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教育理念的差异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中国省域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的人口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受到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教育理念以及城乡教育差距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人口城镇化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城乡义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育城镇化也在悄然兴起。同时,教育城镇化过程中无论是为了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还是提供更好的关心与照顾,父母进城陪读也成为一种主流趋势,人口城镇化水平也在随之不断发展。因此,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的发展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的,二者之间存在耦合关系。加强对中国省域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关系研究,有利于正确认识省域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关系,对各省市乃至全国范围内实现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然而,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的稱合协调发展的机理为何,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如何测度,以及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驱动机制如何等问题尚需做进一步的研究探讨。有鉴于此,本文以中国大陆31省市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各种理论与实证分析方法与技术,首先对中国省域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的发展格局演化及动态关联分析,其次分析了中国省域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理论机理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然后对中国省域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水平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其时空特征,最后对中国省域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市化親合协调发展的驱动机制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五年二者耦合协调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情景预测分析。根据上述研究工作,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①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广东、辽宁、黑龙江、福建、江苏、吉林、内蒙古、重庆、海南的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水平均相对较高,而西藏、贵州、云南、甘肃、河南、安徽、新疆、广西、陕西、宁夏、青海、四川、湖南、江西、山西、山东、湖北、河北的人口城镇化水平和教育城镇化水平均相对较低。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存在动态关联关系,具体表现为大部分省市的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相对发展速度均较快,且二者维持了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②从理论角度来看,人口城镇化推动教育城镇化发展,主要体现在人口城镇化推动农村大量学龄人口向城镇迁移,推动农村优质教育资源向城镇集聚和推动城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育人思想向农村辐射三个方面,而教育城镇化拉动人口城镇化发展,主要体现在教育城镇化拉动城镇人口规模的增长,拉动城镇人口素质的提高和拉动了城镇人口生活质量的改善。从实证角度来看,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分别从时间和空间角度证实了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理论机理的存在。③上海、北京、天津与浙江属于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省市,而新疆、广西、安徽、河南、甘肃、贵州、云南、西藏的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省市。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呈现出由东向西依次递减的地带性差异,但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差距在不断缩小。④中国省域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时间特征表现为,研究期内的中国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度呈逐步上升趋势,且省域之间的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差距正在逐步缩小。除上海之外,其他省市均呈现出了显著的上升趋势,且以安徽、贵州、海南、广西、山东、云南、甘肃、河南、河北的上升趋势更为明显。整体上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等级不发生转移的概率要大于发生转移的概率,且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等级转移表现出了跨级转移的特征。中国省域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特征表现为,中国省域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度在东西方向上均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布趋势,在南北方向上均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分布趋势。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冷点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部内陆地区,分布范围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而热点地区分布相对较为集中,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为主,分布范围呈现出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耦合协调度重心总体分布在111.872°-112.330° E,33.941°-34.238° N的范围之内,大致位于河南省的西部地区,重心运动轨迹总体上以西南方向移动为主。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东北-西南的分布格局,但有向正北-正南方向转变的趋势,同时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的方向趋势在不断弱化。⑤总体而言,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基础设施、产业结构非农化、教育经费投入是中国省域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正向驱动因子,而城乡收入差距是中国省域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负向驱动因子。从三大地带的角度来看,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基础设施、产业结构非农化是东中西部地区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共同驱动因子,而城乡收入差距对中西部地区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親合协调发展具有显著的制约作用,但对东部地区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制约作用并不显著。教育经费投入对东中部地区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西部地区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从不同时期来看,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基础设施和产业结构非农化是1997-2009年和2010-2016年中国省域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共同驱动因素,而城乡收入差距和教育经费投入是影响2010-2016年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顆合协调发展的因素,而不是影响1997-2009年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因素。⑥未来五年内,北京、上海和天津仍将保持全国领先的优势,而贵州、云南和西藏仍将具有全国末尾,落后于绝大多数省市。各省市的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整体上仍以上升趋势为主,其中江西、河南、贵州的年均增速相对较快,而青海、上海、江苏和北京的年均增速相对较慢。从三大地带角度来看,东部地区仍旧保持着领先的优势,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度仍最低。但中部地区的年均增速最快,西部地区的年均增速次之,东部地区的年均增速最慢,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差距还在持续缩小。论文创新点主要有四点:首先,弥补了目前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机理研究的空白;其次,对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相关领域的定量化研究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然后,本文也从地理空间角度拓展了现有研究的研究视角和深度,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一个值得探索的新方向;最后,本文有关时空特征的分析方法对于现有的时空分析方法体系也进行了有益的补充和完善。

关键词:人口城镇化;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时空特征;驱动机制

学科专业:应用经济学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一) 人口城镇化相关研究

(二) 教育城镇化相关研究

(三) 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的关系研究

(四) 研究述评

三、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一) 研究思路

(二) 技术路线

五、主要创新点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一、人口城镇化

二、教育城镇化

三、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

四、相关理论基础

(一) 二元经济理论

(二) 教育公平理论

(三) 推拉理论

(四) 系统理论

(五) 协同理论第三章 中国省域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的发展格局演化及动态关联分析

一、中国省域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的水平测度

(一) 人口城镇化水平测度

(二) 教育城镇化水平测度

二、中国省域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的发展格局演化

(一) 人口城镇化的发展格局演化分析

(二) 教育城镇化的发展格局演化分析

三、中国省域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的动态关联分析

(一) NICH指数分析

(二) 脱钩关系分析

四、本章小结第四章 中国省域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理论机理及实证检验

一、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理论机理

(一) 人口城镇化推动教育城镇化发展

(二) 教育城镇化拉动人口城镇化发展

二、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机理的实证检验

(一) 耦合协调发展机理实证检验的模型选择

(二) 基于时间角度的耦合协调发展机理的实证检验

(三) 基于空间角度的耦合协调发展机理的实证检验

三、本章小结第五章 中国省域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水平测度及时空特征分析

一、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测度

(一) 耦合协调度模型

(二) 分省耦合协调度测度结果分析

(三) 三大地带耦合协调度测度结果分析

二、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时间特征分析

(一) 经典时间分析方法

(二) 总体趋势分析

(三) 核密度分析

(四) Man-Kendall趋势检验分析

(五) 马尔可夫链分析

三、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特征分析

(一) 经典空间分析方法

(二) 空间趋势特征分析

(三) 热点分析

(四) 重心与标准差椭圆分析

四、本章小结第六章 中国省域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的驱动机制及情景预测分析

一、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驱动机制分析

(一) 驱动因子选取

(二) 计量模型构建

(三) 实证结果分析

二、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情景预测分析

(一) 灰色BP神经网络模型

(二) 预测结果分析

三、本章小结第七章 研究结论、对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对策建议

(一)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加速城镇人口与教育资源集聚

(二)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提高农村交通通达度

(三) 扶植发展乡镇企业,提升产业结构非农化水平

(四)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五) 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

上一篇:选择性执行公共政策论文提纲下一篇:小学校长管理创新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