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理论论文范文

2022-05-14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心理学理论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道德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主要体现在道德认知的研究、道德情感的研究和道德行为理论的研究三方面。

第一篇:心理学理论论文范文

“思考社会”的心理学理论

[摘要]莫斯科维奇所提出的社会表征理论在社会心理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与社会认同理论、话语分析理论并列为欧洲社会心理学三大重要成果。文章阐述了社会表征理论的内涵与特点,深入探讨了社会表征与集体表征的关系,分析了社会袁征理论对本体论还原主义的批判,揭示了社会表征理论的根本目标是构建“思考社会”的心理学理论。

[关键词]思考社会;社会表征;集体表征;本体论还原主义

[作者简介]张敏,长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吉林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研究生,吉林长春130012;聂长久,吉林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研究生,吉林长春130012

20世纪70年代“社会心理学危机”的出现,使许多学者意识到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应该整合“社会”成分。由此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塞尔日·莫斯科维奇(Moscoviei,s)提出了社会表征理论(So-cial Representations theory)。该理论在社会心理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与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并列成为欧洲社会心理学的三个重要成果。但是国内社会心理学界还罕有对此理论进行深入探讨的文章,本文将对该理论进行全景式扫描,以向学界介绍。

一、社会表征理论的内涵

对于20世纪70年代的“社会心理学危机”,莫斯科维奇指出主要原因在于主流社会心理学的个体取向忽略和遗忘了人类思想中社会的、集体的意义的特性。它既不研究作为一种个人与社会之间互动的社会行动,也不去研究社会中的个体,心理学已经变成一种私人生活的心理学,与此同时,它已经设法将其从业者转变成一个私人俱乐部的会员。针对这种状况,莫斯科维奇提出“社会心理学的核心主题应该是探讨那些和意识形态及沟通有关的议题,探讨其结构、发生以及功能。这个学科应有的领域是对文化历程的探讨,而这种文化历程和一个社会中的知识组织有关、和建立在社会情境中的人际关系有关、和透过人们的行动与互动以形成社会运动(族群、党派及机构)有关、和产生具有规范及价值之共同社会实体的人际和组织行为的编组有关。它的起源也只能在社会情境中寻求”。

而社会表征理论正是上述思考的结果。社会表征理论强调集体性的概念,诸如文化及意识形态等,并将社会的焦点放到社会学的范畴之中,希望通过将个体置人社会、文化及集体情境中的方式来了解个体的心理运作。社会表征理论将心理的经验视为由个体所属的集体所共享的相似观点、经验、共同环境及语言所决定。与许多其他理论将个体视为原子不同,社会表征理论的前提是,个体主要是社会的存在,个体的存在与认同是建基于集体性之中,所以要了解社会的过程是如何作用与影响个体和小群体的社会心理功能。社会表征理论并不将个体与社会并列,而是认为前者与社会之间具有辩证的关系,并且都是社会的产物。但是,个体作为一个主动的参与者,个体也可以改变社会。

社会表征理论有着浓厚的欧洲文化传统,像马克思、迪尔凯姆、韦伯、弗洛伊德、列为斯特劳斯、福柯和皮亚杰等等都曾对其进行过研究。莫斯科维奇当然也深受这些学者的影响,尤其是迪尔凯姆提出的集体表征概念对莫斯科维奇的影响尤为深远。但是莫斯科维奇用来研究个体与社会关系问题的方法却是与迪尔凯姆完全相反的。在提出社会表征理论的过程中,莫斯科维奇主张密切关注人类生活根基中的紧张,即个体与社会、群体与社会、社会中个体之间难以捉摸的紧张。对这种紧张的研究应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在日常生活以及人类日常生活的形式中,这种紧张是通过交流和符号表征得以显现和起作用的。因此在莫斯科维奇看来,社会心理学应该将交流和社会表征作为其研究的核心现象。正如可以将社会构想为一个经济或政治的系统,也可将社会构想成一个思考的系统。所以社会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探讨社会表征的起源、结构、内在的动力以及社会表征对社会的影响,即探讨“思考社会”(thinking society)的本质。

二、从“集体表征”向“社会表征”的嬗变

莫斯科维奇认为回答个体与社会之间的这种难以捉摸的关系是社会心理学的最基本问题,而迪尔凯姆则为这一问题提供了解答的线索。当然,莫斯科维奇在原则上并不同意迪尔凯姆的观点。但是他赞同迪尔凯姆所提出的使社会生活得以可能的唯一因素是社会中的个体所共享的集体表征这一观点。也就是迪尔凯姆提出存在着一个共同意义领域,通过这个共同意义领域,个体之间的竞争得以调节、合作得以协商、愿望得以沟通、秩序得以维持。简而言之,正是通过这个共同意义领域,生活才是多姿多彩并充满着意义的。但是,莫斯科维奇并不同意尤其是在当前的社会情境中迪尔凯姆所界定的表征的本质。因此,他在吸取迪尔凯姆关于集体表征概念的丰富内涵的同时,也对其进行了修改——用“社会的”取代原来的“集体的”。

在迪尔凯姆眼中,社会生活本质上是由各种表征构成的。而表征既是指思维、想象、感知的模型又是指思维、想象、感知的内容。迪尔凯姆将表征的概念与个体意识和集体意识之间的区别组合在一起。这样,人们就具有了个体表征与集体表征。他援引集体表征的概念来描述符号的系统,藉此社会逐渐意识到自身。迪尔凯姆将宗教、法律、道德、习俗、政治制度等全部包括在此系统中,并由此产生个体的表征。由此看来,迪尔凯姆为个体与社会关系问题提供了一种以社会为终端的结果,也即“一种社会事实的功能应该永远到它与某一社会目的的关系之中去寻找”。

莫斯科维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迪尔凯姆的方法规则和表征概念进行了批评:

首先,莫斯科维奇指出这一规则认为在个体的或心理的水平上不可能对社会和文化产生因果关系的影响。社会是自己而不是其他方式产生其自身并对个体产生影响。社会与个体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称的,社会具有主导甚至是决定的地位。

其次,集体表征作为一种范畴,由于其包含的内容过于宽泛已经变得毫无意义,甚至在其解释社会现象的可能性上亦是如此。而且集体表征在当代社会中更是对社会心理现象置之不理。迪尔凯姆的集体表征被用来指代大量知性形式、科学、宗教及神话的分类,但却未能在细节上提供它们各自可认识的特性。而且会导致人们认为“表征就是与集体是相等的并且是与没有其他表征存在的群体相关联。这就导致表征的静态特点并与封闭的社会联系在一起”。并且“不论针对表征存在着哪些相互关系和交换,它本质上都是集体的。群体的每个成员都会发现表征是无需介入并且是预先建立的,这就导致了表征的强制特征;而群体成员只能对其无条件地服从”。

但是伴随当今社会对劳动划分的日益复杂,社

会不再像上述社会那样运行,而是有了更加复杂的结构和类别。在这种背景下,不仅个体要对不同文化意识更加开放,而且这种文化集合本身也必须是流动的和可渗透的。因此迪尔凯姆的集体表征已经不能描述当代的社会和文化现象了。

第三,对迪尔凯姆在个体和社会领域之间的区分,莫斯科维奇指出:“当社会心理学形成这种区分时,就会阻止其去审视个体、集体与这二者的共同领域之间的关系。而这一点将会使我们摆脱二分的窘境,即那种我们不得不在二者之间做出选择:社会统一体大于它的各部分之和或者个体全部是由内在的心理属性构成并且对一套外部刺激做出反应。”

莫斯科维奇试图用社会表征的方法确认和识别这种社会的规范性力量与个体的变革和创造的弹性之间固有的紧张。社会表征这个术语目的是描述社会与个体之间的那种紧张所存在、显现、活动的共同领地。它并不是提供一个或偏向于社会或偏向于个体的最终结果或者可以称之为那种最后的因果关系。更确切地说,这种社会表征是要指出社会文化与个体心理之间的一种对称的、辩证的关系。而这种紧张的结果就是这些社会心理现象的产生,因此,要彻底理解这些现象必须在现象背后对这种固有的紧张进行解释。一旦将个别性与集体性分离,将你的注意力从这两者的冲突上转移开,那么一切将会变得不同:你将自己或是限于认知心理学或是知识社会学。

社会表征理论提议将社会与文化重新纳入到社会心理学中,而这种方法也确实是一条挽救正在被从存在中抹去的主体的途径或者是一条重构那种仅为某种其他特殊实在的副现象的途径。但是莫斯科维奇不是通过个体或主体的理论化而是通过为社会提供能够确保属于个体空间的方法保留了个体的主体。所以莫斯科维奇宣布创造社会表征的观念不是为了解决心理的而是要解决社会的问题:是什么将人们结合在一个建立了社会的群体中并且使他们共同行动。

三、对本体论还原主义的批判

社会心理学中的还原主义的趋势是社会表征理论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在为社会心理学寻找一种具体人类现象作为其研究核心的过程中,莫斯科维奇极力反对目前心理学及社会科学中存在的那种一般意义上的理论和方法,也反对将人类生活还原为某种其他类型的现实。莫斯科维奇不赞同他所称之为“自我中心的理性主义”的观点或者目前在心理学中存在着的“拒绝从社会的、意义的思考而去寻求一种形式的、孤立的计算的还原”的现象。当然也同时反对社会理论中的反心理学倾向,这种倾向将心理学的解释斥为“心理主义”。对于这一状况,莫斯科维奇认为缺乏对社会现象的心理方面的关注已经导致社会科学对现实缺乏关注,对社会现象是由人构成的这种简单事实缺乏关注。

莫斯科维奇主张将20世纪50—70年代社会心理学的特征概括为实验法重要性与观察法重要性之间的无休止争论。而这场争论的实质问题是社会心理现象本身界定的问题。划分观察和实验之间的界限不能只归于任务的分工问题或研究技术的专门化。更应该归结于一种研究战略的不同,而这种战略是由所研究问题的本性决定的。这一争论提出的选择倾向于将社会心理现实或简单人类现象还原为不同种类的现实,这种还原或者是下向还原即个体一生物一动物现实,或者是上向还原即社会一互动一文化的现实。

在一般社会科学中尤其是社会学中,上向还原主义经常变得剧烈反对一切心理的或根本是“反心理主义”的。这无疑是受到迪尔凯姆的影响,而且许多有影响的思想家都将迪尔凯姆视为其知识的源头。莫斯科维奇驳斥了这种反心理学态度以及在社会科学中尤其是社会学中普遍存在的这种强大的上向还原倾向。他批判地评价了迪尔凯姆和韦伯的思想,指出他们否认心理或个体在心理现象及社会现象中起作用是前后矛盾和不起作用的。莫斯科维奇认为,为了社会科学方法论,迪尔凯姆所能做的只能是去否认他明知不可否认的现象,所以这种前后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莫斯科维奇在迪尔凯姆派的一些最重要的概念中证明了这种不可避免性。例如,对神圣与世俗这二者的区分就是以相同的基本心理过程为基础的。通过塔德(Tarde)和勒邦(Le Bon)所论述的群体心理,莫斯科维奇指出在宗教仪式中个体的或心理的重要作用。他详尽地指出,即使严格地遵守迪尔凯姆的文本,我们仍将看到心理学似乎是他宗教、社会团结、道德等理论的有效润滑剂。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为了社会共识的发展,需要一些基本社会心理过程如从众、社会性约制的内化等。当然,迪尔凯姆自己最终也承认他的社会学距离心理学并不是很遥远,从一定意义上说它也是某种心理学,只不过是比心理学家构建的心理学更具体更完全。

莫斯科维奇指出尽管上向还原倾向还很微弱,但在社会心理学中也已开始出现。他指的是这些对小群体的结构、个体通过角色和地位层次形成他的同一性和社会地位、大众沟通、参考框架及群体间关系的研究。他认为这些研究使社会心理机制隶属于行为的文化和社会情境、心理功能基础方面的社会框架或者文化的学习及社会化过程方面。这一评论明显是指一直广泛遭到批评的带有行为主义倾向的理论。

而导致下向还原主义的原因则是这样的三个推论:

第一,社会与非社会基本过程之间的不同只有一个等级并且现象层次是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个体到集体的顺序建立起来的。第二,那种社会过程不是指社会现象的存在由其自身具有的规则管理,而是指它们由心理的规则加以解释而且同时这种规则是建立于生理学的假设规则。最后,社会与非社会行为在性质上没有区别,其他人只是作为一般环境的一部分介入其中。

接受这些推论意味着社会心理学将会成为普通心理学的一个专门分支,它的功能是揭示一般性的普遍过程,像知觉、判断、记忆等。这样“社会心理学能做的只能是在人类或动物行为中更详细阐述确定的变量,并在最后的分析中,将其还原为动物或个体心理学、心理物理学或心理生理学的规律。”

四、构建“思考社会”的心理学

由于社会表征理论假定社会心理现实是社会力量与个体创造性二者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它既不能还原为社会也不能还原为个体。换而言之,社会表征理论假定了文化与个体心理之间相互依赖,共同发展。也即是思维与语言之间的相互依赖。这当然不是遍及社会科学及社会心理学历史中的那种特异观点,但是它与米德的观点相符合。在莫斯科维奇对迪尔凯姆集体表征理论进行批评的同时,也主张一种思考的社会的心理学,在这种思考的社会中,个体与群体不再是消极的接受,而是自己去主动地思考、形成和不间断地交流他们自己独特的表征以及他们自己所设定问题的解答。

在如何进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面,这些本体论的假设已经隐含地规定了某些结果。具体地说,它提出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现象以及研究方法。

而莫斯科维奇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应

该是前面已经提到的探讨那些和意识形态及沟通有关的议题,探讨其结构、发生、功能以及文化历程。如果我们赞同对该领域的这种描绘,那么社会心理学的主要挑战则是使符号现象成为它的核心,而这些符号现象也是所有文化进程的中心。正是通过符号现象,个体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交换得以开展、进行以及嬗变。社会心理学的任务是“探索形成从主观向客观以及从客观向主观嬗变链条的原理”。这只能意味着社会心理学必须将最重要的归于心灵的内容,而它可以用词语及事物来表达和显示。莫斯科维奇认为没有独立于结构的内容,也没有脱离心理情境与社会设置的认知。

为了完成上述任务,实现社会心理学首先必须致力于提供能够识别、描述这种现象的一般理论,而这些现象等同于从个体、主观、心理要素到社会、客观、文化要素以及从社会、客观、文化要素到个体、主观、心理要素的嬗变。莫斯科维奇追问“如果没有这样的现象,一门科学如何能够希望做出有用的、普遍的、理论性的贡献”?因此他提出:社会表征或许可以为社会心理学承担这种任务。不只是因为它们处于集体记忆的核心…以及将人们结合在一起,而且由于它们在一般意义上是行动的先决条件。

莫斯科维奇认为,就像社会学中韦伯的“魅力”、迪尔凯姆的“集体意识”等概念一样,他称之为“社会表征”的这种现象不可能被清晰地定义,进行操作性定义更是无从谈起。它是一个一般描述,目的在于把握作为两种对立力量之间动态关系结果的现象,也即社会的规定性、习俗化力量与个体的自由、创造性。对于人们从不同研究中获得的对现象的不一致描述则是不可避免的,这是由不同研究将侧重点放在个体或社会这两个不同方面而形成的结果。而作为一种普遍的理解,或许可以将社会表征视为克分子层面的意义复合体,可以作为个人的准则对人类行为进行调控。

由此,可以这样认为:首先,在任何给定的时间内个体都处于社会共享意义流的包围之中,并影响着个体对经验的理解以及目标的决定。这些意义是预先规定的,因为在人们开始思考之前它们就已经出现了,通过集体的力量,它们规定了人们应该思考什么。第二,个体并不仅仅是所有这些意义的被动接受者。他们能动地、实用地、知性地、激情地参与应对他们的独特问题。这样,他们可以扩大或修改现有的意义,在现有的意义基础上灵活地变通地行动,而不是完全与它们保持一致。正是这样的个体观念导致集体意义以及文化不断地变迁。从社会的角度看,社会表征是规定性和习俗化力量;但从个体的角度看,它们又是个体意愿的聚合。因此社会表征是一个矛盾:它是—个不断改变的永恒。

很显然莫斯科维奇所使用的社会表征含义并不是指人们在神圣的传统或古兰经、圣经、佛经等宗教典籍中所发现的那种文化遗产,尽管它们为社会表征的产生提供丰富的资源。更重要的是,社会表征不是一种普遍的、抽象的、像迪尔凯姆意义上的宗教那样无所不包的普遍范畴,而是一种局部的具体的类别,只有处于特定时空位置中的特定人群能够享有其功能。

因而,社会表征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应该包括对认知系统中的社会文化元系统所开展的调控进行分析。强调在日常社会心理功能运行中承认社会文化元系统以及认知系统的存在是社会表征理论的一个非常重要方面。而且由于社会表征研究的重点是描述这两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所以使这一研究独具特色的不在于普遍化与抽象的方法,而在于社会与历史的特定情境方法。

五、结语

社会表征理论是试图使社会心理学的探询建立在人类根本状况基础上,也就是社会力量与个体的创造性、弹性之间不可避免的紧张。这一理论确认共同意义的领域并将其作为处理这种紧张的场所。正是在这一领域内个体的创造性得以表达并且发觉意义。与此同时,在这一共同意义领域内通过个体的表达与实践,社会秩序被重构并因此得以维持。也即个体的独特经验在稳定与可预期的共同世界内被组织和理解。莫斯科维奇用社会表征这一术语以更集中的形式表示这种共同意义领域。

具体来说,这一理论提出将社会表征现象普遍规定为既能够作为个人准则来调节人类行动的克分子层面意义复合体,也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客体。而对社会表征的最佳理解应为:特定时空范围内的特定群体共享其功能的局部或具体的类别。当然作为意义复合体,社会表征也可以被理解为认知系统运行于其中的一种环境或一个社会文化元系统。

常识理论、信仰范式、观念互动网络等这些意义复合体存在于文化遗产或传统与日常的互动需要之间的紧张地带中。它们既存在于公共领域之中也作为个体的心理现实而存在。表征位于心理与外部这两种现实交互影响的交界,也就是想象与情感区域与居于群体之中并服从群体规则区域的结合。所以表征的力量不仅来源于这样一种事实,即它们作为心理理念存在于个体内部,而且由于它们是被一群人所拥有、共享及接受。因此社会心理学的任务是通过从社会到个体以及从个体到社会的嬗变理解共享的社会知识复合体的内容、结构与功能。

[责任编辑:青 山]

作者:张 敏 聂长久

第二篇:道德心理学理论综述

[摘要]道德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主要体现在道德认知的研究、道德情感的研究和道德行为理论的研究三方面。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三阶段理论和柯尔伯格的三阶段六水平理论为道德认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艾森伯格从亲社会的独特视角研究了道德认知的发展;道德情感理论受到了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良知理论和移情理论是该领域的重要理论:道德行为理论的研究主要探讨道德的心理机制和道德行为的形成。

[关键词]道德心理理论;道德认知发展;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作者简介]刘亚娟,苏州大学教育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江苏苏州,215123;吴荣先,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江苏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江苏苏州,215123

[文献标识码]A

道德心理是指人类道德言行的心理状态、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凡是涉及道德问题的心理现象都属于道德心理的范畴。人类对道德心理的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国外最早可追溯到休谟和达尔文,国内最早可追溯到荀子和孟子。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道德心理学还是一门新兴学科。从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算起,只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道德心理学理论发展到今天有很多理论出现。道德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成分组成。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对道德心理学理论进行论述,旨在为道德心理理论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好的争论的平台。

一、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道德认知的发展是道德心理结构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心理学家、道德学家们对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多,而且形成了很多有体系的理论,其中成就最大的当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和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

(一)皮亚杰的三阶段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认识发展经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前道德阶段(0~5岁)。此时儿童的思维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其行为直接受行为结果所支配;对道德的概念还很模糊。第二阶段是他律道德阶段(5—8岁)。此阶段儿童对道德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看法,但也只是认为道德即规范和规则,遵守规范和规则便是符合道德的,反之就是违反道德的,只重视行为后果,而不考虑行为动机,因此他又称此阶段是道德现实主义;此时的道德就是服从权威。第三阶段是自律道德阶段(8岁以后)。他们开始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体验到了规范之外的东西,如责任、公正、动机等,因此皮亚杰又称之为道德相对主义,此阶段与前两个阶段的本质区别就是儿童逐渐形成了“良心”,对道德的认知和判断已经升华到一个比较高的境界。

皮亚杰是第一个提出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人,也是第一个应用实证的方法对道德认知发展进行系统研究的人,这是其最大的贡献。但由于皮亚杰对儿童道德观念的研究是从属于他对一般人类认识发展问题的研究的,因而他不可能对儿童道德教育所涉及的所有问题进行全面的探讨。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模型理论

柯尔伯格在1980年提出了他最新的、最全面的道德发展阶段模型。他认为,道德发展经历三水平六阶段:水平一:前习俗水平。处于这一水平的儿童,对规则中的是非善恶观念十分敏感,依据行为的实际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否道德。这一水平分两个阶段。阶段一:惩罚与服从的道德定向阶段。本阶段的人是自我中心的,所谓对就是绝对服从权威而避免惩罚的,他不考虑他人的动机和利益,把自己的观点和权威观点混淆。阶段二:相对的快乐主义道德定向阶段。所谓对就是满足自己或他人的需要、利益,他能把自己的、权威的、和别人的利益及观点区别开来。水平二:习俗水平。处于这一水平的个体认为规则是正确的,有维护秩序的内在愿望,行为价值是以遵循规则的秩序为依据的。阶段三: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本阶段的人采纳的是一种与他人维持良好关系的观点。阶段四:遵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此时人把社会观点与人际关系或动机相区别,依据自身在社会制度中的地位来确定人际关系。水平三:后习俗水平。此时个体认为道德决策不仅取决于原则、利益、动机,还必须为社会所赞同,社会是按公平和仁慈来运作的。阶段五:民主地承认法律的道德定向阶段。本阶段人采纳的是一种超越的社会观点,理性的个体意识到权利和价值优于社会依附和契约的观点。阶段六: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人真正懂得了道德本质,将用于社会治理的普遍伦理内化为一种道德的崇高境界。

柯尔伯格在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道德的发展做了系统的研究,其理论源于皮亚杰但又发展并超越了皮亚杰,他整合了传统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这在道德心理学的研究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另外他还进行追踪研究,不仅有对美国本土被试的追踪研究,还有对土耳其、以色列等国家的跨文化的追踪研究,这使得他的研究更具普遍性。

(三)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发展理论

艾森伯格对道德心理的研究是从亲社会道德情景方面开始的,她认为“一个人必须在满足自己的愿望、需要和价值与满足他人的愿望、需要和价值之间作出选择”,也就是说个人利益和需要帮助的人利益之间存在着矛盾冲突。艾森伯格认为儿童亲社会道德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阶段一:自我关注的享乐主义推理;阶段二:需要取向的推理;阶段三:赞许和人际赞许的定型取向推理;阶段四:包含有两个小阶段,即自我投射的移情推理阶段和过度阶段;阶段五:深度内化推理。

艾森伯格开辟了道德研究的一个新的通道,即从亲社会道德方面做了理论研究,弥补了前人单一研究的不足,特别是弥补了柯尔伯格从道德禁令方面研究的不足。但是她的研究多是通过对儿童的口头报告分析得到的,可靠性值得置疑。另外她的研究因为是在亲社会的情景下进行的,所以难以在一般情景下推广。

二、道德情感理论

道德情感是个体对社会道德现象是否符合自身的道德知识经验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是主体有意识的评价性的心理反应。道德情感的形成和发展,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一般来说,可表述为:心理激动—分析评价一形成定势。

(一)孟子的道德情感理论

孟子认为,凡人皆有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是人之为人的基本规定:“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这里的“心”首先含有情感之义。恻隐之心,一般表现为同情心,羞恶之心表现为一种羞耻感与憎恨之情,辞让之心表现为一种宽容大度之情,是非之心更多表现为对善恶的情感认同与拒斥。有鉴于此,朱熹认为,孟子“所谓四端者,皆情也”。“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在善恶分析中,不仅有

理性的分辨,而且有情感的认同:好善恶恶已不单纯是理性判断,更是一种情感上的接受或拒斥。正是德性所蕴含的情感之维,从一个方面构成了向善的内在动因,并为知转化为行提供了一个过渡平台。

孟子对最基本的人性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对道德情感的朦胧的描述,这些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道德情感中最基本的四种。人只有形成了这些情感,才会去做道德的事情。

(二)王阳明的理论

王阳明主张“无心则无身”,强调道德主体的情感品格;主张“心外无善”,注重道德行为的情感驱动;主张“致极良知”,开发道德自律的情感机制,由此形成了他系统的道德情感理论。王阳明注重内心体验,强调精神生活优越于知识性活动;强调直觉,而不是分析;强调人的情感本质。

王阳明在宋明理学繁盛时期提出的道德情感理论,是理论界的一朵奇葩,改变了中国当时理性研究独占鳌头的局面。他的“心外无善”是道德发展的高级阶段,即道德已经内化到人心中,做事只需随“心”。此心是道德化了的,它有自己的原则。“致极良知”是指在个体心中已形成了良知,道德情感具有“悲天悯人”的特点,具有一种彻底的人道主义的情怀。

(三)霍夫曼的移情理论

霍夫曼的道德情感理论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移情。他认为,移情在道德情感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他提出了移情的四种水平,即普遍移情、自我中心的移情、对另外个体的移情和超越情景的移情。霍夫曼还解释了内疚在移情性苦恼中的作用,并将它与惩罚的焦虑和弗洛伊德的内疚做了区分。另外还试图确定移情和道德原则的关系,认为移情情感的唤起可以激活道德原则。 霍夫曼的研究解释了移情的产生和发展,阐释了内疚和移情情感的关系以及移情与道德原则的关系。他第一次对道德情感理论进行了详细而全面的研究,然而,他没有解释儿童如何学会在对他人的关心和自私自利动机之间平衡。

三、道德行为理论

道德行为是在个体对他人和社会利益的自觉认识基础上,自由选择后而表现出来的行为。也就是说,道德行为包含两个基本含义:一是面对利益时的道德冲突;二是面对冲突时的道德选择。

有道德冲突才有道德行为的选择问题,道德冲突的大小同所选择的道德行为价值是成正比的,道德冲突越大,所选择的善的行为价值就越高。

道德行为过程一般分为发动、进行和终结三个基本阶段。与此相适应,道德行为的心理机制可分为道德心理的激活、道德心理持续和道德心理平衡三个过程。在道德境遇的外在诱因和道德情感的内在驱动下,道德行为被激活,而道德行为是一个持续的活动,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在行为的持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道德行为完成以后,道德冲突解除,道德动机得到了实现,此时道德心理重新平衡,道德行为终结。因此也可以说,道德行为是解决个体内心冲突、维持心理平衡的一种方式。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强调了道德行为成分,他认为道德行为是习得的,儿童的道德行为是观察学习和模仿的结果。社会学习理论用大量的事实证明了儿童会模仿社会榜样的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但是这种只强调模仿学习的理论,使得道德行为好似失去了主体的能动性。而道德行为是由个体内心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识发动的。不过社会学习理论对道德行为的形成提出了一个具体的操作过程,这点是道德行为理论研究的一大突破。

道德行为是道德心理中最为复杂的一部分,它不仅和道德认知有关,还和道德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道德认知是道德行为的前提,道德情感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道德行为。另外道德行为还和环境因素、个人目标等外界因素有关。目前中外对道德行为的理论研究还仅停留在一些零散的观点水平上,很少有系统的理论体系出现,这是道德心理理论研究的空缺。

综观中外对道德心理的研究,道德心理学理论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还不完善,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探索,特别是对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研究。另外我们不应该仅停留在研究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水平上,还应该进一步对这三个维度细分,应该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目前对三者关系的研究仅仅是一些简单的阐述,还没有一个系统的理论模型。道德心理是很复杂的,它不仅与个体有关,还和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对道德心理的研究还要与社会环境相联系。总之,道德心理学理论研究还不完善,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亚娟 吴荣先

第三篇:理论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性课题

摘要:在理论心理学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在理论心理学的变革和完善的进程中,都会面对着一系列核心性的课题。可以说,这些课题的破解能够为心理学带来新的局面,也能够给心理学注入新的动力,还能够给心理学提供新的思路。这些核心性的课题包括:理论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基础,即生活基础、文化基础和思想基础;理论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次,即理论前提、理论方法和理论假设。理论心理学研究的三个问题,即统一问题、价值问题和资源问题;理论心理学研究的三个中心,即问题中心、方法中心和技术中心;理论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功能,即反思功能、建构功能和成长功能。

关键词:心理学;理论心理学;心理学基本理论

在当代世界心理学研究的前沿,理论心理学的探索已经成为了持续的热点,已经成为了心理学、哲学、逻辑学、语言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共同的研究领域。有研究者指出和划定了理论心理学研究的内容、领域和论题,这也就是说,在科学性质、科学解释、科学语言,在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语言学,在心理与世界、心理与社会、心理与身体、心理与环境,在心理意识与自由意志等等方面,心理学研究都具有或存在着一系列的理论课题、理论问题和理论难题。这都是理论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内容。有研究者从理论心理学的视角,考察了历史的和哲学的心理学。有研究者则探讨了理论心理学的方法,涉及心理学研究中的理论与数据之间的关系,心理学理论的建构与评价,经验假设的形成和检验,理论的扩展和理论的简化,必要的命题,概念的问题,等等。这其中就包括了关于常识这一古老问题的新探索。理论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心理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式的理论预设或前提假设的哲学反思;二是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论描述、理论解说和理论建构。这是心理学作为科学门类的基本理论框架、基本理论原则、基本理论建构和基本理论内涵。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包括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式和研究历史。任何一门科学的确立、发展和成熟都取决于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成熟。心理学同样也是如此。理论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学科分支,是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和理论内容。可以说,理论心理学的研究有着众多的课题,面对着复杂的问题。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三个基础、三个层次、三个问题、三个中心和三个功能。这构成了理论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性课题。

一、理论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基础

心理学的研究或探索必须立足于特定的基础之上。理论心理学的研究最为重要的就是要确立心理学研究的基础。这既是理论心理学自身的基础,也是理论心理学创新和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根基。心理学研究以及理论心理学研究所立足的基础,就是生活基础、思想基础和文化基础。这是心理学进而也是理论心理学所共同具有的和最为重要的研究基础。

第一是生活基础。人类的心理和行为都是在生活中生发的,因而心理学的研究也是在生活中进行的。心理学的任务就在于揭示、解释和创造人的生活和人的心理生活。理论心理学的任务则在于考察、探索和确立心理学研究的生活基础。人不仅仅是自己心灵的被动体验者,而且也是自己心灵的主动创建者。人的心理生活是人所创造、所体验和所拥有的。因此,“心理生活”应该替代“心理现象”成为新心性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这是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重大转换,因而也是理论心理学研究的重大的担当。这种转换建立在中国本土心理学传统的心性学说的基础之上,是立足于心道一体的研究设定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人的心理生活有着自己特定的研究假设、理论前提和思想框架。这就是人类的本心,这就是心理的本性,这就是本性的创造,这就是创造的生成。

涉及人的心理生活,就要涉及心理生活的质量。所谓心理生活的质量,并非仅仅是指有无内心的冲突,有无矛盾的认识,有无痛苦的体验,有无病态的心理,等等。心理生活质量也是指有无生活的意义,有无价值的定位,有无自我的实现,有无心理的扩展,有无心理的成长,有无心理的丰满,有无境界的提升。这实际上是将心理生活质量的探讨扩展到了病态心理之外,也是将心理生活质量的探讨扩展到了心理学的范围之外。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重要的问题是:不仅要不断地提高物质生活的水平,而且要不断地提高心理生活的质量。心理生活的质量所涉及的是心理生活的健康、心理生活的成长、心理生活的环境和心理生活的创生。

第二是思想基础。心理学的研究以及理论心理学的研究都是建立在特定的思想基础之上的。这可以成为人类心理生活和科学心理学探索的思想基础。对于这种思想基础的考察是心理学与哲学的跨界的研究领域。可以说,在心理学与哲学这两个学科之间,完全可以打破人为的隔绝和相互的排斥,而形成相互的贯通。这就能够使彼此成为对方的重要的学术资源。从心理学学科的视角看,哲学形态的心理学仍然还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心理学。当然,需要的是去梳理这些不同形态的心理学。

其实,在哲学的研究和心理学的研究中,有许多著名的或重要的学者都身兼着多重身份,他们既是心理学家,也是哲学家,但这并没有削弱他们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反而使得他们在跨界的研究中游刃有余。当然,心理学与哲学研究的贯通既可以体现为不同的方面,也可以体现为不同的方式。这既包括以哲学的方式吸纳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也包括以心理学的方式吸取哲学的研究内容。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研究者实际上会以隐含或明确的方式,来确立或运用自己的研究的理论基础、理论预设、理论根源、理论框架和理论思想等。在隐含的方式中,心理学的研究者并没有明确意识到或自觉运用特定的理论预设,但是他们却仍然会在自己的研究中去立足于特定的思想理论预设。当然,这样的运用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在明确的方式中,心理学的研究者则会明确地意识到和运用着特定的理论预设,使自己的研究尽可能在合理的范围和方式下发展。

第三是文化基础。心理学的研究无论是从研究的对象还是从研究的人员来说,无论是从研究的客体还是从研究的主体来看,都属于人类的存在,属于心灵的现实。无论是人类的存在还是心灵的现实,都是自然创造的自然历史与人类创造的文化历史的双重创造的结果。因此,心理学的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活动是属于共同的文化基础之上的共生的相互关系。那么,具有文化性质的心理行为与属于文化传统的心理探索共同构成的就是“心理文化”(men-tal cultures)。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文化历史、不同的文化发展,生成和具有的就是不同的心理文化。这既是心理行为的不同,也是心理探索的不同。这既是基于文化的心理行为,也是基于文化的心理研究。

在心理文化的视域之中,人类的心理行为就不仅具有人类共同的性质和特点,而且也具有文化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冯特在创立实证科学的心理学之时,就确立了心理学应该是由两个不同的部分所构成:一部分是个体心理学,是通过实验室实验的方法,对个体心理意识的研究,揭示的是人类心理行为共有的属性和规律。另一部分是民族心理学,是通过文化产物分析的方法,也即是通过对民族语言、神话、风俗等的考察,把握的是人类心理行为特有的属性和规律。但是,在冯特之后的心理学发展之中,个体心理学得到了大力的发展,而民族心理学则受到了极度的冷落。心理学探索所呈现出来的只是实验的个体心理学。文化的民族心理学则失去了存在的价值。随着当代心理学的演进,人类文化、心理文化又重新回归到了心理学的探索之中。人类的心理行为和心理探索都根源于文化的传统。心理学研究的思想框架、理论预设、研究方式、理论解说、干预手段、技术工具等等,都具有文化的性质和特征,都属于文化的历史和传统。

文化历史中的心理学与其所涉及的心理行为或心理生活是一体的。或者说,人的心理行为或心理生活的存在与心理学的传统或心理学的解说都是一体的。有什么样的心理生活就会有什么样的心理学学说。反过来也是如此,有什么样的心理学传统或心理学的学说,就会生成和构筑什么样的心理生活。对心理行为或心理生活的探讨或研讨是心理学家的任务,在此主要是考察心理学的文化蕴含。

二、理论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次

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也是以理论的方式去再现、解说、阐释、预测和掌控自己的研究对象,也即心理行为或心理生活。心理学理论实际上具有极其多样的性质以及非常复杂的构成。例如,心理学理论实际上兼具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综合科学等的构成性质和基本特征。心理学理论实际上也兼有支配的理论框架、深层的理论预设、宏观的理论模型、具体的理论假说和操作的概念定义等基本内容和理论构成。通过哲学的反思活动,正是通过科学的建构理论,使得心理学的研究者能够获取和具有特定的思想引领、明晰的理论思路、合理的理论建构、透彻的理论阐释。对心理学的理论建构的考察,实际上包括了心理学的概念形成、理论语言、逻辑规则、理论模型、理论模式、理论构成和思想演变等等。这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常常是被隐匿在心理学研究者的具体研究的背后。因此,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含了三个层次,即理论心理学给出的理论前提的层次、理论方法的层次和理论假设的层次。

第一是理论前提。在心理学长期和多样的研究中,在心理学多元和多向的发展中,心理学的研究者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纳了各种不同的和特定的理论预设。这成为了心理学研究的思想前提或理论基础,这决定了心理学研究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并且这导引了心理学研究的实际进程和理论走向。心理学研究曾经采纳过或实际运用了多样化的理论预设,这体现为多种多样的学说论点、多种多样的思想主义和多种多样的科学反思。在心理学的演进过程中,出现过或流行过各种各样的“论点”、“主义”和“反思”。观点的纷杂、立场的分歧和思想的多元都使心理学发展充满了五彩斑斓的景象。正因为心理学家的理论建构和实证研究都会实际持有和内在包含各种不同的理论预设,所以在心理学各种纷繁复杂和多元取向的探索中,总能找得到某一种或某几种理论预设。这在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中得到了贯彻,甚至会决定着具体的心理学研究的结果和走向。

在心理学研究中,可以成为心理学研究者理论预设的包括如下:唯物论、唯心论、客观论、主观论、实证论、现象学、存在论、解释学、心性论、建构论、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实在论、唯灵论、人性论、意志论、先验论、本体论、机械论、生机论、科学观、方法论、范式论、还原论、目的论、知识论、进化论、认知论、符号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耗散论、协同论、突变论、生态论、辩证法、真理观、语境论、后现代、隐喻论、怀疑论、互动论和超越论等。

在心理学研究中,可以成为心理学研究者理论预设的还包括:形而上学、经验主义、理性主义、非理性论、科学主义、人文主义、实用主义、后实证论、逻辑主义、证伪主义、自然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历史主义、批判主义、男权主义、女权主义、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现代主义、行为主义、物理主义、操作主义、认知主义、联结主义、普遍主义、特殊主义、元素主义、完形主义、机能主义、实验主义、技术主义、工具主义、本质主义、怀疑主义、联想主义、元素主义、心理主义、意志主义、归纳主义、演绎主义、折中主义、关系主义和整体主义等。

第二是理论方法。西方的理论心理学在强调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方面做出了非常积极的探索,其中元分析技术方法和质化研究方法是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富有成效的研究方式和研究方法。所谓元分析技术方法是对已有研究结果的总体分析。元分析使用测量和统计分析技术,对一些研究或实验进行定量化的总结,并寻找出相同内容的研究结果所反映的共同效应。这已成为理论心理学总结和评价研究的有效手段,被认为是研究方法的重要革新。元分析的研究步骤是由对以往研究文献的检索、对研究的分类与编码、对研究结果的测定、分析与评价效果等部分所组成,这对心理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理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严谨、规范的研究程序。后实证主义心理学中的质性研究方法的兴起,也为理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后实证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规律不同于物理学的规律,企图用几个基本公式概括所有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模式是不切实际的。而且其他自然科学的规律也不一定都是定量规律,多数属于定性结构规律。心理学规律类似于生物学规律。生物学的知识依赖于对千百万种动植物的研究,许多生物学的规律都只适用于单一物种,因此只有在抽象的和质化的水平上,才能谈论生物学的最一般规律。心理学理论应从生物学理论中得到启发。运用质化研究方法可以建构心理学中的许多定性结构规律。

在心理学研究中,成为心理学研究者反思对象的还可以包括:科学划界、科学特征、科学思想、科学认识、科学语境、科学隐喻、科学修辞、科学解释、科学理论、科学语言、科学概念、科学方法、科学技术、科学工具、科学观察、科学测量、科学发展、科学历史、科学结构、科学社会、科学文化、科学哲学等。

第三是理论假设。科学理论既是关于对象的描述,也是一般性的说明,然而这却并不是形而上学的说明,因此借助于归纳法所建立的经验归纳结构的科学理论,是由事实和定律所构成的。成熟的或高级的科学理论都是由科学公理(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导出命题或科学定律、科学事实三大块所组成的严密的逻辑演绎体系。在前科学和科学的幼年时期,或者在一门科学的初创阶段,其理论形态往往呈现为经验归纳的结构。这种结构的科学理论主要是由事实和定律两种要素所构成。这满足于经验事实的收集、整理、分类和抽象。仅有的科学定律基本上是从经验事实直接归纳概括而来,其涵盖性和普适性不是很大。一般而言,假设演绎结构是科学发展到成熟时期的产物,即科学理论开始步入公理化、形式化、系统化的形态。假设演绎结构的理论取代经验归纳结构的理论,可以说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前提、理论方法和理论假设实际上就是理论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基本的和重要的层次。在心理学的实际的探索和研究中,忽略或排斥任何一个层次,都会弱化或畸化心理学对自身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式的掌控和解释。因此,心理学的研究者不应该仅仅成为一个研究的操作者,而且还应该成为研究的引领者。

三、理论心理学研究的三个问题

其实,理论心理学的研究或探索面对着众多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的破解都会影响心理学自身的发展。所谓理论心理学研究的三个问题,实际上是在众多问题中筛选出来的核心性问题。三个核心问题决定、制约和引导着整个心理学学科的发展、进步和未来。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就提供了对这三个核心问题的各种不同的解说、解释、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各种不同的目标路径。

第一是统一问题。诞生于西方的实证科学形态的心理学从一开始就处于分裂和对立的状态。心理学有着彼此倾轧和不同门户的各种流派。那么,心理学是否应该成为一门统一的学科,能否成为一门统一的学科,就一直伴随着心理学,成为了一个心理学的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重大的问题。心理学的不统一体现在心理学探索和研究的方方面面。其中,就包括了理论的不统一、方法的不统一和技术的不统一。理论的不统一涉及心理学相互对立的理论框架、理论预设、理论思想、理论主张、理论学说、理论观点,等等。方法的不统一则包括了相互排斥的方法依据、相互贬低的具体方法。技术的不统一则体现在心理学引领人类生活、干预心理行为、提升生活质量的方式和手段的相互抵触和直接排斥。因此,科学心理学所一直面对的就是不统一的危机。

因此,在心理学的发展进程中,科学化和统一化就成为了心理学研究所要面对的两个重大的主题。而且,这两个主题也是彼此影响和相互匹配的。心理学的科学化所出现的问题导致了心理学的分裂和对立。如何统一心理学,就在于去梳理和解决心理学的科学观的问题。心理学的统一化过程中出现的对立导致了心理学的混乱和混杂。如何规范心理学,就在于去消除和化解心理学的破碎和被肢解。很显然,心理学原有的实证科学观或是属于狭小的科学观或封闭的科学观。这使得心理学在追求科学化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分裂和对抗。心理学应该具有的是放大的或开放的科学观,从而能引导和容纳不同的心理学探索,这就是心理学的大科学观,这也应该成为心理学的统一的科学观。心理学不同的科学观决定了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和研究策略。这关系到心理学科学性质的范围和边界,心理学理论建构的合理和合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可信和有效,心理学技术干预的方式和限度。

第二是价值问题。价值问题关系到心理学的价值取向或价值定位。心理学学科、心理学探索、心理学研究是价值中立的、价值无涉的,还是价值定向的、价值涉入的,一直就是心理学研究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实证科学的心理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传统自然科学的巨大影响,这包括接纳了自然科学研究中的研究者价值中立、价值无涉的研究立场。这的确给心理学的探索和研究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价值中立实际上与心理学研究中避免思辨性和主观性、追求科学性和客观性,建立起了直接的关联。它推动着心理学成为具有实证科学性质的学科门类。但是,心理学回避价值取向、远离价值问题,不仅没有给心理学带来自己所强力追求的科学性,反而却逐渐成为了心理学研究揭示和引领人类的心理行为的巨大羁绊。其实,人类的心理行为本身就具有意向性,就拥有价值性。心理学如何才能不回避价值问题,积极去关注价值取向,就成为了心理学学术研究和未来发展的核心性的问题。

心理学的价值中立和价值无涉是心理学追求科学性甚至是心理学追求客观性所实际付出的代价。但是,这种巨大的代价尽管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心理学研究的思辨性和主观性,但也使心理学探索在特定程度上扭曲了人类心理行为。人类心理的本性就具有价值取向,回避价值问题不仅有损于心理学实际的科学性,而且也有损于心理学的生活影响力。心理学的研究者虽然不能将自己的好恶、偏见、主张、取舍等等强加给研究对象,但是心理学的研究者却应该能够创造和引领人类的心理生活。因此,心理学应该创造和赋予人类生活应有的价值,其中包括去关注人类的意向性和主观性,去开发人类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第三是资源问题。无论是人类心理,还是心理学的研究,或是心理学的发展,都是需要自己的资源的。心理学的资源可以提供给心理学的研究者作为自己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作为自己研究的内核和内容,作为自己研究的骨架和构架。心理学的研究重视过自己的方法、自己的工具、自己的技术,但还应该重视自己的资源、自己的养分、自己的根基。

心理学的研究、心理学的发展与中国心理学的研究、中国心理学的发展,都应该和必须立足、依据文化与社会的资源。所谓的心理学本土化实际上也是在寻求和确立心理学研究与本土文化和本土生活的资源。心理学研究常常会忽略和排斥自己所需要的学术资源或文化资源,导致心理学的创新发展就会处于资源短缺的状态。这种资源短缺并不是没有相应的文化或学术的资源,而是没有自觉到或意识到,没有挖掘到或提取到自己所拥有的社会文化资源。无论是西方的文化传统,还是中国的文化传统,都蕴藏着丰富的心理学资源。问题就在于怎么能够从其中挖掘、提取、转换和利用这种心理学的资源。这应该成为心理学创新发展的基础和底蕴。

正是通过深入挖掘中国本土的心理学传统,可以使心理学的发展拥有自己的资源。问题在于如何去开发和利用心理学的学术资源。心理学的研者常常会把自己的学科资源看做是没有任何用途的垃圾。其实,任何的垃圾都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获得资源,就等于是获得了未来。

中国本土具有自己悠久的文明发展和深厚的文化传统。尽管在现代的世界文明进程中,中国曾经一度落后,但是中国文化的经脉却一直没有断。中国的现代科学和中国的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心理学都是从西方引入的,自然也就带有西方文化的印记。但是,中国本土文化之中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心理学资源和心理学传统。关键就在于怎样去发现、挖掘、提取和转换这种心理学资源。这实际上就是中国本土心理学创新性发展的基础性和发展性的任务。

四、理论心理学研究的三个中心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研究者的研究中心或重心有不同的侧重。在理论心理学的研究进程中,在理论心理学关注的问题中,不同的思想流派、不同的研究学者以及不同的理论观点,有对心理学研究的思想核心的不同的偏重或不同的强调,这对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第一是问题中心。在心理学研究中,是应该以问题为中心,还是应该以方法为中心,这是决定心理学发展的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心理学发展所必须面临的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问题中心和方法中心一直就是衡量心理学研究或者评判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尺度。

在心理学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有过问题中心主义占有支配地位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衡量心理学研究是否具有价值和意义的最为根本的尺度,就是看心理学研究所着眼的问题和所解决的问题。心理学的研究就是为了发现和解决心理行为的问题。能够确定心理的问题,能够解决心理的问题,是心理学存在的价值。相对于心理学所要考察的问题来说,方法和技术都是附属性的,都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心理学的研究就应该以问题为中心。

心理学的研究以问题为中心和心理学研究的问题中心主义是有区别的。心理学研究以问题为中心指的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针对问题的,是为了解决人的心理行为的问题,是从问题出发的。心理学研究持有的问题中心主义则是指,心理学的研究以问题或以解决问题替代了方法的重要性,取消了方法的规范性,忽视了方法的科学性。应该说,心理学的研究应该强调问题中心,但是应该反对问题中心主义。更应该警惕以反对问题中心主义来取消问题中心。

第二是方法中心。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方法中心是与问题中心相对应的,甚至是相互对立的。以方法为中心还是以问题为中心,这成为心理学发展中延续了很长时间的论争。方法中心主义则是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确立为核心的科学性的标准。

美国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考察了科学研究中的问题中心与方法中心。在他看来,方法中心就是认为科学的本质在于科学的仪器、技术、程序、设备以及方法,而并非是科学的疑处、问题、难点、功能以及目的。持有方法中心论的科学家往往不由自主地使自己的研究问题适合于自己的方法技术,而不是相反。方法中心论的另一个强烈倾向就是将科学分成了等级。在这个等级中,物理学被认为比生物学更“科学”,生物学又比心理学更“科学”,心理学则又比社会学更“科学”。那么,只有依据技术的完美、精确和成功,才可能设想这样一个等级。其实,分离不同的科学等级是非常有害的。方法中心论往往过于刻板地划分科学的各个部门,在科学门类之间筑起高墙,使之分属于彼此分离的疆域。科学中的方法中心论在科学家与其他寻求真理的人之间,在理解问题和寻求真理各种不同方法之间制造了巨大的分裂。方法中心通常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种科学上的正统,并因此而划分和制造出异端。

心理学研究以方法为中心和方法中心主义也是有所不同、有所区别的。以方法为中心是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应该把方法的合理性、方法的科学性和方法的适用性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保证心理学研究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有效地揭示和解释人的心理行为。方法中心主义则是在心理学研究中把方法放置在决定性的位置上。方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决定心理学研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心理学研究中,将中心和重心就放置在了方法的规范化和精致化上,而忽视了问题的重要性和合理性,忽视了理论建构的核心性和创造性。应该说,方法中心主义给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心理学的研究长期排斥和脱离理论的根基和理论的建构。这使心理学重视的是对心理的描述,而轻视对心理的解释。问题中心主义与方法中心主义的对立和对抗,使得心理学研究一直分庭抗礼和残缺不全。

第三是技术中心。现代心理学研究中理论研究、方法研究和技术研究属于不同的研究类别,这些不同的研究类别可以有不同的研究顺序,并决定了对心理学研究的不同的定位。心理学研究类别的相应的定位可以影响到心理学的实际研究的功效。这可以促进心理学的研究,也可以阻碍心理学的研究。心理学研究中出现过以理论为中心的心理学探索,将心理学的理论原则、理论推论、理论构造放在了核心和支配的地位;也出现过以方法为中心的探索,将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放在了支配的核心地位。方法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成为了基本的和决定的方面。

以理论为中心的心理学研究强调的是理论、方法、技术的顺序。这实际上是将理论放在了首要的、核心的和支配的地位。心理学研究的理论范式、理论框架、理论假设、理论主张、理论观点,也就成为了支配心理学研究的最为重要的方面。以方法为中心的心理学研究强调的是方法、理论、技术的顺序。很显然,方法成为了首要的和支配的方面。方法的性质、构成、设计、运用和评判就成为了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和决定的方面。

可以说,无论是理论、方法、技术的顺序,还是方法、理论、技术的顺序,技术都是处于最末的位置上。心理学的技术探索、技术研究、技术手段、技术应用和技术评估也就成为了附属性的存在,是附属于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存在的。其实,伴随着心理学研究的巨大进步,以及心理学的深远的社会影响,心理学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应用开始和应该得到重视。心理学应用技术和技术应用都应该有一个颠覆性的相应地位。

心理学的基本的研究顺序应该是技术、理论和方法。这也就是心理学研究的技术优先的原则和思路。心理学研究的技术优先所强调的是心理学研究的价值定位、需求拉动、问题中心、效益为本。心理学研究的技术优先,也就是心理学研究应该有非常明确的价值取向。它重视的是人的心理行为的价值属性,是对人类心理生活的价值定位,强调的是心理学研究者的价值取向,要引导心理生活的质量追求。需求拉动是将人类生活的基本和发展的需要当成是心理学研究的最高目标。因此,心理学的研究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满足人的成长的需求,提升心理生活的质量。问题中心就在于,心理学的存在、心理学的探索、心理学的创造,都在于解决人类面对或面临的问题。因此,心理学研究实际上就是要确定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效益为本就在于,心理学的探索或研究必须要以最小的投入去获得最大的收益。心理学的技术应用是有心理学的理论构造为基础的,心理学的理论构造又是由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所支撑的。因此,心理学的技术优先是由理论和方法所支撑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应用。

五、理论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功能

理论心理学的探索具有独特的和重要的学术功能和理论功能。这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基本功能。这些功能就是理论心理学的基本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应该说,理论心理学之所以迅速崛起,就在于其对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扩大的影响和不断强化的作用。这对于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

第一是反思功能。理论心理学的研究涉及对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前提的反思。这部分的理论心理学研究实际上就属于心理学哲学的研究。无论是从哲学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心理学演变的角度,哲学与心理学之间,或者是心理学与哲学之间,都具有特殊的和变化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影响到了哲学的发展,更影响到了心理学的发展。关注和考察这种关系的演变、发展、递进,属于理论心理学研究中的最为重要的内容。哲学与心理学或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可以说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和重要的发展时期和阶段:第一个发展阶段是心理学从属于哲学的阶段。哲学是主体学科,心理学是附属学科。哲学家是通过思辨的方式和方法去推测、推论、推演心灵或心理的存在、性质、特征、内涵、活动、演变,等等。第二个发展阶段是心理学与哲学彼此独立和相互排斥的阶段。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实证科学门类之后,就开始彻底摆脱哲学的努力。心理学研究通过运用实证方法,而试图与哲学划清界线,并将心理学研究中的哲学探索全部当成了负面的资产。第三个发展阶段是心理学与哲学重新组合或相互促进的阶段。哲学的前提假设和理论反思的功能定位,以及心理学的厘清和矫正自己的理论预设的努力,就给了心理学哲学的组合性的探索一个基本的理论空间。

心理学哲学的探索成为哲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这体现在关于主体心理学与存在心理学的考察和评述之中,也体现在了关于本土心理学的探索和把握之中。心理学哲学的学术探索具有的是两个方面的理论反思功能。这也就是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论前提、理论预设、前提假设、理论推论的反思,以及关于心理学研究方式的理论前提、理论预设、前提假设、理论推论的反思。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有关心理学研究对象和心理学研究方式的理论前提或理论预设,都实际决定着心理学研究者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把握和心理学研究方式的采纳。

第二是建构功能。理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具体存在和实际变化的理论建构。它所提供的是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也就是关于心理行为,所进行的各种具体的理论描述、理论解说、理论阐释、理论预测,具体体现为各种不同的心理学理论假说、心理学理论构造和心理学理论流派。这构成了心理学的理论知识系统或体系。应该说,心理学的理论存在水平实际上就是心理学学科的发展水平。

有研究具体指出了理论心理学所具有的非经验的性质及其对心理学研究所具有的价值:第一,理论心理学的研究所能够提供的理论假设或理论预测,可以给实验心理学提供基本的研究课题。实验心理学可以通过实验验证的方法来证实或证否这些理论假设或理论预测。第二,理论心理学通过逻辑分析的方法来判定心理学概念、命题、理论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心理学的理论构造应该符合基本的逻辑规则。第三,理论心理学通过抽象和概括的功能,形成对心理行为的本质和规律的把握和掌控。那么,有研究者认为,心理学发展到今天,仍然处于分裂和破碎的状态,就是因为心理学缺乏理论心理学的抽象和综合,没有将具体的经验发展上升到理论。

第三是成长功能。理论心理学的成长实际上意味着心理学学科的成长,理论心理学的成熟也就意味着心理学学科的成熟。很显然,理论心理学的探索就具有促进心理学学科走向成熟的作用。理论心理学研究能够给心理学探索提供的是最为根本的基础和依据:首先,理论心理学的探索提供给心理学研究的是心理学的思想内核或理论核心。这在根本上决定的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基本前提和基本框架。其次,理论心理学的探索提供给心理学研究的是激发心理学的理论创新或促进心理学的理论突破。心理学学术探索的生命就在于不断的研究创新,理论心理学就提供了创新的平台。再次,理论心理学的探索能够提供给心理学研究的是促进心理学的学科统一。实证科学的心理学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是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心理学能否统一,怎样统一,已经成为了心理学发展中的重大的和关键的问题。最后,理论心理学能够强化心理学的社会应用。心理学的现实应用实际上关涉到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这些理论问题的解决与否,就决定着心理学应用的程度、范围、效益,等等。例如,关于人性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理解;关于人的心理的自觉性和创造性的理解;关于心理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关系的理解;关于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关系的理解;关于心理学的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关系的理解,都决定着心理学的生活应用和社会作用。应该说,理论心理学的探索本身是引导和促进心理学的学科发展。

很显然,心理学研究具有或者隐含或者明晰的理论前提假设。但是,心理学在确立和维护自己的实证科学的性质和地位时,常常是在反对哲学思辨的同时,也反对所有形式的哲学反思。这在消除了安乐椅中的心理学的同时,既维护着心理学的实证科学性质,也放弃了对自己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前提的反思。这也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心理学一直就处于四分五裂的境地。心理学只有在明晰了自己的前提假设和理论预设,只有在明确了自己的学科性质和学科道路,只有在明白了自己的研究方式和研究方法,只有在明断了自己的应用技术和应用手段,等等之后,才有可能统一。因此,理论心理学完全能够提供心理学统一的可能、路径和未来。

作者:葛鲁嘉

上一篇:眼科学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后现代文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