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2024-04-09

犯罪心理学的主要理论(精选6篇)

篇1:犯罪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了解和掌握死亡心理学知识,对卫生人才的自我成长、医患关系处理和工作满意度均具有积极的价值。卫生人才医学人文素质培养应普及死亡心理学知识,树立积极健康的死亡态度,并运用死亡心理学知识提升以人为本的服务水平,塑造有人情味的卫生人才及组织形象。

医疗卫生工作是现代社会与死亡意识联系最紧密的职业之一。不仅面对绝症病人会让医生和护士产生对死亡的认识和反思,而且医院场所本身也常常令人有意无意地想到死亡。然而,由于社会文化和习俗的影响,人们往往有一种“避谈死亡”的心理现象。殊不知,了解一定的死亡心理学知识,不仅对医疗卫生工作的开展有良好的辅助作用,而且事关卫生人才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以至对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和提升卫生人才心理适应产生促进作用。

一、死亡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1。濒死心理反应阶段理论

该理论是描述绝症病人从获知病情到临终时发生的心理反应变化过程的理论。它通过500多个案例分析,将人濒临死亡时的反应分为5个阶段:第一,震惊与否认阶段:病人感到震惊,并对濒死的事实进行否认。第二,愤怒阶段:病人表现出生气、愤怒及怨天尤人的情绪。第三,讨价还价阶段:病人接受自己濒死的事实,祈求和承诺做某些事情作为延长寿命的交换。第四,沮丧:当病人知道讨价还价无效之后,表现出抑郁、体重下降,甚至自杀等症状。第五,接纳:病人最后变得比较平静,已经无所谓真正的高兴与悲哀,只是接纳将要死亡的事实。

在面对死亡时,不光绝症病人自己的心理反应会经历上述5个阶段,而且他的亲人和家属也会经历类似的几个阶段。对这些濒死心理反应阶段的认识,为医护人员了解和对待绝症病人及其家属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例如,当病人及其家属处于愤怒阶段的时候,可能会对医护人员提出无理的要求,甚至将无关的怨气发泄到医护人员身上。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正常心理反应。此时,医护人员应给予较多地理解和包容,而不是机械和冷漠地面对,更不能据理力争。否则将引起医患之间更大的冲突。

2。恐惧管理理论

该理论假设人们渴望生命却同时意识到死亡不可避免。人们为保护自己免受死亡恐惧的威胁,通常采取两种途径来缓解:一是努力维护自己的价值观,二是努力维持积极的自尊(自我价值)。心理学家用一系列巧妙的实验对此进行了证明。那些在实验中被要求描写一段想到死有何感受的短文的人,比没有写这种短文的人,对违反他们价值观的行为给予更大的惩罚,在随后的“自我价值提升”实验任务上有更大的冒险性。换言之,死亡恐惧加强了个体自我保护和寻求存在意义的动机。不管是维护价值观还是维持高自尊,都可以理解为个体为抗拒死亡焦虑而寻求安全感和意义感的适应行为。

众所周知,很多医护人员长期处于死亡意识的影响下。加之工作本身的压力,他们比其他行业的人更容易感到焦虑和缺乏意义感。但这些问题仅仅通过普通的压力管理和放松训练很难解决,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生命教育。恐惧管理理论的重点不仅在于指出自尊对于人们具有适应价值,而且认为我们对待死亡的态度会影响我们的社会态度与社会行为。有研究发现,那些歧视老年人的人,实则是自己害怕死亡(看到老人激发了他的死亡意识),自己不能接受变老的事实。同理,如果一个医生不能坦然面对绝症病人,不知如何与病人谈论死亡,很可能是他自己害怕死亡,而不一定就是怕病人无法面对死亡。

3。死亡接受与死亡反省理论

对待死亡,人们除了恐惧和焦虑之外,也可能会坦然接受甚至升华。心理学家发现,那些经历过灾难或创伤的人,有部分会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并给人生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但也有些人在经历创伤之后,尤其是经历九死一生的体验之后,会产生积极的心理变化和人生成长。他们比以前更感恩生命,关心他人,不在意给他人的印象,不重视物质,高度追求意义。换言之,他们的人生哲学发生了改变,获得了新的生命领悟,不再恐惧死亡,对死亡完全接受。与恐惧管理理论不同,这种死亡接受不是简单地想到死亡的结果,而是能够跳出当下的自我和生活对死亡进行深度反省的结果。

死亡接受能够产生帮助他人的动机与行为。对职业人士而言,帮助他人的动机和行为常常表现为乐于帮助和指导他人,或转行从事服务性行业。其实,医疗卫生事业正是一种需要利他精神的事业,没有一点奉献精神是很难将这份工作持续做好的。虽然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人员的薪酬偏低造成了一些问题,但毕竟面对生命和死亡是医疗卫生工作的核心内容。一个医疗卫生从业人员,要避免长期受到直接或潜在的死亡恐惧的威胁而心理适应不良(包括冷漠和麻木),要持续提升自己对人生的领悟境界,通过注入更内在的价值和意义在工作中收获更大的满足与幸福。

二、死亡心理学与卫生人才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关系

通过上述死亡心理学的知识,可以看出它与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关系。如果一个医疗卫生工作人员能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死亡心理学知识,那么他一定会打下诸多良好的人文素质基础。不管是善待病人及其家属,还是提高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不管是改善医患关系,还是提升自己的工作满意感和价值感。如果一个医疗卫生工作人员不了解死亡心理学知识,则很容易在工作中产生困惑和矛盾,并产生不恰当的职业行为,极有可能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同时带来较低的工作满意感和价值感。

因此,死亡心理学理应成为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处理生命和死亡问题是医疗卫生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它区别于众多其他行业的本质特征。如果一个医疗卫生工作者不了解人面对死亡时的基本心理规律,那么不仅他自己会遭遇困扰,而且他也不理解病人。其次,死亡心理学不仅是纯人文的关怀,还包含了科学的研究发现。死亡心理学是关于死亡心理的科学,它保证了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知识正确性,而不仅是情感和价值的付出。第三,以死亡心理学为核心内容的医学人文素质培养,能够为医患关系处理和医疗卫生工作的价值认同,提供强大的知识与思想支撑。这也是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最终目的。

三、死亡心理学与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相结合的思路

1。普及死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虽然临终关怀近年开始受到我国医疗卫生工作者的重视,但“死亡禁忌”的文化氛围使得死亡心理学在我国仍然较少受到关注,即使在医学院校也很少有人专门研究及推广死亡心理学。因此,很有必要在医学院校、临床一线、以及医师职业资格管理过程当中普及死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对于医学院校来说,可以单独设置死亡心理学的课程,或者将死亡心理学的知识加入到医学伦理学课程体系之中。对于临床一线来说,可以举办死亡心理学的岗前培训,以及定期的死亡心理专题培训。对于医师职业资格管理来说,应该在资格培训及考试当中适当增加反映死亡心理学的内容。

2。培养卫生人才积极健康的死亡态度

死亡心理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简单地、近距离地想象死亡引起死亡恐惧(焦虑),死亡恐惧产生自我保护的动机和行为,然后形成消极的心理适应;深入地、远距离地死亡反省引起死亡接受,死亡接受产生帮助他人和追求内在精神价值的动机和行为,进而形成积极的心理适应。这两个方面相互依存,没有人能够直接进入接受死亡的豁达境界。因此,要结合死亡心理学来培养卫生人才的医学人文素质,必须从根本上树立和培养卫生人才积极健康的死亡态度。这不是一件易事,很可能由于死亡恐惧的先入为主而使一个死亡心理培训活动遭到参与者的拒绝,也可能由于参与者排斥死亡的问题,而使一个活动连死亡恐惧都不能引发。因此,需要在培训当中精心设置环境、准备道具和材料,同时营造互相信任的团体氛围。

3。运用死亡心理学知识提升以人为本的服务水平

卫生人才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目的在于更好地为病人及家属服务。在医疗卫生工作者自己树立了积极健康的死亡态度之后,要进一步运用死亡心理学知识提升为病人及家属服务的水平。首先,要理解绝症及危重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反应,包容他们由于死亡恐惧(可能是潜在的)而产生的过激反应,鼓励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其次,要通过对死亡心理学的了解增强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认同感,始终对生命存有敬畏和感恩之心。如此,才能在工作中充满热情和活力,避免产生对工作和生命的冷漠和麻木。第三,善待每一位到医院来就诊的人,因为医院本身是一个令人不愉快的场所,每一位来医院就诊的人内心都或多或少充满了焦虑和恐惧,医疗卫生工作者既要理解和尊重患者的这种焦虑和恐惧,又要适度地表达正能量。

4。塑造有人情味的卫生人才及组织形象

医生和医院形象遭到破坏,以及民众对医生和医院失去信任,是我国目前医患关系恶化的集中表现。即使有很多制度和资源的因素也是造成这种局面的共同原因,但民众和媒体还是惯性地抓住“人”和“医德”的因素不放。对此,应该充分理解,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每一个进入医院的人都不是淡定的。换个角度而言,必须承认,医疗卫生工作与其他行业不同,所以它的问题不可能通过制度和资源的改进得到完全解决。因此,塑造有人情味的卫生人才及组织形象,永远是医疗卫生工作的一件重要使命。如果首先结合死亡心理学的知识做好卫生人才的医学人文素质培养,那么这项使命就成功了一半。然后,再做好一些配套的工作将更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卫生人才及组织形象。例如,医院面对病人和公众开展死亡心理学的讲座,在灾难救助及危机干预中将抢救生命和尊重生命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医患关系处理和医疗事件新闻发布工作中以尊重生命为首要考虑。同时,还要经常向公众宣传医疗卫生工作,塑造有人情味的卫生人才及组织形象。

篇2:犯罪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个人无意识有一种重要而又有趣的特征,那就是,一组一组的心理内容可以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簇心理丛,荣格称之为“情结”。我们谈论一个人时说他有一种自卑情结,一种与性欲有关的情结,一种与金钱有关的情结,一种“年轻一代”的情结或与其他一切事物有关的情结等等。当我们说某人具有某种情结的时候,我们的意思是说他执意地沉溺于某种东西而不能自拔。按照荣格的心理学说,这情结一旦产生,就成为一种驱动力,而且可以强有力地控制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一、安娜的爱欲情结

世界文坛上的许多的作家都在心理描写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而托尔斯泰则博采众家之特长,不仅有效地接受了俄国文学前辈的传统,同时也吸收了西欧文学前辈的传统,把文学的心理描写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托尔斯泰运用心灵辩证法细腻地表现了安娜潜意识中对爱的渴求,即爱欲情结。与此同时,托尔斯泰还十分准确细致地刻画了在意识的作用下对这种爱欲的压抑的矛盾心理。安娜的内心矛盾集中表现为:一方面渴望达成有爱情的婚姻,一方面又时时理智地否定爱情的冲动。不谙世事的安娜身不由己地嫁给了卡列宁,从此进入了不幸生活的轨道。卡列宁是一个缺乏感情的“官僚机器”,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官晋爵,对生活毫无激情,和安娜更没有任何的爱情可言。迫于上流社会的道德观念的压力,安娜在毫无感情的家庭中生活了八年。安娜是一个感情非常丰富的女人,她向往美好的爱情生活。在内心深处始终对爱有着强烈的渴求,希望拥有真正的爱情。这份对爱情的期盼与索求使她产生了强烈的爱欲情结,并且执意地沉溺于对爱的追求以致不能自拔。按照托尔斯泰的观点,这是她走上无家可归之路的真正起点。

在小说开头当渥伦斯基与安娜第一次在车站相见时,安娜那迷人的脸上所表现出来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了渥伦斯基,“他感到那上面有一股被压抑的生气,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全身,违反她的意志,时而在她的眼睛闪光里,时而在她的微笑中显现出来”。在这里,安娜的内心世界通过渥伦斯基眼中的映照被真实地揭示出来。在这一段肖像描写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安娜一些美丽的外貌特征,更重要的是使我们觉察到了安娜内心深处所隐藏的对爱的渴求和对它的压抑:她热爱生活,却受着压抑;她渴望真正的爱情,却还没有足够的勇气去追求。接着,安娜与渥伦斯基一样,“一瞥”之后,即陷入猛烈的感情漩涡之中,但是,她不可能像渥伦斯基一样,那么自由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因为她有丈夫有孩子,道德的责任、宗教的观念、舆论的压力时刻在警示着她,但她又无法压抑刚刚萌发的、汹涌而至的爱情,所以她在爱欲情结与道德责任的警示交替袭击之下,既欣喜渴求,又恐惧回避。

在奥伯朗斯基家里,安娜在同渥伦斯基跳舞时,不由自主地感到“幸福和兴奋”,起初她还“仿佛在竭力克制”。后来,她的青春火焰又被点燃起来,以至于“她的.眼神和微笑中闪动着难以克制的光辉”。在第二天乘火车回彼得堡途中遇到渥伦斯基时,她对渥伦斯基的问话好一阵没有做出回答,“垂下正要去抓门柱的手”,想要装作严厉的样子,“却又焕发出掩饰不住的欢乐和生气”。通过这些动作、神情及内心的描写,安娜既欢乐又矛盾的心理,跃然纸上。她想要摆脱渥伦斯基,但见到他又非常的高兴,因为她不能克服自己被追求的愉快,她明知渥伦斯基是跟她而来的,却又明知故问。这一切都精彩而细致地表现了安娜那种想爱却又不敢爱的心理。

从以上心理描写中可以看出这“压抑着的生气”、“过剩的生命力”无疑是安娜爱欲情结萌动的外化。另外,在提前回彼得堡的火车上,安娜看着小说幻想着同英国小说的男主人公一起去享受的幸福生活。这说明“她自己生活的欲望太强烈了”。在爱欲情结的驱动下,安娜终于坠入爱河,并且公然向丈夫挑明一切,直到最后的离家出走。这时安娜赋予爱欲的心理值远远大于死亡的要求,在无意识中,爱欲情结压抑着死亡情结,但死的阴影始终萦绕在安娜的心头,正是这种死亡情结才是最终把安娜推向死亡的心理力量。

二、安娜的死亡情结

精神分析学认为,爱欲是生存本能的要求,与爱欲(生的本能)相对的是死的本能,爱欲的本能和死的本能有相合又相斥的作用。当人生的欲望受到压抑而得不到实现,就会产生焦虑感和抑郁感,并且逐渐会出现趋死的欲望,也就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无意识趋向死亡的努力,它源于死的本能。而安娜正是由于爱欲被压抑,它就被另一种强烈的自我虐待和自我压抑所替代,加之本我对爱欲的追求所形成的不道德的焦虑感、犯罪感,最终会表现为一种自毁的倾向——即强烈的死亡情结。

安娜的死亡情结最初就是表现为她无意识中经常出现的恐惧。如火车轧人这一事件在安娜无意识中引起的恐惧,文中这样写道:“奥伯朗斯基惊讶地发觉她颤抖着嘴唇,强忍着眼泪。”安娜仿佛感觉到了什么,并且“摇摇头,似乎想从身上赶跑某种妨碍她的赘物”。但安娜无法“赶跑”这种残酷的预示,这件事始终留在她的脑海里,“她想起此事就不愉快,她总觉得那好像与她有点什么关系”。当她终于下定决心与渥伦斯基在一起并把一切都交给他的时候,她又充满了惊慌和绝望,她想到的也是只剩下他这根救命稻草了,“一切都完了,除了你我什么都没有了”。感到自己“罪孽深重,咎无可辞,除了俯首求饶以外,再没有别的办法了”。即便是正当爱欲(生的本能)的上升阶段,爱欲占据着她整个意识,她感到“自己是不可饶恕的幸福”,“充满了生的喜悦”之际,安娜依然是经常噩梦缠身。

随着上流社会开始排斥并围攻安娜,当渥伦斯基对安娜开始冷淡的时候,本来就建立在不平衡的脆弱基础上的爱欲遭到严重打击,爱欲心理能量大大受损,对死亡的自我压抑力随之弱化,于是死亡情结又蠢蠢欲动,越来越强烈,并表现为热烈的趋死欲望。例如在他们“破天荒头一遭”地闹了一整天的别扭之后,安娜回想着他说过的所有冷酷的话,同时想象着他显然想说却没有对她说出口的其他话语,“我不会拦着你,你爱去哪儿就去哪儿。你或许不想同你丈夫离婚,这样你就可以回到他身边去。回去好了!如果你要钱,我可以给你点儿。你想要多少钱?”做出这一假想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怎么刺伤自己的心就怎么想,这种有意的自伤,也是一种对死的回归的欲望冲动。这种欲望的积郁致使安娜精神几乎失常,乃至近乎歇斯底里。

弗洛伊德把人的死亡本能细分为两种不同的倾向:当它对外界的发泄成为可能的情况下,死的本能会表现为向外侵犯的倾向。破坏性、挑衅性、侵略性、争吵等都是由内向外表现的死亡本能决定的。当它受到外界的条件限制无法向外发泄时,便表现出一种向内的倾向,退回自我内部,形成所谓的自我谴责、自我惩罚、自我毁灭、自杀倾向等。如果说,此前渥伦斯基和安娜在一起时她所有发向渥伦斯基的歇斯底里——无端的嫉妒、猜疑和争吵等都是前一种倾向的体现,那么现在随着爱情的消失、渥伦斯基的离她而去,她所能选择的只有后一种倾向了。安娜乘车去火车站寻找渥伦斯基,神志开始癫狂,她把每一人都看得“怪模怪样”,强烈的绝望和死欲使安娜的心理产生了变态,心灵失控。月台上安娜突然回忆起与渥伦斯基相逢那天被火车轧死的那个人。这一刺激具有如此的震撼力,死欲终于冲进了她的意识,“她醒悟到该怎么办了”,“到那里去,投到正中间,我要惩罚他,摆脱所有的人和我自己!”于是“什么巨大无情的东西撞在她头上,从她背上碾过去了”,“上帝,饶恕我的一切!”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强烈的悔罪感一闪而过,安娜走向了死亡。

篇3:犯罪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环境心理学的最后一个基础理论是“人——环境交互作用模型”。“斯图克尔斯提出的‘人——环境交互作用模型’ (modes of human-environment transaction) 分为两个基本的维度:交互作用的认知和行为形式、交互作用的作用和反作用阶段。”○11从我的观点看来, “人——环境交互理论”强调的是人们对于周围的环境做出态度和评价, 而且这种评价直接关系到对于未来的调整。人们通过在不同的环境作用中得出体验, 并做出相应的行为来进行应对, 特意强调了交互的影响性和互动性。如果说第一种理论只是追求个体与环境的一致与和谐, 此种理论则是在和谐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互动和影响。而这个模型让我想起了犯罪学中的“破窗理论”。“破窗理论从本质上来讲反映了一种跟从心理:某个环境里, 若有一个人做出错误的行为而未被及时发现和制止, 就会有更多的人受其影响而犯同样的错误, 哪怕他们在潜意识里也知道这是错误的, 但也会认为是合理的。”○12正是生活在这种环境中, 人们受到这样氛围的影响, 就会从心理上默认生存的环境, 其行为上也会做出相应的反应, 而这种反应又会进一步对生存的环境产生影响, 即实现了交互的行为。“Indeed, research has indicated that both crime and disorder emerge from a common source—collective efficacy (Sampson and Raudenbush, 1999) —yet a fundamental assumption of the broken windows tradition is that for increased levels of disorder to cause an increase in serious crime, the two constructs must be conceptually and empirically distinct (Braga et al., 1999) ”○13作者在这里也提到, 正是一个无序的社会环境才会滋生犯罪, 不对环境进行合理控制, 不防患于未然, 就极容易通过交互的影响而引来更大的灾难。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个体, 人自然地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 其行为总是界定在环境这个大范围内, 环境的潜移默化作用是不容小觑的。“万一失手出现了‘破窗’, 就得赶紧处理。否则, ‘破窗’就会发出信号, 暗示‘无人追究’, 结果大家的自律和心理障碍就会开始松懈、溃堤, 最后一发而不可收拾。”○14中国有句古话, 叫做“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说得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同样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它要求我们发现问题时, 必须采取认真的态度, 及时对问题进行整改, 而且这种整改工作不能仅限于就事论事, 不能仅囿于发现的某一处错误、某一个失控环节, 而应举一反三, 通过完善制度, 不仅及时更换‘被打破的玻璃’, 同时对出现细微裂缝的玻璃亦采取恰当的补救措施。”○15因此, 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既可以是正向, 也可以是反方向, 关键是我们如何把握住运用它, 使其朝着良性势态发展, 通过环境激励人, 人的行为也反过来鼓励社会环境等行为真正实现有效控制社会的犯罪, 真正保障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 也有利于提升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公民的价值认同感和自豪感, 加强我国的人权建设。

以上的三种理论基础模式共同撑起了环境心理学的发展框架, 同时也为犯罪学的一些基础理论寻找到了契合之处。然而, 在此, 我想通过环境心理学本身的性质目的和未来发展趋势谈谈对于情势犯罪预防的影响。环境心理学从曾经的边缘化到如今的广受学者关注, 时代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问题的愈演愈烈是一个因素, 但是更重要的是其自身的人文关怀的特性。环境心理学一直都是探讨作为个体的人与社会, 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作用, 探讨达到和谐一致的可能性, 通过这种不懈的努力去实现人与环境的统一, 而这种统一朝着良性发展的需要, 以最终求得社会的和谐与安宁, 生态环境的美好与经济发展, 人权保障并行不悖。从这个角度看, 颇有“可持续发展”的韵味。反观现代社会的犯罪状况, 刘芸影在她的《旅美随笔》中提到, 即使对于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 犯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它。对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英国政府的做法很值得探讨。“西方国家学者, 依据公共卫生机构的疾病预防模式, 将犯罪预防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的预防针对社会上的一般人, 首先‘鉴别、确定那些为犯罪提供机会或促成犯罪产生的自然和社会环境’, 并对其加以抑制或消除, 寄希望于预防效果发生在犯罪未然之前或犯罪过程之中。第二层次的预防主要是针对有犯罪征兆的人加以识别并进行早期干预, 防微杜渐。第三层次的预防则是针对已经犯罪的人, 预防其重新犯罪。情景预防属于第一层次的预防, 它是第一层次预防的主干内容。它试图通过增加犯罪风险和成本、减少各种目标物对犯罪人的吸引力的途径, 而达到事前预防的目的。这种预防主要是针对机会性财产犯罪, 因为消除了犯罪机会, 犯罪也就无从发生, 在情景预防的总标题下, 犯罪预防措施又分为许多类别。”○16分析英国政府的做法, 我们可以发现无论对象是怎么样的分类, 总是通过对环境施加影响, 通过环境来引导人们做出合理的行为与正确的抉择。在这种交互作用的影响下, 最终达到我们所期望的结果。我一直对“斯坦福监狱实验”记忆犹新, 也常常在想仅仅只是一个模拟, 又何以产生如此巨大的力量, 来导致参与实验的人群逐步忘记了本来的身份而完全陷入到了情境中呢?现在回想, 正是这种日复一日的监狱环境, 在互相影响互相干扰的情况下, 最终实验者根据环境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充分实现了人和环境的高度和谐, 也最终形成了我们今日所熟知的实验结果。郑红丽老师和罗大华老师在探讨青少年犯罪成因的论文中, 也多次提到家庭, 学校等环境加上个人模式的组合, 最终导致了现在青少年的犯罪状况, 其归根到底也是环境产生了巨大的作用。那么, 通过这些分析, 我们就是要进行环境的模拟, 来最终与个体的人们相交互, 从而可以有效的控制犯罪, 进行犯罪预防。也许, 环境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还是要根据人类的生存环境不断变化, 根据不断涌现的问题去重新塑造理论和完善旧的观点看法, 但是追本溯源, 还是要把握住环境这个关键, 而其实把握住这个关键, 解决的也不仅仅只是犯罪预防的问题, 更可以解决社会方方面面的众多问题。

从学理的角度来讲, 犯罪学是一门以犯罪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其中包含了寻求探讨犯罪的原因和积极预防和控制犯罪的措施, 但是通过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 就可以发现其诸多交叉和影响之处, 也最终通过人, 环境, 社会这三个方面的互相影响与相应行为的实施来最终达到我们所追求的理想和谐的社会现象。其实, 作为融合了众多学科理论的环境心理学, 也正在以其迅雷不及掩耳之速的发展态势深深影响着其余学科和我们所生存的社会的发展。我们真正所希望的, 是通过不同学科的交叉和接触的研究, 来最终寻求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使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尊严的去享受幸福生活, 享受通过自己的努力所带来的成就, 以真正切实保障活之为人的权利与自由, 而这, 我想也是我们为之奋斗的人权所孜孜不懈的追求。

参考文献

⑩王欢, 尤中山.《集体效能感的中介作用》.载《技术经济》, 2011年第7期.

[11]缪小春.《新兴的心理学分支——环境心理学》.载《应用心理学》, 1989年第4期.

[12]王文坤.《破窗理论》.载《企业家信息》, 2008年第5期.

[13]JACINTA M.GAU**TRAVIS C.PRATT:BROKEN WINDOWS ORWINDOW DRESSING?CITIZENS’ (IN) ABILITY TO TEL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ISORDER AND CRIME SERVER, 2008, 07.

[14]蔡子强.《从伍兹绯闻到“破窗理论》.载《精神文明导刊》, 2010年第6期.

[15]侯识河.《不可忽视的“破窗理论”》.载《湖南教育:综合版》, 2006年第4期.

篇4:犯罪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关键词:层面理论; 映射语句; 多维尺度法; 犯罪心理学; 犯罪心理画像

一、层面理论在犯罪心理学领域的应用价值

将层面理论引入研究对象和内容具有特殊性的犯罪心理学领域,不仅有助于这一学科在理论上进行提升,而且有助于其在实践上推广应用。

1.犯罪心理学学科的特殊性

犯罪心理学是犯罪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以及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的科学[1]。从它的定义便可看出,犯罪心理学以犯罪主体为研究对象,必然与其他分支学科有很大区别。犯罪心理学学科的特殊性表现为以下几点:(1)犯罪心理的隐蔽性——在多数情况下,犯罪人的犯罪心理是隐蔽的,犯罪动机是不可告人的[2];(2)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犯罪行为都是侵犯他人某种权利的行为,或伤人,或毁物,具有社会危害性[2];(3)犯罪心理和行为的不可重复或难以重复性——正因为犯罪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所以不可让它在人为的实验过程中重复出现[2];(4)犯罪心理研究重视实践性——正是由于被试的特殊性,研究内容的特定性,犯罪心理学必须要与实际紧密结合,才可能描述、解释犯罪人的心理,才可能达成在实践中预测、控制的最终目的。

犯罪心理学学科的上述特殊性,决定了其在研究中收集资料、数据的特性:(1)常通过访谈、问卷、判案汇编等多种手段收集,对犯罪心理的研究须以不危害社会为基本原则,不能人为地对犯罪进行重复,即使是模拟实验也涉及伦理问题,并且模拟环境与真实情景的差异也会导致实验的外部效度遭受质疑,实验的方法在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很难使用,此外,犯罪心理学研究的被试不可能如同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学科的被试那样,按照主试的要求,如实报告反应内容,所以仅以问卷等方式获取的数据其真实性有待考证,需要结合深度访谈、司法人员评定、判案汇编等多种资料进行分析;(2)难以实现大样本,随机化,由于被试的特殊性、情境的特殊性、案件的不可重复性,获得与研究目的匹配的大样本,保证数据的正态分布几乎无法实现。

2.犯罪心理学目前存在的困境

犯罪心理学在我国创立至今,走了一条由经验总结到案例分析逐渐向量化研究这一主流范式靠拢的道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3],但我们也必须看到犯罪心理学目前存在的困境——理论与数据难以统一。我们看到,一部分的研究以个案分析为主,在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深刻剖析或者通过对某几个案例的分析提出某种理论,这样的研究对于揭示个案当中犯罪人的心理确实深入、透彻,但是缺乏定量的数据支持,可验证性和可推广性较弱,且在研究初期,研究者对研究的内容可能并无清晰的界定。另一部分的研究试图通过问卷等形式获得大量的数据,并由这些数据分析得出某一研究问题的内在结构,这往往会出现将统计手段置于理论之上[4]的纯定量分析的弊端,使得理论与数据脱节。如何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理论和数据结合,成为犯罪心理学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层面理论在犯罪心理学中的价值

将层面理论引入犯罪心理学,为犯罪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与技术。首先,在收集数据方面,层面理论允许多种渠道的数据,如问卷、访谈、司法人员评定、判案汇编等。欧洲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者们在运用层面设计时使用的典型的数据来源于警方,如:目击者陈述、报案系统、判案汇编等[5]。其次,在处理数据时,多维尺度法不需要变量呈正态分布状态,不要求变量之间为线性关系,并且没有对样本数量的限制,这些特性特别适合分析犯罪心理学的数据。再次,在犯罪心理学中“一个相对新的领域或新话题出现时,研究者可能并没有明显的理论根据,进而来对变量间的关系作指导,此时可以使用层面设计对该领域进行划分,进而探索分析”[6]。最后,犯罪心理学强调实践性,通过对犯罪行为的“事后分析”得出某些结论进而指导实践是其最终的目的。以犯罪心理画像为例,大卫·坎特(David V. Canter)运用层面理论通过对强奸犯的行为特征、动机进行数据分析,概括出不同的人格特征,在此研究基础上指导强奸犯罪人心理画像,相比之下,那些依赖临床判断而不是精确统计的犯罪心理画像,显得漏洞百出[7]。总而言之,将理论建构、研究设计、变量选择、数据分析及解释系统整合起来的层面理论为解决犯罪心理学目前的困境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二、层面理论在犯罪心理学领域应用的实例

层面理论在犯罪心理学领域的应用,近年来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具体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1.运用层面理论对强奸结构的研究

提到层面理论,尤其是多维尺度法,一定要提到大卫·坎特,他对于强奸案件结构的一系列研究被奉为经典。他发表的《性犯罪的差异:基于行为对陌生人强奸的类型划分》[8]一文,提到强奸案件中的暴力行为分为三种水平:性暴力、身体暴力和个人暴力。性暴力表现为阴道插入、肛门插入等行为;身体暴力表现为捆绑被害人、殴打被害人等行为;个人暴力包括强迫被害人在强奸过程中有回应或交流等。强奸犯和被害人有四种互动模式:敌意、控制、盗窃和参与。坎特将暴力行为层面作为模块角色,从中心向外周的元素依次为:性暴力、身体暴力、个人暴力,越靠近中心的区域里面的元素与强奸行为相关越紧密,出现的频率越高;将互动模式层面作为极化角色,敌意、控制、盗窃、参与这四个元素是并列关系。基于此,坎特提出陌生人强奸的综合模型假设雷达结构,如图1所示。

图1.陌生人强奸的假设雷达结构图

在层面理论的假设框架下,坎特搜集了112名强奸案件被害人的陈述。所选取的供述为系列强奸案中第一起案件的被害人供述或仅发案一次的强奸案件的被害人供述,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因某个犯罪人的系列强奸案件以相同模式在多份供述中出现而影响最终的结果。这些陈述是被害人口述强奸细节,英国警方如实记录的文字材料,也是法庭上的法律文书。坎特和几位经过训练的研究者对这些材料进行文本分析,用二分法表示变量是否出现,经过讨论得出针对此样本的编码字典,最终从112份被害人供述中得出27个二分变量。

通过SSA对数据的分析,坎特等人得出结果:阴道插入和突然袭击两个变量位于强奸结构的中心位置,不能用于区分强奸的结构,而其他25种变量分别位于结构图的不同位置,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强奸类型,如图2所示。

图2.通过SSA分析27种犯罪行为预测暴力水平

最终,坎特通过SSA统计技术分析,验证了层面理论的假设,得出73%的强奸案件有一个占主导的互动模式,25%的案件是混合的模式,2%的案件不属于模式范围。而在一种模式占主导的案件中,敌意型的互动模式占26%,控制型的互动模式占10%,盗窃型的互动模式占5%,参与型的互动模式占32%,如图3所示。

图3.通过SSA分析27种犯罪行为预测互动模式

2.犯罪心理学的其他实例

麦肯基(McGuickin)和布朗(Brown)[9] 在2001年采用多维量图分析法调查警务人员、记者、公众人物对不同类型的性侵犯者是否存在概念上的差异。此项研究要求被试对呈现的一系列不同的侵犯(如:儿童性侵犯者、强奸者、性骚扰者等)进行分类,分析被试在对待不同性侵犯者的概念上的差异。结果显示上述三类被试在性侵犯者概念上存在显著差异。

弗里森(Fritzon)和布伦(Brun)[10] 2005年用层面理论设计研究校园谋杀,他们对发表在《关于校园暴力死亡的全国性校园安全中心报告》中的94个案例进行编码,通过最小空间分析法,建立了用行为的频率调整动机的放射结构的概念模型。

波特(Porter)和艾莉森(Alison)[11] 2006年研究了犯罪团伙的领导行为。他们从商业和个人劫案的案例汇编中寻找变量,建立编码字典,用映射语句具体描述了是否是由团伙中的成员提出犯罪设想,选择犯罪目标,设法接近被害人,参与犯罪活动以及作出关于犯罪的关键决策。研究采用偏序量图分析来量化特征,进而描述抢劫中个人的领导倾向。

此外还有,古德温(Goodwin)和坎特(Canter)[12]的美国连环杀手空间行为研究;坎特(Canter)、休斯(Hughes)和柯比(Kirby)[13]的恋童癖研究;弗里森和加布特(Garbutt)[10]的家庭内部谋杀研究;横田(Yokota)和坎特 [14]的盗窃犯概念化研究;波特和艾莉

森 [11]抢劫犯团伙内行为一致性研究;内维尔(Neville)、米勒(Miller)和弗里森 [15]对经历社区矫治的服刑人员的行为类型学研究等。

三、小结

层面理论由于其种种优点,特别适合于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相对特殊的犯罪心理学领域,但是层面理论尚未被引入国内的犯罪心理学领域,在国外的发展也还存在着很大的进步空间。整体上说,国外层面理论在犯罪心理学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对某类犯罪案件犯罪人行为模式、行为与人格关系描述水平上和一定程度解释水平上的研究,预测研究仅体现在犯罪心理画像方面,今后在解释、预测、控制水平上的研究有待继续深入。具体研究问题上,研究者除了可以应用层面理论研究某类具体的犯罪行为,还可以将几类犯罪结合起来,形成系统化、体系化的研究。如波特和艾莉森 [11]提出他们基于抢劫犯建立的领导量表可能同样适用于强奸犯的构想。此外,层面理论的具体技术可以在犯罪心理学领域中更广泛地使用。当前,利用映射语句进行问卷编制在犯罪心理学领域并不常见,多维尺度法的全面效用也仍被低估[16],运用较复杂的多维尺度法进行的研究并不多见,格森(Gersons), 卡利尔(Carlier)和兰贝茨(Lamberts)[17] 运用三路多维尺度(three-way MDS)研究警务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是犯罪心理学中的特例。尽管多维尺度法从进入研究领域之日起便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只有到这种方法真正的实用性和多功能性被认识到之后,多维尺度法在犯罪心理学领域中作为普遍的工具性的作用才能充分显现[17]。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层面分析是事后解释行为,因此这种理论在犯罪心理学领域的实际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注:本研究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2YJAZH088)的资助。

[1] 罗大华, 何为民. 犯罪心理学[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2] 罗大华, 何为民.犯罪心理学方法论问题的再思考[J]. 心理科学,1994,3: 177-180.

[3]何为民, 罗大华, 马皑. 犯罪心理学研究中运用量化方法引起的理论思考[J]. 社会心理科学, 21(2): 7-13.

[4]赵守盈, 江新会, 聂陪群. 行为科学研究设计与理论建构的一种重要策略[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6, 24(2):113-118.

[5]Brown J M. Designing research using facet theory [M]// Brown J M, Campbell E A.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forensic psychology.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6]Brown J, Barnett J. Facet theory: An approach to research [M]// Breakwell G, Hammond H, Fife-Schaw C. Research methods in psychology. London: Sage, 2000.

[7] Canter D. Offender profiling[M]// Brown J M, Campbell E A.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Forensic Psychology.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8]Canter D V, Bennell C, Alison L J, Reddy S. Differentiating sex offences: A behaviorally based thematic classification of stranger rapes [J]. Behavioral sciences & the law, 2003, 21(2): 157-174.

[9] McGuickin G, Brown J. Managing risk from sex offenders living in communities: Comparing police, press and public perceptions [J]. Risk Managemen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01, 3(1): 47-60.

[10] Fritzon K, Garbutt R. A fatal interaction: The role of the victim and function of aggression in intrafamilial homicide[J]. Psychology, Crime and Law, 2001, 7(1-4): 309-331.

[11] Porter L, Alison L. Leadership and hierarchies in criminal groups: Scaling degrees of leader behaviour in group robbery[J]. Legal and Criminological Psychology, 2006, 11(2): 245-265.

[12] Goodwin M, Canter D V. Encounter and death: The spatial behavior of us serial killers[J]. Policing: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ce Strategies & Management, 1997, 20(1): 24-38.

[13] Canter D, Hughes D, Kirby S. Paedophilia: Pathology, criminality, or both? The development of a multivariate model of offence behaviour in child sexual abuse[J]. The Journal of Forensic Psychiatry, 1998, 9(3): 532-555.

[14] Yokota K, Canter D. Burglars'specialisation: Development of a thematic approach in investigative psychology[J]. Behaviormetrika, 2004, 31(2): 153-167.

[15] Neville L, Miller S, Fritzon K. Understanding change in a therapeutic community: An action systems approach[J]. The Journal of Forensic Psychiatry & Psychology, 2007, 18(2): 181-203.

[16] Banister P. Qualitative approaches in relation to forensic research practice[M]// Brown J M, Campbell E A.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forensic psychology.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17] Gersons B P, Carlier I V, Lamberts R D.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brief eclectic psychotherapy for police officers with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J]. 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2000, 13(2): 333-347.

篇5:第三章 团体心理咨询的主要理论

第三章

团体心理咨询的历史与发展

团体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之一。心理咨询的理论为团体心理咨询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团体心理咨询的方法提供了依据。各学派的创立与发展,各有其背景与基础,逐渐形成一整套理论。了解心理咨询主要流派在团体咨询方面的观点、贡献,以及在不同理论指导下的团体目标、领导者的任务、团体基本技术,可以为学习者构建自己的团体咨询理论打下基础。同时,团体心理咨询有其专业理论体系,团体动力学、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团体中的人际沟通等都为团体以及团体过程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依据。

第一节 心理咨询理念对团体心理咨询的贡献

心理咨询的理论从传统的指导学派与非指导学派,到后来增加折中学派为三大学派,历经数十年的发展,有十多个学派。对于团体心理咨询工作,各学派都有其影响与贡献。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个人中心治疗、心理分析治疗理论、行为治疗、理件情绪治疗,以及人际相互作用分析理论。本节将介绍各种理论的主要观点、团体目标、团体领导者的任务与团体基本技术。

一、个人中心治疗理论

个人中心治疗理论(Person Centered Approach Theory)是1940年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创立的一种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方法发展而来的理论。它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非指示咨询与治疗时期。1940年前后,罗杰斯根据自己的研究及临床实践,对原有的指示性咨询与治疗方法提出疑问,他相信来询者自身存在成长的力量,提出了非指示的新观点和新方法。第二阶段,来询者中心疗法确立时期。40年代至50年代后期,罗杰斯更加重视咨询者的态度。他提出了人格的自我理论,并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第三阶段,来询者中心疗法的深化和进一步实践的时期即从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尝试来询者中心疗法,重视治疗者的非指示的、感情反射的技法更趋完善,整个理论方法更接近现实。第四阶段,从来询者中心疗法发展为个人中心理论的时期,从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罗杰斯的影响不断扩大,开展了许多发展个人成长的团体心理咨询的研究和实践,并将这种理论应用到许多不同类型的会心团体(encounter-group)中。同时,罗杰斯将“来询者中心”扩大到“以人为中心”,并把它应用到人格理论和其他人际关系领域中,如择偶和婚姻等,还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只要创造一种最优化的心理气氛,每个人都有一种内在的自我理解和改变其对自己、对他人的看法的可能性,并能表现出自我指导的行为方式。目前,个人中心治疗理论不仅被广泛应用于个别和团体心理咨询中,而且被应用于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以外的众多领域,如教育、职业训练、家庭生活、组织发展、健康保健等。

(一)个人中心理论的创始人

卡尔·罗杰斯(1902—1987),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著名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家。1902年1月8日出生于美国芝加哥附近的奥克帕克。早年主修农业。1924年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同年进纽约联合神学院,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学习临床心理学。1928年至1939年,罗杰斯主持曼彻斯特市儿童指导中心。1931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37年出版第一部著作《问题儿童的临床治疗》,对传统的指导性治疗提出疑问。他认为,心理治疗的任务不是包办代替地进行解释和指导.而是启发和鼓励人自身成长的潜能。1940年,他任俄亥俄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1942年出版《咨询与心理治疗:新近的概念与实践》,形成了“来询者中心疗法”。1945年,他转到芝加哥大学任教,1957年回到威斯康星大学任心理学及精神病学教授。同年,出版了他最重要的著作《来询者中心治疗:它的实践、含义和理论》,提出了个性及其变化的理论,主张个人的知觉及其对知觉的解释决定他的行为。1959年,出版了《在来询者中心框架中发展出来的治疗、个性和人际关系》一书。1962—1963年,转任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研究员。1964年,任职于加州拉吉拉(Lajolla)西方行为科学组织,致力于帮助人们改善人际关系能力,大力推动会心团体运动。1968年,罗杰斯在拉吉拉与一些同事建立了自己的人类研究中心。他还曾担任1946一1947年美同心理学会主席;1949—1950年美国临床和变态心理学会主席;还担任过美国应用心理学会第一任主席。由于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领域及对心理学理论的重大贡献,罗杰斯于1956年获得美国心理学会的卓越科学贡献奖;1972年获美国心理学会卓越专业贡献奖。1987年因跌倒腰椎挫伤而动手术,手术后因心脏衰竭去世。

(二)人性观

个人中心理论是建立在罗杰斯人性观的哲学基础之上的,他认为人具有自我实现的内在动力。罗杰斯认为,人类的本性是现象学的。也就是说,我们依据对现实的知觉来建构我们自己,我们在我们所知觉到的现实里被激励去实现自己。他深信,如果在尊重和信任的气氛中,人有一种以积极的、建设性的态度发展的倾向。

罗杰斯否定精神分析学派对人性的悲观消极看法,也不认同人是不可信赖、人需要指导激励、教导、惩罚、奖赏、控制,应由处于较高地位的他人及专家来管理的看法。

罗杰斯的人性观是积极乐观的,他对人有极大的信心,强调每个人的价值和个人的尊严。他相信:

1.人是理性的,能够自立,对自己负责,有积极的人生取向,因而可以达到独立自主,发展自己的能力,促进自身成长,迈向自我实现。

2.人是建设性的、社会性的,值得信任,也可以合作,懂得尊重他人,能够对别人产生同感的了解,能发展亲密的人际关系。

3.人有能力去发现自己心理上的适应不良,也可以通过改变自己来寻求心理健康。人的负面情绪(如失望、恼怒、悲痛、敌视)的出现是由于人在爱与被爱、安全感和归属感等基本需要上受了挫折,得不到满足而发生的。

总之,罗杰斯深信人最基本的生存动机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潜能,以使自己成长并实现自己。这种积极的人性观对心理咨询与治疗具有深远的意义。因为深信人天生具有从不适应向心理健康发展的能力,咨询者便可把最基本的责任放在来询者身上。咨询者的责任是为来询者提供具有建设性的充满真诚、尊重、信任的人际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来询者会减少防卫心理,并对自己和世界更开放,能界定和澄清自己的目标,向建设性的、朝向心理健康的方向走下去。在团体心理咨询中领导者承认与接受成员解决自己问题的潜能,在领导者极少的协助下,团体成员就能找到自己的方向,能充分探索自己。

(三)主要理论与观点

1.自我理论

罗杰斯认为,心理适应不良的程度取决于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不和谐的程度。自我概念是人格形成、发展和改变的基础,是人格能否正常发展的重要标志。个体能对感知过、经验过的事物赋予一定的意义,而这些知觉和意义的整体便构成了个人的现象场。其中与我们自身相关的知觉和意义所构成的现象场的一部分就是自我。即自我是一套有组织的、为自己所意识,与自己有关的知觉整体。相对于自我,罗杰斯又提出了理想自我的概念。理想自我是一个人所希望的自我形象。罗杰斯认为,自我实现是人格结构中唯一的动机。人与其他生

命有机体一样,具有一种自我实现的基本倾向。人们为趋近于理想自我,达到自我实现,就需要不断接近和保留那些符合自我实现的经验,避开和消除那些抵触自我实现倾向的经验。而个体对这些经验的评价是以实现的倾向作为参考体系的,称之为机体评价过程。根据“机体评价过程”,就能将那些符合自我价值体系的经验准确地符号化于意识之中,维护自我的价值观念,达到经验与自我的一致与和谐;同时,对那些不符合价值观念的经验,或拒绝于意识之外,或加以歪曲、改造,纳入意识之中,从而防止自我的不和谐。在任何情况下,如果个体对自已经验的知觉出现歪曲或否认,心理上就会出现适应不良的状态。因此,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目的就是重建个体在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和谐,从而帮助人成长。罗杰斯认为,只要人与人之间无条件地、真诚地尊重、关怀,个体就能调节自己的经验,朝向自我实现,使自我更趋向于理想自我,使自我更完善、更成熟。

2.促进人格成长的条件

罗杰斯认为,人有理解自己、不断趋向成熟、产生积极的建设性变化的巨大潜力。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任务在于启发和鼓励这种潜力的发挥,促进其成熟、发展。1957年,罗杰斯发表了《人格变化治疗的必要和充分条件》一文。1961年,又出版了《论人的成长:一个治疗者的心理治疗观》一书,充分阐述了他通过大量实践而总结出的促进人格成长的条件。“如果我能提供某种特定形式的关系,使他人发现他自己本身就具有该能力去运用这种关系,以便成长与改变,而个人之发展就发生了。”可见,人格的改变需要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当这种关系存在时,一种治疗的过程就山现,而行为与人格的建设性的改变也随之发生了。要推动团体往前发展,必须建立一种可接受的信任气氛。罗杰斯认为团体领导者的态度比技术重要,团体能提供促进成员改变的心理气氛,成员就能自我了解和改变。为此,领导者必须做到以下三种基本态度: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注、共情。

第一,真诚或一致(genuineness or congruence)。真诚是指治疗者是真实的人,没有虚假的外表,内在经验与外在表现一致。领导者的真诚或一致,指尊重成员为独立的个体,与成员坦诚相对,并充分知觉和了解自己内在的经验,自然流露在团体过程中。

第二,无条件积极关注(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s)。无条件积极关注表现为领导者看重团体成员并亲切地接纳和关心他们,而不附加任何条件,没有任何要求和企图,不对成员的感情、思想及行为的好与坏强加评估或批判。成员被充分地而不是有条件地肯定与赞美。

第三,同感的理解(empathic understanding)。也译为共情,指领导者能感受成员的情感,就好像是自己的情感一样,但并不迷失在这些情感中。能设身处地地从成员的立场去体会成员的感受,并准确地反映给成员,充分表达对成员的了解。

3.领导者良好的人格特质

罗杰斯强调领导者良好的人格特质,而不是领导的技巧。如果领导者能创造具有治疗作用的团体气氛,允许成员表达全部感受,成员在良好的治疗气氛中.感受到温暖与接纳、尊重与关怀,便会放弃他们的防卫性,向具有个人意义的目标努力,导致积极的行为改变。团体气氛主要取决于领导者的良好人格特质。除了同理心、尊重与接纳、真诚一致以外,领导者良好的人格特质还表现在能适度地自我开放(self-disclosure),坦然地表露自己、温暖warmth),表现亲和力与关怀;积极地倾听(active listening),表现出接纳与了解、弹件与变通,具有安全感与信任感、敏锐的觉察能力、容忍乐观与积极进取的态度等。当团体成员体验到领导者是以接纳的态度倾听,就能慢慢学会以接纳的态度倾听自己:当他们发现领导者关心和看重自己(即使是那些被隐藏起来或被视为消极的领域),他们也会开始看重自己;当他们感受到领导者的真诚,就会去除伪装,在团体中表现真实的自我。

4.会心团体的原理 20世纪60年代中期,罗杰斯将当时存在于美国的许多性质相同的咨询团体统称为会心团体(encounter group),包括人际关系小组、T—小组、敏感性训练小组、个人成长小组、人

类潜能小组等。这些团体尽管名称各异,但本质上是相同的,都强调团体中的人际交往经验,都注重此时此地的情感问题,团体心理咨询的目的不是为了治疗,而是促进个人的成长,包括了解自我、增强自信、寻求有意义的人际关系等。会心就是指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它概括出了这些团体心理咨询员根本的特点。因此,会心团体(亦称交朋友小组)被视为发展性团体咨询。日本咨询心理学家国分康孝把会心团体的原理概括为6条:

(1)自我知觉。不同于自我洞察,更强调体验自己此时的感情。(2)感情表现。觉察到真实的自我,就要将它表现出来。

(3)自我肯定。用语言的及非语言的形式坚持真实的自我。

(4)接受他人。培养接纳他人的能力,最好的训练是倾听。

(5)有信任感。相信他人行为的一贯件,建立良好的关系。

(6)完成角色。为了在现实世界里表现真实的自我,只有通过自己的角色来表现才是现实的。

可见,会心团体的原则是从“以个人为中心”发展而来的“以团体为中心。”会心团体咨询中成员相互尊重、信任,建立起来的良好关系可以使参加者降低社会屏障,毫不受防御机制阻抑地揭示自己最核心的情感,即真实的自我。团体领导者与参加者积极地鼓励其他人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显露出那些平时未表露出的态度,使每一个成员都被其他人如实地看待。并从其他成员的反应中得到关于自己的肯定或否定的反馈,以便真正地认识自我。这个过程虽会有曲折,成员间也可能出现冲突,但这是暂时的。在团体的发展中会使每个成员体会到其他人对自己的关心和尊重,从而增加成员对自己的关心和尊重,加强责任感,改变自己不适应的行为,学会建立满意的人际关系,使生活更丰富、更有意义。(四)团体咨询的目标

个人中心团体提供一种安全气氛,以使成员能开放自己,充分探索自己的感觉,表达自己的感受。领导者协助成员更能接受新的经验,并对自己以及自己的判断更具信心。个人中心团体的目标在鼓励成员以此时此地的经验与感受彼此坦然会心(encounter),利用团体的互动克服疏离感,鼓励成员活在当下,使成员发展开放、诚实、自然的特质,表现出新的适应的行为。如从扮演角色转为更直接地表达他们自己;从对经验和不确定性持较保守的态度,转为更开放地接受外在现实和忍受不确定性;从在自身的外部寻找答案,转为愿意向内指导他们自己的生活;从缺乏信任、封闭、畏惧人际关系,转为对别人更具开放性和善于表达自己。

(五)团体领导者的任务

个人中心团体领导者的角色,主要是扮演催化者(facilitator)的工作,创造一种宽容与信任的团体气氛,强调成员之间充分互动的重要性,让成员勇敢去袒露自己,学习如何去倾听自己、信任自己。领导者的主要任务是在团体过程中呈现真实的自我,对成员表现关心、尊重与了解。在团体中,领导者处理妨碍团体沟通的障碍.分享对团体中发生的事情的个人感受,对成员适当地回馈,从而积极地投入团体中。领导者尽可能少地提供结构式与预先计划或指导,而将个人直接地融入团体过程中。

(六)团体基本技术

个人中心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团体治疗、教育、工作坊中,罗杰斯认为治疗团体与成长团体的过程很相似。个人中心团体强调催化者的态度与行为,基本技巧包括:积极倾听、感受的反映、澄清、支持、连接、摘要、分享个人经验、非批评性、与成员会心、支持与面质、肯定成员的自我决定能力、随着团体的自然发展而不试图指导团体发展等。

二、心理分析治疗理论

心理分析治疗理论由弗洛伊德(s.Freud)创立,主要是探讨个人在发展的过程中适应各种冲突的历程,从心理层面分析造成现在行为的原因。虽然弗格伊德注重个体动力学,以及

病人与心理分析者一对一的关系,但其理论观点对分析取向团体治疗有许多启发。首先在团体治疗中使用心理分析原理和技术的人是沃尔夫(A wolf).他强调在团体中的心理分析不治疗整个团体,而将着眼点放在与其他个体相互交往的每一个成员。心理分析团体提供一种帮助来询者重新体验早年家庭关系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中.来询者能发掘出与那些影响现在行为的事件相伴随、被埋藏的情感,进而促进来询者对不适应的心理发展根源的洞察,激发成员矫治性的情绪经验。

(一)主要理论与概念

1.人性观

弗洛伊德的人性论强调,人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个人的行为受过去经验的影响很深。人类行为取决于非理性力量、潜意识动机以及生物与本能驱动力,即性的内驱力和攻击的冲动。六岁以前的性心理事件影响成年人的行为。人基本上是消极、负面取向和机械的。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根据享乐和避免痛苦这两个原则来决定的。人同时具有生存的本能和死亡的本能。生存本能的功能是使个体和种族生存下去,并导向成长、发展和创造。一切追寻享乐的行为都属于生存本能;死亡本能即攻击驱力。弗洛伊德认为性与攻击驱力是决定人类行为的重要因素,人类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驾驭攻击驱力。

2.人格反人格发展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包括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本我(id)包括所有与生俱来的本能,它受“快乐原则”支配,以降低紧张、逃避痛苦、寻求满足为目标;自我(ego)是个体的意识和理性部分,根据“现实原则”以理性思考的方式,调和本我与超我,既与现实世界保持接触,同时满足个人需要;超我(superego)由良心和理想构成,受“道德原则”支配,来自父母的教导,以管制个体行为使其合乎社会规范与道德标准。

弗洛伊德非常重视人在幼年时期的生活经验对人格的影响,他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即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新弗洛伊德派学者埃里克森(E.Erickson)从“心理一社会发展”将人格分八阶段,认为每阶段都有一对发展的危机。见表3—1。

3.潜意识理论

弗洛伊德学说最大的贡献就是提出潜意识的概念及意识的层次论,这成为了解人的行为及人格问题的关键。潜意识指储存了许多经验、希望、冲动及记忆在知觉不到的状态下运作的心理功能,包括本能和一些不被意识所接纳和控制的需求、动机、冲动和事件。潜意识

虽不能被意识到,但在一定程度上主宰着人的精神话动和行为。这些被压抑的本能和欲望,往往以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心理疾病的致病根源。治疗者要帮助病人进行潜意识的意识化。

4.焦虑

心理分析疗法认为焦虑是促动我们做某些事的紧张状态。焦虑的产生是本我、自我和超我彼此争夺有限的心理能量而相互冲突的结果。在团体历程中,当成员袒露自己的防卫心理时,他们会体验到焦虑。这种焦虑被看作是在团体中承担风险的一种必要的副产品,一种最终能导致建设性改变的过程。5.自我防卫机制

由于本我、白我与超我的冲突,产生焦虑状态时,当自我以合理的方式消除焦虑而未能奏效时,就必须改换为非理性的方法如自我防卫机制来缓解焦虑,从而达到自我保护免于发生身心疾病的目的。弗洛伊德提出:第一,自我防卫机制是在潜意识层面进行的,因而具有自欺性质,是一种潜意识层的自卫;第二,自我防卫机制往往具有否定或歪曲事实的特点,其作用在于保护自我,不至于由焦虑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在防治心理疾病中有积极的作用,但没有道德上的欺骗含义。正因为自我防卫机制有这种积极作用,所以每一个人不论是正常人或神经症来询者都常用自我防卫机制来抵制疾病的发生。但每个人会根据发展的层次和焦虑的程度而选择不同的自我防卫方式,常见的自我防卫机制有:

压抑(repression)、否定(denial)、投射(projection)、退化(regression)、转移(displacement)、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合理化作用(rationalization)升华作用(sublimation)、补偿作用(compensation)、认同作用(identification)固著(fixation)等。

6.抗拒与移情

抗拒是指个体不愿把被压抑或否定的潜意识内容带到意识中来经验,在团体过程中.也可把抗拒看作是阻止团体成员处理潜意识材料,使得团体无法进展的行为。沃尔夫认为,团体成员抗拒时,常表现为对团体毫无反应或拒绝参与,如总是迟到或缺席,漠不关心的态度。表现不信任、行为上不合作等行为,以此来逃避个人探索。

移情是指将自己过去生活里对重要他人的感情、态度等,不自觉地转移向治疗者。移情的出现,在咨询中是有价值的。移情的出现使成员重新经历以前不敢碰触的情感,通过移情分析协助成员从此时此刻的经验中去领悟过去对现在的影响,通过移情分析,使成员化解那些曾使他固着、妨碍情绪成长的矛盾,便能对他惯有的行为模式进行改变。

(二)团体咨询与治疗的目标

心理分析治疗的目标是重建来询者的人格系统,这一目标是通过使潜意识冲突进入意识层面来实现的。心理分析团体咨询与治疗的目标在于为成员提供—种重新体验早年家庭关系的气氛,使成员能发掘出那些影响现在行为的、被压抑的情感,促进成员提高洞察力,激发成员矫治性的情绪经验。(三)团体领导者的任务

心理分析治疗的目标在于促使深藏在潜意识里的东西浮至意识层面,强化自我使行为更符合现实,最终通过对个体人格结构的修正、学习新的行为而重建人格,而不仅限于解决困扰问题。在心理分析团体中,领导者的任务是致力于创造一种接纳性的宽容气氛以增进团体成员的互动。领导者要有客观、温暖而不偏不倚的态度,目的是要促进成员投射与移情作用的发生。在团体中,领导者需示范简明、真诚和直率,在团体摇摆不前时,保持乐观的态度。领导者必须注意团体中的个别差异,鼓励成员自由地表达自己。当出现各种抗拒与移情现象时,领导者要解释它们的意义,并协助成员勇敢面对并妥善处理。

(四)团体基本技术

1.自由联想

自由联想是由来询者在未经思索的状态下自发性地说出内心的话,以获取潜意识里冲突线索的方法。团体过程中,自由联想是鼓励成员揭示被压抑或潜意识内容的过程,以使能达到对自己心理动力更深刻的洞察。成员们常常被要求报告自身的经验,团体讨论保持充分开放,允许其他成员提出任何内容。这种方法还可以促进团体的整体性和对团体历程的积极参与。

2.梦的解析

梦的解析也是探索潜意识的方法。弗洛伊德对梦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潜意识中的本能冲动在睡梦中得以表现,就构成了梦境,梦是愿望的达成。梦表达了个人隐藏在潜意识的需要、矛盾冲突、愿望、恐惧和被压抑的经验。袒露自己的梦,对于分析和理解混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背后的原因是十分重要的。当在团体中公开并讨论梦时,成员对隐藏在它背后的动机和未解决的问题可以获得新的认识,从而带出有价值的领悟。讨论中成员们还可以学习到用一种具体的方式来应对那些他们过去无法面对的情感和动机。

3.解释

解释是一种用于对自由联想、梦、抗拒、移情等进行分析的治疗技术。解释包括领导者的提示、认同、澄清、界定、联结、比较等具体方法。解释的目的是揭示症状背后的潜意识动机,指出成员行为中所防御和逃避的成分,促使成员对其产生症状的潜意识冲突获得领悟.从而导致行为的改变。在进行解释时,团体领导者必须指出并解释行为的潜在意义。成员可运用适当时机准确地解释内容、整合新的材料,从而产生新的洞察。

三、行为治疗理论

行为治疗理论是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个心理咨询与治疗派别,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也称行为矫正。行为疗法不是由一位心理学家创立的,而是由许多人依据行为主义理论开发出来的若干种治疗方法集合而成。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J.B Watson)的行为主义理论为行为疗法奠定了基础。但行为治疗或行为矫正的理论与方法,却大大超出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范围,涵盖了许多行为治疗家的贡献。巴普洛夫、斯金纳、艾森克、拉扎卢斯、班杜拉、沃尔帖等人对行为疗法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行为学派的基本观点是不适应的行为是经由学习而来.也可以经出新的学习历程而被矫正。(一)主要理论与观点 1.人性论

行为疗法的基本认识是:行为是学习的结果。任何行为都由刺激所引起,行为就是对刺激的反应,反应的模式是学习的结果。异常行为与正常行为—样,都是通过学习、训练和后天培养而获得的。行为学派持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强调人是环境的产物,发展受社会文化制约,认为通过环境的改变可以改变来询者的行为。行为治疗的焦点是当前的行为改变以及行动方案,而不像心理分析那样着重于分析潜意识的冲突,追溯幼年期的致病根源,重视情感宣泄或启发领梧。行为疗法强调通过学习、训练提高来询者的自我控制能力,通过控制情绪、调整行为及内脏生理活动来矫正异常行为,改变心理行为问题。

2.行为治疗的过程

行为疗法一般包括四个阶段:确定行为目标、选择方法技术、实施治疗方案、治疗效果评估。柯里(1995)将团体行为咨询与治疗的一般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明确治疗目标。行为经过计估后,团体领导者的任务是协助成员们把泛泛的一般目标,化为明确的、具体的、可供测量的、能够以有规律的方式实现的目标。

第二阶段为治疗计划。成员明确了目标之后,可以建立一个实现这些目标的治疗方案。导成员进行团体互动的技术,如示范、行为预演、教导、家庭作业、回馈等。

第三阶段为客观评价。一旦目标行为被明确指明,治疗目标被确立、治疗方法被确定,便可以对治疗的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每一次团体聚会都要评价一次行为变化,以便成员能确定他们的目标达到什么程度。

(二)团体咨询的目标

一般而言,行为疗法的目标是要消除来询者不良适应的行为和帮助他们学习建设性的行为。团体行为治疗的目标同样是协助成员排除适应不良行为,并学习有效的行为模式。团体行为咨询与教育过程相类似,教导成员建立有关学习方法的新观点,尝试更有效的改变其行为、认知、情绪的方法。

(三)团体领导者的任务

在行为咨询团体中,领导者常扮演行为矫治的专家、教师或训练师角色。在团体中,领导者主动传授方法给成员,教给成员应对技巧和行为矫正方法,以便成员能在团体外进行实践。行为咨询的团体,在协助成员确定治疗目标后,将要达到的行为日标分解为具体的小目标,使用逐步改变的方式,从具体而容易改变的小目标开始较容易达到预期的结果。在团体中,领导者适当的行为和价值观将为成员提供示范。领导者还需要收集资料,对成员的问题进行不断的评估,以确定对每一个成员的治疗效果。

(四)团体基本技术

行为咨询法的主要技术是以行为和学习原理为基础而发展出的各种具体行为咨询策略,常使用的技术包括系统脱敏法、肯定训练、厌恶治疗、强化和支持、教导、示范作用、回馈,以及各种挑战和改变认知的方法*领导者负责积极地教导,并使团体进程能遵从预先确定的活动汁划实施。在团体的初期阶段,重点在建立团体凝聚力,鉴别要被矫正的问题行为:团体工作阶段需要按照成员的问题,分别使用不同的治疗策略和技术;团体结束阶段,领导者主要关心如何使成员把在团体中学习到的适应行为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

四、理性情绪治疗理论

理性情绪治疗理论(简称RET法)是由美国心理治疗家埃利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期发展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理性情绪疗法的基本假设是人的情绪主要是由信念、评价、解释,以及对生活事件的反应而产生的。埃利斯引用伊比鸠鲁的说法,“造成你困扰的原因不是发生在你周围的事件,而是你对事件的看法”。

通过理性情绪的治疗过程,来询者学习一些技巧去找寻和驳斥非理性信念,取而代之的是理性的认知,将会使由事件而引起的情绪反应有所改变。该疗法强调人的价值观在治疗心理障碍中的作用,主张采用纯理性的方法帮助来询者解决问题。理性情绪疗法也是一种认知行为疗法,所以也被称为REBT。(一)主要理论与观点 1.人性论

埃利斯认为,人生来就具备理性和非理性两种思维。理性思维使人珍惜生命,通过思考和学习推动行动,迈向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的目标。理性思维使人能用语言表达自己,与他人沟通并建立亲密的关系,在爱中生存和发展,因而他的情绪是愉快的。但人也存在且不可避免地会有某些非理性的思维和信念。非理性思维使人迷信固执、自怨自艾、盲目冲动或要求自己和他人完美。由于对环境和他人要求过高,因而难于与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在孤独和苦闷中生活,必然会产生许多情绪和行为方面的困扰。埃利斯还认为人类的思想、情绪和行为是同时发生的:当人感受时他们同时思想和行动;当人思想时他们同时行动和感受;当人行动时他们同时感受和思想。埃利斯相信人具有能力去了解自己的限制,对自己的价值系统作出评价,所以有机会改变观念和价值,以新的观念、意见和价值代替原有的,进而导致新行为的出现。

2.人格的ABC理论

人格的ABC理论在理性情绪治疗中有核心意义。达一理论的基本认识是:人们的问

题不是根源于诱发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件所持有的信念。因此,改变负面情绪的最佳途径在于改变对事件的信念。见图3—1。

什么是影响来询者情绪和行为的直接原因呢?通常认为,事件A是情绪和行为C产生的直接原因。但理性情绪疗法的观点则与此不同,它认为事件A只是情绪和行为C的间接原因,直接原因是B,即来询者对事件所持有的信念。埃利斯强调个人的焦虑、忧郁、愤怒、排拒、罪恶以及疏离等情绪,都是来自于自我挫败的信念体系:心理咨询的着眼点应帮助来询者通过对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确立合理的信念,消除负面情,.产生新的感觉。

3.非理性信念

非理性信念足指会导致情绪和行为问题的不合理认知。一个人的社会适应程度及心理健康水平很大程度上与他们的认知有关。片面的、不合理的认知往往是个体产生抑郁、自卑、焦虑、恐惧、痛苦等不良情绪的原因。甚至会导致神经症。埃利斯在1962年根据他个人的临床经验,总结出11种非理性的信念。这些非理性的信念主要表现为对自己、对他人、对自己周围的环境及事物的绝对化要求。例如,“每个人都必须得到每个重要他人的喜爱和赞赏”、“一个人必须能力十足,在各方面均有成就,这样的人才是有价值的人”、“每个人均应经验快乐而非痛苦,如果环境不能使个人快乐的话,那是令人难以忍受的事”等。这些非理性信念或价值观便是导致情绪困扰的原因。埃利斯认为,人有能力改变自己的认知、行为和情绪。人能选择去检验、挑战、修正和根绝B对事件A所持的非理性情念。方法是通过辩论D。团体领导者可示范如何主动而强有力地驳斥这些非理性信念。驳斥包括:确定非理性信念,并看到其不合逻辑和不符合现实的地方;辩驳非理性信念,提醒自己,它们没有任何证据支持;区别非理性思考和理性思考。

(二)团体咨询的目标

理性情绪治疗的目标是引导来向者学习接纳现实,改变对人生的种种不合理信念,对人对己较宽容和忍耐,减少对自己和对他人种种不合理的要求,不再受不合逻辑的观念所困扰,进而协助来询者建立较实际、合理的人生态度,更快乐地生活。理性情绪团体的目标同样是协助成员消除非理性与自我挫败的观念,并以更坚忍、更理性取代之,从而改善成员个人不适应的情绪和行为,并处理他生活中可能产生的各种不愉快事件。(三)团体领导者的任务

团体领导者的任务是教导成员为自己的情绪困扰反应负责,协助他们辨别并根弃导致他们产生困扰的非理性信念:团体领导者在团体过程中不断地担任解释、教导、再教育的工作。领导者的首要任务是向成员显示他们如何突破自己的困境,澄清其情绪、行为困扰与其价值观、信念和态度之间的关系。并协助成员正视并积极面对自己的非理性、不合逻辑的思想,认识自我挫败的行为和非理性信念之间的联系,教导他们如何改变自己思考和行为的模式。

(四)团体基本技术

理性情绪团体基本的技术是积极性教导。领导者通过探测、面质、挑战、强制性的指导,示范并教导理性的思考方法,团体中强调思考、驳斥、辩论、挑战、说服、解析、说明和教导、鼓励,甚至直接反驳与训诫,尽一切可能证明成员的白我言语以及对事件的看法是

不合理的,然后再协助成员采用较合理而健康的方式思考。在团体中,领导者广泛使用的行为技术有角色扮演、行为研究、家庭作业以及肯定训练等。柯里将理性情绪治疗团体的技术表述如下:

1.RET团体的认知策略 教导RET的ABC理论,使成员从领导者演示中知道如何将ABC理论应用于生活遭遇的问题上;驳斥成员非理性、不合逻辑、绝对性、灾难化,以及不合理化的想法;教导成员如何以有意义的自我陈述来对抗非理性信念;鼓励成员阅读有关理性生活的书籍和利用录音带;完成认知性家庭作,使用幽默技巧。

2.RET团体的情绪策略

无条件接纳每一个团体成员;教导成员如何想像一些最难堪的事,然后训练他们以正面的情绪去替换负面的情绪;鼓励成员冒险做一些自己不敢做的事,以挑战害怕难堪的神经质恐惧感;角色扮演等。

3.RET团体的行为策略

指定家庭作业,包括读书练习、冒险练习、放松练习、书面的A—B—C—D—E分析、聆听录音带等;成员完成家庭作业后可用自己喜欢的事物增强自己,未完成家庭作业则加以惩罚;在团体中作肯定训练、行为预演及冒险练习的角色扮演,并将团体中领导者和其他成员视为楷模以效仿;在团体中训练特定的技巧,如肯定、社会化等;让成员从团体中获得有关无效表现、非理性思考,以及自我毁火性观念、陈述和行为的回绩,并利用这些回馈,练习新的行为。

五、人际相互作用分析理论

人际相互作用分析亦称沟通分析,简称TA,是由美国精神分析学家柏恩1959年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柏恩认为,“社会交往的单位称为相互影响。当两三个人或更多的人相互碰在一起时,迟早某人要说话,或者向其他人的出现致意。这叫相互作用刺激。另外的人就会说一些或做一些与这种刺激有某种联系的事,那就是相互作用反应”。相互作用分析是以精神分析原理为基础创立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用于检查“我对你做些什么,你反过来对我做些什么”一类的相互作用;并确定在具有多重性质的人格中,父母意识、儿童意识与成人意识哪—部分出现,交往双方关系是相辅、互补,还是矛盾、冲突。相互作用分析治疗的目的是协助人们了解他们与别人互动的本质,教育采询者改变生活态度,对人际交往获得深刻的领悟力,建立自尊的、成熟的人际关系。

(一)相互作用分析理论的创始人

艾利克·柏思(1910一1970),美国精神分析学家。1935年在蒙持尔迈克吉尔大学获得医学学士,随后到耶鲁大学完成了精神科住院医师的训练,开始试验团体治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柏恩到加利福尼亚州卡迈尔市与心理学家埃里克森一起作精神分析研究.同时在卡迈尔作精神病实习,继续观察他的来询者,形成对人格结构及功能的理论。此后,他向传统精神分析治疗的基本假定挑战,舍弃传统训练,开始进行相互作用分析的研究。1957年1I月,在洛杉矶举行的美国团体心理疗法会西部地区大会上,柏恩宣读了一份论文,标题为《人际相互作用分析:一种新型有效的团体治疗法》。1964年,他的著作《人们玩的游戏》一书畅销国际。同一时期,他崭新的治疗方法尽领风骚。1970年,他因心脏冠状动脉栓塞而去世,享年60岁。

(二)主要理论与观点

1.自我状态

柏恩把人的自我状态分成三种:父母状态、成人状态、儿童状态。这三种状态存在于所有人身上,与年龄无关,与角色无关,而是不同的心理状态。

父母自我状态是由父母或父母型人物的行为内化来的,是一大堆装在脑子里的个人早年获得的印象深刻的外部经验,包括“必须”和“应该”。父母自我状态是“教诲的”、“权威的”。当一个人板着脸教训人或表现出高高在上时,就是“父母自我状态”的一种表现,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通常表现为统治他人,责驾、训斥人以及其他权势式的作风。

成年自我状态的特征是“理智的”、“逻辑的”,注意事实资料的搜集,能够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冷静地分析,而不受“父母状态”和“儿童状态”的干扰。

儿童自我状态的特征是“情绪的”、“冲动的”、“自发的”,常常凭感觉。如足球场上当喜爱的球队获胜时不顾及周围的环境,冲动地大叫大跳,就是儿童自我状态的表现。这种状态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一会儿逗人爱,一会儿又大发脾气令人厌。

P、A、C三种自我状态汇合成人的性格,蕴藏在人的潜意识之中,每个人三种状态的比例不同,就形成了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行为表现。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会不自觉地表露出来。相互作用分析的目的是要发现个人的三种自我状态中的哪一部分在引起各个刺激和反应。由此就有了三种相互作用分析的形态:互补型、交叉型、隐含型。

相互作用分析认为,成人状态不像儿童状态那么脆弱、冲动、情绪化、忧虑,也不像父母状态那么陈旧、恪守惯例。成人状态能够预计到事情的结果及延续下来的喜悦,更关心维护个体发展。成人状态具有“付出比得到更幸福”的观念。

2.人生四种基本态度

人际相互作用分析就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创立了四种生活态度:我不好—你好;我不好—你也不好;我好一你不好;我好一你也好。

(1)我不好一你好。这是抑郁者的态度。持这种态度的人依赖他人的施惠,极需要抚爱或承认。这种态度源于幼年时的认知。由于小孩子身体弱小,不能自助,所以不可避免地会觉得自己不如周围的人,产生自卑感。如果这种态度没有随着成长而改变,固着下来,会带来消极的影响,要么放弃自我,要么顺从他人。这种态度一旦被认识清楚并得到改变,就能在成人意识指导下建立一种新的、自觉的生活。

(2)我不好一你也不好。这是严重精神紊乱或厌世者的态度。这种态度源于孩子开始走路时,以为“被人照看”的生活已告结束,抚爱到此为止;或他想探究一切而不愿老实呆着。可能滚下楼梯,受到惩罚,造成伤痛。如果这种身处逆境的状态毫无缓减地继续下去,孩子就会得出“我不好一你也不好”的结论。持有这种态度,儿童的成人意识便停止发育。一旦长大,持这种态度的人常会放弃自我,陷入绝境。最终可能在一种极端的退缩状态下了结此生。

(3)我好一你不好。这是怀疑的和独断的态度。长期被父母虐待、凌辱的孩子会转向这种态度,随着年龄的增大,他开始反抗。他拒绝认识自己的内心.无法客观地对待发生的一切与自己的关系,却一口咬定总是“他们的错”。他们确定,自己所做的一切部是无可指责的,不管做什么都是好的。持这种态度的人极端的表现是伤害他人。也有一些持这种态度的人因为孤傲、仇视等原因而使自己极端孤立。

(4)我好一你也好。这是健康的态度,认可自己也认可他人。这种态度是我们所期望的,与前三种态度截然不同。前三种态度依赖于情感,常常引发心理适应不良.第四种态度依赖于思考、信仰以及行动的保证。因为我们对“好”的理解并不仅仅局限于我们自己的经历,我们可以超越它们,将其抽象化而达到为所有的人服务的终极目的。如果一个人一次又一次地被置于能够证明自身的价值以及他人的价值的环境中,就容易形成“我好一你也好”的态度。但是,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因素影响,有许多人没有形成一种健康的态度。但是一个依据成人意识做出决定的人可以充满信心地说:我知道它能奏效,但不可能期望立竿见影,这需要耐心和信心。一旦接受了“我好一你也好”的新态度后,马上就能产生好的情感,这种新方式总有一天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新的收获、新的幸福。

3.游戏

TA理论的心理游戏基本上就是一种暖昧的沟通,除了表面讯息外,还隐含着许多讯息结果表面上看起来彼此很亲密,事实上每个人都好像在玩捉迷藏,缺乏真正的沟通,而且游戏的结果常让人产生不愉快的感觉,不是别人感到“不好”,就是使自己觉得“不好”。团体情境提供一个理想环境,使成员觉察到,他们以怎样的具体方式选择了玩游戏的策略,作为回避真诚接触的方式,以及如何选择了种种最终导致自我妨碍的思想、情感、行为模式。成员们可分析自己在团体中的反应与在童年生活情境中的反应的关联,还可通过观察团体中他人的行为来了解自己的游戏和困境。(三)团体咨询的目标

相万作用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着眼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沟通的研究,非常适用于团体咨询。相互作用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分析相互作用的类型,帮助人们确立一个强有力的成年自我状态,从而促进人的成熟、成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相互作用分析团体给予成员某种程度的觉察,协助成员去除与他人互动中所使用的不好的脚本或游戏,激发成员重新检视早期的决定,能应用自己新的觉察,作出新的、有效的决定,对生活的方向作出新的抉择。在团体中,成员可以观察到他人的变化与示范,逐渐了解自己的人格结构,并学会如何与他人沟通。另外,团体可以帮助成员把焦点放在自己的早年决定。许多人都受到有关自我价值及个人能力的早年决定的束缚,不能发挥自己的能力。而在团体中,与其他成员的互动则给他们充足的机会去练习并履行契约。团体中的互动使成员增加对自我与他人的觉察力,帮助他们把焦点放在生活中要改变的事情上,并能重新作出决定。

(四)团体领导害的任务

相互作用分析团体领导者扮演着教师的角色,教导成员如何去了解和认识所玩的游戏、成员沟通时所表现的自我状态,还有生活计划中自我妨碍、自我挫败的情况,发展处理人际关系的策略。

(五)团体基本技术

1.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的目的在于协助成员学习如何鉴别和分析他们的自我状态,以便能够改变他们感到僵滞的行为模式。成员们意识到其父母、成人、儿童的自我状态的内容与功能,探索个人的思维、感觉与行为模式。例如,分析自己的言行受哪一种自我状态操纵,在其人格中哪一方面最突出,这一过程使成员发现自己的行为与思考方式,找出自己可能的抉择,并掌握自己的方向。

2.沟通分折

TA理论认为沟通是来自某一个人自我状态的刺激以及另一个人自我状态的反应。三种自我状态所发出的刺激和反应形成了各种形式的沟通,主要有三种类型:

(1)互补沟通:来自一个自我状态的讯息,收到了来自另一个人特定自我状态的预期反应。这是一种符合正常人际关系的自然状态下的反应,是人们所预期的反应。这种交流,相互影响中刺激和反应是平行的,如父母状态对父母状态,成人状态对成人状态。见图3—2(a)。

(2)交叉沟通:指当一个人发出信息后,没有得到顶期的反应.相互作用是交叉的、矛盾的,这时交流就会中断,甚至发生冲突。如A以成人对成人的状态发出信息,但B却以父母对儿童的状态回应。见图3—2(b)。

(3)隐含沟通:是一种最为复杂的交流方式。在隐含交流中.总是涉及两种以上自我状态。真正的信息往往没有明确表达出来,而是隐含在另一种社交客套的交流中。这种方式不宜多用,常引起舞误会和不必要的麻烦,见图3-2(c)。例如太太成人自我对先生成人自我说,你看我这新衣好看吗?而心理却隐含着“唉呀!你整天部没注意到我的新衣”(儿童自我对成人自我)的暧昧状态。

3.游戏分析

柏恩在《人们所玩的游戏》一书中探讨了人们常以防止亲密性和操纵别人来得到想要的东西的防卫策赂和“把戏”。他强调学习观察和理解为什么会发生游戏、它们的结果是什么、为何使人们相疏远,协助成员学习如何终止和避免游戏。

4.生活脚本分析

生活脚本分析是指TA治疗过程中用于鉴别一个人生活风格的部分,它与沟通分析和游戏分析都有关。生活脚本有助于说明成员们是以怎样的方式获得一个脚本.以及说明他们如何运用以这个脚本为基础判断预期行为的策略,目的是要帮助成员们获得改变早期规划的机会。团体参与者被要求回忆童年时所喜欢的故事,了解他们是怎样适应于这些故事及故事怎样融入现在的生活经历。团体活动中重演他们生活脚本的各个部分,使成员了解童年时不加批判地接受的种种禁令、对这些指令的反应及所作出的抉择、现在为维持这些早期抉择所运用的游戏和骗局。团体提供支持性的机会,成员讨论、探索自己。

5.重新决定方式

重新决定方式是由高尔丁夫妇建立的,不同于柏恩式团体。方法的核心是协助那些正处于儿童自我状态的成员作出重新抉择。具体做法是使他们重新体验早期情境,就像它们在现时重演一样,从而帮助成员走人他们的儿童自我状态,并从那一角度出发作出新的决定计划。做法按团体阶段不同来实施。

团体初期阶段先建立良好关系,取得信任,愿意说出问题;然后审查成员有关改变的实际契约,强调的重点放在成员现在要采取行动做一些能够促成改变的事。

团体的工作阶段,在完成契约后,进行游戏与分析,主要是了解如何支持和维持痛苦的经历,使他们为自己承担责任。领导者创造团体气氛,使成员迅速意识自己的行为和想象

怎样维系长期的不良情绪,激励他们发现替代性的选择。

团体后期阶段,一旦从儿童自我状态重新作出一个抉择,团体成员们会发现当事人的声音、躯体和面部表情的变化。成员被鼓励在团体中报告新经验替代旧经验的故事,通常接受团体支持新抉择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抚慰。最后激励成员把团体情境中的改变转换到他们日常生活中去。

表3—2综合了上述各种学派对团体咨询的贡献。

第二节 团体动力学与社会学习理论

团体心理咨询是在团体情境下,借助团体的动力和各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技术,使团体成员自知并自助,达到消除症状、改善适应、发展人格的目的。作为心理咨询的一种形式,它与所有心理咨询的理论有关。同时,作为特殊背景下的心理咨询,它又与团体发展的理论、人际沟通的理论、社会影响的理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笔者根据自己对团体心理咨询的了解,特别选择了几种直接运用于团体心理咨询并影响着其效果的理论。本节中将介绍团体动力学与社会学习理论。

一、团体动力学

团体动力学旨在探索团体发展的规律。它研究团体的形成与发展,团体内部人际关系及对其他团体的反应,团体与个体的关系、团体的内在动力、国体间的冲突、领导作用、团体行为等。团体动力学理论内容庞杂,理论演变的历史也较为悠久。团体动力学由勒温于1933—1935年在进行一系列的团体行为研究时提出并创立,他强调团体是一个动力整体,应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他所研究的主要是小团体。

团体动力学的研究成果对团体咨询的发展有更要影响。如怎样的团体是有效团体?如何促进成员的成长发展?团体心理咨询的领导者怎样创设和谐的、温暖的、理解的团体心理气氛,以使成员有强烈的安全感、肯定感、归属感等。

(一)团体动力学的创始人

勒温(1890—1947)是德国心理学家,生于普鲁士的莫吉尔诺(今属波兰)。先后入费赖堡、慕尼黑和柏林大学学刁。1914年,获得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2年,任柏林大学讲师,1927年,升任教授。1932年,赴美任访问教授,次年移居美国,在康奈尔大学任教。两年后,任依阿华大学儿童福利研究所儿童心理学教授。1945年,前往麻省理工学院建立并主 持团体动力学研究中心。

在柏林任教期间,勒温着重研究和分析了学习和知觉的认识过程、个体动机和情绪的动力学等,根据大量有关成人与儿童的实验,提出了动力理论。在依阿华任教期间,勒温的理论兴趣和研究重点放在奖惩、冲突和社会影响等人际过程,并对一些团体现象进行了研究,如领导行为、社会气氛、团体标准及价值观念等。重要成就之一是关于民主和专制领导条件下的儿童团体研究。在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团体动力学研究期间,他考察了工业组织中的冲突和团体间的偏见与敌对行为等方面的问题,对现代心理学,特别是社会心理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实践的理论家”。

(二)团体动力学的理论基础

团体动力学的理论基础是勒温的场论。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勒温1938年发表的《社会空间实验》一文中。场论是借用物理学中场的概念来解释心理活动的理论,它把人的心理和行为视为一种场的现象,是人与环境的函数。可用公式表示为;B=f(PE)。B是行为,P是个人,E是环境。在这里,环境是指心理环境,它是一个整体,其中每一部分都依存于其他各部分;就人而言,意志和需要等具有重要的动力作用。场具有复杂的非物理的力及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所产生的动力结构使场成为动力场,随着动力场的千变万化,人的心理和行为也随之变化。场论把心理事件的原因归结于当前场的结构,既不推诿于未来,也不推诿于过去,这就使它不免对心理行为只注意横断面的分析而忽视了纵向研究。场论坚持心理要研究个人与心理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它既反对过分强调环境影响,也反对过分强调内部决定因素的心理学倾向,带有一定的辩证因素。

场论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1)场是融行为与主体及其环境为一体的整体;(2)场是一 个动力整体,具有整体自身独有的特征;

(3)场的整体性在于场内并存事实相互依存和相

互作用的关系。由此可见,勒温非常重视在生活环境中研究人的行为。

(三)团体气氛的实验研究

团体动力学的研究都是为了促进团体的功能发挥以及团体对个体和社会的作用。团体动力学最著名的实验之一是团体气氛的研究。30年代中期,勒温与利皮特为了研究民主和专制的团体气氛,从大学附属小学五、六年级热情的志愿者中选出了10岁和11岁孩子30人,组成两个面具制造实验俱乐部,由大学生担任各俱乐部领导人,分别扮演民主的和专制的领导,进行轮组实验(两个星期轮换)。按照这种做法,每个小组要经受两种不同的领导作风,从而形成两种不同的团体气氛。两种不同领导方式的区别见表3—3。

实验结果表明成员在不同团体气氛下行为有很大差异。

1.专制型团体中成员的攻击性言行显著,而民主型团体中成员被此友好相处(见图3—3a)

2.专制型团体中成员表现出对领导服从,或引人注目行为多,而民主型团体中以工作为中心接触多;

3.专制型团体中成员多以自我为中心,而民主型团体中“我”字使用率低,注重“我们”的感情;

4.当实验导人“挫折时”,民主型团体成员团结一致试图解决问题,而专制型团体则彼此推卸责任或人身攻击:

5.领导不在场时,民主型团体的成员仍朗继续工作,而专制型团体的成员的工作动机大大降低;

6.民主型团体成员对团体活动的满意程度与满足感比专制型团体高;

7.同一成员在民主型团体内攻击例;言行少,而到专制型团体内,攻击性言行明显增加(见图3—3b)。

实验结果证明,在团体情况中,民主的领导方式创造的团体气氛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专制型的领导方式创造的团体气氛虽能保证一定的工作效率,但成员缺乏信任感和创造力,相互充满敌意与冲突。

〔四)团体凝聚力

团体凝聚力是指团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和团体成员之问的吸引力,以及团体成员的满意程度。社会心理学家弗斯廷格指出,团体凝聚力是“为使团体成员留在团体内而施加影响的全部力量的总和。”团体凝聚力是团体巩固与稳定的社会心理特征,对团体的存在、活动、效率有重要的作用。勒温、卡特赖特、赞德等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团体凝聚力的作用与特征

团体凝聚力以团体共同活动为中介。在团体活动中,成员经过互动.彼此诉说自己的喜怒哀乐,从而增进了成员之间的感情和思想交流。这时,如果彼此发生认同,互相满足心理需要,就会产生亲密感和互相依赖感,加大成员间的相互吸引以及团体对个人的吸引。在这样的团体中,成员心情愉快,精神振奋,行为、认知、情感一致,凝聚力就高。相反,如果团体成员之间经过交流,在思想上、情感上不能产生共鸣,或有严重的分歧、冲突,相互不能满足心理上的需要,成员感到心情压抑、相互离异,团体对个人的吸引力必然小,凝聚力自然很低。可见,团体凝聚力取决于团体内人际关系的状况。

克瑞奇等人认为,凝聚JJ强的团体有七个特征:

(1)团体的团结非起因于外部的压力,而来自于团体内部。

(2)团体内的成员没有分裂为互相敌对的小团体倾向。

(3)团体本身具有适应外部变化的能力,并具有处理内部冲突的能力。(4)团体成员彼此之间有强烈的认同感,成员对团体有强烈的归属感。(5)每个团体成员都能明确团体的目标。

(6)团体成员对团体的目标及领导者持有肯定的、支持的态度。

(7)团体成员承认团体的存在价值,并具有维护此团体继续存在的意向。

2.凝聚力与团体效能

一个团体的凝聚力对于团体的活动有重要的影响。首先,团体凝聚力会使团体成员紧密团结在一定的目标之下,使团体成为一个具有高度整合性的团体。其次,团体凝聚力对团体的工作效率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讲,高度的凝聚力会提高团体成员的士气,明确活动的动机、自觉地努力完成团体上作,提高工作效率。如果一个团体有许多内在冲突,成员彼此不合作,精神受压抑,不但不能激发工作热情,甚至还会有意制造麻烦,工作效率自然降低。

3.影响团体凝聚力的因素

影响团体凝聚力的因素有多种。概括地讲,可分为两大类,即团体内部因素及外部因素。团体内部的影响因素包括团体的规模、成员的相似性、团体目标、信息沟通状况、成员对团体的依赖程度,领导者与团体成员的关系、团体活动性质和方式、团体气氛等;团体外部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于团体间的竞争。当团体面临压力或威胁时,成员为保护团体的利益

而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一致对外,从而使团体凝聚力大大提高。

(五)团体动力学理论对团体心理咨询的贡献

团体动力学不仅为团体咨询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团体咨询过程中团体气氛的创设、领导者的作用等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团体动力学的一些研究,如敏感性训练等,直接成为团体咨询的方法、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管理、医疗等领域。

二、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是一种在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原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着重阐明人是怎样在社会环境中学习的。最早在1941年由米勒和多拉德提出。他们以社会刺激(他人的行为)取代物理刺激,运用刺激回报和强化的基本概念来解释人们的模仿行为。这一观点奠定了现代社会学习理论的基础。他们的基本假设是:(1)就像大多数的人类行为一样,模仿也是学来的;(2)利用一般的学习原理也可以理解社会行为和社会学习。

后来,班杜拉发展了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他主张把依靠直接经验的学习和依靠间接经验的学习(观察学习)综合起来说明人类的学习。强调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不仅受直接经验的影响.也受间接经验的影响;强调行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强调观察学习;强调自我调节过程。社会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对团体心理咨询中如何改变成员的不适应行为提供了方法。

(一)现代社会学习理论的奠基人

班杜拉,美国社会心理学家。1925年生于加拿大。1947年入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考上依阿华大学研究生,1952年获博士学位。1953年到斯坦福大学从事儿童心理研究。1964年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主席。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他在关于儿童攻击行为的系列性研究基础上,潜心从事行为矫正技术的探索。他认为,人的行为模式实际上都是从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后果,在替代性基础上发生的直接经验那里来的。在他看来,模仿学习过程是一种信息加工理论勺强化理论相结合的综合过程。班社拉的主要著作有:《社会学习与人格发展》(与R.沃尔特合著)、《社会学习理论》等。

(二)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立场是个人的行为不是由动机、本能、特质等个人内在结构决定的,也不是如早期行为主义所说的由环境力量决定的,而是由个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决定的。即人的行为受到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影响,行为与环境、个人内在因素三者互相影响,构成一种三角互动关系。行为同时受到环境和个人的认知与需要的影响,人的行为又创造、改变了环境,个人的不同动机以及对环境的认识使人表现出不同行为。这种行为又以其结果使人的认知与动机发生改变。

社会学习理论还认为人的大部分社会行为是通过观察他人、模仿他人而学会的,“通过观察而学习的能力使人们能够获得较复杂的,有内在统一性的、模式化的整体行为,而勿需通过行为主义设想的那种沉闷的尝试错误逐渐形成这些行为。”按照信息加工的模式来分析观察过程,可以将观察学习分为四个过程:注意、保持、动作再现以及动机激励过程。不同于早期社会学习论者,现代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并不仅仅受到自己行为的直接后果的影响,还受到观察他人所遇到的结果(替代强化),以及由个人对自己的评价、认识所产生的强化(自我强化)的影响。

在观察学习中起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是环境,如果环境发生变化,人的行为也会相应地变化。如,社会文化关系及榜样等客观条件。人们只要控制这种条件,就可以促使社会行为向着社会预期的方向发展。对榜样的观察是学习新行为的条件,新的行为就是行为的榜样化。榜样,特别是受到人们尊敬的人物的行为具有替代性的强化作用。

(三)关于模仿的实验研究

模仿是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到他人行为的刺激,自觉或不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仿。模仿是对外显行为的模仿,而不能模仿内隐心理。在模仿的过程中,模仿者是主动的、自觉的。比如,模仿者为了积极地达到目的,而观察学习别人的行为。根据人们模仿意识的程度,自觉模仿可分为适应性模仿和选择性模仿。适应性模仿指人为了适应新的生活而模仿他人的行为。如新生入学后,会自觉模仿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方式与生活习惯。选择性模仿指人们经过思考而有选择地选取模仿行为。因为人的思想行为纷繁复杂,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模仿者通过思考选择,将那些有利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行为作为模仿对象,使个人更成熟。

关于模仿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始于20世纪初。50年代后,班杜拉结合人类认知过程来研究人类的模仿行为,认为模仿不是先天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化过程中逐渐习得的。他认为,先前的理论缺陷在于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过程。于是,他就攻击行为、亲社会行为等进行了深入的实验研究,对模仿领域做出了贡献。

一项著名的实验是班杜拉和D.罗斯把参加实验的儿童分成几组。其中一组带入一间有玩具的房间,玩具中有一个充气的塑料大娃娃。一会儿,进来一个成年人,他开始攻击塑料娃娃,用铁锤狠狠地敲击玩偶的头,抓起来摔、压,嘴里还不时喊“打”、“打”,时间大约10分钟。另一组儿童在另一间玩具室看一个成人静静地做他的事,10分钟后离开。另外还有一组儿童是通过电视录像观看攻击行为。实验发现,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观察到攻击行为的孩子,在后来的游戏中都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班杜拉认为,许多社会行为通过观察、模仿即可习得,而观察习得的是某种行为的行为方式,环境条件允许时,就会外化为行为表现。

(四)社会学习理论对团体咨询的贡献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常是通过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尤其是对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类行为进行观察学习。攻击行为如此,适应行为也如此。如果为那些心理适应不良的来询者提供多个可模仿的榜样,将有助于改变他不适应的行为。团体咨询为来询者创设了一种特殊的情境,充满理解、关爱、信任,这种环境的变化必将引起个体行为的改变。

第三节 团体中的人际沟通理论

沟通概念使用广泛,从个人的信息传递.到各种大规模的社会文化制度、大众传播及其影响等。人际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系统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的交流过程,是人们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和前提条件。团体的过程就是人际沟通的过程,了解人际沟通的理论苟助于认识和把握团体发展的过程,进而有效地引导团体发展。

一、人际沟通的特点及功能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当人清醒的时候,70%以上的时间都花在沟通上,沟通不良使个人无法传达情意、团体无法运作、组织任务无法完成。人际之间的冲突往往是由于沟通不良所致。Martin Luther说,“人与人不能相处,是因为他们心存害怕;他们心存害怕,是因为彼此不了解;他们彼此不了解,是因为他们彼此没有好好沟通”。可见沟通的重要性。

(一)人际沟通的特点

人际沟通具有四个基本特点:

1.沟通双方互为主体。人际沟通的双方都是以积极主动状态参加交流,沟通过程中每一个参加者都要求对方具有积极性,不能把沟通伙伴看成是某种客体。

2.沟通能够调整双方的关系。人际沟通的双方同时扮演着发信者与受信者的双重角色,此外,沟通双方可以借助符号系统相互影响,制约和调整双方的心理和行为。沟通的结果是改变行为。

3.沟通的双方具备统一或相近的符号系统。人际沟通交流观念、思想、情感,只有统一的符号及意义体系才能保证沟通和相互理解,如使用共同的语言。如果符号不一致,就会出现沟通障碍。因此,沟通中使用的符号必须形、声、意义通用。

4.沟通中可能出现社会性、心理性、文化性的障碍。由社会因素引起的沟通障碍主要是因为交流双方对交往情境缺乏统一的理解;由心理因素引起的沟通障碍主要是由个性心理差异造成的;由文化因素引起的沟通障碍主要是因为双方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不同而造成的。

(二)人际沟通的功能

人际沟通是个体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生活,承扭社会角色,形成健全个性的基本途径。因此人际沟通既有传递信息的功能和心理保健的功能,还有自我认识的功能和人际协调的功能。

传递信息的功能指通过沟通可以交流消息、知识、经验、思想和感情。英国作家萧伯纳很形象地说道;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每个人就有了两种,甚至多于两种思想。沟通获得的信息内容更广泛,渠道更直接,速度更迅速。

心理保健的功能指通过沟通,可以满足人交往、合群的心理需求,增进彼此的情感共鸣,从而在心理上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增进心理健康。生活中发现,沟通时间和空间较大的人精神生活丰富愉快,而沟通不足的人往往有更多的烦恼和苦闷。社会心理学的实验研究证明,当人处于危急、孤独、焦虑情况时,特别需要与人沟通,沟通可以减轻焦虑和恐惧。

自我认识的功能指通过沟通可以深化对自己的认识,使人更客观地评价自己,建立起健康的自我形象。人对自己的认识是通过沟通,与别人相互作用而发生发展的。因为在沟通中人可以以他人为镜,从与别人的比较中认识自己,对他人的认识越全面,对自己的表象就越清楚。此外,人们还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在社会中的地位,并参照别人的评价来客观地认识自己。

人际协调的功能指通过沟通可以发展与他人的关系.协调各自的行为,保持融洽的关系。直接沟通可以增进了解,化解误会,统一认识,齐心协力。沟通的频度和深度加强时,人际间的亲密关系也得到发展。

在团体过程中,良好的沟通具有表达情感、建立关系、激励士气、传递信息和控制的功能。

二、人际沟通的形式

(一)沟通的一般模式

各种沟通理论都有其沟通模式,形象地表现出沟通的过程。早期的研究有申农和韦弗提出的有影响的数学模式。他们提出:先有一个信息源发出各种信息.经过信息传送者或转换器,成为可接受的信号,接受器收下后转换为信息,送到目的地。从这个沟通模式可以看出沟通过程至少有五个要素:信息源、传送者、通道、接受者和目的地。此外,申农和韦弗还提出了噪音,即信息传送过程中的各种干扰和障碍。后来经过改造,又加入了反馈概念,见图3—4。

尽管申农和韦弗的模式对沟通研究影响大,但也有其不完善之处。如该模式的单通道假设。

六七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拉斯韦尔提出了沟通的“五W模式”,具有代表性,能较明确地说明人际沟通的过程,见图3—5。

近年来沟通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沟通过程。出现了以下三个新特点:

1.把沟通看成一个共有的社会系统,这个系统不仅可以涉及或包括两个或更多的人且可以涉及或包括这些人的期望与意向。

2.沟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系统,研究行为关系要比研究孤立的刺激—反应关系更重要。

3.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是同一系统的组成部分,常常同时发生。不能只局限于研究孤立、单一的沟通形式(讲话、目光、体态等)。

(二)团体内的沟通形式

社会心理学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团体咨询的形式及效率问题。巴维拉斯首先提出了团体交往的沟通网络,即一个小团体中成员之间较固定的沟通模式。后来莱维特以5人小团体为研究对象,发现了团体内沟通的多种形态,有圆型、链型、Y型、轮型、全通道型(见图3—6)。

莱维特研究的结论是:

1.从信息传递速度看,轮型沟通最快,圆型沟通其次,链型沟通因为传递信息需要由一个接一个传,所以最慢,成员之间会产生隔阂。

2.从团体的气氛看,圆型成员互相平等相处,可以无拘束地沟通,满意程度高;轮型一人为中心,民主气氛次之:链型成员满足程度最低。

3.从团体领导者的作用看,轮型最显著,作为轴心人物,处在团体核心位置,能控制全局;链型次之,圆型则无中心。

4.在轮型沟通中,居中心位置的人常常是小团体的领导者或核心人物。

5.在Y型沟通中,C处于特殊位置,外界信息从A和B经C才能到达D、E,信息也只有经过C才能传递给A、B,因此,C可能具有秘书身份。

6.在全通道型沟通中所有成员都有相互间的沟通联系,处于平等地位,有利于调动全体成员的积极性。

各种类型的效果见表3—4。

徐西森认为,团体心理咨询能否达成目标,与团体沟通状况密切相关,团体领导者必须了解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团体沟通模式。见图3—7.。

三、人际沟通的渠道

人际沟通的渠道包括语言及非语言。语言在沟通中是最有效、最便捷的媒介及渠道,但面部表情、目光接触、体态动作等也同样是重要的沟通渠道。

(一)语言沟通

语言是沟通不同个体之间的桥梁,是不同的个体心理活动彼此发生影响的最有效的工具。马克思曾说过: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语言的功能在于沟通思想,交流感情。语言沟通不仅靠词汇和句子.还可以通过口语声调和修饰性口气来表达。人类语言中声调及口气是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有助于人们表达各种语言含意,因此被称为副语言。语言沟通的研究涉及人们说的是什么,而副语言沟通的研究涉及人们怎么说话。副语言包括音高、节奏、强弱、扬抑、停顿等。每一次沟通过程中,副语言形式都可以传达特定的含义。例如声调低沉表示悲伤的心情;提高嗓门说话大多表达愤怒等。

可见,在语言沟通中,选择什么词汇、运用何种句型、加上哪些副语言形式都会直接影响沟通效果。此外,大量的非语言沟通也直接参与沟通过程,影响沟通效果。

(二)非语言沟通

1.目光接触

目光接触在非语言午中应用最广泛。“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目光能传情、达意。目光在人际沟通中的主要用途表现在:

(1)目光接触可以作为一种认识手段。直接的目光接触表明你对沟通对方感兴趣,期望继续交谈的话题。例如,当你知道习题正确的答案时,在课堂上你会用目光正视教授,并期待他的反应。

(2)目光接触可以控制、调整沟通之间的互动。例如,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者期待的、鼓励的目光注视,会使来询者继续他的叙述。

(3)目光接触可以用来表达人的感情。从一个人的眼神中可以观察出他在沟通时的情绪状态。例如,长时间注视可以传递喜欢的、有兴趣的含意。

(4)目光接触可以用作提示、告诫的手段。例如,当你因贪玩而没有预习时,当教授的目光接触到你,你可能要回避这种接触,并会从教授的目光中读出一种含意,下次必须预习。

2.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的研究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达尔文的经典著作《人类和动物的情绪 表现》(1872)。达尔文以后,许多心理学家对面部表情传达情绪和态度的方式进行过系统研 究。美国心理学家施洛斯贝格把戏剧演员各种面部表情拍成照片进行面部表情的系统研究,提出了第一个辨认面部表情的系统图——表情环,并找出了人们最容易辨认的六种基本表情:喜、惊、惧、怒、厌恶、轻蔑。

克劳持和约翰斯顿对微笑做过研究。他们在滚木球厅、曲棍球赛场和马路上观察人们微笑的频率,并且试图把每次微笑和当时发生的各种事件联系起来。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在和别人交谈时最容易出现微笑的表情;相反,当他们单独经历某种积极肯定的情绪性事件时,他们笑的可能性就要小得多。由此认为,微笑的主要功能是把喜悦或快感传递给另一个人。据一句话说,像微笑这种面部表情与其说是对某种特殊刺激的不随意反应,不如说是用来影响信息传达的有意识的—种选择。

3.体态语言

大量研究表明,人身体的其他部分也可以用于沟通。头、手、腿、脚和躯干的运动都可以用于沟通信息。伯德惠斯特尔为了搞清躯体运动复杂的规律,提出了运动8模式,认为它与语言沟通同样重要,相辅相成,从而形成了

一门新兴学科——体语学。通过对体态语言的观察,可以反映个体内在的心理活动,表达情绪状态和对现实的态度,见图3—8。

有—项研究曾专门探讨过语言行为和动作行为如何紧密联系的问题。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在这两种沟通行为当中只能用一种,那他就会大量使用动作行为作为沟通渠道。

躯体运动及姿态也可以用于传达吸引。相互喜爱、相互关心的人相见时,常常向前略欠一点身子,而且,往往是面对着对方,摆出一种轻松、随便的样子。这些动作都容易理解.也很容易给对方一种喜欢的感觉。

非语言的沟通渠道极大地丰富了人际沟通,而且比语言的沟通更深刻、更含蓄。在团体咨询过程中,成员的非语言表现常常蕴涵丰富的信息(见表3—5).领导者必须善于观察,并从中发现和丁解成员对团体的态度.以便有效地引导团体发展。

四、人际吸引规律

人际吸引是指在人际沟通过程中所形成的对他人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态度。在沟通中,人与人之间是吸引还是排斥,是喜欢还是厌恶,除了受深刻的社会、经济等因素影响外,从心理学角度看,还受其他一些更为直接的、具体的因素的影响,并构成了人们之间吸引或排斥的基本规律。

1.邻近吸引:在具有满足他人需要的情况下,交往双方空间距离越小、越相近,彼此间越容易相互吸引。

2.相似吸引:沟通双方或几方在年龄、地位、社会角色、能力、兴趣、态度等方面越相似,彼此越能相互吸引。特别是价值观上的相似吸引更大。

3.互补吸引:当沟通双方的需要和满足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如夫妻双方的性格、能力上相互取长补短,会相得益彰。

4.外表吸引:在沟通过程中,特别是初次接触时,一个人的外貌、衣着、风度等外在因素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些漂亮、有气质、风度翩翩的人容易被人接纳。

5.人格吸引:具有持久吸引力的人是那些具有使人喜爱、仰慕并渴望接近的性格特征的人。人们一般都喜欢真诚、热情、正直、开朗的人,讨厌自私、虚伪、庸俗的人。

6.能力吸引:人们一般喜欢那些能力较强的,特别是有特殊才能而又偶尔出现一些差错的人更有吸引力。

与人际吸引相对的概念是人际排斥。这是一种彼此认识失调、情感冲突、行为对抗的人际关系。表现为沟通的双方或多方离心离德、勾心斗角、互不配合、明争暗斗等。这必然导致沟通中断,关系难以维系。

五、有效沟通的原则与方法

(一)有效沟通的原则

1.培养良好的人格特质:具有良好人格特质的人使人乐于亲近、接受,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特质包括自我觉察、接纳、温暖、同理心、开放、一致性、专注、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减少引起防卫的沟通行为:美国心理学家Gibb发现六种沟通行为会引起防卫反应.包 括评价式、控制式、中立式、谋略式、优越感、专断式。

3.利用支持性的沟通行为:包括描述性、问题导向式、自发式、同理式、平等式、协定式。

4.强化沟通的技能:如专注、提问、口语表达简洁、比喻恰当、积极倾听等。

(二)有效沟通的方法

美国的管理心理学家认为,有效的沟通通常包含4大步骤:注意、理解、接受、行动。

1.注意:接受人认真倾听沟通的信息。接受人对信息的注意集中程度与沟通效果关系很大。这与信息对接受者的价值大小及接受者当时的心情等有关。

2.理解;接受人能掌握信息的含义。接受人对注意到的信息是否理解对信息沟通效有 极大影响。而理解程度与接受人的水平、主观立场等有关。一般接受人容易根据个人的主观立场和认识来解释他所获得的信息。

3.接受:指接受人同意或遵循信息的要求。

4.行动:根据信息要求采取措施。

美国管理协会提出过“良好沟通十要”,以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沟通,保持协调的人际关系。

(1)沟通前先澄清概念;

(2)明确沟通的真正目的,希望得到什么;(3)考虑沟通时的背景、环境及条件;(4)重视双向沟通、正确理解;

(5)沟通中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条理清楚有层次,少用长句,意思要明确,注意语言的表达;

(6)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耐心、不宜插话、不打断别人的表达;(7)善于提问,搞清问题;

(8)言行一致,心平气和,感情真挚;(9)有必要的反馈;

(10)不仅着眼于现在,更着眼于未来。良好沟通与不良沟通的区别见表3—6。

六、人际沟通理论对团体咨询的贡献

篇6:犯罪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姓名:

单位:

职务: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中国共产党第()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方略。

A、十五次 B十六次 C十七次 D十八次

2、关于新疆暴力恐怖犯罪的基本特点,以下选项错误的是()A、利用现代传媒强化思想意识渗透、煽动暴力恐怖犯罪 B、暴力恐怖活动的政治化、国际化政治诉求明显 C、暴力恐怖犯罪具有明显的时间性

D、犯罪目的的反社会性、犯罪手段的多样残忍性

3、新疆宗教极端势力是一股披着宗教外衣,主张用()手段,达到推翻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政教合一的神权政治的反动社会政治势力

A、和平演变B、发动圣战C、暴力恐怖D、宣传教育

4、关于新疆宗教极端势力的主要特点,以下选项错误的是()A、行动上的隐蔽性和迷惑性 B、思想上的极端排他性和狂热性 C、政治上赤裸裸的反政府色彩 D、手段上强烈的恐怖主义色彩

5、“三股势力”在新疆实施暴力恐怖犯罪的主要犯罪方式是()A、策划、组织骚乱、**

B、爆炸、投毒、纵火,制造恐怖气氛 C、暗杀、弑杀各族干部群众和爱国宗教人士 D、以上全选

6、境内外“三股势力”极力效仿国际恐怖组织的犯罪手段与方法,呈现出以下新动向。以下选项错误的是()A、作案手段多样且积极残忍

B、暴力恐怖犯罪的实施有些预先经过周密策划,有些暴力恐怖活动则具有随机性、突发性 C、高龄暴力恐怖犯罪分子不断增多 D、女性暴力恐怖犯罪分子不断增多

7、三股势力”是指导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A、黑社会组织势力B、宗教极端势力 C、邪恶组织势力D、东突厥斯坦势力

8、宗教极端势力是一股在()名义掩盖下的、传播极端主义思想主张、从事恐怖活动或分裂活动的社会政治势力 A、思想信仰B、鼓吹圣战 C、神权政治 D、宗教

9、讲秩序就要引导各族群众依法()

A、表达利益诉求B、上诉上访C、处理事务D、维护权益

10、提高公职人员法律素质需要把握的重点,以下选项错误的是()A、弘扬法治精神

B培养高层次法律人才 C提高依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D增强法治观念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依法治国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其基本内容是()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

C、依法行政D、执法必严E、违法必究

2、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的暴力恐怖活动主要是()所为。A、民族分裂主义势力B、暴力恐怖主义势力 C、宗教极端主义势力D、国际恐怖组织势力

3、一反两讲是指()

A、反暴力 B、讲法治C、讲秩序 D、讲政治

4、下列选项中,关于暴力犯罪的说法,正确的是()A、暴力犯罪是指行为人故意以暴力手段,侵害他人的人身和公私财产,严重危害社会,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B、暴力犯罪通常表现为以暴力的方式实施的杀人、伤害、爆炸、抢劫、强奸等犯罪

C、暴力犯罪是反人类的严重犯罪,也是对社会危害最大的一种犯罪类型

D、纵观世界任何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暴力犯罪活动受到法律的惩罚也在相应的发生变化

5、“三股势力”在新疆实施暴力恐怖犯罪的主要犯罪方式包括()

A、策划、组织骚乱、**

B、爆炸、投毒、纵火,制造恐怖气氛 C、暗杀、弑杀各族干部群众和爱国宗教人士 D、武装对抗、袭警、攻击政权机关 E、建立邪教组织

6、下列选项中,关于预防和处置新疆暴力恐怖犯罪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严密防范,依法打击暴力恐怖犯罪活动 B、打牢反对“三股势力”的群众基础

C、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D、加强国际反恐合作,特别是与周边国家的合作

7、下列选项中,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建设法治国家与建设政治文明是有很大区别的两个概念 B、政治文明是一个上位概念,政治文明建设包括法治国家建设 C、法治国家是一个下位概念,从属于政治文明范畴,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D、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制度文明,法治国家则既是各种政治制度的载体,又是政治制度的集中表现

E、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为依法治国的目标,但前者是更大、更高的政治发展目标

8、当前,我区公职人员履行职责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A、法制观念淡薄

B、依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C、执法不严、徇私枉法的问题时有发生 D、对配偶、子女和其他亲属常开“绿灯”

9、提高公职人员法律素质的保障机制有()A、要完善公职人员学法用法机制

B、要将法律素质作为公职人员选拔任用的条件 C、要拓展公职人员参与法治实践的平台

D、对于公职人员学法考试不合格的,将给予行政处分

10、依法打击“三股势力”的分裂破坏活动是尊重和保障各族人民人权,为新疆和谐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内容。具体讲,要从以下()方面下功夫见成效。A、在严厉打击“三股势力”分裂破坏活动上下功夫见成效 B、在把化解矛盾贯穿于执法办案过程上下功夫见成效 C、在积极参与和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上下功夫见成效 D、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上下功夫见成效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法治精神是法治的思想内核,是法的价值体现,是法治实践必须奉行的基本原则。()

2、现代法治理念要求,只有对公共权力实施有效的监督,才能达到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国家管理目标。()

3、讲秩序是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4、法能维护权力运行秩序、经济秩序、社会生活秩序和利益分配秩序。()

5、讲秩序就要营造有道德、讲诚信、守秩序的社会环境。()

6、讲秩序就要引导各族群众依法表达利益诉求()

7、法制宣传教育在保障和促进全疆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平安新疆、和谐新疆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8、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引导群众充分认识反暴力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增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自觉性。()

9、公职人员要引导群众认清“三股势力”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反动本质。()

10、公职人员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人生观、民族观、宗教观。()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在新疆,暴力恐怖犯罪的实质是什么?

2、暴力恐怖活动已经成为影响新疆稳定与发展,严重损害新疆各族群众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重大破坏性因素,其危害性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3、“讲法治”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哪些宪法观念?

4、为什么说“讲秩序”就要依法规范社会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

五、论述题(20分)

上一篇:仪态礼仪注意的六个问题下一篇:2022学校学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