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件太阳系

2024-04-29

小学科学课件太阳系(精选6篇)

篇1:小学科学课件太阳系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太阳系大家族》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太阳系大家族》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

全册PPT课件下载页面:http:/// 2《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对搜集到的有关太阳的各种信息进行总结评价。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计算等方法整理、加工太阳系的有关数据。

能够用安全的方法观测太阳。

能够用一定的器材给八大行星排列位置。尝试着模拟太阳系运动的游戏。

知识与技能

知道太阳系的构成,知道九大行星的名字及排列顺序。明确恒星、行星、卫星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了解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过程。知道太阳的有关知识。

了解太阳系中有关行星、彗星、小行星和流星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及交流、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和茫茫宇宙相比人的个体的渺小。

意识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不断向未知领域探索的。教学准备

有关太阳的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等,橡皮泥、记录纸、网球等。教学过程: 1.导入激趣。

(1)谈话导入: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幅美丽的星空图,你想到了什么或者你想说些什么呢?(2)帮助学生认识三类星:恒星、行星和卫星。学生面对满天繁星展开想像的翅膀,并能说说自己对宇宙天体的认识,尤其对恒星、行星、卫星三类星的认识。

(3)激趣:你们向往神秘的宇宙太空吗?你们想探索神奇的宇宙奥秘吗?让我们一起乘上宇宙飞船飞上太空来探索宇宙的无穷奥秘吧!由学生面对满天繁星引入本课,从学生每天看到的熟悉的星星谈起。面对满天星斗,学生会想到很多,例如有些是本身能发光,有些不能,于是引出恒星、行星、卫星的概念,为本课学习扫除概念上的障碍。模拟升空的情景,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把自己置身于广阔的宇宙空间,去探索无穷的宇宙奥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2.让学生自主探究有关太阳系的知识。

(1)要求学生能够对太阳系的构成有一定的认识,井能说出九大行星的名称及其排列顺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太阳系以及太阳系中行星的运行轨迹,看看能发现什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得越多越好,并且能用一些办法记住九大行星及其排列顺序。

(2)引导学生进入“宇宙之旅”、“小天文馆”网站,或提供相关材料,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太阳系。学生在浏览网站或阅读的时候,小组可以提出问题或回答别人的提问,教师将对提问或发表言论多的小组颁发奖品——天文知识卡片。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参与这个活动。

(3)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一段的教学中,学生对太阳系的构成完全由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发现,尤其是八大行星的名称及排列顺序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记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的精神。但因为学生自己寻找的有关知识很庞杂,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3.实地观测太阳。

由于太阳光的强度比我们眼睛可以承受的强度高10000倍,所以用来直接观测太阳的减光设备,必须能够将阳光减弱10000倍。小学生可进行的太阳观测,主要集中在量度太阳影子或投影位置的变化及当有日食发生时量度太阳形状的变化。这两种变化均可使用鞋盒针孔投影仪量度。使用鞋盒针孔投影仪时,如观测时间较长,应注意鞋盒底部太阳投影位置的变化,最多只能持续观测约两小时,并且太阳的影像会由鞋盒底部的西面移往东面。

(1)活动前准备:鞋盒、胶水、剪刀、锡纸、针。(2)活动过程:与学生重温太阳观测方法存在危险的原因;与学生讨论为什么虽然观测太阳有危险,但仍要进行,和学生讨论太阳观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制作鞋盒针孔投影仪:在鞋盒前端开一小孔,后端开一较大的方孔,并用半透明的锡纸蒙上,对着太阳,太阳会在锡纸上留下投影;说明针孔投影仪的原理;说明针孔投影仪的优点和缺点;说明在自然界中,可利用树上树叶间的隙缝和投射在地面的影像替代针孔投影仪进行观测。

要求学生利用“鞋盒针孔投影仪”观测太阳的变化。如有日食出现,亦可用它来观测。但观测太阳时,除了要注意太阳对眼睛的影响外,还要谨防在烈日下曝晒可能出现中暑等问题。

(3)活动评估:检查学生利用鞋盒针孔投影仪所绘画的太阳影像是否正确。4.总结,课后延伸。(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认识太阳系。(2)继续激发学生探索更无穷的宇宙奥秘的兴趣,引导学生课后去访问因特网,那儿有关于太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在等着学生们呢!学生课后继续探索,让学生把网上学习、自主探究的兴趣延伸到课后。5.延伸活动。

模拟太阳系的大小的游戏。

了一些网站,利用Frontpage2000进行了重新组合、添加,制作了网页(太阳系)和(宇宙探秘),学生利用传神2000可以浏览页面,利用Windows自带的Netmeeting进行小组协作学习,利用传神2000中的“BBS论坛”,全班围绕一些问题进行交流学习。

篇2:小学科学课件太阳系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学期《太阳与动植物》教案PPT课件教学设计反思

9.太阳与动植物。

教学目标

1.会运用查阅相关资料的方法了解关于太阳与生物关系的知识;

2.能以自己的方式对搜集的材料进行分析与合理的整理,与同学分享;

3.能根据自己搜集的关于太阳与生物关系的资料,写一篇科学小论文;

4.能与同学愉快合作开展“太阳与动植物”的主题活动,意识到太阳与动植物的生命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学准备

1.教师课前搜集关于太阳影响动植物生命活动的音像、多媒体资料或图片资料等。

2.学生课前收集关于太阳与生物关系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引入

1.讲述:太阳离我们虽然十分遥远,但它与地球上动植物的生命活动却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2.提问:你们知道太阳与动植物生命活动有怎样的关系吗?

二、指导学生认识太阳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

1.出示植物一生的图片资料。

2.提问:在植物一生的生命活动中,太阳起到了哪些作用?在这幅图中作简要说明吧。

3.教师指导学生从光照与温度两个方面对植物一生生命活动有哪些影响进行交流。

4.讨论:如果没有太阳,植物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吗?为什么?

5.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内的个别交流,并深入到活动小组听取有代表性的信息交流内容。

6.在小组内个别交流的基础上,组织那些有表达欲望的和那些信息交流有代表性的同学进行班级内的交流。在同学之间的不断补充和完善中,最终达成共识。

7.教师进行小结。

三、指导学生认识太阳对动物生命活动的影响

1.出示动物生命活动的音像资料。

2.分析音像资料中动物的生命活动。

3.讨论:太阳对动物的生命活动有哪些影响呢?

4.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内的个别交流,并深入到活动小组听取有代表性的信息交流内容。

5.在小组内个别交流的基础上,组织那些有表达欲望的和那些信息交流有代表性的同学进行班级内的交流。在同学之间的不断补充和完善中,最终达成共识。

6.组织学生把讨论的结果简要的记录在教材第33页的表格中。

7.教师进行小结。

四、提出课后收集更多的关于太阳与生物关系文字或图片资料的要求,为下节课开展活动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指导学生认识生物多样性与太阳的关系

1.提问:失去了太阳的光和热,地球上还会不会有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呢?为什么?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从生物链的角度确定太阳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影响。

3.讨论:以草原群落为例,分析太阳与生物之间的影响关系。

4.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内的个别交流,并深入到活动小组听取有代表性的信息交流内容。

5.在小组内个别交流的基础上,组织那些有表达欲望的和那些信息交流有代表性的同学进行班级内的交流。在同学之间的不断补充和完善中,最终达成共识。

二、收集整理太阳与生物关系的资料,写一篇关于《太阳与多彩的生命世界》的科学小论文

1.提问:关于太阳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你们还知道些什么吗?

2.学生整理分析资料,并进行汇报。

3.提出科学小论文的写作要求,引导学生思考:“关于《太阳与多彩的生命世界》,你打算从哪些方面进行论述?”

4.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

5.学生小组讨论商量后进行班级内的交流,并相互提出意见或建议,以完善科学小论文的资料收集工作。

6.指导学生完成科学小论文。

篇3:小学科学课件太阳系

如今的小学科学课比之前的教材更加突出“科学探究”, 教材以建构主义等先进课程设计理念为支撑, 充分体现了“自主探究”这一崭新的理念, 突出表现在教材中丰富多彩的“观察活动”和“探究活动”上。如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下降的规律是什么, 种子萌发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系等。这就意味着在我们的教学中需要大量的科学实验作为支撑, 但是在繁忙的一线教学工作中, 科学教师往往会担任比较忙碌的教学工作, 对于科学实验的准备及操作往往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为此, 我常常在想如果能制作出一套人机交互良好的科学实验配套课件, 这样就能为一线科学教师解除很多烦恼, 并且还能更好地推动学生去探究问题的本质,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

何谓人机交互良好的课件?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人机交互:人机交互、人机互动, 是一门研究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交互关系的学问。人机交互良好的课件, 就是指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收集信息, 并通过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而得出一定的结果的课件, 与事先预制好只需点几下鼠标就显示结果的普通课件不同, 人机交互良好的课件可以由学生或者教师任意输入实验的条件 (包括机器通过音频、视频等其他模式识别设备收集的信息) 而计算演示出不同的结果。

人机交互良好的课件对于科学实验的辅助与提升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使课前准备更充分

新教材使用以来我们经常在教师中听到这样的声音:“科学课真是难教, 实验材料太难找了!”科学实验材料的准备主要分为两个渠道:一类由教师准备, 主要包括实验药品、实验器械、制作实验器材, 即学生不容易找到, 实验课又必需的材料。另一类发动指导学生准备, 是指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日常用品、自然现象等。如春暖花开的阳春三月, 我安排学生在上学的路上采一些野花带到学校, 老师指导学生观察, 学习解剖花的方法, 认识花的结构, 了解花相同与不同。而在金秋十月的收获季节, 我发动学生到大自然中广泛收集各类植物的果实, 然后带到课堂中观察, 采用解剖、尝味等多种实验方法来丰富学生对果实的认识。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 为上课准备好了充足的实验课的材料。

而教师要准备的实验药品等往往因为部分小学设备配备不完善, 无法在学校内部找到, 这样就在无形之中增加了教师准备的难度, 降低了教师教学的热情, 从而产生对科学课的厌教心理。而如果有一整套配套使用的人际交互性较好的课件, 教学时教师就能在无法找到必要实验材料时使用这套软件, 从而避免教师根据课本空讲实验的尴尬。

二、比幻灯课件更信服

一般课件或者现在教学中所使用的配套光盘中的实验往往比较简单, 例如在一些需要比较长时间的实验中, 光盘中的视频实验往往先展示一个实验开始的画面, 然后镜头一转就出现结果的画面。这样简单的视频影像在学生脑海中只能留下短暂的印象, 而且还会使得有些学生对影像结果产生怀疑的态度。而如果我们可以拥有能随意改变实验初始条件并能由改变后的条件演算出实验结果的课件, 一定可以使得学生更加信服。例如在“像火箭一样驱动小车”的实验中, 如果学生可以随意改变气球的大小, 并由此计算出小车行使的速度与距离, 那么学生对于这个实验就像自己实际操作一样随心所欲, 信任程度也会大大提高, 而且学生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

三、比实验操作更准确

实际的实验操作往往会因为一些非人为因素导致实验失败, 例如在“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一课中有这样一个小魔术:用水淀粉在纸张上写字, 晾干后在用碘酒擦拭写字部分即刻显现出来。这个实验课本的设计意图很好, 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但是学生做了后才发现结果往往不是这样的, 涂了碘酒的区域都会变成蓝黑色, 而不是只有水淀粉的地方才是蓝黑色, 原因就是纸一般由植物纤维为原料 (含淀粉等) , 碘和淀粉反应会生成蓝色的络合物, 这样就跟设计这个实验的初衷所违背。如果我们设计的课件可以由学生在指定区域写上任意字, 并用电脑提供的“碘酒”去涂抹让字显现出黑紫色, 这样就能完成这个实验的初衷了。

四、更易引起实验冲突

如在“滴水计时”这一课中为引起学生发现泄水型水钟滴水速度先快后慢的特点, 特意设计了10ml、50ml、100ml三个实验, 并通过计算让学生去发现泄水型水钟的特点。这样的设计会使得教学内容重复且拖沓, 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引导学生注意泄水型水钟滴水速度先快后慢这一点, 教师往往会感觉这样的引导会比较生硬。假如我们使用课件制作一个能让水滴匀速的泄水型水钟与学生一起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出来后学生就会发现这与他自己所做的实验时间不相符合, 就会让学生去思考整个实验过程, 从而发现泄水型水钟滴水速度先快后慢的这一特点。

五、可实现大难度实验

如在“我们的小车”这一单元中, 我们在做实验时往往会因为现实中有摩擦力而使得所得的结果与预设的结果有所不同, 从而导致实验失败。而使用交互性比较强的课件, 我们可以假设实验在一个没有摩擦力的世界, 这样在“像火箭一样驱动小车”的实验中即使气球鼓起的大小只有一点点变化, 也会使得结果有所改变, 这样除了可以使得实验的结果能如预设一样成功外, 也可以扩大学生的思考方式, 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篇4:小学科学课件太阳系

关键词:科学探究学习;模拟型课件;设计因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8-0065-03

一、引言

《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探究学习的环境包括真实环境和模拟环境。科学探究应该充分利用真实环境,然而真实环境中许多因素限制了科学探究的开展,因此有必要使用模拟型课件来创设良好的、适合自主探究的环境。

科学探究模拟型课件的设计因素主要包括两类:模拟的真实度和课件的结构。模拟的真实度影响课件的实用性,模拟既要恰当地替代真实环境,又要使学生愿意投入学习;课件的结构决定课件的有效性,要有利于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促进学习迁移。笔者和团队伙伴设计的小学科学探究系列模拟型课件曾在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上获奖,并应用在教学中。本文以小学六年级《血液循环》课件为例,分析科学探究模拟型课件的设计因素。

二、模拟的真实度

模拟不仅是简化处理真实事物,还要在事物本身的简化模型上加载学生控制因素和学习指导,成为增强的可控的真实。科学探究模拟型课件通过整体把握关键要素,在屏幕上呈现比真实事物更简约、更利于理解的模型,让学生通过学习直接呈现出来的内容,进行多次探究,逐渐发现被隐藏的原理。在模拟的实验活动中,学生不仅学会了相应的内容,也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在模拟课件设计中,主要考虑模型的真实度、呈现真实度和学习者行为真实度。

1.模型的真实度

模型的真实度对于科学探究模拟是最重要的,模型中变量的数量、变量的精确性,重新计算时的时间增量是它的三个要素。

在课件中,变量能够被观察和操纵是很重要的。如果学生同时操纵的变量过多,容易混淆和疲劳,影响探究学习的效果。但是科学现象通常又有多种变化因素,如果模型变量过于少,就不能如实反映科学的现象,也使探究活动的趣味性下降。学生使用模拟型课件进行探究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多次迭代循环的过程,需要通过不断的尝试,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一般不把时间作为一个变量,不对时间进行控制。

例如,在图1所示《血液循环》模拟型课件中,没有把时间作为变量,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教学目标要求,只设置了一个可控变量,即血液取样点。学生可以通过将注射器拖动到图上不同的圆圈处来改变变量的值,也就是采取到不同的血液样本并观察其成分,相当于是抽取了身体不同部位的血液来进行观察。学生可以多次重复这样的操作来发现血液循环的规律,学会探究的方法。

变量的精确性和变量本身数据的真实性与设定的变量的增量大小有关。如果变量本身的数据不够精确,那么就偏离了真实情境,学生利用这样的模拟型课件进行探究学习就失去了本来意义。其次,理想设置是变量能以无限小的增量变化,使学生可以设定任意的变量值,来观察相应结果。在连续的模型中,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模拟操作得出更具有说服力的结论。但由于开发技术的限制,无法实现连续的模型,那么也可按照变式原理,帮助学生从一些特例中归纳出一般规律。例如图1,不同位置的小圆圈即代表不同的变量值,在设计时尽可能多地设置多样化的变量值,使学生可以更容易地建立对模型的理解,自主得出一般规律。也就是在整个人体血液循环图的各处尽可能多、尽可能全面地设置,共25个小圆圈,这些取样点基本覆盖到了每一个器官。在一些血液循环过程中比较关键的器官处放置了更多的取样点,如心脏的地方,分别在左心室、左心房、右心室和右心房的地方设置取样点,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血液成分在心脏部位发生的变化。

2.呈现的真实度

模拟呈现的真实度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兴趣需要来设定。科学探究模拟型课件的呈现要有利于学生的认知。既要保证实验器材的图像接近真实,又要科学地呈现运动变化过程,例如,如何表现未知变量、哪些变量可以操纵、哪些变量不可以操纵、关于时间的快慢如何来呈现等等,还要结合精确的数据。

同时,呈现的真实度也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要根据模拟的性质及学生操作的便利性,来选择和合理使用文本、图像、动画、视频、音频、颜色等信息呈现元素,使模拟的呈现效果对学生有吸引力。

例如图2,在《血液循环》模拟中,用注射器来模拟采集血液,这样的模拟呈现方式接近真实实验,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用红色和蓝色的小球分别代表动脉血和静脉血,并用人体血液循环图上的流动及颜色变化情况来模拟血液循环的整个路线及血液循环过程中成分变化,形象又直观。使用文字和百分比数据来表示血液样本中的成份及含量,用动态图示来表现被观察的血液的微观结构,其中不同形状的图形代表不同的血液成份,分别是氧气、二氧化碳、血糖和尿素。

3.学习者行为真实度

科学探究模拟中,学习者行为的真实度表现在行为方式(键入、点击、拖动等)和行为的类型(选择、生成、控制等)这两方面。

其中行为方式主要是指输入方式。模拟型课件采用常见的鼠标键盘输入方式,这样设计是综合考虑了教学目标、学习动机、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以及学校可能的技术条件,尽可能地使模型中呈现的行为方式最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学习。

对于前面提到过的呈现的类型,每种类型都对应相应的学生行为,其中包括选择、操纵、反应、收集信息等等。各类的行为都是通过一定的行为方式实现。

在《血液循环》模拟型课件中,使用点击拖动的行为方式,点击鼠标,将注射器拖动到取样点模拟抽取血液。这并不仅仅是追求形似,而是详细考虑了学生能否理解和接受设定这样的行为方式以后的设计选择。

行为的类型主要是选择和生成,鼠标的点击拖动,选择了相应的小圆圈,也就是通过这样的行为得到了不同的变量值,最后生成了不同的数据和动画。

三、 课件的结构

科学探究学习本质上是指导的发现学习,是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按照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步骤和方法进行实验和观察,发现和证实科学规律。

《血液循环》采用了科学发现学习的教学策略,而教学策略是通过课件的结构体现出来的。课件主要分为导入语、动手做和考考你三部分,这三个部分相应于科学探究学习的基本步骤,包括提出研究问题、形成假设、进行观察和实验、取得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并且提示学生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改变变量,观察并记录结果,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1. 《导入语》部分

导入语部分主要有三个作用:阐明教学目标,给出使用说明,创设探究学习的开始情节。一般情况下,学生对探究学习模拟型课件不如对指导、练习类型的课件熟悉,所以要重视在导入语部分强调学习目标。模拟的过程形象性和动态性过强,学生容易沉迷于模拟活动中有趣的部分,只注意鼠标点击以后的现象,而忽略了知识技能的学习,兴奋之后,什么都没有学到,所以要结合模拟的特点在导入部分进行教学目标的描述。如《血液循环》探究模拟型课件在导入语部分以问题引出了教学目标,如图3所示。

在模拟中,学生参与的活动更为复杂,因而清晰的解释说明显得更为重要。模拟中要说明一些特殊装置的使用方法,并在说明中包含必要的练习,如《血液循环》模拟型课件在导入语部分给出了一部分使用说明,使学生更为了解课件如何使用,节省熟悉课件使用方法的时间。

除了教学目标和使用说明外,需要创设探究学习的开始情节,开始情节就是探究学习的问题情境。开始情节包括模拟的背景、吸引学生注意的可操纵的对象、学生参与的活动步骤、学生面对的情境等。如《血液循环》探究模拟型课件的导入语部分,见图4。

2. 《动手做》部分

这部分是科学探究模拟型课件的主体,主要的教学内容和探究活动都集中在这个部分。课件的界面呈现人体的血液循环图,这是一个模拟的简化模型。学生可以选择使用显示标签,显示人体血液循环图相应器官的名称,如头、肾脏等等。课件用红色和蓝色小球分别代表动脉血和静脉血的血液,学生可以选择观察血液循环流动的情况,以及血液在流动过程中的变化。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验设想,用鼠标拖动注射器模拟真实场景中采集血液标本的过程,同时在右面的显示框里观察到血液的各个成分以及其含量,还有细胞的微观结构图。

3.《考考你》部分

《考考你》不是通常的练习题。科学探究模拟课件不给学生提供现成的结论,而是通过《考考你》这一环节,来让学生验证自己探究的发现。检测问题要结合模拟操作的方法和过程,检测题的答案要通过模拟操作核对。题型的设置应该有一定的梯度,从易到难。《考考你》的题型主要有两类,分别是选择题和简答题,选择题相对比较简单,简答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将选择题放在前面,简答题置于后面。此外,在选择题的设置上,也是有梯度的循序渐进,给学生留有余地,逐步加深,而不是一步到位。在这部分要有与学生的交互,每一个选择题都有两次答题机会,第一次回答错误给予答错提示并且可以再次作答,第二次答对则给出解释并继续下一题,答错则给出正确答案及提示。

四、 结束语

由于真实情境的多变性和不易控制性,有些探究性学习活动很难在现实的环境中展开。探究模拟型课件着眼于设计结构良好的、内容符合真实情境的课件,旨在通过课件的使用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有效地引导探究活动,以达到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促进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培养学生创新和探究能力的目的。因此,对于教学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军征.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基础(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0-85.

[2]张军征.多媒体课件设计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83-85.

[3]张军征,樊文芳.科学探究模拟课件的真实度因素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1(3):49-52.

[4]张军征,樊文芳.支持科学课程探究学习的实验模拟的交互因素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1,21(10):41-44.

[5]张军征,樊文芳.模拟课件促进科学课程探究学习的作用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2,28(2):34-39.

篇5:小学科学齿轮课件

本课教科书包括三个板块: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拓展活动。其中,活动准备提示了课堂探究所必备的典型的实验材料:齿轮模型、泡沫板、刀子、萝卜、塑料棒,此部分属于学生课前探究性准备材料的过程。拓展活动中提示了一个建议性活动内容:研究玩具车或机械钟内的齿轮,探究游乐场中的娱乐设施运用了哪些简单机械的原理。此部分属于课下对活动过程的延续。活动过程设计了两个活动,一是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齿轮;二是做齿轮,研究齿轮的作用。同时,教材中还呈现了“空白记录表”,目的是让学生自主记录“我们的发现”。本课教科书在编写中体现了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并通过卡通人物的表情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显性呈现在教科书当中,使本课显得探究韵味丰足而又不失活泼、有趣、合谐,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学观点:

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研究的主要专题是“探究如何让学生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并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体验知识与事物的形成、发展、变化过程,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动手的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我的观点是: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应落实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并在活动过程中,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着力引导学生“从问题引入到问题结束”,让学生带着对问题的探究自行经历探究的过程,在对事物有了一定的结论之后,再通过探究中发现的问题,或是对结果的分析,引导学生产生新问题,并能够持续进行新问题的探究,将探究活动不断进行下去。

设计思路: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我基本遵循教材编写的思路,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开始,通过谈生活中的齿轮引入课题,让学生先猜测齿轮的作用,带着“齿轮究竟有什么作用”的问题进入科学研究中,通过动手做齿轮,发现正常工作的齿轮应该具备的特点,通过实验发现齿轮的作用,最后让学生用获得的认识联系生活中对齿轮的应用。最后,通过“设想一个正常工作的机械钟表中至少要有几个齿轮?” 让学生产生新问题,在充满探究欲望之中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以促使学生课下继续探究。整个教学过程重点体现了“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的理念,以及让学生的`探究活动从“问题中开始”,又从“问题中结束”,使探究活动更具完整性、细致性、科学性、持久性。

同时,我还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认真观察、细致归纳。通过一系列的探究体验活动,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一步步体会到齿轮的特点,发现齿轮的作用。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还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了我国在齿轮制造和应用方面的背景资料,以达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起对齿轮进一步了解和研究的目的。

教学目标:

1.在做齿轮的过程中,体验合作与交流的愉快,增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研究齿轮作用的过程中,学会设计和制定实验方案,并养成做好实验记录的习惯。

3.探究齿轮这种简单机械的作用,了解使用齿轮能传递动力、改变力的方向及改变转动速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带来了几个模型,知道是什么吗?

看来大家对齿轮并不陌生。那位同学来说一说,哪里用到了齿轮?

实际上,齿轮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和杠杆、滑轮、轮轴、斜面一样,也属于简单机械。那作为简单机械的齿轮在工作中会起到哪些作用呢?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猜一猜。

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的都见过齿轮,对齿轮的作用也有一定的了解,尽管不全面,也不够准确,但这样的导入能唤起学生对齿轮这一事物的思考,为下一步活动做准备

二 探究活动一:做齿轮,感受齿轮的特点

1.激发做齿轮的兴趣。

齿轮究竟有什么作用呢?老师认为,只要你们做个齿轮模型体验体验齿轮的特点,再利用它来研究研究,就能把这个问题解决,你们能行吗?

孩子们最喜欢动手操作,为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亲自体验做齿轮的过程,目的是让学生在制作过程发现齿轮的特点,为齿轮作用的探究过程提供最直按的经验

2.学生动手做齿轮。

学生进行做齿轮的活动。(教师在结束前1 分利用课件上的小闹钟加以提示,让学生树立时间观念)

3.转动自制齿轮,初步感受齿轮的特点。

请同学们互相配合,把你们的小齿轮组合起来,转一转,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把齿轮在泡沫板上进行固定、组装,并进行操作与观察,谈自己发现。

学生制作的小齿轮普遍存在不够圆、齿不均匀,齿轮组合在一起时,相邻的两个齿轮不能互相咬合,个别同学还会存在固定齿轮时轴没有插在圆心上的问题,同时呈现用于做齿轮的材料也不够坚硬与结实等一系列问题。目的是通过此交流过程,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意识到制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都会影响齿轮的正常工作。同时体会到正常工作的齿轮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三 探究活动二:利用齿轮模型 探究齿轮的作用

1.设计研究方案。

齿轮究竟有哪些作用呢?现在,我利用自制的齿轮模型,也可以借助老师提供的齿轮模型来研究。你们准备怎样组装齿轮进行研究呢?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汇报研究方案。

为了避免研究的盲目性,保证探究的效果,有必要让学生在实验前对实验方法进行设想

2.探究齿轮的作用。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刚才设想的方法去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做好实验记录。

3.汇报研究发现。

请各个小组汇报各自的研究和发现,同时还要注意把兄弟小组的研究与本组做对比,记录有价值的发现。

①学生汇报自己小组的发现。

②根据小组的发现,结合其他小组的发现,再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学生汇报自己的研究发现,教师进行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总结出齿轮的作用。

(适时板书:传递力、改变转动方向、改变转动速度)

学生实验的同时,教师将实验中的观察记录作为指导重点,目的是让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搜集观察实验中的大量信息,以便为学生互相交流、归纳结论提供事实依据。汇报中,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同时提醒学生要注意记录、积累别的小组的发言,体现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

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不仅知道了齿轮能传递力,还发现了它能改变转动的速度和运动的方向。

四 拓展活动:创新设想

1.学以致用,科学猜想。

(出示一个钟表)同学看,这是一块普通的钟表,它的里面就有齿轮,齿轮的转动带动了钟面上的指针。请同学们想一想,要保证时针、分针、秒针向同一个方向也就是顺时针转动,你认为至少要有几个齿轮?它们是怎样组合的?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意见。

这一问题,学生的意见可能各不相同,教师不给予肯定与否定,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回答中互相启发,碰撞思维的火花。这一设计的目的是将学生探究出的齿轮的作用在实际中进行应用。加深学生对齿轮的作用的认识,同时也渗透了培养学生善于用掌握的科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服务于生活

2.引出新问题,拓展延伸到课外探究。

钟表里究竟有几上齿轮?它们到底是怎样组合的?又是怎样工作的呢?那样组装有什么道理?还有没有更好的组装方法?这些问题请你们课下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解决它。下节课我们再来重点交流。

篇6:小学科学认识固体课件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我种感官和借助工具进行观察。

能够对周围常见物体进行分类。

能够利用文字和图画描述观察结果。

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图表交流观察结果。

科学知识:

知道什么样的物体是固体;什么样的物体是液体。

知道固体在颜色、形状、软硬、透明、轻重等方面的性质。

知道不同的.固体能混合也能分离;混合前后固体重量不变,体积改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合作与交流。

体验工具比感官更有效。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几种固体、几种液体;天平、小量杯、量筒、筛子、面粉、杯子、放大镜、锤子、擀面杖、记录表格、黄豆、玉米粉、绿豆、筛子。

学生准备:几种固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效果分析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关于固体和液体你都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2.提问:哪些物体是固体?哪些物体是液体?固体液体有哪些特点?

二、学习新课

1.教师引导学生将物体分类。

(1)教师出示铅笔盒、布、鸡蛋、勺子、石头、水、胶水、面粉。

(2)提问:你们能给这些物体分成固体和液体吗?

(3)学生分类并回答。

(4)教师出示牙膏。提问:牙膏是固体吗?

(5)学生讨论,产生疑问。

(6)出示面粉和水,“和面”活动。提问:和出的面糊是固体吗?

(7)学生争论,教师讲解中间物质。牙膏和面糊都是混合体,称为“流体”。

2.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多种感官认识固体的性质。

(1)提问:你们都带来了哪些固体。

(2)小组确定研究哪几种固体。

(3)小组讨论选用那种方法研究固体的性质。

(4)教师提示学生要用各种方法观察(用眼看、用手摸、用工具研究),提示学生从各方面观察(如颜色、形状、软硬、透明度),并记录下观察到的现象。

(5)分组实验,记录,师巡视。

(6)汇报研究结果,描述固体的性质。

(7)小结:固体都有一定的形状。

第二课时

3.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物体混合或分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谈话:看看书上30页下图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让学生认识到因为不同的需要要把不同物体混合或分离。

(2)提问:你在生活中还见过要把固体混合或者分离的例子吗?学生说不出时,教师可引导或补充。(炒菜时把不同的菜和作料混合起来,把糖放进水里,把沙子从米里捡出来等)

(3)学生讨论、交流经验。

4.研究固体混合前后的变化情况。

1.研究固体混合前后的重量变化。

(1)出示黄豆、玉米粉、绿豆。

(2)提问:把这些固体混合在一起它们的重量会怎么样?

(3)学生猜测。

(4)提问:怎样才能证明它们的重量在混合前后没有变化?

(5)说明使用天平的必要性和使用方法。

2.研究固体混合后体积是否变化。

(1)提问:把各100毫升的物体混合在一起,它们的体积会有什么变化?

(2)学生猜测。

(3)说明要使用量筒来测出体积。

(4)实验,并说明体积变化的原因。

三、巩固应用

1.布置任务:在1分钟内将混合后的黄豆、面粉、大米分离。

2.提问:可以用什么办法把它们分离?

3.介绍工具筛子。

4.发筛子,实验。

提示:考虑固体的大小选用不同大小筛孔的筛子。提醒学生保持桌面清洁。

四、布置作业

上一篇:学校班级班长竞选演讲稿下一篇:尺桡骨骨折的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