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理论论文

2024-04-24

心理学理论论文(精选6篇)

篇1:心理学理论论文

了解和掌握死亡心理学知识,对卫生人才的自我成长、医患关系处理和工作满意度均具有积极的价值。卫生人才医学人文素质培养应普及死亡心理学知识,树立积极健康的死亡态度,并运用死亡心理学知识提升以人为本的服务水平,塑造有人情味的卫生人才及组织形象。

医疗卫生工作是现代社会与死亡意识联系最紧密的职业之一。不仅面对绝症病人会让医生和护士产生对死亡的认识和反思,而且医院场所本身也常常令人有意无意地想到死亡。然而,由于社会文化和习俗的影响,人们往往有一种“避谈死亡”的心理现象。殊不知,了解一定的死亡心理学知识,不仅对医疗卫生工作的开展有良好的辅助作用,而且事关卫生人才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以至对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和提升卫生人才心理适应产生促进作用。

一、死亡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1。濒死心理反应阶段理论

该理论是描述绝症病人从获知病情到临终时发生的心理反应变化过程的理论。它通过500多个案例分析,将人濒临死亡时的反应分为5个阶段:第一,震惊与否认阶段:病人感到震惊,并对濒死的事实进行否认。第二,愤怒阶段:病人表现出生气、愤怒及怨天尤人的情绪。第三,讨价还价阶段:病人接受自己濒死的事实,祈求和承诺做某些事情作为延长寿命的交换。第四,沮丧:当病人知道讨价还价无效之后,表现出抑郁、体重下降,甚至自杀等症状。第五,接纳:病人最后变得比较平静,已经无所谓真正的高兴与悲哀,只是接纳将要死亡的事实。

在面对死亡时,不光绝症病人自己的心理反应会经历上述5个阶段,而且他的亲人和家属也会经历类似的几个阶段。对这些濒死心理反应阶段的认识,为医护人员了解和对待绝症病人及其家属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例如,当病人及其家属处于愤怒阶段的时候,可能会对医护人员提出无理的要求,甚至将无关的怨气发泄到医护人员身上。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正常心理反应。此时,医护人员应给予较多地理解和包容,而不是机械和冷漠地面对,更不能据理力争。否则将引起医患之间更大的冲突。

2。恐惧管理理论

该理论假设人们渴望生命却同时意识到死亡不可避免。人们为保护自己免受死亡恐惧的威胁,通常采取两种途径来缓解:一是努力维护自己的价值观,二是努力维持积极的自尊(自我价值)。心理学家用一系列巧妙的实验对此进行了证明。那些在实验中被要求描写一段想到死有何感受的短文的人,比没有写这种短文的人,对违反他们价值观的行为给予更大的惩罚,在随后的“自我价值提升”实验任务上有更大的冒险性。换言之,死亡恐惧加强了个体自我保护和寻求存在意义的动机。不管是维护价值观还是维持高自尊,都可以理解为个体为抗拒死亡焦虑而寻求安全感和意义感的适应行为。

众所周知,很多医护人员长期处于死亡意识的影响下。加之工作本身的压力,他们比其他行业的人更容易感到焦虑和缺乏意义感。但这些问题仅仅通过普通的压力管理和放松训练很难解决,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生命教育。恐惧管理理论的重点不仅在于指出自尊对于人们具有适应价值,而且认为我们对待死亡的态度会影响我们的社会态度与社会行为。有研究发现,那些歧视老年人的人,实则是自己害怕死亡(看到老人激发了他的死亡意识),自己不能接受变老的事实。同理,如果一个医生不能坦然面对绝症病人,不知如何与病人谈论死亡,很可能是他自己害怕死亡,而不一定就是怕病人无法面对死亡。

3。死亡接受与死亡反省理论

对待死亡,人们除了恐惧和焦虑之外,也可能会坦然接受甚至升华。心理学家发现,那些经历过灾难或创伤的人,有部分会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并给人生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但也有些人在经历创伤之后,尤其是经历九死一生的体验之后,会产生积极的心理变化和人生成长。他们比以前更感恩生命,关心他人,不在意给他人的印象,不重视物质,高度追求意义。换言之,他们的人生哲学发生了改变,获得了新的生命领悟,不再恐惧死亡,对死亡完全接受。与恐惧管理理论不同,这种死亡接受不是简单地想到死亡的结果,而是能够跳出当下的自我和生活对死亡进行深度反省的结果。

死亡接受能够产生帮助他人的动机与行为。对职业人士而言,帮助他人的动机和行为常常表现为乐于帮助和指导他人,或转行从事服务性行业。其实,医疗卫生事业正是一种需要利他精神的事业,没有一点奉献精神是很难将这份工作持续做好的。虽然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人员的薪酬偏低造成了一些问题,但毕竟面对生命和死亡是医疗卫生工作的核心内容。一个医疗卫生从业人员,要避免长期受到直接或潜在的死亡恐惧的威胁而心理适应不良(包括冷漠和麻木),要持续提升自己对人生的领悟境界,通过注入更内在的价值和意义在工作中收获更大的满足与幸福。

二、死亡心理学与卫生人才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关系

通过上述死亡心理学的知识,可以看出它与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关系。如果一个医疗卫生工作人员能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死亡心理学知识,那么他一定会打下诸多良好的人文素质基础。不管是善待病人及其家属,还是提高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不管是改善医患关系,还是提升自己的工作满意感和价值感。如果一个医疗卫生工作人员不了解死亡心理学知识,则很容易在工作中产生困惑和矛盾,并产生不恰当的职业行为,极有可能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同时带来较低的工作满意感和价值感。

因此,死亡心理学理应成为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处理生命和死亡问题是医疗卫生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它区别于众多其他行业的本质特征。如果一个医疗卫生工作者不了解人面对死亡时的基本心理规律,那么不仅他自己会遭遇困扰,而且他也不理解病人。其次,死亡心理学不仅是纯人文的关怀,还包含了科学的研究发现。死亡心理学是关于死亡心理的科学,它保证了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知识正确性,而不仅是情感和价值的付出。第三,以死亡心理学为核心内容的医学人文素质培养,能够为医患关系处理和医疗卫生工作的价值认同,提供强大的知识与思想支撑。这也是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最终目的。

三、死亡心理学与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相结合的思路

1。普及死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虽然临终关怀近年开始受到我国医疗卫生工作者的重视,但“死亡禁忌”的文化氛围使得死亡心理学在我国仍然较少受到关注,即使在医学院校也很少有人专门研究及推广死亡心理学。因此,很有必要在医学院校、临床一线、以及医师职业资格管理过程当中普及死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对于医学院校来说,可以单独设置死亡心理学的课程,或者将死亡心理学的知识加入到医学伦理学课程体系之中。对于临床一线来说,可以举办死亡心理学的岗前培训,以及定期的死亡心理专题培训。对于医师职业资格管理来说,应该在资格培训及考试当中适当增加反映死亡心理学的内容。

2。培养卫生人才积极健康的死亡态度

死亡心理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简单地、近距离地想象死亡引起死亡恐惧(焦虑),死亡恐惧产生自我保护的动机和行为,然后形成消极的心理适应;深入地、远距离地死亡反省引起死亡接受,死亡接受产生帮助他人和追求内在精神价值的动机和行为,进而形成积极的心理适应。这两个方面相互依存,没有人能够直接进入接受死亡的豁达境界。因此,要结合死亡心理学来培养卫生人才的医学人文素质,必须从根本上树立和培养卫生人才积极健康的死亡态度。这不是一件易事,很可能由于死亡恐惧的先入为主而使一个死亡心理培训活动遭到参与者的拒绝,也可能由于参与者排斥死亡的问题,而使一个活动连死亡恐惧都不能引发。因此,需要在培训当中精心设置环境、准备道具和材料,同时营造互相信任的团体氛围。

3。运用死亡心理学知识提升以人为本的服务水平

卫生人才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目的在于更好地为病人及家属服务。在医疗卫生工作者自己树立了积极健康的死亡态度之后,要进一步运用死亡心理学知识提升为病人及家属服务的水平。首先,要理解绝症及危重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反应,包容他们由于死亡恐惧(可能是潜在的)而产生的过激反应,鼓励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其次,要通过对死亡心理学的了解增强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认同感,始终对生命存有敬畏和感恩之心。如此,才能在工作中充满热情和活力,避免产生对工作和生命的冷漠和麻木。第三,善待每一位到医院来就诊的人,因为医院本身是一个令人不愉快的场所,每一位来医院就诊的人内心都或多或少充满了焦虑和恐惧,医疗卫生工作者既要理解和尊重患者的这种焦虑和恐惧,又要适度地表达正能量。

4。塑造有人情味的卫生人才及组织形象

医生和医院形象遭到破坏,以及民众对医生和医院失去信任,是我国目前医患关系恶化的集中表现。即使有很多制度和资源的因素也是造成这种局面的共同原因,但民众和媒体还是惯性地抓住“人”和“医德”的因素不放。对此,应该充分理解,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每一个进入医院的人都不是淡定的。换个角度而言,必须承认,医疗卫生工作与其他行业不同,所以它的问题不可能通过制度和资源的改进得到完全解决。因此,塑造有人情味的卫生人才及组织形象,永远是医疗卫生工作的一件重要使命。如果首先结合死亡心理学的知识做好卫生人才的医学人文素质培养,那么这项使命就成功了一半。然后,再做好一些配套的工作将更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卫生人才及组织形象。例如,医院面对病人和公众开展死亡心理学的讲座,在灾难救助及危机干预中将抢救生命和尊重生命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医患关系处理和医疗事件新闻发布工作中以尊重生命为首要考虑。同时,还要经常向公众宣传医疗卫生工作,塑造有人情味的卫生人才及组织形象。

篇2:心理学理论论文

个人无意识有一种重要而又有趣的特征,那就是,一组一组的心理内容可以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簇心理丛,荣格称之为“情结”。我们谈论一个人时说他有一种自卑情结,一种与性欲有关的情结,一种与金钱有关的情结,一种“年轻一代”的情结或与其他一切事物有关的情结等等。当我们说某人具有某种情结的时候,我们的意思是说他执意地沉溺于某种东西而不能自拔。按照荣格的心理学说,这情结一旦产生,就成为一种驱动力,而且可以强有力地控制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一、安娜的爱欲情结

世界文坛上的许多的作家都在心理描写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而托尔斯泰则博采众家之特长,不仅有效地接受了俄国文学前辈的传统,同时也吸收了西欧文学前辈的传统,把文学的心理描写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托尔斯泰运用心灵辩证法细腻地表现了安娜潜意识中对爱的渴求,即爱欲情结。与此同时,托尔斯泰还十分准确细致地刻画了在意识的作用下对这种爱欲的压抑的矛盾心理。安娜的内心矛盾集中表现为:一方面渴望达成有爱情的婚姻,一方面又时时理智地否定爱情的冲动。不谙世事的安娜身不由己地嫁给了卡列宁,从此进入了不幸生活的轨道。卡列宁是一个缺乏感情的“官僚机器”,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官晋爵,对生活毫无激情,和安娜更没有任何的爱情可言。迫于上流社会的道德观念的压力,安娜在毫无感情的家庭中生活了八年。安娜是一个感情非常丰富的女人,她向往美好的爱情生活。在内心深处始终对爱有着强烈的渴求,希望拥有真正的爱情。这份对爱情的期盼与索求使她产生了强烈的爱欲情结,并且执意地沉溺于对爱的追求以致不能自拔。按照托尔斯泰的观点,这是她走上无家可归之路的真正起点。

在小说开头当渥伦斯基与安娜第一次在车站相见时,安娜那迷人的脸上所表现出来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了渥伦斯基,“他感到那上面有一股被压抑的生气,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全身,违反她的意志,时而在她的眼睛闪光里,时而在她的微笑中显现出来”。在这里,安娜的内心世界通过渥伦斯基眼中的映照被真实地揭示出来。在这一段肖像描写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安娜一些美丽的外貌特征,更重要的是使我们觉察到了安娜内心深处所隐藏的对爱的渴求和对它的压抑:她热爱生活,却受着压抑;她渴望真正的爱情,却还没有足够的勇气去追求。接着,安娜与渥伦斯基一样,“一瞥”之后,即陷入猛烈的感情漩涡之中,但是,她不可能像渥伦斯基一样,那么自由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因为她有丈夫有孩子,道德的责任、宗教的观念、舆论的压力时刻在警示着她,但她又无法压抑刚刚萌发的、汹涌而至的爱情,所以她在爱欲情结与道德责任的警示交替袭击之下,既欣喜渴求,又恐惧回避。

在奥伯朗斯基家里,安娜在同渥伦斯基跳舞时,不由自主地感到“幸福和兴奋”,起初她还“仿佛在竭力克制”。后来,她的青春火焰又被点燃起来,以至于“她的.眼神和微笑中闪动着难以克制的光辉”。在第二天乘火车回彼得堡途中遇到渥伦斯基时,她对渥伦斯基的问话好一阵没有做出回答,“垂下正要去抓门柱的手”,想要装作严厉的样子,“却又焕发出掩饰不住的欢乐和生气”。通过这些动作、神情及内心的描写,安娜既欢乐又矛盾的心理,跃然纸上。她想要摆脱渥伦斯基,但见到他又非常的高兴,因为她不能克服自己被追求的愉快,她明知渥伦斯基是跟她而来的,却又明知故问。这一切都精彩而细致地表现了安娜那种想爱却又不敢爱的心理。

从以上心理描写中可以看出这“压抑着的生气”、“过剩的生命力”无疑是安娜爱欲情结萌动的外化。另外,在提前回彼得堡的火车上,安娜看着小说幻想着同英国小说的男主人公一起去享受的幸福生活。这说明“她自己生活的欲望太强烈了”。在爱欲情结的驱动下,安娜终于坠入爱河,并且公然向丈夫挑明一切,直到最后的离家出走。这时安娜赋予爱欲的心理值远远大于死亡的要求,在无意识中,爱欲情结压抑着死亡情结,但死的阴影始终萦绕在安娜的心头,正是这种死亡情结才是最终把安娜推向死亡的心理力量。

二、安娜的死亡情结

精神分析学认为,爱欲是生存本能的要求,与爱欲(生的本能)相对的是死的本能,爱欲的本能和死的本能有相合又相斥的作用。当人生的欲望受到压抑而得不到实现,就会产生焦虑感和抑郁感,并且逐渐会出现趋死的欲望,也就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无意识趋向死亡的努力,它源于死的本能。而安娜正是由于爱欲被压抑,它就被另一种强烈的自我虐待和自我压抑所替代,加之本我对爱欲的追求所形成的不道德的焦虑感、犯罪感,最终会表现为一种自毁的倾向——即强烈的死亡情结。

安娜的死亡情结最初就是表现为她无意识中经常出现的恐惧。如火车轧人这一事件在安娜无意识中引起的恐惧,文中这样写道:“奥伯朗斯基惊讶地发觉她颤抖着嘴唇,强忍着眼泪。”安娜仿佛感觉到了什么,并且“摇摇头,似乎想从身上赶跑某种妨碍她的赘物”。但安娜无法“赶跑”这种残酷的预示,这件事始终留在她的脑海里,“她想起此事就不愉快,她总觉得那好像与她有点什么关系”。当她终于下定决心与渥伦斯基在一起并把一切都交给他的时候,她又充满了惊慌和绝望,她想到的也是只剩下他这根救命稻草了,“一切都完了,除了你我什么都没有了”。感到自己“罪孽深重,咎无可辞,除了俯首求饶以外,再没有别的办法了”。即便是正当爱欲(生的本能)的上升阶段,爱欲占据着她整个意识,她感到“自己是不可饶恕的幸福”,“充满了生的喜悦”之际,安娜依然是经常噩梦缠身。

随着上流社会开始排斥并围攻安娜,当渥伦斯基对安娜开始冷淡的时候,本来就建立在不平衡的脆弱基础上的爱欲遭到严重打击,爱欲心理能量大大受损,对死亡的自我压抑力随之弱化,于是死亡情结又蠢蠢欲动,越来越强烈,并表现为热烈的趋死欲望。例如在他们“破天荒头一遭”地闹了一整天的别扭之后,安娜回想着他说过的所有冷酷的话,同时想象着他显然想说却没有对她说出口的其他话语,“我不会拦着你,你爱去哪儿就去哪儿。你或许不想同你丈夫离婚,这样你就可以回到他身边去。回去好了!如果你要钱,我可以给你点儿。你想要多少钱?”做出这一假想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怎么刺伤自己的心就怎么想,这种有意的自伤,也是一种对死的回归的欲望冲动。这种欲望的积郁致使安娜精神几乎失常,乃至近乎歇斯底里。

弗洛伊德把人的死亡本能细分为两种不同的倾向:当它对外界的发泄成为可能的情况下,死的本能会表现为向外侵犯的倾向。破坏性、挑衅性、侵略性、争吵等都是由内向外表现的死亡本能决定的。当它受到外界的条件限制无法向外发泄时,便表现出一种向内的倾向,退回自我内部,形成所谓的自我谴责、自我惩罚、自我毁灭、自杀倾向等。如果说,此前渥伦斯基和安娜在一起时她所有发向渥伦斯基的歇斯底里——无端的嫉妒、猜疑和争吵等都是前一种倾向的体现,那么现在随着爱情的消失、渥伦斯基的离她而去,她所能选择的只有后一种倾向了。安娜乘车去火车站寻找渥伦斯基,神志开始癫狂,她把每一人都看得“怪模怪样”,强烈的绝望和死欲使安娜的心理产生了变态,心灵失控。月台上安娜突然回忆起与渥伦斯基相逢那天被火车轧死的那个人。这一刺激具有如此的震撼力,死欲终于冲进了她的意识,“她醒悟到该怎么办了”,“到那里去,投到正中间,我要惩罚他,摆脱所有的人和我自己!”于是“什么巨大无情的东西撞在她头上,从她背上碾过去了”,“上帝,饶恕我的一切!”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强烈的悔罪感一闪而过,安娜走向了死亡。

篇3:心理学理论论文

在信息化时代应对学习怎么下定义?为什么建构主义如此受青睐?答案就是:信息化时代需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 简单来讲, 就是学习者自行建构学习意义的有效学习环境。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中, 学习者要成为应用技术的主体, 并需要为学习者创造能够自动引发学习动机的, 能使学习者“寓学于乐”的娱乐性环境 (Engestrom, Y., 2000) 。目前, 已成为重要学习环境或学习媒体的教育游戏可谓最理想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娱乐学习环境。作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的教育游戏, 是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原理来设计的。

在最近出版的B e y o u n d Constructivism一书中, 作者Winn提出:“当前, 我们需要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反思。我们在研究建构主义时, 应加深思考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学习是怎么发生的, 通过学习我们学到了什么, 怎么学到的, 如何把这一学习过程具体、情境化地表现出来。”Winn还指出, 在研究建构主义时, 应更加关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学习是否实际发生 (Winn, W., 2004) 。

建构主义是信息化时代的主要学习理论之一, 但是到目前为止, 人们似乎只沉迷于它的理想境界, 而忽略了它所具有的致命弊病, 即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过于随意, 对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效难以估量和做出正确的评价等。我们还需通过具体而深入的研究不断完善和发展建构主义。

鉴于此, 本研究以活动理论、主义学习理论为哲学的、认识论的思维框架, 分析这些理论所蕴涵的对教育游戏设计的理论启示。

活动理论对教育游戏设计的启示

以建构主义认识论为基础的活动理论认为, 学习是表现学习者具体活动的一种现象, 即思考和行为是一致的, 而活动和意识成为学习的中心机制。认知主义者的主张则与此相反, 认为学习是脱离学习者的行为而先行的。在游戏世界中, 玩家在愉悦于游戏的过程中懂得新的事物, 在直接参与游戏之前, 玩家不刻意去理解游戏内容。玩家的意识和思考在玩游戏时以及活动的过程中自动发生。总之, 活动理论主张, 学习者的活动跟游戏中玩家的活动很相似。因此, 根据活动理论, 把游戏中玩家的行为当做学习活动来分析, 是设计教育游戏的恰当的理论框架。教育游戏需要在游戏中明确地设定教育目标。此时, 活动理论可以成为能够确定目标的理论依据, 即活动系统6个要素就是拟定理论分析框架的主要因素。依据这一分析框架来分析游戏中玩家的活动过程, 以此作为思考的立足点, 我们可以分析和归纳活动理论对教育游戏设计的基点启示。

就如Jonassen和Rohner-Murphy所主张的, 基于活动理论的教学设计中, 要聚焦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他们认为, 基于意图性、历史、文化、使用工具来仲裁有意义的意识过程或者个体的自我反思是根据活动理论进行教育游戏设计的基本观点。 (Jonassen, D.H., 2002) 。

活动理论对教育游戏设计提供如下借鉴。

1. 教育游戏必须以学习者通

过玩游戏形成的理解和思考的内容为依据。设计教育游戏时, 应考虑设计对于学习者有意义的游戏性活动。学习者玩游戏的过程本身就是为达到学习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而这一过程是无意识的。因此, 游戏的过程中应蕴含学习目标和学习者潜在的思考过程及其联系性。多样的游戏体裁中, 发现、探究、问题解决型内容的教育游戏最能反映上述游戏设计思想。还有, 在冒险性游戏的探险要素、RPG游戏的任务形态和基于模拟类的游戏中, 学习者通过玩游戏来持续地提高战略性思考能力, 所以在设计此类游戏时, 活动理论可以成为游戏设计的恰当理论框架 (Kim, B, K, 2004) 。

2.设计游戏时, 必须考虑到社会脉络实践的真实活动要素。在玩游戏的过程中, 学习者所经历的游戏性行为, 使之迁移到现实中的能力, 是基于活动理论的教育游戏设计所追求的教育价值。

3.在教育游戏设计中, 应用活动系统从教师、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角度来分析教育游戏, 并探索要素之间潜在的矛盾, 改善要素之间的不均衡关系。

4.活动系统中的6个要素与游戏中的工具、项目等因素相联系时, 根据联系范围和水准考虑游戏的水准和工具的水准, 是基于活动理论的游戏设计应考虑的重要部分。活动系统支持6个要素及其他所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 设计游戏时, 必须探索如何把部分相互作用的活动要素与游戏水准、工具水准联系起来。

分散认知理论对教育游戏设计的启示

分散认知 (D i s t r i b u t e d cognition) 理论是由Hutchins最早提出的 (Hutchins, E., 1999) 。分散认知理论认为, 人的智能与认知并不是只属于个体的, 而是由统属于环境的事物、个人、工具所分散作用形成的。即人所研究的包括高尖端技术在内的多样事物都是为发展人的能力而开发的。因此, 除了人的认知活动和能力之外, 还应研究扩张人类认知能力的作为认知工具的技术。认知分散时, 学习者的自我概念随专家的概念化而收敛 (coneprual change) 。此时, 分散认知中的人工物件 (artifacts) , 既可以扩张人的认知能力, 又可以提供认知残余 (cognitive residue) 。分散认知与情境认知也有联系性, 情境认知理论所主张的知识并不是只属于某个个体的知识, 而是在共同体中相互作用的, 与周围同伴的相互沟通中显现的社会构成物。这在分散认知中被区分为个体分散认知 (individual distributed c o g n i t i o n) 和社会性分散认知 (social distributed cognition) 。

上述分散认知理论对教育游戏的设计有以下几点启示。

1.教育游戏的内容中应包含能够扩展学习者认知能力的主题和游戏方式。换言之, 教育游戏本身就是个体分散认知的人工物 (artifact) 。因此, 通过应用教育游戏来支持和扩展学习者的认知能力, 教育游戏本身要起到使学习者导致认知残余的分散认知的作用。设计教育游戏时, 不应单纯地追求趣味性与Flow因素, 而应设计能够引发学习者学习概念变化和思考能力扩展的故事情节和内容。

2. 在设计游戏时, 要注意设

计能够支持学习者自我反省学习与元认知学习的环境。这种环境是通过游戏中的工具 (tool) 或者场景 (stage) 等因素体现的。分散认知理论所强调的认知残余 (cognitive residue) 因素在教育游戏设计中容易被趣味性的因素来所遮盖。因此, 游戏环境中需提供学习者能够自我反思的、进行元认知性思维活动的工具和项目, 以及起仲裁作用的衔接工具等。

3. 在游戏中能够发展学习者

游戏能力的工具就是认知脚手架。在教育游戏中, 项目、任务、提问、NPC、MUD、共同体等因素支持学习者玩游戏和发展玩家的游戏能力。在提高学习者游戏能力的同时, 应考虑把能够起认知脚手架作用的认知因素包含在游戏的内容中。这些都应反映在教育游戏设计中。

生态心理学对教育游戏设计的启示

生态心理学是Gibson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针对认知主义心理学的观点提出来的 (Gibson, J.J., 1979) 。他主张, 有机体和环境是不能分开的。因此, 生态心理学重视有机体相互作用的环境, 即聚焦刺激世界的生态本质的心理学。除了学校环境之外, 家庭等多样的共同体环境中教师、同伴及父母等有机要素进行相互作用。生态心理学认为, 对于这些有机因素的研究, 自然的研究设计方法是最合适的 (Barron, B., 2006) 。

生态心理学认为, 知觉是人能动地从周围的事物中受到刺激而做出反应的一种心理行为。生态心理学还认为, 学习可以视为意图和注意, 在学习目的环境中学习是行为引发的affordances。这种affordance在教育游戏设计中是通过画面设计和界面方式体现的, 它可以引发学习者恰当的游戏行为。

上述生态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对教育游戏的设计有如下启示。

1.根据a ff o r d a n c e s可以评价教育游戏是否达到设计人员和教学者的意图。在教育游戏的效果性评价中, 除了评价学习者关注 (attention) 程度以外, 还应评价是否过分地超越了对学习者起脚手架 (scaffolding) 作用的水准。

2.应提供能够使学习者的要求和教师的意图趋于一致的游戏内容。此时, 作为学习工具的教育游戏可以给学习者提供能够促进学习者之间相互沟通和促进学习的游戏环境。

3. 设计教育游戏时, 应注意

设计游戏中的叙事顺序, 有组织地在游戏中提供给学习者的认知脚手架和探索工具, 即游戏应被设计为通过叙事 (叙事内含学习脚本) 有顺序地进行游戏活动, 并使这些程序通过视觉工具更有组织地呈现。

本文基于几种最新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分析了这些理论对教育游戏设计的理论启示。通过分析, 总结了10种游戏设计观点。 (1) 教育游戏的内容应为学习者通过玩游戏能够认识和思考的内容。 (2) 设计教育游戏时, 应考虑社会脉络实践的真实性活动。 (3) 教育游戏的设计应考虑从教师、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角度来分析矛盾行为。 (4) 以活动系统中的6个要素为基础, 游戏设计中考虑游戏水准和工具水准。 (5) 游戏设计时应考虑能够扩展学习者的认知能力的主题和游戏实施方式。 (6) 游戏设计中, 通过设计分场景和工具来为学习者提供自我反思性学习和提高元认知能力的内容和环境。 (7) 教育游戏中, 使扩展游戏能力的工具成为学习者的认知脚手架工具。 (8) 需要设计游戏中能够评价游戏功效的恰当系统。 (9) 要设计能够使学习者的要求和教师的意图趋于一致的游戏内容。 (10) 设计教育游戏时, 应考虑游戏中叙事的顺序对组织化游戏活动的认知脚手架工具和航海工具的设计的影响。

摘要:本文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视角分析教育游戏设计的理论启示, 以最近受关注的活动理论、分散认知理论、生态心理学等为中心, 从理论的角度为教育游戏的设计提供了概论型的设计原理, 以期为今后探索教育游戏设计的具体原理和方案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Barron, B. (2006) , “Interest and self-sustained learning as catalyst of development:A learning ecology perspective”, Human Development, Vol.49No.4, pp.193-224.

Barron, B. (2006) , “Interest and self-sustained learning as catalyst of development:A learning ecology perspective”, Human Development, Vol.49No.4, pp.193-224.

Engestrom, Y. (2000) , “Activity theory and individu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Y.Engestrom, Miettinen R., &Punmaki R. (Ed) , perspectives on activity the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19-38.

Gibson, J.J. (1979) , “Th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visual perception”, Boston, MA:Houghton Mifflin.

Hutchins, E. (1999) ,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distributed cognition.In L.B.Resnick, J.M.Levine, &S.D.Teasley (Eds) , Perspective on socially shared cognition”, 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 pp.283-307.

Jonassen, D.H. (2002) “Learning as Activity”, Educational Technology, Vol.42No.2, pp.45-51.]

Squire, J.etal.Designing Educational Games:Design Principles from theGames-to-Teach Project.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03, 435, 43 (5) .

Kang, I, E (1999) , “Why Constructivism-”, press of Cungill:Seoul, pp.58-63.

Kim, B, K (2004) , “about activity theory”, The research of education, Vol, 42, N2, pp.459-483.

篇4:理论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理论心理学;复兴;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0—0026—02

一、理论心理学复兴的局面

长期以来,心理学内部学派林立、各抒己见,重实证轻理论,学科内部出现恶性分化,使得当代心理学面临分离和破碎的危机。心理学的学科地位由于其至今还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范式而受到影响。心理学家们深刻反思到:心理学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正是轻视理论心理学的必然结果。在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大力加强心理学科研究的时代下,随着心理学自身分离破碎的危机和实证主义的动摇,出现了心理学研究的热潮和理论心理学的复兴。

近代理论心理学兴起的是源于科学哲学家库恩在1959—1963年主持出版的六卷本的理论心理学著作——《心理学:一门科学的研究》。这套丛书从理论探索的高度,对心理学的科学地位,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心理学方法论以及其他一些具体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对理论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1967年,“理论心理学高级研究中心”在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成立,它标志着理论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开始恢复它在心理学中的合法地位。1975年,美国学者J.罗伊思出版了一本专门讨论理论心理学的专著——《心理学的多元方法论:理论类型、特征与普遍性观点、体系和范式》,此书率先提出理论心理学是由元理论和实体理论构成的命题。库恩和波普在各自的专著中专门分析和讨论了心理学的科学历史发展问题。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的理论心理学研究还不够系统,上没有形成统一的力量和研究气势。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在北美、欧洲等地掀起了理论心理学研究的热潮。这一时期形成了比较统一的研究力量,出版了专门的理论刊物,建立了理论心理学的国际组织。1984年,《心理学年鉴》开始出版,《理论与哲学学历学杂志》、《理论与心理》、《国际人格结构心理学》及《哲学心理学》等理论性杂志相继出版发行。1985年,“理论心理学国际协会”在英国建立,该协会成功地在世界多个国家主办了多次理论心理学国际研讨会,并编辑了一系列的会议论文。1997年,《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以大量篇幅刊登了谢里夫和威廉姆斯的文章《应该正式承认理论心理学为一门分支学科吗?》,引起了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20世纪末以来,理论心理学更是方兴未艾,在其理论体系的建构方面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展。此外,理论心理学还加强了与认知科学、神经科学、计算机学科等相关学科的联系,为其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近年来我国对理论心理学体系的研究

近年来,我国对理论心理学体系的研究不少。诸如,叶浩生先生的《理论心理学的概念、性质与作用》、《大力促进心理学的理论研究》,燕国才先生的《关于理论心理学的几个问题》等研究都对理论心理学的体系,即对理论心理学的对象、性质、内容、范围性质、作用、地位等进行了阐述。他们各自的研究虽有特点,但基本的理念是大同小异的。以下是对理论心理学的大致概括:

理论心理学它是具有完整体系的学科,它能从宏观上对对整个心理学的研究起指导作用,并使各分支心理学科在这种宏观理论的指导下获得更为有益的启迪。理论心理学是从非经验的角度,通过分析、综合、归纳、类比、假设、抽象、演绎或推理等多种理论思维的方式,对心理现象进行探索,对心理学学科本身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它是心理学学科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理论心理学范围包括元理论和实体理论。元理论是学科的基础理论,是心理学学科性质的高度理论概括,是心理学的实体理论和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心理学的元理论应该包括:(1)心理学的学科问题,包括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经验教训,发展趋势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2)方法论,包括研究方法的指导思想、选择方法的依据、理论的评价标准、科学哲学对心理学的影响、方法与对象的关系等。(3)心理学的基本框架,包括心理现象的分类,各分支学科的内在联系,沟通不同分支学科、不同心理现象、不同理论学派之间的概念框架等。实体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一些特殊和具体的心理现象或问题。实体理论包括:1)一般理论,例如人工智能理论、心理学的系统论、项目反应理论、决定论和意识论等;2)具体理论,如感知觉理论、学习理论、情绪理论、人格理论、能力理论等。这类理论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理论思维同实证研究相互结合,理论心理学的对心理科学发展有的极大的作用。理论心理学可以促进心理学的整合和统一范式的建立。理论心理学具有提出假设或做出预测,为实验心理学提供研究课题的功能;理论心理学采用的逻辑分析方法具有判断和鉴别概念、命题、理论真伪的功能;理论心理学具有抽象和综合的功能。

三、理论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1加强理论心理学与实证心理学问的融合。理论心理学和实证心理学对峙的局面会趋于缓和,表现出一些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交融的迹象。历史的经验告诉心理学家们,理论与实证心理学长期的对立与争论并不利于心理学的发展和建设。心理学家们似乎逐渐的意识到“没有事实基础的理论是沙堆上的建筑物,而没有理论的事实则是一堆再乱无长的资料,不能用于建设井然有序的科学大厦。”各心理学家已经能够承认理论心理学与实证心理学对立与统一、相辅相成的辨证关系。即理论心理学为实证心理学提供理论指导,实证心理学又为理论心理学后者为前者提供素材。一切实证研究都以一定的理论和假设为基础,同时,理论的建构又必须建立在实证的基础上。离开了实证心理学,理论就成了纯粹的主观臆测,离开了理论心理学,实证心理学就会见木不见林,变成了没有思想的空壳。目前,心理学工作者们倾向于从以下两个方面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一方面是加强心理学理论的修养,特别是对心理学元理论的把握;另一方面是加强心理学科学技术学的严格训练和实证操作的规范化。有了心理学工作者这两方面的训练,就有可能实现理论心理学与实证心理学的有效结合。

许多心理学家,已经意识到相当一段时期重实证轻理论的研究导向造成心理学头重脚轻、摇摇欲坠的严重后果,并开始关注理论心理学的建构。心理学家们开始了对心理学分裂局面的反思。诸如库恩认为,现代心理学之所以呈现一种分裂的不统一的局面,就是因为心理学缺乏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缺乏支撑这门学科的元理论。想必在今后的心理学研究中,对元理论的研究应该是各心理学派共同关注的问题。元理论的研究就是从宏观上对心理学的整体把握,即对心理学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

经验教训,发展趋势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心理学的方法论,心理学的基本框架等问题的研究。

实证心理学与理论心理学的融合是心理学家的众望所归,也是心理学发展必然和不可阻挡的潮流。

2加强了对实体理论、分支理论的整合研究的趋势。理论心理学的各实体理论或亚理论的趋于整合。实际上从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来看,心理学不缺乏理论,而是缺乏心理学理论的整合。从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学派、精神分析学派到近代的人本主义、认知学派,各家都有自己的理论。只是这些理论只局限于自己的框架里,没有形成统一的普遍适用的、整合的心理学理论。对心理学的整合上叶浩生先生认为,可以通过这样的途径:在各分支心理学的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其所建立的分支理论进行分析,找到各分支心理学理论之间的共同点,并在次基础上进行归纳综合,以形成一种能对各分支心理学均起指导作用的新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各心理学理论研究出现的汇合和交融,正是心理学分支理论整合趋向的一种表现。各种心理学理论由对立趋于协调、互补。心理学家们不再坚持用独家理论来结实所有的心理活动与行为事实,而是博采众议,兼容并蓄,相互承认。这样的趋向,当然有助于理论心理学理论的整合和发展。各心理学家可以心平气和的对心理学的一些共同问题,统一范式进行共同探讨。

3采用新的科学的元分析技术和质性研究方法。探求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将是理论心理学建构的一个重要方面。寻找合理有效的方法将是理论心理学焕发生机的又一途径。现代理论心理学从传统的主观的、思辩的方法寻找更为客观、科学的方法。近年来,元分析技术和质性研究方法是心理学理论研究探索的富有成效的研究方法。元分析技术就是对已有研究结果的总结分析。元分析使用测量和统计分析技术,对一些研究或实验进行定量化的总结,并寻找出相同内容的研究结果所反映的共同效应。这已成为理论心理学总结和评价研究的有效手段,是研究方法的重要革新。元分析步骤是由对以往研究文献的检索、对研究的分类和编码、对研究结果的测定、分析与评价效果四个部分,这为理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严谨、规范的研究程序。此外,质性研究方法也是当前理论心理学研究的新方法。质性的研究方法不同于旧的以四边推理和经验的常识性描述为主的定性研究方法,而是从研究对象的内在意义来定义抽象的概念,从中分析出结构性的一般关系,然后再来建构理论。目前,质性研究已经在计算机上设计出了研究程序的软件,建立了效标。这种质性的研究方法使理论心理学的研究进入规范和科学化的轨道。对理论心理学研究科学地和行之有效的元分析技术和质性研究方法正在推动正理论心理学迈向新的台阶。

篇5:现代教育中的行为心理学理论论文

行为心理学起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历经数十年的发展,行为心理学在教育领域取得了较大成果。现代教育学理论指出,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学习成绩的好坏,只有不到20%与个人的智力有关,而习惯、性格、兴趣、心理、意志、情绪等对学习效率和成绩的影响超过80%,而其中学习习惯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行为心理学理论认为,习惯驱动行为,一个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无需任何人引导、监督,都能够自主地、自觉地、自发地完成学习活动。在高中阶段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综合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一、现代教育行为心理学理论

现代教育行为心理学理论指出,习惯是不断重复训练而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特征的个体行为。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实现自我提升、自我发展,追求更显著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具有自主性、倾向性的学习行为。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大量重复练习而发展并形成的,是一种具有主动性、持久性、自觉性的自我学习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对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并且对学习策略的制定、学习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学习能力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能够使自己在学习中获益,对未来的学习发展和人生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课前预习

在高中阶段学习过程中,一些同学忽视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能够帮助降低学习的难度,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更为重要的是,有效的课前预习,能够增强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有利于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目标的实现。在课前预习时应首先熟悉课程内容,将新知识与之前掌握的知识的进行比较分析,勾画出重点和难点,思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大致了解新知识后,将理解模糊或无法理解的内容做好记录,在之后课堂学习中可以针对这部分内容进行重点学习。

2.课堂学习

课堂学习是否高效,直接影响学习效果。部分同学认为课堂上听不懂没关系,反正教材中有,下课后可以自己看书。这样的想法往往导致在课堂学习中不认真,听课走神,无法把握重难点知识,这不仅浪费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课堂上宝贵的学习时间,同时还增加了自身的学习负担。长此以往,导致课堂学习效率越来越低,形成越听不懂越不想听的恶性循环。

在课堂学习中集中注意力是高效学习的关键。在行为心理学中明确指出注意〃是指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特定对象,是具有动力特征的心理过程。注意的指向性,可以使人可以在每一瞬间对反映事物做出心理选择。注意的集中性,则能够让事物在人的脑海中呈现出深刻和清晰的反映。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特征,使得注意能够保持和选择思路,并具有监督和调节心理活动的功能。

在课堂学习中,思路是指思考问题的路径及线索,常说的保持注意力,跟上老师的思路,就是学习老师讲课状态下的思维模式、思维规律以及思维方法,其目的在于学会如何科学地思考问题,使自我思维能力的发展更加科学、合理。

良好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除了必须保持听课注意力外。还应该在课堂学习中明确选择性和目的性地听教师的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以及思维模式与规律。尤其是对于预习时未理解和难理解的内容,在听课时应比较老师讲解和自己理解的不同之处,然后认真记录,从而逐渐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思考方法。此外,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还包括做好课堂笔记的习惯,课堂笔记在精而不再多,即对于老师讲解和板书内容没有必要逐字逐句地抄录,而是选择重点进行摘抄,这有利于将注意力始终保持在听课上,并对课下的复习和练习具有指导性作用。

3.课后复习

“温故而知新”。课后复习习惯的养成对于知识的掌握和巩固,以及新旧知识的结合与挖掘以及知识体系的系统化具有重要作用。课后及时复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整体课程内容的复习,二是章节内容的复习。整体课程内容的复习是指将课程所有内容与老师讲解的重难点知识及思维方式进行总结归纳,然后根据知识的规律和性质制定学习策略,进一步地提升学习效率。章节内容的复习是指对特定内容的整理和巩固,复习的内容可由自己进行选择,将遗忘的知识点或是疏漏的内容进行回顾并加深印象。

4.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是巩固知识和自我检测的重要手段。第一遍的课后练习必须独立完成,以检测学习的效果、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然后根据练习结果,整理出哪些是已掌握的知识、哪些是未掌握的知识、在知识的应用方面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强。然后在针对学习中的遗漏和不足,通过与同学合作探讨或是请教老师的方式强化知识点的掌握、技巧的运用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建议每一位同学都准备一本专门的错题集,将练习中经常性犯错的题型和知识点进行记录,然后针对知识体系中的缺陷进行专门的强化练习,真正实现课后练习的效果和目的。

三、结束语

篇6:心理学理论论文

择偶是一个多属性决策问题,包含了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社会心理学家通过择偶行为取证研究,提出了如社会交换论、婚姻市场理论、择偶梯度理论。进化心理学从择偶心理机制出发,提出了性策略理论、亲代投资模型等系列具有代表性择偶理论模型。

1 关于择偶的定义

择偶,简单来讲是指选择配偶,而配偶又称“夫妻”,指合法婚姻中男女双方的关系,它是建立婚姻的第一个程序。从本质上说,择偶是基于两性亲密关系而建立的正式的承诺性法律关系。最先对择偶进行解释的,是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他强调择偶行为是个人生理心理需要的满足性选择,而非社会决定。社会学家爱德华进一步明确了择偶需要的内容,择偶双方资源交换,实现利益最大化。温奇的需要互补理论也明确表示,择偶与两性心理需要相辅相成。进化心理学在择偶行为中首次引入“情感”的概念,认为择偶时双方生理、心理、认知层面共同建立的情感回应。我们可以将择偶定义: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寻找满意的、相爱的婚姻伴侣的过程。

2 研究方法

2.1 问卷调查法

为方便取样,近年来的择偶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群体,研究取向集中于择偶标准方面。研究发现,大学生择偶呈现轻物质、重精神的倾向,重视相爱双方,看重人格品质、兴趣匹配等,贞操观念有所淡化,不太在乎家庭经济等社会背景因素。但大学生群体比较特殊,他们文化层次相对较高,不是实际意义上的社会人身份,年龄偏小,还未进入择偶阶段,更多地选择恋爱对象而非婚配对象,思想偏理想化,信效度有待考证。

2.2 社会媒体信息采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择偶方式也呈现多元化,90年代研究主要从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的征婚广告或婚姻介绍所登记信息中收集数据。近年来电视相亲节目如《我们约会吧》、《非常勿扰》中也提取了大量有效素材,而随着网络媒体的高速发展,网络信息收集更加具有时效性和普遍性。大量数据统计发现,随着信息媒介的更新换代,择偶从追求物质满足转变为个人情感需要的满足。但是,跟踪调查发现媒体征婚的成功率普甚至不足0.1%,说明问卷调查研究结果与实际择偶决策有很大的偏差。

2.3 实地考察研究

实地考察主要针对特定地区或特殊民族择偶行为,研究者深入实地与当地人同吃同住,使用田野法研究当地人择偶形态。此类研究可信度较高,但必须破费大批的人力、物力,且考查时间漫长,不是目前择偶研究的主流。还有少数研究者采取实验室实验研究,严格设定变量,从更加微观的角度考察择偶线索。

3 择偶理论

择偶包含了个体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社会心理学择偶代表理论经过了社会交换理论、需要互补理论、婚姻市场理论的发展。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进化心理学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理论依据,也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择偶理论。

3.1 社会心理学取向择偶理论

①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由爱德华提出,认为择偶是一种交换行为,受经济学影响,前提假设理性人,择偶双方通过交换自身资源获得共赢,用经济学角度表述,择偶是一场能使双方共同获得利润的交易行为。男性提供社会经济地位和物质保障换取女性的性和家庭服务,获得家庭权力;女性利用年轻、美貌、身体换取经济地位,获得抚育后代的物质保障。社会交换理论发展延伸出结构性权力优势假说,进一步解释两性择偶标准差异原因——经济权力不平等,男权社会背景下,女性社会经济地位明显处于劣势。

②婚姻市场理论。男女双方交换供需资源,同时扮演买方和卖方,形成市场,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类似经济学中市场交易的择偶环境称为“婚姻市场”。男女双方在婚姻市场中为了寻找到最优质配偶,会产生争夺配偶现象。婚姻市场受供求关系平衡影响,主要涉及男女性别比例,根据中国最新人口性别比例统计,男性比女性多三千多万人,“婚姻市场挤压”形象显示了性别比失衡,数千万男性将被迫单身。而上世纪80年代,越南因战争死伤大量男性,女性就处于劣势地位,造成一夫多妻制。未婚男女的优势资源是无形的`交易物品,当然,不同于实际买卖市场中“讨价还价”,择偶有时更多的是一种带有个人主观情感色彩的选择行为。婚姻市场根据个人择偶价值观的不同,资源价值评估带有浓烈的个人色彩。

③择偶梯度理论。择偶梯度理论指男性要求配偶在年龄、社会地位等方面都比自己稍差或相当,而女性则倾向于选择在年龄、文化程度、社会地位、薪资收入等方面高于自己的男性为婚配对象,也就是“男高女低”婚配模式,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社会交换理论的另一种表述方式。该理论与中国传统社会男尊女卑文化不谋而合,事实上,我国传统“男主外女主内”、“低娶高嫁”、“郎才女貌”婚姻制度暗合择偶梯度理论,即便社会发展至今,大量调查报告仍然显示男高女低婚配模式依然是择偶主流导向。

④社会心理学择偶理论的共性。社会心理学理论强有力的立足点是,择偶偏好一定会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总结以上理论的共同特性,不难看出择偶共同遵循“同类婚原则”和“邻近性原则”。同类婚原则是指具有相似或相同特征的人相互更具有吸引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程度、价值观、民族、社会地位、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方面,这可以有效解释我国传统“门当户对”择偶制度的合理性。“邻近性”原则是指有地缘(住得近)关系或者业缘(共同的工作、学习和社交空间)关系的人更容易成为婚配对象。即便是社会开放,网络发达的现代,婚恋双方是同学或同事关系的依然是占最大比例的,通过共同的亲戚朋友介绍认识的其次。

3.2 进化心理学取向择偶理论

进化心理学所有理论模型都是基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衍生而来,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适应性,和“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作用。进化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类心理机制是随着适应性问题的解决不断进化发展而成的,自然选择那些能够适应社会生存和繁衍的优势基因。进化心理学的基本假设是:为了成功遗传自身基因,男女在择偶偏好方面会自然发展出不同的模块化心理机制,男性偏好有较高生育潜力的伴侣,女性则更加偏爱能够提供资源并且愿意照顾后代的男性。

①亲代投资模型。Triver认为的亲代投资理论认为,女性的可生育期较男性要短很多,而女性又要承担生育任务,较男性代价更大。女性对后代有着更多的亲代投资,因女性怀孕期和哺乳期的资源匮乏,因此,她们更强调男性愿意提供资源和照顾的潜能。

②性策略理论。Buss在亲代投资理论基础上提出性策略理论,男女两性为获得基因遗传成功,分别面临不同的“适应性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化出不同的选择策略,分为长期性策略和短期性策略。长期性策略强调身体健康、品性相和、价值观相同、有责任感等稳定性特征,双方能够长久相伴共同抚育后代。短期策略仅仅强调性吸引力,目的是获得更多的选择性,两性关系通常是无责任的、短暂的。男性因生育成本低,通常更愿意选择短期性策略以获得更多的基因繁衍成功;相反,女性由于生育成本较大,一般会更愿意采用长期策略以繁衍成功,并获得抚养后代的可持续性资源。

③好基因模型。该理论模型认为,择偶偏好那些具有身体吸引力的个体。身体吸引力代表了更强的适应能力、更高的生育繁衍潜力。我们可以据此理解中国这句古话“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俊男美女永远是择偶优势方,我们潜意识里希望能够孕育出具有更优秀基因的后代。

4 总结

上一篇:越溪镇中心学校巾帼建功创建活动方案下一篇:高三坚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