民以食为天”, 就餐饮而言, 许多细节在中西方文化中就有着不同的表现, 有些差异十分有趣, 却很少有人关注。以下就从几个方面来进行对比、分析。

一、关于西餐中的一日三餐

“breakfast”是英语中的早餐, 是由break (打破) +fast (斋戒) 组成, 即指打破前一夜的禁食, 开始新一天的饮食。如若英语学习者知道这一含义的话, “早餐”这个单词便更加容易记忆。一般来说, 西方人在lunch (午餐) 和supper (晚餐) 之间会有一个afternoon tea (下午茶) , 吃些点心、饮茶或喝咖啡等, 西方人将其视为是社交活动的好时机。东方餐饮中则没有“下午茶”一说。

二、关于传统中的西餐主角

1.steak (牛排) 。牛排是西餐中最常见的肉食。通常, 吃牛排时分为三种:rare (三分熟, 嫩的) 、medium (五分熟, 不老不嫩的) 和well-done (全熟, 煮烂了的) 。由于身体体质和文化背景的不同, 很多西方人偏爱食生食、冷食。而东方人则更偏爱熟食和热食。

2.salad (沙拉) 。沙拉是西方餐桌上的主要蔬菜。是用沙拉酱去凉拌各种蔬菜的生菜食品。东方人则更喜欢炒菜或煮菜, 这也是东西饮食文化的不同。

3.turkey (火鸡) 。火鸡是西方过感恩节和圣诞节时的必备食物, 是真正的节日餐桌主角。这是源于人们初到美洲, 为庆祝丰收第一次过感恩节时吃火鸡而流传下来。类似于“饺子”是中国春节必有的食品一样。可见虽然文化不同, 但每种文化都会有不可或缺的主角。

三、关于西方的请客赴宴

在西方, 去别人家吃饭时不能早去, 这一点与东方文化不同。在中国, 有些热心人, 特别是熟人, 去别人家赴宴时, 往往喜欢早到, 以为这样可以帮着主人准备, 并显得足够重视。而在西方, 早去往往会让主人尴尬、措手不及。这一点就有着明显的文化差异。在西方, 赴宴时一般要准备些礼物, 礼物多为鲜花、酒水之类, 而东方人的礼物有些与之相似, 有些则要显得更厚重一些。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在入席就座时也有明显的差异。在东方, 特别是在婚宴上, 人们总喜欢认识的人坐一桌, 觉得熟悉, 有话题聊, 甚至可以划划拳。而在西方, 人们却喜欢坐在有陌生人的桌上, 因为他们把吃饭看成是一种社交活动, 是结识新朋友的好机会。另外, 在西方餐桌上, 男士是需要照顾右手边的女士的, 诸如拉椅子等。这是源于传统上西方人坐长条桌就餐, 而且是男女隔位就座。而传统上中国人是坐圆桌就餐的, 这是文化上的差异。

四、关于西方席间礼仪

对于西方人来说, 赴宴吃饭主要被视为是社交活动。因此, 相互交流必不可少。聊天是和左右两边的人聊, 但不能和桌子对面的人聊。在用餐过程中, 不能大声喧哗、吃东西时要闭着嘴咀嚼。席间, 如果邻座不小心掉了餐具, 不要热心地帮忙去捡, 因为这样会使对方尴尬。这一点与东方文化截然不同。如果是自己掉了餐具, 要先向左右两边的人说声“Excuse me (抱歉) ”, 再附身去捡。而两边的人则不作回应, 就当什么都没发生。不要用嘴吹热食。吃到鱼骨之类的东西需吐出、或需用牙签时, 左手要有掩口动作。关于餐具, 吃西餐是左手拿叉, 右手拿刀。通常, 西方人的吃饭顺序与东方不同, 是:先喝汤, 然后吃开胃菜, 再吃主食, 最后吃甜点。而东方人一般是先吃饭, 后喝汤。从以上西方用餐礼仪中, 我们可以看出东西方有着很多不同之处, 其中有些差异是我们不曾了解的。

五、关于西方餐桌禁忌

1.忌打翻盐瓶, 否则会被视为不祥之兆。东方没有这一说法。

2.忌强行劝菜。在中国文化中, 劝菜、给客人夹菜被视为是热情的表现。但在西方, 人们最忌被强迫做什么。同样, 也不会有劝酒一说。可见, 两种文化截然不同。

3.忌隔桌取食、取物。西方餐桌礼仪中, 不能隔桌去够对面的菜或东西, 如需用调料瓶时, 应请旁边的人传过来。

4.忌吃东西时发出声响。在西方, 吃东西时, 要避免出声。吃面条时, 是用叉小口送入嘴中咀嚼。而在东方, 人们用的是筷子, 需挑着吃, 就难免发出声响, 这也是文化的不同。

5 . 忌将胳膊肘放在桌上。在西方, 如将胳膊肘放在桌上, 会妨碍别人, 也被视为是对他人私人空间的侵犯。可见, 西方人很注重“private space” (个人领地) 。在东方餐桌文化中却没有这一条, 这也是东西文化的不同。

6 . 忌咀嚼时说话。西方人吃饭时忌讳嘴里有食物时说话、聊天, 否则会被视为是没修养的表现。

六、与餐饮相关的西方习语、俚语

西方餐桌上的主食与东方不同, 东方以谷类为主, 而西方则以肉类为主, 其次就是面包及奶制品。以下是常见的与餐饮相关的习语、俚语, 从中可以看到不同的餐饮文化。如:

1.meat (肉) and drink : 意为“饮食”。

2.the meat of sth:意为“……的本质、实质”, “重要的事”。

3.meat and potatoes:意为“主食”可见肉在西餐中的地位, 它是西餐中的主食。

4.daily bread (面包) : 意为“日常的粮食”

5.earn one’s bread: 意为“谋生”、“赚取生活费”, 中文则用“养家糊口”来表达这一含义。

6.bread and butter (黄油) :意为“生计、生活必需品”。中文用“饭碗”、“柴米油盐”来表达同一含义, 中英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7.know which side one’s bread is buttered:字面意思为:知道面包的哪一面抹了黄油。意为:清楚自己的利益所在。

8.bread-winner :意为:挣钱养家的人。中文用“养家糊口的人”来表达这一含义。

9.break bread with sb:意为“与……共餐”

10.brown bread:指黑面包, 而不是与中文对应的“褐色面包”。

11.a big potato (马铃薯) :意为:大人物。中文用“大腕”来表达这一含义。

12.a hot potato:字面意思为:“热的马铃薯”, 意为:麻烦事、难题。中文用“烫手的山药”来表达这一含义。中英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13.salad (沙拉) days:指青涩的年轻时代。中文用“青葱岁月”来表达这一含义。

14.white meat (肉) :意为:“白肉”, 指禽类、鱼类的肉。有学生将其翻译为“肥肉”, 实为一种误解。

15.red meat:意为:“红肉”, 指牛、羊肉等畜类肉。若理解为是“瘦肉”, 则为一种误解。

16.at table (餐桌) :意为:在吃饭、在进餐。中文没有类似表达。

17.on the table:意为:在桌面上、明摆着。中文也有相同表达。

18.under the table: 意为:暗地里、私下、悄悄地。中文没有类似比喻。

以上我们可以看到, 肉、面包、马铃薯都是西餐中不可或缺的主食, 都占有重要地位。

七、结束语

以上我们从几方面了解了西方餐饮文化的相关知识。在平时的外语教学中, 教师应多引导学生了解与语言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从生活中的各个层面去感受、去比较不同文化。在对比中学习语言、了解文化, 使外语教学更贴近生活、更加有趣。这样学生就会自发地在学习过程中去发掘文化的差异, 从而逐步提高语言学习的自主能动性。

摘要:东西方文化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在日常餐饮中就渗透着许多文化差异。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 对比分析了中西餐饮文化之差异, 指出了有趣的文化差异对外语教学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餐饮,文化对比,外语教学

参考文献

[1]安晓灿.新编实用英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社, 2002..

篇4:从婚礼习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关键词】婚礼习俗 中西文化 差异

随着历史的发展,从整体看来婚姻是我们文明前进明显的特征。但是由于地域,文化和习俗的巨大影响,中西方的婚礼习俗存在很大区别。中国的婚礼是比较严肃的,而西方国家的婚礼则是轻松而又愉悦的。这些传统婚礼习俗映射出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

一、中西方婚礼习俗比较

1.中西方婚礼的总体形象。在中西方婚礼习俗里最大差别是颜色,在我们中国红色被誉为是喜庆、热闹、吉利、兴盛的。在结婚当天主要以红颜色为主,墙壁上、门窗上、等各个地方、各类物品上都是必须要粘着颜色为大红的“囍”字的,新娘更是以大红色为中心,新娘子只可以穿红色的衣服出嫁,这将被看作是一辈子都会带着自己母亲的祝福和神灵的保佑,婚礼上所用的小花生、大鸡蛋、蜡烛、红包等都必须是红色或者是用红纸装饰,这将象征着新人一定会幸福吉祥。西方国家婚礼则是以白色为主要颜色,结婚当天的新娘,必须身穿白颜色的婚纱,因为白色象征着内心的忠贞。西方穿白色婚纱的习俗源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据说当时维多利亚女王身穿白色婚纱嫁给了自己心爱的王子,并且一直都过着幸福的生活。自此以后,白色婚纱便成为女孩在结婚当天最喜欢的礼服,而西方的男士一定要身穿白色或黑色西装。白颜色被西方国家的人认为是慎重的、又是浪漫的,所以在婚礼现场旁边的大多数东西大多都会是白颜色的。不管是新娘,还是新房或是教堂的装饰都是白色的鲜花,这给人一种安静而又和谐的感觉。结婚当天新娘必须身穿白颜色的婚纱,象征着纯洁无暇,能得到上帝的保佑和祝福。

2.中西方新娘的着装比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新娘的传统服装也在发生变化。很多中国的新娘子也会穿上和西方新娘相同的白颜色婚纱,来显示自己的纯洁、美丽。但是在白色婚纱上必须要有红色的鲜花或红绳依旧可以看出中国古老的传承依旧没有随外来文化的影响而止步,因为在我们国家全白色的衣服只有用于办丧事的时候。中国人结婚的时候不能穿所有带“短”字的衣服,因为这样将预示着婚姻的短暂。新娘在结婚的时候新娘的母亲会买来所有从内到外的衣服及鞋袜,这样将表示婚后这对新人便会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西方,对于新娘装有一个没有记载的规矩,新娘在婚礼那天的礼服中必须具有五种东西:“一样旧的,一样新的,一样借的,一样蓝的,快乐的新娘子,还有一枚六便士在鞋里。”这种现象在美国非常明显。所以新娘穿的婚纱是绝对不能卖掉的,如果新娘卖掉了自己穿过的婚纱,则将表示现在的生活是和钱有关的,这样的婚姻被誉为是不会长久的。

二、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比较

1.中国传统婚姻观念认为中国男女结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宗接代,中国传统的婚俗带有较强的封建文化色彩。可见男子娶女子都是为了给家族传宗接代,添加人口。孟子也曾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谓爱情都是次要的。在我们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里结婚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大事。古代有言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足以体现出新人在婚姻中的被动。中国传统婚姻中媒人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结婚的所有程序中媒人都要有所参加,所谓“媒妁之言”说的是男女结婚对对方的了解全靠媒人的陈述。“父母之命”说的是家长在听完媒人的介绍再做决定,最后才会告知当事人。古代男女,在结婚之前都是陌生的,对彼此的了解也全是从媒人与父母的描述而得知。媒人与父母决定的婚姻,就算是当事人双方都反对也是没有作用的。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倡导自由恋爱,但结婚的时候还是需要媒人的。因为中国婚姻遵循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我国结婚当天必须是有鞭炮声声的、而且是震耳欲聋的,如果嘈杂的声音大则会被认为是热闹的,新人就会得到更多的祝福,所以婚礼当天必须是热热闹闹的。

2.西方婚姻伦理观是源于希腊文化和希伯莱基督文化的交融,由此而发展到现代自由恋爱的伦理关系。西方国家的婚姻比较看重一个人的自由意志的最大程度的展现,是完全根据个人内心真实的向往所选择。二个人从相遇,相互吸引,相互追求,相互依恋到难分难舍,因而心甘情愿将自己交给对方,在相互承诺的婚姻下共同组建家庭。他们渴望的是为爱情努力付出,为婚姻不断牺牲。西方主要是以基督教为主的,所以西方国家的婚礼大多都是在教堂里举行的而主持婚礼人一般都是牧师,其实在基督徒的观念中,婚姻是神赐予人们的礼物,因此他们的婚姻是无条件的相互委身,并不是基于互惠。在西方国家,婚礼当天教堂播放的婚礼进行曲是柔和而安详的,在音乐播放期间整个教堂是非常安静的,除音乐外听不见任何声音,婚礼在一种特别严谨的气氛中进行着。在西方国家,青年男女相爱的最后结果就是结婚,他们结婚的目的是为了双方可以长相厮守,也是为了双方可以更美好的一起生活,所以,西方人在选择结婚伴侣的时候,比较看重双方有没有感情,而不会和家庭的利益有任何的关系。

三、结束语

婚礼习俗展现了在中西方文化的摩擦中婚礼逐渐趋于西化,西式婚礼的中国化,婚礼具体的形式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婚礼的文化也在不断地丰富与发展,是中西两种文化的交融与碰撞。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西方文化的交融成为当今全球的一个真实写照,它的思想和价值将绵延不绝。

参考文献:

篇5:从夏邑民间习俗看厚重的孔祖文化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曲气势磅礴、悲壮雄浑的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感天动地,激荡着亿万万华夏儿女的心,他如同罗贯中的原著三国演义一样,任你千改万改,总改不了那种正义、忠烈的思想,那股激情向上的民族气节,这就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根深蒂固锥心沥血的文化思想或叫做中华民族之树永远不朽的根。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论他的经济如何发展,国力如何强大,如果他没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思想,那么他就没有凝聚力,向心力,穿透力,他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鲁迅先生说过,血永远浓于水。试想,一个没有根,没有灵魂和血液的躯体,既是再高大强盛又何以能万古长春,永远不老呢!

一个社会,一个种族的发展如此,源远流长的孔祖文化思想更是如此,作为万世之表,至圣先师的孔老夫子,集丰富飞儒家思想于一身,修身治家济天下,他生前多次来祖籍宋国也就是今天河南商丘的夏邑演习周礼,讲学布教,祭祀先祖并赢取宋国女儿兀氏为妻,为祖籍人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道德及思想修养,并以此世世代代潜移默化的孕育着孔子祖籍人,这便是当今国际国内炒的沸沸扬扬的孔祖文化。

在中国(夏邑)第四届孔子文化节之后,我们有幸寻访了这块位于豫皖苏鲁四省结合部的宋国故土,走村串户,访朋问友,追昔抚今,我们沐浴着和聆听了这片黄土地上的浓浓乡情,体验着他丰富多彩的

文化思想深深为他的博大精深历经千年而不衰的生命力仰天长叹····

一、根深蒂固的忠君报国思想

“天地君亲师”,夏邑人历来就对“岳母刺字”、“孔融让梨”、“大禹治水”等历史典故奉若神明,把忠君和报国结合起来,把爱民和崇上结合起来,培育出了一代代英雄及新秀,演绎了一场场大义灭亲,以身报国的历史故事。抗日战争时期,土匪头子李大棒槌率部投降了日本人,他的七旬老父称病将他骗至家中,以麻醉药将其麻翻,令其族人将他五花大绑,押到抗日区政府请罪,革命战争年间,夏邑人张文进在夏邑杨集区建起了第一个中共党支部,八名党员被反动派逮捕后投入枯井,围观群众大放悲声,而八名烈士奋勇不屈高呼“共产党万岁!”。民国年间,河南高等师范毕业的夏邑人司铭鼎长期从事教育事业,办事认真,一丝不苟,从不贪占国家一点便宜。有人劝他“水至清而无鱼”他说:我从不吃鱼,所以不会被鱼刺刺伤嘴巴,抗战爆发后,日伪县长多次劝他出来做官均被拒绝,宁可饿死,不食倭寇粒米。和平建设年代夏邑出了一名留美归国博士后刘佑全烈士,他刻苦读书,立志报国,谢绝十多家国外科教机构的挽留毅然回国,取得了数十项国际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高度赞扬。他不计名利,不思报酬,为了家乡的建设回夏邑任职,终于积劳成疾,牺牲在为振兴夏邑而招商引资的工作岗位上,夏邑人就是这样,世世代代把爱国与爱家统一起来。三年自然灾害,夏邑人勒紧裤腰带靠树皮野菜过日子,没少交国家一斤公粮。夏邑老一辈人信一个

理儿,就是再穷再苦,国家的皇粮不能不交!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几年农民减负,免征了农业税,农民更是热情高涨,每逢国家有什么号召,他们总是热情响应,出现了一批又一批致富不忘国家,一人富带动全村富的先进典型,捐资助学,文化扶贫的义举蔚然成风,夏邑县连续三届荣获省级卫生城,园林城,文明城的称号,已经成为中原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二、家喻户晓的仁德礼仪之风

到夏邑参观旅游,经商会友,常常为孔子祖籍的仁德礼仪,热情好客所感动。夏邑城乡有个多年不变的习惯,就是逢年过节或家来亲友,都要或多或少准备几个小菜,备上几瓶薄酒,并请村里邻间的长辈或德高望重的人作陪;夏邑人请客也有自己的规矩,叫做“宁码一村不码一家”,就是说待人要公正,不能嫌贫爱富,菜多菜少,酒孬酒好不要紧,但必须待人公平。叫做“一碗水端平”。夏邑是酒文化,饮食文化之乡,喝起酒来礼数最多,喝酒要先喝自己家乡的“大富豪酒”,“孔祖家酒”或“张弓”,“林河”,敬酒要先干为敬,自己满饮一杯,然后让客人看看喝干的酒杯,用干净的餐巾纸擦一擦,再敬长辈和客人。长辈和客人要喝双杯,叫做两个好,取吉祥如意的意思。只是酒倒的要少,象征性的表示敬意,两杯加起来才有自己的多或少。敬酒时要先站起来,用双手端起,毕恭毕敬,待长辈和客人喝起再坐下。对平辈或晚辈可不用站起来,只是满饮一杯。夏邑的婚丧嫁娶,红白喜事更有讲究,结婚庆贺的喜酒可去可不去,但是殡葬丧埋的事情必须去。主人不请不失礼,亲戚邻居之间不去就是失礼了。还有敬

烟,也是先敬长辈或客人,先用火让对方吸着,然后自己再点燃。夏邑的机关干部逢年过节回农村老家,自己不吸烟也要准备好烟,到村头见人或走到谁家门口。都要掏出来烟让一让,坐小车也是坐到村外,一进村就要下车步行,宁可让司机在外等着或者在后面跟着,也不能一路烟尘或高声鸣笛,这些礼数久而久之成了习惯,不仅是夏邑籍干部如此,就是在夏邑工作过的领导也是如此。“文革”期间,有一位砸烂“孔孟之道”的“双突”干部得了高官,回家过年时一路鞭炮齐鸣,车水马龙,大摇大摆,可是年三十晚请客时,村中老幼没有一人到场。第二年他父亲去世时他就多了个心眼,向问事的“大总”(红事叫喜总)许诺,埋下他父亲后给每个帮忙的人十斤全国粮票。第二天埋人,村里人来了不少,那料想棺材抬到半路,大家不走了,说是抬过的一半是他弟弟的,下一半不抬了,让他自己背······。

夏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尤其民间文化习俗体现了儒家思想的特点。从商汤王为民铸雨以桑木燃火自焚留下的“商汤铸雨处”,到孔子还乡祭祖后人建的“孔子还乡祠”,从夏邑古代八大景点的“隋堤烟柳”,“巴河夕度”到后来的“彭雪枫将军殉国处”和“刘佑全烈士墓园”,无不闪烁着孔祖思想文化之光。为民在夏邑游孔子还乡祠,谒商汤铸雨处。恰巧又是丁亥年清明节,雨后初晴,田禾新绿,嫩柳婀娜,乳燕翻飞,透过这样的温馨情景,为民仿佛听到昔日汤王那沙哑的声音:万能的上苍啊,我愿以身赴火,为了我的臣民和百姓······商汤王是圣明的一代君主,他属下多是贤臣清官,夏邑人重敬清官,每年寒食清明和农历十月一,彭雪枫将军纪念馆,刘佑

全烈士墓地都会迎来一群群泪眼婆娑的老人,妇女和学生。同时,夏邑人最恨奸佞。近君子远小人是孔子祖籍教育学生及晚辈的至理名言。抗战时期汉奸张汝刚被处死,暴尸荒野数十天,连他的族人都不肯收尸,还是人民政府花钱雇人把他掩埋。同时夏邑人又富于同情心和正义感。他们无论是在新疆“支边”还是在外地“打工”,都能跟当地人或外来人交朋友,用夏邑当地的土话叫搁伙计,意思是一块共事要互相包容,讲大同存小异,与人为善,珍惜一块工作,生活的缘分。夏邑至今还有一句方言,叫“生意好做伙计难搁”,寓意是告诫人们,做生意挣钱固然重要,但团结一心最为关键。夏邑新官上任,领导班子组建或送别老领导,老同志,总会在迎来送往的酒桌上说些咱们伙计一场,搁班一场如何如何,那情那景真是感人,不要说你是新来乍到还是平常工作生活中有些言差语错,在这一片感人肺腑的话语中都烟消云散了,留在永久记忆里的只有亲情,只有美好的回忆。笔者曾接触过,数十位在夏邑工作过的老领导,他们无不感慨夏邑人的重情重义,无不夸奖夏邑的干部素质高。用他们的言语说,“能在夏邑孔子祖籍工作,不仅是组织上的信任,还是我们前世修来的福哟!”

出于职业习惯,我喜欢在网上信马由缰地浏览,经常看到某地某地的官员离任时群众放了鞭炮或送了花圈的事例,可在夏邑据我所知,这样的事情很少发生,即使有,可我敢说,也是这个官员“二月二的仓——围(为)得太差了”!

夏邑民间至今还保留着“二月二围仓”的习惯,就是每年农历二

月初二,人们都要用草木灰把自家的院9子周围围起来,意思是能能团结人帮助人,家里客人常来,人丁兴旺,大伙常常把那些孤立不能团结同志的人说成是“二月二的仓———围(为)得不好”或“二月二的仓———咋围(为)的”!

三,发扬光大崇文忠孝活动

夏邑作为孔子的祖籍不仅文风昌盛,文人辈出,而且文人多傲骨,直言敢谏,“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虽不能像李白那样令高力士脱靴杨贵妃磨墨,但绝不趋炎附势,奴颜婢膝。夏邑文风的真正形成,还要源于孔子生前的多次还乡,设坛讲学。据德高望重的夏邑县博物馆原馆长,知名学者张令吾先生考证,在人们记忆中的“孔子还乡祠”内就有一个著名建筑叫“杏坛”,是孔子讲学的地方。他还搜集资料,撰写文章把“杏坛”的大小尺寸、地理位置,作了详细记述。也许正因如此,夏邑历代养成了兴学建校、尊师重教之风。据史料记载,早在清末明初,夏邑就有官办、民办学校数十所,最著名最有影响的有县城的金大定26年创办的“黄”学,和明代嘉靖年间的“崇圣书院”以及城西北的牛王堌学校等。“黄”学既是全县的最高学府,又是科举乡试的所在地。夏邑人都知道,建国后牛王堌一带出来的干部最多,就是应了“哪里有学校,哪里就出人才”这句话。在夏邑民间就流传着一个“锯旗杆”的故事,饶有风趣。说的是县东25里的太平集,乾隆45年间出了个叫李奕畴的考中了进士,得官后回乡修坟祭祖,大宴宾客,唯独忘了他的启蒙老师,老师怪其无礼,就掂锯子、扛着斧头来到李家大门前,要砍刚刚竖起来的旗杆(地位 的象征),众人问其原因,答曰:我锯的是《百家姓》,砍的是《三字经》。李奕畴恍然大悟,忙亲自磕头谢罪,把启蒙老师迎到大堂上座。这虽然是一个传说,但夏邑历史上尊师重教可见一斑。有史可鉴,县志记载的就有“兄弟二进士”、“父子双探花”以及西汉时期的大思想家、政治家平当,北宋时期的户部尚书李惟清等等,近代,现代学富五车,事业有成的更是不胜枚举,如世界著名生物学家国丁玉澄,著名中医学家赴锡武,罗有名,还有知名人士彭明,郇永固,曹崇义,刘君秋,丰收„„。

夏邑尊师重教尊重人才之风早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对文人雅士,专家学者崇敬有加,远的不说,单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外名人志士就把夏邑视为一片热土。著名人士香港孔学院院长汤恩佳先生就多次莅临夏邑,为孔祖文化建设增辉添彩;德高望重的山东曲阜师大孔教学院院长,著名空学家骆承烈教授就把夏邑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他不仅多次到夏邑讲学,还担任了孔祖文化学会会长及夏邑高中的名誉校长。还有台湾师大教授,著名书法家,社会活动家陈大络老先生,怀着对孔子祖籍的一片深情,常年奔走海内外,用一支1·6米长的如椽大笔,为夏邑大地泼墨挥毫······而对如此深情厚意,夏邑乃至商丘人,河南人怎不为之骄傲,为之自豪!还是那句老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尊重文人,倡导孝道已经成了孔祖人的一种风尚。仅去年以来,夏邑县委,县政府就率先迈出了“中原崛起,文化先行”的第一步,提出了创建国家及“孔祖文化之乡”和“文化强县”的总体设想,并

开展了“十大文化名人”,“十大孝子”评选表彰活动,不但披带红花,而且给予重奖,县委书记许家林在万人动员大台上说:“孝道不仅是孔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丈夫不仅要孝敬父亲母亲,而且要孝敬岳父岳母,媳妇不仅要孝敬爸爸妈妈,而且要孝敬公公婆婆。这是人类文明的美德。在夏邑这片大地上,不孝的人不但不能做官而且不好做人。自古以来,一个连父母都不孝敬的人能忠于朋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吗”?许家林的话自有历史去验证,但他的话博得了满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四、劳不可破的诚信敬业准则

诚实守信,惜时敬业是夏邑人几千年来一直恪守的生活,工作和为人处世的准则。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夏邑人把自己的声誉看的比什么都高,即便是在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粉墨登场的今天,夏邑人也把自己的名胜看的特别珍贵。笔者曾随一些夏邑人到处的旅游,采风或探亲,走过大江南北,去过云南江河,去过香港,马来西亚。所到之处,二耳听眼看之处,免不了要问:知道孔子何地人也?答曰:山东曲阜,又问:祖籍何地?答曰:现今河南商丘的夏邑也。在旅游业日益发展的今天,寥寥数语看似平常,可是同行的夏邑人都掩饰不住的高兴,或上茶,或递烟,与之攀谈。进而问:知道河南否?答曰:中原大省也!问:知道商丘,夏邑否?答:商族,商业,商人的发源地,花木兰的故乡,夏邑是孔子的祖籍。同行人一片唏嘘,一片赞许,握手言欢之间便会滔滔不绝的说起商丘的火文化广场,说起王亥,说起孔子世祖孔父嘉,说起焦裕禄,李学生,刘佑全······。其实也不

尽然,偶尔在某地问起商丘,问起夏邑,自然也有摇头不语者,好像是说:还圣地呢,还导游呢,连商丘连孔子祖籍都不知道,回家抱娃去吧,其憨厚之态每每使人心中发笑!夏邑人笃信心诚则灵。诚则君子,无信则为小人。以诚感人,以诚待人,以心换心是夏邑人的做事准则。古时,夏邑城北有巫玄帝庙,供奉的是大刀关云长。传说这天玄帝突发奇想,要去河北赶庙会,于是就牵出他的赤兔马变化成一个长须老人向北而去。河北有一王员外,家有良田千顷,金银成山,这天家人来到集市,眼看春耕将近,急需购置骡马。王员外允诺和家人来到集市,果然,发现一匹枣红马,高大威武,四蹄生风。王员外上前打问,卖马老者称,此马力大无比,日行千里,干起活来,支持草料,不用饮水,只是要价五只元宝。王员外哈哈一笑,五只元宝算什么,只是请问老先生姓啥名谁,家住哪里?老者说:在下姓玄,乃河南夏邑北门人士,今后有什么差错只管来找。王员外也不含糊,将五只元宝交与老者,然后牵马回家,第二天到田里犁地,枣马果然健步如飞,独犁独耙,王员外大喜,从内心称赞河南夏邑老玄果然是一个君子。哪然不过几天,到了农忙季节,枣马干活不惜力,常常累得浑身是汗,王员外于心不忍,忘了卖马老人的嘱咐,让家人提过一桶清水,让马歇息乘凉,那想一桶水刚刚饮下,枣马瘫痪倒地,化作一堆稀泥。王员外惊愕之余,埋怨卖马人没把话说明,再一想有言在先,就收拾行李奔河南夏邑而来,到了城中左右打听,都说没有姓玄的,只是北门外有一座玄帝庙。王员外心中一动,就买了香烛纸火到玄帝庙来,进的大门一看,大殿上敬奉的果然像那位长须卖马老人。他心

中敬佩,将香火向香炉中插去,不料香灰一动,竟露出五只黄灿灿的元宝来。王员外喜敬有加,心中直夸玄帝爷诚实守信。

当然,这只是流传在夏邑周边的一个民间传说,但当地百姓却把玄帝敬若神灵。把忠诚老实,说话办事守信用当作教育青少年的素材广为流传。2003年山东曲阜孔氏宗亲组团来夏邑祭祖,夏邑的孔氏,孟氏,彭氏宗族都派出代表亲临慰问探望,互至祝词,那一片亲情诚意感动了大会所有的人。华夏儿女一家亲,夏邑曲阜两不分。还是那句老话,血永远浓于水呀!

夏邑县是人力资源大县,每年外出打工民工不下数十万,县政府除加强对外出民工的组织领导之外,还在技术培训人员素质的提高上下功夫,许多年来,从无打架闹事,聚众上访的问题发生,2005年双节期间,夏邑城关在温州一个服装厂打工的民工正准备回家过年,厂方找到工人代表,说有一批出口服装急需交货,否则后果严重,愿意出三倍的工钱请工人在场边生产过年,工人代表向家里说明情况,征得当地政府同意后没有一人离场。他们识大局顾大体的精神在温州一带传为美谈。

五、勤劳忠厚幽默风趣的人生取向

无论是在千百年前封建落后的过去,还是在科学进步的今天,无论是在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还是在富足祥和的现在,夏邑都能勇敢的面对现实,勤勤恳恳,忠厚诚实,并且对生活充满热爱幽默风趣。还说前面提到的那位被砍了旗杆的李奕畴吧,后来官至太子少保,就是做了小皇帝的老师,他仕途中曾一度赋闲回家,后来皇帝又任命他

为浙江巡抚,他上任时,从夏邑太平集的老家坐小土车子,有家人李二推着去扬州赴任,天黑时到了扬州城外,为了不打扰地方百姓,就住进了驿馆。悄悄当地的富绅及官吏给他接风也在这里摆了酒宴并备下厚重的礼金。这些人看天色晚了李大人的八抬大轿没到,就在正房正吆五喝六,大吃大喝。李奕畴一问没有正房,就在偏房位下安息,可他一生有个嗜好,就是爱吸旱烟,不吃不喝都行,就是不能断烟,他坐在床上,拿出自己特制的三尺大烟袋向家人李二要火,李二向怀里摸索,发现在路上解怀乘凉时,火镰子火石丢了,无奈之下只好向正房的官吏讨火,结果被官吏大骂一顿:你各臭种地的,也不看看这是啥地方,敢给老爷要火,赶出门外。李二忍不过,就把皇帝御赐的四龙3点燃,在门上挂了起来,有小官看见忙到正房报告:老爷,不好了,李大人的灯笼咋再偏房门上挂起来了。官绅们大吃一惊,忙击中起来到李奕畴房里请罪:李奕畴不急不恼,顺口念了一首打油诗:仗势欺人离不得,纯属打人更无赖,做官就要为百姓,不为百姓是狗官。众官一听,连连称是,一个个跪地求饶。

这故事虽然只是民间传说,但夏邑人的忠厚却是出了名的,谁家来了客人,喝酒吃饭时总要请村里的长辈作陪。生活困难时来了客人,就是端着面瓢一家家去借,总要使客人吃上白面馍,夏邑人喜欢精打细算过日子,家家都种有自己的小菜园,但无论是谁家的,你下工回家,走在路上,都可到路边的菜园里摘点豆角,扭几个茄子,从没有人出来吵闹。夏邑有句俗话是:青瓜红枣,谁见谁咬,大葱小菜,谁要谁爱。县、乡政府每年都要派工作组下乡坐队,村里干部都要安排

工作队员或下乡演习的演员到村民家吃派饭。每到这时候,乡亲们都争着做好吃的,光怕给村里丢人。三年自然灾害生活困难时期,夏邑有一个红军去北京民政部反应情况,看到一位中年退伍军人正跟办公室的一位年轻女同志大吵大闹,所要救济款,这位老红军看不对,上前劝阻,吵闹的中年人骂道:老子扛过枪,渡过江,你呢?夏邑的这位老红军放下布口袋,从里面掏出一个印有河北人民抗日联军字样的手绢包在办公桌上一字排开,竟然是一枚军功章和战役纪念章。一屋子人都呆了,那位吵闹的退伍军人楞了一刻,走到老红军面前唰的一个立正,规规矩矩的向他敬了个军礼。第二天,年轻的女工作人员陪民政部的领导去看望,老红军早已人去房空,只在桌子上留下一封反映情况的书信。

夏邑人爱抱团,走遍天涯海角总能找到自己的知己。天南地北一听河南口音,一下子就亲热起来了,一条破被合着盖,一个红薯分开吃,唤一声河南老乡,马上就有人给你安排吃的,住的。这就是河南人,这就是夏邑人。曾听过一个笑话,说的是夏邑一个做生意的小老板,一次在朋友家吃饭,听同桌的来自大都市的款爷吹自己如何能耐,只要舍得花钱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没当不上的官,吹的一桌子人羡慕,我们这位夏邑老乡一声不响,待那位款爷吹够,淡然一笑,不紧不慢的说,请问这位先生,我们河南虽然没有那么大的能耐,但人民币和美元还是有的,这样,我给你开一张一百万的支票,看你能不能把我们夏邑的孔圣人的五世爷爷孔父嘉的像挂到天安门城墙上去。边说边去掏腰包。那位好吹的款爷哑口无言,一桌子人放生开怀大笑,一连

声叫好。

孔祖文化是两千五百多年来中华大地上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思想融合的结晶,是当地政治与经济发展的具体反映。夏邑的文化底蕴和浓浓乡情不仅仅是夏邑县特定区域内的文化反映,而是以夏邑和商丘为中心向周围辐射的文化现象。她就是一棵大树,在商丘大文化的土地上破土而栽,茁壮成长,但他的根须却深深的扎在土里,吮吸着黄淮大地中原大地丰富的养分和新鲜的血液,也正是因为如此,孔祖文化才能不断创新,大放异彩。

篇6:从奥运会会徽设计看东西方文化

29届北京奥运会会徽

第30届伦敦奥运会会徽

29届奥运会会徽第28届奥运会在雅典举行,第29届奥运会将在北京开幕,而第30届奥运会的地点选在了伦敦,五环旗自西向东,又从东向西地进行着传递。

奥运会会徽是各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徽记,也称奥运会会标。历届现代奥运会的组委会都要为所举办的奥运会设计会徽。会徽的图案不仅要体现奥林匹克精神,而且还要反映出东道国和奥运会主办城市的特征。

早期会徽的艺术设计与奥林匹克宣传画很相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会徽逐渐脱离了宣传画的模式,设计趋于简洁抽象,蕴意深刻。奥运会会徽是每届奥 运会最有权威性的形象标志。《奥林匹克 》规定,各届奥运会的会徽,未经奥运会组委会同意,不得用于广告和为商业服务,从而保证了奥运会会徽的严肃性和 权威性。

1988年汉城奥运会会徽由蓝、红、黄三色呈旋涡状的条纹和象征奥林匹克的五色环组成。三种颜色代表天、地、人“三元一体”的哲学含义,动态的 条纹意指体育运动,旋转向上表示和谐进步,

内向心的动态,比喻五大洲的选手走到一起;外离心的动态,寓意为通过奥林匹克精神,走向相互了解和世界进步。

雅典奥运会会徽的主体是一个橄榄枝缠绕而成的桂冠,形状近似古雅典城。在古代奥运会中,桂冠代表冠军的荣耀。另外,橄榄树在雅典还被 视为圣树,橄榄枝象征和平,组成的图案同时还象征生命圈、天空和大海。中国印是北京奥运会会徽。主体图案为红色调,似印非印,潇洒飘逸,充满张 力,寓意是舞动的北京,象征着开放的、充满活力的、具有美好前景的中国形象。

伦敦奥运会和残奥会的会徽设计基于数字,按上下结构组成不规则图形,五环标志和伦敦的英文字样置于图中。在奥运会开幕之前, 会徽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先后呈现粉、蓝、绿和橙4种颜色。标志说明了第30届奥运会举办的地点和主题,阐释了伦敦所建造的场馆,并提醒本国公民履行承诺,用 奥林匹克精神去激励世界上的每个人,拉近与青年人的距离。这一会徽将由20伦敦奥运会和残奥会共同使用,这在奥运史上还是第一次。

上一篇:泉峰小学班主任选拔方案下一篇:史料教学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