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家庭教育环境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2024-05-13

小学生家庭教育环境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共9篇)

篇1:小学生家庭教育环境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小学生家庭教育环境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教育对于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教育是由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组成的,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任何教育环境出问题都必定会导致教育出问题。而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在整个教育中处于重要地位,并且起着特殊的作用,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每句话、每个举动、每个眼神,甚至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孩子的身体发育、知识的增长、智能的培养,尤其是品德的陶冶、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的形成等等都是首先在家庭中获得熏陶与启迪,良好的家庭教育熏陶,将使孩子受益终生。但不良家庭环境带给孩子的影响,不仅是生活、健康、学习方面,更严重的是对情感、个性、品德的恶劣影响,往往会伤害幼小的心灵,甚至影响其终身。

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及家访的实践发现小学生家庭教育环境存在以下问题:

一、现有的家庭结构模式给教育带来困难。

1、三口之家:在中国尤其是中国的城镇,“三口之家”成为主要家庭结构模式。家庭结构简单,人口数量减少,规模小,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不易受外界干扰,这是有利的一方面。同时家庭结构简单也给家庭教育带来一些新的困难:首先,家庭结构简单,人口数量减少,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简单,孩子所受到的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锻炼也相应减少,不利于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其次,“三口之家”中,城镇中家长多为双职工,工作忙碌,早出晚归,孩子多半放在接送中心或辅导站;农村中父母都要参加生产劳动,劳累一天 无暇问及孩子的学习、生活,这样家长与孩子接触机会少,生活照料上往往不周到,教育上也存在很多漏洞;最后,因为是独生子女,所以两代人的家庭,父母爱与关注的焦点全部集中在孩子身上,往往出现溺爱的现象,造成许多孩子性格孤僻、执拗,缺乏责任感,从而影响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2、几代同堂:由于实行计划生育,今年来我国不少家庭出现“三代同堂”甚至“四世同堂”的状况,孩子因此成为“小皇帝”、“小公主”,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理能力、自立能力下降。有些老人受教育程度有限,对于现代的教育方式不能认同,所以一家人往往会产生对孩子的教育分歧。

3、单亲家庭:当今社会环境纷繁复杂,夫妻离异现象普遍,使得单亲家庭数量增多,每个教学班中都会有几个单亲孩子,因为家庭的残缺,总是或多或少对孩子的学习、性格、品行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一些后进生的不良行为体现的更为明显:厌学、上网成瘾、打架……这些孩子由于家庭的因素,所以比正常家庭的孩子更容易自卑、偏执、易怒、情绪不稳、增加教育的难度。

4、留守儿童: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因而出现了很多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当他们最需要父母拥抱的时候,父母却为了生活,远离家乡,一年到头只能见上一两次面。很多孩子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属照看,或长期在接送中心,在生活上他们无法得到父母细致的照料与关怀,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的引导和帮助,在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二、父母子女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方式。

就一项关于“中小学生及家庭沟通现状”问题对2025个家庭的调查结果表明:“父母与孩子存在沟通问题的家庭比例为87%”。调查表明,在家长和孩子存在沟通障碍的家庭中,家长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在行为沟通方面,父母与子女之间非语言沟通被忽视,“当孩子有话向父母倾诉时”,95.5%的家长不会放下手中的家务,注视孩子的眼睛去倾听,仅有26.1%父母能与孩子一起运动或旅游。在语言沟通方面,91%家长“当孩子犯错误,常常唠叨、指责”,约96%父母喜欢用“不要”“不许”的语句指责孩子的行为。在沟通态度方面,61.3%家长“宁可对孩子唠叨、少赞扬”;只有31.9%家长“能反省在要求孩子用礼貌用语时,自己是否也常用”。(本段资料来源:成都晚报。)根据几次家访以及平时和家长沟通的结果表明很多家长不知如何和自己的孩子沟通或沟通的方式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有些家长忙于工作,很晚才到家,回到家只是象征性地问一问作业写完了没?很少能坐下来和孩子面对面地沟通,等到问题积聚地多了才发现,这时才采取措施。或指责、或打骂,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父母子女之间产生隔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三、教育理念与学校、社会步伐不一致。

这里的教育理念不一致既包括超前的也包括滞后的。随着公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大部分城镇居民的文化水平有了极大地提高,有些年轻的父母自认为有一套,不满意学校的教育方式,对孩子采用宽松的教育方式,但又缺乏科学的指导,与学校教育格格不入,使得学生不知所措。

另外一种则是落后的教育方式,多数家长仍然把教育子女的重心放在孩子的成绩上,他们不考虑孩子的潜能和兴趣,忽视孩子的 心理素质和个性品行的培养,很多家长不惜花一切精力来抓孩子的学习,甚至限制孩子的外出活动。很多家长为了为孩子创造所谓的“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惜重金投资,即使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家庭,家长也千方百计为子女提供比较优裕的生活条件。但却忽略对孩子心灵的关爱、心理的呵护和精神的引领。

解决家庭教育环境的策略:

一、营造和谐民主的家庭教育氛围

要创造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成员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地位平等、彼此团结、氛围温馨、共同进取。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和谐民主的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也是家庭教育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家庭成员之间应增强凝聚力,尤其是在促进孩子的学习和品德发展方面,为了保证家庭教育的效果,父母或长辈应以自己的良好榜样形成合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正气、文化浓郁、温馨、和谐、民主的家庭环境,使孩子耳濡目染,受到教育和熏陶。

二、掌握良好的行之有效的沟通方式和技巧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的交流,是一种双向的行为,不是你说的别人一定会全盘接受,而是需要许多的技巧的,有一句精辟的话语“没有不可沟通之人,只是你还没找到与他人沟通的方法。”因此家长要掌握与孩子进行沟通的策略,才能达到教育目的。

在与孩子沟通是要知道自己必须说什么,什么时候说,掌握好沟通的时间,把握好沟通的火候,知道怎么说。沟通的方式有很多,口头沟通、(可以针对某些不得不说的问题和孩子进行交流,也可是随机的和孩子谈一谈今天的心情、收获、苦恼等)书面沟通、(可以和孩子互相写一些简短的小纸条,也可以是书信)还有非语言沟通(看着他的眼睛,抚摩他的头,拉着他的手,一个微笑,一个拥抱)等等每种沟通都有其利弊。

家长在与孩子沟通和交流时要讲究一定的技巧、遵循一定的原则。要平等、真诚,家长在与孩子沟通和交流时,要注意一定的时间和场合;要巧妙利用一定的情境,让孩子说自己心中想说的话;要积极关注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要经常肯定孩子的长处,对于孩子的某些不足要予以谅解;家长可随时对孩子身边的事件进行咨询,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家长还可以向孩子讲讲自己或身边熟悉的人的成长故事,以缩小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距离,便于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平等对话和交流。

三、更新家庭教育观念

好的家庭教育,需要家长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调整自己,更新教育理念,家长要认识到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是多样性的,不仅需要高分的孩子更需要多能的孩子,因此要仔细观察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尽量为孩子特长的发展提供条件,不要进行盲目攀比。“三百十行,行行出状元”。不应当以考分高低来考量孩子,现代素质教育不再是一张试卷定优劣的教育时代,而是要看综合能力。在培养孩子成才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其成人的培养培养他们的积极社会责任感及和高尚的道德品德。

四、举办家长学校培训班,重视家长培训工作。

教育合力不仅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形成的合力,同时还包括家庭里面的所有成员对孩子的教育要形成合力。要实现家庭教育的健康发展,形成教育合力,应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家长必须加强和学校的沟通,确保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方向的一致。创办好家长学校,家长素质的提高,将是学校教育良性发展的强大动力。“父母是否掌握了 科学的教育方法,将直接决定孩子教育的成败。栽花的人,懂得栽花的方法,才能把花栽好;教育孩子,也要先懂得科学的教育方法,家庭教育搞好了,学校教育事半功倍。”

总之,要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重视教育中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因为家庭教育关系到孩子的一生,甚至是决定了孩子一生的走向。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应紧密联系、有机结合、分工合作,成为一体,优化孩子成长的家庭教育环境。

篇2:小学生家庭教育环境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问题提出

目前的农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高耗低效,为了了解本校的语文阅读教学的情况,本人采用除了以问卷形式,通过学生、教师两维视角来透视课堂阅读教学问题外,我们还通过进入课堂现场听课、观测以及教师访谈等多种方式,获取了一些更为直接真实的信息。

依据师生问卷、课堂观测和教师访谈所获取的各方面信息,我对本校的课堂阅读教学的现实状态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从教学过程、教学成效两个方面对现存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是语文学习的主要手段,坚持阅读教学,可以巩固和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会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培养学生用语文交际的能力以及自学语文的能力。但由于各种原因,农村孩子的阅读能力比较差,怎么才让农村孩子的阅读能力更强,这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

我们通过师生问卷和进入课堂现场随机听课的方式,对课堂阅读教学状态进行了调查和观测。存在的突出问题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当前,农村教师依然摆脱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困扰,课堂教学依然以教师为本,以教为中心,存在以讲代学、一讲到底的教学模式,学生围着教师转,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学本末倒置,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缺乏合作学习意识,明知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语言感知,却没有行之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这是因为老师还没有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没有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依然把学生视为一种对象,去操纵、控制和灌输,发号施令,使学生思维得不到拓展。

(二)、全体学生不能够积极参与。在课堂教学中,当我们让学生初读课文,充分地自读课文,进入研读时,老师提出一些较难问题(即需要潜心读文才能解答的问题)时,很多学生往往不举手发言,能举手的也就那么几个,而当我们老师悄悄问那些学生时,他们往往是摇摇头,或者是说自己不会讲,这样,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装装样子,他们的阅读能力无法在课堂

上 ,用串讲、串问牵着学生走 ,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可能性 ,重思想内容的分析 ,轻课文的诵读、感悟 ,忽视学习语文的特点 ,强调统一答案 ,忽视独立见解 ,学生容易产生惰性 ,影响创造力的发展。久而久之他们的能力不但不能增强 ,还可能产生厌学情绪。阅读教学高耗低效。

面对阅读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特别是语文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想方设法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阅读的内容、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的伙伴;让学生自主地进行质疑问难,让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些由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通过语文课的学习,有可能成为具有生活情趣的文化人。

三、对策与措施

(一)、展开对话,丰富阅读实践。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相互建构意义的过程。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以“对话”来界定语文教学,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教科书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其实质就是阅读教学特别需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那么,如何让阅读教学走向“对话”,如何让学生通过“对话”潜心会文,如何让学生通过“对话”凸显个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呢? 1.积极培养对话意识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对话的基础,对话过程本质是不同主体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声音共同参与的精神历程。良好的对话氛围产生于教学主体间的对话意识。必须有这样一种“对话意识”,即一种民主的意识、平等的意识、合作的意识,致力于共同创造新的精神境界和倾听他人的渴望。只有建立了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那亲切的微笑,爱抚的动作,信任的目光,耐心的倾听,睿智、激励的话语,灵活的教法,都将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与仿效。在教师精心营造的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学生自然会乐读乐说,才能产生对话的意识与渴望。2.巧妙创设对话情境

阅读教学是对话的过程,应通过创设多种多样的对话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对话的欲望和热情。(1)再现课文情境。让人宛如身临其境的感受,既提供了对话的素材,又能很好地引起学生对话的欲望。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虽然悲惨感人,但与学生实际较远。因此,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自由朗读,才能够缩短时空距离,将语言文字还原成语言形象,从而激起学生体验、对话的欲望。在品读第一次擦燃火柴看到幻想部分时,我创设情境,假如你就是那个寒风中卖火柴的小女孩,你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你此时你看到温暖的火炉,心情怎样?学生如身临其境,这时可以带着感受读。(2)创设问题情境。一个巧妙的设问,是一支点燃学生的火把。如,我上《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创设问题情境,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你身边,你会说什么,做什么?一石激起千股浪,学生各抒己见。(3)创设活动情境。于永正老师是把表演引进阅读教学的高手,高就高在他组织的课堂表演,不是简单的检查汇报学习的结果,而是一场师、生同文本之间的对话。像“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唱一唱”、“画一画”等活动方式,都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对话的积极性。

3.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性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目标中,首次提出了“感悟”这一概念,我们认为,所谓阅读中的“感悟”,是指学生凭借对语言和语境的直觉,获得一定印象和意义的心理过程。学生个体由于认知经验的差异、兴趣爱好不同、思维活动的千差万别,便有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整体性感悟是阅读主体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整地感受,是对言语对象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全方面的整体把握,获得的是言语的表面意义和隐含意义的总和,而且又往往是模糊不清的,因此感悟要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阅读教学 中要注重整体感悟,遵循从“整体——局部——整体”的认知途径,以避免孤立分析,支解语言。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可贵的沉默》一文时,教师在课前与学生交流“生日”这个话题,为课文的学习奠定一个情感基调。然后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并想一想课文围绕“生日”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采用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在个性化的阅读中有所感悟。我们提倡整体读书法是在贯通文意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思考,以领会其要旨。这种思考,当然也包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语文教师应少做一些“碎尸万段”式的条分缕析。还要立足文本,优化朗读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的训练。朗读是一种读出声音的阅读方式,就是把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的语言,是对文字信息的再创作。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既是目标,也是重要的手段。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我们语文阅读教学要立足文本,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成长。

(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小学生自己独立阅读的能力很有限,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怎样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我个人认为有以下途径:

1、让继续教育落到实处,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目前,农村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如:(1)、课程内容陈旧,缺乏前瞻性;(2)、培训学校(区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学设备简陋,缺乏先进性;(3)、教师重视学历提高教育,忽视教育教学能力培训;(4)、继续教育考核评价形式化,缺乏真实性;(5)、收费不统一,缺乏规范性,一些项目收费明显过高,给教师造成一定的负担,因此,出现没人愿意去培训的局面。

为此,我个人认为农村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要做到以下几点: 1)、继续教育要有长远目标,并且要结合各地实际及教师素质情况,切忌一刀切,搞形式、走过场、摆花架子,以真正收到实效。

2)、继续教育的教学设施改善与教育信息化推进相结合,体现先进性。这就要求省、市、县三级人民政府增加投入,高度重视区县教师进修学校这一教师培训基地的建设。

3)、继续教育的课程教材要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体现前瞻性。教材一定要反映国内外小学教学改革的最新信息及动态,如目前可增进课改信息及多元智能,建构主义等新理论,体现前瞻性,发挥导航作用。

4)、培训形式要与教师教学工作特点相结合,体现灵活性。要逐步改革目前培训时间过分集中,形式单一的现状,完全可以安排教师带课题在岗进行自学或进行研究,实现培训形式多样化。

5)、考核评价要与小学学科个性相结合,体现科学性。考核形式上,闭卷、开卷、专题研究要结合进行,真正发挥考核评价的科学导向功能。

篇3:小学生家庭教育环境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舞蹈教育,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舞蹈教育是小学生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小学生陶冶高尚情操、培养良好意志品行、促进身心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 小学舞蹈教育得到了各个学校的普遍关注, 一些学校还把舞蹈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进行普及和推广。但还有很多学校由于受各种原因的影响, 舞蹈教育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 阻碍了小学舞蹈教育的发展。

1.小学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设置不被重视

素质教育提倡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 美育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是很多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并没有对音乐课有足够的重视。有的学校没有按照课程标准规定设置音乐课节数, 有的学校虽然音乐课节数够, 但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课成绩, 音乐课经常被数学课、语文课等主科所占用, 剥夺了学生应有的权利。很多学校的音乐课成了课表上的摆设, 而音乐教师在这种环境下也越来越不重视音乐课的教学, 对上课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舞蹈教育是音乐课的一部分, 连音乐课都不能保证有序、有效地进行, 舞蹈教育更是无从谈起了。

1.2 舞蹈教学设备不完善

舞蹈教学需要配套的硬件设施和完善的教学用具, 如标准的舞蹈教室, 教室里要有地板、把杆、镜子、音响设备等, 还要有学生演出用的服装。而目前很多小学这些必要的设备、设施达不到标准, 少部分的学校拥有独立配套的舞蹈教室, 大部分学校的舞蹈教室都是和其他附属室共用的, 只是象征性的教室而已, 并没有完善规范的内部设施, 甚至有的学校根本没有舞蹈教室, 学生的舞蹈教学根本保证不了。

1.3 舞蹈教师队伍不容乐观

舞蹈教师是舞蹈教育的实施者, 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 学生学习舞蹈知识和技巧, 感受舞蹈的韵律和美感, 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当前, 我国各个小学从事舞蹈教学的教师大部分由音乐教师担任, 还有的是由其他科目的教师兼职担任, 这些教师对于舞蹈教育虽然比较热爱, 自己也喜欢跳舞, 但就其真正的舞蹈教学的技能和技巧来说还很欠缺, 教学舞蹈也只是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舞蹈教育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不能真正促进小学舞蹈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1.4 舞蹈教学缺乏科学性和连续性

很多小学的舞蹈教学, 在课程设置上缺乏科学性和连续型, 音乐课里的舞蹈课大多流于形式, 每学期甚至每学年只象征性地开设几节舞蹈课, 这样的舞蹈教学, 不能为学生提供系统、综合的教学过程, 小学几年下来, 学生学习舞蹈只是学到了简单的几个动作, 可能连完整的一个舞蹈都跳不下来。在舞蹈教学的方法上, 舞蹈教师大多只是机械地教学生舞蹈动作, 缺乏对学生形体、审美、表演意识的培养, 学生只是肤浅地学习了舞蹈动作, 舞蹈综合素质难以得到提高。

2.小学舞蹈教育的解决策略

2.1 学校领导、教师重视舞蹈教育

小学的各级领导和教师要正确认识舞蹈教育的重要性, 解放思想, 把舞蹈教育和其他文化教育放在同等地位, 尽可能地大力发展舞蹈教育,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课程的设置方面要开足音乐课, 音乐课教学中要科学安排, 开设系统连续的舞蹈教学。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不能随意占用音乐课, 要保证舞蹈教学的有序进行。此外, 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 学校要加大对舞蹈教育的资金投入, 为舞蹈教育提供经济上的支撑。同时, 小学在发展舞蹈教育的过程中也可以有效利用各种资源, 聘请校外专业舞蹈教师上课等, 保证舞蹈教育的正常稳定进行。

2.2 让舞蹈教育真正走进音乐课堂

小学要真正把舞蹈教育纳入音乐课教学中, 要有具体详尽的计划和安排, 而不只是走形式。音乐教学时, 教师要根据学生爱唱爱跳的特点, 把舞蹈教学融入音乐教学中。低年级的学生, 可以进行简单的律动或舞蹈, 培养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和音乐表现力;高年级的学生, 可以加入基本的民族舞和现代舞表演, 设计舞蹈队形和表演模式, 还可以把音乐课中的歌曲用舞蹈表现出来, 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

2.3 体育课中开设一定舞蹈教学内容

舞蹈是一种运动, 舞蹈教育和体育教学相结合, 就是把艺术美带入体育课堂中, 不仅可以纠正学生的不良姿势, 做到形体美, 还可以拓宽舞蹈教育的实施途径, 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学习舞蹈, 接受美的教育。目前, 很多地区的中小学已经将舞蹈作为体育课程的一部分, 在实施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4 讲究舞蹈教学的方法

舞蹈是用肢体和节奏来表现情感的,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尽量用生动有趣的形象去启发学生, 让学生感受到舞蹈的魅力。教师的示范动作要准确规范, 有一定的表现力, 节奏要鲜明。教师的示范动作要能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并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少儿舞蹈的种类丰富多彩, 动作变化的形式较多, 教师一定要讲清动作的要领和要求, 让学生把规定的动作做到位后再学下一个动作。有效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准确领会舞蹈知识和技能, 也能让教师顺利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

2.5 提高舞蹈教师的素质水平

教师的素质水平决定着舞蹈教学的效果, 提高舞蹈教师的素质水平是小学发展舞蹈教育的关键。学校要给舞蹈教师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以让教师跟上少儿舞蹈发展的步伐, 掌握较强的舞蹈教学、表演、排练的技能。教师本身也要加强学习, 拓宽知识面, 具备较为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 提高舞蹈修养和艺术修养。此外, 学校应定期开展校园内歌舞比赛, 对于校园舞蹈教育的整体提升也能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 小学开展和普及舞蹈教育, 对于学生的形体、举止、行为、言谈、品质、性情等方面, 都能起到良好的规范作用, 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 提升了综合素质。在舞蹈教育的开展过程中, 学校和教师要高度重视, 积极投入, 提高教师的素质水平, 创新教学模式, 真正让舞蹈教育发挥其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金顺.试谈舞蹈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辽宁教育研究, 2012 (10) .

[2]王海静.小学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J].音乐艺术, 2012 (09) .

篇4:小学生家庭教育环境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环境;策略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创业活动的重要性日益体现。当前大学生创业存在着创业积极性不够、艰苦奋斗精神缺乏、创业信息不足等问题,通过对大学生创业环境进行研究,一方面可以使得大学生创业风险降低,使得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提高。另外一方面,通过大学生创业环境的研究,改善创业环境,促进大学生创业,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有效渠道。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指导存在不足

当前大学生创业具有明确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不管是任何一所高校,只要有专业设置,那么就具有完善的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基于不同专业对不同培养目标进行设置,并且基于一定原则设置培养目标比如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基于专业课以及实践教学要求对实训基地进行分批次的建立,使得教学需求逐渐得到满足。目前有些学校实训基地还不够健全,甚至有的学校还在建设实训基地,例如河南技师学院等。就大学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目标而言,是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学生能够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使得自身职业技能以及技术应用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当前尚缺乏创意教育的开展。大学教育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确定的过程中,基于类别、分层次将人才培养目标划分成具体的目标,需要遵循的原则包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的需要;企业以及行业针对企业岗位群技术应用能力、职业技能水平要求,从而获得核心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一方面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另外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确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明确的目标。

二、大学生创业内容缺乏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指的是包括实验、实训、科研训练、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以及公益活动在内的各个教学实践环节,基于合理的配置,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呈现。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具有外在的特点,事实上指的是具体实现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过程。所以,实践教学内容通常被看成是狭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河南省实践教学体系涵盖了认识实现、社会实践、实验、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计划、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公益社会活动、宣传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等,阶梯式的实践教学体系被应用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分层次比如实训、学员实习等,基于能力的层次进行划分,包括了认识实习、加工实训、金工实习、顶岗实训、仿真实训等,确保学生的实习逐步推进。多种形式与企业实际贴近的培训模式应用在单个的教学环节中。学生对本专业工作性质能够零距离的接触,基于各种技能大赛的举办,无疑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热情、参与意识以及竞争意识。但是,其本质上还是教学过程与比赛过程,创业行为以及创业教育的内容缺乏,基于此,上述教育方式培养学生,只能培养技术工人或技师,而起创业意识与创业行为缺乏。

三、完善大学生创业环境的策略

第一,构建良好的保障与支撑体系。选择、培养创业教育老师,对创业教育的目标进行制定,同时,对于创业教育的内容、教育方法、教学进行明确,基于对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借鉴,构建一个特殊的组合,高素质的教师加外部团队。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学责任的创业教育是人,在创业教育的教育者不仅包括全职教师,包括从外部聘请的兼职教师。教育者的创业教育广泛分布,不仅从教育机构是从政府和企业部门。

第二,基于创业教育内容丰富实践教学体系。尽管当前高等院校实践教学体系越来越健全,然而,创业教育内容在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与目标体系中还缺乏,因此,要在高等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中融入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目标的实现是开展创业教育要求的预期目的,当创业教育目标被明确以后,通过教育目标使得创业教育的内容得到明确,实现了对创业教育经验的传授。基于创业教育使得受教育者具有创业所要求的素质是创业教育的目标。

第三,加强政策保障措施。一方面,加强资金支持。对于金融支持而言,中国政府的创业支持还比较小,仅仅占整个GDP的大约0.03%左右,对于创业而言,创业资本的贡献不大。所以,省政府对于创业应该加大金融支持的力度,对于创业投资给予鼓励,将面向企业发展的债务资本提供给企业,贷款担保机制要完善,尤其是对于服务于创业的银行政策进行鼓励,使得进入市场的企业资本的渠道拓宽,使得各种投资人对于创业企业的投资热情得到激发。另外一方面,加强政策指导。对于国家政策而言,我国在税收负担降低方面对创业进行优惠扶持。基于创业调查数据表明,地方政府一方面要对创业支持的力度增加,对各个部门之间创业政策实施进行协调,同时,另外一方面,对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财务部门之间进行协调与沟通,确保工商、税务等提供政策支持,对有关的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对创业教育的资金、师资力量、创业教育内容等给予落实,使得创业教育的发展有了政策性的保障。

结束语

通过大学生创业环境的研究,使得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针对性以及有效性提高,提升高校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实质,尤其是加强创业师资培训,对高校创业导师对创业环境的把握能力进行培养,使得其能够有效的辅导具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进行创业。同时,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指导,使得大学生创业风险降低,进而使得大学生创业低成功率的局面得到彻底改变。

参考文献

[1]王乐生,张瑾.大学生创业精神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0):2-3

[2]王璜.大学生创业精神的重要性及培养途径[J].现代经济信息.2008(10):155-157

[3]何海宴.创业型经济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黑龙江高等教育研究.2011(3):99-101

篇5:小学生家庭教育环境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简述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的第一个教育场所,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所以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最具有早期性。学前儿童时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阶段,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一般儿童在五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如果家长在这个时期所实施的家庭教育良好,对孩子早期智力发展具有重大促进作用。同时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方面,其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当大,会伴随着儿童发展的一生。

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家庭教育方式不恰当。目前,很多家庭的教育方式不恰当,不利于儿童的发育与成长。通常错误的教育方式主要有溺爱式、放任不管式、暴力式、过分物质奖励式等。在这些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下,有的孩子被宠成了小皇帝,小公主,个性骄纵。有的家长对孩子及其不负责任,不管不问,孩子发育过程中,没有扬长避短,出现种种问题。还有的家长对孩子实行专制管制,孩子对家长唯命是从,没有主见。再有及时利用物质刺激,久而久之,孩子逐渐养成贪婪无理的个性。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2.家长对孩子的培养观念不恰当。很多家庭非常注重对孩子的培养,但是没有树立正确的培养观念,不注重从孩子实际出发,缺乏有针对性的培养方式。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以自己的期望培养孩子,甚至出现攀比心理。这样不但没有尊重孩子的发展个性,忽视了孩子应该有的生活特性,甚至扼杀了孩子的潜能与优势。

3.家庭教育引导方向不正确。儿童的价值取向,行为举解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广西南丹县幼儿园/杨志萍止多半是在家长的影响下或者是引导下形成的。很大一部分家长不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孩子面前往往做出一些错误事情,或者赞扬某种不良行为,孩子对此没有分辨,因此形成错误认识,进行效仿与学习。久而久之,形成了错误的价值观或者出现错误的言行。

三、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1.采用健康的家庭教育方式。要想对儿童做好家庭教育,就要采用健康的家庭教育方式,关注孩子身心发展特点的实际需要,有重点有目的的进行教育。健康的家教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树立榜样、环境熏陶、说服教育、实际锻炼、表扬奖励、批评惩罚、指导安排生活秩序、鼓励孩子接触社会等等都是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要根据儿童的特性,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合的家庭教育方式,才能够真正发挥出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

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以儿童身体健康为基础,从孩子实际出发,长远考虑,重视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同时,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注重孩子的真实想法,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促进与孩子沟通与交流。注重孩子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3.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好榜样。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每个家长都要注意做到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好的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父母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好孩子的榜样,因为对于孩子来说,榜样是最好的激励。家庭教育又不像学校教育那么系统和规范,家长的思想行为有意无意中都会影响到孩子,身为家长必须随时随地检查自己的言行,端正自己的思想,用自己的行为规范教育孩子。使其积极、乐观、健康发展。

4.加强引导,减少训斥。学前儿童更需要尊重,其实家长越是尊重孩子,孩子就会越自尊,越会注意修正自己的言行,从而能够更加赢得别人的尊重。但要注意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对于孩子的坏品行、坏习惯等,父母不必委婉,但也不可以采用训斥的方式,而是要平等而又严肃地与他谈话,指出其危害性,要求其改正,并订出一些惩罚措施。平时注意正确引导,开诚布公的进行沟通,使孩子理解哪些事是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应该做的,怎么做是正确的。劈头盖脸的斥责并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还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要积极引导,与孩子之间建立和谐的沟通关系,更有助于儿童身心发展。综上所述,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一定要解决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儿童实成长实际出发,保证家庭教育的科学、合理,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6:小学生家庭教育环境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摘 要:中职体育作为新课程改革要求背景下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促进我国学生体能方面的提高、身心素质的发展以及综合素养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现阶段,我国的中职体育教学存在着学生、教师以及学校三方面问题,很大程度上对我国中职体育教学整体发展有着阻碍作用。因此,本文对中职体育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并据实际情况提出合理有效的策略,从而促使学生体育实力得到全面增强。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学问题;策略

近几年来,体育教学中仍存在学生体育意识薄弱,教师的体育教学方式单一以及学校的体育教学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导致中职体育教学效率呈下降趋势,且很大程度上对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都造成了严重影响。通过有效策略解决上述问题,可大幅度的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增强学生的体育综合实力。

一、中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学生问题

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学生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学生的中职体育教学意识薄弱,致使学生对体育课的不重视,导致多数学生以选择上网、游玩以及逛街等方式来替代体育运动。且在很大程度上,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第二,中职学生对体育课堂缺乏兴趣。这是由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无法有效的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引起学生在体育课上表现出负面情绪。第三,学生缺乏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据相关调查的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连续十年呈现下滑趋势,主要是由多数的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导致。

2.中职体育教学中的教师问题

中职教育教学中的教师问题表现为以下三点:第一,体育教师专业素质低下及专业化的水平不足。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体育知识缺乏定期的训练和再深造,致使教师所传授的体育知识无法跟上现代体育的发展要求。第二,体育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由于体育教师受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的影响,难以脱离原有的教学模式,从而影响了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第三,体育教学内容简化。中职体育教学继续采用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授课,导致学生对体育课产生乏味或是厌烦等心理[1]。

3.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学校问题

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学校问题主要为以下三点表现形式:第一,学校对体育教学缺乏一定的重视。多数的中职院校以技能培养为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则缺乏关注度。第二,学校对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缺乏。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学校体育教学的设备器材不足及场地不够,最终导致相关体育课程无法开展。第三,学校未根据国家教学大纲的相关规定合理科学的开设体育课程。多数体育课程的设置上,学校并未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兴趣等实际情况出发,而是随意性的对体育课程进行安排,导致了体育课的教学效率低下。

二、中职体育教学问题的解决策略

1.加强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体育观念

加强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体育观念策略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增强中职学生对体育的锻炼意识。其具体措施为,中职体育教师在首次上体育课时,应对学生阐述说明体育教学对身体的和重要性,给学生观看相关影片,促进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理解和认识。第二,采取有效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主要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将体育项目予以有效扩大,通过多媒体方式播放不同项目的体育赛事,让学生自行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身体锻炼,以此促进学生对体育教学兴趣的提高。第三,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有的学生从小养成了良好的锻炼习惯,有的学生则没有该锻炼意识。因此,学生应从自身身体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与自我相符合的体育锻炼计划,并坚持按照制定的锻炼计划进行体育锻炼[2]。通过以上三点,可有效的加强中职学生体育能力,促进体育教学的有效提高。

2.发挥中职体育教学中老师的主导作用

中职体育教学很重教师的地位有着重要作用,其先天的主导性作用在促进体育教学质量提高上也有着不可估量的效果。其主导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第一,增强体育教师专业水平的主导作用。由于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有一定缺乏,导致体育教师教学无法满足学生需要。因此,教师应通过多种渠道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如参加体育教师的交流会或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训练和深造。第二,创新体育教学方法。传统的单一体育教学方法已无法实现现代化体育的发展需求,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时,应采取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教学法,将学生进行小组分类,在体育课中上半节课时间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和学生自行操练,后半节课则按照已分的小组进行体育项目或活动的比赛。第三,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主要是指改善传统的单一体育教学内容,积极引进有效的、新颖的以及有趣味的体育项目,如冰球、滑轮以及棒球等。

3.重视中职体育教学中学校的设备构建

在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学校作为体育教学的设备提供方对体育教学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第一,加强对中职体育教学的重视。在该点上,学校不仅要着重学生技能的培养,也要重视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发展。第二,学校加大对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主要是指学校在体育教学的设备和体育器材等方面加大采购力度,并根据相关体育项目的需要对体育场地予以一定的扩建,如冰球、棒球以及滑冰等场地。第三,健全和完善学校的体育课程设置。从学校学生的各项课程时间、课程科目以及课程要求等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课程。如,体育课程时间安排在下午、课程量为1到3小时之内以及体育课程不应与类似课程安排在同一时间段等[3]。在以上三点实施的基础上,可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身体体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体育教学作为当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项教学健康有效实施的基本前提和基础。高质量高效率的体育教学,不仅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明显的提高作用,同时,对学校的整个教学也起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提出有效的策略来解决中职体育教学中的问题,对促进体育教学效率提高和学生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篇7:小学生家庭教育环境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一、主题班会的概念及意义

2011年,郑航、王蕙、曾君在《班级管理与学生指导》一书中明确了主题班会的含义:“主题班会是班主任根据教育要求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围绕一定主题而开展的班会活动,其最常用的教育形式主要包括班级辩论、演讲、讲座、讨论、游戏、报告、朗诵、表演、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由此可以看出,更多的专家和学者更倾向于将主题班会看做是一种教育活动。丁如许一直倾力于班级活动的研究,他指出:“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精心设计的班级活动是德育的最佳途径,德育看似抽象,但细细感知却发现其无处不在,与学生的思想进步相辅相成,积极实施的班级活动是最具有魅力的德育。”

二、主题班会课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学校以及相关教育工作者都对主题班会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是目前大多数学校的主题班会现状不容乐观,高爱晟提出当前学校主题班会的一种非常现象――无效主题班会,这种无效主题班会对学生的思想观念、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及学校教育职能的发挥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注意。

(一)“生”音弱:学生沦为班会的被动接受者

学生成为班会的被动接受者主要表现在老师对学生不信任。现实中有些班主任不信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学生的干预过多,又出于追求高效的班会效果,因而“亲力亲为,一手包办”。一些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因想把班会开展得更夺目,根据自己多年来的经验对学生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进行各种设计,忽视了学生,将班级活动最为核心的内容――过程丢弃,失去了活动开展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而正是因为教师的过分担心,过多地干涉学生的活动,不愿放手让他们去尝试、去努力。在这种班会课上,学生丧失了应有的主体性地位,成了名副其实的“观众”,沦为活动的配角,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造成主题班会中学生的各种能力无处发挥,进而导致他们的能力停滞不前,甚至衰弱或倒退。

(二)过分追求形式:班会华而不实

过分追求形式,主要是指形式与内容不匹配,活动形式不能支撑主?}。大部分的班主任从主观上误解主题班会就是“才艺展示”会,并将形式上的热闹追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在班会过程中,过分讲求包装形式,表演味十足,学生的节目一个接一个,整场活动下来,似乎完成了一场表演,陷入重活动轻体验、重形式轻实效、重程序轻应变的误区。这种形式上的“浓墨重彩”,有场面,有掌声,却忽视了内容的教育性,将教育效果的“苍白无力”暴露无遗,使得班会活动趋向表面的浮华和内容的空虚。

(三)内容随意化,缺乏体系

现在开展的主体班会大部分存在随意、零散和应付性,大部分的主题班会仅仅是为了应付学校安排的工作任务而已,这造成了在对学生德育教育完成方面体系缺失。不论哪个年级,主题班会都是一个话题、一个场景,大家都是寥寥草草的应付检查。这样一些不成体系的完成任务式的活动不仅打压了学生参与主题班会的热情,同时也削弱了班会课的目的,更是给主题班会课的德育效果埋下了重重障碍。

(四)班会缺乏生成性内容

多向互动的动态生成是教学过程的内在展开逻辑。这种关系是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中得以展开和实现的。而在实际的主题班会的开展中,主要还是以班主任为主导,全权掌控,老师在上面讲,把学校要求的教育内容公式化地灌输给学生,一堂班会讲完为止;学生在下面呆板地听取老师的说教,既不能发挥自己的见解,也达不到触及心灵、引发共鸣的效果。这种单向的传输,缺少师生、生生之间的多项互动,不仅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加重班主任的负担,更是让德育工作举步维艰。

三、提升主题班会开展效率的策略

(一)培养合格班主任

1.引入研究视角,回归教育本质

首先,班主任在设计主题班会的时候,要摒弃“拼盘式”的设计思路,牢记一个大写的字母“T”。“―”代表主题班会参与面的大小和活动数量,“|”则代表了活动的深入和开展。一节优秀的主题班会不是活动的罗列和内容的平面展开,而应是按照一个既定的设计思路,围绕某一主题的逐步深入。

其次,要摒弃“搞活动”的设计理念,不让主题班会在华丽的外衣之下背离它本该具有的最基本的教育功能,实现两个回归:一是回归常态,回到朴素、简便、易操作的活动组织形式;二是回归实效,褪尽浮华,回到实实在在的教育效果之上。

2.增强班主任专业知识储备

班主任对主题班会的相关知识储备是影响班会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迟希新在《有效主题班会八讲:设计理念与实施策略》一书中明确提出班主任在设计主题班会应具备的几项基本能力:一是搜集与积累大量素材的能力,它是教师开好主题班会不可逾越的阶段;二是对具体主题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它决定了老师能不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很好的把握主题;三是对主题的提炼技巧,主题的提炼是班会的点睛之笔,不经这个过程,主题就很难得以突显和升华。最后是创造能力,它是教师设计主题班会的核心能力,不管是对素材的积累,还是对具体主题的分析与综合,还是对主题的提炼,最终都是班主任创造能力的具体体现。

(二)创建民主化班会:师生共享班会的主办权

现代教育理念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因此要集思广益,主体班会要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让大家都参与到班会主题的讨论和发言中,切忌把主题班会办成是老师或是班委的发言场。主题班会的设计方案要多征求广大学生的意见,这样更具创造性。学生的需要是教育的出发点,教师只是起到一个把握方向、幕后指导的作用,只有真正从学生出发,整个班会课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美式课堂:品质教育学校方略》中,托马斯.里克纳认为班会能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的课堂氛围。“班会让孩子们身体力行地学习民主。通过班会,他们能够参与进一种与课堂的集体生活相匹配的民主进程之中。通过班会,他们可以给学生们一种重要的教育经历,以体验德威谈的广泛意义上的民主――通过众人智慧之池来解决问题。”这种班会形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生都亲自参与其中,促使他们自动去收集相关主题资料,深入了解主题的内涵,这种方式可以极大提高学生主题班会的积极性,在劳动中启发感想,从而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摈弃浮华:做到“小和实”

活动接地气,教育才有说服力。主题班会上大量充斥着“假、大、空”现象,造成德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提高主题班会的真实性迫在眉睫。首先,主题班会的主题要小,从小事小情出发,主题班会的时间有限,过大的主题往往使得班会空空荡荡、不切实际,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精力有限,一个小而实的主题更容易实现教育的意图。

其次,主题班会要“实”,就是让班会求实、真实。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主题真实,主题应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实际。只有来源于真实生活的教育素材,贴近学生生活,才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才能让教育得到充分的渗透,而且使得这种教育更具公信力和执行力;二是内容真实,取材应以生为本,所选择的内容材料要紧扣主题,围绕预定的目标进行合理取舍,使所选内容真正服务和体现活动的教育主题;三是形式要实,要采取符合教育目的和内容需要的活动形式,走出形式主义的误区;四是过程要实,班会在实施过程中,班主任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自我学习、自主活动中努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

(四)重视班会的动态生成

关于班会的动态生成操作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道德情境问题,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励其主动探索、建构,形成新的道德体验和认知。其次,设计合理的“留白”。一方面,设计时应“事无巨细”,形成弹性化的方案;另一方面,注意留白艺术,着眼于宏观设计,重视过程的开放,使设计体现出较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再次,找准生成的“凭借”。在主题班会课上经常会出现学生无话可说、无感可发的情况,使得班会难以“生成”下去。学生对问题的看法、认知还仅停留于抽象、空洞的概念化层面,缺乏具体的、情境性的素材作为其交互性表达的依托“凭借”。因此,教师要主动创设问题情境,挖掘素材的积极因素,唤醒学生表达的欲望。最后,教师应及时整合信息。在班会开展过程中,学生生成的信息往往是孤立、片面、散碎的,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信息进行及时的归纳、整合,将学生的交流、讨论和思考不断引向深入。

主题班会课与其他的教学课不同,它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道德思想、价值观方面的积极引导。所以,在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摈弃浮华,提升班主任的自身能力,让学生真正地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构建一种民主的班??模式,让学生全面参与班会课,才能真正有效发挥主题班会课的育人作用,生成和巩固德育教育的效用性。

篇8:小学生家庭教育环境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一、计算教学现状

传统的小学数学计算模式基本上都是机械练习, 大量地繁琐地练习。传统教学方法不能照顾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重结果, 没有充分考虑计算过程中方法的运用, 在一定程度压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科技发展和进步, 随处都是各种高级计算器。导致学生的计算能力及数学思维能力越来越差。因此,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二、小学计算教学存在的问题

1.模式单一。虽然现在的教学模式加入了很多的辅助教学工具, 如:录像、录音、投影仪等。但这些都离不开以往的数学教学模式, 如:“复习———引入———新内容———解析———习题练习———批改作业”, 这个教学模式基本上以教师讲解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学, 教师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这个模式还在我国教学模式上传承了很多年。它没有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 教师也没有和学生交流。让学生学习起来枯燥无味, 压根就对学习提不起积极性。

2.忽略口算。口算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及计算速度。但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口算教学。其后果是间接地影响了学生的记忆力、领会力、注意力等的培养, 从而导致学生计算能力不能有效提高。

3.习题枯燥繁琐。现在很多学生都在抱怨有做不完的习题, 而很多家长还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为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其实, 根本就没有必要这样, 正所谓题题通不如一题精, 做到举一反三, 灵活运用。精一题并且教会学生灵活应用到其他习题中, 必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 如今, 许多教师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 题目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 从而让学生失去兴趣。

三、小学计算教学的策略

1.改变单一模式, 情境导入。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进行不同的情境设置。利用情境导入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教师创设的情境要贴近生活, 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不能掺杂大量的非数学信息, 毕竟情境导入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教师要尽量针对计算方法探索情境创设。让学生学会自己观察, 如:今天书包里有几本书、家里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家里今天买了几个苹果等。这些都是可以提高学生兴趣的方法。而且还能将抽象的数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清晰化, 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强化口算。笔算的基础是口算, 口算还有利于强化学生的瞬时记忆力、创造思维能力及注意力, 且口算还有实用价值, 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用到口算。所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 让口算能在实际生活中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就要有一定的口算技能, 就需要强化学生的听、视练习。这样的练习需要坚持训练, 或者是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有意识地、有目的性地渗透口算训练。同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生活实际和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性的、有计划性的口算训练, 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从而为笔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3.学以致用。让学生不再每天应对大量的繁琐习题, 把学到的知识充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如:在学习了平均数以后, 可以让学生算算家里人的平均年龄, 或者是将家里的男人女人分开来算平均年龄, 算男人的平均年龄是多少, 再算算女人的平均年龄是多少。用这样的方法可以加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印象, 并熟练地掌握计算方法, 以强化计算速度及技巧。

4.学生参与。在教学的同时, 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望强、分析问题能力弱等特点, 充分利用辅助教学工具教学。如:要提倡在做中学, 鼓励学生动手动脑, 动口;尽量采用教具、多媒体、学具等直观的教学工具, 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活动, 以促进学生的逻辑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5.独立的空间和足够的时间。学生要有自己独立的空间, 和足够的时间去思考, 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自主探究。在教学中, 教师要大胆放手, 鼓励学生自己去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大胆尝试。教师则要及时地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尽量避免教师“画点”学生“连线”, 让学生逐步形成独立自主创新的好习惯。

篇9:小学生家庭教育环境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关键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问题与策略

1.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

1.1基础设施方面的难点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在基础设施方面的难点主要是投入欠账的部分比较大,而且没有建立完整有效的标准。鉴于一些历史的原因,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一般都不足,很多农村的干部对于环境认识不足,很多村的进村路口或者村内的街道上硬化缺乏,一些村的亮化工程非常差劲,甚至连基本的娱乐设施也没有,村民们乱扔垃圾,一些空闲的、破败的建筑长年没有人管。很多村子连最基本的公路硬化都没有,更不用去谈其他的基础设施。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但凡是环境比较恶劣的村子一般都是组织建设很差或者集体收入也很少的村子,如果想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让这些村子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环境治理,肯定很难实现。

1.2思想观念存在问题

在进行环境综合治理的过程中,包括村领导在内的人认识不到位是治理过程中的关键性的问题。很多村干部认为环境治理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不值得劳师动众,还有很多的干部认为农村的环境就应该是那样,农民的生活习惯没有必要改变;当然还有一部分村干部有畏难的情绪,认为环境治理工作很难做好,所以迟迟不做。很多村干部在环境治理过程中都存在有很浓烈的应付差事的思想,如果有上级领导来查看,就安排一下,如果没有领导来,就不会安排。

除过村干部的思想,当然农民自身的思想也有问题,我们在考察的过程中,经常发现在农村环境整治过程中,有的村子的街道打扫得非常整齐,但是乱扔垃圾的习惯还是没有改变,很多已经取得成效的工作又不得已出现了倒退。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依然是两个方面:①农民缺少应有的环保意识;②长期的生活习惯是大部分的农民的生活方式都不太健康,譬如说随便丢弃垃圾,污水随便排放,这些习惯在一定时期内通常很难得到扭转。

1.3资金问题

资金问题依然是农村环境整治过程中需要面对的关键问题。在进行环境综合整治的过程中,无论是清扫垃圾和杂物,或者清除危房,甚至是对村中的道路进行绿化和美化,这些都是需要大额的资金做支持的。但是在农村来讲,很少的集体收入根本无法维持这样的花销, 有的村子连一些基本的开支都需要上级单位转移支付,更不会有经费来解决环境治理问题了。所以说,治理经费的不足是当下农村开展综合整治过程中的一个非常关键性的因素。

2.处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具体策略

2.1改变村民的思想

在宣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过程中,一定要通过多种有效的形式,来动员他们积极的参与。由于农民的知识层次较低,采用文字较多的宣传单也显然无法起到很好的效果,建议在开展宣传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有线广播、大幅标语以及文艺表演的形式,全方位的做好易于被理解和接受的宣传工作,让清洁光荣的理念深入人心,致力于改善农村村民不太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他们积极的投身到清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有益活动中来。

2.2努力做好村干部的思想工作

在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干部的思想也没有扭转过来,所以要通过多种有效的方式改变干部的思想,使他们深切的感受到做好环境综合治理的责任感与紧迫感,必须要积极的施加给他们的一定的压力,才有助于活动的开展。具体来讲,在工作过程中,要按照镇分片、片管村、村划区管理机制,将工作任务分配给镇级的领导,作为一般的干部需要包村,村干部就需要包区,责任与任务要一级一级的分配下去,一层层的抓好落实的工作,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三个结合。①要奖惩结合,就是要在监督和核实的基础上,将各个村镇的的环境保护工作通报给全镇,对于一些工作认真的村,给予适当的奖励,而对于一些工作态度不够积极的村镇,就需要给予适当的惩罚;②不要将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独立起来,最可能是要将其和文明村和文明村联系起来,最好能够和村干部的浮动工资挂钩,如果环境工作做不好,就要在工资绩效上给与他们适当的惩罚;③还需要和文明户和优秀党员挂钩。通过强制性的要求,来强化他们的思想意识,使他们提高环境整治的积极性。

2.3通过多个渠道筹集资金

农村环境整治过程中,资金一直是一个非常大的瓶颈。为了弥补资金的瓶颈问题,笔者建议县政府必须要对环境整治工作做出规划,按照农村的具体人口来做出统一的补贴,购置统一的保洁设施,按照相关的比例发放到各个村落,并相应的配备专业的保洁人员。对于一些环境整治的先进村进行奖励。有的村能够拿出一定的资金, 并且制定了统一的废旧电池回收设施,对一些基础比较差的村也及时的给予了补助和支持,除此之外,为了提高保洁人员的积极性,还对他们的工资进行了补贴。需要注意的是,村级单位是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的单位,在筹资资金的过程中,需要积极的鼓励各个村的企业以及在外的成功人士进行捐款,除此之外,我们要积极的动员农民投入到环境整治的过程中,除了要求他们自身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之外,还要统一的对他们收取保洁费用,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资金的问题,而且也是农村的村民意识到改变自己的生活陋习投入到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性,可谓是一举两得。

2.4做出科学有效的整治规划

在进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出科学有效的规划和整理。有的省份根据农村环境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譬如说四清四化计划,所谓的四清就是指清垃圾、清杂物、清断壁残垣、清危房;所谓的四化就是指绿化、美化、亮化和净化。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整治规划。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最好能够根据每一个村的具体情况制定出详细的目标以及规划,并根据详细的环境基础问题,明确每一项目标需要完成的具体的时限。当然,这些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改变,对于一些新问题也需要进行积极的调整和布局,除此之外,环境整治的力度要随着工作的不断进行而加大,标准也要不断的提高,确保将清洁工程细化到每一条具体的小巷,从内到外都要保证清洁整洁,绝不留任何的死角。

2.5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保护环境是全民族的事业,环境宣传教育是实现国家环境保护意志的重要方式。要加大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环境法制的宣传力度,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以环境补偿促进社会公平,以生态平衡推进社会和谐,以环境文化丰富精神文明。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对环境保护的内在要求,把环保公益宣传作为重要任务,及时报道党和国家环保政策措施,宣传环保工作中的新进展新经验,努力营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舆论氛围。各级干部培训机构要加强对领导干部、重点企业负责人的环保培训。加强环保人才培养,强化青少年环境教育,开展全民环保科普活动,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2.6坚持长效的整治机制

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绝对不是一项短期的工作,而是一个长期的需要坚持的工作,为了确保各村能够长期的坚持做好环境整治工作, 笔者建议从两方面入手来提高整体的工作效果。①必须要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机制,无论是各个村和镇,都必须要建立起有效的领导责任制, 找一些有责任心而且有威望的村民来担任卫生监督员的工作,积极的组织环境整治的志愿者,免费义务的开展环境服务工作,保证环境整治工作中各村各项工作都会有人来做,并有人来管;②针对群众要做好自我的约束工作,要结合各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可执行性的村规以及民约,明确的将村民在环境整治中的工作落到实处,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从而保证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有效性和持久性。 [科]

【参考文献】

[1]吴长剑.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村庄”环境整治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2006,(5).

上一篇:六年级呼唤作文下一篇:民风民俗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