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康复中的心理学论文

2022-07-03

摘要:中小学校园暴力频发作为一个现今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对受害者将会产生巨大的心理伤害,甚至会影响受害者的一生,但目前我国校园暴力受害者的辅导机制尚不完善,因此社会工作的介入很有必要性。社会工作作为助人的专业力量,可以从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层面介入校园暴力受害者的心理康复工作,帮助受害者消弭所造成的心理伤害。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心理康复中的心理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理康复中的心理学论文 篇1:

残疾人常见心理问题及心理康复内容探析

摘 要:心理康复是残疾人全面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心理康复也能增加残疾人的主观幸福感。本文着重分析了残疾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并对残疾人心理康复内容进行分析,提出残疾人心理康复的内容主要包括提高自信、扩展社会支持面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

关键词:社区 残疾人 心理康复内容

心理康复是指运用系统的心理学理论与方法,从生物—心理—社会角度出发,对患者的损伤、残疾和残障问题进行心理干预,以提高非健康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1]心理康复来源于康复心理学。1956年美国心理学会成立了第22分会--康复心理分会。其目的是宣传与残疾和康复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培养高素质的研究与临床工作者,以及提供临床服务、研究、教学和管理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心理康复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疾病、不同人群中,特别是对残疾人群体的心理康复也日渐重视。国家《康复训练与服务“十五”实施方案》明确将心理康复作为残疾人康复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残疾人心理康复的重要性

1、心理康复是残疾人全面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面康复是现代康复的基本原则。对于残疾人而言,其康复的目标不应仅局限于改善其肢体或器官的功能,而更应该着重于改善其整体功能,不仅包括身体上的,还应包括心理上的、职业上的和社会生活上的全面、整体的康复。全面康复的最终目标是使得残疾人能够重返社会生活,在社会上享有健全人同等的待遇和权利,能够参加多种社会活动,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因此,心理康复是残疾人全面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良好的心理康复也能够促进残疾人的全面康复。残疾人因为自身的残疾,往往会产生自卑、敌对、退缩等心理,而这些消极的心理状态反过来又会对残疾人的职业康复、社会生活康复产生消极的影响。调整好残疾人的心理状态,能够帮助残疾人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正确地面对现实和未来的发展,积极进行其他的各项康复。

2、良好的心理康复能增加残疾人的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是人们以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为基础,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心理功能、社会能力以及个人综合状态的一种感觉体验,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2]陈筠等人的研究表明,残疾人主观幸福感与面对等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而与回避、屈从等消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而且主观幸福感得分与抑郁症状呈负相关。[3]也就是说,那些心理康复状态良好,能够采用面对等积极应对方式,较少抑郁的残疾人,比采用回避、屈从等消极应对方式,较多体验到抑郁的残疾人相比,主观幸福感更强。李文涛等人的研究也表明,残疾人的主观幸福感与信赖他人呈正相关,而与焦虑、敌对和人际敏感呈负相关。[4]所以,良好的心理康复能够帮助残疾人更积极主动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增强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二、残疾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不同类型的残疾人因为残疾的症状不一样,在生活中面临的心理问题也存在差异,但总体来说,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主要表现出以下心理问题。

1、自卑和敏感多疑

殘疾人因为自身残疾,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受到了限制,和正常人相比,他们容易形成一种巨大的心理反差,使得他们常常处于自卑的漩涡中。此外,由于长期的自卑心理,他们也很容易形成脆弱、敏感的心理,对别人的言行不信任,容易表现出偏执和过激行为。

2、依赖和消极被动

残疾人由于缺乏独立生活能力,日常起居生活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家庭成员。久而久之很多残疾人容易形成一种依赖心理,把自己生活中的全部责任都归于家人、社区和社会,遇事消极被动,不愿积极主动去争取,遇事他们往往会怨天尤人,对他人产生敌对或仇视的情绪。

3、悲观和自我封闭

许多残疾人因为自身的残疾,往往难以找到适合的工作,普遍缺乏经济自主权,经济上存在很大的压力。此外,很多残疾人难以和周围的环境和社会相适应,往往也存在不良的人际关系问题。这些都容易使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悲观,导致他们消极地对待自己的生活。悲观和自卑的心理又使得他们时常以自我封闭的方式来保护自己,不愿意主动向他人敞开心扉。

三、残疾人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缺乏正确的认识

不论残疾种类如何,各类残疾人都面临着对自己现况的认识和评估问题以及对自己未来发展的预期问题。残疾人对这两大主要问题的不同认识,会导致他们的心理状态不同。残疾人往往面临各种身体的缺陷或身体机能的丧失,并由此导致生活中比正常人面临着更多的困难,但能够客观认识自身残疾,积极看待自身剩余能力,并对自己未来抱有良好预期的残疾人能够更积极地面对生活的困境,努力地参与社会生活。相反,消极看待自身残疾,并把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和苦恼都归咎于自身残疾,对自己未来抱有消极预期的残疾人则很容易产生自卑、无助等消极情绪,陷入困境中。

2、缺乏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从其所拥有的社会关系中获得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社会关系是指家庭成员、亲友、同事、团体、组织和社区等)。社会支持网络调节着个体面临的压力和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5]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有助于减轻残疾人的心理应激反应,缓解其精神紧张状态,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的能力。相反,缺乏有力的社会支持网络使残疾人与社会沟通不足,陷入自我封闭状态,不利于残疾人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研究表明残疾人的社会支持状况能预测该群体对心理辅导的需求,社会支持状况越差的残疾人对心理辅导的需求越大。[6]

3、缺乏有效的技巧和方法

首先,残疾人缺乏有效地压力应对方式。应对方式是指个体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所采用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又可称作应对策略或应对机制。它是心理应激过程中一种重要的中介调节因素。[7]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面临各种的压力,主要包括和未来发展有关的压力、经济方面的压力、社会交往方面的压力,自主生活方面的压力等等。面对种种压力残疾人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残疾人缺乏良好的压力应对方式,面对压力时自感没有能力去应对这些压力。

其次,残疾人缺乏良好的情绪调节技巧。很多研究认为,情绪调节是社会胜任力和心理健康中不可或缺的过程。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不仅能减缓消极情绪对个体的不良影响,也会影响个体对压力应对策略的选择。当残疾人无法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时,很容易产生各类消极情绪,如抑郁、焦虑等等。那些不能充分有效调整自身消极情绪的残疾人,往往很容易承受生活中的压力和自身消极情绪的双重负面影响,陷入恶性循环中。

最后,残疾人缺乏相应的人际交往技巧。人际交往对个体的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通过人际交往与他人和群体建立稳固的人际关系也是个体心理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掌握有效人际交往技巧,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残疾人能更好地与周围环境相适应,融入社会。相反,不能摆正心态,敏感多疑,缺乏良好人际交往技巧的残疾人往往很难适应周围环境,自感被孤立和隔离,难以融入社会。

四、残疾人的心理康复内容分析

综上所述,残疾人的心理康复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提高自信,积极看待自身残疾和未来发展

残疾人面临的最直接的问题首先是自身的残疾,其次就是由于生理残疾导致的心理的“残疾”,他们往往对生活中的挫折进行错误归因,普遍不能正确看待自身残疾和未来发展。因此,对残疾人进行心理康复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帮助残疾人正确地认识自身的现况,提高自信。这其中又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正确认识自身残疾;二是正确评估残疾对自己生活的影响;三是积极评估自己剩余能力。而且,只有在正确认识现状的基础上,残疾人才能学会积极看待自己的未来发展,对生活怀有一颗“希望之心”。

2、改善人际关系,扩展社会支持面

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网络有利于残疾人爱和归属感需求的满足,也有利于残疾人自尊需求的满足。马斯洛认为这些成长性需求能带来丰富的、高层次的且有更大稳定性和持久性的幸福感。因此,改善人际关系,扩展社会支持面是残疾人心理康复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改善人际关系,扩展社会支持面能够帮助残疾人跳出自怨自艾,自我封闭的怪圈,重返社会生活。

3、学习心理调试技巧,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如前所述,无论是有效的压力应对方法,还是良好的情绪调节技巧都能够帮助残疾人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负性事件,成为生活应激事件和残疾人心理健康状态之间的中介调节因素。因此,学习心理调试技巧,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是残疾人心理康复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残疾人学会心理调试技巧,增强了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后,也有助于残疾人的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更促使残疾人积极面对生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现成一个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柯红.临床康复与康复心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Vol.6,No.5:156-157.

[2]DRENER E,EUNKOOKM,RICHARD E,et alSubjective wellbeing: 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J]Psychol Bull,1999,125 ( 2 ) :276 - 294.

[3]陈筠,王筱萌,凤林谱.74 名社区残疾人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皖南医学院学,2011;30( 5):403-405.

[4]李文涛,谢文澜,张林.残疾人与正常群体心理生活质量的比较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Vol 20,No.7:993-994.

[5]刘晓,黄希庭.社会支持及其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J] .心理研究,2010(01):3-15.

[6]江兰等.残疾青少年心理康复需求研究[J].残疾人研究,2013(04):19-23.

[7]张林,车文博,黎兵.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特点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01):36-41.

作者:熊文琴

心理康复中的心理学论文 篇2:

社会工作视角下中小学校园暴力受害者心理康复工作研究

摘要:中小学校园暴力频发作为一个现今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对受害者将会产生巨大的心理伤害,甚至会影响受害者的一生,但目前我国校园暴力受害者的辅导机制尚不完善,因此社会工作的介入很有必要性。社会工作作为助人的专业力量,可以从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层面介入校园暴力受害者的心理康复工作,帮助受害者消弭所造成的心理伤害。

关键词:校园暴力;心理康复;学校社会工作

一、问题提出

随着网络的发达及媒体产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校园暴力恶性事件进入社会大众的视野,人们在惊讶于如今校园暴力事件性质之恶劣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校园暴力的有效防控手段。2020年10月17日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案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的表决通过,其中关于预防和处理中小学校园欺凌做出了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等多项规定,研究后会发现相关规定中重在处理施暴者,对于校园暴力受害者的善后措施较少。事实上校园暴力受害者作为中小学校园暴力事件中的弱势群体,大多数很难得到完善的权益保护及心理康复措施,致使校园暴力所带来的身心伤害往往长久难以消除。本文主要从专业社會工作视角探究如何介入到中小学校园暴力受害者心理康复工作中来,以帮助校园暴力受害者减少校园暴力事件所带来的后续伤害,并为我国完善校园暴力处理措施。

二、社会工作介入校园暴力受害者心理康复工作的必要性

(一)校园暴力对受害者造成巨大心理伤害

现如今校园暴力事件呈现着施暴方式多样化、施暴情节恶劣化等趋势,对于受害者所造成的伤害也在日益增长。相对于校园暴力事件对于学生所带来的生理伤害,心理伤害往往难以衡量,这也就往往造成对心理伤害的忽视。中小学生基本处在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阶段,社会化过程中不健全的人格在各种教育下逐渐完善,但也正处在各种因素交互影响的脆弱时期。在遭受了暴力、侮辱等恶性伤害后,受害学生往往会显现出多种情绪问题,如情绪不稳,压抑、狂躁等,严重者甚至会产生心理疾病。这些心理问题将严重影响受害者的学习和生活,很多学生在遭受校园暴力事件后学习情绪锐减、与他人交往出现困难,暴力事件所造成的巨大阴影致使有些学生甚至休学或转校才能继续学习和生活。

(二)目前我国校园暴力受害者心理康复机制仍不完善

校园暴力受害者的心理康复工作作为校园暴力防治中的一环,理应随着校园暴力问题治理路径的不断探索而不断完善,但如今来看,受害者的心理辅导工作仍然有许多缺位。首先,社会政策应是解决校园暴力问题的主力力量,但纵观目前出台的相关政策,会发现对校园暴力受害者心理康复工作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当具体到受害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上,暴露出了心理辅导专业性较低、“学习为主”的教育理念过重、行政框架不够灵活等缺陷。

(三)校园暴力问题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工作领域

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与技巧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或群体提供服务、开展工作,以帮助其预防或解决问题,满足各种需求,发展能力,使其能适应和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助人和解决问题的专业,工作领域与社会问题息息相关。校园暴力问题极大威胁着校园环境和在校学生的身心安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理应是社会工作的重要领域。

三、社会工作介入校园暴力受害者心理康复问题的路径

基于社会工作的服务价值观及目前校园暴力受害者心理康复工作的现状,社会工作的主要介入模式必然是需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层面共同纳入工作范围,形成多个子系统相互融合,共同作用的工作机制。

(一)学生层面:及时介入,多元服务

学生作为校园暴力受害的主体,社会工作者在开展服务时必然需要将学生置于最中心位置,以他们的需求为服务的切入点,结合各方资源为他们开展服务。第一,及时介入危机。当学生遭遇到校园暴力伤害时,其必然就陷入到了危机状态,此时社会工作者的即时介入就会有效帮助受害者抚慰心灵,稳定情绪。社会工作者采用危机介入模式对受害者开展工作,及时了解受害者的主要问题,做出危险性判断,稳定受害者的情绪,帮助受害者及时脱离危机状态。第二,多种服务介入。当遭遇校园暴力后,不同个体受其影响也会不同,所造成的心理伤害也会不一样。在仔细评估受害者的情况后,社会工作者需针对不同问题开展不同服务,如受害学生心理健康严重受损,社会工作者需运用心理—社会模式为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及时回复正常心理状态;受害学生学习生活方面出现严重不适,社会工作者可运用功能性个案工作方法为受害者进行心理调适,以适应正常生活。

(二)家庭层面:强化家庭教育正向功能

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对于家庭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家庭教育对于中小学生有着重要影响。第一,增进亲子关系。社会工作者可以对受害者家庭进行家访,对受害者的亲子关系进行评估,开展一些亲子活动促进亲子之间的交流,使受害者能够接受到和谐家庭关系的正向影响,弥补其心理创伤。第二,提升家长心理辅导能力。很多家长由于缺乏相应的心理学知识,无法对自己孩子的情况进行的正确的评估和疏导,其实有些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时期,不正确的沟通方式更会加深受害者的心理创伤。社会工作者可以向受害者家长传授一些发展心理学与心理辅导的专业知识,共同评估受害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家庭对受害者的心理辅导的有效性。

(三)学校层面:构建体系、嵌入发展

学校是校园暴力发生地,同时也是对学生开展服务的主要场所和资源。第一,构建有效的校内支持体系。当学生遭遇到校园暴力时,遭受暴力的无助感将会对其心理产生极大伤害。社会工作应与校方进行合作,通过提升教师团体心理辅导能力、完善校内心理咨询制度、加强对校园暴力事件监控,大力宣扬互帮互助精神等措施,为校内学生搭建起教师-学生、心理咨询师-学生、保安-学生、学生-学生的多向支持体系,让学生在遭遇校园暴力时能及时得到帮助,在遭遇校园暴力后及时得到疏导,降低校园暴力对学生地伤害。第二,探索有效的校园暴力防范课程。社会工作者与学校教师可以以这类项目为范例,一同探索符合本校情况的反校园暴力项目,教育学生如何积极应对校园暴力,也使受害者在项目教育中获得同质性群体的支持,利于其心理的康复。

(四)政府层面:社会行政、落实政策

在政府层面,社会工作主要以社会行政间接介入到校园暴力受害者心理康复工作。社会行政指社会工作发挥行政功能,实施社会政策,完成社会福利服务,保障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其核心是促进社会政策不断完善,落实社会政策。第一,推进相关政策完善。在当今的经济社会条件下,校园暴力作为一个暂时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相关部门应更为全面地消弭校园暴力所带来的恶性影响,将一部分的政策重心倾斜到校园暴力的受害者身上。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职能是在进行实务过程中总结经验,检验政策效果,并将其反馈给政策制定者,以更好的推进政策的完善。第二、落实社会政策。我国在校园暴力的防治机制上仍在不断摸索,对于校园暴力受害者的心理康复机制也必然会不断完善,社会工作者应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通过协调各组织关系,整合多方资源,落实好政府的相关政策,保障校园暴力受害者心理康复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简介:王志鹏(1997-),男,安徽安庆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

作者:王志鹏

心理康复中的心理学论文 篇3:

运动损伤心理康复方法的横向研究

摘  要  伴随世界体育的发展,运动员随着比赛强度和对抗的不断增强,运动损伤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鉴于这种情况,仅从医学上做出对损伤康复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运动员损伤后的心理问题也值得注意。了解运动损伤的心理致因和损伤后的心理反应,掌握运动损伤的心理康复方法,可以更好地预防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以及促进其快速康复。

关键词  运动损伤  心理康复方法  横向研究

一、前言

运动者在体育运动中出现运动损伤是非常常见的。造成运动损伤出现的原因是复杂的,传统意义上导致运动损伤的直接原因是训练水平不够、比赛或教学组织不当、运动员的精神状态欠佳、恶劣的天气等。然而鲜有研究关注运动者的心理问题也是诱发运动损伤的因素,这就需要我们予以弥补。

二、运动损伤心理康复方法

(一)影响运动损伤的心理因素

1.造成运动损伤的心理因素。人的心理因素有许多,表情的紧张、内心的恐惧、面部的冷漠、态度的怀疑、动作的不坚定等。宏观上说,心理因素包括人们所有的心理活动。例如,当运动员内心难过或伤心时参加比赛,他的思想、意志和技术动作不能保持协调一致,容易造成失误,导致损伤;活动前准备不充分、自信心过高或过低、担心和害怕再次受伤,都会造成训练和比赛时肌肉紧张,使受伤的概率增加;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讽刺以及外界环境的压力,使运动员内心充满恐惧,增加受伤的可能性。除此之外,精神疲劳也是造成运动损伤的心理因素。

2.运动员康复过程的影响因素。在运动员的心理康复中,父母的态度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其次是教练员和队友。内向型的运动员平时不善表达、比较沉闷,这类运动员受伤后更需要外界的关心,特别是得到教练员的积极关心和鼓励。同时,运动员的性格也是教练判定和制定训练方案的有效依据,如对性格比较内向的运动员,教练员从表面并不能了解他的基本情况,可以通过其他运动员的帮助和他父母的帮助等方式予以了解。

3.教练员对运动损伤的影响因素。随着国家对体育事业的支持,教练员在训练中担当了重要角色,越来越多的团体或个体聘请专业的教练来指导教学和训练。教练是课堂的组织者,每一节课训练模式的新颖程度、教学环境和教学场地的搭配、教学气氛的烘托等这些因素都关系着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

训练模式的新颖程度决定了能否吸引每一名运动员的注意力,保持注意力就相当于增加战斗力,这样才能增加运动安全的系数,减少运动员的失误率和运动损伤的发生。环境和场地的搭配要恰到好处,要充分利用好场地。教练要根据不同状态的训练氛围来制定训练内容,如运动员在训练中想用发声来发泄下自我,而安静的环境氛围让他们会很压抑,有声也不敢发,这时教练可选择一个能让他们发声而又不感觉害羞的地方来完成训练,能减少损伤的发生。

(二)运动损伤的心理康复方法

运动损伤时常会发生在每一个运动员身上,由于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损伤发生后会对受伤做出不同的反应,有的能坦然面对并积极完成和医生的配合治疗;有的遇到损伤会大哭、大叫、迷失自我。一旦受伤,我们可以从运动员的身心两个方面进行系统治疗。随着现代运动医学的不断发展,运动员的身体康复时间已经大为缩短,但要想获得全面康复,重新投入训练和比赛,就必须要制定出合理、积极的心理康复计划。积极思维、设置目标、表象训练等,是影响运动损伤的几个重要的心理变量。

1.积极思维。积极思维在行动中可以调动一个人的活力,它不仅能起到激励作用而且还能焕发一个人的激情,让人们每天都有一颗自信、执着的心去做事,这种思维模式会产生很大影响,即人越积极、乐观,就会生活得越快乐。在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应学会使用积极思维对付消极思维。通过积极的思维,可以让运动员的身体活力四射,在赛场上展现出应有的技能,减少失误、减少损伤或使运动损伤尽快恢复。

2.设置目标。每一位受伤的运动员都急于回到自己的赛场,开始自己每天的训练,但是过于心急只会让损伤更加严重。为此,要根据康复治疗师的分析和医师的疗程用药,要遵循康复训练计划,设置合理的目标,并定期测量、评价目标实现的情况,及时得到目标实施的反馈信息。如果不能及时了解自己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的情况,那么目标设置的无论多具体也不会产生很好的效果;反馈不仅能提供相应的信息,而且具有提高练习积极性的作用,这样一系列有条不紊地结合起来才能让康复更彻底。

3.表象训练。表象训练可以让我们对动作或运动情景进行回顾,也是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运动员可以通过表象训练假想重返赛场并在赛场中有较好的成绩,在比赛中哪些是自己需要注意的措施,不让同样的失误再次发生。在进行表象训练的时候,运动员对动作的想象必须是清晰的,不要受其他因素的干扰。

4.自我放松训练。通过自我放松训练可以让运动员达到内心一种放松的状态。通过自我放松可以降低运动员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以及可以降低由于紧张而产生的能量消耗,进而使身心得到休息,并进一步加速疲劳的恢复,以此减少损伤或更快地恢复损伤。

(三)优化运动损伤心理康复方法的条件

1.最大限度避免损伤。运动员训练要听从教练的安排,不做危险性动作;挑战新动作时要有同伴或教练保护;必要的护具一定要戴好;按要求使用器材;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去增加动作技术的难易,但是不要盲目创新、创造。

2.使用科学的心理训练方法。通过参加心理训练可磨炼克服苦难的坚强毅力,加强团队协作能力,使运动者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由于在面对困难时,每个人的态度因人而异,所以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制定出每个人完善的心理训练方法。但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心理训练方法,都不能脱离个人的意志、品质和信心去训练。

3.激发运动员的信心。竞赛日程训练不仅包括个人技能的提高,而且要分析对方的优缺点;综合观察后从自身找原因开始,先提高自己的基本技能到最优化,再激发自己的信心,即使是遇到事情、处理事情的时候,也要用冷静的头脑思考问题,并抱有信心,如此会提高自身的注意力。

4.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此,教练在训练中要尊重运动员的探索和创造精神;在训练时间的分配和利用方面,要给运动员留下充分练习和相互合作的时间与机会;在训练结果的达成方面,要让运动员自我感悟,自己研究和探讨怎样做才能更好,找出适合自己的一种方法,让运动员经常有一种因成功地练习而产生的健康向上的情绪体验。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运动损伤的研究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心理康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运动损伤的康复方法。积极思维、设置目标、表象训练等是心理康复方法中几个重要的变量。在运动中要使用科学的心理训练方法最大限度地避免损伤,为此需创造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运动员的信心,以此使其调整好心理状态,促进损伤的康复。

(二)建议

合理安排運动损伤的心理康复方法,注意训练技巧,调动运动员的情绪;优化体育训练场地,完善训练器材,形成环境优美、器材完备的优良训练氛围;运动员应与教练协调配合,使运动损伤心理康复方法向有利于完成运动损伤康复目标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何颖,徐明.高水平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心理康复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3):301-303.

[2]郭飞,王一民等.优秀散打运动员运动损伤心理学模型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4,33(08):732-734.

郑州西亚斯学院体育学院

作者:段胜利

上一篇:十字路口的中国经济论文下一篇:投资问题及数学建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