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适龄儿童义务教育问题

2024-04-11

流动人口适龄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精选11篇)

篇1:流动人口适龄儿童义务教育问题

《流动人口适龄儿童义务教育问题》文献综述农发10本蒋勇39号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的农村劳动力流动持续到现在,流动儿童即“第二代移民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是由一个渐进的过程。资料显示,我国对流动人口及其子女的关注最早可以追溯到1988年,学者许学强、黎雅在《外来劳工与城市发展初探--以广州为例》一文中初次从流动人口视角探讨城市的发展;张善余于1990在《我国省际人口迁移模式》一文中从跨流域的研究角度开创性的论述了我国社会结构中人口流动的重大变化。其后,1995年初,中国教育报刊发了记者李建平的文章《流动的孩子哪上学--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探讨》,该文章第一次比较详细的、系统的讨论了我国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这一问题开始引起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理论界的关注。在1996年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与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等部分则展开了对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六省市的流动人口适龄儿童的就学状况的调研。

先期的研究分别从不同角度和研究领域对流动人口及其子女进行了具有先行意义的课题研究,但那时的流动儿童问题特别是这些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还没有引起研究人员的特别重视,也没有成为专门的研究领域,这一时期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问题成因的探讨、民工子女学校的调研、就学儿童的现况描述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张斌贤则认为1998年前后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做问题的浮现阶段,即流动人口适龄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的提出阶段。

二、中外研究近况

西方学者从公民权利理论和教育过程层面做出了不少研究,尤其是法国学者布尔迪厄从文化再生产理论视角论述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不平等所带来的社会价值不平衡与阶层的固化,美国学者迪麦奇则从流动阶层与固定城市阶层所占有的文化资本角度考察了美国教育的不平等;罗斯西格和安斯沃斯。达恩尼尔研究了文化资本与家庭教育资源对黑人和白人教育成就的影响;摩根从出身的差异所带来不同的教育期望角度研究了黑人和白人的教育遭遇。同是在法律、法规层面,从国际教育发展趋势来看,20世纪初以来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已成为许多国家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在二战后,教育平等或教育民主化概念深入人心。1946年3月国际教育局举行的战后第一次会议将“中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列入大会议程。1948年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明确了“受教育权”是一项基本人权,从而成为教育平等和教育民主化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第14届联合国大会于1959年通过的《儿童权利宣言》,更进

一步确认了儿童的平等受教育权。

为了了解各项法律、法规中所保障的教育机会平等现状的落实情况,自20世纪50年代始,西方各国的社会科学家进行了大规模实证调查,力求描述机会均等在教育领域中所达到的实际程度。英国的《普洛登报告》(1966)、美国的科尔曼报告(196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各国学生学业成绩差异的系列报告都是在这一背景和需要中产生的研究结果。

西方学者更多关注的是种族间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这些研究都能为我们研究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提供不少借鉴和经验,尤其是美国对待外来流动人口的政府管理策略与相关法律支持,而且着重介绍了教育代金券、特许学校、针对弱势儿童的教育帮扶计划、流动儿童教育计划(MEP)的概念和措施。

在我国,自1998年后,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国内学者对流动人口适龄儿童义务教育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建构。在社会学层面,我国学者对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做出了“边缘性第二代”的抽象性归纳。清华大学的秦晖教授认为:“第二代”的价值体系、心理状态与社会角色肯定不同于上一代。这些变化,稍有不甚就可能会形成恶性循环,加剧他们与主流社会的冲突。但如果引导得当,则可能会形成良性循环,促进他们与主流社会的融合。

同时,国内学者对流动人口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进行了价值视角的分析和论证。学者们普遍认为流动人口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公平的实现,该问题解决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为教育平等带来的日益显著的社会和经济价值上。陈中原在其专著《中国教育平等初探》中对此进行了实证视角的论述,他得出的结论是教育平等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无限的人口价值以及诱人的社会安全价值。在厘清流动人口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价值问题的基础上,国内学者进行了一些政策性建议方面的研究。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全国妇联的调查报告提出的保障流动儿童权益的综合性措施具有明显的代表性。

三、总结

目前大部分的研究都集中在教育学的领域。在公开发表的学术文章中,大部分都是在教育学杂志发表或由教育工作者编写的,还有部分是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主要是从教育社会学角度讨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等问题,对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可能带来的其他社会和经济问题,相关的文章涉及很少。发表的文章大部分都是调查报告的性质,调查主要集中在各地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现状的调查和对策分析(以及对农民工子弟学校、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方面的调查)而对针对问题核心的制度问题、社会结构问题、政策问题、公民基本权利和教育理念问题、目前教育政策的合法性基础、我国财权事权严重失衡的教育管理体制、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等,却很少涉及;跨区域问题的宏观研究、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

几乎没有出现。因此,我们有理由更多的关注以上层面的研究。

篇2:流动人口适龄儿童义务教育问题

河府[2008]21号

关于印发河儿口镇关于保障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少年就近接受义

务教育的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村委会(居委会)、学校:

现将《河儿口镇关于保障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少年就近接受义务教育的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八年八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保障 流动人口 教育 办法 通知 送:镇四套班子领导成员 发:各学校、各村(居)委

河儿口镇党政办 2008年8月25日印发(共印50份)河儿口镇关于保障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少年

就近接受义务教育的实施办法

为了使我镇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少年依法接受义务教育,根据《义务教育法》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结合我镇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本镇流动人口中凡随父母到我镇,年龄在7至16周岁,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以下简称流动儿童少年),都应当入学接受义务教育。镇党委政府会创造条件,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二、镇政府负责我镇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流动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工作。学校、村委会(居委会)要根据各自职责,具体组织实施和管理监督。

三、学校应将流动儿童少年就学纳入教育工作计划,统筹安排并采取措施为流动儿童少年就学创造条件,接纳符合本规定的流动儿童少年就读。

四、镇政府、各村委会(居委会)在对本辖区内流动人口进行管理时,对携带流动儿童少年者,应查明其户籍所在地有无监护子女上学的条件,如有监护条件,责成其将子女送回子女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如无监护条件,则出具相关证明知会学校,帮其子女办理借读手续。

五、流动儿童少年因特殊原因需延缓或免予入学的,可由其父母向暂住地所在的村委会(居委会)提出有关证明,经批准可延缓或免予入学。

六、流动儿童少年在本镇学校借读的,必须办理转学证明,把转学证明和户口簿复印件交予学校留底。学校应当维护流动儿童少年学生在学校的正当权益,在接受教育、评选优秀等方面与本镇学生同等对待。

七、新学期开学的前一周,各学校要向流动人口居住聚集区张贴开学通知,明确报名时间和应带的相关证件、报名地点和联系电话。

八、对流动人口中不按本办法规定送其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由镇政府或村委会(居委会)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其送子女入学,拒不执行的,将追究其的法律责任。

做好流动儿童少年入学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经济良性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各村委会(居委会)、各学校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流动儿童少年就近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本办法生效后,镇政府每年都会就此项工作展开专项督查。

河儿口镇人民政府

篇3: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其改善对策

一流动儿童的教育现状

就业压力的增大, 部分农民工也逐渐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他们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获取更多高质量的教育机会, 因此许多农村地区的儿童跟随父母在其打工的地方上学已成为普遍现象。当地政府通过给予学费以及生活费的补助, 并且减免借读费等举措来帮助学生解决部分困扰他们的经济问题, 但是流动儿童的身心全面发展依然很难以得到保障, 普遍体现在学生学业成就低下、心理状态消极、存在人格发展缺陷等方面。流动儿童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他们的流动性, 他们其中只有很少数可以在同一个地区完成从幼儿园到高中这个连续的学业过程, 相反很多流动儿童因其父母工作地变动也在频繁地转校。在这种不稳定的教育环境下断断续续地完成他们的学业, 就需要孩子们不断地适应新环境, 从而给孩子们的身心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二流动儿童的生存及教育问题

这里可以把流动儿童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 第一种是父母去城镇打工时, 等孩子到了入学年龄, 将孩子接入城镇中, 并安置在城镇的学校里读书;还有另外一部分孩子, 他们出生在城镇或者之前在城镇生活过, 但由于父母繁忙无暇顾及孩子或父母无法承担城镇学校昂贵的学费, 便将孩子送回农村由其他监护人管理并继续学业。这两种情况下的流动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教育都存在着明显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从农村进入城镇的流动儿童无法适应城市的生活节奏

城镇中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从农村来的孩子对自己的角色感到困惑, 因为父母忙于工作, 孩子们也离开了昔日村里的同学和玩伴, 导致大多数孩子几乎一整天都是独自一人, 没有交流, 没有倾诉, 没有关爱, 渐渐地孩子们不知道自己在社会中应扮演什么角色, 就算部分孩子开始慢慢融入城镇儿童的生活, 在生活习性上也都大相径庭, 大多数农村儿童进入城镇后发现身边城镇小朋友父母的职业比自己父母的好, 各方面物质条件都比自己优越, 便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 感到自己在城镇中是多余的角色。随着年龄的增长, 如果不及时调整这些孩子们的心理状态, 会给他们未来的身心发展造成无法逆转的不良影响。

2. 从农村进入城镇的流动儿童无法适应城镇的学校教育

首先, 最基本的交流存在障碍, 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儿童由于在之前的农村学校老师并不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教学, 从而导致这些孩子进入城镇学校后听不懂普通话, 更不会讲普通话, 这样老师也无法与孩子们沟通并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业, 生理及心理状况。其次, 这些来自农村的孩子往往会引起学校里当地儿童的好奇心和歧视, 一些城镇孩子会凭借其自身的城镇优越感对农村儿童进行排斥, 使得农村儿童的自卑感更加强烈。通常情况下, 在同一个班级里, 无论是农村来的孩子还是和农村的孩子玩耍, 城镇的孩子还是更乐意和城镇的孩子结伴。一些教育素养不高的老师也会表现出对农村儿童的漠视, 当孩子们犯错误时经常使用讥讽农村一类的言语辱骂学生, 这样学生自身都产生了强烈的阶级感。再则, 城镇教学进度与孩子们之前在农村的教学完全不符合, 城镇的教学计划安排紧凑, 课程内容丰富, 农村的教学计划由于教材的局限或师资的缺乏通常会比较松散, 课程单一死板, 这些因素都造成了农村儿童的知识基础欠扎实, 智力开发程度和城镇的孩子也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再加上文化背景差异, 导致了农村儿童在城镇学校里表现出种种不适应, 最终造成低学业成就这一不乐观的后果。

3. 流动儿童重返农村后不适应农村的生活

从繁华的城镇回到各方面条件都相对欠发达的农村, 孩子们已经不能适应这样极不便利的生活。就最基本的衣食住行来说, 没有整洁漂亮的衣服, 没有美味可口的食物, 没有宽敞明亮的房子, 也没有方便快捷的交通。在城镇中住惯了的孩子们顿时会产生压抑感, 加之有的孩子的双亲或单亲继续在城镇打工并不能陪伴孩子, 很多孩子回到农村后都是自己学着做家务。就算是在其他监护人的照料下, 孩子仍然会感到孤独, 没有安全感。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分析, 将人的需求分为五种, 按层次逐级递升, 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这些孩子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都无法满足, 又如何去实现更高级的需求呢?

4. 流动儿童重返农村后无法融入农村的学校教育

简陋的桌椅、灰暗的教室这些只是农村学校硬件落后的体现, 虽然这些会对返回农村学习的孩子们造成一定影响, 但并不是主要的, 最值得指出的是农村学校课程计划的不合理性。以下是云南省临沧市勐堆中心完小五年级的课程表和江苏省江阴市实验小学五年级的课程表对比数据分析:

勐堆中心小学是云南省临沧市勐堆乡勐堆自然村的唯一一所完小, 地处云南西陲边境, 离中缅边境不到十公里, 经济发展滞后, 许多村民在临沧或昆明打工维持生计。从上表两所学校的对比中可以看出, 偏远农村地区学校的课程时间规划紧张, 课程安排单一, 而城市里的学校更加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相反在农村学校的课程表中根本没有体现出素质教育的优势。农村教育工作者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业成绩, 基本以主科语文、数学为重点教学内容, 加上其他科目师资缺乏, 使得农村孩子的课程设置变得死板单一。农村地区的教育工作者原本以为这种所谓城市导向的精英教育会给孩子们带来更好的前途, 事实上这种教育模式并不完全适合农村孩子。即便以后他们走出农村考上大学, 有相当一部分人却成了不折不扣的书呆子。“填鸭式”教育让从城镇返回农村的孩子对学习产生恐惧感, 这种单调枯燥的课程让孩子们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也失去了发展自身特长的机会。

三改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设想——辅助课程

辅助课程是指创立一种既适合流动儿童生活状况又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不同环境学校教育的课程。以往转入不同环境的学校时家长和校方通常使用的方法就让孩子先留级, 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弊大于利, 如留级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叛逆心理, 很多学生就算留了级, 在之后的学习中也不能取得较好的学业成绩。辅助课程可以针对不同教育背景的流动儿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不同的教育。

1. 周末学科基础强化班

这并不是以往的周末兴趣班或者私人以营利为目的地针对城镇儿童开设的班级, 而是由政府或学校统一组织一些周末有空闲时间的志愿者教师来给农村转入城镇的儿童进行基础课程的辅导, 辅导的内容主要是普通话发音、汉字的书写, 基本数学概念公式、英语音标、英语字母书写等。通过这样的课程, 这些儿童就能和城镇儿童一样充分理解平时老师讲授的基础知识, 打牢各学科基础,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2. 生存技能与安全知识普及班

重返农村学习的孩子缺乏在农村生存的基本技能或因为生存环境的改变, 出现严重的叛逆心理。监护缺失, 教育失当让一部分重返农村学习的孩子沦为“街角少年”, 学生自身行为规范出现问题或自身利益受到农村不利因素的侵害。偏远农村的孩子大多数会选择寄宿制学校, 这样他们可以利用晚上的时间来学习一部分农村里的生活常识, 学校可以组织住校的老师每星期开展两课时的安全教育课和生活常识课, 这样就能提醒孩子们在农村生活应注意哪些, 如不走夜路, 不在河边玩耍, 不带火种入林, 不随意跟陌生人说话等。这些简单的课程就能帮助孩子们更好更快地适应农村生活, 最大程度上防止他们发生意外。

3. 学期提前适应班

这种班适合以上所讲的两种流动儿童, 就是学校可以组织即将入学的新转入的学生进行参观校园的活动, 熟悉下校园里的教室、食堂、操场、体育馆等场地, 因为新环境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压力, 有的接受能力欠缺的儿童会因为环境的改变导致整个学习心态的变化。也可以在开学之前就带孩子们去认识一下即将要教授他们的老师, 这样师生之间的陌生感在开学之后就不会那么强烈, 也可以给老师减轻一部分压力, 师生之间可以敞开心扉去交流。

四关注流动儿童的心理人格发展

流动儿童群体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 近年来, 社会各界已越来越重视这一群体的教育现状, 不仅在财力、物力上给予大力的支持, 还需要投入更多的情感力量去支持这些孩子, 使他们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人生价值。

1. 积极改善流动儿童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

流动儿童是一个边缘群体, 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 (1) 缺乏学习动机, 创新意识落后; (2) 内心充满一定程度的不平等感、对立感; (3) 易产生自卑感, 感情敏感而脆弱; (4) 缺乏亲人的关爱, 没有归属感; (5) 存在相对孤僻性, 交往合作能力较差。流动儿童的心理发展, 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学习、生活, 还关系到他们以后建立的家庭生活和社会关系。

缺乏父母关爱的流动儿童, 老师有义务帮助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老师应密切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变化, 在发现问题时及时给予正确引导, 让流动儿童能在老师的呵护、同学的交往中健康成长。同样社会各界也可以组织孩子们参加一些有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活动, 让孩子们体会到社会各界的关爱与尊重, 从而找到归属感。

2. 促进流动儿童人格健康发展的对策

人格发展是指个体在成长阶段, 由于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使其在对待自己、对待他人的一切行为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产生改变的历程。环境变迁过程中流动儿童的群体特点、家庭的亲子交往、学校教育等因素对流动人口子女的人格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流动儿童的生活环境相对不稳定, 变迁的生活环境, 容易导致儿童缺乏安全感, 导致儿童产生胆怯、自卑等心理问题。流动的人际关系, 也会使儿童不容易建立稳定的伙伴关系, 对于儿童以后的人际交往方面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促进流动儿童人格健康发展的对策包括:建立富有弹性和面对现实的外来人口管理制度;建立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为流动人口子女人格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五结束语

流动是社会和人类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而流动儿童群体势必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作为一名流动儿童的家长或老师, 要靠近孩子, 了解孩子的人格倾向;走进孩子心灵, 理解和满足孩子的基本需要, 帮助孩子顺利建立对外部世界的基本信任;不断引导儿童在人际交往中认识自我, 在决策活动中把握自我, 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自我。只有将社会、政府、学校、家庭以及儿童自身的努力结合起来, 才能真正保障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 城镇与乡村人口互相流动的面貌已成为一种形势, 随之出现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焦点。本文着重分析了流动儿童教育现状及其产生的问题, 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以期给予教育工作者一些启示。

关键词: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辅助课程,儿童心理问题,人格发展

参考文献

[1]段成荣、梁宏.我国流动儿童状况[J].人口研究, 2004 (28)

[2]祁雪瑞.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及义务教育法制公平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8:55~56

篇4:流动人口适龄儿童义务教育问题

【摘要】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减少和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的反差已成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问题。江苏高等教育由于其基础较好和发展意识强烈,向来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领头雁。以江苏高教为例,从适龄人口数量变化、结构变化和家庭结构改变角度研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改变高等教育的结构类型、增强学生的选择性、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对策。

【关键词】高等教育  适龄人口  江苏高教  影响研究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适龄人口变化对江苏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研究”(批准号: C-c/2013/01/031);河海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探讨式教学在经管类核心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22-02

伴随人口出生率以及新生人数的降低,我国普通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持续下降[1](丁晓昌,2012),但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以平均32.7%的速度扩展[2](殷翔文,2011),这种矛盾越来越引起高等教育理论界的重视。有些学者认为,一些区域因为人口的改变产生了坏的结果,而且我国高等教育的推进也将会一直受到人口改变的影响[3](石人炳,2003),甚至会导致普通高校面临严峻的生源危机和生存危机。但也有学者认为,适龄人口变化给高等教育带来机遇。生源的减少对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有序安排以及教育结构的变动是有好处的,而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向内涵式变化的一个关键是适龄人口低峰的降临[4](张继明,2015)。尽管当前生育策略会进一步造成老龄化,但与此同时也增加了预计的受教育时限,这为强化全民受教育程度提供了较佳的机会。《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象征着江苏高等教育迈进了快速的内涵式建设。目前,江苏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完全到达70%,比全国的平均40%的水平还要高,江苏高教正把“四个转变”当作指导方向,根据“四个维度”积极强化高等教育的质量。因此以江苏为例,研究适龄人口数对高等教育推进的作用,拥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江苏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变化现状

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含义是在高等学校内受到高等教育的规定年龄组人口数。高中毕业生受学制的影响,通常在18岁时开始受到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因此,较多文献把将高等教育适龄人口范围定为18-22岁。由于在统计数据的时候,这个阶段没有特别详细的数据,只有20-25岁阶段的人口总数,这显然会夸大适龄人口数的基数。考虑到江苏教育水平较高,大学录取率一般在70%以上,本文在研究的时候把高中阶段学生人数定义为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江苏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经历了一个倒U型分布,经历了一个缓慢增长又缓慢下跌的过程。在2001年,江苏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为90.49万;2007年到达最大值,适龄人口总数为153.12万,相比2001年约增加了70%。随后又开始慢慢减少,到2014年适龄人口数变为103.42,基本接近2002年的数量。这一方面反映了过去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教育人口总数减少的事实,另一方面也间接暗示了适龄人口的变化将给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带了较多隐患。

二、江苏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变化的影响

1.适龄人口数量变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当高等教育进一步向大众化时期推进后,录取比值到达相应的数值时,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对我国高等教育范围的改变的作用将会更加显著。当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降低时,还想确保之前的招生人数,需要将录取比率增大。但当录取比率不发生改变时,招生人数一定会因为生源的调整而调整。尽管高校不进行扩大招生,其录取比例也会相应的上涨,进而给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奠定了根基,同时令生源风险慢慢显露出来。一些教育质量不佳,群众口碑不行的三本或者职业院校首先将受到冲击。其次,一些与市场脱节或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面临着生源不足的问题,如考古专业或工商管理系。

2.适龄人口性别变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由于教育机会的差异,导致人口性别结构对高等教育产生不同的作用。依照2010年的统计数据,20岁以上的不认识字的人数,男性为女性的三分之一。根据教育级别的差异,教育级别越低,男女性别比值越小。但是由于江苏经济较发达,人们的思想较宽容和民主,因此重男轻女的想法较弱化。加上苏南地区从古至今有着良好的士大夫文化,对子女进入高等学府接受专业有着强烈的偏好。因此,江苏女生进入大学的比例较高,这对大学的良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大学女生比例的增加,也引起了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微调。

3.适龄人口家庭结构变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生育水平的下降,使得我国的家庭规模发生转变。变化体现在三口之家慢慢替代了原来的四口之家,直系家庭特别是核心家庭持续上涨,而复合式家庭陆续下降。家庭的消费结构因为家庭规模的改变而改变。伴随收入的增加,较高级别的消费需要替代了温饱需要,从微观角度来看,因为家庭拥有子女数量的降低,导致父母对孩子的培养有更高的要求。在教育上,父母会对高等教育投入更多;在身体上,他们为孩子供应较佳的医疗保健和物品。家庭人口规模的变化,在一定水平上扩大了家庭教育支出实力,为高等教育的推进贡献了较多的利益,让教育投入变成家庭开支的理性投资行为。

三、江苏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变化的应对措施

1.调整高等教育类型结构,积极适应社会需求

由于高等教育正处于大众化阶段,江苏应该全面推进个人学习终身化,改变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让普通高教、职业高教与成人高教,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全日制教育与业余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优势互补,公办与民办相融合,从而产生多样的教育系统。高等教育应该有显著的结构区分,这样不但可以根据重点院校的特长,给社会培育基础研究人才、高新技术人才、高层次人才和创新人才;同时还可以通过其他类型的教育组织来拓宽高等教育范围,来督促江苏高等教育前进的脚步。

2.适应学生消费者市场的变化,增强学生的选择性

强化学生学习的抉择性,在招引和确保大学生源的同时,还可以强化大学的办学灵动性,是大学走多样化办学之路的关键举措。根据高等教育的调整发现,学分制度、夜间授课制度、自由选择专业制度等受到深层次的加强和拓展;江苏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应该在招生方面以及面向本科生的课程安排、专业安排、学习时间设定等方面使用变通的态度和方法。现在江苏很多学校对于学生制定自己修习课程一事,赋予了很大的自主权,还主动制定了教育与工作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的课程规划。很多学校不但主动给本科生供应灵活的教育规划,还利用校外或闲暇时间的教育来招收引进多数年龄越过规定的学生,像周末课程、短期课程等,这些方法从不同水平上确保了高校生源。

3.抓住适龄人口变化的契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以后高等教育规模的推进程度与适龄人口数量紧密相连。当拟定高等教育推进计划的时候,需要全面考察适龄人口范围的变化走向,有效掌控招生上涨速度,选择恰当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目标,有效促进高等教育的长期开发。现在江苏高校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 29 个、二级学科 64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135 个,江苏高校应该持续加强特色、错位竞争,准确定位学科发展前沿,完善制度机制。全面施行人才强省、人才强校策略,主动招揽人才、全力培养人才。把社会需要作为发展方向, 全面施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和研究生创新项目, 特别是创建一些关键指标位于全国领先水平的品牌专业、从而全面提高江苏的高度教育质量。

四、结束语

从数据分析来看,江苏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在2007年到达最大值,随后开始逐步递减。因此,江苏省应按照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变动态势,改变教育的发展目标,并全面考察教育费用的支出、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变动和师资力量等要素,使得普通高等教育的推进有序进行。未来江苏把推进普通高等教育的任务重点调整到加强办学水平和关注学科结构,慢慢完成普通高等教育从培育尖子型向大众化调整的过程,同时给社会提供合适的贤才。此外,对于 “十三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也许将会面对固定人数以及推进速率减慢的情况,需要仔细分析普通高等教育范畴的退出制度,应该提前拟定计划,最大限度的减少因为高校学生数量增量的下降造成的不良效应,然后利用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和机制改革,处理普通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难题。

参考文献:

[1]丁晓昌.加强省域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2,(04):1-4.

[2]殷翔文.创新思路 遵循规律 扎实推进高校优势学科建设[J].江苏高教,2011,(03):1-4.

[3]石人炳.我国人口变动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人口研究,2003,(01):55-60.

[4]张继明.高等教育质量战略背景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建构[J].宏观质量研究,2015,(03):111-120.

作者简介:

篇5:流动人口适龄儿童义务教育问题

县(市、区)镇(乡、街道):

兹有贵镇(乡、街道)村(居、社区)学生,性别,出生于年月日,身份证号码(18位),在我校就读初中(小学),现编入年班,学号,其监护人姓名。

特此证明

经办人(签名):

学校(盖章):

年月日

南安市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证明书

学校:

贵校普及区学生,性别,出生于年月日,身份证号码(18位),在我校就读初中(小学),现编入年班,学号,其监护人姓名。

特此证明

经办人(签名):

学校(盖章):

篇6:流动人口适龄儿童义务教育问题

苍溪县龙洞乡中心小学校

一、偏远山村的确定标准及分布情况(区位、交通等角度)

苍溪县龙洞乡位于县城东北角,距县城一百千米,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是苍溪县内最边远的乡镇之一。

二、偏远山村的户籍和常住人口、分段年龄儿童数量情况

边远山村的人口相对较少,每年出生的人口就更,人口出生率低于6‰。全乡总人口7000多人,0至5周岁和6至12周岁儿童均不足300人。

三、偏远山村适龄儿童入学现状

1.适龄儿童总数250,入学人数250,入学比率100%;

2.入学校点及学段:全县小学教育布局不断调整,小学教学点不断撤并、减少,山村的幼儿班或教学点也随之被撤掉。村民居住较分散,自然村落分布较广,相互间的距离较远。由于边远山村的村落分布较广,自然村间的距离远,修建村道成本较高,导致多数自然村间无法通村道,交通极为不便。全乡九个村只设有中心校和柳河村教学点。中心校一至六年级共六个年级六个班,学生人数170人,柳河村教学点一至六年级共三个班,学生人数35人,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均为复式班级。有正式教师2人,代课1人。

3.平均上学单程距离在2.5公里。

4.上学方式及各自所占比例:家第接着占五分之一,搭客车点五分之一,独自步行占五分之三。

四、偏远山村适龄儿童监护管理情况

1.全乡留守儿童的数量115人约占56%;留守儿童父母年平均回家次数为一年一次;

2.单亲家庭学生数量21人,约占10%; 3.单亲留守儿童数量5人,约点2%;

五、建议

1.校点设置及办学条件方面;加大对各中心幼儿园的公共财政投入,提高中心幼儿园对边远山村学龄前儿童就学的接纳能力和管理水平。各级各部门要立足于解决

促进学前教育持续健康发展。要充分利用退休返乡、热心幼教事业的教师、回乡青年、幼教毕业生的资源优势,充实边远山村幼儿园(班)师资力量,稳定师资队伍,服务边远山村幼教事业。四是完善幼儿园班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办学效率。针对当前广大家长日益提高的办学需求,加大对边远山村各类幼儿园(班)的扶持力度,切实改善其办学条件和水平。

4.交通方面;强化政府责任,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一是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办学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要充分发挥村级组织了解、熟悉村情民意及密切联系、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的优势,积极创设村办幼儿园,切实解决学龄前儿童就学问题,为广大村民排忧解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强化各级各部门职责,关心重视边远山村学龄前儿童就学,发展儿童学前教育事业,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教育法》及《幼儿园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制定幼儿园的发展规划。幼儿园的设置应当与当地居民人口相适应。乡、镇、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的幼儿园的发展规划,应当包括幼儿园设置的布局方案。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依据幼儿园管理条例举办幼儿园,并鼓励和支持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公民举办幼儿园或捐资助园。为此,建议制定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扶持公办、民办及村办幼儿园(班)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尤其重视吸纳边远山村学龄前儿童就学幼儿园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办学条件和质量,让村民放心送学,安心生产生活。三是加强幼儿园管理。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幼儿园的举办、停办工作中的职能作用,把好幼儿园准入关,规范办园行为,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四是重视幼儿就学交通安全问题,加强幼儿上学用车的安全检查,严禁问题车辆上路承载幼儿,杜绝超载现象,确保幼儿人身安全。

篇7:流动人口适龄儿童义务教育问题

为进一步做好我区残疾儿童少年教育评估及安置工作,切实提高特殊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享有公平而适合的教育,保障不能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益,决定由区教体局、区卫健委、区民政局、区残联、XX市特殊教育学校等单位联合抽调专家开展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评估及安置认定工作。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及《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的特殊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二、领导小组

组  长:XX     区政府副区长

副组长:XX     区政府办副主任

XX     区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

成  员:XX    区卫健委副主任

XX

区民政局副局长

XX     区残联副理事长

XX     区教体局党委委员、总督学

XX

XX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区教体局,万志荣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残疾儿童少年教育评估及安置工作。

三、残疾人教育专家评审委员会成员名单

XX(区教体局普教股)

XX(区民政局儿童福利股)

XX(区卫健委妇幼健康股)

XX(区残联教就股、教育康复方面)

XX(XX市第二人民医院、智力检测评估方面)

XX(XX市第三人民医院、智力精神鉴定方面)

XX(XX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检测鉴定方面)

XX(XX市特殊教育学校、聋哑教育评估方面)

XX(XX市特殊教育学校、培智教育评估方面)

XX(XX市特殊教育学校、培智教育评估方面)

XX(XX市特殊教育学校、心理健康评估方面)

四、工作职责

1.根据县级以上医院诊断报告及残疾证明,结合被确诊残疾儿童实际表现,对其身心发展状况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评估。

2.根据评估鉴定结果,提出就读特教学校、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不同的安置方式及教育建议。

3.对残疾儿童入学安置工作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提供咨询,提出建议。

五、认定对象

随班就读服务对象为:适合在全区义务教育中小学校就近随班就读的6—16周岁的轻度残疾儿童少年。

特教学校就读对象为:全区范围内听力障碍和智力落后以及有其他身心缺陷的6—16周岁中度残疾儿童少年。

送教上门服务对象为:因各种原因确实不能随班就读或到特教学校就读的6—16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

六、实施步骤

认定工作以学年为周期,按照乡镇(街道)排查摸底→家长申报→评估鉴定→教育安置→建立档案→统筹实施→评估改进的流程进行。

(一)排查摸底,家长申报。

各乡镇(街道)根据全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名单,初步摸排未入学儿童信息,联系辖区内学校,组织人员对未入学的残疾儿童少年进行精准摸底、排查,对残疾程度、残疾类型和未入学原因等情况进行逐一核实,确定出适龄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准确信息,形成残疾儿童信息档案,由家长根据就近原则,向辖区内学校提出申报。

(二)科学评估,合理安置。

由专家评审认定委员会对未入学残疾儿童进行评估,将能够入学的学生按照就近服务的原则,安置到所辖义务教育学校;需要到特教学校就读的,安置到特教学校;对确实不能入学的,按照家庭自愿、适合送教、就近服务的原则,确定为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组织开展送教服务。

(三)建立档案,统筹实施。

各学校根据专家评审委员会意见,为辖区内所有残疾学生建立信息档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档案,“一人一案”。需要送教上门服务的学生,相关学校要做好家长思想动员工作,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组织学校教师做好送教入学工作。

七、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与机制体系,为适龄残疾儿童入学提供便利条件,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入学落到实处,实现义务教育全保障。

2.注重实效。严格遵守有关规定,针对残疾儿童的残疾类别及其身心发展现状,选择最适合的入学方式。制定出内容真实、数据准确、操作性强的安置方案。

篇8:流动人口适龄儿童义务教育问题

一、儿童权利概念的界定

至今为止,学术界对“儿童权利”的概念尚未准确界定,本文中儿童权利是指儿童凭借特殊的身份而享有的正当自由或者利益,这些正当自由或者利益是由道德以及法律所规约的。从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关系上讲,儿童权利意味着儿童享有某些权利,这些权利即便家长、教师、一般社会公众乃至政府也是不能侵犯的;法律或者道德在确认儿童享有这些正当的自由或者利益时,明确赋予了父母、教师、一般社会公众以及国家所承担的相应义务。

本研究所指的儿童权利所包含的内容与含义均以《儿童权利公约》为依据,包括:生存权、参与权、受保护权与发展权。其中生存权指每个儿童都有其固有的生命权和健康权,参与权指儿童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受保护权指儿童不受危害自身发展影响的、被保护的权利,发展权指儿童充分发展其全部体能和智能的权利(王本余,2008)。

从儿童权利的概念出发,流动儿童在家庭教育中所享有的“儿童权利”不仅是一种认知层面的视角,也是一种实践层面的推动。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实质是儿童权利如何建构与实践的问题。从家庭层面来讲,家长与流动儿童对儿童权利的认知和实践影响着家庭教育问题的形成与解决;从处于家庭外围的社会层面来讲,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关涉社会政策以及相关法规在“儿童权利”实现的过程中所发挥的积极地或消极地功能与作用。因此,本文将结合相关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个案,从儿童权利的视角进行家庭与社会两个层面的分析。

二、儿童权利视角下的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分析

(一)案例呈现

个案一:王某,女,25岁,小学文化,湖南衡阳人,来昆明5年,以缝纫为生,丈夫是洗车工,家中3个孩子,一个女儿两个儿子。王某主要负责带孩子和管教孩子,平时工作一直很忙碌,与孩子之间交流较少,主对孩子教育方面比较放任。访谈中,提到教育孩子的难题是孩子喜欢看电视和不做作业,在学校被老师罚站,她偶尔忍不住也打骂体罚孩子,她认为孩子不做作业被老师挨打的事情可以接受。

个案二:谭某,女,39岁,初中文化,云南曲靖人,来昆11年,从事社区家政服务。家中3个孩子,年龄都在10岁左右。在受访中,她提到平时对孩子家教比较严,对孩子交友很重视,但孩子学习成绩不佳,不听话,放学在外逗留到很晚,对学校老师教学方式和态度非常好不满意,学校教育(民工子弟学校)中环境氛围也不好。目前遇到的难题孩子喜欢玩电脑游戏,交了一些生活习惯不好的朋友,自己很担心,加上自己性子急,易发火,故常常会打孩子,孩子他爸则习惯给孩子讲道理。谭某表示尽管城里很多人反对棍棒教育,但她将继续坚持。

个案三:章某,女,38岁,小学文化,福建福州人,来昆明7年,从事柴油生意。家长三个孩子,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已10多岁了,均在民工子弟学校读小学。章某会训练孩子参与家务,如让孩子淘米洗菜、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她说最担心小儿子,因患过扁桃体腺炎,脾气怪,害羞,女儿性格较开朗,对孩子学习和生活中她比较倾向于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来教育,有时候也打孩子,主要是因为孩子“不听话”,但是打完之后会跟孩子讲道理说好话。

从上述的三个案例不难发现,儿童权利包括生存权、参与权、受保护权与发展权等在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过程中被认知与实践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从家长的角度来看,案例一中的流动儿童没有主动参与到家庭教育的过程,在放任型的教育方式下“体罚”也取得了合法性的资格而被家长接受并被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儿童权利没有真正被认知和实践,作为家庭教育的承担者也没有享有充分的儿童权利;案例二中的流动儿童的权利被家长认知和部分接受,但在家庭教育的实践过程中由于家长受到家长专制的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其儿童权利也未充分实现;案例三中的流动儿童的儿童权利体现为做家务、亲子沟通等方面,家长的儿童权利意识较强并能尊重孩子的个性因材施教,在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氛围中儿童权利得到了一定保障。

(二)儿童权利视角下的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分析

1. 家庭层面

(1)儿童权利认知与表达:流动儿童的权利表达能力很弱,家长和孩子对儿童权利的认知度低,对儿童权利及其相关法律了解不够,造成表达的“失灵”。据相关调查显示,家长对与儿童成长与发展的相关法律政策认知度很低,不知道何为《儿童权利公约》,亦不知道《未成年人保护法》,对相关的《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等的认知更是不清晰。

(2)传统家庭教育观念:传统文化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将父母至于绝对的权威,父母对孩子具有绝对的支配权,对孩子控制过严,忽视孩子个性的特点,按照自己的意愿,左右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强制、专断”的家长制作风,将孩子作为私有财产,作为无能、无权,被保护的对象,处处为孩子主张权利,而作为权利主体的孩子却毫无权利可言。

(3)东西方儿童权利观念的价值冲突:随着儿童权利观念的普及与发展,一方面中国家长越来越意识到儿童权利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涉及具体权利实践中,往往又出现严重侵犯儿童权利的现象。这种价值冲突,源自于东西方文化对儿童权利意识价值体系差异,是一种必然。我们应该探索在中国特定文化背景下解读儿童权利,并合理解决儿童权利具体运作中的冲突,促进本土儿童权利观的发展。

2. 社会层面

(1)从外部环境来讲,流动儿童被接纳度低,面临歧视性环境。访谈中,不少个案表示自己孩子与城市居民孩子之间存在较大的分歧,经常受到城市居民孩子的排挤、嘲笑和戏弄。此外就连城市居民对孩子的接纳也很低,认为外来的儿童,行为问题多、家教差,不允许自己的孩子与其有交往。

(2)在法律领域,对儿童的保护仍停留在“口号、宣言”。对涉及儿童权利问题的相关法律内容未细化,存在大量法律空白,很多侵犯儿童基本权利的案件找不到法律处理的依据。儿童权利的保护法变成了其他法律的“重述”和“汇总”。长期以来,学者把对儿童的立法视作对儿童犯罪预防的法宝,实际上忽视对儿童特殊保护的意识,仅仅以成人的思维模式思考,忽略了以儿童为中心的事实,也使立法停留于表面,忽视对与之相关儿童法律问题的具体实践。因此,在家庭教育的立法中,要明确规定三层权利和义务。一是要对作为家庭教育主体即未成年人的监护者的相应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对恶意中断未成年人学业等现象进行严格的法律制裁,对因自身原因直接或间接剥夺儿童受教育权要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法律对监护人的教育能力也要做进一步的规定,可以设置家庭教育资格考试,对不符合要求的家长,进行强制性的家庭教育能力培训,以此提升教育孩子的能力,减少因教育方式偏差导致对孩子的侵权行为。二是要对家庭教育中的受教育者的权利、义务有明确规定。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法律不仅保护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对其受教育权给予保护,也应该要求其承担相应的法律义务,应该珍惜各种受教育的机会,不轻易的辍学,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三是要对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妇联等组织的权利和义务做相应的规定。保证家庭教育正常开展所需要的经费来源、教育设施、师资队伍、评估机构等。

(3)具体到教育问题,突出表现在教育公平问题、教育歧视。一方面,由于户籍制度等因素的影响,教育公平问题不仅仅体现在教育起点的不公,如流动儿童在选择教育机构上面临的困境,也表现在教育过程的不公,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接受教育的过程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师资的差异、教学设备与技术的差异明显,此外亦表现在教育结果的不公。另一方面,流动儿童家庭教育也面临歧视性环境,父母对孩子家庭教育的认知偏差等问题直接或间接的阻碍了实质意义上的儿童权利的实现,从而表现为各种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目前社会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关注甚少,突出表现为如下方面:一是流动儿童家长学校与培训机构缺乏。二是大众传媒与舆论机构,如新闻出版、电台、广播、电视等,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关注度低。三是各级政府及权力部门,包括教育主管部门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支持不足。四是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

三、结语

从儿童权利的视角来看,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根源于儿童权利的缺失,因此,解决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必须倡导和实现儿童权利。儿童享有自由和权利,它表达了一种对于教育的正当而又合理的诉求。对于教育来说,儿童权利或多或少给它“制造”了一些“麻烦”(陈怡琴,2003)。这个“麻烦”表现在实践中儿童可能形成诉诸特定权利以对抗教育所提合理要求的偏好,会出现各种“过度维权”现象,这种“诉诸”、“维权”却因为儿童理性能力不足因而本身就是错误的。正是因为儿童理性能力薄弱,是一个不成熟的、发展中的个体,教育的存在才具有合理性基础。教育既要尊重儿童的自由和权利,但当儿童误用、滥用自己的权利时,教育又要予以必要的干涉。所以,教育是一种必要的强制。这样,教育中的儿童权利、儿童自由与必要的强制之间就产生了一种紧张。儿童正是在权利、自由与必要的强制共同作用下,逐步成长为一个理性成熟的主体的。

基于儿童权利视角,本文认为针对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应从如下层面进行把握:

从家庭层面,应树立儿童是权利主体的观念,使尊重和保护儿童权利成为普遍的公民意识。儿童不仅是保护的对象,也是积极主动的权利主体。儿童有自身的价值,应该得到相应的尊重,其权利不应该遭到家庭层面的剥夺和侵犯。

从社会层面上讲,相关法律部门、教育部门、妇联、民政部门、媒体等机构应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国家、社会和家庭对儿童权利保护的意识。政府应建立“家长学校”、“家长培训机构”,使即将结婚或即将生育的公民能够接受有关儿童权利的知识。此外,要以尊重儿童,重视儿童权利等理念来培育良好的社会环境与氛围,为儿童权利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基础。

篇9:让每个适龄儿童都享受优质教育

优质资源倍增工程实施的成效

郑州市金水区共有小学44所,自实施优质资源倍增工程以来,有24所小学加入倍增工程,占全区学校总数的54.6%,通过联合办学、一校多区、托管等形式使全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和扩大。

最明显的变化是加大了硬件建设力度,教学设施条件得到很大改善。2012年金水区13个倍增项目进展顺利,其中有基建任务的四月天小学、银河路小学、金燕小学和农业路小学改扩建工程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凤凰台小学和新柳路小学改扩建工程在不影响今秋学位倍增任务的前提下也即将竣工。为使各项目学校的设施设备得到整体改善与提升,金水区还在2012年投资303万元对农业路小学、文化路第一小学、优胜路小学、纬五路第二小学等13所项目学校进行了暑期维修。同时,还投资2917万元为金沙小学、四月天小学等19所项目学校配备了班班通、计算机教室、录播教室、体音美器材及图书等设备。

让学生家长最满意的是项目学校师资水平得到极大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得到根本好转。金水区文化路第一小学作为建校近百年的名校,在师资力量和教学教研各个方面在郑州市都名列前茅,在教育倍增工程实施中,主要是托管金桥小学,不仅帮助其改扩建了校舍,还在师资力量的提升及资源共享上作出了重大贡献。

校长刘辉介绍,在硬件建设方面,金水区教体局投资85万元为金桥小学配备语音教室1个、计算机教室1个、单斗升降式课桌椅360套、讲桌24套以及阅览室和体美音教学设备等。为帮助金桥小学挖掘内涵,提升质量,文化路第一小学从师资配备、教育教学、教学管理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帮助。首先是干部的调配,2011年在学校只有7位干部的情况下,派出教导主任作为其中层干部进入到金桥学校队伍当中共同工作。在本校教师紧缺的情况下,2011年派出3名教师进入到金桥学校,有有经验的老教师、省级获得优质课的年轻教师、本校特长课老师,在师资队伍中给予最大的帮助和支持。文化路第一小学与金桥学校管理团队,借助郑州市“道德课堂建设”平台基础上,建立教学管联席会议制度,坚持每月一次观、评、议课活动。针对性地解决老师们教学实际中普遍困惑的问题,每月进行一次教育教学研讨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并坚持每月至少一次两校互动的教师听评议课制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课堂要质量。实行每单元教学质量测试制。两校还拟定每单元一检测,每月一摸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统一教研时间。两所学校在下学期也将统一安排教研备课时间。文化路第一小学是河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在优势学科上为促进共同发展,还专门派出富有活力与闯劲的青年教师刘旭坤到金桥学校任教,并将该校先进的大课间管理和实施经验带到金桥学校,帮助金桥学校编排自己的大课间活动安排。

从2011年倍增项目开始,文化路第一小学作为优质学校托管金桥小学,2011年、2012年秋季通过强效托管项目,实现学位增量180个,2011年、2012年秋季金桥小学一年级新生招生新增学位420个,超额完成任务。托管实施两年多来,家长们非常认可,在金桥小学去年的一个互动式的调研活动中,金桥小学的学生家长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金桥小学近年来生源非常充足,就得益于托管项目工程。

金水区紧紧围绕“走内涵发展之路、实现辖区优质教育资源高位均衡”的工作核心,创新思路,克难攻坚,倍增工程各项工作成绩突出。2011年~2012年,金水区有13个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项目,总投资2.6亿元,实现2011年学位增量达到675个,2012年学位增量达到3015个。目前,金水区2011年的4个倍增项目全部圆满完成学位任务,学位增量达到1306个,超额完成631个;2012年的13个倍增项目全部圆满完成学位任务,学位增量达到4693个,超额完成1678个;2013年的13个倍增项目计划确定实现3015个学位增量的任务。

优质资源倍增工程实施的思考

优质资源倍增计划的实施,一定程度上较好地改善了基础教育的覆盖面,让众多的适龄儿童在享有优质教育资源上得到了机会。但是,由于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特别是为了让每个适龄儿童都能够有学可上,加之金水区外来务工子弟比较多,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大班额”现象仍然突出,教育配套问题亟须改善。特别是近两年房地产的发展,新建小区倍增,各个学校的招生压力依然比较大。比如文化路第一小学现有52个教学班,其中普通班每班近90个学生。校长刘辉说,在文化路第一小学附近近几年建起多栋住宅小区,但附近学校却没有增加,大量的适龄儿童上学就成为问题。作为学校本身已经尽了自己最大努力,但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希望有关部门能通盘考虑学位不足问题。

据了解,金水区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新建学校并没有几所,在当下城市化推进不断加快,教育明显滞后的情况下,学校建设与城市建设不同步是造成城区学校“大班额”的主要原因。而开发商更多的只注重眼前利益,并没有考虑更多的配套设施健全问题,社会都把问题归结给教育部门,而教育部门并没有审批划地的权利,新建一所学校一系列的审批程序、建设规划大概也都要耗费掉一年多的时间。一所学校所需土地也是个问题,现在郑州市区开始了大学外迁,但大学外迁后的土地很多都直接卖给了开发商,一栋栋住宅楼耸立起来,学校用地依然紧缺。不少人士提出,政府在进行整体规划的时候,可否考虑在外迁大学的原有土地上给予中小学建设用地的规划。

近年来,随着郑州市城市框架的不断拉大,常住人口逐年以惊人的数字增长,但中小学校的建设却长期无法和人口增长同步,导致入学难、大班额成为社会问题。为此,郑州市相继出台了《郑州市城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条例》《郑州市市区中小学布局规划(2006-2010)》《郑州市城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但是,由于没有标明建校用地的具体位置,没有强制要求必须在哪里建学校,致使这些地方法规的强制性大打折扣,许多按规划应该提供中小学建设用地的项目,通过分期开发等手段任意调整、减少甚至挤占建校用地,时至今日,新建小区居民子女入学难问题仍然时有发生。

5月30日,河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其中明确规定,城市新区开发、城乡新建居民区或者旧城区改造按照规划需要设置学校的,应当与居民区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交付使用。

篇10:流动人口适龄儿童义务教育问题

一、规范入学行为。凡秋季开学时年满六岁的儿童必须入学。对未满6周岁儿童要求入学的,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位富余情况统筹安排。各地要制定新生免试就近入学办法,向社会公开每所学校的招生计划、范围、程序、时间和结果。严禁对在校学生实施开除、退学、强制转学、拒绝报名等行为。

二、明确编班办法。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初中每班不超过50人,不得分重点班、非重点班。学校要成立由校长、教师、家长、纪检监察等方面的人员组成编班工作委员会,实行学生随机编班,班主任随机抽班。具体办法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并向社会公布。

三、关爱尊重学生。教师要关心关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充分发展。要尊重学生人格,不得侮辱、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四、减轻课业负担。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严格按照课程标准从“零起点”开展教学。要严格控制书面课外作业量,小学1-2年级不留书面课外作业,3-4年级每天不超过30分钟,5-6年级不超过45分钟;初中每天不超过90分钟。严禁学校组织学生节假日、晚自习集体补课。严格执行教辅材料“一科一辅”政策。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五、保障学生安全。严格执行学校安全管理各项规定,认真开展学校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不断强化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切实做好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发生安全事件,要及时妥善处置并第一时间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

六、健全保学机制。执行学生考勤制度,实施缺勤跟踪。学生未到校,要及时查明原因。确定辍学,要及时书面报告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并配合做好劝学返学工作。因学生原因辍学,要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保障学生完成学业。因家庭原因辍学,要报请当地政府提供社会救助,解决困难,确保学生返学。

七、完善家访制度。推进家访工作常态化,家访工作要做到覆盖全体学生,并把留守儿童、随迁子女、孤残学生、学困生等作为重点对象。

八、严格课程管理。严格按规定开齐开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任何地方和学校不得增减国家和省课程课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积极开展学生综合社会实践活动。

篇11:流动人口适龄儿童义务教育问题

摘要:识谱是适龄儿童学习音乐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音乐教育中,应多采取趣味识谱教学法来引导他们识谱,通过进行趣味识谱练习,让他们在“玩中学、动中学”,在游戏中轻松学会识谱,从而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适龄儿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趣味识谱

在对适龄儿童进行识谱教育过程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1]是目前最受欢迎和被广为借鉴的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法为联邦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所创建,它是一个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最大特点是关注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开发,在这样的学习中,孩子不会把学音乐当成一种负担或功利,而会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世界中。当音乐成为孩子自身的需求,孩子对乐理、乐感、表演、演奏及语言文化的掌握自然轻松快速。本文就是在借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础上对适龄儿童进行趣味识谱教学,并对其进行音乐教育。

一、趣味识谱教学的重要性

我们知道识谱能力、音乐听觉能力、音乐记忆力、音乐想象力是制约初学音乐者的四个最重要的因素。[2]很多孩子在学习器乐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不是演奏技巧方面的障碍,而是音乐技能的欠缺。对于适龄儿童来讲学琴最重要的是识谱,识谱是孩子音乐学习中的重要基础和手段,正确识谱才能轻松掌握琴谱中的音高、节奏、节拍和速度。识谱环节直接影响着孩子以后学琴的兴趣、进度及音乐素养的提高。由于适龄儿童年龄较小,理解能力有限,对于学习琴谱乐曲中的音乐术语及概念感到十分陌生和难以理解,这会严重的制约曲子的完整性,所以适龄儿童的识谱学习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多采用趣味识谱教学。趣味识谱教学就是借用奥尔夫教学法巧妙地运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来和音乐一起律动,用举例、游戏等各种有趣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快乐简单地进行识谱教学,并让孩子积极地去认识五线谱。[3]比如用形象生动的比喻,例如1(do)到2(re)是跨一大步,3(mi)到4(fa)是走一小步。趣味识谱教学能让学生在课堂中成为主体,真正的感受到学琴的魅力。

二、趣味识谱在课堂中的运用

趣味识谱运用到课堂中不仅有利于增进师生关系,也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识谱有很大的帮助。[4]那么我们如何用趣味识谱教学法来培养适龄儿童对音乐的理解以及音乐表现力的呢?每一个孩子都喜欢玩,每一个孩子也都应该在快乐中学习成长,怎样在玩中快乐学习识谱?这才是适龄儿童的趣味游戏主旨。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能够让知识在孩子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变换小节识谱游戏和变换节奏节拍识谱游戏,都增加了读谱的趣味性,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识谱。本趣味识谱教学法认同奥尔夫的音乐―语言―动作三者结合统一的观点,认为音乐教育首先不应该也不能够诉诸于理性和逻辑思维,而应该通过感性和形象思维去进行。趣味识谱不仅能够开发孩子的智育,鼓励孩子动手动脑,也能让趣味游戏变成一种能学到知识的游戏。适龄儿童常常对陌生的.音符感到枯燥无味,应该结合学生年龄和身心特点,采用生动活泼,新颖有趣的游戏来帮助学习。已一首汤普森中的《十个小印第人》这个例子来说,如果是在给初学五岁的小孩子上课,第一从识谱方法上来看小短线穿过音符肚子的是中央C的(do),然后让他知道黑肚子还有尾巴的是四分音符弹一拍,这样形象的比喻对小孩子来说是比较容易理解的,那么在谱例中的全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怎么让孩子记住呢?首先给孩子做示范听横拍,当他理解了横拍是什么概念之后,四分音符用双手击掌,八分音符用单手拍肩,那么,一拍就是右手拍右肩一次左手拍左肩一次,全音符有四拍,所以就是右脚走一次为一拍,左脚走一次为一拍,走到四拍为止。这样的识谱方法能让孩子记住每个音符都有每个音符的特征,就好像每个人都有一个不同的名字一样,那么运用趣味的教学方法能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到其中,让他有一定的主动权,理解所学的的内容后举一反三。总之,趣味识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有效方式,趣味识谱是学习乐谱的一项必备技能。趣味识谱教学就是要让孩子在快乐简单的课程中学会识谱,目的在于让适龄儿童们能真正的感受到音乐艺术的表现魅力,提高识谱学习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伍婷婷.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小学音乐教学的影响管窥[J].四川戏剧,,(12):190-192.

[2]耿盈晴.学龄初期儿童所应掌握的诸多音乐能力及其训练[D].西安:西安音乐学院,2014.

[3]樊梦楠.论基础音乐教育中的识谱教学[D].洛阳:洛阳师范学院,.

上一篇:阎楼镇食品药品监管年度工作总结5则范文下一篇:宁波交通调查报告