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健康的情操塑造人延长

2024-04-20

用健康的情操塑造人延长(精选9篇)

篇1:用健康的情操塑造人延长

“十字教育法”谱写德育教育新篇章

创意单位:延长县小学 活动范围:延长县中小学

延长县小学始建于1761年(清乾隆二十六年),距今已有248年的历史,是延长县建校时间最长的一所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103名教职工,2200名学生。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把德育教育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在《中央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颁布实施以后,我们提出了用“健康的情操塑造人”、“用延安精神建校育人等”口号。德育教育活动在校园开展得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多种形式、寓教于乐

传统的德育教育方法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没有针对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采用他们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一条“十字”教育法,寓教于乐,保证了教育效果。

1、听。定期让学生听广播,听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做革命传统的报告。我们曾先后邀请过老红军孙向林,老革命郑捷、郝旭峰、霍彦才、石景廉做过报告。特别是霍彦才同志在做题为“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争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专题报告时,深刻地阐述了延安精神是以毛主席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其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其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报告还穿插朗诵了毛主席诗词,演唱了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歌曲等内

士啊,您是为解放中国而死,为人民而死,为革命而死,这样的死才最有价值。我又怀着好奇心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旧居,也同样简陋。他们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日夜不停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两年来,全校共办板报、橱窗300余块次,刷写标语十余条,增强了环境育人的效果。

5、唱。革命战争年代流传下来的一些优秀歌曲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唱,是一笔极为宝贵的文化财富。在音乐课上,我们给学生教唱不同历史时期的优秀歌曲,每年举行一次红五月歌咏比赛,两年来,评选出24个获奖班级。

6、演。一年一度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庆祝活动学校极为重视,提早一个多月便进行安排、部署、排练。两年来,演出的二十多个节目阵容大,质量高,受到群众的一致称赞。今年,少先队大队部又在全校组织了“守则、规范”诵读、演讲活动,在高年级组织了思想品德教育小品比赛,评选出了8个获奖节目。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不良思潮,同学们自觉地用正确的人生观武装自己的头脑,坚定自己的共产主义信念。

7、祭。针对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的现状,每次组织毕业班赴延安参观学习,我们都组织一系列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在王家坪纪念馆前,给毛主席铜像敬献花篮,朗诵了精心排练的诗《接过老前辈的火炬》;在“四.八”烈士陵园,请讲解员讲述烈士的故事,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向烈士敬献花篮,朗诵了《在烈士纪念碑前》的诗,并举行了集体宣誓仪式。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刻苦学习,报效祖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0、建。为了把德育教育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学校多方联系,把总参驻延某通讯部队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校外教育基地,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军营参观、学习,听战士作报告,感受军营生活的严谨。战士们也深入班级,给同学们讲战斗故事,和同学们一起春游,交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二、详尽安排,精心组织

为了使“十字”教育法收到良好的效果,每开展一项教育活动,我们都经历了充分准备——认真实施——全面总结三个阶段。充分准备,每项活动从时间上讲,有的少则一周,有的就多则一月;从准备的内容上来说,少则两、三项,多则七、八项。如赴延参观,首先对全体学生进行思想动员和有关的纪律要求。然后组织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反复开会研究,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逐一排查。最后,对准备的纪念活动提早排练,对驾驶员反复挑选、比较。再如“六一”演出,从选演员请导演到准备道具,从排练验收到彩排,全体演职人员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认真实施。我们基本遵循了学校领导督导,以班级组织实施,形成竞争态势和评优奖励机制。全面总结,每次活动结束后,我们都进行了全面总结,肯定所取得的成绩,寻找出存在的问题,表彰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以便以后把另一项活动开展得更好。我们认为和实践证明,只有在每一项活动中坚持了这三个阶段,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进行德育教育,必须本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方针,千方百计,创造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克服传统教育中枯燥说教的成分,大胆采用一些学生易于接受的方

表扬,如6.1班的叶一哲拾到手机一部,5.3班的刘宁同学捡到200多元的存折,交还了失主。县审计局退休干部吉天相不慎丢失了190元钱,6.2班的刘凯、刘涛和白杨同学拾到后及时交给了他。老人非常感动,专程赶到学校送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

辛勤的工作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学校先后荣获陕西省文明单位、陕西省德育先进单位、陕西省优秀家长学校、延安市文明校园、延安市示范小学、延安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单位,“双龙杯”全国少儿书画竞赛集体二等奖,百人千场延安精神教育先进单位,延长县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延长县“三五”普法依法治县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涌现了31名市县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

五、努力方向、今后意见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更好地进行德育教育,形成一个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教育网络,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在今后的教育活动中,我们将进一步采取加强领导、组建队伍、计划安排、持之以恒、多方渗透、开展研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和更加灵活多样、行之有效、贴近学生生活的方式,用“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更大范围地开展交流与合作,让德育教育占据思想教育的主阵地,成为建校育人的动力,进一步在教书育人中结出丰硕的果实。

篇2:用关爱塑造残疾儿童的健康人格

一、残疾人格的形成原因

1.生理上的残疾。残疾儿童由于 先天或者 后天的因素,在智力、走路、听力、说话、行动等方面有极大的障碍,他们的生活是艰难甚至无法自理的,学习是困惑的,因为不能像正常儿童那样去读写。

2.心理上的残疾。这些残疾儿童 有的就像 刚刚新生的幼儿一样单纯,有的容易感到自卑,感到己不如人,容易失落,他们的心理很脆弱,心理承受能力有限。

3.思想上的残疾。对于这些残疾儿童来说,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基本上没有定位,对前途基本上没有什么设想,他们的思想波动通常通过外表展现出来,那就是痛苦和喜悦。

二、如何用关爱去塑造残疾儿童的健康人格

1.要与残疾儿童融为一体。这些离 开了父母 的残疾儿童,他们的生活是很孤独的,也很不方便。由 于自身的缺陷,他们或无法看见这个五彩的世界;或无法听到世界上美妙的声音;或无法正常行动;或智力没有正常发育,还停留在幼儿阶段。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走进他们的生活,要及时来到他们身边,帮助他们,给他们描绘这个五彩的世界,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从而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2.要对这些残疾儿童进行心理 辅导。残疾儿 童心理上的缺陷形成已久,要想使其能够健康发展,必须通过一定的时间来完成。在学校里,组织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组织一些跟他们相关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赛”,来培养他们的基本生活能力,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当然我们也可以进行挫折教育,让他们在尝试失败后,在接受挫折教育中保持“得之不喜,失之不忧”的心理品质,以便将来能够迎接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

3.利用艺术来完善他们的人格。我校成立了舞蹈、唱歌、绘画等兴趣小组,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孩子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主要表现为:1丰富了业余生活,让他们在封闭的环境里感受到更多的乐趣。2孩子学会了一些排解心中苦闷的方式,减少了内心压抑的痛苦。3孩子有了对成功和自尊的体验,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获得了更多的自信。4搭建了与外界的交 流平台。因为有了一技之长,孩子积极参加社会和学校组织的各种相关活动,提高了社会交际能力。5性格由封闭内向转为开朗活泼。

4.要以身示范,规范残疾儿童的行为习惯。众所周知,对孩子的培养仅仅依靠说服教育是不行的,还是要发挥教育工作者的表率作用,残疾儿童也不例外。他们的模仿能力最强,因此,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很大影响。在学校里,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衣着打扮,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要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进而促使他们健康人格的养成。

5.积极组织各种残疾儿童力所 能及的活 动。要积极利用学校和社会的各种资源,组织残疾儿童参与力所能及的各种活动。比如我们可以组织学校运动会,让他们能都像正常孩子一样参与运动,学会运动;可以组织校外的活动小组,如打扫街道卫生,让他们懂得如何爱护他们生存的家园;可以组织清洗电线杆、清除路灯杆等张贴的纸张,让他们懂得如何保持环境的清洁;可以利用社会资源组织一些残疾儿童康复的教育活动,搭建一个为残疾儿童提供康复的服务平台,让他们能够在活动中不断康复,为他们以后的生活增添信心。

6.要与家长联合 起来,共同担负 起残疾儿 童的教育。家庭是儿童教育的第一场所,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 样,残疾儿童也不例外,他们生理上或者心理上的残疾,给他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而父母对儿童的教育和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比正常的儿童更需要家庭教育。父母每天和他们一起生活,没有人能比父母更理解他们,对他们加以关怀、疼爱,对其以后的成长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良好的家庭环境与积极的家庭教养方式对残疾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有很大帮助,反之,则会给他们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残疾儿童的人格问题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解决残疾儿童人格问题的有效途径,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让他们能成功地融入社会并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摘要:特殊教育面对的残疾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大多都有被遗弃或被嘲笑鄙视的痛苦经历,这给他们幼小的心灵造成很大的创伤,他们有的胆怯、自卑,有的不善言谈、不善交际,有的自我封闭,有的具有攻击性行为。对他们的教育,要学会用爱心去引导,引导他们建立自信,引导他们学会沟通,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篇3:用体育塑造健康的身心

摘要 转化小学体育学困生,作为体育教师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关注、重视、关心爱护体育学困生,以宽容博爱之心教育训练他们,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笔者较深入分析了体育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有的是态度不端正对体育的意义认识不足,有的是具有自卑心理患得患失。有的是注意力不集中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有的是身体素质差体育成绩不合格。找出了原因,问题的症结就清晰了。于是,采用综合措施多管齐下、分类指导、对症下药。

关键词 体育学困生 转化 教育

随着年龄和学龄的增长,小学高年级出现体育学困生的人数有增多趋势。所谓体育学困生就是指体育品德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体育教学的要求不相适应,完成不了体育学习任务的学生。那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体育学困生的出现呢?笔者以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体育学习的动力不足。

这类学生往往对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意义认识不清,不懂得体育学习具有开发智力培养习惯,增强耐心锤炼意志塑造性格增进团结的作用,不懂得体育是伴随人一生成长的。他们对体育的爱好仅仅停留在对结果的需求或快感上。

意志品质薄弱。

体育学困生意志品质比较薄弱,缺乏毅力,怕苦怕累。对持续时间较长单调的项目(如长跑、队列)难以坚持到底。担心练习中出现伤害事故,所以练习时束手束脚患得失。

胆小怕事,缺乏自信。

在集体活动中,他们不敢出手,适应性差害羞胆怯,不能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往往知难而退。

情绪不稳定心里矛盾大。

体育学困生一般比较敏感,存在自卑、逆反、闭锁、放纵等不同的心理特点。其自尊与自卑常常交织在一起,并时时处于矛盾之中。他们对周围的老师和同学有一种天然性的惧怕或对立情绪,自制力较差。

缺少积极的情感体验。

由于他们体形较胖,力量较差等原因,导致体育成绩较低,体验不到肌肉力量带来的积极感受,于是这些学生主动进行锻炼的努力不够,体育成绩提高较慢。

体育教师面对种种类型的学困生该如何是好呢?常言说办法总比困难多。笔者在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总的体会是多管齐下,综合转化。

对学生尊重信任第一位,宣传教育要到位。

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进步,每一个学生都有进取心,每个学生都期待着老师有积极的评价。教师要充分考虑每个体育学困生的特殊心理状态,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和对立情绪,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倾听他们的倾诉尊重他们的合理意愿,不能因是学困生教师就冷淡他们,漠视他们的意见,反而教师应以和蔼的态度爱护他们接纳他们。教师只有增强自身的民主意识,以平等的身份真正关心每一个教育对象,承认每一个个体都是重要的都有自己的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并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促进自我“个性”的发展。

及时恰当地表扬鼓励,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

愛会使遭遇寒冷的人倍感温暖如春,以至心花怒放。体育后进生本身就存在着一种失落感,他们急需教师的敏锐、宽厚、博爱之心的呵护。面对这样心理状况,教师就要分清情况,更加关注爱护他们,经常鼓励引导他们,不随意批评、指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敏锐地发现他们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应及时给以肯定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怀,集体的温暖。表扬可以使他们及时了解自己锻炼的结果和进步的情况,从而增强信心,唤起获得成功的愿望,促进他们更好更快地掌握技术,发挥他们某一方面的兴趣、特长。并且要在表扬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要求,在达到要求的基础上再进行表扬,如此循环往复促进其不断地进步。当然要注重表扬和批评艺术,对他们宽容但不能放纵,严格但不能苛刻。

分类指导耐心教育。

体育学困生在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时,往往付出了极大努力而收效甚微,有的是由于技术概念不清楚,有的是身体素质差,有的是心理因素,有的是受外界环境干扰等等。帮助他们分析问题症结之所在。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概念不清者重点用讲解示范、反复练习、不断改进的方法促其改变。身体素质差者,则适当降低难度,减轻重量或放慢速度,使体育学困生感到课有所练,练有所获。心理自卑怯弱者主要是放不开胆量束手束脚,教师则重在鼓励他们,增强完成动作的信心,克服自卑心理。对易受外界环境干扰而学习不专心者,教师要安排合理的动作次数、运动量,令其按时完成,讲求效率,进步快者、明显者给予表扬鼓励,未完成而有能力完成者,则要耐心教育加倍弥补。经过这样分类指导,反复练习学生都能有所进步。

以优带困、个别帮扶。

有的体育学困生,技术掌握不得要领。教师进行完全体授课后,对这类学生要施行个别辅导,布置课外任务的措施,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提高技术准确性。在个别帮扶中教师始终要态度亲切,指导耐心手段多样,课上课下相结合,使他们真正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从而轻装上阵,以提高练习效果。组成帮扶小组,指定体育骨干或技术较好的学生帮助体育学困生。同学之间易形成教与学、帮与带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消除他们在教师面前的羞怯与自卑便于解放思想,投入练习。

篇4:用音乐陶冶孩子情操

音乐作为一种声音的艺术, 有其独特的魅力, 而音乐教育, 尤其是幼儿音乐教育, 更是一门教育的艺术, 她对孩子情感的陶冶、智力的开发、个性的张扬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歌唱是音乐教育的一种音乐手段, 也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尤其是孩子, 当他高兴时, 就会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 以表达轻松、愉悦的心情。

孩子都爱唱歌, 但一旦到歌唱活动时, 孩子们的表现就有些被动, 有时会出现老师一个人唱独角戏的现状, 而且总觉得孩子的歌声不动听。为什么会这样呢?重新审视我们的歌唱教学, 造成这种困惑的因素很多, 但更多的在于我们老师自身。如何来提高我们歌唱教学的效率, 让歌唱成为孩子们的乐事, 我认为应该打破传统的歌唱教学模式, 注重教师的教, 更注重孩子的学, 追求并真正实现“真、善、美”三者的和谐统一。

小学生, 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 他们天生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总是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要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 应根据儿童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点, 把少儿的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有机结合起来, 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 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舞蹈, 使之形象化、具体化, 让少儿通过自身的活动, 把听、视、触等各种感觉活动和运动、唱歌、表演、游戏、舞蹈等结合起来, 从而把他们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 也要动脑, 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 培养思维能力, 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

在我们歌唱教学中, 不光强调歌唱的技能技巧的训练, 还应引导孩子表现美、创造美。培养创造能力并不是要摒弃模仿, 因为模仿是最初的学习方法。教师首先要引导孩子大胆地创新, 独立地思考, 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现在提供给孩子学习的歌曲一般都是开放性的, 都留有给孩子探索创编的余地, 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孩子创造性的发展。对于孩子的创造行为, 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但用以上的歌唱方法来, 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 我认为还不够, 孩子身上还有许多创造的潜能没有被挖掘。在孩子已有的创造经验的基础上, 我们应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主创造和表现的机会, 由浅入深地引导孩子向更深层发展, 激励孩子从自身的感受、体验出发, 通过努力, 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让孩子的创造上一个台阶。虽然孩子们不会作词、谱曲, 但他们能说会唱, 那就行了。在孩子掌握了一些简单的乐理知识的基础上, 我便让孩子更加大胆、自由地编自己的歌曲, 对于这个“创举”, 孩子们一下子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思维变得非常活跃。

篇5:用高尚的文化塑造人的心灵

一、文化管理成效明显,环境建设开展新篇

校园文化塑灵魂。校园文化具有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校园文化引领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继承、不断发扬和不断创造。在不断继承、发扬和创造的过程中,他们又在与时俱进的追求中不断充实、扩展、丰富具有学校鲜明的传统特质和时代特点的校园文化。当今学校之间的竞争,从表面上看是质量的竞争,深究却是人才的竞争,而从本质上看则是文化的竞争。学校在步入新时期以后,必须要不断地寻找和探索新的生长点和发展点,必须义无反顾地走文化发展之路。为此,学校领导班子要结合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对学校的人文积淀、办学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和反思,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学校之间的竞争将更趋激烈,不断发展和创新学校文化是学校提高竞争力的基础和关键。学校领导班子要认识到,文化发展是内涵发展,是整体发展,而主导内涵发展、整体发展的核心是必须确立明确的办学思想。办学思想既是党的教育方针在学校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传统、特点和文化的反映。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多层面讨论。学校确立“健全人格,主动发展”的新时期办学思想,树立“以人文精神为重心”的教育理念。

文化管理促发展。几年来,学校努力实施“文化管理”,极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组织中青年教师到全国各地参观、培训,把省市名师请进校园传授教学经验,实施优秀老教师辅导中青年教师的“青蓝工程”,编写学校工作刊物,编辑出版了校园文学刊物《梅苑》,开展“奉献在校园”“祖国在我心中”等系列活动……所有这一切,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

加大环境建设力度。校园的环境建设与美化无不反映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教育价值观念。优美的校园环境,不仅可以给人以情感的熏陶,而且可以增强学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我校在校园环境建设中,以“文化品位、本土气息、人文精神”为理念,以”美观、简洁、实用、素雅”为设计路线,着眼于学校的总体布局的和谐统一,着眼于环境文化氛围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为了让师生在个融洽的环境中受到熏陶,学校多年来努力追求达到这样一个境界让每一堵墙都会说话,每一个举措都有回音。近一个学年来,学校直在整修校园,从厕所改造到花圃翻新,从健身房的建造(与社会共建)到乒乓球台的重修,从不间断。这让师生都能感受清新的“花园文化”“运动文化”的气息。加上原有的多媒体教室、教师电子备课室、图书馆、阅览室以及正在建设中的第二多媒体教室,给师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服务。学校还在教学楼走廊和教室里设置名人画像、名人名言、宣传板报,在教学楼的正面用霓虹灯装饰了光彩夺目的“今天我以南中为荣,明天南中以我为荣”的16个大字。

二、积极开展文化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渗透到学校方方面面的事情,学校充分利用建设文明校园这一契机,积极开展文化活动,将学生教育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篇6:用爱心塑造学生的心灵

古语云:“士为知己者死, 女为悦己者容。”这就是欣赏所创造的一种境界。卡耐基更是入木三分地指出:“人性中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 这种渴望是一种苦恼而持久的人性饥饿。”每个人都有被人承认的渴望。一名教师, 必须有一双善于发现善于欣赏的眼睛。以欣赏的目光关注班级体, 关注自己的学生, 使学生始终处于老师欣赏的目光中, 使学习、纪律、卫生各方面的严格要求化作学生发自内心的的自觉行为, 成为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试想, 集体中的每个成员奋力拼搏, 你追我赶, 全力以赴, 为集体做好事, 为集体争荣誉, 每个学生都认为自己是学生的优秀代表, 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形成了, 谁还能降低对自己的要求损害自己的形象呢?当然学生存在的问题是难免的, 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 批评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批评学生缺点时也要注意以欣赏的态度, 不妨先表扬他的几个优点, 使他解除戒备, 此谓之“先退后进”。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 作为班主任应该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虽然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 但很有可能通过这个小小的闪光点挖掘出埋藏在他心里的“金矿”。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有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 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在平时班级管理中, 欣赏优秀学生容易, 欣赏有缺点的学生难。因为难, 则更显得难能可贵。以欣赏的目光看待有缺点的学生, 你才会心平气和, 学生也才会接受你的教育, 激发起改正缺点的勇气, 教育也才会更有效果, 有利于学生充满信心, 走出自己的美好未来。

用真情架起沟通的桥梁。

前不久, 我从《中国教育报》上看到一则报道, 某学校进行民意调查, 90%的教师认为自己是爱学生的, 却只有17%的学生认为教师是爱他们的。这个结果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对学生教育往往是单方面的、灌输式的, 作为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是不够的。我们虽然经常谈论着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想法, 但具体做起来大多表现为简单化地把我们的观点强加于学生, 甚至有时会因方法的简单、态度的急躁使学生不但不接受教育, 反而形成对立的情绪, 弄得两败俱伤, “好心不得好报”。所以一个老师必须俯下身去, 和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互助关系, 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倾听学生的心事, 才能收到沟通情感、互相理解、彼此信任的教育效果。平时我注意以班级管理一员的身份参加班级的每一个活动, 和学生融为一体。课间走进教室, 不但可以拉近和同学们的距离, 还有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有利于全面地、立体地了解每一个学生。同时我还注意通过“周记对话”与学生交流、沟通。学生在周记中倾吐自己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快乐、苦恼和疑惑, 甚至是情感的隐私, 我就根据问题的不同以笔谈、面谈或者讨论、主题班会等形式和学生交流, 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这样用真心换真情, 当你以朋友般的平等态度对待学生, 学生也乐于亲近你。

用榜样激起奋发的动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有时比说教作用更大。在工作中我注意用榜样的力量教育影响学生。

其一, 要在学生心中有一组光辉的英雄群体形象, 牢固地刻下英雄精神烙印, 以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鞭策自己。科学家、教育界、体育界、杰出人物群星璀璨, 它们的奋斗史都是一笔宝贵的教育素材。用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的事迹来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团结, 这对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爱集体、爱他人有着积极的影响。

其二, 要树立身边的先进典范, 特别注意一批班级骨干, 使他们组成班级体的核心, 成为班级领军人物, 在各方面起到表率作用, 使学生感到榜样就在自己身边。

其三, 千万不可忘记对后进学生的转化, 只要有点滴的进步, 也要当作榜样加以树立。

其四, 班主任身体力行。班主任就是同学们的一面镜子。在平时的工作中, 我注意始终把自己当作班集体普通的一员, 严格遵守校规校纪, 以自身的榜样示范, 身教胜于言教, 对学生产生更强的说服力、感染力, 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在一个主题班会上, 班级搞一个集体宣誓活动, 全班学生喊出了自己的誓言, 接着班委会成员宣誓, 最后我也宣了誓。当我喊出“爱生如子、率先垂范、拼搏奉献、永争第一”的口号时, 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那一刻我感到我们全班52个同学连同我紧紧地团结在一起。

篇7:捏积:用双手为亲人塑造健康

这里,我们推荐一种非常有效的养生手法——捏积。

“捏积”就是“捏脊”,其手法最早见于晋代葛洪《肘后方·治卒腹痛方》:“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就是用手指捏起脊背上的皮肉,用力往上提,范围包括从尾椎骨到颈椎骨这片人体区域。这种捏脊,是有很大的养生疗病作用的。

据武国忠医师介绍,脊背是人体的一个重要部位。从生理解剖看,脊柱中有脊髓,这是大脑的延伸,神经从脊髓分支出来,散布到全身各处,大脑通过脊髓和神经网络指挥全身的活动。从经络方面看,脊背正中间是督脉,督就是“都督”、“总督”的意思。督脉就是总督全身阳气的一条经脉。脊背两旁,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部位,膀胱经是人体循行部位最广的一条经脉,阳气最多,而且膀胱经跟肾经相表里,肾主水,膀胱于是总管全身的水液代谢。可以说,脊背是全身气血运行的大枢纽。更重要的是,膀胱经还有一个特殊的作用:它联系羞其他的腑脏。肺俞、厥阴俞(就是心包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都在膀胱经上,分布于督脉两侧。所谓“俞”,就是“输”,比如,肺俞就是肺脏的转输、输注之穴,对于保养肺部和治疗肺脏的疾病都有重要的作用。其他腑脏的“俞”穴也是如此。捏脊能疏通全身气血的大枢纽,同时把五脏六腑的气机疏通一遍。

为什么要把捏脊叫“捏积”呢?这里面的含义又要深一层。人体的气血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内感七情、外感六淫邪气,势,必出现淤积、堵塞。哪里堵塞得最多呢?背部。我们捏一个健康小孩的脊背,会发现他脊背上的皮肉很松软,一提老高。而一个身体肥硕,明显有湿热壅滞或寒湿壅滞的成年人的脊背就不是那么容易提起来了。并不是因为他肌肉结实,是因为他体内的淤积造成了皮肉的粘连。我们捏积,就是要把这些粘连捏散,把淤积在背部的粘连组织捏开。脊背这个人体大枢纽的气血通了,自然百病不生,而我们身体上一些或大或小的毛病,也会消失。

脊背是人体阳气运行的重要通道,在脊背上稍微摆弄摆弄,哪怕只是自己把手伸到背后去挠一挠、掐一掐,捶一捶、拍一拍,或者把脊背在墙上轻轻撞一撞,对健康都是有益无害的。在脊背上捏一捏,连皮带肉捏起来,效果当然更好。但是,如果要使脊背养生的效果达到最大化,那就要讲究“捏积”手法了。

武医师介绍了一种独门的“捏积”的方法,跟普通的“捏脊”也有些不同。就是用双手同时捏起脊背两边的皮肉,沿着一个方向捏,每捏三下,就要使劲往上提一下,这叫“捏三提一”。如果手法到位且被捏着体内粘连比较重的话,往往到了往上提的时候,被捏者皮肉下面会有“啪”的一声响。

有经验的捏积者捏积的时候,遇到淤阻点,指下的感觉是不同的,要么感觉有硬块,要么感觉皮肉格外松软但又不易捏起来,这时候,一定要用力往上提,可能就会有“啪”的那一声响了。

小孩的病,通过捏积大部分可以解决。以前北京有位老中医叫冯泉福。专门为小儿捏积,一天要捏200多个。大多数消化不良脾胃失调的小孩,只要经过他一捏积,基本上都能改善。这一方面是因为老先生在长期的捏积治疗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在手法上有独到的功夫,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小孩是“稚阳之体”,生机旺盛,容易调整。而对于一般人来说,捏积虽然没有那么好的功夫,或者已经成年,不再具备小孩的“稚阳之体”,但用捏积来养生防病,已经是绰绰有余地够用了。

武医师举了一个朋友的例子,从十几年前起,在每天晚上为他的年老体弱的父亲捏积,一直坚持到现在,老人八十多了,看着却比十几年前要年轻。老人一生辛苦,积劳成疾,儿子为他捏积,就是在抚平老人一生的“积劳”。有儿子的这份孝心,老人自然健康长寿。

延伸阅读

为何以7岁为界

为什么捏积非得以七岁为一个分界点呢?其实,七岁也是人生长发育的一个分界点。在有经验的中医儿科大夫那里,七岁以前的病和七岁以后的病,诊法与治法完全不同。对七岁之前的小儿,医生靠“推食指上的三关”诊断病情,但小儿一过七岁,食指上的三关纹就消失了,需要像大人那样诊脉了。七岁之前,小儿的健康取决于先天之本——肾,其命门真火要生发上去,充盈全身。但是,由于小儿五脏未实,形气未充,往往生发之力不足,阳气不能上达,绝大多数小儿病都是因为阳气不能上达造成的。既然不能上达,就要靠人工往上提一提,所以,捏积要从下往上捏,把脊背的积滞的气血捏开,阳气也就能顺势生发上去。

篇8:用想象塑造作文的灵魂

想象是写好文章的重要条件。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笔者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的:

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观察活动中, 积极引导学生开动脑筋, 边观察、边分析、思考、想象, 这样, 帮助学生提高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能力, 写出的文章内容更充实, 表达的感情更真挚, 更感人。如进行“写出景物的特征”写作教学之前, 可组织学生观察具体的景物, 如一盆花, 一幅画等, 然后练习。学生没有经过细致的观察, 自然写不出生动的文章。可能只是直观的描述.有的学生这样写:“这盆花颜色真多呀, 白的红的淡红的都有。”还有的学生这么写:“这幅画多美啊, 远山苍翠, 秋水潺潺。”这些学生也观察了, 他们看到了眼前具体的景物。但我们读了觉得干巴不生动。经过老师的引导, 他们可能写得更具体, 但也仅满足于细致的描绘。这就是学生在观察时, 没有动脑筋思考, 没有进行想象的缘故。写景物, 若只是停留在一般现象的叙述和枯燥的记录上, 文章就像个瘦弱的婴儿, 仅有几根骨头支撑, 缺少血肉, 显得十分干瘪。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在写作时充分的想象, 由眼前景而至心中景, 由言中意而至言外意, 由相关的景物而想到相应的诗文与精神, 文章才能有充实的内容深刻的内涵。

在课文阅读中培养想象能力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想象丰富。教学中要结合课文内容, 充分发挥挂图、幻灯片、课件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让课文内容变成一幅画面浮现在头脑中。另外, 阅读文章时, 引导学生积极启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借助文章中的语言文字, 想象作者所描绘的人、事、物等, 从而产生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如见其景的感觉。如在阅读《阿房宫赋》一文时, 当读到“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 直走咸阳。二川融融, 流入宫墙。五步一楼, 十步一阁;廊腰缦回, 檐牙高啄;各抱地势, 勾心斗角”这些句子时, 可启发学生想象, 仿佛自己此时就置身于阿房宫, 面对着壮丽的建筑, 来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 以及作者由此及彼生发道理的写法。

在自由写作中培养想象能力

所谓自由写作, 就是不受时间、不受内容及写作方式限制的一种练笔形式。日记、随笔、杂感、游记、缩写、扩写、改写、续写等均属于自由写作。例如有的课文的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 让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续写下去, 既巩固课文中所学的知识, 又拓展想象的空间。例如《陈奂生上城》一文, 开始陈奂生心疼自己的五元钱, 愤愤地说:“我是半夜里来的呀!”那最后陈奂生又会怎样做呢?会怎样说呢?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自由想象, 教师可把文章的最后部分压缩作为续写的开头, 让学生延续故事情节, 想象陈奂生会有怎样的语言、神态、动作。然后再进行续写练习。学生续写的过程, 就是创造想象的过程。

同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改变原文的表达方式或内容进行想象作文, 这样有助于与原文对照, 加深对文章中心的体会, 也能激发学生的求异逆向思维。改变原文的种类有:改变故事情节;改变人物的环境;改变人物的个性等。

借助电教、多媒体手段培养想象能力

多媒体网络技术把音乐、图像、文字集于一身, 向学生展示教学情景。能使学生简便、快捷地直观现象, 感觉真切、自然, 甚至可以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进入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混合构成的氛围, 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在作文教学时, 可突破时空的限制, 将人、事、物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既丰富了他们的生活, 又为他们提供了作文的素材, 开辟了多向立体的思维通道, 促进了学生观察力的形成、想象力的增强、审美能力的提高。

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可根据写作的要求, 把特定情境和气氛运用CAI媒体展现在学生面前, 诱发学生写作动机。让学生边欣赏美景边联想课文所描写的意境, 从而降低学生再现作者意境的难度, 准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 从而提高学生作文的联想能力。

篇9:捏积:用双手为亲人塑造健康等

武国忠

谁的长辈没生过病?谁没为父母的疾病揪过心,只是很多人没有学医的机会。其实,如果仅为了家庭实用,只需学一些养生的常识就可以了。

这里,我们推荐一种非常有效的养生手法——捏积。

“捏积”就是“捏脊”,其手法最早见于晋代葛洪《肘后方·治卒腹痛方》“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就是用手指捏起脊背上的皮肉,用力往上提,范围包括从尾椎骨到颈椎骨这片人体区域。这种捏脊,是有很大的养生疗病作用的。

据医学专家介绍,脊背是人体的一个重要部位。从生理解剖看,脊柱中有脊髓,这是大脑的延伸,神经从脊髓分支出来,散布到全身各处,大脑通过脊髓和神经网络指挥全身的活动。从经络方面看,脊背正中间是督脉,督就是“都督”、“总督”的意思。督脉就是总督全身阳气的一条经脉。脊背两旁,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部位,膀胱经是人体循行部位最广的一条经脉,阳气最多,而且膀胱经跟肾经相表里,肾主水,膀胱于是总管全身的水液代谢。可以说,脊背是全身气血运行的大枢纽。更重要的是,膀胱经还有一个特殊的作用,它联系着其他的腑脏。捏脊能疏通全身气血的大枢纽,同时把五脏六腑的气机疏通一遍。

为什么要把捏脊叫“捏积”呢?这里面的含义又要深一层。人体的气血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内感七情、外感六淫邪气,势必出现淤积、堵塞。哪里堵塞得最多呢?背部。我们捏一个健康小孩的脊背,会发现他脊背上的皮肉很松软,一提老高。而一个身体肥硕,明显有湿热壅滞或寒湿壅滞的成年人的脊背就不是那么容易提起来了。并不是因为他肌肉结实,是因为他体内的淤积造成了皮肉的粘连。我们捏积,就是要把这些粘连捏散,把淤积在背部的粘连组织捏开。脊背这个人体大枢纽的气血通了,自然百病不生,而我们身体上一些或大或小的毛病,也会消失。

脊背是人体阳气运行的重要通道,在脊背上稍微摆弄摆弄,哪怕只是自己把手伸到背后去挠一挠、掐一掐,捶一捶、拍一拍,或者把脊背在墙上轻轻撞一撞,对健康都是有益无害的。在脊背上捏一捏,连皮带肉捏起来,效果当然更好。但是,如果要使脊背养生的效果达到最大化,那就要讲究“捏积”手法了。

专家介绍了一种独特的“捏积”的方法,跟普通的“捏脊”也有些不同。就是用双手同时捏起脊背两边的皮肉,沿着一个方向捏,每捏三下,就要使劲往上提一下,这叫“捏三提一”。如果手法到位且被捏着体内粘连比较重的话,往往到了往上提的时候,被捏者皮肉下面会有“啪”的一声响。

有经验的捏积者捏积的时候,遇到淤阻点,指下的感觉是不同的,要么感觉有硬块,要么感觉皮肉格外松,软但又不易捏起来,这时候,一定要用力往上提,可能就会有“啪”的那一声响了。

小孩的病,通过捏积大部分可以解决。以前北京有位老中医叫冯泉福。专门为小儿捏积,一天要捏200多个。大多数消化不良脾胃失调的小孩,只要经过他一捏积,基本上都能改善。这一方面是因为老先生在长期的捏积治疗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在手法上有独到的功夫,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小孩是“稚阳之体”,生机旺盛,容易调整。而对于一般人来说,捏积虽然没有那么好的功夫,或者已经成年,不再具备小孩的“稚阳之体”,但用捏积来养生防病,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链接捏积方向:7岁为分界点

为什么捏积非得以七岁为一个分界点呢?其实,七岁也是人生长发育的一个分界点。在有经验的中医儿科大夫那里,七岁以前的病和七岁以后的病,诊法与治法完全不同。对七岁之前的小儿,医生靠“推食指上的三关”诊断病情,但小儿一过七岁,食指上的三关纹就消失了,需要像大人那样诊脉了。七岁之前,小儿的健康取决于先天之本——肾,其命门真火要生发上去,充盈全身。但是,由于小儿五脏未实。形气来充,往往生发之力不足,阳气不能上达。绝大多数小儿病都是因为阳气不能上达造成的。既然不能上达。就要靠人工往上提一提,所以。捏积要从下往上捏,把脊背的积滞的气血捏开,阳气也就能顺势生发上去。

上一篇: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研究下一篇:论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