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实施新课改的问题与策略

2022-09-10

一、农村小学实施课改的问题

(一) 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课改的要求存在差距

农村小学教师现阶段年龄偏大, 多数都是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参加工作的, 有些是民办教师转正后参加工作的等情况。虽然现学校教师已经多数教师进修了大专学历, 但教师原知识结构底子还是相对薄弱的, 与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有很大的差距。比如英语、艺术、科学、综合实践活动 (计算机) 等教师欠缺, 相对缺乏综合素质型教师。

(二) 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 教学设施不配套

地处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 学校教师负担过重 (多数教师包班) , 设备条件不配套, 多数小学操场未达到标准化建设。有的教学楼只够教学班级用, 根本无其它各种功能室等。各村小教学实验设备、教具欠配置, 这与课程改革对学校办学条件的要求相差甚远。

(三) 教育评价体系难以适应新课改

对学生的评价:原有的评价充分发挥了以考试为主要形式的量化评价作用, 重视评价结果, 对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功能评价不够, 评价方式和技术也过于单调。对教师的评价:学校的各种考核制度、方案都主要停留在对教师教育教学成绩上, 不利于教师的发展。教育部门的考核评价: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督导部门的目标考核应加强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生、教师、课堂教学等方面的考核和评价与研究, 应在实践中初步形成一套新课程改革的评价方案, 评价不一刀切, 要关注农村学校的评价。

(四) 部分教师只是教新教材的忠实者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用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 实际上就隐含着教师要用“活”教材而非教“死”教材。新课标是体现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和谐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农村小学少数教师就教材的教学内容不能自行调整整合, 他们总认为教材是这样编的, 我就应该这样上, 不善于驾驭教材。

(五) 校本课程的开发欠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明确规定,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态, 试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由于农村学校办学不具有明确的办学理念, 对学校各自努力发展的目标不够确切。因此, 造成对学校独特的历史传统、人文背景和资源优势的定位不准确。所以, 学校没有开发适合自己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 狠抓课堂教学管理、重视区校级教研联动

学校必须结合课程改革的要求, 加强对课程计划落实的管理:一是课程改革的科目是否开足开齐;二是看是否按课表认真授课 (特别是村小课程的教学) , 防止教学中随意调课、占 (挤) 课现象。课堂教学是实施新一轮课改的主阵地。重视课堂教学的常规管理与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积极倡导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从而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 促进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教师教学态度等发生改变。学校每期要认真结合地区实际制定每学年的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使课改培训工作贯穿在新课程实验与推广之中。同时, 应多方筹集经费, 为农村小学教师提供外出教研学习的机会;教委、进修校应在每年中组织教育专家或教研员具体深入到农村片区举行专题讲座、现场课堂教学研究, 尽量让农村教师有上研讨课、研讨发言的机会。

(二) 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

必须构建农村学校新的评价制度:一是教委构建评价学校整体的评价制度。二是学校构建教师的评价制度。三是学校构建评价学生发展的评价制度。要形成促进学生发展、教师素质提高、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三) 抓好软硬件建设, 优化教育环境

尽量充实农村学校师资力量欠缺的教师岗位 (计算机、英语、艺术等学科教师) , 做到在教师结构上的合理调配。教育人事部门应鼓励新毕业的师范生到相对边远的农村学校教学, 让自己所学的本领展示在农村, 报效在农村, 适当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学校每年要利用自筹或多渠道筹集资金来改善边远学校的教学条件,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四) 强教育科研工作, 以科研促课改

学校教导处、教研室要充分依靠广大课改教师, 大力开展教育科研工作, 充分发挥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优势, 集中力量围绕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些重难点问题, 进行强有力的研究, 从而以科研促进课改的发展。

(五) 结合农村学校特点, 找出办学亮点, 开发校本课程

农村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优势, 找出鲜明的办学特色, 关注农村学生的个体差异, 特别要充分利用环境资源、生活职业技能类 (如使用栽培、插花艺术、烹饪、劳动技术教育、生态农业等) 的优势, 找出自己学校办学的亮点, 开展多样化的校本课程开发, 促进农村孩子全面发展的校本课程建设。

摘要:新课程改革在顺利的推进, 但在课程改革实施的步伐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教师教育理念的欠缺;学校办学设备设施条件的滞后;当今教育评价体系的缺乏导向性;师资培训体系的不健全;三级课程管理实施中校本课程开发的不均衡性;以及校本教研缺乏有效性, 这些障碍着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应该在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提升教师素质;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监控, 让其成为课改的主阵地;强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建立科学的学校评价体系, 促进学校健康发展;重视教育科研工作, 以科研培育学校的亮点;改善学校软硬件设备实施, 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等方面完善与推进新课程改革。

关键词:农村小学,课改,问题与策略

上一篇:虚假陈述行为人虚假澄清问题研究下一篇:浅议电子档案的整理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