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性的实现——叶芝“面具”理论的心理学基础

2022-11-15

一个人的思想发展和艺术创作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叶芝的创作理论也是时代的产物。其作品反映了现代人的精神世界、对现代社会的反思和对人类出路的探求。所处时代的危机迫使叶芝对心灵世界进行探索, 超越个体后天的意识经验而直探非理性的、超个体的人类精神的深层。其探索无疑得益于他对宗教问题的兴趣和理解, 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现代潜意识心理学的影响。叶芝的象征主义体系博大精深, 本文只是探究了其“面具”理论与现代心理学发展的联系。

1“面具”的定义

1910年左右是叶芝的诗歌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时期。除了诗歌语言风格上的改变, 最重要的成就就是“面具”理论在诗歌中的实践。《人类灵魂》 (1917) 一文充分阐述了叶芝的“面具”理论。此文主要讨论心理学所谓的自我和反自我 (又称对立自我、第二自我或他我) 。叶芝认为, “面具是我们所希望成为的形象, 或我们所崇敬的形象。在某些情况下我们称之为意象。”[1]人的智能再创造是外部命运的对立面, “而我所谓的‘面具’是出自其内在本质的一切情感的对立面。”[2]也就是说, “面具”是情感的再创造, 即反自我。自我只有找到且自觉地模仿反自我, 人格才有可能发展完善, 而且在此过程中才会有所创造。

生活在一个理性至上的年代, 我们强调的是意识的自我, 而对潜意识的、非理性的自性则相对比较忽略。从而使我们把创造性看成是一个完全后天形成的、知识与勤奋的共同结晶。但是人类的创造性和许多超个人的经验经常深埋在人的心灵之中。顿悟和灵感就是很好的例证。叶芝对“面具”及其创造性功能的论述, 使我们很自然的联想到心理分析学中的“自我” (ego) 与“原型” (Archetype) 。自我是意识的核心, 潜意识的内容则通过“原型”表现出来。原型的内容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具有某一特定文化特征的意象, 可以使个人进入某种超个人的精神层面, 从而使人产生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 如果一个人真正认为自己是另一个人, 他就可以挖掘自己性格中潜在的、却被忽视的另一面。荣格在《心理学与文学》中认为:艺术家是具有两重性的人, 或者具有相互矛盾的自然倾向综合性。他的自觉意识与无意识原型不相干。艺术品不等于艺术家本人, 甚至艺术家也不等于艺术家个人。这种区分, 反映了艺术家的二重性和艺术家在现代生活中人格分裂的状况。

2“大心灵”、“大记忆”与“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

“面具”理论不仅是文学创作的手段, 更是叶芝认识世界、理解自我的重要方式。在《幻象》 (A Vision) 一书关于人格类型说的论述中, 叶芝将面具定义为“非自我”, 视为人类灵魂的一个组成部分, 与“意志” (Will) (自我, 是最初的人格气质) 相对立。并指出“反自我” (anti-self) 要到“大心灵”、“大记忆”中去寻找。人的心灵并非独立存在, 它由众多的心灵合成, 人的记忆也是一样。各个心灵、记忆最终构成完整的“大心灵”和“大记忆”[3]。心灵的边界是游移不定的, 许多心灵可以流入彼此, 从而创造或揭示一个心灵, 一个能源。记忆的边界也是游移不定的, 而且我们的记忆是一个大记忆——自然本身之记忆的一部分。个别的心灵和记忆仅仅以象征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 不能代表真实的世界。通过对它们的发掘, 我们才可能发现和认识隐藏与其后的“大心灵”、“大记忆”——这才是真实、永恒的世界。[3]

在此, 我们不难看出现代潜意识心理学研究对叶芝的影响。荣格认为, 心理结构由意识、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组成。个体潜意识的内容“构成了人格的主要部分, 它们隶属于它, 而且由于它们未能进入意识心灵, 从而使其在人格中处于一种次要状态……无论谁在沿着自性实现的道路前进时, 都会不可避免的把他的个体潜意识的内容带入到意识中, 从而极大地扩展它的人格领域。”[4]“我们必须使自己习惯于这种思想, 即意识和潜意识并没有明显的分界。一个停下来, 另一个就会开始。确切的说, 精神是一个意识——潜意识的整体。”[5]个体经验仅仅是潜意识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叶芝的“个别的心灵和记忆”就等同于“个体潜意识”, 它除了包含被压抑的经验以外, 还包含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和知觉。而“大心灵”、“大记忆”则相当于“集体潜意识”, 是混合成一片的人类普遍经验的储藏库, 是一个心灵的结构。它的存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 是意识的发端, 并包含着精神发展的全部潜能。

3“存在的统一”与“自性的实现”

“面具”理论所探求的不仅仅是找到“反自我”, 其最终目标是如何认识“自我”, 较好地把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协调在一起, 使人的“自性”不再分离。该理论认为:解决灵与肉、生与死的二元对立, 对自性不断加深认识, 人格实现发展完善的途径正是找到且自觉地模仿反自我, 实现自我的“存在的统一” (Unity of Being) 。在其《自传》中, 叶芝认为:“一切幸福有赖于采取某个他我面具的能力;一切欢乐和富于创造的生活都是非我的某种东西没有记忆、瞬间造就且永远更新的某种东西的再生, 以忘却现实——就像儿童游戏, 在其中可以忘却自我认识的无限痛苦。”[1]他一生都在为追寻“自我”的统一体而努力, 力图超越纷繁的世界, 求得一个永恒的精神秩序。在个人艺术创作的探索中, 他找到了认识、完善与超越自我的理论, 实现了艺术与思想的升华。

叶芝追求自我的“存在的统一”在现代分析心理学中定义为“个性化”的过程。这是人到中年所经历的一个精神整合的过程, 也是每一个社会成员毕生所力求达到的目标, 人们在实现这种目标的过程中为此所做的一切, 就是一种“自我实现”, 人类追求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就是“个性化”的过程[5]。人格只有在朝向自我实现的追求中才能得到完善, 自性只有在个性化过程中, 才能最后得到完满实现。正如英国心理学家福德汉姆所说:“潜意识地但却坚定的追求一种目标, 这种目标最后被界定为追求完整——那种神秘的实体‘整体的人’——而且它使精神的意识和潜意识方面建立联系成为必要的。这种体验也可阐述为发现人心中的上帝或全面体验到自性原型。”[6]“个性化”过程, 也就是成为一个不同与他人的独立的不可分的统一整体的发展过程, 其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充分地认识自己和实现自己, 或者对自己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

叶芝的观点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著作中也有相似的叙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把自我实现 (self-realization) 视为最高层次的人类需要, 它和荣格的自性实现有许多相同的含义。同时,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也认为, 自我实现者在青年中很少发现, 较多见于年长者或生活经验比较丰富的人。叶芝的自性实现也正是在中年期后, 人的个性化比较成熟或得以发展时, 自性原型才开始显现, 人才有可能达到自性实现。

4 结语:殊途同归

20世纪, 东方传统 (各种宗教哲学) 与西方心理学的整合在广泛的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叶芝在宗教研究的基础之上, 使神秘主义哲学与文学创作统一起来, 用独特的思维方式来解读人生、社会和历史, 构建了自己的信仰体系。“面具”理论正是通过对性格中潜在的、被忽视面的探索、研究和对集体无意识的开掘, 使诗歌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心灵的矛盾性和丰富性, 大大丰富了自我的内涵。它已经超越了文学和艺术的界限而融合了社会学, 女性学, 心理学以及哲学领域的成分。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与密宗佛教也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其心理学可以看作是对正统的基督教信仰失落而寻找一种替代物的尝试。[7]从本质上讲, 二者都致力于研究意识的扩展和精神的转化过程, 为现代世界里不断异化和迷失自己的人类找到一种永恒的精神秩序。在这一点上, 可谓殊途同归。

摘要:“面具”理论是叶芝艺术创作和认识世界、理解自我的重要手段。该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从“面具”理论的要旨入手, 着重分析了其心理学基础。

关键词:“面具”理论,自性,存在的统一,自性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叶芝.幻象:生命的阐释[M].西蒙译.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6.

[2]  Yeats, W. B. Autobiographies[M].London: Macmillan, 1955.

[3]  王家新.随时间而来的智慧[M].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6.

[4]  Matton,  M.A. Jungian Psychology in Perspective [M],  New York: The FreePress, 1985.

[5]  杨韶刚.精神追求——神秘的荣格[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2.

[6]  福德汉姆, F.荣格心理学导论[M].刘韵涵译,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8.

[7]  施春华.心灵本体的探索——神秘的原型[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2.

上一篇:拓展高校图书馆空间职能——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的构建下一篇:试论李白的诗中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