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2024-05-13

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共9篇)

篇1: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标本兼治促发展惩防并举铸和谐

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

1、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切实树立乡干部正确的人生观、权力观和政绩观。

2.、积极推进制度建设,加快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化、规范化进程。

3、努力完善监督机制,有效发挥监督的源头防腐治腐作用。

4、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充分发挥案件查处的教育震慑功能。

党风廉政建设规章制度

1、建立健全重大决策议事制度

2、全面推行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制度。实行“村帐乡管”,对所属行政村财务进行监督。

3、积极推行政务、党务公开。

4、建立和完善农村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制度,深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5、建立乡党政领导班子联系点制度。

6、建立和完善信访接待制度。

7、坚持民主生活制度,每年召开一次

8、实行述职述廉制度,每年在规定的范围内述职述廉一次。

9、实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10、实行个人重大事项申报制度。

党务公开的内容

1、党和国家的重要方针、政策

2、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决议、决定的情况,本级党组织对重大问题决策的情况。

3、领导班子党建工作目标及完成的情况,班子成员工作分工及完成情况。

4、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

5、乡村党组织领导班子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

6、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领导干部执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的情况。

7、干部选拔任用、奖惩考核的情况

8、组织设置及隶属关系调查,党内选举,发展党员,民主评议,评比表彰,党费收缴、管理和使用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的情况。

9、党员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情况,党员参加“三会一课”、设岗定责、结对帮扶、流动党员管理、交纳党费的情况。

10、党员干部违法违纪问题的处理情况。

11、群众反映突出问题的解决落实情况。

12、其他应当公开的事项。

政务公开的内容

乡财政所:民政所属财政下拨资金发放、水利所属财政下拨资金发放、粮食直补资金发放。乡民政办:农村低保办理、农村五保户供养、婚姻登记、救灾救济统计审批发放。

乡计生办:办理流动人口婚育、办理一孩生育服务证、办理再生育服务证、计划生育奖励办理、社会抚养费征收。

乡水管站:农村打井初审。

乡林业站:林木器厂采伐证办理程序及所需递交材料、林权办理、退耕还林事项。乡文化站:办理《网络经营许可证》、《娱乐场所经营许可证》。

乡司法所:调处民间纠纷、法律援助。

乡派出所:户口项目变更更正、办理准迁证、户籍管理十四项便民措施。

乡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卫生服务;医疗服务药品价格和收费应当作为重点。

乡中心学校:对乡小学进行业务指导、组织教师培训、学生登记。各学校的招生,收费应当作为重点。

乡农机站:农村补贴办理。

乡经管站:合同签证、解决合同纠纷。

乡农科站:申办农业科技服务所需材料及申办。

乡武装部:征兵程序,兵役登记程序。

乡广播电视站:有线电视光缆安装及维护。

乡畜牧医中心:产地证办理、准调证办理、消毒证办理、运输证办理、动物防疫卫生合格证办理。

乡国土所:农村宅基地审批、临时用地审批、权属处理程序,违法用地处理程序,农村的集体所有土地承包管理等事项应作为重点。

乡供电所;用电报装服务,收缴电费。

乡邮电所:邮政储蓄、报刊订阅、特快专递、邮政汇款、邮寄信件包裹服务事项。乡信用社:农户申请办理小额信用贷款、存款服务事项。

村务公开的内容:

1、村财务收支,收益分配的计划和完成情况以及审计结果。

2、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方案及其实施情况。

3、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计划和收入完成情况。

4、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及其实施情况。

5、村办学校、村建道路等公益事业的筹资方案和使用情况。

6、农民承担的税费收缴情况。

7、农村土地承包和土地流转情况。

8、宅基地的使用方案和审批、收费情况。

9、当年人口出生名单、申请生育二孩人员的名单和条件、社会抚养费征收情况、奖励和优待政策的落实情况。

10、农民住院就医合作医疗补偿费发放情况。

11、移民搬迁对象及补助情况。

12、退耕还林对象、面积、补助标准及发放情况。

13、粮食直补对象、面积、补助标准及发放情况。

14、农业化肥、柴油直补对象、面积、补助标准及发放情况。

15、村集体统一经营项目的收入和支出情况。

16、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及其使用情况。

17、村民委员会成员及其他村务人员的工资、奖金、以及误工补贴的发放标准和支出情况。

18、上级拨入的各类项目建设款、财政转移支付的使用情况。

19、村公益福利和社会保险事业的支出情况。

20、村集体经济项目的发包、出租、转让方案和承租、转让费的收费情况。

21、村固定资产的购进、维修计划和落实情况。

22、村集体现金、银行存款、固定资产等财产、银行贷款、应收应付、单位往来等债权债务情况。

23、村务办公经费的开支。

24、水电等村集体统一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和收缴情况。

25、五保户供养标准和供养费发放情况。

26、优抚款标准和发放情况。

27、低保对象及低保金发放情况。

28、国家和各级政府征用土地方案,征地各村补偿费收入和发放、使用情况。

29、救灾救助款物、扶贫款物、社会捐赠款物的数额及其发放情况。

30、村集体资产的购置、拍卖、承包、租赁、评估及其审计结果。

31、村集体兴办项目的立项决策、方案论证、建设周期、投资数额、资本筹措、投资回报期、预期收益。

32、村民委员会主任、村集体经济法人代表离任审计情况。

33、设计村民利益、村民普遍关心的或者村民代表点题要求公开的其他事项。

民主评议干部制度

1、民主评议或测评村“两委”干部结合每年的勤廉双述工作,按照诺廉、述廉、评廉的要求,每年进行两次。

2、民主评议的内容:

(1)村“两委”成员的政治素质和思想作风;

(2)村“两委”成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3)村“两委”成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

(4)村“两委”成员的实际工作成绩;

(5)村“两委”成员执行九项监督制度及中办、国办《意见》中提出的“六要六不要”的情况。

3、民主评议的程序:民主评议村“两委”干部采取召开村民会议或“两议会”会议的形式进行,由乡党委同一组织,并派包村干部具体负责实施,其次由村“两委”成员分别进行个人述职,按“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档次进行无记名投票测评,最后将评议结果记入村民会议或“两议会”会议记录薄存档。

4、民主评议结果的作用: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确定“两委”干部评议档次。

5、民主评议小组将评议结果及时在村务公开墙上向村民公布、公开,并存入本人档案。

篇2: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近年来,襄城县司法局始终把司法所建设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本着“高起点、规范化、严管理”的原则,及时制定下发了《襄城县司法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的意见》。对司法所的组织机构建设、队伍建设、业务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提出了明确要求,2007年被确定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年”,全县16个司法所基础设施建设一步到位,仅用一年时间,全县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就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全县16个司法所均设置了接待室调解室、资料档案室、工作人员办公室等一应俱全的办公设施,并全部达到市级规范化标准,规范化司法所建设实现了全县“一片红”,为全县司法行政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提高认识,抢抓机遇

襄城县是个农业县,农业人口占全县人口80%以上,只有农村稳定才能实现全县的稳定。司法所作为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沿阵地,是强化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力量,是服务、解决基层农民群众热点、难点问题的生力军。为此,县司法局领导班子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汇报,争取县委、县政府领导对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大力支持,不断加强对基层司法所财力、物力的投入和保障力度,形成“要想村镇不起火,重在建好司法所”的共识。

按照《河南省司法厅关于创建规范化司法所实施意见》(豫司文

[2004]16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我局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司法所建设的意见》,并研究具体建设方案,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司法所办公用房的建设工作,并强调要严格按照上级的规定和标准建设,较大的乡镇建筑面积不少于120平方米,较小的乡镇不低于100平方米;建设资金除国债资金外,我们还积极协调各级党委、政府进行支持,圆满完成了国债资金的建设任务。县委书记苏建涛在全县司法所建设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把司法所建成我县的阳光工程,要求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设计图纸、统一外墙颜色、统一组织施工、统一资金标准;达到“三个一流”,即:一流的速度、一流的质量、一流的管理。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基层司法所建设的“三个到位”。一是理顺管理体制到位。实行县司法局和乡镇双重管理,以司法局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16个司法所全部立户列编,每个司法所有3名以上财政全供人员,并且至少有1名公务员,县司法局没有挤占司法所编制现象。二是相关部门支持到位。为确保全县司法所办公用房如期建设,县发改委、国土局、城建局、供电局和各乡镇党委、政府积极配合,把抽调人员、设计图纸、减免建设费用、通电通水等工作提前安排好,各乡(镇)政府还与县司法局签订了无偿划拨土地承诺书。三是建设资金保障到位。保证司法所建设资金及配套资金提前到位,为我县司法所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为全面完成司法所的建所任务,我们严格推行“四定三包”责任制。即:定人员、定时间、定任务、定奖惩,包划地、包建设、包规

范。司法所建设一开始,我们就拟定了“司法所办公用房建设日程安排表”,从建所选址,办证开工,施工队的招投标,施工监理,资金划拨,竣工验收,均作了详细安排。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的精神,我局积极协调乡(镇)党委、政府做好选址工作,并协同县发改委一起申报新建司法所项目。2005年8月,第一批国家投资的丁营、双庙、库庄三个司法所建设项目批下来后,我局积极参与由全市统一组织的招投标工作,并及时做好“三通一平”等工程建设前期工作,为司法所建设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其中,第一批建设的丁营、库庄、双庙三个司法所经检查验收后被评为优质工程。自2006年起,我局又陆续申请了第二批国家投资建设的范湖、山头店、王洛、颍阳、颍回、十里铺等6个司法所。经过市、县两级司法行政部门的共同努力和乡镇及县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目前我县16个基层司法所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经局党组研究,还为司法所高标准配备了办公桌椅、电脑、交通工具等硬件设施,并加强了对司法所软件的检查落实,为争创全省司法所建设先进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严格管理,规范运作

为使司法所建设规范化、上档次,局党组多次下乡征求各乡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司法所长的意见和建议,对全县的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进行了专题研究,立足“建一个规范一个”的原则,建立了以“四化”为内容,以“五统一”为载体的建设工作机制。“四化”即:制度建设规范化。司法所承担着多项职能,我们围绕司法所工作目标,建立健全了多项工作的制度规定,主要包括人民调解、安置帮教、法律

服务、综合治理以及来访、咨询接待,学习、会议、廉政建设、档案管理、重大情况报告和考勤、奖惩、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使司法所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目标管理责任化。围绕如何发挥好司法所的职能,我们具体明确了人民调解、普法宣传、依法治理、安置帮教、法律服务等主要业务的工作目标。通过做好这些工作,以实际行动树立和维护了司法行政机关的良好形象。文书制作格式化。针对司法所各项业务工作,我们规范制作了业务文书,统一格式,规范填写。档案管理标准化。按照国家档案管理要求,各司法所的资料分类装订,及时归档,摆放整洁。“五统一”:统一司法所名称、标牌和印章;统一工作人员公示牌;统一上墙刊板内容;统一规范性法律文书;统一工作必需的设施设备。“六有”:有电脑、有电话、有办公桌椅、有调解桌、有宣传栏、有档案书橱。通过加强软件和硬件的建设,确保了司法所工作从程序到实体都严格、规范。

四、彰显职能,成效显著

司法所作为司法行政工作体系中最基层的组织,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发展的前沿阵地。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要使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步入正轨,关键是要彰显司法所职能,使其成为服务群众,解决群众热点、难点问题的生力军。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与开展工作结合起来,一手抓基础建设,一手抓业务工作,并强化对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大力推进司法所建设,使司法所的职能得到了全面履行和发挥。

据统计,2012年以来,全县司法所参与调解疑难复杂民间纠纷481件,成功调处478件,调处成功率99%;协助基层政府处理社会矛盾纠纷164件;开展大型矛盾纠纷大排查12次;指导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642件,防止群众性上访14件,制止群体性械斗9次;安置帮教工作措施得力,刑释解教人员底数清、情况明、衔接工作到位,全县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控制在3%以下。开展法制宣传60余场次,群众受教育面达80%以上。司法所为维护一方稳定,保护一方平安,充分发挥了“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篇3: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农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一直是农村群众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也是诱发农村干部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期以来, 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集体土地、山林、水面等资源性资产权属界定不清, 导致群众与社区、村因权属纷争上访不断, 这些问题引发了严重的干群矛盾和农民越级上访事件的频发, 导致一些经济案件的产生, 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对“三资”采取“台账式”管理办法, 在对社区、村、组三级集体资源进行产权界定的基础上, 分别就集体货币资金、固定资产、集体资源、经济合同和债权债务进行清查登记, 摸清家底, 明晰产权后, 进行公示。实践证明, 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对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有重要意义。

二、兰城街道办事处基本情况及“三资”管理试点工作情况

兰城街道地处保山市隆阳区城区, 辖区总面积39.39平方公里, 下辖马里、昇阳、兰城、王官、龙泉、汉营、沙河7个社区居委会, 107个小区居民小组, 2010年末总人口92 418, 其中户籍人口63 118。2010年街道实现生产总值63 105.8万元, 三产业比例为6.1∶42.4∶51.5;财政总收入8 898.28万元, 一般预算收入5 122.86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 894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4 082元。由于地处城区部分城郊结合部社区情况复杂, 多次征求社区两委意见, 村账乡管没有执行, 采用村账由社区代管。兰城街道办事处于2011年4月初在龙泉社区展开“三资”清理登记试点工作, 工作步骤分为清理登记、重点抽查、建章立制三个阶段。

通过清理登记, 全面澄清家底。资金情况:银行存款837 308.16元, 库存现金3 660.67元, 账实相符。集体资产 (固定资产、物资、其他资产) 4 781 263.1元。其中:房屋建筑物2718 149.19元;家具、用具及其他类102 973.8元;公益性 (幼儿园) 投资538 780.34元;专用 (水、电、路) 设备1421 359.77元;债权合计87 226.02元;债务合计22 334.54元;集体资源性资产:零星山坡地。在全面登记的基础上, 完善了图片资料, 并且制定了资金 (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和民主管理与财务公开制度) 、资产、资源、合同管理制度。通过全面清理核实社区各个小组及原自然村“三资”情况, 确实做到了澄清家底, 明了箱底, 化解了基层矛盾, 加强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三、“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1. 财务管理是否规范, 集中反映了“三资”管理的状况。

实际工作中, 少数 (社区) 村的做法与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 有的村集体收入不及时入账, 甚至不入账;有的将集体收入用来滥支滥补, 招待费、交通费开支较大;有的把理财小组当成摆设, 圈定自己人, 为我所用, 民主理财流于形式走过场, 财务公开不真实, 不全面, 群众意见很大, 成为农村信访问题的主要根源。

2. 账面数与实际数不一致的问题。

由于财务的连续性, 有的固定资产由于时间太长, 在账面有数据 (如传呼机、打谷机) , 但有的实物由于年久不用或早已无法再继续使用, 存在账实不符现象;还有的由于历史原因, 有实物但账面没有反应, 即存在实物物盘盈、盘亏两种情况。

3. 社区、村、组集体投资兴建的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由于历史原因, 没有办理权属证明。

如龙泉幼儿园在建办初期土地属龙泉社区, 多年来土地被有关部门征用后, 按相关规定回返企业用地, 积极响应兴办公益事业的号召, 社区出土地, 出资金办起了幼儿园, 但后来由于教育体制改革, 幼儿园教师属教育局管理, 形成了目前幼儿园土地、房产权属不明, 社区办校在账务上有幼儿园固定资产538780.34元。

4. 资源性资产。

有的零星土地在账内没有反应, 如集体山林权属归属问题, 有的山林多年存在纠纷, 经过林改工作多方协调但至今未果。

四、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1. 明晰产权, 进行公示。

社区、村、组三级集体资源进行产权界定的基础上, 分别就集体货币资金、固定资产、集体资源、经济合同和债权债务进行清查登记, 摸清家底, 必要时候召开社区两委及各小组长、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会议, 对清理登记结果公示, 部分盘盈物资按照重置价值入账, 盘亏物资按照相关规定核销, 明晰产权后, 进行公示。

2. 健全制度, 加强管理。

建立健全农村“三资”管理的各项制度, 做到有章可循, 制度约束。具体有:全面清查界定产权的台账登记制度、民主公开管理制度、审核审批制度、招标投标制度、债权债务管理制度、承包合同管理制度、集体资产发包或产权变更的资质评估制度、农村“三资”年度检查制度、“社区、村、组财服务站代管”的财务管理制度等。

3. 加强监督, 全程监控三资工作运行情况。

一是强化职能部门监督, 办事处农经部门切实做好监督管理, 账前单据审核, 账后业务监督, 采取重点检查和突击抽查方法, 对各项制度的落实程度、执行情况等方面进行跟踪督查;二是强化会计监督, 在坚持农村集体“三资”所有权、使用权、监督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五权”不变的前提下, 各社区农经服务站要严格执行有关财务管理制度, 依法行使会计的监督职能, 对社区、村、小组原始凭证严格把好审核关, 对不规范的原始凭证坚决予以退回;三是强化群众监督, 通过民主理财、财务公开, 把村级财务置于群众监督之下。村民主理财小组每月都有固定的理财日, 对村级原始凭证逐一审核, 对合理的开支, 由民主理财小组组长签字并加盖理财小组公章方有效。

4. 干部要清廉, 防个人独断不民主。

农村基层干部尤其是村支部书记负有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的光荣使命, 应当做群众信得过的当家人, 不做“败家子”, 要公道正派、清政廉洁、善谋发展、一心为民。管理上要坚持以民为先,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公开透明, 阳光操作, 切忌个人独断, 一意孤行, 凡事要问政于民, 问计于民, 问需于民。把群众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评价标准。

摘要:随着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不断深入, 如何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的管理已逐渐被各级重视, 并成为基层老百姓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一方面, 群众对参与集体“三资”管理的民主意识越来越强, 另一方面, 由于少数村集体开支随意性大, 财务混乱, 不公开或不真实, 资产、资源的处置不当, 导致集体资产流失严重等问题比较突出。从而引发严重的干群矛盾, 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篇4: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工作总结

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全力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各项工作,构建社区维护稳定第一防线、服务群众第一平台,切实保障辖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辖区稳定,***社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地委和市委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会议精神及相关文件要求,迅速组织,落实会议要求,具体开展以下工作:

1、8月4日,社区组织召召开维稳工作会议,根据社区实际情况成立***社区维护稳定工作小组,组长由***社区书记担任,并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及24小时错时值班制度,集中了节假日值班制、错时上下班制、全程代办制和24小时电话服务等服务。节假日安排2名社区工作者在岗值班。社区开通24小时民情热线,并印成联系卡发放到居民家中,形成“全天候”的社区服务格局。健全社区居民委员会日常工作制度,***社区实行错时上下班、全日值班、节假日轮休等工作制度,做到社区全天24小时有人办事,有人能办事的服务制度。

2、社区按照街道党工委的要求,建立了一支由社区干部及市委、街道下派工作组成员41人组成的宣讲工作组,宣讲工作组严格按照社区制定的方案,每日对辖区居民按照放心户、基本户、重点工作户、重点管控户“四类管理法”,在社区迅速全面开展对各种不稳定因素的“拉网式”排查,特别是加强对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的排查,对每一个重点人员、流动人口、出租房屋、商业网点的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位社区干部身上,通过各种渠道,保证每日对重点人员、出租房屋、流动人口、商业网点的动态做到心里有数,随时掌握其来龙去脉和异常言行,做到始终不脱离党组织视线,情况天天清楚,动态时时掌握,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处置。截止现在,我社区共排查3460人次,其中重点人员104人次,流动人口353人次,出租房屋323间,宗教场所3所。

3、结合落实“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大力开展“大宣讲” 1

教育工作,打牢群众思想基础。深入开展社区不漏户、户不漏人的走访宣传活动,大力开展揭批和田“7.18”、喀什市“7.30”、“7.31”暴力恐怖事件真相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以“讲真相、讲团结、讲法制、讲秩序、讲政治、讲稳定”为主要内容的“大宣讲、大教育、大走访、大排查、大讨论、大揭批”活动。宣讲以分片集中宣讲为主,入户走访宣讲为辅,切实向各族群众讲清事件真相及其危害,讲清“三股势力”的反动本质和险恶用心,引导干部群众明辨是非,统一思想,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自觉维护祖国统一、社会稳定, 珍惜当前的美好生活,发放相关宣传材料3500余份。

4、坚持专群结合,建立健全群防群治体系。充分发挥社区楼栋(单元)长、十户长及信息员和党员的作用,及时、全面、深入、准确地掌握社情动态,及早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研判,有效处置,切实消除各种隐患,全面宣传教育发动群众,筑牢维护稳定的基础。组建专群联防队伍,在社区组建了一支由社区干部、联防队员组成的50人常备联防队伍,平时负责辖区的治安巡逻等任务,应急状态下做好辖区安全保卫工作。组建了由楼栋单元长辖区单位综治专干、物业保安负责人、商铺代表担任队长的骨干队伍,并根据院落、商铺的分布情况,分别组成了12支联防队,协助社区维护辖区稳定。

5、社区党组织认真履行对辖区内宗教场所、宗教人士、宗教活动管理的职责,切实做到每个宗教活动场所都有1名社区领导负责管理宗教事务工作。并认真落实社区领导定期与宗教人士谈话、定期上报宗教活动场所情况制度,密切关注异常宗教行为人员,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组织宗教场所负责人每周参加社区的研判会,每月召开一次宗教人士座谈会,对宗教场所财务实行监管。加强对信教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严格排查重点掌握九类人员(在宗教学校学习归来人员;学过经的危安人员;受过处理的宗教人员;在地下讲经点学过经的人员;掌握阿拉伯语,思想激进的人员;私自到外地学经的人员;掌握古兰经的非宗教人员;到国外学经归来的人员等)。组织宣讲组对三所宗教

篇5: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市纪委、监察局

(2011年3月)

×××市地处闽东中心,环三都澳区域核心区,全市下辖2个开发区、3个街道、11个镇、7个乡,485个村(居、社区),总人口6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70.7%。近年来,我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但是,对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一些农村党员干部综合素质不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不强,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二是一些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混乱,财务管理存在不严的现象。三是一些农村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工作作风简单粗暴,不按国家有关规定办事,对重大事项不民主决策,凭关系、凭感情,个人说了算。这些现象的存在,究其原因,有我们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重视不够的问题,有管理体制不健全的问题,有农村基层组织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力度不够的问题等等。针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我们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高度,从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高度,把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做为促进基层干部改进作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来抓。先后由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下发《转发市纪委监察局<关于贯

村务村民代表会议和户代表或联户代表会议制度,把村财收支、资产处置、资源开发等重大村务都纳入会议内容。此外,实行村务理事会制度。由村民民主推选产生村务理事会,采取社会自治组织的形式,参与重大村务事项的实施和监督。如溪尾镇溪邳村完善池塘发包工作,实行“一事一议一理事”,由村民代表自行组成发包工作理事会,镇招投标管理中心现场监督,整个发包过程公平、公正、公开,该村虾塘面积400亩,经公开投标增加村财收入26万元。当某一重大村务事项执行“一事一议一理事”完毕,这一机构自然解散,确保了农民群众利益诉求得到充分表达。

三、大力推行“6321”工作规则,村里的事让群众做主。保障农民群众的决策权是“五要”工程的核心。在全市农村实行户代表或联户代表会议制度,即以本村家庭户为单位推选产生户代表或联户代表,由户代表或联户代表组成户代表或联户代表会议,对本村有关村务进行讨论决定。在此基础上,重大村务事项按照“6321”工作规则规范运作。如溪柄镇楼下村集体茶园改造、古民居修缮、村道建设等均按“6321”工作流程来完成,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受到群众的好评,得到×××市的推广。如赛岐镇狮子头村在实施海堤除险加固工程中,需征用堤外10米内耕地,被征地农户反映激烈,使村两委与农户关系紧张,工程搁浅,在此情况下,村两委推行了“6321”工作规则,广泛征求农户意见,对被征地农民进行合理补偿,化解了矛盾,保证工程正

障农民群众的评判权是“五要”工程的目的。切实转变基层干部工作作风,提升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对全市各乡镇(街道、村街工作处)村集体会计代理中心、招投标管理中心、农业服务中心、农村社会服务联动中心等便民服务机构进行整合,成立“三农”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管理,提供“一条龙”服务。同时,推行乡村干部述职述廉、村干部履职承诺、村民询问质询村干部等民主监督制度,定期对乡镇(街道、村街工作处)领导、村干部进行民主评议和测评,以及村里重大事务实施完毕后,实行“一事一测评”等,进一步检验了农民群众对乡镇和村级组织及其干部的满意度。

我市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做为一项常规性工作任务,坚持常抓不懈、狠抓落实,真正做到:

一是确保了农民当家作主。通过实施“五要”工程,农村的大事小事群众都知道,各项事务群众都参与,重大决策都经过群众民主讨论决定,决策实施和结果都接受群众监督,工作成效都交由群众评判,农民群众对农村事务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评判权,特别是推行“6321”工作规则后,实现了从“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的转变。

二是提高了民主管理水平。实施“五要”工程,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村务决策、管理、监督机制,规范了农村基层干部权力行使,使村务民主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同时,培育了农民的民主意识,激发了农民参与农村民主政治生活的热

顺利推进,积极全面推行农村“6321”工作规则,让每一“要”都赋予其明确的工作内容和相应的制度支撑, 切实落实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评判权。

二是以“五要”为理念,创新工作思路。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体系建设和完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五要”来进行机制的创设和运作,把“五要”的理念融入制度体系建设的方方面面,提高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规划、决策、实施、管理、监督等过程的自主参与度,真正实现农民群众的意愿得到表达、需要得到考虑、怨气得到化解、智慧得到凝聚、利益得到维护。

篇6: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维护稳定基层基础建设方案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工作(以下简称“综治维稳”工作),重点在基层,关键在基础。近期,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云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稳定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稳定基层基础建设的意见》(云办发„2009‟18号),对全力推进综治基层基础建设作出部署,这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综治维稳基层基础建设的重大举措。

镇党委、镇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综治维稳工作,多次作出部署和安排,并对加强综治维稳基层基础建设作出一系列要求。各村总支、村民委员会和镇直综治维稳部门结合实际,进一步规范综治维稳基层机构设臵、工作职责、工作机制、经费保障、考核奖惩等,不断推进我镇综治维稳基层基础建设,大力推动综治维稳各项措施落实,为维护全镇社会治安秩序、保持全镇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正处于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时期,受国际国内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全镇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形势依然严峻。我镇综治维稳基层基础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及群众新的期盼仍有差距,还需进一步采取措施,创新思维,全面推进综治维稳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切实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加强综治维稳基层基础建设的部署及要求,切实推进我镇综治维稳工作再上一个台阶,拟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加强综治维稳基础工作

(一)切实做好影响我镇社会稳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治安混乱地区、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整治(以下简称“两项排查”)工作。要充分发挥“两项排查”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职能作用,继续强化组织领导和指挥协调,按照中央、省、市、县对“两项排查”工作的部署要求,各村、各站所要履行好排查职责和任务,加强协调配合,着力构建多方位、全覆盖、无疏漏的大排查网络,确保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要认真做好排查统计表格的填报工作,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治安混乱地区及突出治安问题要逐一登记造册、建立台帐,逐一落实责任领导、责任站所和部门,逐一落实化解、整治措施,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使治安混乱地区及突出治安问题得到有效整治。

(二)切实推动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推广以奖代补、以案定补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不断完善村、站所、企业、村民小组综治维稳工作信息员“四级联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对接”的大调解工作机制,及时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切实推动全镇真正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组织落实、相关站所、部门各负其责的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格局。

(三)切实做好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各村、各站所要研究制定本部门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方案,科学规划,整合资源,扎实推进,到2012年,全面建成以村、站所、部门为单位,做到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要着力构建以公安派出所民警为骨干、专(兼)职治安巡防队和保安人员为主要力量、农村群防群治队伍为补充的巡逻防控格局,不断提高社会治安防范和打击能力;要大力推进村警务室,不断提高挂片区民警与辖区群众的熟知率,深入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做好服务群众的工作;要大力推进技防建设,把技防建设纳入集城建设规划,在加大镇级财政投入的同时,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动员和引导各种力量参与建设。在有条件的单位、学校、商业网点等重点地区和易发案部位,建成适宜的技防设施。

(四)切实做好重点人群的服务和管理工作。要开展对以出租房屋为重点的流动人口治安排查工作,建立健全以房管人工作机制,落实房屋出租人、承租人的治安责任,重点加强对流动人口中高危人群的管理控制。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刑释解教人员信息库,认真落实安臵帮教各项措施,特别是要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要全面推进村组矫正工作,加强村组矫正执法人员、专兼职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工作队伍的建设;加强对村组矫正对象的管理和监督;切实解决村组矫正工作经费、矫正对象的教育矫正经费保障问题。要继续掌握情况协助有关部门全员收戒社会上的吸毒人员,积极推广村组戒毒工作,推广戒毒康复地方的戒毒康复工作经验,加强心理矫正,推广康复戒毒等经验,提高毒品戒断巩固率。要认真做好有无“法轮功”人员的排查,一旦发现有 “法轮功”人员要及时教育转化、回访帮教工作,落实对重点人员的“包保”责任和帮教、管控措施,提高转化率和巩固率。要大力开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示范村、示范组、示范站所等建设工作,加强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对困难家庭未成年人开展救助。加强对精神病人特别是易对社会和他人造成严重危害的精神病人的管控治疗,防止其扰乱社会治安、危害公共安全。

(五)进一步巩固提升基层平安创建工作。继续深化争创“先进平安村、组和平安校园和平安企业”活动,在丰富创建内容、拓展创建领域、创新创建方式、增强创建实效上下功夫。重点抓好行业、系统的平安创建活动,深入推进无毒社区等系列创建活动。镇综治办要会同行业、系统主管部门开展行业、系统平安创建活动。

二、进一步发展壮大群防群治队伍

(一)切实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要把群防群治工作与再就业、社会保障工作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中、小学企业保安服务队、治安巡防队、综治维信息员、邻里守望联系人等多种形式的群防群治队伍。镇综治维稳中心要牵头组织对全镇的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调查,提出具体整改要求。公安派出所要加强对群防群治队伍的业务指导和培训。要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妇女、民兵、离退休干部职工、低保人员在治安防范中的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维护社会稳定。

(二)切实加强综治维稳基层队伍建设。结合各村各站所特点,有效整合各类资源,积极组建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禁毒防艾、安全生产、平安建设、法治宣传、见义勇为等多种形式的综治维稳队伍。通过加强组织管理、教育培训、业务指导等,充分发挥好基层综治维稳队伍的作用。

(三)切实加强对见义勇为先进事迹的宣传教育。要大力宣传见义勇为先进事迹,弘扬社会正气,广泛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维护社会治安。对因见义勇为牺牲、伤残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的,分别情况向上及申报,要给予适当救助。

(四)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和治保会、调解会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建设,对软弱涣散、缺乏战斗力、凝聚力的村党组织、村委会、治保会、调解会等基层组织及时进行调整。各村党总支要加强对综治维稳工作的领导,抓好治保会、调解会以及群防群治队伍的建设,通过强化教育、管理、培训、考核,使之充分发挥作用。派出所、司法所要加强对治保、调解主任和成员的培训,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三、进一步加强基层综治维稳组织建设

(一)健全镇村组综治维稳组织。综治维稳中心要进一步加强对村组综治维稳站(点)的建设,配齐配强综治维稳干部,确保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干。综治维稳中心办公室要加强组织协调,整合派出所、司法所、民政所、信访专干等综治维稳资源和力量,建立协作配合、精干高效、便民利民的综治维稳中心办公室。村委会要加强综治维稳工作站建设,建立健全综治维稳工作小组,组长由村党总支书记担任,副组长由村主任担任,挂片区民警、治保委员、调解员、民兵干部、村“两委”成员等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各村民小组要组建综治维稳工作点,组建十户联防、邻里守望、义务巡逻的群防群治队伍,各村要抓住新家村示范点建设的契机,必须抓好一至二个村民小组为示范点,按照村维稳工作站的设臵要求,落实好各项制度、措施和档案资料等。

(二)明确镇、村综治维稳机构的主要责任。掌握、分析辖区内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形势,向镇党委和政府提出工作建议和对策措施。组织、协调、督促有关方面,排查化解辖区内的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排查整治治安混乱区、突出治安问题和安全隐患;落实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措施;开展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臵和对强制隔离戒毒期满出所人员、吸毒人员、矫正人员、“法轮功”人员等重点人员的帮教管控;加强对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流浪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等青少年群体的教育、服务和管理;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和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组织综治宣传和综治维稳相关培训,协同做好法治宣传教育、国家安全宣传教育、禁毒、防邪反邪、安全生产监管、交通管理、消防管理等工作。协助有关部门,指导治保会、调解会开展工作。

(三)强化各级综治维稳工作机制建设。镇、村、组三级要层层建立健全“两项排查”工作机制、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预警工作机制、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机制、涉法涉诉上访求助机制等,特别是建立健全综治维稳工作协作联动工作机制,实现社会治安联合防控、矛盾纠纷联合调解、突出问题联合治理、基层平安联合创建等,使基层各项综治维稳工作措施和要求落到实处。

(四)加强民营企业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综治维稳工作力量建设。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综治维稳机构的指导、协调和监督下,关河电力公司、明磊公司和尾甲村返乡农民工创业协会要加强内部治安管理和防范工作,积极参与所在地区的综治维稳工作。主管民营企业和新经济组织的有关部门要对建立企业治安法人代表责任制、设立内部治安防范管理机构或综治维稳联络员提出具体要求。

四、进一步加强综治维稳基层基础建设的组织领导

(一)加强党对综治维稳工作的领导。各村和镇直各单位主要领导是综治维稳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班子其他成员按照分管范围和片区承担相应的综治维稳责任。要进一步加强对综治维稳基层基础建设的组织领导,努力在理顺体制、完善机制、壮大力量、落实保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要坚持和完善综治维稳目标管理责任制,年初由镇党委政府与各村、各部门主要领导签订责任书,各村、各部门也要层层签定责任书,进一步分解落实责任;实行年度检查或考核,视其工作开展情况严格兑现奖惩。

(二)加强党政领导干部综治维稳政绩专项考核。将综治维稳工作纳入镇、村和部门领导班子及成员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建立镇党政领导干部综治维稳政绩专项考核制度和实绩档案;组织、人事部门在考察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综治维稳工作的领导干部政绩、办理领导干部晋职晋级以及文明委考评文明单位时,须征求综治维稳领导机构的意见。

(三)加大表彰奖励力度。从2010年起党委政府每一年拿出4000元作为综治维稳奖金,经年终考核综合评定确认后,对综治维稳工作成效显著的村、组、综治维稳成员单位的干部职工以及实绩突出的综治维稳工作人员,给予表彰奖励。具体办法由镇党委政府召集综治维稳中心办公室、工会、派出所、司法所、财政、社保等单位共同制定。

(四)加大责任查究力度。健全和完善警示制度。对综治维稳工作滞后,突出治安问题、治安混乱地区不能有效整治,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不能有效化解的村、组、部门发出警示通知;对典型重点治安案(事)件、群体性事件要认真总结教训,组织开展警示教育。对年度综治维稳目标责任考核不达标的村、组、镇直综治维稳成员单位给予黄牌警告,实行黄牌警告制。对受到黄牌警告的村、镇直综治维稳成员单位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以及综治维稳政绩专项考核结果评定为“差”的村、组干部,实行诫勉谈话制。坚持和完善“一票否决”制。对受到黄牌警告的村、组、镇直综治维稳成员单位,治安面貌未整改前,不得参与评选文明单位、综合性先进单位;对受诫勉谈话的干部,不得参与评选先进个人、晋职晋级。严格责任追究。对出现严重影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重大案(事)件的村、组、综治维稳成员单位的责任领导实行问责。以上制度由镇党委政府召集综治维稳中心办公室、纪委、组织、工会、派出所、司法所、财政、社保制定并组织实施。

篇7: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龙家镇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保稳定促发展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组织的细胞和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整个党风廉政建设的组成部分,党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基层党组织中同样存在,只是表现的方式、造成的影响和后果有所区别。基层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主要组织者和落实者,是引导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带头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群众关心、社会关注。基层干部越廉政勤政,就越能规范从政行为,办事就能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会在基层贯彻落实得越好,就越能保持社会稳定,党的群众基础、执政基础就越牢固。

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有利于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基层干部行使党和政府赋予的权力,每天都和人民群众面对面打交道。只有把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搞好了,广大基层干部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而树立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在这一点上,我体会最深的一件事是,我镇加大水利工程的兴修力度,加强镇村道路的硬化。今年是百年不遇大旱之年,但我们实现了春种面积不减少,人畜饮水有保障,大旱之年无减收。这些渠道在大旱之年发挥了很大效益和作用。老百姓说“看到水,就看到了共产党。党员干部修的是断水渠,实际上是修复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渠”。

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有利于带动政风、民风的根本好转,带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党风是政风、民风的导向。一个单位、一个村的政风、民风如何,首先是看党风如何。党风不纯,则政风不正,民风不好。基层党员干部对一个单位一个村党风建设负有直接的责任。如果每个基层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都搞好了,各级基层党组织就能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理顺群众情绪、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的坚强领导核心。所以,有了良好的党风,就带动政风、民风的根本好转。近年来,我镇从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入手,把村务和财务公开作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突破口,还干部一个清白,给村民一个明白。现在群众群体上访的现象几乎没有了,不少过去的上访村成了文明生态村。

篇8: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赫文功

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证。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促进农村安定和谐的有效途径。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认真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结合我国农村当前的实际,代表广大农民的利益,充分反映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要求,为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一、紧抓基层党风廉政教育

农村基层反腐倡廉教育,需要与巩固和扩大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相结合,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历史进程相适应。把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政策法规和党纪条规教育放在突出位置,真正做到经常抓、反复抓。教育的内容可以结合本地一段时期内存在的问题,突出教育的针对性。同时积极探索教育的新载体,突出教育的创新性。适应农村特点,编写简易读本,制作教育课件,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载体的作用。坚持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群众观念、法纪观念和廉洁奉公意识,激励党员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从而使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保持先进性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在农村加强党风廉政教育,要注重生动性,增强吸引力。下大力气抓先进典型示范教育和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通过举办民主法制讲座、法制宣传栏等形式,增强教育工作者的说服力,对农村干部进行民主法制教育,把农村基层民主纳入法制的轨道,深入到农村街、村、田间一线,宣传反腐倡廉形势、党纪法规知识和村级干部廉洁自律的规定要求,教育引导农村党员干部带头勤俭廉洁,带头遵纪守法,树立起廉荣腐耻观,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建立健全基层党风廉政制度

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以规范基层权力运行为重点,切实抓好制度建设。通过建立各项制度,逐步形成用制度规范农村党员干部行为,逐步形成“有章办事”、“按章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健全乡镇领导班子议事规则,落实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完善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集体决策制度。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基层财务制度,制定和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办法,加强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

完善农村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积极推行村党支部选举的“两推一选”办法。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健全农村基层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全面推进乡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党务公开。乡镇政权机关和基层站所要以公正、便民和廉政、勤政为基本要求,利用方便快捷的形式,重点公开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乡

镇要把贯彻落实村务公开制度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切实加强工作指导和监督检查。乡镇、村党组织的工作事项,除国家机密外,都要向党员和农民群众公开。

三、强化监督制约机制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监督作用,基层干部才不敢放松、懈怠,才能更加自觉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扩大农村民主,强化民主监督,真正使人民群众参与管理集体事务。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切实按照《党内监督条例》的规定,认真履行监督职责,严格执行各项监督制度。认真抓好贯彻执行党的农村政策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围绕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农村土地政策落实情况、农村综合改革推进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在加强对乡镇、村干部监督考核上下功夫。加强对乡镇、村干部的民主评议、民主监督工作。认真开展对乡镇党委、政府和基层站所、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重视和用好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把对乡镇、村干部的监督考核与群众的民主评议结合起来,努力形成上面有组织检查考核、下面有群众评议监督的工作机制。

四、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

坚持纠建并举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及时收集各种苗头性、倾向性信息,密切注意动向,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对反映属实的问题,必须严肃查处。必须及时、严肃查处农村干部中各种违纪案件,尤其要查处那些严重危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案件、严重侵害群众权益的案件。

当前,力求重点查处截留、挪用、侵占、贪污支农资金和征地补偿费案件,侵占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案件,利用

职权谋取非法利益案件,涉及农民负担恶性案件,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案件等。着力解决极少数农村干部不严格按法律和政策办事、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等问题,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对形象不好、群众反映强烈的干部,及时采取组织处理措施。

五、切实维护农民切身利益

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继续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着力抓好维护群众利益的工作。把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各种违纪违法行为。

认真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坚决制止在农民建房、用电用水和务工经商等方面存在的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行为。制止违反涉农税收、价格及收费“公示制”和乡镇、村级组织、农村中小学校公费订阅报刊“限额制”规定的行为。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监管,坚决纠正农村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认真解决在扶贫、救灾、救助、移民等款物管理和使用中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问题。依法严厉打击制售伪劣农资和哄抬农资价格等坑农害农行为。

六、加强对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组织领导

抓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必须加强领导。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县委是关键,乡镇是基础,主要领导要敢抓真管,认真负责,对重大问题亲自过问,一抓到底。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县市党委和政府要全面掌握本地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抓住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研

究提出具体措施,加强工作指导。乡镇党委和政府发挥承上启下作用,抓好自身和村级组织的党风廉政建设,确保工作落实。

篇9:加强民主法治村建设维护社会稳定

镇坚持“依法治镇”战略,从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进程,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和农村社会的法治化水平和加强农村、社区基层组织、防控体系建设入手,大力开展“民主法治村(居)”建设。通过二年来的创建活动,增强了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四民主、两公开”和“村民自治”等各

项机制得到进一步落实,农村基层组织、治安防控措施得到进一步加强,全镇社会持继保持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一、领导重视,措施到位,确保“民主法治村”建设顺利开展。

开展“民主法治村(居)”建设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了班子扩大会议,进行专题分析研究,并根据××镇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在具体工作中做到五个到位:一是组织到位,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两个分管政法的镇党委副书记副组长,各工作片片长等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指导、督促开展“民主法治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二是人员到位,全镇抽调70名镇干部,240名村干部及企业工作人员,到各村、社区指导工作;三是责任到位,我们根据创建“民主法治村(居)”的要求,实行了镇、片村(居)干部负责制,层层签订责任书,进一步明确责任和任务;四是经费到位,为了保证“民主法治村(居)”取得实效,镇财政拿出2万元,作为专项经费,保障了创建的顺利进行;五是宣传培训到位,3月底召开由全镇镇干部、农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治保调解主任和社区干部等200余人参加的动员大会,提高各级干部群众对开展“民主法治村(居)”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各自职责和工作任务。并利用标语、黑板报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做到工作有简报、广播有声音、电视有镜头、报纸有文章,把宣传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开展“民主法治村(居)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建立健全农村各项管理制度,全面提高农村法治水平。

近年来,经过普法教育和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得到了较大增强,但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步伐。在村级管理上依然存在决策不民主,村务公开不及时和村民民主管理、监督意识不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镇在“民主法治村(居)”建设中,建立健全农村各项管理制度,突出村规民约的修订和完善,狠抓“四民主、两公开”的落实,并且将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编印成小册,发送发每家每户,到目前已发送1万余份,让群众知晓本村(社区)的各项管理制度,积极参与农村(社区)的管理,全面提高村民法治化水平。

1、抓村规民约的修订和完善,规范村民行为。

修订一部完善规范的村规民约是建设“民主法治村(居)”的基础,也是实现依法治村、村民自治的重要前提。××镇在村规民约的修订和完善过程中坚持“程序合法、内容合法”和“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求做到两个“一律”,一是与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政策相抵触或不适合本村实际,影响群众利益的规章制度一律删除;二是不符合法定程序的村规民约一律废除。并积极鼓励群众参与,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召开村民代表会议逐条进行讨论,还邀请法律专业人员对修订村规民约工作进行指导,把好法律法规和政策关,使村规民约的合法性、合理性相统一。如××村将《村规民约》修订意见稿印发到每一户村民手中,征求村民意见,并召开村民大会,邀请县司法局干部对《村规民约》意见稿进行分析、讲解,既调动了群众参与修订的积极性,又提高了群众对村规民约的认知度。到目前,全镇37村、5外社区全部完成了修订工作,并已上墙公开。修订37个村的村规民约中合计删除不合法的、影响群众利益的条款100余条,增补380余条,使各村的村规民约成为一个既与国家法律和党的政策相统一,又与县情、村情相符合,便于操作,群众认可的公约。

2、大力推行“四民主、两公开”。

四民主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两公开即: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四民主、两公开”是村规民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行村民自治的关键,必须大力推行,狠抓落实。

在推行民主选举方面,××镇在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和村民代表选举中,严格根据《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条例》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按照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全面推行“两推一选”、“公推直选”办法,充分保证党员和村民的民主选举权利。

在规范民主决策机制方面,全镇推行以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为核心的民主决策机制,建立完善“村民代表议事规则”、“村级重大事项听证会制度”、“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流程制度”等多种形式的村民议事制度,凡是重大村务必须以公开形式征求村民意见后,提交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定。如××镇××村坚持实

行以村民代表为核心的民主决策机制,去年以来在决定村里重大事项工作中共召开村民代表会13次,得到群众的拥护。

在完善民主管理机制方面,通过制定、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村民的权利义务,规范村民参与村务活动的程序,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保证村民实现参与村务日常管理。如××镇××村规定村级300元

以上的工程项目全部公开招标,实行“阳光操作”。

在强化民主监督机制方面。一是各村都建立了由有威望的老干部、老党员和村民代表组成的民主理财小组和村务监督小组,代表村民先例监督权,对村务、财务管理实施全过程监督。在时间上,坚持每月审核一次,上墙公布一次。在重大支出项目上,实行预先审议,事先监督,有效地防止了决策失误。二是建立组织内部相互监督制。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通报重大事项,接受相互监督。三是全面实行村级财务代理制,镇党委、政府直接监督村级财务的规范使用。通过健全监督机制,加强了村干部的廉政意识和照章办事的自觉性。

三、抓好法制宣传,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

××镇积极探索运用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方式,大力开展法制宣传,以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如××社区组织腰鼓队、竹马队、军鼓队、秧歌队开展法制宣传;××社区编制通俗易懂的“防盗防诈骗防扒窃”等法制图片在社区巡回展示;××镇还会同县人大、法院、司法局等各部门在××广场开展《交通安全法》等各类法律法规的宣传咨询活动,帮助群众解答难题。去年以来××镇还开办了四次法制讲座,听课干部群众达1000余人,进一步增强了镇干部和村干部的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意识、提高群众同各种做作斗争的积极性。

四、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努力化解不安定因素。

今年3月份以来,根据县委统一部署,××镇组织开展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努力化解不安定因素,维护社会稳定。1至4月份,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58起,调处58起,调处成功58起,调解成功率100,其中调解处理医药费累计达2万余元,排查各类不安定因素17件,办结17件。在实践中,主要坚持“三个强化”:

1、强化责任落实。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关键在领导,关键在落实。××镇把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纳入年终镇、村干部的考核内容,提出量化的具体指标。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包干责任制,镇领导班子分片包干,一般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村、包户,把保一方平安的责任落实到人。并实行严格的监督考核,对完成任务的给予表彰;对责任不落实,工作失职渎职,致使矛盾激化,发生群体性事件,造成严重后果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2、强化组织建设。成立人民解调委员会,成员由综治办、派出所、法庭、司法所及信访、土管、计划生育等工作人员组成,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意识,在镇分管领导下积极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活动,加强农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的治保调解组织建设,形成镇、村(社区)及企事业单位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网络,做到层层有人管,级级有人抓。

3、强化制度建设。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是预防和减少人民内部矛盾有效的方法。在工作中主要强化和落实以定期排查制、分级负责制、领导下访接待制、联合调处制、干部包案包办制、督办督查制等六项制度,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进一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道路,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五、完善防控体系,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1、加强村级治保调解组织建设,夯实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在“民主法治村(居)”建设中,把建设一支政治觉悟高、战斗力强的治保调解组织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活动一开始就对全镇原有的治保调解干部进行梳理,对长年在外、有名无实的治保调解干部进行调换,把一些有文化、懂政策、知法津、为人公正、年富力强,热心治保调解工作的人员中选调治调队伍中来,并对他们进行一次系统的培训,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在待遇保障上全镇各村根据不同的经济状况,实行计工计酬或年薪制的办法,全面落实报酬问题,如:××村治保调解主任,采取年薪制,每年3000元。另外还进一步规范治保调解组织的工作制度,建好六种创建“民主法治村(居)”工作台帐:一是纠纷调处登记簿,二是暂住人口登记簿;三是综治活动文件计划登记簿;四是归正人员帮教情况登记薄;五是综治组织人员网络登记簿;

六、治保调解工作登记簿。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到位,调动了农村治保调解人员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积极性。今年1至4月份,为公安机关提供案件线索30条,破获刑事案件10起,赌博案件6起,抓获人员20人。

2、组建群众联防队伍,强化群众防范。在农村、社区除了加强治保调解组织建设外,还建立了由老党员、治安积极分子等组成的禁赌小组、治安巡逻队、归正人员帮教小组、“×××”练习者帮教小组等群众组织,共同维护好农村、社区的社会稳定。如充分利用党员进社区活动,建立社区治安巡逻队,其职责主要是发现、报告违法犯罪线索及治安信息,参与社区治安巡逻。其中××社区在职党员治安巡逻队,已有队员40名,分成二组,每月坚持组织二次以上的治安巡逻,近一年来已现场抓获违法人员3名,提供线索破获案件20余起。

3、大力发展社区物业管理保安服务。在封闭型小区和新建居民小区大力推行物业管理,用市场运作方式建立保安服务。目前××小区、××小区和××小区都相继实行物业管理,覆盖居民住户1400余户,物业管理保安人员有15名。

上一篇:企业招聘的流程与步骤下一篇:学风建设与日常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