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意义

2024-04-18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意义(精选14篇)

篇1: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意义

“情人节”在孩子眼里一般没有概念,但对我来说意义重大。那天,我很开心。前几天,父母吵架了。后来爸爸虽然想尽办法补救,但是他们经常陷入冷战。今天是情人节。爸爸想做点什么,因为“夫妻是永远的恋人”!有了爸爸的浪漫,妈妈可能会有更多的笑容。

于是,我主动打了起来,出去帮爸爸挑了九朵玫瑰。等等等等。我在阳台上用望远镜看着,父亲兴奋地踱来踱去。我劝他正式一点,他却来了个土与海的结合。她坚持穿睡衣送花。她还叫我小提琴伴奏。目标出现了,妈妈回来了!再看看爸爸。他似乎紧张得不知所措。近,近.我一开门,就拉起《欢乐颂》,躲在门后的父亲跳了出来。送上一夜捧在手中的鲜花.

从此,冷战变成了热情,争吵变成了欢笑,久违的幸福回到了我们身边。爸爸决定做个好人,努力做家务;而我妈把那一幕当做经典,时不时想一想,所有的愤怒都平息了……那个情人节,真的是我最开心的一天。

篇2: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意义

一大早,我就来到了花店。里面有这么多种花。有玫瑰,百合,菊花,满天星,还有很多我叫不出名字的花。我从花店听说情人节不仅有红玫瑰,还有蓝色和彩色的。

我正在花店闲逛,突然发现柜台上有一朵鲜艳的玫瑰。所以就用我的压岁钱买了。回家的路上,我沾沾自喜地对自己说:“我想让妈妈开心。”

回到家,我立刻钻进书房,做了一张贺卡,上面写着:妈妈,情人节快乐!我把贺卡绑在花枝上,踮着脚,轻轻推开妈妈的门,然后把花放在床头柜上,然后悄悄地离开了房间。

我在门外偷看。不久之后,我妈午睡醒来。她看到了我做的玫瑰和贺卡。她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篇3: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意义

苹果与西方文明的渊源起始于《圣经》 中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偷吃禁果的故事。据 《圣经》记载上帝造人之初, 亚当和夏娃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伊甸园里, 但上帝告诫亚当和夏娃绝对不要偷吃园里的两棵树, 即生命树和智慧树上的果子, 否则必然会也严重后果。但他们没能经受住诱惑, 夏娃受了蛇的诱惑, 吃了智慧果, 并且给亚当一个, 亚当同样也吃了。上帝震怒人违背了他的命令, 把他们赶出了伊甸园。而且传说亚当偷吃禁果的时候, 在惊慌失措中将一个苹果核卡在喉咙里, 留下一个疙瘩。作为惩罚, 上帝就让这个苹果核永远留在他的喉咙里, 成为男性的喉结。后来Adam'sapple这个短语就被人们用来表示“男人的喉结”。 现在已经证实, 禁果就是苹果, 因为在拉丁语中, 表示苹果的那个词语也可以表示邪恶。因此苹果就和原罪产生了某种关系。但同时, 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透露出他们的好奇心, 求知欲, 而这也是人类的天性。好奇心, 求知欲是一切科技成就的最初动力。因此, 在此处苹果又有了智慧、强烈的吸引和诱惑等含义。或许这也是后世诸如苏格拉底、布鲁诺等孜孜不倦地追求知识和真理, 敢于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动力的源泉, 只能说从人类文明的发端, 从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开始就有了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

而在世俗世界, 苹果被赋予了“宇宙”的含义。欧洲皇帝、国王们用的手杖, 其顶部都是一个圆形的苹果, 他们总是手握“帝王的苹果”来表明他们控制着世界, 苹果成了权势的象征。

二.苹果与古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中第一次出现苹果, 是在宙斯与赫拉的婚礼上。大地之母该亚从西海岸带回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给他们作为结婚礼物, 表达对他们婚姻的美好祝福, 而树上结满了金苹果, 因此在这里苹果有了完美婚姻的寓意。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在人间所完成的十二件功绩的第十一件, 便是取得赫斯珀里得斯和巨龙看守下的金苹果。在取得金苹果的路上, 赫拉克勒斯还从高加索山上释放了普罗米修斯。希腊神话三女神与金苹果的故事也是最耳熟能详的, 在人类英雄帕琉斯和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婚礼上, 众神君受到参加婚礼的邀请, 只有不和女神厄里斯没有被邀请, 于是她怀恨在心, 在婚礼上扔下了一个写着“送给最美的女神”的金苹果, 而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 以及美神阿芙洛狄忒都认为自己是最美的女神, 互相争执不下, 于是宙斯最后让特洛伊从小被父母遗弃最后堕落成牧羊人的王子帕里斯做评判, 为了贿赂和诱惑帕里斯选自己, 赫拉允诺他给他无上的权利, 雅典娜愿意赐给他智慧和力量, 阿芙罗狄忒答应让世界上最漂亮的女子爱上她, 并自愿做他的妻子。帕里斯逐一考虑, 最后对美女动了心, 他确实也认为阿芙狄罗忒最美, 于是他选择了美神阿芙狄罗忒, 赫拉和雅典娜气愤地离开, 并发誓会向所有的特洛伊人报复。而后来帕里斯在阿芙狄罗忒的帮助下娶了斯巴达的人间最漂亮的女人海伦, 而这也成为特洛伊战争的导火索。因此, 在希腊神话中, 金苹果象征着美丽与智慧, 但是也含有选择, 纷争的意思。

三.苹果与西方语言

英语语言中也有许多与苹果有关的俚语、习语等, 有着丰富的文化寓意和内涵。现在举几个典型的例子如下:

例1apple of one’s eye心爱之物, 掌上明珠, 心肝宝贝。在这里, apple实际指的是the pupil (瞳孔) , 大概因为眼珠圆的象苹果之故。瞳孔是眼睛重要的一部分, 它能调节进入眼睛的光线的强弱。瞳孔散大, 对光反射消失, 也是脑死亡即人死亡的表现之一。 所以, 这个成语典故常用来比喻象爱护眼珠一样爱护某个最心爱的人或珍贵的东西,

例2apple-polish (努力讨好) 美国小学有个传统习惯, 即小学生为向老师表示尊敬和感谢, 常把自己家里的红苹果带到学校里来, 送给自己认为好的老师。但有些学生其实对老师并没有多少喜欢, 但为了讨得老师个关照, 他们会像其他同学一样送苹果给老师, 而且还擦得很亮很干净, 于是apple polish这种行为就成了拍马屁的意思。

例3One rotten apple spoils the barrel.一只烂苹果烂一筐苹果。当一个苹果开始腐烂, 它也会毁掉同一容器中其它苹果。这个短语就被引申为指团队里一个差劲的人会使每个人的表现都受到影响。我们通常就会把那个表现欠佳的人称为团队中的rotten apple。

篇4: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意义

[关键词] 东西方 大众文化理论 对比研究

一、大众文化内涵

当代中国社会文化主要包括主导文化(Dominant Culture)(执政党和政府倡导的以保持本国、本民族特色为根本目标的主旋律文化)、精英文化(Elite Culture)(代表知识分子理性思维、自觉意识和审美情趣的经典文化),和大众文化(Mass Culture)(工业化背景下由消费意识引导的、以普通大众为指向的通俗文化)。以普通社会大众为受众的大众文化在工业化背景下异军突起,在今天全球化跨文化交际增强的大环境下,关于大众文化理论尤其是跨越东方和西方的大众文化理论研究更加成为焦点。

大众文化建立在工业技术和商品经济体系的基础之上,反映大众对日常生活的实践、思想、体验和感悟,具有生活化、多样化、商品化和娱乐性等特征。它是一种借助大批量生产、面向大众传播,使大多数人形成一致的生存方式和趋同的需要并凝聚为一个共同整体,最终在趣味、意义、信仰和价值上共享的后现代文化现象。

二、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发展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对大众文化理论的研究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使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研究产生了不同的流派。一是兴起于20世纪30~4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 (Frankfurt school) 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为西方大众文化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以霍克海默(Horkheimer )、阿多尔诺(Adorno)、马尔库塞(Marcuse )等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研究形成了西方大众文化理论史上的所谓法兰克福模式,提出了分析大众文化概念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

东方特别是中国的大众文化理论研究源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形成高潮,在跨文化交流日益加强的当代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知识分子密切关注着西方国家的文化研究,并从不同层面或视角对大众文发表见解。但总体趋势是我国学者更多地对西方大众文化理论持“拿来主义”,以启蒙者身份自居,将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简单横移,用以批判中国本土的大众文化理念,必然由于东西方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诸多差异产生西方理论的语境脱离,带来内容和思想上的双重错位。对法兰克福学派发出补充或反对声音的本雅明(Walter Benjamin)、葛兰西(Gramsci)费斯克(Fiske)、旅美华人徐贲等为我们提供了比较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的新思路。

三、对比研究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的意义

首先,研究大众文化的意义重大。任何一种体制下、任何一种文化下对于大众文化的研究都必不可少。大众文化对民众的影响巨大,对于大众文化的正确界定、预测、和建构、改造对于我国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强对大众利益与幸福的人文关怀等意义重大。既然大众文化的创造者实际是属于非大众的文化精英,那么具有国际视野的文化精英们完全可以在引领大众文化向正确健康方向发展的事业上起到精英作用。其次,全球化(globalization)语境下对于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进行对比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将当代文化研究与西方的文化批评理论进行对比研究可以他人为镜,知己知彼。经济、文化、信息的全球化带给我们发展契机的同时也出现某些弱势文化趋同于强势文化的现象,尤其是西方生活方式、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等大众文化向东方的辐射,对于应该在大众文化中起到引领作用的精英文化的代表者尤其应该保持清醒的自觉意识,探究本土大众文化的发展格局,并对西方大众文化发展走向及内部规律进行破解,将本土大众文化现象放到全球化大语境下进行观照、解读,抗争西方大众文化的霸权话语,引领本土大众文化的方向,并最终服务于保持本国、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根本目标。

现今,我国对当代东西方大众文化进行对比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存在几个问题:第一,在中国本土的文化研究或文化批判中,有忽视社会、历史与文化差别,搬用西方文化理论的话语的现象。不少批评者不是把西方文化研究的反思精神、批判精神继承过来,用以批判本土语境中的支配性压迫力量,简单地把西方文化研究的批判对象当作自己的批判对象;第二,缺乏对中国大众文化理论的深入、系统的研究与梳理,缺乏对中国大众文化基本特征和独特功能的系统分析,更缺乏对中国大众文化本质内涵的深层次发掘,无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众文化理论;第三,主要是采用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来分析中国大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理论上的不足。因为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并不是一种普适性的观点,它所针对的时代和大众文化状况与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有一定的区别。

西班牙文学理论家乌纳穆诺在其《生命的悲剧意识》中说:“向一个人建议他应当成为其他的某些人,就好像是向他建议说他应该停止成为他自己。每一个人都必须守护他个人的人格,而如果他愿意改变他的事项与感觉的模式,这也只是当这一项改变能够进入他精神世界,这一项变动必须发生在他个人的连续体之内。”其核心在于为大众文化推波助澜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坚持本我文化、思维模式的固守性,如果想要对之进行渗透、引导,只能以进入其精神内核的形式和强度促使其自我潜意识的革命,通过对比研究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并与中国社会现实相结合则可以改变大众文化个体精神世界。

基金项目

横向课题:当代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比较研究

主持人:辽宁医学院外语部 马丽娣

资助单位:锦州日报社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根基和发展现状,[J].徐辉,张贞,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四期.

[2] 大众文化比较研究——法兰克福学派与英国文化学派及中国大众文化的异同分析,[J].王慧博, 《理论界》2006年第三期.

[3] 大众文化教程,陶东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

[4]Raman Selden, Practicing Theory and Reading Literature: An Introduction, [M] London: Harvester Wheatsheaf, 1989.

作者简介

篇5:西方情人节的来历和意义

今天是2月14日情人节。我们这里很忙!很多成年人买了99朵玫瑰,代表我对她的爱。我看见一个哥哥在街上买了一朵玫瑰,给了一个姐姐。大姐不好意思地收下,笑着说:“谢谢!”大哥哥说:“这是我给你的情人节礼物!”大姐笑了。我走在街上,看到每个大姐姐都拿着一朵玫瑰走在街上!

我的家人,爸爸妈妈都在情人节!我爸爸买了一个白金手镯给我妈妈。我妈妈很开心。我说:“妈,抹硫胺素!”妈妈说:“不,我去吃饭就穿!”“哦!”我说。

愿望:情人节快乐!

篇6:西方感恩节的真实来历和意义

感恩节起源于美国,是为了感谢印第安人帮助美国人渡过难关而举行的一种庆祝活动。当时美国人民身处险境,是印第安人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印第安人送来生活必需品,并且教导他们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等生存方法。

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美国人民逐渐习惯了在当地的生存方式。在欢庆丰收的日子,美国人民邀请印第安人一同感谢上天的赐予,感恩节也由此而来。

篇7: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意义

西方近现代形而上学的转型及其意义

近代形而上学因其内在的矛盾,陷入背离科学精神的独断论、否弃人文精神的片面理性,导致向现代形而上学的转型.在研究对象上,由抽象思辨的理性王国转向具体现实的.生活世界;研究方式上,由主客分立的科学型思维方式转向主客统一的人文型思维方式;研究目标上,由追寻终极不变的绝对真理转向确立多元开放的相对的哲学观.本文通过转型的原因与意义的分析,揭示现代形而上学与近代乃至传统形而上学的差异,阐明形而上学在现当代哲学中的意义.

作 者:雷红霞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系,湖北,武汉,430072刊 名: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XIANG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17(3)分类号:B081.1关键词:形而上学转型 理性王国 生活世界 主客分立 主客统一

篇8: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意义

关键词:美学范畴,本质概念,审美活动,中国美学

西方美学范畴源起于西方文化环境中, 从本体论美学范畴、认识论美学范畴、存在论美学范畴到文化论美学范畴, 我们对美学范畴的追问与梳理就是对人类心灵的反思, 就是对人类文化思想史的关注, 就是人类对世界与生活的自由思考。

一、美学范畴的本质

范畴就是概念, “范畴 (category)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关系的概括。源于希腊文kategoria, 意为指示、证明。汉译取自《尚书·洪范》中‘洪范九畴’一语。”《不列颠百科全书》界定“范畴是区分过程中的一些小阶段, 即认识的过程中的一些小阶段, 是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那么美学范畴就像哲学范畴一样既是反映人类审美认识的载体, 又是掌握人类审美活动的关键。

在西方哲学史中, 毕达哥拉斯学派建立了第一个范畴表, 柏拉图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考察了哲学范畴。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范畴作为一个哲学核心的类型就是事物的一般属性。18世纪, 康德复活了这个术语, 列出了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范畴表。黑格尔在批判康德的先验论与形而上学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辩证范畴体系, 对黑格尔而言, 范畴包括了形式与内容两大类别。

美学范畴是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动态的本质体系, 按照塔塔凯尔凯维奇的看法, “善-美-真, 理论-行动-创造, 逻辑学-伦理学-美学, 学问-道德-艺术, 自然-人格, 客观性质-主观性质, 理智-感觉, 元素-形式, 事物-符号;所有这些相对于世界的思想界, 或至少是西方的思想界而言, 都算得上是基本的区分和范畴, 主要有美、创造性、美学、艺术和形式。”[1]4因此, 美学范畴反映了美学领域存在的最一般的基本概念, 能帮助人们认识和掌握审美现象的最一般、最基本的种类概念, 最终参与到审美活动中去。美学范畴具有普遍性和概括性, 包含着本质因素、认识因素、价值因素与文化因素。

二、西方美学范畴的历史演变

美学范畴是人们对美学的理性认识的一种基本形式。一方面, 美学范畴是从美学概念中抽象而来, 其外延更大并且内涵更小。另一方面, 两个美学范畴的关系可以相互转换, “美学范畴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 不仅每一个、每一组范畴都有它自身发生、发展以及向别的范畴过渡、转化的历史。”[2]

古希腊时期, 毕达格拉斯学派首先推出了“比例”与“和谐”两个美学范畴;德谟克利特首次论述了“模仿”;一个世纪以后, 柏拉图论述了“美”、“丑”与“善”;亚里士多德把美学范畴扩大到“悲剧”及“净化”。古罗马的朗吉弩斯又把美学范畴延伸至“崇高”。中世纪又区分出“创造”、“光”、“爱”等美的范畴。文艺复兴时期则强调了“优美”、“绝对美”、“色泽”等。18世纪, 启蒙主义者将“天才”、“自由”、“游戏”等作为美学的核心范畴。近现代以来的美学范畴内涵变化较大, “长期处于首位的“摹仿”退居到了幕后。早先几乎不曾提到过的‘创作’现在却跃到了首位。‘形式’虽然仍是一个有争议的多义的概念, 却占据了特殊的地位。而‘美’现在用起来则没有多大把握, 而且被认为是一陈旧的概念。至于‘艺术’, 现在几乎每页书上都可以看到。”[1]14可见, 当代美学建构在继承与批判的基础上, 但“花”对“根”的反叛总不会是彻底的。

20世纪以后直至泛美学或反美学, 美学研究逐次淡化了美学范畴的追问, 开始转向文化美学的维度。张法在《20世纪西方美学史》中总结了“形式”、“表现”、“隐喻”与“荒诞”等体现现代人精神的美学范畴, 即“形式”是现代人的依托, “表现”是现代审美心灵的直接表达, “隐喻”是现代人的故事, “荒诞”是现代人的世界观。这与古典西方美学的“内容”、“再现”、“典型”、“美”与“崇高”相对应。

可见,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奠定了西方美学的坚实基础。中世纪是西方美学的过渡期, “美”变成“上帝”的同义词。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各国美学的发展期。启蒙时期是西方美学的独立期与综合期。近现代是西方美学的繁荣期。当代是西方美学的回归期与转型期。另外, 在泛美学或反美学中, 审丑学代替了审美学。同时, 在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下, 东方美学正在逐步兴起。

三、近代西方美学范畴研究简史

1907年, 德国心理学家马克斯·德索在《美学与艺术理论》中, 试图根据审美感情的质的差异来建立美学范畴系统。1926年, 法国美学家夏尔·拉洛在《美学概念》一书中以“和谐”为元范畴建立美学范畴体系。1960年, 法国美学家苏里奥在《美学范畴》中将美学范畴分为基本的与变体的美学范畴。1980年, 波兰美学家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在《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中研究了美、艺术、创造性、形式、摹仿、美感经验等。值得关注的是, 自1950年以来, 苏联美学界非常重视美学范畴的研究, 专著有鲍列夫的《美学范畴》 (1959) 和《美学基本范畴》 (1960) 、齐斯的《艺术和美—传统范畴和现代问题》 (1975) 、舍斯塔科夫的《美学范畴论—系统研究和历史研究尝试》 (1983) 等等。

国内的相关研究无论从客体与主体方面, 还是从二者的关系方面, 皆没有超出审美活动的框架。我国学者多从中西比较的角度进行研究, 目的在于建构中国的美学范畴理论。1993年, 彭修银的《美学范畴论》论述了“美 (狭义的) 、崇高、悲剧、喜剧、丑以及美学范畴的变体优美、壮美、理想、嘲讽、怪诞、恐怖。”2006年, 朱立元主编的《西方美学范畴史》是以审美活动为视角, 将西方美学范畴分成哲学范畴、具体美学范畴及介于两者的主干范畴三大类。

四、美学范畴的研究方法及文化意义

西方美学范畴的研究尤其要注重其历史发展、变化及相互间的关系, 也就是说, 不能进行单纯的逻辑推理, “不是美的现象史, 而是美的逻辑史, 通过范畴史可以把美学发展的逻辑梳理出来, 从原则上来讲, 一部美学范畴史, 应该把历史上从古至今美学范畴本身的逻辑结构的演变反映出来。”[3]美学范畴史即是人类的审美活动史, 其系统内涵是在历史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朱立元在《从中西比较看西方美学范畴的特质》一文中指出, 西方美学范畴主要是科学型思维或具有强烈逻辑分析色彩的理性思维的产物, 其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它的历史性即美学范畴自身的发生、发展、消亡的逻辑发展过程。可见, 西方美学范畴的产生离不开西方文化的大背景, 我们要采用比较分析与历史研究的方法, 做到历史、系统及文化的结合。

西方美学起源于概念、范畴与思维方式, 其起点是抽象的、哲思的、辩证的, 正如恩格斯所言“一个体系取代了另一个体系”。通过对美学范畴的考察, 人们可以系统地把握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演变的基本特征, 并且在审美观念的变化中揭示出美学思想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 这也正是鲍桑葵梳理美学史的主线的方法, “观察、表现力、情趣, 甚至还有部分理论, 靠着运动的惯性向前推进。”这意味着, 美学范畴的演变就是美学学科的发展。

美学范畴研究的意义就在于找出美学内在的、本质的东西, 理顺西方美学概念发展的逻辑线索, 有助于以点带面地把握西方美学的全貌。同时, 美学范畴的研究意义也源于对美学范畴“过时说”与“无用说”的理解与批判, 其中包括直觉主义美学、新实证主义美学和心理学美学。国内的否定论也认为, “西方崇高、悲喜剧、荒诞等美学范畴, 因为是建立在价值一元论和人类中心论的时代, 在价值多元并立的今天, 其美学力量已经削弱;而荒诞在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中国也难以得到认同。”[4]这种种批判恰恰从反面彰显了中国美学范畴的内涵、文化与价值的演变体系。在西方美学陷入困境的今天, 我们只有不断建构与反思本土的美学范畴, 才能真正找寻到审美文化的存在与发展之根基。

综上所述, 西方美学范畴若隐若现地贯穿于整个西方美学体系中, 构筑起西方美学严整的审美理论大厦, 其根基在于古希腊罗马的美学范畴。由此可见, 我们完全有必要以美学范畴为思维工具揭示中国美学的发展规律, 反过来说, 这些发展规律又能丰富我们对西方美学范畴的认识, 明确西方美学范畴史及其研究的方法与文化意义。

参考文献

[1][波]瓦迪斯瓦夫.塔塔凯尔凯维奇.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M].刘文潭,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2]彭修银.美学范畴系统的逻辑发展[J].江海学刊, 1994, (1) .

篇9: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意义

概述

千百年来,符号以一种鲜活的形式承载着人类文化的传播,构成了文化的多样化。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蕴涵着民族的哲学、艺术、宗教、风俗以及整个价值体系的起源。

从古至今,生物一直都是所有文化群体中最直接、最有力的象征源泉。从古代传统装饰纹样到现代标志设计都隐含着生物符号的缩影。NBA球队中,有相当一部分球队的队标是以动物符号为主设计的。人类与生物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世界各个民族宗教也都有自己的生物图腾,有些生物在历史演变发展长河中已经具有一定象征意义。

不同文化背景下符号意义的变化

同一个生物符号出现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出现大相径庭的性质,它所指称的可以是两个不同的事物或意义。这种符号的两重性格称为符号的变异,实际上反映的是人对物的认知态度的区别。东西方文化的发展有着各自的轨迹:西方文明建立在古希腊的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以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思维为特征,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建立在深受儒教和道教影响的基础上,在思维方式上以辩证思维为主要特征。不同的文化地域和思维方式,造就了东西方的人们给同一种生物符号赋予了不同的意义。

1. 龙的不同意义

世界各地的龙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中国传出去的龙,因受中华文化的辐射和影响,是国民崇拜的对象;一类是西方世界出产的所谓“龙”,象征暴力和邪魔。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符号文化自成系统。上古神话传说中的盘古、三皇五帝都与龙有密切关系。这些诡异的传说,其中一部分经过历史学家加工,再植入儒、道的理想,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龙是许多种生物和天象多元融合的产物,其神性丰富,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符号。人们把龙看做幸福、活力、健康的象征,其象征性和凝聚力是很大的。东方人对龙的感情是崇敬而积极的。

在西方,龙代表人类原始的属性,基督教把龙作为极端邪恶或魔鬼撒旦的象征。同时西方龙只是对少数生物的集合,神性小而单一。而西方传说中的屠龙勇士都是英雄,因此龙与骑士在西方便成了邪恶与正义的化身。

其实从根本上来说,这两种生物虽然都叫做“龙”,其实没有什么实际联系。当然,龙并不是真实存在的生物。在这里笔者将龙理解为自然,将神理解为人类的精神,东西方的人们都是尊敬自然的,但内心深处也有着人定胜天的信念和理想。

2.鱼——吉祥,亦或基督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鱼是象征吉祥的重要题材。鱼获得这种象征意义可从上古历史文化考察:最初,中国人的谋食方式及对鱼神的崇拜使鱼成了丰收富裕的象征,而由水生殖信仰演化来的鱼生殖信仰及鱼本身繁殖力强的特性,使鱼在传统文化中染上生殖色彩,成为婚姻、爱情的象征物。

鱼在西方世界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鱼形纹大概是已知的使用历史最悠久的基督教象征符号,早在十字架作为基督教的象征之前,早期的基督徒就以鱼来象征基督和基督教信仰。最为可信的一种说法是,希腊语中的ICHTHUS(鱼)是各取希腊文中IESOUS CHRISTOS THEOU UIOU SOTER(耶稣基督,上帝之子,救世主)每个词第一个发音字母组成的。 因此初期基督教徒借鱼形符号作为信徒之间联络的暗号,以逃避当时罗马帝国和异教徒的迫害。

今天,鱼形纹的象征符号更加丰富,比如著名的“达尔文鱼”。它是进化论的象征符号,刻意采用耶稣鱼形的原因正是为了对抗基督教的创造论主张。双方支持者或出于不满,或出于好玩,继而在原有的符號基础上创造了更多揶揄彼此信仰的衍生符号。

3.亦正亦邪的蛇

作为一种爬行生物,一方面,蛇因为其反应灵敏,生存能力强,被奉为智慧正义的化身,而另一方面又因为其阴险狡诈,被认为是残暴、邪恶和死亡的代名词。在东西方文化发展的漫长历程中,蛇这一具有双重特性的生物就是亦正亦邪的。

西方神话传说中的蛇极少以正面形象出现,蛇所伴随的往往是谎言和欺骗。如希腊神话中的美杜莎,如圣经中让夏娃偷食禁果的蛇。在很多原始文化里,也因为蛇看起来高深莫测,甚至奉为神。蛇因此象征着人性中蠢蠢欲动的欲望,与深不可测的力量。西方人对蛇的恶感比东方人深一些,但是在西医中,“蛇杖”又是医神的标志。这说明蛇又是一种充满智慧的象征。

在东方的神话传说中,蛇有时被赋予美好的、善良的性格。在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半人半蛇的伏羲、女娲是人的始祖。除此以外还有白娘子这样美丽善良的艺术形象。至今尚在部分地区,人形蛇神还是受到信奉的。西方关于蛇的传说中缺乏这些内容。

结 语

通过分析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生物符号的象征意义,我们可以对一个民族文化之根进行深刻的挖掘。由于宗教、文化、民族以及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差异,不同民族赋予生物的情感语义、象征语义是复杂的、有时甚至是对立的。我们要能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运用功能分析、意义分析等手段,揭示这些符号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深入地挖掘其深层结构中的文化内涵,同时更加了解设计中的造型语言和符号的关系。注意针对不同的人群定位使用不同的生物符号,注意符号的构思方式和产品意义的解读。

篇10: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意义

1.知识与能力:掌握古代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商路;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和传播;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经历;《马可·波罗行纪》及其影响;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课本中的插图和地图,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图表的基本技能;通过对“数字发明的作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等问题的探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科学、知识源于生活,同时充分认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对外国商人、使者频繁往来元朝原因的分析,建立爱国主义情感、开放意识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阿拉伯数字的由来,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的经历。

难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古代,人们沿着”丝绸之路”,往返于欧洲和亚洲之间,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

新课介绍

一、“阿拉伯数字”的由来——使者之一:阿拉伯人

1、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

2、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的其他贡献

二、元朝宫廷中的意大利人

——使者之二: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启程东来

教师讲解:马可·波罗东来与西回路线

公元1254年,马可·波罗出生於意大利威尼斯的一个商人家庭。公元1271年,17岁的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和叔叔开始了这一次伟大的旅行,他们从地中海出发,经大小亚美尼亚,穿过了波斯和帕米尔高原,走过“丝绸之路”上的茫茫沙漠,最终在蒙古草原的元上都见到了中国最高的统治者忽必烈,被委以官职。此后的间,马可·波罗居住在当时的元大都,在中国经商,到各地视察,足迹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还出使亚洲一些国家。直到1295年,马可·波罗才从海路回到了故乡。由於他经常向人们提起那个繁荣强大的东方帝国,动辄以百万之巨的形容词来描述它的富足,所以威尼斯人戏称他是“百万先生”。

今天人们关於马可·波罗的所有记忆几乎都来自於他的游记本身,据说在马可·波罗回到家乡的第二年,威尼斯与热那亚爆发了一场贸易战争,在海战中被俘的马可波罗进了热那亚监狱,在监狱中他结识了一个名叫鲁斯蒂切诺的作家,为了打发狱中的无聊时光,马可·波罗将自己在东方游历的见闻口述给后者笔录,两年后成书,最初的名字叫《寰宇记》。

12,马可被释放,这本书也随之风靡了整个欧洲,自从1477年,第一个印刷本问世后,至今全世界已有130多种译本。

受马可·波罗及其《行纪》的影响,许多探险者为了寻求东方的财富开始了远航,哥伦布就是其中之一。至今在西班牙基维利亚市的哥伦布图书馆还藏有一本拉丁文本的《马可波罗行纪》,上面写满了哥伦布的注释与批语,这本书伴随哥伦布走完了地理大发现的全过程。因此马可·波罗和他《行纪》也被认为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今天,马可·波罗被称为促进中西交流的最伟大的使者,《马可·波罗行纪》也被誉为意大利13世纪最宏伟的作品。

幻灯片展示

它“向西方世界展现了迷人的中国文明”

———1971年意大利驻联合国代表芬奇在欢迎我国参加马可·波罗东游700周年纪念活动代表团时如是说

介绍《马可波罗游记》

《马可·波罗游记》共分四卷,第一卷记载了马可·波罗诸人东游沿途见闻,直至上都止。第二卷记载了蒙古大汗忽必烈及其宫殿,都城,朝廷,政府,节庆,游猎等事;自大都南行至杭州,福州,泉州及东地沿岸及诸海诸洲等事;第三卷记载日本、越南、东印度、南印度、印度洋沿岸及诸岛屿,非洲东部,第四卷记君临亚洲之成吉思汗后裔诸鞑靼宗王的战争和亚洲北部。

历史回眸

《马可波罗行纪》中的描述

北京:是一个“从来没见过的最伟大的都城” ……这里的奇珍异宝、日用百货,都是世界上其他城市不能比拟的。皇宫的壮丽美观,简直是“举世无匹” ……

杭州:实在是世界上最繁华、最有钱的城市……

泉州:确实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海港…假如有一只船驶入西方的大海港亚历山大港的话,就会有100只船进入泉州……

纸币:纸币可以用来偿付一切款项,携带非常方便…

煤炭:华北人民用一种“黑色的石头”当木材烧…而它的火焰比木炭更大更旺…

驿道:从北京到全国的每一个角落都有驿道连接…驿站每个房间全用丝绸…

《马可波罗行纪》片段

锡兰岛“所产之红宝石,他处无有,……岛中国王有一红宝石,为世界红宝石中之最大而最美者……其长有一大掌,其巨如同人臂。是为世界最光辉之物,其红如火,毫无暇疵,价值之大,颇难以货币计之。”

《马可波罗行纪》片段

印度一个国王“项上戴环,全饰宝石,如红宝石、蓝宝石、绿宝石,及其他宝石之类……胸前项下,悬一丝线,串大珠104颗与红宝石数粒。……臂上亦带三金环,全以重价珍珠宝石为饰;腿上,甚至脚趾亦然。因是国王所带之黄金珍珠宝石价值连城。此事不足为异,盖其所藏甚多,兼为国中之所出也。”

《马可波罗行纪》片段

日本“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桅亦用精金,由是此宫之富无限,言之无人能信。” 日本“亦饶有宝石珍珠,珠色如蔷薇,甚美而价甚巨,珠大而圆,与白珠之价等重。”

马可中国之旅的疑惑

《马可·波罗行纪》中的遗漏之处

1.万里长城,2.茶叶,3.用筷子吃饭,4.用毛笔写字,5.印刷书籍,6.中国文字,7.其它奇技巧术、怪异风俗,不下数十。

1299年,马可被释放,这本书也随之风靡了整个欧洲,自从1477年,第一个印刷本问世后,至今全世界已有130多种译本。

对欧洲的影响: 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对新航路的开辟起到了强烈的刺激作用。

对世界的贡献

传播了中国和东方的文化,

促进了东西文化的交流。

马可·波罗被称为促进中西交流的最伟大的使者…

学生思考:

马可·波罗身上有哪些的优秀品质?

不怕困难

顽强、坚毅

积极学习外来文化等

追忆马可·波罗

纪念邮票

传说现在风靡全世界的意大利美食比萨饼、意大利面条就是中国馅饼、面条的变种,而正是马可·波罗将这些中国化的食品传入欧洲。

比萨饼(PIZZA)

中意友谊源远流长

10月马可波罗34代孙帕多莱基亚先生来西湖“祭祖 ”

温故知新

“6”是罗马。它们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通过地中海东部的商业活动,它们之间一直有经济文化交流;另一方面,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布匿战争、罗马的扩张等使这些文明在相互冲撞中融合。

联系地中海东部地区世界古代文明的分布情况,阅读《文明中心的变迁》图,推断图中“6”指哪个文明。你认为这些文明是隔绝的,还是相互联系的?为什么?

学生合作探究

除本课提到的这些史实外,再举出几个文明的冲撞与融合的事例。

中国唐朝玄奘西游、鉴真东渡,明朝郑和下西洋;拿破伦战争、西方殖民主义扩张等

课堂小结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历史过程看,伴随着各国家和民族活动范围的扩大,各地区内部和各地区之间的交往也逐渐增多。这种交往的途径和方式大致上有两种类型,即和平友好的往来和残酷的暴力冲撞。和平往来是交往的主流。

在相互交往、彼此渗透的过程中,促进了不同民族和文明的汇合。

学生课堂练习

“阿拉伯数字”真的是阿拉伯人创造的吗?

古印度的贡献不仅在于发明十个数字,还创制了与之配套的十进位计算法,使计数和计算变得简单易行,这是印度人对世界的重大贡献。

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与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作用?

1、便利商业贸易活动;

2、直接促进数学和自然科学的进步

阿拉伯人的科学贡献

数学:

花剌子密是杰出的数学家。他的《积分和方程计算》,直到16世纪一直是欧洲各大学教科书。代数学和用阿拉伯数字的计数法,都是通过这部书传入欧洲的。

由于阿拉伯独特的地理位置——地处欧亚非三洲的接合部,所以,它同时吸收了西方的希腊罗马文化和东方亚非古国文化的养料,形成了兼有东西文明特征的阿拉伯文化。

医学:

拉齐斯,巴格达国家医院院长,著名的临床外科专家。外科串线法的发明者。阿维森纳(即伊本·西那)是杰出的医学权威,被誉为“医中之王”。

天文:

阿拉伯帝国在许多地方都设有专门的天文学研究机构。阿拉伯学者制造了不少比较精密的天文仪器,这些天文仪器直到16世纪还为欧洲所利用。阿拉伯的天文学者辈出,花剌子密、白塔尼、科尔多瓦的马吉里提等。

文学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

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

辛巴达航海记

手工艺品:享誉世界的阿拉伯马

宗教建筑——清真寺

使者之一:阿拉伯商人

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此后,阿拉伯不断对外扩张,到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版图已经西起大西洋,东到印度河,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课后小结

归纳总结

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发展和传播了阿拉伯数字

翻译和保存了许多希腊著作

创立了完整的代数学

把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西亚和欧洲

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世界各个国家在历史舞台上活动时有两种方式进行交流:和平往来和暴力冲突,像日本那样以一种开放的、主动积极的方式学习先进的文化,使自己强大起来。相反,开放、积极的文明与封闭的、被动的文明之间往往通过暴力冲撞来实现互相交流,比如武力征服和殖民扩张,导致了被征服地区经济、文化遭到极大破坏,但人类文明最终要形成的秩序是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国与国之间平等互利。

课后习题

在我国的古代四大发明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中,

有突出贡献的是:

A、阿拉伯商人 B、中国航海家

C、意大利传教士 D、波斯人

2.“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

A.古印度人 B.阿拉伯人

C. 罗马人 D.希腊人

3. 元朝时,有一个外国人在中国生活了17年,

并在朝廷中做了大官,由他口述的一部书还曾

经风靡欧洲,这个人是哪国人?

A. 意大利人 B.阿拉伯人

C. 罗马人 D.希腊人

4.下列关于《马可o波罗行纪》的描述错误的是:

A、记述了元世祖忽必烈统治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情况

B、是马可o波罗亲笔所著

C、记述马可o波罗在东方的经历和见闻

D、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

5.现代“阿拉伯数字”写法的出现大约在( )

A、10世纪 B、12世纪 C、14世纪 D、16世纪

6.马可o波罗来到中国后受到哪个皇帝的热情接待

篇11: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意义

外部性理论是由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庇古提出,后经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马歇尔发展而形成.在庇古与马歇尔之后,西方许多经济学家又从不同角度对外部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一些治理外部性的对策和措施,形成了外部性理论的新发展.研究和评析西方经济学的`外部性理论对中国市场化改革和中国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 者:任保平刘丽 Ren Bao ping Liu Li 作者单位:任保平,Ren Bao ping(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博士,西安,710062)

刘丽,Liu Li(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硕士研究生,西安,710062)

篇12: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意义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叙述了两个问题:(一)在古丝绸之路上,欧、亚、非三大洲的商人不断进行友好往来,他们交换各地的不同物产,传播各民族的文化,成为东西方交流的友好使者。(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华,回国后他口述《马可·波罗行纪》一书,传播中国与东方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能叙述古代连接亚、欧、非三大洲的商路──丝绸之路,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的经历,《马可·波罗行纪》及其影响等知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教材中插图和地图的观察,形成识读图表的能力。通过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等问题的探讨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共处和友好往来是相互关系的主流,形成开放意识和国际交流与合作意识。通过学习阿拉伯数字的由来与发展充分认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对外国商人、使者频繁往来元朝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阿拉伯数字的由来,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的经历。难点:世界各地区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马可·波罗人物图片,请同学们说出其人其事,进而总结马可·波罗──一个意大利人,在元朝生活了17年,由他口述的一部书曾风靡欧洲。他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二)教授新课

1、观察《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图,找出东西方的三条主要商路,教师提出问题 :通过这些商路,东西方各国有哪些贸易和文化的交流?

2、和中国往来最多的是什么人?

3、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是什么?

4、阿拉伯人注意把学习和创新结合起来,他们不仅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而且注意吸收别的文化,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阿拉伯文化。

5、阿拉伯数字是由什么人发明创造的?为什么称之为“阿拉伯数字”?

6、如果没有阿拉伯数字,你会用什么方法表示1-10这十个数字?阿拉伯数字的发明有何作用?

7、我们想象出许多种方法表示数字,但都没有阿拉伯数字简单快捷。因此,我们更能深刻体会到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与运用对人们日常生活、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巨大的作用。

8、在东西方文化的传播中,阿拉伯人起了一个沟通和纽带的作用,但是西方人也有直接来到东方,来了解东方的文明与神秘,他就是马可·波罗。

9、马可·波罗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并在中国生活了17年,是什么吸引他来的呢?

10、元朝国力强盛,便利的交通,开放的政策,吸引了大批的向往者。马可·波罗就是其中的一位。

11、教师指导学生看教材中有关马可·波罗来中国的过程及在中国生活工作的经历。

12、根据马可·波罗在中国的见闻,整理出的《马可·波罗行纪》可以说给整个欧洲带来了中国文明之光,对以后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如何呢?

13、他的《马可·波罗行纪》向西方展示了迷人的东方文明,介绍了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国家的富有,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和憧憬。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友好往来。

14、这就是历史的偶然性。那么,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有哪些重要的历史意义呢?请同学们展开讨论。

15、那么你打算怎样做一个国际交流的使者,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

五、本课小结】

篇13: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意义

13世纪中期是西方现代历史的起点,是西方世界知识、 经济体系形成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形象进入西方世界的开始,《马可 · 波罗游记》(1298年)、《曼德维尔游记》(1357年)、 《鄂多立克东游录》(约1330年)三大“游记”成为最先表述中国的西方世界读物。那么,中国形象会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它有可能是理想化的人间天堂,欲望圆满之地或完成自我超越的力量源泉 ;也有可能是被丑化的恐惧排斥、自我确认之物或完成自我巩固的需求化身,因为,中国形象出现在西方现代社会的历史演变中,必然要跟随其时代精神,呈现出不同的形象类别。而我们若要更深刻的把握近期中国形象作为他者文化在西方话语建构中的存在意义,就必须对“中国”这一文化“他者”在参与西方现代历史演变过程中的历史境遇作一追索。

保 · 利科在《阐释学论文集》中提出了关于社会想象实践的两种阐释视角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意识形态的作用类似一个集体记忆联接站,然后“整合”一个相异性的事物使其从创始起成为其所在群体的信仰物,其目的是让想象中的本群体的身份能够支配那个被描写的相异性,以维护和保存本群体的现实状态。而乌托邦则具有“社会颠覆”的愿望,它本质上是质疑现实的,所以它有维持可能性领域开放的功能,即卡尔 · 曼海姆所言 :“乌托邦是想象与现实之间的一道壕沟,它对这个现实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构成了一种威胁。”[2]

经过归纳,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形象在进入西方现代文化体系之后,也可以大致分为乌托邦化的中国和意识形态化的中国两大类,它们一同参与了不同时段西方世界的中国文本形象的建构,也隐喻相应时期西方社会的文化面貌。

首先,是关注最基础层面的物质“中国”,这一时期是西方社会从中世纪进入现代社会的转折点,西方现代精神的启蒙期,西方游记中传递的是呈现出一派物质繁荣的神奇美好形象的“大汗的大陆”,中国物产丰富、贸易繁荣,这种物质财富的交流拓宽了中世纪西方基督教狭隘的世界观,而大汗所具有的威严,是君主权力散发出来的力量与荣誉,于是,作为财富和权力象征的中国形象在西方现代社会的萌芽期想象中无限蔓延,对天堂般中国的想象成为人们审视西方现代文明早期的世俗资本主义精神的一面镜子,构成与中世纪基督教禁欲主义对立的时代精神面貌,解构了中世纪的传统意识形态,而开启西方现代文明的新篇章,即肯定世俗物质财富和对权力欲望的追求和争取。

“大中华帝国”是十五到十七世纪西方对中国形象的又一想象,这一时期,中国成为一个寄托西方社会政治期望的乌托邦形象。门多萨《大中华帝国志》塑造的是一个建立在实地考察基础之上的真实且完美的帝国形象,“中国是世界上治理最好的国家,皇帝高高在上,智慧而德高望重的阁老, 以议会制的形式集体决定政务大事 ;中国司法公正,监察制度健全……”[3]这一完美的中华帝国形象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文化精神具有强大的精神拯救作用,它使身处宗教改革、政治分化之中的欧洲社会有了新的精神寄托,使因神权瓦解而产生恐慌和焦虑的欧洲人看到新的希望,它是欧洲文明自我反观的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中,西方社会完成自我的定位和评估,进而完善自身的社会制度,将现代文明步伐继续向前推进。

十七世纪中叶,西方思想界发现一个思想文化先进的 “中国”,即“孔夫子的中国”,传教士在基督教的历史语境中发现了自然神学意义上的中国,认为中国文化中的哲学精神与基督教神学在起点上是和谐一致的,儒家所有的宽容精神和道德哲学作为西方现代理性主义思潮的先在存在,中国文化在其所遵循的自然法则中关于个人信仰与社会伦理的思想应该可以给西方现代文明以重大启示。这一形象的出现,不仅预示着中国形象的哲学意义被西方挖掘出来,并且作为对西方现代文明的一种批判力量而获得西方哲学家重视,唤起西方哲学家的美好憧憬与强烈的社会使命感。由此, 中国形象在西方现代文明成长的历程中经历了物质、制度到哲学三种层面的乌托邦想象,并始终作为西方现代文化精神的一种隐喻而存在。

十八世纪中期,欧洲启蒙运动发展到后期,以理性、自由、进步、民主为核心的西方现代性思想逐步确立起来,西方文化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得以恢复与加强,资本主义扩张进入帝国主义时代,为确立西方自身所持的信仰与权力秩序,西方的中国形象开始出现与此相对立的文化镜像。中国形象就这样在西方启蒙进步的大叙事中被转入意识形态化轨道,于是,有了“停滞的帝国”、“专制的帝国”和“野蛮的帝国”三种形象类型。

首先,“停滞的帝国”形象是在西方关于进步的现代性叙事结构中出现的,西方现代性意识需要通过构建关于人类存在的世俗历史话语来进行自我确认,“停滞”的形象将其自身现代性建构中的“进步”相对立来确认自身的合理性。 中国形象从悠久到停滞的形象转变,也只不过是西方现代性进行自我确认时所操纵的话语范畴,而关于停滞与进步、中国与西方的二元叙事模式也不再仅仅作为一种知识体系而存在,还是一种权力体制,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功能。由此推演出的一种观念即停滞在过去的中国缺乏存在的意义,西方进步力量对其进行征服与消灭成为一种合理、正义的行为,这种文化霸权思想与资本积累需求相配合的结果就是培养了一个对外扩张性的西方现代文明观念。

其次,以自由为进步的尺度,是西方现代性建构的核心观念,同时也是西方现代性自我文化身份认同的基础,那个曾经被先哲颂扬为政治开明、道德淳良的国家,却因此成了与自由相对立的东方专制国家。赫尔德在《关于人类历史哲学的思想》中,将中国塑造成一个被所处自然条件和民族精神禁锢在愚昧野蛮状态中的专制政体国家形象。残暴的政权统治者、愚昧幼稚的臣民、迷信封闭的腐朽社会等一齐将这一“专制帝国”形象具体化,并参与到西方自由民主的现代性精神建设中去,这一奴役的专制的帝国形象与西方自由的民主的精神主张相对立,来构筑并确认西方文化自由精神的核心内涵。

最后,文明为西方现代性提供了文化身份认同,同时也为这种认同设置了“他者”形象,西方在中国作为“野蛮的帝国”形象与西方现代文明之间的差异性构建中寻找到自我身份的确认,在这种文明与野蛮的二元对立秩序中,西方帝国主义殖民扩张找到了合理理由,即文明对野蛮的征服,这就是西方帝国主义殖民扩张的意识形态依据,十九世纪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入侵,包括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便是在这样一种“文明”与“野蛮”的二元关系中找到其权力合法性的,这集中表现在“文明”话语中对“他者”的想象与权力合谋的方式。

篇14:色彩词在中西方文化中的意义差异

关键词:色彩词;中西方文化;差异

一、红色(red)

红色在中国象征着喜庆和吉祥。中国人结婚往往新娘穿红袄新郎戴红花,过年喜欢贴红色对联,公司企业开张庆典时要剪红绸带,商界也有很多由“红”字组成的常用语,如:红利、红运、分红、开门红、满堂红等。红色又可以引申为受社会好评、受上级重用等意义,如:走红、红人、红得发紫、红极一时等。

但在西方国家,红色则更多地被视为残暴、血腥和灾祸。如:red ruin(火灾),a red battle(血战),red revenge(血腥复仇),a red revolution(赤色革命)。同时它也象征危险、警告,如:red alert(空袭报警),a red flag(危险信号旗),red light(危险信号),red card(足球等的红牌)。在经济生活中,红色还表示经济紧张、赤字、负债等,如:in the red(负债),go into red ink(财政赤字)等。

二、白色(white)

在所有的颜色中白色是最淡的。西方人视白色为纯洁、美好的象征,白色在英语中象征着庄严、纯洁、清白、高雅和美德。西方人举行婚礼时新娘要穿白色的婚纱,以喻示新娘的圣洁以及新婚夫妇爱情的纯洁和忠贞。英语中还有一些表达方式,如:a white soul(纯洁的心灵),a white spirit(正直的精神),white men(高尚、有教养的人),the white day(吉日),a white lie(善意的谎言),white market(合法市场)。

而白色在中国属禁忌色,有凶兆、死亡和不吉祥的文化含义,自古以来亲人死后家属都要身穿白色孝服以示悼念。在汉语中“白”还表示“徒劳、无代价”之意。如:白送、白费事、白手起家。

三、黑色(black)

黑色是所有颜色中最深的。由于人类思维的共性和东西方文化的互相渗透,黑色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有其共同性。英汉两种文化中黑色都有“不好、邪恶”的意思。英语中的Black Friday是指耶稣在复活节前受难的星期五。

另外,黑色还有“庄重、高雅”的意思,在庄重的正式场合,西方人一般穿黑色礼服(black suit)。黑色还是死亡和哀悼之色,西方人在参加葬礼时常穿黑色服装。在汉语中,黑色还象征严肃、正义,如传统京剧中包公、张飞的黑色脸谱。

四、黄色(yellow)

黄色灿烂、辉煌,有着太阳般的光辉,象征着照亮黑暗的智慧之光。众所周知,黄色曾经是中国人崇尚的颜色,具有崇高、尊严和权力的象征意义。如人们称皇帝的“龙袍”为“黄袍”,称天子的“诏书”为“黄榜”。但是受西方文化中“黄色”的影响,现在黄色已带有“淫秽、色情”的含义。在西方文化中,黄色往往使人联想到背叛耶稣的犹大所穿衣服的颜色,所以黄色非但不尊贵,反而象征着卑鄙、懦弱。如:a yellow dog(卑鄙的人),yellow-belly(胆小鬼)。

五、蓝色(blue)

蓝色在中西文化中似乎没有相通之处。在中国文化中,蓝色常让人联想到博大恒久、恬淡宁静与浪漫美好,如湛蓝的天空、蔚蓝的海洋。而在西方文化中,蓝色一方面象征着尊严,表示社会地位高、有权势或出身贵族或王族,如:He is a real blue blood.(他是一个真正的贵族),blue book(名人录)。

六、绿色(green)

绿色是生命之色,昭示着青春的活力和蓬勃的生机。绿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双重性,绿色可以表示侠义,如绿林好汉。而男人戴绿帽子则意味着其妻子对他不忠。在西方文化中绿色表示的意义也比较复杂,绿色象征着和平与希望,如:in the green(血气方刚),remain green forever(永葆青春),a green old age(老当益壮)。

通过以上基本色彩词意义的对照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色彩在中西方文化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底蕴。在平时的语言学习中,我们要深入了解东西方价值观念、风俗人情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把握各种色彩词所承载的不同的文化信息,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中西方文化的对等交流和融合。

参考文献:

罗平,赵爱华.色彩词在中西文化中的联想与运用[J].沧桑,2009(03):254-255.

上一篇:心理短剧策划书下一篇:眼前的一幕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