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教学范文

2022-06-18

第一篇:小学科学课教学范文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小学科学课创新教学探索浅谈》

小学科学教学是一门与科学、技术、社会紧密联系,操作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社会性很强的学科,结合小学科学课的特点,科学地、系统地对学生进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切实可行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从中培养他们的能力,龙其是创造能力,他们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发展自身,改造世界。那么,如何在科学课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实施创新的教学呢?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解放学生。

科学课在让学生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境愉悦,情绪饱满。在这种状态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激活神经系统使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为了创造生动活泼、轻松欢快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课堂上我采取了三个"解放"的对策。

(一)解放学生的大脑,多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边听课边想,边观察边想,边实验边想,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鼓励学生想得新、想得奇。我还经常运用设疑促思的方法,促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二)解放学生的嘴,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在课堂上我对学生没有这不能说,那不能提的规定,而是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想说就可以说,想提问就可提,有不同的认识允许开展争辩,即使说错了,也只作正面指点,不进行指责,不挫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例如:我教《物体的特征》一课时,让学生说说我们的身边的各种物体,同一种物体,有的说圆形,有的说是长方形,有的三角形等各不相同的答案,这或多或少是正常的,这是他们的认识水平所决定的,通过大家的讨论后,是能达到共识的,而教师要做的是要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意见说出来。(三)解放学生的双手,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小学生好奇、好动、好玩。他们什么都想摸一摸,玩一玩,做一做。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征,在教学中我积创造条件,尽量满足他们的动手要求。让他们积极地玩,并要求他们玩出明堂来,玩出知识来。从而在动手过程中,

发展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引导观察,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观察发现问题是创造的起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根据小学生具有强烈好奇心的特点,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从不同角度洞察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以及变化发展的规律,发现其中的矛盾或问题,尤其是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一个好的科学教师,一节好的科学课,都是从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问题入手来训练学生的。教师精心准备了“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在与材料的作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并用语言准确地提出问题,完成学习的初始阶段。

例如“摆的秘密”一课,教师让学生首先观察摆,然后做实验:在10秒钟内,摆的摆动次数是多少?当全班12个小组将数据汇报(教师在黑板上作记录)之后,教师启发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数据,看有什么问题没有。结果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和提出了问题。有的说:“我发现我们小组的摆比别的小组的摆快一些。”;有的说:“我发现我们组的摆摆动到最后停下来了。”;有的说:“我发现我们与他们组的摆做得不一样,我们的长而他们的短,所以摆动不一样。”;……;有的问:“为什么同样是10秒钟,每个小组的次数都不一样呢?”;有的问:“为什么摆到最后都要停下来?有没有不停的摆呢?”;有的问:“到底是长的快还是短的快呢?”……。 在许多的问题之中,教师让学生进行筛选和分类,确定本节课能够解决的问题,经过讨论,学生一致认为“摆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是今天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观察发现了问题并明确了问题,这是思维的结果,也是创造性的体现,同时也为分析问题作好了准备。

三、运用媒体,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学。

正确运用媒体,不仅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而且可以突出重点,化解教学难点,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充满兴趣的学习活动中往往伴随

着积极愉快的情绪,当大脑处于最佳学习状态时,能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媒体来引入新课,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浮力这个内容,也是一个教学难点。学生对浮力现象容易理解,但对浮力的实质理解则是一个难点。如果按照一般的教学方法:如小木块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这是由于木块受到向上浮力的缘故,这个力叫做“浮力”。这种方法引入,由于现象是学生已经知道的,而且设置的问题又没有挑战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大脑思维,容易造成学习上的障碍。在教学中采取课前播放一段剪辑的录像:有一群小朋友在玩皮球,不小心小球掉进了一个小直洞里,洞又较深,小朋友都在想办法把球取出。我就把取球的答案让学生来回答。结果学生由于提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而议论起来,大多数同学说用水灌入洞中,让球浮起来,接着我又提出为什么?假如掉放的不是皮球,而是一个比皮球重得多的小铁球,能否也同样用灌水的办法取出小铁球等一系列问题。结果学生的思维很活泼,然后通过演示实验的配合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儿童的天性好动,特别喜爱游戏活动。在自然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适当采用演话剧、玩魔术、猜谜语等游戏进行教学,让学生沉浸在欢乐的游戏中,愉快地获取得知识和技能。例如:《天气变化和人的关系》一课,我叫几个学生上台,让他们分别扮演各种害虫以及农作物获得大丰收的情况。让学生在话剧中了解瑞雪兆丰年的道理。这样,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不知不觉地学到知识和技能。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起了巨大的推动力量,学生对自己不感兴趣的科目是不可能把较多的精力投入其中的。教师应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有效的办法,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小学生注意力时间短、容易分散,如利用媒体教学手段的图像清晰、形象逼真、色彩鲜艳的特点,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注意力集中,又可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讲,通过观察认识事物是他们增长知识的主要方式。在

小学科学教学中,一般采用观察实物、观察图片、观察标本、进行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等方式使他们认识事物。但由于有的实物或标本体积过小,不易看清,影响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如采用了电脑媒体,就能较好地帮助学生观察物体的细节部分及整体结构,从而使学生可全面深刻地认识物体。如:用电脑绘制蝴蝶的侧面与腹部结构图,在电脑可向学生显示,并可演示旋转,加上动画的效果,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就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我边演示边讲解,这恰似电影中生动的“特写镜头”,这样使幻儿精力集中并能直观形象地看清、了解昆虫的物征,进而掌握了昆虫的概念。 有些东西我们用肉眼是无法看清楚的,但通过电脑媒体,可以帮助学生清楚认识这些现象。如:“空气可以被压缩”的现象学生很难理解,如果制成动画课件,就可以化难为易。如:一个注射器活塞没有压缩前,注射器内部的几个空气分子自由自在,随着注射器活塞的压缩,注射器内的空气分子间的距离越来越小,最后被“龀牙咧嘴”地压在一起并用“双手”使劲地上撑活塞的底部。这一简单的动画演示,把抽象复杂的事物形象简单化,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压缩后,空气(分子)的数量没有改变,压缩只是使它们之间的空间距离变小了。它们“不愿意”被压缩而使劲往上支撑对活塞产生了向上的力,所以当人们手压注射器活塞时有往上弹的感觉。

五、进行实验探究。

科学教学中,教师不但可以根据生动、新颖的观察材料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根据材料的要求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观察。如教学《各种各样的叶》一课,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各种各样的叶,看看叶的形状,认识叶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使学生懂得只有通过对物体的仔细观察,才能领略到大自然中各种奥秘之所以在。只要学生学会了处处多留意观察,自然就能从中掌握某些事物的规律和特点。

学生的观察,描述不充分,既与教师的教学经验有关,也与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关。要改进观察教学,必须改变老师的心目中既定的,单一的,不变的死要求,要指导

学生对具体的观察,用儿童自己的话,全面描述观察对象的各种属性。仍以观察茎为例,要让学生描述:从哪里到哪里是茎?与叶连着的是茎,与花,果实连着的是不是茎?上面没有叶的是不是茎?叶旁边长出的细枝条是不是茎?茎是怎样缠着棍子长的?用手比划一下,从哪一边往哪一边缠?是不是像这个符号这样缠?一边看一边说,这就是在发展学生的能力。

六、学生多实践,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科学课教学生学习的是“浅显的基础知识”,不能强求完整、严密,

要作具体的分析。更应侧重学生语言的内容,首先要引导学生把他头脑里想到的东西说出来,并能使别人听得懂。例如,教学《昆虫》一课,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蚂蚁后提问:蚁的身体可分为几部分?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对蚂蚁进行研究,然后要求学生把研究的结果综合起来形成结论,最后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把结论表达出来。

又如,学习《植物和环境》一课时,出示图片,阳光下的菜地,附近有灌溉的水沟;荷塘景色;植物园里的水松和水杉区,阳光射进树丛间。给学生从观察中以植物生活的周围有些什么,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了解植物生活周围的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就是植物生活的环境。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探讨些植物的特征。 接着用多媒体出示图片:松树、虎尾兰、玉连、仙人掌等植物。另外出示实物,让他们看看和摸一摸,并说出这些植物叶子的特点等。学生观察后报告他们的发现:生长在不同环境里的植物,都有它们适应不同环境的形态特征。蕉、芋、木瓜等植物是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它们的叶子都比较阔大而薄,表面光滑没有毛,叶片上气孔较多,便于蒸发水分;松树的叶如针状,虎尾兰的叶窄而长,玉莲的叶丰厚,宜于含蓄水分,仙人掌上的刺就是叶,细而短,这些植物的叶子一般都比较硬,表面有的有蜡质或绒毛,叶片上的气孔也较少,以减少水分蒸发,所以这样的植物适宜生长在干旱的地方。

接着观察第二个实验的配图:(浅盆里种子萌发实验)学生先分析探究盆里种子萌发环境的差异,(靠水瓶一和水分较充足)再根据盆里种子长出胚根的情形,

1、每颗种子长出的胚根都向着小瓶一边。

2、越靠近水瓶的种子,长出的胚根长。想想出现这种差异说明了什么?通过议论使学生得出植物有向水生长的特性的结论。 要让学生自己获得知识,就需要用探索的方法,探索的过程是从不知到初知,到熟知,不会出错,而且错是各种各样的,因此,学生在描述过程中有不科学,不严密的词语是得正常的。对于这些不科学,不严密的词语,有的可以因势利导,教给学生一些词语,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

另外要改进实验教学,教师必须理解实验的教育价值。从大范围看,虽然多媒体对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科学课我们可以摆脱“一讲、二示范、三照着教师去做”的影响,让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寻求科学,使实验成为一种简单的动手操作活动。实验的教育价值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认识自然的能力。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奥秘,更能有效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提高科学的教育价值。

第二篇:小学科学课教学反思

《科学》这门课对于学生来说有的内容学生易懂也爱学,可有的离他们很远他们不懂就不爱学,这就要我们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宽松气氛,让学生敢想敢问,使学生感到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一起探索,研究。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问题提不到要害处,教师要先给予积极鼓励,赞扬他敢于提问的勇气,而后再给予点拨和启发,让他们带着成就感体面地坐下。其次,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解放思想,放下包袱,鼓励学生敢问,爱问。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会质疑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爱迪生“我能孵出小鸡来吗”、牛顿“苹果为什么往地上掉”等具体事例,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善于思索探究的思维品质,使学生懂得“疑而能问,已知知识大半”、“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道理。还要告诉学生,课堂提问不是老师的专利或某些学生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提问,也只有在大家互相质疑的过程中,自己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

学生不会提问,是因为他们不知从哪入手,不知提什么样的问题。起始阶段,教师应注意通过示范提问,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有法可循。当然,在示范提问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注意启发引导,让学生尝试提问,由易到难,逐步上升。

教材中许多课文的课题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探究和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为什么会形成火山爆发和地震?蜡烛点燃会有哪些变化?学生带着问

题产生好奇,走进文本。

有些课文中有看似矛盾之处,那正是编者匠心独具所在。从而悟出道理,提高认识。如《冷水和热水》一课,有这么一个实验:向烧杯中加入280毫升热水(80度左右)向锥形瓶中加入80毫升的冷水.将锥形瓶放入烧杯中,用纸板盖住杯口,在纸板上打两个小孔将两个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测两个容器中的初始温度和每间隔1分钟的温度变化.(到5分钟时;到8分钟时)在实验前让同学说一说将要出现的结果. 同学们只说出了两个结果:温度一样,热水比冷水高一点。我说冷水比热水温度高点,同学们说“那是不可能的.”我说“那好吧,我们来试一试再说。”同学们都非常好奇,认真地看和记录,结果正是冷水高一点,这样一来同学们的积极性上来了,纷纷讨论为什么,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学生热爱科学,对科学现象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科学课的开设正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的。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仍沿用那种僵死的教学方法,其结果只能是倒学生的胃口,抹杀学生求知欲望。我们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认识科学,并鼓励他们去探索科学的诸多奥秘。只有这样才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理念。

我觉得作为一名科学课的教师,应该时刻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每一节课,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好的体验、探究的过程,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篇:小学科学课教学反思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事物,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因此科学教学必须让全体学生参与以探究为目的的研究性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自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行设计探究的程序、自行得出结论规律,自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怎样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积极、兴奋活跃、稳定持久的状态中参与教学,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以下是我在教学中得到的一些反思和体会。

1、探究活动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依据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自信心。孩子对周围的事物都充满探索求知的渴望,并善于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老师应抓住孩子的好奇心理,由浅入深地给予理解,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并鼓励孩子多思考,多提问题,有意识的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而成为创新的动力。

2、要让学生通过亲身探究,从中获得知识,对自然界的有些现象,学生经过亲身探究才能产生认识,才能提出新解释,新假设,新概念。亲身探究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能得到培养,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通过亲身探究,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批评性思维以及创造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3、在探究活动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相互合作,彼此分享。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教学氛围和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营造一个生动、活泼、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前提和保证。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不仅是知识的传递,也是情感的交流。当我们在互动过程中,达到“相互信任,彼此尊重,融洽相处”时,学生成了真正的学习主人,才能敢想、敢说、勇于创新。

4、创造探究条件,正确引导和训练学生创新能力。每一位科学课的老师都应有这个认识:科学课的学习内容已不仅仅是教科书,而是学生生活周围广阔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因此科学课教学要充分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教育资源,将学生的探究活动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以达到培养认识事物的目的。

总之,教师在上科学课时要精心组织探究活动,在教师的引导和激发下,学生通过亲身探究,他们的创造灵感被激发,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自主能动性,创造活动才会成为可能。教师才能进一步发挥课堂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让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摇篮。

….

2012年6月4日

第四篇:小学科学教师论文小学科学课教学论文

小学科学课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科学教师的语言艺术

摘要:科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为科学教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准确、有趣、有发展性和鼓励性的语言,是科学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师; 语言艺术

小学科学课涉及到物理、化学、地理方面的知识。而语言教学艺术在课堂中既起到基础作用,又起到桥梁作用。同一教学内容,有的教师讲授能使学生茅塞顿开,很快掌握知识点,有的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却并没有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实践证明,在体育这一以人体运动为主要内容较为特殊的教学科目中,语言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现在的体育教学不仅要求教师的示范动作准确、清晰,而且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修养和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

一、教师的语言要有趣味性

一堂体育课上得好不好,活不活,主要决定于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这关键在于教师的导,这个导就是指———体育课堂中的语言艺术,也就是我常说的教师在课堂上语言表达能力的艺术。教师在课堂中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小学生因其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形象思维占优势等特点,若教师完全照教科书的用语和自己教案上的内容讲课,势必造成语言生硬,学生理解吃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用讲故事,创设情境法,把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生动、鲜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既活跃了教学气氛,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例如在一年级队列训练中,我经常进行“快快集合”和“一切行

动听指挥”的游戏练习,并让学生联想“企鹅在冰天雪地里集体行走”;为了巩固队列动作,采用了“拉拉圈圈走走”的游戏,争强好胜的孩子们谁也不甘落后,大大加强了他们克制力和耐久性,一直保持有趣地进行队列基本练习。

又如在《越过障碍》练习中,我用战斗故事来创设情境,把一些障碍物比做壕沟、小山丘等。“小游击队员们,现在前线急需药品和粮食,你们要看清地形,安全、快速地将急需物资送到前线,争取最后的胜利。”结果,学生个个认真,情绪高昂,全身心地投入练习。

二、教师的语言要有针对性

课堂中还有一种语言,那就是书面语言,它主要是指板书,它对于突出教学重点,强化形象直观,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清教材脉络和加深记忆理解等有重要作用。板书要求精要,而且有诱发功能。在“前滚翻”的教学中,我发现较多的学生“团身不紧,方向不正”。在对动作进行分析、讲解时,为了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和加深理解、记忆,板书了“闭嘴下巴抵胸口,目视肚脐莫抬头;重心前倾双手推,迅速收腿不落后。”的口诀,既概括了动作的要领,又使学生朗朗上口,印象深刻。学生之间互相背诵,领会动作要领,而后对照“口诀”利用进行动作练习,起到了“提纲契领”的作用。

又如“单手肩上投篮”的教学中,针对学生上下肢配合不够协调,发力顺序不够连贯的毛病,我根据体育运动的技术动作细节和动作姿势,利用彩笔形象、生动地勾画出动作,提示学生由下肢蹬地开始,随着向上伸展,右手托球左手扶球侧,瞄准篮筐,然后伸臂、扣腕、

手指用力将球投出:形象的单线画引起学生的注意,给学生留下生动、开拓的思维空间。

三、教师要有丰富的体态语言

教学语言除了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还有一种特殊的语言———体态语言。其中包括眼神、表情、姿态、手势等。无时不在的形体语言,是体育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学的又一鲜明的区别,“身”教重于“言”教,体育老师潇洒,漂亮、完美的示范动作和教学过程中乐观、自信、开朗的特点,以及热情、饱满的精神状态———这一特殊而良好的形体语言,对学生的影响更是举足轻重的。

教学中为了让每个学生看得见、听得清,特别是进行重点部分教学时,我先用眼光扫视一下,使他们思想高度集中后再进行讲解、示范,并不时通过位置的移动和眼光、手势提醒每位学生,确保他们身到、心到。遇到有少数调皮的学生思想不集中时,我故意做短暂的停顿,用眼光提醒他,而不是训斥、点名,这样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从而有效地使这些学生的思想很快集中过来,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在新授课中,对完成动作好的学生,我用赞许的目光以示表扬和鼓励,提高练习质量;对暂时未能掌握动作的学生,我用期待的目光给予鼓励,增强信心,激发锻炼和积极性。教师以目光向学生传神授意,能使学生感到兴奋、喜悦,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和蔼的面容能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形成良好的教育机制,让学生产生信任感,增强战胜困难的毅力。在前滚翻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克服畏惧的心理,我用坚定的目光

鼓励学生:“你能行的,一定能行”,始终蹲在垫子旁帮助他们,只那么轻轻地“一托一推”,就让学生有了安全、信任感。当他们顺利完成动作后,我时不时竖起大拇指或鼓掌,和学生分享成功的喜悦;对暂时不能完成动作的学生,我就轻轻地摸摸他们的头表示鼓励,激发他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斗志,师生之间的情感得到交融、升华。

总之,体育教学中的语言艺术为体育教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准确、有趣、有发展性和鼓励性的语言,是体育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教学中语言艺术的运用,能改善体育教学存在的单调乏味的感觉,把体育课上得健康、活泼、有趣,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素质的发展,让学生真正享受到体育课应有的娱乐功能,最大限度地领悟体育的无限魅力。

第五篇:小学科学课教学案例

小学科学课教学案例(小组合作与个人表现) 这学期开始进行了科学学科的教学了。当时拿到课本的时候,新颖的教材设计,看的我一头雾水,不知道从何入手。于是静心琢磨教材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发现书中许多的内容是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寻求科学的答案,其间更多的是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探究的。

夹着课本走进了天真的孩子们中,引导着孩子们开始科学的徜徉。几节课下来,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的现象:合作学习中有些孩子忙得手忙脚乱,而有的孩子好似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势,在一边独自“偷闲”。下课后,我就喊了一个“悠闲”孩子,问他:“你上课的时候,怎么不和同学一起动手学习呢?”这个孩子满怀委屈地说:“老师,不是我不想和他们一起学习,而是(小组长)太霸道,从来不听我的,也不让我“玩”实验器材。”孩子的一席话,不啻一记闷棍,敲的我又陷入了迷茫:什么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才能使孩子们都乐意动手呢?如何恰当地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呢? 于是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这个问题确实很普遍,这是在小组学习背景下引发出的一种正常现象,这是多种因素所导致的。因素有学生的个体差异,有个性差异,有小组内的环境因素。但教师的对学生小组学习的组织策略,对小组学习的认识水平,学生分组合理性,学生学法渗透,这一切都是我们教师起着决定和主要作用。所以我们在课上发现的这些部分学生显能就不奇怪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教师先要给自己看看病,什么是小组内分工,怎么分法,什么样的问题要小组研究,小组内怎么研究讨论,在讨论时教师怎么参与„„,把握这些问题,整理这些认识,学生的小组讨论就有序而就不是这个样子。当然对参与差的学生,我们可以让组长为其开小灶,或是你特意为这些学生提出小要求,当然要求是为这个探究活动做些什么,是直接参与的。这样的参与对其慢慢适应小组活动,参与小组活动有一定的帮助。学生会慢慢自信起来。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寻到解决的方案,于是我就在班上化了一节课的时间,进行了科学课以外的合作教育训练:蚂蚁搬食物的活动:首先我说:“当一只小蚂蚁发现了一个蝗虫的尸首,他会怎么做呢?”孩子们积极汇报自己平时的发现,“对,小蚂蚁迅速找来同伴齐心协力把食物运回‘家’。那你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怎么办呢?”于是,我选择一些简短的文章交给孩子们讨论。某些同学发现了问题,在小组里提出,其他同学一起来解决问题。于是各种合作行为,就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开始了:如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不同见解,要等对方说完,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对对方的精彩见解和独立观点,要通过表扬、鼓励形式,达到相互支持;碰到困难和分歧较大之处,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的解决问题。

学习合作的气氛慢慢有些融洽了,发现孩子们都愿意参与到小组的探究中来了。可是又有了新问题:小能人们的积极性不再高涨了,在汇报的时候,手不愿举了。哇,我在无形中又伤害了一些孩子的心灵。怎么办?由于小能人是在每位老师的呵护中成长的,他们也养成了一些骄傲自大的性格,当不在被众星捧月时候,他们感到了失落。面对这种情况,于是我又采取另一种做法:我对小组进行重组,能力强集中在一起,选择能力一般的做组长,让他在激烈的竞争中进步,能力相对弱的组成一组,选派班上的小能人,由他来带动整个小组的活动,充分发挥他的作用,带动其他学生进步,有些组员在小能人的影响下,甚至可以到其他组去当组长了。这样一来,班级中的合作学习更融洽了。 曾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说没有效果的话,不做没有效果的事。”我想说:不要组织没有效果的小组。

比较美国小学科学课的课堂教学和我国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可发现两国的科学教学存在显著差异,体现出了中美两国在科学教育观念上的差异。本文试以《喷水壶里的水到哪里去了?》为例,对此做初步的分析比较。

有一天,乔治把盛满了水的喷水壶放在教室外面窗台上,过了几天,喷水壶里面几乎什么都没有了,他觉得很奇怪,因此,科学课一开始,乔治就问道,“是不是有人把喷水壶里的水喝了?还是有人把它弄洒了?”这时,乔治的老师格林小姐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问学生们:“水跑到哪里去了?”玛丽认为,如果没有同学去动喷水壶,那一定是他们的宠物仓鼠威利夜里从笼子里跑出来把水喝光了。全班同学决定检验玛丽的看法对不对,他们把喷水壶盖上,第一天早晨发现水位没有下降,孩子们认为这已经证明了玛丽的看法是对的。格林小姐却问道:“你们能够肯定威利在夜里从笼子里跑出来了吗?”学生们几乎都对此表示肯定。他们还想出了一个妙主意来证明给老师看,他们把笼子放在沙盘中间,将沙抹平,过了几天之后,孩子们看到沙上没有脚印,水位没有变化,此时孩子们认为威利夜里没有跑出来。这时另一个学生说:“水被盖着,威利根本看不到水”于是全班同学决定把笼子放在沙盘的中央,并把喷水壶的盖子拿走了。第二天,他们发现水位下降了,然而沙子上没有留下一个脚印,现在学生们肯定仓鼠没有喝壶中的水。格林小姐建议孩子们把一个盛水的容器放置在窗台上,每天测定和记录它的水位,然后把这些纸条标上日期贴在一张大纸上构成一个图表。几天之后,孩子们发现水位一直在下降,但是每天降低的尺度不一样,经过对“不一样”的讨论后,一个叫帕特里克的学生联想到烘干机烘衣服的情况,他就得出结论说:温度较高时水就消失得较快。此后,他们还进行了两项研究,一项是盛水容器口径大小如何影响水消失快慢的实验,另一项研究是用一把扇子在盛水容器上扇动是否会使水消失得更快。 分析这两节美国小学科学课在教学方式上有两个突出特点:开放性和非预设性。美国小学课堂是自由的、开放的课堂,儿童可以提问、大胆发言和自由活动。可见,“童言无忌”是美国儿童在课堂上大胆发表自己看法的前提,老师也很尊重“童言无忌”。在这个课例中,乔治突然向老师提出自己的问题,尽管这个问题是出人意料的,是非预设性的,但是格林小姐果断的把乔治提出的问题或者说是生活经验转变成了一个开放性的、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对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于是,儿童们的奇思妙想泉涌而出。他们不但坚持己见,还创造性的设计出一些方案来证明其看法是正确的。很显然,这些教学步骤和行为都不是教师预先设计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自主选择和创造的。由于孩子们都是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儿童的天性、灵性在开放的课堂上得以自然释放,儿童的个性在非预设性的教学中得到了张扬的机会。

美国科学教学在教学内容上有以下两个显著特点: 1.注重实践,教学内容以动态的问题探究为主 美国小学科学课以大量的、儿童自主的探究活动为主要内容。美国教师认为每个儿童都具有天赋的探索欲望,表现为好动,好奇。因此,他们完全能够胜任探究者的角色,而美国教师则很善于作科学探究活动的激发者和指导者。在课例中,格林小姐没有对蒸发进行抽象的解释,而是指导儿童开展探究活动来获取知识。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所创立的发展阶段理论,将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划分为感知运动、前操作、具体操作和抽象操作四个阶段。小学生一般处于认知发展的前操作和具体操作阶段,在具体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动手操作比用抽象的语言讲授课本更加适合儿童认知发展,儿童比较容易接受亲身体验所获得的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犹如一群小科学家围绕问题开展了“做、观、思、议”等实践活动,逐渐明白了水是如何消失的,获得了关于“蒸发”的科学知识。随后,他们还继续做了两种不同条件下的实验。复杂的、不确定的问题情境取代了先验的确定的知识,儿童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在自主的、具体的学习情境中或者多样化的探究活动中逐渐凸显出来。

2.重视儿童的体验,并将其与科学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美国科学教师重视儿童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和已经获得的生活经验。课例中的格林老师首先果断的把乔治提出的问题转变成了一个开放性的、启发性的问题,然后巧妙地将儿童的体验转变成了引导儿童深入探究自然科学的“活”教材。她把儿童提出的问题和直接经验纳入课程实施的过程,把儿童提出的问题和亲身体验与科学知识的学习联系起来,使儿童的经验在充满趣味的、探索性的科学探究过程中与自然科学知识相互作用,生成新的知识。同时,儿童会对自然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情感

与此相反,中国的科学教学注重基本理论多于实践。科学课程被作为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粉笔加黑板进行科学教学,即使是作科学实验,教师一般都会先讲解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学生动手操作实践都是用相同的实验方法和仪器得出相同的结论,证明科学课本上的理论或者定律。科学活动的探索性被严重忽视,教学缺少真实有效的科学实践和问题探究。另外,由于中国的教学以考试为导向,而考试又以知识为衡量标准,导致科学教学置儿童的情感和经验于不顾,只“钟情”于科学知识。

3.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交往上的差异

在美国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往是平等的、真实的合作和对话。在乔治提出他在生活中发现的一个问题后,格林小姐并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问孩子们:“水跑到哪里去了?”,这一个问题立即激发了儿童的想像力和表现欲。当玛丽的看法似乎被他们证明了以后,格林小姐紧接着向学生提出第二个问题:“你们能够肯定威利在夜里从笼子里跑出来了吗?”孩子们都表示肯定,这说明美国儿童非常自信。他们为了说服老师,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还想出了新的办法。可见,格林小姐与儿童之间的交往与对话激发了儿童的智慧活动,引发了儿童的探索欲望,同时她给予儿童的指导和建议,为儿童学会利用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解决问题提供了很大帮助。师生通过全方位的对话、多维度的相互合作,转变和创造了课程。而中国小学科学课堂缺少真正有效的互动和交往,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对此有重要影响,如“长幼有序”等观念一直被作为一种传统美德灌输给儿童,因此,中国儿童与教师之间有尊卑之分,所谓平等的、民主的教学交往常常只是表演而已。在多数情况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是自上而下的“一问一答”或“一问多答”的形式,而且大多数问题只是“虚拟”的问题,只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而不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 从以上几个方面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中美两国的科学教学之间具有很多可以相互借鉴之处。笔者认为,中国的科学教学有待改进。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科学教学应关注儿童的生命价值;其次,确立探究式的科学教学模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再次,构建真正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增加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真实有效的交往等等。 随着科学的进步,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科技时代。作为社会构成的一部分:教育,也已经从传统教育,迈向了现代教育,传统教育中的“双基”要求,已经演变成了“四基”要求。

1、基础知识;

2、基本技能;

3、基本思想;

4、基本活动经验。为完成这一新的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是一节科学课堂上的一幕:五年级的学生在了解了人体的消化器官后,已经能够准确地说出各器官在自己身体中的部位,这时,教师进一步提问:“刚才同学们每人都吃过了一小块馒头,那么,馒头在消化器官里是怎样被消化的呢?消化器官都各有什么作用呢?”学生答:“口腔里的牙齿咀嚼食物,然后食物通过食道来到胃„„”又有学生补充:“小肠在吸收营养的同时,还吸收水分„„”而此时的多媒体上,人体模型在随着学生的讲述,食物同样在不同的消化器官里运动,既形象又有趣,仿佛你真的在和画面了的人一起消化食物,而对消化器官的名称、形状及作用,也就不言自明了。信息技术(多媒体)在这里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果说在传统教学课堂上,能有几幅挂图,再加上人体器官的模型,就已经很不错了,而至于食物在人体内具体是怎样运动变化的,那也只能靠老师的讲解,学生的想象来完成了。有了多媒体技术之后,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效果也大大增强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的氛围下,知识、技能,包括运用信息技术的想法,也在不断地提高着。这全是依靠科技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所带来的变化。

传统教学有传统教学的优势,现代教育有现代教育的特点,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学会在扎实掌握传统教学方式方法的基础上,提高现代教育理念,对教育教学有相当帮助的信息技术的能力,应该加快速度掌握,因为我们培养的已经是新时代的骄子,二十一世纪的栋梁了。 课外活动,四年级二班的几个小姑娘跑进了我的办公室。“王老师,能帮她换一个灯座吗?她的灯座好奇怪呀,电路接好后小灯泡怎么都亮不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接过灯座仔细一瞧,原来问题确实出在灯座上。灯座在生产过程中,误将两片带圆形缺口的铁片分上下组装。造成灯泡不亮的原因二:一是灯泡下端的连接点没有接在铁片上,而是与圆形缺口中央的塑料连接,造成表面上显而易见的“断路”;二是灯座下端的铁片过长刚好与上端铁片的底部接触在一起,造成学生不易发现的“短路”。要使她们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王老师,我们发现这个灯座下面的铁片有问题,别的灯座下面的铁片都是实心的,这个却是空心的,灯泡下边的连接点接不到铁片上,灯泡亮不了。”“你们有没有想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做了很多实验:我们先用小铁片堵住缺口,电流就可以通过去了,可是灯泡却没亮。后来我们把上面的铁片拉长,这样灯泡下边的连接点就直接接在铁片上,结果灯泡还是不亮。最后我们想会不会是别的地方出了问题?我们用电路检测器对灯泡、电线、电池盒、电池、连接点都进行了检查,发现都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换一个灯座,灯泡立刻就会亮起来,我们觉得还是这个灯座有点怪怪的。”„„由此可见,“断路”造成灯泡不亮的原因对于她们来讲是显而易见的,但对于“短路”学生即不易发现,更难以理解。于是,我准备抓住这个难得的实例,抛弃教学设计的预案,把这个特殊的问题带到课堂上来解决。 第二天,科学课上我请孩子们帮她想办法解决灯泡不亮的问题。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电池没电了吧!”“电线是不是断了?”“电池盒两端可能没与电池接好”“灯泡烧了吧?"„„就连平时胆小,不爱发言的孩子也高高地举起了小手。我把学生的各种猜测记录在黑板上,面对这么多不同的猜测,怎样才能找出导致灯泡不亮的真正原因呢?孩子们在小组内经过各种实验对预测的结果进行验证、排除„„通过学生的探索,甚至有学生发现这个灯座带来的更有趣的现象:“它的外形与众不同,我们用电路检测器接触它的两端时发现,别的灯座都没使电路检测器上的小灯泡亮起来,但它却让电路检测器的小灯泡亮起来了。”接下来,他们又对这个灯座为什么会让电流通过进行了研究,最终发现,“其他的灯座上下两个铁片的中间隔着塑料,没有接触在一起。而这个灯座下面的铁片太长了,和另一个铁片的下面接在一起,电流就从铁片上直接通过去,如果把两个铁片分开就能使小灯泡亮起来。”问题解决的关键就在这里!孩子们已经发现“短路”的秘密所在,只是不能用准确的术语进行表达。

教学之初本以为这个谜底将由我来揭开,没想到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最终使自己发现的问题得到了比较完美的解决。他们弃而不舍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使我真正明白了“低估儿童学习科学的潜能远比高估更可怕”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我抓住灯座由于产生组装错误这一现实,将一次没有预想到的小意外变成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亲历了一次从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猜测、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并深入探索的一系列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真正理解故障产生的原因,能根据各种不同的方法加以验证,从而排除故障,并初步理解“短路”与“断路”的区别。这种学生自发的学习过程远比教师反复"教"授的更为生动,更加深刻,甚至还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事实上,在许多科学课上,都会随着探究的进程,而生成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如果我们置之不理,就有可能损伤学生的探究欲。因此,我们既要认真搞好教学设计,也不能完全拘泥于教学设计,应该因地制宜,从学生科学探究的需要出发,抓住学生对于科学的强烈好奇心,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使他们敢于行动,继续不断地探索和思考。我们应相信学生有足够的学习能力,并敢于放手让学生去"发现"知识。

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科学》课就是从学生身边的自然事物引导他们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获取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探究能力的课程。因此保护和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求知欲望,使科学课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是科学教师的宗旨。 片断一:

师:我们已经亲自拓印过树干和树叶了,现在我这有个难题,想请你们帮个忙,行吗? 生:(异口同声)行。

师:我想把手指上这又细又浅的指纹拓印出来,该怎么办呢? 生:(争先恐后地举手)我能。

师:这么多同学都要帮我,我真高兴。那就请你们来说一说吧! 【评析】教师以请同学帮忙的方式引出话题,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不知不觉进入对指纹的探究活动之中。

生1:在手指上涂点水彩笔的颜色,再赶紧往白纸上按。

生2:把铅笔铅的碎沫粘到手指上,在一个地方磨一磨,然后再往白纸上印。

生3:我是把钢笔水倒在卫生纸上,再用手指在卫生纸上蘸一下,往纸上一按就出来了。 生4:用一种红东西印,我看见人家借我们钱时,我爸爸让人家打完欠条后,就在名字上面按个红指印。

师:你真注意观察生活。看样子你们家人办事很注意证据。按手印用的东西叫印泥。看,我也带来了,一会儿,大家都可以试验一下这种方法。我也希望大家都能像ΧΧΧ那样,不管是科学实验,还是生活中的平常事,都要养成注重证据的好习惯。

【评析】证据的重要性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教学中抓住时机向学生渗透,且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无意中便会记住,无任何生灌硬输的痕迹。 师:你们的方法都很好,我们继续说。

生5:把手蘸点唾沫,在纸上一按就出来了。 师:噢,那手是干净的、还是不太干净的的呢?

生5:老师,我的手不脏,我已经印出来了,而且还很清楚呢。 师:(走到他身边,认真地看了看,纸上确实有指纹,再看看手,其实有些脏)这样算干净吗?

(又面向大家)同学们,你们说干净的手能印出来吗? 生:能(部分)。 不能(部分)

师:大家的意见不统一,那谁能说说你的理由?

生1:平时我们用手往玻璃上按时,不管手干净不干净,随便都能留下手印。 生2:玻璃上印得出来,但纸上印不出来。 生:我们来试一试就知道了。

师: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学生当即实验起来,有的在纸上实验,有的在玻璃上实验。) (实验完毕,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汇报) 生1:什么都不蘸,在玻璃上一按就有印。 生2:手特别干净时,在纸上是印不出来的。 生3:往玻璃上吹些呵气再印,指纹印特别明显。

师:你们的态度真让老师佩服,如果做什么事都这么认真,谁还能骗得过你们呢? 【评析】科学知识来不得半点虚假,教师引导学生以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有争议的问题,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师:这种方法已经有了满意的答案,还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6:在揉好的面团上,使劲一按也有指纹。我就按过。 生7:(迫不及待地)对,橡皮泥也行,我们上美术课捏东西时,橡皮泥上就有清晰的指纹。„„ 师:你们的生活经验真丰富,今天我们研究指纹肯定不废吹灰之力了。 生:(满有信心地)对!

【评析】科学本身就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经验对教学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正确的经验对教学有加强理解,帮助记忆的作用;教师要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中探究新知,掌握新知。 片断二:

师:关于指纹你想知道哪些知识?

生1:我想知道我的指纹和别人的指纹一样吗? 生2:我想知道人的指纹都有哪些形状? 生3:我想知道人的指纹有什么用途?

生4:我想知道人的指纹也像我们的身高一样,每过一年就长一圈吗?

师:你真会提问题!我们的身高能用工具测量,可这指纹又细又密,该怎么测量呢?

生1:我能给你想办法,今年你把指纹印下来,等明年这个时候,你再印个指纹进行比较就知道了。

生2:指纹是不变的。那次我看电视,看到警察破案时有的就查手纹,要是指纹变的话,就不能用这种办法了。

生3:我们可以借助放大镜来数一数指纹的圈数,明年再数一数就知道了。

师:你们说的确实很对,指纹就是人体的特征之一。你如果不完全相信,可以按同学为你提供的方法亲自试一试。 生4:(点点头)谢谢你们。

生5:我想知道人有几个“斗”好。听我妈说有个顺口溜:一斗穷,二斗富„„

师:我也听说过这种说法,不过有没有科学道理我也说不准,这样,你课下搞个小调查,来检验一下多年来流传下来的说法是否准确。„„

【评析】教师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和谐、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了自由驰骋。开放的课堂、才换来了个性的张扬;开放的思维,才可能引发创新火花的迸放。 【总评】本节课的两个教学环节,紧紧围绕课程理念展开,具体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体现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尊重事实,重视证据,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科学课应培养的科学精神之一。课堂上就“干净的手指蘸上唾沫能印出指纹吗?”这一学生有争议的问题,教师没有当即肯定或否定,而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做出无可辩驳的回答。再如:学生提出“指纹也像我们的身高一样,每过一年就长一圈吗?”和有关指纹的传统说法是否有科学性,我都没有武断地下结论,而是鼓励、引导学生去实验、调查,用事实说话。这些教学处理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观察、实验的兴趣,而且调动了学生课外探究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尊重事实、注重证据,敢于破除迷信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2、体现了科学课的开放性。开放性是科学课的基本理念之一,课的伊始,在探究拓印指纹的方法上,教师以学习伙伴的角色与学生交谈,使学生的思维插上了放飞的翅膀,把自己想到的,看到的、做过的都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出来。其次,“关于指纹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的想法竟然超出老师的意料,于是,关于指纹的传统说法是否可靠性的探究又延伸到了课外,扩大了活动探究范围,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了科学知识与身边生活的联系,

3、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上教师始终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参与学生的学习,时刻注意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热情。因此,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开放的。他们围绕老师提出的“你有哪些拓印指纹的方法”和“关天指纹你想知道什么”这种具有开放性的问题,积极思考、自由表达、亲历实验,使学生的情感在愉悦中转变为学习的动力,求知欲望得到满足。 意外的价值

——《运动和力》单元教学案例谈 舟山市南海实验学校小学部周燕娜

一、案例背景 《运动和力》单元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中的首单元,主要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围绕小车的运动展开的探究和制作活动。学生将研究拉力的大小怎样影响小车运动,橡皮筋的圈数和方向与小车运动的关系,小车载重以后的速度会加快还是减慢,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因素是什么,运动与摩擦力关系„„并且将自己设计和制造一辆小赛车,举办赛车会。通过有结构的探究活动,学生将认识使小车运动起来的力:重力、弹力、反作用力和反冲力,认识力的大小、小车重量和摩擦力的大小对小车运动的影响,还将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我们用了将近一个多月的时间共同来经历此单元的探究研讨活动。由于教材的活动性强,研究的对象“小车”又是学生们感兴趣的,再加上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富有儿童情趣的科学探究活动更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探究的欲望,从而饶有兴致地参与到科学学习的整个活动之中。所以在这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对探究的内容保持着相当高涨的热情,并能比较认真的对问题进行实验的设计,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以及对实验过程中的数据、现象进行分析整理,最后得出结论。 但回顾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在每一堂课过程中,意外事件的发生对教学预设的冲击和干扰。现在采撷几朵意外之花,回过去看时,她们独具欣赏的价值。

二、案例描述: 窗帘被拉下来后„„

星期三上午10:50,五(1)班的科学课。我搬着电脑,走进科学专用室。刚到门口,小调皮贺立、丁遥远等三,四个男同学七嘴八舌大声嚷嚷地向我告状:“周老师,周家慧把窗帘拉下来了,你看。”我顺着他们手指的方向看“咦,窗帘还真掉了。”“好好的窗帘怎么会掉呢?”“周家慧?不可能把?她可是五(1)班的乖乖女,成绩好,人缘好,威信高。只见她一脸难过的样子,急得就差眼泪没掉下来了。我走到掉下来的窗帘前,叫周围的同学一起帮忙把厚重的窗帘折叠起来。好事的小调皮们还站在在一旁煽风点火:“哦,这下惨了,周家慧居然把窗帘拉下来了。真是大力士。”

叮呤呤,上课铃响了。我示意大家回到座位上。刚好是五分钟的眼保健操时间。我轻轻地询问周家慧:“原来是她想把窗户打开,不知怎么一拉窗帘,可能用力过猛,窗帘一端的轨道套断了,里面的滑轮都掉了下来,就变成现在这样子。”“没关系,你不是有意的。”我安慰周家慧。这时她的脸上才露出放松如释重负的笑容。我们捡起洒落一地的滑轮。“咦,这不是今天我们这堂课研究的好材料吗?真是踏破铁鞋无寻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上课了,我把事情原因向大家作了简单的解释,就切入本课的研究内容“运动与摩擦

(二)”,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讲到运动和摩擦力,谁能来说说运动和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呢? 生1:摩擦力大小和表面光滑有关;

生2:和物体的重量也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越轻摩擦力越小; 生3:老师,我认为和物体接触面的大小也有关。 师:很好,虽然我们没有针对这一点研究过,但确实是有关的,希望你自己验证一下。生4:和摩擦方式也有关。

师:看来大家学得不错,这节课我们要继续研究摩擦力,你们认为还有哪些问题可以值得进一步研究?

生1:我们可以研究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生2:研究摩擦力的利弊。

生3:我们可以研究怎么减少摩擦力。 生4:增大摩擦力的办法有哪些? 师生共同确定本堂课研究的主题: ·以小车为例,说说生活中的摩擦力,(举例)。

·了解生活中摩擦力的利弊,交流在生产生活中的利用克服。 ·增大和减少摩擦力可以采用的多种方法。 课堂在同学们的交流讨论中展开。可是当我出示书本P15(右图)中的轴承,让学生分析“在车轮和轴之间安装滚动轴承,是属于增大还是减少摩擦力时,学生一下被闷住了。好问的杨明说:“老师,轴承是什么呀?在什么地方有这种轴承的?”我当即意识到,自己预设教案时忽略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认识水平,轴承对现在的孩子来说,太陌生了。怎么办?对了,刚才窗帘上掉下来的“滑轮”不是和轴承是同一原理吗?我当即向大家解释说:“轴承一般是运用在各种各样机器、工具的机械运动中,如自行车的两个轮胎中间也有轴承,和链子联系着。今天我们意外掉下来的窗帘上就有这种类似轴承的“滑轮”。大家看。”我把“滑轮”放在实物投影下,里面的滚珠清晰可见,陌生的轴承一下子在“滑轮”的引入下变的熟悉起来,然后,我把十多个“滑轮”分到各小组,大家好奇地观察着,交流着。“现在你们明白在车轮和轴之间安装滚动轴承,是属于增大还是减少摩擦力?”“减少摩擦力。”大家异口同声的说着。

“看来,今天周家慧把窗帘拉下来是别有价值呀!”小调皮丁遥远俏皮地说。 “是啊,这窗帘掉的太是时候了。”我开玩笑着。

大家笑了,周家慧更是甜甜的,一扫刚才事发时的不安,拘谨和难受。 书本、椅子、瓷砖的妙用 “赛车比赛喽!”五(2)班的同学们兴高采烈的相互说着,手里都拿着组装好的四驱车、超车王等。“准备好,每个同学都有一次试开和两次正式比赛的机会,从起跑线出发,返回起跑线三次,时间少者为胜,班级取前五名。请各位同学准备好,到室外参加比赛。”

大家欢呼雀跃的,来到赛车轨道前。几个直性子的男孩子早已按捺不住,把手中车子放在轨道上开起来。“哎呀,老师,这边的轨道碎了,有个大缺口,不能开了。”我一看轨道外圈裂开了一个8厘米左右的缺口,心想这可糟了,轨道损坏不说,这节课怎么进行呢?“用胶布好了。”人群中马上有人提议。“好,我这有。”孙世豪拿出胶布,大家你撕我粘,解决了。可没等

2、3位同学试开好,弊端就出来了。胶布太软了,四驱车、超车王的速度都很快,一下撞过去,软软的胶布就会把小车给堵住。看来这办法不行。大家赶紧把胶布给拆了,旁边一位女孩子受里拿着一本科学书,机灵的姜卓昕看了,马上把书给拿来,“借我们一用。”她蹲下来,用书挡住了缺口。我当即肯定了姜卓昕的做法,男同学的兴奋细胞又活跃起来。 正式比赛开始。“第一位,郭佳辉。预备,开始„„”赛车飞快地在轨道上行驶,一圈,两圈,„„22″95;第二位,孙世豪,17″06;哇,人群中一阵掌声呼喊;第三位朱光伟,34″06;大家千姿百态的笑着。第四位李丛辉,他可是今天的种子选手,超光速马达,弹簧导轮,连装备也不一样。预备,开始„„赛车立刻飞跑起来,大家睁大眼睛,不时地尖叫着。“快,快。”“加油,好样的。”突然,意外发生了,堵缺口的科学书上半部分垂了下来,和赛车碰撞,赛车马上飞出了轨道。“哎呀!”大家惊奇地叫着。李丛辉更是丧气,把四驱车捡来,嘟囔着:“都是姜卓昕,弄本科学书来挡。”

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下好事变坏事了,姜卓昕面露委屈的神色,其他同学有的帮忙找赛车配件,有的静静地看着我。说实话,对于又一意外,我真是失料不及,同学们都在兴致上,可不能不比呀,否则太扫兴了。我首先表扬肯定姜卓昕的做法,然后请同学们再想想办法:“周围的哪些材料适合来填补这个缺口呢?”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 生1:老师,用我们以前做摩擦力实验的那块长木板好了。

生2:木板太长了,挡住缺口,那又要用一个人专门扶着了,很累的。 生3:那用我们的铅笔盒好了。 生4:铅笔盒也要有人扶的,麻烦!

生5:哈,你们看,把我们的实验凳子倒翻,用凳子面挡住就行了(马上行动)

大家一看,咦,旁边还有一点缺口,会影响小车运动吗?“这行不行呀?”方便倒是挺方便的。“试试看好了。”我也将信将疑的,但总得试试吧!“好,如果由于缺口原因造成小车中途失败的,允许重来。”我讲道。“李丛辉,你快来,可以重开的。”男孩子们特别兴奋,比赛又开始了,真是不试不知道,一试还挺管用。用凳子面堵的缺口既方便不用人扶,而且稳定性也好。李丛辉14"19;吴乔源18"10;黄一凡26"66;夏日25"14„„

比赛结束了,我宣布前五名同学进入年级段比赛,当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不过很快他们忘了,因为还有7分钟时间是给他们自由追尾。车轮与轨道的摩擦声,马达的转动声,同学们的欢呼声,此时我也陶醉在其中,我浮想联翩地认为:孩子们对这种玩具赛车的喜爱,对速度的追求,其实和成人世界里的越野文化不断挑战,勇于突破,追求无极限,冒险刺激等不都有相同因素吗?“老师,你看这块瓷砖。”我回过神来,只见内向的徐豪手中拿着一块白色瓷砖,“这是我从旁边花坛中找到的,我在水泥地上磨过了,大小和缺口差不多,用它去堵缺口好了,那下个班级不用凳子了。”我心里暗暗窃喜,真聪明呀!虽然徐豪没有参与赛车比赛,但这块瓷砖不就是他另一层面的参与吗?

下课时,我和徐豪及几位男生把瓷砖装在缺口处,一开始还有点大,我们又磨掉一些,直到刚好吻合,再用透明胶粘牢,大家开心地笑了。 捡来的螺旋浆

星期四下午第三节,五(4)班科学课——《给小车安个螺旋浆》。在大家讨论螺旋浆的功能后,我们动手安装螺旋浆小车。这时急性子的王嘉倩跑过来告状“我的小车二个轮胎不见了,肯定被人偷去了。”“那怎么办?你和同桌拼着组装一辆吧!”“不行,我要自己装。你给我两个轮胎。”“我真的没有多余轮胎。”“那你到何付凯(她同桌)地方去拿两个,让我来做。”王嘉倩使出她惯有的任性霸道和不依不饶。“怎么可以这样呢?”“那算了,我不做了。”说完,王嘉倩把手中拿着的螺旋浆扔进了纸篓。真是个“刁蛮的公主”,我心想,反正她是这样的人,我们似乎也习惯了。

大家安静的制作着,我在各小组之间查看边指导,陈子晗对我说他材料袋中螺旋浆没有,怎么办?我想起王嘉倩扔掉的螺旋浆,示意陈子晗去捡来,权当“废物利用。”事不凑巧,眼尖的王嘉倩看到陈子晗捡走了她的螺旋浆,马上从座位上跑过去,抢了过来,课堂丢进了小石子,“波折”荡漾开来。大家都指责王嘉倩,“既然你自己不要做,扔掉了,干嘛还要来抢。”“对呀,去拿来好了。”“王嘉倩真是不讲理。”班级的舆论果然是把利剑,直击王嘉倩,当然她早已习惯一意孤行,而且你越硬她也越犟。“就是不给他,我自己做其它的东西。”我一看王嘉倩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模样,心想:“吃软不吃硬。”于是我示意大家安静。“请问,当一方缺少两个轮胎,一方缺少螺旋浆,为了完成一辆完整的螺旋浆小车,我们该采取什么办法呢?”同学们显然明白我的言下之意,都说:“两人拼起来。”“对呀,我们科学课上老师经常强调合作,难道你们不知道合作的好处?”“陈子晗,发扬一下男士风度,把轮胎借给她。王嘉倩,你愿意和陈子晗合作吗?”“愿意。”看我没批评她,王嘉倩反而觉得不好意思起来,课堂恢复了平静。

在安装完小车后,我们对橡皮筋圈数对小车运动的影响作了对比研究。最后一个环节是“比比谁的小车跑得远”。结果王嘉倩和陈子晗合作的六轮螺旋浆小车夺得了第一。虽然大家对他们的“六轮车”有点见意,说不公平,但总的来说同学们都被六轮螺旋浆车吸引了,因为这一组合实在太有创意,威力十足。 在课的总结里,我让大家谈谈感受。生1:螺旋浆小车绕像皮筋圈数多,开得距离远。生2:如果我们把几辆小车组装起来,多几个螺旋浆产生的反作用力也大,小车开得更远。生3:人多力量大。其中王相淳的回答最具精辟,“给别人一个机会,也是留给自己一个机会。” 我想这堂课里,让孩子们感受到的不应该仅仅是橡皮筋绞紧圈数与小车运动的关系,更多的是体会到合作的快乐,处理同学之间矛盾的方法和相互支持的力量。

三、案例分析:

在上面描述的三个案例中,我分析他们具有以下几个共同之处:

1、都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超出教学预设所发生的意外事件,直接关系影响着当堂课的继续;

2、事件的主人公都是学生,他们在意外事件发生的时候,不同的人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情感;

3、意外事件的发生都需要教师因势利导,运用教学机智做出最好引导,化干戈为玉帛;

4、每一个小案例中,都蕴涵着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即课堂生成性资源。我们除了关注本学科相关的内容外,不可忽视学生道德情感的教育引领。

四、案例反思:

1、多一份平和的心态对待我们遭遇到的每一次邂逅的意外 每一次意外事件发生的时候,当事者学生和教师的心理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如果是有利于教学的,正面的意外,我们学生往往会表现出高兴,骄傲,成功感等心理特征,教师也是乐于接受。但很多时候的意外,是由学生的错误造成,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气质,会有不同的反映。然大多数学生都会表现出不安、焦虑、烦躁、难过、害怕,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我们教师处理每一次意外事件都要抱着一种平和的心态,先调整控制自己情绪。正如马卡连柯说的那样,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不能成为好教师,而要做到控制自己的情绪首先就需要修炼超越自我的宽容心态,仁慈厚爱地悦纳学生的错误,学会聆听。这一点我认为是随着个人阅历和修养的提高,对学生和自我的不断认识了解而会趋于完善,成熟。

2、意外的背后是什么——让意外产生智慧,挖掘潜能 在我们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科特征,遇到各种各样人为或环境材料等引发的意外事件是很多的,有的和我们的教学完全不相关,我们可以采取回避、淡化的态度处理;有的和我们的教学有点相关,可以采用引导迁移的方法;而对于直接影响教学进程的意外,我们要善于利用,挖掘包含的教育教学资源。往往突发的意外事件给学生会带来更强烈的印象和教育力度,学生主体性的参与也会更强烈。如上述中讲到的学生寻找各种材料工具来修补那个缺口就是主体性参与的体现。当然,只有学生们在内心深处产生自我的需求,才会激发他们的探究创造潜能。

3、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宽容,相互支持,创造奇迹 每一个科学老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都非常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而合作的目的显性地看是为了实验完成,结论得出。其实,我们忽视了合作更深层次的意义。真正的合作,会让我们的心灵在合作过程中有归属感,责任感,信任感,从而爆发出强大的潜能,创造奇迹。在案例“捡来的螺旋桨”中,王和陈本是对立双方,由于材料和教师同学的引导,结成合作体,互相信任,创造了“超速六轮螺旋桨小车”。

当然,我们教师要让孩子有合作的机会,教会孩子一些基本的合作方法,(倾听、参与、交流、整和等)体验到实实在在的合作的快乐收获,正面引导孩子在合作过程中所表现的不良情绪态度,及时进行个体交流辅导,让孩子们拥有健康的心态。 “创造一种每个人都能相互支持、对别人的想法和能力表示欣赏的氛围,能将一个班级或其他任何一个需要团队协作的地方改造成完全不同的世界。”

意外始终伴随着我们的课堂教学,让我们从容面对,让意外产生意外的价值! 科学课中的“怎么办”

作者:戴建国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42

更新时间:2007-3-26

近日听了两堂常态下的科学课,执教者精心准备,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课上得很实在,由此也暴露了科学课堂教学中客观存在的一些普遍性的问题,但这真实的遗憾更能引起我们对科学这门基础性、综合性课程的思考。 实验现象有较大误差怎么办?在研究摆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假设影响摆的摆动快慢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并让学生自主选择先研究哪一方面,这些都是课堂教学中非常成功的地方。当学生研究“摆幅的大小可能影响摆的摆动次数”时,他们很投入,为了能得到准确的数据,他们不厌其烦连续实验五次,这真是我们科学课上要达到的情感目标,即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可是在整理实验所取得的数据时,结果令我们失望:改变了摆幅的大小,十个小组只有两个小组前后结果相同,其他八个小组有的摆幅大次数多,摆幅小次数少,有的却相反。面对这样的结果,执教老师感到很难展开讨论,也很难让学生接受“摆幅的大小不会影响摆摆动的快慢”这一结论,而如何体现教学机智,体现科学的求实精神,因为对事物地发展趋势、运动变化做出预测,然后客观的从事实中去求“是”,是社会发展要求人们应搞具备的科学素质,这正是接下来教师所要做的,可惜,执教老师则来了个“缓兵之计”,把这个生成的教学资源搁在一边,原来,教师担忧的是四十分钟的时间是有限的。 教学时间不够怎么办?好多科学课往往要通过学生的实验来验证有关的科学问题,这就是学生的探究活动,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能像科学家那样去研究一些科学问题,而这些问题的研究大多是属于求证型的,大致要经过提出问题、形成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操作、分析现象、得出结论这几个阶段,当学生经历了一个个的探究活动,对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技能和科学精神是很有帮助的。可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不足,实验操作要领掌握不够,实验材料准备不充分,实验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不到位,对实验现象分析不一致等,往往四十分钟感到很快过去。像上述应用对比实验,揭示摆的秘密,准确无误的实验操作至关重要,但由于学生对信号反应的准确性较弱,在操作时注意力不够集中或受好奇性的支配或仪器使用不当,出现操作有误,就显得十分正常的,十分需要教师去积极引导,作进一步的实验,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但教师往往考虑的是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只能“望时兴叹”,草草收场,学生兴致未尽,直接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相差太大怎么办?教学目标的设计是课堂教学预设的重要环节,而目标的设计是否合理,尤其能否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课堂教学能否取得高效高质的关键。“月相变化”一课,从教材编排的意图看,是要学生整理在相当时间内观察月亮变化获取的信息,通过交流和讨论,发现上半月月相变化的规律,推测下半月的月相变化。如果依照这样的意图确定本堂课的教学目标,那么学生的观察、记录是实施教学的基础,从情感目标分析,可以培养学生持久性、正确性观察的习惯;从技能目标分析,可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从知识目标分析,可以让学生初步知道月相变化的成因和规律。但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正是缺少了学生观察这一重要环节,而且是严重缺少,所以学生获取的信息是零碎的、间接的,因此,要让学生用纸片剪出不同的月相,并按照不同的时间贴出与之相吻合的月相,显然是难以成功的,其教学目标的达成也可想而知。可以这么说,新的科学教材有许多篇目都是编写者的“一厢情愿”,真正要让学生持久、正确观察,观察有程序、有记录,的确难以实现,由此,如果仅按编者意图制定教学目标,有时是很难实现的。 科学是求真求实的,问题的存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能发现问题,不能面对问题,在一堂堂的科学课上肯定还会出现更多的“怎么办”,科学教师与其他学科的教师一样——“任重而道远”。

《点亮我的小灯泡》教学案例

《科学(3~6)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前不久的一次教研会上我准备试上科学课四年级下册《点亮我的小灯泡》,体会常识课《怎样接亮小电珠》和科学课《点亮我的小灯泡》的不同之处,尝试研究在科学课中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上课后,我没有告诉学生学习内容,从口袋中掏出一只小灯泡,让学生仔细观察它的结构特点,当学生通过谈话、讨论了解小灯泡的结构特点后,让学生猜想两个支架连在什么地方。有的同学说连在最下面,有的学生连在上面这个连接点„„有的同学说,一个连在下面连接点,一个连在上面这个连接点。当同学争论不休时,我建议通过实验来验证大家的猜想。当我问同学们怎么论证时,同学们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把小灯泡往地止扔,折腾破了看一看。”“用锤子敲开看看。”“不行,还是用剪刀剪开看看。”最后,我和一个同学一起用剪刀解剖了小灯泡,把它放在实物展示台上,验证大家的猜想。由于本课教材安排的活动较少,实际教学时,时间很充裕,所以我在教学时安排了观察干电池和小灯泡的活动。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对小灯泡这一学生熟悉的实物观察,把学生原来粗略的、无序的观察引导到有目的、有序的观察上来。小灯泡的结构,特别是内部结构的的连接,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如果这个难点不解决,会出现很多人将干电池的正极和负极都连在同一个连接点上的现象。通过观察小灯泡——猜想内部结构——解剖小灯泡——验证猜想,丰富了学生的探究活动,也使学生了解了小灯泡的内部结构,这样就能比较顺利地点亮小灯泡了。也有利于学生下一步理解小灯泡内部电流的线路,探究发现小灯泡的方法。 接着让学生尝试点亮我们的小灯泡。我当时认为这个环节非常简单,应该大部份同学会马上顺利点亮。巡视了一下,结果出乎我的意料,许多小组东搭搭,西接接,就是不知道怎么点亮。这时我想马上指导他们怎么连接,可转眼一想,这不正是学生获得锻炼和发展的契机,培养探究能力的好机会吗?何不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尝试、探究掌握连接电路的方法呢?我于是“袖手旁观”„„“点亮了!”“点亮了!”的欢呼声在教室里此起彼伏,孩子们尝到了成功喜悦。这时候,我乘胜追击,让同学们想想刚才点亮的方法,试一试用不同的方法点亮我们的小灯泡,比比哪组点亮的方法多。用激励的语气激发学生,实验过程中,学生气氛活跃。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喊出的连接方法越来越多。我让学生用“贴图”把不同的连接方法展示在黑板上。通过观察、讨论、分析,从而概括出小灯泡发光的共同原因,把学生的感性经验提升到一个理性的高度。同时为下一环节判断电路中灯泡的亮灭打下基础。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在学生的“胡闹”“瞎搞”中消耗了这节课的大部分时间。 [教学反思]

1、这一节课上下来,我觉得比较成功,学生真正“动”起来,思维“活”起来。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教室中洋溢着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每组学生进行很好的交流合作,教师积极协调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开展。教师扮演的是一个忠实的听众,探究活动的合作者,不随意发表意见,不要在学生探究一遇到困难或错误时,马上给予“帮助”和“指点”。只在适当的时候,给一点暗示或点拨、引导,使学生的探究“柳暗花明”。

2、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排除干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探究。本节课是进行《科学》四年级下册——《点亮我的小灯泡》尝试教学,采用借班上课的方式。在上课前没有跟学生进行接触,没有布置学生预习,没有告诉学生学习的内容。学生上课时也没有《科学》的课本,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看书后,书本产生的负面影响,使学生充分感知了科学探究的过程,获得了丰富的情感经历,科学的学习方法,科学态度等也受到了熏陶。在教学中,学生扮演了探究者的角色,而老师扮演的是合作者的角色,促进了学生探究活动的进行。

3、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不是让学生掌握简单电路的联接方法,而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发现简单电路的联接方法。孩子们的“探究活动”重的是过程,其目的并不是要学生生产出超历史的新知道,而是要让他们经历知道被发现的过程,让他们能在这一过程中形成发现知识和创造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教师要站在儿童的角度引领科学探究。从某种意义上说,只要学生能真正的参与,学生的“探究学习”就无所谓“失败”。即使探究活动所得出的结论非常简单或没有得到我们预期的正确结论,但学生却经历了一个充满乐趣的过程,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得到的是比知识更可贵的求知欲望、实干的胆略、处事的机敏、思索的睿智。 细节决定科学课的成败

——教学《做一个水钟》一课后的思考 绍兴市鲁迅小学陈桂琴 “细节”,按字面上的理解,细者,小也;节者,单位或要点也。《汉语大词典》释为“细小的环节和情节”。我认为“教学细节”,形成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是构成教学行为的外显的最小单位,表现为多样的格式和复杂的结构,具有独立的教学价值和意义。我对教学细节的关注源自教学《做一个水钟》后的反思。 细节案例:

当时,我在第一次教学《小学科学》第六册中的《做一个水钟》一课时,由于来不及自己试做一个水钟就进了课堂,一切都照着教案预设的程序进行着,学生也按照“设计方案——制定计划——实施方案——检验成果——寻找原因——改进成果”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进行着。等进入用水钟测时的比赛环节时,问题出现了:只见有的小组把水倒得到处都是,有的小组的瓶子只测了5分钟,瓶子就满了;更多的是测的结果是水钟记时不准确,误差太大。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一下子议论纷纷,相互推责任。

我并不停留在实验的结果上,批评学生的失误,而是及时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反思:你们组是怎么做的?有什么发现?当学生思考后,很快举起了小手,汇总起来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没有及时准备好装水的杯子,学生在做水钟时,只用了一个瓶子,另一个瓶子当杯子用了,而切割下来的上部作漏斗又太小使水外溢;二是做滴漏的瓶子水位没有控制在固定的高度;三是学生选做水钟接水的瓶子上下粗细不一致。改正的方法是不停加水,使水位保持一定高度,瓶子则换一个上下粗细一致的大可乐瓶。找到原因后,同学们希望老师给他们一次重做的机会,我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学生进行了第二次实验,这次他们不再想谁做得快,而是更认真,更投入了。等到汇报时,各小组制作的水钟与时钟相比较误差几乎到了零。 这个事例不由得使我联想起书名为《细节决定成败》的书,并有了四点思考:

思考一:细节也决定了科学课的成败。我认为科学课是由一个个科学活动组成的,是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而一堂科学课中的科学活动又是由无数个细节组成的。所以,细节决定了科学课的成败。

思考二:教学细节的处理是一门艺术。我认为教学细节的处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依赖于对文本、学生、环境的深入把握和对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所以,我们要时时关注教学细节,科学处理课堂细节,特别要注意:

(一)打造对教材的理解。细节的设计缘于对教材、对学生和对环境的深刻理解与把握,缘于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组合与利用。它不是浅尝辄止的表面“作秀”,那必将是流于肤浅;它不是为刻意追求“亮点”而设的“应景之作”,那必将流于浮华;它也不是不可或不必为之的故弄玄虚,那必将流于腐俗。那是对文本深刻理解和把握后的自然而巧妙的情境创设。

(二)预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课堂中的教学细节很多,我们不必也不可能什么都去解决,只须抓住“关键性细节”去突破、生成。失败的细节给人以启迪,成功的细节给人以借鉴,我们要记录、交流教学细节,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建立“细节优势”,铺就专业成长之路;我们要注入理论,搭建平台,构建团队,协力攻关,突破“细节难点”,共享教学智慧。 思考三:要善于发现并引导细节亮点。教学中,学生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也许就让我们的课充满生机,让我们的孩子充满活力。同时,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启迪反思的问题,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一个个细节亮点。上述细节案例,就反映了及时引导学生动手后反思的重要性。学生能否正确面对已经出现的细节问题,就在于教师抛出的问题能否引起学生的反思。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能否捕捉住那个细节,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症结,修正教学程序。

思考四:要“打造”教师自己的评价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面对学生的热情,不能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而错失对学生情绪的激励机会。所以,教室应让教学细节回归“生命关怀”的教育本质,永远对课堂中的“人”充满真切关注和终极关怀,在教与学、师与生、生与生的良性互动中,敏锐发现、善于捕捉有价值的细节,深入挖掘,寓教育于无痕,使教学细节有效触动学生心灵,让灵动的智慧和人文的光辉盈溢课堂。 关注教学细节是提升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关注教学细节,就是要用新的教学理念去反思“过去”的教学细节,改造“惯常”的教学细节,创造崭新的教学细节。关注教学细节,其实就是关注学生的生活、知识、情感、体验和生命发展的过程,就是舒展智慧、落实理念、改变行为、提升教育品质的过程。关注细节的教学,必定是成功的教学;关注细节的教师,必定是成功的教师。我们应该去捕捉课堂中的每一个教学细节,创造出完美的课堂。

1、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的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我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作为《科学》,这一“另类”但更符合学生了解事物规律的学习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将如何将学生带上探究的正轨,在合作学习活动中,逐渐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呢?

2、在合作学习中,活动的开展形势大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学生装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何让学生装在小组活动中,真正的合作起来,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他人进行交流,切实的达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呢? [案例]

我承担了“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的教学研究课题,并将三(3)班作为了本年级的实验班。在平日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学生之间相互的交流不够,从而使得在开展活动时,各自为战,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意识明显不够,作为个体,他们愿意对周围的学生说学习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但解决问题时,多是自己埋头苦干,而不愿倾听或接纳他人的意见,对此种状况的出现,在“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一课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在小组开展活动前,在各小组上学生推选一个组长来负责小组活动时器材的领取归还、小组活动前所需材料的准备安排等事物。这样,小组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就有了一定的组织核心,有组长和同组的同学商定各自所带的材料,对于活动的开展创设了一定的便利。(初步形成与同学的交流) 课前,我先让学生下去查找有关于‘死海’的资料,并请他们分别作了汇报,通过这种方法,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还有了学生的主动交流。当学生装在宣读自己的资料时其他学生投去羡慕的目光,使他获得了乐趣,同时,学生装的倾听,也达到了对学生的科学学习态度的培养的目的。

教学时,我以对比实验引入,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物体沉浮变化的兴趣,同时,在活动的开展进程中,学生相互之间在组长的组织下(教师巡视时略加引导)进行合作的学习,组内肯定还会有不愿合作或类似的情况出现,这时教师参加到该组进行活动,询问争执的原因,进一步帮助学生做好分工,让其能顺利开展活动。 在本节课中,我印制了实验的填写表格,让组长安排或由组长填写完成。在完成填写询问学生填写的情况、是哪位同学操作的、怎么发现的等等问题,并及时给与肯定与鼓励,让学生从活动中切实能获得荣誉感、获得快乐。 在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使让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的现实状况——渔民想用渔网在水中围成一面墙,将鱼群围住,请学生帮忙想办法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大多学生都积极的动脑想了一些办法,最终使得问题得到了解决,从而顺利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反思]

在本节课中,让学生装能交流起来的目的初步得到了实现,学生从简滨探究活动中获得了乐趣,激发了自己学习科学的兴趣,同时,这也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在以后的课中,还要加强培养。

在学生探究橡皮泥的‘浮’时,学生的探究兴趣还在持续,此时应该将教学活动的安排临时予以调整,让学生在此处深入地研究竟哪种形状能拖住更多的硬币,这样,对本课的教学重点能完成得更好。

在本课的最后一个环节中,学生对鱼网的概念不是很清晰,将此部分在搜集了材料后做成课件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动画的形式把学生可能会打出的几种设想结果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效果肯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